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湖泊、水库和河流中接纳过多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藻类特别是蓝藻(Cyanobacteria)的异常繁殖生长而出现的蓝藻水华现象。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有害藻类水华(HAB,harmful algal bloom)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当蓝藻水华严重时,水面形成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影响人的感官,破坏了健康平衡的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因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多种藻毒素而对人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世界上25%~70%的蓝藻水华污染可产生藻毒素,在已发现的各种不同藻毒素中,微囊藻毒(Microcystins,MC)是目前已知的一种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国范围内的水源水质进行过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34个湖泊中有一半以上的湖泊面积处于富营养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涉及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对各大饮用水水源及各种湖泊的监测表明,在夏秋季节藻类水华严重,每年长达7~8个月,而天然水体蓝藻水华80%是产生毒素的。从加拿大、日本、芬兰、美国、中国等地对湖水、河水、水库水、井水及自来水等水样的检测结果看,有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出率高达60%~87%,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从130ng/ml~2μg/ml,经加氯处理后的浓度也在0.09~0.6μg/L之间。淡水水源受到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需要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系统的检测方法。

1 微囊藻毒素简介

1.1 微囊藻毒素

淡水藻类通常以蓝藻、绿藻、硅藻、甲藻、隐藻、裸藻、金藻、黄藻等8个门为主。蓝藻门是已知的产生毒素最多的门类,这些毒藻可产生具有明显肝毒性的肽类物质,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它是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剂。

1.2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Louw认为,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慢性肝脏中毒特征的生物碱。Hughes等人在1958年发现并分离得到铜绿微囊藻NRC-1有毒品系。1959年Bishop等人对铜绿微囊藻NRC-1有毒品系的毒性做全面研究,发现这种微囊藻毒素是由7种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环状多肽,为单环结构:D-丙氨酸-L-X-赤-β-甲基-D-谷氨酸-Mdha。其中Mdha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Adda为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4,6-二烯酸;X和Y为两种可变L氨基酸。目前已鉴定的约有65个微囊藻毒素变式,其中多数毒性较高,如MC-LR,MC-RR和MC-YR等。

1.3 微囊毒素的产生

MC是细胞内毒素,它在细胞内合成,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并表现出毒性。由于它有很小的体积(分子量1000左右)、环状结构及其氨基酸的特殊结构,一般认为它不在核糖体内合成,而是由肽合成酶复合体合成的生物活性小肽,类似于在一些杆菌和真菌中小肽的合成。这些小肽大多是抗生素、免疫抑制物和一些对动物和植物有毒的物质。关于微囊藻毒素产生的机理有很多假设,但目前为止尚无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在常提到的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微囊藻毒素受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其中光照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遗传论者认为微囊藻毒素的合成是由毒素肽合成酶基因多基因控制的,并由肽合成酶复合体合成(非核糖体合成的多肽)。

1.4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因为MC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当动物被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弱、呼吸沉重、皮肤变白、呕吐、腹泻、毛立和嗜睡等。如猴子的中毒症状为昏迷、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腹泻等,在数小时内或几天内死亡。1987年Brook WP用HC标记的MC-LR腹腔注射染毒小鼠,1分钟后肝脏内出现总标记的70%,3小时后肝脏内积聚的MC-LR占总量的90%,表明肝脏是MC-LR分布的主要器官。它不仅对动物有影响,而且对植物也有一定的影响。Mcelhiney等发现MC-LR的存在可对茄属植物的生长和豆类植物根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Singh等研究了MC对藻类、微生物和真菌生长的效应,发现在初始50mg/L的MC可完全抑制灰色念珠藻和鱼腥藻的生长并使藻细胞溶解。观察到了MC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不良影响,

同时推断出铜绿微囊藻通过MC的杀藻作用是在自然条件下保持其优势藻种的重要原因。微囊藻对人体的健康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据报道,巴西曾发生一起126个做肾透析的病人出现神经系统中毒症状,造成60人死亡事件。生化检验结果表明,中毒病人血清中MC浓度为2.4~31ng/ml,渗透液用水经HPLC检测,其中含有MC-LR、RR、AR,证实这起医疗事故是因MC进入血循环引起急性肝损伤而导致病人死亡。

2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正是因为MC来源于藻且对人和水生动植物具有很高的毒性及潜在危害,目前的环境检测已经把其列为其中的一个指标,但是如何既能准确又能迅速地定性定量地检出也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研究对于维护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用水中的MC浓度不得高于1.0μg/L(MC-LR)。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生物毒理学法、化学分析法、免疫检测法。2.1 生物毒理学法

2.1.1 生物测试法

采取对小鼠进行灌喂或腹腔注射来鉴定藻毒素的毒性。此方法经Medcof和chantz修改完善后于1985年被分析化学家协会确定为标准方法沿用至今。它的优点是简便直观,能较为粗略地判断提取物是否有毒性。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快速等优点,但需要消耗较多的毒素,灵敏度和专一性不高;无法准确定量,也不能辨别毒素的异构体类型;小鼠的维持费用高、工作量大。因此,生物测试通常只作为毒性检测的最初筛选方法,并且正日益被其他方法所取代。

2.1.2 细胞毒性的检测技术

细胞毒性检测技术是利用毒素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来检测毒素的一种技术,不仅可以判断毒素是否存在,还可以对毒素进行精确的定量。Fladmark等人利用藻毒素诱导沙门氏菌和大鼠的原发性肝细胞死亡的能力为参数检测MC-LR,表明悬浮培养液中的沙门氏菌肝细胞为检测较广范围的肝毒素提供了迅速灵敏的系统。Fladmark等建立了一种根据MC导致鲑鱼或大鼠肝细胞凋亡的程度来确定MC的方法。他们将分离的鲑鱼或大鼠的肝细胞悬浮培养,然后加入MC,根据细胞凋亡的程度即可求出MC的含量,检测限度为

10~20ng;并根据动物细胞凋亡的第一信号是发生凋亡的细胞与临近的细胞分离这一特征还建立了用MC导致悬浮培养的鲑鱼或鼠肝细胞解聚的程度来检测毒素的方法,所得结果比用判断细胞凋亡的程度所得结果灵敏5~10倍。

2.2 化学分析法

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HPLC-MS)、气相色谱和质谱(GC-MS)联用、毛细管电泳(CE)等方法。在化学检测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HPLC,其次是GC-MS 联用,单独用GC和TLC的情况不多。HPLC技术一般采用正相或反相色谱对毒素进行分离,然后进行紫外(UV)、荧光(FL)或化学发光(CL)检测,可广泛用于MC分离、鉴定和定量检测,HPLC普遍应用的紫外检测器。

