第五章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第五章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第五章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第五章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向南传播的佛教

古代印度文化的涵盖与溶浸,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也彻底光辉照耀了整个东南亚。“南传佛教”通称是古西北印阿育王﹙有说是丘就却﹚派其子﹙有说是其弟﹚摩晒陀﹙或说是玛印达Mahinda﹚及其女僧伽蜜多﹙Sanggha Mitta,僧伽米塔﹚,由摩揭陀国或罽宾或犍陀罗南下至古中印度,更而到达南印度,乃至锡兰﹙Cey Lon,今之斯里兰卡,古称“楞伽岛”﹚。

“南传佛教”指的是后来影响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Indonesia Archipelagoes﹚、婆罗洲﹙Borneo﹚等地所弘传的佛教﹙唯有越南北部的佛教早期是由中国传入,属“汉传佛教”,不归于本章范围;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南洋一带的佛教,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华侨所信仰的佛教,亦应归为“汉传佛教”。﹚。很巧妙的是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弘传地区,大多生产稻米,也盛产香蕉、椰子,生活条件比北传﹙汉传﹚佛教优沃了许多,食物简直唾手可得。

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海陆两路的便捷,古代印度人因为商业上的关系,很早就到达中南半岛,并与东南亚诸国有所往来,于是宗教也随着向外输出。当宗教从从一个文明较高的文化传入文明较低的国度,其先进的宗教原样就很容易被当地保留下来。

因此,信仰“南传佛教”的国家早期就是“印度化的国家”,“婆罗门教”﹙后来称为“印度教”Hinduism﹚好比旧教的“天主教”,佛教好比是新教的“基督教”一般,在中南半岛地区被一视同仁。不过,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稍有差异,文化的源头也有不同,佛教的流行型态则有所不同。就泰国的东北部与西北部,尽管都是信仰“上座部佛教”,也仍然可以区别出其不同之处。

虽然,东南亚﹙Southeast Asia﹚的中南半岛﹙Indochina,印度支那﹚包括缅甸、泰国、寮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此区域曾被视为「文化落后区」,其民族与文化都受到印度与中国的影响,完全是地理环境造成的因素。因为湄公河源自西藏经中国云南省名澜沧江,然后流入寮国、泰国、高棉,最后从越南出海,数千年前的藏族人就沿着它移散到各地。而缅甸又紧临印度,除寮国外,其他四国都临海,加上利用海运,印度人也能轻易地到达。

中南半岛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许多种族建立的国家,几千年来都

曾相互入侵,都曾因侵略交战相互跨越各国的疆域,血统也因此而交融混合,时至今日已很难厘清其中的恩恩怨怨。历史上各种族强盛时的疆界,并非如今各国的国界,简直就是一个任意游移的彩色大拼盘。这些古老的民族都曾在历史上骄傲地立足过,辟如今日在缅甸、泰国﹙古代建有投和国﹚、柬埔寨与马来西亚﹙古代建有顿逊国﹚都有猛族人﹙Mons,来自印度的得楞,被人类学者认为是猛吉蔑Mon-Khmer族﹚散居着或留下文化遗迹。

最特殊的是“南传佛教”因为使用的《三藏》及注释,至今仍然是巴利文,所以又被称为“巴利佛教”。“巴利语”是古代印度北方“雅利安语”的一种,与“吠陀语”和“梵语”的关系很接近。虽然“巴利语”在印度,从十四世纪以后便逐渐消失了,由于“巴利文”一直作为上座部佛教的经典文字与语言,于是被保存于南传的佛教国家。“巴利文”自印度而斯里兰卡,再传入缅甸、泰国、寮国、柬埔寨等地,奇迹似的成为“南传佛教”僧侣的共通语言。有学者认为乃是佛陀当时反对以“婆罗门教”的梵语来弘法,而鼓励僧侣以地方通俗的巴利语来传教的「先知」结果。

我们发现自古至今所有“南传佛教”国家君王的加冕礼,都是采用“婆罗门”﹙Brahman﹚的繁复仪式。可是这并不稀奇,原来这是印度文化的一种习惯,“剎帝利”﹙Ksatriya﹚种姓的王位,如果不能提升到因陀罗﹙Indra,帝释天﹚大神的地位,民众是不会信从的,君王一定要设法证明自己是一个寓人形的伟大神明降世,那么通过“婆罗门”的仪式,的确可以办到﹙让人民相信﹚,所以也就心照不宣,一直沿袭至今。“上座部佛教”﹙Theravada Buddhism﹚本来也只是印度文化之一种,自然地在各国君王的考量下,与“印度教”并存不悖。

各国的佛教﹙或印度教﹚君王往往借着武力征服后,才放弃暴力而大修功德。这种理想化的统治者,便自称为“法王”﹙或“神王”﹚或“菩萨”转世,以便从宗教中谋求政权的合法性、权威性,他们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频毗沙罗王、阿育王、迦腻色迦王;锡兰的杜达伽摩尼王﹙Duthagamani﹚和波罗迦罗摩巴护王﹙Parakramabahu,1153-1286﹚;缅甸的阿律奴陀﹙Anawratha,Aniruddha,1044-1077﹚、江喜陀﹙Kyanzitha,1084-1113﹚;泰国的拉玛甘亨﹙Rama Khamheng,1275-1317﹚;柬浦寨的阇耶跋摩二世﹙Jayavaman II,“神王”﹚、阇耶跋摩七世﹙Jayavaman VII,1181-1219,法王﹚等等。他们都自称是“转轮王”或“神王”应世。早先阿育王还不曾自称为“菩萨”﹙Bodhisattva ﹚,但是在锡兰和缅甸,从十世纪以后,国王才获﹙取﹚得“菩萨”的身份。

很有趣的是,有一尊历史古老近两千年的翡翠玉佛,被辗转传递在中南半岛,曾供奉在锡兰、高棉、寮国,现在则供奉在泰国王宫内。说来离奇,玉佛所到之国,佛法兴盛,国力富强。其中明明白白显示着中南半岛的各国,对于看待这尊

玉佛,在宗教与政治上有着微妙的关系,其中的明争暗夺,在未来可能惹起战端,读者不妨仔细详读本书,自可明白。

○斯里兰卡的佛教与建筑文化

今之“锡兰”国是又名“楞伽岛”的斯里兰卡﹙Sri Lanka﹚国,古名为“狮子国”﹙Sinhala-dvipa,dvipa的梵文就是岛﹚,近世才称为“锡兰”。据说佛陀曾到岛上演说《楞伽经Lankavatara Sutra》。本岛距离印度次大陆只有三十公里,像是一颗翠绿的水滴,正从印度半岛的南端掉到湛蓝的印度洋﹙Indian Ocean﹚上。岛上最多的人口是约在西元前五、六世纪来自印度雅利安农人的一支“僧诃罗人”﹙Sinhala,玄奘译为“僧伽罗”,即狮子族人﹚,尤其义净当时就直接称斯里兰卡为“僧诃罗”国。

“僧诃罗人”这个民族最早是从北印度移居到此,大约在西元前六世纪开始渡海而来,使用雅利安语系的僧诃罗语,早先大都是信仰“婆罗门教”与“耆那教”的教徒,现在都信仰佛教,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再者是从南印度渡海而来的塔米尔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余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摩尔人”﹙Moors﹚。

斯里兰卡国目前领土面积有65,610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为1,845.5万人,首都在可伦坡市﹙Colombo﹚及附近的可提市﹙Sri Jayewardenepura Kotte,坎底市﹚。据史料说西元 371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锡兰国王自南印度迎回佛牙舍利。始建于五世纪的佛牙寺﹙Malada Maligava﹚,如今仍为斯里兰卡精神生活的中心。

锡兰早先也曾有文字记载,后来在西元430年左右,有南印度名僧兼“巴利文”注释家觉音论师﹙Buddhaghosa,布达哥沙,也称为佛音﹚,来到古都阿耨罗陀城大寺游访,他着有《清净道论》,是注释三藏的纲要书。后来觉音论师再以印度方言“巴利文”,依锡兰留传之僧诃罗语佛经,加以文字化,并注释完成。从此奠定了「大寺派」以及教学的基础;而北传佛经则以古“印度教”或“婆罗门教”官方用语的“梵文”,或婆罗门文与胡人方言之“佉卢文”,来作为北传佛教的用语。“南传佛教”的经典通常是在类似棕榈叶之贝叶上,以竹刀一片片刻上巴利经文,再以线装钉成策,加以文字化的。

但是也有记载说约在西元430年,南印度的陀密罗﹙Damila又译为塔米尔﹚族人入侵斯里兰卡,因为战争而饥荒,许多僧众被迫逃难到他地。这时有远见的佛授﹙Buddha-datta﹚与帝须领导比丘们在中部的玛它列﹙Matale﹚集会,终于在阿卢精舍﹙Alu-vihara﹚以口授心传的方式将三藏写在贝叶上,作为永久的

保存。﹙另一说是伐塔嘎摩尼.阿巴亚王下令刻成贝叶经的,请见下述。﹚后来保守的「大寺派」更将“南传佛教”做了系统化,而再从斯里兰卡向东南亚传递。因此“南传佛教”的佛教,都自称是自己就是正统的“上座部佛教”,这种例子在佛教史上常见。

总之在“南传佛教”中,斯里兰卡佛教曾作了第五次的佛经结集,缅甸王也作第六次的结集,为的是排除外道邪说,因为南传的僧侣们也发现正法已受到挑战。通常我们会以为向南传播的佛教都是“小乘佛教”﹙Hinayana,也称“上座部佛教”Theravaida﹚,主要的理想是以成就为阿罗汉这样的圣者,为修行的最终目的。其实他们也曾有“大乘佛教”﹙Mahayana﹚与“密乘佛教”﹙Guhyayana,Vajaryana﹚出现,而不是单纯的只信仰“小乘佛教”。因为当时印度佛教一直在发展转变,传入的时间各因其发展势力的强大,而有不同。

南朝宋元嘉六年﹙西元429年﹚,有外国船主难提﹙Nandi﹚曾载狮子国的比丘尼来刘宋城都建业﹙建康﹚;又于元嘉十年,难提再载来狮子国的比丘尼铁萨罗等十一人。史载该年僧人僧伽跋摩﹙求那跋摩Ganavarman﹚和狮子国﹙Simhadvipa、Simhaladvipa,古“僧诃罗”国,又称“执师子国”﹚比丘尼主持,让中土的慧果、净音在南林寺重受具足戒,是为中国尼众受“全戒”之始,当时即有不少妇女出家为尼。

斯里兰卡有一部编年史《大史》﹙Mahavamasa﹚,记载着西元前六世纪文明开始传入,是西元六世纪时一位长老摩诃那摩﹙Mahanama﹚以巴利文﹙Pali﹚所编写的王朝史和宗教史史诗。《大史》记载佛陀曾亲到斯里兰卡三次,但是历史资料显示,真正将佛法传入斯里兰卡的,是阿育王未得王位前与民女所生的的儿子玛印达﹙Mahinda﹚和女儿僧伽米塔﹙Sanghamitta﹚,两人都出家修得“阿罗汉”果位。

