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32卷 第3期 集 宁 师 专 学 报 Vol.32,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Sep.2010

收稿日期:2010-05-14

作者简介:孙继红(1970—),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马列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试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孙 继 红

(集宁师范学院马列部,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当代大学生强烈地渴望友情,想得到和给予异性爱情,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托于交往能力的提高。但事实上,大学生“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成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大学生情感需要的强烈与交往能力的不足是德育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要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高校必须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优化教育环境;加强高校组织管理中子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和行为训练,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以生为本;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171(2010)03-0072-06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的基础。对于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需要非常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调查发现,“学习困难”、“人际交往障碍”和“理想与现实冲突”在大学新生心理挫折原因中名列前三,而“不知如何与人交往”更是成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有责任研究探索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的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 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已成为决定人们增加知识和技能、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做出贡献决定性条件之一。

(一)人际交往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1.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确立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和判断,包括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群体是否有地位等等。为了明确自我价值,就需要与人进行交往。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自己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参加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

2.人际交往能够满足大学生的亲和需要 亲和需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寻求伴侣和友谊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性动机之一。亲和需要的满足,可增加大学生之间的社会接触,密切他们之间的感情,从而使大学生免受由寂寞而产生的焦虑之苦,使大学生心理

第3期 孙继红:试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73

向健康方向发展。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安全感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二)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1.人际交往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①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社会化目标就是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能够独立地做决断,确立自我追寻的方向,为承担社会责任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亲密感。大学生通过与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人的交往,学习社会规范,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他们根据社会、学校、老师和同学等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态度和评价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获得正确的社会文化规范和社会角色意识。

2.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他们又从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越深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会使大学生感到自己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认可,从而满足自尊心,提高自信心,意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价值,而且,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可以促使大学生去感受、思考,从而不断地进行调整、纠正,力求达到主观我与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协调统一,使自我意识变得客观、全面。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如果大学生与同学、教师、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便会感到被人理解和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有时会变得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精神上也容易形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并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

4.人际交往能够促进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大学生能够以迅速广泛的方式直接沟通信息,促进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相处方面存在的问题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一)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致使大学生人格存在缺陷

当下多数大学生从小生活在没有兄弟姐妹交往,缺乏与同辈人之间交往,经常与年长者交往的环境中。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与成年人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一些家长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来看,而是当作大人的附属物,或者大人迁就孩子,或者大人说了算。所以这些独生子女在与同龄伙伴交往中便反映出“以我为中心”倾向,或者“人云亦云”的品格。“以我为中心”的独

集 宁 师 专 学 报 第32卷 74

生子女好主动出击、喜欢公开批评他人、好开别人的玩笑、拒绝与自己不和的人交往、喜欢报复、易为小事发怒等;形成“人云亦云”品格的独生子女,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在交往中容易被伙伴们忽略。以上的两种情况使独生子女不懂得怎样以伙伴乐意接受的方式相处、游戏,而被伙伴们抛弃又反过来减少了他们与别人相互作用的机会。另外,直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校长和教师仍然固执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把学生禁锢于课堂和“题海”,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存在,使他们既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与多彩的历史文化交往,也没有时间去和身边的同学、朋友交往来丰富自己的人际交往经验。这些都会使许多学生不能够真正懂得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不懂得体面生活的真义。

(二)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导致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淡化

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空间里大学生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这为同学们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寻求解脱或满足好奇心,寻求一种角色转换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但是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符号世界的虚拟交往,导致对于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淡化,将自己封闭起来。更有甚者,因为单纯和社会经验不足,还出现了被社会不良分子诱骗的现象。有些大学生不仅没有成为符号世界快乐的主人,反而走向了因符号生存而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悲剧。

(三)现代社会交际物化导致大学生交往目的功利化

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情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推崇“有用”至上,朋友用处大时,则动力十足、亲密无间;用处小甚至无用时,就置之脑后、存入“档案”。朋友真情被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中。据西南师范大学黄希庭教授研究发现,在功利与精神的取向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倾向功利化和实效化,他们以现实利益和功效价值作为行为选择的标准,人际交往表现出过于浓厚的功利以及实用色彩。交际物化必然造成大学生精神空虚、孤独、无助以及对于生活的“失信”、焦躁不安等生命的生存危机,这种生存危机很可能转化成一种社会性的破坏行为。

