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宝岛--海陵岛

中国十大宝岛--海陵岛
中国十大宝岛--海陵岛

入选中国十大宝岛--海陵岛

阳江悠阳旅游网整理

在3月刚刚面向全球发布的“2013中国海洋宝岛榜”中,广东阳江海陵岛连同钓鱼岛、黄岩岛、西沙群岛等美丽海岛一同入选中国十大宝岛行列。这是自2005年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等机构发起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后,海陵岛获得的又一美誉。此次海陵岛入选中国十大宝岛,专家给出的评语是:“南海Ⅰ号,丝路水道”。

是的。海陵岛的美不仅在于阳光、沙滩与海水的完美结合,更耐人寻味的是其触动人们灵魂深处的人文气息。漫步海陵岛,既能享受风光毓秀的十里银滩,也能触摸千年不腐的海底古沉船,倾听“南海Ⅰ号”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诉说。

1、如诗如画的海陵岛

如诗如画的海陵岛被誉为“一颗镶嵌在南中国海岸上的明珠”。海陵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端的南海北部海域,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香港、澳门,是广东省第四大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国内外不可多得旅游度假圣地。

这里点缀着12处风景各异的天然海滩,世界罕见。到海陵岛就要看大海,这里的十里银滩,八峰拥护,前海后湖,沙质滑润细腻,洁白如雪,水质优良,宜于嬉水。十里银滩位于海陵岛南面,风光毓秀,视野开阔,与石角滩接合成螺线型,总长9.5公里,宽60至250米,面积3.45平方公里。它于1994年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评为中国最大的海滨浴场。

如诗如画的海陵岛,受到古今中外名人的普遍赞誉。陶铸主政广东时曾以“一道长堤接翠微”来赞美海陵岛。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做客海陵岛时,留下了“峰眉如黛翠如环,破镜迷离烟雾间;昨夜双鱼何处所,戙船多在海陵山”的诗句。美国纽约海岸规划局长饶基仁参观海陵岛时,由衷地感叹海陵岛拥有世界无污染的最美丽的沙滩,堪与任何第一流国际海滨旅游区相媲美,堪称“世界之钻”。而美国夏威夷市长山诚先生到海陵岛时也将十里银滩视为“上帝的杰作”。

信步岛上的东、南和西南部海滩,谁能不被那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山光海色所陶醉?从海陵大堤到北部的力岸滩,从岛东金沙滩到雪流湾、南湾、十里银滩,从大角湾、北洛湾到马尾湾,数十公里长的浮白色海滩随着海岸线的曲折起伏,像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静静地蛰伏在海岛的边缘,护卫着岛上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宁静,水乳交融般地构成世上最美丽的衬托。每一段海滩又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或水浅波平静如处子,或涛急浪涌势如猛男,或石景斑斓美胜龙宫,或海碧沙白宛如仙境,且每一滩都与近邻的山峦、小岛共同构成山奇水妙的综合景区。海陵岛的海滨风光,是一幅妙趣横生的天然山水画,是一曲高潮迭起的大海乐章,恰如其分。

2、“南海Ⅰ号”见证海上丝路辉煌

如果说海陵岛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令人心生向往,那她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值得您细细品味。在风光旖旎的十里银滩上,耸立着一座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内放置着一艘千年不腐的海底古沉船“南海Ⅰ号”。

“南海Ⅰ号”为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1987年被发现于距阳江市海陵岛30多海里的海域。“南海Ⅰ号”是在“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上发现的珍贵文化遗产,见证着广东及海陵岛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南海Ⅰ号”打捞出水的成千上万件湮没八百多年的瓷器、石雕、朱砂、木梳、铜环等珍贵文物,连同昔日的沧桑与华彩、磨难与辉煌,连同漫长而曲折的“海上丝绸之路”,一起穿透千百年时光,横亘于中华民族恢宏的史册上。在这里,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先人们驾驶着古船,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乘风破浪,把中华文明传到世界各地的伟大壮举,