玛印达率伊帝耶﹙Ittiya﹚、乌帝耶﹙Utiya﹚、山巴拉﹙Sambala﹚、拔陀沙罗﹙Bhaddasala﹚四位比丘等数名一团出家众渡海到岛上后,与国王提婆难毗亚?替沙﹙狄瓦难毗?提沙,Devanampiya Tissa,意为天爱帝须,或简称帝沙,西元前250-220年在位﹚相遇于密沙迦山﹙米辛塔里圣山,Missaka hill,山上现有一座佛塔,名坎塔卡斯底亚佛塔﹚,经有智慧的对谈后,长老乃向国王及随从说法,并接受国王的皈依。

国王回到国都阿努拉达普拉﹙阿努拉布拉,Anuradhapura,阿耨罗陀城﹚,即以皇宫之摩诃弥伽花园﹙Mahamegha park﹚为“僧园”,作为玛印达及僧众们的居所。后来发展成有名的上座部佛教「大寺」﹙Mahavihara﹚,而这里的僧团就被称为「大寺派」。从历史上的资料看出,斯里兰卡的「大寺派」属于上座部

分别说系的铜牒部,但一说是属于“法藏部”的南派。

当时玛印达为坚定国王的信念,建议向印度请求移植佛陀证道的菩提树,经阿育王同意,阿育王亲赴菩提伽耶,从圣树上取下树苗,并派僧伽米塔等十一位比比丘尼亲自以金罐盛装,隆重地送到斯里兰卡,国王下海亲迎圣树,种植于王都。目前此国宝圣树依旧盎然茂盛,苍翠浓郁,如今还派驻军二百余人保护,四周并有八大寺庙护卫,其中一座名「菩提树寺」。菩提树也在岛上分植传播,成为今日岛上神圣的标志,到处可见菩提树壮大的树影。

阿罗汉僧伽米塔比丘尼在斯里兰卡也主持了国王兄妻阿努罗﹙Anula﹚及侍女们的受戒仪式,并建立了优婆夷庵﹙Upasika Vihara﹚,让岛上四众俱足。国王在位四十年,广建了许多佛寺,是让佛教落实在岛上的一位伟大君王。

位于密沙迦山东方山下的坎塔卡斯底亚佛塔﹙属神迹纪念塔uddesika之一种﹚是锡兰最古老的佛塔,内外无佛像,只有石座与佛足印,供人礼拜。塔四方突出的部分称为「瓦哈鲁卡达」,上面还留有一世纪时杰出的花、鸟、象浮雕。从密沙迦山山腰向西远眺,有三座佛塔,“鲁般瓦利沙亚佛塔”、“杰塔瓦那佛塔”、“阿巴亚基斯佛塔”,三座佛塔所围的地区,就是古圣都阿努拉布拉城。离坎塔卡斯底亚佛塔远一点,有一座托帕拉玛佛塔寺,密藏着约2300年前随玛印达奉请到岛上的释迦牟尼佛的右锁骨遗骨。阿努拉布拉还有一座伊鲁穆尼亚寺,这座佛寺是玛印达为比丘们所建的佛寺,此寺四周每年结满了芒果,如今只剩佛殿与让水牛浸泡的大池塘。

四世纪时,一位著作《拉加巴姆沙》一书的学者,到今阿富汗境内的巴米扬大佛地区访问,回来后向玛哈西那王﹙西元334-362年在位﹚说,巴米扬大佛的脸像与国王和王子很像,于是国王便下令在卡拉威拉西方,走路约一小时路程的山区雕刻沙西鲁瓦大佛。

但是继位的西里梅加宛那﹙西元362-409年在位﹚因信奉大寺派的小乘佛教﹙别名铁拉瓦达﹚,便停建此佛。此尊佛像为未来佛弥勒的立像,是四世纪锡兰海鸥派造型最古老的佛像,至今连未完成的台座,总高有12公尺。五世纪时的达兹西那王﹙西元459-477年在位﹚则在卡拉威拉西方约2.5公里处又雕刻了14公尺高的奥卡那大佛,也是未来佛弥勒的立像。

阿育王时代接受佛教传入,此锡兰的提婆难毗亚替沙国王在逝世后,曾由多位儿子相继继位,曾被不信佛教的印度塔米尔人所篡夺。直到杜塔嘎摩尼王﹙Dutthagamani,西元前161-137年在位﹚一统天下,扫除各小王势力,佛教才再度抬头。杜塔嘎摩尼王也感于战乱纷争的血腥,不如在国都阿努拉达普拉兴建佛

塔以及发展佛教。

其中鲁般瓦利沙亚大塔如今犹存,该塔始建于是时,后由继位的娑达帝沙﹙Saddha-tissa﹚完成。白色的“鲁般瓦利沙亚佛塔”,屹立于丘陵高地,与古老的人工湖隔岸相峙。塔之周围有公89公尺,塔高103公尺,基座达45.72公尺深,以黄色的印度粘土及白色的砖块砌成,砖块估计有四千余万块,故外观呈现纯白色。塔内藏有释迦牟尼佛的遗骨,以及一钵佛陀舍利子,为举世供奉佛舍利最多的佛寺,是锡兰最高大的佛教象征、千年古迹。

娑达帝沙王之幼子伐塔嘎摩尼.阿巴亚﹙Vattagamani Abhaya﹚因王子间争王位,造成塔米尔人的夺权,而逃亡国外十四年,其间受到摩诃帝沙长老﹙Maha-tissa﹚的大力拥护。小王子逃亡期间,曾受到一处耆那教神庙斯利寺﹙Sri Arama﹚教徒的嘲讽戏弄,发誓将来一定夷平神庙改建佛寺。后来伐塔嘎摩尼终于复位,果然将神庙夷平的原址改建为「无畏山寺」,并任命摩诃帝沙长老为住持,并且提供大量的日常用品,寺众增多后,遂与原来的大寺派﹙Mahavihara,摩诃比诃罗,专习小乘﹚形成伯仲势力。

后来在一次大寺派某长老违犯教规,其弟子投靠无畏山寺﹙Abhayagirivihara,阿跋耶祇厘,属犊子部,兼学大、小二乘,亦称法喜部﹚,而引发斯里兰卡历史上第一次教团的分裂,从此宗教纠纷不断。而岛上还有较小的一派是由「无畏山寺派」再分出来的祇多林寺部﹙南寺部,又称海部﹚。「无畏山寺派」是采取开放的态度,因此后来仍与印度的各派交流,更容纳“大乘佛教”。

西元411年,东晋高僧法显从印度到锡兰,住了两年。曾在《法显传?师子国》记无畏山寺:「王于城北迹上起大塔,高四十丈,金银装校众宝合成。塔边复起一僧伽蓝,名无畏山,山有五千僧。起一佛殿,金银刻镂,悉以众宝。中有青玉像,高二丈许,通身七宝炎光,威相严显,非言所载。……城中又起佛齿精舍,皆七宝作。王净修梵行,城内人民净信之情亦笃。」青玉像或许是伐塔嘎摩尼王以后才有,但可肯定佛殿应是伐塔嘎摩尼王时所建。

据说伐塔嘎摩尼.阿巴亚国王见以口相传的传播佛法方式并不佳,乃下令教团将佛法经文记录成书﹙非巴利文﹚,以贝叶制成,据说完成于马特列﹙Matale ﹚的阿卢寺﹙Aluvihara﹚,此寺如今尚存,为斯里兰卡的佛教圣地之一。

唐密「开元三大师」之一的不空﹙Amogha vajrah﹚法师是斯里兰卡人,出生于唐中宗神龙元年﹙西元705年﹚。西元718年赴爪哇,拜金刚智﹙Vajrabodhihc﹚为师,后随师到唐弘法,后来受封官位为“开府仪同三司试鸿胪

卿”。唐玄宗天宝八年﹙西元749年﹚,因亲密弟子刘巨麟贪赃被赐死,玄宗对不空诏令「许归本国」,由海路回到斯里兰卡。不空在流放四年后,从斯里兰卡获得多部密教经典返回中土。

但从许多碑文与雕刻证明,在舍那一世﹙西元833-853在位﹚时代,金刚乘佛教正式进入斯里兰卡,并被国王信仰。佛教密宗的强大影响力,曾远播至中国及东南亚。斯里兰卡人选四月到五月的月圆日﹙中土的农历四月十五日﹚为浴佛节,并大量布施。原属于婆罗门教的神祇,“火神”阿耆尼、“雨神”钵阇尼耶、“毗湿奴”的大蛇座骑都在此时期被吸收入佛教的“天部”。

九世纪以后到十六世纪初的锡兰,虽然朝代迭起,但仍坚信着佛教,也继续着佛塔等之建设。在十二世纪时,佛教曾经一度衰落,当时的维阇耶巴謢王﹙Vijayabahu,西元1055-1110年在位﹚鉴于国内并无足够的受戒比丘执行僧团的宗教活动,便遣使往缅甸,向浦甘王朝迎请传法使团传法,才真正确立了锡兰的上座部佛教。因此直到如今缅族僧团的占有率﹙Amarapura-nikaya﹚约占百分之二十四。

该王还建立了整肃僧纪的“僧伽法庭”,以确保锡兰岛上的剃度制度和承传世系。在西元1753年时,锡兰改由泰国迎请传法比丘,反而形成今天岛上最大的宗派──暹罗派﹙Siam,Syama-nikaya﹚,为最保守也是最大的寺庙占有者,占有百分之六十五。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则属于孟族派僧团,那是西元1864年由下缅甸孟族传入的派别。

明永乐中﹙西元1403-1424年﹚,郑和下西洋至锡兰,其王亚烈苦奈儿发兵五万要劫郑和,反被郑和由间道乘虚攻拔其城,生擒王及妻子、头目,带回献于朝廷。明成祖悯其无知,并妻子皆释回且给以衣食,命择其族之贤者立之,至1459年止先后仍遣使来贡,但后不复至华。西元1505年葡萄牙人为了肉桂等香料,强行登陆占领锡兰岛,提倡基督教,视佛教为异教;西元1658年荷兰人继葡萄牙人之后统治锡兰;从西元1796年换成英国控制了锡兰,一直到西元1948年锡兰脱离英国的统治为止,可说是斯里兰卡佛教长达四百多年的黑暗期。

斯里兰卡岛的佛教艺术中,香火鼎盛,历时最长久的「岩石佛殿」是旦普拉佛窟﹙Dambulla Cave﹚。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旦普拉佛窟,工程始于阿巴耶王时期,根据碑文记说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全世界第一尊的佛像,可能就是建自这座佛窟的第一窟,比起印度还要早百余年。旦普拉佛窟的佛像是南洋国家缅甸、泰国等国模仿学习的榜样,锡兰的绘画与雕刻技巧,随着上座部佛教的弘扬,直接影响南洋诸国。

岩石佛殿共有大小不同的石窟五处,第一窟供奉着五十六尊高大的佛陀立像及四十七公尺长的巨大涅盘像,卧佛的双足就超过一般成人的高度。洞内佛陀的画像、壁画多达千幅,非常丰富壮观。第二窟最大,但与第一窟大致相仿,石雕佛像也有一百五十尊以上,还供奉有锡兰最后一位国王的石像。

