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毛庆祥刘林译王景阳审校(235)

文章已被阅读866次 添加时间:2005/07/01 06:29am添加者:山东麻醉论坛

《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2004-03-235

“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本质上与“伤害感受性疼痛”有所不同。伤害感受性疼痛由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介导)并沿固定的通路传递电化学冲动到达较高级的背角中枢而引起,其传入有害冲动的调节发生在脊髓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则与之相反,其出现可提示体内已有神经组织损害,虽没有固定的通路,但原先存在的通路可能已遭损坏。受损神经元或高级神经元的自然放电,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这些改变可以持续很久。尽管伤害感受性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着上述的基本不同,但各自分担着某些传导、传递和调节生理进程方面的工作。

伤害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有害冲动,与非伤害性感受器的传递不同。伤害感受器传递有害冲动有两个特点:①刺激阈值比非伤害感受器者高;②有“致敏”可能。致敏是指刺激阈值降低而对该刺激的反应程度增加。末梢伤害感受器和中枢伤害感受器都可能被致敏。

关于中枢致敏或背角神经元反应上调已有较多的描述。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和神经肽(P物质、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和神经激肽A)的释放分别激活AMPA和NK-1受体。这些受体的激活可为NMDA受体激活作准备。N MDA受体激活可以耦联释放第二信使,从而引起脊髓背角内广动力范围型神经元改变。这些改变包括激发加大和持续时间增加,激发阈值降低和感受区域扩大,其影响可引起长时间强化,从而导致慢性疼痛状态的产生[1]。

目前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已有较多,本文从疼痛发生机理出发,探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较适宜药物。采用抑制末梢和(或)中枢致敏的药物,以及调节下行抑制系统的药物,可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下文将可能有效的药物进行机械分类,期望对大量模糊的认识得到进一步了解。

1 抑制外周致敏的药物

除新颖的膜稳定剂oxcarbazepine外,多数属于较为古老的药物,藉其通过某种方式影响钠通道,同时伴以其它电生理镇痛机制而生效。

1.1 苯妥英钠通过改变钠、钙、钾离子流过各自的通道而稳定细胞膜。有报道苯妥英钠可刺激纤维母细胞,从而引起牙龈增生、叶酸缺乏和维生素K、D缺乏性贫血和神经病变,还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引起高血糖症。苯妥英钠如同其它膜稳定剂一样,可引起多毛症、共济失调、复视和恶心呕吐等合并症[2]。

1.2 卡马西平通过改变钠、钾离子流而稳定细胞膜。有趣的是,其结构与古老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丙米嗪(imip ramine)相似,是当前被重用的一种膜稳定剂,但有可能引起严重副反应,如肝功能障碍和全血细胞血质失调。因此,在使用卡马西平时应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和肝功能检查。卡马西平还可引起共济失调、皮疹、镇静、复视和恶心[2]。

1.3 Oxca rbazepine一种新颖的膜稳定剂,减缓钠通道的恢复速率,限制反复激发末梢神

经元,也影响高阈值的N型和P型钙通道;通过谷氨酸传递的减少可抑制中枢高敏[3]。Oxcarba zepine的结构与卡马西平相关,属酮基类似物,但两者的药物代谢是不同的。Oxcarba zepine通过细胞溶质酶代谢而形成一水化物衍生物,具有药理活性,但已不引起酶诱导。卡马西平通过氧化形成环氧化物,其副作用与此有关[3]。Oxca rbazepine用于疼痛治疗的研究,目前尚未获得FDA认证。零星的报道指出,Oxcarba zepine用于疼痛治疗是有效的,病人容易耐受,副反应较小,因此引人关注。

1.4 拉莫三嗪(lamo trigine)通过阻断电压门控钠通道而抑制末梢神经元致敏,也通过减少中枢神经递质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乙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而抑制中枢超敏化。具有皮疹副作用,发生率为5%,采取缓慢滴注用药可降低其发生率。有些病人的皮疹并不集结,是否能继续使用,有待进一步研究。较严重的并发症有发热、关节痛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罕见的并发症有Stevers-Jo hnson综合症。当拉莫三嗪与丙戊酸(valp roic acid)合用时,皮疹发生率降低。其它与拉莫三嗪相关的副反应有头痛、恶心、呕吐、复视和共济失调。拉莫三嗪与某些药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合用时,酶诱导增强,拉莫三嗪的代谢加速。因此,在合用时拉莫三嗪剂量需加大。丙戊酸减慢拉莫三嗪的代谢,因此其剂量可减少。

1.5 托吡酯(topira ma te)是新型膜稳定剂,影响末梢神经致敏,明显影响电压门控式钠通道,也有中枢作用,其机理为:①影响谷氨酸盐的传递;②通过与非苯二氮卓类受体的相互作用,增强GABAA受体作用。托吡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有前途的,但许多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结果是相反的,且可引起体重减轻。托吡酯用于治疗偏头痛可能是有效的。有关托吡酯的适应症问题正在研究之中。