自豪感油然而生。

海陵岛还有丰富的人文和历史景观,南宋英雄宋太傅张世杰抗元兵败,覆舟溺死并安葬于岛上,如今的海陵岛仍存有宋太傅的庙址和陵墓。太傅墓,位于岛东力岸村,距平章约2公里山路,里面现存的太傅墓直径16.6米,横宽28.35米,仅留一块高1.8米宽0.8米的青石墓碑在墓门外,虽历经数百年风雨,题刻却依然清晰,端立于海陵岛,向游人讲诉那个古老而悲壮的故事。

除此之外,海陵岛还有灵谷庙、古炮台、镇海亭、观音阁等10多处,每一处都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灵谷庙位于海陵岛东北部的灵谷村,庙址在村首,庙门口西向,正对浅海湾,正殿的供台主位是战神”灵谷公”,神坛两侧有真人大小彩塑,每年香客如云,声名远播。传说中为海陵岛背水解困的灵龟,千年后化为石头,静卧在金沙滩边,石龟翘首上苍,仿佛在为人们祈求幸福平安。到这里参观的游客都为这块传神的石头惊叹不已,这里亦成为海陵岛著名的景点之一。

3、迈向全国一流生态休闲旅游岛

美丽的宝岛海陵,在1992年成立了“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海陵岛的经济开发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如今的海陵岛,拥有首批国家海洋公园、中国最佳滨海旅游度假胜地、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水下考古基地、首批国家级中心渔港等闪亮名片。

2012年,海陵区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世界水平的国际生态旅游岛”的目标,积极实施“创新驱动、项目带动、旅游拉动、环境推动、文化鼓动”五大战略,全力抓好“三个十”工程计划,精心打好“思想解放、项目推进、环境整治、综合改革”四大战役,海洋经济活力凸显,全区滨海旅游业接待游客4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9%。

2013年,海陵岛又吹响了“打造深蓝渔业的集聚地、美丽阳江的示范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旅游岛,努力勇当幸福阳江的排头兵”的号角。海陵区将依托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加快精品项目建设,深度开发海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着力打造岛东历史文化旅游区、岛西大众休闲度假区、岛南国际度假集聚区、岛北滨海生态休闲区和岛中山地生态休闲区等五大旅游板块,加快推进保利湾区、恒大文化旅游城、敏捷雪流湾综合度假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广东海洋历史博物馆、国家海洋公园、大飞洋游艇产业度假区、顺峰马尾岛北洛湾旅游度假区、飞鹅岭风电公园等高端精品旅游项目建设,使海陵岛成为阳江旅游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广东打造粤西“黄金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中国海洋宝岛榜评选背后的故事

2013年是“中国海洋旅游年”,为了引导广大旅游者和社会各界积极树立“亲岛、爱岛、游岛、绿岛、护岛”的良好意识,在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世界遗产研究院、亚太环境保护协会、全球绿飘带行动联合会、中国城市研究院、中国城市旅游杂志社的联合主持下,根据海岛知晓率与美誉价值,海岛历史文脉与国土地标价值,海岛资源环境禀赋价值,海岛景观美学价值,海岛旅游休闲可塑性价值,科学考察、生态保护或文化价值,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价值等7项指标,采取简洁式口碑调查法,对包括公众、专家、媒体口碑等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100个美丽海岛,于2013年3月13日面向全球发布“2013中国海洋宝岛榜”,包括钓鱼岛、黄岩岛、西沙群岛和海陵岛等在内的100个中国大陆及港澳台著名岛屿入选,其中,广东阳江市的海陵岛入选“中国十大宝岛”。

2013年,是我国首次将海洋作为年度旅游主题,以“美丽中国,海洋之旅”为主题口号,提出海洋旅游年要加强对海洋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推介,引领开发海岛观光、邮轮游艇、滨海休闲度假、创意文化等海洋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打造旅游新亮点。

我国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海岛是我国海洋国土宝贵的组成部分。该榜单旨在倡导公众亲岛、爱岛、游岛、绿岛、护岛,将有利于从民间角度促进中国海岛开发空间格局不断优化,海岛资源开发能力不断提升,海岛地区

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海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海岛旅游形成热潮。

