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1)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1)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1)

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

作者:姚登峰, 江铭虎, 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 侯仁魁,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 YAO Dengfeng , JIANG Minghu, Abudoukelimu Abulizi, HOU Renkui, Halidanmu Abudukelimu

作者单位:姚登峰,YAO Dengfeng(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4;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江铭虎,阿布都克力木

·阿布力孜,JIANG Minghu,Abudoukelimu Abulizi(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验室,北京100084;清

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侯仁魁,HOU Renkui(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计算语言学实

验室,北京100084;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Halidanmu

Abudukelimu(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刊名:

中文信息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年,卷(期):2015,29(5)

引用本文格式:姚登峰.江铭虎.阿布都克力木·阿布力孜.侯仁魁.哈里旦木·阿布都克里木.YAO Dengfeng.JIANG Minghu. Abudoukelimu Abulizi.HOU Renkui.Halidanmu Abudukelimu基于聋人案例的空间隐喻语义认知计算[期刊论文]-中文信息学报2015(5)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310977244.html, 基于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的语义分析 作者:侯亚军 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3期 【摘要】:根据意象图式与概念隐喻理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主要探讨网络流行语以及汉语熟语的语义分析。由于意象图式可以充当隐喻映射的始源域,它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可以充当其它概念的基础。因此可以为许多抽象概念的隐喻引申提供结构理据。由于人们头脑意象图式的构建,使得网络流行语以及俗语的概念隐喻被人们所理解,并产生含蓄、易懂、幽默的效果。 【关键词】:概念隐喻意象图式熟语网络流行语语义分析 引言 意象图式和隐喻是语言的认知过程的主要认知方式,两者有紧密的联系。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意象图式,并将其引用到隐喻分析之中。意象图式赋予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帮助人类预测和推理建立在人们日常身体经验基础上的普遍概念系统。Lakoff( 1987,1990)和 Johnson( 1987),以及 Talmy ( 1988)都认为诸如意象图式的涉身概念可经过系统扩展后提供结构给较抽象的概念或概念域,意象图式可以充当隐喻映射的始源域。意象图式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可以充当其它概念的基础。因为,意象图式派生于我们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人类自身的基本客观体验产生了意象图式。意象图式理论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概念隐喻理论和一词多义现象研究这两个方面。1993年,Lakoff 系统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其核心内容是“隐喻是跨概念的系统映射”。后来,Lakoff 和其他语言学家用意象图式来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其研究表明,一个词的多种意义,实际上可以用简单的意象图式来进行概括。这些研究也进一步说明了意象图式是大量经验的抽象概括;我们的经验可以无数,但是意象图式的数量极少,我们可以用有限的意象图式来组织和理解无限的经验。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意象图式理论日益成为语言研究的焦点。 熟语常常被认为是组成词汇的一个杂论无章的特殊的部分,因此有着与表面意思不同的深层含义或特殊的含义。网路流行语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积之广使得一些新词新意应运而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许多熟语和网络流行语的比喻意义是由概念隐喻构建与激活的。近年来,许多认知学家以及研究者更加关注探究习语和网络流行语的认知机制。本文尝试使用认知机制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对汉语网络流行语和熟语的概念隐喻进行语义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网络流行语和熟语传达意义的过程。 1.什么是概念隐喻