1.6 美西律(me xiletine)美西律与利多卡因属同类药,与局麻药一样会影响钠通道,但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结果是多样的或令人失望[5],且有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美西律总剂量不应超过10mg/kg,对标准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病人最为适应。美西律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时,提倡先使用局麻药静脉持续输注治疗,然后将口服美西律作为后续治疗的一种方法。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中,施行局麻药治疗已有很长的历史,常用药物有利多卡因或2-氯普鲁卡因(2-choloroprocaine)[6]。目前对大量静脉局麻药的治疗,尚未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因此,在治疗中需要监测局麻药毒性,特别对中枢神经系统毒需要严密监测,常见的症状有口干、不孕和眩晕。对已服用妥卡尼(tocainide)治疗的病人,如果再使用妥卡尼静脉滴注,待达到镇痛程度时常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间质性肺炎副作用。因此,有人推荐采用美西律较好。

1.7 经皮吸收利多卡因贴剂(5%)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可称满意。贴剂大小为10×14cm 2 ,内含水化利多卡因700mg。可根据病人疼痛面积的大小,剪下相同面积的贴片再予使用。只能用于完整的皮肤,以防止全身血药水平过高。每日最多使用3次贴片,每贴12h后,需停用12h后再贴。贴剂中的利多卡因可穿透表皮至真皮层,通过阻滞钠通道,降低受损传入神经活动,达到镇痛效果,但不伴有感觉迟钝或感觉缺失。许多病人对正常的刺激如触摸或温度,不致引起疼痛,但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病人则可能引起异常的疼痛反应。因此贴膜本身对这类病人也可能成为机械刺激源。贴片中的利多卡因吸收入血的量,与贴片的应用持续时间和覆盖面积有关。按上述用药方法,约有3%±2%的利多卡因被吸收入血。最高的利多卡因血药水平可达0.1μg/ml。利多卡因贴剂的副反应很少,故病人容易

很好耐受。最常见的副反应是皮疹(5.7%),但多数属轻微,且为时短暂。利多卡因贴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展[7]。

2 下行抑制性输入的调节药

下行抑制性输入的调节药即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ricyclic a ntidepressants,TCAs)、杂环类抗抑郁药(he terocyclics)、5-羟色胺特异性重吸收抑制药(sero tonin-specific reup take inhibito rs,SSR Is)、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和锂药。

2.1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 CAs)是临床最常用的古老抗抑郁药,由三个环组成,置换反应发生在中间环。杂环类抗抑药是第二类较古老的抗抑郁药,结构中不含三环。三环类药和杂环类药的镇痛和抗抑郁效应是通过阻断突触前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而获得。SSR Is 是新颖抗抑郁药,副作用相对较轻,用于治疗抑郁症无疑一个巨大进步,但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则相对较差[8]。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已证明无效。抗抑郁药用于疼痛治疗,最好只限用于心理健康的病人。锂药在预防偏头痛方面的效果一般较好,但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则甚小。

2.2 与对杂环类抗抑郁药的研究,目前对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研究较为透彻,但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神经痛都认为是有效的。TCAs结构上的母体化合物叔胺基被代谢成季胺后,其副反应减少。如阿米替林被代谢为甲阿米替林(no rtrip tyline);丙米嗪(imipra mine)代谢为地昔帕明(desipramine)后,其副反应都比其母体化合物者为小。奇怪的是,所有三环类药物都引起镇静作用,但地昔帕明则可出现异常兴奋。因此,地昔帕明不适用于失眠症病人。

2.3 三环类抗抑郁药实质上是儿茶酚胺重吸收泵的抑制剂,并阻滞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镇痛作用可在用药后即时产生,而其抗抑郁作用一般都在用药后1~4周才能见效。因此,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时有可能采用快速滴注TCAs治疗,但快速滴注的副反应无疑会变得更明显。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时,达到镇痛效果的血药水平,与抗抑郁作用的血浆水平无关。病人口服TCAs后,其清除速率有个体差异性,因此,达到血药水平的变量各人也不同。有关三环类抗抑郁药应用中,欲达到镇痛作用的血药水平概念是错误的。但是,监测血浆或血药水平还是需要的,因为可以及时发现其潜在毒性。T CAs 用于治疗情感障碍的剂量范围已较明确。

2.4 三环类和杂环类抗抑郁药具有一定的副反应,由此也限制了它们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常见的副反应包括口腔干燥、视觉调节障碍、便秘、尿潴留和胃排空减缓,其机理与①抗胆碱能影响;②抗组胺作用;③α 1-肾上腺素能阻滞等有关。以胆碱能的影响最为常见,病人往往长时间存在口干,但可以忍受。三环类抗抑郁药禁用于闭角性青光眼病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有可能加重尿潴留,需加注意。三环类抗抑郁药最常见的副反应是镇静,继发于对H1受体的阻滞,但在长时间应用后病人可适应这种镇静,就像适应口干一样。因为其抗α 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作用,有可能发生直立性低血压,但比较罕见,通常都发生在老年病人。其它的副反应有对光敏感、黄疸及体重增加。

