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开花时间决定的光周期途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2)

水稻开花时间决定的光周期途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2)
水稻开花时间决定的光周期途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2)

3光周期反应的分子机制

昼夜节律信号的产生,使得下游开花基因得到激活或抑制,进而引起水稻开花或迟花。CO是拟南芥中第1个被发现受昼夜节律调控的开花基因。拟南芥通过对CO基因转录的丰度同CO蛋白的稳定性的调节将光信号同昼夜节律钟统一起来。水稻Hd1、CO的同源基因,作为昼夜节律钟的下游基因,通过同样的方式在整合光信号和节律信号上起着重要作用。Hd1 mRNA的表达不受日长的影响,受到光敏色素的介导。Takeshi Izawa[13]认为Hd1能与光敏色素形成转录复合物或者受到光敏色素的磷酸化;Hd1单独存在时,促进其下游基因FT-like的表达;同光敏色素相互作用时,Hd1作为FT-like的抑制子。在短日条件下,Hd1 mRNA表达的峰值在夜间,而在长日条件下,Hd1 mRNA出现表达的峰值时,正处于光敏期,此时光敏色素同Hd1的作用比短日强,故抑制水稻开花。因此,Hd1是一个双功能基因,短日促进开花,而长日抑制开花。

拟南芥CO受到上游GI的调控,诱导1个编码移动开花信号的成花素基因FT 的表达。FT蛋白移动至茎尖,同由FD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激活决定花器官特性的基因AP1,诱导拟南芥开花。

OsGI是拟南芥GI基因的水稻同源基因。OsGI mRNA的表达受到昼夜钟的控制,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表达模式与CO类似。OsGI过表达,不论在何种日长条件下均能引起水稻开花推迟,说明OsGI是水稻开花的抑制因子,而在拟南芥中,GI促进开花[7]。Hd3a、FT的同源基因,由Hd1调控,同FT蛋白类似,Hd3a蛋白是水稻中的成花素,在叶片中表达,通过韧皮部运输至顶端分生组织,启动开花[14]。FT-like 1(RFT1),是水稻中13个FT-like家族基因中最接近Hd3a的同源基因,能在缺乏Hd3a的时候能促进开花,在短日下作用是冗余的。Reina Komiya 等[15,16]进一步证明,在短日条件下,主要通过Hd3a激活水稻开花。在长日条件下,RFT1则是主要的开花促进因子。Hd3a/RFT1作用于OsMADS14和OsMADS15基因的上游。OsMADS14和OsMADS15基因均为拟南芥AP1基因的同源基因(OsMADS14/RAP1B、OsMADS 15/RAP1A)[15,16]。这些发现表明光周期开花诱导途径GI-CO-FT-AP1和OsGI-Hd1-Hd3a/RFT1-OsMADS14/OsMADS15,在拟南芥和水稻中是保守的,但是在这些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中,光周期的反应是有区别的。

除去这些保守的开花时间基因的调控,水稻中还发现存在独特的调控因子。Ehd1编码一个B-型反应调节子,在拟南芥中不存在同源基因,能独立于Hd1促进水稻开花,作用于Hd3a、RFT1、部分MADS-box基因的上游[17]。Ghd7编码1个CCT结构域蛋白的基因,同拟南芥没有明显的同源性,是CCT结构域蛋白家族的新

成员。在长日照条件下,Ghd7抑制Ehd1和Hd3a的表达,但是不影响Hd1的转录水平,从而推迟开花[18]。RID1/OsId1/Ehd2,编码1个半胱氨酸-组氨酸锌指基序的转录因子,同玉米ID1同源,而同拟南芥中的ID基因亲缘关系较远,通过上调Ehd1及其下游基因的转录来促进水稻开花转变。其表达不受日长变化的影响,可能独立于昼夜节律的。此外,Ghd7和Hd1可能部分受到RID1/OsId1/Ehd2的控制[19]。

最近的研究表明Ehd1还受到SE5、OsLFL1、OsMADS 50、OsMADS56的调控。SE5编码参与光敏色素发色基团生物合成的酶。在长日条件下,SE5抑制Ehd1,并且可能通过Hd1的表达的调节来产生对光周期的敏感反应[20]。OsLFL1,包含1个假定的B3-DNA结合结构域的转录因子。但OsLFL1本身可能不是一个开花决定基因,只是通过直接结合到Ehd1基因启动子的RY cis元件(CATGCATG)上,抑制Ehd1

的表达来抑制水稻开花[21]。

OsMADS50和OsMADS56同拟南芥SOC1/AGL20高度同源,均受到昼夜节律钟的影响。长日照条件下,OsMADS50促进水稻开花,调控Hd3a和OsMADS1、OsMADS14、OsMADS 15、OsMADS18。但是OsMADS50和OsMADS56在长日照条件下对水稻开花时间的决定作用是相反的,因此OsMADS56是一个开花抑制基因。OsMADS50和OsMADS56会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调控共同的下游基因OsLFL1-Ehd1来控制水稻开花,且独立于Hd1、SE5和RID1/OsId1/Ehd2的开花调控。值得注意的是,在拟南芥中,SOC1/AGL20作为CO 的下游基因,而在水稻中OsMADS50和OsMADS56却在开花时间调控网络的上游位置[22]。OsMADS51是另一个重要的MADS-box基因,参与水稻短日照开花调控途径,受到OsGI的调控,作用于Ehd1、Hd3a和OsMADS14的上游[23]。

