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

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
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007-10-16 13:37:51| 分类:规范|字号大中小订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04-83

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局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

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计划委员会备案

实施日期:1 9 8 4 年7 月 1 日

关于批准颁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83)城科字第872号

我部组织进行了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的重新修订工作。修订稿业经会审通过,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计委备案,自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起实施,编号为GB J2

04-83。

这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工作,是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工局主编,会同冶金部,铁道部,上海、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甘肃省、市建工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以及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承告北京市建工局,以便解释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和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80)建工科字第385号通知,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主编,并会同冶金工业部、铁道部和上海、安徽、山东、四川、甘肃、黑龙江省、市建筑工程局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化南工学院、化京建筑工程学院组成修订组,对《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修订本)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工作自一九七九年五月开始,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结束。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比较广泛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做了必要的试验工作,先后写出了“初稿”、“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向全国各有关方面征求了意见。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在武汉召开了审定会。一九八三年八月在沉阳召开了报批稿座谈会,并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上报批准。

本规范共分八章二百零九条和九个附录。主要修订的内容有:删去了原规范中特种混凝土一章和湿辗矿渣混凝土、块石混凝土、竹模板等内容;修订和增加了钢模板和钢、木模板的设计规定以及泵送混凝土、按数理统计方法检验混凝土技师预应力混凝土锚具的检验、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等内容。

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及时寄给我们,以便改正。

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一九八三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1.0.2条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有关现行的国家标准、部标准执行。

第1.0.3条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在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第1.0.4条抗震设防地区的钢筋混凝土工程,除应按本规范执行处,尚应符合《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的有关规定。

第1.0.5条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第二章模板工程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模板及其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木材,也可采用新型材料。

钢材应符合《普通碳素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700-79)中的3号钢标准。

本材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中的承重结构选择标准,其树种可按各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第2.1.2条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一、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二、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三、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四、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第2.1.3条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制作和施工尚应符合有关专业标准。

第2.1.4条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不宜采用。

第2.1.5条模板及支架应妥善保管维修,钢模板及钢支架应防止锈蚀。

第二节模板的设计

第2.2.1条模板及其支架均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第2.2.2条钢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TJ17-74)的规定,钢材的容许应力值可提高25%;采用弯曲薄壁型钢应符合《弯曲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TJ18-75)的规定,钢材容许应力值不予提高。

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73)的规定,当木材含水率小于25%时,容许应力值可提高15%。

其他材料的模板及支架应符合相应的有关规定。

第2.2.3条计算模板及其支架时,应考虑下列和载,并按表2.2.3进行荷载组合。

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组合表2.2.3

一、模板自重及其支架自重;

二、新浇筑混凝土重量;

三、钢筋重量;

四、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重量;

五、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六、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七、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荷载计算见附录一。

第2.2.4条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一、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二、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三、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自由跨度的1/1000。

第2.2.5条支架的立柱或桁架必须用撑拉杆件固定,确保其稳定。

第2.2.6条为防止模板及其支架在风荷载作用下倾倒,应从构造上采取有效措施。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抗倾倒稳定性时,风荷载按《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T J9-74)的规定采用,模板及其支架的抗倾倒系数不应小于1.15。

第三节模板的安装

第2.3.1条大型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第2.3.2条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

第2.3.3条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梁,跨度等于及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

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第2.3.4条整体式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用分段分层支模的方法,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下层楼板应达到足够的强度或具有足够的支架支撑;

二、如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时,其支撑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三、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的立柱,并铺设垫板。

第2.3.5条当层间高度大于5米时,宜选用桁架支模或多层支架支模方法。

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的模垫板应平整,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第2.3.6条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点应按模板设计设置,各节模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各支点高低差不得超过3毫米。

第2.3.7条承重焊接钢筋骨架和模板一起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模板必须固定在承重焊接钢筋骨架的结点上;

二、安装钢筋模板组合体时,吊索应按模板设计的吊点位置绑扎。

第2.3.8条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8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表2.3.6

第2.3.9条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9的规定。

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2.3.9

第2.3.10条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3.10的规定。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2.3.10

注:L为构件长度(毫米)。

第四节模板的拆除

第2.4.1条整体式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整体式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表2.4.1

注:如需预先估计拆模时间,可参见附录三。

二、承重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表2.4.1的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第2.4.2条预制构件模板的拆除,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二、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难保证构件和孔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时,方可拆除。

三、承重底模,其构件跨度等于和小于4米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50%;构件跨度大于4米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70%,方可拆除。

第2.4.3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第2.4.1条或第2.4.2条的规定外,不承重模板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承重模板应在结构或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第2.4.4条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第2.4.5条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第三章钢筋工程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热轧钢筋、热处理钢筋、碳素钢丝、刻痕钢丝和钢绞线的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标准(GB1499-79)和冶金工业部标准(YB2005-78、YB255-

64、YB256-64、YB286-64)的规定。

第3.1.2条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每拥(盘)钢筋均应有标牌。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0)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查对标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的检验。

第3.1.3条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必须保留标牌,并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锈蚀和污染。

第3.1.4条钢筋的级别、钢号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Ⅰ级热轧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代换。

第二节钢筋的冷拉和冷拔

第3.2.1条冷拉钢筋可用热轧钢筋加工制成。冷拉Ⅰ级钢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拉钢筋,冷拉Ⅱ、Ⅲ、Ⅳ级钢筋可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表3.2.1

注:①表中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值,系参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试行)中冷拉控制应力采取“单控”时的数值。如有条件采取“双控”时,其数值可根据该设计规范提高。

