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斯大林的农村集体化

解读斯大林的农村集体化
解读斯大林的农村集体化

解读斯大林与苏联全盘农业集体化的思考

摘要: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指的是一个全过程,1929年到1937的农业全盘集体化是前者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第一次开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迅速改变当时苏联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当时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一场过早过急过快的运动,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给苏联农业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分析和研究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推动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农业集体化;全盘;教训

正文:

一、背景

1.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在当时苏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成为摆在苏联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2.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与布哈林围绕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展开了争论,这场争论发生在1928年至1929年,昔日盟友此时已是势不两立的对手。

粮食收购危机是引发斯大林与布哈林争论的导火线。1927年,苏联的粮食收成增加,但由于农民在获得一定积累后,不愿意再低价出售粮食,国家的粮食收购量大幅度下降。该年底至1928年春,苏联境内出现了严重缺粮的现象。这就是粮食收购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不但拖了工业化的后腿,而且使城市和军队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联共中央政治局随即召开会议讨论粮食征购问题,当时包括布哈林在内的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同意实施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刑法第107条,采用“非常措施”在全国强行征购粮食。

但是,随着“非常措施”的执行,布哈林等人看到执行这一措施产生的严重后果后开始反对这一做法。布哈林与斯大林由此出现分歧。布哈林及其支持者认为,如果继续执行“非常措施”,就会导致工农联盟的破裂,会动摇苏维埃政权的根基。他们据此反对农业集体化,要求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农业政策。相反,斯大林则认为,粮食收购危机是“反映着农村资本主义分子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在我国对苏维埃发动的第一次严重进攻”。他认为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改造小农经济,在农村发起集体化运动。

本来,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也曾设想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认为社会主义“要沿着逐步改善小业主的经济状况(而不是使他们限于贫困)的道路发展”。但是,形势的变化促使斯大林转变思路,他开始放弃这一设想,转而提出集体化的设想。

在1928年7月召开的联共中央全会上,斯大林与布哈林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各自亮出了关于农业问题的见解。布哈林认为,粮食收购困难是由于不正确的政策和经济领导造成的,摆脱粮食困难的出路不是发展集体农庄,而是发展

个体农民经济和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无论如何不能用强制的办法把农民赶进公社。斯大林则在题为《论工业化和粮食政策》和《论工农结合和国营农场》的发言中,提出了著名的“贡税”论。他认为,为了推进国家工业化就必须向农民征收额外税,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阶级斗争将越来越尖锐,农村问题的出路就是提高个体农民经济的生产率,把小经济联合为一切形式的大经济,巩固并发展国营农场。在斯大林看来,农业集体化不仅将直接解决粮食收购危机,为工业化积累足够的资金,而且将使苏联农业“一日千里地推进”。至此,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已经现出雏型。

1929年1月30日,斯大林在中央政治局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团联席会议上点名指出,布哈林、托姆斯基、李可夫组成的特殊的布哈林集团是“右倾投降主义集团”。1929年4月,斯大林在中央全会上作了《论联共(布)党内右倾》的讲话,指责布哈林走的是机会主义的路线。会后,布哈林被解除了《真理报》主编的职务。11月,布哈林被撤消了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随着布哈林等人的全面溃败,联共党内关于农村问题的争论宣告结束,斯大林对农业问题的认识成为党内唯一正确的农业工作指导思想。⑦

三、全盘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 中央大力推进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这一运动始于1929 年下半年,至1937年完成。

到1929年11月初为止全国只成立67400个集体农庄,集体化的农户只有约192万户,占全部农户的7.6%。参加集体农庄的大部分为贫农中农很少。在全盘集体化时期,农民不再像以前那样逐户加入集体农庄,而是整乡整区的农民全盘入社,中农开始大量加入(在此之前,参加集体农庄的大都是缺乏牲畜农具的贫雇农)。正如斯大林所说:“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像从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集体农庄,而是整村,整乡,整区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中农加入集体农庄了,这是农业发展中的根本转变的基础。”而且在全盘集体化运动开展后,苏联改变了原来限制和排挤农村资本主义成分的政策,而代之以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①关于富农问题,在斯大林看来,“当然不能让他们加入集体农庄。之所以不能,是因为他们是集体农庄运动的死敌”。于是,联共中央作出规定:“不允许富农加入集体农庄。在全盘集体化地区,根据联合到集体农庄里来的贫农、中农、地方苏维埃作出决议,没收富农的生产资料,使之成为不可分割的集体农庄基金。边远的、坏的土地分配给富农,并把最凶恶的富农驱逐出境。”至于消灭小农经济的问题,斯大林以为,小农经济每天都在生产出资本主义分子,因此,要建成社会主义就要一定创建集体农庄,以实现消灭小农经济的目标。这其实是斯大林阶级理论与集体化理论的交叉结合点,体现着斯大林关于农业问题和阶级问题认识上的内在一致性。

到1937年底,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增至1850万户,占总农户的93%,243700个集体农庄拥有播种面积的99.1%,全盘集体化完成。

