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教案

语义学教案
语义学教案

汉语语义学

一、语义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发生、发展、时间、人物、著作

(一)语义、语义学

(二)语义学的诞生及其发展

(三)语义学的分类

二、语义、客观世界、人脑思维的关系

三、语义研究的范围

语义

语音——文字

词素、词、词组、句子(一)语义与语音

1、通假字

2、拟声词

3、叹词

4、语义与声调

5、语义与重音

6、语义与语流音变(变调、轻声、儿化、啊音变)

7、语义与语音联想

8、语义与停顿、句调

(二)语义与文字

四种造字法

(三)语义与词

1、单义与多义

2、同义与反义(略)

3、同音词

4、色彩义

5、民族义

6、风格义

7、时代义

8、文化义

9、词语的联想义

10、词义演变

(四)语义与歧义短语

1、语音造成歧义

2、多义词造成歧义

3、句法造成歧义

4、语义指向造成歧义

(五)语义与句子(语法)

1、语义与主动句、被动句

2、语义与长句、短句

3、语义与肯定句、否定句

4、语义与口语句、书面语句

5、语义与整句、散句

(六)语义与标点

(七)语义与修辞

(八)语义与语境

1、语境的分类

(1)上下文语境

(2)情景语境

2、语境对语义的影响

以上是静态研究

(九)语义与语用(动态研究)

四、人认知语义的方法

五、语义聚合(语义场)

(一)语义场的性质

(二)语义场的类型

六、语义组合及语义配价分析

七、语义指向分析

八、语义的模糊性

(一)近年来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概述

1.对模糊语义的本质和产生根源的研究

1.1模糊语义本质的研究

2.语义模糊与歧义、多义、笼统等概念的区别

3.模糊语义与精确语义的相互转化

4.对模糊语义定量分析的研究

5.模糊语义的认知研究

6.问题与建议

九、义素分析

(一)义项

(二)义素

(三)义素分析

第一次课

一、语义学研究的历史进程:发生、发展、时间、人物、著作

(一)语义、语义学

1、什么是语义?

语义(semanti meaning)是语言的意义(meaning)的简称。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语义是语音(文字)形式所运载的信息内容。语义包括用语音(文字)形式表示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

2、什么是语义学?

语义学(semantics)又叫词义学,来源于希腊文semanticos。它是以词(包括语)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语义学是广义词汇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的任务是研究词义的性质,词义的发展、演变以及词与词意义之间的种种关系,并揭示词义的一般规律。(王希杰《语义学百题》,1983年9月)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和言语的意义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义的各种性质、类型、语义关系、语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语义的形成和演变等等。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包括语言的各级单位的意义)以及一切与语义有关的现象的学科。语义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意义,探索语言、思维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的是用语言符号体系表达的意义,对语言意义的研究是通常意义下研究符号系统用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语义学与词汇学的范围而言:

语义学〈词汇学(曾经)

语义学〉词汇学(当今)

传统语言学:语音、词汇、语法

现代语言学: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

当代语言学:

音系学—词法学—句法学→语义学——静态研究

语用学——动态研究

语义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语义的研究,但是,语义学作为一门系统独立的学科,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传统语言学中,语义学没有独立的地位,语义学的部分内容,如词的意义,是放在语汇学里的。在结构主义时期,语义问题也尚未受到普遍的重视,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义素分析和语义场理论的产生为标志,语义学才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现代语言学中,语义学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与语法学、语音学鼎足而立的三大分支学科。而且,语义学内部还形成了一些理论流派,如结构语义学、解释语义学、生成语义学、功能语义学等。

语义学不仅仅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许多其他学科,如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人类学、符号学等等,也非常关心语义问题,而且对语义学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语义学实际上是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

(二)语义学的诞生及其发展

关于语义理论问题的探讨,我国古代,先秦诸子百家对“名”“实”关系等问题的论争(名不副实、名实相符、名不正则言不顺),西方的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研究过语义问题。不过,都还不是系统的研究。

一般认为,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的《语义学探索》一书为标志。1897年9月,英国学者波斯特盖特以《意义科学》为题的演讲发表在《双周评论》上。

1923年,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的《意义的意义》出版,后来各种观点的语义学专著几乎没有例外地要引用本书的某些论述。

从20世纪的30—50年代,以美国布龙菲尔德的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统治着西方语言学,把语义排斥在语言之外。早期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的创始人乔姆斯基写了《句法结构》,也把语义排斥在语言之外。

1950年,苏联的语言学大辩论中,斯大林为语义学讲了两句好话:“语义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词和语的含义方面在研究语言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应当保证语义学在语言学中应

有的地位。”接着布拉霍夫斯基的《语言学概论》把语义学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1957年,莫斯科大学教授兹维金采夫的专著《语义学》问世。

英国学者厄尔曼连续写了几部专著,代表了欧洲学者研究语义的成果。1951年《词和它的运用》、1957年《语义学原理》、1962年《语义学》。

他们都将语义研究限制在词义的范围之内。突破这个范围是20世纪60年代,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进入第二阶段,即标准理论时期,产生了两个语义学派——解释语义学和生成语义学。前者以卡兹和福德为代表,后者以菲尔摩和切夫代表。研究了语义组合关系、语义聚合关系,开展了语义成分的研究,从而产生了语义成分分析法。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学者的专著:1974年,利奇《语义学》;1976年,帕默《语义学》;1977年,肯普森《语义理论》;1986年,《词汇语义学》。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刊物上陆续开展了某些语义理论问题的专题讨论。第一部语言学的语义学专著是贾彦德写1986年出版的《语义学导轮》。

(三)语义学的分支

狭义语义学

语义学语义哲学

逻辑语义学

作为交叉性学科的广义语义学,主要包括三大分支:

一是语言学的语义学,即狭义语义学。主要研究语言的语义系统、语义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以及语义变化。

二是哲学的语义学,即语义哲学,主要研究意义的意义是什么,研究语义的真实性问题。

三是逻辑学的语义学,即逻辑语义学,主要研究语义的真值条件,研究怎样从基本命题的真假推导出复杂命题的真假。

这三大分支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没有十分明确的界限。

作为语言学分支的语义学,大体上可以分为语汇语义学和句法语义学两大分支。语汇语义学主要研究语汇单位的语义问题,研究词语的语义结构和语义聚合关系,以及语义的发展演变。句法语义学主要研究句子的语义构造和语义组合关系,以及句子之间的意义联系。此外,有人还把对言语意义的研究也包括在语义学之内,称为语用语义学。不过,这些内容一般放在语用学中。

