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伴侣与疾病

分子伴侣与疾病
分子伴侣与疾病

分子伴侣与疾病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虹坤

【摘要】分子伴侣是一组从细菌到人广泛存在的蛋白质,非共价地与新生肽链和解折叠的蛋白质肽链结合,并帮助它们折叠和转运,通常不参与靶蛋白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三大类:伴侣蛋白、热激蛋白70家族和热激蛋白90家族。分子伴侣与疾病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来讨论一下分子伴侣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以及分子伴侣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分子伴侣免疫联系

【前言】对分子伴侣的研究对人类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来讨论叙述一下分子伴侣的分类分子伴侣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对分子伴侣的最新进展。

【正文】

一、分子伴侣主要有以下几类:

(1)伴侣素60家族(Chaperonin-60 family),如大肠杆菌的GroEL、真核生物线粒体的Hsp60等;

(2)应激蛋白70家族(Stress-70 protein family),如大肠杆菌的Dnak、真核细胞和线粒体中Hsp70等;

(3)应激蛋白90家族(Stress-90 protein family), 如大肠杆菌中HpG、真核生物细胞质中Hsp90等。

二、分子伴侣与疾病:

近十年来,由于分子伴侣的发现和深入研究,使经典的蛋白质折叠“自组装”学说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辅助性组装学说”更加符合体内蛋白质折叠的特点和途径:即蛋白质多肽链的正确折叠和组装需要其他蛋白质分子的帮助,分子伴侣与折叠酶一起,构成了两种重要的辅助折叠分子。这为揭示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的折叠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分子伴侣可以定义为“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如热休克蛋白。还有一类“分子内伴侣”前肽常位于信号肽与成熟多肽之间,是成熟多肽正确折叠所必需的。(一) 分子伴侣的免疫保护作用:

分子伴侣不仅是胞内蛋白折叠、组装与转运的帮助蛋白,更令人惊奇的是它还可以成为感染性疾病中的免疫优势抗原(immunodominant antigens ),激发宿主体内的体液免疫反应的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并且在细菌或寄生虫感染中具有免疫保护作用(Minowanda 1995, Young 1992 )。这说明分子伴侣可用作疫苗来抵抗微生物的感染,并用来治疗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Suto 1995 )。例如,用一个96Ku 的肿瘤相关分子伴侣免疫肿瘤病人,已进入一期临床实验(Edgington 1995 )。动物疾病模型中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风湿病等可被分子伴侣cpn60 抑制,可能是cpn60- 反应性T 淋巴细胞起了作用。某些情况下,分子伴侣如cpn10 中的妊娠早期因子(early pregnancy factors, EPF )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而具有安胎、防止习惯性流产等治疗价值(Cavanagh 1994 )。生理情况下,诱导热休克蛋白Hsp70 等的过度表达,能使机体具有更高的缺血耐受能力,减少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症造成的器官损害(Currie 1993 )。眼球晶状体中的晶体蛋白(-crystallin )可以防止其他晶体蛋白的聚集和浊化,因而能够防治白内障(Graw 1997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受紫外线照射累加效应的影响,可导致(- 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活性减弱,这常常是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之一。而有些药物如阿斯匹林、indomethacin 等也能介导产生热休克反应。

(二) 分子伴侣的致病作用:

细胞内新生肽链的折叠过程中,其正确折叠需要帮助蛋白如分子伴侣和折叠酶等的参与和介导;而蛋白质的降解还可以由分子伴侣提供的“质控系统”辅助完成。这种“质控系统”可以识别、滞留和靶向作用于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促进这些蛋白质聚集或降解,阻碍其正常定位,防止它们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但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已知许多编码基因的细微突变如点突变或个别氨基酸的缺失,编码蛋白还具有绝大部分生物活性,只是出现蛋白产物极细微的折叠异常,却可导致疾病的发生。部分原因是“质控系统”在发挥作用:蛋白产物极细微的折叠异常,虽然对活性影响不大,却可以被分子伴侣等识别而滞留在内质网,不能实现正常的转位、转运或分泌,从而不能到达生理位置执行正常的功能,导致疾病发生。

典型的例子有:抗胰蛋白酶缺陷病。一种情况是因为抗胰蛋白酶发生突变时,仅有15% 的蛋白质分泌出来,其余全部滞留在内质网。这种滞留的原因部分是由ER 的分子伴侣介导了折叠异常的突变蛋白的聚集。而异常产物的聚集大大妨碍了细胞的正常活动,导致肝硬化或肺气肿的发生。另一种疾病是囊性纤维化,囊性纤维性跨膜递质调节蛋白(CFTR )是位于胞膜的激动型氯离子通道,野生型CFTR有12个跨膜结构域,大部分位于胞浆。新生CFTR 多肽链在ER 至少与两个以上的分子伴侣如和Hsp70 形成复合物,脱离分子伴侣的“护送”方可转运至细胞膜。超过70% 的CF 病人中,CFTR 蛋白第508 位的苯丙氨酸Phe 发生缺失,突变体仅有细微的构象变化,但能被“质控系统” 识别并将其滞留在内质网,Δ F508 CFTR 发生聚集,甚至降解,从而它的转运速度跟不上胞膜氯离子通道蛋白的更新速度,细胞功能受限。

