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1.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1.靠制度提升执行力

反方:提高执行力关键是靠制度

说到执行力的重要性,时下各行业管理者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然而,靠什么来提升执行力?这似乎又是每一位管理者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有人说:“靠激励可以提升执行力”;有人说:“靠号召可以提升执行力”;有人说:“靠精神鼓舞可以提高执行力”;也有人说:“靠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执行力,但这一切都只能产生短线效应,唯有靠制度才能从长线上将执行力提升上来和落实下去。”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系统,企业的执行力也应该是一个系统、组织和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管理成败的关键。只要企业有好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全体员工的执行力就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企业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好的执行来自于好的制度。换句话说,一流的企业必有一流的制度,也必有一流的执行,而一流的执行必要靠一流的制度作保障。就是说,一项制度的执行既需要推动,也需要制衡,更需要监督和考核。而这一切靠什么?答案还是靠制度本身!制度本身必须设定完美执行的内容和程序。从这一意义上说,企业的管理也是对执行的管理,一切制度都必须保障执行、推动执行、监督执行、管控执行、考核执行,制度本身就应该有对整个执行过程进行全方位把握和全流程监控的内容与功能。这样,才能使执行不打折、不拖延、不推诿、不懈怠、不走样,不跑偏。

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处理好制度与执行的关系,从管理的操作面讲,制度是管理的重要保障,没有制度这块基础,管理的标准和公正性将不复存在。好的制度,贵在执行。好的制度出台之后,执行力就成为决定因素。有了制度就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否则,,制度再好也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束之高阁,形同虚设。所以说,制度好还须执行好,只有把好制度贯彻执行到实处,好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制度”。同样的,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对执行的程序化推动和管控,首先,一个制度出台以后,不执行则不会被制度所允许,这要求制度本身就必须具备执行的推动力;其次,执行中遇到障碍和麻烦,制度则是执行的清道夫,是执行的坚强后盾,为完美执行保驾护航;再次,执行中出现打折、拖延、推诿、懈怠、跑偏等现象,制度则应该具有规范、监督、修正、约束、制衡、考核和奖惩的功能。

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组织效率提升的意义不言而喻。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宣扬的重要观点就是西方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制度的变迁。他讲的“制度”,不仅包括国体、政体在内的“大制度”,也包括了商业机制、企业制度、信用制度在内的“小制度”;不仅包括了各种由长期习惯而形成的明文规则等正式制度,也包括了社会风俗,文化等隐性的非正式制度。

一般地说,管理制度是企业一系列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则,或者说它是企业贴上个性标签的关于经营管理的不同“打法”和“做法”。

制度不仅规范企业中人的行为,给人的行为划出一个合理的受约束的“圈”,同时,也保障和鼓励人在这个圈子自由地活动;或者更通俗地说,制度是一种标签或符号,它将企业中人的行为区分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和“不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可以据此采取奖勤罚懒的措施,褒奖“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惩罚“不合乎企业利益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刺激企业中的人有效约束自己,提商整个组织执行的效率,而在这样的奖罚中,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得以推行和巩固。

企业家的执行力与企业的执行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企业家的执行力是个人能力,而企业的执行力是组织能力或制度性的能力。企业家的执行力是“人治”,而制度性执行力是“法治”。治”的企业家能力通常是用“能人”,背后的哲学思想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制度性执行力背后的哲学思想是:人是一定要犯错的,所以用人就一定要疑,要建立一套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中国企业谈执行力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为了速效而牺牲对企业基业长青的“基因”(即制度与文化)的建设,管理者应当懂得企业持续增长的源泉,在于制度与文化对“人性中善的宏扬和对恶的抑制”,只有在这样一个“道”的前提下,对执行“术”的追求才有意义。

对制度进行落实和执行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实施企业管理的具体体现。管理的落脚点在于制度的执行,管理的最终效果体现在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自觉执行和完美执行的制度推动和管控上。

现在有一种倾向是“刚性制度,柔性约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灵活执行制度,这种倾向是在挑战制度的严肃性,是对管理的自我动摇,是对执行的随意性的默许和姑息,其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管理没有对执行的各个环节给予严谨的制度性规