2.2.1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目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是WHO、美英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权威机构推荐的MC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同时分析出不同的MC异构体等优点,目前关于HPLC测定MC的研究报道比较多,都集中在对色谱分析条件、样品的前处理、洗脱液、SPE柱、淋洗剂、浓缩定容过程的优化处理上,找到最适条件统一检测程序,才能在数据上有可比性。闫海等在岛津液相色谱(LCIOA)上用二级管紫外检测器测定,发现MC-LR和RR毒素都在238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峰。因为HPLC对MC检测限为1mg/L左右,而天然水体中的MC含量仅为μg/L水平,故水样一般要通过富集柱进行浓缩并洗脱后再进行HPLC测定。被测毒素进行鉴定时,将被测毒素与标准毒素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可对其进行精确定量。Lee等发展了一种新的柱转换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在线检测水样中的MC-LR、MC-RR及MC-YR,此方法不需要对水样进行预净化。过滤后的水样以3ml/min的流速流经ZorbaxCN预置柱进行在线的浓缩;经过阀转换后,浓缩的被分析物经反相洗脱并在LunaC18柱上进行分离,此种方法表现出很好的准确性、精确度及分析速度,整个分析方法过程需时90分钟,较采用离线固相萃取的分析方法用时短。目前采用HPLC-UV法对MC进行检测,检测限一般为ng级。

Murata等于1995年设计了一种用HPLC-CL监测MC的方法,他们将粗提的MC与半胱氨酸(Cys)反应生成Cys-MC,然后与荧光剂丹磺酰氯(Dns-CL)反应得到具有荧光发色团的Dns- Cys – MC。经HPLC后,再用TDPO和过氧化氢进行衍生,使之产生过氧草酸-化学发光

(peroxyoxalate-Chemilumine-scence,PO-CL),最后用化学发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的检测限小于15pg/L。

HPLC监测技术往往需要标准毒素,而目前已发现60多种MC,多数缺乏标准毒素,这限制了HPLC 的进一步应用。HPLC-MS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即使没有标准毒素,只要知道这种毒素的分子量,就可对其进行定性,而且LMS技术亦可对毒素进行精确定量。快速原子轰击质谱(FABMS)和液相次级离子质谱(LSIMS)是确定毒素分子量的有效手段。虞锐鹏等采用HPLC-ESI-MS法,以乙腈-水-甲酸作为流动相,对水中的藻毒素进行测定;该法检出限为0.01μg/L,线性定量范围为0.02~20μg/L;该法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等特点。通过准确的分子量及结构信息,确定毒素类型,这种实验开发的方法实用性强,可为水质检测领域藻毒素风险评价和监测水处理脱毒效能,提供痕量、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

但HPLC方法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各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条件差别较大,极大地影响了相关资料间的对比分析,因而另外必须备有标准毒素或某毒素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保留值。由于当前世界在塑料制品中塑料添加剂可干扰HPLC对MC-LR、MC-YR的检测。

2.2.2 气相色谱法(GC-MS)

GC和GC-MS可用于MC总量的测定。单独用GC测定MC的情况不多,主要是GC-MS连用法。GC-MS 测定MC的前处理和HPLC法一样。将被测毒素进行鉴定,将被测毒素与标准毒素的峰面积进行比较可对其进行精确定量。目前采用GC-MS法对MC进行检测,检测限度一般为ng级。

它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准确、灵敏、痕量对MC进行测定,通过准确的分子量及结构信息,确定毒素类型可以测定不同的MC的异构体,并可以分析测定后出现的峰值,从而得到每一种异构体的量。这比HPLC、免疫检测法等方法更有优越性。其缺点是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不能普及采用;需要标准毒素才能对MC进行定量测定;前处理过程复杂,各实验室的检测程序和条件差别较大,极大地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3 其他方法

GC只能测定微囊藻毒素的总量,TLC和CE也是有效的毒素监测手段,前者易于操作,不需特殊设备,检测限可达ng级;后者具有操作简单、样品需要量少、分离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在监测的灵敏度方面要逊色于HPLC。

张昱等用SPE-HPLC/ESI-MS法检测水中三种痕量MC(RR、YR和LR),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其最低检出限为0.5ng/ L,线性范围达到三个数量级以上。多数化学检测技术能够监测某一种MC的含量,但不能对总毒素进行定量。Sano等人于1992年建立了一种检测MC总量的化学检测技术,他们将MC中Adda上的碳碳双键氧化断裂后得到2-甲基-3-甲氧基-4-苯丁酸(MMPB),对MMPB进行荧光衍生后用HPLC-法进行检测,检测限度为pg级。由于Adda是所有MC均具有的结构,因此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是MC总量,但整个过程要花费很长时间。为克服这一点,Harada 等建立了一种利用臭氧分解产生MMPB 的方法。他们将悬浮在甲醇溶液中的藻细胞直接在低温下(-78℃)进行臭氧分解,然后用热激发液相色谱(TSP-LC-MS)或电离子化气相色谱-质谱(EI-GC-MS)进行监测,整个过程可在30分钟内完成,检测限为ng级。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确定毒素的结构特征,Marcel Ethard等所创建的MALDI-TOF-MS可以在数分钟内检测出微克级的毒素,并能同时检测出蓝藻所产生的小肽,利用这种技术可在数分钟内确定毒素肽的结构特征。

2.3 免疫检测法

毒素的免疫监测技术原理是利用毒素诱发免疫产生抗体,利用抗体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来对各种毒素进行监测。最早的免疫检测是免疫化学技术中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1960年由Yalow和Berson开创的,用于检测血液中的胰岛素。主要包括酶联分析法(ELISA)、蛋白磷酸酶抑制分析法(PPIA)等,此类方法

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分析速度快、灵敏度较高,但不能对毒素起到良好的鉴别作用,有时会出现假阳性反应。

2.3.1 酶联分析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始用于环境MC的检测。水质免疫检测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竞争性非匀相酶联免疫检测。常用的商品化ELISA试剂盒是利用MC-LR-HRP的直接竞争性ELISA方法。其程序一般是先将微囊藻毒素抗体包固定在酶标板上,使用时加入水样和定量的

