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语的特点看日本人的的性格

从日iEG,'3L寺点香日本人g,"JIl生格口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汪洋

摘要: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的。封建社会的人绝对不知道自由。民主是什么。语言也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在信息技术还不很发达的半个世纪前。没有人会把“520”和“我爱你”联系在一起。更不知道“克隆.下栽”是什么。然而.有了人类之后才有了语言.所以语言和人类才是真正密不可分的。说到人,从个体的人到一个民族.每个人有其自己的性格.各个民族也有各个民族自己的特性.语言是否因民族性格不同而带上自己的特性呢7日语是日本人的语言,而且只有日本使用日语.这为我们研究日语与日本人的性格带来了方便。

关键词:日语;性格;民族特性

学13语的人都知道日语是独立语.不属于其它任何语系。而且,13语与日本人的语言.日本之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即.日语=日本人的语言=日本。众所周知.加拿大的通用语是英语和法语.瑞士的通用语是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而13语只在日本被定为国语。汉语虽然只有中国使用.但新加坡也把汉语作为其国语之一.而且.汉语在中国56个民族中只有汉族使用。日本民族是单一民族.因此13语是全日本人的公用语。常言道言由心生.所以,从语言可看到这个人乃至这个民族的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又因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的性格而各异。前面讲到日语是孤立于其他语言的.那么.日语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与日本民族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呢。

一、易紧张又性急的日本人

很多人都说日本人不擅长学外语.13本人自己也承认

界对“汉化”和“洋化”颇有争议。这个问题也是例证翻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1)洋化问题

洋化问题指的是在英译汉的时候.怎么样处理翻译?是翻译成中国传统的说法,还是按英语的说法.移植英语的某些表现方式?例如.英语里有个说法是aspooragachurchmouse,这句应该怎么样翻译呢?是翻成“穷得跟教堂厦得耗子一样”还是“一贫如洗”?如果翻译成前者,没有教堂的地方的人们就不容易理解为何教堂里的耗子是穷的。如果翻译成后者,则意思对了,但是丢失了英语里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分别处理。

①涉及到文化典故方面的时候,应该积极使用括注注出文化信息。例如以上的衄p00r鼬achurchmou的的例子.可以在翻译为“穷得跟教堂里得耗子一样”后加上括注注明教堂里的老鼠为何穷。这样便于读者了解文化信息。

②不涉及文化典故时.可以按照英语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并给出汉语的惯用语.(甚至不给出汉语的惯用语,只给出隐含的意思.因为不涉及文化典故的词条一般都简单明了)。这样既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又不妨碍读者理解。例如,IntIIecourtLryofthebhnd,theone-eyedmanisking.我们不妨做以下处理:

A瞎子国里。独眼为王。相当于汉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B瞎子国里.独眼为王。

这样翻译。简单明了。并且给人新颖。风趣的感觉。

③涉及到文化但无法理解时便直接译成汉语的惯用法。例如:asdrunk∞afish.人们尤论如何都无法理解为何醉会醉的和鱼一样。于是便直接译成“烂醉如泥”比较恰当。

f2)汉化闽题

汉化即中国化。英语的借词非常庞大,从汉语里借去的164词可以算作汉化问题.还有一些时势政治的专有词也属于汉化问题。这种情况下.诸如“三个代表”、“四化”等等的词就按中文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因为这是汉语特有的东西。要求需要了解中国的外国使用者来适应中国汉语特有的东西。至于另外一些借词。如“麻将”、“茅台”、“龙眼”等等就已经有统一的音译的对应词了。

冈此,双语词典的释义.尽管它与单语词典的释义有着密切的练习.但其本质是译义.而且双语词典的译义问题本身还比较复杂.需要进行专门的探索和研究.双语词典中的翻译并非简单的单语词典中的翻译实践能够解决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进取和探索。

参考文献:

【1]MarkShuttleworth&MoiraCowie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Z】.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2]TeachingPress,2004.

p】黄建华,2001,《词典论》。

【4】黄建华,陈楚详,2003,《双语词典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5】李开。1990,《现代词典学教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6】李明,周敬华,2002,《双语词典编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14‘荫华,1985。《英语词典初探》,北京:商务印书馆。

