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思考

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思考
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思考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期末论文

题目: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思考

信息学院双控专业2010级

学号S2*******

姓名刘利敏

2010 年 10月 30日

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思考

【摘要】对苏联70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和模式,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它曾经取得过光辉成就,也存在着严重问题。中苏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密切联系,因此反思苏联模式以及苏联解体的种种原因,总结其“得”与“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苏联解体根源教训现实问题

【前言】1991年12月25日晚上,戈尔巴乔夫作为总统,在发表最后一个简短的电视演说之后,印有镰刀锤子的旗子从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降下,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苏联的解体,如同上世纪初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样,都是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联的兴亡,又一次表明,一种新制度的成长和成熟,总是伴随着无数曲折反复的历程。苏联解体之后,西方某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弹冠相庆、欣喜若狂,以为“21世纪的世界将是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然而他们搞错了。苏联的解体只是宣告了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错误路线的破产,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换言之,只要世界上还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就无法解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就不会改变。不管历史的发展会出现多大的曲折、反复,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当代世界的种种变化充分证明:“在卡尔·马克思逝世100多年以后,资本主义再度驶入这位革命的经济学家为他那个时代所正确描述的那个方向上。”

十几年前的苏东巨变,应当说也是一场社会变革,然而却没有以往社会变革的激烈的社会对抗,暴风骤雨般的群众运动甚至是暴力冲突、战争。与以往许多社会变革比,这一次要平静得多,似乎没有多少人激动、抗争,没有大规模的动

乱和流血。西方人形容这是一次“天鹅绒般的革命”。尽管剧变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之久,但是有许多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一、苏联解体原因浅析

苏联死于自杀而不是他杀,并且是慢性自杀这是世界公认的结论。但是关于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世界上各位史学家众说纷纭。通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解和视频的相关介绍,我个人认为苏联解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特权导致贪污腐败盛行

列宁时期,苏共的干部革命意志坚定,没有丝毫特权,能与群众同甘共苦。如,1918年粮食危机时,有权调拨千百万吨粮食的人民委员瞿鲁巴,竟在一次会议上饿得昏倒了。

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强调“稳定”干部,干部委任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日趋完善,且不断提高干部特权的标准,使之进一步固定化和规范化,形成了一个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特权阶层。结果必然导致贪污腐败的盛行。在震惊全国的“驸马案”中,勃列日涅夫的女婿丘尔巴诺夫就贪污受贿65万卢布。

(二)官僚特权阶层与亲西方的社会精英同流合污

官僚特权阶层形成后,他们开始丧失革命意志,对理想信念麻木不仁。连勃列日涅夫自己也“不再相信社会主义的胜利、马列主义的原则或者共产主义的前途”。甚至对弟弟:“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的空话。”但他们与亲西方社会精英仍界限分明,相互对立。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官僚特权阶层发生了根本变化。起初,通过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后来,在“公开性”、“民主化”的旗号下,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照搬西方模式,在苏联实行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多党制和总统制等等,走上背弃社会主义的道路,结果“亡党亡国”。

(三)苏共干部为了私利集体背叛

官僚特权阶层之所以集体背叛,完全是为了他们的私利。与此同时,由于蜕化变质,苏共也失去了群众基础和执政能力。在剧变后的俄罗斯,那些掌权的政治精英和发财致富的经济精英大都就是苏联时期的各级干部。当时在俄总统周围和政府部门任职的政治精英,有74%~75%来自苏联时期的干部,而那些发

财致富的经济精英,则有61%来自苏联时期的干部,特别是共青团干部和经济领导人。

(四)赫鲁晓夫的改革

赫鲁晓夫上台进行改革,修正马克思主义,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历史,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再次进行政治改革,他的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加剧了人们思想的混乱,在西方势力的影响下,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恶化,最终酿成了“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

二、结合中国社会发展深刻汲取苏联解体的教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近二十年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苏联垮台是74年,苏共则存在了88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纵观苏联执政的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主要有[3]:

(一)坚持正确的路线

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会使改革走向歧途。

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时,决心改革,但把改革引向了歧途。改革之初,他一再强调:“我们是按照社会主义的选择进行各种改造的”,但在实践中,没有按照预定的方向前进,最终失败。