为什么说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在古老的历史上,中国关于钓鱼岛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时中国的台湾和钓鱼岛邻近着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叫琉球,隋炀帝曾派使臣朱宽召其归顺。到了14世纪,明太祖威震四方,琉球王乃正式进贡朝廷,成为藩邦属国。 1372年,中国人杨载首先驻足钓鱼岛。明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对钓鱼岛有详细记载。其间明人在台湾辖区钓鱼岛采珠集药、捕鱼开发从未间断过,这些在明嘉庆11年陈侃所著的《使琉球录》中也有清楚记载。明朝中叶,戚继光等民族英雄抗击倭寇时,就以钓鱼岛为战略防线。1602年日本侵犯琉球,琉球从此遭日人监督内政40余年。1654年清康熙帝册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两年进贡一次,称中国为父国,用大清年号。明清期间的多幅疆海图都清楚标明钓鱼岛为中国的一部分。 1873年日本出兵侵占我属国琉球,并入日本改为“冲绳县”。由于此时清王朝已腐败无能,面对琉球王派到京城哭诉求援的使臣,只向日本提出“强烈抗议”后就不了了之,琉球从此被日本掠夺。但其间钓鱼岛始终归大清国的台湾管辖。光绪19年(1893)10月,慈禧太后还把钓鱼岛列屿赏赐给清廷内务官盛宣怀,供其采药之用。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台湾和澎湖列岛,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群岛。1940年,同属于日本“辖属”的台湾和琉球争夺钓鱼岛的归属权,日本东京法庭作出判决:钓鱼岛仍旧归属台湾管辖。1945年日本向中、美、英、法等盟国投降,声明无条件地废除两国之间签

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随即废除。按照此约,台湾和它所属各个群岛包括钓鱼岛,全部回归中国。 历史足以证明钓鱼岛不是无主岛,而是中国所属,不属日本,不属琉球,日本窃钓鱼岛主权,侵中国领土是可耻、横蛮的强盗行为。 从地理上来说,钓鱼岛是位于“台湾海盆地带”的。 钓鱼岛列屿位于台湾东北方,琉球群岛主岛沖绳岛的西南方,先岛诸岛(宫古、八重山三群岛)北方。整个列屿由钓鱼屿(台)、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及其他附近的三小礁所组成,其中以钓鱼屿最大,钓鱼岛命名由此而来。 在地质学上,钓鱼岛列屿位于“台湾海盆”地带,处于中国东海海床边缘,亦即位于中国闽浙二省东海地区的大陆礁层边缘,是中国大陆土地及台湾岛向海内的自然延伸,全部海床地区水深在二百公尺以内。钓鱼岛列屿以南十余海浬海床,地形突变,水深达一千尺以上,地质学上称为“琉球海槽”,并无大陆礁层,故此钓鱼岛列屿在地理上与琉球群岛没有关连,并非现属日本的琉球本土陆地的自然延伸。“保钓”,海内外华人共同的意志,但是仅仅在口头上“抗议”是不够的,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我们对钓鱼岛的主权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的“抗议”和“愤慨”上,而应当有更加主动和智慧的实际行动。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美好的明天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50多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它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 由于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不光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由于历史原因,在清朝时期被割让给其他国家,现在的我们与以前大不一样啦,我们的祖国已经不再惧怕外国列强的威胁,恐吓。现在,我们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会手拉手,向美好的明天

出发,台湾与我们的祖国是密不可分的,永远是一个整体。今天我们与台湾两地的小朋友携起手来共同为台湾与大陆的美好明天而共同努力。 我相信,现在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有了更深的友谊。现在的我们与以往大不一样啦,今天我们有了“坚船利炮”不再怕敌人的欺负啦,我们两地的同胞们已经紧紧地抱成了一团,台湾与大陆的新一代在今天已经手拉手走在了一起。“我们”在这今天这美好日子里我相信台湾与大陆的友谊一定会发展下去,台湾与大陆的明天将会更美好。我记得历史老师好像说过:“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后来在清朝时由于战乱的原因,无奈之下把台湾割给了西方列强。”在许年以前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可他却想不到他离世后没有多长时间就再次被其他国家的人占领,他的努力全都白费了。不过我们的母亲——中国现在拥有了把台湾要回来的实力了。今天台湾与大陆的小朋友手拉手来向前走去,今天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梦想,今天努力会换来美好的明天。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习题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2013福建福州中考)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回答1~3题。 1.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A.大西洋、琼州海峡 B.太平洋、琼州海峡 C.大西洋、台湾海峡 D.太平洋、台湾海峡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识图能力。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及轮廓图,判断可知图示岛屿为台湾岛,其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太平洋、台湾海峡。 2.台湾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盛产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有() ①甜菜②香蕉③菠萝④苹果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地图的能力以及区域地理位置对农业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由图例可知有香蕉、菠萝的分布。 3.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山脉为东西走向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地图识别地形的能力。 答案:A