三 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高校必须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是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与外部宏观社会相比,学校教育环境是德育的基本场所和有效载体,对德育的影响更为直接。学校中的物质环境、制度设置、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具体生动的德育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下将环境中特有的思想观念和传统作风接纳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体系中来,从而保持与所处环境的协调统一,起到同化整合作用。

全校教职员工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环境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建设,形成环境优雅、人际关系融洽、朝气蓬勃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开拓进取,不怕困难,追求卓越,努力把学校的各项任务完成得出色;要认识到学生、教师、学校是相互依存、互为发展基础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和价值,研究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他们的特长,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第3期 孙继红:试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75

加快第二课堂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第二课堂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讲座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人文素质讲座要从内容、范围和质量上做文章,突出人文主题,尽量选择既能拓展学生思维,又为青年学生接受、感兴趣的内容;邀请有关学者时要兼顾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尽量选择有讲演能力、对学生有感染力的学者。通过人文素质讲座不仅使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加强高校组织管理中子系统的管理和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高校组织管理中子系统有学生会、班级、宿舍。班级和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是校园和谐的主阵地。学生离开集体,就失去了与社会联系的结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的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去了基点。所以,笔者认为要加强高校组织管理中子系统的建设,尤其是宿舍和班级建设。

宿舍和班级的组织规范对大学生有一种强制的约束力,尤其对大学生的个人行为和人格的发展有潜移默化或直接的影响。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宿舍和班级中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情绪的满意程度低。而在融洽的宿舍里和班级里生活的大学生,则以欢乐、注重学习与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

分管学生工作的系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自身的道德引导与民主精神、力图把学生会和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民主道德氛围、组织制度公正合理、团体舆论健康向上的“公正团体”。班级建设应搭建四个平台:一是党团班联合管理,二是学生会活动,三是各专业的小班组织,四是男、女生各自寝室内部的联系交流。通过这四个平台,同学之间、班级骨干之间有了各个层次的深入交流,像家一样的班级氛围有了制度基础,班级凝聚力有了组织保障,通过建立党团班联席例会、完善同学需求收集机制等创新举措,进一步推动班级发展。

大学宿舍是高校组织管理中最小的子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宿舍替代了班级而成为高校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细胞,特别是在目前高校已经普遍实行了学分制,行政班级被课程班所代替的情况下,“班级”的概念已逐渐被淡化,加之课程班流动性大、人员组成不固定、在一起相互交流少,而人员相对固定、流动性不大的宿室就成为大学生过集体生活和相互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宿室人际关系就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宿室成员彼此之间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一天24小时的情绪状态、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

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根据学生性格、气质、兴趣、特长、学习能力、家庭状况等各方面的差异,将其合理搭配,形成宿舍组织。在宿舍里选拔具备较高人际交流技巧且有高度的责任心的“种子”学生,定期对他们进行包括卫生知识和人格教育、技能练习和实践等培训,引导其在学生中“生根发芽”。让他们与宿舍其他人通过生活上、学习上的频繁接触,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塑造谈吐高雅、举止文明、学习勤奋、生活有序的大学生形象。学校应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举行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促进宿舍学生形成心理相容、亲密团结、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使宿舍成为学生自学和休息的场所,信息交流的中心,精神文明的土壤。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当事人的感觉、需要、痛苦等)的心理历程。移情是助人、合作等道德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具有引发助人行为

集 宁 师 专 学 报 第32卷 76

和抑制攻击性行为等亲社会功能。移情能力高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人际技能,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体验自己情感的变化,理解其产生原因,然后去分析,去疏导,去治疗,增强其接受能力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要训练学生从别人的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及作品辨别情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情感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向善的动机;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真实体验别人在一定情境下的内心状态,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别人的情感,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的权利,对同一事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在真实行为中考虑别人的利益和对别人心理上的影响。

