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版七年级华东师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2016新版七年级华东师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2016新版七年级华东师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总第34节第一课北京人

一:了解历史的途径1 文物如考古发现(更可信)2 文字如历史典籍

二:目前所知我国境内生存年代最早的原始先民是元谋人(云南,距今约170万年)

三:北京人

1 我国境内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北京人

2 北京人遗址是我国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化石资料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3 体质特征:能直立行走

4 距今的时间,地点:约70万至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附近的龙骨山洞穴里

5 生产和生活情况:a 过采集和狩猎的生活b 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c 使用火(天然火)

和保存火种d 过群居的生活

总第35节第二课原始农业的产生

一:半坡遗址(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 所在地区:黄河流域今陕西西安半坡村

2 谷物品种:粟黍

3住房样式:半地穴式

4 制陶:鱼纹彩陶盆

二:河姆渡遗址(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 所在地区:长江下游浙江余姚的河姆渡

2 谷物品种:水稻

3住房样式:干栏式

4 制淘:黑陶

三:南北方原始居民房屋结构不同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四:南北方先民都已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新石器时代)

总36节第三课神话与历史

一:炎黄的传说(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

1 时间,所在地区:距今5000年前黄河流域

2 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大战于涿鹿之野

3 黄帝被推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4 炎帝和黄帝因此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二:神话中的远古历史

1 文字产生之前,史事主要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和流传的

2 禅让制a 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出现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

b依据:德才兼备

c 禅让的特征:原始民主的方式推荐首领,也有传说的成分

3 神话故事中的历史信息:远古时代极其艰难的生活状况和先民们艰苦创业的精神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总第37节第四课夏的建立与国家的产生

一:夏的建立

1 大禹治水a 方法:疏

b 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

c 启示:处理问题要灵活多变,要有创新精神

2 夏朝的建立a 时间:约公元前21世纪

b 建立者:启

c 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国家)

d 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3 国家产生的标志:军队监狱官员

总第38节第五课上古三代的更替

一:夏商周的更迭

1:上古三代:夏商西周

2:夏朝的建立a 建立者与末代君王:启--- ---桀

b 时间:前21世纪------前16世纪

3:商朝的建立a 末代君王:纣

b 时间:前16世纪------前1046年

c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出土的甲骨文证实的王朝

d 盘庚迁殷,从此,国力日益强盛。

4:西周建立a建立者与末代君王:周武王------周幽王

b 时间:前1046年------前770年

c 与商的战争:牧野之战

d 都城:镐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加强对各地的统治

2:内容a 分封的对象:同姓(姬)或异姓贵族(授民授疆土)

b 主要封国:卫鲁齐宋晋燕等

c 义务:镇守疆土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

d 权利:相对独立,可以把土地和民众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和士。

3:意义:对于拓展疆域,完善统治,加强周王室的权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西周的宗法制

1:依据:血缘关系

2: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作用:维持西周政治等级制度,稳定社会秩序。

四:世纪年代

1:每10年为一个年代,每100年为一个世纪。如公元前221年读作公元前三世纪末期。2:计算公式:以年,岁为单位的(加的减1,减的加1);以周年,周岁为单位的(直接加减)

总第39节第六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一:甲骨文

1: 上古结绳记事

2:原始文字的雏形:刻画符号

3: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商朝的甲骨文

4: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二:青铜器

1: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处于当时世界的前列

2:成分:铜锡铅

3:代表:后母戊鼎(已知最大)

4:铸造方法:泥范铸造法

4:种类:礼器,酒器,食器,兵器,乐器,生产工具等

总第40节第七课社会变革与商鞅变法

一:春秋与战国

1:东周的建立a 建立者:周平王

b 时间:前770年-----前221年

c 都城:洛邑(在镐京的东面,称东周)

d 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时代特征:动荡变革

3: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先后顺序)

4:春秋末年,长江流域的吴国(吴王夫差)和越国(越王勾践)也北上争霸中原。

5:三家分晋:赵魏韩

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二:商鞅变法与秦的强大

1:战国时期变法最彻底,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2:商鞅变法a 在位国君:秦孝公

b 目的:富国强兵

c 主持人物:商鞅(公孙鞅,卫鞅)

d 指导思想:法家

e 故事:徙木赏金(做人要诚信)

f 内容:(1):鼓励耕织

(2):奖励军功(利出一孔),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田宅。

(3):推行县制,官员由国君任免

(4):编户籍,实行连坐法

(5):统一度量衡

g 意义:秦的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加强,成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

