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影响下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

食物影响下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
食物影响下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

食物影响下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

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

食物影响下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

I. (2)

前言II. (3)

背景A .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可能机制 (3)

B. (3)

食物对药物制剂的影响III. .....................................................

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建议44555666677999A .速释制剂.........................................................................................................................................

B .缓控释制剂...................................................................................................................................... IV. ............................................................................................................................................

研究思考A. ....................................................................................................................................

总体设计B .受试者的选择..................................................................................................................................

C .药物规格..........................................................................................................................................

D .试验餐.............................................................................................................................................

E .试验管理..........................................................................................................................................

F .样品收集.......................................................................................................................................... V. .................................................................................................................................... 数据分析和标签VI. ....................................................................................................................................................

其他A. ............................................................................................

药物涂抹在食物上(Sprinkles )B. ........................................................................................................................................ 特殊溶剂

I. 前言

本指南为新药临床试验(INDs )、新药上市申请(NDAs )、仿制药申请(ANDAs )和补充申请的申办者或申请者,拟开展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food ‐effect BA )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fed BE),提供指导性建议。本指南适用于速释制剂和缓控释制剂。本指南就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设计、数据分析、药物标签、以及试验如何实施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参考。

II. 背景

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通常在IND阶段进行,目的是比较进食和空腹状态下,食物对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影响;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是在ANDAs条件下进行,目的是证实在饮食情况下,研究药物与参比制剂(RLD)生物等效。

A.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可能机制

食物可能改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影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食物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临床问题。食物可能通过如下方式改变生物利用度:

-延迟胃排空;

-刺激胆汁分泌;

-改变胃肠道(GI)pH值;

-增加内脏血流量;

-改变药物代谢;

-与制剂或药物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

通常,餐后即刻服药,食物对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最大。食物的营养成分、热量、食物的体积和食物的温度能改变胃肠道的生理环境,由此影响药物在胃肠道内的滞留时间、溶解度、渗透性和生物利用度。通常情况下,高脂、高热量食物更容易影响胃肠道的生理功能,结果导致药物或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发生很大改变。我们建议,在进行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采用高热量和高脂肪食物。

B.食物对药物制剂的影响

制剂和食物同服,食物可以通过影响药物本身或制剂来改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事实上,没有特殊的研究手段,很难确切了解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的机制。对于那些由高溶解性和高渗透性药物(BCS Class I)制成的快速溶出的速释制剂而言,由于药物在不同介质中溶解度变化不大,其吸收也不受pH值和吸收位置的影响,食物很少对生物利用度产生严重影响。然而,对于那些在胃肠道中首过效应大、吸收广泛、发生络合反应或稳定性差的药物,食物可能对药物生物利用度产生影响。在有些情况下,辅料、辅料之间相互作用,或食物诱导的消化道生理变化,也能促便食物对生物等效性产生影响。

对于那些快速溶解的BCS Class I 药物,食物通过延迟胃排空和延长肠道内滞留时间来影响药物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当然,我们希望在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食物对试验药和参比制剂的影响是一致的。

对那些速释制剂(BCS ClassII、III、IV)和缓控释制剂,食物的影响可能由更复杂的综合因素引起,从而影响体内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很难预测食物对药物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影响,也很难说明在进餐状态下依然生物等效。

III.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建议

本部分就如何在INDs、NDAs阶段开展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试验和在ANDAs 阶段开展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试验提出指导性建议。对已经批准的速释和缓控释制剂进行变更,通常需要进行空腹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不需要进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

A.速释制剂

1、INDs/ NDAs

建议在INDs阶段,所有新化合物都应进行食物对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食物影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应在药物研发的前期进行,以指导和筛选出供进一步研究使用的处方。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信息,可用于帮助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设计,并可作为药品说明书中临床药理学、用法用量部分的重要内容。如果申办者在新药批准之前变更临床研究用样品的处方和工艺,应进行拟上市制剂与临床研究用样品的生物等效性试验,以证明变更前后生物等效。

申请人也可以参照相关的指导员原则(SUPAC‐IR指导原则:速释口服固体制剂:扩大生产和批准后改变:化学、生产和控制,体外溶出试验、体内生物等效性文件)决定是否需要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这些生物等效性试验一般在空腹情况下进行。

2、ANDAs

建议口服速释制剂除了进行空腹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也要进行饮食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但下列情况除外:

-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RLD)均快速溶出、溶解曲线一致,并且所含药物为高溶解性和高渗透性药物(BCS Class I);

-参比制剂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标明仅在空腹状态下服用;

-参比制剂说明书中没有任何与食物对吸收和用法有关的陈述。

B.缓控释制剂

建议对所有缓控释制剂均要求进行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

1、INDs/ NDAs

建议对所有口服缓控释制剂均要求进行空腹和饮食下的生物利用度对比研究。如拟上市药物与临床试验用药物比较发生处方和工艺变更时,建议申请人参照相关的指导原则(SUPAC‐IR指导原则:缓控释口服固体制剂:扩大生产和批准后改变:化学、生产和控制,体外溶出试验、体内生物等效性文件)决定是否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这些生物等效性研究在空腹情况下进行。

