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获奖者

普利策获奖者
普利策获奖者

阿尔罗瓦西扎

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师,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认。

个人简历

* 1933 生于葡萄牙马特西诺斯(Matosinhos)

* 1949-1955 就读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 1955-1958 在波儿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费尔南多·塔沃拉(Fernando tavora)的事务所工作

* 1976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1987 获葡萄牙建筑师协会奖

* 1988 获西班牙建筑师协金奖、阿尔瓦·阿尔托(Aalva·Alato)

* 1989 基金会金奖、哈佛大学“威尔士五子奖”(Prince of Wales)、欧洲建筑奖。

* 1992 获普利茨凯奖

* 1993 获葡萄牙建筑师协会国家奖

* 1998 获“高松宫殿下”世界文化奖

* 2000- 法国波尔图大学教授,瑞士洛桑理工大学和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东南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和美国建筑师协会(AIA)荣誉会员,欧洲艺术与科学院名誉会员

作品和言论

西扎的作品遍及欧洲各地,获得过欧洲建筑奖,普利茨凯奖,哈佛城市设计奖等一系列建筑界重要奖项。90年代以来,西扎更是完成了西班牙圣地亚哥加里西安当代艺术中心,波儿图大学建筑系馆、福尔诺斯教区中心教堂,以及波儿图当代艺术中心等重要工程。他在“加里西安当代艺术博物馆”获得普利茨凯奖后说:“我有权力说它参照了城市的整个历史,而不仅仅是现在,这样的结果不是来源于历史参照的消除,而是尝试创造一种现代与历史的共存。”

在4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西扎并没有系统地从事过建筑理论的研究,但他却在实践中写下很多饶有趣味的短文,这些短文将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思考进行了记录与总结,他说:“除了反思每次设计的心路历程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理论分析可做。”

建筑风格及思想

乡土情结

阿尔瓦罗·西扎是伴随着他的祖国从封闭走向开放而成长起来的建筑师。他的主要思想与理念,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建筑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葡萄牙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对其建筑发展产生了强烈刺激力;而与此同时,那些根植于本土传统的文化诉求,在与全球化抑或是现代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更表达出前所未有的强烈。

正是在上述时代背景之下,西扎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地方”与“乡土”的形式敏锐,通过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西扎发展了他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力量。

以波诺瓦茶室(Boa Nova Tea House, Portugal,1958-1961)为例,整个建筑的体量与屋项形式,使其如同是从满布岩石的海岬地段中生长出来;平面布局,反映了建筑与地质结构相适应的处理方法;空间中多样的门窗开口设计,以不同的方式增强着室内与周边景观之间的联系;出挑很深的屋檐,把红木天花延伸至室外,形成一个减弱当地强烈阳光的防护;加上覆盖暖红板瓦的单坡屋顶,木窗木板的装修,白色粉墙等源自于地中海岸传统的建筑构造的运用……以上种种都无不体现了西扎对于葡萄牙乡土建筑传统的探求。

极简主义

受到卢斯(Adolf Loos)等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影响,西扎的建筑也表现出摒弃装饰的倾向。他曾说:“最使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用光。”所以,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这实质上是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求。

这种“简洁的丰富”,在西扎的圣玛利亚教堂设计(Santa Maria Church and Parish Center, Marco de Canavezes, Portugal, 1990-1996)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堂的入口凹陷于两个高耸的简洁建筑体量之间,超高尺度的门扇便使得身临其下的人们顿时感受到了教堂的庄严肃穆;教堂的精神性集中体现于室内的用光,一侧的墙体呈弧形突出,倾斜地伸向圣徒们的头顶上方,而紧靠着天棚的三个大窗,则将圣洁而神秘的光线也由此从头顶播撒下来——这使人容易联想到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的名作朗香(Ronchamp)教堂,它同样也采用了厚重墙体的塑性来操作光线——这面厚重的墙体使光线显得遥远而圣洁。这是传统的教堂模式,但其造型却是现代手法。

尊重环境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他认为,新的建筑应该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他曾写道:“新因素的加入通常会与现有状况产生尖锐对立和剧烈碰撞……我们努力使…新?与…旧?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它们和谐地共处。”

在设计加里西安当代艺术中心(Galician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Santiago de Compostela, Spain, 1988-1996)时,西扎就面临了基地中的种种矛盾:地段东北向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修道院,西南向散落着城市住宅,西侧是一个地形起伏错落的公园,东侧紧邻着波那瓦(Bonaval)公墓。西扎将建筑东侧外墙略微退后,与波那瓦公墓之间让出

一定的空间;西侧则与城市街道紧邻。在两个长方形为主的体量的错动下,形成了若干了个楔形空间,这与公园的曲折地形取得了呼应。内部流线也取曲折之态,最后汇聚于屋顶平台。这里可以展览雕塑作品,同时也可以眺望修道院和全城的景象。建筑外墙采用淡黄色花岗石,新材料的运用标志着新建筑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又唤起了人们对当地比比皆是的城市建筑的联想。

建筑师不是专家

西扎认为,建筑师不是专家,或者说是没有专业的专家。他十分重视团队合作与学科间的交融,他说: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建筑设计追求时代性和自由的形式,那么没有矛盾与灵感,有质疑与理解、没有对话与共识的设计,将是无法想象的。对西扎来说,建筑意味着思考并发掘自己潜在另一面,意味着从矛盾的对立面中学习从而超越矛盾,从这点来讲,他认为日益严重而不合理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建筑师与客户、建筑师与工人间缺乏沟通,这是阻碍建筑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从另一方面来讲,西扎也反对忽视场地性格与建造过程的做法,反对忽视场建筑所应根本尊重并延续的社会文化要义的理念。他认为,建筑师的工作不是进行发明创造,而是通过建筑对社会文化进行诠释、延续和发展。他把建筑比作语言:“必须明确,我们不能发明语言,就像我们不能发明生活方式一样。语言是逐渐演变、不断发展的,要适应现实生活、表达现实生活。”

如果脱离城市环境来看西扎的建筑,将难以理解那些平面的奇特与多变,但是当把平面重叠在基地上时,你就会发现,这些建筑仿佛早就存在于那个地方了,并与周围每件东西都发生着关联。西扎将他的主题与技巧应用在100多个建筑作品上,把传统方式与现代特征巧妙结合在建筑里,简单性和复杂性、时代性和历史性,不断交织渗透在视觉和功能的领域中。

当人类在两个时代之间彷徨无定之时,毫无疑问,西扎的建筑表明了自现代主义以来建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必将鼓舞和深深影响到21世纪的建筑文化.

编辑本段阿尔瓦罗·西扎的美学和启示

作者:蔡卫

阿尔瓦罗·西扎是葡萄牙蜚声世界的著名建筑师,他1933年出生于葡萄牙北部的一个海岸小城镇—马托西扭什,1949—1955年在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学习,1955年开始进入建筑事务所工作。阿尔瓦罗·西扎从1950年代至今长达4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共完成世界各地140余项的建筑作品创作,他一生赢得了许多荣誉与奖项,包括1992年的普利茨克奖。阿尔瓦罗·西扎还一直积极投身于建筑教育工作。

为什么我们要去研究一个建筑家的作品?在当代艺术和建筑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有什么共通的地方?