范和约束,没有对执行设定科学的程序和要求,没有对执行给予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执行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的各种制度也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说,抓制度要考虑执行对制度的落实意义,抓执行同时也必须考虑制度对执行程序和效果的预设作用。

这就是说,企业制度设计必须预设执行程序,必须提前考虑到执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制度性规避或提供制度性保障,而不是在制度出台之后,仅靠人们的自觉自愿或道德良心来完成执行内容。执行的步骤、程序、环节、效果都要在制度中有严格的设定和体现,从而使执行不是单单靠激励、靠号召来完成,而是靠制度的严格推动和管控来实现。

关于加强制度学习、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通知

关于加强制度学习、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通知 各分支机构: **银行成立以来,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管理,在制度建设、强化风险管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分支机构、部分员工对制度重视不足,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执行不力,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强化内控管理,切实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和有效性,现对制度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请遵照执行: 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 各项制度是我行有效运转、顺利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保障。各分支机构对此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合规意识教育,让每位员工充分认识到合规经营、合规管理、合规操作的重要性。要不断提高制度落实的监督约束力,确保制度最大限度地得到执行;要大力营造用制度规范经营行为以及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环境,努力建立制度的公信力和威慑力,使制度能够发挥应有的实效。 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各分支机构要切实加强合规方面的全员培训,形成人人学制度、人人懂制度、人人守制度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制度培训学习,提高员工对所从事岗位规章制度的认知能力,使员工及时、全面掌握所从事岗位的业务及规章制度。对于制度规定不明确的条款,要及时向总行相关部门咨询,确保准确理解,从而是制度得到正确、有效

地执行。 三、多策并举,重在落实 制度建设,重在落实,要切实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制度落实,有效提高制度执行力。 一是要努力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各级管理者要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同时,要抓好分管条线和管辖经营机构的制度落实。 二是要强调制度执行过程中信息收集、反馈作用。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注重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及时总结、分析、纠正制度执行中的偏差,及时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等严重破坏制度的行为给予惩处,真正使制度执行力得以有效提升。 三是要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保障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责任层级清晰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执行监督到位。 四是要建立制度执行的考核、问责机制。要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同时,对制度执行不力者进行责任追究,坚决遏止失职不究、违规不罚的现象。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智联招聘日期: 2005-07-13 由于业务的扩大,需要通过增加人手和工作分工来提供效率和作业质量的支撑,为了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和高质量地展开,组织开始着手制定各种流程规定、管理制度。 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组织能以更强的能力完成更大的业务量,但在企业实务中,却常常出现,制度很完整,装订得很美观,但放在抽屉里或仅仅挂在墙上给人欣赏,工作人员依然按照各自的习惯开展工作;制度完美有序,工作混乱无序。 ISO9000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目前通过ISO9000的中型以上企业可能已经超过了总量的80%,小企业也有大量的已过或正在通过,但这些企业里有多少能执行到80%呢?在进行质量文件编写过程中,企业把内部60%左右的流程、规定都重新审核了多遍,并据此制定了针对性的系统方案,为迎接外审,企业也不遗余力地展开培训和贯标,花了大量的精力,就为了那一纸证书? 而当绝大部分企业已获得ISO9000 证书时,证书本身也就像营业执照一样,仅仅是一张基本的文件,不再是品质的象征和竞争力的象征了。 竞争力体现在ISO9000的执行情况,体现在企业流程、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细节和执行力,细节体现质量,执行力体现效率。 制度为什么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呢? 在《从基层员工需求看执行力改善实务》一文中,笔者曾经探讨过基层员工的需求成因,其他成因可以列举如下: 1、制度不合理(包括不公平、不流畅、太复杂、太难、漏洞多等) 2、固有文化与新制度差异很大(如宽松的习惯和过于严格的新制度,引起大范围抵触) 3、未培训就执行后的反复(被执行者说不知道,收回执行或减轻执行都会对后期工作埋下阴影) 4、缺少监督执行人(没人愿意做恶人,执行时一再迁就,制度逐渐弱化) 5、领导不执行(领导的例外原则和企业政治交易,抵消或抹杀制度) 首先必须具备小事处理能力,才能谈到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解决。 比如工卡的佩戴,除了操作工在工作时间外,进出厂、其他员工的上班时间,必须挂工卡,未挂者一律罚款10元/次,专人执行,检查人应该发现而未发现或未处理的,处检查人双倍罚金,首先讲明佩带工卡的意义和作用,然后强力推进,每周公布,形成执行习惯,也就会形成行为习惯; 再比如办公环境的维护,某企业曾制定一个规定,离座超过15分钟的,必须将椅子靠在桌子指定划线位

