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眼中的中国

俄国人眼中的中国
俄国人眼中的中国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承诺书

1.本人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俄国人眼中的中国》,是认真学习理解学校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独立地完成了任务书中规定的内容,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均在文中加以注释或以参考文献形式列出,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注明。

3.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关于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论文和相关材料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同意学校保留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公布其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以上承诺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年月日

摘要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的接触愈加频繁与密切。作为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核大国,中俄两国的一举一动都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诚然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立场一致,但也不可否认两国就某些问题仍存在着分歧,两国的关系就如同一场高手间的博弈。本文从俄国人到中国的亲身体验,对中国商品的看法,到对中国人勤劳致富的态度来分析中国给外界的印象。随后依此分析俄国人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抱有怎样的态度,由此从侧面反映两国关系的实质。

关键词:中国商品破冰船五味杂陈

I. 引言

中俄两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举足轻重,近年来两国互访频密繁,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那在普通俄国人的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形象呢?本文将从俄国普通民众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并结合商品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商品对俄国老百姓的影响,以及从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对俄国人心理的冲击来探讨在俄国人眼中中国的国际形象问题。

II.俄国人眼中的中国

不同俄罗斯人对于中国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了解中国的渠道无非是这几个:一是到过中国,二是通过中国商品,三是通过接触中国人,四是通过媒体了解。

2.1到了中国才看得真切

凡是到过中国的俄罗斯人,大多会说些好话。在俄罗斯一提到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中苏友好”或“文化大革命”。中国似乎与“贫穷落后”分不开。可是在“俄罗斯年”举办期间,俄新社的科列娃被派到北京的“俄罗斯新闻中心”工作。30多岁的科列娃是生平第一次来中国,她却说:“在没去中国前,我想象的中国是一个古老的、陈旧的国家,那里的人都很辛苦地干活,负担很重,愁眉苦脸的……到了中国才发现,那里现代化程度很高,人民生活得安逸祥和;他们热情、满足,脸上洋溢着笑容,朝气蓬勃的。”她的这种感受同许多到过中国的俄罗斯人几乎如出一辙。她说:只有一点不满意的就是北京的水。“水煮开之后,壶里有很多沉淀物,喝起来嗓子很难受,所以常买、纯净水来喝。“这是唯一不好的方面,她特别强调”。

2.2中国货不再“物次价廉”

俄罗斯老百姓了解中国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是中国的轻工产品。从儿童玩具、服装鞋帽到锅碗瓢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货在俄罗斯各地的大市场、商店和超市中有了一席之地。许多俄罗斯人首先是通过这些商品认识和了解中国的。

早先曾听说莫斯科有商店打出过去“此店没有中国货”的招牌,以招徕顾客。还有一次据说是看马戏,一个小丑拿着道具手枪表演,可是枪在该响时却没响。小丑随机应变说:“哈,原来这枪是中国制造的!”逗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在场的中国人对此污蔑深感气愤。

随着俄罗斯市场的规范化和俄罗斯人购买力的提高,中国货逐渐改变着“以次充好”、“物次价廉”的名声和形象。现在,莫斯科街头不仅有中国产的轿车,

还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穿着中国唐装的俄罗斯人。我的老师柳德米拉在莫斯科市中心一个集贸市场里,挑选了一双自己满意的皮鞋,价格便宜样式又好。后来,她穿着这双鞋来到中国任教,几乎每天都穿,她非常满意的说,很舒服。我通过中文拼音的商标认出那是中国货,并告诉了她。老师却说:“只要东西好,是哪里的又有什么关系?”可见,物美价廉的好东西,谁都欢迎。

2.3 中国民工是“破冰船”

苏联解体后,到俄罗斯来打工、做生意的中国人不少。俄罗斯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条件还是落后于他们,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离开中国到俄罗斯来找工做?在他们眼里,中国人是最勤劳、最能吃苦的民族,但他们也往往对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感到困惑不解。在俄国人看来,工作与休息各有定时。而中国人干起活来像机器一样,不眠不休。这对他们来说,着实难以理解。

俄罗斯《消息报》曾登载了一篇题为《中国丹娘成了铜山的女主人》的长篇报道,在反映俄罗斯人如何看待中国人上很有典型意义。记者索科洛夫—米特里奇写到:13个从中国吉林省来的中国农民在乌拉尔的涅夫扬斯克区承包了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们在那里种西红柿、白菜和土豆等蔬菜。

这些中国人的到来引起了当地自然科学家托波尔科夫的注意。他说:“我通常早上8点钟起床,看见他们 (中国人) 在干活儿”。“出于好奇,第二天我7点钟起来,——他们已经在干活儿了。我晚上10点钟过去看,——他们还在干活儿。于是我早上6点钟就起来了,——他们也在干活儿。晚上11点再过去瞧,——他们仍然在干活儿。总而言之——他们在干活儿。有一天,我索性一整夜没睡,终于搞清楚了:原来他们夜里12点才躺下睡觉,早上5点半就又起身了——简直是群怪物”。