在西方艺术中,建筑,雕刻,绘画从来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近一百年来,建筑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轨迹几乎完全一致。从勒·柯布西耶注①开始,建筑流派的衍生,变异,发展贯穿整整一个世纪,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等等。

建筑和雕塑更像是一对孪生兄弟,都是三维的空间的艺术。无论从表达观念,表现手法和结构形式都很类似。相比之下,建筑受到环境,气候,文化背景和功能的限制和约束更大,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困难需要解决的各项矛盾冲突,也

更具有挑战性,历时也更长。这不仅需要艺术家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纯熟的技巧,坚忍的意志和解决矛盾的综合能力。而这种品质是我们很多当代艺术家和雕塑家所不具备的。

我从没把阿尔瓦罗·西扎仅仅作为一个建筑师来看待,他的作品散发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仅从照片即能感受到西扎建筑物的立体感,随着地形的起伏似乎亦能和具有地方色彩的基地或自然融为一体,流露出其特有的静谧感和雕塑感。从某种意义上看,西扎的建筑具有“可以居住的雕塑”的意味。

西扎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学习之路:我原来想做一个雕塑家,而不是建筑师,那是小时候就有的梦想。可是当时在葡萄牙,雕塑家和艺术家是收入较少的职业,因为家里的生活没有保障,父亲不让我当雕塑家。我早就向往的波尔图美术学院(现为波尔图大学建筑系)是巴黎美术学院系统的学校,有雕塑,绘画,建筑三个系,一年级三个系合班上课。我是考入雕塑专业的,为了避免和父亲争吵,升入二年级时,我便打算转入建筑专业。实际上通过三年的学习,我已经非常喜欢建筑了。因此,西扎的建筑具有某种雕塑决非偶然。俗话说:秉性难移,西扎幼年时的心愿,在后来的建筑中得以实现。直到今天,西扎依然保持着对雕塑的偏爱和眷恋,并深受布朗库西注②的影响。

很少有艺术家能享有像阿尔瓦罗·西扎这样的声望和权威。他的作品中无懈可击的强烈一致性与他不可思议的思想,都具有无可争议的重大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科领域,在绘画,雕刻,园林,景观,城市规划等诸多学科领域,他的影响也日趋广泛和深远。

一、阿尔瓦罗·西扎的美学思想

(1)建筑大师对西扎建筑观念的影响

在西扎的建筑创作生涯中,有两个人对他的美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阿尔瓦·阿尔托注③,勒·柯布西耶。

阿尔瓦·阿尔托在强调功能,民主化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更具人文色彩的设计道路,奠定了现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理论基础。他以现代的建造方式和建筑材料来塑造建筑形象,并努力遵循地方性,民族性的观点,广泛采用传统自然材料及传统工艺,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及气候环境,积极挖掘传统建筑形式的价值和意义,形成了地方化,人情化的独特风格。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为西扎一直所进行的建筑实践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念。在近50年的建筑生涯中,这种尊重当地的环境特征,文化传统的建筑观念一直为西扎所遵循。

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语汇并非拘泥于简单而刻板的几何形式,往往呈现出部分的有机形态的特征。同样,在西扎的作品中,在基本几何体基础上加以部分的有机形态是非常普遍的处理手法,直线、折线、曲线的精心组织丰富了建筑的表情。在贝莱斯住宅,平面入口处连续折线型的大面积木框玻璃窗打破了单一的矩形空间,带有明显的阿尔瓦·阿尔托式的建筑特征。而在平托·索托银行,尽管采用扭转变形的几何形的根本原因在于使阳光能够进入银行与相邻的一座18世纪的保留建筑之间的内院,但西扎坦言这的确是受益于阿尔瓦·阿尔托的有机几何形的处理方式。

由于斯堪的纳维亚的特点,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是内外有别的。其外部形象常常朴实无华,甚至有单调之感,但是内部却异常明亮,开阔,在冰天雪地之中创造出舒适的人工环境。西扎的建筑也具有这一特征,在简洁的外表之下往往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室内空间,而以白墙,天窗和由顶部倾斜而下的阳光所形成的明亮的空间气氛,是对葡萄牙南部特有的地中海气候的回应。与阿尔瓦·阿尔托类似,对于室内空间所运用的各种材料,不仅局限于视觉方面的关注,而是注重包括触觉,听觉,甚至味觉在

内的全部感受。

勒·柯布西耶是另一位对西扎的创作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现代建筑大师。他关于现代建筑的革命性理论和空间形式是西扎一贯研究和追随的重要对象。柯布西耶早年致力于绘画和雕刻的创作,他的一系列立体主义作品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但他对现代建筑理论和实践产生的重大影响掩盖了他绘画和雕刻的光芒。他创造了以拉毛素混凝土为代表的粗野主义的廉价性与审美性的双重特征。西扎也曾尝试过粗野主义美学与马托西纽什地区地方性的结合。在西扎设计的莱萨·达·帕尔梅拉海洋游泳池中,不加修整的粗糙混凝土墙面被侵蚀而呈沙子般的灰色,它与当地传统材料黑色的木材,铁件的组合营造了一种特殊感觉—建筑就像被临时隐蔽的遗迹,准确的表达了场所的特殊氛围。

“多米诺”体系是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最重要的理论。他提出的“多米诺”混凝土板柱体系使承重与分割相互分离,因此布局完全自由,现代建筑的空间表达方式也得到了极大解放,对西扎具有本质的持续影响。(附图1)“多米诺”骨架与“自由平面”体系对于空间创造的可能性的突破及与之相关的运动和感知一直是西扎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

(2)造型的纯粹性与经济性

阿道夫·卢斯注④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装饰或罪恶》中,坦诚地提出了反装饰的原则立场,认为简单几何形式的功能主义的,造价低廉的建筑符合20世纪广大群众的需求,而不应该主张繁琐的装饰,建筑的精神应该是民主的,为普通大众的,而不是少数权贵的。卢斯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这种对于建筑的几何纯粹性的强调深深影响了西扎的建筑思想。西扎的作品明确的表现出摒弃装饰的倾向。他曾说:“在建筑中浪费是一件让我十分沮丧的事,即使是在使用…光?方面”。西扎的建筑没有任何装饰性的要素,却总是以简洁,明确的基本几何形体作为其形式表现的根本,并获取了同样丰富的多样性。这种反装饰的立场提倡造价低廉而简洁朴素的建筑形式。西扎的建筑经常运用有限的混凝土,白色石灰粉刷、玻璃、陶质面砖、木材、石材和金属板等一系列相对低廉的建筑材料,来营造特殊的建筑表达。表现方式的经济性也是西扎在其作品中所关注并不断探寻的中心问题之一。

(3)几何性的建筑——雕塑感和静谧感

西扎的建筑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可以居住的雕塑”的意味。白色几何体的组合完全像是一座绿树蓝天辉映下的现代雕塑,而窗户,门廊就是这个雕塑的虚体。大面积的虚实对比,建筑的比例和尺度的变化以及光线对体量的渲染,使西扎的作品极具雕塑感和静谧感。

建筑学是一门工程科学与文化艺术兼备的学科,几何学的运用是最基本的技能和手段。建筑创造的空间和形体必然表现为不同的几何形体,无论是平面,立面的划分控制,受使用功能的影响,解析出长方体,正方体,柱体,球体或是锥体等几何形体。因此,几何性是建筑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形体和空间较之雕塑受到的视觉,场地,气候,功能,文化背景等等诸多因素的约束和限制更大,这反而使建筑的形体和空间更复杂,更抽象,具有更多的美学意味和象征隐喻的特征。

勒·柯布西耶说:“体量总是包含在它的外观之中,这个外观又是按照形成体量的准线和母线而划分的,这就赋予了体量一定的个性。如果建筑的主要意图是球体,锥体,柱体的话,产生这些形体的母体就必须具有几何性质”。他又指出“现代建筑的重大问题必将在几何学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实际上,对于雕塑和其他造型艺术来说,柯布西耶阐释的是一件作品的内在组织结构问题。线,面,体的几何运用和比例,尺度的数学关系,通过对位,切分等复杂组合关系得到某些暗示和隐喻,并由此产生情感化的表