四、对全盘农业集体化的思考

(一)、起因

1. 外因

斯大林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重要外因是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及其战争的威胁。

1924 年斯大林上台执政时,苏联面对的国际形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

和战争的迫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革命风暴曾波及到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些革命均被资产阶级镇压下去。到1923年德国工人起义被镇压下去时,形势已经十分明朗: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社会主义的俄国已成为孤岛。世界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敌视苏联,在经济上对苏联进行封锁。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威胁。在此情况下执政的斯大林及俄共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对付外敌的入侵。因此,对于苏联这样一个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落后国家,为了迅速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显然不能放慢建设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于是,斯大林提出:“至多在十年内就应当跑完我们落后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距离。”能否高速度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化,在短期内从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这实质上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

这样,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在战争的现实威胁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要生存就必须备战。备战就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政治思想行动上保持高度统一,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由中央统一调拨和使用。备战就要求优先而且迅速地建立和发展强大的物质基础,必须高速度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尤其是发展重工业,与之相适应的必须加速农业全盘集体化。否则,苏维埃政权就难以生存下去。

2. 内因

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集体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急于解决国内复杂的社会矛盾,克服小生产者自发的资本主义趋势。众所周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产生于一个资本主义未充分发达、小生产如汪洋大海一般的国度,直到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前夕,全国还保存着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压迫和农村经济中的中世纪残余。革命胜利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个体农业及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的比重大大高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成份。在斯大林看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属于同一类型,是滋生资本主义的温床,必然会产生一些人贫困,另一些人发财致富。只要这种状况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就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就不能建成。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先进技术改造小农经济,改造整个国民经济,这实质上是两种经济成分“谁战胜谁”的问题。

因此,斯大林认为,实行农业集体化是克服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迫切需要。他特别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不可能长久地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要巩固苏维埃制度并使社会主义建设获得胜利,单是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工业社会主义化进到整个农业社会主义化。必须通过集体化,引导小农经济联合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全面、彻底地改造小生产,才能挖掉资本主义的根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可靠的经济基础。

3. 直接原因

发展粮食生产,缓解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危机,是迫使斯大林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最直接的原因。

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逼迫下,为了迅速改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处境,1925 年12月,联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加快工业发展速度,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以及国家工业化方针的大力推进,苏联工业有了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工业用粮和对其他各种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多。同时,急需更多地出口粮食和农产品以换取机器

设备。而当时农业发展速度与工业发展速度严重地不协调,农业生产发展很缓慢,商品率很低。1925-1928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2.8%,而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5.1%。1926-1927年,农业的商品率只为11 % ,仅为革命前1913 年的一半。1927年底,粮食紧张,收购计划完不成。而富农又趁机囤积粮食,不按规定价格卖给国家,投机倒把,更加加剧了粮食的紧张局面。

斯大林认为,加速集体化是解决工业化用粮和其他农产品采购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把“落后的分散的小农户转为能生产最大量商品粮的联合的公共的大农庄。由个体的农民经济过渡到集体的公共经济”。必须“广泛订立预购合同,建立机器拖拉机站,全力发展合作社运动,使农民易于把他们的细小的个体经济转上集体劳动的轨道”。否则,就不能解决谷物问题,不能使力量单薄的农民摆脱破产和贫困,不能真正发展农业,甚至还会影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关系,影响工业化进程及其发展需要。此外,斯大林还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为农业提供的机器设备不断增多,这就为加速集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已有集体农庄的榜样,使农民认识到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似乎农民普遍有了走集体化道路的强烈愿望,这又为加速集体化提供了群众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斯大林坚定不移地认为,只要建立起大规模的、机械化的农庄和农场,就可以使苏联农业大发展,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粮食问题。

(二)、经验和教训

1. 农业集体化是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苏联是第一个实行农业生产合作化,开辟发展农业的新的历史道路的国家。农业集体化是苏联共产党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伟大尝试,它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但它毕竟停留在理论认识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和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将理论付诸实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开端,也是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历史时代的开端。农业集体化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闯出了按社会主义原则改造小农经济的道路,同时也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教训。

2. 农业集体化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如何把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同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相结合,使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在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和重压下得以生存和发展,这确实是个难题。大力推进农业全盘集体化,是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中央为解决这一难题,摆脱困境而展开的一项重大举措,并逐渐形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路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构成这种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农业集体化以及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有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正是这种模式,保证了苏联在当时国内外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全党全国人民的团结统一和政局的稳定,保证了苏联在20世纪30 年代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也为后来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是这种模式,为40 年代至50 年代苏联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与美国并列的世界强国创造了条件。这种模式所包含的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原则,如公有制为主体、消灭剥削等,至今也难以完全否定,也为后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所借鉴。

3. 农业集体化缓解了粮食征购危机。

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农业集体化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商品率,确保了粮食征购量大幅增加,保证了工业化用粮需要,基本上解决了粮食危机问题。1929-1930年,个体农民交给国家的粮食约为7. 8 亿普特,集体农庄交的粮食不过1.2亿普特。到1933 年,集体农庄交给国家的各种粮食为10亿多普特,个体农民虽然百分之百地完成了交粮计划,可是总共只交了1.3 亿普特左右。