最近,又有一些新的参与水稻开花时间决定的基因陆续被发现。Soon-Kap Kim等[24]发现1个新型的COL基因,OsCO3,表现出昼夜节律。该基因包含单一的B-box和单一的CCT结构域,该类COL基因在拟南芥中并不存在。在短日照条件下,OsCO3特异地抑制水稻开花,且独立于Hd1、Ehd1、OsMADS50。Dejun Li等[25]报道了1个编码DNA结合单指Dof蛋白OsDof12。他们的研究发现,OsDof12作用独立于Hd1和Ehd1途径。在长日条件下,OsDof12过表达植株中,Hd3a和OsMADS14的表达被显著上调,而在短日条件下却没有作用,说明OsDof12在长日照条件下能特异地促进水稻开花。

4结语

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已经克隆出许多与水稻光周期成花相关的基因,这为人们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水稻的光周期开花决定机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通过同拟南芥相应基因的亲缘比较,发现短日照植物水稻和长日照植物拟南芥在进化上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但是,在这2种模式生物之间,光周期开花基因还存在一定的种属特异性,这可以认为是一种进化的适应调节。正是这种进化调节,使得拟南芥和水稻对光周期做出不同的反应。尤其是新开花基因的发现,为人们更加全面地研究禾本科植物开花的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郁金香的花期调控要点

郁金香的花期调控要点 郁金香(详情介绍)是很好的切花材料,花期一般在3月中旬到5月上旬,所以在郁金香花期时的养护和调控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让郁金香更漂亮。那么如何做好郁金香的花期调控呢? 郁金香(详情介绍) 郁金香有耐寒不耐热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温,在炎热的季节就会转入休眠。平时喜湿润、冷凉气候和背风向阳的环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更好。一个成熟的郁金香种球包含了三代鳞茎,或称三代种球。大种球本身是第一代种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定植后当年开花。而第二代、第三代种球为子球,它们可培育成大种球。 郁金香种球必须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开花,在原产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温时间,郁金香种球能够获得足够的低温处理时间,可以在春天自然开花。一般来说,在生产上使用的郁金香球茎有5℃处理和9℃处理,处理后的种植方法主要是温室栽培和箱内促成栽培。 在华南等南方地区栽培郁金香因受温度的限制,在12月至第二年2月这三个月内种植。12月份华南地区的气温仍可能很高,这时可以将郁金香栽培于栽培箱中,置于约5℃冷库中,放置2~3周,待郁金香球茎已长根,芽约1~2厘米长时,再将其移出冷库置于栽植棚内生长。 为保证郁金香能准时开花,在生长期中应尽量保持日间温度

17~20℃,夜间温度10~12℃,温度高时可通过遮光、通风降低温度,温度过低时可通过加温、增加光照促进生长。用控水来抑制生长,会出现“干花”现象。如持续高温,箱装的可将箱移入冷库,注意冷库温度应在8~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茎抽长时移入,否则易造成花蕾发育不良。郁金香的花期控制还可以通过植物生长激素来调节。如用赤霉素浸泡郁金香球茎,使之在温室中开花,并且可加大花的直径。

细胞周期调控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细胞周期调控 一、背景介绍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美国西雅图弗瑞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Leland H Hartwell、英国伦敦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的Sir Paul M. Nurse和R. Timothy Hunt,以表彰获奖者们在细胞周期调控方面的卓越发现和贡献。 Leland (1939年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便认识到用遗传学方法研究细胞周期的可能性。他采用啤酒酵母细胞建立系统模型,经过一系列试验,分离出细胞周期基因发生突变的酵母细胞。Hartwell和其他科学家相继发现了100多种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CDC基因族。其中,Hartwell发现的CDC28调控细胞周期G1期进程的第一步,故又称为“start”基因。另外,Hartwell在研究酵母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checkpoint”概念,即当DNA受损时,细胞周期会停止。这一现象的生理意义在于,在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之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DNA修复。后来,Hartwell将“checkpoint”的概念扩展到调控并保障细胞周期各期之间的正确顺序。 Sir Paul (1949年生)继Hartwell之后在70年代中期采用非渊粟酒裂殖酵母细胞为模型,发现了cdc2基因在细胞分裂(从G2期到有丝分裂期)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后来,他发现cdc2与Hartwell在啤酒酵母中发现的“start”基因相同,还可调控从G1期到S期的转变。因此,cdc2基因可调控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1987年,Nurse分离出人类的相应基因——CDK1。Nurse发现CDK的活性依赖可逆性的磷酸化反应。基于这些理论,又有一些人类的CDK分子相继被发现。R. Timothy Hunt(1943年生)在80年代早期发现了第一个周期蛋白分子。周期蛋白是一种在细胞周期中周期性产生和降解的蛋白质。周期蛋白与CDK分子结合,调节CDK的活性。Hunt首先发现,在海胆细胞中周期蛋白在细胞周期中会发生周期性的降解,这是调控细胞周期的重要机制。Hunt在其他物种中也发现了周期蛋白,这些周期蛋白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 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创建了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CDK分子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是恒定的,但是它的活性却因周期蛋白的调控作用而不同。周期蛋白和CDK分子共同驱动细

水稻开花时间决定的光周期途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2)