现力。这是我们目前的教学和创作中极度匮乏和需探索研究的。

我们结合西扎的建筑作品—《平托·索托银行》来分析几何学的控制和组织构成形式。建筑几何形体大致有三种构成关系:一是相互间的距离关系;二是有关比例尺度的数学关系;三是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对于基本几何形与有机形态的结合,需要艺术家对几何形及其变形与组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控制能力。在《平托·索托银行》这件作品中,西扎面对的是复杂的直线与圆弧在多个方向上的穿插与交错。从其平面可以发现其复杂的控制线网络(附图2)。以毗邻建筑的转角B为起点作出垂直于街道的竖立线,继而从这一垂直线上的一点A,作出与毗邻建筑的界面平行的另一条直线,这两条是锐角状发散的直线确定了体量的两个方向的边界,加上与街道平行的直线及其与之相切的弧线,限定了主体体量的几何形态,而从同一点发散出的另外三条直线和从毗邻建筑转角处发散的另一条直线从体量内穿过,加上从内到外依次为以A、B为圆心,不同半径的两段圆弧,确定了首层内部空间的划分方式,而顶层体量的几何构成则包括以发散于A点的一条直线上的一点为圆心的弧线,与之相切的一段直线和几条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结合次一级的各种直线,斜线,弧线及其切线及法线的交织,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几何形态。

(4)材料的运用

建筑作为工程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具有物质性的本质属性。西扎的全部建筑作品中所使用材料的种类是非常有限的,这不仅与西扎本人的偏好有关,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葡萄牙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地中海地区特有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建筑历史传统的影响。

一位善于思考的艺术家不会因材料的限制而无所作为。材料的有限并不意味着艺术形式的单调和平淡。相反,西扎的白色石灰粉刷处理手法极其适应地中海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的特点,既利于反射光线,,抵抗热量,又可防止水分渗入。同时它的美学意义在于强调纯净的平面和表皮,表现出光线的全部变化,形体与空间强烈凸现,形象纯净而优美,创造了宁静精致的诗意。西扎对于混凝土的运用同样令人赞叹,他能将混凝土的特性和形式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善于将不加修饰的粗糙混凝土的粗犷和沉重回应场所的特定氛围。另外,地方化,人情化的建筑语言一直是西扎建筑的基点。材料不仅是建筑形式表达的重要元素,材料还是场所,文脉,甚至不同文化的表达媒介。面对不同的环境,西扎往往根据当地历史文脉和建筑传统的差异而选用不同的材料。

在我们当下的艺术创作中,材料似乎是一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手段,没有充份挖掘材料特性及其美学含义,一味强调材料的多样性导致艺术创作陷入技术上的表演和材料的堆砌,艺术家的思想和形式结构愈显苍白和空洞。像一篇文章只有华丽的词藻是远远不够的,这是艺术家想象力,创造力匮乏的表现。

赖特注⑤说:“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语言……每一种材料有自己的故事”,“对于创造性的艺术家来说,每一种材料有他自己的语言,有他自己的歌”。所以,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潜力和外部形态,根据艺术家的创作主题恰如其分地运用材料,用现代技术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材料的特性,是每一位艺术家努力的目标。

(5)虚质的材料——光

西扎毫无疑问是光的表现大师,在他的作品中,外部和内部空间无时无刻被各种精心组织的光所渲染。无论是亲身体验还是图片的阅读,西扎的建筑上演的一幕幕光与空间的戏剧都令人为之倾倒,唏嘘不已,观者的心灵亦随着光的飘动飞舞,而震颤和共鸣。

安藤忠雄注⑥说:“光照到物体表面,勾勒出它们的轮廓;在物体的背后聚集阴影,

给予它们的深度。沿着光明与黑暗的界线,物体被清晰地表现出来,获得自身的形式,显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处于无限的联系之中。”“光给予物体以自主,同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联。我们甚至可以说,光在万物的联系之中表现了独特的个体。作为构成世界的各种关系的创造者,作为万物之源,光绝对是一种无可置疑的源泉。光更是一种颤动,在不断变幻之中,光重新塑造着世界”。

西扎建筑作品的内部空间是一个泛光的世界,他通过窗的特定位置的设计,空间界面的围合与开启,空间体量的压缩和扩张,使人们在光的变化中自觉的延续空间的漫游,游历和体验着建筑空间。以《福尔诺斯教区中心圣堂》为例(附图3),就是通过对早期基督教建筑厚厚的墙体将光线引入的方式的更新,创造出精彩绝伦的空间。这种更新集中体现于东北方向的倾斜墙体的构造方式。为了赋予窗户的深度,西扎采用了双层墙体的特殊构造,然后在两片墙体的顶部开启三个洞口,在靠近外部的地方安装玻璃,于是形成了三个被切削的棱柱体窗体。通过这种方式,这种在过去教堂中由于建筑结构的深度而自然而然地获得的墙体与光的关系得以再现:人们可以看到光线的射入,但在透视视野中,无法看到实实在在的窗户,光源的隐匿使空间具有某种神秘感。在其对面,一个狭窄的带形窗在较低的位置引入光线,作高出光线的对应与平衡。在讲台左面的凹入部分之下具有微妙的阴影,在神龛后面的间接光线呈现出一个竖向的光井。

英国著名建筑师罗杰斯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著名建筑评论家威廉·柯梯斯(William Curtis)说:“西扎最好的建筑其实不是真正的建筑,它们是嵌入当地文脉中的光与空间的容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虚质材料,光以自身的无形赋予了西扎建筑有形的,可以感知的艺术效果。

(6)场所与文脉

在西扎的建筑作品中,除了场地,形式和空间等因素之外,它还将一些文脉因素交织在一起,各种组织层次(包括历史片断,地形片断等)在“有序”及“无序”之间汇集在一起,赋予它们以新的秩序并清晰地加以表达。在西扎的诸多作品中,他都从不同方式作出了对场所的回应。展现出他塑造场所精神,创作场所新秩序方面卓越才华和能力。在形态构成上,西扎的建筑就像从自然风景和城市环境中生长出来一样,表现了地形的物质形态和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平衡,与场所具有天然的联系。西扎以“微观地理学”的观念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建立起过度性的微观地理环境,成为城市与自然风景之间的媒介。

对于场所中的建筑,西扎还以其特有的考古学的方式,将其与场所有关的遗迹和记忆联系在一起。西扎在加利西亚现代艺术中心设计是谈道:从一幅18世纪的地图中,我能够了解到修道院空间的组织及表达方式,并且对于这些现存关系的研究对博物馆的方案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最终的构成被花园设计所明确,这是利用自然的一个理想方法……。我们最终还是发现了该地区古老的灌溉系统。花园的设计以“之”字形回旋的坡道和梯段作为基础。博物馆内部的道路也遵循一条相似的路线。”

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扎的建筑是从只有他熟知的考古学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遗迹的主题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发生。早年在设计莱萨·达·帕尔梅拉海泽游泳池时,西扎就曾指出:游泳池被设计为一种遗迹的意念。他极力维持这种新旧之间微妙的交互作用。在卡多素住宅设计中,他成功地拒绝了业主拔掉老葡萄藤而改种无须照管的橘树的要求。他认为这个全新的橘树形象将毁灭现场与记忆有关的地方特色。在贝莱斯住宅,与众不同的玻璃窗与一堆似乎由于植被侵入而导致部分崩塌和破坏的墙体结合,他评论说:“这个体量在一侧被破坏就好象一处抽象表达的遗迹”。遗迹观念的运用,西扎不仅仅局限于面对的两个形成和鲜明对比的两个时刻,而是用全部的历史遗存唤起人们