②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的冷拉Ⅲ、Ⅳ级钢筋,冷弯弯曲直径庆增加1d0。

冷变后不得有裂纹、裂断或起层等现象。

第3.2.2条钢筋的冷拉方法可采用控制应力和控制冷拉率两种方法。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宜采用控制应力的方法。不能分清炉批的热轧钢筋,不应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第3.2.3条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其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冷拉控制应力及最大冷拉率表3.2.3

冷拉时应检查钢筋的冷拉率,如超过表3.2.3的规定,应进行机械性能试验。

第3.2.4条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钢筋时,冷拉率必须由试验确定。测定同炉批钢筋冷拉率的冷拉应力,应符合表3.2.4的规定,其试样不应少于4个,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批钢筋实际采用的冷拉率。

测定冷拉率时钢筋的冷拉应力表3.2.4

冷拉多根连接的钢筋,冷拉率可按总长计,但冷拉后每根钢筋的冷拉率,应符合表3.2.3的规定。注:如钢筋强度偏高,平均冷拉率低于1%时,仍应按1%进行冷拉。

第3.2.5条钢筋的冷拉速度不宜过快,待拉到规定的控制应力(或冷拉率)后,须稍停,然后再行放松。

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对所使用的测力计,应定期维护校核。

第3.2.6条冷拉钢筋的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分批进行验收,每批由不大于20吨的同级别、同直径冷拉钢筋组成;

二、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和局部缩颈。作预应力筋时,应逐根检查;

三、从每批冷拉钢筋中抽取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力和冷弯试验,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第3.2.1条的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品。

注:1.计算冷拉钢筋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应采用冷拉前的截面面积;

2.拉力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三个指标。

第3.2.7条冷拔低碳钢丝分为甲、乙两级。甲级钢丝主要用作预应力筋,乙级钢丝用于焊接网、焊接骨架、箍筋和构造钢筋。

甲级钢丝应采用符合Ⅰ级热轧钢筋票标准的圆盘条拔制。

冷拔低碳钢丝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2.7的规定:

冷拔低碳钢丝的机械性能表3.2.7

第3.2.8条冷拔低碳钢丝的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逐盘检查外观。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和机械损伤;

二、甲线钢丝的机械性能应逐盘检验。从每盘钢丝上任一端截取两个试样,分别做拉力和反复变曲试验,并按其抗拉强度确定该盘钢丝的组别;

三、乙级钢丝的机械性能可分批抽样检验。以同一直径的钢丝互吨为一批,从中选取三盘,每盘各截取两个试样,分别做拉力和反复弯曲试验。如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应在未取过试样的钢丝盘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丝应逐盘试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注:拉力试验包括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两个指标。

第三节钢筋的加工

第3.3.1条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第3.3.2条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调直钢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Ⅲ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二、冷拔低碳钢丝在调直机上调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第3.3.3条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变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0)的3倍(见图3.3.3.1);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时,其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3.5倍;

二、Ⅱ、Ⅲ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

0)的4倍;Ⅲ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0)的5倍(见图3.3.3.2)。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图3.3.3.1 钢筋末端180°弯钩示意图

图3.3.3.2 钢筋末端90°或135°弯折示意图

三、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0)的5倍(见图3.3.3.3.3)。

表3.3.3.3 钢筋弯折加工示意图

第3.3.4条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需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弯钩的形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图3.3.4(b)、(c)加工;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按图3.3.4 (a)加工。

图3.3.4箍筋示意图

(a)135°/135°;(b)90°/180;(c)90°/90°

第3.3.5条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表3.3.5

第四节钢筋的焊接

第3.4.1条热轧钢筋的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电阻点焊。

钢筋与钢板的T型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84)的规定。第3.4.2条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工必须有考试合格证。

第3.4.3条经过冷处理的钢筋,其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拉前进行;

二、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不得采用闪光对焊和电弧焊。

第3.4.4条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毫米的钢筋和轻骨料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0毫米的Ⅰ级钢筋及直径大于25毫米的Ⅱ、Ⅲ级钢筋,均应采用焊接接头。

第3.4.5条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的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毫米,见图3.4.5),一根钢筋不得有二个接头①构件全长钢筋应尽量少设焊接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非预应力钢筋

1.受拉区--不宜超过50%;

2.受压区和装配式结构节点-不限制。

二、预应力筋

1.受拉区--不宜超过25%;当采用闪光对焊且有保证焊接技师的可靠措施时,可放宽至50%;

2.受压区和后张法的螺丝端杆--不限制。

构件全长钢筋应尽量少设焊接接头。

图3.4.5焊接接头位置区段示意图

(a)闪光对焊接头;(b)电弧焊接头

第3.4.6条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第3.4.7条直接承受中、重级工作制吊车的构件中,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接头,也不宜采用焊接接头,且不得在钢筋上焊有任何附件(端头锚固除外)。

如设计允许采用闪光对焊,对非预应力筋和预应力筋均应除去焊接的毛刺和卷边。在钢筋直径的45倍区段范围内,焊接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不得超过25%。

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构件,不得采用有焊接接头的冷拉Ⅳ级钢筋。

第3.4.8条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柱的钢筋接头,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3.