二、语义、客观世界、思维的关系

上图中,w为一可移动光源所在点,A为悬于空中的一个正三角形,A’为A在平面P上的投影(三角形A平行于平面P)。当W位于A的正上方时,A’也是一个正三角形。但是,当W沿直线L左右移动时,A在平面P上的投影就不是正三角形了。尽管投影A’的形状是随光源位置w的变化而改变的,但是它仍保持着一些主要的几何性质不变,比如A’在平面P上始终是一个由三条直线围成的一个封闭图形,其三内角之和是1800等。

现实规则、人的思维和语法规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上图来说明。w为不同的民族观察事物的视点,A为某条现实规则,A’为A在不同语言中的具体影响方式。由于不同民族观察问题的视点或者思维习惯可能不同,同一条现实规则在不同民族语言中的投影(具体表现形式)相应地可能差别很大,然而,在同一现实规则制约下所产生的语言现象的本质特性是相同的。

三、语义研究的范围

什么叫做意义?对此,哲学、心理学和语用学,都从不同的角度下过定义。语用学中的语义包括各种不同的意义,如词汇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逻辑意义、语境意义和社会文化背景意义等等。这些意义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语言系统里固有的意义,叫做语言意义,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通过思维的概括在语言系统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意义,具有抽象性和相对稳定性,语言中的成分或单位都是现成的、复现的、数量对地有限的;另一类则是语言在使用中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而临时产生出来的意义,叫做言语意义,它是附丽于语言材料上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意义便不存在,言语中的成分或单位是交际中临时创造的、数量无限。语言意义是言语意义的综合与概括,而言语意义则是语言意义的个别体现和具体运用。两者相互依存,但各有不同的特性。比如,词典里的某个词,

常含有几项不同的语言意义,它们不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是从千差万别的言语意义中概括出来的,具有一般的、普遍的性质;当词典里的某个词的语言意义被具体运用于言语的时候,由于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就和特殊的、个别的东西发生联系,产生某种临时的意义,同时也排除了其他不适当的义项或意义,因此,言语意义总是具有具体的特殊的性质。

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都属于语言的不同角度的表达形式。北京大学教授石安石先生认为语义可以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理性意义(逻辑意义)和非理性意义(感情意义、风格意义、内部形式意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综合各家并结合我们自己的体会,归纳如下:

(一)语义与语音

一般情况下,语义与语音的结合是任意的、社会约定俗成的,也就是很难说出理由的,但经过语言学家的不断研究,有相当一部分语义与语音的结合是有理据的,即说得出理由的。

1、通假字

写文章时,由于各种原因,一时想不起应该用的那个字,临时找一个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也图省事。在阅读时,不能按所见到的字来理解,必须按其本字来理解。

[1] 姜氏欲之,焉辟.害?()()

[2] 从者将以子行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

[3] 商之飨.国三十一王。()()

[4] 奉.厚而无劳。()()

[5] 三月而反.报曰:……()()

[6]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

[7]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8]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9] 使遂蚤.处囊中,乃颖脱而出,()()

[10] 王之命县.于遂手。()()

2、拟声词

拟声词的读音必须尽量与事物发出的声音相象,否则不会被人们接受。经过比较,汉语拟声词比英语的描写这些声音的名词更逼真。如:

打乒乓球——乒乒乓、乒乒乓乓

敲门声——咚咚咚、嘟嘟嘟、笃笃笃

鞭炮声——霹雳啪啦

雷声、炮声——轰隆、轰隆隆

闪电声——呱嗒

吹风声——呼啦啦、呼呼呼

流水声——哗啦啦、潺潺、汩汩、淙淙

下雨声——淅沥淅沥、淅淅沥沥、哗啦啦

羊或小牛——咩咩(miē)

狗——汪汪、狺狺(yín)

猪等——咕噜

猫——喵喵

鼠——吱吱

蜜蜂、蚊子——嗡嗡

鸽子、斑鸠等——咕咕

鸟、昆虫等——啁啾(zhōujiū)、唧唧、嘤嘤

母鸡下蛋后——咯咯

公鸡——喔喔(wō)

小鸡——唧唧

鸭——嘎嘎

蛇——嘶嘶

鸡鸣狗叫牛哞、虎吼雷鸣、呦呦鹿鸣、

虎啸狮吼龙吟鹤唳鸦噪猿啼马嘶狼嚎犬吠

baa:绵羊的叫声

bark:狗的叫声

bellow:(公牛)吼叫声

bleat:(羊或小牛)叫声;咩咩声

bowwow:(狗)汪汪声

bray:(驴等的)叫声

buzz:(蜜蜂、蚊子等)嗡嗡声

cackle:(母鸡下蛋后)咯咯声

cheep:(小鸡)唧唧声;(鸟等)啁啾声chirp:(小鸟、昆虫等)啁啾声,唧唧声,嘤嘤声

cluck:(母鸡)咯咯声

coo:(鸽子、斑鸠等)咕咕声

crow/cockadoodledoo(公鸡)啼鸣;喔喔声

growl:(狗)狺狺叫

grunt/oink:(猪等)咕噜声

hiss /蛇发嘶嘶声

hum:(蜜蜂等)嗡嗡声

mew/miaow/miaou/meow/meou(猫)喵喵声

moo:(母牛)哞叫声

neigh /whinny:(马等)嘶叫声

purr:(猫)呼噜声

quack:(鸭等)嘎嘎声

roar:(狮虎等)咆哮声

squeak:(鼠等)吱吱声

twitter:(鸟)吱吱叫;鸣声

whine:(狗)呜呜叫

whistle:(画眉等)鸟鸣声

yelp:(兽类痛苦、愤怒、兴奋等的)嗥叫声

3、叹词

必须与人发出的感叹声音相同或相近,以求准确地表达意思。如:啊——ā,啊!真好哇!(赞叹)

á,啊!这么快呀!(惊讶或不知道)