奠定了基础。

3:商鞅变法中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奖励的对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士兵。

4:商鞅变法的启示:改革要创新,与时俱进。

总第41节第九课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一: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上出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局面。

1:道家a 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b 代表作:《老子》(《道德经》)

c 主张:(1)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 言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e 战国中期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庄子》)

2:儒家a 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b 代表作:《春秋》。而《论语》则是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论编成的。

c 主张: 仁和礼,处世的最高境界为“中庸”

d 言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e 评价: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f 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长期居主导地位,在中国和世界有深远影响。

g 战国中期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孟子》)

3:墨家a 创始人:墨子

b 主张: 非攻兼爱,提倡“举贤”“节俭”。

c 显学:墨家和儒家

d 墨家重实践,在自然科学上有不少创造发明(见《墨经》)

4:法家a 集大成者:韩非(战国末期)

b 代表作:《韩非子》

c 主张:(1)以法治国(2)认为历史是发展变化的(3)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理论(后被秦始皇采用)

d 言论:刑不避大臣,赏不遗匹夫。

二:都江堰(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1:所在河流: 岷江

2:主持修建人物:秦国的蜀郡守李冰(李太守)

3:功能:能防洪,又可蓄水灌溉。

4:意义:使成都平原300多万亩土地变成了沃的良田(天府之国)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总第42节第十课统一国家的初建

一:秦的统一

1:统一的过程a 时间:前230年---前221年(十年)

b 人物: 秦王嬴政

c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d 先后灭掉: 韩赵魏楚燕齐

e 统一的意义: 结束了长期以来分立混战的局面,建立统一的秦王朝。

f 统一的时间及都城:前221年咸阳

g 疆域四至: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2:秦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国家采取的措施

a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新创皇帝(三皇五帝)一词,自称始皇帝。

(2)中央设丞相(管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三个主要官职。(3)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秦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百代都行秦政制)

b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标准文字),隶书(日常文书)。

c 经济上:(1)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2)统一度量衡

d 交通上:统一车轨,修驰道和直道。

e 军事上:连接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

总第43节第十一课秦朝的覆灭

一: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天下苦秦久矣)

二:秦暴政的表现1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或对待儒学的态度)

2 繁重的徭役和赋役

3 法律残酷

三:秦朝的灭亡

1:秦末农民起义a 时间地点:前209年大泽乡

b 领导人物:陈胜吴广

c 直接原因:遇雨不能如期到达,失期当斩。

d 国号“张楚”(张是扩张的意思)

e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f 结果:失败

2:秦朝的灭亡a 项羽在巨鹿(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

b 刘邦在前206年占领咸阳,推翻秦王朝。

四: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史论结合

总第44节第十二课统一王朝的重建

一:西汉的建立

1: 西汉建立的过程a 楚汉战争(四年),“汉王”刘邦战胜“西楚霸王”项羽。

b 建立者: 汉高祖刘邦(沛县人,亭长)

c 时间都城: 前202年长安

d 刘邦战胜项羽的启示:人才民心

e 刘邦称帝后,朝廷呈“布衣将相”之局。

二:汉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指导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

1: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a 主观原因:吸取秦亡教训

b 客观原因:汉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

C理论依据:陆贾的《新语》

2:文景之治: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a 轻徭薄赋,减轻刑罚。b 统治者“躬修俭节”评价:“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三:汉武帝刘彻为了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

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a 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b 盐铁官营

2:经济上:a 铸造钱币(前118年,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

b 兴修水利(修六辅渠,白渠)

3:思想文化上:a 独尊儒术(董仲舒),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上的控制(或对待儒学态度),

从此,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

b 发展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当时最高学府)

4:边疆少数民族:a 三次主动攻打匈奴(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b “西南夷”归汉

c “东胡”西迁

评价:汉武帝在位54年,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司马光评其曰: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四:西汉疆域四至:东到大海西至西域南到南海北到大漠