胡锦涛总书记在分析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时指出:“当时戈尔巴乔夫提出‘意识形态多元化’,提出所谓‘公开性’,放弃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嚣尘上,这成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公开性”放弃马列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指导,把思想阵地让给“民主派”。有的电台和报刊以批评党和政府为时尚。《莫斯科真理报》用几个整版刊登歪曲苏共中央对叶利钦批评和处分的报道,给苏共摸黑。“民主化”演变为“政治多元化”、“多党制”。苏共二十八大通过《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决议,实际上取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国家和改革失去了领导核心,各种政党和政治派别纷纷登台,社会政治生活一片混乱。在1991 年

苏共中央召开的“七月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抛出了一个“新党纲”决议案,主要内容有:“不再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有现实可能性”;“不再坚持把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全面实行私有化和市场化”等。“新党纲的通过,放弃了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从根本上改变了苏共的性质。

苏共亡党,主要不是亡于西方敌对势力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进攻,而是制定和执行了一条背离马列主义的路线,在党的路线问题上犯了历史性的错误。

(二)保持与群众的血肉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苏共丧失政权的历史教训时说:“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在十月革命和卫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民群众与苏共水乳交融,血肉相连,使革命和建设不断走向胜利。但斯大林后期及之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使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受到破坏;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大清洗”运动伤害了群众;民族矛盾时有发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公有制导致经济建设停滞不前,人民生活艰难;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干部特权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人民群众同党和政__府的感情由亲到疏,由热到冷,最终发展到离心离德的地步。

剧变发生之前,多数群众已不认为苏共代表自己的利益。在苏共被宣布解散、遭到取缔时,大多数苏联人民,包括大部分党员、干部和军人几乎没有什么反对的行动。相反,不少人站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派一边。1989 年3 月,苏联举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叶利钦却以89%的高票,并被选进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叶利钦公开反共之后,在一系列重要选举中又连连取胜,说明苏共当时的群众基础已经十分薄弱。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关头,苏共部分高层领导发动“8·19 事变”,最后一次努力挽救苏共和苏联。但是,仅三天就宣告破产,原因也是缺乏支持。派去控制叶利钦的克格勃官兵拒不执行任务;派去占领议会大厦的部队遇到了市民的阻拦;大约10 万市民聚集在议会大厦周围进行守卫,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人、学生和市民;军队也发生了倒戈。

正是党群关系的疏远甚至对立,导致苏共亡党和苏联亡国的悲剧。对长期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个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深思与警惕。

(三)提防资产阶级民主派

苏共毕竟不是人民群众直接起来推翻的,苏共在苏联失去政权的直接原因是叶利钦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证明,“民主派”是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威胁。

叶利钦等资产阶级民主派,大多出自党内,有的还是苏共高层领导。叶利钦就是苏共领导核心成员。正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比党外那些人更有迷惑性、危险性。资产阶级民主派,打着改革的旗号,抓住党的缺点错误,不断损害党的形象,煽动群众对党的不满情绪。打着反官僚主义、反党内特权的旗帜,用维护社会公正、争取民主自由鼓动人心,真正的目的是削弱党,并逐步改变党的性质,一旦条件成熟,就公开成立反对派组织,用游行、示威、罢工、学潮,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制造更大的困难,最后向党公开宣战,消灭共产党。同时,他们会提出一整套彻底改变现存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纲领。

同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社会主义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必须解放思想,面向实际,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际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又必须始终坚持和捍卫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必须对国际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阴谋和渗透颠覆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坚持不懈地与之开展有效的斗争。

苏联剧变虽然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今后将一蹶不振。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在全球的失败。但我们要从中最大限度地吸取经验教训,特别是执政党建设方面丝毫不能懈怠,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

三、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到现在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改革开放政策给我们社会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也不容忽视。小平同志当年说:“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是共同富裕。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了邪路了。”那么,我们的改革到现在是不是已经出现了小平同志讲的这些问题呢?问题虽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的突出的问题。

(一)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腐败近年出现了几个特征:第一,官员犯罪人数逐年增加,职务级别越来越。第二,领域广,金额大。腐败现象已由经济领域发展到人事领域、司法领域。第三,手段科技化,窝案、串案增多。第四,顶风作案猖獗,涉外案件增多。腐败分子内外勾结,为案发后铺好后路,使得涉外案件增多。据公安部资料,到2004年底,共500多名贪官外逃,卷走资金700多亿元。第五,群体腐败。一个执掌公共权力部门的若干成员,共同谋划、共同行动、利用公共权力为私人谋利的腐败行为。由主要领导人带头、多名成员联合行动的集体作案。“要烂,烂一窝;要抓,抓一串”。第六,权色交易,高级干部“包二奶”不是个别现象。

