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6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图象问题(人教版)

备战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6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图象问题(人教版)
备战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6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图象问题(人教版)

备战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6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

关的图象问题(人教版)

高频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速度图象、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F-t图象图象、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加速度图象

动态发布:2010安徽理综第22题、2011北京理综卷第18题、2010福建理综第16题、2010高考海南物理第16题、2011新课标卷第21题

命题规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图象问题主要有速度图象、F-t图象、加速度图象等。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图象是重要的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速度图象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考命题常以新情境来考查,而且经常与其他知识综合出题。难度中等。

命题分析

考查方式一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速度图象问题

【命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速度图象可得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合外力。高考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速度图象问题考查基础知识,一般难度不大。

例1.(2010安徽理综第22题)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

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

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系数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图1 (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a 1=

1

10

20t v v ?-=1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 f = ma 1 解得 F =6N

(3)由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得s=

22010v v +×△t 1+2

1

×v 20×△t 2=46m 【点评】此题考查与图象相关的牛顿第二定律应用问题。要把物体运动图象与物体运动图景对应起来,应用相关知识解答。

考查方式二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F-t 图象问题

【命题分析】F-t 图象与牛顿运动定律密切相关,图象问题要善于从图象中找出解题信息,把图象与物理图景相联系,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解答。高考对F-t 图象的考查难度中等。

例2. (2011北京理综卷第18题)“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上部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g

B.2g

C.3g

D.4g

【解析】:从图象可知此人重力约为0.6F 0,质量为0.6F 0/g ,弹性绳中最大拉力为1.8F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8F 0-0.6F 0=0.6F 0/g ·a ,解得最大加速度a=2g ,选项B 正确。

【答案】:B

【点评】此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F-t 图象等知识点。

例3.(2010福建理综第16题)质量为

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面上,

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

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

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

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

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物体在t=0到t=12s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在6-9s时间内:F=f,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s3=vt=6×3m=18m。

在9-12时间内:F>f,物体以v=6m/s为初速度,以a=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

移s4=vt+1

2

at2=6×3m+

1

2

×2×32m=27m

所以0~12s内物体的位移为:s=s1+s2+s3+s4=54m,选项B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属于多过程问题,综合考查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点,需要考生准确分析出物体在每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性质。例4.(2010高考海南物理第16题)图3-1中,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内F的变化如图3-2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求1s、1.5s、2s、3s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3s末物块的速度;

图2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 内木板和物块的v —t 图象,据此求0~3s 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

【解析】(1)设木板和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 和a ’,在t 时刻木板和物块的速度分别为v t 和v t ’,木板和物块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f ,依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和摩擦定律得f=ma ’ ① f=μmg ,当v t ’< v t ② v t 2’=v t 1’+a ’(t 2-t 1) ③

F-f=(2m )a

v t 2=v t 1+a (t 2-t 1)

由①②③④⑤式与题给条件得v 1=4m/s ,v 1.5=4.5m/s ,v 2=4m/s ,v 3=4m/s , ⑥

v 2’=4m/s ,v 3’=4m/s ,

(2)由⑥⑦式得到物块与木板运动的t v 图象,如右图所示。在0~3s 内物块相对于木板的距离△s 等于木板和物块v —t 图线下的面积之差,即图中带阴影的四边形面积,该四边形由两个三角形组成,上面的三角形面积为0.25(m),下面的三角形面积为2(m),因此△s=2.25。

【点评】此题考查隔离法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直线运动规律及图象等。

考查方式二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a-t 图象问题

【命题分析】a-t 图象是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速度与牛顿运动定律密切相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可得出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高考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a-t 图象问题一般难度较大。

例5. (2011新课标卷第21题)如图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现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

【解析】:当给木块施加的水平力F小于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二者一起做加速运动。当给木块施加的水平力F大于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木板所受摩擦力不变,木板加速度a1为一恒量,木板做匀加速运动。设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则木块所受合外力为kt-f,由牛顿第二定律,木块加速度a2=(kt-f)/m,所以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A。