【8】吴建平。2005,《辞书学与双语词典学探索》,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9】魏向清。2005,《双语词典译义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f10】兹古斯塔著,转书武等译。1983。《词典q隰ee),北京:商务印书馆。

万方数据

这一点。但也有人说日本人富有语言天赋。比利时的某位神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Ft本人在电话里讲话非常有意思。他们在给不同的人打电话(如在家乡的父母.亲密的朋友.自己的上司)时使用的措辞完全不一样。在欧洲人看来.这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三种语言。

的确.在日本人看来,如果不能证确的使用敬语是要被别人笑话的。日本人在交谈时善于区分场合和对象。什么场合使用普通敬语.什么场合使用尊敬语和自谦语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操辰、oO件c=一)L、T部畏加岛何加伺一)t挡f)未世尢加”(科长,关于那件事部长有没有问什么)和“部畏加厶何加招明参I:智'Tk、圭世尢加”(部长有没有问什么)这两句话。到底应该用“伺j”还是“挡固差C:幺否”呢?“伺弓”是白谦语.以说话人为中心。如果这里用了“伺j”.那么部长的地位就会下降到和说话人同等的地位,因此用后者更贴切.E1语中很多关于敬语方面的访J都来源于中国。如:“令弟”(令弟)、“贤兄”(贤兄)、“_】i皎父”(严父)、“慈母”(慈母)等。另外,把对方来的信称作“玉简”、“朵兽”等。这些在中国人看来都有些文绉绉的.所以已经不怎么用了。中国也有“.=苗字”(您贵姓)、“‘=芳名C土何℃中加”(请赐教您的芳名)这样的说法,但别人要是这样问你的话,你立刻会感到不自在。外国人对复杂的敬语实在头疼,冈此说日语时总是很紧张。从敬语的使用可以看出El本人的性格——过于谨慎。

日本人的急性子在日语中也能看到。日语的结构是宾语在谓语的前面.也就是说结果永远先与动作被提出来。把结果放在前面.对象或事情的结果更明确,这没什么不好。可是当遇到长句时就显得特别麻烦。过去在日本的车站经常听到这样的广播:“本次列车开往新渴.途中大宫、熊谷一…?等站”.报了一大堆站名后最后说:“.…一等站以外都不停”。如果你不听到最后,你就完全不知道本次列车到底会经停那里.极容易造成误会。然而.就算你一直听到了最后.前面所提到的站名也差不多都忘了。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会经常碰到类似的事情。谓语放在最后也是日语的一大特点。

二、“以和为贵”的中庸之道和小心翼翼的待人接物

美国的人类学家《菊与刀》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经在《菊与刀》这部作品中写道,如果你没有任何理由的送日本人东西.他们一定会感到万分痛苦。如果你毫无理南的送中国人东西.中国人会很高兴的认为对方是喜欢和信任自己才送东两的。而Et本人绝对高兴不起来。相反,他们会冥思苦想为什么对方会送东西给自己。因此.只语中便出现了授受的区别使用。当以我为中心,我送东西给别人.即送出去时用“々为”“务Cf否”,当别人送东西给我,即我得到别人送的东西时,用“<扎走”“下芑'允”。此外,日语中还有。屯I:)'j”“与之为”“藤否”‘上二寸”“受C于取否”等都是表示授受关系的词。在汉语中,无论是我给别人还是别人给我都用同一个字——给.只是通过变换主语来区分到底是谁给谁。注重礼尚往来是日本社会的重要特色之一。

圣德太子在“十七条意法”的开头写了“以和南贵”四个字。日本人把自己称作“大和”民族。他们非常重视“和”。两人在说话时总是力求站在对方的立场.和对方保持一致。比如:“k、¨挡天氖℃寸土”和“o、L、挡天氖℃中招之”中的“上”和“招之”虽然都是感叹词,相当于汉语的“啊”,但它们却有不同的含义。“土”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太在意别人的感觉和想法。而“托之”则想表达“你也有同感吧”这样的含义,含有征求别人的意见和想法的意思。如果是中国人的话,肯定爱用“土”,而I:t本人则更多使用“招之”。这也正好印证了日本人求大同的中庸之道。“L、?、括天氖℃寸土”和“L、I、拓天氖℃中招之”这两句话的区别很难用汉语翻译出来.其中潜藏的差别只有Et本人才能体会到.