实际上,这种只有折叠细微变化的蛋白在特定条件下如低温时,仍可以转运至胞膜,具有绝大部分生理活性。可以设想,治疗这种疾病,并不一定非要进行基因治疗不可,而只要完善其转运途径即可。如甘油、二甲基亚砜DMSO和氘化水等,以及细胞内的氮氧化物三甲亚砜,可以稳定蛋白,增加溶解度,减少CFTR 突变蛋白的降解,实现正常运输。对应于大分子的分子伴侣,这些小分子的蛋白稳定剂,又称为化学伴侣。细胞内存在的对抗高渗的渗透剂就是典型的一类:碳水化物中除甘油外,还有sorbitol 、arabitol 、myo-inositol 及trehalose; 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中的甘氨酸等;甲胺类物质中的TMAO, 甘油磷酸胆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蛋白折叠异常导致定位异常。如一些神经系统疾病Alzheimer's 病和prion 蛋白粒子病,突变蛋白并没有滞留在转运途中,可以到达正常定位位置。突变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因为降解不彻底而形成不溶性沉淀。不溶性沉淀形成过多,严重干扰正常的神经活动,引起失能,属于“折叠病”。prion 蛋白粒子病中致病性蛋白的聚集,是因为蛋白构象中的一个或多个α螺旋变成了β片层,进入大脑后还能使正常的PrPc 蛋白变成异常的PrPsc 蛋白,象介导错误折叠的“模板”,称为“病理性伴侣分子”,因而具有感染能力。一些蛋白稳定剂如甘油、DMSO 和三甲亚砜等,可以阻止正常蛋白的异常化。Alzheimer's 病淀粉样β蛋白N 端发生Glu22的突变时,减少了N 端α螺旋的含量,促进了淀粉样变的发生;而引入单个氨基酸突变Val18则可以显著增加N 端α螺旋的含量,减少了蛋白的淀粉样纤维化。还有其他疾病如遗传性C 淀粉样变,门冬氨酰葡糖胺缺乏症,以及一些显性遗传性神经元退变疾病如Huntington’s 舞蹈病,脊髓/ 延髓性肌萎缩,I 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红色齿状核-苍白球萎缩,Machado-Joseph 疾病均是由于蛋白质突变造成异常折叠,有的形成纤维状聚集物,严重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的突变蛋白聚集后被降解则引起缺乏症。有些激素分子如hCG 的折叠缺陷还可以引起妇科的恶性肿瘤,有些癌细胞因此缺少正常的细胞外基质。看来许多遗传性疾病或基因突变疾病实际上是折叠病。

另外,病原体结合的分子伴侣免疫原性很强,在宿主体内能诱发产生某些免疫疾病,如结核,Ieprosy ,Legionnaire's 病,Iyme 病,Q热等。而分子伴侣本身的变化,如cpn10的表达水

平下降,可能与全身性致命性线粒体疾病有关。因而,对分子伴侣在各种病理现象中的作用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三、分子伴侣研究的最新进展:

来自马普生物化学研究院的Franz-Ulrich Hartl,以及耶鲁大学分子生物学家Arthur Horwich今年获得了拉斯克奖基础医学奖。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了蛋白折叠中分子伴侣的作用。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两位科学家发现,虽然线性氨基酸能在试管中折叠成需要的三维结构,但是在细胞中,氨基酸却不能自身完成这个过程。他们通过研究提出伴侣蛋白的一种笼形分子结构包围着新生的蛋白质,并利用ATP——一种能量供应分子——来帮助氨基酸序列在没有粘黏其他蛋白质的情况下正确折叠。这项工作与涉及到蛋白质错误折叠的包括从阿尔茨海默氏病到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各种各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分子伴侣

分子伴侣:分子伴侣(chaperon):细胞一类保守蛋白质,能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通过与疏水肽段“结合和释放”(需要消耗ATP),防止蛋白质不正确的叠折,简化正确折叠途径或提供折叠的微环境。 超二级结构的概念:指蛋白质中相邻的二级结构单位(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及无规卷曲)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规则的在空间上能辩认的二级结构组合体。又称为花样或模体称为基元。超二级结构在结构层次上高于二级结构,但没有聚集成具有功能的结构域 米氏常数Km的意义:①物理意义: 当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单位:mol·L-1或mmol·L-1 ②Km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一般只与酶的性质、底物种类及反应条件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对于专一性不强的酶来说对于每一个底物都有一个相应的Km值. 半不连续复制:DNA聚合酶只能按5…—3?方向催化合成DNA不能催化3…—5?方向合成, 这样一条链连续合成和另一条链不连续合成的复制方式,称为DNA的半不连续复制 操纵子:原核生物中几个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成簇串联排列组成的一个基因表达的协同单位(DNA序列).一个操纵子只含有一个启动序列,但转录的产物为一条mRNA分子,带有编码几种蛋白质的信息。 TRNA的结构特点: 一级结构:70-90b,分子量在25kd左右,沉降系数4S左右(分子量三种主要RNA中最小)有较多稀有碱基(DHU 、T、ψ、mG和mA等) 3?末端为…CCA-OH 5?末端大多为pG…或pC… t RNA二级结构:三叶草形四环:二氢尿嘧啶环(D环)、反密码环、额外环、TψC环 四臂: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臂、反密码臂、TψC臂(1)tRNA的二级结构由四臂、四环组成。已配对的片断称为臂,未配对的片断称为环。 (2)叶柄是氨基酸臂。其上含有CCA-OH3’,此结构是接受氨基酸的位置。 (3)氨基酸臂对面是反密码子环。在它的中部含有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 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 (4)左环是二氢尿嘧啶环(D环),它与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有关。 (5)右环是假尿嘧啶环(TψC环),它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TψC环中GTψC与核糖体中5S rRNA相应区段有碱基互补关系; (6)在反密码子与假尿嘧啶环之间的是可变环,它的大小决定着tRNA分子大小。

疾病产生的根源

疾病产生的根源 现在人生活条件好了,可身心疾病却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平均每9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分钟有6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约800人死于自杀。县级医院总是“加床太多,堵塞消防通道”,市级以上医院人山人海,每天都象春运。很多疾病现在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多种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世界第一而且遥遥领先,说明当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病夫! 不少人为治病花掉多年的积蓄,有的甚至花光积蓄,债台高筑。 疾病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外部环境污染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自作自受”——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包括思想上的和行为上的放纵,不加克制。行为上的放纵有抽烟、吸毒、酗酒、暴食、熬夜上网或看电视剧、纵欲、赌博、邪淫等。思想指挥行为,关键还是思想上的放纵。思想的放纵还表现在对情绪的放纵方面。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十有八九与短期内情绪波动有关。不良情绪是健康的第一杀手。劳累一天,休息一夜即可恢复体力,而生气一次,身体产生的毒素,一个星期也不一定能够完全缓解释放。现在现代科学研究表