解析:台湾岛的地形东部是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主要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4.(原创)读图,以下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B.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 C.山地、平原各占一半 D.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人口、城市与种植业的分布。 答案:A 解析:台湾东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台湾山地约占全岛面积的2/3,城市多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也是台湾重要的农业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5.(2012江苏南京模拟)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河流短小,因此水能资源贫乏 B.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C.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D.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考查目的:本题综合考查台湾的资源、居民、工业及人口、城市的分布。 答案:B 解析:台湾河流虽然短小,但由于山地多,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以高山族为主;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历史角度: 1.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夷州的联系。 2.隋朝炀帝三次派人去琉球(今台湾)。 3.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和澎湖的管辖,并每年从那里征收盐税 4.1661年至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以上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地理角度: 1.从地质角度看,台湾和大陆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下陷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还有一个原因是第四纪冰期过后,气温回升,大量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回升,使台湾又成为海岛(岛的历史仅几十万年)。 2.台湾属于大陆岛,位于东海大陆架上,岛上的动植物种类大多和大陆相同,且台湾海峡水下发现了大量动物遗骸和水下森林遗址,这些都证明它原先和大陆相连。 三、人文角度: 台湾居民大多从广东、福建迁入,语言、文化也与当地相同,都讲闽南话,都信奉妈祖。

报效祖国的海外赤子 王兆松 王兆松先生幼年贫苦,无奈下南洋谋生,经艰辛奋斗,成为马来西亚著名侨领、企业家。从1934年起,王兆松每年从国外汇款为文昌家乡修路,还在通往家乡的公路上建起5座木桥。后来因为汇款麻烦,王兆松在文昌买下3间铺面房,以房租支付维修费。又在海口买下2栋楼房(今新华北路“长安旅店”和得胜沙51号),托人代理,租金全数用于公路维修和解决乡亲困难,不足部分再从国外汇款。海口得胜沙步行街,以及文昌中学、南岛小学、冠南小学等处,都有充满南洋风格的、有着同样名字的建筑———“王兆松楼”,这些楼宇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着王家四代人的爱国爱乡情怀。 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 祖籍福建同安,父母为南洋群岛华侨。一八七三年生于爪哇,一八八七年转往新加坡读书,一八九一年赴美国留学,一八九七年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洋群岛,从事华侨教育事业,并参加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倡导革命的宣传工作。受到孙先生的帮助和鼓舞,他更加热爱祖国,于一九○五年回国,与留美同学颜惠庆等在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并参加曾少卿发起为反对美帝虐待华侨、华工而斗争的抵制美货运动,从事国际宣传工作。曾少卿又把他介绍给复旦公学创办人马良,担任复旦总教习(即今教务长),兼课中国公学。一九○七年清政府招收江南留学生,曾聘他兼任主试。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他兼任英文《共和报》主笔,作国际宣传.辛亥革命军兴,