向中国人出租土地的公司老板说:“我们的合同规定,每年他们(中国人)都承租一片新的土地,而他们已开垦的土地则交由我们来种。也就是说,我们把他们当作‘破冰船’”。

谈到是否担心大批中国人过来,把这里当成吉林省的“飞地”时,伊利奇巴耶夫自信地说:“不会的,等到当地人学会劳动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任何中国人了”。他说:“对我来说,劳动市场上的中国人就像是胃功能紊乱时的活性炭,他们能唤回我们在近期丧失了的劳动能力。……过去,农庄庄员们总埋怨我让他们干得太多,说人不能超负荷工作。现在他们看见了中国人是怎样干活儿的,全都不做声了。”

2.4五味杂陈说中国

从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起,中苏两国的“封冻期”才开始解冻,此时两国已经历了近30年的隔阂。隔阂时间长了,两国间的误会和不了解在所

难免。苏联解体后,曾经是“老大哥”的俄罗斯人看待展翅腾飞的中国“小弟弟”时先是带着怀疑的目光的,他们是从苏联,或者说是从苏维埃人文理念出发看中国的。俄罗斯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民族思想和人文理念是大国心态、霸权概念、对周围民族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封闭的观念。

其实,俄罗斯人从未脱掉“超级大国”的桂冠:拥有世界幅员最大的疆土、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事、雄厚的工业基础、光荣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一切都让他们有理由骄傲。因此,他们看待今日中国的心态是复杂的,可谓“五味杂陈”。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心态,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中国方面远比不上中国媒体报道俄罗斯的情况客观,而他们对中国的正面报道用“吝啬”来形容实不为过,有时甚至还带着酸涩的口吻。这对于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所起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中俄领导人都意识到了解对方的重要,互办“国家年”无疑是一个大好契机。现在俄罗斯已经出现一些介绍中国正面形象的杂志,如《俄罗斯与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国RU》等。而近年来,报纸上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也有所增加。

Ⅲ.给我们的启示

俄国人正在积极客观地看待中国,并在各个领域与中国开展深入、广泛、务实的合作。与中国在军事上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定期的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不仅是军事上,还尤为重视两国经济上的往来,以及双边的贸易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两国都会签订一系列互利互惠的双边贸易条约。有政府大力的支持作保证,两国商人做起买卖更放心,得到实惠的百姓日子过的也就更舒心。对于每天接触中国商品的普通俄国民众来说,最能切身体会中国的发展。毕竟在商品的角度,从“物次价廉”到“物美价廉”的转变就很能说明问题,这种转变从侧面揭示了一个国家正在走向强大。俄国百姓对中国的印象和态度正在逐渐的改变,从认为中国一直处于改革前的贫困落后,到肯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国的形象在俄国人眼中体现得愈加客观与公正。此外,还应提到一点,在两国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俄语年”,“汉语年”等文化活动,走进了两国各大高校,加强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青少年间的相互理解。那么,作为俄语系的大学生,既然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我们应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在学好俄语的同时,还应多方面涉猎,了解本国文化精髓,将民族文化理念更好的传达,帮助国际友人形成对中国更清晰的概念,更客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戴桂菊.当代俄罗斯 [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国家广电总局. 关于中俄关系发展若干意见[Z]. 2004-4-20

[3]刊登于近期俄文《伙伴》杂志上有关中俄文化交流采访(俄文版)

沙特眼中的中国

沙特眼中的中国

我很尊重别人的语言,和拉美人用西班牙语,和德国人用德语,和中东人打招呼用阿拉伯语(我的阿拉伯语只会打招呼那两三个个词),但是如果你能讲汉语,我坚决不和你拽洋文。我没有种族歧视,但是我一贯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出色的语言。 第一次见到我的人大都会问:中国人?我总是很响亮很骄傲说:中国人!有时候还顺便跟他们吹嘘一下我的大学,告诉他们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本科生。老外当然都不知道清华,我说你以前不知道,下次就知道了。欢迎你来中国。 有一次和一个2字班的师兄一起吃饭,一个中东人看见我笑着问:中国人?还没等我回答,他又看见了师兄。师兄个头不高,有点清瘦,再加上刚从井上回来,晒得有点黑。中东人看走眼了,改口问:菲律宾人?我当时很严肃地说:你见过这么高大英俊的菲律宾人么?你这是对我们的侮辱!他赶紧道歉。 我不是歧视菲律宾,但是我不允许任何人模糊我中国人的身份。有一次我跟一个委内瑞拉同事用西班牙语简单聊聊,他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说我宁愿死也不做日本人,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旁的另一个拉美同事赶紧说:在我们眼里,中国日本韩国的人根本没法区别,就像你看不出来我是南美还是北美的,绝对不是有意侮辱你。 习惯了自己打扫自己收拾自己洗涮的日子,来到这突然发现有佣人,还有点不习惯。特别是他们毕恭毕敬地叫我Sir的时候,当我一不小心撞到他们他们却赶紧翻了错误似的赶紧向我一个劲道歉的时候。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信仰人人生来平等,我不愿使用“佣人”这个词,但是实在找不到其他词汇。如果叫服务员,我们都习惯地认为是餐馆酒店的服务员。 不计其数的印尼/马来/菲律宾/印度人在这工作,大多是佣人,保洁等。司机大多是印度/巴基斯坦的。超市服务员收银员,各单位的前台好多是印度的。我们这个别墅区的前台就都是印度的。一个兄弟问我:你说这些仆说闹鞠蚴鞘裁矗课乙膊恢朗鞘裁矗蛐砭褪腔炜诜钩裕圩骋坏愕木褪茄液凇?/p> 服务业嘛,投行咨询公司也都是服务的,我们这些出来给资本家卖命的也是服务的,我们公司就是世界最大的油品服务公司。区别就是工资不一样。对我而言,和他们不同的是:我在中国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好的工作,而他们不能。我们也有大批未受教育或者受教育很少的同胞海外打工,但是绝对不像东南亚三国和印巴那样,他们是真的养活不起自己的百姓了,于是大举流落海外。 中国特有的词汇——农民工,待遇和生存状况很可能赶不上这些流落海外的东南亚人,但是他们创造的的价值还在中国,还是在为国家做贡献。说得直白一点,是我们一批富人在利用廉价的穷人来发财,同时我们的穷人得以糊口。中国人还是有骨气的,宁可在家里受苦,也不愿出去伺候别人。