(二)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而在现阶段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大民生问题,被老百姓形象的比喻为“新三座大山”。可见民生负担如此之沉重,社会矛盾如此之尖锐从就业看,现在,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800万人,需要再就业的人员500多万人,而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它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从收入分配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这几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社会保障看,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很多只是形同虚设。特别这几年闹得比较凶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在推进改革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居安思危,深入认识和思考由于时代发

展变换所产生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否正确认知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成败,更攸关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走向、整体实力,以至未来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

苏联的解体,给了我们深刻而沉重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作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所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也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基业长青。

【参考文献】

[1] 汉斯·彼得·马丁,哈拉尔特·舒曼.全球化陷阱.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 刘克明.斯大林模式:未能正确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苏联解体原因新探,2004年第4期

[3]王世明,李金凤.苏联剧变给我党执政的几点思考.法制与社会,2008.03

[4] 李瑞琴.唯物史观与苏联演变.2006年第11期

苏联解体观后感

苏联解体观后感 苏联解体>观后感(一) 今天我们看了关于苏联解体的纪录片,了解到了苏联解体的悲惨事件的前因后果,令我深有感触,而且对社会主义制度,苏维埃共和国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存在的70多年中,历经外国武装干涉、经济封锁及世界大战的磨难,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抗衡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国,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数十年,令帝国主义胆寒,令世界人民向往。曾经的老大哥却从社会主义国家变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其根源在于苏共执政模式的种种积弊引发的矛盾和危机,而戈尔巴乔夫所犯的急进主义错误加速了危机的爆发,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我看到戈尔巴乔夫要大力实行多党制,大力推举民主化,部国家中心移到政治上等等不正确的措施时,内心非常的纠结。一个总统连国家的利益也不顾,人民及共产党利益不顾,在解体的当日还不知悔改,任由国家的衰败,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问自己的养老金以及别墅问题! 苏共执政后,党担负起了国家发展的经济任务、政治任务和文化任务。但是,在党的战略思想中,却形成了重政治、轻经济,使经济战略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战略的局面。这一切,使得人民的福祉销匿在了个人政治奢望的围栏下。 人们对物质状况恶化的不满,导致对苏共失望情绪的增强和对改革的不信任,社会上对改革者的支持减弱了。苏共党内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也充分利用了社会上对市场供应状况的不满,这一切加速了苏共的瓦解。 正是苏共执政模式的种种积弊,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使党内和整个苏联社会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和危机不仅表现在可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标上,而且隐藏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群体意识中。而在改革进程中,苏共和戈尔巴乔夫所犯的急进主义错误,毫无节制的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与革新苏共的进程,恰恰迎合了社会心理和社会群体意识中那些对苏共的疏离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当的措施不仅未能逐步地缓解与化解矛盾和危机,相反却加速了矛盾和危机的总爆发。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西方的'和平演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曾经伟大的苏联覆灭在所难免。 我相信各个国家领导一定会以此为教训,好好治理国家,不为个人利益所动而牵连自己的人民! 苏联解体内幕观后感(二) 1991年,拥有93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宣布解散,具有74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十多年

苏联解体的历史反思

苏联解体的历史反思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83 次更新时间:2014-11-19 21:37:32 进入专题:苏联解体● 梁柱吴恩远曹长盛安启念 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苏联国旗颓然跌落,三色旗随后升起。苏共亡党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惨痛的历史教训,苏联在没有外敌入侵和自然灾难的情况下顷刻土崩瓦解,“红旗落地”铸就了一个大国的苦难,也留下了巨大的历史谜团。认真总结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铭记20世纪遗留下的这一沉痛的政治遗产,对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走向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对话人 梁柱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 吴恩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 曹长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苏联垮台完全是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吴恩远:在苏联解体20余年之际,人们对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分析仍然存在较大分歧,其焦点在于,一些人坚持认为存在70余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或称苏联