总第45节第十三课东汉的盛衰

一:东汉的建立1 时间:公元25年2 人物:光武帝刘秀3 都城:洛阳

二: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

1:以“柔术”治天下(文教治国方略)

2:内容a 九次释放和禁止虐杀奴婢。

b 田赋三十税一,减轻农民负担。

c 整吏治,惩贪官。

d 提倡节俭,裁冗员,减少行政开支。

3:评价:在位30余年,社会繁荣,史称“光武中兴”。

三:东汉的衰败

1:原因: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

2:表现:a 土地兼并问题严重b 地方割据势力形成

四:纪年方法

皇帝年号纪年: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年号从汉武帝开始,一位皇帝年号可以一个或多个。

总第46节第十四课汉代的文化与科技

一:史学

《史记》a 作者:司马迁(汉武帝时期)

b 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范围:传说中的皇帝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

d 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e 司马迁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造纸术的发明

1:西汉早期(前2世纪),使用大麻造的纸。

2: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造出物美价廉,便于书写的纸,称“蔡侯纸”。

3:影响:造纸术传遍世界各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三:医学

1: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创建中医看病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2:东汉后期的医学家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3:东汉末年的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的麻醉药称“麻沸散”。还创造出一套“五禽戏”的医疗体操。

四:道教的产生(中国本土宗教)

1:产生时间:东汉时期

2:宣扬修身养性,关注现世人生。

总第47节第十五课汉朝的中外交流

一:丝绸之路

1: 张骞通西域a 在位皇帝:汉武帝

b 目的: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

c 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

d 次数:两次

e 无意中开辟了丝绸之路

2:两汉对西域的管理设的机构:西域都护(东汉派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

3:西汉与西域经济交流说明a 西汉输出的是较先进的手工技术

b 西域输入的汗血宝马和各种水果,蔬菜则代表比较落后的生产力(中原王朝至少在汉武帝

及之后才有)

4:路线:长安往西---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息(古代波斯)---西亚和欧洲大秦(古代罗马)

5:意义:古: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今:仍是一条重要通道,促进沿线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佛教的传入

1:时间:两汉之际(东汉末年,西汉之初)

2: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天竺)

3:东汉汉明帝在洛阳建造了中国内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4: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劝人为善;关注来世。

5:佛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诗文辞赋,民间传说,雕塑,壁画,音乐,舞蹈等)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总第48节第十七课三国鼎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1时代特征: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

2孕育新的进步因素:a 南方经济的发展b 北方民族的交融

一:曹操统一北方

1: 优势:a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唯才是举,吸纳不少人才。

2:战役:官渡之战(200年以少胜多)

二:赤壁之战(208年以少胜多)

1:目的:统一全国

2: 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打败曹军

3: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分天下

1:时间建立者都城政权(国号)

220年曹丕洛阳曹魏(魏)

221年刘备成都蜀汉(汉)

229年孙权建业孙吴(吴)

2:为发展地方经济采取的措施

a 曹操: 屯田(军屯和民屯)

b 蜀汉丞相诸葛亮:屯田修都江堰促进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融

c 孙吴:发展南方经济,实行“强者为兵,弱者补户”。

3:史实: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迄今所知中国历史上大陆人民大规模到台湾的第一次明确的记录。

4:和诸葛亮有关的(武侯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总第49节第十八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南方政权的更替

1:相继建立:吴东晋宋齐梁陈

2:六朝古都:建康(今南京)

二:人口的南迁

1: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时间:西晋末年开始

3:路线:a 西线巴蜀b 中线两湖和江西c 东线江浙

4:有关的诗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南方经济的开发

1:根本原因:北方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经验。

2:表现:a 农业:三个发达的经济区(巴蜀江汉江浙)兴修大量水利工程犁耕的推广和改进稻麦两熟制农副结合

b 手工业:其中丝织业成为南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商业:出现商业城市和海外贸易港口城市

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 六朝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

总第50节第十九课北方民族的交融

一:北方政权的演变

1:相继建立:十六国北魏(后分为东魏和西魏)北朝(北齐和北周)