外国人总结中国人特征

老外总结中国人的60个特征 1.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不问好,而是问“吃了吗?” 2.喜欢吃鸡脚。 3.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 4.车子后视镜上会吊中国摆设。 5.喜欢唱卡拉OK。 6.房子铺的是瓷砖。 7.厨房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脂。 8.炉子上面有铝箔。 9.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 10.从没吻过你父母。 11.从没抱过你父母。 12.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戴眼镜了。

13.睡醒后头发会竖起来。 14.会为一些不可质疑的事情辩论。 15.喜欢用折价券。 16.为了最便宜的汽油费不惜开着车子到处找。 17.每天总是到了晚上才洗澡。 18.旅店房间里的非免费食品都绝不吃。 19.如果是男人,那么身上的体毛比大多数女人少。 20.别人为他倒茶时,他表示感谢的方式是用手指敲一下桌子。 21.表示感叹时经常说“哎(第二声)呀(第四声)”和“哇(第四声 22.开车或坐在副驾驶座乘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因为系安全带让他感觉不舒服和麻烦。 23.喜欢拉斯维加斯、老虎机和二十一点。 24.厨房桌子上总是有一条湿呼呼的抹布。

25.就餐时习惯把骨头和其他杂碎吐在桌子上。 26.电冰箱时常会存着很久以前放进去的食物。 27. 厨房里有洗碗机,但从来没用过它。 28. 把洗碗机当碗橱。 29.特别喜欢用热水瓶,而且每个热水瓶里面永远装满热水。 30.虽然有餐厅,但却总是喜欢在厨房用餐。 31.会在餐桌上当着众人剔牙,并且用手遮着嘴。 32.坐在书桌旁时,经常会下意识地转动手中的铅笔或圆珠笔。 33.冰箱里时常存有三口剩饭、一只鸡翅或数块乳腐。 34.喜欢把果酱瓶、雀巢咖啡瓶当水杯用。 35.有收集旅馆免费洗发水瓶子和牙刷、小木梳的嗜好。 36.即使外出十五分钟也会带上零食:话梅、橄榄、干芒果或烤鱿鱼等。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和一位喜爱亚洲文化的欧洲朋友交流,他对中国人做了正、中、反三方面评价,整理后诸位看看可否客观。 正面: 1、中国人吃苦耐劳,尤其生活较苦的家庭,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的精神更为著。 2、注重家庭。中国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为个人生活,中国夫妇考虑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满为不伤害孩子,仍选择共同生活,一定程度减轻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中国人比较讲交情。开始时可能对你有防范,只要你入了圈子,他们就会对你真诚相待,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课也很重视文体美等素质,因为中国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国人各个好厨师。你要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饭菜,外国人去一趟就中国在中国城吃中餐不是中餐,只有到中国才能吃到最纯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从中国回来后,很多年仍对中国餐年年不忘。 中性: 1、中国人爱虚荣,好面子、讲攀比。中国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先看对方穿戴,衣帽取人。中国人爱炫耀,披金戴银,不像西方社会看重个人举止、修养和个性内涵。中国人爱面子,所有行为原则都能与“面子”挂钩,有时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中国人爱攀重,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互相之间明争暗攀,攀比范围包括工作、生活、学习,孩子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国人爱当官,古代“学而优则仕”,现代做官更富优越感。当官能名利双收,一个人当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几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人明争暗斗、你争我夺,都为“当官”,中国人认为这是“人往高处走”,当官是一切价值的最高体现。 3、中国最崇拜名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国度,名人在中国的日子最好过,可以躺在过去的名声上吃一辈子。不比西方社会名声只代表过去,即便获过诺贝尔奖而再无创造,就会被淘汰。想名人躺在过去的名声上过好生活,好似痴人说梦。 4、中国人好客,但总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国人请你多了,不拿你当外人的时候,也就是要求你办事了,中国人好客之外,总有个人目的。 5、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是外国人到中国最深的感触之一,中国还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国外。走在西方国家街头,不用多问只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他们是哪儿个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汉字故事 刘为:林西莉女士是一位作家和汉学家,她来自瑞典。她写了一本畅销书《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他们的汉字的故事。在瑞典很少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并且它出版以后,很快就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还有芬兰文和挪威文,现在又有了中文版,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下面我们想先请林女士谈一下她怎么对汉字发生兴趣的。 林西莉: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妈送给我一把伞,在伞的顶端印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汉字,跟我们所用的字母比较,这些汉字真是漂亮极了。后来我跟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学习汉字,他教给我有关汉字的构成以及起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学- 习汉语,对汉字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在这之前我还学过中国的艺术史和考古学,这些都为我以后研究中国的汉语打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非常地美,而学习中国的历史、艺术也是我学习汉字的一种途径。 刘为:看起来你学习汉语的方式确实和其他人不一样,也就是 说你是从汉字人手来开始学习汉语?