谈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谈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谈制度的执行力 张家界市质监局监察室邹会雄 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长期工程。任何工作的开展是要靠出色的制度执行力来作保证的,提高制度执行力是一个部门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制度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发展力,只有具有了强大的执行力,才能提高部门形象,才能保证党和政府的每项政策都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才能保证我们的每项工作都取得实效,才能扎实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如何提高执行力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制度执行力不强的具体表现 目前,在很多单位、很多部门制度执行力不强是通病。许多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制度上,而是出在制度的执行力上,执行走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安排计划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二是制度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执行不到位,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制度的执行。三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制定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成效不大。分析其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的因素: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的,制度执行的好坏,人是第一因素。一是缺乏责任心。有少数员工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

存在着“浮”、“散”、“粗”、“虚”等方面问题,工作部署了下去了,落实起来拖拖拉拉,无所作为,不求实效。二是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规章和制度,而是各取所需,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出了问题,怪客观原因,唯独不主观上找原因。三是潜规则对制度执行力的负效应。制度执行中存在一个“破窗效应”,即大楼上的一扇窗户被人打破,如不及时修理,就会有第二扇、第三扇被打破,受到潜规则的制约。四是制度的执行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制度的执行单位和部门,为了做好人,不得罪人,在今后个人的民主评中多得赞成票和某些个人利益,在制度的执行力上大打折扣,甚至对制度的执行,采取不作为。五是制度的执行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抓制度的落实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致使制度的执行力度小。 (二)制度本身的因数:制度的制定到使用,应遵循这样一个闭环规则: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的监督——制度的补充完善、改进——制度的修订。一是现有的制度无非在上述环节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使制度不完善。如:有不少制度的出台是应付式,即上级机关出台了一项制度,下级机关也相应出台本地、本部门的相关制度。执行制度的保障机制滞后,制度一出台,缺乏后续的执行,不少制度成了“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摆设。二是制度存在着缺失与漏洞,规定得太宽泛、太笼统,执行过程中无法把握。如:现行的很多制度往往缺乏强制性的措施,制度贯彻和实施是以自觉遵守为基础,这就会遇到“这个制度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 制度管人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工作成效,必须在制度执行力方面加以提高。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抓好制度执行,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这些年来,消防部队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不断探索,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在制度执行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只有针对制度执行力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才能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存在问题: 一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针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初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各方面还存在问题。第一,制度的可行性的不强。制度的设置必须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对制度执行力的各个方面提出根本的、实质性的要求,而不是空洞化的要求,看似健全,却无从执行。 这不但使制度的执行难以进行,而且制度的权威也受到藐视。第二,制度的设置没有从全局性、长期性进行考虑。制度在执行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制度的执行。因此,制度的设置不但要从当前的问题出发,还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来反馈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从各个方面使制度得以完善。第三,制度的责任主体缺位。制度对制度执行者的问题往往集中于制度执行者这一方面,忽略了对制度的制定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等各个方面的考虑,从而使其他各方不能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第四,制度责任的追究不到位。制度在对责任的追究往往存在一定的“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制度的威信,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二是制度执行者的力度不强。制度的执行者在执行反腐倡廉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执行制度不到位的现象。第一,是由于一些干部的“特权”思想在作怪。他们认为对制度的执行是对自己权利的削弱,只是在正式场合下表现自己对制度的执行和拥护,然而在平时却对自己执行的制度视而不见,自行其是。第二,是一些干部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责任,不必理睬。他们认为制度的执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徐少农纪检组长在"学习《廉政规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上的讲话 (2010年6月23日) 受汪局长的委托,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廉政规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及纪念建党89周年,我就"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这一主题,谈一谈个人的认识与体会,与大家共勉。 所谓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工作制度、税收制度等;同时,还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如社会主义制度、国税廉政文化等。可见,制度一词说起来很抽象,但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时时处处离不开它。不仅人类社会活动需要制度、规则,强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是一种制度,现在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一种制度。试想,如果我们离开了制度,社会将会怎样?自然界又将会怎样?而制度建设是一个制订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因此,制度建设对于国家、社会,包括我们国税部门提高管理效能,降低工作风险,坚持勤政廉政,促进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制度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道怎么设,水就怎么流。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梳理好制度建设这道渠,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有一则"分粥"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有七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且能力大体相当。他们想通过制定一项"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分食一锅粥。试用了几种方法都不灵,后来选择了这样一个"制度":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值日的那个人要最后取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一样多。因为主持分粥的人都意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一样多,他确定无疑将享受那份最少的。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制度建设至关重要。 第一,制度建设体现了时代变化的新要求。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形势的最新需要都会在制度建设上最先体现出来。历史上王朝的更替,新王朝取代旧王朝,就是新王朝提出的政治主张、革新思想、社会制度等,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新的社会制度取代了旧的社会制度。制度建设不仅如此,还体现在要符合当地的实情。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自己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正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提出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以后,正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才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当前,我们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在制度建设层面体现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二,制度建设是我们党建总布局的核心。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历来非常重视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的第三代、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这种制度建设思想,尤其是在反腐败工作中提出要进一步"法制化"。2000年12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反腐倡廉工作要逐步实现制度化、法制化。"2010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30多次提到"制度"一词,其中"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力"等概念都反复被提及。可见,作