3光周期反应的分子机制 昼夜节律信号的产生,使得下游开花基因得到激活或抑制,进而引起水稻开花或迟花。CO是拟南芥中第1个被发现受昼夜节律调控的开花基因。拟南芥通过对CO基因转录的丰度同CO蛋白的稳定性的调节将光信号同昼夜节律钟统一起来。水稻Hd1、CO的同源基因,作为昼夜节律钟的下游基因,通过同样的方式在整合光信号和节律信号上起着重要作用。Hd1 mRNA的表达不受日长的影响,受到光敏色素的介导。Takeshi Izawa[13]认为Hd1能与光敏色素形成转录复合物或者受到光敏色素的磷酸化;Hd1单独存在时,促进其下游基因FT-like的表达;同光敏色素相互作用时,Hd1作为FT-like的抑制子。在短日条件下,Hd1 mRNA表达的峰值在夜间,而在长日条件下,Hd1 mRNA出现表达的峰值时,正处于光敏期,此时光敏色素同Hd1的作用比短日强,故抑制水稻开花。因此,Hd1是一个双功能基因,短日促进开花,而长日抑制开花。 拟南芥CO受到上游GI的调控,诱导1个编码移动开花信号的成花素基因FT 的表达。FT蛋白移动至茎尖,同由FD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来激活决定花器官特性的基因AP1,诱导拟南芥开花。 OsGI是拟南芥GI基因的水稻同源基因。OsGI mRNA的表达受到昼夜钟的控制,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表达模式与CO类似。OsGI过表达,不论在何种日长条件下均能引起水稻开花推迟,说明OsGI是水稻开花的抑制因子,而在拟南芥中,GI促进开花[7]。Hd3a、FT的同源基因,由Hd1调控,同FT蛋白类似,Hd3a蛋白是水稻中的成花素,在叶片中表达,通过韧皮部运输至顶端分生组织,启动开花[14]。FT-like 1(RFT1),是水稻中13个FT-like家族基因中最接近Hd3a的同源基因,能在缺乏Hd3a的时候能促进开花,在短日下作用是冗余的。Reina Komiya 等[15,16]进一步证明,在短日条件下,主要通过Hd3a激活水稻开花。在长日条件下,RFT1则是主要的开花促进因子。Hd3a/RFT1作用于OsMADS14和OsMADS15基因的上游。OsMADS14和OsMADS15基因均为拟南芥AP1基因的同源基因(OsMADS14/RAP1B、OsMADS 15/RAP1A)[15,16]。这些发现表明光周期开花诱导途径GI-CO-FT-AP1和OsGI-Hd1-Hd3a/RFT1-OsMADS14/OsMADS15,在拟南芥和水稻中是保守的,但是在这些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中,光周期的反应是有区别的。 除去这些保守的开花时间基因的调控,水稻中还发现存在独特的调控因子。Ehd1编码一个B-型反应调节子,在拟南芥中不存在同源基因,能独立于Hd1促进水稻开花,作用于Hd3a、RFT1、部分MADS-box基因的上游[17]。Ghd7编码1个CCT结构域蛋白的基因,同拟南芥没有明显的同源性,是CCT结构域蛋白家族的新

水稻抽穗期基因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水稻抽穗期基因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抽穗期是水稻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它对于水稻适应不同的栽培地区和耕作季节是至关重要的。水稻的开花期主要由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决定,多年来研究者提出了光周期途径、赤霉素途径、自调节途径和春化作用等4种调控途径,其中研究的最多的是光周期途径[1]。近年来,在水稻抽穗期基因的发掘、定位、克隆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特别是QTL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此.回顾了水稻抽穗期基因/QTL的定位和克隆,阐述QTL的互作及与主基因的等性关系,并通过和拟南芥模式植物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水稻开花的分子机制,为研究禾本科植物的抽穗期基因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旨在为中国水稻抽稳期基因遗传以及在育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 关键词:抽穗期,光周期,基本营养生长性 引言 水稻抽穗期(生育期)是决定品种地区与季节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选育早熟高产的水稻品种一直为水稻育种家所重视。水稻早熟基因的发现和利用将有助于解决早熟与丰产难以兼顾的矛盾,也有利于克服籼粳亚种间F,超亲迟熟的障碍。因此,发掘和鉴定水稻抽穗期基因(包括QTL),开展抽穗期基因定位、克隆等方面的研究,并深入探讨水稻抽穗期基因的分子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水稻作为单子叶模式植物,这方面研究也对同类植物特别是禾本科粮食作物的抽穗期基因和QTL研究具有指导意义[2]。 1 水稻光周期研究进展 植物光周期现象的发现始于1921年Garner和Allard对美洲烟草开花期与长日照条件关系的研究[3].大量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植物在光照时间长于或者短于某临界值,或只在特定光照时间范围内才会开花。他们将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推荐下载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中药11-1 xx xxxx 摘要:春化作用与光周期是两种对植物有深远影响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这么说只有搞清楚春化与光周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笔者立身现代潮流之中,感慨于国家的兴农政策,收集诸多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的应用现状的实例,只为了更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春化 光周期 实践 现状 发展 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花的形成是植物生活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种转变只能发生在植物一生的某一时刻,在一定范围内这一时刻的遗传是固定的[01]。 1春化作用 1.1春化作用的概念及发现 一般指单子叶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 长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春化现象。简单的说就是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02]。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北方农民就在农业生产中运用了春化作用的一些原理,创造性的发明了“闷麦法”,促进了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也许是受到这种启发,国外植物学家开始注意到这种低温对作物成花的影响。当然不是所有植物都会受到春化作用的影响,需要春化的植物,包括大多数二年生植物,如萝卜、白菜、天仙子等,部分的一年生冬性植物,如黑小麦、冬黑麦等,以及一些多年生草本植物[03]。需要春化的植物经过低温处理后,往往还需要较高的温度和长日照才能顺利开花。 1.2春化作用的机理 研究表明,FLC 的转录水平与开花有量化的关系,春化作用使其mRNA 降低,一般情况下,FRI 能促进FLCmRNA 的积累从而抑制开花[04]。冬性一年生植株对于春化作用的需求是由于显性等位基因FRI 和FLC 协同作用所致。通过对FLC 的克隆及其功能的研究表明,FLC 编码一个含MADS 盒的开花抑制转录因子,它是控制拟南芥开花春化途径的枢纽基因。编码一个含有2个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表明它和其他的蛋白或核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是促进FLC 的表达,从而实现对开花的抑制作用。春化作用对于开花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抑制FLC 的表达实现的,但这种抑制并不通过FRI 的调节途径,而是通过另外一条与FRI 激活FLC 平行的途径[05].品种的冬春习性可以通过显隐性春化基因的替换而转化,Cappelle-Desprez 为冬性小麦品种,Worland 和Law 将Cappelle-Desprez 的隐性基因vrn-D1替换中国春习性小麦相同位点的显性基因,中国春则转化为冬性;Hobbitsit 为冬性小麦品种,将显性春化基因Vrn-A1导入,Hobbitsit 即转变为春性品种[06]。 1.3作物的春化条件 植物种类的不同,往往需要的春化条件即对低温的要求范围和低温的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一般低于最适生长的温度对成花就具有诱导作用,植物的原产地不同,春化时所要求的温度也不一样。对于大多数需要春化的植物,1-2℃是最有效的温度。植物在春化结束之前,如果将其置于较高的温度下,低温诱导开花的效果会被减弱甚至消除,这就是去春化作用,去春化作用之后在春化对大多数植物是有利的。除低温外,还需要氧气、水分、糖类的配合。植物在缺氧条件下不能完成春化;吸涨的小麦种子可以感受低温,而干燥的种子不行;将植物种子胚中的糖分耗尽,这样的胚进行低温诱导时也不能产生春化反应。 不同植物感受低温的的时期有明显的差异。大多数需要低温的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只有在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感受春化作用的号召,因为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电力保护装