林西莉:对,非常地对。因为我的老师高本汉他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他在中国只待过二三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汉字知识非常地渊博我记得在50 年代末的时候我跟着高先生学习汉语,我们学习 了孔子、孟子等等,我们不说汉语,只是对汉字本身进行分析。我们朗读其中优美的句子,比如说有关如何做人、如何生活以及行为准则等等。但是我们从来不说汉语,因此从一开始我就只学习汉字。 刘为:这的确是一种非常非常有趣的学习汉字的方式。 林西莉:对。从70 年代开始,我开始教授别人学习汉语和中国 的历史。我发现对汉字的起源讲得越多,比如说像甲骨文和金文,而学生就越容易记住这些汉字,并且对汉字产生更大的兴趣。我的这些学生经常对我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些汉字的知识?例如它们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开始进一步地研究汉字,以便能够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时也因为我个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这本书创作的初衷。 15 年来我一直在搜集资料,我每年都要到中国到处看一看,拍一些照片,采访一些学者,买一些相关的书。15 年后我对自己说,行了,

各国男人眼中的中国女人真实样子涨知识

各国男人眼中的中国女人真实样子涨知识 各国的老外对中国女人的总结虽不是字字珠玑,但也算句句在理。中国男人们要小心了,你们身边的美女可能会被老外勾走啊。美国男人眼中的中国女人跟中国女人交往像跳双人舞:她退你进,她进你就得退…… 1 、“中国女人给我的感觉很轻松”一个小笑话就能让她们开怀大笑,这种独特的幽默感很吸引我。我刚到上海的时候,那儿的女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上海女人第一眼看上去很精致、老练,让人摸不透,对时尚和事业格外用心;北京女人则更脚踏实地,对文化更感兴趣,关心的问题也更广。但大都市里的女孩来自中国各地,你很难用一两种类型划分。 2 、“跟中国女人谈恋爱,等于跟她整个家庭谈恋爱”想了解中国,并且用最快的速度融入这个环境,我的中国女友帮了我大忙。中国人在想什么,现在社会发生什么,她都会跟我说,比我自己看新闻还真实。中国女性无论对家庭、友谊还是爱情都很忠诚,责任感非常强。如果你跟中国女人谈恋爱,等于就是跟她整个家庭谈恋爱。才约会见面几次,她们就会跟你提她的家,好像在测试你能不能承担起她整个家族的责任,这点跟外国女人很不一样。我有些朋友感觉这是个不小的压力,不过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付出”和“包容”。爱一个人就接纳她所有的一切,这对我挺ok的! 3 、“熟悉