明:人的精神心理和身体生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不良情绪,如愤怒、焦虑、忧愁、怨恨、恐惧、绝望等,容易诱发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临床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的疾病都与不良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有的人生活无忧,情绪很好,每天乐呵呵,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可为什么还会突然发病,饱受疾病困扰呢?有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人的潜意识中的负面信息能够引发不良情绪,危害身体健康。有的人无故发火,有的人莫名地忧愁焦虑或郁闷或恐惧,不知担心什么,总是感到心里不安。这些都是潜意识中的负面消息作祟。负面信息来自哪里?一方面来自先天遗传因素,人的身高、相貌、性格来自遗传信息,事实上,还有更多的信息来自父辈,如遗传性疾病等负面信息。负面信息主要来自后天因素。人一出生,大脑就不断接受信息。后天的生活环境、学习内容、情绪波动、遭受的挫折等信息,无一遗漏地都会被人的潜意识记录下来,绝大多数信息内容显意识都会忘记,但潜意识一个也不会忘记。虽然已经过去二三十年,有的人仍然会在梦中重温当年参加考试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有的人会在梦中显现某人忘恩负义、虚伪奸诈的情景,一觉醒来气的难受。又如,

细胞粘附因子

细胞粘附因子 前言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胞粘附指细胞间的粘附,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而信息交流的可溶递质称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CAM是一类独立的分子结构,是通过识别与其粘附的特异性受体而发生相互间的粘附现象。 细胞粘附分子的组成 细胞粘附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分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①胞外区,肽链的N端部分,带有糖链,负责与配体的识别;②跨膜区,多为一次跨膜;③胞质区,肽链的C端部分,一般较小,或与质膜下的骨架成分直接相连,或与胞内的化学信号分子相连,以活化信号转导途径。 细胞粘附分子的分类 可大致分为五类: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 一、钙粘素 钙粘素(cadherin)属亲同性CAM,其作用依赖于Ca2+。至今已鉴定出30种以上钙粘素,分布于不同的组织。 钙粘素分子结构同源性很高,其胞外部分形成5个结构域,其中4个同源,均含Ca2+结合部位。决定钙粘素结合特异性的部位在靠N末端的一个结构域中,只要变更其中2个氨基酸残基即可使结合特异性由E-钙粘素转变为P-钙粘素。钙粘素分子的胞质部分是最高度保守的区域,参与信号转导。 钙粘素通过不同的连接蛋白质与不同的细胞骨架成分相连,如E-钙粘素通过α-、β-、γ-连锁蛋白(catenin)以及粘着斑蛋白(vinculin)、锚蛋白、α辅肌动蛋白等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桥粒中的desmoglein及desmocollin则通过桥粒致密斑与中间纤维相连。 钙粘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介导细胞连接,在成年脊椎动物,E-钙粘素是保持上皮细胞相互粘合的主要CAM,是粘合带的主要构成成分。桥粒中的钙粘素就是desmoglein 及desmocollin。 2.参与细胞分化,钙粘素对于胚胎细胞的早期分化及成体组织(尤其是上皮及神经组织)的构筑有重要作用。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钙粘素表

疾病学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是 A、在躯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 B、在躯体上没有疾病和不虚弱的状态 C、在心理与躯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 D、在心理与躯体上与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 E、在身心诸方面可以抵御病因损害而呈现的正常生命活动过程 2.“疾病是变异条件下的生命”一语出自 A、Burnet B、Behring C、Jenner D、Virchow E、Leeuwenhoek 3.下列那项不属于疾病经过的阶段 A、潜伏期 B、诱导期 C、前驱期 D、明显期 E、转归期 4.最早创造用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是 A、中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E、俄国人 5.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免疫功能称为 A、免疫防御 B、免疫监视 C、免疫自稳 D、免疫耐受 E、免疫赦免 6.创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学者是 A、Pasteur B、Koch C、Ehrlich D、Burnet E、Jenner 7.半抗原是 A、只有免疫原性的物质 B、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C、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的物质 D、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物质 E、不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 8.TI与TD抗原的区别点在于 A、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IgM、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 B、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诱导不同的B细胞亚群 C、是否引起免疫记忆、是否产生除IgM之外的抗体、是否诱导不同的T细胞亚群 D、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产生IgM、是否引起免疫记忆 E、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是否引起细胞免疫、是否产生除IgM之外的抗体 9.下列哪项属于同种异体抗原 A、Rh血型抗原 B、甲状腺球蛋白 C、晶状体蛋白 D、病毒蛋白 E、细菌外毒素 10.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类属抗原 E、超抗原 11.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T细胞 B、巨噬细胞 C、B细胞 D、浆细胞 E、NK细胞

蛋白质,分子伴侣定义及运用

分子伴侣是一种引导蛋白质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当蛋白质折叠时,它们能保护蛋白质 分子免受其它蛋白质的干扰。很多分子伴侣属于热休克蛋白(例如HSP-60),它们在细胞受热时大量合成。热激可导致蛋白质稳定性降低,增加错误折叠的几率,因此在受到热刺 激时,细胞中的蛋白质需要更多热休克蛋白的帮助。 目录 1基本简介 分子伴侣是细胞中一大类蛋白质, 是由不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家系,它们介导其 它蛋白质的正确装配,但自己不成为最后功能结构中的组分。分子伴侣的概念有三个特点: ①凡具有这种功能的蛋白,都称为分子伴侣,尽管是完全不同的蛋白质。 ②作用机理是不清楚的,故用了“介导”二字,以含糊其辞,“帮助”二字可理解为:通过催 化的或非催化的方式,加速或减缓组装的过程,传递组装所需要的空间信息,也可能抑制 组装过程中不正确的副反应。 ③分子伴侣一定不是最终组装完成的结构的组成部分,但不一定是一个分离的实体。如一些蛋白水解酶的前序列,以及一些核糖核蛋白体的加工前的部分,若具分子伴侣的作用,也称为分子伴侣。组装的涵意比较广,主要指:帮助新生肽的折叠、帮助新生肽成熟为 活性蛋白、帮助蛋白质跨膜定位、亚基组装等。 2发现历程 分子伴侣1987 年Lasky首先提出了分子伴侣的概念。他将细胞核内能与组蛋白结合并能介导核小体有序组装的核质素称为分子伴侣。根据 Ellis 的定义,这一概念延伸为“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 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热休克蛋白就是一大类分子伴侣。1987年,Ikemura发现枯草 杆菌素的折叠需要前肽的帮助。这类前肽常位于信号肽与成熟多肽之间,在蛋白质合成过 程中与其介导的蛋白质多肽链是一前一后合成出来的,并以共价键相连接,是成熟多肽正 确折叠所必需的,成熟多肽完成折叠后即通过水解作用与前肽脱离。Shinde和Inouye将 这类前肽称为分子内伴侣。