隐喻的语义理解及其跨文化差异比较

第8卷第1期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8No.12009年3月 JOURNAL OF GUANG 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March 2009 文章编号:1671-8496-(2009)01-0100-04 隐喻的语义理解及其跨文化差异比较 王韶芳 (广东省财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445)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 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从语义理解入手,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差异从文化根源差异和英汉隐喻关系差异进行深入比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英语隐喻,培养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隐喻;语义理解;跨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he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 and th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 WANG Shao-fang (Guangdong Finance Institute,Guangzhou 510445,China) Abstract:Metaphor is not only a figure of speech,but a common method of thinking,which is the basics of human cognition,thinking,experiences and even acts.So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and understand metaphor that is closely link with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learn English better.Start with the semantic understanding of metaphor,and then compare cross-cultural sour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 and their links,helping readers cultivate English ways of thinking and enhance English learning effect.Key words:metaphor;the semantic understanding;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收稿日期:2008-11-21 作者简介:王韶芳(1975-),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及应用语言学 隐喻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古今中外对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在西方,从公元前的亚里士多德到20世纪30年代的理查兹,主要研究隐喻的修辞学;到70年代初,侧重于从逻辑、哲学以及语言角度研究隐喻的语义现象;从70年代至今,开始对隐喻进行全方位的多学科研究,正如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 We Live By)所指出的,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和社会文化发生的基础,而语言反过来又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产生着影响。我国研究隐喻的历史也非常悠久,但是在中国,直到 20世纪80年代,一般还认为隐喻是比喻的一个分 支,都是把隐喻放在“比喻”这个大纲下与明喻等平行研究。到了近十年,我国语言学界才出现了一批介绍引进和借鉴西方认知语言学的学者,使我国的隐喻研究从传统的辞格和语义研究进入 到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隐喻是民族语言文化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联系紧密的部分,深刻反映各个民族思维的相似性与差异,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情况看,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在隐喻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它们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是逐步建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增强英语语感,提高交际效率的有效途径。 1隐喻的语义理解 隐喻的生成是一个概念跨域的喻化过程,是借助语言形式变化的外壳而实施的语言意义的创造性表达,是利用语言形式进行的词汇语义特征的跨域互动,隐喻的存在与应用依附于语义。从语义学角度看,隐喻的施为过程就是把核心喻词 (core metaphorical word)在始发域(source domain)

