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在深度报道上有作为

党报在深度报道上有作为

□张尧

党报在我国的报业体制中占据核心地位,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同时也把百姓的呼声反映给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肩负着正确引导舆论的重要职责。作为党报的“利器”之一,深度报道无疑成为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周恩来总理在早年参加革命时就提倡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要“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这些对深度报道自觉提倡的早期论述,至今对党报开展新闻工作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深度报道在我国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深度报道代表作品,如《大学生成才追踪记》、《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等等,这些深度报道如一股清新之泉,为当时的新闻界注入了活力。在1986年,业界还专门设立了深度报道奖项。当下,深度报道作为针对重大新闻题材所采用的一种报道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类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高度重视。

何谓深度报道?学术界大体从新闻体裁、报道方式、思维方式三个角度对深度报道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之一: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揭示其本质,

解读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做好深度报道关系到党报能否承担

起报道解读政府新出台的方针政

策、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关系到党报

能否完全发挥出舆论监督的功能;

关系到党报未来的发展之路。那

么,党报如何找准突破口,做好深度

报道这篇大文章,从而推动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呢?知彼知己,

方能百战不殆。笔者认为,做好深

度报道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要对党报读者进行正确定

位,从而给党报深度报道的内容定位

一方面,读者的定位准确,关系

到党报深度报道的目标定位能否顺

利实现,这是因为读者定位决定了

党报深度报道影响谁的问题;另一

方面,只有弄清楚读者定位,才可以

进一步研究其内容定位,做到有的

放矢,使文章能够拨动读者的心

弦。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常规性

报道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同

城报纸中的头版头条几乎都是一样

的新闻。长此以往,新闻报道会越

来越呆板,千篇一律,不仅读者不爱

看,就连记者、编辑也觉得无趣。对

于党报而言,由于面对的读者群体

不同于晚报或都市报,因此党报深

度报道的内容定位与之有很大不

同。只有知道我们的报道是给谁看

的,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

报道对策,写出的文章才会受读者

欢迎。

例如:《锦州日报》在2009年8

月17日,推出《海岸锦州,扬帆起航》

大型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辽宁沿海

经济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将锦

州人带进了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新

时代,当日配发特约评论员文章《向

着新的目标起航》,并加以编者按说

明。连续14篇的系列报道均在

B2—3版以两个版面的篇幅呈现给

读者,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

面对“一港四区”及各县(市)区进行

集中报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把脉,为

建设渤海名城、海岸锦州吹响了奋

进的号角。这次大型新闻策划报道

能够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主要在

于《锦州日报》准确的读者定位,即

以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经营者、

研究者为主流读者,继而在内容上

更有深度、更加专业,文章产生的影

响力与共鸣自然更大。近日,《辽宁

日报》报道的题为《弘扬雷锋精神的

时代先锋》一文,在我省广大职工中

反响强烈,郭明义同志的感人事迹

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辽宁日报》

正是通过准确的读者定位,使我省

的广大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在报纸

上了解到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楷模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从而掀起

了向郭明义同志学习的热潮。

二、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党报

深度报道名牌栏目

党报的品牌效应是巨大的无形

资产,党报的深度报道拥有广泛的

社会认可度及可信赖度。党报的政

策指导性、理论准确性、政治敏锐

性、监督有效性一直有力支撑着其

不可动摇的媒体地位。作为机关媒

体,党报能够通过政府和一些核心

部门,采集到很多重要的政治和经

济新闻,加之党报的影响力与权威

性,成为受众最值得信赖的媒体之一。在不少地级市,地方党报已成为地方政治与经济等重大新闻的权威发布和解读平台。如,锦州日报精心打造的“锦城视点”品牌栏目,一直秉承做有“重点、热点、看点、冰点”的新闻。这个栏目密切关注、追踪、报道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以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地实际,精心安排议程设置,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栏目中的许多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可读性和服务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深度报道在解释党的政策、营造发展氛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油鼓劲。