分子名词解释

.核小体(nucleosome):线性的DNA分子被折叠盘曲而包装的第一层次,数种真核细胞间期染色质经松解处理后呈现串珠样结构。 增强子(enhancer)指真核生物的一段DNA序列,不具有方向性,距离结构基因可远可近(甚至可以位于内含子)。它与某些蛋白质因子结合后,通常能够增强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有时也可以抑制转录 核酶(ribozyme)指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其作用底物是RNA,主要参与RNA的加工成熟。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帮助新生多肽链折叠成天然空间构象的一类保守蛋白质(如热休克蛋白),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分子伴侣:它是细胞中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到不完全折叠或装配的蛋白质上以帮助这些多肽正确折叠、转运或防止他们聚集的蛋白质,其本身不参与终产物的形成 模板链: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合成RNA,这条作为模板的DNA链,就叫模板链。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使用DNA或者RNA探针来检测与其互补的另一条链在细菌或其他真核细胞中的位置。 基因家族(Families of genes):同一物种中结构与功能相似,进化起源上密切相关的一组基因。 转座子: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增强子(Enhancer)包括启动子上游或下游的一段DNA序列,可以增强启动子发动转录,提高转录效率。指能使与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 RNA的编辑(RNA editing)是指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添加或缺失等现象。 RNA的再编码(RNA recoding)把RNA编码和读码方式的改变称为RNA的再编码 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功能的RNA为核酶 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大约200bp 的DNA和组蛋白质八聚体及外围H1蛋白所组成 转座子(transposon,Tn):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细胞中一类能够识别并结合到不完全折叠或装配的蛋白质上以帮助这些多肽正确折叠、转运或防止它们聚集的蛋白质,其本身不参与终产物的形成。基因家族(gene family)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有很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将这些基因称为基因家族。

TRiC 分子伴侣系统

TRiC分子伴侣系统 王莺综述 摘要:综述了TRiC分子伴侣系统的结构、功能及作用底物方面的研究进展。TRiC 分子伴侣能够特异地帮助细胞内新生的肌动蛋白、微管蛋白、周期蛋白E等折叠。 分子伴侣是一类能特异地结合和释放底物蛋白的蛋白分子,它们帮助底物蛋白实现正确折叠、寡聚体组装、向特定细胞器转运或变换活化/去活化构象等(1-4)。分子伴侣既可以与未折叠的蛋白结合使其在获得正确折叠之前维持未折叠的可溶状态,又可以通过与错误折叠的蛋白结合使其重新回到未折叠状态并进一步正确折叠。需要指出的是,分子伴侣本身并不含有有关正确折叠的任何特定信息,它们只是通过疏水键阻止非天然状态的蛋白分子间或分子内的不正确相互作用,从而增加正确折叠的产率(5)。 分子伴侣这个概念是从功能上定义的,凡是具有上述功能的蛋白质都可以称为分子伴侣,但是它们的结构可以完全不相同.目前鉴定出来的分子伴侣主要是几类进化高度保守、结构各不相同的蛋白质家族(见表1),其中研究最清楚的是热休克蛋白HSP70/DnaK和分子伴侣素TRiC/GroES家族(6-10)。本文主要综述TRiC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底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表1 分子伴侣家族的主要成员(摘自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第二期)

1. TRiC分子伴侣系统简介 TRiC分子伴侣系统属于分子伴侣素(chaperonin)家族。分子伴侣素是进化上最为保守的蛋白之一,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见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器,以GroEL和HSP60为代表,另一类见于古细菌和真核细胞,以thermosome 和TRiC为代表(3,11,12)。TRiC(TCP-1 ring complex)又称为CCT (chaperonin containing TCP-1),是存在于真核细胞胞质中重要的分子伴侣系统。 2.TRiC分子伴侣系统的结构 分子伴侣素是中空圆柱形的蛋白复合物,由两个背对背的环堆叠而成,每个环有7-9个同源或异源亚单位。晶体结构研究表明I类和II类分子伴侣素有相似的结构域排列方式(11-14)。以GroEL为例,一个GroEL亚单位由三个结构域组成:赤道结构域(Equatorial domain),包含ATP结合位点及大部分环内、环与环之间的相互作用位点;顶端结构域(Apical domain),位于中空圆柱的两端开口处,包含底物蛋白和辅助分子(cochaperonin)结合位点;中间结构域(Intermediate domain),在顶端结构域结合ATP前后发生构象变化时象铰链一样连接顶端结构域和赤道结构域(图1)。底物蛋白主要依靠暴露的疏水侧链和GroEL顶端结构域的疏水残基相互作用,进而多种非天然形式的底物在GroEL的中央空腔完成正确折叠过程。此外,GroEL介导的蛋白质折叠需要辅助分子GroES 的协助,GroES是由相对分子量为1.0 X103的七个亚基组成的聚环,象“盖子”一样连在GroEL的一端,保证底物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完成折叠过程(13-16)。 图1 GroEL-GroES分子伴侣系统结构示意图(摘自Science 2002, 295:1852-1858)与I类分子伴侣素相比,II类分子伴侣素TRiC的结构相对复杂(17)。I类分子伴侣素GroEL的环是由七个同源亚单位构成,II类分子伴侣素中古细菌thermosome的环由2-3种不同的亚单位组成包含8-9个亚单位的异源聚环,

分子伴侣

课程论文 题目分子伴侣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2级 学号21217059 姓名彭超 指导教师龚兴国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0 月17 日