ǎ,啊!这么回事啊!(特别惊讶兼醒悟)

à,啊!好吧。(应诺或知道了)

哎——āi。哎!真是想不到的事!(惊讶或不满意)

āi。哎!我倒有个办法,你们大家看行不行?(提醒)

āi yā。哎呀!这瓜长得这么大呀!(惊讶)

āi yā。哎呀,你们怎么来这么晚呢!(埋怨、不耐烦)

āi yō。哎哟,都十二点。(惊讶)

āi yō。哎哟!我肚子好疼!(痛苦)

唉——ài。唉,好好的一套书弄丢了两本。(伤感或惋惜)

哦——ó。哦,你是今天上午来的?(将信将疑)

ò。哦,我懂了。(领会、醒悟)

4、语义与声调

四声(平上去入)的名称,是南朝齐梁之际沈约、王斌等提出的。(参见陈振寰《音韵学》83——88页。)“关于四声的实际读法,现在已不得而知。唐代僧人处忠《元和韵谱》说:‘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除入声外,说得很含糊。明代僧人真空《玉钥匙歌诀》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大约是从四声的名称或当时的某种方言推出来的,除入声外,很难说有什么切实的根据。”“人们看到四声中平声调式平舒,其他三声或起伏曲折或短促急迫,都不适于延长吟诵,于是便把四声分为平、仄两类,仄就是不平的意思。”“《南史·陆厥传》:‘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止若斯而已。’‘大旨欲宫商相变低昂舛(chuǎn差错)节’。”舒声,即舒缓之声,指平声;促声,即急促之声,指上去入。五代宋初徐锴注意到形声相生、音义相转之理。清王念孙、王引之以形、音、义互相推求。清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以声音、训诂相通之理阐明《说文》。

地震——力度大的地壳运动,用去声。

关心——(对人或事)常放在心上、轻柔、细长、润物细无声。

攻心——从思想上进攻。长期、耐心。

攻关——长期、耐心。

爸爸、妈妈——严父慈母、前者去声后者阴平。

哥哥(兄)、弟弟——对哥尊敬、对弟严肃,前者阴平后者去声。

姐姐、妹妹——基本同上。

公公(爷爷)、嬷嬷(奶奶)——祖孙情亲密、溺爱、亲近。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都押阴平,表达对故乡的亲切和思念。

以上现在还是个人假设,以引起大家思考、探求音义结合的理据性。

5、语义与重音

(1)语法重音

句子里某些语法成分常常要重读,以便准确表达出句子客观上所包含的主要意思。主要动词、表性状或程度的状语、表状态或程度的补语、表疑问或只是的代词

A、春天到.了。

B、同志,不要急,慢慢

..地说。

C、我们要努力

..学习普通话。

D、他的话讲得十分深刻

....。

E、他提的技术革新建议好极.了。

F、这样

..的好事是谁.做的?

G、他什么

..活动都没有参加。

(2)逻辑重音

说话者主观上要强调的意思需要重读。

我知道你会唱歌。

6、语义与语流音变(变调、轻声、儿化、啊音变)(略)

7、语义与语音联想

(1)音义原始理据的特征

语音的口形特征受到语义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有限的约束和诱导。语音的口形特征指向事物的特征,该指向可以是直接的、整体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局部的,甚至是曲折式、反射式的。除拟声词外,这种指向都是无法精确化的。如汉语中的“牛niu、猫mao、蛙wa、鸡ji、鸭ya、鹅e”等词语都是语音直接指向动物的叫声而间接指向动物本身的例子。

事物特征语音的口形特征

大小口形的大小

圆形圆唇

速度距离发音时间的长短

范围共鸣腔的大小

远近唇的突出等

前后发音部位的前后

其它其它

汉语音义原始理据特征初探。(主观性还很强,需进一步研究)

“j、q、x、y、i、z、c、s、zh、ch、sh”表示“细小、很薄”等特征和事物。其中“j、q、x”程度最大而“zh、ch、sh”程度最小。如:“极、尖、夹、脐、聚、集、掐、齐、细、小、线、狭、一、衣、依、倚、椅、丝、芝麻”。

“w、u、o”表示“圆形”,如:“圆、环、碗、挽、丸、湾、腕、完、全、圈、拳、泉、蜷、管、罐、玩、珠、球”。

“a”表示“偏小的面积或体积”。如“ba巴、芭、坝、扒、靶、疤、耙、拔、把”。

“ai”介于“i”和“a”之间,表示“小、薄、细、距离近”,如:“ai爱、矮、碍、埃、隘、挨、白、摆、掰、排、牌”。

“an”表示的范围比“ai”大。如:“an庵、安、案、厂”典型的反义词有:“kuai快、man慢、kuan宽、zhai窄”。

“ang”表示的范围比“a、an”更大。如:“广、逛、筐、框、旷、炕、缸、窗、床、闯、”典型的反义词有:“chang长、duan短、xiang镶、qian嵌”

“ao”常表示“相对封闭的空间”或者“高空”有时也指“半圆形”如:“套、掏、涛、冒、帽、铆、罩、窖、勺、舀、槽、搅、扰、绕、鞘、铐、牢”。

“ong”表示“圆形、庞大的、有份量的”,如:“洞、栋、冬、筒、捅、通、桶、瞳、弓、公、宫、功、巩、轰、洪、宏、鸿、虹、孔、窿、钟、龙”。其中“洞、栋、筒、捅、通、桶、弓”既有“o圆形”之意,又有“ng长”之意。

“ing”表示“大的范围和体积”但是和“细小、薄”有关系,如:“青、清、晴、静、净、精、镜、颈、柄、饼、屏、平、瓶,并,拼”其中“清、晴、静、净、精”都有“在大的范围内较纯洁而无小杂质”的意义指向。

有的音节既包含有小口形的发音,又包含大口形发音或鼻腔共鸣发音,这类音节有时表示兼具两种特征的事物和特征,如“细而长或者薄而大”,“一部分小另一部分大”。如:“丁、钉、茎、秧、柄、饼、屏、平、量、梁、桨、疆、墙、枪”。

(2)爱哥哥——《红楼梦》里湘云总会故意叫宝玉“爱哥哥”(二哥哥)。

(3)《红楼梦》的护身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8、语义与停顿、句调

(1)语义与停顿

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从对方口里得到某种信息,常常半说半停、遮遮掩掩,趁对方不注意的情形下,主动说出来。一旦对方意识到时,已经悔之晚矣。

[1] 你来……不来……

[2] 你去过……

[3] 你喜欢……

(2)语义与句调

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的变化。

[1] 升调:表达反问、疑问、惊异、号召的语义。

A、难道我是一个小孩?