○缅甸国的佛教与建筑文化

现今的缅甸领土面积有676,581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为4,449.7万人。全国四千四百多万人口就有四分之一是印度人,其他尚有泰族、猛族、藏缅族、骠族人等八个部族共同组成了这个国家。缅甸全国的教育工作从古至今,都是交由佛教寺院担任。通常缅甸的每一个佛教徒男幼童在七、八岁时,都要入寺为沙弥,至二十岁时,可以还俗。愿终生为僧不还俗者,则留寺修行。由于僧侣对信众的普遍教育识字、读经,所以缅甸几乎没有文盲,这也是“南传佛教”国家的特色。可惜近年来经过军事政府的统治,缅甸仅留存了高中,而缺乏大学的教育。

虽然有考证出来,在五千年前,缅甸﹙Burma,浦麻,或称Myanmar、Myamma,系由婆罗门Brahma转来,也称Mirma﹚的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中游已有人类居住,可是缅甸历史在十一世纪以前的事迹,缺乏文史的佐证。相传在佛陀在世的时期,有一些藏缅语系的部落南下进入伊洛瓦底江上游地区,而到了阿育王时期,他们的前哨骠﹙Pyu、Piao、Pru﹚人及其它他部落联盟在太贡建立许多小国,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则联合起来,有点近似现代的联邦﹙Federal﹚或邦联﹙Confederation﹚,但某些方面还是比不上。直到骠国灭亡以后,这个种族如今已不存在,可能为它族所同化,也可能就是现今缅族人的前身。

在锡兰的《岛史》﹙Dipavamsa﹚记载中,以及缅甸人自己也传说,在阿育王时代,有二位传道师孙那﹙Sona,须那﹚及乌塔拉﹙Uttara,又译为郁多罗、郁多罗或乌多罗﹚长老,受命分送佛陀舍利到各国,曾由海路到“黄金半岛”﹙金岛Suvarmadvipa﹚孟国,即今下缅甸锡唐河流域的直通﹙Thaton,或译为打端,即古称的金地Sudhammavati,猛语的Sathum﹚地区弘传佛教,当时就有信徒六万人。可惜至今一直都没有资料或遗迹可以证明,因此泰国人都说这二位传道师是到达泰国的佛统。但正确可考缅甸西北部的佛教是从印度南部阿萨姆省﹙Assam﹚经陆路直接传入,时约西元前一、二世纪。

西元前一、二世纪时,猛族人﹙Mon﹚在今缅甸西部及南部滨海地区建立了“林杨国”。《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引万震〈南州异物志〉说:「林杨在扶南西七千里,地皆平博,民十余万众,男女行仁善,皆侍佛。」还有说:「有数千沙门持

戒六斋日,鱼肉不得入其国。」故知林杨国是信仰佛教的国家,猛人先从印度传入佛教,然后再由猛族诸国传到“骠国”,骠国也成为佛教的转运站,中国云南尤其是南诏的佛教,就是由骠国传入的。

后来因为逐渐南移,到了西元500年以后,骠人建立了室利差坦罗城﹙Sriksetra,古城国,在今下缅甸卑谬Prome附近﹚,控制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通商之路。这期间就有小乘佛教流传。该城在九世纪时被南诏国攻陷,遗民逃至浦甘﹙浦干或蒲甘Pugan,即帕干 Pagan﹚投奔缅族,缅人﹙Mien﹚遂成为藏语系部落的领导者。缅族的祖先原是由云南移入的羌族,所以缅甸受南诏国的影响很深,缅甸的佛教也影响了南诏。﹙南诏国是古云南地区的王国,是细奴逻在西元649年建立的,与唐朝共存了一百六十余年。﹚因滇缅山区盛产银矿等五金,内地汉人均前往缅甸煎炼,故自古土司与缅夷关系良好,交易往来常有。

浦甘历代的国王都自认为是“菩萨”降世,是人间的“法王”﹙dharmaraja ﹚才能来治理国家,稍有别于高棉的“神王”﹙devaraja﹚宣传。西元1044年有骠人血统的「浦甘王朝」国王阿奴律陀﹙Anawrathta、Anuruddha﹚即位,十余年后,便以都罗婆陀﹙Theravada﹚派小乘佛教为国教。

西元1056年,第一位到浦甘传教的是信阿罗汉﹙Shin Arakan﹚,据说他想使上缅甸崇信异教的人们改信佛教,先隐居林野间,后来经过樵夫的介绍,得到阿奴律陀的赏识与信任。他说服了国王崇奉小乘佛教,从而用政治力量去推动佛教,同时也摧毁首都浦甘一带的崇尚持咒修行,属于大乘佛教的支派“阿利教”﹙Ari,有学者说是雅利安Arya的转成,但信仰观音、弥勒佛、文殊菩萨﹚。当时的“阿利教”信徒有六万人,可能属于后期密教的支系,可是行为堕落放荡,于是被阿奴律陀王驱逐。

阿奴律陀王更因为遣使求取南部直通﹙沙塘Saterm、善法城Sudhammapuri ﹚地区的三藏﹙Tripritaka﹚不得,便发兵攻打,活抓直通摩奴达王﹙Manudha ﹚,掳回很多人民与僧人、技术人员,还把直通的白象三十二头与三藏三十部,以及其他经典、佛宝,运回浦甘。并为了让邻国暹罗人民信仰佛教,也发动一场战争。

浦甘是当时佛教的中心,考古学家后来在面积将近四十二平方公里的城里,找到成千成百的佛寺遗址,据说当时在浦甘周围四十平方公里的地区,就建造大小四千座以上的寺塔。比较雄伟的佛寺,多为国王所建,如阿奴律陀﹙西元1044-1077年在位﹚所建的瑞海宫佛塔﹙Shwezigon Pagoda﹚、江喜陀﹙Kyanzittha西元1084-1112年在位,又译为开辛他﹚所建的阿难陀寺﹙Ananda Temple﹚、阿隆悉都﹙Alaungsithu西元1112-1167年在位,江喜陀的外孙﹚所

建的它冰瑜禅寺﹙Thatpyinnyu Temple﹚与瑞古寺﹙Shwegu Temple﹚、那罗都﹙Narathu,西元1167-1170年在位﹚所建的檀摩衍寺﹙Dammayan Temple﹚等等。

这些国王建立佛寺的目的,如阿奴律陀因杀族兄、那罗都杀父而篡位,都是为了赎罪;开辛他所建佛寺,为了宣扬浦甘的强大及其国佛教的隆盛;阿隆悉都则是作为归隐的场所,但他在病重时却被幼子那罗都所杀。人们则除了把所有的财产献给佛寺,还把自身与妻子当为佛寺的奴仆,以求死后能够解脱或获得来生的利益。

阿奴律陀所建的瑞海宫宝塔藏有来自下缅甸卑谬﹙Prome,又译勃朗﹚区所供佛的锁骨、来自锡兰区所供佛的上颚齿牙。但很奇怪的是,又有“阿利教”﹙Ari﹚所祭祀的三十七个龙神的神堂。显然佛教得到优越的地位后,仍容忍别的宗教,并且让它们并存。

虽说当时浦甘流行“小乘佛教”,但后来也深受拉干和东孟加拉密教的影响。不过,至今缅甸的文化仍保存着浓厚的“上座部佛教”色彩。西元1084年即位,“缅甸的统一者”──江喜陀王自称为「三界﹙人、天、梵﹚的太阳,幸运的佛教之王」;西元1098年他在拜谒传说中的黄金地国﹙Suyannabhumi﹚时又自称为:「王中之王,最胜自在者﹙Paramisvar﹚,强大的世界之主﹙Balacakkrawar ﹚,乘白象者,遍知的菩萨,未来成佛并拯救一切众生的人。」

缅甸正因为是封建的王族统治,并没有发挥小乘清修获智的精神,人民与贵族倾向于“积功德”的宗教行为,把个人财富用于宗教上,如向僧侣提供食宿,大量建造寺塔,听说施舍越多,获福越大。阿隆悉都王曾在它冰瑜禅寺的塔碑上写道:「积大功德,以建佛寺,祈求佛惠,然岂独为己,愿利众生。梵天、摩罗,我不思为;帝王之尊,我亦不羡。稽首所求,非独罗汉;生平所志,愿为佛陀。将造长堤,以济众生渡轮回;竭我所能,普救众生入天堂。」

在东南亚的各国历史上,有一个比扶南国更古老,文化还要高的“猛族国”﹙Ramannadec﹚,它是印度佛教最初传入东南亚的国度,也是东南亚国家传播佛教的中心。有学者说猛族人来自印度南部的马德拉斯﹙Madras﹚的地方叫做得楞﹙Telingana﹚,所以缅甸人称他们为“得楞”﹙Talaing﹚人。

十一世纪「浦甘王朝」的阿奴律陀﹙Anawrahta,西元1044-1084年在位,有缅甸阿育王之称﹚曾征服在直通﹙Thaton,今怒江流域的摩地勃Mattmah、Martabon﹚的猛人国家,把三万多猛人学者、僧侣、工匠掳掠回国,并用三十头象驮回佛教经典,但猛人也多次逃往暹罗。后来继位对缅甸统一作出贡献的江喜陀王﹙西元1084-1112年在位,又译康瑟达王﹚及阿隆悉都王﹙西元1112-1167

在位﹚,都继续大兴小乘佛教。

哈威在他所著的《缅甸史》中写到:「直通之俘虏中有甚多工匠,繁衍以后,对于缅北,殊有贡献,并产生三项直接效果。第一,阿罗汉自直通僧侣中获得甚多襄助之人,并以享有前所渴望之经典,乃建三藏经楼,以珍藏之,此一建筑物,迄今仍可于浦甘见之。第二,巴梨文渐代梵文而为经书之正式文字,小乘佛教渐代北派佛教而为人民所崇奉。第三,缅人采用得楞字母,而始有文字。」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西元1277年﹚元军首次入侵,第二次于至元二十四年﹙西元1287年﹚,元军伐安南后,又降服缅甸。九世纪初,本居中国南部藏缅族进入猛族﹙Mon 、Rman 、Rmen,孟人﹚区所建立的缅甸「浦甘王朝」便臣服元朝,但十二年后,王城却被掸族Shan﹙Tan﹚烧毁,有四百五十年历史之「浦甘王朝」便从此消失。而现在缅甸的领土,则是十八世纪时,「阿拉巴亚王朝」统一缅甸以后的疆界。

缅甸虽是小乘教国家,但是史料记载唐太宗贞观三年﹙西元629年﹚,有密宗“阿阇梨教”由滇缅传入云贵地区的南诏,称为「滇密」,可知缅甸先前是信奉密教的。而西元 690年金刚乘在南印度诸国及狮子国发展兴盛,应该有些相互影响的关系。至于在浦甘被摧毁的“阿利教”,是否是“阿阇梨教”?将收集到资料后另文探讨。

缅甸的瑞喜宫塔建于西元1509年,该塔以37种纳特精灵为护法神,保护所供养的佛舍利。有人向阿律奴陀王请示,为何要在佛塔中供奉种种鄙陋的邪神,王回答说:「世人决不会以新的宗教传入而遽然奉行之,所以不如任其信仰旧时诸神,日久以后,自然改信新宗教。」缅甸佛教与原始宗教的“纳特”崇拜合祀,便产生了一系列禳灾、祈福的巫术仪式,和尚也就必须履行原来的萨满职能,担任占星预言和驱鬼的职务。