的整体记忆,从而建立起新旧之间的诗意对话,将历史和社会的深度赋予场所,因为场所“不仅由现实构成,而且来源于历史”。

综上所述,西扎的建筑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他的作品不符合评论家所做出的种种分类,因为任何的分类都不足以囊括西扎建筑的全貌。他长期致力于地方性的建筑表达,但并未局限于“地方主义”的束缚。他致力于场所意义表达的同时,又超越了“文脉主义”的陈词滥调。尽管他追求“片断”“简约”其作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理念与“解构主义”和“极少主义”的哲学主张毫无关联。

西扎宣称:建筑师从未有任何发明,而只是将现实加以转变。建筑意味着吸收对立面并超越种种的冲突矛盾。片断与整体,模糊与明晰,简洁与繁杂,传统与现实诸多矛盾因素交织在一起,成就了极其真实感人的建筑作品。他的建筑理念和主题,深层的组织结构,空间秩序的安排,相互之间具有深层的关联,他的“风格”并非是一整套的形式系列,而是他对建筑系统性的思考,感受和观察理解的全部方式。西扎以近40年的建筑实践和大量的作品向人们表明,在这个言必称“某某主义”和“某某学”的时代,建筑可以以自身来表现建筑,生成建筑,升华建筑。

通过研究分析西扎的作品及思想,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1、严谨科学的学术观念和体系

在当下艺术创作中,我们言必称“某某主义”“某某派”,很多作品从华丽的形式和玄妙的理论来掩饰情感和内涵的贫乏,艺术创作变成了一种小发明式的片面的形象游戏,缺少心灵的真实投入,艺术之美逐渐泯灭。西扎的作品,从未有理论的噱头和形式的造作,却朴素地阐释真实的情感。当下我们真正缺乏的是严谨的科学的学术态度,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抛弃任何浮夸和矫情,真正关注艺术的形式,空间,内在结构,语言和文化精神等基本问题,寄托艺术家真正的情感及思想修养表达,在混乱中把握逻辑,在局限中寻求可能,探索出当代艺术个性化发展的道路。

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与教学中,有明显的重新奇,重外在修饰的表演倾向,轻视艺术造型的功力,内在的修养理论和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重想法(非思想与情感)轻技术已经是极普遍的现象。陈丹青说:“好的思想也要好的技术,好的技术里已经有思想”。这里所说的技术决不仅仅是基本的造型技巧,扎实严谨的基本功,而是由此延伸出的造型理念,造型语言和造型美学,这种内力的修炼不仅需要艺术家具有很高艺术才华,敏锐的艺术悟性,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需要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性格。艺术各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语言,在长期的艺术发展史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这种体系背后又有完善的人文科学,历史,美学,哲学等理论体系支撑,这些都需要艺术家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努力去探索研究,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发掘艺术内在结构的复杂与多样性,借以表达艺术家真正的情感和思想理念。

2、结构问题

在各艺术门类中,结构问题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文学有文学的结构,音乐有音乐的结构,电影戏剧无不如此。在造型艺术领域,从塞尚开始真正颠覆了古典艺术的结构形式,重新定义了造型,色彩的结构形式,而后毕加索,达利,米罗,布朗库西,康定斯基,亨利·摩尔等诸辈不断发展和演绎了艺术结构形式的多种可能性,形成诸多现代艺术流派和现代艺术理论。在建筑领域,勒·柯布西耶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它以“多米诺”体系奠定了现代建筑美学结构和造型理念的基础。西扎以其卓越的才华创造了完善的内在结构形式,产生了感人至深的视觉效果和纯粹紧凑,富于韵律的,静谧的艺术语言,复杂的结构体系也创造了单纯富于节奏感的外形和丰富的舒适的内部空间。创造了诗意的,隐喻的美学理念。

我们当前的美术教育延续了西方古典传统的造型理念,讲求写实训练,停留在师

傅带徒弟式的手艺人的模式中,结构问题通常被理解为解剖,构图,色彩构成等要素,忽视作品深层次的结构形式的探索和研究,如造型的结构形式,气韵的结构形式,线,面,体的韵律结构等等。这种教学训练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诉求,教学僵化,观念陈旧,枯燥乏味。在面对艺术创作时,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有话说不出,有劲使不上,艺术语言的贫乏让他们手足无措,要知道结构问题就是艺术表现力和语言的源泉。有了这种结构,作品就会有力,紧凑,富于韵律和张力,反之则松散,凌乱,乏味和羸弱。另外,忽视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寻,无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艺术理念和造型语言。

在当代艺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年轻学生们的需求。一味地追逐潮流,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同样不值得提倡。装置,行为,观念,影像等艺术形式在西方有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人文科学,哲学,美学理论体系,它们的内在结构和语言体系也极复杂和丰富。不以严谨学的学术态度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没有完善系统的理论学习,就会照猫画虎,生搬硬套,缺乏真实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染力。这是我们亟待探索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3、审视传统

西扎通过长期的亲身体验和深入研究历史上的建筑模型,切实把握特定地域的传统建筑的精髓,才能使其建筑得到强烈的文化认同。当代艺术家们同样应该深入研究传统优秀的艺术遗产,关注艺术所表达的传统意义,在传统本身寻找内在的形式本源,并将其精神特质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实现艺术家强烈的个性化表达。中国的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我们不应仅仅局限在绘画,雕塑艺术的研究,而应开阔眼界,从书法,诗歌,建筑,园林,戏曲等诸多艺术门类中发掘中国文化的精髓,从中提炼可资借鉴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

4、解读现代

西扎的建筑,以现代的方式延续了传统,回应着变革,对于现代建筑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是其根本性的基础。当代中国艺术家对西方当代艺术形象的生搬硬套,原因恰恰在于对于现代艺术的艺术语言,结构形式,创作方法和艺术理论的一知半解。因此,全面地掌握当代西方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理论也就成为关键,没有这个过程,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也就无从谈起。对于当代艺术的解读和研究,深入把握现代艺术语言和结构形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5、公共艺术,城市雕塑的反思

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艺术是紧密相联的,对于西扎的建筑研究是很有启发性的。公共艺术实际上是艺术家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有关感受或知觉上的经验在大脑中重现,回忆与重组的过程和结果。西扎正是以现场为起点,通过详尽的调查的研究掌握各种要素,激发经验和记忆中的某些意象,以直觉产生构思,以交流联系加以印证和调整,最终达成各种矛盾的协调和统一。我们当代的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恰恰忽略了场所和文脉表达,局限于类似传统广场雕塑局部表现,忽略了环境,气候等诸多要素,也就极大的破坏了环境与文化生态,显得突兀,丑陋和生硬,西扎的微观地理学理念和营造场所和文脉的深厚功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

注①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生于瑞士,1930年加入法国籍。早年学习雕刻艺术。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建筑美学。成为现代建筑最有影响的大师。

注②布朗库西Constantin Burancusi (1876-1957),罗马尼亚雕塑家,毕业于布加勒斯特美术学校,他的作品以动物和物质生命产生共鸣的单纯抽象形态赋予现代雕塑

以极大意义。

注③阿尔瓦·阿尔托(1898-1976),芬兰建筑大师。他代表了与经典现代主义不同的方向,强调功能,民主化的有机形态,现代材料与传统材料,经典现代主义建筑美学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现代建筑有深远的影响。