B、王小明来了吗?

C、这件事是他办的?

D、同志们,冲啊——

[2] 降调:表达陈述、感叹、请求的语义。

A、我们一定要登上月球。

B、长城多么雄伟啊!

C、杨利伟,您再给我们讲一讲遨游太空的故事吧。

[3] 平调:表达严肃、冷淡、叙述的语义。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B、少说闲话,随你处理吧。

C、大伙儿都说陈老头儿是个厚道人。

[4] 曲调:表达含蓄、讽刺、意在言外的语义。

A、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

B、哎呀呀,你这么大的力气,山都会被你推倒呢。

C、天雨路滑,走路要小心呐。

第二次课

(二)语义与文字:四种造字法

1、根据造字法推测语义

要点:熟练分辨常用字的造字法,并理解造字原理,然后灵活运用这些原理来解释词义。

象形:日月木口刀一又

纯象形符号独

指事:本末朱甘刃上下寸叉体

四纯象形符号+ 指示性符号

体会意:明休林森品吠看涉伐磊晶

纯象形符号+ 纯象形符号合

形声:晴朗桐株沐衬问汊杈体

形旁+ 声旁

指事←——象形——→会意

|

形声

我们选择这些字作代表,是想再现或展示先民历尽艰辛才找到的四种造字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象形是基础,加上一点指示性的符号,就成了指事,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全表意的象形符号组合起来,就是会意,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合起来,其中有表音的,也有表意的,就是形声了。于是,独体、合体,自然分明。

体现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知心理。

对于现行汉字造字法的分析,并非难在造字原理的运用,而是难在面对简化后的汉字,不知道如何还原成古体字。只要你能还原成古体字,就迎刃而解了。

《说文解字》,不断积累如何辨求字的本义的知识。

2、根据用字法推测语义

二用:假借——令、长

转注——考、老

3、“右文说”:正确运用王圣美的“右文说”来推测字义。

浅、贱、钱、栈

4、根据字形推测语义

(1)书法:汉字书法艺术是一块瑰宝,不同的字体可以表示除了字的本义以外的不同的意义。(略)

(2)艺术字:按照某种理念设计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字。

是推铅球、掷铁饼、跑步,还是……总之是运动吧!

以上三字的颜色和造型能让你想到什么含义?

(三)语义与词

1、单义与多义(略)

一般情况下,科技术语、专有名词、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是单义词。其他为多义词。

2、同义与反义(略)

3、同音词(略)

我们正在开会。他能说会道。

她不喜欢花。我今天花了五元钱。

4、色彩义:

(1)语体色彩——书面语、口语

(2)感情色彩——褒、贬、中

(3)形象色彩——形态(马尾松)、动态(垂柳)、

颜色(绿洲)、声音(乒乓球)

5、民族义:

俄语“说狼,狼来。”

汉语“说曹操,曹操到。”

汉民族以称“龙的传人”、“将门出虎子”为自豪,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狐狸——西方是“聪明”义,汉语是“狡猾”义。

6、风格义:

(1)语体风格:

公文语体——简明、准确、平实、庄严。

科技语体——精确、严谨,通俗、明快。

政论语体——庄重、谨严。

文艺语体——散文:繁丰、藻丽;韵文:含蓄;戏剧:通俗、明快。

(2)个人风格:文如其人。婉约派、豪放派。李白、杜甫。

7、时代义:

小姐、同志、公子、先生、兄

8、文化义:

黄色——土地、黄金,神圣、皇权,尊贵、崇高、庄严、国土等。黄色——反动、色情、淫秽。

毛泽东、周恩来——吴卫东、黄怀东、黄怀周

“二”的文化含义

阴——

太阴、少阴

乾(天)、坤(地)、坎(水)、离(火)

太极

四象

八卦

万物

阳——

太阳、少阳 震(雷)、艮(山)、巽(风)、兑(泽)

“二”是偶数之首,其他偶数均为“二”的倍数。汉族崇拜偶数,认为偶数是大吉大利的。

二——两、俩、双、对、偶、再

文化生活:近体诗特别讲究对偶,造字运用对称结构(小、火、水、辩、双、两、二),建筑、雕塑、剪纸、美术等讲究对称均衡,送礼也注重成双成对。

9、词义演变:

(1)原因:外部原因(社会变化、人的认知)、内部原因(词汇系统)

A、外部原因

a、社会变化:厂,本义是“没有墙壁的马房”,由于生产发展了,就有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场所”的新义。灯,原是“用油燃点的照明工具”,后来用电照明,就有了“电灯”一词。

↗法则

b、人的认知:道——路——途径→方法

↘规律

“神、鬼、天堂、地狱”有先后两种不同的理解。

B、内部原因

汤:热水(古)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今)(因今天已有“热水”、“开水”)

深:从上到下或从里到外的距离(深度)深奥(不容易懂)深厚(感情上关系上密切)深夜(时间久)

浅:浅显、浅薄

(2)途径:

引申:深

比喻:包袱(思想或行动的负担)

(3)方式:

[1] 词义的缩小

禽:鸟兽的总称——专指鸟类。

臭:一切气味——专指难闻的气味。

[2] 词义的扩大

嘴:鸟的口——一切动物的口,甚至比喻一切事物的出入部分,如茶壶嘴。

[3] 词义的转移

“心腹、耳目、风雨、冻结、豺狼”:词义都转移了。

10、词语的联想义

指由某个具体的词语从它的声音、形象、色彩、意义出发想象出它与时代某特定意义紧密相连的含义。

(1)火——温暖、革命,

(2)太阳——光明、温暖、毛泽东

(3)花——姑娘、美丽、花心

(4)武警广西边防总队医院《健康通讯》(2006、3)

开心乐园·男人与电脑

美国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研究,终于得出男人的结论:

20岁的男人是“奔腾”;30岁的男人是“日立”;40岁的男人是“微软”;60岁的男人是“松下”;70岁的男人是“联想”。

(5)《创业史》里的江波、江涛——想象到象波涛之势的大革命年代。

(四)语义与歧义短语

1、语音造成歧义

[1] 原来住在这里

[2] 想起来了

[3] 咬死/猎人//的狗

[4] 游船、油船、邮船

(语气语调)(本音、轻声)(停顿)(同音词)

2、多义词造成歧义

[1] 往华北调

[2] 要来了

[3] 给他去

(向、从)(将要、)(得到)

3、句法造成歧义

[1] 出口产品

[2] 唱好歌

4、语义指向造成歧义

[1] 批评的是小陈

[2] 鲁迅的回忆

[3] 鸡不吃了

语义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 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

语义学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一词多义指一个词项具有多个相关义项的语言现象。新义项的产生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盲目的, 而是人类认知参与下语言历时变化的结果, 因此认知角度的一词多义研究能够比较清楚地揭示一词多义的根源与本质。新义项以基本义项为核心, 按照辐射型或链接型方式排列, 构成一个词项意义的原型范畴。人们总是从基本义项出发, 主要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等方式, 将新义项赋予现有词项, 从而使一词多义现象表现出明显的认知理据性。 关键词: 认知; 一词多义;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Abstract:Polysemy is the linguistic phenomenon in which a lexical item has more than one related meaning. It is the diachronic result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facilitated by human cognition. New meanings, centering on the basic meaning and arranged in a radiant or linear manner, form the prototypical category of a w ord. People tend to attach new meanings to a lexical item by w ay of categorization, metaphor and metonymy, which results in the striking motivational features of polysemy. Key words: cognition, polysemy, categorization, metonymy, metaphor 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 即一个词可能会承载二种以上的意义, 语言学家将此语言现象称为一词多义现象。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的数量, 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减轻了人们词汇记忆的负担,是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有效的途径,是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语言手段。因而,一词多义现象一直成为了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做过众多的研究, 其中主要有: K atz 和Fo rdo r( 1963) 基于组词间的类似性提出的语义成分分析法(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 由德国学者J. Trier 提出的词在语义上是互相联系的完整的词汇系统语义场理论以及传统的真值语义分析。传统的语义学理论更多地将它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 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 传统的语义学理论终究没有看清词义变化和一词多义的关系, 也未能充分地解释一词多义现象形成的缘由。本文试图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运用范畴化的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方式,发展模式以及认知手段进行研究。 1.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 认知语言观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及对语言形成的本源作用, 但更强调人的认知的参与作用, 认为语言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世界, 而是由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作用之。所谓“心生而言立” , 其认知模式是: 客观世界—认知加工一概念生成一语言符号(赵艳芳,20 0 1 : 3 5 )。Lakof与Jo h n s o n (1 9 8 0 : 1 9 5 : 1 9 9 9 ) 以及L a k o f (19 8 7 )根据他们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 人类的认知、概念、意义、推理和语言等均源于对客观外界的感知和经验, “体验哲学和C L (cognitive linguistics ) 认为认知来源于实践, 语言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 (王寅, 2 0 0 5 : 1 6 )。认知是和语言不可分的, 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和发端。语言是由客观世界, 人的认知体验, 社会、文化历时与共时价值观及其语用因素促动形成的、具有动态演绎、延异性质和形态的象征符号系统和精

现代语义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束定芳(1962—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隐喻学,现代语义学收稿日期:1999112118 2000年第7期 总第135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7Serial №135 现代语义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上海 210083) 提 要:本文简要回顾了语义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准备阶段、词源学阶段、结构主义阶段和现代多元化阶段。作者 指出,现代语义学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学科、跨学科、多层次、多视角。现代语义学词义层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语言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影响,而在句子层次上的研究则受到了逻辑语义学的影响,因此,作者认为,认知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是现代语义学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语义学;词义;认知语义学;形式语义学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major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modern semantic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Then the author focuses his discussion on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 as of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emantics ,which ,in the au 2thor ’s view ,are multi-disciplinary ,multi-level ,multi-perspective and cognitive in nature.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exical semantics and formal semantics are heavily tainted with cognitive and logical concepts and the situation will not be likely to change any time soon. K ey words :semantics ,lexical meaning ,cognitive semantics ,formal semantics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07-0028-05 引言 语义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因为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语言意义的本质发生了兴趣。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规约论”和“自然论”的争论,中国古代的“名”与“实”之争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对语言意义问题的最早关注。中国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小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语言文字意义的研究。 英语中现代意义上的“semantics ” (语义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语文学家Michel Breal 使用的。1894年,在美国语文学会的一次会议上,Breal 宣读了一篇题为“被呈现的意义:语义学中的一个要点”的论文,第一次使用了“semantics ”这个词。其实,英语中的“semantics ”来自于法语中的“seman 2tique ”,其意思是“语义的变化”。也就是说,当时的语义学研究的是意义的变化。1900年,Breal 出版了英文版的《语义学:意义科学研究》,对语义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该书的法语原版出版于1897年。Palmer 在评价这本书时说过,“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好书,很可惜被人们忽视 了。” (Palmer ,1976:Introduction )一、语义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根据语义学近100年来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我们可以把语义学研究概括为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二)词源学阶段;(三)结构主义阶段;(四)多元化阶段。 语义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时间跨度大约是1825年至1880年。19世纪末,两个重要的因素为语义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兴起。历史比较语言学是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有自己独立的理论目标、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是浪漫主义诗人对词语的特别兴趣。为了诗歌创作和评论的需要,他们对各种词汇,如古词、生僻词、俚语、长词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修辞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都对语义研究的兴起、发展和自主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时在德国Halle 大学开设拉丁语文学的德国学者Christian Karl Reisig 曾提出过语法的三分说。他把语法研究的内容分为:符号学(semasiology )、词源学(tyemology )和句法学(syntax )。其中,符号学的目标就是研究语义变化及其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目标及方法之一