仰光市的大金塔等宝塔

缅甸的佛教建筑都以佛塔为主体建筑,所以缅甸国内可说是佛塔林立,就有「金塔之都」、「百万佛塔之国」的美称。缅甸首都仰光﹙原名达光Dagon,雍笈牙王将其改称Yangon、Rangoon,谓战乱平息之意。﹚位于仰光河的北岸﹙伊洛瓦底江支流﹚,为一大商港,素有「宝石之都」及「东方花园」之美称。

仰光市北郊山丘上的雪达根佛塔﹙Shwedagon Pagoda,又译瑞德宫佛塔﹚为世界第一的大金塔,又称「大金塔」,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塔中有一尊大玉佛,是平时居民最喜欢前来休息或拜佛的热闹据点。据说建于西元前588年﹙佛应仍

在世,这也是历史参考资料之一﹚,高近一百公尺﹙326 feet﹚,形状像扣在地上的大钟,塔顶及外观以66吨纯金片打造并成,内部是砖砌筑而成的,外表则铺以千层的金箔,所用黄金达七公吨以上,在其周围环绕着68座外表以金箔贴成的小佛塔,大金塔顶端有一支黄金风标﹙Gold Vane﹚插在以黄金杂宝镶雕的宝伞﹙Gold Umbrella﹚上,整组宝伞上面悬着1000多个金铃和400个银铃,风标端原有一颗镶着7000多粒宝石的黄金钻球﹙the Diamond Orb.﹚及一颗世界最大76克拉的钻石,但因宝伞于西元1930-1931年间遭受几次大地震破坏,并为了安全起见而被取下保管。西元1999年4月4-6日,由缅甸军政府主持整修,重新装妥后开放参观,一片金碧辉煌,令人惊叹。

大金塔四周还林立着许多的佛寺、庙宇、博物馆,让整个场地显得很壮观。据说大金塔地基内珍藏有释迦牟尼佛亲自赠与的八根头发﹙Buddha`s sacred hair relic ﹚,以及过去三佛的衣物﹙拐杖、滤水布、袈裟﹚。所以礼拜大金塔,还可以礼拜到几千万年前的三尊古佛。建于西元1997年的佛牙寺,是为了在1994年从北京请来一颗佛牙,在仰光供参拜三十天,瓦城十五天。于是两地同时建造一模一样的佛牙寺。缅甸的佛寺附近,多半种植菩提树,但不能随便摘取树叶,都是捡取掉落在地上的落叶,作为纪念品。

建于西元1952年的和平塔﹙Kaba Aye Pagoda,属衣冠塔paribhogika之一种﹚也是缅甸的佛教文物重地,塔内收藏了许多各年代修行者留下的舍利,以及佛陀两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尊者的衣物。宝塔的旁边约二百尺有一座可容纳万人的石洞道场,西元1954年,为纪念佛陀涅盘二千五百年,所举办的第六次「世界佛教大会」﹙以及第六次的《南传大藏经》最完善的结集﹚,就在此道场举行。后来此万人山洞,平时作为国外法师莅临缅甸说法的道场,也是一年一度和尚考试的场地﹙12月29日至1月30日﹚。

乔达基佛塔﹙Chaukhtatkyi Pagoda﹚始建于西元1907年,供奉全缅甸最大的卧佛,这尊卧佛高八公尺、全长七十二公尺,佛足底部还刻有108种动植物,代表佛陀生来就有能力掌握天地万物。此塔寺因毁损不堪,又于西元1966年重建,今与大金塔成为缅甸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建筑。

“斯雷”﹙Sule﹚是雪达根宝塔所在圣山的守护神,所以在仰光市中心,建有一座斯雷宝塔﹙Sule Pagoda﹚,高有五十一公尺,塔内藏有佛陀遗物及斯雷神的塑像。附近是室内最繁华的街道Maha Bandoola street,则是政府机关、学校聚集之地,缅甸的独立纪念碑也在附近。

距仰光市北方约八十公里,位在Sitaung流域中Hamsanati的庇古﹙Pegu、Bago,白古、摆古、布古﹚小镇,是十五世纪缅甸战国时代孟族建立「庇古王朝

时」的首都,自古有「竖琴之都」的雅称。据说在二千年前市区便有一座“雪曼达佛塔”﹙Shwemandaw Pagoda,瑞摩陶佛塔﹚,此塔历经三十二次的地震,损失不小,最后一次在西元1953年才修复完成,历时二十三年。此新塔高114公尺,比仰光大金塔还巨大,塔基藏有佛陀的两根头发,但只允许男信徒参拜。

西元994年,庇古的米迦狄帕王﹙Migadippa﹚兴建了雪塔立安大卧佛寺﹙Shwethahlyaung Pagoda,雪达良大卧佛﹚,里面保存有一座砖造的雪立安大卧佛,长五十五公尺,高十六公尺。曾因战乱荒芜于森林中,直到西元1881年,才因美国人协助修筑仰光至庇古的铁路,而使露天卧佛再现于世。佛像四周雕塑了卧佛兴建的故事壁画,以及玻璃镶嵌的各式图案,工艺精巧,令人赞叹。

缅北的佛塔

位于缅甸中部的曼德勒﹙Mandalay﹚是以梵文「多宝之城」而定名的,原是「阿瓦王朝」﹙Ava﹚的首都,所以华侨都称之为“瓦城”。曼德勒还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雍笈牙王朝」的王都,距离仰光市有六百公里之遥,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更是保留着古代文化最完整的城市。也是缅甸北部的交通枢纽及交通中心,更是各类红蓝宝石的集散地,还是色彩鲜丽的丝织品的主要产地。而一般所谓的「上缅甸」与「下缅甸」,就是以曼德勒的北部与南部来作为区分的。

曼德勒附近著名的塔约有四百五十座。曼德勒有座“摩诃牟尼佛塔”﹙Mahamuni Pagoda﹚建于西元1784年,以繁复精美的木雕闻名于世。原来这座佛塔建在王宫内,西元1880年时被国王Thibaw移至现址,是曼德勒最重要的佛寺,里面供奉的佛陀高约四公尺,全身铺满金叶,香火非常旺盛。

西元1857年,缅甸贡榜王在曼德勒主持了佛经第五次的结集,这次结集是以律藏为主,对巴利文原典进行校勘考定,共历经五个月完成。在同年兴建的“库特多佛塔”﹙Kuthodaw Pagoda﹚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因为塔前的广场上建有七百二十九座白色小佛塔塔林,每座佛塔里都有一块大理石功德碑,分别刻有佛经一章,内容也包括有这第五次世界佛教大会所通过的佛教信条与经文。

位于曼德勒西南郊约二十一公里,伊洛瓦底江畔的萨根山﹙Mt. Sagaing﹚也是一处佛教圣地,山上以奇岩怪石、白塔如林、风景秀丽而闻名,其中有四百余座佛塔和修院,为比丘或比丘尼修行的道场。其中有一座造形特殊的“贡慕都佛塔”﹙Kaunghumudaw Pagoda﹚建于西元1639年,因形似乳房,故又名「乳塔」,塔外有八百根油灯柱,每到夜晚点燃时,非常引人注目。萨根镇上还留存有一座云南华侨所建的百年观音寺古剎。

浦甘的佛塔

浦甘是缅甸第一个王朝「浦甘王朝」的首都,位于曼德勒西南方的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畔,距离曼德勒南方约一百六十公里。缅甸佛教文化鼎盛时期就在「浦甘王朝」时期,所以境内的佛塔不计其数,大多建于十一世纪以后,曾有「四百万佛塔之城」的美称,可以比美婆罗浮图与吴哥窟。曾有一句话说:「牛车轴声响不断,浦干佛塔数不完。」

因为,缅甸人民生活略为清苦,但是为了表示对佛陀的景仰,仍然捐出大部分的所得;富人更为了累积功德,也私资兴建佛塔;就连年轻的寡妇,只要有能力也可以捐钱建塔。尤其缅甸人临老之际,就会把所有的财产捐给寺院后,再住进寺院终老。

后来浦甘于至元二十四年﹙西元1287年﹚,受到中国元朝忽必烈征服而成为废墟,但仍有数千座佛塔残存,据说当时可以计算出来的有4,446座。可惜西元1975年遭逢大地震的摧损,此遗迹群如今仅剩二千多座破旧佛塔,现存数目可能有2,217座之多,但其数量仍十分可观。目前则划为旧城区,禁止任何的开发,用以保存此「缅甸吴哥窟」的古迹。

由阿奴律陀之子康基塔王﹙Kyanzittha,江西达﹚建于西元1090年的“阿难陀佛塔”﹙Ananda Temple﹚,是一位印度法师综合九位喜马拉雅山高僧的意见以后,精心设计,以红砖兴建而成的。缅甸早期佛塔的代表作,也是浦甘平原最大最精细美丽的一座佛塔,塔身洁白,中央结构诚十字型,总高约168公尺,每边长60公尺,里面有四尊金身立佛,分别是东方世拘那含牟尼佛、南方迦叶佛、西方释迦牟尼佛、北方拘留孙佛,还有两尊柚木雕的大佛,显得平易近人。还有1500幅壁画浮雕,取材自《本生经》,描述佛陀的故事,非常生动。

由﹙Alaung Sithu﹚国王兴建于西元1144年的“达比纽佛塔”﹙Thatbyinnyu Temple﹚,砖造,高约66公尺,比高约60公尺的“加达巴林佛塔”﹙Gawdawpailn Temple﹚高一些,是浦甘平原最高的一座佛塔,有「神庙」之称,从塔上极目一望,视野十分辽阔。

而始建于西元1084年,特别以石头建成的“雪及根佛塔”﹙Shwezigon Pagoda,又译为瑞喜宫佛塔﹚,花了四十六年的时间才落成,据说有佛的前头骨珍藏在此,被缅甸人视为最灵验的佛塔,一向为居民所崇奉,每天早上还有不少人到此静坐。另外还有一座达玛扬基塔﹙Dhammayangyi Pagoda﹚,于西元1170年,当时的国王下令建造,要求以红砖严格细腻砌筑,只花了三年而建成,是体积最大的佛塔。

建于西元1211年的“提伦米勒佛塔”﹙Htilominlo Temple﹚是浦甘最大的佛塔之一,它是一座双层的佛塔,高约50公尺,它的拱门上有山形墙,上面的雕刻十分精美。在伊洛瓦底江畔还有一座布巴雅佛塔﹙Bupaya Pagoda﹚,形成很显著的地标,也是欣赏伊洛瓦底江夕阳美景的最佳所在。

西元1767年,建国于瑞冒﹙Shwebo,瑞波﹚地区的「雍笈牙王朝」﹙Aungzeya Dynasty西元1752-1824年,雍笈牙意为征服者﹚,其王雍笈牙自称为阿隆丕耶﹙Alaungpaya,其意为佛胎、菩萨Boddhisattva﹚,当时缅军入侵暹罗,曾攻占阿瑜陀耶城﹙犹地亚,Ayuthia﹚。后期由孟云﹙孟陨,西元1782-1824年﹚统治时期的「雍笈牙王朝」最为强盛,但亦与乾隆帝发生清缅之战。