2020年制度执行力心得体会四篇

2020年制度执行力心得体会四篇 2020年制度执行力心得体会四篇篇一提高执行力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作为机关单位,如何能够出色地完成年度工作计划和上级交待的工作任务,提高执行力是关键。现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提高执行力的心得。 一、健全决策机制,提高执政水平。正确决策是正确执行的基础,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个单位领导班子执行能力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决策能力的强弱。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提高决策能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树立科学决策观念,建立健全了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保证决策的正确有效。一是规范决策程序。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决定重大事项规则,对决策内容、程序、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使班子决策有制度遵循。二是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位领导成员的聪明才智。会议决策前,班子成员充分准备、酝酿沟通、形成共识,提高了决策效率。三是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在决策前要充分调查研究、广泛论证咨询,遇到重大决策,及时征求意见,使各项决策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切合本地实际,既体现时代性、又富于创造性。 二、健全责任机制,提高执行意识。我们强调,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而一旦形成决议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打任何折扣。执行中注重明确任务、分清责任,提高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合理划分工作层次。将全局工作按不同的层次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主要负责人牵头抓的工作,主要是事关全局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各个方面和领域需要由一把手牵头,把全体干部职工方方面面的智慧集中起来、力量协调起来,在全局范围内形成合力。第二类一把手推动的工作,主要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任务,一

关于企业制度与执行力的思考

关于企业制度与执行力的思考 什么是制度?什么是执行力?制度和执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是关系企业工作效率和发展的问题,无论是作为企业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必须弄明白的。 有没有完善的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是好和坏之分,而是成和败之分,要么成要么败,但是没有制度是一定要败的。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多么重要。 制度的第一含义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在汉语中,制是指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是指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虽然对制度表述的角度和层次会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还是强调制度是人类行为规范或约束规则的总称。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任何个人、组织、社团甚至政府都处在特定的制度体系中,受其节制,受其约束。对于企业而言,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管理要靠制度来延续,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规范有效地进行管理。 有制度就要执行,执行就必须要有执行力。执行力,站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解释。站在企业的高度讲,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第一就是谁来贯彻和操作?第二就是怎样贯彻和操作?“谁”说的是人的问题,

在企业我们讲团队,也就是所讲的团队执行力。“怎样”讲的是方法,这里包含两层意思,手段和规则。在企业,规则就是制度和做事的标准。因此,站在人的角度讲,执行力就是一个团队执行制度、按标准做事的能力。 如此说来,制度是执行力的先决条件,没有制度,执行力无从谈起。 要想提高执行力,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制度。什么样的制度是好的制度?每一个企业都在致力于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完善的制度,但我们知道,世界上从来没有生而完美的东西。因此,没有完善的制度,只有不断发展的制度。好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不断的变化中趋于合理,它需要时时地成长,不断地修订。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制度的建设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建设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从简单的作坊式管理到追求制度化管理,进行过很多的尝试,虽然过程非常艰难,幸运的是我们在每一个过程中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制度,虽然那些制度看起来不是那么完美,但它让我们的企业有了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今天我们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制度的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我们建立了比较合理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程序,这些是我们总结多年的经验教训、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形成的制度体系。虽然这些东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作为指导我们企业管理的工作文件,我们就必须坚决地去执行,在执行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了好的制度,执行力强不强就是人的问题了。人的问题包括很