分子伴侣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 摘要:分子伴侣是一类能够稳定另一种蛋白质的不稳定构象和协助其它多肽进行正常折叠、组装、跨膜转位、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蛋白质, 并在DNA的复制、转录、细胞信号转导、微管的形成和修复、免疫调控、抗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抗衰老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自分子伴侣发现以来,对其功能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分子伴侣的概念、类型及功能,作用机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分子伴侣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 1 分子伴侣的概念及其发展 随着X-射线衍射技术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 已有几百种蛋白质三维结构研究得比较清楚。但对于这些蛋白质是如何折叠成天然构象的机制和途径还知之甚少。一般认为, 蛋白质分子的三级和四级结构完全决定于多肽的氨基酸顺序。Anfinsen提出的“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包含了形成其热力学上稳定的天然构象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的理论表明,在体外变性伸展的多肽链或在细胞内合成的新生肽链,应该可以自发地折叠并形成有功能的构象,而不需要其他分子的帮助和外加能量的补充[1]。但人们已经发现许多蛋白质在体外并不能自发折叠。而生物体活细胞内蛋白质的浓度非常高,在高等生物体温下十分容易聚合。事实上这种聚合在生物体内并未发生,这表明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克服这种危险聚合的机制。因此,经典的蛋白质折叠的“自组装学说”受到了有力的挑战。而新的“有帮助的组装”的观点认为,新生肽链折叠并组装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并非都是自发进行的,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是需要其他蛋白质的帮助。而帮助蛋白就是分子伴侣[2]。自从分子伴侣被确认以来,人们发现几乎在细胞代谢的所有过程中都有分子伴侣发挥作用[3]。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很多蛋白质的折叠与装配有其它蛋白或酶的参与, 其中分子伴侣就是研究得最多的一种。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是一类进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质, 能与结构、大小、定位和最终功能都不相同的多肽链非特异性结合, 催化介导蛋白质特定构象的形成, 参与体内蛋白质的折叠、装配与转运[4]。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体现生物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的折叠则是形成空间结构的过程。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分子伴侣的概念提出的过程。 早在1961年, Anfinsen提出的“多肤链的氨基酸顺序包含了形成其热力学上稳定的天然构象所必需的全部信息”理论为人们广泛接受。 1962年,Ritossa首先在果蝇体内发现HSP[5]。 1974年,Tisseres从热激果蝇幼虫的唾液腺等部位分离到了6种新的蛋白质, 即HSP[6]。 1978年,Laskey等首先开始使用分子伴侣这一概念。他们在研究非洲爪蟾核小体形成时发现一种酸性核蛋白-nucleoplasmin。实验表明它在DNA与组蛋白装配成核小体时是必需的。在生理离子强度下, 体外把DNA与组蛋白混合在一起, 不能自我组装, 而是形成沉淀。如果把组蛋白与过量nucleoplasmin混合,再加入DNA, 则可形成核小体结构, 而且最终形成的核小体中没有nucleoplasmin。现在认为nucleoplasmin的作用可能是避免带负电的DNA 与带正电的组蛋白之间强静电吸引而形成非特异结合的不溶聚合物[4]。

细胞粘附分子的定义

细胞粘附分子的定义 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是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 细胞粘附指细胞间的粘附,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而信息交流的可溶递质称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CAM是一类独立的分子结构,是通过识别与其粘附的特异性受体而发生相互间的粘附现象。 组成 细胞粘附分子都是跨膜糖蛋白,分子结构由三部分组成:①胞外区,肽链的N端部分,带有糖链,负责与配体的识别;②跨膜区,多为一次跨膜;③胞质区,肽链的C端部分,一般较小,或与质膜下的骨架成分直接相连,或与胞内的化学信号分子相连,以活化信号转导途径。 多数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依赖于二价阳离子,如Ca2+,Mg2+。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机制有三种模式(图11-16):两相邻细胞表面的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亲同性粘附);两相邻细胞表面的不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亲异性粘附);两相邻细胞表面的相同CAM分子借细胞外的连接分子相互识别与结合。 分类 可大致分为五类: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及透明质酸粘素。 钙粘素 钙粘素(cadherin)属亲同性CAM,其作用依赖于Ca2+。至今已鉴定出30种以上钙粘素,分布于不同的组织。 钙粘素分子结构同源性很高,其胞外部分形成5个结构域,其中4个同源,均含Ca2+结合部位。决定钙粘素结合特异性的部位在靠N末端的一个结构域中,只要变更其中2个氨基酸残基即可使结合特异性由E-钙粘素转变为P-钙粘素。钙粘素分子的胞质部分是最高度保守的区域,参与信号转导。 钙粘素通过不同的连接蛋白质与不同的细胞骨架成分相连,如E-钙粘素通过α-、β-、γ-连锁蛋白(catenin)以及粘着斑蛋白(vinculin)、锚蛋白、α辅肌动蛋白等与肌动蛋白纤维相连;桥粒中的desmoglein及desmocollin则通过桥粒致密斑与中间纤维相连。 钙粘素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介导细胞连接,在成年脊椎动物,E-钙粘素是保持上皮细胞相互粘合的主要CAM,是粘合带的主要构成成分。桥粒中的钙粘素就是desmoglein及desmocollin。 2.参与细胞分化,钙粘素对于胚胎细胞的早期分化及成体组织(尤其是上皮及神经组织)的构筑有重要作用。在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钙粘素表达的种类与数量可决定胚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粘合、分离、迁移、再粘合),从而通过细胞的微环境,影响细胞的分化,参与器官形成过程。 3.抑制细胞迁移,很多种癌组织中细胞表面的E钙粘素减少或消失,以致癌细胞易从瘤块脱落,成为侵袭与转移的前提。因而有人将E钙粘素视为转移抑制分子。 选择素