模式、斯大林模式等)“由于弊病太多,已走入死胡同”,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因;戈尔巴乔夫的责任仅仅是次要因素。 毫无疑问,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弊端: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单一经济结构和管理体制极大消融了企业改革创新能力和生产活力;思想领域的保守、僵化和教条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发展丧失生命力……不改革、不克服自身弊端就没有出路。然而,实际上任何体制、任何模式如果不发展、不变革都会没有出路。“苏联体制弊端”与“苏联解体”之间并无必然逻辑联系,关键在于苏联模式能否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任何事物自身都存在“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当时的苏联体制同样还有巨大优势的一面。由经济学家阿巴尔金主编、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出版的《苏联经济史》是重新评价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权威著作。该书没有回避苏联体制的弊端,但同时指出:“毫无争议,苏联在自己的存在时期在经济发展速度上没有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在经济和军事政治范畴成为世界第二强国,在航天、核能方面成为第一大国。它发展了自己的能源经济潜能,建立了结构最发达的统一的能源体制。苏联的基础科学、教育体制和干部培养体制客观上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该书得出结论:“苏联社会体制、苏联模式的垮台不是必然的”。 这不仅是俄罗斯权威经济学家的观点。苏联解体后的多次俄罗斯民意调查表明:70%以上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不存在必然性,是完全可以防止的。甚至戈尔巴乔夫本人也不认可“苏联体制弊端导致苏联解体”的观点。2010年3月27日,戈尔巴乔夫说,在他上台之际,国内并不存在特别尖锐的矛盾,国际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消灭苏联。他承认,苏联垮台完全是由于改革者自身的错误造成的。 安启念: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成功地进行改革,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赫鲁晓夫最先发动改革,但他为人鲁莽,改革过于随意,准备不足,不讲策略,很快失败。勃列日涅夫反对改革,因循守旧,失去了改革斯大林模式、创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机遇,使各种问题不断积累,日益严重。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执行了错误的方针,导致国家解体,共产党下台。历史地看,苏联共产党要么反对改革,要么沿着错误的方向改革。在苏共亡党的问题上,应当负责任的不仅是戈尔巴乔夫,还有勃列日涅夫、赫鲁晓夫以及那些反对改革的人。 党的指导思想改变,放弃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放任意识形态多元化,理想信念缺失,是苏共覆亡至关重要的原因。

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苏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但总的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之久的红旗落地了,苏共亡党丧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苏联解体近20年了,那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一、斯大林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和扭曲 在长期激烈残酷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分别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新反对派后,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1)纵观苏联发展的历史,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永久的祸根,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特征和弊病来看: 1.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突出表现为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同时还包括消灭异己、监控干群、官僚特权、一党专制、以党代政、控制选举、干部任命。具体表现在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体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2)这种政治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完全背离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政治体制之下,必然造成最高决策层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践踏民主法治。因此,这种带有高压甚至恐怖色彩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背离,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扭曲——对敌人的专政变成了清除异己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制统治都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而反动的体制是必然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 2. 经济上管得过死,经济成分过于单一,缺乏效率与效益。主要表现在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结构。(3)这种带有严重的官有制色彩的济体制最终的结果是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压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效率和效益低下,也就是发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也必然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3. 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主要表现在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4)大搞个人崇拜,钳制自由思想,破坏人民通信自由,文化团体和工作者变成了准国家机关和国家代言人,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这种文化体制严重扼杀学术自由,阻碍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实这种文化体制是严重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也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已经扭曲了马列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压抑的思想总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阻挡。这种单一的思想文化体质必然阻碍理论创新,而一个更缺乏创新的政党,必然会被抛在时代的后面。历史一再证明,没有生动活泼、独立自由思想的社会,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动力。 另外,苏联在对外关系上大党大国主义盛行,对外盛行大国沙文主义和输出革命,而且国内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形式上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不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欲,本质上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扭曲和变形,正是由于这种僵化的体制存在着自身和无法克服的弊端,再加上它的执行者不愿意也没能力对它进行革新,因此苏联的解体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但不能

《苏联解体20年祭》之读后感

读《苏联解体20年祭》有感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以后,在20世纪末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社会主义蜕变为资本主义,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了。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简单的归结为西方和平演变阴谋的得逞;也有说是民族斗争造成了国家分裂与解体;还有的认为是戈尔巴乔夫个人的原因,也就是文中提到的“领导人因素说”。但是,苏联的解体不应该是单单由哪一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那是一个诸多矛盾合力的结果。 戈尔巴乔夫在接手苏联时面对的是一个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的局面,他不仅仅要面对在勃列日涅夫时期遗留下来的诸如经济停滞、官员腐败、浮夸造假、道德沦丧这一系列的问题。正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戈尔巴乔夫接手的苏联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就是这样一个状况,他开始实行了改革,但是事实表明,戈尔巴乔夫引领的“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和之后叶利钦宣称的“自由民主主义”道路不仅没能行得通,反而将苏联、俄罗斯先后引向一条绝路和迷途。 在文中提到“领导人因素说”是一个主流说法,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能够由一个人来改变,那岂不是陷入了英雄史观?当然,我也不否定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那是因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一系列的错误路线,造成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民族矛盾尖锐,使人民丧失对苏共的信任。执政党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那么对于国家的解体也就无动于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所以,我认为苏联解体