分支。小学主要由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组成。训诂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语言意义变化的学科。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训诂学的鼻祖”的著作是《尔雅》,它实际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分类词典。它由叙篇(已亡)、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释官、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等十九篇组成。《尔雅》对古代词语变迁的轨迹记载和解释得特别清楚。例如《尔雅·释天》在对几个与“年”有关的同义词的解释时指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训诂学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其重要贡献包括:(1)据部首将文字的形体分为540部;(2)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法则来解释字形;(3)用以形说义的方法来解释字的本义,用”读若”和形声声旁来说明字音等。(陆宗达,2002) 在欧洲,现代语义学的发展一方面与修辞学、语文学有关,另一方面与19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密切相关。早期的语义学就主要研究语义变化的类型、方式和原因。1883年,法国语文学家Breal发表的一篇论文把语义学这一新学科的目标明确规定为研究意义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根据逻辑学和语文学等标准对意义变化的方式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类。 20世纪的前30年间,语义学逐渐摆脱了传统修辞学中X畴概念的束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文明史等邻近学科吸取营养,对语义变化过程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现代语义学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深刻影响。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语言的共时状态是一种有组织的结构系统,其中的成分互相依赖,个体的意义取决于它与系统中其它个体的关系。语义学家们把这一原理应用到了意义变化的研究中。其中杰出的代表是德国的Jost Trier。他通过对德语中有关“知识”词语的

产品语义学大纲

《产品语义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的性质、任务及适用专业 (一)课程性质 《产品语义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从设计符号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意义、传达、语境、修辞等概念进行了阐述,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新的设计思考的角度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并且引导以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广泛扩展思路,帮助学生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符号的关联性和语言学中的修辞方法展开发散思维与联想,以期觅得产品预定概念和意义的最佳传达途径,并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起辅助作用。 (三)适用专业 适用于工业设计本科专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基本内容(含章节的重点、难点等) 第一章设计符号理论概 述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符号的理论意义、符号理论发展简史、设计符号的特性以及文化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重点:设计符号的特点。 难点:文化与符号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产品语义学概述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学的概念、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影响产品语义理论的诸多新观念以及产品语义学对我国设计发展的价值。 重点:产品语义学的缘起与发展。 难点:产品语义学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三章产品的语义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语义的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重点: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难点:产品语义的诉求层面。 第四章产品语义的传达 基本要求:了解意义的来源,学习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约定。进而对产品语义有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理解,使学生以使用者的角度认知产品、以及了解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 重点:传达的概念与过程、语义传达的类型。 难点:使用者心理模型和产品语义实现的条件、产品语言的局限性。 第五章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基本要求:了解产品使用情景语境,产理解产品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以及产品语义设计程序,了解修辞在产品语义表达中的应用及价值。 重点:产品说服功能与语义设计程序、产品语义传达的有效思维方法。

[语义学,事实,条件]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理论的发展分析

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理论的发展分析 在自然语言中,我们把形如如果p,那么q 的语句称为条件句。而条件句涉及逻辑学的核心问题推理,或者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全部逻辑,至少是旨在刻画推理的逻辑,都建立在澄清和研究若 A 则 B的真值和涉及此类条件句的推理的形式有效性之上。①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条件句分为直陈条件句和反事实条件句,条件句关注最多的就是后者,不仅因为它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还由于它有不同于一般条件句的自身特点。通常人们认为前件为假的条件句为反事实条件句,但前件为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客观事实上是假的,另一种是主观认定是假的 ( 而客观事实是真的) 。客观事实上为假的反事实条件句,例如,我为昨天开会迟到而感叹地说如果我没有迟到,我就不会被批评了。主观认定是假的反事实条件句,举个例子,我们学校举行元旦晚会,张三很有表演才华,他的节目是压轴戏,最后我没看完提前回家,第二天见到张三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要是你参加了昨天的晚会,节目会更精彩。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而言,我表达的是一个反事实条件句,尽管我所说的与客观事实是一致的。本文中我们用□表示反事实条件句的逻辑符号,用 p□q 表示反事实条件句如果 p,那么 q。 历史上人们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刻画它,这些方法大致来自三个方面的: 语形的、语义的和语用的,而从语用学角度刻画反事实条件句起步较晚,文献较少,本文主要从语义学的角度综述了反事实条件句理论的发展。反事实条件句语义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静态语义学向现代的动态语义学的发展。 一、用传统的静态语义学理论刻画反事实条件句 我们知道,传统逻辑语义学对意义的理解就是它的成真条件,这种意义理论描述的是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的静态关系,因此是静态语义学。实质蕴含理论、严格蕴含理论、可共存性理论和 Stal-nakerLewis 可能世界语义学理论都属于传统的静态语义学理论。 ( 一) 实质蕴含理论 实质蕴含源于古希腊斯多葛学派,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其核心思想是: 不考虑前后件之间的联系,条件句的真值由它的肢命题的真值决定。它的逻辑特征是: 如果有 p,就必然有 q,而没有 p 是否有 q 不能确定。根据特征,我们知道,条件句在三种情况下是真的,即 p 真 q 真,p 假 q 真,p 假q 假。这条进路除了会出现违反人们直觉的怪论( 假命题蕴含任何命题,真命题为任一命题所蕴含) 外,还会与自然语言的使用不符。问题就出在后两行,因为根据真值表,如果前件假,而不管后件为真还是为假,整个条件句都是真的,而这与反事实条件句不符合。这样一来,所有的反事实条件句都是真的,因为反事实条件句前件假。如: ( 1) 如果我念了博士,我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 2) 如果我念了博士,我也不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人们通常会认为 ( 1) 是真的, ( 2) 是假的,而不会根据实质蕴含的真值表认为两句都是真的,因为这样做太违反直观了。除此之外,运用实质蕴含理论刻画反事实条件句,导