之后,中国女人甚至主动过头,对你连环夺命call”跟中国女人交往像跳双人舞:她退你进,她进你就得退。太近踩到脚,太远又失去吸引,真是个技术活!她们有点缺少安全感,总会站到安全距离外观察你。她们喜欢自信的男人,你的谈吐和肢体语言都必须很轻松自在,这样她们才会对你有安全感,才会放松下来。然后再跟她们讲几个小笑话,逗她们开心,很快彼此就能成为朋友。等熟悉之后,她们就会很直接,甚至主动过头,对你“连环夺命call”,那可真会把男人吓跑! 4 、“跟中国女人一起旅行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她们不像西方女人那么强调自我,今天谁开车,明天走哪条路线,事事都跟你争。她们喜欢随遇而安,而且对新鲜的东西特别好奇,到哪都照相。我曾经跟中国女友去东南亚度假,她不管在商场、海边,甚至一棵树前都能拍个不停。她不介意别人的眼光,只想把记忆保存得越久越好,这点让我觉得很可爱。他给中国女孩的幸福小贴士· 不要怕跟其它人不一样,勇敢做你自己!· 可以再自信一些!爱情关系应该像朋友一样,真的不要连环夺命call。法国男人眼中的中国女人别让我为你偷珠宝,我想给你的是幸福…… 1 、“中国女人真优雅!”刚到北京,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国女人真优雅!她们的身材曲线很漂亮,走路姿势也好看,简简单单的衣服就把她们衬托得好美。有些中国女人西方名牌包、名牌衣一大堆,反而把自己的优点埋没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都不尽相同。与此相类,各地人的性格、气质等也有一定差异。于是一些人喜欢研究各地人的特点,发表了不少“高论”。尤其对“广东人”和“广州人”的特点,社会上流传着不少说法。但由于论者本身的局限(如地域、识见等),有些观点未免存在偏见甚至误导。相比较而言,一些外国人的评价倒更值得重视。这里不妨让我们看看几位外国人对广州人的评价吧——— 1894年,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揣着向母亲借来的40英镑,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只身从中国上海溯江而上,穿越中国西南至缅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旅行。他将这次不平凡的经历写进《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中,翌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写到这年5月3日,他离开云南大理,沿着一条江前行,傍晚在一个“迷人的小村庄合江堡”的客栈投宿。在这里,他碰上一些“从西藏集市返乡的广州人”,便把自己对广州人的了解写了下来: 广州人,从广义来说,中国人指的是广东省人,他们像苏格兰人一样富有创业精神,能迅速适应环境,忍耐性强,节俭,能赚钱,在中国最偏远的地方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靠双脚长途跋涉至很远的地方。中国人认为他们最机智……他们的穿着打扮,大大的油纸遮阳伞,以及把货物高高挑在竿子上的习惯,使他们在各地都很显眼。他们总是穿整洁的深蓝色衣服,头剃得干净,脚蹬矮帮鞋,小腿裹着整齐的绑腿。他们风尘仆仆,自视比那些与他

们交易的、不外出做生意的蛮子要高明。他们对我总是既有礼貌又友善,把我看作与他们一样的背井离乡之人。 莫理循所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广州人。而对当今的广州人,有一位叫史密斯的美国人,也作过精要的评价。史密斯1990年就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香港都长期居住过,是个“中国通”,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经常频繁往来于这5个城市,对这些城市有较深的了解。他心目中广州人是这样的: 这里的市民与上海的市民一样,堪称中国小市民中的代表。但与上海人的极度虚荣和好吹牛相反,广州人虽也斤斤计较,胸无大志,但他们敢于承认,非常低调。而与北京人相反的是,他们重视物质生活(尤其舍得吃)、轻视精神生活(如果旅游不算精神生活)。由于广州人比上海人勤劳和头脑灵活,加上财富积累时间较长,所以生活要比上海人好得多,也比中国大陆除深圳之外的城市居民生活好得多。 还有一位长期在广州居住的菲律宾驻穗总领事馆的总领事,他对广州人的看法是: 广州人总是精力充沛、灵活和欢迎变化。他们有很多困难和忧虑,但是更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 以上三人虽所处时代不同,来自的国家不同,也无任何关系,但他们对广州人的看法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聪明,务实,勤劳,刻苦,富有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这些,应该不是虚与委蛇的夸大之词吧。 诚然,社会和人生都是复杂的,要准确地给某个地方人作出评价,是很困难的。关键是在评价时不带个人成见,不以个人好恶恩怨说事。否则,就会像有些评价那样,说好就“一朵花”,说坏就“豆腐渣”;不但有失公道,而且很难服人。这些外国人对广州人的某些缺点尚未提及,但他们的评价不带个人成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恩怨,比较公允正确。这,也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的广州文化频道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华盛顿8月1日电:在几乎任何一个美国人家庭,都可以找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超市可以看到,标有“中国制造”的鞋帽、玩具、工艺品更是到处都是,将“中国制造”放在购物车里的美国顾客则络绎不绝。家庭主妇莎拉就对“中国制造”食品作了如此评价:“我经常买中国的食品,质量应该说很不错,一些食物味道很好,价格也很便宜。” 日本 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日常生活 新华网东京8月5日电:家住在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50多岁男士对记者说,中国的产品物美价廉,在日本的大商场、连锁店和百元店里到处可见。而且,中国产品的价格比日本本国产品价格低很多,从电器、玩具到衣服、食品等各类产品应有尽有,一般老百姓都愿意买,中国产品已经融入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 俄罗斯 中国货在俄罗斯的命运变迁 新华网莫斯科8月4日电:作为法国大型连锁店“欧尚”在莫斯科梁赞大街分店的收银员,伊斯坎德罗娃和同事们每天都能接触到标有“中国制造”字样的商品,小到钓鱼竿,大到液晶电视,种类非常多。“只要是质优价廉的东西,总会有人买的,”伊斯坎德罗娃对新华社记者说。 俄罗斯人离不开中国货 国际先驱导报:从事日贸商品批发零售的俄罗斯人米罗诺夫和中国商人打交道已经有几年了。他最常去的是莫斯科集装箱大市场(俗称“露天市场”),那里销售的日贸商品基本都是来自中国。预定4月份“全面禁止不具俄国籍的外国人在零售市场(主要针对露天市场)工作”的规定发布后,米罗诺夫的生意习惯可能也会因此而被打破。 英国 伦敦哈姆利玩具店的“中国制造” 新华网伦敦8月1日电:英国连锁玩具店哈姆利对小朋友们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位于伦敦著名商业街摄政街上的哈姆利总店总是一派热闹景象。在这家店里,带“中国制造”标签的玩具比比皆是。店员和顾客也都称赞说,来自中国的玩具造型可爱,是孩子们的好伙伴。