2、ANDAs

所有这类缓控释制剂,除了进行空腹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也需要进行进餐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IV. 研究的一般考虑

本部分对开展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提供总体思路。申请人可以选择其他的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但在方案中应对设计和分析的科学性、合理性、正确性进行论述。 对一个已充分了解的药物,申办者也可以进行其他的研究,为说明书中用法用量提供更为合理的描述(如:不同餐、不同就餐时间下的用药量)。在研究缓控释制剂时,应考虑药物在与食物同服时出现药物突释的可能性,即在这种情况下,全部药物比预期更快地从制剂中释放,可能让研究受试者承担安全性风险。

A. 总体设计

无论是速释制剂还是缓控释制剂,在研究食物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时我们都推荐开展一项随机、平衡分组、单剂量服药、两种处理的(饮食和空腹)、两周期的、两序列的交叉设计。一周期空腹(空腹条件),另一周期用试验餐(饮食条件)。对于进餐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除了两种处理是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外,其他的设计与前述一

致。两周期之间要有足够的清洗期。

B.受试者的选择

不管是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还是进餐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受试者一般从普通人群中选择。如果基于受试者安全性考虑,也可以选择患者。为了说明食物对生物利用度没有影响,或者要证明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要有足够样本量的受试者来满足统计学的要求(见数据处理和标签部分),最少要完成12例研究。

C.药物规格

一般情况,拟上市药物的最大规格应进行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在一些情况下,出于临床安全性考虑避免使用高规格,而采用较低规格。对于ANDAs,进行空腹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应采用相同批次和规格研究药物。多规格的ANDAs,如果在进餐状态下进行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使用了最高规格,根据对比溶解曲线,可以豁免低剂量研究。(详见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一般性考虑)

D.试验餐

建议在进行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采用预期最大程度影响胃肠道生理功能的食物,以达到药物生物利用度影响最大化。建议试验餐为高脂(约占总热量的50%)、高热量餐(约800‐1000卡路里)。这种试验餐约150卡路里的蛋白质、250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和500‐600卡路里的脂肪组成。报告中应写明试验餐的热量组成。如果热量组成与上述明显不同,应作出科学的合理的解释。对于NDAs,无论是出于早期的探索或是为了完善产品说明书,申办人可以采用由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脂组成的不同配比的试验餐进行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但其中一种试验餐应为高脂高热量餐。

E.研究管理

空腹处理:受试者试验前夜空腹至少10h后服药,240ml水送服,服药后4h空腹,服药前后1h自由饮水。在研究的每个周期,在相同时间受试者接受已规定的标准餐。

饮食处理:受试者试验前夜空腹至少10h后服药,在服药前30min进推荐餐,在30min 内直餐完毕, 药物在开始用餐30min后用240ml水送服。服药后4h空腹,服药前后1h 自由饮水。在研究的每个周期,在相同时间受试者接受已规定的标准餐。

F.样品收集

不管是进餐处理还是空腹处理,都要定时收集受试者生物样本(通常是血浆),来描述母药完整的药时曲线。也可以测定血浆中其他的成分如代谢物。应该考虑到食物有可能对制剂产生影响,药时曲线有可能发生改变,空腹和进餐状态下血样采集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V. 数据分析和标签

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可以是探索和描述性质,申办者可以基于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来整理说明书。在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和进餐状态下生物等效性研究中,根据受试药物和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得出下列药代动力学参数:

-总暴露量,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inf、AUC0‐t);

-峰浓度(Cmax ) ;

-达峰时间(Tmax);

-缓控释制剂的延滞时间(tlag);

-终点消除半衰期;

-其他相关的药动学参数。

每个受试者的测定结果和总体统计结果( 如总体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都需要在报告中予以呈现。对于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证明无食物影响)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建议采用等效方式(即采用平均标准分析数据)进行判读。建议分析前对药物暴露测量值(药时曲线下面积和血药达峰浓度)进行对数转化。应提供受试药与对照品的AUC0‐inf, AUC0‐t和C max等参数的人群几何平均值的90%置信区间(参见行业指南中关于建立生物等效性统计学分析方法部分内容)。对于IND或者NDA,食物影响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以患者空腹状态作为对照。而对于ANDA进餐条件下生物等效性研究,以进餐条件下服用参比制剂为对照。

在药品说明书药代动力学项下,需要陈述食物对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在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需要提供与食物有关的用法说明(即药物与食物同服所引起全身药物暴露的改变从而导致药物安全性或有效性问题,或者全身药物暴露未发生重大改变,但是如果不与食物同服,药物有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