结构性隐喻论文:结构性隐喻与句法语义搭配

结构性隐喻论文:结构性隐喻与句法语义搭配 【中文摘要】结构性隐喻作为概念隐喻的一个基本类型,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在结构性隐喻框架下,始源域的概念结构向目标域的映射是呈系统性的。本文从词语搭配的角度出发,依托配价理论,在俄语、汉语内部和俄汉语两系统之间,探究结构性隐喻下的始源域与目标域间的映射在语言形式上是否也呈系统性(或一一映射)。本文将对隐喻和结构性隐喻、配价理论和句法语义搭配的理论及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考查结构性隐喻下始源概念语词和目标概念语词的搭配能力是否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俄汉语间结构性隐喻在语言系统的映射方式上的差异。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概念系统的自由转换不等同于语言系统的自由转换,因而不能用语言系统的事实去证明概念系统的事实。结构性隐喻仅仅指出了语词跨越概念域搭配的可能性,说明的也只是思维属性,语言事实对此的证明能力是有限的。本文由绪论、主体四章和结语组成。第一章绪论中将指出本文研究的、方法、内容、意义及创新之处。第二章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三章主要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结构性隐喻的来源和发展,以及结构性隐喻的典型特征作介绍。第四章分别考察俄汉语中“时间—金钱”结构性隐喻,分析俄汉语两个概念域下的语词搭配的对应关系并对俄汉语词搭配的方式进行对比,观察俄汉语的概念映射方式是否存在区别。第五章,以同样方式分别考察俄汉语中“教学—旅行”结构性隐喻。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英文摘要】 【关键词】结构性隐喻配价理论句法语义搭配俄汉对比 【英文关键词】 【目录】结构性隐喻与句法语义搭配摘要7-8РЕФЕРАТ8-10第一章绪论10-15一、问题的提出 10-11二、研究对象与目的11-12三、创新之处 12四、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2-13五、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13-14注释14-15第二章课题的研究现状 15-27一、隐喻理论与结构性隐喻研究15-19(一) 隐喻理论背景15(二) 隐喻理论与结构性隐喻的研究现状 15-19二、配价理论与句法语义搭配19-24(一) 配价理论背景19(二) 配价理论与句法语义搭配研究现状 19-24三、结构性隐喻与配价理论的关系24-25注释25-27第三章关于结构性隐喻的几个理论问题27-32 一、结构性隐喻的来源和发展27-29(一) 结构性隐喻的来源27(二) 结构性隐喻理论的发展27-29二、结构性隐喻在思维框架下的映射特征29-31(一) 单向性29(二) 系统性29-31注释31-32第四章ВРЕМЯ—ДЕНЬГИ/ 时间-金钱32-53一、“ВРЕМЯ—ДЕНЬГИ”概念域下的搭配研究32-46(一) 支配деньги的动词集合Vд33-36(二) Vд和время的搭配情况36-46 二、汉语中“时间—金钱”概念域下的搭配研究46-50(一) 支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的性质及功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42009 传统的隐喻理论一直把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实际上,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人类认知模式。隐喻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处于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的心脏部位,负责意义的产生、传递和加工[1]。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体验某一类事物,它是人类探索、描绘、理解和解释事物的有力工具。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的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特别是空间经验。真实空间的事物和动体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如静态、动态、包容、对称等。对空间性状,在英语中常常用介词或描述性的词语来表达,介词是反映这种不同关系的方式之一。无限的想象世界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因而方位介词有了许多方位影射的特征,使描述性的词语具有隐含意义,这就形成了空间隐喻概念的基础。 一、隐喻的功能 关于隐喻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喻存在于语言之外,只对语言进行修饰;另一种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在想象、推理过程中都要运用它。在人们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隐喻可以帮助人们从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它们的链接点,从而建立彼此间的联系。这不是一个量的变化,而是认识上质的变化,新的关系、新的事物、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由此而生。 Lakoff观察了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性表达,发现人们之所以倾向大量地并且系统性地使用隐喻,完全是因为隐喻性表达传递的是更加具有包容力的概念[2]。概念的建立意味着类别的划分,类别的划分依赖同类成员有尽可能多的相似,却又无法穷尽地排除异类的细小相似。正是这种矛盾允许概念泛化,包容更多的可能,结果就为隐喻性思辨铺垫了基础。当一类概念不能完善地再现思想时,人们就会寻求另类概念。同理,一类语词不能完善地表达意图时,人们就会寻求另类语词。隐喻性思维、隐喻性概念和隐喻性表达,对应人类生存活动的需要,是产生思想、组织话语和再现思想的工作机制。 丰富的观察为系统描述隐喻性表达的功能提供了可能。Low从文本策略的范畴归纳了隐喻性表达的6种功能:1)有可能借助喻体讨论喻题;2)证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至少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是相连的、有系统的;3)扩展思想;4)通过戏剧化喻体使人非注意喻题不可;5)回避和否认对喻题的责任;6)允许说话者讨论充满感情的话题。隐喻的社会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交往中加强亲密程度;二是出于委婉和礼貌的考虑。这两种概括显示了各自的取舍。如果从思维-语言-交际的关联去审视这些看上去似乎不同的功能,则可以将它们统一在认知、语言、交际三大功能上。隐喻性表达的组织和实施思维的认知功能、语词意义的逻辑和意象延伸的语言学功能、表达方式的交际性功能,涉及到了使用语言交际的全部活动。 世界不断变化,认知不断更新,语义系统和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任何体系一样,一直在不断扩展和修正。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概念、新语境,须借助隐喻这个认知工具来诠释和表达。理查兹和布莱克的“相互作用理论”揭示:在表达新概念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出或构造出起点领域和目标领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相似性;然后将隐体的相关特征转移到本体上,使之成为本体的一部分;接着隐喻性逐渐消弱,最后完全同化到语言中,成为我们标准的思维装备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新词的产生过程。因此,在新词的产生和使用,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方面,隐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成立,孤立的词无法成为隐喻。因此,研究隐喻必须重视隐喻与语境的联系。语篇的隐喻性包括两层意思:1)对任何具体隐喻个案的考察必须纳入相应的话语中;2)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样,语篇本身通常也是隐喻性的。Halliday等人正是在一定的话语系统中解释隐喻现象的。但是,把语篇整体当作隐喻研究对象的,还是很少见。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文献[3]明确地论述了“语篇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隐喻源于人类认知模式的顺序性和语言处理的“联系原则”,有关研究者对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但其视野大多还是局限于句子层。文献[4]探讨了语篇的隐喻性。 在语言交际、语篇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记忆中的框架结构,能动地处理外界输入的信息,把现实和心理两个世界联系起来,在大脑中形成新的记忆轨迹。语用过程构成语篇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又反过来控制语言使用和语篇生成。实际生成的语篇,如果应和了相应文体的常规功能框架,则该语篇是一致式。但实际语篇往往多姿多彩,更多的是语篇的非一致式,即与常规功能框架偏离。因此,客观存在着语篇层次的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的性质及功能 丁岩堂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述了隐喻的性质和功能。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隐喻性表达具有组织和实施思维的认知功能、促使语词意义的逻辑和意象延伸的语言学功能以及作为表达方式的交际性功能。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功能;空间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4-0124-02 作者简介:丁岩堂(1953-),男,山东无棣人,山东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3)外语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9-02-06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汉语名词隐喻的语义映射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期 汉语名词隐喻的语义映射分析3 王治敏 提要 本文考察了汉语名词隐喻表达中源域词语的分布规律,总结归纳出源域是人、动物、植物、自然物、自然现象、建筑物等类别的隐喻特点,同时也挖掘出这些领域从名称、部件、动作、行为等有价值的映射规律。通过源域的考察,可以进一步确认,源域词语不仅仅是我们周围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和实物相关的抽象属性特征,隐喻的映射就是把这些已知领域物体的典型特征及相关属性映射到相对陌生的事物上。 关键词 源域;目标域;语义架构;隐喻映射 一 前言 一般来说,隐喻映射是用一个具体概念类比一个抽象概念,或者把熟悉的事物映射到不熟悉的事物上。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源域(喻体)的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本体)之上(蓝纯2005)。本文所说的名词隐喻是指由名词充当源域和目标域的隐喻表达①,即n+n隐喻。例如: (1)去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稍后便波及到了韩国和日本。 (2)院子变成了花的海洋。 n+n隐喻在结构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源域和目标域经常共现,同时隐喻表现出来的含义往往只能沉积在源域上。例如:“风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原指:“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现象”,由于人们为了表达“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就以“风暴”作源域,形成“金融风暴、革命风暴、审计风暴”等隐喻表达,映射的目的是把“风暴”映射到目标域“金融、革命、审计”上。但最后的隐喻义并没有附着在目标域上,而是源域“风暴”上。如果能收集足够多源域词语的隐喻实例,建立1个源域到n个目标域的隐喻映射关系。这对于隐喻的计算理解和识别是非常有价值的。 近年来,人们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胡壮麟2004,赵艳芳2002,蓝纯2005)。隐喻的计算理解国内研究不多,不过最近两年有一些讨论。例如:俞士汶(2003)从自然语言理解角度提出了“空手套白狼”、“郎平是个铁榔头”、古诗词等多个层面的隐喻理解问题;袁毓林(2004)的容器套件隐喻研究以及多位学者在隐喻逻辑推理方面的探索等等(周昌乐2007,张威2004)。关于名词隐喻的专题研究很少,王治敏(2008)对名词隐喻的句法分布及构成进行了初步考察,同时也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探讨了汉语名词隐喻的识别,但该文没有 3本研究得到国家973项目(2004CB318102)和北京语言大学一般项目(06Y B06)的支持。