近代史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西方国家关于中国的一些论调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自两汉以来,中国就与西方世界有了初步的交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国的关系,东汉甘英最远抵达波斯湾,虽然从地理上相对来说也是中国的西方,但还不是我们今天通常意义上的西方。直到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帝国)安敦王朝派遣使者来到东汉首都洛阳,中国与西方才算有了直接的接触。此后,中国历代王朝与西方世界也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尤其是唐宋、元明清时期。但这些时期内,由于古代世界生产力与交通的制约而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加上中国古代后期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西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均大大受限,双方对于各自的印象基本上处于一种想象,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更是由于时代转型的需要而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因此,在前近代,中西双方,尤其是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处于一种虚幻的状况,直到19世纪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19世纪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已经确立了对东方世界的优势地位,技术的发达和实力的强大使得西方得以直接有力深入东方世界,作近距离以至零距离的观察,从而改变了之前对于中国的美好想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虽不无感性也更为理性的更为真切的印象。这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定型的关键时期。 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一书中,人们可知,在18世纪,“欧洲对中国的崇拜达到了异乎寻常的高度”,受耶稣会士报告影响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宗教宽容推崇备至,还特别赞美中国的手工制品,尤其是陶瓷。这些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而同时期的英国虽然也出现了类似推崇中国的现象,但热烈程度稍低,甚至还出现了与此对立的声音。这与英国在中国贸易中受到的挫折有关。此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更加迫切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严重阻碍了英国意愿的达成,尤其是18世纪最后几年马戛尔尼访华目的的落空之后,西方对中国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充满梦幻的盲目推崇,而是多了批判的眼光,尽管这种批判是基于个人在中国的体验。 19世纪中西交往的标志性事件——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初步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近距离观察得出的印象。这样的初次中西正式直接的接触即反映了不同文化的差异的影响,例如乾隆皇帝赏赐给马戛尔尼的玉如意在中国文化中是极具尊贵意义的,但对他来说却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价值。巴罗的游记就直接指出中国人总的特征是“傲慢和自私的,伪装的严肃和真实的轻薄以及优雅的礼仪和粗俗的言行的牢固结合”。 而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生活的观察主要局限于在当时的通商口岸,诸如广州、汉口、宁波、福州等地。《泰晤士报》特约记者柯克发现广州的房子并不十分高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变化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怎样变化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张梨学号1065014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万别,要说清楚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的确十分困难。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形象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点,它们是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关键的点描述出来,也就差不多呈现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国家形象了。这些关键点,也是构成国家形象的维度。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形象的关键点存在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纵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体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的横向维度。 西方看中国形象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元朝富强、繁荣,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写游记等作品来写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作品中不乏有很多夸张和虚构成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可·波罗游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由马可·波罗在他游记中创造的“真实乌托邦”形象,也正是马可·波罗的描绘,使西方人对中国充满无限想象。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财富和强大有力的君权,这是贫穷、动荡的西方人最为向往和羡慕的。因而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典型的“乌托邦”形象。 18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对于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正

面的,但是少数作家的创作中,中国形象却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相反的。如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总体上把中国政府看成专制的;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嘲讽中国人缺乏“斗争精神”;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续编》等作品中把中国人描述为贫困、奸诈、愚昧而又自以为是。再如18世纪70年代之后,欧洲对于中国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负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诗歌中却对“中国花园”、“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充满赞美之情。 而到了17世纪启蒙运动时代,中国和乌托邦形象只是为了批判本国的现状,中国的乌托邦现实假的乌托邦形象。1250年到1750年前后,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乌托邦的,肯定和美化的成分多,这是由这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需要所决定的。处于现代性萌发阶段的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关心异己世界的超越性和批判性价值,而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使西方文化超越自身和改造自身。启蒙运动使中国形象向负面转化,中国形象中否定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出现,不是要昭示西方文化的缺憾,而是要印证西方文化的完美和优越。 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形象就全面变成了“乌托邦的意识形态”,完全是负面的,1966年文革时期的中国唯一一次成为西方人眼中的真正乌托邦,1968年西欧发生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时,学生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有真正的人道,并视中国为一种不满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从而想象出一个具有“真正的人道”的中国,而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事实。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My name is Jason, from New York City, America. I have just come here for 3 years. When I was in America, I got the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from TV, newspaper, the Internet, and so on. I think they were the real China. But as soon as I got off the plane, I found that China is outstanding than I have ever thought. What a beautiful country! Although the first impression was good, but it took me quite a long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China. Languag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As an American, Chinese is arduous for me. I had to put my soul in it to deal with it. Chinese food is really good, and it has multitudinous dissimilar kind. I love hot food, so Sichuan food was always my first choice. By the way, I love chopsticks. Festival! Yeah.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far more than thousand years. Its festival has many engrossing points. And some of it should be learned by us, at least I think so. Chinese people loves their parents, loves their family. No matter how busy they are, they always go home and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These days will be fill with happiness all the time. I cherish these days, too. Especially When the Mid-autumn come, I can eat delicious moon cakes. I Like it. Lately I read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 a glorious story. My favorite role is Chang’e. And I wish one day I could fly to the moon. I love China! I love Chinese culture