语义学和语用学练习1

Chapter 5 Semantics Ⅰ.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1. Dialectal(方言的)synonyms(同义关系)can often be found in different regional dialects such as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but cannot be found within the variety itself, for example, within British English or American English. F 2. Sense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while the reference deals with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the linguistic form. F 3. Linguistic forms having the same sense may have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 4. In semantics, meaning of language is considered as the intrinsic and inherent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 of experience. F 5. Contextualism is based on the presumption that one can derive meaning from or reduce meaning to observable contexts. T 6. Behaviourists attempted to define the meaning of a language form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T 7.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the sum total of the meanings of all its components. F 8. Most languages have sets of lexical items similar in meaning but rank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degree of formality. T 9. “It is hot.” is a no-place predication because it contains no argument. T 10. In grammatical analysis, the sentence is taken to be the basic unit, but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the basic unit is predication, which is the abstrac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T Ⅱ. Fill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one word which begins with the letter given: 11. Seman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12. The conceptualist view holds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refers to. 13. Reference means what a linguistic form refers to in the real, physical world;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14. Words that are close in meaning are called synonyms. 15. When two words are identical in sound, but different in spelling and meaning, they are called homophones(同音/形异义词). 16. Relational opposite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17. Componential(指数)analysis is based up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vid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18. Whether a sentence is semantically meaningful is governed by rules called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which are constraints on what lexical items can go with what others. 19. An argument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s) in a sentence. 20. According to the naming theory of meaning, the words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Ⅲ. There are four choices following each statement. Mark the choice that can best complete

语义学与翻译

语义学与翻译 【摘要】语义学是从哲学和语言学方面研究意义的一门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不同学科的相互影响,对语义的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20~30年代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对以后的语义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卡纳普为代表的“学院派”语义哲学家认为,现代逻辑的主要任务是对“理想”的语言作语法(句法)的语义描写和分析。所指“理想”语言的语义即联结语言符号和世界可见现实或可感知经验的纽带。在他们看来,自然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原始的、模糊的、不精确的和容易混淆的。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夫提出了语言相对论,认为说话者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决定了说话者的感知和思想框架。到40年代,剑桥学派代表人物g.e.穆尔及l.维特根斯坦又提出了“普通语义学”理论。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乔姆斯基等创立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自然语言的句法结构提出更深刻的见解。 【关键词】语义学;翻译;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一、定义 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里是这样给语义学定义的“semantics examines how meaning is encoded in a language. it is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meanings of words as lexical items, but also with levels of language below the word and above it, e.g. meaning of morphems and sentences. the following are what the key concepts look like: semantic components, denotation of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 摘要:本文综述概括了认知语义学的六个基本特征,以期更好地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内涵与理论效力,并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它们是:意义即概念化、意义的主要基础是感知、语义成分基于空间和拓扑物体、基本认知模型是意象图式模型、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且部分地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原型特征。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基本特征;理论效力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what cognitive semantics is and what it can do in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nd cognition. The six tenets are: semantics is conceptualization, meaning is perceptively grounded, semantic elements are spatial or topological elements, cognitive models are primarily image-schematic, semantics is the basis for syntax which is at least determined by semantics, concepts show prototypical effects. Key words: cognitive semantics; basic tenets; theoretical power Title: The six basic tenet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1. 引言 语义学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传统:客观途径和认知途径。客观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是客观外部世界中的某物,即句法结构向客观世界(包括可能世界)物体的映射,因而常用真值条件来定义。那么,语言的意义与语言使用者没有关系。而认知途径认为,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即心理实体,是语言构成成分向认知结构的映射。语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次要的,而且只有在认知结构确定下来以后才能确定下来。那么,意义独立于真值。外部世界的作用只有在考察认知结构与它的关系时才被考虑进来。 根据Talmy(2000:5)的论述,认知语义学研究概念内容及其在语言中的组织方式。概念内容不但包括意念(ideational)内容,还包括情感、感知等体验内容。认知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最重要部分,它的一些基本主张也就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特征。下文将分别讨论。 2. 意义即(认知模型中的)概念化 这一命题标志着认知语义学同传统语义学的根本分歧。传统语义学的基本取向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的认知观和语言观可以表述为(Lakoff 1987;163): 客观认知:思想是抽象符号的操作。符号的意义对应于外在世界的实体和范畴。因此,大脑可以表征外部世界,折射(mirror)自然。 客观概念:概念是表达下面两种关系的符号:1)符号与概念系统中的其他概念有关联;2)与客观现实世界或可能世界的实体和范畴相对应。 传统语义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总是与可能世界相联系,如命题是可能世界与真值的函数。 认知语义学认为,意义存在于脑海中,即语言的意义是语言表达式向认知或心理实体的映射。这一观点否定了真值条件在确定语言的意义中的首要地位。相反,由于真值是认知结构与世界的关系,那么,语言表达式的真值就是次要的了。 但是,意义即概念化的观点不同于Fodor的思维语理论,虽然他也是用心理实体来表征语言的信息。Fodor的思维语理论指的是,说话人根据一组内在的规则计算语言的推理并形成语言回应。构成思维语的心理实体形成语言,语言的句法结构由一组组递归性规则管辖。事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semantics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meaning, which studies literal, structural or lexical meaning conveyed b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concerned with is the denotation of the word,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 phrases and sentences not the possible connotations. It is context independent, de-contextualized.and it deals with what is said. while pragmatics is a study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which studies non-literal, implicit meaning.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language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is context dependent, contextualized. What we concerned is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a speaker and interpreted by a listener.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we can see that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both concern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But they research the different sides of languag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study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s of semantics i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need to know is their meaning, sense , reference and presupposes. Different words ma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the same one word may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And one word may belong to another word. So we can conclude the words to these relations, Such as synonymy, polysemy, homonymy,hyponymy and antonymy. And when we talk about the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 ,we may think of presupposes. Whether it is right under the presupposes. All those are semantics. It would not change with the

语义学的总结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一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 1. 古希腊的语义研究 2. 中国古代的训诂学 3. 中外语文学的研究重点 a) 西方:注重语法、语音 b) 中国:注重语义、字义 二传统语义学 1. 语义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于19世纪末从词汇学中分立开来 2. 传统语义学的形成 3. 传统语义学的研究和成果 a) 阐明了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 b) 词义与概念的关系 c) 词义的色彩 d) 多义词、同音词、同义词、反义词 e) 词义的演变 4. 中国的语义学研究 5. 传统语义研究的弱点与影响 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 1. 现代语义学兴起的背景:信息科学的出现 2. 现代语义学的流派 a) 结构语义学 b) 解释语义学 c) 生成语义学 d) 菲尔默的语义理论 e) 切夫的语义理论 f) 逻辑-数理语义学 3. 我们对现代语义学的看法 a) 百家争鸣优于一枝独秀 b) 各家理论都有优劣 c) 不能离开语义认识语言、分析语言 d) 现代语义学否定了传统语义学的一些东西,也继承了传统语义学的一些东西 e) 现代语义学仍然很粗疏,不够成熟 4. 我们在当前的汉语语义研究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a) 我国的汉语语义研究起步较晚 b) 西方语义学不能直接洋为中用,原因有二: i. 研究的语言不同 ii. 哲学基础不同