3 阿片类药

阿片受体可分μ、β和κ几种类型。对阿片受体的影响是由许多第二信使系统所介导,一致认为属抑制性,可增加钾离子流,或减少钙传导,从而导致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有关阿片类药是否适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问题,至今一直存在着争议。较长时间来认为,阿片类药不适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但有少数双盲法临床观察则认为采用阿片类药治疗有效[9],但仅是描述性的,其资料也嫌勉强,因此不足以评估阿片类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应价值。目前认为阿片类药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可以生效,但不宜列为首选用药。

3.1 吗啡Ro wbotham等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施行利多卡因和吗啡静脉输注治疗,采用随机双盲法研究,结果是利多卡因和吗啡可降低疼痛强度,缓解疼痛,值得注意的是,其异常疼痛也随之消失[22]。

3.2 氧可酮(Oxycodone)氧可酮是一种麻醉性镇痛药。Wa tso n等对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应用氧可酮治疗,采用随机双盲8周的交叉试验,每周增加剂量,至最大30mg/12h,结果是氧可酮可缓解所有类型的疼痛,但有一定数量病人出现便秘、恶心和镇静等副作用[23]。

3.3 曲马多(tra madol)是一种新型的μ受体激动剂,其效应强度比吗啡小1/5~1/10,与唛啶(meperidine)的强度相似。曲马多系通过非阿片类受体介导,抑制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重吸收,从而产生镇痛作用。曲马多的镇痛作用主要来自对儿茶酚胺泵的抑制,使用纳洛酮仅能拮抗其30%的效应。有一份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指出,曲马多对131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有效,滴定曲马多的剂量每天至400mg,疼痛强度明显下降,生理和社会功能也有所提高。曲马多有明显的副反应,15%病人出现便秘、头昏;也可诱发癫痫发作;与抗抑郁药合用时,也可诱发癫痫。

4 抑制中枢致敏药

4.1 加巴喷丁(gabapentin)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很大进展,证明有效,真正的优点在于副反应较少,其作用来自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效应的介导,但其结合与疼痛消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确立。加巴喷丁也可引起钠通道阻滞。加巴喷丁与GABA的结构相似,但并不与GABA受体结合,可影响GABA的合成和释放,但不影响GABA的重吸收和代谢。此外,GABA拮抗剂不影响加巴喷丁对抗异常疼痛的效应;加巴喷丁与N MDA受体之间也无相互作用。 加巴喷丁减轻疼痛的作用机制仍然未明,可能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结合有关[12]。口服加巴喷丁的吸收率很高,因其血浆蛋白结合率很低(<3%)。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也较低。它具有穿透血脑屏障相当强的能力,口服给药后脑脊液(CSF)中的药物浓度接近血浆浓度的20%。加巴喷丁以原型从肾排泄,因此对肾脏疾患病人的使用应该小心。加巴喷丁在镇痛方面存在封顶效应,这与肠内主动转动泵对加巴喷丁的吸收速率存在着限制有关,如果已经达到饱和程度时,增加加巴喷丁剂量也不会增加其效果。加巴喷丁的副反应较少,头昏较为常见,引起镇静、共济失调、胃肠功能失调或疲劳,有不到1%的病人可出现焦虑(或发作恐慌)和胸痛。

4.2 阿片类药的异构体左旋异构体对镇痛有效,而右旋异构体的活性则小许多倍。某些右旋异构体是NMDA拮抗剂,则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4.2.1 右美沙芬(dextro-me thorp han)是镇咳药,是阿片类镇痛药左吗南甲基乙醚

(methyle ther of levorp ha nol)的右旋异构体,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经验证具有镇痛效果,其剂量可增加至每日960mg,平均剂量为381mg/天,疼痛可每天减轻24%,其不良反应有镇静、头昏和头晕[13]。

4.2.2 美沙酮是右旋异构体,具有N MD A拮抗作用,与其他阿片类药相比,欣快感相对不存在。但由于它常被用于静脉注射戒毒而遭到社会排斥。因此,在美国生产的美沙酮为消旋混合物,在欧洲则生产其左旋异构体。

4.2.3 肉毒杆菌毒素A型血清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型神经调节剂。肉毒杆菌毒素A 型血清与胆碱能末梢受体结合,减少内在化轻链及SNAP-25蛋白分裂,抑制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近年发现,肉毒杆菌毒素A可抑制突触前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肉毒杆菌毒素A型血清还可抑制中枢致敏,曾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证明有效[14]。

5 其他机制的镇痛药

5.1 丙戊酸钠或2-丙基戊酸有其单独的镇痛机制,抑制GABA氨基转移酶。丙戊酸钠是一种老药,已广泛用于情感性疼痛治疗。丙戊酸钠与肝氨基转移酶有关,偶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镇静、共济失调、震颤、皮疹和脱毛;胃肠道症状于用药之初可出现,但继续用药后可以改善[32]。