术语泛化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术语泛化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单威 摘要:术语泛化是语言随社会而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本文运用显潜理论等现代修辞学理论对术语泛化的方式、过程、特点和动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对这一语言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术语泛化潜义显性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术语在非本专业语境中的创新使用所导致的术语泛化,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术语是在某一专门领域或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具有单义性、专业性等特点。近年来,术语不断突破自身的语义范畴,深入、广泛地触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多次使用后产生新的义项,扩大了原有的语义范围,从而导致了术语的泛化。如“会诊、透视、聚焦、板块、视角、折射、余热、反馈、裂变、错位、冲击波、冷处理”等,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词义泛化。术语泛化涉及的领域之广、数量之多、速度之快令人瞩目,堪称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文主要运用显潜理论等现代修辞学理论,对术语泛化的方式、过程、特点和动因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客观地显现在人们面前的语言称之为‘显语言’,历史上出现过但是现在已经消失了的语言成分和那些即将出现的语言成分便是潜语言。”[1](P219)术语泛化便是一种潜语言逐渐显性化的语言现象。 一、术语泛化的方式 术语最初的意义即其在专业语境中的意义是显义[2](P224),其在非本专业语境中的意义是潜义[3](P224)。从理论上讲,每个术语都有潜义,潜义在理论上都是合理的,但只有部分术语的潜义满足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条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得以显性化,并最终发展为新的显义。 术语泛化,即潜义显性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的。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借助想象和联想,出现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一种映射过程。隐喻是产生新词新义的有效机制。术语的意义虽具有单义性、专业性的特点,但人们在隐喻性思维方式的作用下,通过相似性联想,把两个不同领域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用某一专业、学科中的术语去指代日常生活中的某种事物或现象,进而衍生出新的意义。这是术语泛化最常用的方式。如“聚焦”本是光学术语,指“使强光或电子束聚集于一点”。当要形容“把视线、注意力聚集于某处”时,人们便联想到光学中的“聚焦”,根据二者的相似点以此喻彼,产生了“聚焦”的新用法,如: (1)让世界聚焦中国(《人民邮电》2008年5月20日) 另如“会诊”,本是医学术语,指几个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其内在特点是共同诊治,功能就是治病。新义用来指生活中多方领导和专家共同研究工作和讨论疑难问题,并做出决定。如: (2)专家会诊文化“低俗病”(《人民日报》2008年4月28日) “聚焦”“会诊”在非本专业语境中的这种用法已经流行并稳定下来。“消化”“曝光”“落差”“透视”“阵痛”“惯性”“折射”“余热”“冷处理”“断层”“硬件”“软件”等多数术语,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使其潜义得以显化而最终完成泛化过程的。