花期的控制方法

花期的控制方法 1 .控制植物主长开始期 植物由生长至开花有一定的速度和时限,采用控制繁殖期、种植期、萌芽期、上盆期、翻盆期等常可控制花期。早开始生长的早开花,晚开始生长的晚开花。四季海棠播种后12~14周开花,万寿菊在扦插后10~12周开花。3月种植的唐菖蒲6月开花,7月种植的10月开花。分批种植,则分批开花。水仙、风信子在花芽分化后,冬季随开始水养期的早迟而决定其开花期的早迟。其他花卉上盆、翻盆的迟早,对开花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2.用园艺栽墙技术调节植株主长速度 用摘心、修剪、摘蕾、剥芽、摘叶、环刻、嫁接等措施,调节植株生长速度,对花期控制有一定的作用,摘除植株嫩茎,将推迟花期。推迟的日数依植物种类及摘取量的多少与季节而有不同。常采用摘心方法控制花期的有一串红、康乃馨、万寿菊、孔雀草、大丽花等等。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用修剪法控制花期,在生长季节内,早修剪使早长新枝的,早开花;晚修剪则晚开花。月季、狗尾红等在开花后,剪去残花,可陆续开花。剥去侧芽、侧蕾,有利主芽开花,摘除顶芽、顶蕾,有利侧芽、侧蕾生长开花。环割使养分积聚,有利开花。秋季结扎枝条,可促使叶片提早变色。9月把江南槐嫁接在刺槐上,一个月后就能开花。玉兰当年嫁接带花蕾的枝条,第二年就能在小植株上开花。 3.调节温度 (1 )增加温度 冬季温度低,植物生长缓慢不开花,这时如果增加温度可使植株加速生长,提前开花。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包括露地经过春化的草本、宿根花卉,如石竹、桂竹香、三色莫、雏菊等;春季开花的低温温室花卉,如天竺葵、兔子花;南方的喜温花卉,如扶郎花、五色茉莉,以及经过低温休眠的露地花木,如牡丹、杜鹃、桃花等。开始加温日期以植物生长发育至开花所需要的天数而推断。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一般用15℃的夜温,25~28℃的日温,在匈加温的时候,要每天在枝干上喷水。原来在夏季开花的南方喜温植物,当秋季温度降低时停止开花。如果及时移迸温室加温,常可使它继续开花。如茉莉、硬骨凌霄、白兰花、黄蝉等。 (2)降低温度 在春季自然气温未回暖前,对处于休眠的植株给予1~4℃的人为低温,可延长休限期,延迟开花。根据需要开花的日期、植物的种类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推算出低温后培养至开花所需的天数,从而来决定停止低温处理的日期。这种方法管理方便,开花质量好,延迟花期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包括各种耐寒、耐阴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木本花卉都可采用。如杜鹃、紫藤可延迟花期7个月以上,而质量不低于春天开的花。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在生长发育中需要一个低温春化过程才能抽苔开花。如毛地黄、桂竹香、桔梗、牛眼菊等。秋植球根需要一个6~9℃的低温才能使花茎伸长,如风信子、水仙、君子兰等。某些花木需要经过0℃的人为低温,强迫其通过休眠阶段后,才能开花,如桃花等。很多原产于夏季凉爽地区的花卉,在夏季炎热的地区生长不好,也不能开花。对这些花卉要降低温度,使在28℃以下,这样植株处于继续活跃的生长状态中,就会继续开花。如仙客来、吊钟海棠、蓬蒿菊、天竺葵等。为延长开花的观赏期,在花蕾形成、绽蕾或初开时,给予较低温度,可获得延迟开花和延长开花期的效果。采用的温度,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不同,一般用5℃、10℃和12℃。 4,调节光照 (1)延长光照附间 用补加人工光的方法延长每日连续光照的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可使长日照植物在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外源激素的调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07,19(5):27~31Acta Agriculturae J iangxi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外源激素的调控研究进展 张文学 1,2 ,彭春瑞2,胡水秀1,陈武 3 收稿日期:2007-03-09 基金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江西分项(2004BA520A04)资助。 作者简介:张文学(1979-),女,山西洪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稻早衰机理和预防方面的研究。 (1.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江西南昌330045;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3.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 摘 要:综述了水稻叶片早衰对产量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记述了叶片早衰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一些酶类活性、丙二醛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几种外源激素应用于防止叶片早衰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水稻叶片早衰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稻;叶片;早衰;外源激素;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07)05-0027-05 Advances of Research on Early Senescence of R i ce L eaf and Phytohor m ones Regul a ti on Z HANGW en -xue 1,2 ,PE NG Chun -rui 2 ,HU Shui -xiu 1 ,CHE N W u 3 (1.Agr ono my College,J 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China; 2.S oil and Fertilizer &Res ources and Envir on ment I nstitute,J iangxi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China; 3.R ice Research I nstitute,J iangxi Acade 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chang 330200,China ) Abstract:The effects of early -senescence indexes of rice leaf on yield were revie wed in this paper .The change of physi ol ogical indexes in leaf senescence p r ocess,including chl or ophyll,the content of p r otein,activities of s o me enzy mes and content ofMDA were su mmarized .Research advances in external phyt ohor mones were analyzed t o p revent the rice leaf senescence .Finally s o me advices on the future study of rice leaf senescence were put for ward . Key words:R ice;Leaf;Early senescence;External phyt ohor mone;Yield 衰老是植物体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的过早衰老往往导致减产。