5.2 氯硝西泮(clo na zepam)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单独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如同所有苯二氮卓类药一样,可阻滞氯通道受体而增强GABA受体的结合或活性[15]。它是一种促睡眠药,可用于解除沉湎于其它苯二氮卓类药成瘾的病人。与所有苯二氮卓类药一样,可引起脱抑制,如果突然停药可产生戒断综合症。其它副反应与苯二氮卓类药相似。

5.3 胡椒素(capsaicin)从胡椒植物中提取出,可耗竭突触前囊泡中的P物质。胡椒素可制成乳膏(0.75%)用于皮肤涂搽,证实镇痛有效。主要的副反应为严重烧灼感。

5.4 左旋多巴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现用药二周后,症状明显改善[16]。

6 总结

目前已有多种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可供选择。用药前应从疼痛发生机制着手,探讨和选定合适的镇痛药物。如果出现副反应,可改用另一种相同机制的药物。如果治疗无效,则可改用另一种镇痛机制的药物。这样,就可以为任何病人制定出一个合乎理论基础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Fields H L. Pains. Ne w York, McGra w-Hill 1987.

2. Haddox JD:Neuropsychiatric d rug use in pain managema nt. In:Raj PP(ed):Practical ma nagement o f pain(ed 2). St. Louis. Mosby Yea r Book 1992,636~659.

3. Beydoun A, Kutluay E:Oxcarbamzepine. Expe rt opin p harmacothe r 2002,3:54~71.

4. Peck AW:Clinical p harmacology of la mo trigine. Epilepsia 1991,32:12.

5. Chabal C. Jacobson L, Mariano A, et al. The use of o ral me xile tine fo r the treatme nt o f pain a fter perip he ral nerve injury. Anesthesiology 1992,76:513~517.

6. Smith LJ, Shih A, Mile tic G, e t al. Continual systemic infusion of lidocaine provides analgesia in an animal model o f ne uropa thic pain. Pain 2002,97:267~273.

7. Co mer AM, Lamb HM:Lidocaine pa tch 5%. D rugs 2000,59:245~249.

8. Ma x MB, Lynch SA, Muir J, et al. Effects of desipramine, amitrip hyline a nd fluo xetine in diabetic neuropathy. N Engl J Med 1992,326:1250~1256.

9. Porte noy, R K:Opioid the rapy for chro nic no nmalig na nt pain:a review o f the critical issues. J Pain Symp tom Ma nage 1996,11:203~217.

10. Rowbo tham MC, Reisne r-keller LA, Fields H L:Bo th intraveno us lidocaine and morp hine reduce the pain o f postherpe tic neuralgia.Neurology 1991,41:1024~1028. 11. Wasto n CP, Bab ul N:Efficacy of o xycodone in ne uropathic pain:a ra ndomized trail in postherpe tic neuralgia. Ne urology 1998,50:1837~1841.

12. Mao J, Chen LL:Gabapentin in pain manageme nt. Anesth Analg 2000,91:680~687.

13. Nelso n KA, Pa rk KM, Robinovitz E, e t al. Ne urology. 1997,48:1212~1218.

14. Snyde r SH:D rug and neuro tra nsmitter recep tors. JAMA 1989,261:3126~3129.

15. Ertas M, Sagduyu A, Arac N, e t all. Use of levodopa to relieve pain from painful symme trical diabetic polyne uropathy. Pain 1998,45:257~259.

2020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神经病理性疼痛(n eu ro path ic pai 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疼痛,分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上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较常见。NP不是单一疾病,而是由许多不同疾病和损害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涵盖了100多种临床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复杂,导致临床上慢性NP病人的治疗不充分,甚至出现不恰当的治疗。 为规范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日医院疼痛专科医联体和北京市疼痛治疗质量控制改进中心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广泛收集临床证据的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了《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由于在临床实践中N P病人存在独特性和差异性,未必完全与共识建议的情况一致,故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将本共识建议作为参考,根据病人个体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和诊疗。 一、定义及分类 国际疼痛学会(IA S P) 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P) 定义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者疾病而导致的疼痛。基于损伤或者疾

病的解剖位置可以分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pNP)和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中较常见,由周围神经损害而导致pN P的常见病因及综合征见表。 二、流行病学和卫生经济学数据 随着人口老龄化,pN P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不同疾病导致的pN P的发病率各不相同。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 n fu l d i abe ti c peri ph e r al n e ur o pat h y, P DPN)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16%的糖尿病病人受其影响,许多病人未被诊断(12.5%) 和未经治疗(39%)。2013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4%,据此推算,约2200万病人受P DP N困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 st h er petic ne ur algi a, P HN)也是常见的一种pNP,年发病率为3.9~42.0/10万。9%~34%的带状疱疹病人会发生P HN。我国城市医院皮肤科、神经科和疼痛科就诊≥40岁病人中,带状疱疹的总体患病率为7.7%,P HN 的总体患病率为2.3%,两者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患病率为182人/10万,年发病率为3~5/10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高峰年龄在48~59岁。 化疗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变(CI PN) 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相关并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_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组