MC-LR-HRP偶联物,最后加入显色底物后,显色测定。在具备微囊藻毒素单克隆抗体、标准纯毒素和有关试剂的前提下,尤其是使用商品化的试剂盒时,ELISA方法是一种非常简便、高效、快速的方法。Chu 等人首先提出了ELISA技术检测MC的完整程序,先将MC-LR与牛血清蛋白偶联,用得到的偶联物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MC-LR多克隆抗体,再将MC-LR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偶联,以邻苯二胺为底物,采用直接竞争ELISA。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毒素MCs-LR作标准曲线,根据底物的显色程度与标准曲线作比较即可求出毒素的含量,检测限为0.20pg/L。McDerm-ott等人从鸡蛋黄中提取的抗MC-LR-PAb做ELISA 检测毒素,发现检测限为95ng/L。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产量大,方法简便,而且对MC-LR和MC-RR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性,他们又制备了能够特异性的识别抗MC-MAb和MC形成的免疫复合体但不与MC或抗MC-MAb反应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种三明治监测技术,监测限度为2 ng/L。Satoshi等1995年制成了6种MC-LR的单克隆抗体后,日本据此单克隆抗体制成试剂盒。用ELISA方法可检测到0.05~1.0 ng/ml 的MC,灵敏度为HPLC的1000倍,但MC单克隆抗体及其标准纯毒素需从国外购买,国外报道较多的EnviroLogix的Microcystins Plate Kit试剂盒。ELISA的缺点就是对多种同系物的识别需要广谱抗体。

2.3.2 蛋白磷酸酶抑制分析法

蛋白磷酸酶法可以反映各种毒素的总量,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测定时间较短等优点。Serres等让未标记的被测毒素和经放射性标记的MC-YR一起与蛋白磷酸脂酶2A(PP2A)进行竞争结合,达到平衡后进行凝胶过滤,使与PP2A结合的毒素和未与PP2A结合的毒素分离,然后检测收集到的待测I-MC-YR-PP2A 的放射性。根据用B/(B0-B)(B0为无毒素时I-MC-YR的放射性,B为有标准毒素或待测毒素时I-MC-YR 的放射性)和标准毒素的浓度得到的标准曲线即可求出待测毒素的量。这种技术受样品中其他物质的干扰较小,灵敏度更高,对MC和NODLN的监测限度低于2.5pg。徐立红等以放射性(采用32P标记的底物)蛋白磷酸酶抑制法研究了武汉东湖和一个养鱼塘采集的水样中MC总量的季节变异性。此方法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检出限为20 ng/L,它可能是目前检测MC的最灵敏的分析方法。Wong等探索了利用比色阿飞筛选水体中的MC,试验中以p-硝基苯酚为底物,监测黄色产物p-硝基酚的生成速率以表示蛋白磷酸酶2A的活性。结果表明,比色法蛋白磷酸酶抑制分析是一种简便、便宜的筛选水体中具有肿瘤促进

特性的MC的工具。此外,Jisi等使用比色法获得纯MC-LR的浓度与蛋白磷酸酶活性抑制关系图,在线性范围内可根据蛋白磷酸酶活性浓度来推断藻毒素的浓度。此法的检出限与放射性分析(32P标记蛋白磷酸酶抑制试验)的检出限相仿。

采用蛋白磷酸酶的同位素标记生理底物,反应专一性强,干扰少,检测灵敏度高,但同位素废弃物问题使其无法发展成为常规的环境监测方法。为解决这个问题,蛋白磷酸酶-比色法、蛋白磷酸酶-荧光法相继被采用,与同位素法相比,它们具有测定更简便、经济、无放射性污染的优点,并且两者各具优势,比色法对仪器的要求不高,但灵敏度略低,荧光法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但灵敏度更高一些。由于蛋白磷酸酶抑制法将所有能抑制其酶活性的物质都计算在内,因此所测物质被称为微囊藻毒素类物质并以LR当量作为测定对照的标准。

表1 微囊藻毒素监测方法比较

3 结束语

以上各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要灵活的联合运用。一种较理想的检测程序是先用ELISA或PPIA 对水样进行“扫描”,若含有毒素,则用化学法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含量。随着MC的危害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对水体中特别是饮用水源中微囊藻毒素进行监测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国外在藻毒素检测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而国内才刚刚起步,相关报道很少。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水体中藻毒素含量较高并已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危害。建立灵敏可靠的监测方法并对淡水水体中的藻毒素进行监测,加强对环境水体的长期连续检测,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这种危害是我们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稳定、快速、统一的动态监测网络的实现,实时的监测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央计算机,这样才有利于了解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水体的水质情况。

人类对蓝藻毒素的摄入并不一定仅通过饮水、直接接触和血透析这三种途径,由于藻类毒素可通过食物链累积,供食用的水产品如鱼类、贝类等也可能携带藻毒素进而危害人类;另外,用地表水进行喷灌的农作物以及室外养殖的微藻食品都有受到藻毒素污染的危险。建立安全、快速的测定食品中藻毒素的检测方法也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为防止藻毒素对人类的危害,需进行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摘自《中国环境监测》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湖泊、水库和河流中接纳过多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使水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藻类特别是蓝藻(Cyanobacteria)的异常繁殖生长而出现的蓝藻水华现象。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而引起有害藻类水华(HAB,harmful algal bloom)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当蓝藻水华严重时,水面形成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影响人的感官,破坏了健康平衡的水生生态系统,而且因藻细胞破裂后释放出多种藻毒素而对人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世界上25%~70%的蓝藻水华污染可产生藻毒素,在已发现的各种不同藻毒素中,微囊藻毒(Microcystins,MC)是目前已知的一种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造成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种类。在20世纪80年代对全国范围内的水源水质进行过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34个湖泊中有一半以上的湖泊面积处于富营养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淡水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涉及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对各大饮用水水源及各种湖泊的监测表明,在夏秋季节藻类水华严重,每年长达7~8个月,而天然水体蓝藻水华80%是产生毒素的。从加拿大、日本、芬兰、美国、中国等地对湖水、河水、水库水、井水及自来水等水样的检测结果看,有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出率高达60%~87%,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从130ng/ml~2μg/ml,经加氯处理后的浓度也在0.09~0.6μg/L之间。淡水水源受到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需要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系统的检测方法。 1 微囊藻毒素简介 1.1 微囊藻毒素 淡水藻类通常以蓝藻、绿藻、硅藻、甲藻、隐藻、裸藻、金藻、黄藻等8个门为主。蓝藻门是已知的产生毒素最多的门类,这些毒藻可产生具有明显肝毒性的肽类物质,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它是一种肝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剂。 1.2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Louw认为,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慢性肝脏中毒特征的生物碱。Hughes等人在1958年发现并分离得到铜绿微囊藻NRC-1有毒品系。1959年Bishop等人对铜绿微囊藻NRC-1有毒品系的毒性做全面研究,发现这种微囊藻毒素是由7种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环状多肽,为单环结构:D-丙氨酸-L-X-赤-β-甲基-D-谷氨酸-Mdha。其中Mdha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Adda为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4,6-二烯酸;X和Y为两种可变L氨基酸。目前已鉴定的约有65个微囊藻毒素变式,其中多数毒性较高,如MC-LR,MC-RR和MC-YR等。 1.3 微囊毒素的产生 MC是细胞内毒素,它在细胞内合成,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并表现出毒性。由于它有很小的体积(分子量1000左右)、环状结构及其氨基酸的特殊结构,一般认为它不在核糖体内合成,而是由肽合成酶复合体合成的生物活性小肽,类似于在一些杆菌和真菌中小肽的合成。这些小肽大多是抗生素、免疫抑制物和一些对动物和植物有毒的物质。关于微囊藻毒素产生的机理有很多假设,但目前为止尚无令人满意的结果,现在常提到的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微囊藻毒素受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其中光照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遗传论者认为微囊藻毒素的合成是由毒素肽合成酶基因多基因控制的,并由肽合成酶复合体合成(非核糖体合成的多肽)。 1.4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因为MC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当动物被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弱、呼吸沉重、皮肤变白、呕吐、腹泻、毛立和嗜睡等。如猴子的中毒症状为昏迷、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腹泻等,在数小时内或几天内死亡。1987年Brook WP用HC标记的MC-LR腹腔注射染毒小鼠,1分钟后肝脏内出现总标记的70%,3小时后肝脏内积聚的MC-LR占总量的90%,表明肝脏是MC-LR分布的主要器官。它不仅对动物有影响,而且对植物也有一定的影响。Mcelhiney等发现MC-LR的存在可对茄属植物的生长和豆类植物根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Singh等研究了MC对藻类、微生物和真菌生长的效应,发现在初始50mg/L的MC可完全抑制灰色念珠藻和鱼腥藻的生长并使藻细胞溶解。观察到了MC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不良影响,