因此,推迟作物衰老启动期或延缓衰老,尤其是防止其早衰发生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稻早衰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主要表征是在水稻抽穗期到成熟期,植株内部生理功能失调,叶片的生理活动受到障碍,叶绿素解体,茎叶枯萎,根系生理活性减弱[1] ,植株未 老先衰,籽粒充实不良,空秕率增高[2] ,严重时大面积枯 死,对水稻产量造成很大损失。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在生 长后期,叶片早衰现象较为普遍 [3] ,由于叶片是光合作用 的主要器官,叶片早衰对水稻产量有很大影响,研究水稻叶片早衰的生理指标,探讨相应的防止对策,对挖掘水稻的产量潜力以及指导育种等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水稻叶片早衰及其评价指标 1.1 叶片早衰对产量的影响 水稻产量是由多种因子 所决定的[4] ,水稻生长后期叶片早衰是产量的限制因素 之一 [5] 。曾富华等人发现,叶片和根系早衰是造成一些 水稻品种结实率偏低、空秕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严重抑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 [2] ;还有研究表明,根系和叶片 早衰主要影响弱势粒的灌浆,弱势粒的灌浆是影响结实 率的主要因素[6] 。由于水稻叶片衰老会导致光合作用 的下降,而水稻籽粒2/3以上的干物质是开花后通过光 合作用获得的 [7] ,因此,水稻叶片在结实期间衰老快慢会 严重影响结实率及水稻产量[8,9] ;从理论上推算,水稻叶 片推迟1d 衰老,可增产2%左右[10] ,实际可增产1%左 右[11] 。总之,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功能叶片早衰会导致 其丧失光合功能和同化作用,显著减弱干物质的积 累 [12] ,严重影响籽粒灌浆结实 [13,14] ,进而对水稻的产量 与米质带来不利影响。 1.2 叶片早衰评价体系 1.2.1 叶绿素、蛋白质含量 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降 低,均可作为衡量水稻叶片衰老的可靠指标 [15,16] 。叶绿 素是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叶绿素的迅速丧失是影响叶片吸收光能从而导致光合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17]。 叶片的衰老还与叶片内可溶性蛋白的减少密切相关 [18] , 可溶性蛋白主要是RuBp 羧化酶的降解导致光合能力急剧下降。叶片衰老开始时,叶绿素尚未破坏之前,叶片内蛋白质含量已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 [4,19,20],在叶片衰老 的过程中蛋白质的水解是主要的反应[20] 。 1.2.2 活性氧及其清除酶系统 植物生育后期体内产 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增加及其清除系统能力的降低,机体内产生的活性氧不能被及时清除,造成对细胞及组织的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3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3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 C02补偿点 2. 植物细胞全能性 3、氧化磷酸化4、源-库单位 5. 乙烯的三重反应 6、P680;7、 PEP; 8、RQ 9、逆境蛋白 10、冻害与冷害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RUBP羧化酶具有______ 和 ______ 的特性。 2.赤霉素和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前体都是甲瓦龙酸,它在长日照下形成______ ,而在短日照下形成______ 。 3.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______ 中合成。 4.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多而使根系呼吸困难,造成植物体内缺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5.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 ______,感受春化作用的部位是 ______ 。 6.促进器官衰老、脱落的植物激素是_____ 和 ______ 。 7.光合作用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______ ,电子最终受体是______ 。 8.根系两种吸水动力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 9.光敏素最基本的光反应特性是照射______ 光有效,______ 光即可消除这种效果。 10、组成呼吸链的传递体可分为______ 传递体和______ 传递体。 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长日照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______ 植物多在春夏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 ______ 植物。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果胶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半乳糖醛酸; 2、C4途径中CO2受体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天冬氨酸; D、二磷酸核酮糖; 3、光呼吸是一个氧化过程,被氧化的底物一般认为是( )。 A. 丙酮酸 B. 葡萄糖 C. 乙醇酸 D.甘氨酸 4、下列波长范围中,对植物生长发育没有影响的光是()。 A、100~300nm; B、500~1000nm; C、300~500nm; D、1000~2000nm; 5、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某些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其中含量 显著增加的氨基酸是()。 A、脯氨酸; B、天冬氨酸; C、精氨酸; D、丙氨酸 6、促进叶片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 A、IAA; B、GA; C、CTK; D、ABA; 7、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根或芽取决于培养基中下列哪 两种激素的比例()。