【答案】:A

【点评】此题考查叠加体、整体法隔离法受力方向、加速

届高中高考物理一轮总结复习计划规划方案.doc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 2018 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 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 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 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 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 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 ”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 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 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 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 2 班平均分达到60 分 3、 4 班平均分达到50 分

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具体分配(自2017.6.18-2018.1.18 ) 周次复习内容具体时间 1 第一讲 : 直线运动、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06.18 1. 关于运动的描述 (2 课时 ) 至 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5 课时 ) 2017.06.28 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3 课时 ) 4 章节检测( 4 课时 ) 2 第三讲 :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017.06.29 至 1 两种常见的力 (4 课时 ) 2017.07.06 1

高考物理复习选用什么样的资料比较好

高考物理复习选用什么样的资料比较好 高考物理复习问题 学生:听说第一轮复习将做大量的习题,市场上的教辅资料可谓 汗牛充栋,选用什么样的资料比较好呢?在资料的使用上有什么秘诀吗? 老师:我本人不主张高三的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整天泡在题海中,但是不做题是不行的,必须经过实战演练才能知道哪些知识在理解上 或者应用上还有不足。对于教辅资料我认为不要太多,有两本就够了。在自己选择教辅资料时,我建议应该选择难易适度的。标准是这样的,假设一章有10道试题,如果你发现几乎没有不会的,那么这本教辅资 料对你来说就是过于简单了,如果有7到8道题经过长时间思考都没 有解题思路,那就是过于难了。过于简单和过于难都会浪费你宝贵的 复习时间,这样的教辅资料对一轮复习是不合适的。对于教辅资料的 使用也要注意一下几点: (1)哪些题是一看就会的,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才能做对的, 哪些题是经过深度思考后一点思路都没有的,这些题必须做好不同的 标识。 (2)对那些一点思路没有的习题,必须通过同学或老师的协助使 之变成有思路的习题,这些知识点就是你们备考路上的“拦路虎”, 一定要把他们都“消灭”了。 (3)要定期回头复习那些经过深度思考才做出的习题,保证思路 上的畅通。 (4)要把自己不会的习题、做错的习题实行归类,看看哪些题是 方法上的错误,哪些题是计算上的失误,哪些题是概念理解不透造成 的错误,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下来。 掌握自己犯错的类型,就为防范错误做好了准备,整理一个错题 本是复习的一个好办法,便于集中查阅自己犯过的错误。当看到以前