注④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 (1870-1933),维也纳人,欧洲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先驱。重要著作《装饰或罪恶》。

注⑤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美国建筑大师,他对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

注⑥安藤忠雄Ando Tadao (1941- ),日本当代建筑大师。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

————————————————————————————————作者:————————————————————————————————日期: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新闻学 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选题分析 胡然 【摘要】普利策新闻奖作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在全美甚至全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本文从分析普利策社论奖获奖作品的选题入手,对社论奖作品的选题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到美国优秀社论的优点,以资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社论奖选题 自1917 年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以来,普利策奖获奖作品就被誉为是“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它不仅仅囊括新闻类作品,还包括文学、历史、音乐、戏剧等诸多奖项,但其中新闻类奖项占比例最大,影响力也最大。它们作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几乎囊括了20 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引起了世界极大的关注。普利策新闻奖检验着美国主流报界,催生出新的报道观念,同时对美国政治、经济、社会进行观照和反思,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和突出的贡献。普利策获奖社论更是秉承诉诸理性、公平正义的原则,对美国国内以及涉及美国的国际事务进行讨论,选题大到政治,小到家庭,全面展现了美国的关注点。研究普利策获奖社论的选题,对于研究普利策奖,窥见美国全貌,理解美国新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出本土性 普利策获奖社论在选题上展现了极强的广泛性,大到讨论战争(1917WarHas Its Compensations),小到探讨是否应该订立法律废止大腿舞(1999 Donacute;t stopfree speech, just enforce the laws),严肃与轻松并存,在选题范围上并没有限制。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选题广泛,普利策获奖社

2010年度“普利兹克奖”得主

2010年度“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大师妹岛和世:“妹岛风格”一种静静蔓延的美学 发布时间:2012-11-29 01:57:22 | 时代周报| 209期| 评论(0) 妹岛和世,作为一名女建筑师,她无疑确立了自己独特风格。CFP 供图 妹岛和世 生于1956年,曾就读于“日本女子大学”(Japan Women’s University),1981年毕业。后参加建筑师伊东丰雄(Toyo Ito)的东京办事处。1987年,妹岛和世建立自己的公司“妹岛和世建筑事务所”(Kazuyo Sejima and Associates)。同年,西泽立卫加入了这个公司。当时,他还是“横滨国立大学”(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的一名学生。1995年,西泽立卫打算离开,建立自己的公司,但妹岛和世劝说他留下来,使他成为合作者,并且将公司改名为“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建筑事务所”(SANAA)。他们保持独立的业务机构,经常接手一些较小的建筑项目。近年来,SANAA完成了许多受到赞扬的国际项目,包括2006年在俄亥俄州的托莱多艺术博物馆(Toledo Museum of Art)的“玻璃展出厅”(Glass Pavilion)。2006年在德国埃森的“矿业同盟管理学院”(Zollverein School of Management)。2007年在荷兰的Staadtstheatre Almere和2007年在纽约城的“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等。2010年5月17日,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获得“普利兹克奖”。 本报记者谢培 设想下列场景:在某栋能够代表着人类近代建筑艺术高度的建筑物大厅里,37位普利兹克

历届普利策奖得住 1979-2012

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Hyatt Foundation)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获得者将得到10万美元奖金、一份证书和一个铜制奖章(从1987年起,在1987年之前用的是限量发行的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雕像)。由美国总统颁奖并致辞,在享有盛名的建筑物如白宫、古根海姆美术馆等地方举办颁奖会,印制刊物并举办巡回各国的得奖作品展。从1979年至2012年已颁给37位建筑师,对于世界上的建筑师而言,获奖意味着至高无上的终身荣耀。 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玻璃屋(1949) 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 卫星城市五支巨塔(1957) 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 西利历史图书馆(1968) 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 哥伦布骑士会大楼(1969) 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 美国国家艺廊东楼(1978) 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 高等艺术博物馆(1983) 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 Abteiberg Museum (1982) 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 伊格莱西亚青年中心图书馆(1968) 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 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1987) 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 拜内克珍本及手稿图书馆(1963)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a11137217.html,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获奖灾难报道的倾向性对比 作者:魏婷婷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5期 摘要:本文选取中国和美国新闻奖的最高奖项中近22年获奖作品中的256篇灾难性报道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获奖作品对各类灾难报道时倾向性的不同。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灾难报道;倾向性 作者简介:魏婷婷(1991-),女,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在读,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研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5--01 一、样本选取 中国新闻奖自1990年至今已评选22届,本文从4780篇获奖作品中选择其中的灾难性报道共计225篇作为分析样本。普利策新闻奖自1917年至今已评选90余期,为便于对比,选取1990年至2012年22届322篇获奖作品中31篇灾难性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本文中对灾难报道分为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疾病疫情、重大事故的报道,这四项分别包括:①自然灾害:地震、海啸、洪水、旱灾、滑坡、泥石流等;②交通事故:影响较大的重大交通事故;③疾病疫情:影响范围广泛的大规模疫情;④重大事故:火灾、矿难、放射性物质伤人、重大污染伤人等。本文未将战争、政治冲突等事件囊括入灾难报道。 二、分析与结论 (一)从灾难性报道在两项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所占比例看其对灾难报道的重视程度 统计得出,中国新闻奖4780篇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225篇,占到4.707%的比例。普利策新闻奖最近的22届的322篇获奖作品中,灾难性报道有31篇,占到9.627%的比例。 对比得出,普利策新闻奖中灾难性报道较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比例较大,且普利策新闻奖专门设置有突发性新闻奖、突发性新闻摄影奖这两项针对突发事件和战争报道的奖项。相较而言,普利策新闻奖比中国新闻奖更重视灾难性报道。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 作品赏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普利兹克奖(1979-2013) 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 美国 (1)代表作品: 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HouseNewCanaan 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 CrystalCathedralGardenGrove 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BuildingNewYork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 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震及每小 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 构。 (2)设计概念: 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 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 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Barragán墨西哥 (1)代表作品: 1948 巴拉干住宅CasaLuisBarragan

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Galves 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Cristobal ★巴拉干住宅: 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 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 中。 三、1981年詹姆斯·斯特林JamesStirling 英国 (1)代表作品: 1959 莱斯特大学工程楼 1968 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 1983 新斯图加特州立绘画馆 ★新斯图加特州立绘画馆: ①建筑采用勒花岗石和大理石为建筑材料,局部采用古典主义的细节,如拱券,天 井。整体上的古典主义又戏谑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墙,粉红色的巨大扶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知识讲解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1979-2013) 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1)代表作品: 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 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 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 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 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 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 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 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 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 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 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墨西哥 (1)代表作品: 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 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 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 ★巴拉干住宅: 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 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教学教材

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公众服务奖作品赏析 《血汗海鲜》 ——美联社报道 壹 缅甸奴工坐在牢笼里,透过生锈的栏杆向外张望,他们藏身的热带小岛,距离他们的家乡有数千英里之遥。 就在几码开外,几名工人将奴工捕获的海鲜装船,它们将进入美国的大超市、餐馆,甚至宠物商店的供应网络。 然而,因被怀疑有意潜逃,8名男子被囚禁起来,他们是可能有胆子逃跑的奴工。他们居住的空间逼仄狭小,甚至不够供他们躺下。他们每天只吃得上几口咖喱饭,食不果腹,被困在这个牢笼中,直到他们被迫登上下一艘渔船重返大海。 “我只是告诉船长,我已经忍无可忍,想要回家。”觉奈(Kyaw Naing)对着同情奴工者偷运到岛上的美联社摄像机说,他深色双瞳里满是恳求。“下一次渔船停靠时,我就被立即关了起来。”他神情紧张,生怕附近的看守听见。 在本吉纳岛及周边海域的印尼海岛村镇,数百名被困男子代表着海鲜行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纵横交错网络中最令人绝望的一环。这种复杂的