老外眼里的中式英语——看看你说过哪一句

在各个英语学习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Chinglish(中式英语)的文章,但一般都是中国人写的。不过我看到过一篇长文,也是有关Chinglish的,但却是美国人写的,很有意思。这篇长文的标题是Chinglish 2 English(从中式英语到标准英语),作者是浙江大学的美国外教Chuck Allanson,内容则是Chuck在中国五年任教期间所听到、所看到的各种Chinglish说法。 比如Chuck第一次来中国,下飞机后,负责接待他的东北某大学英语系陈老师说:您刚到,我们吃点饭吧。我们要点Chinese dumpling(饺子)和Chinese beancurd(豆腐),您看可以吗?Chuck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两种东西,但出于好奇,就说可以,结果饭菜端上来一看,原来就是ravioli(饺子,来自意大利语)和tofu(豆腐,来自日语)。Chuck 当时心里暗想,这两种东西,国际上早已经有通用的说法(ravioli和tofu),他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那种生僻的说法呢?以后Chuck跟陈先生混熟了,就问他,当初你为什么不说ravioli和tofu呢?陈先生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解释说,我真的不知道这两个词,而且我们的《英汉词典》上也没有这两个词。于是Chuck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英语教师、英语课本、甚至英语词典肯定存在问题,否则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在中国五年的任教期间,Chuck收集了大量的Chinglish说法,从中挑选出一组最常见的,编写了上面提到的那篇长文。下面就是这些Chinglish说法,其中每行第一部分是汉语说法,第二部分是Chinglish说法,第三部分则是英语的标准说法。 ①欢迎你到...②welcome you to ...③welcome to ... ①永远记住你②remember you forever③always remember you(没有人能活到forever) ①祝你有个...②wish you have a ...③I wish you a ... ①给你②give you③here you are ①很喜欢...②very like...③like ... very much ①黄头发②yellow hair③blond/blonde(西方人没有yellow hair的说法) ①厕所②WC③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 ①真遗憾②it's a pity③that's too bad/it's a shame(it's a pity说法太老) ①裤子②trousers③pants/slacks/jeans ①修理②mend③fix/repair ①入口②way in③entrance ①出口②way out③exit(way out在口语中是crazy的意思) ①勤奋②diligent③hardworking/studious/conscientious ①应该②should③must/shall ①火锅②chafing dish③hot pot ①大厦②mansion③center/plaza ①马马虎虎②so-so③average/fair/all right/not too bad/OK(西方人很少使用 so-so) ①好吃②delicious③good/nice/tasty/appetizing(delicious在中国被滥用) ①尽我最大努力②try my best③try/strive(try的本意就是try my best) ①有名②famous③well-known/renowned/legendary/popular(famous在中国被滥用) ①滑稽②humorous③funny/witty/amusing/entertaining ①欺骗②to cheat③to trick/to play a joke on/to con/to deceive/to rip off ①车门②the door of the car③the car's door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德差异

下面那些图画都是一个德国人画的,看来他对中国文化还是颇有些研究的。至少他看到了 问题的表面,这已经很不一般。之所以说他对中国与德国文化之间的差别的理解有些表面化,是因为他只看到表面,却没有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会如他所绘画出来的那种情形。相 信他一时半会儿不会给出答案,或者说,不会给出正确的答案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可 以从他的画中,深刻地感受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严重差别,以及因差别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思维方式,为人处事,世界观,人生意义探究等。 这些画非常生动,同时也让人思考。至少我看到了这些画,印象非常深刻之余,想到了 好多:究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一点儿交叉点?如 果有的话,那是什么样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的面积究竟有多大?此外,两者之间能否有可能 有某些时候达成50%以上的相类似,甚至更大胆一点假设80%相类似? 达到80%看起来似乎非常有难度。中国文化,如西方文化一样,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已成为中国人特有基因,成为“遗传微粒”。中国人的老祖宗在每个中国人出生前,就把这种“炎黄基因”的大部分覆制传递到中国人身上,就是说,还没出生,中国人就不由自主地成 为特定意义上的“中国人”,并使之一辈子不可有丝毫更改。而德国人,或者说欧洲的那些 西方人,也一样,也只能将他们祖先的基因传承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 所以,当看到有些纯种中国人讲英语,不停地“耸肩”,“恩哼”时,真让人感到难受,可以说是种折磨人的事情。事实上,中国人永远不可能把西方人特有的“耸肩”的绝对正确 姿势,给完全拷贝过来。正如德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永远也把握不了中国京剧中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的样子一样。看他们表演京剧,不过就是当一乐子,一笑了之。 事实上,西方人永远不可能彻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在思考方式、为人处事上面会是那样,而不是这样;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世界观会与他们的相当不同,而不是相同;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与他们的相去那么远,而不是这么近。他们只 能用画来说明区别,也仅仅是说明一下区别,而不太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中国文化已经深深地刻进中国人的一切行为之中,一切思考模式之中,而要让中国人彻 底改变中国人的这些文化习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同理,要让德国人,或者说是 西方人彻底改变他们的一切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就区别 说区别,不指望彼此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这似乎才是理解东西方文化的最理想境界。这也 应该是看这些画时的最佳心态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消费心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消费心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消费心理 在衰退阴影笼罩着全球大部份经济体之际,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保持可观的增长,成为全球的一个亮点。 尽管“硬着陆”的警报不绝于耳,中国那看似源源不绝的新生消费群体对许多外资公司仍然具有无穷的诱惑力。 然而,中国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呢? 这正是国际广告代理公司智威汤逊(JWT)北亚区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唐锐涛(Tom Doctoroff)的新著作《中国人要什么(What Chinese Want)》立意要解答的主要问题。唐锐涛这位美国人已经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14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网站Think Business最近主办的一个研讨会上,唐锐涛指出,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公司对中国存在的一个常见和