2:短暂统一北方的政权:前秦和北魏

二:孝文帝的改革

1:北魏的建立: a 民族:鲜卑族b 国号:魏c 都城:平城d 统一北方的时间: 439年2:冯太后改革:仿汉制a 政治上:三长制b 经济上:均田制

3: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a 迁都:由平城迁到洛阳

b 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

影响:顺应历史潮流,加速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三:北方民族的交融

1:表现: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南北互使,南北互市。

2:民族的交融与南北经济的发展为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总第51节第二十一课科技成就与书法艺术

一:数学

1:商朝:甲骨文中有一,十,百,千万等数字。

2:春秋战国:算筹和四则运算

3:汉代:《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名著

4:南朝:祖冲之在数学上的贡献:a 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

b 名著《缀术》在唐初被列为“算经十书”,成官定教科书

二:农学与农历

1: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2: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三:书法艺术

1: 汉代:隶书

2:东晋:“书圣”王羲之,其名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赞美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含两套完整教案可供选择)WORD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的发现 教学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有关人类起源,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元谋人复原图》《元谋人使用石器图》《元谋人劳动复原想象图》 2.教师提问:(1)元谋人生活在哪里?(2)元谋人懂得哪些技术?(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1)云南元谋县(长江流域);(2)制作工具和使用火;(3)会不会制作工具。 3.教师小结: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目标导学二:北京人 1.图片展示:分别展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头像》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归纳北京人的生活地点和时间。 提示: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经测定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图片展示: 4.观察比较: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和现代人头像,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点拨:从北京人的头骨、前额、眉骨、颧骨、鼻骨、嘴部等方面进行分析) 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补充: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6.图片展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片,了解归纳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情况。 8.教师提问:为什么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提示:这是由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决定的。 目标导学三:山顶洞人 1.图片展示: 2.教师提问:(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2)他们的样貌有什么特征? 提示:(1)距今约3万年。(2)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进步在哪里? 提示:北京人的模样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则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的石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则已会人工取火。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悠久,了解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部编2016版 2018年秋期及答案七年级历史教学质量监测预测试题

部编2016版 2018年秋期教学质量监测预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用碳素笔或钢笔填写清楚。 3.必须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见答题卡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选择题 下列各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8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我国古代生产力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 回答1-6题 1.“□□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制作石器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请你判断□□应该填写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2.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右图),此图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 息是 A .大禹治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 B .大禹用疏导法将洪水引入大海 C .大禹建立夏朝,早期国家产生 D .耒耜是当时重要的生产工具 3.用“长江流域”、“水稻”、“猪纹陶钵”、“干栏式房屋”等描述的原始居民是 A .半坡原始居民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龙山原始居民 D .红山原始居民 4.下列四幅图中,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深耕细作的是 5.我国古代采取了不少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至今依然发挥巨大作用的是 A .兵归家,释奴婢 B .蜀守冰,凿离堆 C .招流民,行屯田 D .重本业,轻末业 6.我国古代制定历法,服务农业。下列图片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成就的是 A B C D A.《齐民要术》 B.《大明历》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人教版】2016年最新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 1.《春》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济南的冬天》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1、本试卷为开卷试题,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2、本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历史课吗?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丰富的中国古代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同学们,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你的风采吧! 卷Ⅰ(选择题,共48分) 得分评分人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字母标号填 在表中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1、原始人的居住条件和生产情况同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你认为河姆渡聚落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A.玉米B.粟C.水稻D.大豆 2、“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前几年访问大陆时拜谒何处的祭文 A.黄帝陵B.炎帝陵C.始皇陵D.陵 3、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4、《左传》中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 B.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C. 西周的分封制 D. 朝的帝制 5、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国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D.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7、灌县二王庙有这样一幅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的最主要贡献是 A. 推官是用牛耕 B. 修建灵渠 C. 制造出铁农具 D. 修建都江堰 8、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的国农民,要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建立军功B.通过联姻C.努力生产粮食D.靠贵族推荐 9、右图的代砖文为“海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10、下列对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爆发于大泽乡 B. 建立过农民政权 C. 推翻了朝统治 D.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1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冻乱,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对朝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A.统一度量衡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修筑长城 12、我国的成语有很多来源于历史典故,如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就来源于