连接网络将海鲜捕捞者与消费者分离,掩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吃的海鲜可能来自奴工之手。 美联社采访的男子大部分来自全球最贫穷国家之一:缅甸。他们经由泰国被带到印尼,被强迫从事捕捞作业。他们的渔获被运回泰国,汇入全球供应链。 “血汗海鲜”出现在一些美国主要零售商店的供应链中,如克罗格(Kroger)、艾伯森(Albertsons)、喜互惠(Safeway)、美国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以及最大的食品经销商西斯科。也可以在一些最流行的品牌罐装宠物食品,包括花式盛宴(Fancy Feast)、喵混合(Meow Mix)和爱慕思(Iams)的供应链中发现它们的身影。它可以是高级餐厅的鱿鱼,加州寿司卷仿蟹肉,或是打上品牌专卖店商标的冷冻鲷鱼包,就这样“血汗海鲜”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在长达一年的调查中,美联社采访了逾40名奴工以及前奴工。美联社记录了一艘装运奴工渔获的大型货船的海上之旅,通过卫星跟踪它至一处满布砂砾的泰国港口。船靠岸后,美联社记者跟踪发现,装载海鲜的货车用四个晚上,将它们运往几十家工厂、冷藏库以及该国最大的鱼产品市场。 这些“血汗海鲜”在泰国的加工厂等很多地方与其他鱼类混合。美国海关记录显示,有几家这样的泰国工厂将鱼产品运往美国,它们也销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普利兹克奖(1979-2013) 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1)代表作品: 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 House New Canaan 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 Crystal Cathedral Garden Grove 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 Building New York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 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 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 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 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 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 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 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墨西哥 (1)代表作品: 1948 巴拉干住宅Casa Luis Barragan 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 Galves 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 Cristobal ★巴拉干住宅: 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 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普利策新闻作品赏析 2008221102200129 徐婷婷 新闻奖在普利策众多奖项中占有较大比重始于1916年,最初,只设四项奖即公众服务奖,最佳新闻报道奖,最佳新闻写作奖和新闻史奖,现已扩大到14项。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现在新闻界一致公认的最高奖项,它几乎囊括了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最优秀的新闻作品,德国鲁尔大学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海因茨·杜特里希·非吉尔所言:“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单篇报道作品显示了文本的高度纯熟,而主题和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解释则具有恒久的意义,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将能够品尝玩味这种经常是令人激动的和信息量丰富的读物之价值所在。” 我要说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性化,在普利策这里你能感到新闻不只是书本上所说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不是为了单纯叙述新闻,而是是新闻中有意无意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而且这些倾向都是正义的倾向、人道主义的倾向,还原了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气概。他们深知,发生了新闻的主角是人,看新闻的人也是人,他们更看重这件新闻背后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新闻是载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但这并非黄色新闻的庸俗的煽情主义,而是赞扬和肯定新闻中的珍贵事迹,揭露和贬斥新闻中的人的恶劣行径,真正起到贬恶扬善,舆论监督的功能。如“炮声又隆隆响起,凝聚着举国的哀悼,他回家了,这位无名战士,将在他的土地上长眠”。感觉这简直不像是一篇新闻报道,倒像是一篇哀悼这名士兵的文章,然而这种写法也有它的感性的合理性,让人并不感到突兀。 其次是它的故事性,在普利策新闻作品中无一不是以故事叙述的,有故事发生的详细背景,起因,经过,结果,有时还写到这件事引起的影响,例如,《伯德成功飞越了南极》作者却绘声绘色地把飞越中遇到的困难,伯德如何以超凡的毅力和智慧冷静处理,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伯德中校不断地看偏流计,以便确认下面表层的地貌”“为了飞行的这一段骂驶的准确性突出地体现出来,借助于指南针,中校准确地找到阿克塞尔,海伯格冰川的位置、、、、、、”“即使这样,飞行仍崎岖艰难。因为在冰川狭窄的入口处,阿曼森上尉曾在这里爬升以向极点进发,但是旋风把飞机抛来抛去打转、、、、、、”这种以情景再现方式描绘出当时情形更生动有趣、直观,也让人更能了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所报道的事了解得更深刻。而报道中的人物一个个呼之欲出,有着鲜明性格特征,事件层层推进,有时一波三折,有时新颖独特,令人欲罢不能,这种写法遵循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报道看起来清晰明朗。再次是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语言或幽默,或排比,或缠绵悱恻,或慷慨激昂,比如《新泽西州立螝狱是罪恶滋生的地方》中有一段如下: “事实是:2人,3人甚至是4人被关押在同一牢房,这是违法的 事实是:这里没有土牢,犯人螝禁在内,一日只供两次饮食 事实是:关在地牢里的犯人被钉在墙壁的鐐锁得紧紧的 事实是:犯人在地牢里每关一天,其弄期反而增加一天 事实是:这里女犯和男犯关在一起,4号侧楼的第55号牢记誻为这个目的而特设的总共用了十四个“事实是”,这些大量的排比使文章气势陡增,如黄果树瀑布巨大水流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又如无声的控告,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再如《“我一刻也松动”》中讲述在敌人水域的一艘潜艇上,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一位药剂师副手成功地为一个士兵切除阑尾的手术的故事,“泡在鱼雷里取出的酒精中的橡胶手套现在了年轻“大夫”手上,由于手指太长,橡胶的末端被撑得很薄,“你看起来像米老鼠,大夫”一个旁观者说,在棉