4.8的规定。

预制柱钢筋外露长度表3.4.8

注:焊缝长度参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84)规定。

第3.4.9条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焊点,应按设计要求施焊,当设计无要求时,遇有下列情况,钢筋相交点可不必全部焊接:

一、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Ⅱ级钢筋时,网内焊点的数目和位置,可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

二、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Ⅰ级或冷拉Ⅰ级钢筋时,如焊接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网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的两个方向增多为受力钢筋,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相交点,可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三、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毫米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毫米。

注:承受重复荷载并需进行疲劳验算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非预应力筋,不得采用焊接网及焊接骨架。

第3.4.10条焊接网和焊接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4.10的规定。

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表3.4.10

第五节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第3.5.1条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二、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

三、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四、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

第3.5.2条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2的规定。

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表3.5.2

第3.5.3条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变矩处;

二、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三、直径等于和小于12毫米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

四、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五、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3.5.3的规定:

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表3.5.3

注:①d0为钢筋直径;

②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表要求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毫米,在受压区不得小于

200毫米。轻骨料混凝土均应分别增加50毫米;

③当混凝土标号为150号时,除冷拔低碳钢丝外,最小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0。

第3.5.4条焊接网采用绑扎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焊接网的搭接头,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变矩处;

二、焊接网在受力钢筋辨方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3.5.4的规定;

三、焊接网在非受力方向的搭接长度,宜为100毫米。

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表3.5.4

注:①d0为受4力钢筋直径。

②当混凝土标号为150号时,除冷拔低碳钢丝外,搭接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0。

③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表要求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毫米,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毫米。轻骨料混凝土均应分别增加60毫米。

第3.5.5条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

0毫米),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受拉区痘得超过25%;

二、受压区不得超过50%。

焊接网在构件宽度内,其接头位置应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毫米),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第3.5.6条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3.5.6的规定。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表3.5.6

注: ①轻骨料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接《钢筋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2-82)规定。

②混凝土标号大于200号的预制构件,保护层厚度可按照本表减少5毫米,但墙、板和环形构件,应保持不小于10毫米。

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④在侵蚀性环境中的构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⑤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必须厚度,应在钢筋下设置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

第3.5.7条安装钢筋时,配置的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拉的网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5.7的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表3.5.7

续表

第四章混凝土工程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1.1条用水泥、普通碎(卵)石、砂和小配制的干容重为1900至2500千克/立方米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用水泥、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配制的干容重小于1900千克/立方米的混凝土为轻骨料混凝土。

注:采用普通砂作细骨料的的轻骨料混凝土,为砂轻混凝土;采用轻细骨料的为全轻混凝土。第4.1.2条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77);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77)。必要时亦可采用快硬硅酸盐水泥(GB199-79)或其他水泥。并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参照附录二选用。

第4.1.3条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为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

第4.1.4条普通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79);

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79)。

第4.1.5条轻骨料混凝土所用的轻骨料,可采用天然轻骨料、工业废料轻骨料和人造轻骨料。

轻骨料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粉煤灰陶粒和陶砂》(GB2838-81);

二、《粘土陶粒和陶砂》(GB2839-81);

三、《页岩陶粒和陶砂》(GB2840-81);

四、《天然轻骨料》(GB2841-81);

五、《轻骨料试验方法》(GB2842-81);

第4.1.6条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第4.1.7条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大于经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注:混凝土实心板,允许采用最大粒径为1/2板厚的颗粒级配,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毫米。

第4.1.8条拌制混凝土宜用饮用水。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均不得用海水拌制。

第4.1.9条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有关标准,并经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在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得掺用加气剂,亦不宜掺用引气型外加剂。

氯盐的掺用,应符合本规范第7.3.3条和第7.3.4条的规定。

第4.1.10条采用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中,可掺用混合材料,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203-78);

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79);

三、《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2847-81)。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

第4.2.1条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应保证结构设计所规定的标号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节省水泥的原则。在特殊条件下,还应符合抗冻性、抗渗性等要求。

第4.2.2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考虑到现场实际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应按混凝土标号参照下式进行配合比设计。

(公式4.2.2)

式中R配--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R标--混凝土标号;

σ0--施工单位的混凝土标准差的历史统计水平(千克力/平方厘米)。

配合比设计方法,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81)执行。

注:1.施工单位如具有30组以上混凝土试配强度的历史统计资料时,σ0可按下式求得:

式中Ri--第i组的试块强度;

-n组试块强度的平均值。

2.施工单位如无历史统计资料时,σ0可按下表取值:

σn 取值表

第4.2.3条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按《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定和试验方法》(JGJ51-78)执行。

第4.2.4条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表表4.2.4

注:①本表所列水灰比,普通混凝土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料)用量之比;轻骨料混凝土系指水与水泥的净水灰比(水:不包括轻骨料1小时吸水量;水泥不包括外掺混合材料);

②表中最小水泥用量(普通混凝土包括外掺混合材料;轻骨料混凝土不包括外掺混合材料);当用人工捣实时应增加25千克/立方米;当掺用外加剂,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时,水泥用量可减少25千克/立方米;

③标号为≤100号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可不受本表的限制;

④寒冷地区系指最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在-5℃~15℃之间;严寒地区则指最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5℃。

第4.2.5条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千克/立方米。

第4.2.6条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宜按表4.2.6选用。

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表4.2.6

注:①本表系指采用机械振捣的坍落度,采用人工捣实时可适当增大;

②需要配制大坍落度混凝土时,应掺用外加剂;

③曲面或斜面结构的混凝土,其坍落度值,应根据实际需要另行选定;

④轻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比表中数值减少1~2厘米。

第4.2.7条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1∶2.5,通过0.31 5毫米筛孔的砂应不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40~50%;

二、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千克/立方米;

三、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8~18厘米;

四、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

注:泵送轻骨料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第三节混凝土的拌制

第4.3.1条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一、水泥、外掺混合材料±2%;

二、粗细骨料±3%;

三、水、外加剂溶液±2%。

注:①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经常保持准确。

②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

第4.3.2条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即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卸料止),可按表4.3.2采用。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秒) 表4.3.2

注:①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②全轻混凝土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砂轻混凝土可用自落式搅拌机搅拌,但搅拌时间均应延长6