? 指南与规范?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组 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3.12.001 △ 通讯作者 樊碧发(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 100029)Email :fbf1616@https://www.360docs.net/doc/1911817509.html, 一、定义及分类 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 于1994年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 )定义为:“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Pain initiated or caused by a primary lesion or dysfun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 )。 2008年,IASP 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NeuPSIG )将该定义更新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neuropathic pain is de ?ned as pain caused by a lesion or disease of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1]。 新定义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①用“损害”或“疾病”取代了“功能障碍”。 ②用“躯体感觉系统”取代了“神经系统”,使其定位更加明确[1]。 以往中文名称有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神经病性疼痛等,为了确切反映以上定义并兼顾中文语言习惯,建议将其统一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具有相似或共同的发病机制[2]。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类型见表1。 以上表内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并非毫无争议, 例如,交感相关性疼痛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 型(CRPS-I )、纤维肌痛症(FMS )、内脏痛等,按新定义不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但在临床上仍然参照神经病理性疼痛来治疗。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NeuPSIG 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约为3.3%~8.2%[3]。 另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资料显示,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达8.0%[4]。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约有9000万。尽管国内尚无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系统性研究数据,但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期疼痛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能力,还会增加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有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约为正常人群的1/2。 三、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包括从物理、化学损伤到代谢性复合性神经病变。 尽管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其病因却各不相同。外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营养障碍、肿瘤、神经压迫、免疫与遗传等多种病因均可导致神经损伤[5]。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带状疱疹、脊髓损伤、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癌症、HIV 感染,腰或颈神经根性神经病变和创伤或术后神经损害等[6]。 四、机制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解剖结构改变和功能受损,常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外周敏化、中枢敏化、下行抑制系统的失能、脊髓胶质细胞的活化、离子通道的改变等[7]。可能涉及的病理变化包括:神经损伤、神经源性炎症、末梢神经兴奋性异常、交感神经系统异常和神经可塑性的变化。 1. 外周敏化与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是指伤害性感受神经元对传入信号的 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根性神经病变(颈、胸或腰骶)嵌压性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等)创伤后神经痛手术后慢性疼痛化疗后神经病变放疗后神经病变残肢痛 肿瘤压迫或浸润引起的神经病变酒精性多发神经病变梅毒性神经病变HIV 性神经病变营养障碍性神经病变毒物接触性神经病变免疫性神经病变 脑卒中后疼痛脊髓空洞症疼痛缺血性脊髓病疼痛 压迫性脊髓病(如脊髓型颈椎病、肿瘤)疼痛放射后脊髓病疼痛脊髓损伤性疼痛多发性硬化性疼痛帕金森病性疼痛幻肢痛脊髓炎疼痛 表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规范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规范 概述 神经病理性疼痛(NP)是十分常见的一类慢性疼痛,与许多影响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有关,除了熟知的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糖尿病痛性神经病(DPN)、酒精性神经痛外,也可见于脑卒中后、各类脊髓病变、各类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PD)及多发性硬化(MS)等疾病。法国2008 年对 23 000 余例普通人群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约31.70% 存在慢性疼痛,6.90% 具有符合神经病理性疼痛特点的慢性疼痛 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定义神经源性疼痛为“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障碍或短暂的脏器损伤所致的疼痛”,而其中去除“短暂的脏器损伤”一条即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一亚型。2001年,神经病理性疼痛重新简化定义为“来自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疼痛”。 最近,国际疼痛学会(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学组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疾病而直接造成的疼痛。”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原因众多,包括从物理损伤到代谢性的复合性神经病变。它与临床症状之间关系复杂,大多数患者存在神经损伤时并无病理性疼痛,少部分患者却会在发生中枢或者外周神经损伤后出现极为严重的疼痛,并且长期存在。神经