4. 纵观整个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从任务的提出到解决任务的方式,不完全是基于农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可能,而是从实现工业化的需求以及国际局势出发决定的。任务本身就包含了超越条件的冒进因素。因而,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违反自愿原则、强迫命令、集体化进程过急过快等失误。同时,还反映出在集体化问题上指导思想和理论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不成熟,以及对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中的某些规律认识不足等问题。具体来说:

(1)、忽视了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需要以生产力的一定水平为条件。

尽管在农业全盘集体化之前,经过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艰苦努力,苏联农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但农民经济仍然是分散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艺水平还很低,还是一种半自然性质经济,农业发展速度及其商品率都很低。在这种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不可能很快消除农业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何况,农民的阶级局限性和经济局限性,使得他们对以国有化和集体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说,尽管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方向是对的,但全盘集体化仅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且在集体化进程中,还急于提高集体农庄的公有化程度,这不仅违背了生产关系变革不能过急和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而且脱离了农民的实际思想觉悟和水平,违背了改造农民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剥夺剥夺者,不能剥夺劳动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些错误在一些地区不仅引起了农民反对集体农庄的行动,而且在富农的煽动和影响下,在个别场合发展为反对苏维埃的行动。这不仅阻碍了集体化运动的发展,而且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带来严重的危害。

(2)、农业集体化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不同地区发展情况和需要的多样性。

一定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相适应。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地区的生产社会化程度等是不一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多层次的,与之相适应,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从向共产主义过渡角度看,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一种过渡阶段,即成长着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因素取代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因素的阶段,因而它不可能是一个纯而又纯的单一因素的社会。在经济上,它要求社会主义成分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却并不排除少量的非社会主义因素。而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少量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其作用、地位及其性质也与在资本主义社会有重大差异,它们并不能决定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可能构成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威胁。因此,在当时生产力水平并不是很高且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急于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完全排除了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有益的作用,显然有点操之过急。

五、总结

斯大林时期,苏联是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又处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因此无论是从解决国家政权的基础问题出发,还是从避免苏维埃国家被资本主义吞灭方面考虑,苏联都必须迅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实现国家

现代化。国家现代化首先是指工业的现代化,尤其是重工业的现代化。作为农业国,苏联的农业必然要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持者。

小农经济是半消费经济,粮食的商品率极低。这种经济不能推进工业化进程。所以,为了发展重工业,必须把小农业变成大农业。而作为社会主义苏联,迅速改造小农业最有效办法就是通过行政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业集体化。因为在集体农庄中,农民可以在大片土地上使用机器拖拉机,这样,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商品粮和原材料,同时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工业发展准备后备军,又可以解决农业机器设备的销售问题。

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紧迫感,是苏联农民能够忍受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带来的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斯大林不断提醒苏联人民,“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句口号就像悬挂在苏联人民头上的利剑,鞭策苏联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所以尽管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抵制行为,比如宰杀牲畜、毁坏工具、怠工等,但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荡。

农业全盘集体化特殊目的性使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思想更注重其政治功效,而把发展农业经济放在从属的地位,这严重影响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意义的发挥,严重地影响了生产力的提高和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谷物和主要畜产品不仅没有增产反而减产。

斯大林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形而上学地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与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之间的差异与斗争,才导致出现失误和偏差。新中国成立后,在学习借鉴苏联模式,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也犯过同样错误,片面追求又“大”又“纯”。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正确地认识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基本国情。明确指出,从我国生产力水平起点低,发展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条件出发,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经过20 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在大力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同时,其他各种非社会主义经济分别适应各自不同的生产力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有益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昭华. 试评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0年1期

2.沈志华. 农业集体化问题(一).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6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8月

3.沈志华. 布哈林同斯大林的争论.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8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8月

4.沈志华. 党内对集体化状况的反映.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8月

5.沈志华. 农业集体化问题(二).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8月

6.沈宗武,李静.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理论的是非新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2.10第3

卷第5期.

7.汤德森. 试评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湖北大学学报2001.9第28卷第5期.