台湾

台湾对中国的重要性 摘要: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固有空间问题。它不仅是我国东南海地区的天然屏障、西太平洋海域的海上交通枢纽,还是我国沿海上交通的咽喉,关系着我国海上的权利、主权的完整,并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不论从那个角度讲,与大陆近在咫尺的中国领土台湾,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分离出去,太旺问题也不能无限拖延下去,实现祖国最终统一,再煮民族强生辉煌是新世纪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台湾主权重要性战略地位统一 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也是中国第一大岛。它位于中国大陆架的东南缘,北临东海,东北接琉球群岛,东濒太平洋,南面南海,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联,扼西太平洋航道中心,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不仅有“东南之锁匙”“七省之藩篱”的美称,而且有“海防前哨”“发展生命线”“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之美誉。其统一独不仅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更关系到中国在新世纪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充分认识台湾的地缘战略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屏障,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位于我国大陆架东南缘的台湾岛,素有我国“七省之藩篱”、“东南之锁钥”之称,是东南沿海各省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它南与海南岛相映,形成“双目”,北与舟山群岛呼应,构成“犄角”,以台湾为中心,连接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这南北两要点,构成一条天然而有力的品字阵战略海防线,足以掩护东南沿海6省市及该方向的战略纵深。而东南沿海各省目前是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最快,财富积累最多的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最为发达。如果以正好位于这两个三角洲之间的台湾中部为圆心,以上海为半径,画一个半径约为600公里的圆,我国最发达的省市和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这个圆内。如果台湾无法与祖国大陆统一,我国国防安全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不仅我国海防线要害之处出现缺口,使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半壁江山暴露在

中国领土与领海争端现状

中国领土与领海争端现状 中国领土与领海争端现状(2010-09-11 14:28:46) 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载有约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被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冲撞,而后又与追踪的另两艘日本巡逻船中的一艘发生碰撞。随后日方登船检查,扣留了渔船和船员,船长被拘留。这是我国领海事件争端的又一次升级,我国边境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多数是有边无界。古代中国的历代帝王都尊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理念,中国与周边国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边界问题。随着西方国家主权概念的引入和西方殖民者的侵入,主权边界问题日益突出,清王朝才开始意识到要保疆卫国。 在西方殖民者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下,中国被迫签署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大片领土与领海。(一)领土问题 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与周边的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朝鲜等国纷纷签署边界条约和协议,划定了双方的边界;90年代与前苏联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分别签署了边界协议,划定了

边界。 中俄从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算起,历时300多年,终于在2008年10月解决了边界纷争。与越南经过十多年的艰苦谈判,2008年的最后一天,中越同时宣布 完成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彻底解决了两国陆上边界和北部湾海上划界。 至此,新中国成立近60年时间,经过漫长的谈判,除印度外,与周边所有邻国都解决了陆上边界问题.(二)领海问题在中国可以管辖的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其中52%与邻国有争议。目前,中国面临的海域除渤海无划界任务,其他三个海分别与八个国家,即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有划界争端,争议海域高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1、黄海中国与朝鲜、韩国在黄海 在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划分上一直未达成一致。2、东海 钓鱼岛地处台湾基隆东北角,自古以来属中国固有领土,是中国东南沿海及台湾渔民的重要渔场和船只航行途中的避 风港。日本自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把台湾归还给了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

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多角度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多角度证明,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历史角度: 公元230年。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 公元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文化角度: 语言以汉语为主,方言是闽南语,文字是方块字,是和大陆一样的方块字,文化背景,民族习性相同。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是福建等大陆居民的后裔。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地理练习-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知能演练提升 读“我国台湾岛沿北回归线地形剖面及沿线相关要素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曲线①②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分别是()。 A.气温、光照 B.降水、气温 C.气温、降水 D.降水、光照 2.影响①②地理要素数值变化的主要共同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3.台湾山脉树种十分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②山脉海拔高③受海洋影响小④地壳稳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读“台湾岛略图”,完成第4~5题。 4.影响台湾岛交通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河流 5.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位于图中数码所示的哪个城市? ()

A.① B.② C.③ D.④ 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自然环境优越,台湾岛被称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据此完成第6~7题。 6.下列物产不属于台湾的是()。 A.苹果、小麦 B.樟脑、稻米 C.甘蔗、菠萝 D.海盐、茶叶 7.关于台湾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的经济以农业为主 B.钢铁工业是台湾主要的工业部门 C.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模式 D.台湾工业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 8.下列有关台湾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树种丰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树种在平原地区均有分布 B.西部平原水稻、谷子、高粱种植普遍 C.地处热带、亚热带,水果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D.有丰富的矿产,如铜、金、硫、天然气、石油、煤 9.台湾省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A.工业制成品 B.农产品 C.畜产品 D.矿产品 10.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能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 A.岛屿面积狭小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降水丰富 D.森林覆盖率高 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读图,完成第11题。