最大的误解是:中国经济在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已推动它走上“西化"的道路。 不错,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可能随处可以见到人们一边喝星巴克咖啡,一边拿着iPhone手机高谈阔论欧洲的最新潮玩意;但就此论断这是一种“西化”形式,未免有点肤浅和想当然了。 唐锐涛指出,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但称之为“西化”,那完全是忽视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和永恒的文化价值观,其围绕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世界观是那样的独特。” 他又指出,外界许多人把中国境内涉及不同政见者的重大事件、反文化传统的艺术家、蓬勃发展的在线社区和粗俗的摇滚音乐会等等也看作是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日益成长的迹象。 他断然表示,这又搞错了,不错,中国正在蜕变,但预言中国的文化传统将出现根本性的改变那是不着边际的。 改变不等于革命 唐锐涛指出,推动中国社会蜕变的一个因素是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这为中国消费者开启了新的天地。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电视剧 【韩】申惠善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作为外国人观看中国电视的第一感受是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在电视剧的形式方面,中国与韩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仍然存在审查制度。在韩国把审查制改为等级制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虽然等级制也带来一些弊端,但是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关键词:外国人视角;中国电视剧;类型;大众文化;观众 《(判官)包青天》是我在韩国观看的第一部中国电视剧,略微夸张的粉饰以及除恶扬善伸张正义的包青天的形象很是新鲜。因为是在韩国首次播放的中国电视剧,记得很多韩国受众是带着好奇观看的。后来赵薇主演的《情深深雨蒙蒙》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甚至那些汉语学习班拿《情深深雨蒙蒙》的剧本当教材使用。其实,对我来说在韩国观看中国电视剧时并没有特别深的印象,反正都是“外国电视剧”,中国的电视剧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电视剧感觉没有什么两样。 但是当我身在中国,再去看中国电视剧的时候却有了与前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也许源于我是研究电视剧的学者身份,还有当一下子面对那么多类型和众多电视台播出的各色各样的电视剧时,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所致:“中国电视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一、韩中两国电视剧的异同之处 在我看来韩中两国的电视剧存在以下主要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第一,与韩国相比,中国的电视台数量非常多,通过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绝对数量也相应地多。韩国制作并播出电视剧的只有韩国国家广播公司(KBS,包括KBS1、KBS2两个频道)、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韩国首尔广播公司(SBS)等三大广播公司,即使这些电视台播放相当数量的电视剧,与中国的各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数量比起来其差距是明显的。在韩国,只要是喜欢看电视剧的受众,说他们对每个台播放的电视剧目了如指掌,一点也言不为过。三大广播公司的频道转来转去,受众基本上对这些台播放的每部电视剧的故事梗概以及哪些演员出演等都能清楚地知道。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了,电视台多,频道也多,而且同时播放各类不同的电视剧,所以没有一个受众敢说,他对所有的电视剧都很了解。 第二,中国电视剧的类型(体裁)多样性是韩国电视剧无法比拟的。播出的电视剧目多,体裁的多样性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喜剧、言情剧、家庭社会剧、古装剧、偶像剧、亲情剧、历史剧、涉案剧等各种体裁表现社会的变化,而社会的变化又带来体裁的多样性。 韩国的电视剧也是有各种体裁的,但是每年制作的电视剧数量有限,因此比较偏向于选择那些受众缘好的体裁来制作电视剧,例如偶像剧、言情剧等。有些体裁是韩中两国相同的,而有些体裁是中国有而韩国没有的。比如,历史戏说剧在韩国是没有的,韩国只有历史正剧。至今韩国的电视剧好像没有一部是将历史事件拍摄成戏说形式的。其原因可能是韩国的儒教情绪与中国相比更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对历史的戏说化表现形式还是很陌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