项目解读 微囊藻毒素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微囊藻毒素(1) 1 概述 微囊藻毒素 藻毒素主要的结构特征为N-甲基脱氢丙氨酸及两个L-氮基酸残基x和Z,根据1988年制定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或MCYST)命名法规定.x,Z二残基的不同组合由代表氨基酸的字母后缀区分。常见的有LR,RR,YR三种毒素,L,R,Y分别代表亮氨酸,精氨酸,酪氨酸。微囊藻毒素的一般结构为环(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天冬氨酸-L-Z—Adda-D-异谷氨酸-N-甲基脱氢丙氨酸),其中Adda(3氨基9-甲氨基2,6,8-三甲基10-苯基-4,6-二烯酸)是微囊藻毒素生物活性表达所必须的。已证实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肝毒素,能抑制蛋白质磷酸酯酶,从而帮助解除对细胞增殖的正常的制动作用,促进肿瘤的发育。微囊藻毒素虽然主要存在于藻细胞中.但研究表明藻细胞死亡解体后·不断有藻毒素释放到水体,对人类的饮用水源造成危害,已证明某些地区的肝癌高发率与饮用水源中的水华大量发生有关。微囊藻毒素是一类具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这类毒素主要由淡水藻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ns aeruginosa)产生,此外其他种类的微囊藻,如绿色微囊藻(M.viridis)、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以及鱼腥藻(Anabaena)、念珠藻(Nostoc)、颤藻(Oscillatoria)的一些种或株系也能产生这类毒素。目前所检测到的微囊藻毒素异构体已超过50多种。 微囊藻毒素有不同的脂多糖和极性.毒性也不同,微囊藻毒素-LR是最早被阐明化学结构的藻毒素.在对藻毒素的研究中也多以它作为研究对象。它是一个环状的7肽分子,分子量约为1000道尔顿,许多国家出现的由藻毒素引发的事件大都

中国药典201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凝胶法 凝胶法 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在本检查法规定的条件下,使鲎试剂产生凝集的内毒素的最低浓度即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用EU/ml表示。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根据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λ),将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然后制成2λ、λ、0.5λ和0.25λ四个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30秒钟。取分装有0.1ml鲎试剂溶液的10mm×75mm试管或复溶后的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原安瓿18支,其中16管分别加入0.1ml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一个内毒素浓度平行做4管;另外2管加入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作为阴性对照。将试管中溶液轻轻混匀后,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恒温器中,保温60分钟±2分钟。 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缓缓倒转180°,若管内形成凝胶,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形成的凝胶不坚实、变形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保温和拿取试管过程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假阴性结果。 当最大浓度2λ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管为阴性,试验方为有效。按下式计算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即为鲎试剂灵敏度的测定值(λc). λc=1g-1(∑X/4)

式中 X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1g)。反应终点浓度是指系列递减的内毒素浓度中最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标示灵敏度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干扰试验按表1制备溶液A、B、C和D,使用的供试品溶液应为未检验出内毒素且不超过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溶液,按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项下操作。 只有当溶液A和阴性对照溶液D的所有平行管都为阴性,并且系列溶液C 的结果在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范围内时,试验方为有效。按下式计算系列溶液C和B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s和Et)。 Es= 1g-1(∑Xs/4) Et= 1g-1(∑Xt/4) 式中,Xs、Xt分别为系列溶液C和溶液B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1g)。当Es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及Et在0.5Es—2Es (包括0.5Es 和2Es)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无干扰作用。若供试品溶液在小于MVD 的稀释倍数下对试验有干扰,应将供试品溶液进行不超过MVD的进一步稀释,再重复干扰试验。 表1 凝胶法干扰试验溶液的制备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与分析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监测与分析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日益加剧,蓝藻水华爆发带来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是由蓝藻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肝毒素,其分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以痕量形式稳定存在于各类富营养化的天然水体中。有资料表明,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可能是除黄曲霉毒素以外导致肝癌的另一个重要诱因,随着世界各国对微囊藻毒素的重视,中国也在相关水质标准中新增了微囊藻毒素这一指标,如今水环境中微 囊藻毒素的监测与控制已变得非常重要。 一、微囊藻毒素的简介 1.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 一般认为MCs 为细胞内毒素,在藻类死亡、细胞破裂后从细胞内释放到环境中。但是,已有研究发现,藻类在死亡之前也会向水体中分泌毒素。关于MCs 的产生机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遗传学因素主导;另一种认为是环境因素主导。 2.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微囊藻毒素是由水体中蓝绿藻如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鱼腥藻(Anabaena spp.)、颤藻(Oscillatoriaruescens)等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单环七肽化合物,其可表示为环(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天冬氨酸-L-Z-Adda-D-异谷氨酸-N-甲基脱氢丙氨酸)。其中,Adda(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基-4,6-二烯酸)是MCs 生物活性表达所必需的;X、Z为两个可变的氨基酸残基,这两个可变的L-氨基酸的更替及其它氨基酸的去甲基化,衍生出众多的毒素类型,至今已发现MCs有60多种变体。在众多变体中存在最普遍、含量较多、毒性较大、研究详细的是MC-RR、MC-LR,R、L分别代表精氨酸、亮氨酸。 3. 微囊藻毒素的性质 MCs的性质稳定,在水中为中性或带负电荷的分子集团,可溶于水(溶解度>1g/L),在水中的自然降解过程缓慢,仅有少量能被水体微粒吸附沉淀。纯化的MCs在阳光照射下稳定,但当其曝露于波长在其吸收峰周围的紫外线中,分子发生异构化,方可使MC-LR快速降解。MCs具有热稳定性,加热煮沸(水浴100℃,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处理工艺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0, 10(2), 282-289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1795673.html,/journal/ae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111795673.html,/10.12677/aep.2020.102032 Treatment Process of Microcystin in Drinking Water Siqi Shi, Jianhua 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Mar. 28th, 2020; accepted: Apr. 22nd, 2020; published: Apr. 29th, 2020 Abstract The eutrophication has led to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freshwater cyanobacteria blooms. The concentration of algae toxin in water in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proliferation of cyanobacteria. Microcystin (MCs) is a strong hepatotoxin and has carcinogenicity, which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this article, author main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moval of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lysed) algal toxins, introduced the process of removal of algal toxins from three aspects of physical methods, chemistry, and biology. This passage also summarizes the current treatment process simply and introduces the outlook. Keywords Algal Toxins, Microcystin, Degradation, Intracellularalgal Toxins, Extracellular (Lysed) Algal Toxins 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处理工艺 石思琦,李建华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3月28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22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29日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淡水蓝藻水华爆发日趋普遍。水体中藻毒素含量随蓝藻的大量增殖而快速升高,其中微囊藻毒素(MCs)是强烈的肝毒素,具有致癌性而引起广泛关注。文中主要介绍了去除胞内和胞外(溶解)藻毒素的相关研究,从物理方法、化学、生物三个方面介绍藻毒素去除工艺,并对目前的处理工艺进行