对人际关系失调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团体训练。心理学家凯伦·霍尼根据个体交往过程中避免焦虑的方式将人际关系失调的人群分为三类:依从型、敌对型和退缩型。综合运用认知法、操作法、集体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团体训练法,帮助依从型的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是一个相互满足内心需要的过程,既要互相谦让,又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达到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人有权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有权捍卫自己的利益,有权表达自己的正负情感,有权与人协商以公平解决问题;帮助敌对型的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与人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就是相互重视和彼此支持,要想获得更大更广泛目标的实现,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唤起退缩型大学生的人际需要,使他们认识到人一生的成长、发展、快乐和悲伤都同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分不开。一旦离群索居,已获得的心理机能将发生衰退,恐惧感增加,忧郁情绪增长,长期下去会导致言语功能退化和人格障碍。

对于已经产生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该及时与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联系,对其进行心理治疗。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和行为训练,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研究表明,道德水平越高,个人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亲社会”的方向。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和行为训练,致使品德教育成效不高,大学生知行不一。为此,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我认识和自我发现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起点,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是大学生自我育德的结果。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当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的认知、体验和践行相结合的过程,是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

行为主体的自主、自觉是道德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主体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大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观察、判断、分析各种事物,并勇于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自己,而不是强迫他们马上接受什么或放弃什么。

高校教师应该意识到在道德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在知识性输入的基础上,加入更多情感性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体验情节和人物的丰富道德感情,使自身的道德情操得到提升。

高校要创造德育自育的条件,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德育情景中感受体验,在参与中加深对德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实现德育自育的目的。为此,学校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式”教育,实行“开放式”教育。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德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如大力发展各类社团活动和学术沙龙活动,不仅提升校园文化,而且

第3期 孙继红:试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77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查显示,学生们普遍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很有收获,可以“锻炼自己”、“丰富业余生活”、

“结交朋友”、“扩展知识面”等。学校应该着重考虑学生个性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搭建各种平台,以这些社团活动为载体,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但又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和优势,提高综合素质;鼓励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咨询服务、公开策划、广告创意、商品推荐、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会活动、志愿者行动及参加军训和各类竞赛。等促进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强烈的需要之一,作为德育工作者,不能漠视他们的实际需要。要努力创造优良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传授有关人际交往和相处的知识,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注 释:

①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王君,张洪波,许娟,曹秀菁,许韶君.安徽省大学生心身症状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2006,(7):20.

[3]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4,(5):27.

[4]黄希庭.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健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交往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6]冯正直.大学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4):8.

A Discussion on Developing Undergraduates’ Interpersonal Ability

SUN Ji-hong

(The Marxist-Leninist Department of Jining Teachers College, Inner Mongolia Wulanchabu012000) Abstrac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trongly long for friendship. They hope to be loved and to love the opposite sex. It is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terpersonal ability to meet those needs. As a matter of fact, however, the problem that they are not good at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We have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ir needs of those feeling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their interpersonal abilities.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so as to meet their needs, the author think that college authorities are bound to adopt the students-oriented policy and to rationalize environment for education. They ought to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subsystem, and increase the collective’s cohesion as well. In addition, those who are in charge must heighten the undergraduat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ir ability to change feelings. Finally, they need to develop their moral emotions and carry out their behavior trainings, making them love the society.

Key words: development;undergraduate;students-oriented;interpersonal ability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 【内容摘要】:20世纪末,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以磅礴的气势加入了大众传播的行列,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网络很快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它已成为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重要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结合大学生群体及网络的特点,探讨网络吸引青少年的动因,并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负面双重影响。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双刃剑;影响 【导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正在迅速进入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当前高校大学生更是能充分利用大学的便利条件,以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外语基础,畅游网络的海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我国互联网用户中80%左右是35岁以下的青少年,这其中90%以上又都是大学生。为什么网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笔者认为,要探讨这个问题,既要从主体(当代大学生群体)出发,也要兼顾客体(网络)。正是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交往方式相对于传统交往方式的特殊性,这两者叠合而共同造成了上述新现象。网络人际交往是对传统人际交往方式的重要补充,对当代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正像很多新科技、