浅析斯大林模式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改进)

摘要 “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按照他的社会主义观在苏联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就是在总结了中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地认识斯大林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评价,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而且要分清主流、支流;既不能脱离当时的国际和苏联国内政治环境,也不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的体制、运行机制混为一谈。本文着重论述以下几个问题: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条件,“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弊端;以及“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中国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苏联教训,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和谐社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必须把“斯大林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来对待,在前人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继续前进。 【关键词】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大问题,曾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一切阶级的反响,至今还在议论纷纷。各个不同的阶级,代表各个不同阶级的政党或政治派别,意见不同。估计在本世纪内这个问题还不可能作出定论。① ——毛泽东 第1章“斯大林模式” 1.1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在评价“斯大林模式”之前,首先要搞清楚“斯大林模式”这一概念的内涵。“斯大林模式”,虽然并没有人正式对它下一个定义,但它的含义却是清楚的,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体制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具体来说,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专断独行;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自觉的不平衡经济发展战略;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完整的、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是苏联共产党在斯大林领导下提出并实施的,此后,苏联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仍沿袭“斯大林模式”。 1.2“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权,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经济方面,实行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指令性计划体制,忽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工业方面实施高速工业化路线,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推行片面强调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农业方面实行全盘集体化,忽视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和农业。在政治方面,采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党凌驾于权力机关之上,权力机关成为党的意志的传达机关。执政党内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行政机关隶属于党的机关或处于党的机关的直接领导之下,成为党的意志的执行者;民主机制受破坏,干部使用实际上是任命制和终身制,在党内执行大清洗运动(肃反运动),排除异己势力,以“基洛夫案件”为开端:根据最谨慎的估计,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500万人受到牵连,30—40万人被处决;一半以上的党员,即120万人被逮捕;而安东洛夫—奥费申科考证:“消灭富农、斯大林制造的饥荒和镇反的运动中死亡的人数是2000万”,②可见当时大清洗之惨烈。大批党政军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苏联社会的进步。直到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学号:1154155 姓名:洪伟 对斯大林的分析和评价,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问题,因为国内外敌对势力政击斯大林的言论,如果是带有理论色彩的,也就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正是集中在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抨击上。因此,我想就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和评价“斯大林模式”谈一谈看法。应该说明的是,这些看法侧重于方法论上,因而没有更多地引用材料。 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 观世界上谈论“斯大林模式”的著作,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贬之者居多,褒之者甚少,全盘否定乃至恶意攻击成了主流。这也许是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一种侧面反映吧。历史表明,每当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甚至曾赌咒发誓忠于革命的人,往往用咒骂革命来炫耀或者表白自己。 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实际上是对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20年代末以后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抛弃社会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止的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评价。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社会主义有没有前途、人类社会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原则是非的事情。不同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以及不同思潮的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斯大林模式”即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出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阶级本性,因而是不足为怪的话,那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出现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个人、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浪潮,倒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作为一名学者来说,既不能同意西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也不能同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象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背叛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我们主张,第一,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来评价“斯大林模式”。今天,离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有大半个世纪,而且作为“斯大林模式”的典型代表的苏联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被颠覆,我们再来评价“斯大林模式”,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发泄一下什么情绪,而只是为总结历史教训,以便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目的是搞好社会主义,而不是搞垮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遭到颠覆而幸灾乐祸甚至弹冠相庆,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斯大林模式”。必须把“斯大林模式”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切忌从现在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出发进行评价。同时,必须全面地分析“斯大林模式”,既看到成绩、正确的一面,又看到失败、错误的一面。切忌只看一面,忽视另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固然不对,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或者不符合自己既有结论的材料故意视而不见,更是不对。而且对这两方面必须分清主次,简单地罗列这两方面的材料而不分析哪一方面是主流,哪一方面是支流,貌似“全面”、“公正”,实际上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 二、就发展战略而言,必须结合历史条件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案]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要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3)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4)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过程与方法: (1)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通过循循诱导,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历史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从而了解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2)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出兵苏维埃俄国,并支持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都在敌对势力的控制之下,粮食等物资极度匮乏。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苏维埃政府在经济领域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教学时请教师组织学生看影片《列宁在1918》片段,使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感受苏俄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环境,从而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府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为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2、内容:1918年9月,苏维埃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轨道,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行不通的分析研究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行不通的分析研究 韦小宝历旅13班 [摘要]:“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的特定背景下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特点可简单归结为: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化;管理方法的高度行政化。按照这一模式的发展,苏联曾一度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但它本身存在的弊端也导致了苏联的最终解体。而中国国情错综复杂,这种模式在农业占主要地位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关键词:斯大林,斯大林模式,政治经济体制,中国 一、斯大林模式的概念 “斯大林模式”也叫苏联模式,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936年宪法 的颁布是其确立的标志。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是一党领导下的高度集权,在经济上表现为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它的形成缘起于苏联独特的历史道路。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 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 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因此他主张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的办法快速发展经济,用计划保证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办法扩大内部资金积累。 三、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1、俄国专制主义历史传统。俄国早期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的发 展受到拜占廷的强烈影响,从俄国统一国家形成时起,莫斯科沿袭了 拜占廷的专制统治制度沙皇。十月革命后为稳定社会主义革命成果所必须的高度中央集权这些都为斯模的形成提供了最近本的社会氛围。