藻毒素检测方法

藻毒素检测方法 原理: 样品中的微囊藻毒素与微囊藻毒素酶标记物竞争结合数量有限的抗体结点。 测试孔中包被有抗免IgG,用于捕获加入的免抗微囊藻毒素抗体,微囊藻毒素酶标记物和样品中的微囊藻毒素竞争结合数量有限的抗体结点,抗体与测试板中包被抗免IgG结合。 注意:颜色与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成反比。 较深的颜色=较低的浓度 较浅的颜色=较高的浓度 所需仪器: 仪器型号规格生产厂商大致价格数量 酶标仪及连带电 脑Bio-rad 680型30000-40000 1台 洗板机Bio-rad 1575 32000 1台移液器Acura(范围:20~200μl)1881 1支八通道精密移液 器Acura(范围:20~200μl)4993 1支 一次性移液器吸 头 (50μl、100μl)恒温培养箱37℃ 分析实验室专用 纯水机超纯水或去离子水(符合分析实验室用水国家标准GB6682一级水) 试剂盒 美国Beacon微囊藻毒素 定量检测试剂盒 3600 所需其它实验材料: PE手套、封口膜(保鲜膜)、振荡器(96孔板振荡器) 步骤: 1.将所有试剂及样品置于室温下。

2.从铝箔袋中拿出要求数量的微孔条,放入干燥剂并重新封好袋子以免微孔条受潮。3.稀释100倍浓缩清洗液为1倍清洗液,例:取5ml 100倍清洗液到500ml洗瓶中并加入495ml蒸馏水。 4.吸取50μl酶标记物到微孔板的每个孔中。 5.吸取50μl标准,阴性对照,样品到对应微孔中,必须保证每种溶液使用干净的吸头吸取,避免交叉污染。 6.加入50μl抗体溶液到每个小孔中。 7.快速震荡使孔中的溶液混合,并敷上薄膜,或者微孔板可以放在振荡器上震荡孵育,从而达到在孵育期间持续震荡的效果。 8.37℃孵育30分钟。 9.孵育完后,去掉封口膜将微孔中的溶液倒入水槽中,用1倍清洗液清洗完全充满微孔,震荡后倒掉,重复四次,总共五次洗板。在吸水纸上拍打,尽可能将水拍干。10.每个微孔中加入100μl底物溶液。 11.盖上小孔并37℃孵育30分钟。 12.按照加底物的顺序每孔中加入100μl停止液。停止液为1 N盐酸,需小心操作。13.450nm下读板,如果酶标仪有双波长,可同时测605或650nm双波长。 14.如果酶标仪可以处理数据,可用半对数线性或4参数曲线拟合,如果为手动计算,则可按照以下部分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33.2—93 1993-03-16发布 一、定义及适用范围:本法系列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 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内毒素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用以代替家兔法对供试品进行热原初试。本法仅适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输血器。其他产品可参照使用。 二、主要设备: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 三、试剂 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于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于标定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3、鲎试剂:灵敏度为0.25EU/ml,规格为0.5ml。 4、无热原水:内毒素含量小于0.05EU/ml。 四、试验前准备 1、器具除热原:与试验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均应除热原。玻璃器具置电热干燥箱内250℃干烤至少60min;塑料器具置30%双氧水中浸泡 4h,再用无热原水冲洗后于60℃烘干备用。 2、鲎试剂灵敏度测定 (1)试验前应核对使用批号鲎试剂的灵敏度,应符合规定。 (2)灵敏度测定:根据标示的灵敏度范围,将细菌内毒素工作 标准品用无热原水以1→2等比稀释,选择能出现阳性和阴性结果的4个连续稀释液。取同一批号鲎试剂若干支,分别按标示量

加入无热原水溶解为鲎试剂溶解液。取10mm×75mm试管若干 支,分别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加入内毒素稀释液0.1ml,每一稀释液平行操作4管,轻轻振动试管混匀内容物,封闭管 口,置37±1℃恒温水浴中保温60±2min观察结果。最高浓度的4管应均为阳性,最低浓度的4管应为阴性。 五、试验方法 1、供试品数量 :同一批号至少3个单位供试品。 2、浸提介质:无热原水。 3、供试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每套输液器内腔注入10ml,输血器内腔注入15ml浸提介质,反复荡洗5次后两端密封,置37±1℃恒温箱中保温2h,取出后将供试液汇集至一无热原具塞玻璃容器内。供试液贮存应不超过2h。 4、试验步骤:将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分别按标示量加入无热原水溶解。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逐次稀释至0.5Eu/ml,供作阳性对热。取10mm×75mm试管6支,其中供试品管2支各加入0.1ml 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阴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无热原水,阳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再逐一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轻轻混匀试管内容物,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水浴中保温60±2min,轻轻取出,观察结果。 5、结果判定 1)、将试管缓慢倒转180°,管内容物呈坚实凝胶者为阳性,记录为(+),不呈凝胶状或虽呈凝胶状但不能保持完整者为阴性,记录为(-)。