新闻普利策奖精品阅读

新闻普利策奖精品阅读——外国名篇卷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接触外国的新闻作品。我发现这写外国的新闻作品和中国的新闻报道差距很大。应该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新闻管制不同。外国的新闻作品读起来更像是故事,小说。比起中国的新闻报道,显得更加有趣味性和幽默性,更加耐读。 中国的新闻报道,大多是一个格式。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以倒金字塔的形式组合起来,虽然方便读者能够一眼了解故事概况,但很难有让人继续读下去的吸引力,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只是在最近几年的硬新闻软化了以后,一些不怎么被关注的新闻才变得更接地气。 在普利策奖中的经典报道有很多,琳琅满目的呈现了各种类型的新闻作品,有关于战争的,关于社会人情的,有关于历史文化的。多种多样的文章能够给我们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精神的满足。每篇文章都近乎完美的还原了新闻现场,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然后跟着情节将自己带入故事之中,以第三方作为观众来“品尝”各种“戏剧”。 在这些经典的新闻作品中,有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知道我读完了整本书还依然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凯利太太的“妖怪”》,故事讲述了文章中的主人公凯利太太身患脑瘤,在手术经过手术的过程,手术的结果是失败了。 新闻报道分为上下两集,像是写一个故事,不是新闻报道。上集的描写为下集做了铺垫也留下了悬念。下集为上集解开了谜团,清晰了故事情节。读报道,却像是在听故事,让人觉得十分有阅读的欲望。 标题,作为一篇新闻报道的重要因素,是吸引读者的关键之一。“妖怪”一词让人初读时感到没有头绪,于是就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谁是凯利太太?”“凯利太太的妖怪是什么?”“凯利太太和她的妖怪发生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读者通过自己的阅读来一一解答。当然,除了标题,导语算得上“二把手”。在这篇文章中导语这样写道:“冬天,一个寒冷的早晨,大学附属医院高级脑外科专家托马斯.巴比.达可儿医生天没亮就起来了。妻子只给他端上华夫饼干,没有咖啡。咖啡会使他的手发抖。” 这句话里介绍了时间地点,故事的相关人员医生托马斯。交代了医生怕手抖二没有端咖啡来喝,说明医生即将面临一件十分令人紧张的事情,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将进行一场高难度的手术。也说明了医生托马斯的谨慎。 再来看这篇文章选用了一个新闻报道中“出场率”比较低医院手术题材。这让我想起了中国一名十分有名的记者柴静关于非典事件中的报道。她当时不惧非典病毒的传染,和摄像一起进入隔离室进行了零距离采访。之后她的这篇报道真实还原了非典时期隔离间的实况,使她一时在中国名声大噪。就是这种对新闻真相的坚定,才成就了她的今天。这篇《凯利太太的妖怪》的作者,用自己的凌厉的双眼,智慧的大脑记录手术室里的实况。脑瘤手术的难度很高,手术的场面也十分令人难受,再加上医院里紧张压抑的气氛。我不得不感叹这位记者强大的心理素质。也正是因为他做到了许多记者做不到的事情,才使得这篇文章如此的受欢迎,这不仅仅是作者文字的功底的展示,更是他新闻素养的体现。 从题材上,标题上,导语上做了分析,这当然是不够的。因为在这篇的文章中的看点不仅仅如此。还有里面细致的细节描写打动人心。 “时针指向上午六点五十”、“上午七点十五分”、“上午八点二十分”、“时针指向上午九点三十六分”、“十时五十八分”、“上午十一点五分”、“十二时二十九分”、“一时六分”这些都是记者在手术室里记录下的时间,把每一个手术的阶段也描述得十分仔细

普利策奖和中国新闻奖的差异

“中国新闻奖”创办于1990 年, 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全国性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可以说是中国新闻作品中的精品。普利策奖是 1917 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 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 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 其相当于新闻界的诺贝尔奖。这两个奖项在各自国内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而普利策奖的世界影响力是独一无二的。 2006 年7 月18 日, 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 270 件新闻作品获奖, 其中特等奖2件, 一等奖31 件, 二等奖88 件, 三等奖139 件。中国新闻名专栏10 个。获奖规模庞大、奖项设置繁复可谓是本届中国新闻奖突出特点。而此前,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第90 届普利策奖的全部名单是: 14 项新闻奖, 7 项文学戏剧音乐奖和2 项特别奖( 本文只比较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奖的新闻部分) 。 从表1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奖两者间的差异。中国新闻奖涵盖了目前的基本传媒形式: 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和网络, 以及与之相关的新闻论文, 而普利策奖却只专注于报纸领域。有89 年历史的普利策奖历经多次变革后,依然保持在报纸领域, 这不禁让人深思。 另外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奖在奖项类型评判上标准迥异, 如表 1 所示: 中国新闻奖评奖类型主要是新闻作品基础创作类型, 比较注重基础。普利策奖在传统新闻创作方法上, 融合了新闻的写作意向及创作风格。更多地体现美国报业人个性与创新。在新闻基础分类中, 将各类细分为: “消息: 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分析性消息; 通讯分为: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观察通讯、专访、新闻特写、网络新闻写作。”而普利策奖各大奖项设置竟与各细分类一致。可见, 普利策奖评奖的具体细致明显走在我国评奖事业的前头。2006 年, 普利策奖评选出有关卡特里娜飓风、精神疾病、国家安全窃听事件等关乎民生、国家安全报道的时候, 中国的新闻奖特等奖送给了《人民日报》评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 宣传性文章。中西新闻评选差异, 令民众一片哗然。民众的关注反映了国人对新闻品质的要求以及对美国式新闻精品的认同。 从表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新闻报道以负面的“揭丑”报道为主。除了解释性报道奖、批评报道奖和社论写作基本属于中性报道外, 其余11 项大奖均属纯粹的负面新闻。负面报道占获奖总数的78 . 6 %, 几乎没有正面报道。 普利策奖创始人约瑟夫·普利策曾经这样评价新闻记者的作用: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 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 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 及时发出警告。“守望者”的角色使得美国新闻界对“不测风云”、“暗礁”的关注程度远胜于“风平浪静”、“万里晴空”。通过对一些获奖作品的深层剖析, 发现作者不是简单的说教与演绎, 而是运用客观报道的手法, 巧妙而隐匿地表达着这种价值取向; 他们不是靠一味的吹捧与“帮忙”, 而是通过严肃尖锐的揭露与抨击, 甚至借助嘲笑、挖苦等方法, 以达到消除毒瘤和缺陷的目的, 使美国社会不断走向健康和兴旺。在普利策奖的评选人看来, 揭露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 关注社会弊病的滋生与防治,深挖公众注目的、与生存相关的热点问题, 是他们首先要关注的题材。 根据表3我们看到中国新闻报道以正面报道为主。作品多是围绕全国工作中心, 服务大局。有一个初步的统计,在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 特别在一等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名单

历届获奖名单 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 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 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 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 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 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 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 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 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 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 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 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 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 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 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 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 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 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 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爵士Sir Norman Foster 英国 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 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 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 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 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 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 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 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 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 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日本和西泽立卫日本 2011年第三十三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 2012年第三十四届王澍中国 2013年第三十五届伊东丰雄日本 2014年第三十六届坂茂日本 2015年第三十七届弗雷·奥托德国 2016年第三十八届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智力 迄今为止在38届颁奖中,共有41人获奖。

历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及其作品

历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及其作品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Hyatt(凯悦)基金会设立,由Jay A. Pritzker和妻子在1979年以家族姓氏Pritzker命名。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具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贡献。因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普利兹克建筑奖也有建筑诺贝尔奖之称。 该奖年度颁奖都是由美国总统颁发并致颁奖词,1983年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就是从当年的美国总统里根手里接受的大奖。短短的二十七年中,普利兹克建筑奖迅速崛起,其声势甚至盖过了“英国皇家建筑师金奖”(RIBA)、奖金更丰厚的“日本国家艺术大赏”和丹麦“嘉士伯”奖、重视单个作品的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国家荣誉奖”等权威大奖,成为建筑界公认的至高无上之奖项。 普利兹克建筑奖在许多程序以及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获奖者可以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 1987年以后开始授予铜质奖章。奖章正面的设计是以有“摩天楼之父”美称的芝加哥著名建筑师Louis Sullivan(沙里文)的设计为基础,刻有“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 ize”(Pritzker建筑奖)字样,获奖者的姓名刻在奖章正中,奖章背面刻着亨利.沃顿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书中提出的建筑的三个基本条件:“坚固、实用、愉悦”。 201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葡萄牙建筑师EduardoSoutodeMoura 看起来像邻家大叔~~ 葡萄牙建筑师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日前因其在设计中传达了“力量与谦虚,气势和微妙”而获得2011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五十八岁的建筑师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在由基金会发布的发言中表示:“这是葡萄牙建筑师第二次获得该奖,也使其更为重要。”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的建筑设计主要分布在葡萄牙,也有一些建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英国和瑞士。