台湾问题综述

关于台湾问题的研究综述 机械院2009501235白桂林 [摘要] 近年来,从国际法角度研究中国台湾问题的效果逐渐明显,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关于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湾的法律定位。 [关键词] 国际法,台湾问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从国际法的角度研究论述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之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加上正常的学术研究受到人为的干扰,台湾问题研究的进展陷入慢速。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问题研究逐渐加快。随着这几年的海峡两岸的形势的日趋严峻,岛内“台独”势力的不断的吹鼓台湾要开拓国际空间,重返国际社会,国际上一些国家也试图让台湾问题国际化。因此从国际法的角度研究台湾问题变得更加热门。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及台湾的法律定位,台湾参加国际组织问题等方面。 一、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台湾的法律定位 1.国家的主权不可分割原则。刘文宗较早的依据国际法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论述了台湾的法律地位。他认为主权是近代国家构成的一个要素之一,是国家的固有权利,具有最高性,永久性,无限制性,

普遍性,不可分割性与不可让与性。主权的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但是主权的行使权却可以转移,例如我们国家的香港、澳门,虽然很长时间被英国,葡萄牙占领,但是中国的主权并没有失去,因此,台湾被日本占领间,中国也没有失去台湾的主权,根据国际法关于一国因发生革命导致旧政府被推翻、新政府继承其一切权力和主权的规定,所以中国政府是理所当然地继承原中华民国政府所行使的全部主权。因此,台湾根本不是主权国家,而是中国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国家领土取得方式和领土变更的条件。 郝梦飞指出,如果我们承认了先占原则在传统国际法上的地位以及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义,那么得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结论并不难,而从国际法关于国家领土变更的方式看,“台独”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当代国际法所继承的领土变更方式主要包括民族独立,公民投票,收复失地及交换领土等。民族独立涉及的主要是殖民地与托管地,台湾显然不符合;收复失地,交换领土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被“台独”利用的只有“公民投票”了,而根据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给予殖民地国家和名族独立宣言》阐述的原则,作为中国的一个组成的部分,台湾根本不存在行使民族自决权的前提。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置疑,中国的内政不容干涉。 三、国际法的承认理论。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国际法上承认与继承原理的必然要求。对中国的承认,属于对新政府的承认,而不是对新国家的承认,权利和义务的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第20课《三国鼎立》说课教案 松溪县郑墩中学陈丽球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所处的地位。 《三国鼎立》是《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包含三个方面: (l)、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2)、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该课的历史内容,处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联系前面东汉时期和后面西晋统一的历史,显然,本课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宫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2。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辩能力。 3、通过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教法。 我国的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里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所以在教学中要以挖掘历史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主要采取多媒体演示、小组讨论,指导学生观看课本图视资料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具体为; 1、播放音乐《滚滚长江东近水》及幻灯片,引起学生对《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有关情节以及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物的回忆。调动学生己有的知识,加以深化。导入新课。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原因和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再进行引导、归纳。 3、运用幻灯片的放映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记忆。 4、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或图片,从史料中获得信息。 三、学法。 1,整合教材,教师以“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一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知识体系,让学生对《三国鼎立》~课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梳理知识,驾驭知识。

2020届中考地理跟踪检测: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2020届中考地理跟踪检测: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选择题 1.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第二大岛 B.与台湾岛隔海相望的省是湖南 C.台湾岛东部是肥沃的平原 D.日月潭是台湾岛的风景名胜 解析: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与福建隔海相望,西部是肥沃的平原。 答案:D 2.台湾岛濒临的边缘海是( )。 A.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 C.渤海、东海 D.东海、南海 答案:D 3.台湾省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B 4.目前,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美国 B.日本 C.韩国 D.祖国大陆 答案:D 5.台湾具有以下优势,可以大力发展( )。