斯大林的名人名言

斯大林的名人名言 1、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2、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3、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 4、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5、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了伟大的目的而产生的。 6、必须小心翼翼地培养人,就像园丁栽培心爱的果木一样。 7、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 8、党是政权的核心,但它和国家政权不是而且不能是一个东西。 9、人材,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 10、青年应当接替我们老年人。青年应当举起我们的旗帜直到胜利的终点。 11、世界上没有人人都不信的谎言,也没有一句谎言都不信或只相信谎言的人。 12、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 13、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 14、生长的东西也不是轻易地生长起来的,他们叫着,喊着,坚持自己生存的权利。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16、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17、科学所以叫作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18、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能够创造出来奇迹。 19、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0、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学号:成绩: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摘要】:美国作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外交政策对中国及整个国际局势都有很深的影响。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立”政策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中立”是美国从建国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珍珠港事件爆发,对欧洲战争或纠纷采取的基本政策。“中立”可以使美国能够在欧洲列强的历次争夺战和纠纷中与纷争双方做生意,保证并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是美国在建国短短160多年后发展为世界头号强国的重要因素。“中立”,是美国针对欧洲发生战争(或纷争、争执)时,采取的不介入战争任一方,不与任一方结成政治联盟(包括军事联盟)的外交政策。不可否认,起初,美国实施中立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自身力量弱小,介入欧洲纷争任一方都无异于引火烧身,以至危及自身的安全。到20世纪初,美国已经初步具备了与欧洲列强直接对抗的实力后,美国对欧洲战争继续实行中立则成为保持行动自由,实现美国经济扩张、谋求世界霸权的手段。 【关键词】:一战二战美国中立政策美国外交 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在论及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时的表现和作用时,是这样论断的:一,战争初期,为了垄断资产阶级坐收渔翁之利,利用世界大战大量销售军火和剩余物资,以积累财富,获取巨额利润,美国采取“中立”的立场,坐山观虎斗。二,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获得最大的利益,战争末期,美国不失时机地积极参战,以战胜国的姿态掌握称霸世界的先机和主导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4日发表了《中立宣言》。这不是当时政府临时的决断,而是由美国孤立主义传统和固有国策所决定的。华盛顿在离开总统职位时说过:“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他对于我门毫无或者甚少关系。欧洲经常发生事端,其起因基本与我们毫不相干。所以,如果我们卷入欧洲事物,与他们政治兴衰人为地联系在一起,或者与他们友好而结成同盟,或者与他们敌对而发生冲突,都是不明智的”。利用优越的地理环境,相对地保持对国际事务的中立,以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致力于发展美国的经济,增强美国的综合国力,这是美国建国以来所奉行的极为明智的孤立主义国策。美国正是依靠坚决地贯彻执行这一国策,才避免过多过深地卷入欧洲事物,避开了历次战乱,没有陷进两次世界大战的血污和破坏中,保证了自己国家的兴旺和发展。

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

斯大林民族定义之我见 作者:熊坤新 世界民族 1998年08期 自人类社会出现“民族”这一人们共同体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对“民族”这一历 史现象的观察、思索和探讨,因为人们意识到,要想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民族,就必须对什 么是民族作出合理的解释。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产生之前,尽管人们对民族定义作过很 多探讨,但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产生以后,斯大林率先对民族 定义作了具体界定,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民族理论学界,其影响至 今仍占主导和优势地位。但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并非已成了绝对真理或终极真理,也并非没 有必要再对它进行探讨。事实上,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产生以后,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我国,都不断有人对它加以讨论。笔者认为,时至今日,这种讨论仍有继续进行的必要。本文仅 围绕斯大林民族定义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它产生后人们对之所持的不同态度及笔者就此问题 的思考谈点不成熟的看法,欠妥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教正。 一、斯大林民族定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后来的列宁对民族和民族 问题都非常关注,他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论述,从 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对民族定义作出界定。斯 大林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学说,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首次 对民族定义作了一个比较全面而具体的界定。斯大林民族定义产生的具体社会、历史背景是: 首先,第二国际于1896年在伦敦代表大会上明确宣布:“一切民族有完全的自 决权。”但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却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提出了机会主义的 主张,如公开宣扬“社会主义殖民政策”论、“民族文化自治”论等,并试图以此来反对 民族自决权的原则。特别是第二国际的民族理论“权威”、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施普林格 和鲍威尔先后著书立说,提出了他们的所谓民族定义并加以论证。如施普林格认为:“民 族是思想相同和语言相同的人们的联盟”,是“由一群现代人所组成的、和‘地域’无关 的文化共同体”。(注:转引自阿拉坦、孙青、华辛芝、齐小平著:《论民族》,民族出 版社,1989年,第32页。)鲍威尔甚至对语言这一最基本的民族特征也加以否定,认为“民族就是相同的性格共同体”。鲍威尔认为民族性格就是“一个民族的人区别于另一个 民族的人的种种特征的总合”,而“人们的性格无非是由他们的命运决定的”,因而“民 族无非是命运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鲍威尔提出了在他看来无疑是最“完备”的民族 定义:“民族就是那些在共同命运的基础上结合成共同性格的人们集合体。”(注:转引 自阿拉坦、孙青、华辛芝、齐小平著:《论民族》,第32页。)这些完全机会主义的、 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定义出笼后,在第二国际内部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 赞扬。许多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纷纷照搬和抄袭,以至几乎成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民族纲领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评析