对于NDA,根据对数转换数据,如果受试者人群在进餐和空腹状态下的AUC0‐inf (在指定情况下为AUC0‐t )或血药达峰浓度的几何平均值比率的90%置信区间不在80‐125%范围内,则无法证实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响。在90%置信区间无法满足80‐125%的限定范围时,申办者应该根据已知的研究药物剂量‐响应(药物暴露‐响应)和/或研究药物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相关性的整体临床数据,对具有临床意义的食物影响提出具体建议。同时,申办者也应指出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和达峰滞后时间存在差异的临床相关性。食物对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结果应该在说明书药代动力学项下真实反映,并为撰写说明书用法用量项下与进餐相关内容提供依据(例如只能空腹服用)。以下内容为说明书的语言描述实例:

一项关于健康志愿者在空腹和食用高脂肪餐状态下服用【本药品】的食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餐情况下,血药达峰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升高了57%和45%。这种药物暴露的升高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因此【本药品】只能在空腹状态下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 

一项关于健康志愿者在空腹和食用高脂肪餐状态下服用【本药品】的食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血药达峰浓度下降15%而药时曲线下面积保持不变。该药物暴露的下降不具有临床意义,因此服用【本药品】无需考虑患者进餐情况。 

根据对数转换数据,受试者人群在进餐和空腹状态下的AUC0‐inf (在适用情况下为AUC0‐t)和血药达峰浓度参数几何平均值比率的90%置信区间包括在80‐125%的等效限范围内,则表明药物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空腹和进餐状态下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差异不具有临床意义,申办者可以在说明书药代动力学和用法用量项下陈述药物生物利用度预计不受食物影响。以下内容为包装说明书的语言描述实例:

从健康志愿者在空腹和进餐高脂肪餐状态下服用【本药品】的食物影响研究中获取的血药达峰浓度和药时曲线下面积数据结果表明:食物不影响患者的药物暴露情况。因此【本药品】服用时无需考虑进餐情况。 

对于ANDA,根据对数转换数据,如果受试药和对照药品药时曲线下面积和血药达峰浓度的人群几何平均值比率的90%置信区间在80‐125%的等效限范围内,那么可以得出受试药和对照药品在进餐状态下具有生物等效性的结论。虽然没有标准适用于T max,但是根据临床相关性,受试药和对照药品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应具有可比性。在进餐状态下得出的生物等效性结论表明:受试药在说明书中关于食物影响的陈述可以与

对照品的有关内容相一致。

VI. 其他

A. 药物涂抹在食物上(Sprinkles)

对于NDA申请,某些药品说明书(例如含有小丸的控释胶囊)建议将产品撒在松软的食品(例如苹果酱)上,不经咀嚼直接吞服。对于说明书中这种陈述,应该进行相应的生物利用度研究,即说明书上所说的使用方法(试验处理)与完整服用制剂方法(对照处理)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比较。

对于ANDAs,试验制剂和对照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要通过单剂量交叉研究进行证明。两种处理都应撒上说明书所述的食物上(通常是水果沙拉),用平均生物等效性和90% 可信区间标准判断等效性。

B.特殊溶剂

对于NDAs,某些口服溶液剂说明书(如环孢素A口服缓释溶液,)建议服用前可以与某种特定的饮料混合后服用。当与不同的饮料混合后,由于可能形成复杂的化合物,或发生了物理化学反应,或改变了一些生理因素,生物利用度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ANDAs,试验制剂和对照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要通过单剂量交叉研究进行证明。两种处理都应和说明书所述的饮料之一混合。申请人应该提供证据证明说明书所列出的其他方法不会引起生物不等效。用平均生物等效性和90%可信区间标准判断等效性。

生物对照实验中一些重要的概念

生物对照实验中一些重要的概念 经常有学生和老师想弄清楚"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实验组","对照组","单一变量原则"等概念的含义.现归纳如下: 关于高中生物实验 实验是验证假说和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的变化的一种方法。这是科学方法的最大特色,也是科学方法中最困难的一步。在科学实验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1、变量,是指实验过程中所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分,通常可分为两类。 (1)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操作者所控制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也称因变量,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或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2004年高考42题中25℃、10℃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温度条件的变化,小鼠的能量代谢强弱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和能量代谢(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在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能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和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例如,该题中小鼠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密封程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而二氧化碳的释放会影响水检压计测量的不正确,这就是一种额外变量。因此在装置中加入氢氧化碳以消除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额外变量。 2、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的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例如,该题中遵遁单一变量原则,第一,在观测上要做到:低温观测记录低温下的变化和结果,高温处理观测记录高温下的变化的结果,反应变量不能混淆;第二,在操作上要做到用冰袋先将温度下降后再充入氧气,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 3、控制无关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保证实验不受干扰或将干扰因素降低到最低,以消除实验误差,取得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常用的方法有: (1)单组实验法对一组(或一个)对象,既用A法,又用B法,顺序随机或轮流循环,这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如该题中先测定25℃下的能量代谢的强弱,再测定10℃条件下的能量代谢强弱。 (2)等组实验法将状况相同的对象,分成两组或多组,一组用A法,一组用B法,这也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 4、对照 对照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还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既可排队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来说,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两者不是绝对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是相对而言的。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者的差异,则可认定是来自实验变