病理性疼痛可因神经系统受无伤害的或有伤害的刺激及许多疾病所诱发,包括:①末梢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神经受压,截肢,碾碎伤及脊髓损伤;②带状疱疹感染后或有关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神经疼痛;③神经受压,如肿瘤压迫,腕管综合征;④代谢紊乱,如糖尿病性神经痛或尿毒症所致;⑤缺血,如血管梗死,脑卒中。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一组病因和表现不尽相同的疾病混合形成。表1-1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原因;表1-2为常见的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些病症。目前对于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个体敏感性的认识还不够,很难预测何种神经损伤的患者会发生异常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也无法清楚解释为何临床症状相似的患者,其疼痛程度和性质却各有差异。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 不论病因和病灶局部解剖如何,许多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主要的特征有:①继续存在的自发性疼痛;②疼痛出现于感觉神经病灶所破坏的区域;③阈下(温柔)刺激引起疼痛;④呈高兴奋性,对超阈刺激反应增强;⑤可有牵涉痛和刺激停止后持久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修改稿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个持续进展的过程,早期进行药物干预,可能达到阻止疾病进展的目的。认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是治疗的关键,外周和中枢敏化是许多临床疼痛综合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治疗的重要靶点,但如果疼痛机制完全在于中枢,则仅治疗外周敏化可能是无益的。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虽不够理想,仅有约少于50%的患者可能通过药物治疗达到较满意的疼痛控制效果,但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应建立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并认真评估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治疗反应。应同时治疗相关疾病,注意对以往治疗的反应及可能影响治疗的合并疾病。注意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功能改变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停药是试探性的,并采取逐步减量的方法。停药应建立在有效、稳定治疗效果的基础上。 2010年IASP和EFNS最新版指南推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α δ配体药物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局部病损时的 2 局部利多卡因贴剂。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和曲马多。当一线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效果不满意时,可使用阿片镇痛药或曲马多,或将这些药物和一线药合用。三线药物包括其他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抗抑郁药(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NMDA受体拮抗剂及局部辣椒素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药物的选择应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比和患者的临床情况(如:并发症、禁忌症、合并用药情况等),药物选择应个体化,不同种类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不同,各种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和主要应用事项见附表。 一、钙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 δ亚基,减少谷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和P 两者均作用于电压门控钙通道α 2 物质释放。除可能减轻疼痛外也可改善患者睡眠和情绪。药物的吸收受食物影响较小,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基本不经肝脏代谢,没有重要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副作用主要为剂量依赖的嗜睡和头晕,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量。 普瑞巴林具有显著的镇痛及广泛抗焦虑作用,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pDPN)具有A级证据的药物(2011年美国神经病学会、美国神经肌肉和电子诊断医学会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等共同发布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疼痛处理指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一、定义及分类 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Study of Pain,IASP)于1994年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定义为:“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 (Pain initiated or caused by a primary lesion or dysfun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2008年,IASP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兴趣小组(NeuPSIG)将该定义更新为:“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neuropathic pain is defined as pain caused by a lesion ordisease o f the somatosensory system)。 新定义发生了如下重要变化:①用“损害”或“疾病”取代了“功能障碍”。 ②用“躯体感觉系统”取代了“神经系统”,使其定位更加明确。 以往中文名称有神经源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神经病性疼痛等,为了确切反映以上定义并兼顾中文语言习惯,建议将其统一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具有相似或共同的发病机制。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类型见表1。 表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

以上表内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并非毫无争议,例如,交感相关性疼痛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型(CRPS-I)、纤维肌痛症(FMS)、内脏痛等,按新定义不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范畴,但在临床上仍然参照神经病理性疼痛来治疗。 二、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NeuPSIG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约为3.3%~8.2%。另一项来自欧洲的研究资料显示,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达8.0%。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约有9000万。尽管国内尚无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系统性研究数据,但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期疼痛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工作和生活能力,还会增加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病率。有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约为正常人群的1/2。 三、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包括从物理、化学损伤到代谢性复合性神经病变。 尽管患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其病因却各不相同。外伤、代谢紊乱、感染、中毒、血管病变、营养障碍、肿瘤、神经压迫、免疫与遗传等多种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和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和病因 1994年国际疼痛学会定义神经源性疼痛为“起源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障碍或短暂的脏器损伤所致的疼痛”,而其中去除“短暂的脏器损伤”一条即为神经病理性疼痛这一亚型。2001年,神经病理性疼痛重新简化定义为“来自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疼痛”。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原因众多,包括从物理损伤到代谢性的复合性神经病变。它与临床症状之间关系复杂,大多数患者存在神经损伤时并无病理性疼痛,少部分患者却会在发生中枢或者外周神经损伤后出现极为严重的疼痛,并且长期存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因神经系统受无伤害的或有伤害的刺激及许多疾病所诱发,包括:①末梢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神经受压,截肢,碾碎伤及脊髓损伤;②带状疱疹感染后或有关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免疫缺陷病毒)的神经疼痛;③神经受压,如肿瘤压迫,腕管综合征;④代谢紊乱,如糖尿病性神经痛或尿毒症所致;⑤缺血,如血管梗死,脑卒中。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一组病因和表现不尽相同的疾病混合形成。表1-1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原因;表1-2为常见的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些病症。目前对于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个体敏感性的认识还不够,很难预测何种神经损伤的患者会发生异常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也无法清楚解释为何临床症状相似的患者,其疼痛程度和性质却各有差异。 表1-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

表1-2 常见的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病症 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 不论病因和病灶局部解剖如何,许多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主要的特征有:①继续存在的自发性疼痛;②疼痛出现于感觉神经病灶所破坏的区域;③阈下(温柔)刺激引起疼痛;④呈高兴奋性,对超阈刺激反应增强; ⑤可有牵涉痛和刺激停止后持久存在的疼痛;⑥常包含交感神经活动。神经病理性疼痛常根据病因学诊断(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遗痛、创伤后神经痛)或神经病变的解剖学位置(中枢痛或外周神经痛)来分类。 按照机制方面更为详尽的分类目前还不可行。例如,外周神经损伤时,很大范围的神经支配区域会发生机械痛觉超敏,但目前尚不能指出精确全面的相关机制。目前有一部分动物模型和人类研究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或单独存在或共同起作用的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来解释此现象:①Aδ/C纤维相关的外周敏化作用; ②某些沉默伤害感受器的激活;③外周神经机械感受以及伤害感受传入神经之间的假突触传递;④Aβ纤维介导的脊髓背根神经功能抑制的缺失;⑤中枢敏化;