应该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复杂而庞大的内在因素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所谓内因,既不是寿终正寝也不是被暴力推翻,而是由其自身内部的各种政治势力的合力以和平的、法律的方式宣布“终止存在”的。 首先,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其经济根源。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斯大林经济模式,他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话,管理方法的高度行政化。这种经济体制模式下,资源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分配,都要由中央指示,而不是通过一般的市场机制运转的调节。这就形成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调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苏联不得不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战略。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适应当时特殊的形式和任务建立起来的,它保证了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改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苏联飞速发展,已阅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在发展工业化战略上,实施依靠独立自主,保证重工业优先而又高速地粗放发展的战略。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以重、轻、农为序的经济结构。到了二十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以及未成功的改革,导致了广大人民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其次,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突出表现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党课观影观后感

苏联解体观后感 1991年,拥有93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宣布解散,具有74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周四晚,全体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课观影,观看苏联解体解密纪录片,我们深刻了解到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仿佛亲眼目睹了整个庞大的联盟土崩瓦解。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震撼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二战后苏联一直沿用“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这种高度集中的集权体制在二战中为应对战争,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年间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陷入了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二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苏联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后经过几代领导人上台,由于其盲目改革,不切实际,不顾国家状况与西方国家进行军备竞赛,使得国民经济状况苦不堪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等野心家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主张放弃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全盘照搬西方的理论和制度模式,背叛了党和人民,全面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彻底背叛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导致苏共74年执

政地位的丧失,使国内经济严重下滑,政治动荡不已。几代领导人改革措施不力,发展方向不清,经济私有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瓦解。 通过苏联的解体,来反思中国,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改革始终要切合实际,以人民群众出发,而中共也确实这样做的,所以才有了现在富强的中国。要想有一个稳定,强大的中国,我们必须要加强党的建设,苏联的解体是在和平时期,并不是由于外部的敌人侵略,而是因为内部的腐败和分裂。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所以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的先进性,积极消除一切腐败因素,使党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保证一切从人民群主的根本利益出发。另外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苏联的后几代领导人不断建立强大的军事体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军备竞赛,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并没有得到实在的实惠,生活反而更加困难,人民生活的困难使得人心背离政府,不得人心的政府是不可能久存的。所以中国的建设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不可盲目发展,不顾人民。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从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到否定苏共的光荣历史。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中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右派在把斯大林灵墓搬出红场之后,把列宁的墓也要移出莫斯科红场。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说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提出了一系列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这样一来,整个苏联舆论、社会心理、思想界就开始发生变化,把苏共党员以及苏联人民的思想搞乱了,也为后来戈尔巴乔夫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赫鲁晓夫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搞“工业党”、“农业党”,造成了严重混乱。勃列日涅夫虽然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但基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而且当时的苏联的宣传体制很僵化而此时,讲到西方就是一片漆黑,什么都不好;讲到苏联就一片光明,什么都好。这显然不实事求是。西方国家却利用巧妙的宣传方式加紧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让苏联老百感到苏联自己的宣传假大空,而西方宣传似乎还有可信之处,苏联的意识形态渐渐地就发生了变化。正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修正主义不仅使苏联经济出现停滞,而且滋生了一批瓦解苏共的亲西方的政治人物。到戈尔巴乔夫散布“新思维”的时候,彻底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的“新思维”即在赫鲁晓夫“全民党”和“三和一少”路线的基础上,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社会主义。他强调:“新思维”就是促进“多元化”,放弃“意识形态限制”和“精神垄断”,打破“一切理论的局限”,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此,他和西方帝国亲如一家,和撒彻尔夫人、梅杰、老布什打的火热,修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泛滥开来。苏联国内的党政军大权被修主义和资产阶级所窃取,党政军中的布尔什维克已经无能为力了。《居安思危》一书中提到戈尔巴乔夫1999年在土耳其安卡拉某大学的一次讲话中说:他一生的目的就是要毁灭苏联政权和共产主义。再到叶利钦在装甲车上振臂一挥时,就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失去人心就是意识形态防线崩溃的标志。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列宁强调: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他经常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据苏联人民委员会接待室统计,仅在1922年10月2