菊花花期调控技术

菊花花期调控技术 菊花花期调控技术 一、菊花花芽分化的特点 菊花展叶10片左右,株高25cm以上,顶部约有7片尚未展开的叶时,花芽开始分化。开花时,株高一般60cm以上,15~17片叶:花芽完全分化需要10~15天,分化后到开花这一段时间的长短因温度和品种而异,一般为45~60天。 不同菊花的花芽分化对温度反应不同。夏菊在夜温10T左右可很快形成花芽;夏秋菊的花芽分化适温一般在151以上;秋菊花芽最低夜温在15T左右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寒菊的花芽分化界限温度和秋菊基本相同。 二、菊花花期控制技术 1.栽培措施 菊花品种众多,自然花期不同,可在4月下旬到12月下旬自然开花。在不同地区选择适宜栽培的品种,适时种植。如秋菊的自然花期在9~11月中旬,季节性栽培采用扦插苗:0)5月中旬定植,9月上市,选耐高温品种;6月中旬定植,10月采收;6月下旬至7月上旬定植,11月上市。 2.控光措施 大多数菊花为短日照花卉。短日照(12小时/天)条件下,开花良好;长日照(17小时/天)条件下,不能开花。对光反应敏感的菊花,连续短日照处理21~28天,可促进花芽分化;对光反应不敏感的菊花,连续短日照处理要42天,才能促进花芽分化。 (1)长日照延迟开花。 用100w的白炽灯,每10m2设1盏,吊在植株茎顶1.5m处。一般在摘心后的第2周开始处理秋菊约50天。每天23时到次日2时补光2-3小时,可有效延迟开花。 (2)短日照提前开花。遮光处理主要针对对光反应敏感的秋菊、寒菊。遮光处理的时间从预期开花前50天开始,直到花蕾开始变色止。光照时间9~10小时,其余时间要遮光。一天中,从下午6~7时开始遮光,第2天上午8~9时解除遮光,遮光用黑布为好。 遮光处理最好在暗室中进行,如没有暗室,可用黑布罩或黑塑料罩。菊花感受短日照的部位是顶端成熟的叶片,一定要完全黑暗,基部不必要求过严。 3.菊花定时开花法 (1)元旦开花。选晚花品种,从8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中旬为止,从日落到夜间12点增加光照,花芽开始分化时,室温以20尤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15T,到元旦即可开花。 (2)春节开花。8月份剪取嫩枝扞插,9月中旬上盆,11月下旬移人阳畦或向阳的低温温室中,12月中旬移入中温温室,保持,第2年2月初即开花。此时自然日照较短,不需要遮光处理。(3)“五一”开花。在11月底,将开过花的残枝剪除,换盆后放入温室培养,使新芽茁壮生长。至1月份提高温度至21T左右,2月即可形成花蕾,4月中下旬即可开花。 (4)“七一”开花。将放在温室过冬的脚芽于4月中旬栽入小盆,放在温室内培养,在5月初开始进行遮光处理,每天光照10小时,到6月下旬即可开花。

水稻开花时间决定的光周期途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一)

水稻开花时间决定的光周期途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一) 摘要植物的开花受到光、温、营养条件等环境因素和自身发育进程的影响。光作为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不仅能为植物提供能量,还对成花决定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水稻光周期开花调控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稻开花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开花;光周期;分子调控;研究进展开花是许多高等植物生命周期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植物开花包括开花决定、成花启动、花器官的发育1]。植物能否成功地进行有性繁殖取决于精确的开花时间。开花决定受到环境信号和内源遗传信号的控制,是开花基因时空顺序表达的结果。在这些信号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植物对于光周期的反应。光周期指一日之内昼夜长度的相对变化,也即日长。植物对于这种相对变化做出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早在1852年,英国植物学家ArthurHenfrey2]就认识到日长对于开花的重要性。20世纪20年代,Garner和Allard3]发现光照长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对决定植物开花时间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对光周期的反应,一般可将植物分为3种:对长日照敏感而成花的为长日照植物;对短日照敏感而成花的为短日照植物;对日照长度不敏感的为光期钝感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分别作为开花时间调控研究的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的模型。目前,对控制拟南芥开花的光周期途径,已经有较为完整和深入的研究4]。现结合拟南芥有关光周期开花调控的研究进展,就有关决定模式生物水稻开花时间的光周期调控的主要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光周期反应的控制模型 植物要对不同的光周期做出反应,那么应该存在某种机制对日长进行度量和记忆。关于植物度量日长存在2个模型:一是外部一致模型。Bunning3]首先提出,植物存在一个潜在的昼夜节律钟。24h单位的昼夜分为光敏期和暗敏期。当植物在光敏期,昼夜节律钟调节因子的表达达到一个阈值时,若处于光照条件下,则会促进长日照植物开花,而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2,4,5]。二是内部一致模型。光信号产生2个不同的周期性功能(促进或抑制),只有当2种节律是同步的时候才会诱导开花,反之则抑制开花5]。目前,外部一致模型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得到较多的认同3,5-7]。 2光信号感受和昼夜节律调节 确定日长后,植物还需要区分白昼和黑夜,这主要是通过可以感受光信号的光受体来实现的。已知拟南芥中参与光周期开花时间决定的光受体包括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在水稻中,光敏色素是光周期开花决定的主要光受体。水稻只存在3个光敏色素基因PhyA、PhyB和PhyC。PhyA在长日下抑制水稻开花,这同在拟南芥中的作用是相反的。PhyB的功能在拟南芥和水稻间是保守的,都抑制植物开花。PhyC的感光模式同拟南芥不同,在水稻中主要吸收远红光,而在拟南芥中主要吸收红光8]。此外,水稻中也存在隐花色素OsCRY1和OsCRY2,同拟南芥中的功能相似,均能促进水稻开花9]。 光受体接受光质信号后,将其传递给昼夜节律钟基因,节律基因收到光信号后启动表达。通过昼夜节律钟的输出系统将节律信号输出给下游响应节律的调节基因和开花时间基因。节律基因所表达的蛋白遵从一个自身反馈的环状调节的机制。目前比较清楚存在于拟南芥中响应昼夜节律的反馈调节机制是:TOC1和ELF4促进CCA1、LHY的表达,黎明,CCA1、LHY受到光的刺激开始表达,表达量逐渐增加,同TOC1和ELF4启动子调控元件结合,抑制TOC1和ELF4的表达。夜间,CCA1、LHY的表达降至最低,这时TOC1和ELF4的表达抑制被解除,随着表达的累积又重新起始对CCA1、LHY表达的激活,开始新一轮的循环10-12]。 水稻中只存在1个与拟南芥LHY和CCA1同源的基因OsLHY。该基因的表达也呈现昼夜节律性变化9]。此外,水稻中也发现存在PPRs基因家族OsPPR,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MasayaMurakami6]等发现1条由OsPRR73(OsPRR37)→OsPRR95(OsPRR59)→OsPRR1依次顺序表达的基因流。水稻OsPPR基因是否确实参与昼夜节律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3光周期反应的分子机制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08527复习过程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光质因天气及其它遮挡材料而变化。如散射光强度低,但红、黄光比例可达50%左右,而直射光只有37%的红、黄光。 2.光质作用