A.飞机制造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水产养殖业 D.博彩旅游业 答案:B 6.“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海峡 答案:C 7.台湾岛素有“东方甜岛”的美称,主要是因为台湾盛产( )。 A.稻谷 B.甘蔗 C.茶叶 D.香蕉 答案:B 8.下列有关台湾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树种丰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树种在平原地区均有分布 B.西部平原水稻、谷子、高粱种植普遍 C.地处热带、亚热带,水果丰富,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D.有丰富的矿产,如铜、金、硫、天然气、石油、煤 答案:8.C 9.台湾省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 )。 A.工业制成品 B.农产品 C.畜产品 D.矿产品 答案:9.A 台湾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10.台湾岛上的河流具有短小流急、水能丰富的特点,与这一特点无关的是( )。 A.岛屿面积狭小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降水丰富 D.森林覆盖率高 答案:10.D 河流短小流急是因为岛屿面积狭小,以山地为主;水能丰富是因为降水丰富,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森林覆盖率高低影响河流的含沙量。 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读图,完成第11题。 11.海峡两岸的经贸联系中,最具有区位优势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天津市 B.江苏省 C.上海市 D.福建省 答案:11.D 12.以下关于台湾人口、农业、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开发历史悠久②西部地区地形平坦而开阔③土壤肥沃④交通便利⑤矿产资源缺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013年高考文综热点: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2013年高考文综热点: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2013年高考文综热点: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一、背景材料 日本“购岛”闹剧的过程: 2012年4月16日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 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 提议。 7月7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政府正 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 进行综合研究。 7月24日 野田在参议院接受质询时称,政府已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 8月19日 包括数名地方议员在内的10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并将日本国旗绑在岛上的灯台上。 8月24日 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并谴责中国“保钓”人士登岛。 9月2日 日本东京都调查团25人乘坐包船,在钓鱼岛海域展开非法调查。 9月3日 日本中央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展开正式“购岛”谈判,日本政府准备出价20.5亿日元。 9月10日 日本政府经决定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

钓鱼岛地理位置: 钓鱼台岛位于台湾基隆港东偏北约186公里(100海里)处、浙江温州港东南约356公里(192海里)处、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东偏南约385公里(208海里)处、日本冲绳那霸空港西偏南约417公里(225海里)处。钓鱼台呈番薯形,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约4.3平方千米。地势北部较平坦,南部陡峭,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中央山脉横贯东西;最高山峰海拔383米,位于中部;其他尚有高程320米、258米、242米的山峰若干。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地质特征: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岛上长期无人居住。中国最先发现并命名为钓鱼岛。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列岛主权提出过任何异议。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日本统治台湾长达50年,钓鱼岛等台湾周围附属岛屿也被日本长期霸占。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从历史角度简析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对台湾岛的最早 发现,最先命名,开发和有效管辖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首先是对台湾的最早发现。从国际法意义上讲,所谓“先占”是指“一个国家有意识 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它是传统国际法对国家取得领土主权而规定的方式之一,具体实现时又包括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占领必 须是以国家的名义进行;其次,占领的土地必须是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管辖之下的“无 主地”;第三,该“占领”必须是“有效”的占领,即占领者必须对被占领的土地实行了 有效的管理,简单的发现不产生主权。那么中国是否最早发现台湾并对其实行“有效”占 领了呢?我们不妨从历史上看一看。对台湾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前,旧石器时期“左 镇人”陆路入台。其后,“东山路桥”连通两岸。到了新石器时代,有古越人水路入台。 这些足以证明我国古时对台湾的发现是最早的了。公元230年,三国时代的吴王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水军万余人渡海到达夷州,欲以先进的祖国大陆文化开发台湾岛,此“夷州”即今日台湾。公元607年至 610年,隋炀帝又三次派将士赴台湾(时称流求),“求 访异俗”,抚慰当地居民。基于对历史的认可,台湾由中国最早发现、占领并实行了“有 效统治”,不应有太大争议。如果我们承认了“先占”原则在传统国际法上的地位以及对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意义,那么得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结论并不是 很难。 其次是对台湾地区的最先命名。台湾古有“贷與”、“瀛洲”、“东鲲”、“夷洲(州)”、“琉求(球)”等多种名称。其中对台湾较为一致认可的最早称呼为“夷洲“。(《后汉书东夷列传》)隋唐至明末称”琉求“。到明朝时,常以局部地名如鸡笼、淡水、大丹等代替全岛的名称。台湾这个名称起于清康熙二十三年,即1684年。当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从此,台湾成为代表全岛的正式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关于对台湾的开发和有效管理方面也有许许多多的史实可以加以佐证。首先,对台湾地区的开发,几千年中,大陆沿海居民总是不断有人渡海前往台湾、澎湖定居谋生。例如唐朝进士施肩吾就率族人渡海到澎湖定居。明朝时福建大旱,为解决饥民的生计,曾有计 划地向台湾移民,共招饥民数万到台湾垦殖。现在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可以说台湾与大陆血肉一体,手足相连。在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理方面,三国时期,吴主孙权曾派 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过台湾。之后隋炀帝也曾3次派人去过台湾。南宋时开始屯戍澎湖。元朝已开始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行政上隶 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已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此后,明代朝廷为了守土抗倭的需要,加强了台澎一线的国防防卫,并先后将侵台日本、荷兰军队逐出台湾,保 卫了国家疆土的统一。1683年,清政府派军队进攻台湾,在抗击外辱基础上建立的台湾郑 氏政权归顺清政府,台湾自此重新纳入中国中央政权统一管辖之下。1684年,清政府置 台湾为一府,称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之下。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正式设立行省。这段历史足以说明,当时历届的中国政府从没有放弃过对台湾的有效管制。