隐喻与词汇教学

论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思维的工具。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新词产生的重要途径。因此,英语词汇的教与学不是简单地对词汇字面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和文字符号进行分析、归纳和合成,从而实现词义的构建。在分析了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重要作用后,本文试图探讨隐喻如何能更好地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汇教学

1.引言 作为语言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 词汇学习应始终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然而,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句子和篇章的层面上, 注重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多少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导致了教师在教授词汇方面的方法和技巧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词汇方面的方法陈旧、低效,从而最终导致了在词汇的使用方面不能活学活用,在实际阅读和写作时往往束手无策。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词汇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例如:the head of a state(国家元首),the mouth of a stream(溪口)。词语“head”和“mouth”的使用已涉及到了语言的本质问题,即语言是具有隐喻性的。 隐喻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被看作是语言的一种偏离现象,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常被忽视或不予研究。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逐渐发展,隐喻所具有的强大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成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到了Lakoff & Johnson(1980)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现在,隐喻研究者们基本都接受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束定芳,2008)。近年来,Cameron &Low(1999)合编了论文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隐喻的研究与应用》),将隐喻研究引人了应用语言学领域;其中,Cameron还建构了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框架,但并未就隐喻与二语习得及语言教学的直接关系作具体讨论。 我国外语界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领域,涉及隐喻的语用研究、语义研究,隐喻的基本工作机制及其理解过程等;除此之外,国内还发表了隐喻研究的专著(束定芳,2000),语法隐喻的研究也有涉及。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体现于:“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束定芳,汤本庆2002)。但1990年以来国内刊物刊载的近百篇关于隐喻的文章里,对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却少有讨论。本文试图从隐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来探讨隐喻如何更好地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之中 2.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隐喻研究综述(正文)

隐喻研究综述 Reviews on Metaphor Study 摘要:近年来隐喻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考察国内外隐喻研究,对不同时期的隐喻研究进行整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隐喻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Abstract: Recent years, metaphor research is concerned by numerous scholars. On the basis of references, this thesis summarizes metaphor theories among different periods by investigating metapho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is basis, it points up the shortage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etaphor. Key Words:metaphor research; development tendency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没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语言学界对隐喻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国内语言学家对隐喻也作了系统的评述。对隐喻研究的概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林书武撰写的概述,以是否存在比喻性和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从隐喻的历史发展、本体与喻体、隐喻的成因及其认知功能全面地描述了国外的隐喻研究的发展。束定芳则对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进行了概述。他认为隐喻不仅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自身也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隐喻学。为了对隐喻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其历史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 1.传统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历史上首位对隐喻产生兴趣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其作品中多次提到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从“属”到“种”,或从“种”到“属”,或从“种”到“种”,或通过类比(束定芳2000)。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解释就是将隐喻看作了一种修辞手段。他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祖多的研究,例如G. 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的观点展开的(林书武1996)。他还指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得隐形比较,也就是说隐喻就是一种明喻,他们之间的差别甚少,其不同之处只存在于他们的表达方式的差异。根据以上观点,亚氏对隐喻的理解被成为“对比论”。 公元前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就隐喻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育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束定芳2000)。如: (1)He is a pig. 例(1)中,“pig”是用来替代“a lazy man”这一直接说法的。 传统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一种非常规性语言表达,它是一种修辞方式。就亚