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一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人际交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人际交往活动产生了异化。正确认识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发挥其正面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使网络为我所用,在网络时代树立科学的人际交往观,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社会的特点、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网络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等方面。其中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虽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相关研究散见于少量报刊、杂志,缺乏对此话题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二是原因的分析上不够全面,主要只从网络的特点考虑;三是关于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分析较为大略,研究的内容欠深入;四是研究成果应用性不强,提供的对策皆是泛泛而论,缺乏可操作的应对方法。本文在综合阅读多篇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主体的特点及网络客体的特点,分析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主要交往方式的原因;并根据以往文献分析,总结了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的正负面双重影响。 一、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主要人际交往方式的原因 大学生自身的特征是他们选择网络交往的内部动因,网络交往本身的特点,是大学生选择网络交往的外部诱因。 (一)主体(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论文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 离开了家长的庇护,独立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求学和生活,人际交往就成了大学生的一门首要的必修课,但是也由于是初来乍到,初次独立生活,因此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也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的首要一门要学会的课程,据去年国家卫生部召开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座谈会透露的消息,大学生中16%到25.4%有心理障碍,其中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占一半以上,交往成为大学生最大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在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下,加上他们本身知识结构、心理、认知能力的局限,使得他们在交往中存在认知、情感和人格障碍 对大学生而言,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无论是对同龄朋友,还是对师长,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带任何杂质,同时他们也常常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对方,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其实大家渴望友谊和交往,有着人际交往的迫切需要,但有一些还是不愿意想周围同学说,而是深深埋在心底,长期的积郁,再加上学业负担的压力,使大学生的人际适应力下降。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挫折感较强,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发心理障碍. 那么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呢?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务一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也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即依据一定的交往原则。 只有遵循了正确的交往原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创造更好的人际交往的艺术。 (一)掌握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正直原则。 2、平等原则。 3、诚信原则。 4、宽容原则。 5、换位原则。 6、互补互助交互原则。 7、功利作用原则 8、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需要积极交往的主动性,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见。 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 篇一: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 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集体住宿的经历,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学习之外,什么事也不做,或是由父母包办。而且,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自我为中心、自卑、骄傲,嫉妒等心理,未能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技巧,不顾对方的情感体验,我行我素,易于引起宿舍其他人的不满,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团体需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 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挑战——远离父母,独自在学校里料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但是从诸多的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和在高校中频发的大学生事故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不理想。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既可能成为人际吸引的原因, 也可能成为人际障碍的原因。还有一些因素, 是造成人际障碍的更直接的原因, 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等, 下面对此进行探索。 ( 一) 认知因素。偏差和投射是由人际认知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方面, 其内在机制是人际期望。