中庸的理论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交流中随处可见。无论做什么即不出头也不落后。说话时也是如此.不会直接说“恶o、”(坏),而是说“土<々k、”(不太好)。很少用“T亨”(是,就是)这类斩钉截铁的语气来结句.而更多使用“思-j”芷乃-j”(我想)(也许是……吧)等带有很委婉的语气的词结句。Ft语中还有很多表示不确定.模棱两_口『的词,如:“圭南”,“勺喜I)”、“峙一)CfI)”、“<.岛h”,“C主E”、“ff加I)”等。总之。日本人认为说话含蓄才显高明之处且更有韵味.

三、喜新但不厌旧的日本人

I:t本人是一个喜欢模仿的民族.它们不停的接受新技术.新思想,这也是日本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然而.尽管日本的科学技术世界一流.日本人仍然保留着许多传统习惯和迷信活动.而且丝毫没有减弱的倾向。在别国看来,日本简直就是一个难以理解的矛盾统一体。而这种矛盾统一在F1语中更显突出。现代日语的语法.发音从古日语演变而来,并保留着大量古日语的用法,与此同时,每年新增的大量的外来语为Et语注入了许多新元索。尽管在年轻人中外来语泛滥.这些外来语却全部用片假名书写.因为这些外来语来自其他的地方。不属于日本人自己的“和语”.这种日本式的习惯在其他国家恐怕看不到。

常言道模仿才有创造。但是一味的模仿也容易丢失自己的东西。日本人虽然喜欢模仿.却始终保存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FI本文化。

四、对大自然情有独钟的日本人

独特的审美意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也创造出了独特的语言。长期饱受黄河泛滥之苦的中国入学会了用自己的双手去改造自然.而在地震频繁的日本,人们以一种独特的顺应自然的方式生活着。也许是因为能在这弹丸之地每天感受着F1月交替.享受着四季变换带来的无限美景,日本人格外地珍惜和热爱大自然.以至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他们对大自然的崇尚。茶道和花道自不必说,他们可称是自然与生活完美的结晶.更有趣的是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通知书。考上了则写上“,、于廿少”(花开),没考上则写。,、十手,p”(花落)。真可谓是别出心裁,本来令人紧张的一张通知书.也因这“花开…花落”而频添一份情趣。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激发了日本人的创造欲,也创造出了与自然有关的丰富的词汇。日本是个多雨的国家,因此与雨有关的词汇极其丰富。例如:菜箍梅雨(油菜花开时的连天雨)、狐④嫁入t)(太阳雨)、秋雨前绿(秋雨锋面)、雨男、雨女(某个人一出现.准要下雨)、春雨(春雨,粉丝)、五月雨(梅雨.延绵不断的小雨)、夕立(雷阵雨)、畴雨(秋冬之交的阵雨)、雨脚(雨势)、雨宿(避雨)、雨霎(雨云,阴云)、雨垂(从房檐流下的雨水)等等。这些词在日语中是以单词的形式出现的.而在其他外国语中很雌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单词,只能用短语来解释.尤其像“雨男”这样的词更是El本人的独创.恐怕只有深爱着大自然的日本人才能创造出来。

五、结论

以上就日本人的性格特点对日语的影响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实际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对语言产生各种

165

万方数据

翻i圣与文化传兀口山东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王向华

摘要:语言.作为社会现象之一.总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受到时代的影响。当前时代最大的特点无疑是新技术革命,这革命也带来新词语的革命。通过对时尚新词的了解和学习.人们可以把握到流行的时尚脉络.掌握时尚文化的精髓。本文给合近年来出现的语言新词.着重讨论了它的特点及翻译。