1语言的隐喻的使用

1语言的隐喻的使用

语言的隐喻的使用 利科 [内容提要]本文对隐喻使用的说明从方法上说明宗教的隐喻(神话)不一定是实在的。 从隐喻的语义学出发,认为隐喻有六种要素,即(1)它是比喻,(2)它偏离语词字面意义而拓展命名的范围,(3)偏离的根据是相似性,(4)相似为某一语词的象征意义的替换基础,(5)替换并不带来语义上的改变,(6)隐喻并不提出实在的知识。作者对这种修辞学的隐喻理论作了分析与批评,而归结为隐喻可以有创新的建构作用,不仅是感情的作用,而且带来了新的信息。 作者根据意义是陈述表达内容,指称是陈述表达的相关对象,进一步把意义观扩大到指称上,认为隐喻的意义在不同意义之间建立某种近似,以这种近似产生新的实在。 作者把模型分为三种:(1)比喻模型(标本),(2)类比模型(图表),(3)理论模型(虚构的对象)。第三种模型描述一个实在领域,将事物看成另一番样子,成为再造的实在。 作者用这种创造实在的隐喻理论说明诗歌与神话的创造新的实在的作用。这种理论说明宗教陈述不是可以证实的,而是指人的经验的宗教方面,即人的终极关怀。 隐喻的过程 保尔·利科 利科(Paul Ricoeur,1913- ),法国哲学家,将结构主义和诠释学结合起来,创造了批判诠释学理论。本文选自作者的《圣经解释学》(载《符号》,4,约翰·多米尼克·克罗桑编辑,学者出版社,1975年,第75-78页) 隐喻的语义学 该研究的第一部分将会把我们从修辞学带入语义学。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将会发现,它把我们从一种语词(word)的修辞学带入到一种话语(discouvse)或句子的语义学之中。

隐喻方式所使用的语词,而是隐喻的陈述。“隐喻来自隐喻陈述中所有术语之间的张力。” 第一个前提蕴含着第二个前提。如果隐喻涉及语词仅仅是因为它首先以一个完整的句子出现,那么最初的现象不是对语词字面的或本来的意义的偏离,而是整个陈述的论说功能(function of Predication)。我们所谓的张力不是发生在陈述的两个术语之间,而是在陈述的两个完整的解释之间。隐喻陈述获得自身意义的话语战略是荒谬的东西。这种荒谬表现为一种对字面解释的荒谬。如果蓝色是一种颜色的话,那么天使不是蓝色的。因此,隐喻并不存在于自身之中,而存在于解释之中。隐喻的解释预设了一种字面意义要被摧毁。隐喻的解释在于将一种战胜自我的、意外的矛盾转变为一种有意义的矛盾。正是这种转变将某种“扭曲”(twist)强加到语词上去。我们被迫赋予语词以某种新的意义,在其原有的意义范围之外也使得它有意义,而其字面意义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因此隐喻就是在字面上所解释的陈述的某种不连贯的答案。我们可以称这种不连贯为一种“语义离题”(semantic impertinence),使用这种短语要比使用矛盾或荒谬更加柔和和全面。因为在使用语词的日常词典的意义中,我唯有拯救整个陈述才能赋予意义,我让语词担负起某种意义工作(a sort of labor of meaning),即隐喻陈述得以获得自身意义的一种扭曲。因此,我们可以说,隐喻只有被认为是自身的语词时,才存在于一种意义的转换之中。但是,这一转换的结果却是要减弱整个陈述中的另一种转换,即我们刚才所说的语义离题,它存在于当字面解释时术语之间的不协调性之中。 现在我们可以讨论关于隐喻的修辞概念的第三个前提,即相似的作用。这一点常常遭到误解。它已经被归结为诗歌话语中想象的作用。对于许多文学家批评家、特别是古人来说,研究某位作者的隐喻就是研究旨在说明他的观念的想象术语。但是,如果隐喻不是用想象来表达观念,而是处于两种不可调和的变化中,也即这一和谐状态之中,我们必须找寻相似的游戏。在隐喻陈述中有着某种危险,即在常识看来相互不适合的东西之间建立某种“亲缘关系”(kinship)。在此,隐喻起作用的方式非常接近吉尔伯特·赖尔所说的“范畴错误”。它是一种有意的错误。它将不同类的事物加以同化。但是,确切地说,通过这一有意犯的错误,隐喻揭示了迄今尚未注意到的被以往分类阻止的不同术语之间的意义关系。当诗人吟道“时间是乞丐”时,他是教我们“看来好象……”,即将时间看成为或者看来好象是一位乞丐。这两类迄今相距遥远的范畴集合突然变得接近了。使得遥远的东西相互接近正是相似的工作。在此意义上,当亚里士多德说“要创造好的隐喻就是看出相似”时,他是正确的。但是,这一看