制度与执行力的思考(共3篇)

制度与执行力的思考(共3篇) 关于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的调研与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建设是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制度执行则是制度建设的关键,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就增强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当前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差的主要表现与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关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处于十分活跃时期,制度建设步伐加快,质量与数量、制订与执行存在一定的矛盾。通过问调查,当前影响执行力的五大因素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宣传教育、监督检查、问责惩处、队伍素质;80%以上干部群众认为制度建设设的重点在抓落实与执行,80以上%认为:现在许多制度基本没用, 1、制度设计不实际、不严密。调查表明,现在各地很多制 度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最后沦为摆设。一些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也是造成制度执行力差的重要原因。有的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过于简单,制度之间缺乏连贯性、系统性和配套性,造成操作障碍;有的把制度当作“花衣”和“作秀”,脱离实际、变简为繁、制度的执行变繁琐,制度的效力打折扣;有的制度存在漏洞,严密性不强、存有盲区和死角;一些重要领域

和关键环节存在制度空白,有的制度政出多门,甚至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容易给投机取巧之人钻“空子”和打“擦边球”;有些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过于原则宽泛,缺少具体措施,只规定“不准”和“严禁”,但没明确违反“不准”和“严禁”如何处理,即使处理,也找不到令人信服的制度依据;有的制度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致使部门横向之间、干部上下之间互推责任、推诿扯皮,问题得不到处理,责任得不到落实,“板子”打不到具体人身上,制度最终丧失威信。制度设臵盲目,脱离实际,没有认真研究反腐倡廉的形势和趋势,对制度的供求现状缺乏必要的了解。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内容空洞、要求笼统、主体不明、监督缺失、难于操作,看似制度健全,实质无从执行,从而使制度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受到怀疑。制度设计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忽略了供给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参与及其责任,不能让那些好看但不管用的制度被及时淘汰,让那些“摆设”性制度不得出台。 2、制度落实不执行、乱执行。当前,党员干部特别是个别 领导干部执行反 腐倡廉制度不严格。有的把制度当“摆设”,满足于照转、照抄、照搬,简单理解,被动执行,把印发规定、开会布臵等同于落实,停留于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未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有的搞“弹性”操作,对易循的执 行得紧、对难循的执行得松,对自己有利的执行得紧、对自

完善制度建设--促执行力提高

完善制度建设促执行力提高 新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一个单位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度建设是单位促进经济发展,强化管理职能,也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方面,制度建设本身不仅仅要健全完善各种制度,而要更加注重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不去执行,就将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执行制度是关键,完善制度也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上级领导为了加强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及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好的规章制度,然而执行情况却还不尽如人意,有些单位仅仅满足于办事流程、工作制度、各种承诺写成文、挂上墙,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真正执行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强化制度管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克服工作上随意性和短视行为。 一、执行制度领导班子做表率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实,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榜样是无穷的力量。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特别是一把手是关键的因素。一人正则正一方,一人斜则歪一片。因为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职工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要引导大家遵纪守法和调动职工积极性,领导干部先做遵守制度表率,非常重要,一定能会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干部,激励职工,使制度的约束作用得到明显。近年来,很多单位都执行了工作日午间禁酒令,有的单位时间不长就坚持下来了,究其原因,认为与单位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有很大关系,在其它工作上也有可能如此不外。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做到三点:一是领导要做到精诚团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一班人要拧成一股绳,大家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二