关键词:语言:特点;翻译

引盲

作为世界上流行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中每天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总结出新的思想.传统的语言无法表达这种新的思想.就要求新词的出现。新词新义不断出现。旧词旧义不断淘汰。例如: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也是新词语的主要创造者。每当某一门科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就有相当大一批新词涌现。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新词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电脑、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环保等高科技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成就,科技新词汇、术语层出不穷,科技英语词汇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构词法上也发生了变化。这类词汇很多,比如COBOL(面向商业的通用语言1.hposuction(抽脂手术);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mp3。mp4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苹果公司推出iPod技术。iPeopIe就成了iP0d的使用者.Podcast掀起了一场“博客”风:伴随着女士减肥的兴起.Body啪p(一种裹身减肥法)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作为学习英语的外国人。我们对英语词汇的这个新陈代谢过程需要不断追踪,才能跟上英语的发展。

英语新词的特点

一种语言的发展总是有一定的规律。英语也不例外.英语新词的出现以及构成也跟英语过去的变化形式一样.多采用三种途径:构词法、旧词赋新义、借用外来词。

1.在现代英语中.运用构词法创造新词是丰富词汇的主要途径。英语构词法中繁衍最强的是词缀法.其次是复合法和缩略法。

词缀法是给一个词根加上词缀而构成新词的方法。如super一,表示超级.用这个前缀构成的词常见的有:supermarket超级市场。superpower超级大国。supermodel超级模特,super—barge超级驳船.super—rich超级富翁,super—fresh最新鲜的.super-fit身体特别强壮的。在构成英语新词中比较活跃的词缀还有:anti一,auto.bio一,Euro一。extra-,geo一,hyper-,inter-等。

在英语新词的构成中,复合法也占很大比例。复合法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新词的方法。例如generationgap代沟。motorhome家庭旅游汽车。open—heartsurgery体外循环心脏手术,fatfarm减肥场所。laundryli8t细目清单等。

当代英语中另一活跃的构词法便是省略法.字母缩略法是最为常见的。如:UNPBOFOR联合国维和部队,来自UnitednationsProtec—donForce;EU欧溯联盟.来自EuropeanUnion;EEC。欧洲经济共同体,来自EuropeanEconomicCommunity。

2.旧词赋新义。过去已有的旧词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以满足人们交际表达的需要,这也是英语新词汇扩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例如author作者,现被用作动词.表示在计算机网络上“编制网页”:feedback反馈原是电子学的专用语.现指信息的反馈、反响、反应等;surf一词原指冲浪运动.现用来指在计算机网络上浏览并获取利用信息。

3.借用外来词。借用外来词也是拓展现代英语词汇的重要手段。现代英语中的借词遍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语言,如来自日语的karaoke(卡拉OK);汉语的YinandYang(N阳),taichi(太极拳),Maotai(茅台酒);来自法语的blackhumor黑色幽默:来自俄语的spu山k指人造卫星;来自德语的gemutlich舒适的:意大利语的dolceviLa豪华生活等。很多从外国语中借来的词语.最后成了英语中不可缺

影响。日本是岛国.大海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日语中有很多与鱼相关的谚语。如“腐一)【宅)鲷”这句谚语,译成汉语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充分体现了日本的海洋文化与中国的农耕文化的特色。从语言还可以看出饮食文化的差异。汉语的“煮饺子”是形容人多得像下在锅里的饺子挤来挤去.日语中与“煮饺子”的意思相同的说法是“芋老洗.j上_j(洗红薯)”。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不论南北.逢年过节就不必说.就在平时也经常吃。把饺子丢进锅里煮的样子。就好像一大堆人都挤在一个地方的情形,所以叫做“煮饺子”。而日本人洗红薯的时候,是将水到进装满红薯的大桶里。然后用棒子搅。这和煮饺子很相像。

166

如果只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的话.会觉得很无聊。了无生趣。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语言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思想和民族性格.这才既有趣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2002)《菊与刀)【M1,商务印书馆。

【2】靳卫卫(2005),(走进日本一透视日本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上原幻<.a(2004),rI二E扣芑辞典j【M】,Can?Do。