百合的花期调控技术

百合花期调控主要技术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花卉,其花型优美,花色艳丽,且寓有“百年好合”的吉祥之意,消费习惯上多作为喜庆用花,因而节日期间需求量大,价格也较高。生产上如能合理安排,保证节日期间用花及平时均衡供花,则可提高种花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介绍调控百合花期的主要技术。 3.1 温度调控 百合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否则处于休眠状态,不开花。所以低温处理是百合花期调控的先决条件。百合种球不同低温处理和低温处理时间长短与开花期密切相关。低温处理温度越低,开花期越迟;低温处理时间越长,花期越提早。一般以5℃处理8-10周为宜。 在百合生产过程中,对已经低温处理的种球,温度越高,花芽分化也越早,但叶和花的数量较少,花茎短;在低温下栽培,会造成节间缩短、开花延迟。因此,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如期开花。盆花如果花期比预计时间延迟,可采用增加温度的方法促进开花。从加温到开花的天数,因品种、温度高低以及管理方法等而有所不同。温度高、湿度适宜的要快些;温度低、湿度不够的要慢些。因此需加强温室管理,控制好温度,并计算好从加温到开花大致需要的天数,然后按其需要分期移入室内进行加温处理,以按期开花。盆花如果花期比预计时间提前,可采用搬入冷室延迟发育的方法调控花期。冷室保持3-5℃为宜。室内应安置照明灯,每天以弱光补照几个小时即可。入室处理的时间以7-10 天为宜。 3.2 光照调控 3.2.1光周期调节 白昼与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白昼和黑夜的长度影响开花期的提前与推迟。麝香型百合和东方型百合均有一定的光周期反应。百合是长日照植物,长日照处理会使花期提前,短日照处理会使花期延后。在生产中,采用光周期控制花期一般是长日照处理提前开花,多用于日照短的冬季。方法是:在夜间,用电灯补充光照以打破暗周期,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4个小时以上。在百合幼苗展叶十几片后可开始灯照。

花期控制常见问题和花期调控的技术措施

《观赏植物花期控制》教案

第一课时⑵缺少肥料 肥料供应匮乏,会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受到抑制,从而出现哑蕾。 忌施浓肥:一般来说,水仙鳞茎所贮养分即可满足水仙顺利开花需要,没有必要另施肥料。但是,适当地补给一些肥料能够使水仙叶宽花香。但是必须牢记一定要薄肥少施,否则就容易出现水仙哑蕾。 ⑶温度过高 环境温度过高,不利于某些种类的花卉花芽分化,从而导致哑蕾。在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当它们现蕾后,应该设法降低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5~15度,以避免哑蕾现象发生。 地中海气候型观赏植物:以地中海沿岸为代表。自秋季至春末降雨多,夏季干燥,冬季最低温度为6~7℃,夏季最高为20~25℃。特点是冬季多雨温和,夏季干旱凉爽。 由于夏季干燥,草本花卉大都成为球根形态,越冬一年生草本花卉耐寒性都比较弱。这类花卉在栽培上冬季需注意防寒 4.2花朵露心 4.2.1品种退化 繁殖方式:营养繁殖,品种没有复壮;繁殖方式不同,遗传特性会有所改变,如在栽培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原本开重瓣花植物而其实生苗却开放出单瓣花的情况 取材部位:嫁接,单瓣花品种作为砧木,会使重瓣花品种接穗后花瓣变得越来越单薄 栽培管理:施肥多寡、光照长短 总结: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的观赏植物种类来进行相应处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降低花朵观赏价值的的现象发生。 4.2.2营养亏缺 4.3时间错位 导入:这里所谓的花期提前和延后不同于我们所讲的花期调控的促成栽培和抑制栽培,是相对于预定花期时的提前和延后 ※对花期较长的植物而言花期适当提前并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对于花期较短的植物如月季提前2-3天对其商品价值会造成较大影响。花期提前 在预订开花前的头三周左右应该根据花蕾的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以延缓花朵的开放 花期延后 ①增施追肥特别是进行叶面施肥的方法来进行催花。 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是间隔数天为植株喷施1次磷酸二氢钾等催花药剂