1.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2018年第103号 2018-10-17

附件1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一、概述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是比较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研究,可用于化学药物仿制药的上市申请,也可用于已上市药物的变更(如新增规格、新增剂型、新的给药途径)申请。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荐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未考虑个体内变异及个体与制剂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分析方法。例如气雾剂的体外BE研究可采用群体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 Bioequivalence,PBE)方法,以评价制剂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内变异是否等效。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提供技术指导,是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在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除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内容外,尚应综合参考《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 二、研究设计 (一)总体设计考虑 生物等效性研究可采用交叉设计或者平行组设计。 —1 —

1.交叉设计 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议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交叉设计的优势包括:可以有效减少个体间变异给试验评价带来的偏倚;在样本量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交叉设计比平行组设计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交叉设计,见表1。 表1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 序列 周期 1 2 1 T R 2 R T 如果需要准确估计某一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可采用重复交叉设计。重复交叉设计包括部分重复(如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或者完全重复(如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见表2和表3。 表2 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重复交叉设计 序列 周期 1 2 3 1 T R R 2 R T R 3 R R T —2 —

(完整版)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

高一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次考试都有相当比重。由于探究实验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使同学们在做这方面题时感到无所是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所涉及的实验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探究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探究实验的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六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问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问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作出假设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 A、实验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指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

总局关于发布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的通告(2016

总局关于发布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的通告(2016 年第87号) 2016年05月19日发布为规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的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6年5月18日附件 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口服固体常释制剂申请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豁免。该指导原则是基于国际公认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以下简称BCS)起草。

一、药物BCS分类 BCS系统是按照药物的水溶性和肠道渗透性对其进行分类的一个科学架构。当涉及到口服固体常释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以下简称API)在体内吸收速度和程度时,BCS系统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关键因素,即:药物溶解性(Solubility)、肠道渗透性(Intestinal permeability)和制剂溶出度(Dissolution)。 (一)溶解性 溶解性分类根据申请生物等效豁免制剂的最高剂量而界定。当单次给药的最高剂量对应的API在体积为250ml(或更少)、pH值在1.0—6.8范围内的水溶性介质中完全溶解,则可认为该药物为高溶解性。250ml的量来源于标准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受试者用于服药的一杯水的量。 (二)渗透性 渗透性分类与API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间接相关(指吸收剂量的分数,而不是全身的生物利用度),与API在人体肠道膜间质量转移速率直接相关,或者也可以考虑其他可以用来预测药物在体内吸收程度的非人体系统(如使用原位动物、体外上皮细胞培养等方法)对渗透性进行分类。当一个口服药物采用质量平衡测定的结果或是相对于静脉注射的参照剂量,显示在体内的吸收程度≥85%以上(并且有证据证明药物在胃肠道稳定性良好),则可说明该药物具有高渗透性。 (三)溶出度

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迅速地提高了,但是与此同时,与我们人类共同拥有地球母亲的其他生物日益的减少,生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酷的考验和威胁,于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世界国家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威胁,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生物多样性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条件,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 二、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除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外,还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如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等。许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价值现在还不清楚,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后代人就不再有机会利用,因此必须注意保护,才能使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类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有例题,高中所有种类对照都有)

浅谈生物学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 广东省揭东县登岗中学曾鹏光 摘要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对照原则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配对对照、标准对照、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安慰剂对照等9种类型。 1 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本题的实验目的有两个,一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探究有机肥的肥力是否优于化肥。就实验目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式选择题 1.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 A.6月5日 B.4月22日 C. 5月22日 D.12月29日 2.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 6月5日 B. 5月22日 C. 4月20日 D. 12月25日 3.《生物多样性公约》于()通过,()正式生效。 A.1993年,1994年 B. 1992年,1993年 C. 1997年,1998年 D. 2001年,2002年 4.《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 C.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 5.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简称是() A.CBD B.CITES C.WTO D.GEF 6. 生物多样性包括() 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 7.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初步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 A. 39330亿人民币 B. 1800亿人民币 C. 220亿人民币 D. 100亿人民币 8. 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9.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有()个部门组成,由()