万方数据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实践者——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评析 作者:陈昌, 赵峥 作者单位:陈昌(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 赵峥(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昆明) 刊名: 知识经济 英文刊名:ZHISHI JINGJI 年,卷(期):2010,""(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斯大林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蕾.梁永召弥赛亚在俄罗斯(苏联)的嬗变——从俄罗斯的情结到斯大林-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5)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2.期刊论文张磊.侯建.ZHANG Lei.HOU Jian斯大林与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之比较-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6(6)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是苏联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们社会主义观之间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他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和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子系统也进行了精心的部署,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留下诸多的启示,是我们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3.学位论文邢亮论联共左翼反对派社会主义建设方案2008 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着如何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艰巨任务,联共内部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左翼反对派针对20年代苏联的国情提出了一套不同于当时党中央路线的社会主义建设方案,对于30年代斯大林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一部分介绍左翼反对派提出方案的历史背景。从经济方面来看,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工农业生产较快地恢复起来,国民经济逐渐摆脱战争破坏的阴影。从社会角度来看,随着经济的恢复,城市中出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农村出现了阶级分化。大量剩余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工业落后于农业的问题加剧,导致工农剪刀差的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危机。从国防角度来看,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落后,对于处于资本主义强国敌视下的苏联安全是巨大的威胁。左翼反对派将这些问题归结为党中央实行错误路线的结果。 由此,左翼反对派要求当时的党中央调整经济路线,实行一套抑制阶级分化趋势,迅速改变工业落后的新路线。 第二部分阐述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的基本主张。左翼反对派一是要求加强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尽可能地利用外国资金、技术、人才等为苏联经济服务,但强调保证国内经济的安全。由此他们坚决反对放弃贸易保护制度,对党中央放松贸易保护制度的趋势提出批评。二是要求实行快速工业化的战略。要求运用计划手段,重点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落后于农业、重工业落后于轻工业的局面。同时,消除工农剪刀差存在的基础、解决人口大量失业问题;三是在农业发展上,主张通过优秀典型的示范和廉价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并采取有利的政策倾斜等方法引导广大个体农民分层次、有步骤地参加到农业集体化当中去。同时,主张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抑制城乡阶级的分化趋势,坚决反对斯大林采取行政暴力手段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四是在商业领域中,要求采取计划手段逐渐排挤市场作用,但反对机械地采取行政手段消灭市场。 第三部分将左翼反对派建设方案与斯大林方案进行比较,指出两者的异同点,同时对左翼反对派的建设方案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作出点评。 4.期刊论文张颢从列宁到邓小平: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历史考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 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创举.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创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斯大林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加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毛泽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进行了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邓小平加大利用资本主义的力度,进一步把中国推向世界. 5.期刊论文吴学凡.WU Xue-fan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3(2)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城乡差别方面,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斯大林既立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苏联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关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通过对斯大林城乡差别思想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工业化思想、农业集体化思想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问题并对寻找解决路径提供借鉴. 6.学位论文张龙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道路选择过程中的斯大林模式因素2007 斯大林模式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成型的社会主义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最终定型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理论概括和体制制度的总和。斯大林模式自形成开始,就被当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标准模式,在东欧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中被照搬,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模式也被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存在严重的弊端和缺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鉴于当时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伊始就确立了全面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的政策,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苏联也给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巨大的帮助,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学习过程中,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暴露出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问题。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之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按照中国社会实际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共八大前后,这一思想得到很大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但这些调整、变革斯大林模式的思想并没有坚持下去。此后,由于中苏两党在以斯大林评价问题为核心的对社会主义的诸多观点、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两党之间爆