普利策奖获奖名单

小说类Fiction 2003 Middlesex by Jeffrey Eugenides 2002 Empire Falls by Richard Russo 2001 The Amazing Adventures of Kavalier & Clay by Michael Chabon 2000 Interpreter of Maladies by Jhumpa Lahiri 1999 The Hours by Michael Cunningham 1998 American Pastoral by Philip Roth 1997 Martin Dressler: The Tale of an American Dreamer by Steven Millhauser 1996 Independence Day by Richard Ford 1995 The Stone Diaries by Carol Shields 1994 The Shipping News by E. Annie Proulx 1993 A Good Scent from a Strange Mountain by Robert Olen Butler 1992 A Thousand Acres by Jane Smiley 1991 Rabbit at Rest by John Updike 1990 The Mambo Kings Play Songs of Love by Oscar Hijuelos 1989 Breathing Lessons by Anne Tyler 1988 Beloved by Toni Morrison 1987 A Summons to Memphis by Peter Taylor 1986 Lonesome Dove by Larry McMurtry 1985 Foreign Affairs by Alison Lurie 1984 Ironweed by William Kennedy 1983 The Color Purple by Alice Walker 1982 Rabbit Is Rich by John Updike 1981 A Confederacy of Dunces by John Kennedy Toole 1980 The Executioner’s Song by Norman Mailer 1979 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 by John Cheever 1978 Elbow Room by James Alan McPherson 1977 No Award 1976 Humboldt’s Gift by Saul Bellow 1975 The Killer Angels by Michael Shaara 1974 No Award 1973 The Optimist’s Daughter by Eudora Welty 1972 Angle of Repose by Wallace Stegner 1971 No Award 1970 Collected Stories by Jean Stafford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叙事学视野中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 方毅华贾新 2013年03月11日14:40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 【内容摘要】本文以1979年至2011年32篇获奖特稿作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四个叙事要素入手,试图发掘并归纳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若干叙事策略及叙事技巧,以期对国内特稿写作提供启示及借鉴。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叙事学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1979年,普利策新闻奖增设特稿写作奖,自此,特稿在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从新闻理念来看,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反映的是美国乃至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是我国了解西方世界主流价值观的一个窗口。从新闻写作来讲,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被公认具有“富有人情味”、“关注弱小”等特点,叙事纯熟,堪称叙事学研究范本。 何谓“特稿”?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叙事,简言之即讲故事,它的本质是一种交流行为,这就必然包含行动主体、客体与受体,对应在叙事这一行为中,即为叙事主体、叙事客体与受众。下面笔者将分别从叙事主体、叙事客体、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一、叙事主体:多重叙事者 1.多种叙事者,多重叙事功能 一方面,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无一例外都是由多种叙事者共同完成的,这是因为新闻是过去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报道,记者不可能做到全知全能,对一切了如指掌,因此,记者需要借力于新闻当事人、相关知情人和权威人士等共同叙事,传递信息,让新闻报道无限趋近真实世界。换个角度思考,正是由于作者扮演的角色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需要作者在同一篇报道中,分情况充当公开的叙事者、隐蔽的叙事者或缺席的叙事者。 另一方面,多种叙事者,又分别承担着多种叙事功能。缺席叙事者可以让报道看起来更加客观、形象,常见于对话等场景;隐蔽的叙事者除却上述优点,还可以起到较好的过渡作用;而公开的叙事者则承担起当事人、相关人无法呈现的资料表述以及背景资料等功能。其中,隐蔽的叙事者与缺席的叙事者的作用基本一致,担负着叙述、交流和证实功能;而公开的叙事者通过直接“发声”,表达当事人、知情人、权威人士等等都不能够或不足以表达作者所想要让受众了解的信息或情感,主要承担干预、说服功能。 较之国内特稿,普利策新闻奖特稿作品中,叙事者扮演的角色更为多样,这一点之前也有国内学者进行分析验证。如艾达在对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奖特稿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考察结果: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无一例外地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普利策获奖者的角色则丰富多样,作者在新闻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是旁观者、调查者、参与者,也可能是亲历者。[1]当充当旁观者的角色时,作者可以运用隐蔽的叙事者或缺席的叙事者这一身份进行叙述;但当作者扮演的是调查者、参与者、亲

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者(1979-2014)

普利兹克建筑奖历届获奖者(1979-2014) 1979年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 美国 1980年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墨西哥 1981年第三届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英国 1982年第四届凯文·洛奇Kevin Roche 美国 1983年第五届贝聿铭Ieoh Ming Pei 美国 1984年第六届理查德·迈耶Richard Meier 美国 1985年第七届汉斯·霍莱因Hans Hollein 奥地利 1986年第八届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德国 1987年第九届丹下健三Kenzo Tange 日本 1988年第十届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美国和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 巴西 1989年第十一届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 美国 1990年第十二届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 意大利 1991年第十三届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美国 1992年第十四届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 1993年第十五届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 1994年第十六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 1995年第十七届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 1996年第十八届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 1997年第十九届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 1998年第二十届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 1999年第二十一届诺曼·福斯特Sir Norman Foster 英国 2000年第二十二届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 2001年第二十三届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瑞士和皮埃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 2002年第二十四届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 2003年第二十五届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 2004年第二十六届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 2005年第二十七届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 2006年第二十八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 2007年第二十九届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 2008年第三十届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 2009年第三十一届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 2010年第三十二届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日本和西泽立卫Ryue Nishizawa 日本2011年第三十三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2012年第三十四届王澍Wang Shu 中国(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2013年第三十五届伊东丰雄Toyo Ito 日本 2014年第三十六届坂茂Shigeru Ban 日本 美国8人日本7人英国4人瑞士3人奥地利2人法国2人葡萄牙2人墨西哥1人巴西2人丹麦1人意大利1人西班牙1人荷兰1人德国1人挪威1人澳大利亚1人中国1人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 创奖首位得主菲利普·约翰逊 1983年得主贝聿铭 1984年得主理查·麦尔

1988年得主奥斯卡·尼麦尔 1999年得主诺曼·福斯特阁下 2000年得主雷姆·库哈斯

分 1979 菲利普·约翰逊 美国 玻璃屋 (1949) 敦巴顿橡树园 1980 路易斯·巴拉甘 墨西哥 卫星城市五支巨塔 (1957) 敦巴顿橡树园 1981 詹姆斯·斯特林 英国 西利历史图 书馆 (1968) 美国国家建筑博物 馆 1982 凯文·洛奇 美国 哥伦布骑士 会大楼 (1969) 芝加哥艺术学院 1983 贝聿铭 美国 美国国家艺 廊东楼 (1978)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984 理查德·迈耶 美国 高等艺术博物馆 (1983) 美国国家艺廊 1985 汉斯·霍莱因 奥地利 Abteiberg Museum (1982) 亨廷顿图书馆 1986 哥特佛伊德·波姆 西德 伊格莱西亚 青年中心图 书馆 (1968) Worshipful Company of Goldsmiths

分 1987 丹下健三 日本 东京圣玛丽 亚大教堂 (1987) 金贝尔美术馆 1988 戈登·邦沙 夫特 美国 拜内克珍本 及手稿图书馆 (1963) 芝加哥艺术学院 1988 奥斯卡·尼麦尔 巴西 巴西利亚大教堂 (1958) 芝加哥艺术学院 1989 法兰克·盖瑞 加拿大 美国 华特·迪士 尼音乐厅 (1980) 东大寺 1990 阿尔多·罗西 意大利 柏恩芳坦博物馆 (1990) Palazzo Grassi 1991 罗伯特·文丘里 美国 英国国家美 术馆塞恩斯伯里侧翼 (1991) Palacio de Iturbide 1992 阿尔瓦罗·西扎 葡萄牙 1998年世界 博览会葡萄 牙馆 (1998) Harold Washington Library 1993 槙文彦 日本 东京体育馆 (1991) 布拉格城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