0~90秒。

③轻骨料宜在搅拌前预湿。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的加料顺序是:先加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1分钟,再加水继续搅拌;采用自落式搅拌机的加料顺序是:先加1/2的用水量,然后加粗细骨料和水泥,无效关搅拌1分钟,再加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

第四节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第4.4.1条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坍落度。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第4.4.2条运送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如运距较近时,也可采用翻斗车。

运送的容器应严密,其内壁应平整光洁。粘附的混凝土残渣应经常清除。

第4.4.3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表4.4.3的规定。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分钟) 表4.4.3

注:①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按试验确定;

②轻骨料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延续时间应适当缩短。

第4.4.4条泵送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

二、输送管线宜直,转变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三、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四、泵送时,受料斗内应经常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形成阻塞。

第4.4.5条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第4.4.6条模板和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应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第4.4.7条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应有积水。

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

第4.4.8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米。

第4.4.9条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下落。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毫米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应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递减。

第4.4.10条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如需浇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第4.4.11条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应符合表4.4.11的规定。

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表4.4.11

大体积砼施工规范

大体积砼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 产生的混凝土。 2.1.2 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物的总称。 2.1.3 跳仓施工法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案。 2.1.4 永久变形缝 permanent deformation seam 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2.1.5 竖向施工缝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1.6 水平施工缝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1.7 温度应力thermal stress

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温升峰值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ture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2.1.10 里表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oer and surface 混凝土浇筑体中心与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之差。 1 2.1.11 降温速率descending speed of temperture 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达到升温峰值后,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值。 2.1.12 入模温度temperature of mixture placing to mold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入模时的温度。 2.1.13 有害裂缝harmful crack 影响结果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2.1.14 贯穿性裂缝through crack 贯穿混凝土全截面的裂缝。 2.1.15 绝热温升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混凝土浇筑体处于绝热状态,内部某一时刻温升值。 2.1.16 胶浆量binder paste content 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浆体量占混凝土总量之比。 5 混凝土施工 5.2 施工技术准备

商品混凝土浇筑施工专项方案

商品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18+1层为现浇板框架结构,核心筒为有梁板剪力墙结 构,基础垫层的混凝土标号为C15,基础及基础梁的标号为C30,基础顶?9.6m墙柱混凝土标号为C35, 9.6m?39.60m墙柱混凝土标号 为C30, 12.6m?59.40m墙柱混凝土标号为C2& +0.000m?9.60m梁板混凝土标号为C30, 12.600m?59.400m梁板混凝土的标号为C25. 2.施工部署 (1)、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砼,各施工部位采用泵送、塔吊施工。 (2)、根据施工工序及工期完成安排。施工人员跟班作业,负责检 查,同时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 (3)、砼分项工程是本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分项工程,是工程质量 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项目部管理体系、质量控 制标准进行精心施工。 (4)、主要机具准备 地泵、布料杆、平板振捣器、插入式振捣器、平尖头铁锹、胶皮管、手推车、木抹子、3m杠尺、塑料布、防火草帘、标尺杆、照明灯具 3.施工准备 混凝土浇筑前做好对工人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 须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混凝 土浇筑前还须对班组进行口头交底,重要强调柱与梁、梁板与剪力墙 混凝土标号的控制,振捣间距、振捣时间等。

振动器等机具设备要准备充足,应有备用的振动器,所用的机具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下雨施工时采用塑料薄膜混凝土盖好,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施工的特点,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防雨、防暑等物资。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规定,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模板、钢筋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 4.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⑴振动器作业: ①.浇梁混凝土时,插入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有2种,一种是垂直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另一种是斜向振捣,即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º~ 45º。 ②.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③.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 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最短不应少于10s,但应视混

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图)

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图) 建筑是有生命的,如果说建筑设计代表“他”的外形,结构设计代表“他”的骨架,那么工程人所掌控的质量安全,就一定是代表“他”的身体素质了。如何才能知道我们身体素质的好坏呢?那就需要体检了,体检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很重要,当然对我们的建筑物来说也是重中之重。而质量验收就是对建筑工程最有效的体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是每个工程环节必须的,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质量检测的不合格。 模板分项工程 模板安装: 主控项目 1、模板及支架用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抽样检验模板和支架材料的外观、规格和尺寸。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观察、尺量 2、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支架的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定 检验方法: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确执行 3、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支架竖杆和横向模板安装在土层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土层应坚实、平整,其承载力或密实度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b.应有防水、排水措施;对冻胀土,应有预防冻融措施 c.支架竖杆下应有底座或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土层密实度检测报告、土层承载力验算或现场检测报告 验收标准: 1、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从而在浇筑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2、架要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挑出长度一致。模板接缝要严密,接缝不大于3mm的模板用胶带纸粘贴。 3、墙柱边弹300mm模板检查线,顶板模板施工完后,在顶板周边弹30 0mm检查线,电梯井内弹十字检查线。 4、裁切后的模板裁切面必须涂刷两遍红油漆。电梯井筒模专门定制,阳角处加订2mm铝板,两边各宽100mm。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一.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规范