斯大林秘闻趣事数则

斯大林秘闻趣事数则 炸不死的斯大林 二次大战初期,希特勒的情报部门得知,斯大林将于某时在克里姆林宫召开政治局会议,德军便派出几十架飞机前夫轰炸。前苏联防空部队的猛烈炮火,粉碎了德国的军事行动,只有一枚炸弹落到克里姆林宫内,将一堵墙炸塌了,可是没有伤着一个人,国为临到开会时,斯大林突然通知会议改在第二天举行。 ?不拿元帅换士兵!? 德军俘虏了斯大林的儿子雅可夫后,要他当苏联叛军的指挥官,雅可夫断然拒绝了,因而被迫去做苦工。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抓住了德军元帅鲍卢斯。德国人提出用雅可夫换鲍卢斯,斯大林回答:?我不拿元帅换士兵!? 后来雅可夫终于被德军杀害。 斯大林打电话 一个记者访问斯大林,见他正在同邱吉尔打电话:?不……不……不……不……不……对。? 听到这里,记者忍不住问道:?斯大林同志,能否告诉我,您说的‘对’是什么问题???邱吉尔问我是否听清楚了他的话。? 苏美英三国首脑谁该等谁 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谈判时,每次开会斯大林总是到得最晚,罗斯福和邱吉尔不得不站起来迎接他。 有一天,罗、邱两人商定要报复他,故意迟到了15分钟,他们以为,这回该斯大林站起身来欢迎他们了。谁知斯大林比他们到得还要晚。他们故意装作没有看见斯大林进来。斯大林进门后,却在门边停步,不去马上就座,目光威严地逼视罗斯福和邱吉尔,邱吉尔终于沉不住气,像小学生一样站起来向斯大林问好。 ?老鹰不会飞出窝的!? 三国首脑在德黑兰会谈时,气氛非常紧张,每句话、每个动作都将使对方视为含有特殊意义。 一天开会时,斯大林注意到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悄悄递给首相邱吉尔一张字条。邱吉尔匆匆一瞥,神秘地说:?老鹰不会飞出窝的!?并当即将字条放在烟斗上烧了。 纸条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当然不便问。这个疑团斯大林一直放在心间,至死也未解开。 多年后赫鲁晓夫访问英国时,旧话重提,艾登哈哈大笑:?我当时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938年9月)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它所以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辩证方法的时候,通常援引黑格尔,认为他是表述了辩证法基本特征的哲学家。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样的。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中采取的仅仅是它的“合理的内核”,而摈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且向前发展了辩证法,赋予辩证法以现代的、科学的形态。 马克思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他甚至在观念的名称卞把它变成了独立的主体)是现实的创造主,而现实只是夕1造主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性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性的东西而已。”(《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跋》),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说明自己的唯物主义的时候,通常援引费尔巴哈,认为他是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权威的哲学家。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样的。其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采取了它的“基本的内核”,把它进一步发展成为科学的哲学唯物主义理论,而摈弃了它那些唯心主义的和宗教伦理的杂质。大家知道,费尔巴哈虽然在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极力反对唯物主义这个名称。恩格斯屡次说过:费尔巴哈“虽然有唯物主义的基础,但是还没有摆脱旧的唯心主义的束缚”,“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322、326页)。 辩证法来源于希腊文《dialego》一词,意思就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在古代,所谓辩证法,指的是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古代有些哲学家认为,思维矛盾的揭露以及对立意见的冲突,是发现真理的最好方法。这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后来推广到自然界现象中去,就变成了认识自然界的辩证方法,这种方法把自然界现象看作是永恒地运动着、变化着的现象,把自然界的发展看作是自然界中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看作是自然界中对立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 辩证法从根本上说来,是同形而上学截然相反的。 (1)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一)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彼此隔离、彼此孤立、彼此不依赖的各个对象或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 因此,辩证方法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现象,如果被孤立地、同周围现象没有联系地拿来看,那就无法理解,因为自然界的任何领域中的任何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同周围条件没有联系、与它们隔离的现象,那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反之,任何,种现象,如果把它看作是同周围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是受周围现象所制约的现象,那就可以理解、可以论证了。 (二)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静止不动、停滞不变的状态,而是看作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其中始终有某种东西在产生,在发展;有某种