中特中期论文《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苏联解体是世界当代史的一件大事。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一)内部因素: 1.政治原因 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其解体的最深刻原因,民主制度的破坏使得个人集权制的形成,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走向腐败,走向专横,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府形同虚设。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苏共一直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定位不准,思想体制僵化。 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有学者认为政治的因素和其它上层建筑的因素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和经济军事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严重, 经济结构不合理。为了实行对外扩张,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军事工业上,使国民经济畸形发展,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文化原因 苏联时期的苏联及东欧国家始终没有形成与其政治体制相一致的文化, 并且二者之间越来越对立。所以, 文化的多元性与政治上的高度集权、文化的社会性与政治上的实用主义、文化的科学性与学术政治化、文化的开放性与政治体制封闭性之间的尖锐矛盾长期不能解决。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杨龙20104207045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总结 (一)东欧剧变的内因。 1.历史原因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二)东欧剧变的外因: 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

苏联解体二十年祭

苏联解体二十年祭 潘维 2013-2-25 16:06:31 来源:《当代世界》2011年第11期一个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解体前几年还被美、中、欧、日视为共同的头号强敌,却在1991年骤然崩溃。苏联解体20年之际,我国学界在各地召开了形形色色的研讨会,解剖苏联“尸体”,引为前车之鉴。 然而,总结苏联失败原因,20年来进步不大,无非两类。其一是美欧日的“主流”说法,主要是批判斯大林模式“专制”。其二是我国一些学者的“正统”说法,围绕苏共“蜕化变质”,背叛某个“主义”做文章。 苏联不是“尸体”,不仅在俄罗斯活着,还在蓬勃发展的各种文明中活着。 二 “专制”说乃意识形态的陈词滥调。各色各样的世界被简单地分做两种政体,威权或民主——民主必然战胜威权,正义必然战胜邪恶。然而,世界强国之历史,哪一部是“人道主义”或“人权”史,哪一部缺少了大规模暴力的伴随?战前斯大林进行了“大清洗”,美国则在维持种族隔离,还把日裔美国人都圈进了集中营。苏联搞全球扩张,美国军队在全球又何曾清闲过。战后苏联有各种社会控制,美国也没少了形形色色的麦卡锡主义。苏联推广共产主义,被西方称为灾难。但以选举民主为“民主”的唯一形式,经“传教”推而广之,乃至武力传教,“解体”的国家也己不计其数,血腥味并不稍淡。 “蜕化”说则既否定了内部“顺时应变”的必要性,更忽视了外部“世界体系”的压力。苏联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在内部,苏联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超强,尚武传统深厚,对自己信心爆棚。这样的国家,

非面临生死存亡危机,难以催生维新动力。要么不变,要么彻底创新,颇为极端。外部的国际因素也不容小觑。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准备在东西两面作战,百万大军由剑拔弩张的西线移防遥远的东方。这导致后勤供应捉襟见肘,经济压力骤然倍增。苏联的激烈反应后果非常严重,迫使中国自70年代初开始结盟美国。对此,苏联做出了更强硬的反应,从印支到阿富汗到非洲之角全面出击,以两亿人对抗数十亿人的军事政治联盟,外部环境愈发紧张。接着,苏联重创于阿富汗和越南的惨重失败。80年代中期,中国因市场导向的“改革开放”获取了明显进步,严重削弱了苏联精英的“主义”认同。究竟什么是压垮苏联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见仁见智。 三 苏联解体本身未必是失败,但苏联解体之后发生的故事是悲惨的。 俄罗斯率先搞民族主义,甩掉包袱,独立建国,自以为能轻装前进。前苏联的各族裔当然纷纷独立建国。其后十年,前苏联境内纷争离乱。俄罗斯也是一片肃杀,车臣之战久拖无果,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滑。再后十年,虽赖政治高压恢复了基本秩序,但社会经济复苏乏力,靠向外国出售能源和原料维持为主。无论如何,苏联解体20年后,俄罗斯的生产仅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 20年,足够俄罗斯从废墟中崛起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20年,足够日本从废墟中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年,中国从“改革已死”的悲观中脱颖而出,开始冲击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因为伤得太重,20年了,俄国还在漩涡里打转。学人们拿西方“社会转型”理论说事,拿放大镜寻找俄国向“自由民主”的“转型”。但由20年前的“超级大国”脱胎而来的俄罗斯,今非昔比。在许多人眼里,俄罗斯“转型”未果,尚无“崛起”迹象。