EMEA关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介绍(1)(精)

EMEA关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介绍(1) 摘要:EMEA的人用医疗产品委员会(CHMP)于2004年11月发布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该原则2005年6月正式执行。 由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疾病的特殊性,如诊断标准的问题,疗效指标的主观性和治疗时间的问题,长期以来,关于如何进行缓解神经痛类药品的注册临床试验,一直没有科学规范的指导性文件,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EMEA的这篇指导原则阐述了该类药品研究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本文将分篇对此作简要介绍,希望有助于我国临床研究者和药品注册申请人更好地理解和进行此类药品的研究工作。 主题词:EMEA 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导言 根据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的定义,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指由于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损伤或功能障碍所导致或引发的疼痛。人群患病率约1%。与感觉伤害性疼痛(Nociceptive pain)不同的是,这种持续疼痛所表现的种种症状不是生物学保护性反应,而是由神经系统(周围神经、脊髓和中枢神经)损伤导致的结果----周围神经痛和/或中枢神经痛。虽然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界限分明,但周围神经损伤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继发的细胞水平改变,影响躯体感觉。 患者常将这种疼痛描述为尖锐的、中弹样、电击感、烧灼感、穿刺感等种种不同,但这种疼痛主要有以下症状群构成:感觉缺失, 感觉迟钝, 异常疼痛, 疼痛过敏和痛觉异常。疼痛一般持续存在,有时间或周期性波动,可能无法预知(如疱疹后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病变疼痛通常伴发感觉/运动功能丧失。神经病理性疼痛通常与情绪、睡眠、疲劳状况有关联,因此可能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以病因为基础,分为代谢性、外伤性、感染性、缺血性、遗传性、中毒性、免疫介导性、特发性和压迫性等等,这种分类方法也常见于临床试验研究中。它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同其他分类法(如解剖分类法)类似,被认为没有体现疼痛的临床处理思想。因为许多疾病都有着共同的机理,疼痛不是哪种特定疾病的必然结果,无法显示和预测什么样的患者一定会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对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认知水平表明该病理想的治疗方案应基于个体患者的发病机制。但由于没有能够揭示每个患者不同疼痛作用机制的特异性的诊断工具,临床试验中只好依靠病因分类来获得数据。由于不同疾病能够产生相似的疼痛机理,因此我们从治疗研究中得到的镇痛效果数据可以外推到不同病因的临床情况。虽然症状不能等同于机理,仅靠症状并不能帮助确定治疗策略,但我们鼓励研究者在研究中使用新的方法(如特异症状的病例选择),因为症状在评价疾病进展和治疗结局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扩大我们发现特定的针对机理疗法的机会。为研究药物的特定作用机理,我们鼓励研究者使用创新的诊断工具。这些都有助于疼痛的个体化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最难治疗的疼痛,对治疗具有耐受性,而且观察到的效果可能是短暂的,特点是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无反应,对阿片类耐受或不敏感。但是最近,对此特点有所争议。三环类抗抑郁药、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抗惊厥药的疗效有限,不良事件较多。局麻阻滞剂的作用短暂;苯酚和冷冻疗法可以产生不可逆性影响。非药物治疗(功能性神经外科functional neurosurgery,脊柱和脑刺激,皮下神经刺激、磁力疗法、心理和职业疗法)也显示了一定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毛庆祥刘林译王景阳审 “神经病理性疼痛”在本质上与“伤害感受性疼痛”有所不同。伤害感受性疼痛由伤害感受器被激活(介导)并沿固定的通路传递电化学冲动到达较高级的背角中枢而引起,其传入有害冲动的调节发生在脊髓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则与之相反,其出现可提示体内已有神经组织损害,虽没有固定的通路,但原先存在的通路可能已遭损坏。受损神经元或高级神经元的自然放电,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这些改变可以持续很久。尽管伤害感受性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着上述的基本不同,但各自分担着某些传导、传递和调节生理进程方面的工作。 伤害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传递有害冲动,与非伤害性感受器的传递不同。伤害感受器传递有害冲动有两个特点:①刺激阈值比非伤害感受器者高;②有“致敏”可能。致敏是指刺激阈值降低而对该刺激的反应程度增加。末梢伤害感受器和中枢伤害感受器都可能被致敏。? 关于中枢致敏或背角神经元反应上调已有较多的描述。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和神经肽(P物质、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和神经激肽A)的释放分别激活AMPA和NK-1受体。这些受体的激活可为NMDA受体激活作准备。NMDA 受体激活可以耦联释放第二信使,从而引起脊髓背角内广动力范围型神经元改变。这些改变包括激发加大和持续时间增加,激发阈值降低和感受区域扩大,其影响可引起长时间强化,从而导致慢性疼痛状态的产生[1]。 目前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已有较多,本文从疼痛发生机理出发,探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较适宜药物。采用抑制末梢和(或)中枢致敏的药物,以及调节下行抑制系统的药物,可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下文将可能有效的药物进行机械分类,期望对大量模糊的认识得到进一步了解。 1 抑制外周致敏的药物?