是领导要做到吃苦前,针对单位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中心,早计划、早准备、早落实。领导成员要深入一线职工靠前指挥,“心”入职工,争做“领头羊”莫学“牧羊人”,与职工同命运、共甘苦。三是领导要做到勤政廉洁。每办一件事、每花一笔钱,都要掰掰手指算一算,头脑想一想,该不该花、该不该办,手中项目抓住了没有,充分珍惜职工辛苦而得来的劳动成果,当好掌权人,持好“大家庭”。要以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职工服务造福,切不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搞以权谋私、捞取钱财、挥霍公物,走向职工群众的反面。所以,领导重视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首要任务。一方面要做好制度执行的表率。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能否发挥表率作用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至关重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另一方面要做制度执行的有力推动者。除了做好表率作用,主要领导还要把推进制度有效执行和落实摆上重要日程,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敢于批评,切实纠正和严肃处理违反制度的行为,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二、加强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加强制度完善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基础工作。每一项制度的出台落实,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合实际,是否能够维护职工群众根本利益,切实解决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是衡量制度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尺,也是衡量制度执行力的重要标准。按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对行之有效的要坚持和完善。虽然单位过去也定了若干类的制度,但是为什么有的制度执行下来效果不好呢?除了落实不到位的因素外,还有一点就是制度缺乏针对性,根本原因在于制定时调研工作不够到

谈谈制度的执行力

浅谈制度的执行力 任何工作的开展要靠出色的制度执行力来作保障,没有制度执行力,就没有发展力,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执行力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回顾过去,制度在极少数人员面前有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存在,分析其原因,往往不是出在制度上,而是出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一是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存在着“浮”、“散”、“粗”、“虚”等方面问题,工作部署了下去,落实起来拖拖拉拉,无所作为,不求实效;二是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规章和制度,而是各取所需,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出了问题,怪客观原因,唯独不主观上找原因;三是制度的执行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为了做好人,不得罪人,在制度的执行力上大打折扣,甚至对制度的执行,采取不作为;四是制度的执行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抓制度的落实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致使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项好的制度,如果不去执行,就会形同虚设,执行不到位,就难以发挥应有

的作用。当务之急,就要围绕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

行、制度执行的监督三个层面的不足,加以完善和修复,切实做到不因人而设计制度,不因人而改变制度的执行,不以任何理由排斥制度,不让任何人逃避制度。应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为此,做到五个切实。切实做到制度的清理修改。制度建设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如果制度存在缺陷不及时修补,就可能为破坏制度的人提供机会,对以往建立的各种制度进行一番梳理,及时废止已经过时的制度,对既有的制度进行重新整合,避免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碰撞”,对有缺陷或有漏洞可钻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理清制度执行的责任部门,使制度有人抓、有人管,真正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负责,层层落实;切实做到制度的宣传教育。制度的宣传教育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把规章制度宣传教育纳入“大学习”格局之中,统一部署,统筹安排,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使高层管理者和职工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在表态和工作中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把制度转化成为公司发展的自觉行动,使制度在问题出来之前就发挥作用,以先声夺人的优势,内化成自觉遵守制度的心理意识;切实加强制度执行

浅谈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浅谈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随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制度建设的成效不断显现。三分战略,七分执行。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执行力。提高制度执行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更要透过问题抓根本抓关键;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重他律,更要重自律。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我认为是: 一、根本在于增强原动力。 为政之要,重在执行,贵在自觉如果广大党员干部执行制度的思想根基不牢固,再多再好的制度最终也是摆设。提高制度执行力,必须从源头抓起。制度是党的意志的体现,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化;执行制度自觉与否,从根本上反映的是对党的事业忠诚度。因此,需要深入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引导大家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的领导的信赖,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制度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强烈的责任感是执行力的前提,也是执行力的内在动力;而责任感源于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事业观。对党员干部来说,贯彻执行党的制度既是政治纪律,也是组织纪律,必须从讲政治守纪律的高度来认识执行党的制度,

重视搞好党纪法规学习教育,增强制度意识,真正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二、关键在于增强示范力 领导干部的示范力具有鲜明的引领、导向作用,必须坚持从领导机关抓起,从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管严起。制度中蕴含着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体现了立党为公、以人为本和依法行政、依法治军等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内在规律。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制度,切实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自觉做制度规定的“明白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领导干部应带头执行制度,在执行制度上率先垂范,行动先于群众,标准高于群众,要求严于群众,模范带动和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执行力离不开能力素质作支撑,能力素质高低决定制度执行质量好坏。领导干部要带头提高依法决策和指导的能力,提高创造性贯彻落实的能力,提高协调化解矛盾的能力,尤其要提高解决复杂棘手问题的能力,确保各方力量协调一致贯彻落实好制度规定。良好的作风是制度执行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作风,尤其要坚持言行一致、说做合一;坚持首尾一致,不能虎头蛇尾;坚持雷厉风行,防止推诿扯皮;坚持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制度有效落实。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心得体会

