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

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信号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认知、自组织与学习理论等。

“导航、制导与控制”是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该学科研究航空、航天、航海、陆行各类运动体的位置。方向、轨迹、姿态的检测、控制及其仿真,是国防武器系统和民用运输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自动控制已经成为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都与本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本学科的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本学科高层次综合型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一、学科概况

本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控制理论是控制科学及其工程应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控制工程也迅速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并促进控制理论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的应用基础是准确可靠的检测技术和自动化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规模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系统工程学科的迅速发展;对难以用传统数学方法描述的控制问题、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工程及相关领域内各种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和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博士学位应掌握坚实宽广的自动控制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控制理论研究或解决重要工程控制问题的能力,并在理论研究或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2.硕士学位应掌握坚实的自动控制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从事控制理论研究或解决实际工程控制问题的能力,并在理论研究或系统设计中取得有意义的结果;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专业资料及撰写科研论文。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控制理论研究,如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与混杂系统理论、大系统理论、随机系统滤波与控制、分布参数系统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最优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等;工程控制问题,如工业生产过程的建模与控制、工厂综合自动化、先进生产机械的控制系统设计、机器人控制、电气传动自动化、计算机仿真技术等;以及其它相关领域中的控制和自动化问题。

2.课程设置矩阵论,泛函分析,线性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随机过程与随机控制,离散事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机器人控制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工程,运筹学与控制论,系统分析与集成,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一、学科概况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运用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送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

要组成部分。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性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涉及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包括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技术。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应具有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物理及计量科学等方面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本学科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运习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本学科领域内的理论研究或技术开发,并取得创造性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硕士学位应具有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物理及计量科学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本学科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和研究动态;能够进行本学科领域内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检测信号的获取和处理技术,新的检测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与集成,仪表智能化技术,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现场总线

技术,先进控制理论在自动化装置中的实现与应用。

2.课程设置矩阵分析,数学物理方程,误差分析,现代控制理论,近代物理基础,电磁场理论,检测理论,信号处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仪表智能化技术,仪表可靠性技术,工业计算机网络和集散控制系统,过程模型化与软测量技术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上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系统工程

一、学科概况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作用将更加重要和突出。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系统工程与控制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应具有系统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及信息论等方面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本学科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对系统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的学科前沿状况有较深刻的了解;能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技术,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有创造性的成果。

2.硕士学位应具有坚实的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计算机应付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专业文献并撰写论文摘要;具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技术从事科学研究或实际工程工作的能力。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大系统理论与方法,复杂系统行为分析,系统建模与仿真,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最优化理论与应用,人一机系统综合集成。

2.课程设置数理统计及随机过程,矩阵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导论,系统工程方法论,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智能控制,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复杂系统分析,经济系统分析(宏观和微观)等。四、主要相关学科

系统科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

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应用数学,应用经济学。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一、学科概况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应具有模式识别、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及有关数学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前沿领域有深入了解;能独立开展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有关研究方向的专题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学风严谨;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硕士学位应具有坚实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某一研究领域的进展和学术动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的有关问

题;具有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中的某一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分析,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智能,信号处理。

2.课程设置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矩阵论,优化理论,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机器人学,计算智能,非线性理论(如分形、混沌等),控制理论,系统分析与决策,计算机网络理论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心理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一、学科概况

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是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该学科研究航空、航天、航海、陆行各类运动体的位置、方向、轨迹、姿态的检测、控制及其仿真,是国防武器系统和民用运输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导航、制导与控制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化、综合化和智能化。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从事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1.博士学位具有坚实宽广的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系统深入地掌握航空、航天、航海、陆行各类运动体的导航、制导与控制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具有在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从事学科前沿课题研究和担负重大工程技术项目开发的能力;能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其它相关学科领域的高层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硕士学位具有坚实的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航空。航天、航海、陆行各类运动体的导航、制导与控制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在本学科范围内有自己的见解和较强的应用能力;能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高层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本学科研究运动体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导航与制导技术,火力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及其应用,冗余技术及容错控制,对象与环境的建模与仿真,综合控制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系统的集成技术。