[4Jr庄辞苑J第五版,【M】,岩波言店。

万方数据

从日语的特点看日本人的的性格

作者:汪洋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刊名:

时代文学

英文刊名:SHIDAI WENXUE

年,卷(期):2009,""(2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鲁思·本尼迪克特.吕万和菊与刀 2002

2.靳卫卫走进日本-透视日本语言与文化 2005

3.上原めぐみ二とわ辞典 2004

4.広辞苑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胡以男.HU Yi-nan日语特征与日本人性格--读金田一春彦《你在说地道的日语吗?》一书-山东外语教学2004,""(4)

金田一春彦先生的书中指出,日语特征表现在其方言多、发音音节少、文字种类多、句子顺序排列严谨和单词数量多等方面.日本人性格则体现在说话委婉、无需对方言谢、不为清白辩解、喜欢不善言谈者、理解力强等几个方面.

2.期刊论文刘占和浅析日语敬语性格变化、发展及未来-东京文学2009,""(8)

敬语在日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日本人的社会生活更是息息相关.日语敬语历史源远流长,敬语性格变化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通过分析探讨日语敬语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可以揭示出其特有的日本语言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3.期刊论文刘占和浅析日语敬语性格变化、发展及未来-南北桥2009,""(10)

敬语在日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日本人的社会生活更是息息相关.日语敬语历史源远流长,敬语性格变化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变化,通过分析探讨日语敬语性格变化发展的轨迹,可以揭示出其特有的日本语言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4.期刊论文宋协毅论日语的「省略型性格」与日语的认知特点(3)-日语知识2005,""(4)

另外,日语中除了动词的省略以外,动词的助动词化甚至于名词化、名词结句现象也是「省略型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当我们开始学日语后,好容易将形容词和动词的词形及其活用变化记住,并开始使用时,往往就会碰到上述问题.比如,我们学会了进行时的「~てぃる」时,老师又叫我们用日语进行替换练习说:

5.学位论文尹怀志日本企业内部工会产生原因研究2004

该文的目的在于论述日本的"企业别工会"(日语的表达方式,日语中的"…别"是"按照…划分"的意思,如"企业别工会"指的是按照企业划分的工会,"产业别工会"指的是"按照产业划分的工会".为了便于表达,暂且使用这一日语表达方式.下同)的形成与日本传统文化及日本人性格的关系.日本的"企业别工会"是日本式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度(论资排辈制度)"并称为日本式经营的三大特点.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由于日本经济长期萧条,包括"企业别工会"在内的日本式企业经营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地质疑,可以说正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境地.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于日本式经营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以工会制度为例,第一个时期是战后初期到60年代,在这个时期人们把"企业别工会"看作是日本封建社会的产物,认为这种工会制度存在着先天性缺陷,基本上是批判的态度;第二个时期是日本的高速经济发展时期到80年代,在这个时期,大多数研究者把"企业别工会"看作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阶段的产物而大加赞美;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末到现在,这个时期人们对于"企业别工会"基本上持批判态度,认为日本的工会功能正在减退.不难发现,人们对日本式企业经营的评价明显受到了日本经济状态的影响.如何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日本式经营是摆在日本企业经营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作者之所以选择工会为研究对象,原因有二:第一,工会组织与"终身雇用制"(雇佣形式)、"年功序列制度(福利形式)"相比更为具体,更加全面,更能反映日本式企业经营的特点;第二,中国对日本工会的研究还比较少."和魂洋才"是日语中的一个常用短语,由"和魂汉才"演变而来.其意思类似于汉语的"中体西用",且都是在日中两国人民面对欧洲先进文明的冲击时选择的口号."和魂洋才"的基本意思就是大和精神(道德),西洋技术(艺术),或者说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即在坚持日本固有的传统道德、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并为其所用.作者在这里用来比喻"企业别工会",认为"企业别工会"是在坚持了(有意无意中)日本人的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的"工会"这一先进事物组成的劳动者组织.该文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战后初期日本各地纷纷建立工会这一重要历史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日本人建立工会时的历史背景、心理状态、组织特点等的研究分析,客观评价文化因素和国民性因素在企业别工会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日本工会的历史"、第二章"关于日本企业别工会产生原因理论的三种学说及其批判")是对企业别工会产生的历史进行概括,并对工会研究者的"'企业别工会'形成原因论"进行评价分析.第二大部分(第三章"日本人独特的性格和传统思想")是通过对"日本人研究论"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对于"企业别工会"的产生具有明显影响的传统文化和心理特征.第三大部分(第四章"传统文化与性格因素在企业别工会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具体的事实和数据说明日本的传统文化和心理因素在"企业别工会"产生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6.期刊论文宋协毅论日语的「省略型性格」与日语的认知特点(1)-日语知识2005,""(2)