牵头。 A.18,科技部 B.20,国家环保总局 C.22,外交部 D.21,教育部 10.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联络点和履约办公室设在() A.外交部 B.国家环保总局 C.财政部 D.科技部 11.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C.一般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个自 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威胁及破坏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D.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的物种。 12. 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的途径包括() A.国际运输、跨国界河流、国家间边界物种自然繁衍 B.飞机、轮船、火车 C.货物销售、旅游、动植物进出口 D.有意引进、无意引进和自然入侵 13.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外来入侵物种是()。 A 紫茎泽兰 B 桉树 C 食人鲳 D 大头蚁 14. 外来入侵物种将()造成危害 A.仅对农作物 B.仅对野生动植物 C.仅对水生生物 D.对生物多样性、林业、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 15.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应采取()的方针 A 重在宣传教育 B 加强科学研究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 只种植本地物种 16. 生物安全管理是为了防范() A.自然生境破坏 B.环境污染 C.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和商品化可能对生物多 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有害影响

emea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问答

e m e a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问答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审评四部审评七室陈俊春高晨燕 EMEA自2002年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以下简称EMEA指导原则)修订后,于2006年7月发布了《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问答》(以下简称EMEA指导原则问答)对该原则的一些重要部分作出解释。以下就其问答全文结合我国的《化学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我国指导原则)与EMEA指导原则做一简介。 1.、生物等效判定时对Cmax的要求 EMEA指导原则的生物利用度等效评价要求Cmax比值的90%置信区间在–范围内。特殊情况下,如药物治疗窗窄,则可接受的区间范围应更窄。仅在特定情况下,才可接受更宽的区间范围,如-;而且该区间应事先确定,即在试验设计时应考虑到接受大于常规区间范围的情况,事后扩大原方案中确定的可接受区间的做法不可取;并应证明该范围对于病人更换时在安全和有效性方面的合理性。 EMEA指导原则在此提及的增加Cmax比值(非AUC)可接受区间范围的情况并不多见,并且仅扩大了一点,仍窄于我国指导原则中规定的范围-。扩大时仅限于以下情况:1)该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PK/PD相关性资料足以显示Cmax可接受区间的扩大不会显着影响其临床药效。 2)如PK/PD资料不充分,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可以作为替代,但这些资料仅限于该研究药物。 3)药物在个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具有高变异性。EMEA和我国的指导原则都对高变异性药物做了定义(即:个体内变异系数大于30%),但是要评价其个体内变异性需要设计重复试验。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什么? 1、提供食物来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基本食物,全世界估计优万余种陆生植物,而迄今为止仅有150余种被人类大面积种植作为食品,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个种。例如,目前人类所需的粮食的75%是来自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麦、甘薯和木薯7种农作物。前三种又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各种家畜、家禽、鱼类、海产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蛋白质,各种蔬菜、水果、菌类均为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改善,需要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和各类经济植物。 开发新的食品和改良作物及家畜、家禽和鱼类等的品种更是势在必行。无论是作物还是家畜等品种的改良,都需要抗性强的野生种或野生亲缘种与它们杂交,以提高它们抗病及抗逆境的能力。可见生物多样性为新型食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2、提供药用价值 药物也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物品,大部分是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入药,而且一直延用到医药事业发达的今天。世界上各国、各民族都有源于物种的传统药物,如日本的和汉药、朝鲜的东药、印度的阿育吠陀药、中国的中药、藏药、蒙药等。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已有5000种,常用的约有1000种,相当多的动物已经作为主要的药物,如水蛭素是珍贵的凝剂,蜂毒治疗关节炎,某些蛇毒能控制高血压,斑蝥素可以治疗某些癌症。我国是栽培大型真菌的大国,早期应用茯苓、猴头、灵芝、冬虫夏草等入药。 时至今日,科学家还不断地从生物中筛选药物的有效成分。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依靠天然药物进行治疗,发达国家有40%的药物来源于自然资源,或依靠从大自然发现的化合物进行化学合成。在全世界25万种显花植物中,科学家仅对具有潜在药物学属性的5000种进行过分析,还有数量庞大的物种潜在的医疗价值仍属未知。 超过3000种抗生素就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在医药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利用抗生素已使天花消灭,霍乱、骨髓灰质炎等疾病得到控制。 动物对医药业发展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作为医药研究的实验动物,如猴类对小儿麻痹疫苗研制,犰狳对抗麻风病疫苗的研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和待开发的各实验动物,对人类医疗事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提供工业原料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业原料,如木材、纤维、橡胶、皮毛、皮革、香料、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等。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酶制剂、有机溶剂、酒及酒精、氨基酸、维生素、菌肥等等。 4、提供能源 煤、原油、天然气也都是由森林储藏了几百万年前的太阳能。现代工业生产需要开发更多更新的生物资源,以提供各种工业中必需的原材料和新型能源。5、基因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基因资源。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遗传组织上都可能是唯一的,都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即使是一草一木也应该珍惜,谁能在若干年前就想到中药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愈绒毛膜皮癌,而且还是治疗爱滋病的良药?人类未来还会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挑战,那些看来毫无用处、微不足