一、混凝土配合比及搅拌 1、施工前必须对砼路面用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取样试验分析,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 2、按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试验,并通过试验得出混凝土配合比数据报告,结果报监理批准后方可施工。 3、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路面基层进行复查,各项技术指标均应合符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4、材料要求 4.1水泥 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对品种、标号、包装、出石日期进行检查,不同标号、厂牌、品种、出厂日期的水泥不能混合堆放和混合使用,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水泥须经试验确定标号。 4.2砂 采用洁净、坚硬、符合级配要求,细度模数在2.5能上能下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4.3碎石 质地坚硬无风化,符合级配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其余指标均应符合有关的规定。混凝土搅拌及养护用水采用清洁饮用水或符合要求之水源。 5、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及试验室试配确定,其水灰比不大于0.50,单位水泥用量不小于379kg/m3,塌落度宜为10-25mm。施工中应测定现场骨料的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作为施工配料依据。混凝土拌和物采用JS500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砂、石及散装水泥经过电子配料机秤量,严格控制加水量;加料顺序为砂——水泥——碎石,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搅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三倍。 二、混凝土板的施工工艺为安装模板、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摊铺和振捣、表面修整、接缝处理、混凝土养护。 1. 安装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强度,内侧和顶、底面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局部变形不得大于3mm,高度应与混凝土路面板厚度一致,测量放线后,模板立支用长度350mm 钢筋桩与三角支撑固定于路基。 2.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施工工艺

二、素砼施工 1、施工准备 基础轴线尺寸、基底地质情况均经过检查,并应办完隐检手续。安装的模板已经过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在槽帮或模板上做好混凝土上平的标志。广场大面积浇筑的素砼垫层每隔3m左右钉上埋在垫层中的暖卫、电气等各种管线均已安装完毕,并经过有关方面验收。组织商品供应和现场泵送设施架设。如零星部位采用现场拌制混凝土,校核混凝土配合比,检查并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工艺流程:基底或模板内清理→商品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养护 2、素砼垫层浇筑 清理:在地基或砂石垫层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干燥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支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润湿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商品混凝土的组织供应应及时和连续,确保浇捣顺利进行。零星部位现场混凝土拌制:后台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倍,最大不超过50㎝。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快插慢拔,插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以清除两层间的接缝。后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移动间

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捣的边缘。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管道和预留孔、预埋件有无走动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处理好,再继续浇筑。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表面应用木抹子搓平。 3、素砼垫层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时,方可拆除侧面模板。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其上来往行人和进行上部施工。在施工中,应保护好暖卫、电气暗管以及预留洞口,不得碰撞。雨期、台风季节施工时,露天浇筑混凝土编制季节性施工方案,准备覆盖材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按规范标准。 2、清理:在地基或基土上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对于操土应用水湿润,表面不得留有积水,在去模的板内清除垃圾、泥土等杂物,并浇水湿润木模板,堵塞板缝和孔洞。 3、混凝土拌制:要认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掺合料)水(外加剂)。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少于90s。 4、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下料口距离所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高度不得超过2m。如自由倾落超过2m时,应采用串桶或溜槽。混凝土的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一般分层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用插入式振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范

钢筋混猴土结构施工技术规范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规范》的内容,具体内容:我国的建筑大部分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那么你想知道是怎么样吗?下面就由我为你带来,希望你喜欢。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较高,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优势都能充分利用;整体性好... 我国的建筑大部分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那么你想知道是怎么样吗?下面就由我为你带来,希望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具有强度较高,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优势都能充分利用;整体性好,可现浇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可塑性好,能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同时防振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用于防护结构;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易于就地取材等优点,因而在各种结构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混凝土结构的缺点主要有:结构自重大,抗裂性差,施工过程复杂、受环境影响大,施。T 丁期较长。 一、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系统组成的体系,可简称为〃模板〃。 面板: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包括拼装的板和加肋楞带板。面板的种类有钢、木、胶合板、塑料板等。通常按面板的种类来定义模板体系的分类。 支架:支撑面板用的楞梁、立柱、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和水平拉条等构件的总称。 连接件:面板与楞梁的连接、面板自身的拼接、支架结构自身的连接和其中

二考相互间连接所用的零配件。包括卡销、螺栓、扣件、卡具、拉杆等。 (一)常见模板体系及其特性 (二)模板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三)模板及支架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四)模板工程安装要点 (五)模板的拆除 二、钢筋工程 混凝土结构用的普通钢筋,可分为热轧钢筋和冷加工钢筋两类。 热轧钢筋按屈服强度(MPa)分为335级、400级和500级。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 也可采用 HPB300、HRB335、HRBF335、RRB400 钢筋。 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箍筋宜釆用 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 冷加T钢筋可分为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和冷拔螺旋钢筋等(冷拉钢筋和冷拔低碳钢丝已逐渐淘汰)o (一)原材进场检验 (二)钢筋配料 (三)钢筋代换 (四)钢筋连接 (五)钢筋加工 (六)钢筋安装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标准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新版) Specifications for hydraukic concrete construction 主编单位: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 中国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批准文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二00一年第31号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年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工混凝土施工行为和质量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大、中型水电水利工程中1、2、3级水工建筑物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

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 200-1989 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GB 748-1996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GB/T 750—1992 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 GB 1344—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T 1345—1991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GB/T 1346—1989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 性检验方法 GB/T 2022—1980 水泥水化热试验方法(直接法) GB/T 2059-2000 铜及铜合金带材 GB/T 2847—1996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GB 2938-1997 低热微膨胀水泥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质标准 GB/T 6645—1986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 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 GB/T 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就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 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与说明书;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与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水文气象资料; (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及其施工法