1. 何谓「省略型性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语中没有"宾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日语的谓语一般都在句尾出现,也就是说现代日语的基本句式一般为S-O-V,在语序上与英语、汉语的基本句式S-V-O正好相反.

7.期刊论文宋协毅论日语的「省略型性格」与日语的认知特点(2)-日语知识2005,""(3)

也就是说,我们不妨可以这样认为:日语当中说话者在没有特殊指代的时候,他所说的基本上都是不牵涉别人"个人领域"的内容,其表述的内容很可能就是说话者自身的事情.

8.学位论文刘玉燕中国语日本语译の文型とム一ド——日本语译『三国演义』の前二十回をめぐつて2006

众多的汉语典籍被译成了日语,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自元禄时期被首次译成日语之后,不断有新的译本出现,本文选取了井波律子译《三国志演义》和小川环树·金田纯一郎译《完译三国志》两种译本,就汉语原文前二十回中出现的“可

”·“必”·“当”三类句式的日本语翻译——「……ましよう」「……だろう」「……ごぢいましよう」「……よかろう」「……よろしい」「……ます」「……までだ」「……のでごぢいます」「……べきです」「……に違いない」「……(う)よう」等句式及其情态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是

:采用汉日句式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句式的定量分析入手,在具体对比分析中显现出汉语与日语句式及其情态的同异之处。通过具体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翻译者作为把外国语(中国语)转换成母语(日本语)的“转换器”,把汉语原文“……可……”、“必……”、“当……”三种句式类型和情态转换成了20余种以上的日本语译文句式和情态。

2.从认知论上划分,我们可以把日本语译文划分为:同汉语原文相对应的和不对应的两种范畴。后一种和汉语原文不对应的范畴具有日语特有的推量词“ウ”的个性。

3.在以语言为媒介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起着改变句式和情态的发酵作用。具体地说,作为翻译者的具体文化人,日本语译者不但把汉语原文“……可……”、“必……”、“当……”三种句式类型和情态转换成了20余种日本语译文句式和情态,甚至创造出了两种文化意义上的句式和情态

,即:一种与汉语原文句式和情态相对应的“中国语言文化式”句式和情态(不具有推量词“ウ”);另一种是汉语原文所不具备的“日本语言文化式

”句式和情态(具有推量词“ウ”)。

所谓“中国语言文化式”句式和情态,是指《三国演义》原文中“可”·“必”·“当”三种句式类型所显示的“强烈肯定及不容怀疑”这一中国语言文化的性格;所谓“日本语言文化式”句式和情态,是指“对话性及不把自己意志强加于人”这一日本语言文化的性格。

9.期刊论文李锋传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2)

谚语是人类语言和智慧的结晶.日本国民也不例外,日本虽然是个岛国,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对其谚语的形成、发展及内容、形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文化特质在谚语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论是日语的起源、发展、变迁,还是对中日谚语的比较研究,从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都极具研究和探讨的价值.

10.期刊论文张兵日语外来语的性格及应用-日语知识2003,""(4)

自明治维新以来,"和魂洋才"成为日本立国的文化方针之一.外来语始终处于"领导日语新潮流"的显赫地位,在日本语中扮演着最活跃的角色.它拓宽了日本人的文化视野,给日本带来新观念、新知识、新事物,甚至影响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611502600.html,/Periodical_shidwx200923085.aspx

授权使用:南通大学(ntdx),授权号:73b57d05-8d2f-41b1-bf26-9e55013d377b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