水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编号:作业指导书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临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1、方法提要 微囊藻毒素在238nm下有 1、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环状七肽)的条件和详细分析步骤。 本标准适应于饮用水、湖泊水、河水、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出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均匀为0.1μg/L。 2、微囊藻毒素的分子式、分子质量及结构式 2.1分子式 微囊藻毒素-RR(MC-RR):C49H75N13O12, 微囊藻毒素-YR(MC-YR):C52H72N10O13,

微囊藻毒素-LR(MC-LR):C49H74N10O12.。 2.2分子质量 MC-RR:1038.21mg,MC-YR:1045.2100μg,MC-LR:995.250μg。2.3结构式 MC-RR、MC-YR、MC-LR、X和Y 表1 MC-RR、MC-YR、MC-LR、X和Y 3、水样采集和保存 用采水器采集1500ml~2000ml水样(水样采集后,应在4 h内完成以下前处理步骤)。用500目的不锈钢筛()过滤,除去水样中大部分浮游生物和悬浮物。取过滤后的水样1200ml于玻璃杯式滤器()中,依次经滤膜()减压过滤。准确量取1000ml 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注:如减压过滤后的水样不能立即分析,可置于玻璃容器中,在-20℃保存,30d内分析完毕。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5.1甲醇,HPLC级(色谱级甲醇) 5.2二氯甲烷,农残级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一、黄曲霉毒素介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为AF)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饲料,直接或间接进入人类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体及动物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损害严重,该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比较耐热,加热至230℃才能被完全破坏,因此一般烹饪加工也不易消除。 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1、引起急、慢性中毒: 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属肝脏毒,除抑制DNA、RNA的合成外,也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黄曲霉毒索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事件,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最典型的是印度的霉变玉米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了数十人丧生,数百人患上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 2、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有极强的致癌性,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它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是目前公认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黄曲霉毒素含量在30~50ug/kg时为低毒,50~100ug/kg时为中毒,100~1000ug/kg时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鉴于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的巨大危害性,我国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其中,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为5ug/kg(即5ppb)。 三、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黄曲霉毒素主要有4种:即B1、B2、G1、G2,其中B1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有2种这些毒素的代谢产物M1和M2。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动物 饲料,中药等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 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 1 后在体内经羟基 化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从尿和乳汁排出,一部分存在于动物的可食部分,如乳、 肝、蛋类、肾、血和肌肉中,其中以乳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M 1 的毒性和致癌 性与黄曲霉毒素B 1 的基本相似。由于牛乳及其制品是人类、特别是婴儿的主要食

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现状概述

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现状概述 作者:周绪申, 张世禄, 许维, 罗阳 作者单位:海河流城水环境监测中心,天津,300170 刊名: 海河水利 英文刊名:Haihe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2011(4) 参考文献(11条) 1.WHO Cyanobacterial toxins:microcystin-LR in drinkingwater,background docu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2003 2.Duy T N;Lam P K S;Shaw G R Toxicolog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fresh water cyanobacterial (Blue-green algae)toxins in water 2000 3.闫海;潘纲;张明明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2002(11) 4.Jochimsen E M;Carmichael W W;An J Liver failure and death after exposure to microcystins at a hemodialysis center in Brazil[外文期刊] 1998(13) 5.钱芸;戴树桂;刘广良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08) 6.Gago-Martínez A;Pineiro N;Aguete EC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to the analysis of algal toxin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2003(1-2)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1795673.html,wton I A;Codd G A Cyanobactcria (blue-green algae)toxin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UK and European waters 1991(05) 8.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9.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0.GB/T 20466-2006,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11.GB/T 5750.8-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111795673.html,/Periodical_hhsl201104014.aspx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王雪艳1,聂晶晶2 1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116026) 2云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650201) E-mail:wangxyan@https://www.360docs.net/doc/1111795673.html, 摘要: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s,MCs)为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及化学等方面对MCs巳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综述了MCs的具体的概念、对生物的影响,并对关于MCs在产生机理、分离检测方法和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华,毒素,藻类植物 1.前言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氧化使水华(Water bloom)发生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多数淡水湖泊中形成水花的优势藻种,主要为有毒的蓝藻,这些毒藻可产生具有明显肝毒性的肽类物质,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近年来,由于饮用藻毒素污染的水体,而导致家禽、野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的一些饮用水水源也已受到了有毒藻类的严重污染。本文就微囊藻毒素对生物危害、采集、检测及去除微囊藻的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着重在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环境的关系的介绍。 2.微囊藻毒素(MCYST) 2.1 微囊藻毒素 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最广、最严重的是蓝藻门。目前已肯定的有毒藻类有铜锈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丝藻、阿氏颤藻、泡沫节球藻及念珠藻等。这些藻类不只产生一种毒素,如环境发生变化,一种藻类可产生几种毒素。它是一种肝毒素,这种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剂[1]。虽然在1878年Francis就最早报道了泡沫节球藻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但人们对藻类分子结构的认识还不满40年。1959年Bishop首次分离出藻毒素后,不断有相关报道发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芬兰等lO多个国家都曾报道了其湖泊、水库中有毒水华的形成,并分离出有毒藻株[2]。我国的东湖、巢湖、太湖、滇池、淀山湖、黄浦江等饮用水水源及各种湖泊在夏秋季节藻类水华严重,每年长达7—8个月,而天然水体蓝藻水华80%是产毒的[3]。从加拿大、日本、芬兰、美国、中国等地对湖水、河水、水库水、井水及自来水等水样的检测结果看,有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出率高达60%一87%,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从130ng/ml一2ug/ml不等,经加氯处理后的浓度也有0.09—0.6ug /L不等[4]。由此可见淡水水源受到微囊藻毒素污染的严重状况。 2.2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MCYSTs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5-6]。动物经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 - 1 -

水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编号: 作业指导书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临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1、方法提要 微囊藻毒素在238nm下有 1、方法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环状七肽)的条件和详细分析步骤。 本标准适应于饮用水、湖泊水、河水、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样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出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均匀为μg/L。 2、微囊藻毒素的分子式、分子质量及结构式 分子式 微囊藻毒素-RR(MC-RR):C49H75N13O12, 微囊藻毒素-YR(MC-YR):C52H72N10O13, 微囊藻毒素-LR(MC-LR):C49H74N10O12.。 分子质量 MC-RR:,MC-YR:μg,MC-LR:μg。 结构式

MC-RR、MC-YR、MC-LR、X和Y 表1 MC-RR、MC-YR、MC-LR、X和Y 3、水样采集和保存 用采水器采集1500ml~2000ml水样(水样采集后,应在4 h内完成以下前处理步骤)。用500目的不锈钢筛()过滤,除去水样中大部分浮游生物和悬浮物。取过滤后的水样1200ml于玻璃杯式滤器()中,依次经滤膜()减压过滤。准确量取1000ml 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注:如减压过滤后的水样不能立即分析,可置于玻璃容器中,在-20℃保存,30d内分析完毕。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