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施工法 一、基础筏板 1、基础筏板设有后浇带,基础砼的施工特点是工程量大,强度等级高,钢筋密集。为保证底板的整体性和刚度,要求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要保证满足砼强度等级和抗渗砼等级要求,就要确保筏板的浇筑质量,底板砼施工方法按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砼的配制和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采用商品砼、1台地泵进行混凝上泵送的方式进行施工。 根据图纸设计,沿纵向有一道后浇带,为保证基础砼的浇筑质量满足结构的整体要求,取泵送砼进行一次性浇筑同时防止各浇筑层间搭接时间差因超出砼初凝时而形成施工冷缝,为此采取以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为界划分为2个浇筑区,分层泵送砼进行浇筑,每段保证一次浇筑,不留垂直施工缝。 2、管道的铺设对泵送效率的影响很大,因此在现场布管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a.输送管道的配管线路最短,管道中尽量少采用弯管和软管,更应避免使用弯度过大的弯头,管道末端活动软管弯曲不得大于180o,并不得扭曲。 b.泵机出口不宜在水平面上变换方向,如受场地限制,宜用半径lm以上的弯头,否则压力损失过大。管道应用方木垫牢。 c.垂直管道应加以固定,固定间距为3m左右。垂直管道在楼板预留孔处应用木楔子楔紧,否则会影响泵送效果。 d.变径管后至少第一节为直管、水平管应向下倾斜,然后再接弯管,泵送高度超过10m时在变径管和立管之间水平管长度不得小于高度的2/3。 3、商品砼供应和运输 要求搅拌站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搅拌时间至少2min,对砂石采取降温措

施,并严禁使用刚出厂的高温水泥。以保证砼的出机温度不大于30℃。要求初凝时间不大于45min。在筏板基础施工中,砼运输采用砼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地泵送至浇筑地点。混凝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均匀无离析地排出,其排料速度应与砼泵相匹配。砼搅拌运输车在运送混凝土时,搅动转速一般为2~4min。 从搅拌运输车中进行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拌坍落度之差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4、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地泵泵送工艺,主楼底板按后浇带分别划分为2个浇筑区,筏板采取由一端开始施工循序渐进,分层浇筑方法,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浇筑混凝上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根据整体连续浇筑的要求,结合结构尺寸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一般采用三种方法: a.全面分层;b.分段(块)分层;c.斜面分层。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间为基础钢筋隐蔽工程经甲方、村民代表及监理验收合格后。浇筑采用泵送工艺,采取循序渐进,分层浇筑方法,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浇筑混凝上应连续进行。采用斜面分层,每层厚度30cm~40cm,循序渐进。浇筑时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凝结条件确定。 6、振捣:根据砼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捣器,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根据砼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带配备4个φ50插入式振捣器,第一道布置在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最新

最新版 一、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标[2002] 63号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 244号)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GB50204—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4.1.1﹑4.1.3﹑5.1.1﹑5.2.1﹑5.2.2﹑5.5.1﹑6.2.1﹑6.3.1﹑6.4.4﹑7.2.1﹑7.2.2﹑7.4.1﹑8.2.1﹑8.3.1﹑9.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和《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21—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年3月15日 二、前言 要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88中第五章、《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GBJ 321-9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和工程试点应用,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混凝土结构工程及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内容和程序;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涉及结构安全的见证及抽样检测。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招待本规范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通讯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E:code_ibs_cabr@https://www.360docs.net/doc/128493244.html,),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本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公司 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第五建筑公司

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

当前位置: 首页 >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print 返回打印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时间: 2004-01-12 13:27:08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 204-83 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工程局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 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计划委员会备案 实施日期:1 9 8 4 年 7 月 1 日 关于批准颁发《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83)城科字第872号 我部组织进行了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0-65)的重新修订工作。修订稿业经会审通过,现批准颁发,并报国家计委备案,自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起实施,编号为GBJ2 04-83。 这本规范的具体修订工作,是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工局主编,会同冶金部,铁道部,上海、黑龙江、安徽、山东、四川、甘肃省、市建工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所属设计、施工、科研单位以及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进行的。在实施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承告北京市建工局,以便解释和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9)建发施字第168号和原国家建筑工程总局(80)建工科字第385号通知,在北京市建委主持下,由北京市建筑工程局主编,并会同冶金工业部、铁道部和上海、安徽、山东、四川、甘肃、黑龙江省、市建筑工程局以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化南工学院、化京建筑工程学院组成修订组,对《钢筋混凝

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

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 商品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商品混凝土施工段的划分 工程按照设计要求留设后浇带,为方便施工,将每一平面楼层按后浇带位臵划分为若干流水施工段。 二、混凝土输送管道敷设 混凝土输送泵设在工地南和西侧,混凝土从工地大门进场施工。管道敷设注意事项: 1、泵机出口要有一定长度的地面水平管,然后再接90°弯头组合缓冲节,转向垂直输送。这段水平长度不宜小于泵送高度的1/3~1/4。如受场地限制,不宜在水平面上变换方向,须作90°转向时,宜用曲率半径大于1m以上的大弯头,尽量减少压力损失。 2、泵机出口的基本口径取150mm,输送管道采用Φ125,必须接一个过渡接头(或锥形管),才能与125mm的泵管对接,过度管长度500cm。 3、地面水平管道上要装一个截止阀(逆流阀),最好为液压阀门,距泵机5m左右为宜。 4、地面水平管可用支架支垫。因为排除堵管及清洗时,部分管道拆除较方便,故不必固定过牢。 5、转向垂直走向的90°弯管,必须用曲率半径为1m以上的大弯头,并用螺栓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的预留位臵上,由埋设铁件固定或设一个专用底座,并撑以木楔。弯头转弯半径的外侧受流态混凝土的