第三节粘附分子的功能

第三节粘附分子的功能 网络 第三节粘附分子的功能 在体内,一种细胞可能同时表达多种粘附分子,一种粘附分子也可以表达于多种不同的组织细胞,而细胞间的相互粘附作用又可能由多对粘附分子受体/配体共同参与,单从某一对粘附分子的作用难于了解细胞粘附作用的全过程。本节着重从粘附分子参与的体内某些生理或病理过程来介绍粘附分子的功能,并简述其分子基础。 一、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 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白细胞粘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向炎症部位渗出。这一过程一个重要的分子基础是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表2-7例举了参与这一过程的粘附分子。不同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或渗出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粘附分子不尽相同。 1.不同粘附分子在粘附过程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在体内由于血液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是在血液流动产生的切力作用下进行的,因此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粘附作用有其特殊性。体内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包括白细胞沿血管壁流动的最初粘附作用,以及随后的加强粘附和穿越内皮细胞的过程。为了模拟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在体外研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时,采用了特殊的实验装置,使培养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不断流动通过培养状态的单层内皮细胞。实验表明,在流体产生的切力作用下,CD11/CD18与其配体ICAM-1对于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最初粘附几乎不起作用。相比之下,L-seletin分子与其配体E-selectin的结合则发挥重要的作用,抗L-selectin 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可明显阻断这种最初的粘附作用。在随后发生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

分子伴侣的研究进展

分子伴侣的研究进展 1、分子伴侣的发现和定义 第一个分子伴侣-核质蛋白,是英国的laskey于1978年发现的。他在研究DNA和组蛋白在体外生理离子强度条件下重组时,发现必须有细胞核内一种酸性蛋白-核质素存在时才能成功组装成核小体,否则就会发生沉淀[2]。 1980年,英国的R.J.Ellis在研究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时,发现在叶绿体中合成的八个大亚基和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八个小亚基都必须先于一种蛋白结合后,才能在叶绿体内组装成有活性的Rubisco酶分子。 1986年,Ellis在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一个讨论会上提出“Rubisco结合蛋白“可能是核质素之后的第二个分子伴侣。同年,Pelham讨论了热休克蛋白家族(Hsp70)在细胞受到刺激时以及在正常细胞活动中对核内、细胞质内、内质网内蛋白质的组装和拆卸所起的各种作用,提出分子伴侣的作用可能是很广泛的。 1987年,Ellis在英国的《NA TURE》杂志上正式提出分子蛋白(molecular chaperone)的概念。 经过几度修正,1997年,Ellis对“分子伴侣”下了一个功能意义上的定义:分子伴侣使一大类相互之间没有关系的蛋白,它们具有的共同功能是帮助其他含蛋白的结构在体内进行非共价的组装或卸装,但不是这些结构在发挥其正常的生物功能是的永久组成成分。也就是说,凡是具有此功能的大分子都可以称之为分子伴侣,它们的序列和结构可以完全不同。 分子伴侣的发现使新生肽链自发折叠和组装的传统概念受到冲击而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自组装”到“有帮助的组装”使新生肽链折叠研究在概念上的一个深刻的转变。 2、分子伴侣的分布和种类 分子伴侣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主要是进化上比较保守的热休克蛋白。目前所研究的主要有Hsp28家族、Hsp40(Dnal)家族、Hsp60(GroEL)家族、Hsp70(Dnak)家族、Hsp90(HtpG)家族、Hsp100(CIp)家族,此外还有核浆素、伴侣素等[2]。其中,Hsp70s和chaperonins是在真核和原核生物中研究的最多、理解的最透彻的两大类分子伴侣. 当它们结合和释放底物时, 都需要有ATP和其它辅助因子的参与[3]。 3、分子伴侣的功能 现阶段,关于分子伴侣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分子伴侣促进生物大分子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等机制也有了一些突破。特别是对热休克蛋白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的研究。 3.1 分子伴侣在蛋白质折叠中的作用 所有的分子伴侣家族都具有帮助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折叠和组装的功能,体外合成的蛋白质不能正确的折叠和组装,或者是折叠和组装的速度很慢[1]。而在生物机体内,因为有分子伴侣的参与,折叠

分子伴侣

分子伴侣 定义 第一个分子伴侣(Molecula chaperone)-核质素是Laskey等于1978年在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的浸出液中发现的[1]。1980年,R.J.ELLis 在研究叶绿体内的核酮糖 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l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时发现了继核质素之后的第二个分子伴侣。1993年Ellis对分子伴侣做了确切的定义:即分子伴侣是一类帮助其他含多肽结构的物质在体内进行正确的非共价的组装,但并不构成被帮助的蛋白质的组成部分的相互之间有关系的蛋白质[2]。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分子伴侣的概念已经扩展到是一类能帮助其他蛋白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行降解、参与抗原的加工呈递和染色体的复制[3],并作用于一些信息转导分子以调节生长发育的蛋白质。 作用及作用机制 分子伴侣能够识别并调节细胞内多肽的折叠,除了能介导新生肽链的折叠、装配这一广为人知的功能外,还具有介导蛋白跨质膜转运[4]、调控信息传递通路和转录复制[3]、参与微管形成与修复和防止未折叠的蛋白质变性、免疫调控、抗肿瘤和病毒感染、促进细胞具有无限分裂潜能而抗衰老[5]等多重功能。 分子伴侣的多重功能大多是通过多肽链的正确折叠和协助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的形成来实现的。大部分蛋白的形成是在核糖体结合因子(ribosome-bound factors) -Hsp70- 伴侣素(chaperonins)三个分子伴侣组件的介导下折叠完成的。核糖体结合因子是与多肽链最早结合的一类分子伴侣,主要通过结合多肽链的疏水区域来保持多肽的可溶性,且与Hsp70相互协作完成多肽的初步折叠[6]。Hsp70能识别短序列的疏水残基,在Hsp40和NEFs的调控下,同时伴随着 ATP 的结合与水解,Hsp70的构象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完成与底物的结合和释放循环。被释放的底物可能重新与Dna K结合并继续折叠,或者过渡到下游的分子伴侣伴侣素中,进一步完成折叠[7]。伴侣素是一类特殊的分子伴侣,位于折叠途径的最下游,通过把底物包裹在内部的空腔内阻止底物与其它多肽发生作用,最终使得底物在密闭空间中完成折叠[6]。