苏联解体

苏联大解体内幕观后感 老师在课上给我们播放了有关苏联解体的纪录片,看完纪录片,感触很深,首先对共产党的遭遇感到无比的同情和沉痛的惋惜,然而痛心之后,又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引发了这样一个思想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回到了革命之前的状态?是什么让这样一个大国土崩瓦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解体不是一朝一夕之故。首先,自从苏联成立之日起,这个襁褓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引起资本主义世界极大地恐慌,西方资本主义虎视眈眈,想要把这个敌人拉向自己的阵营,尤其是美国想尽办法要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对其进行思想上的洗脑,渐进式的思想侵袭。还对苏联本地的一些反对组织大力的支持。 此外,从苏联解体前来看,苏联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领导。斯大林留下了僵化的经济政治模式和个人崇拜主义,然而赫鲁晓夫的上台不但没有缓解这种矛盾,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麻烦。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然而他在经济和政治上并无多少建树。戈尔巴乔夫上台,推出一系列新颖的政策不但没有给人民带来曙光,反而让国家进入一种更加散漫更加混乱的状态。没有了苏共的统一领导,各个加盟共和国各怀异想,百姓生活更加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民族矛盾加剧。最终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煽动群众,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共产党这个曾经呕心沥血地努力,想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党派,他们的政治梦想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一个国家无论由谁统治,经济的稳定,百姓的安居乐业,是统治稳定,国家发展强盛的基础。在当代社会主义的中国,我们应该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实践性的真理,谋求经济高速平稳发展。人民有了生活的保障,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会拥护共产党的统治。 总结苏联解体经验教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经济第一位的战略,才能不让社会主义的中国重蹈苏联的覆辙。社会主义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然而,这种生命力需要在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确实践的基础上,所以,政治路线的制定和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公共管理学院08级行政管理二班0803030045许尔杰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戈尔巴乔夫用整整十二分钟读完了他那份《告苏联同胞书》,从此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曾经一度称霸全球的强大的苏联帝国,就像是一座高高垒起的积木,只是经人轻轻一点就在突然间轰然倒塌了。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并未过经战乱,自身又是如此地强大,怎么会一下子就解体了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二十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学者从多方面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形成多种观点。本文就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进行再探索。 一、众说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年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向: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政治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也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留下了无可挽回的沉痛教训。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教训;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是一个有70多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超级大国在20世纪末突然地四分五裂,由社会主义迅速蜕变为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跌入低潮。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方面的。这种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内因、有外因;有长期的原因,也有短期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但其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僵化、经济衰退。 第一,政治制度过分集权和僵化。 “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在革命和战争的特殊年代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它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就降了下来进入80年代便出现了停滞和危机。苏联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搞不好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终极原因。 第二,戈尔巴乔夫的错误领导。 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任期内解体的,作为当时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戈尔巴乔夫对国内的改革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坚定信念,导致改革在战略和策略上的严重失误。戈尔巴乔夫引进西方自由民主和多元意识

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启示

红书读后感之:读《沉思录》有感 2010-07-06 14:18 《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作者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在书中,他这样对自己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伤心的喟叹。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作者认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聪明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审查自己的缺点和行为,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实现的途径因人而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也各不相同,正如马斯洛所说:“有人可以表现出体育、艺术或发明创造上的伟大成就,也有人却希望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然而,它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并非总是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并非总是某个巨大的、最终难以完成的具体目标。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你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你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 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希望、幸福和快乐,因为归根到底,成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停) 《青春之歌》读后感 周健 红色书籍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来说,感觉非常的遥远,但是有一本书却

苏联解体问题分析

深入剖析苏联解体因果教训 准确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摘要 编者按:今年是苏共亡党、苏联解体20周年。继李慎明主编的《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专著新闻发布座谈会之后,2011年4月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苏联解体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俄罗斯、越南、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保加利亚等国的18位外国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50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共260多位学者莅会。与会者围绕苏联解体原因、苏联解体后果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景展望三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对我们深刻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后果,准确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趋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具有重大启发意义。本刊今天特摘发部分中外学者发言的主要观点。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20年前,苏联解体曾使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学术精英们弹冠相庆。美国学者**自信地宣称: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失败,标志着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最后一种政治形式和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自由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经济在全世界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这就是历史的终结。20年过去了,我们看到了什么呢?在这短短20年的历史中,我们眼见了西方国家所制造的局部战争连绵不断、贫富鸿沟日益增大、各类危机频繁爆发等一系列人类社会危机问题。 苏联的解体并没有终结也没有改变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今天生存的世界仍然是一个由资本扩张主导的,人类利益被迫服从于资本意志的世界,这不仅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野,而且可以说,当今世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描述和科学预期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资本积累的实质推断出的全球化、全球范围的两极分化、金融资本的恶性膨胀等现象必然出现,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的激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制度性危机越发显现。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制度危机,西方自由民主所标榜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理念、制度无法给予有效解答。要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寻求解决思路,必须要认识到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这些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已经造成了人类灵魂的深刻异化和人类社会的深重灾难。我们亟需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智慧。 苏联解体后的历史进程再次向我们证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科学社会主义仍然是解决资本主义现存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人类的未来,而对未来的开拓是建立在对历史正确解读的基础之上的。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解放事业遭遇的重大挫折,而深刻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它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提。 何干强(**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500天纲领是名为《向市场过渡构想与纲领》这部书的浓缩版。这部书由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共同决定组织撰写。所谓500