出现过的问题,应该随时翻看课本里面相对应的内容,这样边记边看效果会更显著,不会的知识点就会越来越少了。 高考物理复习技巧 1.模型归类 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实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相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解题规范 高考越来越重视解题规范,体现在物理学科中就是文字说明。解一道题不是列出公式,得出答案就能够的,必须标明步骤,说明用的是什么定理,为什么能用这个定理,有时还需要说明物体在特殊时刻的特殊状态。这样既让老师一目了然,又有利于理清自己的思路,还方便检查,最重要的是能协助我们在分步骤评分的评分标准中少丢几分。 3.大胆猜想 物理题目常常是假想出的理想情况,几乎都能够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所以当看到一道题目的背景很陌生时,就像今年高考物理的压轴题,不要慌了手脚。在最后的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保持沉着冷静,根据给出的物理量和物理关系,把相关的公式都列出来,大胆地猜想磁场的势能与重力场的势能是怎样复合的,取最值的情况是怎样的,充分利用图像提供的变化规律和数据,在没有完全理解题目的情况下多得几分是完全有可能的。 4.知识分层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及答案(2)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及答案(2)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斜面实验,就能使实验成功 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2.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 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 3.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 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4.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对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安培总结出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 C.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时空观 D.第谷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归纳得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 5.物理学中最早使用理想实验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和发现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完成,他们依次是() 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奥斯特 B.牛顿、卡文迪许、洛伦兹和安培 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奥斯特 D.伽利略、牛顿、库仑和洛伦兹. 6.关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韦伯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C.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D.安培观察到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7.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含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2018届高考物理课外辅导讲义(1) 一、选择题 1.(2017·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如图所示,中间有孔的物块A 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通过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物体拉着匀速向上运动,则关于拉力F 以及拉力作用点的移动速度v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不变,v 不变 B .F 增大,v 减小 C .F 增大,v 增大 D .F 增大,v 不变 解析:选B.设绳子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为θ,因为A 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有:Fcos θ=mg ,因为θ增大,则F 增大,物体A 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v 1=vcos θ,因为θ增大,则v 减小,故B 正确,ACD 错误. 2.(2017·重庆市永川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诊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撤掉挡板A 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竖直向下 B .图乙中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圆环内径r =1.6 m ,小球沿环的内表面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可以为2 m/s C .图丙中皮带轮上b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a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 点的半径为r ,b 点的半径4r ,c 点的半径为2r) D .图丁中用铁锤水平打击弹簧片后,B 球比A 球先着地 解析:选C.开始小球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和支持力处于平衡,重力和弹簧的合力方向与支持力方向相反,撤掉挡板的A 的瞬间,支持力为零,弹簧弹力不变,则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方向与之前支持力的方向相反,则加速度的方向为垂直挡板向下.故A 错误.小球在圆环的最高点的临 界情况是:mg =m v 2r ,解得v =gr =4 m/s ,知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4 m/s.故B 错误.a 、c 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 =v 2r ,则a 、c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b 、c 两点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 =rω2,则b 、c 两点的加速度之比为2∶1,可知a 、b 两点的加速度相等.故C 正确.图丁中用铁锤水平打击弹簧片后,A 做平抛运动,B 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地.故D 错误.故选C. 3.如图,在x 轴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x 轴下方存在垂直纸面 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B 2 的匀强磁场.一带负电的粒子从原点O 以与x 轴成60°角的方向斜向上射入磁场,且在上方运动半径为R(不计重力),则( ) A .粒子经偏转一定能回到原点O B .粒子在x 轴上方和下方两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1

【2020】最新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专题(多资料总结)-全国卷-Word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41、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42、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四大核变”及应用 ★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包括α衰变和β衰变); α衰变:例如:β衰变:例如: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包括、中子的发现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如:(质子) 42He+94Be→126C+10n (中子)★3.重核的裂变(以23592U的链式反应为代表,可用于核能发电和原子弹); ★4.轻核的聚变(以21H和31H的热核反应为代表,存在于太阳内部,可用于氢弹)。 补充:【考试说明中要求而平日里少考的内容】 1、自感和涡流:通过导体或线圈本身的电流改变,线圈本身就产生自感电动 势,其大小与其自身电流变化快慢有关。由于导体在圆周方向可以等效成一圈圈的闭合电路,由于自感产生的自感电流就像一圈圈的漩涡,所以称为涡流。该电流可以使导体发热。 2、核力:一种区别于电场力和万有引力之外的只作用在核子之间的力。在约 0.5×10-15m~2×10-15m的距离内主要表现为引力。大于2×10-15m就迅速 减小到零;在小于0.5×10-15m又迅速转变为强大的斥力使核子不能融合在一起。 3、半衰期:原子核数目减少到原来一半所经过的时间,其衰变速率由核本身 的因素决定。跟外界因素无关。 4、平均结合能: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每个核子平均放出的能量. 核子的平均结 合能越大,原子核就越稳定。而最轻和最重的一些核(元素周期表上两端的原子核)平均给合能较小。 5、光电效应: 1、内容: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表面发射出光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光电子是物体表面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产生的,光电效应是光具有粒子性的有力例证。 2、光电效应的规律: (1)任何一种金属材料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人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高考物理常考史实精选

高考物理常考史实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时代的仪器、设备十分简陋,技术也比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正比于t2 并给以实验检验;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4、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国植物学家;在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粉时,发现了“布朗运动”. 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 8、开尔文:英国科学家;创立了把-273℃作为零度的热力学温标. 9、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10、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12、奥斯特:丹麦科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14、汤姆生:英国科学家;研究阴极射线,发现电子,测得了电子的比荷e/m;汤姆生还提出了“枣糕模型”,在当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 15、劳伦斯:美国科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类在获得高能粒子方面迈进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17、楞次:德国科学家;概括试验结果,发表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原子核-高考物理总复习-高考物理总复习讲义

第64讲 原子核 弱项清单,核反应方程的书写没有真正了解衰变的本质特征,核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质 量亏损的方程ΔE =Δmc 2 写错,对核反应中吸能和放能不理解. 知识整合 一、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________放射某些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为________.