2.课程设置矩阵论,泛函分析,数值分析,线性系统理论,随

机过程与滤波,系统辨识,计算机控制系统,最优控制,运动体控制与制导系统,导航系统,火力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信息融合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等。

四、主要相关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就业前景分析

一、专业介绍 首先个人认为,控制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并不精于某一专业领域,因为控制主要讲的是方法。理论也就是动力西永或者微分方程一类,但是控制并不是纯数学指导的应用,很多控制问题也不会只考虑数学方向就能得到解答。就像数学与物理一样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在本科阶段称为"自动化",研究生阶段称为"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二、就业前景 1、就业前景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既可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测控与部件的设计、分析、研制与开发,又可在航天、电信、交通、建筑、国防、金融、能源、电视、广播等部门从事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运行和技术管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

还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自动控制、兵器工程等领域的硕士学位。 与该专业相关联的职业无非就是两大块,一块是部队的相关领域,一块是民用企事业单位。从整体上来说这两块领域都在迅速发展,特别是军队中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更是迅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毕业生就业形势应该越来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本专业自身的特点,所以造成专业本身与市场的某种隔绝,专业的发展也过多地依赖国家的计划与调控,而不是市场,因而就使得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会很平稳,而且只要其性质不变,这种平衡的就业趋势还将继续保存下去。 2、就业去向 总体两类,软件硬件。有去纯互联网做软件的,也有去硬件公司做偏底层软件的,好的可以和计算机抢offer;有去硬件公司做单板硬件的,也有去电源/新能源汽车公司做电力电子/的,和通信/电子/电气/汽车/机械也差不太多。 控制工程目前主要方向和就业去向总结如下: 1.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 主要去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华为公司、滴滴、旷视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

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系统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和系统实现,是机械、电力、电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科技、教育、社会经济乃至生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验与仿真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信息获取与利用相结合,系统认知与优化相结合,科学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工程控制问题与凝练控制科学问题相结合,事实性、概念性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与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相结合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的学科方向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生物信息学,建模仿真理论与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军民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人类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创造了

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自动化技术对实现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航空航天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先进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交通到楼宇自动化,从医疗仪器到家庭服务,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智能、生物、网络等新兴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赋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内涵,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学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既使学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二部分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博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备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还要具备与数理方法、计算机科学、网络与通信技术、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等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知识结构;同时,也应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等知识。本学科博士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构成。其中,专业知识由本学科核心理论和针对不同研究方向设置的选修课程组成。 对本学科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包括:①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做到综合运用,能够解决本学科的科学技术问题;②掌握本学科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控制科学与工程问题;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在跟踪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开展原创性的研究工作;④掌握交叉学科相关知识,开展跨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