甲醇,HPLC级(色谱级甲醇) 二氯甲烷,农残级 阿特拉津标准贮备溶液,ρ=100μg/mL。 准确称取阿特拉津标准样品,用少量二氯甲烷溶解后,再用甲醇准确定容至100mL,作为阿特拉津标准贮备溶液。在4℃冰箱中保存,保存期半年。 阿特拉津标准使用液,ρ=μg/mL。 取阿特拉津标准贮备溶液于容量瓶中,甲醇定容,混匀,配制成标准使用溶液。在4℃冰箱中保存,保存期半年。 无水硫酸钠:在400℃灼烧4小时,冷却后密闭保存在玻璃瓶中。 氯化钠:在400℃灼烧4小时,冷却后密闭保存在玻璃瓶中。 5、仪器和设备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A级玻璃量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色谱柱:填料为μm ODS,柱长200mm,内经反相色谱柱或其他性能相近的色谱柱。 振荡器:可调速。 浓缩装置:旋转蒸发装置或K-D浓缩器、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 分液漏斗:250mL。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研究进展 摘要: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s,MCs)为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最常见的藻类毒素,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及化学等方面对MCs 巳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本文综述了MCs 的具体的概念、对生物的影响,并对关于MCs 在产生机理、分离检测方法和水理过程中的去除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水华,毒素,藻类植物 1. 前言 日趋严重的水体富营氧化使水华(Water bloom)发生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多数淡水湖泊中形成水花的优势藻种,主要为有毒的蓝藻,这些毒藻可产生具有明显肝毒性的肽类物质,称为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YST)。近年来,由于饮用藻毒素污染的水体,而导致家禽、野生动物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藻类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的一些饮用水水源也已受到了有毒藻类的严重污染。本文就微囊藻毒素对生物危害、采集、检测及去除微囊藻的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着重在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环境的关系的介绍。 2. 微囊藻毒素(MCYST) 2.1 微囊藻毒素 淡水藻类中,毒性最强、污染最广、最严重的是蓝藻门。目前已肯定的有毒藻类有铜锈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水华束丝藻、阿氏颤藻、泡沫节球藻及念珠藻等。这些藻类不只产生一种毒素,如环境发生变化,一种藻类可产生几种毒素。它是一种肝毒素,这种毒素是肝癌的强烈致癌剂[1]。虽然在1878 年Francis就最早报道了泡沫节球藻会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但人们对藻类分子结构的认识还不满40 年。1959 年Bishop首次分离出藻毒素后,不断有相关报道发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芬兰等lO多个国家都曾报道了其湖泊、水库中有毒水华的形成,并分离出有毒藻株[2]。我国的东湖、巢湖、太湖、滇池、淀山湖、黄浦江等饮用水水源及各种湖泊在夏秋季节藻类水华严重,每年长达7—8 个月,而天然水体蓝藻水华80%是产毒的[3]。从加拿大、日本、芬兰、美国、中国等地对湖水、河水、水库水、井水及自来水等水样的检测结果看,有的水体中微囊藻毒素检出率高达60%一87%,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浓度从130ng/ml一2ug/ml不等,经加氯处理后的浓度也有0.09—0.6ug/L不等[4]。由此可见淡水水源受到微囊藻毒素污染的严重状况。 2.2 微囊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MCYSTs主要以肝脏为靶器官[5-6]。动物经灌喂或腹腔注射后,破坏细胞内的蛋白磷酸化平衡,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肝脏病变,造成一系列的生理紊乱。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虚弱、呼吸沉重、皮肤变白、呕吐、腹泻、毛立和嗜睡等。Mcelhiney等[7]发现MC—LR的存在可对茄属植物(Solanum)的生长和豆类植物(Phaseolus vulgaris)根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Singh等[8]研究了MC对藻类、微生物和真菌生长的效应,发现在初始50 mg/L的MC可完全抑制灰色念珠藻和鱼腥藻的生长并使藻细胞溶解,观察到了MC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光合作用的不良影响,同时推断出铜绿微囊藻通过MC的杀藻作用是保持其在自然条件下保持为优势藻种的重要原因。 2.3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 Louw认为,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具有强烈慢性肝脏中毒特征的生物碱。Hughes等(1958)发现并分离得到铜绿微囊藻NRC-1 有毒品系。Bishop等(1959)对铜绿微囊藻NRC-1 品系的毒性作全面研究,发现这种微囊藻毒素是由7 种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环状多肽,为单环结构: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谷氨酸-Mdha。其中Mdha是一种特殊氨基酸;Adda为3-氨基-9-甲氧基-2,6,8-三甲基-10-苯-4,6-二烯酸;X和Y为两种可变L氨基酸(图1)[9] 。目前已鉴定约有65 个微囊藻毒素变式,其中多数毒性较高,如MCYST-LR、MCYST-RR和

微囊藻毒素健康风险评价

微囊藻毒素健康风险评价 1、暴露途径 人群接触微囊藻毒素(MCs)的常规途径为饮水暴露、食物暴露和娱乐暴露。根据深圳市市民的生活习惯,市民接触MCs的主要途径一条为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流水和水库水,另一条途径为食用河流水库中的鱼类水产品。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饮用水MC-LR的最高浓度为1μ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MC-LR最高浓度为10μg/L,根据文献调研中浙江和重庆某水库河流的MC-LR浓度数据[1-2]保守估计深圳河流域水库的MC-LR浓度为5μg/L,饮用水中MC-LR浓度为1μg/L。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推测鱼类水产品肌肉中MC-LR浓度为0.05μg/g,假定深圳市每日人均水产品摄入量为30g。 目前国际上尚无MC-LR的致癌风险的研究数据,故本文仅对MC-LR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初步平均评价。 2、非致癌风险评估 2.1 饮水途径非致癌风险 采用USEPA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深圳河流域MC-LR对人群的健康风险。 Rni= Di RfDi×L 式中:Rni——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所带来的年非致癌风险度,a-1; Di——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计量,mg/(kg×d); RfDi——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的参考计量,mg/(kg×d); L——人均预期寿命,a。 通过饮水途径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计量计算: Di=α×l×Ci/BW 式中:l——成人日均饮用水量,取2.5L/d; α——饮用未处理水系数,取0.1; Ci——水环境中化合物i的实际质量浓度,mg/L; BW——成人人均体重,取70kg。 2.2 食物途径非致癌风险 采用国际环境建模和软件协会(iEMSs)推荐优化的USEPA模型进行食入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健康评估。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研究进展