对照实验的原则

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对照实验的一般原则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阐述对照实验的五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科学性原则,平衡与平衡控制原则. 阐明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基本概念. 结合教材对实验原则进行分析.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概念, 使之对生物科学实验的方法,思路有基本认识. 教学重点:对照实验的原则.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对照实验的原则. 突破策略: 突破策略: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场景及科学惯例展开,积极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导入: 导入:在报纸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减肥药的广告:一张是减肥前,一张是减肥后,两张照片有明显的身材差异,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里两张照片的对比就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实验思想:对照原则——通过设置一个对照组,来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如我们所知,这类广告通常有大量虚假信息,其实验并无严格的操控,因而实验结果不够准确.如果是要我们来设计并完成实验,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板书) :探究服用某药物是否会减肥. 分析:对实验组(服用药物)和对照组(不服用药物)的不同处理是是否服药, 这个要严格控制的因素我们称为自变量,也叫实验变量.我们

要观察的结果是减肥的效果,是体重的变化.我们将之称为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 (板书) :自变量:是否服药;因变量:体重变化. 延伸: 延伸: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实验对象.如果有两个肥胖者,那么应对他们做怎样的处理(学生回答)一个服药,一个不服药.这两名实验对象,应该满足哪些条件由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体重,年龄相当,健康状况接近,工作强度相同,饮食习惯相近等. 在实验过程中,年龄,体质,工作强度,饮食,生活环境都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但却是自变量以外的因素,我们称之为无关变量.为保证体重变化只能由是否服药这一自变量引起,则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只能有一种处理因素不同:自变量不同.这一原则称为单一变量原则. 同时,在实验中,还要注意操控无关变量.比如两组都应有较为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都应有正常的适宜的饮食等.不能使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就是说,若实验对象体重减轻,不能是因为饮食不足,工作强度过大或心理郁闷引起的.除了自变量以外,其他无关变量不光要相同,还要处于最适宜的水平,这一原则叫控制与平衡控制原则. 在上述实验中,总共只有两个实验对象.考虑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复杂程度,这是不在合适的.举个例子,在实验进行中,某名实验对象突然生病,患上了严重腹泻, 很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减轻. 这将使前期的实验毫无意义. 因而在上述实验中, 应尽可能多地观察较多的实验对象, 使实验结果不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呈现的特例.选择较多的实验对象,排除偶然误差,这是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的平行重复原则. 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科学实验.为了验证一

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难点21 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DNA作为遗传物质有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特点。DNA的多样性决定信使RNA的多样性进而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难点磁场 1.大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共有( ) A.8 B.7 C.5 D.4 2.小麦根尖细胞基因分布在( ) A.染色体、核糖体 B.染色体、线粒体 C.染色体、高尔基体 D.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3.某DNA片段转录的m RNA中尿嘧啶占28%,腺嘌呤占18%,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和鸟嘌呤分别占( ) A.46% 54% B.23% 27% C.27% 23% D.46% 27% 4.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潜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是否影响健康的争论不绝于耳。 (1)据报道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已达7年,使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至少已有10亿之多,至今没有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事例。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试分析原因。 (2)1983年转基因作物在美国问世以来,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飞快。200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万公顷。转基因产品到底有什么优势? ●案例探究 1.不能引起实验鼠患败血症死亡的处理方法是( ) A.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 B.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给实验鼠 C.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 D.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给实验鼠 命题意图: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操作。 知识依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促使R菌转化为S菌的转化因子。 错题分析:只要有S菌或S菌的DNA,小鼠就得败血症死亡。 解题方法与技巧:依据课本知识单独的R菌不致病,只要有S菌或S菌的DNA就致病或使R菌转化成S菌致病。 答案:A 2.某双链DNA分子中共有含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G+C)=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A.200个 B.400个 C.600个 D.1200个 命题意图:考查碱基比例计算。 知识依托: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及DNA的结构特点。 错题分析:一些同学没用好一条单链上的比例条件,而采用较繁琐推导,很容易犯错。再者,一个DNA复制2次,实际上新合成DNA3个。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本题关键两步:①一条单链上(A+T)/(G+C)=2∶5,则整个DNA分子中也是2∶5。得出T=200个。②一个DNA复制两次,实质上新合成三条DNA 分子。 答案:C