2020华东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考研经验

考研经验贴之华东理工大学控制工程专业 读研,有挺多选择的,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不管你是保研还是考研还是其他途径,都是你的选择,所以,我想说在前面的是,踏实做好每个选择,走好每一步,这是我的这篇经验的核心吧。 有机会获得保研资格的同学,要及时关注学校发出来的夏令营方面的通知并及时准备好各种材料,找好教授签名的介绍信,当然了自己去看相关具体要求,可能需要你的本科成绩还有本科相关背景吧,比如做的项目多少?发表文章多少?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 当然对于大部分是没有获得保研资格的同学,下面就是给你准备的,脚踏实地的复习才是王道。 考研分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那就先和你们说说分值大一点的科目。数学和专业课,这两门是拉分的科目,另外据以往传统,数学是一年难一年容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小年,17年小年,18年题目就难了点,19年题目其实有人说难,也有人说简单,这个就人云亦云了,我个人觉得2019年的数学题目并没有2018年的难,他们在那怨声载道的都是平时没有很好复习充分的,也就是我说的没有脚踏实地,没有走好每一步。 现在已经6月份了,可以说好多人现在还没开始认真准备,或许是课程的原因,或许是其他原因,反正现在就得好好抓紧时间了,数学建议看19年复习的一些基础强化冲刺视频,哪个老师都可以,重在理解,数学我也觉得会是好多工科男的强项吧,汤家凤的每一章节的练习都分了基础,强化,冲刺对应于我们看的视频,看完一个章节就做一个章节的题目,还要做好相对应的错题,我呢,有点大老粗,就一根红笔一根黑色签字笔,到后面复习的时候就有点杂乱,浪费了一些时间,所以这里还是希望你们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套复习方法。做考研数学题,我觉得没有高中那么很有技巧性的东西,这也是让我感觉到比较吃力,有些很抽象的题目我不是自己理解做出来的,我完全是背出来的,就是类似的题目,我做过,靠自己的记忆写出一丢丢,好得个几分,所以学会总结很重要,要学会如何找到切入点。到后期,可以训练大家的时间和解题能力,可以用几张草稿纸作为答题纸,差不多10月份的时候就全面开始魔鬼般的训练吧,一天一张数学试卷,真题,模拟题,刷刷刷。。。 华东理工大学的控制工程考自控原理,参考用书《自动控制原理》,现在这个时候可以着手开始自己的复习了,不早不晚,因为暑假也快到来了,自控试题,计算量贼大,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训练了,选择视频可以看石群老师的自控视频,题目参考选择可以是胡寿松的,也可以是刘豹的现代控制课后习题,大家还可以去找到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的复习题,期末试题来练练手,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了,2012年-2018年的真题都是可以找得到的,还有一点我觉得需要提出来的就是,大多数人有的你也有,你有的他们也有,所以这些题还远远不够,我们的智商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我相信大家做了好多题后,理解好各个知识点后最后的分数不会相差太多,就怕你不求甚解。真题是需要多做几遍的,每一章基本一章一道题目,结构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以及排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相关学科关系 本学科在本科阶段叫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doc

2019年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中,清华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2014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控制科学与工程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清华大学2中国研究型中国顶尖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浙江大学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20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东北大学34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1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山东大学1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南大学17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18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同济大学2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东南大学2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北工业大学29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理工大学32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南京理工大学49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吉林大学9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南开大学1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天津大学2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华南理工大学27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湖南大学28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大连理工大学30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解析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解析 一、专业介绍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该学科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01先进控制理论及应用 02船舶运动控制 03船海工程动力定位 04机器人与智能控制 05自主水下航行器控制 06核动力工程与控制 2、培养目标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自动控制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专业特色 本专业最突出的特点是控制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培养的研究生既具有较高的控制理论水平,又具有很强的工程综合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4、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任选其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9自动控制原理 (注:以上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二、推荐院校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燕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郑州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 三、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及研究工作。有些方向的毕业生在西门子、霍尼韦尔、和利时等自动化企业工作。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个典型的工科专业,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毕业后从事科研技术工作的人员很多。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介绍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自动化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研究生具有坚实的控制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目前,本专业已形成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导师队伍。在计算机控制、管控一体化、现场总线、故障诊断、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交流调速技术、单片机及DSP 应用等方面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及动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做了大量的理论及实际应用研究,并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地区科研基金和横向研究、开发项目。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1、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2、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掌握坚实的本学科有关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其他代培生学习年限根据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四、研究方向 01、控制理论及其应用 02、计算机控制技术 03、网络及控制 04、运动控制技术 05、机器人控制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有学位课、非学位课和教学(科研)实践3类,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1、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采 用学分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应在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 硕士学位课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方能毕业,申请取得硕士学位。 2、硕士生的培养由教研室集体研究,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硕士生的学 习重在独立钻研,自学为主,导师的作用在于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相应专业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教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内外现状概述: 经典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一般为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 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是传递函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这些图解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和设计控制装置。经典控制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拉普拉斯变换,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频域方法。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时域和频域中系统的运动特性、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校正方法。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般仅适用于单变量和定常系统。 现代控制理论以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为主要的数学工具,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法本质上是一种时域的方法,它不仅描述了系统的外部特性,而且描述和揭示了系统内部状态和性能。较之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要广泛得多,原则上将,它既可以是单变量、线性、定常、连续的,也可以是多变量、非线性、时变、离散的。 智能控制可以概括为自动控制和运筹学、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学科的结合,其结构是: 识别、推理、决策、执行。在低层次的控制中用常规控制器,而在高层次的控制中则应用具有在线学习、修正、组织、决策和规划能力的控制器,模拟人的某些智能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智能控制理论是以专家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智能计算方法为基础的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的发展还不完善,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但是可以预见智能控制的发展与完善将引起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全面革命。 集散控制系统(DCS)就是在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巨大需求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化技术。它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它既打破了常规控制仪表功能的局限,又较好地解决了早期计算机系统对于信息、管理和控制作用过于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简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81101 学科专业简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前身为工业自动化专业,1997年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改为现名,是“控制科学和工程”所属的二级学科。该专业于1979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设立“控制科学和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本学科是市教委的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已组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高层次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科研骨干队伍。截至2003年12月,该专业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19名、副教授5名。此外,本学科还聘任了包括四名科学院院士和一批国务院学科评审专家在的知名学者担任顾问和兼职教授。近5年来,该专业已培养了博士27名,硕士179名,出站博士后10名。该学科在相关研究领域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其他类型的国家、部委、省市及企业科研项目,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和国家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著作和教材,发表了大量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1995年以来,共取得了2项国家级获奖成果,23项省部级获奖成果,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项目有16项,在相关学术会议和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教材、译著和专著数十部。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品德优良,乐于奉献,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领域,较好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