1. 偏差。人际认知偏差涉及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对某一个体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心理现象即为晕轮效应。笼统地把个体划分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的现象, 即为刻板印象。某种条件 下最先映入人们视野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的现象, 则称为首因效应。人际认知偏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当这些偏差与个体的人际期望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时,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容易出现障碍。 2. 投射。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个性反映在别人身上, 认为别人也是这样, 以此为基础认知别人, 即为投射, 也就是个体内在地期望对方亦是如此。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千差万别, 个体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过多地运用投射, 难免产生人际交往或人际相处方面的障碍。 ( 二) 情感因素。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情感因素较多, 最为常见的是自卑和自负, 其内在机制是人际安全。 1. 自卑。个体认为自己应该优越却觉得并不优越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 即为自卑。自卑使个体在人际接触过程中表现得缺乏自信、自惭形秽、举止退缩、敏感多虑。自卑的大学生实际上是凡事期望过高,在交往、相处中总想使自己的形于是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重重包藏和保护起来, 2. , 即其谈、幼稚肤浅。与自卑者类似, 自负者也是期望在交往、相处中具有优越的地位, 但是, 自负者保护自己的策略是外扩, 而不象自卑者那样内收。 ( 三) 经济因素。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也会影响个体的人际适应。这里讨论两种极端情况: 清贫与富足。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的感受和体会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的感受和体会有幸参加了此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受益匪浅。从开始的问卷样本制作到寻找调查对象,数据统计与分析,虽然它的时间很短,我们很匆忙,很辛苦,但是我们却也初步了解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些状况,知道了人际交往的强大功能及其重要性,怎么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经过这次社会调查,真的受益很多,看着我们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被全部填完,多少都有些成就感。 调研的时候,我们也为之做了很多准备工作,用什么方法调查以及调查的一些题目类型,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了问卷调查的有代表性的题目跟类型,小组开会分工各自的任务,准备问卷,查找相关的资料,还找来了有过问卷调查经验的同学给我们讲解,现在虽然很有成就感,可是真正实际调查的时候我们却没有那么轻松,开始的时候找同学做问卷,有一些以暂时没有时间为理由不愿参加,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很乐意配合我们去完成这份问卷的。当然在我们说明白问卷的背景、意义、目的之后,同学们都很认真仔细的帮我们完成了。 本次问卷调查主题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调研,主要在华东理工大学展开,共发放100份调查,收回100份,回收率为100%。简单总结一下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整体上比较良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困扰的比例比较正常。 二、无论是与家人还是舍友和同学,大学与人交流的意向比较强。 三、大部分学生比较外向,且交友能力较好。多数学生偏向与熟人交流,但较少流露感情,在与异性交往方面经验较少。 四、极少数学生较为内向,但也具备一定的交友能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解需要,并运用语言符号来实现心理沟通的能力。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之间生活上的相互照顾,学习上的相互帮助,活动中的相互支持,感情上的相互交流,师生间的教学相长,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行为、情感的沟通。一个不善于交际,没有正常人际交往的人,就会在自己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筑起一道心理屏障,把自己与他人和集体分离开来。这就必然妨碍个人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把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功能和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熟悉人际交往艺术,善于与各种类型的同学交朋友,学会与各种群体和组织打交道,才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强大的功能:1.沟通信息,获取知识。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直接的人际交往从其他人那里获取的。其次是通过文字资料或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特 占 八 、、 分 析 人文科学系 级汉语言文学班10

邓春丽 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分析 【摘要】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 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 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 正文: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 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 活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 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所以当代的大学生要培养足够的能力,妥善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 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其心目中衡量 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有意识地发展交际能力。可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存在各种各样的交际问题。不良认知、情绪及人格等心理因素,都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而人际关系不好,又会进一步导致原有心理问题的加重或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1 )与同学交往平淡,缺少知心朋友。 大学,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又觉得自己没有一个朋友。我们可以广泛的认识很多人,可以有很大的交际圈,但多属点头之交,总感到自己缺乏影响力, 没有知心朋友,因而倍感空虚、迷茫和失落。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讲解学习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摘要: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对大学生交往与心理问题分析,以探索行之有效的、增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 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引言: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进入了大学的殿堂的新生们,可能首先发现大学与中学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大学,人际之间的交往占了很大的一部份,你必须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学、老师、宿管以及社会上的人等等。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如何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与思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马加爵事件,那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际交往,从而使自己心理扭曲,而走上了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给人带来愉快、欢乐和幸福,而紧张、冲突的人际关系会给人带来烦恼、郁闷和痛苦。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人际网络。人际关系沟通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态和想法的良好工具。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我们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要对清晰地认识人际交往,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原则,避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危机,形成良好顺畅的沟通,增加了解,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未来。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与其照看着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以满足其强烈的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其心理乃至身体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缺乏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 美国心理学家W.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 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问题了,从大一开始,大学生的矜持孤傲,目空一切,独来独往,狭隘自私的缺陷开始在人际关系中暴露得淋离尽致。宿舍问题,人际失调,交往嫉妒,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纷至沓来;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体验频频光顾。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几个回合下来,便失去了耐心和宽容,一再抱怨,大学生太自私了,太难相处了。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几乎大家都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 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是学校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而这些正是时下企业招聘时最为看重的能力素质.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 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 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 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 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 第五类:社交恐惧症.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每一个人都希望与他人友好相处,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问题在大学生活中始终是一个影响自身心理健康影响校园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与人友好相处,拥有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同时又为将来步人社会做一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备呢?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 (2)要注重自身人格塑造和能力的培养. (3)真诚的赞美被人 (4)要宽宏豁达,学会体察对方心理 (5)做到以诚相待. (6)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戴尔