民族辨析题

1四、辨析题P11 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错,研究如何正确的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以及民族间矛盾的问题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 2. 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错,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3. 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错,这是民族观的定义。 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对。 2p14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民族的基本属性包括民族自然属性、民族社会属性和民族生物属性这三种基本属性。 2. 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还包括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风俗习惯以及共同的心理认同等特征。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错,应该是辩证的科学地加以利用。 3P16 1.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错,民族分化是指民族的某些部分从原属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 2. 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对。 3. 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象。 错,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4. 民组组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合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整体消失的现象。错,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其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现象。 5.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对。 4P18 1.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入民族关系之中。对。 2.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不同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 错,民族群体间的关系表现形式不同于民族的单个人之间的关系。 3.不应把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为民族关系。答:对。 4.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答:错,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间的平等存在着不完全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答: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5p20 1.封建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是: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并具有两个历史发展趋势,即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民族间联系不断加强,各民族在各方面日益接近。 答:错,这不是封建社会民族问题而是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 2.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理论。答:对。 3.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答:对。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答:对。 6p22 1.目前我国并不是所有少数民族人口的民族成分均已确定。答:对。 我国的民族问题就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答:错,我国的民族问题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与民族关系方面。 7.p24 1.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答:对。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和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参政权;保障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权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及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的权利;保障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答:对。 8p26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答:错,自治机关主要是相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答:错,还包括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答:对。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知识要点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知识要点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主要表现:经济上——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 政治上——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基础知识 一、形成的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二、形成过程 1.优先发展重工业 (1)背景: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列宁的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 (2)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提出——1925年12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 (3)过程:一五计划(1928——1932)——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三五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而中断。 (4)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 2.农业集体化运动 (1)背景:工业的需求;1926年,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2)〖评价农业集体化运动:积极意义——为苏联的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弊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3.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三、评价斯大林模式 1.功绩:(1)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2)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2.弊端: 政治方面——(1)个人的高度专权;(2)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企业经济效益低下(3)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3.评价: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打击,欧洲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并处于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之下。19世纪欧洲建立的世界霸权地位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复返了。与欧洲的不断衰落同步进行的是它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变化。 与欧洲的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战中后期由“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并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它对战后的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的宝贵遗产。首先,雅尔塔体系第一次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这就在总体上制约了美、苏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能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因此,在二战后东西方紧张对峙,局部战争始终不断的情况下,冷战中的两个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便形成了冷战的最基本特征: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从而使世界维持了整体的和平状态。其次,雅尔塔体系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不仅如此,在雅尔塔体系演变而来的两极格局中,也蕴育着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在雅尔塔体系下,衰落的欧洲通过西欧的联合而走向复兴。这一联合进程使西欧成长为相对独立于美苏两极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级力量,成为促进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在战败的日本逐渐发展为经济大国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当中国终于恢复了它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候,全世界也看到了一个大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并成为国际事务中最不能被忽视的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正是在雅尔塔体系实际运作而导致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它蕴育了两极解体的力量,蕴育了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互宽容态度,蕴育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特有现象。然而,50多年来世界无大战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这无疑引起了人们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摘要: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融入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期望后,甄别吸收国外民族理论得以界定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对我国民族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理论方向入手,理解诸多时代背景因素在我国民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概念;国外民族理论;时代背景 一、近代国家民族学说影响下的民族概念 这一时期以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界限。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定义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时代渴望是救亡图存。 (一)民族国家学说的特点 民族国家理论是从地域、文化、人民和政府之间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假设出发进行研究民族概念的学说,它在关于建国和征募忠实臣民的政治演说中获得极大发展的。在政治演说中,政治领袖们用民族国家学说把他们的追随者团结在同一面旗帜或其他国家象征的词汇下,进行政党活动。在这个学说下,民族概念是在政治和教育中被用来把普通人局部的、宗教的或基于亲族关系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爱和忠诚。 (二)我国接受民族国家学说的时代背景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入,如何凝聚本土力量共同抗拒侵略,成了时代主题。民族国家理论以其强调本土存在权益的特点,成为民众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的际遇 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经历了宣传、理解、践行、吸收的四个过程。 宣传、理解阶段:最初民族概念是被作为政治动员口号来使用的,如1901年,梁启超在其文章《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就大量运用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帝国主义”等词;1903年,梁启超在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时说:“今日民族帝国主义者与古代帝国主义迥异,……彼则由于一人之雄心;而此则由于民族之涨力!”并指出:“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 践行、吸收阶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面对需要动员各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

周有光《苏联大清洗70年祭》

《苏联大清洗70年祭》摘评 独角兽资讯发表于 2010-2-28 13:35:00 (《凤凰周刊》2008年第1期,主笔黄章晋)摘要略评 作者:周有光 国家自戕:1937-1938年,苏联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自戕?先例:一个政党将自己一半的成员逮捕,一个政权将自己多数的上层成员处决,一支军队的军官团在和平时期几乎被全部消灭。后世称?大清洗?。 2007年10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前往莫斯科南郊?布托沃射击场?(原为步兵训练基地)的大清洗纪念地,悼念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遇难者。整整70年了! 普京曾负责的?联邦安全局?,其前身便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克格勃?(KGB),它正是大清洗的最重要执行者。 历史谜案:基洛夫,苏共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他党内资格不老,却拥有极高声望。1934年12月1日,夜间,一名叫尼古拉耶夫的青年工人在?斯莫尔尼宫?内近距离枪杀了基洛夫。尼古拉耶夫被捕后供称,刺杀动机是基洛夫介入了他的感情纠葛。 基洛夫之死,广泛传播的说法是,斯大林自己的阴谋,因为基洛夫迅速上升的声望威胁到了斯大林。基洛夫原来是

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亲密盟友;他担任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是斯大林在1926年战胜党内对手季诺维也夫之后,在对手势力范围内?掺沙子,甩石头?的安排。 基洛夫并非手软之辈,他清洗季诺维也夫、消灭富农,一点不含糊。他用25万劳改犯完成?白海-波罗的海远河?工程,当时被称为?白骨与鲜血?的运河。 斯大林亲自为办理基洛夫案的内务部负责人雅戈达指 示方向:?政治谋杀?。雅戈达在极短时间内,将数千人流放、判处徒刑,枪决了一些人。斯大林的敌人、已经倒台的前政治局委员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也成为被告,判处有期徒刑。 但是,这不是斯大林想要的结果。于是,全新的人马重审基洛夫案,不久有了令斯大林满意的结果:1936年8月1 9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苏联合中心案?在莫斯科开庭。 掌声太久:1934年1月,苏共举行十七大,基洛夫给斯大林捧上许多响亮的头衔:伟大的?掌舵人?、伟大的?战略家?,?斯大林的结论就是党的法律。?但是,斯大林没有糊涂,他敏感地意识到,长久的掌声,潜伏着正在发生的阴谋。 在苏联,掌声时间有规定。按规定,斯大林上台时,掌声应当为10分钟,政治局委员应当控制在2分钟以内。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