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密切相关。《本人》自动化系研究生专业包括本学科下设的七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和“生物信息学”。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神经元控制、预测控制、推理控制、容错控制、多变量控制、量子控制、系统辨识、过程建模与优化、故障诊断与预报、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复杂系统的优化与调度、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复杂性理论研究、高性能调速与伺服、运动体导航与制导、机器人与机器视觉、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多自主体合作与对抗、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软测量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网络控制与流媒体技术,以及将上述技术与方法加以集成的综合自动化技术等。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建模、人工神经网络和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高速公路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智能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宏观社会经济系统综合发展和区域开发规划等。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并提供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装置涉及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包括他们的集成化、智能化技术和可靠性技术。本学科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试方法,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转换方法和相应设备,新型传感器和仪表,传感器数据融合理论及应用,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高速企业网络组成及安全技术,新型大功率电子器件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本学科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智能的理论及应用;信号处理的理论及应用;基于信息理论和技术的生物信息学和中医药现代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控制专业知识,了解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能够适应我国经济、技术、教育发 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涉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 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以及信息获取与控制等方面的专门学科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建设和交叉学科中涌现出的新课题,并在控制 科学与工程学科或其它相关学科领域内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在科学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代码:081101) 1)先进控制与优化、2)先进过程建模与仿真、3)离散事件动态系统、4)运动控制、5)非线性控制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代码:081102) 1)智能新型传感器和检测技术、2)智能机器人与智能自动化、3)现场总线技术、4)图像处理技术、5)嵌入式微处理器与控制网络 3.系统工程(学科代码:081103)

1)复杂系统的建模、仿真与控制、2)量子系统的建模与分析、3)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工程、4)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工程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代码:081104) 1)模式识别、2)人工智能、3)图像处理、4)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5)智能机器人、6)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 5.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05) 1)运动体的轨道与姿态控制、2)振动主动控制、3)全球卫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 6.网络传播系统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0) 1)网络智能、2)网络性能分析和优化、3)宽带多媒体通信、4)基于网络的控制 7.信息获取与控制(学科代码:081121) 1)信息获取科学的体系、理论与方法、2)传感器敏感机理及其数学建模、3)传感信号的高保真获取和转换技术、4)计算机视觉、5)计算机听觉、6)特种机器人 三、学制及学分 1. 对于按硕—博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的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一般需要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获得博 士学位一般需要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45分(含开题报告2学分、专业综合知识答辩2学分;博士层 次课程不低于8学分)。