冲刷,极易磨损,如使用薄壁钢管,一般泵送一万立方米混凝土时此部位极易磨穿,如发现磨穿迹象,应及时进行补焊。 6、垂直管道要用预埋件紧固在混凝土结构上,每楼层设一个紧固卡。垂直管沿结构柱铺设,留设位臵根据现场施工情况确定,以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为准。检查垂直管道是否固定牢固,可在泵送时用手抚摸垂直管外壁,如只感到内部有骨料在流动即可;如感到有颤动和晃动现象,应迅速加固,不然会影响泵送效果。 7、每当一层楼层浇筑完毕,即可拆除施工面层上敷设的水平管道,然后产将管道转移到上一层楼层模板上。水平管道在楼板上用门式脚手架作支架,门架高度600mm,不得直接支承在楼面钢筋上。 8、楼层水平管道的布臵,要便于在混凝土浇筑后,能跟随拆除。 9、在楼层垂直泵送混凝土转向水平方向的接口附近,铺一块薄钢板,相当于一个临时管道拆卸点。 三、商品混凝土施工要点 (一)、混凝土运输 1、为了防止商品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坍落度产生过大的变化,一般要求从搅拌后90min内泵送完毕。 2、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至现场的卸料,最好有一段搭接时间,即一台尚未卸完,另一台就开始卸料,以保证混凝土级配的衔接。当不能做到时,则应在搅拌运输车出料前,高速(12r/min左右)转动1min,然后反转出料,以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

混凝土钢筋验收规范

钢筋分项工程 5 〔说明〕钢筋分项工程是普通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 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的总称。钢筋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可根据施工 工序和验收的需要确定。 5.1 一般规定 5.1.1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应包括: 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 1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2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3直段长度; 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4〔说明〕钢筋隐蔽工程反映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的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 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的加工、连接、安装满足设计要求。钢筋隐蔽工程 验收可与钢筋分项工程验收同时进行。 钢筋验收时,首先检查钢筋牌号、规格、数量,再检查位置偏差,不允许钢 筋间距累计正偏差后造成钢筋数量减少。 5.1.2 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钢筋; 1 同一工程、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成型钢筋,连续三 2 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 〔说明〕本条规定对于通过产品认证的钢筋及生产质量稳定的钢筋、成型钢 筋,在进场检验时,可比常规检验批数量扩大一倍。旨在鼓励使用通过产品认证 的材料或选取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的产品。 5.2 材料 主控项目 19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 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复验报告。 〔说明〕钢筋的进场检验,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部分: 1 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第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2GB1499.1 规定的组批规则、取样数量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上述标准的规定。 一般钢筋检验断后伸长率即可,牌号带的钢筋检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钢筋 E 的质量证明文件主要为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5.2.2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 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强制条文规定

4.1.2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 5.1.3 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 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 6.1.3 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6.4.10 预应力筋张拉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或每根钢绞线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2 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更换。 7.2.4 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2%; 7.2.10 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 7.6.3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凝结时间进行检验。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应为一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2 胶凝材料cementing material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与活性矿物掺合物的总称。 2.1.3 跳仓施工法alternative bay construction method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应力的施工方案。 2.1.4 永久变形缝permanent deformation seam 将建筑物(构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永久留置的预留缝,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 2.1.5 竖向施工缝vertic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垂直方向的预留缝。 2.1.6 水平施工缝horizontal construction seam 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时,因混凝土浇筑停顿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适当位置留置的水平方向的预留缝。 2.1.7 温度应力thermal stress 混凝土的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2.1.8 收缩应力shrinkage stress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应力。

2.1.9 温升峰值peak value of rising temperture 混凝土浇筑体内部的最高温升值。 2.1.10 里表温差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coer and surface 混凝土浇筑体中心与混凝土浇筑体表层温度之差。 2.1.11 降温速率descending speed of temperture 散热条件下,混凝土浇筑体内部温度达到升温峰值后,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值。 2.1.12 入模温度temperature of mixture placing to mold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入模时的温度。 2.1.13 有害裂缝harmful crack 影响结果安全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2.1.14 贯穿性裂缝through crack 贯穿混凝土全截面的裂缝。 2.1.15 绝热温升adiabatic temperature rise 混凝土浇筑体处于绝热状态,内部某一时刻温升值。 2.1.16 胶浆量binder paste content 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浆体量占混凝土总量之比。 5 混凝土施工 5.2 施工技术准备 5.2.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制定关键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5.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5.2.3 施工现场设施应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时完成,场区内道路应竖直平坦,必要时,应与市政、交管等部门协调,制定场外交通临时疏导方案。 5.2.4 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应满足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当有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1.0.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以下简称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准则。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松散透水地基或土石坝坝体内深度小于70m、墙厚60~100cm防渗墙的施工。深度或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应通过试验做出补充规定。 1.0.3 防渗墙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凡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遵守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施工准备 2.0.1 发包单位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1)初设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详图阶段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勘探孔柱状图和地质剖面图,勘探孔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3)墙体材料的性能指标; (4)水文气象资料; (5)造浆粘土的产地、质量、储量、开采运输条件等资料; (6)施工中应使用的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文件。 2.0.2 防渗墙中心线处的地质资料,应对下列项目作较详细的描述: (1)覆盖层的分层情况、厚度、颗粒组成及透水性; (2)地下水的水位,承压水层资料; (3)基岩的地质构造、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 (4)可能存在的孤石、反坡、深槽、断层破碎带等情况。 2.0.3 施工前在发包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下,设计单位应向承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说明有关技术要求。 2.0.4 承包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设计及招标文件施工。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2.0.5 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在地质条件类似的地点,或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进行施工试验,以取得有关造孔、固壁泥浆、墙体浇筑等资料。 2.0.6 建造槽孔前应修筑导墙,导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当地基土较松散时应采取加密措施,其加密深度以5~6m为宜。 2.0.7 钻机轨道应平行于防渗墙的中心线,地基不得产生过大或不均匀沉陷,轨枕间应填充道渣碎

