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学校也成了不讲理的地方?

妈妈:“学校也成了不讲理的地方?”

由于工作需要,不得已给孩子换了新的学校,十岁的孩子早已适应了曾经的生活,现在需要改变,她的内心似乎也很是复杂。她告诉我舍不下她的好朋友,喜欢曾经校园中快乐的感觉,不喜欢现在没有课间的生活,她不快乐。

作为母亲,面对她的小小年纪而有的忧郁,我一时无言。于是,我也变得不开心。做为家长的我,只是简单的希望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但我又无法以一人之力改变学校近似疯狂追求成绩的现象。所以,只有不断的宽慰年幼的孩子,教她学会抬头看看远处的一抹绿色,教她学会低头瞧瞧草丛中小小生命的魅力,教她停下脚步静听耳旁拂过的微风的悄悄话,教她静下心来用心感受日月的光与辉。还好我的孩子悟性让我放心,她显得平静了许多。

妈妈:“学校也成了不讲理的地方!”炸雷般的声音在我耳旁响起,带着温怒,带着伤感,带着不情不愿,更带着无名的厌烦。这是女儿的声音,意料之中又在渴望之外。这种情绪在她小小的生命中从未有过,对学校,她是热爱的;对老师,她是崇敬的;对同学,她是欢喜的;对知识,她是渴望的。

“我的孩子,你到底怎么了?”

“我讨厌学校,非常讨厌,非常非常的讨厌!”嘟着嘴,无辜,伤感。

“???”

“学校不讲理,老师很讨厌,骗人,我不喜欢,我讨厌读书!”

“???”

“我们数学老师又占了我们的体育、美术课上数学,已经占了好几节了。学校讲不讲理呀!明明排的的是体育美术,可是·····老师也不讲理。”

“???”

“妈妈,你说我们老师她累不累呀!反正,我们是累了!”

几秒钟的无语,孩子的情绪视乎平静了很多,但厌烦之情溢于言表。

“那我们就不读书了!”

对孩子,这又是我的一声炸雷。扭过头来,复杂的眼神看着我。

“既然不快乐,那我们就不去学校了。”我想用激将法

“不行,不上学我就没有知识,长大了就找不到工作,我就没钱,我会被饿死的······”

我,哭笑不得。笑,是因为我的孩子在愤怒面前没失最起码的是非观念,孰轻孰重还分得清,这比当下我们的一些成年人似乎做的还好些,也包括我自己;哭,是因为,孩子的逻辑似乎正确,但又似乎哪里出了问题,她的推理简单而直接,由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很实惠。就像余秋雨先生在他的《千年一叹》“伏羲睡了”的文章中与雅典人文学院的比较哲学博士贝尼特女士的对话中,女士提到:现在希腊学生中,对中国哲学感兴趣的越来越多,但有越来越趋向实用‘学周易就是为看风水,学道家是为了练气功。余秋雨先生回答:在中国也向来如此。兴盛的是术,寂寞的是道因此就出现了学者的责任。但是,

弘道的学者也永远是少数,历来都是由少数人维持着上层文明。学校应该是弘扬正气,植幸福、快乐因子于孩子心底的场所;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虽谈不上正真的学者,最起码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植真诚,善良,守信这些起码的为人道德于心底。

我的孩子似乎没有受益于这种“精益求精”的教育。

小时候:“妈妈,我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妈妈,我长大了会过怎样的生活?”“妈妈,我长大了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生活?”“妈妈”“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满脸的憧憬,满脸的幸福。

长大了:“妈妈,我想要去学校,但是又不想去,一想起没有课间的生活,一想起没完没了的作业,一想起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占课······唉!”“我再也不想当老师了,老师,不讲理,学校不讲理······”

受教育六年,我的孩子得到的是少许的课本知识,也得到了对生活本身的怀疑和失望,两相比较,至少在我看来失本逐末,失了教育的本性。

我想说: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我是家长,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健康成长,无论身体还是心理,只想要这个世界还她曾今的简单快乐。我相信,健康是成才的第一步,健康是成仁的条件。我想我这种想法也许代表着很多个像我一样平凡父母的心声。

渴望,校园成为孩子心目中永远讲理的地方,成为孩子心目中永远的乐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