2017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教案说明: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改版)的最新教材,下载需谨慎。 目录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中外交通》习题2(含答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A.战国B.北宋C.南宋D.明朝 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3.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5.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 C.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D.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6.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 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革新

7.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年间 B.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 C.活字印刷术形成于唐朝 D.火药传入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 8.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9.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使用了() A.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B.新的造纸技术 C.高超的雕版印刷技术D.书籍装帧技术 11.“四大发明”是我国对世界科技的重大贡献,其中和宋代相关的是() ①指南针②火药③造纸术④活字印刷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2.唐代炼丹家和医药学家张仲景在他的《丹经》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错误:;改正:. 13.指南针是由阿拉伯人传到非洲。 错误:正确:。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导学过程 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 【自主预习】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 问:北京人、山顶洞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开展竞赛活动:迅速阅读看谁回答的即快又准)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山顶洞人/3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师归纳:除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外,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问: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二)、北京人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狼》说课案 xx康驿二中语文教研组xx 一、教材分析: 《狼》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动物世界)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文章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双双毙命于屠刀之下。文章篇幅短小,叙事简洁,脉络清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意味深长。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课本编写意图和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分量及其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课文情节,体会文章写法 3、认识屠户和狼的特点,领会课文寓意 4、学习“学习文言五读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来学习课文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屠户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认识到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教学重点: 1、认识屠户和狼的特点 2、领会课文寓意 教学难点: 1、领会课文寓意 2、学习“学习文言五读法” 二、教法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文章篇幅短小,叙事简洁,脉络清晰,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意味深长;同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原则,采用多读教学策略,以指导学生多读,引导学生自由探究、活动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课文特点和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本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原则,运用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在多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讨论,在讨论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发现和总结,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从而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给他们以学法指导,对他们进行情感渗透,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狼”,人们就自然地会想到它凶险残忍的本性,也会想到那些给人带来恐惧、威胁和伤害的否定力量。今天我们学习蒲松龄写的《狼》这篇文章,看看文中的狼有何本性?其结果如何?文章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板书题目及作者)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 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元谋人 2、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B西周C东周D夏 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了有扈氏 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B桀的残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义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B周武王C纣王D汤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B商C西周D东周 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 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B赵魏韩C赵魏秦D楚齐韩 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B秦C齐D魏 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2017年春季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部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主要教学内容 这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2016年部编最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单元,叙述从隋朝到清朝(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共21课。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5课);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13课);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第14-第21课)。另外,增加了一节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共需34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0个课时,活动课占1课时,单元复习占3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其余为考试检测试卷分析)。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历史教师要用好教科书,必须在钻研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科书的体例、结构、脉络和内容,并以教科书为依托,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教师要钻研教科书,搞清楚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要把握每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联接,力图做到融会贯通;要梳理清楚每课课文的逻辑层次,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其各个环节,并设计好相应的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有很大的提高。 三、重难点及措施 重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措施: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虽然经过上个学期历史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经验和方法,但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完全能自主学习了,有的学生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 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016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知识点总结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基础知识点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云南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 3.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已经会用火并能长时间保存火种,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4.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约3万年,人工能取火。 5.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6.黄帝打败炎帝是阪泉之战。 7.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8.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通过禅让制推选出来的首领有舜、禹。 9.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0.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1.约公元前1600 年被商汤打败,汤建立商朝,建都于亳。 12.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殷。 13.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周武王建周,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4.为了稳定政治形势,西周实行分封制。 15.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国人暴动”。 16.公元前771年灭亡,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17..青铜器灿烂时期:商朝。 18.青铜礼器: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等级界限。 19.商朝司母戊鼎: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造型奇特:四羊方尊。 20.甲骨文,1899年清朝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假借、会意、形声等,形声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我国有文字可考得历史从商朝开始。 21.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2.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23.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首霸。 24.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26.战国时期战争性质:兼并战争 27.战国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8.商鞅变法:目的: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时间:公元前356年。 主要内容:政治:建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 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军事:奖励军功。 商鞅变法的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9.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郡守李冰。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使成都平原变成沃野,成为“天府之国”。 30.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①顺应自然(可持续发展观点);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相互转化(朴素唯物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 3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主张“有教无类”。 32.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33.墨子,①主张“兼爱”“非攻” 34.孟子,①“仁政”②民贵君轻③“春秋无义战”。 35.韩非,①强调以法治国②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6.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7.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秦朝;都城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38.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②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李斯建议)(4)军事上:北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通灵渠;(5)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9.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40.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 4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2.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43.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刘邦胜。(约法三章.鸿门宴.四面楚歌) 4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汉,都长安,史称西汉。 45.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46.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是中国第一个盛世。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部编版