八年级下册地理 7.3台湾省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7.3台湾省 一、单选题 1.读台湾省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台湾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以热带气候为主 C. 东临东海,南靠南海 D. 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台湾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岛屿西部,是因为这里() A. 地势平坦 B. 降水较多 C. 无地震灾害 D. 不受台风影响 2.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极圈从台湾岛中南部穿过 B. 西部平原盛产温带水果 C. 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誉 D. 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3.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B. 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 C. 台湾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河流源远流长 D.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4.台湾省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①劳动力丰富②吸引外国资本 ③岛内市场广阔④优良港口众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20世界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是()。 A.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B. 出口加工工业 C. 高新技术产业 D. 畜牧业和养殖业 6.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里的“海峡”指的是( ) A. 琼州海峡 B. 台湾海峡 C. 朝鲜海峡 D. 津轻海峡 7.下列有关台湾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短小,水能资源缺乏 B. 地处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区 C.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丰富 D. 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8.丽丽赴台湾探亲前查阅到台湾的相关资料,符合事实的是() A. 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B.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 南回归线从台湾的中南部穿过 D. 盛产稻米、甘蔗、热带、亚热带水果 9.下列关于台湾美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亚洲天然植物园 B. 东方甜岛 C. 海上米仓 D. 天府之国 10.下图是台湾省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 根据台湾省的位置、地形和我国季风的风向,可以推断台湾岛降水丰富的地区应该在( )

八下地理资料——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八下地理资料: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资料一: 1.台湾,古称夷洲、琉球,明朝始称台湾。三国时,吴国巡视台湾。隋朝三次慰抚台湾。唐宋时,台湾与大陆关系密切。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归祖国。 2. 明朝初年,我国发现钓鱼岛。明、清多次把钓鱼岛绘制在我国疆海图上。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等,包括钓鱼岛。1945年日本投降时将钓鱼岛等岛屿交由美军托管。1971年美国又把钓鱼岛“送”给日本,日本再次控制钓鱼岛。1972年中日建交,中国同意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暂时搁置,但中国从未放弃钓鱼岛的主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修建灯塔,并把钓鱼岛写入日本地图,企图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终究无法改变钓鱼岛是中国神圣领土这一不争的事实。 资料二: 远古时候,台湾岛本来是和祖国大陆连在一起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约1万年前,相连的部分陆地断裂下陷,海水入侵,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就成了祖国东南海域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台湾海峡的海底像一条河谷,是被河水冲击、侵蚀形成的,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台湾的地质成分也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有人说,台湾是福建省浮在海上的部分。 资料三:目前,台湾省大部分居民是汉族同胞,他们大多是福建南部和广东移民的后裔,通用闵南话和客家话。台湾高山族是古代於越族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东南沿海渔民还信奉共同的女神——妈祖。 大量学术考证证明,台湾最早的居民来自祖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台湾与祖国大陆骨肉相连,密不可分。 ①历史渊源:中国自古就经营、管辖台湾。 ②地缘关系:台湾岛与祖国大陆曾为一体。 ③血缘关系: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脉相连。 以上事实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