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第47卷一第1期2018年2月 湖北林业科技 H u b e i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47,N o .1 F e b .,2018 ?收稿日期:2017-12-05 基金项目: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松材线虫病新型生防菌剂推广示范 (鄂 2017 T G 11号) .作者简介:徐红梅(1978~) ,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保护等科学研究.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生物防治技术研究 徐红梅(1) 一赵一青(2)一殷一涛(2 )(1.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一武汉一430075;2.湖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一武汉一430079 )摘一要:一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中国仍呈蔓延趋势.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研究的目标可以是媒介昆虫(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本文综述了以松材线虫为靶标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一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生物防治中图分类号:S 763.16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文章编号:1004-3020(2018)01-0051-05 A d v a n c e s i n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T a r g e t i n g o n B u r s a p h e l e n c h u s x y l o p h i l u s X uH o n g m e i (1) 一Z h a oQ i n g (2) 一Y i nT a o (2) (1.H u b e iA c a d e m y o f F o r e s t r y 一W u h a n 一430075;2.H u b e i F o r e s t P e s tC o n t r o l a n dQ u a r a n t i n e S t a t i o n 一W u h a n 一430079)A b s t r a c t :一A s ad e s t r u c t i v ed i s e a s e ,p i n ew i l t d i s e a s e r e m a i n e d p r o p a g a t i n g t r e n d i nC h i n a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c o u l d t a r Gg e t o n i n s e c t v e c t o r (M o n s c h a m u s a l t e r n a t u s )o r p a t h o g e n i c n e m a t o d e s (B .x y l o p h i l u s ).A d v a n c e s i n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t a r Gg e t i n g o n B .x y l o p h i l u s w a s r e v i e w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K e y w o r d s :一P i n ew i l t d i s e a s e ;B .x y l o p h i l u s ;b i o l o g i c a l c o n t r o l 一一松材线虫病是林业上一种毁灭性病害,属国际重要检疫对象,主要分布于美国二加拿大二墨西哥二 日本二中国二韩国二朝鲜二法国二尼日利亚和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目前,中国松材线虫病仍呈发展蔓延趋 势,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 1] .国内外一直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并 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有营林技术二物理防治二化学防治几大类.总体说来,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例如,防治成本高,部分地区松材线虫防治经费甚至高于松树经济价值;大量使用化学药剂易产生3 R 问题,即残留(r e s i d u e )二抗性(r e s i s i t a n c e )二再猖獗(r e s u r Gg e n c e ),尤其是杀线药剂毒性很强,隐患多.近年来,人们注重利用具有杀线活性的动物二植物二微生物对松材线虫病开展生物防治研究. 松材线虫由媒介昆虫 松墨天牛从患病木中携带而出,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或产卵时侵染到健康 树中.松材线虫(病原线虫)二松墨天牛(传播媒介) 和松树(寄主)三者之间的生物学联系构成了松材线虫病的侵染循环.松材线虫病生物防治的目标可以是传播媒介松墨天牛,也可以是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 .目前有关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研究和利用报道较多,直接以松材线虫或其携带的致病细菌为靶标的生物防治研究相对薄弱. 1一松材线虫生防真菌 对于松材线虫具有生防潜力真菌可分为捕食真菌二内寄生真菌和产毒真菌几大类.1.1一捕食松材线虫真菌 捕食线虫真菌是自然界中广为分布的线虫天 敌,能产生捕食器官捕食线虫.捕食性真菌捕捉线虫的方式一是收缩环捕捉器套住松材线虫,从而杀死线虫并在虫体内繁殖;另一方式是三维菌网粘缠线虫,从而致死线虫,吸收其营养并在其体内繁殖.S a i k i 等从松树汁液中分离到一种捕食性真菌 -节丛孢属真菌(A r t h r o b o t r y s s p .),对松材线虫病

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经验指导原则

精心整理附件3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 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体循环的过程,通常将受试制剂在机体内的暴露情况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又可表述为:通过测定可获得的生物基质(如血液、血浆、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取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终点指标,藉此反映药物释放并被吸

收进入循环系统的速度和程度。通常采用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C max和AUC 进行评价。 如果血液、血浆、血清等生物基质中的目标物质难以测定,也可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效动力学研究: 2)两 每位受试者依照随机顺序接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可选择第2种试验设计,即每个制剂分别在具有相似人口学特征的两组受试者中进行试验。第3种试验设计(重复试验设计)是前两种的备选方案,是指将同一制剂重复给予同一受试者,可设计为部分重复(单制剂重复,即三周期)或完全重复(两制剂均重复,即四周期)。重复试验设

计适用于部分高变异药物(个体内变异≥30%),优势在于可以入选较少数量的受试者进行试验。 对于高变异药物,可根据参比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将等效性评价标准作适当比例的调整,但调整应有充分的依据。 (二)受试者选择 18 60岁 通常推荐采用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评价生物等效性,因为单次给药在评价药物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方面比多次给药稳态药代研究的方法更敏感,更易发现制剂释药行为的差异。 (五)稳态研究 若出于安全性考虑,需入选正在进行药物治疗,且治疗不可间断的患