疾病的分子机制

疾病的分子机制 疾病的分子机制是指一种狭义的概念,是指大分子(蛋白质与核酸)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这里我们只阐述遗传性疾病中的基因突变机制。同样,把由于基因突变、缺失或表达障碍引起的疾病也称为“基因病”。 一、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基因病的分类 1.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缺陷引起的疾病。目前已发现五六千种单基因病。其中,多数单基因病表现为显性遗传;有的为隐性遗传;还有的呈 X 性连锁遗传(如血友病)。 2.多基因病 多基因病是指由多个基因的结构或表达调控的改变引起的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都属于多基因病。多基因病的相关基因在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能等同,也可能有主有次。另外,也受年龄和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出基因的易感性。 3.获得性基因病 获得性基因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基因改变或丧失,但不会遗传。如 HBV 、 HCV 可整合到肝细胞的 DNA 上导致肝癌发生。 (二)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 gene mutation )是指基因组 DNA 分子在结构上发生核酸序列或数目的改变。我们讲基因突变存在于整个生物界,同样基因突变也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没有基因的突变,就没有进化;另外,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基因病的发生。 基因的突变存在突变热点( hot spots of mutation )或突变区。因为 DNA 分子上的各个部位碱基发生突变的频率不同,某的部位突变频率高的称为突变区,突变频率低的称保守区。如只涉及单个碱基改变者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 1.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多向性 基因突变的多向性是指同一位点( locus )上的同一祖先基因可独立发生多次突变,形成等位基因( multiple gene )。例如,在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存在基因A ,在一定的条件下基因 A 发生突变形成 A1,再突变形成 A2、 A3、 A4等,并

细胞间黏附分子

细胞间黏附分子 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参麦注射液的干预效果 [ 09-08-04 14:57:00 ] 编辑:studa20 作者:王俊王良荣胡明伦陈菲菲缪剑霞林丽娜 【摘要】目的:观察细胞间黏附分子 1( ICAM 1)在体外循环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参麦注射液(SM)肺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体外循环(CPB)转机前将参麦注射液0.6 ml/k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予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其余麻醉维持方法两组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停机后0.5小时(T1)、2小时(T2)、6小时(T3)、24小时(T4),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O2、PCO2、FiO2,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 a)DO2]以及呼吸指数(RI),并留取血清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浓度,同时记录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结果:P(A a)DO2、RI、 ICAM 1在体外循环停机后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此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或 P<0.01)。结论: ICAM 1的高低与体外循环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参麦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 1的分泌而起到肺保护作用。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损伤参麦注射液细胞间黏附分子 1 体外循环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肺损害。而在肺功能损害中炎症起主要作用。细胞间黏附分子 1 ( 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 lue 1,ICAM 1)是机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炎症细胞黏附、聚集,促进补体激活等一系列生化反应,而引起组织损伤。已有文献报道参麦注射液对器官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本研究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1 临床资料 选择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5~60岁。单瓣置换21例,双瓣置换9例,心功能Ⅱ~Ⅲ级,术前左室射血分数均>0.5,心胸比<0.7,血流动力血稳定,无感染征象,无慢性肺脏疾患,无肝肾功能异常,无感染征象,术前均未长期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2 试验方法 2.1 给药 3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常规麻醉后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组于CPB转机前将参麦注射液(10 ml/支,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Z51021845)0.6 ml/kg加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与肿瘤的关系及前景展望