西元1813年,缅军进入曼尼坡﹙Manipur﹚和阿萨姆﹙当时都是独立小国﹚,与英属印度交邻。当时英国正向东方扩张殖民土地,故于西元1824年英缅爆发战争,缅甸战败割地赔款,成为半殖民地,到西元1885年就完全被吞并。英国人殖民期间,见缅甸的金黄色佛塔林立,因此另给缅甸一个「金色大地」﹙The Golden Land﹚的称号。而一直到西元1948年,缅甸才脱离英国独立,西元1962年实施军事统治,现在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意图消灭佛教,小乘佛教失去作为国教的地位,也没有了能够领导的国师,僧侣丧失了过去受到国王和官员尊崇的地位,僧人逐渐丧失了作为教师和文化传播者的地位,不再扮演社会仲裁者、教育者等等的角色,沦为与俗人一般,要服从警察和世俗法庭。更甚者欧洲人公然不脱鞋进入寺院,使僧人感到佛教尊严受到严重的损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全国的僧侣已有十三万人以上,佛寺二万多所。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缅甸人民,仍然非常虔诚地信仰“小乘佛教”,尽管生活是那么的艰辛,他们努力一天赚取的七成所得,仅够换些食物填肚。但如果有人发愿兴建佛塔,全村的人都会慷慨解囊,将剩余的三成奉献出来。可见“小乘佛教”对缅甸有很大的安定力量。

而目前位居全球第四位富豪的军政府领导者,更极力扮演出崇佛的虔诚,让佛塔依然建得璧玉辉煌。人们宁可相信供养佛教的功德,可以让他们死后进入涅盘,乡村的生活水准可以停留在五十年以前的模样,却没有人愿意为改善现世生活而努力,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地方。

○寮国的佛教与建筑文化

寮国目前领土面积有236,800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为516.3万人﹙有说是400万﹚,首都万象﹙Vien-Chang,永珍市﹚。宪法曾规定佛教为国教,国王是佛教的最高保护者,寮共接掌政权后,已无此规定,但全国仍有百分之八十人口笃信佛教。寮国的佛寺一直是昔日民众的教育中心,佛寺就是学校,现在偏远的地区仍存在如此情形。

寮国在十四世纪以后才称为“老挝”﹙Laos﹚,也叫“南掌”﹙Lan Chang、Lan Tsan ,揽掌,意为百万稻田,有以为是“澜沧”江流域的取名﹚,没有海岸线,是中南半岛唯一的内陆国,在中国及越南的历史上都称之为「哀牢」,其发源地就是哀牢山,即今日云南的保山县。寮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最大的民族寮人﹙Laos﹚,是在云南地区建立南诏国的傣人之一支,他们自称为泰人,其他较多的是卡族人﹙Khas﹚、苗族人﹙Meos﹚。

唐文宗太和三年﹙西元 829年﹚,南诏国曾入侵成都,掠走工匠百姓数万人,从此南诏国的手工技艺与蜀中相等。南诏国也是信仰佛教的国家,其佛教的传入,时间上有「东汉说」、「初唐说」、「中唐说」、「晚唐说」,传入地点有「中土说」、「西藏说」、「印度说」、「缅甸说」。后来居住今云南西双版纳曾接受汉文化的傣族人,逐渐南下渗入印度支那半岛,十三世纪时忽必烈率蒙古大军南侵,加速傣人南迁并自建王国,称为“猛瓦斯国”,地点在今之龙坡邦﹙Louangphabang、Luang Prabang,或译琅勃拉邦,古名龙蟠﹚。

法昂﹙又译为法安、法龙,Fa-Ngoum﹚西元1353年自柬埔寨回国击败祖父,统一七国,首创“南掌国”﹙意即万象之国,也称烂沧王国,首都原是万象,后之首都为琅勃拉邦Loung Phra Bang﹚。法昂被称为「征服者」,在他在位期间,不仅开疆辟土,并与暹、越缔交,更引进小乘佛教,组织南掌国的行政机构,提高文化及宣扬佛教。法昂因其父飞法﹙Phi Fa﹚被疑私悦宫中嫔妃,而逃亡到柬埔寨的吴哥,受到巴拉摩打吉摩拉耶王﹙Paramathemaraja﹚的欢迎,就住在王宫,并受小乘僧师摩诃波沙曼多长老的教育,也娶了国王的女儿娘高乐﹙Nang Keolot﹚,成为驸马。

后来法昂回国时,并且受赠到勃拉邦佛﹙Phra Bang Buddha,金洲,即锡兰来的翡翠古玉佛﹚、三藏经典、菩提树芽枝,而且派出四个村落人民,共五百人,给予种种不同的服饰,以护送佛像、佛经、高僧、学者,并且派遣铸造佛像的金匠、铁工,以及建筑寺塔的匠师、雕刻师至寮国。因此,柬埔寨文化也影响了老

挝,在万象也建了一座波曼寺。

法昂的继位者是同父异母之弟名叫温宽﹙Oun Hueun,西元1373-1416年在位﹚,被尊为“三十万泰人的领袖”,他是另一位王妃所生,不是柬埔寨公主的亲生子。﹙但另有一说,法昂是被他的儿子所罢黜,新王就是刀线歹﹚《明史》卷三一五〈老挝传〉所记称他叫刀线歹﹙Phraya Sam-Sene Tai﹚。刀线歹娶了暹罗阿瑜陀﹙Ayutia,大城﹚王朝拉玛铁菩提王﹙Rama Thibodi﹚的公主为王后。因此,也让暹罗的佛教与文化影响了老挝,使得佛教十分昌盛。

据传说在西元1513年,维宣诺拉王﹙Phaya Visounnarath﹚曾把法昂王时所安置在万象的“拉邦佛”﹙Phra Bang Buddha﹚佛像迁移到朗勃拉邦,存置在维宣佛寺﹙Wat visoun﹚的宝塔中,因为维宣诺拉以为这个佛像是老挝王国的护卫神祇。

自从西元1563年悉达提烈特王﹙有译为塞塔提腊﹚由龙坡邦迁都于湄公河左岸的万象──即今首都永珍市﹙Vientiane、Viangchan,原称永金,因法昂王曾用黄金诱敌,才攻下婓南Phai Nam而改称。﹚以后,乃大兴土木,筑城修堡、建塔修庙,使永珍市成为寮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仍是寮国的首都。永珍虽然古代曾遭受泰国的蹂躏,如今仍保存有三十余座寺塔庙宇,所以在市区不大的永珍市区,仍觉得到处是佛寺。

建于西元1566年的“塔銮”──龙塔﹙Pha That Luang﹚是寮国现存寺塔之中最重要最宏伟的大舍利塔。它是历代国王和高僧存放骨灰的地方,而在已封闭的中央塔里,据说埋藏着释迦牟尼的胸骨。塔銮建筑的型制就像是一座城堡,总高45公尺,共有三层塔基。最外围的是四方型的瓦覆院墙,塔的主基座是68×69公尺,四面中间都有塔门可上第二层;第二层每边长48公尺,四周环绕着30座高3.6公尺的小佛塔,象征佛陀的三十种恩德,每座小佛塔内置有一座重60公克的小金塔;第三层的中央塔每边长30公尺,基座如倒盖碗形,紧接着四方形的莲花座,其最上层则是一层层的环状如锥的塔尖。此塔兼具缅、泰两国佛教建筑的风格,成为老挝建筑的特色。其旁古木参天,为游人常到之处,而每年四月的「塔銮节」是寮国最重要的节庆之一,更加显得热闹。

建于西元1565年的玉佛寺﹙Wat Phra Keo 或Emerald Buddha Temple﹚是悉达提烈特王﹙Settatirat,赛思他蒂拉﹚所建的王室宗庙,是为了供奉从龙坡邦带来的碧玉佛像而建的。此寺是三层高的华丽建筑,有着深奥的殿堂,其佛坛巨大。中南半岛上所有国家都瞩目的“僧伽罗佛像”﹙Phra Sihing Buddha﹚,一直是取得霸主地位的君王一定要掌控的象征。

却于西元1779年被暹罗王入侵洗劫,将玉佛抢走,现今存放于泰国曼古的玉佛寺﹙泰国却说那原是他们北部省分在十五世纪时就拥有的,所以是取回罢了﹚。永珍市的玉佛寺于西元1942年重建完成,佛寺基座的梯道旁有长龙护卫,回廊四周是高大的圆柱,寺门上是繁复的洛可可式雕饰,墙上也有许多浮雕,都是佛教故事,回廊里则有许多石雕佛像,等于是佛教博物馆了。

南掌国在苏里亚旺萨王﹙西元1637-1694年在位,又译苏利那旺沙王﹚时期达到全盛,苏里亚旺萨王第一次为僧侣晋级,也是第一次把中央到地方的僧侣组织起来。僧人普遍通晓三藏经典,南掌国出现许多研究精湛的高僧。老挝的古王国最初的法典也产生,法典规定国王要信守佛门的五戒、八戒,官吏要重视佛教传播。由于政治修明,佛教因此更兴盛,便使南掌国成为当时东南亚的佛教中心,有不少泰国和柬埔寨的僧众前来修学。

十八世纪,南掌国分裂成为万象、龙坡邦、占巴塞三个国家。西元1804年,昭阿努继位为万象的国王,他利用佛教来振兴老挝,派人收集散落的经籍,修造寺庙,万象成为佛教中心,被称为“孟潘瓦”﹙千寺城﹚。至此“小乘佛教”已成为占领导地位的宗教。

老挝人通常选择在高爽通风、环境优美的地方建寺。大多数的佛寺都建有拱形大门、“阿旱”或“西姆”﹙类似大雄宝殿﹚。建“西姆”时要征求国王的意见,并且至少要有二十位僧侣主持仪式。如果没有“西姆”,则不被称为寺。“西姆”周围放有八块石头,用来镇压各种魔鬼。寺里有孤迪﹙僧舍﹚、沙腊﹙香客房﹚、好介﹙斋房﹚、好昂﹙鼓楼﹚、好莱﹙藏经楼﹚,并且种有菩提树。

老挝的塔、寺和建筑结构均源自印度,并深受高棉、泰国、缅甸诸国宗教艺术的影响。不过,尽管风格是非常类似,但因限于国力,老挝的塔、寺规模一般都不大。其建筑特色以塔为最具代表,它是印度和缅甸佛塔的再造,更与高棉和暹罗的传统结合在一起。比较大型的建筑物,大厅常呈十字形,窗户的结构,以及曲线顶部为特征的处理方式,明显地表现出受到古“婆罗门教”的影响。建于十七世纪的帕拉寺,在他的圆顶之上,就装饰有一尊站立在莲饰上的吉祥天女像,而寺中则是佛陀的立塑像。

西元1800-1829年间,暹罗王因万象拒嫁公主而出兵功打万象,使万象遭至亡国之运。建于西元1818年的施沙格寺﹙Wat Si Saket﹚位于玉佛寺的斜对面,是永珍市保存最完整的寺院,因为建筑时期寮国正沦为泰国的属国,所以型制与泰国寺院十分相似,也因此得以逃过泰国的战火浩劫。施沙格寺周围院墙的回廊里,整齐安放了许多大小不等的佛像,超过万尊,其年代有远至1200年前,都是战后收集而来的。寺中主尊大佛重十多万公斤,所以又称「十万佛寺」。西元