2.三种射线的实质与对比 3.原子核的组成 (1)原子核: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________. (2)核电荷数(Z):等于核内____________,也等于核外____________,还等于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_____. (3)核质量数(A):等于核内的________,即________与________之和. (4)原子核通常用A Z X 表示.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核,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因而互称________.有放射性的称放射性________. 二、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________的变化叫原子核的________. 2.分类 (1)α衰变:A Z X →A -4Z -2Y +4 2He ,同时放出γ射线; (2)β衰变:A Z X → A Z +1Y +0 -1e ,同时放出γ射线. 3.半衰期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________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2)半衰期的大小由放射性元素的________决定,跟原子所处的外部条件(如压强、温度等)和化学状态(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

三、放射性同位素及应用 1.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应用于工业、探伤、农业、医疗等. 2.做示踪原子. 四、核反应 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核,产生另一种新核的反应过程. 典型核反应: 1.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14 7N+42He→17 8O+11H. 2.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94Be+42He→12 6C+10n. 3.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的核反应方程为:2713Al+42He→3015P+10n,3015P →3014Si+01e. 常见的核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五、核力与结合能 1.核力和结合能 由于原子核中的核子间存在强大的核力,使得原子核成为一个坚固的集合体,要把原子核中的核子拆散,就得克服核力而做巨大的功,反之,要把核子集合成一个原子核,就要放出巨大的能量. 原子核是核子结合在一起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原子核越大,结合能越________,因此有意义的是它的结合能与核子数之比,称________,也叫平均结合能.平均结合能越________,表示原子核子核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2.质能方程 (1)质能方程:________,m是物体的质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 上述表明:物体的质量和能量间有一定联系,即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当物体的能量增加或减小ΔE,它的质量也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Δm,ΔE与Δm的关系是________. (2)质量亏损 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释放能量,按上述关系,原子核的质量要________组成原子核的核子总质量,这个质量差异叫质量亏损. 3.获得核能的途径 (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为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________,并释放出大量核能.重核裂变时发生链式反应的最小体积叫临界体积. (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和氚核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反应又叫________. 方法技巧考点1 原子核和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规律及实质 (1)两种衰变的比较

高考物理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 (3)

高考物理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6) 碰撞与动量守恒 例76: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着两木块A和B,A的质量大,现同时施加大小相等的恒力F 使它们相向运动,然后又同时撤去外力F,结果A和B迎面相碰后合在一起,问A和B合在一起后的运动情况将是() A.停止运动 B.因A的质量大而向右运动 C.因B的速度大而向左运动 D.运动方向不能确定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A的质量大,所以它的惯性大,所以它不容停下来,因此应该选B;或者因为B的速度大,所以它肯定比A后停下来,所以应该选C。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能够全面分析题目条件,只是从一个单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失之偏颇。 【解题指导】碰撞问题应该从动量的角度去思考,而不能仅看质量或者速度,因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是一起起作用的。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由动量定理知,A和B两物体在碰撞之前的动量等大反向,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因此碰撞之后合在一起的总动量为零,故选A。 练习76: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两球相碰后有一球停止运动,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碰后,A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大于B的动量 B.若碰后,A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小于B的动量 C.若碰后,B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大于B的动量 D.若碰后,B球速度为0,则碰前A的动量一定小于B的动量 例77:质量为M的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当车中的砂子从底部的漏斗中不断流下时,车子的速度将()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大 D. 无法确定 【错解分析】错解:因为随着砂子的不断流下,车子的总质量减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总动量不变,所以车速增大,故选C。 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问题时,研究对象的选取出了问题。因为,此时,应保持初、末状态研究对象的是同一系统,质量不变。 【解题指导】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时候,在所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系统一定不能发生变化,抓住研究对象,分析组成该系统的各个部分的动量变化情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答案】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高考:怎样做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及准备

