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临床应用进展

┃2010.01(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

35

摘要:蚓激酶是从特种蚯蚓体内提取出来的一组蛋白水解酶,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蚓激酶在大量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被发现在改善高黏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方面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关键词:蚓激酶;缺血性脑血管病;高黏血症

蚓激酶是从多代杂交的红赤子爱胜蚓体内提取出来的一组蛋白水解酶,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血浆中过高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来抑制血栓的形成,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黏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很多疾病,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都不同程度的伴有高黏血症。近年来蚓激酶在大量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被发现在改善高黏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方面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就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蚓激酶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的相关文献做一汇总,供临床用药参考。

1 蚓激酶对高血压伴随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的血黏度影响

济宁市市直机关医院薛秋菊等[1]应用蚓激酶对高血压伴随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相关基础疾病治疗,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控制血糖,高血压病患者口服降压药物,动脉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两组均口服阿司匹林,1次/d,每次100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每次2粒,3次/d。8周后观察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其中观察组的血浆黏度(mPa?s)由1.98±0.31降低到1.59±0.28(P <0.01),全血黏度也得到了显著改

善。由此可以看出蚓激酶在改善患者血黏度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

2 蚓激酶对高脂血症患者血黏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庐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潘洪等[2]应用蚓激酶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治疗,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mg,q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蚓激酶60万单位,tid。8周后观察组血浆黏度(mPa?s)为1.52±0.2,而对照组为1.79±0.3,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 <0.01),同时全血黏度、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通过该实验可以看出蚓激酶可以显著降低血浆黏度,同时对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有良好作用。

高脂血症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3],赖战峰等[4]发现高脂血症患者血液黏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也就能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浆黏度。浙江省衡州市衡化医院汪涛等[5]应用蚓激酶治疗高脂血症,实验采用双盲法给药,观察组患者服用蚓激酶肠溶胶囊,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淀粉),服用方法为每日2次,每次6粒,每粒0.35g,试验周期为45d,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治疗高脂血症的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蚓激酶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而改善患者血黏度方面有很好的疗效。

3 蚓激酶对高黏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高黏血症既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也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神经内科毛蕾[6]应用蚓激酶对高黏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治疗,40例血黏度增高患者服用蚓激

酶,每次2粒,tid,连续l5d。经观察,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血浆黏度(mPa?s)从1.51±0.27下降为1.35±0.24(P <0.01),血液流速加快,增加血液供给,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达到了治疗高黏血症的目的。

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刘红岩[7]应用蚓激酶治疗高黏血症患者,73例患者口服蚓激酶,每次2粒,tid,服用蚓激酶期间禁止应用其他降血小板、降纤维蛋白原药物和活血化瘀等中药。3周后,患者的血浆粘度从1.53±0.27下降为1.36±0.24(P <0.01),全血黏度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 <0.01)。由此可以看出,蚓激酶可以降低血黏度,是治疗高黏血症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4 蚓激酶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上海市南汇新场医院内科储苏平等

[8]

应用蚓激酶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

液流变学异常,观察组和对照组第一阶段所有病例均经饮食控制、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目标FPG<8.0mmol/L,2hPG<11.1mmol/L,第二阶段,观察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单位,tid,饭前半小时口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明显降低,血浆黏度(mPa?s)从治疗前的2.34±0.91下降为1.78±0.13(P <0.01),较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P <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由此可以看出蚓激酶具有良好的调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改善血黏度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视网膜病、肾病等并发症。

5 结语

蚓激酶含有纤维蛋白溶解酶和纤维

蚓激酶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临床应用进展

丹东市振兴区医院(118000)谭晓伟

┃2010.01(下)┃首都医药 CAPITAL MEDICINE

36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 O P D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斯普林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2008年COP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X线、实验室及诊治情况,并与10例非COPD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对照分析。结果 9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而发热、盗汗远少于非COPD组。X线表现不典型,多为双肺病变,抗酸杆菌阳性率22%,与非C O P D 组相近(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PD阳性率(22%)远低于非C O P D 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 老年COPD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抗酸杆菌阳性率高,PPD阳性率较低。因此,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重要的。与抗结核药联合,提高免疫辅助治疗,应用斯普林可增进抗结核药的疗效,改善患者自身细胞免疫功能。关键词: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病;糖皮质激素;肺结核;斯普林

老年肺结核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老年人的肺结核。近年来,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肺结核发病

呈现上升趋势[1]。尤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长期不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更易并发肺结核、真菌等感染。本文报道这类患者9例,并与原COPD的老年肺结核10例进行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方面回顾性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元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COPD并发肺结核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60~87岁。COPD病史7~45年,平均24年,均有不规范服用强的松(剂量

2.5~30mg/d)或经常使用含糖皮质激素的气雾剂(信氟米松气雾剂等)治疗史3~30年不等。COPD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2002年制订的COPD诊断标准[2]。对照组10例为无COPD的老年肺结核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61~85岁。

1.2 治疗方法 以2003年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规定的抗结核方案治疗

[3]

。两组患者均分别选用抗结核方案。痰

菌阴性肺结核治疗方案为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疗程9

个月;痰菌阳性肺结核采用HR吡嗪酰胺(Z)E,疗程12个月。对用药3周后疗效不佳者,加用氧氟沙星。所有患者均辅以对症支持治疗调节免疫选用斯普林(小牛脾提取物,Spipulin)肌内注射2ml,每日一次,30天为一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痰菌及PPD情况 咳嗽、咳痰、胸闷、消瘦发生率COPD高于非COPD 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005),发热、盗汗发生率非COPD 组高于非COPD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05);胸痛、咯血发生率及痰菌阳性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PPD阳性率COPD组(22%)远低于非COPD组(50%),见附表1。

2.2 肺结核分型按1998年中国肺结核分类法分类[4]。原发型胸膜炎型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慢性纤维空洞型COPD组发生率11.1%(1/9)明显高于对照组(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见附表2。

蛋白溶酶原激活剂。研究证实蚓激酶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由于血浆的黏度主要是由其中的蛋白质浓度决定,且以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的影响最为重要,纤维蛋白原是不对称的长链状高分子化合物,是影响血浆黏度的主要成分,因此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就成为改善血液动力学及血浆黏度的重要手段。蚓激酶肠溶胶囊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临床上表现出很好的改善血流变学和血浆黏度的疗效,同时,蚓激酶的临床安全性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因此蚓激酶肠溶胶囊应用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所伴的高黏血症及血

流变学异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秋菊,杨文娟,等.蚓激酶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5,45(26):40

2 潘洪,杨思进,晏新,等.蚓激酶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首都医药,2008,15(3):38

3 蒋长久.53例中年干部血脂、血液流变学特性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0,10(3):182

4 赖战峰,蒋杰球.高脂血症与血液黏度关系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6,

28(1):92

5 汪涛,郭伟娣,江月仙,等.蚓激酶治疗高脂血症5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7,27(4):55

6 毛蕾. 蚓激酶对高黏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109

7 刘红岩.蚓激酶治疗高黏血症的疗效观察[J]. 心脏杂志,2007,19(4):4778 储苏平,傅琼,张梅红.蚓激酶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糖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8):489~490

(20091215收稿)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476医院(350002)马建芳 马晔 陈宏 谢赛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