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课程考试)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使整个世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各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了辉煌业绩,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生命力。这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凯歌前进、蓬勃发展的时期。 然而,在1991年12月8日, 伴随着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联体, 标志着苏联事实上解体。至此, 曾经尽领超级大国风骚的占世界1/3领土的联盟分裂为15个加盟共和国。具有近70余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短短几年就在政治剧变和独立 浪潮中于1991年宣告解体, 作为国家实体不复存在, 曾经领导俄国人民开启伟大十月革命的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苏共在执政中逐渐丧失了先进性,这是其亡党的重要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表明: 共产党具有先进性,但并不等于它能够永远自然而然地保持先进性。什么时候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 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顺利, 就发展; 什么时候偏离甚至丢弃党的先进性, 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遇到挫折, 就停滞不前。苏共丧失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理论上的教条和思想上的僵化,丧失了思想上的先进性;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和党群关系恶化,丧失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意识形态领域背离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丧失了理论上的先进性;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失去了前进方向上的先进性;在改革过程中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搞多党制,失去了组织上的先进性。正是由于苏共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 2.大国沙文主义统治导致的民族矛盾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另一重要原因。苏联是在沙俄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十月革命虽然打碎了沙俄统治的国家机器,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民族问题却历史地遗留给了苏联。苏联党和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作了不少努力,也曾取得一些成绩, 但由于历史上传袭下来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加之苏联在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 实践上的失误, 使民族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为:俄罗斯民族同其他民族存在矛盾;加盟共和国民族内部存在民族矛盾;加盟共和国之间存在民族矛盾;加盟共和国与联盟中央存在矛盾。而在列宁之后的领导人纵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做法,严重破坏了民族平等原则,使得这些矛盾加剧,这样也就加速了其灭亡。 3.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这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外部原因。二战后, 西方国家为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采取了扼杀、遏制)、超越遏制的和平演变战略; 同时, 由于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推行大国沙文主义, 肆意干涉别国内政, 侵犯别国主权, 使得中苏间出现冷战, 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这些都是苏联解体的客观原因。 苏联解体,苏共亡党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世界地缘政

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启示

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启示 解析苏联解体原因 查阅资料可以得到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年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向: (1)“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2)“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 结果。 (3)“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4)“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内因:改革前的苏联,就像一个得了重症的病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怀疑;政治上,人民没有真正的民主权利,领导干部形成特权阶层,腐败现象盛行,加剧了人民群众对苏共的不满。而这一切,说到底是由斯大林时期形成的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造成的。虽然斯大林模式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实践证明,它终究是一种僵化的模式、落后的模式。正是长期实行这种模式,使苏联患上了沉疴,岌岌可危。面对这种情况,苏联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百姓,都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戈尔巴乔夫正是在党内外强烈要求改革的呼声中,被推到历史的前台的。我们不妨通过一个比喻来理解当时的苏联,一个得了重症的病人,生命危在旦夕,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就面临死亡。如果他遇到一位高明的医生,进行了正确的救治,就能活下来;如果遇到一位庸医,进行了错误的治疗,就可能丧命,甚至提前丧命 外因: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对苏实行常年的冷战策略,而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俄国进入列强俱乐部几乎唯一的资本,于是被动的卷入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给苏联的国家建设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有材料说,在每7个苏联工人中,就有1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军事工业方面的工作。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结果,不能不给苏联后来的市场供应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轻工产品和食品长期严重短缺,片面的经济发展方向导致经济问题日益严重。苏联的解体西方国家即认为冷战阶段性结束,由此可见冷战和苏联解体的某种必然联系。 带来的警示与教训 科学务实的借鉴其它国家的发展经验;吸取苏联瓦解的教训,不断的完善党和国家的自身建设,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对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改革是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放社会生产力,激发社会发展的潜力。 (二)要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把经济建设搞好。社会主义必须为人民群众带来幸福生活。苏联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立起强大军事工业体系,实现俄罗斯民族不断扩张,与美国世界争霸。但国家的强大并没有为民众带来更多的实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