水稻根系研究进展

环境因子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报告人:邓亚萍导师:王忠 水稻根系既是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重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形态和生理特性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自1919年Weaver 首先报道根系与生态关系的研究结果以来,人们开始对植物根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根系的形态结构与活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一直是水稻根系研究的一个热点,其核心问题是高产水稻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高产水稻根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应答。 在由于自然状态的根系生长在黑暗条件下以及研究方法的局限,过去国内从事根系形态结构及环境因子对水稻根系影响的研究较少,近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已陆续开展了环境因子水稻根系影响的研究,积累了众多经验,本文对已有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1.温度因子 温度几乎影响着植物所有的生物学过过程,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 于根系而言,根际温度更是影响着根系的生长发育、形态结构及根中各种代谢过程。 水稻根系大部分集中在0~20cm耕层中,土壤温度变化也以0~20cm土层内最为明显。因此,这个层次的温度变化对水稻根系影响最大。水稻根系的生长受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前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后期的衰竭,水稻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8~32℃,当水温在16℃以下时,根的生长几近停滞,当温度上升到28℃时,支根生长良好,地上部与地下部均可得到最大限度的协调增长。在此界限以内,温度越高,地上部发育越好;温度低时,则根部的生长量增大。Neilsen(1974)认为,在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或较高温度下, 有利于根系的发生伸长, 相反较低的土壤温度则可以延缓根系细胞的衰老, 延长根系生理活性。吴岳轩(1995)研究也证实了高温有利于根系发生伸长这一结论。同时他也指出, 后期高温会加速根系衰老进程。由此可见, 水稻根系发育和根系生理活性对温度高低的需求是不同的。根系生长时期不同, 根系着生位置不同, 温度的影响也不同。总之,水稻根系发育和根系生理活性对温度高低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不同时期、不同着生位置的根系对温度的要求也各不一样。王忠(2003)的研究表明在供试的4个温度处理中,10℃时水稻发生冷害,根系停在生长,看不到负向光性反应;20℃时水稻根系生长,有负向光性反应;在30℃时稻根的生长和负向光性反应最快;40℃时稻根的生长量和根负向光性倾斜度降低。 目前有关温度对水稻根的内部形态,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主要有:S.B.Varade 的研究指出在提高温度及光照强度,加能量输入,促使稻根中孔隙度的增加。而温度对水稻根系生理代谢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各种酶的活性以及促进或抑制某些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来调节根系代谢。Lakkakula(2004)认为温度对水稻根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具有相反的作用,23℃下生长的水稻根的GS活性明显高于32℃下生长的活性。低的根区温度常会减少作物根系CTK、GA的合成和向上运输,同时增加根系ABA的合成和向上运输。 2.水分因子 水稻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反应非常敏感。田间持水量的不同会对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分布产生影响。吴志强(1992)的研究表明淹水田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上层,密集成网,而湿润灌溉和旱田栽培的稻田上层根较少,根系主要分布在中下层。张玉屏等(2001)认为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时最有利根系的生长发育,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根干重、根系吸收面积的全面下降;而且生育时期不同,根系对土壤水分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如分蘖期干旱对根系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浅谈细胞周期调控

浅谈细胞周期调控 朱春森 摘要:近年来有关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较快,细胞周期调控可分为G1期调控和非G1期调控。在G1期调控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复合体CDK激活后,通过Rb蛋白和转录因子启动基因转录。P16、p21、p15等蛋白通过抑制CDK的活性而发挥作用。P53蛋白和mdm2蛋白协同调节细胞周期活动。细胞周期的停滞或细胞凋亡对维护基因组稳定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细胞周期调控 Cyclin CDK CDI 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调控是指各种调控因子通过自身的激活和灭活,使细胞启动和完成细胞周期重要事件,并保障这些事件按次序正常进行。细胞周期调控对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基础 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基础包括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蛋白激酶抑制物(CDI)。它们分别包括CyclinA、CDK17和p21、p27、p18等,p53和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也参与细胞周期调控。 1.1 Cyclin 周期蛋白不仅仅起激活CDK的作用,还决定了CDK何时、何处、将何种底物磷酸化,从而推动细胞周期的前进。目前从芽殖酵母、裂殖酵母和各类动物中分离出的周期蛋白有30余种,在 脊椎动物中为A 1-2、B 1-3 、C、 D 1-3 、E 1-2 、F、G、H等。分为G 1 型、G 1 /S型S型和M型4类(见表 1)。各类周期蛋白均含有一段约100个氨基酸的保守序列,称为周期蛋白框,介导周期蛋白与CDK结合。 表1不同类型的周期蛋白 *包括D1-3,各亚型cyclin D,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量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功效 1.2 CDK CDC2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才具有激酶的活性,称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因此CDC2又被称为CDK1,激活的CDK1可将靶蛋白磷酸化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这些效应的最终结果是细胞周期的不断运行。因此,CDK激酶和其调节因子又被称作细胞周期引擎。目前发现的CDK 在动物中有7种。各种CDK分子均含有一段相似的激酶结构域,这一区域有一段保守序列,即PSTAIRE,与周期蛋白的结合有关。 1.3 CDKI CDKI家族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家族,目前发现的CDKIS按其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两类:一类为INK4(Inhibito:of CDK4)家族,包括pl6、pls、p18、p19四名成员,其蛋白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