1829年,暹罗王下令将万象十万居民流放至暹罗,并洗劫其城市,破坏寺塔庙宇,万象沦为暹罗之一州郡。

离永珍市区约30分钟路程的郊外,有一座佛雕公园,称为香昆宗教公园﹙The Religious Park of Xian Quan﹚,在面积不大的绿地上,以水泥塑造了近百尊造型各异的佛雕,据说是初建香昆公园的人从梦中所见的形象雕塑而成的。公园入口旁有一座称为「天堂与地狱」的奇特建筑,其外观是圆身尖塔,里面砌双层墙,内层尽是地狱惩罚的画像和雕塑,最上层有一尊金佛坐镇,代表天堂。

龙坡邦距永珍市北方约295公里,市区的华通寺﹙Wat Xiengthong﹚是寮国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寺庙,位在湄公河与其支流南康河的交会口。华通寺至今有四百年以上的历史,除了主寺之外,周围还有数座小寺与小佛塔,每间小寺都供有一尊佛像,平常不供信徒膜拜,只有在“泼水节”庆典日时,才请出来让民众泼水祈福。小佛塔里则是安奉历代华通寺高僧的骨灰。华通寺外观全是精美的雕刻图案,每扇庙门都是有精致的金色佛像浮雕,一看就深觉华丽。

龙坡邦的佛寺密集,比永珍市更甚,年代也较久远。最古老的Wat Vixun

寺建于西元1513年,因大火被毁而重建于1898年;Wat Aham寺供奉的是市民最尊崇的寮国佛陀像;由荷兰商人捐助的Wat Pa Ka寺,建于十七世纪,因此庙门有荷兰风物的雕刻式样。

○高棉国的佛教与建筑文化

高棉﹙吉蔑种族,Khmer、Khomer,音枯玛耶,亦译合蔑﹚现今称柬埔寨﹙Cambodia,Kampuchea,音堪布戚阿﹚,素有「太阳族之国」的称呼。其民族是由吉蔑族、文荼族﹙Munda,古印度族之一﹚、马来族、波里尼西亚族﹙Polynesians﹚进入柬埔寨后,与当地土著之混合种。国之东以湄公河﹙Mekong river﹚与越南为界,北邻为寮国,西北则是沿扁担山脉﹙Dangrak Mts.﹚和头蔻山脉﹙Kravanh Mts.﹚与泰国相连,南滨泰国湾。目前领土面积有181,035

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为1071.6万人﹙有说是700万﹚,首都金边市﹙Phnom Penh,伯嫩本,约十五世纪中叶才建都。原称Chademuk,是源自梵文Catur mukha,临四股河交会处﹚。

在西元前一世纪时,有一支印度裔的“婆罗门教”徒,由混填﹙Khum Tian,伯希和以为是对音憍陈如Kaundinya﹚藉靠有神力之说,率领族人登陆柬埔寨,和当地的柳叶女王结婚,当上了国王并创建了「混氏王朝」,即是受印度“婆罗

门教”文化影响很深的「扶南」国﹙Funan﹚前身,已采用印度文字记事。《梁书》之〈扶南传〉说:「俗事天神,天神以铜为像,二面者四手,四面者八手。手各有所持,或小儿,或鸟兽,或日月。」这样的天神,可能是大自在天王湿婆﹙Siva ﹚、大梵天王﹙Brahma、﹚或幻惑天王﹙Visnu﹚。

“扶南”为西元一世纪至七世纪初印度支那半岛上有名的古国,地域包括今柬埔寨及越南南部部份地区。扶南虽有“扶我南邦”、“扶掖南方”的汉文意思,但一般则是高棉语“山”﹙Phnom﹚的译音。其国度树林茂盛,天然资源丰富,水源亦非常充足。而山神的崇拜一直是当地居民的信仰,所以国王也以“山帝”﹙Sailendra﹚或“山王”来神化其王权。

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约写于东魏武定五年﹙西元547年﹚重览洛阳以后,书中〈城西永明寺条〉记说:「“扶南”国,方五千里,南夷之国最为强大。民户殷多,出明珠、金、玉,及水晶珍异,饶槟榔。」《梁书》卷五四〈扶南传〉说:「“扶南”国,在日南郡之南,海西大湾中,去日南可七千里,在林邑西南三千余里。」又《隋书?赤土传》记载:「“赤土”国,扶南之别称﹙种﹚也,在南海中,水行百余日达,所都土色多赤,因以为号。」

唐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写到:「……南至占波,即是临邑,此国多是正量,少兼有部。西南一月至“跋南”国,旧云“扶南”,先是裸国,人多事天,后乃佛法盛流。恶王今并除灭,迥无僧众,外道杂居,斯即瞻部南隅。」《旧唐书林邑传》记载:「自林邑以南,卷发黑身,通号“昆仑”。」中国史籍中似乎以卷发黑身人之地区总称为“昆仑”。《慧琳一切音义》解释说:「……南海州岛中夷人也,甚黑,裸形,能驯伏猛兽犀象等,种类数般,即有僧祇、突弥、骨堂、合蔑等,皆鄙践人也。国无礼义,抄劫为活,爱啖食人,如罗剎、恶鬼之类也,言语不正,异于诸蕃,善入水,竟日不死。」

「混氏王朝」当时“婆罗门教”与佛教非常盛行,婆罗门的祭师通常是国王的国师。每逢国家有重大的政治活动,都交由婆罗门祭师主持仪式活动。此扶南国在六百多年间是当时东南亚﹙Southeast Asia﹚很强盛的帝国,在北边征服了现在的老挝与越南南圻的极东土地,西边占有现在泰国或是缅甸东部的大部分国土,其势力伸张到马来半岛中部,当时可能是南海或东南亚诸国中,既是一个大陆帝国,也是一个强大的海洋帝国。因为扶南国势的强大,所以有不少论点以为缅甸与泰国的佛教或“婆罗门教”是从扶南传入的。

三国时代,扶南乐不断传入中国。《三国志》之〈吴志〉指出赤乌六年﹙西元243年﹚扶南王范旃曾遣使献乐于孙权。北魏正始三年﹙西元 506年﹚,扶南憍陈如阇耶跋摩王﹙Kaundinya Jayavaran﹚时代,有扶南僧人僧伽婆罗﹙僧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第五讲 佛教和中华文化的碰撞与融汇 课前热身 九华山位于我国安徽省清凉县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漫游九华山,写下了赞美九华山的诗句:“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号称地藏菩萨道场。 佛教自汉时传入,唐代盛极一时。唐开元年间,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此修行,称地藏菩萨转世。他圆寂后,九华山被辟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著称,这里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 正是因为佛教的输入,才诞生了诸多像九华山这样的佛教圣地、旅游胜地。现在,让我们开启本讲的课程,看一看佛教输入中国的情况以及佛教输入中国后与中华文化的交融情况。 视频:佛教圣地《九华山》 导言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是外来宗教,然而它对中国影响之深是其他宗教不可比拟的。佛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在赵朴初编著的《佛教史略》中记载: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改变了汉人的习俗。中国陆续修建了很多佛像,建造了诸多寺庙。可以说,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影响是深刻的,它随着朝代的变更时而兴盛,时而衰败;历代的统治者也根据统治的需要,时而兴佛,时而灭佛。 在本讲的学习中,我们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以及与中国文化交融、碰撞的情况。学习目标 ●说出佛教传入中国的基本情况:传入时间,传入路径,传播的阶段性等; ●阐述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阶段性; ●佛教融入中国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文化原因。 ●评价在现实社会背景下佛教的一些积极动向。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内容摘要: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佛教传来中国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谓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体系,呈现出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与消纳,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至隋唐之际,已大肆开花结果,其时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面目,已无法再分,尤其在一般国民心中,佛教的观念,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支柱,喻之为水乳交融,或骨肉连体,已不足以形容,简直就如灵魂与肉体一般,不可分离。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公元前一世纪时,传入中亚和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佛教士和中国皈依者。中国皈依者最为得力,他们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力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到6世纪时,中国南部也跟着信奉了。接着,佛教又从中国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是汉传佛教的形成时期,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经由陆路和海路两条路传入中国内地,它主要分布于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玄学的兴盛,战乱频繁的社会形势促使广大民众希冀在求神拜佛中解脱苦难,加上佛教经典的大规模移译等,促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融合佛教内部各派义学思想以及南北各地佛教各自的特点,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道两家的综合融合,形成了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局面,在五代两宋以后虽一度有所减弱以及在明清时期几经波折,时起时落,直到今天,现代中国佛教全面进入学术界,佛学研究成为现代学术成就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胡适、冯友兰等将佛教纳入了中国哲学的范围,对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作出极大贡献。 二、佛教传入的原因 简单说来,佛教传入中国有五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佛教发源地的推动,印度高僧梯山航海的传教热忱。第二,文化本来就是学来学去,有高度传染性的。西域人向印度学,中国人向西域学,接着又直接向印度学,佛教就像天马、葡萄、胡服骑射一样,传到中国来了。第三,张骞班超通西域,架起中印之间的桥梁,文化交流比较方便。第四,五胡南移,元魏入主北中国,更带进大批信佛的胡人,与汉人杂居。第五,秦汉以来,中国民族灵性上的需要,已非儒道两家所能供给。对于大家急须知道的生死问题,儒家不提答案,说“未知生,焉知死?”道家飞升的仙人都跌死了,吃仙丹的人,有一些人毒死了,不毒死的,还是逃不了寿终正寝。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佛教提出了前世前世现世来世的人生观,追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这种想象丰富,系统严密,仪式隆重的新宗教,正好填补了当时的思想真空,慰藉了正感苦闷的中国人。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学术成果辉煌,对中国思想文化起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文学方面,从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来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雅典、瑰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再从佛教对我国文体变化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第五章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第五章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向南传播的佛教 古代印度文化的涵盖与溶浸,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也彻底光辉照耀了整个东南亚。“南传佛教”通称是古西北印阿育王﹙有说是丘就却﹚派其子﹙有说是其弟﹚摩晒陀﹙或说是玛印达Mahinda﹚及其女僧伽蜜多﹙Sanggha Mitta,僧伽米塔﹚,由摩揭陀国或罽宾或犍陀罗南下至古中印度,更而到达南印度,乃至锡兰﹙Cey Lon,今之斯里兰卡,古称“楞伽岛”﹚。 “南传佛教”指的是后来影响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Indonesia Archipelagoes﹚、婆罗洲﹙Borneo﹚等地所弘传的佛教﹙唯有越南北部的佛教早期是由中国传入,属“汉传佛教”,不归于本章范围;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南洋一带的佛教,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华侨所信仰的佛教,亦应归为“汉传佛教”。﹚。很巧妙的是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弘传地区,大多生产稻米,也盛产香蕉、椰子,生活条件比北传﹙汉传﹚佛教优沃了许多,食物简直唾手可得。 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海陆两路的便捷,古代印度人因为商业上的关系,很早就到达中南半岛,并与东南亚诸国有所往来,于是宗教也随着向外输出。当宗教从从一个文明较高的文化传入文明较低的国度,其先进的宗教原样就很容易被当地保留下来。 因此,信仰“南传佛教”的国家早期就是“印度化的国家”,“婆罗门教”﹙后来称为“印度教”Hinduism﹚好比旧教的“天主教”,佛教好比是新教的“基督教”一般,在中南半岛地区被一视同仁。不过,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稍有差异,文化的源头也有不同,佛教的流行型态则有所不同。就泰国的东北部与西北部,尽管都是信仰“上座部佛教”,也仍然可以区别出其不同之处。 虽然,东南亚﹙Southeast Asia﹚的中南半岛﹙Indochina,印度支那﹚包括缅甸、泰国、寮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此区域曾被视为「文化落后区」,其民族与文化都受到印度与中国的影响,完全是地理环境造成的因素。因为湄公河源自西藏经中国云南省名澜沧江,然后流入寮国、泰国、高棉,最后从越南出海,数千年前的藏族人就沿着它移散到各地。而缅甸又紧临印度,除寮国外,其他四国都临海,加上利用海运,印度人也能轻易地到达。 中南半岛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许多种族建立的国家,几千年来都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