响[J]畅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2):253‐256.[42]莫汉有,王丽芳,周润华,等.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血IL‐17、MMP‐3及MMP‐9的影响[J]畅重庆医学,2011,40(7):628‐630. [43]侯晓强,崔向军,潘蕾.青蒿琥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 膜细胞周期及细胞形态的影响[J]畅四川中医,2009,27(6):13‐14. [44]张长城,潘蕾,崔向军.青蒿琥酯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 膜细胞增殖及TNF‐α和IL‐1β分泌的影响[J]畅广东医学,2009,30(7):1048‐1049. [45]马超,朴惠善.白花蛇舌草的研究进展[J]畅时珍国医国药, 2006,2(17):269‐270. [46]张良,邢国胜,白人骁.白花蛇舌草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 增殖的影响[J]畅江西中医药,2008,5(1):64. [47]解雪峰,李俊,陈镇,等.野菊花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 滑膜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J]畅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3):2838‐2841. [48]陈晓宇,李俊,程文明,等.野菊花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大 鼠滑膜细胞超微结构及分泌功能的影响[J]畅解剖学杂志,2008,31(4):504‐507. [49]陈晓宇,李俊,解雪峰,等.野菊花总黄酮诱导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滑膜细胞凋亡[J]畅解剖学报,2007,38(5):569‐571. (收稿日期:2014‐04‐16) 作者单位: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 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与肿瘤的关系及前景展望 解世洋 自噬作为一种介导溶酶体中胞质蛋白和细胞 器降解的分解过程,对于细胞应对各种外界刺激和 维持稳态至关重要[1] 。在正常条件下,细胞正是通过蛋白生成与降解之间协调的平衡来维持自身稳态并持续更新细胞内的蛋白质组和细胞器。事实上,无论是基于对动物模型亦或是特定病理条件的研究,都表明自噬系统失常会导致不正常蛋白的显著堆积和细胞器的明显缺陷,从而导致细胞功能失常甚至于细胞死亡。而这也解释了为何自噬会参与到诸如细胞生长、分化、发展以及细胞对外来异 物的抵抗等过程中[2] 。 根据胞质蛋白被运送进入溶酶体方式的不同,自噬被划分为大自噬、小自噬以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3种形式。而近年来,CMA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CMA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了关注的重点,而基于抑制肿瘤细胞CMA途径的实验研究则为未来的抗肿瘤治疗指明了一个崭新的方向。1 自噬的定义与分类 自噬是细胞消化掉自身的一部分,是细胞内的物质成分利用溶酶体被降解过程的统称,它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自噬是细胞对内外界环境压力的一种反应,在某些情况下自噬还可以导致细胞死亡,被认为是区别于细胞凋亡(Ⅰ型程序性死亡)的 另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Ⅱ型程序性死亡)。 事实上,细胞正常情况下很少发生自噬,除非有诱发因素的存在。而由于这些来自细胞内外的诱发因素长期存在,因此,细胞保持了一种很低的、基础的自噬活性以维持自稳。所以说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是生物在其发育、老化过程中都存在的一个清除自身多余或受损细胞器的共同机制。生命体借此维持蛋白代谢平衡及细胞环境稳定,这一过程在细胞清除废物、结构重建、 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3] 。 根据细胞内底物运送到溶酶体腔内方式的不同,自噬可分为3种主要方式:大自噬(macroauto‐phagy)、小自噬(microautophagy)和CMA。大自噬是最具有特征的自噬过程并且可能也是细胞内最普遍的溶酶体降解方式。在大自噬中通过自噬体(autophagosome)与溶酶体(lysosome)的融合,底物蛋白进入溶酶体腔并被溶酶体中的酶水解,这种吞噬了细胞内成分的溶酶体被称为自噬溶酶体(autophagosome)[3]。相比之下,小自噬则是直接通过溶酶体膜的直接内陷,包裹吞噬细胞质中的底物。大、小自噬均可以通过选择或者非选择机制来吞饮大的细胞结构[4]。而CMA又区别于其他自噬途径,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选择性的细胞自噬机制。事实上,将CMA与其他2种自噬区别开来的正是其特有的通过胞质中的分子伴侣对底物蛋白的选择作用。因此,在CMA中,底物蛋白并不是通过“吞饮”方式,而是通过溶酶体膜上的受体进入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结构与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结构与生理功能研究 进展 同一类型的细胞通过识别而粘附,不易分开,这种细胞粘附(Adhesion)现象早在1907就被Wilson注意到。60、70年代人们致力于发展研究粘附现象的方法和明确有特异性和选择性的分子存在。70年代末,借助免疫识别的方法,初步确定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的存在。事实上,细胞的粘附在细胞周期调控、形态发生、变形和再生过程中极为关键。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粘附现象及其在突触的可塑性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格外引人瞩目,以下拟介绍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NCAMs)等CAMs的分子结构、信号传递和生理功能。 1 NCAMs分子结构与分子合成 1.1 神经系统细胞粘附分子分类 存在于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CAMs种类颇多。有关CAMs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一般分法是将其分为Ca2+依赖和Ca2+非依赖两大类[1,2]。前者包括粘着蛋白家族(Cadherins),后者包括整合素家族(Integrins)、选择素家族(Selectins)、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 superfamily)和膜相联蛋白多糖(Membrane-associated proteoglycans)。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又包括许多成员,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s)属其中一个大类。在大鼠NCAMs包括NCAM、L1等几种不同分子。 1.2 NCAM的结构 NCAM是一组多肽链,每一条链都有5个连续的同源区,区内有一个链内二硫键,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类似。5区之后为类似于纤维粘连蛋白 Ⅲ(FibronectinⅢ)重复系列的重复区。不同肽链的的差别既表现在胞浆区的不同,也表现在与细胞膜连接的方式不同。如鸡的NCAM有3个多肽,3个多肽的胞外区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跨膜区和胞内区,此由mRNA不同剪切所致。两个较大的多肽以胞浆段整合到膜蛋白,大的(ld)在胞浆区有额外的261个氨基酸,小的(sd)则没有,最小的(ssd)则无跨膜区,无胞浆区。ld 和sd整合到膜上,能运动,可被脂肪酸酰化ssd无跨膜区,但锚在磷脂上,更易于在膜表面运动。sd和ld胞浆区可与细胞的有关分子相互作用,发生丝氨酸、苏氨酸 的磷酸化,其中ld含有更多的磷酸化位点。5区及以上的3个位点结合有寡糖,包括多唾液酸(α-2,8-PSA)等。 NCAM的结合活性位于Fr1片段(6.5×104u),含氨基末端,无大量的PSA,不超过400残基。CNBr片段含大量PSA,PSA位于404、430和459位的 天冬酰胺连接的寡糖结构(Asparagine-linked oligosaccharides,ALO)上。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及手术操作的分类编码 疾病、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应按卫生部“卫医[2001]286 号”文件执行,首页中的出院诊断按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0)编码,手术操作按(ICD 一9 一cM 一3)编码。 (一)编码人员要求 1、必须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 一9 一CM 一3)的编码原则和编码技能。 2、接受过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0)和手术操作分类(ICD 一9 一CM 一3)培训。 3、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 4、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5、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经常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与交流。 (二)编目工作要求 1、建立国际疾病分类(ICD —10)和手术操作(ICD —9 一CM 一3)系统库。 2、掌握国际疾病分类(ICD 一1 0)每章节的编码规则、注释和定义。 3、每份病案首页中的出院诊断和手术名称必须按要求编码并签名。 4、对疑难病、少见病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确保编码 的准确。

5、对主次诊断不清,手术名称不正确、诊断术语不全或遗漏,应及时通知医师修改、补缺后再编码。 6、掌握各种术式的内涵,对新术式应用扩展码加以补充,以弥补(ICD 一9 一CM 一3)原着编码的不足。 7、编目的准确率大于95% 。 8、在编码中要结合第一卷核对,重点看第一卷中包括与不包括的注释及指示性说明,采用多编码方法,保证编码的准确性、完整性。 (三)编码的原则 遵循(ICD —9 一CM 一3)、(ICD —10)编目的总规则: 1、单一编码和多编码:医院各种报表均采用单一编码,对于因其他目的使用疾病分类的情况一般采用多编码方法,要求必须对3 个疾病诊断和2 个手术操作名称进行编码。 2、编码级别:(ICD 一9 一CM 一3)、(ICD 一10)有类目、亚目和细目之分,如有亚目、细目者必须编码至亚目或 细目(对于开放性闭合性骨折的细目必须使用),(ICU 一10) 前3?4位数有统一要求,3位数编码是核心分类,5—6位数可根据需要而扩展。 3、星剑号编码系统:星剑号双重分类涉及统计编码的选择,由于剑号编码是明确的病因编码,要严格选择剑号编码为统计编码,星号编码是附加编码,要求一起使用,剑号 编码在前,星号编码在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