2018部编版:七上历史期中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③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④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们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4.“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出自《山海经》,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 B.盘古开天辟地 C.尧舜禅让 D.大禹治水 5.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黄帝——发明算盘 B.仓颉——创造文字 C.嫘祖——养蚕缫丝 D.伶伦——制作音律 6.“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对殷墟的评价。殷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8.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能为此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10.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仿效。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春秋时() A.周王室衰微 B.经济得到发展 C.发生政治改革 D.青铜制作工艺进步 11.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订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A.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12.栗劲的《秦律通论》指出: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战果如下: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中国境最早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2、下列祖国境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下列关于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 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了有扈氏 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 B桀的残暴 C犬戎入侵 D奴隶起义 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 B周武王 C纣王 D汤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 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穆公 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 B C D楚齐 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 B C齐 D 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变法 D商鞅变法 17.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 B用牛耕作 C大兴水利 D青铜器的使用18.商鞅变法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重点笔记

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相同点:(补充在第6页空白地方)(1)都以农耕生活为主,种植农作物;(2)都使用磨制石器; (3)都过定居生活,建造房屋;(4)都制作陶器;(5)饲养家 畜。 3.原始农业的发展:(第9页) (1)兴起地区:长江、黄河、淮河流域; (2)发展变化: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耕种; (5)(补充在第9页空白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阪泉之战:炎帝和黄帝(12页第3段第一句) 2.涿鹿之战:炎黄联盟和蚩尤(12页第3段第二句) 3.华夏族的形成:(12页—13页)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 自称。 4.炎帝发明:13页第1段 5. 黄帝发明:13页第2段 6. 远古传说的意义:14页中间一段 7.禅让制:(第15页第1段)即将部落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夏朝的建立和灭亡(18页—19页)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 (3)地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4)世袭制: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补充在18页空白部分: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5)国家机器: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6)统治范围:(19页第一段第一句)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 (7)末代暴君:(19页第二段重点标记)夏王桀 2.商汤灭夏:(20页第一段) (1)时间:公元前1600年。 (2)建立者:汤 (3)都城:亳(圈起来) (4)盘庚迁殷:(第二段第三行划起来)到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5)国家机构: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人教(部编版2016)2017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时间:10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2.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 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 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 A商朝B西周C东周D夏 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了有扈氏 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B桀的残暴C犬戎入侵D奴隶起义 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B周武王C纣王D汤 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B商C西周D东周 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 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B赵魏韩C赵魏秦D楚齐韩 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B秦C齐D魏 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管仲变法D商鞅变法 17.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B用牛耕作C大兴水利D青铜器的使用18.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奖励耕战B土地私有C建立县制D奖励军功 19.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 20.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 21.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 A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韩非子的学说2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 A孙武B孙膑C韩非子D孟子 24.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②防洪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④灌溉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5.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广东省B广西省C四川省D陕西省 26.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是: A刀币B铲形币C蚁鼻钱D圆形方孔钱

2016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 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 至20万年保留猿的某 些特征 打制粗糙的 石器 使用天然火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 年模样和现代 人基本相同 掌握磨光和 钻孔技术 人工取火懂得爱美 死后埋葬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 氏族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原始人类距今时 间 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 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 七千年 长江 流域 浙江省 余姚市 种植水稻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耒 耜耕地 干栏式房屋 (居住地发 现水井) 制造陶器玉器 乐器 学会纺织 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 五六千 年 黄河 流域 陕西 西安 种植粟和蔬 菜,饲养猪狗; 渔猎 普遍使用磨 制石器 半地穴式房 屋 彩陶(上有最早 文字雏形)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 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和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