浅谈九华山的佛教文化 专业:土木工程(建筑管理方向)学号:1234001254185 姓名:刘志磊 【摘要】: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藏信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九华山佛教文化独具特色的三个主要特征。 【关键词】:九华山佛教文化地藏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菩萨寺庙 【正文快照】: 一、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形成与我国的地藏信仰有着一种互动的关系 地藏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大菩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说他是十方世界的大菩萨。“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等解释说,地藏菩萨是古佛现身,他在因地曾发下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他现无量身,遍于十方世界,做种种有利于众生的事。在他的眼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因他誓愿宏深,故受佛嘱托,是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这中间漫长的无佛时代一切众生赖以救拔的大菩萨。 我国自唐代以来,崇尚地藏菩萨的信仰极为盛行。地藏菩萨那种“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在广大佛教徒中广为流传。这当然也与唐实叉难陀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和玄奘所译《地藏十轮经》等流行于世有关。但是,这与金乔觉之被看成是地藏菩萨的应世教化众生,关系更为密切一些。据唐代著名隐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等典籍载,九华山佛教圣地的开创者为新罗国高僧金乔觉,世称“金地藏”。金乔觉颖悟天然, 24岁时削发为僧。唐开元末年,他携灵犬善听航海而来,遍访江南诸山,最后到达九华山。相传他来到此地后,常栖居岩洞,以白土 (观音土 )掺粮煮饭而食,进行苦修,感动了当地士绅及广大信徒。同时他又以地藏菩萨的愿行,募得家财甚富的闵让和之九华山地全部,修建了弘法的大道场。并使闵让和先是令其儿子出家,后来自己又舍俗离尘,两人一起跟随金乔觉学法修道。寺院建成后,又以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带领徒众苦修,从而影响越来越大。贞元十年金乔觉圆寂,其肉身坐石函中,越三年仍完好如初,灵异昭著,信众们尊崇他为地藏菩萨化身,并建肉身塔供奉。从此,九华山被广大佛教信众尊为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地藏菩萨的信仰更加深入人心,四方信众纷纷来朝山礼拜祈福。且不说九华山的香火日益旺盛,就是一般的寺庙,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都要举行地藏法会,以纪念地藏菩萨应化中国的成道日。这一天在民间,江南一带几乎家家都烧地藏香,纪念地藏菩萨。因此,中国佛教中对于地藏菩萨的虔诚信仰,与金乔觉被说成是地藏菩萨的应化身是分不开的,它是佛教地藏信仰作为社会存在对民众的影响与民众根据需要创造和发展佛教地藏信仰互动的结果。 二、九华山对我国地藏信仰的影响 地藏信仰的流行造就了九华山佛国,使得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反过来,九华山也深化和扩大了地藏信仰。九华山地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少林寺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两千多年前白马驮经,佛入中土,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是也说明了佛 教自汉朝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发展,随着朝代更迭,佛教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佛教文化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在发展中演变出独有的佛教文化符号——少林寺。随着历史的演进,少林寺文化逐渐成为集合佛,道,儒于一体,具有无限包容性的禅宗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佛教,少林寺,传统文化 引言 少林寺建立以来,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佛教文化发展的圣地,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封建哲学开始逐渐与佛教文化融合,大大丰富了少林寺文化的内涵,随着少林寺的僧众走出庙堂,少林寺文化逐渐世俗化,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受到广泛的接受与认可,由此佛教文化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少林寺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佛教文化逐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烧香拜佛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佛教偈语更是在广大民众之间广泛流传,少林寺文化更是作为禅宗文化在代表,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与补充,形成了博大精深,个性鲜明的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少林寺作为佛教在中国的一中独有的形式,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促进的中国文化的多样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也影响了少林寺的发展,从少林寺的诞生,到发展,壮大,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少林寺密不可分,相互促进。 一,少林寺的兴起 悠悠古刹,千年少林,传奇岁月,禅宗祖庭。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少室山的密林中,并因此而得名。闻名世界古刹少林寺据目前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少林寺最初建寺的时候并不是叫少林寺,而是叫“僧人寺”,传说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圣山——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 而少林寺的名扬天下,却缘于另一位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相传在一千五百年前,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在少林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终于完成,期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来到北方,先在少林寺面壁修行数年,首倡“以心印心”的禅宗教法然后广集僧徒,历时九年,寺院逐步扩大,名声大噪,并由此确立了少林寺禅宗祖庭的崇高地位。而后达摩传法于慧可以后,离开少林寺他去。禅宗一向奉达摩为初祖,慧可为二祖,后连续单传至六祖。南北朝时期,印度各种佛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译为汉文。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不是单靠翻译,而是与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互相发明,配合,补充,由中国僧人自身领悟创作,传播和推广。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成为重要的佛教文化传播交流发展的圣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少林寺成为山贼攻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寺产,少林寺僧人组织起武装力量与山贼及官兵作战,少林功夫作为少林寺的武装力量初步形成。而后,少林寺昙宗等十三位僧人,擒拿王仁则,夺取辕州城,归顺了秦王李世民。三年后,李世民派特使臣来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论中国佛教与政治的关系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的故乡位于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佛教的思想,吸收了婆罗门教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但是它反对人依照出生种姓等级而认定命运,而是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比较适应于东方的天人协调的哲学思想,所以在东方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它宣扬自我牺牲的精神。提倡众生平等,认为任何人只要依照佛教教义修行就能获得解脱。 佛教发源于印度,正式传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更早一些。有说法说,佛教正是传入实在后汉的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国已经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称是白马寺。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自汉代至今,佛教的传入已近2000年。它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一直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各种哲学思想,民间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乃至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结合任一起。中国佛教虽源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 历史上,宗教与国家的政治经济一向息息相关,佛教也不例外。 佛教传入是在汉代,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人们把佛教看成是黄老之学的同类,禅学被看作是学道成仙的方术之一,佛教是在与道教方士思想结合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在这一段时期内,佛教主要是被统治者用来追求长生不老,成佛成仙,并期望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的永恒,而其在社会上还未产生强大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著名大师有道安、慧远、鸠摩罗什和僧肇等。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此时期各族统治者大都以佛教为其加强统治的工具(例)。虽然如此,但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运用政权毁灭佛教的事件。中古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四次大规模灭佛的前二次就发生在此时期的北朝。引起北朝二武灭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势力膨胀,影响政府的兵源、财税收入、土地和劳力。灭佛导致了佛教在短时期内出现极大萎缩。 唐代也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重兴译经的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译场。佛教的兴盛武则天利用佛教徒怀义等伪造《大云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司马坂的大铜佛像,并封沙门法朗等为县公,又授怀义为行军总管等,这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其后,玄宗时,虽曾一度沙汰僧尼,但由于善无畏、金刚智等传入密教,有助于巩固统治政权,得到帝王的信任,又促使密宗的形成。当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寺院之数比较唐初几乎增加一半。佛教的广为传播,使百姓的生活有了精神的依靠,因而造就了唐代的盛世之景。同时,在文化上,佛教也丰富了唐代的人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的多元性,也造就了唐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不过不久之后,安史之乱起,禅家的南宗由于神会的努力,渐在北方取得地位。神会又帮助政府征收度僧税钱,以为军费的补助,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人生也是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息灭」。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息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应当承认,佛教对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人生确有欢乐的一面,但也有痛苦的一面,佛教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是符合现实的。佛教强调人生是痛苦,这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表达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基本忧虑,这也是人的一种觉醒、自觉,对于人们清醒认识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在人生历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磨难、不幸的人,更会引起他们的赞同与共鸣。佛教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人生的内容,人们在赞同佛教价值观念后,

佛教与中国文化

草草整理,疏漏之处,有待增改。文中所及,代表的是一种观点,未可尽信,对儒释道的认识,还是要身体力行。可以肯定的是,儒家和佛教都十分重视“行”的哲学。至于宗教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宗教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仍需探索。 楼宇烈: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 (录音整理 by minxin) 佛教,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提到宗教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很多遐想。长期以来,除了宗教学系或者哲学系的学生有宗教学习之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宗教方面尝试性的教育,因此大家对宗教的了解会有很多盲点,会有遐想。 宗教,这几年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包括佛教也是这样,在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佛教这几年的发展尤其迅速。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后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认为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比如说,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掌握,对人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于是产生对神灵的信仰;很多被压迫阶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一些原因产生了宗教信仰,当然宗教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果产生宗教根源消失了,宗教也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幻想宗教会消失,是不现实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

的有限性这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宗教是永远存在的。必然的事情一定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偶然性事先是不能把握的,如果事先可以把握就是偶然,偶然就带来很多不可知。 举例:飞鸟飞过,恰巧落了鸟屎路在人身上:落在佛陀身上,落在他人身上,或者落在自己身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说,前世因,后世果。唯物主义不承认命运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例如树上美丽的花被风吹过,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厕所里,人的命运就像这花,落在路上(富贵人家)和落在厕所(贫贱)都是偶然。这显然是变了样子的宿命论说法。必然和偶然这对哲学矛盾,纠缠不清,也是导致宗教存在的原因。 科学发展了,或者社会变革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宗教就会消亡?这是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了必然和偶然,就了解,宗教的存在是有根源的。 正常的人都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精神和心灵现状),都希望不断的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对一种神圣的东西有向往,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依靠依赖,有这么一种力量的支撑,对超自我力量的情感寄托,都是产生宗教信仰的一种根源,不是必然会产生,但是至少是一种根源。 事实证明,不是科技的发展,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科技的发展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对宗教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人们的身心被弄的疲惫不堪,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