耐基说过: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可见,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大学生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感情, 建立友谊, 切磋学问, 探讨人生。大学生的交往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 也影响着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

人际关系的类型教师与学生, 是大学校园里的两大基本群体。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是和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 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的学习成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与教师交往也是大学生知识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前提; 同时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业缘关系, 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 心理相容度高,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 学生对老师充满尊敬与敬仰, 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的人际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交往的基本关系, 也是大

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普遍, 也是最微妙和复杂的。一方面, 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 兴趣爱好相近, 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 学习相同的专业, 沟通与交往容易; 另一方面,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 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 交往密度高而且自我空间狭小, 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 一旦得不到满足, 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 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

浅议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浅议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摘要: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师友之间、个人与集体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并且给予了对一些大学生人际关系弊端的克服建议。同时说明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对学校,社会,家庭,个人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人际交往与沟通是一门学问。它对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论文沟通心理健康社会学校工作; 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重要性 人际交往与沟通是一门学问。它对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 社会不是抽象、窃同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教员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个定义中可看到,心理健康是一个健康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中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或喜欢过孤独 的生活,往往不会从心理不健康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乐于交往的人,既愿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又能坦然接受别人的言谈举止,容易与周围的同学保持一种和谐的交 往关系,而离群索居、喜欢孤独、乱离朋友、不愿交往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交往是人类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由于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的情绪体验往往会 决定人的心理状态,而情绪的困状又大多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人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当一个人有 了群体归属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消除孤独感,形成愉悦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正处于自我与社会外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种群体感的获得显得尤为重要。而群体感的获得需要通过良好的人际交 往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理解和认同。因此,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要素很多,其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因为人际交往是青年人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准确定位;认识自我、完善自身;协调关系、攻克难关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又是青年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像你们这样的地方委培 生还面临着自己找工作的问题,今后要融入社会=开创事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冲击下,社会竞争激烈,如果你们布局备人际交往能力,将来就无法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四)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助于大学生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只有善于与他人交往,对他人才能于所了解,又了解才能有沟通,有处理好各种关系。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会拥有自己的小家庭,家庭生活是否幸福美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取决于你们自身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问题的类型 1、自我中心型。在与别人交往时,“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论文

大学生寝室关系调查分析 大学,是一个显著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育地点,学什么基本都脱离了以前的生活环境,住进了宿舍,由于远离家庭集体住宿,宿舍就成了学生们的另一个家。现在,随着学生们的个性日益多元化,自我化,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寝室关系的诸多问题,寝室关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组的这份调查报告就是针对大学生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情况进行的合理调查与分析。 引发寝室人际关系危机的原因分析 1性格 由于生活背景和个人气质的不同,使得同学之间产生性格的差异。不同的性格特点使同学在相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磨合和体谅,所以,如果没有互相的忍让和理解,性格的差异将可能是导致寝室同学产生矛盾的主要因素。 寝室少则四人,多则八人,来自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加上人的性格各异,北方人直爽,南方人细腻,因而看待问题时,难免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与看法,也就避免不了相互间不能接受对方的做法,如若处理不够到位,也同样会导致寝室关系的紧张。有的同学性格内向,融不到同学中去,越来越自闭,一旦出现自己无法忍受其他同学的做法时,问题并得到激化;有的同学性格很外向,处处伤人,结果导致举目无友,甚至造成人际关系恶化。 2作息时间 有的同学喜欢晚上熄灯早睡,然后早起工作和学习,而有的同学则是“夜猫”型,经常熬夜,玩电脑游戏和上网聊天,这样就对寝室同学造成了干扰, 一个寝室的大学生各来自不同地方,因而本身的生活作息都会有所不同,有的属于早睡早起型,有的属于晚睡晚起型,有的中午需要午睡,有的中午却精神抖擞,并且,进入大学以后,不再像中学时期那样受约束了。因而,在寝室的自由支配时间较多,很多时候,寝室内部矛盾就会