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概述 疼痛是身体对正在进行或即将发生的组织损伤做出的警告,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根据在2011年,美国一个医学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指出:三分之一的美国人经历着慢性疼痛,这个比例比心脏病、癌症、糖尿病患者的总和还要多。在欧洲,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是25-30%。在所有慢性疼痛患者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患者患有神经病理性疼痛。 以发病机制为基础的治疗原理 慢性疼痛患者,特别是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发病率如此之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非神经病理痛患者疗效显著的基础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只对少数人群起到作用而且疗效甚微,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精确地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一般来说,针对发病机制而采用的疼痛治疗方法要明显优于仅针对病因的治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药物在临床前期实验中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而在临床应用时却收效甚微的原因。在过去的十年里,已有几篇文献综述分析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其中大部分都是针对神经科学家的,然而,让临床医师理解其发病机制也相当重要,因为他们可以引导未来的研究方向,并指导临床实践。 生理学与分类 身体组织损伤后产生疼痛需要四个基本要素: 转导:伤害性感受器将伤害性刺激转化为伤害性信号。 传递:将伤害性信号从伤处沿神经纤维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 转变或重塑:在突触水平和中枢神经系统水平通过上行、下行或者局部易化和抑制的转变调节伤害性信号。 感知:整合认知和情感对伤害性信号的应答,是临床上疼痛的重要成分。 虽然可以将所有疼痛定义为同一概念,但这过于简单。实际上疼痛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且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神经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最常见的是将疼痛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神经病理性疼痛和伤害感受性疼痛。这种分型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反映疼痛的病因,更能指导后续治疗。 伤害性疼痛又可被分为躯体性疼痛和内脏性疼痛。由于伤害感受器在躯体组织分布较多,因此慢性躯体疼痛一般很容易定位,经常由于退行性变所致(如关节炎)。相反,内脏则对传统的疼痛刺激(如切割、烧灼)不敏感,但对缺血、炎症、梗阻等非常敏感。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躯体感觉系统的损伤或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疼痛。在此类疼痛中,组织损伤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绕过转导的异位放电的发生。 情感与生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以这种损伤形式描述的一种感观和情感的不愉快体验”(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疼痛分两种,疼痛分两种,一种是伤害感受性疼痛,由直接有害刺激造成,是机体防御机制的关键组成部分,与组织损伤或炎症有关,又称为炎性疼痛;另一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与损伤区域外触觉和温觉反应异常有关,包括一系列疼痛综合征,比如复杂的区域疼痛综合症、幻肢痛、癌性疼痛、AIDS痛、三叉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南京军区总医院麻醉科金毅 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神经调控术、神经毁损术等,但药物仍是主要治疗方法。目前常用治疗药物有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三环类抗抑郁药、5%利多卡因贴剂、曲马多和阿片类物质。本文将分类介绍目前常用的药物及一些药物进展。 一、抗抑郁药: 1、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 TCAs被广泛应用于各种NPP的治疗,包括三叉神经痛、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但有证据显示对HIV相关性疼痛无效。TCAs主要通过阻断中枢神经系统下行防感受伤害通路中释放的NE和5-HT的再摄取而起效,也可以阻断Na+和Ca2+还有腺苷和NMDA受体而抑制神经元的高兴奋性。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和丙米嗪(Berkomine)是TCAs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吸收后在肝脏分别代谢为有活性的产物:去甲阿米替林和脱甲丙米嗪。 2、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SSRIs与传统的TCAs不同在于能选择性的抑制5-HT再摄取而不影响去甲肾上腺素,但正是由于这种高选择性导致SSRIs镇痛效果不如TCAs明显,支持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非选择性抑制剂止痛效果优于选择性抑制剂的观点。此类药物包括舍曲林(Sertral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氟西汀(Fluoetine)和西酞普兰(Escitalopram)等。 SSRIs副作用比TCAs少,包括焦虑、失眠、头痛、嗜睡和性功能障碍等,可作为TCAs 的备选药物。另外,此类药物有肝脏毒性危险,在治疗的前3个月应查肝功能。 二、抗癫痫药: 由于NPP伴有癫痫,其特点是神经元具有高兴奋性,抗癫痫药物具有抑制神经元高兴奋性的特性所以可以有效治疗NPP。抗癫痫药治疗NPP的主要机制有:减少神经元Na+和Ca2+的内流,直接和间接加强GABA的抑制作用,通过消耗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存储或阻断谷氨酸的作用位点NMDA受体以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活性。抗癫痫药可通过一种或多种机制抑制神经元的高兴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