控制工程领域(代码085210)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控制工程领域(代码:085210)专业型硕士培养方案 一、专业学位类别(领域)介绍 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与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各有侧重。本专业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以工程领域中的控制系统或装置或软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控制理论、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系统策略、理论与技术、方法,实现自动化装置或系统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本专业学位主要为工矿企业、制造行业、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广西大学2002年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始招收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包括:(1)分布式能源转换与控制装置及系统;(2)图像与视觉处理系统;(3)工业机器人系统与应用;(4)工业生产线计算机监控装置与系统;(5)移动机器人系统与应用;(6)电源装置与系统;(7)农业自动化系统;(8)自动检测分析装置与系统;(9)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管理;(10)工艺过程设计与优化;(11)网络构建与软件系统;(12)机电一体化装置与系统;(13)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等。 二、培养目标 所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本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毕业三年后逐渐成长为控制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部门领军人才,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法治意识、国际视野,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所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自动化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同时,应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的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进行必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掌握和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社会活动,具有健康体魄;能承受一定工作生活压力,具有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为国家培养既掌握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又掌握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对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实际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分析、设计、及应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1.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2.具有扎实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各类控制系统特别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及典型信息系统特别是智能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的专门知识。 3.能熟练地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与管理过程中,并能独立进行相关工程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 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掌握一门以上外语。 二、研究方向 目前,本一级学科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如下: 1、管理-控制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技术 2、嵌入式系统与智能装置

3、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分析与仿真 4、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 5、计算机控制理论与工程 6、基于网络环境的系统检测与控制 7、应急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 8、物流自动化系统理论与技术 三、招生对象 为已获学士学位的理学、工学及管理学等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与在职人员。 上述人员须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分数线者,再经面试合格后录取。 对学业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经推荐和考核合格,可免试录取。 四、学习年限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每年秋季入学,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按照校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可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或免试进入硕博连读;或提前读博。 五、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设置及安排见下表。此外,非本学科类的学生入学后需补修以下两门本学科本科生课程: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招生单位专业课类比本表所统计专业课的仅是“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几个专业(二级学科)。双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系统工程;模式=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导航、制导与控制;复试——指的是复试笔试科目。 此仅为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部分学校的同一名称的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也一并列出。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信号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认知、自组织与学习理论等。 “导航、制导与控制”是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该学科研究航空、航天、航海、陆行各类运动体的位置。方向、轨迹、姿态的检测、控制及其仿真,是国防武器系统和民用运输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 推荐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工大、上交、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科大、山大(2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2010-05-18 17:49一、引言 自动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人类最初的活动,便具有扩 展自身体力和智力的意识和追求。自动化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社会 需求的不断推动下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是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控 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对人类生产、生活等方式已经并正在 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到一个全自动化的洗衣机、恒温的电冰箱,稍大一点的工厂现场的生产 以及设备等自动运行、工厂自动化,甚至于无人智能化工厂,还有智能建筑, 这些都是与自动化息息相关的产业。还有航空航天更是一个自动化应用的大舞台。 自动化是一门涉及到多个学科,应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其主要涉及 到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两个方面,主要研究包括理论、方法、硬件和软件等。 在我国,"控制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共包括五个下属二级学科:(1)控制理论与工程(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系统工程(4)检测与自动化装置(5)导航、制导与控制。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自动化是延伸人能体能和智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的研究方法,是自动化的基础和灵魂,自动化器件和系 统是实现自动控制原理的工具和载体。 自动化总的来说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初期,这一段时期工作主要 建立在频率法和根轨迹法的基础上,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之为经典控制理论。经 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对象一般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特别是线性定常系统。 其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为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来分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一、学科概况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整个进程中,自动化科学和技术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动化已成为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和突出标志。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是一个生长性快、辐射性广、带动性强的学科,是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学科之一。 本学科点由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智能控制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交通信息工程铁道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几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铁道部攻关项目共50多项,科研经费800多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作为子课题负责单位参加研制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车系统实验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世界范围内也处于领先地位,该实验装置的研制成功对我国高温超导块材应用及高温超导磁悬浮车实验系统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主研参与完成的“863计划”项目——世界首辆高温超导磁悬浮车于2000年12月31日在西南交通大学研制成功,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并以此项目在2001年分别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四川省唯一)和2001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排序第二)。自主研究开发的车站信号微机连锁系统1997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成果,获经济效益1500多万元。该学科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若干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 从事混沌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非线性系统辨识、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的结合,结合控制算法研究开展了智能仪表、智能设备等的智能控制研究。 2.计算机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