因为作息时间不一致而日渐产生,如果不加以及时调解的话,则矛盾很可能不断加深。 3生活习惯的差异 平日在家中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当大家住到了一起,就可能会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大家产生矛盾。个人生活习惯不好主要表现为:随便拿东西未经室友同意;不讲卫生随便乱扔杂物,到处乱放东西;甚至有的同学还有偷盗行为。 正如来自不同地方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作息时间一样,生活习惯也同样会有所不一,比如比较典型的就是寝室卫生打扫问题,有些学生自打小开始就不注重卫生,根本就不在乎环境的干净与否,有些学生就很爱干净整洁,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打扫卫生的同学心里就会不平衡,同时,也就不会对不注重卫生的同学有好感,久而久之,寝室人际关系矛盾问题就会由于生活习惯不一而产生,并不断得到激化。 4家庭贫富差距 每个同学的家庭背景都不相同,有的家里很有钱,在买东西和生活上比较阔气,而有的同学来自农村,家里不富裕,花钱都要精打细算。这样,由于家庭条件差异而使得大家的消费观念不相同,如果不能互相够体谅就会导致冲突的产生。 5学习态度 寝室中有的同学很爱学习,有的同学却没有把重心放在学习上,每天上网,谈恋爱等等,这样,大家的发展方向不相同,可能导致交流和共同的话题变少,使得寝室关系疏远。 6不注重生活细节 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在家里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根本就不会感觉到有来自他人的拘束或干预而进入大学后,住进了多人环境中的寝室,原先那种不注重生活细节、所心所欲的情况就可能遭来他人的不满,久而久之,问题就会愈发严重,寝室人际关系就会愈发紧张。

最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得

学期我报选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艺术》这门选修课,真是十分庆幸,如今这学期已经接近尾声,一学期学下来,感受颇深。下面我就自己的心得体会谈一下: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而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1)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2)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整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其培养.

摘要:大学学什么?除了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大学生应该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 Abstract:What is learnt in the university?Besides knowledge,the most key, most basic one is the people’s ability,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train various kinds of ability,for instance:People skills,innovation think Vernon strength,grasp information ability,learning ability and sup port oneself ability, etc..Among them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skills is particularly impo rtant,great teacher of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导读:本文是关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希望能帮助到您! 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 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重横向联系:大学生的横向人际关系指大学生在同龄的同学与朋友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纵向关系指他们与父母、师长等不同年龄人之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对同辈关系的重视程度超过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交往。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与同学和同龄朋友在生理、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在理想、爱好、愿望等方面有更多的共同点。 (2)小群体多:小群体指那些由于成员彼此认同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其主要特征是以情感因素来调节人际关系。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特别不愿意接受各种硬性的制度束缚,加之感情丰富,渴求高度个别化的私人情谊,因而极易自发地形成各种小群体。 (3)自我选择:与中小学生的结伴上学、共同游戏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不同,大学生与同学朋友的关系更多的表现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上。他们人际关系的建立是自觉选择的结果,而与自己同辈亲属的关系反而淡薄。 (4)深刻持久:大学阶段是人生交朋觅友的高峰期,也是最重友谊、最重交往的时期。他们珍视大学时代的友谊,广交朋友,持续时间较为长久。

