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归纳概括的答题要点(2010年公务员_申论命题热点写作模板+套路)

一、归纳概括的三大要求
概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事物的现象,有的表现了事物的本质,有的则不能很好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甚至还会有一些“假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概括时抛开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当我们在研究某个对象时,可以有条件地把这一事物从普遍联系中分离出来,从实践的需要出发给自己提出一定的目标,然后据此抽取对象的某一方面,而舍弃其他方面,以便研究事物的本质。
这个抽象思维的“提取”和“分离”对象特性的活动并不是要使事物支离破碎、片面化、空洞化,而是为了暂时抛开其他的联系条件突出其主要方面,发现构成该事物的本质属性。
此外,我们还应当意识到,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对事物做出正确的概括,就必须有科学态度。如果没有科学的态度,要想对客观事物做出准确的概括是不可能的。人的思维的概括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在文化的积淀下不断增长、提高的。所以正确地进行概括离不开实践经验,离不开智慧,离不开科学,离不开学问,自然也离不开科学态度。
如前所述,概括要点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同时要有严谨的精神。有严谨的精神,就能够从普遍联系的事实中,找到一般的、带普遍性的论断;反之,如果没有严谨的精神,则使事实根据不足,对内部联系的认识不准确、不深刻,导致轻易地、匆忙地、草率地做出轻率的概括。要知道,用任何单一的事物来证明普遍真理,都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所以,进行概括时既要谨慎地检查证据的真假,又要非常认真地收集大量的证据,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以偏概全,防止以幻想的、偶然的联系代替真实的、必然的联系。从特定材料中提炼观点,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综合和灵活运用。而运用得成功与否,则依靠我们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分析概括能力或思维能力,因而,平日的素养是关键。
概括材料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忠实于原文,高于原文
概括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是申论考试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考生首先必须注意到的问题之一。忠实于原文,即忠实于所给定的材料,就是要求考生概括材料时必须紧扣给定材料的中心思想,既不能偏离主题、任意挥洒,也不能挂一漏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和全面。在概括材料时,考生一般不得随意改变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也不能随意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和写作手法。仅凭个人感觉而胡乱概括主题是申论考试的大忌。但是,忠实于原文也不

是就事论事,而是在不改变原文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完整、准确、提纲挈领地体现出材料的精髓。概括材料就如同漫画肖像,既不能把原型画成一个骷髅架,又要以极为简约的传神之笔勾勒出原型的典型特征。
下面是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为例进行评析:
【答卷】
(1)不能一味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其他因素和环保。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经济的发展,依靠社会整体的发展,综合因素不能偏废。
(2)居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反映出执法的不严。
(3)建厂时应做好整体规划,顾全长期因素,不能单纯追求眼前利益。
(4)类似诉讼增多,法院尚未找到合理的处理方法,也反映了法制的不健全,应完善立法并提高执法效率。
答卷评析
这份答卷的问题是:考生在概括材料时被给定的材料牵着鼻子走,基本上是一部分材料概括一个问题,没有做到在驾驭全部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浓缩,从中概括出精髓。
??? (二)删繁就简,保留精华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高度概括,就必须学会删繁就简,学会言简意赅,学会提炼与抽象。删繁就简,就是要删掉细枝末节,保留主干和精华。也就是说,在阅读和筛选材料时,要注意先把材料中次要的部分大胆剔除掉,把主要的部分小心保留下来;把材料中大量的例证大胆剔除掉,把主要的观点小心保留下来;把材料中具体的描写、详尽的叙述大胆地剔除掉,把中心的思想、核心的概念小心保留下来。然后把经过细心筛选的主要的部分、主要的观点、中心的思想、核心的概念进行反复的洗练和抽象,形成忠实于给定材料而又符合试题要求的中心思想。最后,考生通过重新组织语言,把抽象出的中心思想用严密的逻辑、规范的语言、明晰的线索组织成一篇短小精悍、观点鲜明的小短文。考生在删削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删去的是那些可有可无的过渡段、过渡句、修饰语,是那些大量堆砌起来的材料,是那些长篇大论的叙述和铺垫,切忌无意间删去了材料中的重要段落、观点和概念,从而丢掉了材料中的精华,影响了概括的质量。
例如在考生比较熟悉的《塞翁失马》一文的最后,作者以一语概括之,语言精炼,言简意赅,没有任何赘述和多余的铺垫,高度地概括了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实质,所谓“福与祸,祸与福的转化是不可能到头的,其中的奥妙也是不可能随便推测的”这一事物因果之间相互转化和辩证的道理。整篇文章不论是在对塞翁失马这一

事件的陈述上,还是在对材料主旨的概括上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二、归纳概括的三大方法
申论考试中的“概括”这一部分在写法上灵活多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根据所给定材料反映内容性质的不同,可以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以按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归纳,还可以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无论用哪一种形式概述,都要将所给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给定材料反映的主题或者主要观点、主要内容等。
(一)充分理解题意
(1)字数限定:弹性限度只能在所规定字数的上下10%以内。过高或过低原则上都要扣分。
(2)表述方式:要求答案覆盖全文主要内容,但表述要求语句精炼,简明扼要,不冗长、不啰嗦。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
(3)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料中概括,不能跳出材料圈定的内容,随意发挥。
(4)轻重权衡:反映的主要问题,即表述的主要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要拘泥于细枝末节,要统观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主要问题。可以认为,主要问题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
(二)掌握答题步骤
(1)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主要词句。主要词句一般不包括具体事例或数字,也不包括阐述的内容。
(2)将勾画出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去除限定性的语句,只留下其主干部分。
(3)用通顺的语言把留下的语句组织起来,就是全文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三、归纳概括的三大技巧
(一)提取材料的信息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筛选并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是一项基本的阅读能力,也是进行概括的前提条件。信息是指材料中的关键要领和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解释与阐述等。材料对信息的阐述呈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复杂性。要准确、快速地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正确筛选词义
词义即词语的意义,即对一个词语进行剖析,根据语境来断定其真正含义。分清词语语气的轻重,以及包含的感情色彩,是赞美、肯定、褒奖、喜爱还是批判、否定、贬斥、憎恶,从而筛选出该词在材料中的具体含义。
(二)分析评价材料的观点
分析评价材料的观点是在理解语句、提取信息、理清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程度较高的思维活动。观点总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材料中表现出来,熔铸了作者的情感和旨意,观点是作者对全部材料、事实、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评价,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所以,在分析评价材料观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联系时代背景

只有了解时代背景才能了解所反映的内容,才能领会作者当时的心境,才能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三)概括材料的中心内容和思想
申论考试一般给定4 000~9 000字左右的材料,这些材料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一根或两根主线,体现一个中心思想的。概括内容就是要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这就要求有很强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概括中心思想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概括的角度要一致。角度有很多,如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对于一个材料,概括的角度却不止一个,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概括。但无论怎样选择角度,一旦角度确定,就应该前后一致,而不能彼此冲突。其次,概括内容要全面。4 000~9 000字的材料,涵盖很多内容,这就要求阅读时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而概括中心内容时也要从全文出发,纵观全文,从而对内容进行全面的概括,而不是仅概括一部分或一段内容,或问题的一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