三、盘活人才资源,为党报深度报道记者提供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现如今,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其他领域的竞争一样,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媒体产品的品质,影响到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有人认为,在搞编采的一线新闻工作者中,80%的优秀人才都集中在党报里,事实也基本如此。由于党报长期以来形成的严格要求,在这种良好的传统氛围中,党报记者

能够很快地成长为职业精神较为高

尚、专业素质较为优秀、工作经验较

为丰富的新闻人才。在报道与解读

重大新闻事件中,党报记者具有的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以及视野高度,

都要比其他报纸更具优势。那么,

党报的人才资源优势如何才能得到

更高地发挥呢?笔者认为,盘活人

才资源,为党报深度报道记者提供

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是关键。具体

来说,即:可以尝试成立专门的深度

报道部门,选拔部门负责人及记者

时应优中选优,对该部门的考评机

制要特事特办。从事深度报道的记

者在保证深度报道栏目能够正常供

稿的同时,党报可以把深度报道栏

目向全报开放,用优厚的酬稿吸引

更多记者参与其中。

清代著名画家戴醇士谈作画时

曾这样说道:“令人惊不如令人喜,

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一篇好的深度

报道可以揭示事件本质,引发读者

思考。深度报道对党报的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但从实践操作层面看,由

于操作深度报道的成本较高、出稿

周期较长,因此做好深度报道的前

提条件就是得到报社领导的大力支

持,在某种意义上,领导的重视程度

直接决定着深度报道能走多远。在

这方面,宁波日报的经验值得借

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专门为培养

一批优秀记者、编辑安排600万元的

专项经费,目标是通过3年的重点人

才培养,打造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

仗的优秀团队。宁波日报推出的

“今日透视”、“四明周刊”等以深度

报道为主的栏目,得到了广大读者

的好评。《宁波日报》的深度报道无

论从量还是从质来看,都有了长足

的进步。不难看出,党报若想在深

度报道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舍得

在深度报道的运作上投入人力、物

力、财力等各方面资源。

综上所述,党报做好深度报道既

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这个时代赋

予党报的历史使命。深度报道是权

威媒体的优势,是大报风格的体现,

是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重要手

段。有深度才有力度,有力度才有优

势。党报的作为在于把新闻做足、做

透、做深、做大、做强,让读者感觉到

“一报在手,别无所求”。做好深度报

道是办好党报的一件“利器”,同时也

是增强党报核心竞争力、推动党报可

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系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

学院)

(上接15页)一等奖。

滤出会议看点

所谓“看点”,就是要让听众接受,让听众“买账”。听众收听会议新闻,一般不是对会议本身有兴趣,而是通过会议了解时政、经济、科技、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当记者接到采访会议任务时,首先应该对会议做一番了解,摸清会议的议程、目的以及要讨论解决的问题,在充分领会会议精神实质的同时,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知晓什么,根据群众的愿望和期待,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平民视角,架起会议和基层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达到既将

会议意图传播下去,又能让听众接

受的目的。

2006年12月1日,省第十届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一

系列法规、条例。而新修改的关于

修改《辽宁省奖励和保护维护社会

治安见义勇为人员条例》的决定成

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作

者抓住这一敏感话题,及时邀请省

人大法制委的专家做客直播间,第

一时间对该条例进行权威解读。整

个访谈过程层层深入,就条例修改

的背景、意义以及主要修改的内容

进行逐一解读和介绍,不仅使新条

例及时为广大群众所熟悉,同时,在

访谈进行的过程中,还通过电台的

短信平台与听众互动,进行现场解

答,在节目的全面性、深入性、时效

性、互动性上都比普通新闻报道收

到更好的效果。该节目获得当年宣

传辽宁人大好新闻一等奖。

从会议中寻找好新闻,功夫在

会外,关键是要从受众的角度取舍

会议素材。作为广播记者,要在平

常的采访实践中,有意识地培养自

己采写会议好新闻的新闻敏感和写

作技巧,善于从会议中挖掘出好线

索,创作出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