三大宗教的发展

三大宗教的发展 一.佛教的起源与传入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北印度的迎毗罗卫国,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大盛于公元前4世纪到前3世纪。后世佛教徒尊称乔达摩·悉达多为“释迎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汉传佛教源于印度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所走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经由中亚细亚到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另一条是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即通过南海路线进入中国内地。佛教逐渐传播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二.汉传佛教建筑的演化 1. 东汉时期 佛教在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并迅速被中国文化吸收同化,其建筑形式自然也不例外。最为明显的改变自是窜堵坡这一佛教建筑制式,刚一进入中国,便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与中国楼阁式建筑结合,演变成中国化的“塔”这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塔”这种音意形得兼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所撰《字苑》一书。“塔”字,蕴涵了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的音义,又从“土”旁,表明原为埋葬佛骨的土家之意。最早见于中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期的洛阳白马寺,其中即建有齐云塔,是中国“塔”之起始。至于白马寺本身形制布局,己未有留存,但据北齐魏收所撰《魏书》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可见其时间寺院布局承接印度形制,以“塔”为中心。 2.两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建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得以大量涌现,而且这段时期,也是佛教建筑开始中国化,外来的建筑风格与本土的建筑风格开始交错融合的一个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十四史·南史》亦曰:“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可见盛况。现存中国四大石窟,即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亦均为该时期所始建。就形制而言,佛寺一方面遵循古制的以塔为主的佛寺仍据重要地位,如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另一方面,以殿堂为主的佛寺开始涌现,这也是当时权贵所谓“舍宅为寺”现象的一种结果。就细节装饰而言,外来的火焰形拱门与中式的外檐柱廊、斗拱等同时出现在石窟寺中,反映了不同建筑风格的交融。 3.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佛教建筑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风格开始稳定下来,佛教建筑的中国化进程也日呈完备之势。虽因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完整寺院群没有留存,但据史料考证,当时佛教建筑大型佛寺多以对称性布局著称,而在中轴线上,殿堂已日渐成为寺院之中心,佛塔则偏居一侧,或退居其后。佛塔的建筑风格也从中国式楼阁建筑中汲取更多元素,更加体现中国化的建筑风格,而建筑材质的发展,也使得楼阁式塔更多以砖石结构出现,虽然这种砖石结构有仿木结构的影子。唐代所遗留之塔,其典型如西安小雁塔,为方形楼阁式塔。 4.宋辽金元时期 直至宋、辽、金、元时期,中国佛教建筑基本已成定制。以佛殿为核心而建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 . 班 级 1 .... 学 号 1.... 姓 名 ***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佛教与书法两者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同样都历经千年、 饱经风霜,也同样坚毅不倒、不断成长。在此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独立进展而是相辅相成的。佛教,于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东来,几乎参与了大半个书法史的流程而书法作为华夏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所受佛教影响更是弥深。  关键词:佛教;书法;融合  一、佛教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 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按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传来中国,非正式文献记载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陆续续传过来,到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极盛时期。最初来的二位法师,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他们二位把佛教、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佛教传到中国后因其进足以救济苍生、退足以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涵,暗合汉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氛围而得以生根,在长达两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进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佛教在中国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年左 、6000 中独放异采。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与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佛教在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与华夏文明交汇融合,形成独特的建筑形制。 佛教建筑气势恢宏雄壮,融汇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特色,寺院建筑之美展示出宗教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韵味,佛教建筑映射出的美学精神蕴藏在精密的土木结构与宗教艺术风韵之中,谱就出建筑深邃的精神境界。 建筑是土木构建的无字史书,中国寺院的建筑之美在于殿堂亭廊与青山流水和蓝天白云间的相互呼应,含蓄蕴广,大气庄严,认知寺院,就是学习佛教历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感受殿堂,就是聆听历代高僧大德心声的歌咏;建筑是永恒的诗篇,读懂塔阁,也就理解了宗教精神中的人文情怀。 自殷周至唐代的一千多年中,建筑制式从宫殿、王府、署衙、宅第等,逐步形成以宫殿为主、由层层院落组合而成的传统模式。殿的位置是崇高的、神圣的、显赫的,是帝王定夺国家大事的场所,也是祭祀天地,社稷、神灵和祖宗牌位的地方。所以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礼佛、诵经的地方也应该是殿,这是中国人早已习惯并经常采用的形式。

唐代著名僧人道宣(596~667年),在制定的僧团制度中,确定了僧人行为准则、仪式、以及僧人出家去除俗姓等,并规定寺院的建筑标准,明确提出殿是寺的中心。 佛教传入中国后,皇帝及王公贵族们,出于对佛教的崇敬,往往“舍宅为寺”。促进了佛寺形制的彻底转变。以“前厅为大殿,后堂为讲堂”,由此出现了以佛殿为主的佛寺类型。 这些宅第都以大殿为主体建筑,改成寺院后,对佛教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塔式的佛堂不利于节约建筑材料和建造工时。这种佛殿制式完全采用了我国传统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布置的多进式院落布局,主要建筑物山门、主殿等都布置在中轴线上。到了宋代,以殿为中心的佛教建筑,又被禅宗发展成“伽蓝七堂”的建筑形式。七堂,即指佛堂、法堂、僧房、库房、山门、西净、浴室等。自此,佛教建筑已全部中国化了。 佛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门类,以始建洛阳白马寺的东汉明帝时算起,汉传佛教建筑的发展约有2000年的历史。佛教建筑历史的遗存跨越年代久,覆盖类型广,在造型形式上变化最多。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导游词

景区导游讲解 各位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五通桥。大家可以看见,我们这里一共有五座桥,每座桥都有不同的名字,分别为: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合在一起就叫做五通桥。 大家可以看到在桥的侧面都刻有各自的名字,下面还有很多在此地放生的鱼,在观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有同学可能会感觉好奇,这五通桥有什么含义呢?这五通在佛教里代表的是五种神通,天耳通就是指用耳朵听见佛界的声音,天眼通就是感知来世与现实世界中远处和细微处,他心通就是感知他人的意念,神足通就是彻底的摆脱束缚,来无影去无踪,宿命通就是感知前世今生。 这座五通桥仿自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汉白玉材质。护栏的两头都刻有一座谛听,这谛听,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 好了,各位同学们请跟我走,我们去广场牌坊。 大家请看,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就是广场牌坊了,这座牌坊五间三层十二柱结构,是古代皇家牌坊的规格,这种高规格建制的牌坊,也说明了地藏王菩萨的特殊身份和崇高地位。 大家抬头看牌坊上的匾额。上面镌刻有“芬陀普教”四个大字,这是清朝乾隆三十一年,乾隆皇帝在南巡至南京时御笔亲书赐给九华山化城寺的。这“芬陀”是佛教中指的是一种莲花,而且是莲花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俗称白莲花。所以芬陀普教四个大字也就比较好理解了,大意就是佛性的光辉广施教化。 这座牌坊是我们大愿文化园的第一座牌坊,除了眼前这一座,还有“大门牌坊”“甬道牌坊”,每一座牌坊都富有徽派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气息,但造型不同,其内蕴含的寓意也不尽相同,待会大家可以慢慢欣赏。 好了,同学们,我们来这边的广场,大家注意看着广场在中间的路面,全部由暗红色的大理石铺筑而成,中间饰以纵横交错的纹路,大家觉得这远远的看像什么?袈裟,对了。所以我们这个广场就叫做九子袈裟广场。 我们的袈裟广场直径有99米,形似一件随风而展开的袈裟,至于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的广场,设计灵感源于地藏王金乔觉“袈裟覆地”的故事,不知道各位同学们有没有听过?看来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那么钱导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传说中这地藏王菩萨前身叫做金乔觉,是新罗国的王子,但是由于当时大唐文化鼎盛,佛教文化也是盛极一时,声名远播。金乔觉十分仰慕,便来到大唐求学佛法。最后他落脚在九华山,潜心修行。 金乔觉最初在九华山修行时,由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名气,也就没有自己修行的道场,便在九华街盆地搭茅棚修行。当时的九华山还不叫九华山,叫做九子山,山的主人叫做闵让和。闵公乐善好施,经常设斋供养僧人,而且一供养就是一百位。但是说来也巧,每次设斋都会少一位,于是请金乔觉来凑足一百位。有一次吃完斋饭之后,金乔觉向闵公乞求一袈裟之地以便修行,闵公慷慨应允,于是金乔觉脱下袈裟,向空中一展,岂止这袈裟随风越展越大,最后居然罩住了整个九子山九十九座山峰。闵公这才幡然大悟,明白金乔觉乃是菩萨真身,连忙伏地叩首,并心甘情愿的送上九子山作为其修行 根据这个典故,设计师设计出九子袈裟广场,不仅如此,不少朋友们也看到了这个广场上或立或卧着的几块巨石,那么这些石头又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来数一下这些石头的数量,或许有所启发。对了,这里一共有九块石头,代表着九华山上具有代表性的九座山峰,并根据这些山峰的地理位置和大致形态,来布置这些石头,这中间的一条用鹅卵石铺就而成的浅浅水道,从南到北贯穿其间,这边象征着九华河。大家再注意看这些石头上的浮雕纹饰,镌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已经在中国传播了两千多年了。在中国,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在朝代不断更替,外来文化不断传进,文化之间不断交流,冲突,融合,分裂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仍然深深的扎根于中国,佛教仍然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衣食,语言,思想,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是中国的主要宗教,同时也是中国拥有最多信徒和传播最广的宗教,这充分说明了佛教的包容性和佛教在中国的本土性。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佛教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甚至,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在中国主要是通过佛寺的兴建来传播的,古代就有诗人写道,南国三百四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佛教在中国兴建了大量的佛寺。而且,佛教还兴建了大量的石窟建筑,今天还大量存在,成为了宝贵的旅游资源。同时,佛教信众还兴建了大量的和佛教偶像有关的庙宇,像观音,如来之类的佛教偶像庙宇,在中国,到处都是。佛教传播的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房屋建筑的形式,像佛塔,今天还影响着中国人的建筑形式,今天的上海金茂大厦,台北的101大厦都模仿了佛教的佛塔建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注重家国,伦理的关系,而佛教关注的是众生,是众生平等。当然中国的文化和佛教的文化没有优劣的对立关系,而且因为佛教的包容性,迎合了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和中国人的传统的思想,所以佛教在中国可以很好的传播和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继而改变中国人的某些思想观念。因此,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好的补充,对中国人的某些思维方式有一些补充式的改变。 佛教作为一个古老的宗教,肯定有它的自己的文化,像佛教的经卷,佛教的雕塑,佛教的绘画,佛教的建筑等等。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佛教徒怀着虔诚的求知之心,到印度求佛经。但是,大多数的经卷是印度的文字,要翻译,因此就出现的很多新的佛教语言和词句,这些语言和词句通过佛教的传播,融入了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中。而且佛教的绘画也影响了中国绘画技法,像关于佛像的绘画,特别是敦煌的飞天绘画,结以中国的嫦娥,为广大人们熟知。 佛教的传入还影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元宵节的挂灯笼。佛教的音乐也对中国的音乐有很大的影响,像台湾的著名歌手齐秦的姐姐齐豫就是著名的佛教徒,同时也是著名的佛教音乐歌手。在民间,佛教音乐也很盛行,像峨眉山的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就有很好的交流和融合,广受佛教信众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经济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寻根的潮流,各种文化的复苏和交流,人们急于寻找对社会发展的各种迷惑和不解的答案,佛教又开始兴盛起来。佛教应该抓住机遇,以在中国的两千多年的传播经验,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深深的影响为依据,扎根于社会主义中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适应中国人的生活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传播。可以预见,未来,佛教在中国一定会佛光普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