高级隐喻词汇

aid in healing 帮助治疗 anchor 心锚 associative thinking 联想式思维(状态)auditory eye position 听觉化眼神位置beyond conscious mind 超意识 censor 潜意识压迫力 certified master practitioner 注册高级执行师cloak 披风、斗篷 coach position 教练位置 color exercise 填色练习 communal 集体的、社群的 conciousness metaphor 意识隐喻 counsellor 咨询师 deep metaphor 深度隐喻 dissociate 抽离 dissociation anchor 脱离心锚 dissolving 消溶的 doze 打瞌睡 dream decipher [di?saif?] 梦的解析 dream interpretation 梦境解析 dream slides 梦的定格画面 embodied experience 经验具象化 enlightment 启示

facilitator 协助者、推进者 feeling gauge 感觉衡量器 fresh dream 首次出现的梦境 gauge [geid?]测量仪器、衡量标准hologrammatic structure 全息结构 hooded 戴头巾的 insight 领悟 instinctual brain constriction 本能的脑部紧张integration chair 整合椅 interact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intuition 直觉 intuition chair 直觉椅 kinesthetic 感觉的、动觉的 lanuaging-cognitive function 语言认知功能level eyes 眼神平视 logical level sequence 逻辑层次顺序microscope metaphor 微观隐喻 morphogenetic brain 形态发生脑 musical chair 音乐椅 new lines of action 新行为 on the right track 做得对 outcome frame 成果框架 perception 感知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第30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11月 Vol.30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8 ──────────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07C03) 收稿日期:2008-09-23 作者简介:宋春淑(1972-),女,河北昌黎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词汇学、语法学。 -41- 隐喻在专门词语词义泛化中的作用 宋春淑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专门词语词义泛化是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通过对专门词语词义泛化动态过程的分析,揭示隐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隐喻通过对相似性的发现和把握,找到词义泛化的生发点,引起泛化现象的发生;其次,隐喻使两个不同的语义领域进行互动,最终促成泛化义的形成。 关键词:隐喻;专门词语;词义泛化 中图分类号: H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6-0041-004 The Effect of Metaphor in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Accept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SONG Chun-shu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concrete words to produce new meaning. In the progress, the metaphor runs an important role. Firstly, through the metaphor, we can find the “starting point” in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accept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secondly, through the association of comparability and by using the technical terms into the non-professional field, people achieve the non-specialization of acceptation. Key words: metaphor; technical terms; non-specialization of the technical terms 在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语言要素当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纵观近些年来所出现的新词新义,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专门词语的泛化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固有词语衍生新义的一个主要来源。仅以2002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中所收的新词新义来说,附录中共收集新义58条,其中由专门词语泛化而来的就有27条,占47%,另外在所收新词中还有24条是已经发生词义泛化的专门用语。由此可见,专门词语的通用化是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专门词语的词义泛化固然有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但促成专门词语衍生新义的深层机制和动力源泉却是人类隐喻性的认知模式。 一、专门词语词义泛化 (一)专门词语及其与普通词语的关系 专门词语是指用于某一专门领域,用来标记这一领域中的事物、现象、特征、关系和过程等的词语。它既包括各门学科的专业术语,也包括某一行业内应用的行业词语。 专门词语和普通词语一直处于一种相互流动、相互渗透的过程当中,普通词语可以转化为专门词语,用于指称某一领域中特殊的事物和现象。当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因为有了新的发现或规定,而产生新的语义需求时,由于完全陌生的新词语可能会使人费解,人们往往在已有的词语中寻找一个易于理解、且能满足表达需要的词语。许多专门词语都是从普通词语中借入的,例如计算机领域的菜单、平台、文件、文件夹、工作站、界面,哲学领域的认识、运动、时间、实践、空间,宗教领域的方丈、脱胎,经济领域的疲软、银根等等。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词语也会随着本学科的普及和发展,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