第二章我们关于语言语义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 1. 手、语言、人脑是人类进化的产物 2. 文字和计算机对加强和延伸语言的作用很重要 3. 计算机是语言继文字之后的又一次突破 二语言的功能 1. 语言是交际工具 2. 语言是思维工具 三语言结构 1. 语言包括语音、语法、语义三个部分 2. 语义作为语言结构的重要价值 四语义系统 1. 语义与语音、语法的不同 2. 语音、语法、语义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3. 语音、语法是为语义服务的,语义不是为语音、语法服务的 4. 语音、语法的研究对研究语义的意义 五语义单位 1. 各种语义单位 a) 义位:义项 b) 义素:义位的组成部分 c) 语素义:构词语素的意义 d) 义丛:词组的意义,是义位的组合,有固定义丛和自由义丛之分 e) 句义:句子的意义 f) 言语作品义:言语或作品的篇章意义 g) 附加义:某些义位、句义和言语作品义的附加意义成分 2. 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 a) 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 b) 语义单位与语法的关系 c) 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 六语义类型 1. 广义的语义 a) 反映义 i. 基本义和附加义 ii. 指称意义与系统意义 b) 语法意义:汉语中各种语法成分的内容 2. 狭义的语义:语义学研究的语言、言语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 七人是怎样认识语义的 1. 认识义位 2. 认识义丛、句义和言语作品义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蒋勇(1966— ),讲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文学收稿日期:2000103126(修改稿) 2000年第7期 总第135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0,№7Serial №135 分解语义学与认知语义学的对比分析 蒋 勇 (复旦大学外文系,上海 200433) 提 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两种主要的语义学流派。分解语义学认为语义就在言语容器之中,语义与认知者的百科知识 和理解过程无关。认知语义学吸收分解语义学认为概念可以解析的观点,提出语义与认知者的概念结构和解读策略有关。依据这种认知论,本文提出言语信号在与认知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借代的功能。 关键词:分解语义学;认知语义学;框架理论;言语的借代功能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two main schools of semantics.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proposes that meaning is objectively right there in the linguistic container and that meaning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ognizants πencyclopedic knowledge and their understanding.Cognitive Semantics incorporates the idea of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that concepts can be dismantled ,and argues that meaning is relative to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ing strategies.Based on this cogni 2tive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finally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language plays a metonymic function in its interaction with cognizants πconceptual systems. K ey words :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cognitive semantics ,frame theory ,metonymic function of language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0)07-0002-04 1.Katz 的语义分解理论简介 较早在生成语法框架内进行语义分析的的方法是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 Analysis )。(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Katz ,1972)我们将以Katz 的分解语义学(Decompositional Semantics )为主要评述对象。该理论的两个最主要的观点是: 语义规则的生成性:语义规则如句法规则的原理一样,是循环规则。如同用有限的句法规则解释无限多样的句子结构的思路一样,分解理论也是用有限的语义规则通过循环反复使用,可以生成无限多样的语义结构。 语义的构建性:句子的语义是通过语法和语义规则从词、词组到句子层层累建起来的。 Katz 的分解理论从这两个观点出发,建构复合句子的语法成分和语义词典的规则。Katz 的理论有三大目标: (1)确定词项的语义; (2)给出由词语的意义到词组的意义,再由词组的意义到句子的意义的建构规则; (3)用一种分析所有语言都适用的元语言(metalan 2 guage )来进行语义分析。上述的第一个目标通过给词项建 立语义词典得到实现。第二个目标通过投射规则和选择限制将词语的语义组合成句子的语义而得到实现。第三个目标试图使用一种分析各种语言时通用的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s )或语义原初元素(semantic primitives )得以部分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1 Katz 的语义词典让我们用“bachelor ”来观察Katz 的语义词典。(Katz &Fodor ,1963;Katz &Postal ,1964)“Bachelor ”的词典信息包括如下: bachelor {N} a.(human )(male )[one who has never been married ](单身汉) b.(human )(male )[young knight serving under the stan 2dard of another knight ](青年侍从骑士) c.(human )[one who has the first or lowest academic de 2gree](学士)

语言学复习重点

一、Antonymy(反义词):(书本P70) 1.Gradable antonyms(分程度反义词):a matter of degree. eg. Old—middle-aged—younghot-warm-cold https://www.360docs.net/doc/1d13458311.html,plementary antonyms(互补关系):a matter of degree between two extremes. eg. Alive—dead; male—female 3.relational opposites(关系反义词):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eg. father-son; teacher-pupil; doctor-patient;buy-sell;above-below 二、Paul Grice(保罗·格莱斯)提出的两个概念(书本P86) 1.conventional implicature(规约含意,约定俗成的):is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meaning of certain words in the language. eg. He is rich but he is not greedy. 2.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特殊规约隐涵):is inferred by the hearer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text of communication. eg. A:Where is the steak? B:The dog looks very happy. 三、Charles Hockett(霍凯特)提出的人类语言的识别特征之一(书本P8) Arbitrariness(随意性):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eg. Rumble, crash, cackle, bang 四、Free morpheme(可独立存在的):a morpheme which can be a word by itself. eg. boy(书本P33) 五、新构词(书本P99) 1.blending(拼缀,紧缩法):a blend is a word formed by combining parts of other words. eg. Smog --- smoke+fog; motel---- motor+hotel 2.acronyms(首字母缩写,词首字母缩略法):are words derived from the initials of several words eg.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 六、Languageaptitude(语言能力倾向,语言学能):the natural ability for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书本P164) 七、Semantic Changes(语意变化):(书本P102) 1.semantic broadening(扩展,意思越来越广,语义扩大化) 2.semantic narrowing(意思变小) 3.semantic shift(转换) 八、indirect speech act(间接言语行动):which aimed to explain indirect language in the light of the speech act theory.(书本P84-85) 1.The primary speech act is the speaker’s goal of communication while the seconda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