高考:怎样做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及准备 计划先搁一边,我们得先谈谈物理。 如果你都不知道物理,不懂物理,不爱物理,那你肯定也就学不好物理。 所以,我们得先谈谈怎么爱上物理。 生活处处都是物理,你要是不懂她,那你就是个土星人了,比喵星人还可怕。 初中阶段我们就学习过浮力,原来我们要是安静的躺在上海的海上,我们是沉不下去的,所以落水的你和不会游泳的你不用慌,你只需要保证美美的脸蛋露出水面朝着天看就好了,保你不死。那你要是不小心挂了呢,那只能怪你不会游泳了。“啊啊啊,老师,我要学游泳。”哈哈,把物理学好!要学会游泳,一定要向牛顿老爷爷讨教他的第三运动定律。 依然记得你很小的时候,很喜欢玩四个轮的滑轮鞋。那种踩着火轮般的翱翔,已经让你难以抑制内心的激情,加速,转弯,摔倒,呜呜呜,膝盖好疼哦。小朋友,转弯的时候,身体一定要往内倾斜哦。高一时,学了匀速圆周运动后你才发现自己膝盖上的疤留得还是有点原因的,多么痛的领悟。 感觉上面讲的都好傻。 眨巴眼,高一高二就这样过去了,感觉好对不起物理。没事,你这不还有高三么?经过高一高二基础知识的学习,想必你对高中物理所要求的核心知识都有所了解。高三还是蛮紧张的,内容多要求高,所以我们还是得做好充足的工作,来迎接即将到来的疯狂。接下去我们就来好好研究一下应该如何做好高考物理的第一轮复习及准备。 1.夯实基础,抓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要着眼于基础知识部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和训练,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般应用。要严把基础关,就要认真研读课本,仔细阅读和理解课本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和每一幅图,认真做好每一道题。当然,打好基础并不是对概念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去记忆。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系统地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分清主次,理解物理理论的实质。对物理概念应该从定义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弄清楚高中物理各个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总之,基础知识是本,是解题的依据,否则,高三物理复习将寸步难行。 2.加强练习,实现物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同学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之外,还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快速准确的解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课后典型习题都做一遍,清楚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习题中使用的,掌握基本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公式灵活运用的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实际上是一个审视题意、分析解题条件的思维过程。因此,通过多解题,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通过题意如何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如何分析并提炼出题目中所给出的物理过程、情境、模型,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定理、定律解答。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一定需要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这一点对于解决复杂情境物理过程时,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为了尽量减少错误,培养出良好的习惯,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首先画图,把题目告诉我们的物理量分别代入情境中,建立基本物理模型,然后通过题目要求的物理量与已经构建的过程进行联系,寻找规律,思考相关的物理基础表达式,最后列出式子进行求解。适当的做题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做题,实现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 3.不懂就问,不给知识盲点留下任何存在的空间。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你不可能会一帆风顺。在你研读教材的时候,对于出现的任何一句你无法理解的表述,你都应该把它圈出来作为问题向老师问清楚。在你做练习做错了时候,而且实在是百思不得解的情况下,你也应该把试题圈好拿去问老师。学习需要一种专研精神,不懂就问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它会带动你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问老师,你最后成功解决了自己的理解误区或盲点,这可以算作上是一种小小的成功,它会提高你对物理的进一步的理解,更会给你带来学习物理的信心。当然,学无止境,在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之后,你应该朝着更高的方向进发,多去做做难一点综合一些的试题,就是这样,做着问,问着做,一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讲义