者时,可在多次给药达稳态后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六)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 食物与药物同服,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通常需进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来评价进食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利用度影响的差异。 2小 推荐采用实测药物峰浓度C max评价吸收速度。药物浓度达峰时间T max 也是评价吸收速度的重要参考信息。 2.吸收程度/总暴露量 对于单次给药研究,建议采用如下两个参数评价吸收程度: (1)从0时到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药物浓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个也不能少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05-05-20 【字号:小中大】 红树林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图为湛江沿海的红树林。(易蓉蓉/摄) 今年5月22日是第11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变化世界的生命保障。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当前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态环境退化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各种开发建设的人为破坏仍在持续,物种生存面临威胁;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日益严重,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强;生物遗传资源流失问题突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急需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 为什么要重视生物多样性? 生物界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提供了保持土壤肥力、保障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它关系着人类的安康福祉和文化完整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了3个部分。第一是生物,包括它所携带的基因。第二是生物在自然界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和周围环境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叫做生态系统,也可以叫生态复合体,包括生态系统和景观。第三是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这些单位是活的东西,靠能量流动、养分循环、水分循环等各种生态过程来维持,如果这些过程停止了,那这个单位就停止了。 其实,生物多样性在过去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以前就开始存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马克平研究员指出,生物多样性价值非常大,一是直接价值,如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等;二是间接价值,间接价值经常被我们忽视,比如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 我们往往没有注意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最近几年人们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1997年《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定性的结论。每年全球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折合成经济价值是多少?结论是33万亿美元,而每年全球的GDP加起来大约是18万亿美元。1998年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团做了一个报告《与生命为伍》,内容是生物多样性在生物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这个报告提出一个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资本。 为什么生物多样性近年才开始重视?因为目前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现在物种的灭绝速度要比自然的灭绝速度快100倍甚至1000倍,这个速度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过去在地质历史上已经出现了5次生物的大灭绝,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恐龙大灭绝,科学家们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时期。 保护物种最好是保护其生存环境 单纯的保护物种,最后还是会归于失败。保护物种的最好方法还是保护生存环境。 物种灭绝问题牵涉到物种与生物群落的关系问题。生态系统是物种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下去的

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

对照实验 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类型。 1、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该实验设计缺少() 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 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 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 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本题的实验目的有两个,一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探究有机肥的肥力是否优于化肥。就实验目的一而言,施用有机肥的农田只有与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农田作对照,才能说明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答案:B 2、自身对照 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看清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出现了两次对照,其中第一次对照是在高浓度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对照是在低浓度溶液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又如: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横放于培养基上,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这里,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当前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回顾。并对转抗虫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方向和技术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转抗虫基因作物;非靶标生物;生态安全评价 一、前言 转基因抗虫作物被称为继“合成杀虫剂”之后在害虫治理方面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尽管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带来巨大效益,但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性评价倍受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学者对Bt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特别是对害虫天敌的潜在影响研究较多(Romeis et al. 2006;Marvier et al. 2007;Marn et al. 2010;Han et al. 2011;李丽莉等,2004)。然而,现今就转基因抗虫作物对农田生态系统中非靶标生物如天敌胁迫作用的评价,以及如何将其与其他害虫防治措施,如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等相协调而真正纳入整个作物害虫治理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实,这对于保证延缓靶标害虫对其产生抗性,使其得以持续利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潜在的负面影响倍受关注,也成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现就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尤其对天敌胁迫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影响综述如下: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在国外,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潜在的负面影响的研究较多。如Harwood et al(2005)和Obrist et al. (2006)研究发现转Bt基因玉米中的Bt 蛋白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转移到捕食性天敌体内;Franklin et al.(2012)结果发现Bt蛋白能干扰天敌Podisus nigrispinu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的捕食能力;在Bt水稻研究方面,Bai et al.(2005)用Bt水稻花粉饲养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其雄性成虫的寿命明显短于对照,新孵化的雄性幼虫存活率也明显少于对照;Chen et al. (2009)研究发现发现以Bt水稻田中的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为食的拟水狼蛛的发育时间明显增长;Marrier et al.(2007)发现转Bt基因玉米田和棉田中的非靶标节肢动物丰富度比不应用化学农药管理的作物田低。也有一些研究指出转Bt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并无明显负面影响。如Jorge et al.(2008)研究认为Bt棉表达的抗虫蛋白不会通过非靶标害虫对天敌产生不利影响。相反有利于自然天敌生存和繁殖;Wolfenbarger et al.(2008)研究结果发现转Bt基因棉田的捕食性天敌的丰富度低于不施用农药的非转基因棉田;Esteves et al.(2010)研究结果发现Bt棉对捕食性天敌Phytoseiulus macropilis的发育与繁殖没有显著影响;Marn et al.(2010)研究发现Chrysoperla spp.等7种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密度在转Bt棉和非转Bt棉田中均没有显著差异;Han et al.(2011)研究发现3个转不同Bt基因的水稻品种对田间稻飞虱种群动态及其捕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均没有显著影响;Schroder et al.(2007)发现该Bt蛋白对老鼠的行为和重量增长没有任何影响,但对其血液参数有一定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