我的人际关系论文

我的人际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作业论文 【内容摘要】人际交往与沟通是一门学问。它对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不是抽象,而是由具体的人及其相互之间的交往编织起对于大学生来说,与周围的同学、教员交往、沟通中融洽相处,这就为自己减少烦恼,心身愉快,集中精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作为大学生的我,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上遇到的过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那些或悲或喜的感情,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这篇论文是属于我自己的自我剖析。 【关键词】人际关系,收获,感恩,反省,青春,大学生 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人不跟别人打交道,他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兽。”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沟通是多么重要。我们生活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在每一刻,每一个地方都需要与别人打交道,与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等,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不仅对自己的生活曾添乐趣也是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不仅破坏了人脉资源也让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所以,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故事,在我进高中的时候班上不认识一个人,之后和一个女孩玩的很好,我们两个是同桌,每天一起吃中饭放学还会一起走。后来,同学都熟悉了之后,另外一个女孩也和我们玩的很要好。那时候我们三个总是黏在一起,后来我搬家了,放学也不能和他们一起走,平时下课也很少在一起聊,都在忙自己的学习。渐渐觉得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了,偶尔走在一起聊一些事都是在讲一些我不知道的,还是一些小秘密,说是不能说的。听到这些很多时候自己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后来到了高二我们分班了,我们三个都不在一个班,见面的时间更少了,之前还会一起吃中饭可是到了后来一起吃饭都没有了。到了最后,一个女孩转学了去了外地,另一个女孩谈恋爱了,我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很奇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在人际交往学中有说到,要避免误会的最好方法就是沟通交流,要学会表达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范本

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范本篇一: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报告许多大学生,在上大学前,没有集体住宿的经历,生活圈子相当封闭,学习之外,什么事也不做,或是由父母包办。而且,现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自我为中心、自卑、骄傲,嫉妒等心理,未能处理好自身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技巧,不顾对方的情感体验,我行我素,易于引起宿舍其他人的不满,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困惑。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体或团体需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协同,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就成为世人皆要碰到的,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 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挑战——远离父母,独自在学校里料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但是从诸多的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和在高校中频发的大学生事故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并不理想。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既可能成为人际吸引的原因, 也可能成为人际障碍的原因。还有一些因素, 是造成人际障

碍的更直接的原因, 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等, 下面对此进行探索。 ( 一) 认知因素。 偏差和投射是由人际认知而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方面, 其内在机制是人际期望。 1.偏差 人际认知偏差涉及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对某一个体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对此人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心理现象即为晕轮效应。笼统地把个体划分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的现象, 即为刻板印象。某种条件下最先映入人们视野的信息在形成印象时占优势的现象, 则称为首因效应。人际认知偏差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当这些偏差与个体的人际期望之间出现较大差距时,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容易出现障碍。 2. 投射 个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个性反映在别人身上, 认为别人也是这样, 以此为基础认知别人, 即为投射, 也就是个体内在地期望对方亦是如此。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千差万别, 个体在人际认知过程中过多地运用投射, 难免产生人际交往或人际相处方面的障碍。 ( 二) 情感因素。 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情感因素较多, 最为常见的

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

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和职业发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文章内容。 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则 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双方态度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他很快便会遭到孤立。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 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而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弱点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大学生的自尊心都较强,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则,不损伤他人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人的能力与成绩。否则,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坚持尊重的原则,必须注意在态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学,平等待人,讲究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不开恶作剧式的玩笑,不乱给同学取绰号,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赤诚待人、襟怀坦白。 4.互助互利原则。人际关系以能否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为基础。如果交往双方的心理需要都能获得满足,其关系才会继续发展。因此,交往双方要本着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求助别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他也会感到愉快,这也可以进一步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 5.讲究信用。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说真话,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办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用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 坚持信用原则,要做到有约按时到,借物按时还,不乱猜疑,不轻易许诺、信口开河,让人家空欢喜。 6.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发火的人一定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凝聚力和学习效率。有人统计,不良的情绪使脑力工作者的学习效率降低70%。 2.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研究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具有以下益处:给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戴尔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戴尔﹒卡耐基说过: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可见,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大学生通过交往、沟通、交流感情, 建立友谊, 切磋学问, 探讨人生。大学生的交往效果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 也影响着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培养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教师与学生, 是大学校园里的两大基本群体。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是和大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 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的学习成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与教师交往也是大学生知识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前提; 同时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业缘关系, 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 心理相容度高,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 学生对老师充满尊敬与敬仰, 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的人际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交往的基本关系, 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普遍, 也是最微妙和复杂的。一方面, 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 兴趣爱好相近, 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 学习相同的专业, 沟通与交往容易; 另一方面,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 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 交往密度高而且自我空间狭小, 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 一旦得不到满足, 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 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大学生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