动量 知识网络: 单元切块: 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即: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其中重点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动量及冲量概念; 2.理解和掌握动量定理的内容以及动量定理的实际应用; 3.掌握矢量方向的表示方法,会用代数方法研究一维的矢量问题。 教学重点:动量、冲量的概念,动量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动量、冲量的矢量性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动量和冲量 1.动量 按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mv (1)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2)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 (3)动量的相对性:由于物体的速度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物体的动量也与参考系选取有关,因而动量具有相对性。题中没有特别说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动量的变化: = ? p-' p p 由于动量为矢量,则求解动量的变化时,其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若初末动量在同一直线上,则在选定正方向的前提下,可化矢量运算为代数运算。 (2)若初末动量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1】一个质量为m=40g的乒乓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v=1m/s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0.5m/s。求在碰撞过程中,乒乓球动量变化为多少? 2.冲量 按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Ft (1)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2)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在不断变化,如绳子拉物体做圆周运动,则绳的拉力在时间t内的冲量,就不能说是力的方向就是冲量的方向。对于方向不断变化的力的冲量,其方向可以通过动量变化的方向间接得出。 (3)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计算恒力的冲量。对于变力的冲量,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 (4)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 【例2】质量为m的小球由高为H的光滑固定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 m 点评:特别要注意,该过程中弹力虽然不做功,但对物体有冲量。 二、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既I=Δp (1)动量定理表明冲量是使物体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量度。这里所说的冲量必须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或者说是物体所受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B. 伽利略最先验证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下落快慢相同 C. 奥斯特为了解释磁体产生的磁场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 贝克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电量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使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 C. 探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2012 x v t at =+是利用微元法推导出来的 3.下列关于科学家对电磁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安培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安培定则 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由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的规律 D. 楞次总结出了楞次定律并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德布罗意大胆的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了实物粒子,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的假设. 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D. 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就是高速氦核流 5.下列关于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 A. 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 C. 奥斯特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D. 玻尔提出任何物体都有波动性,宏观物体表现不明显,微观物体则表现很明显 6.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首次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 牛顿、卡文迪许 B. 开普勒、卡文迪许 C. 开普勒、伽利略 D. 伽利略、卡文迪许 7.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高中物理全套培优讲义

U x 第1讲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 (考纲要求 Ⅰ) 1.质点 (1)定义: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叫质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 2.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2)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 ( ) (3)参考系必须要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 ( ) (4)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取同一参考系. ( ) 答案 (1)√ (2)× (3)× (4)√ 位移、速度 (考纲要求 Ⅱ) 1.位移和路程 (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速度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x t ,是矢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3.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2)一个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路程不会大于位移的大小. ( ) (3)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或该位置)物体运动的方向.( ) 答案 (1)√ (2)× (3)√ (4)√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doc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对于高考物理的复习,你有什么好方法呢?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以供大家学习。 (一) 一、动能 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Ek=mv2,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相对量。 二、动能定理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EK>0表示动能增加,EK<0表示动能减小。 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比如内能)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这里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 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

5.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使我们有了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但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在某一方向应用动能定理。 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即动能定理对恒力、变力做功都适用;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均适用。 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二) 一、弹性势能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说明: 1、弹性形变弹力的相互作用 2、由于整个物体都发生了形变,各部分之间都有弹力 3、这种能量归结为势能 对比:重力势能是由于有重力的相互作用,具有对外做功本领而具有的一种能量 引导: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一样大小都和相对位置有关。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我们研究最简单的,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 2、研究弹性势能的出发点 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都是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在讨论重力势能