搅拌站中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

搅拌站中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 一、生产准备 1、生产部根据供货合同签发“混凝土出产任务通知单”,转发到搅拌站、资料科、技能质量科。拌和站、资料科、技能质量科应按需求做好出产预备作业。 2、关于大方量混凝土,出产付司理根据公司出产供给计划安排交底,预备出产。 3、关于特种混凝土,公司技能负责人还需根据公司质量计划进行技能交底。根据技能交底内容,公司各部分做好出产预备。 二、原资料预备 1、市场部依照《收购操控程序》和混凝土出产供给计划的需求,预备出产用各种原资料。 2、市场部依照《收购操控程序》安排资料出场,并依照《标识和可追溯性操控程序》和有关文件的需求做好商品维护和标识作业。 3、市场部依照《查验和实验操控程序》对出场的原资料进行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运用。不合格依照《不合格品操控程序》履行。

三、配合比 实验室根据混凝土出产任务通知单的内容和沙石含水率,规划混凝土合作比,向拌和站和质检员下达混凝土合作比技能文件。 四、生产前检查 1、持证上岗操作工、实验员、质检员有必要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查验和丈量设备查验和丈量设备均应强制性定时校验,保证其准确度和精密度。 3、出产设备设备主管和修理部分应及时对设备进行修理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满意出产需求。 4、作业环境公司出产部要查看各工序出产环境是不是符合需求。拌和站要保证操作室的清洁,冬期施工时要保证物料及拌和机室温度。车队要保证在装运混凝土前倒尽罐车内存水和保证车体整齐。有关部分要监督和查看设备的作业环境。 五、开盘判定

1、混凝土的开盘判定作业由公司技能负责人安排质检员、实验员、操作工参与,依照“混凝土开盘判定”表中的内容进行判定。判定合格签字认可后方可正式开盘出产。 2、混凝土开盘判定内容记载要齐全,履行《记载操控程序》。 六、搅拌 拌和站在拌和进程中有必要严格履行《预拌混凝土操作技能规程》、混凝土施工合作比、质量计划等有关文件,严格依照需求操控计量精度、投料次序和拌和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七、产品查验 1、出产进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要盯梢查验,发现不符合时及时返工返修,不留质量危险。经查验合格的在制品才能转下道工序。 2、各部分、班组有必要仔细填写质量和交代记载,以备商品的可追溯性。 3、出产、运送、泵送班次交代时应进行交代查验,由班长(车长、机长)安排进行。

钢筋混凝土密度 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

钢筋混凝土密度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 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与混凝土两种物质结合起来的,由于他们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了他们可以共同工作,它们两者之间有着良好的粘合力。装修界小编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对钢筋混凝土密度、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做个说明吧。密度,意思为在单位 体积内的物质质量。钢筋混凝土密度就是指钢筋混凝土在一立方米的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正

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的密度为2.5-2.7吨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规范的1984年出台的。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为: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首先必须要前期工作验收合格后才可以进行。抗震设防地区的钢筋混凝土工程,还需要按照《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施工。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所用的钢筋必须都有标牌,并作机械性能试验的抽样调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施工中的钢筋焊接应按设计要求施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受重量的主要构件的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它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利用钢筋分担混凝土所承受的拉力,充分的发挥了凝土抗压强度较高和钢筋抗拉强度较高的优势。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和水以及其他掺合材料按照一定的比列搅拌而成的。钢筋混泥土是由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架构,使两者变为一体。为了满足保护层和钢筋间距的不同要求,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有特定的尺寸。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及要求 一、主控项目: 1、混凝土开盘前,对使用的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必须首先进行试验,试配。原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 开盘后原材料必须要求现场抽取混凝土试样(甲方在场)。 2、混凝土施工有条件情况下尽量整体浇灌,特殊情况时施工缝的位置必须按设计要求留置,继续施工时施工缝必须采用澎胀剂等有关规范做法进行处理。浇灌后的混凝土在12小时内必须设专人覆盖并养护。 3、砂、石含泥量要严格控制: 砂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5% 石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15时含泥量≤2% 4、严格混凝土加水量: 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现场抽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严禁使用。使用的磅称应随时检查。 5、严格避免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 露筋、蜂窝、孔洞、夹碴、疏松、裂缝、缺棱掉角、棱角不顺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掉皮起砂、胀模变形、跑模位移。接槎不实等。

二、现场验收实测项目规范: 1、轴线位置:基础,基座允许偏差15mm 独立基础允许偏差10mm 柱梁允许偏差8mm 剪力墙允许偏差5mm 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 2、垂直度:层高≤5米允许偏差8mm 层高>5米允许偏差10mm 3、标高:层高允许偏差±10mm 全高允许偏差±30mm 4、裁面尺寸:允许偏差+8mm;-5mm 5、柱层间错位:允许偏差8mm 以上施工队首先预检,合格后请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抽测。

土方工程及回填土质量要求 1、基底不得超挖,超过基底标高,出现超挖地方,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同意,施工队不得私自处理。(坟、坑、井等软土层) 2、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要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以防清槽时,超过标高。 3、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经设计、勘测验收后,钎孔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用木棍或钢筋棍捣实一次,钎孔灌砂必须密实。 4、回填土优先利用挖出的原土。雨季施工,挖出的土最好堆集覆盖,防止下雨含水率太高。不得含有有机杂质(草根、树根等)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厘米,含水要符合规定。 5、回填土应分层铺摊,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5厘米(人工打夯不大于20厘米)。严禁铺填超厚或车辆直接倒土入槽。严禁采用“水夯”。局部采用人工夯时,也要保证质量。 6、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 7、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干密度合格率不低于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