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98762390.html,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作者:周庆文冉瑞文

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03期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其特点是抽象性、综合性较强,因此对高中数学教

师的要求很高,数学教师除了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爱好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之外,还必须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内容,对其有效性教学对策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保证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是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发展创新的关键。高中数学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全面提升高中数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生动情境,保障教学有效性

情境教学具有直观化、生动性的优势,在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借助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逻辑推理,学生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因此得到提升。在情境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心理,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比如,“集合”的知识点教学,“集合”本身具有抽象性,用直白的语言很难描述清楚,学生也很难掌握知识的要点。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更加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然后进行“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教学。家庭族谱是一个很形象的素材,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短片,创建一个“我有一个大家庭”的情境,整个家庭中,爷爷奶奶是家庭的大家长,下面会有学生A的父母,也有A本人,这样我们可以说学生A的家庭中,学生A如果组成了家庭,学生A的家庭就是爷爷奶奶家庭的子集,多媒体情境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具体化,更加容易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探究,保障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小组合作教学的第一步就是科学分组,明确小组任务。教师首先要全面掌握班级中学生的整体情况,包括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兴趣特长等,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合理编排、组成小组。小组成员中包括学习能力强的学生1~2名,中等层次学生1~2名,中下层次学生1~2名,每一项学习任务都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