2021届全国卷物理史重点考点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二、相对论: 8、(a)、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 不变。 (b)、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2E mc =。 9、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和经典(牛顿)时空观的区别 经典(牛顿)时空观: (1)空间是绝对静止不动的(即绝对空间),时间是绝对不变的(即绝对时间)。 (2)空间和时间跟任何外界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情况无关。 (3)空间是三维空间,时间是一维的,空间和时间彼此独立。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①“同时”的相对性 ②运动的时钟变慢 ③运动的尺子缩短 ④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10、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hv ε=;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含答案(4)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经典测试题含答案(4) 一、选择题 1.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家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 2.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 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 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 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 4.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选项中说法全部正确的是( ) 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被誉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②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③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地描述电场 ④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⑤汤姆孙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⑥库仑利用扭秤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③④⑥ 5.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科学家和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通过实验证明了惯性定律的正确性 C.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基本电荷的数值 D.奥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由此得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7.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高考物理 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2012高考物理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在高三的最后复习阶段,学生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高考物理也就是“12道选择题、l道选作题、2道实验题和4道计算题”,总分150分.学生对于一般的物理基础题基本上没有问题,其错误大多是在不定项选择题上发生;另外,做计算题的能力还有些差,有时候没有一点解题的思路和程序,有时候理解题意有些偏差,有时候把问题搞得很复杂,有时候又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而对于实验题,简直是摸不着头脑,常考常新,基本上得不到分数.“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上述“物理场景”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是高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同学们要正视问题,调整心态,充满信心,更要注重解题方法与应试技巧的积累,把自己头脑中储存的物理知识有效地转化成分数.高考——分数是硬道理,学物理不能“一看就懂,一听就会,一作就错”,而要把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转化成分数.在这里我想从“物理场景”的角度谈谈物理解题的策略与方法,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关于12道物理选择题 1.选择题失分的原因剖析 物理考试中,选择题有12题共48分,分数非常可观,故考试成败的关键在于选择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选择题失分较多的关键是处理题目时过于草率,这和平时的练习有直接联系.无论单选多选,处理选择题时建议把它当做稍大些的题处理.在处理大题的时候,同学们会自觉地画图、审题、弄清物理情境中出现的系统、状态与过程,挖出隐含条件,同学们格外重视这些因素,也做得比较到位.但在处理选择题的过程中,画图、审题程序往往被忽略,这样就埋下了隐患,导致丢分.所以,选择题失分不要总是归结为马虎、粗心!一定要注重审题及其他程序,不能凭一种单纯的物理感觉去解题. 2.选择题的求解技巧

2019-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

二.选择题 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对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这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 B. 这连续三个1s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C. 这连续三个1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 D. 这连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 【参考答案】ACD 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正确的是

A. :::2:1 B. :::: C. :::: D. ::::1 【参考答案】D 则:子弹依次穿过321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 得:子弹依次穿过123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1 设子弹穿过第三木块所用时间为1秒,则穿过3,2两木块时间为:, 穿过3,2,1三木块时间为: 则:子弹依次穿过3,2,1三木块时速度之比为:1::,所以,子弹 依次穿过1,2,3三木块时速度之比为:::1; 故D正确,ABC错误;. 3.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

e为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由a到b的总时间为,则它从a 到e所用的时间为 A. B. C. D. 【参考答案】D

4.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设滑块经C时的速度为,则 A. 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B. C. 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参考答案】AD 5.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

选修3-4综合 一、相对论简介 1、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假设 (1)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这个假设通常称为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 (2)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的运动没有关系。 这个假设通常叫做光速不变原理 2、狭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 (1)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经典物理学认为,某两个事件,在不同的惯性系中观察,它们发生的时间差,也就是它们的时间 间隔,总是相同的.但是,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出发,我们会看到,时间间隔是相对的. 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即所谓的钟慢效应,而且,运动速度越快,钟走的越慢,接近光速 时,钟就几乎停止了。 (2)长度的相对性 在尺子长度方向上运动的尺子比静止的尺子短,即所谓的尺缩效应,速度越大,差别也越大,当 速度接近光速时,尺子缩成一个点。当杆沿着垂直于自身的方向运动时,测得的长度和静止时一 样。 (3)相对论质量 物体以速度v 运动时的质量m 和它静止时的质量m 0之间有如下关系:c v m m =-= ββ201 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很高,它的质量明显地大于静止质量。 (4)质能方程 相对论另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大家已经学过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 mc 2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比光速小很多时, 2020222 022 02212111v m c m )c v (c m c m mc E ?+=?+≈-==β 1/2mv 2就是通常讲的动能,可见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