去除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概述了受微囊藻毒素污染的水体的各种处理技术,着重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微囊藻毒素的研究。介绍了这种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微囊藻毒素的操作条件,及氧化机理。并依据实验随测得的数据分析了它们的动力学级数极组要的反应参数的影响。 关键词:高级氧化技术;微囊藻毒素;动力学;机理 1.前言 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有毒蓝藻产生的代谢物,是“水华”中出现频率最高、产生量最大和危害最严重的藻毒素。MCs通过与蛋白磷酸酶中丝氨酸/苏氨酸亚基结合,能够特异性地抑制蛋白磷酸酶PP1和PP2A活性,相应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细胞内多种蛋白质高度磷酸化,打破了磷酸化和脱磷酸化的平衡,并通过细胞信号系统放大这种生化效应。MCs可改变多种酶活性,引起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1]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饮用水中藻毒素以MC-LR代表的标准值为1.0μg.L -1。因此,采取有效手段消除水中藻毒素已成为水环境科学领域新的热点、难点研究课题。 2.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2.1物理法去除MCs 1)吸附法: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活性炭可成功应用于饮用水中MCs的去除,但吸附效能受活性炭孔径、营养底物竞争性吸附和pH 值的影响。一般的具有高比率中孔和大孔的活性炭对MC-LR的吸附能力较强,活性炭在高pH值条件下对MC-LR的吸附能力高于中性条件下。 2)膜过滤法:目前许多国家用反渗透技术来处理饮用水。研究发现RO对MC-LR和MC-RR的截留率大于95%;超滤对MCs的去除达98%;纳滤可完全去除水中的MCs。但是膜过滤法去除的成本太高,一般不太实用。 2. 3生物法除MCs 生物去除MCs的原理是利用能降解吸收MCs的细菌菌种。提取分离培养该种细菌是关键。 1)天然微生物降解法微生物降解是MCs天然降解的主要途径,在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改变MCs结构中Adda侧链结构,降低其毒性。MCs化学结构非常稳定,因此只有一些特殊的微生物才具备降解毒素的能力。李祝认为:与其它水生生物相比,细菌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在生物降解中起主导作用,可以通过微生物降解去除MCs。目前也有利用基因工程构建培育工程菌,但利用改良微生物法去除藻毒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上不能引入到大自然中去。 2)生物膜法除MCs。生物膜可机械截留、吸附、捕食、微生物降解掉水中

免疫方法在藻毒素及贝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郭皓 摘要有害藻类自身或通过食物链在鱼类、贝类等生物体内蓄积,对生物直至 人类产生危害。藻类毒素和贝毒的检测方法要求快速、方便、准确,并且在其 含量极微时即可检出以起到预警作用。免疫方法使之成为可能。本文介绍了免 疫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藻毒素和贝毒检测中的应用,总结了该方法的应 用前景和不足之处,旨在常规检测中推广和普及免疫方法。 关键词免疫检测技术藻毒素贝毒 中图分类号X834.02 The use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phycotoxin and shellfish toxin Guo Hao 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Dalian 116023, China Harmful algae can do great harm to organisms even to human through food chain by accumulating in shellfish and fish or by themselves. The 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 technique is fast, easy and accurate even in trace amount of phycotoxin and shellfish toxin. The theory of immunological diagnosis as well as the prospect and defect of these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phycotoxin and shellfish toxin determination are introduced. The method deserves spreading and using in routine monitoring program. Key words: immunological examination, phycotoxin, shellfish toxin 海洋中有毒藻类的爆发性增殖或通过食物链的转化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 水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有毒藻类自身或通过在 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体内的蓄积可产生多种毒素,其中危害性较大的几种 毒素分别是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西加鱼毒素(CTX)、遗忘症贝毒(ASP)等。贝毒危害具有突然性和广泛性,其特点为防治 困难、毒性大、反应快、无适宜解药等。目前世界各国对藻类毒素和贝毒的分 析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和方法,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及X—射线衍射 等确定了一些毒素的结构和组成,此外免疫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赤潮毒素检 测。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便利的特点,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确定毒素类型 及含量。在哺乳动物系统中,当某一特定藻毒素的高敏感毒性达到一个合适的 抗体效价时,免疫反应变得十分复杂。这种免疫测试的敏感性要比相应的鼠生 物测试法或HPLC方法敏感得多——甚至检测毒素的数量在pg级(10-12g)[1]。 1 免疫与免疫测试技术

微囊藻毒素生物合成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生物合成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导致了蓝藻水华在世界范围内频发。蓝藻产生的微裳藻毒素是最常见的一种藻毒素,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甚至导致死亡。微囊藻毒素经非核糖体合成途径由多肽合成酶合成。对微囊藻毒素的结构与性质、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的功能及其生物合成、微囊藻毒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进行了评述,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蓝藻:基因;检测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大量含氮、磷的废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被排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形成水华,蓝藻水华暴发带来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微囊藻毒素造成了众多中毒事件,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深入认识微囊藻毒素,了解微囊藻毒素的结构、编码基因及其合成,有助于对微囊藻毒素进行有效的监测,对微囊藻毒素的合成进行干预,从而在监测、控制和消除等方面有效解决微囊藻毒素的危害问题,对水体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与性质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单环七肽肝毒素,一般结构为环(D-Ala-X-D-MeASp/D-Asp-Z-Adda—D-Glu-Mdha)(图1)。分子结构1位上是D-丙氨酸(D-Ala);2、4位上的X和Z分别代表不同的氨基酸;3位上是D-赤-β-甲基天冬氨酸(MeAsp);5 位上是(2S,3S,8S,9S)-3-氨基—9—甲氧基一2,6,8-3甲基-10-苯基-4,6-_烯酸(Adda);6位上是D一谷氨酸(D-Glu);7位上是N一甲基脱氢丙氨酸(Mdha)。其中.Adda是一种特殊氨基酸,是毒素活性表达所必需的基团,其结构改变会导致毒性减弱或丧失。因为结构中存在可变氨基酸,所以微囊藻毒素有多种异构体,目前发现的已经超过90种。其中最普遍、毒性较大的是MC-LR、RR和YR(L、R、Y分别代表亮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 微囊藻毒素对蛋门磷酸酶1和2A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及多种毒效应。肝脏是微囊藻毒素主要的靶器官,微囊藻毒素会引起肝脏炎症、肝损坏甚至坏死,另外其还与肿瘤促进作用有联系。腹腔注射小鼠实验发现MC-LR半致死率(lethal dose 50% LD50)为50 μg/kg,MC-RR和MC-YR毒性相对较低。世界卫生组织(WoI-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规定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为1μg/L。微囊藻毒素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g/L,另外还能溶解于丙酮和甲醇。微囊藻毒素还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加热煮沸都不能将其去除。由于微囊藻毒素的这些性质,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不能将其有效去除,因此对微囊藻毒素的检测以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