关于如何改进系统执行的经验我为您编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如何改进系统执行的经验。 由于业务的扩展,有必要通过增加人力和分工来为效率和运营质量提供支持。为了确保工作有序、高效和高质量,组织开始制定各种流程法规和治理体系。 该系统的建立是为了使组织以更强的能力完成更大的业务量,但在商业实践中,它经常发生。这个系统是完整的,装订精美,但是它被放在抽屉里或者仅仅挂在墙上以示欣赏。工作人员仍然按照自己的习惯开展工作。系统完善有序,工作混乱。 Iso9000是最典型的例子。目前,中国通过iso9000的中小企业数量可能已经超过80%,大量小企业已经通过或正在通过,但这些企业中有多少能够实施iso 9000?在编写质量文件的过程中,企业对内部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了约60次的重新审查,并据此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系统计划。为了迎接外部检查,企业不遗余力地开展培训和实施标准,并在证书上花费了大量精力? 当大多数企业获得iso9000证书时,证书本身就像一份营业执照,一份基本文件,不再是质量和竞争力的象征。

竞争力体现在iso9000的实施、企业流程和系统的合理性以及执行上。 在某种意义上,治理意味着细节和执行。细节体现质量,执行体现效率。 为什么这个系统不能很好地实施? 在文章《从基层员工需求看执行力改善实务》中,作者曾经讨论过基层员工需求的原因。其他原因可以列举如下: 1、制度不合理(包括不公平、不顺畅、过于复杂、过于困难、漏洞等。) 2.固有的文化与新制度大相径庭(例如,松散的习惯和过于严格的新制度会导致广泛的冲突) 3.未经训练就重复执行(遗嘱执行人说他不知道,撤回执行或减少执行会给以后的工作蒙上阴影) 4.缺乏监管者和执行者(没有人愿意作恶,由于执行过程中的反复迁就,制度逐渐弱化) 5、领导不执行(领导例外原则和企业政治交易、抵销或扼杀制度) 首先,在我们讨论解决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有处理琐事的能力。 例如,佩戴工作证时,除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进出工厂的工人以及其他员工的工作时间外,还必须悬挂工作证。不挂工作证的人将被

规章制度与执行力

规章制度与执行力 篇一:浅议制度与执行力的关系 浅议制度与执行力的关系 一个企业要长期稳定和谐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企业制度作保障,然而只有制度没有执行力度的制度是完全没有用的制度,就好像是纸上谈兵而已,与白纸无异!本人就如何提升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做以下浅薄的分析。 什么是制度? 制度的第一含义是指要求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工作的规程。“制是指节制、限制的意思,度是指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任何个人、组织、团队都处在特定的制度体系中,受其节制,受其约束。对于企业而言,制度建设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企业管理要靠制度来延续,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才能规范有效地进行管理。 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指的就是贯彻企业战略意图、完成企业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在企业,规章就是制度和做事的标准。因此,执行力就是一个团队执行制度、按标准做事的能力。 制度与执行力的关系

制度是执行力的先决条件,没有制度,执行力无从谈起。有制度就要执行,执行就必须要有执行力。 一、完善制度与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基础关系。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看制度本身是否具有可执行性。制度自身完善,是进入执行程序的前提。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制度是规范和约束人们言行的是与非、对与错,必须清清楚楚;什么可行、什么不行,必须明明白白。何人、何时、何地,任务、条件、目标、 标准、责任、措施等,必须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既要有实际性规定,又要有程序性规定;既要有大政方针的架构,又要有细节的措施。实际工作中要行得通、管得住。制度必须具有严密性。严密性是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弹性”是制度执行的大敌。没有具体的执行主体和监督检查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就有可能被钻空子。制定制度是一个手段,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铁路运输处各单位的工作操作、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制度规定也不能统一用一个制度。要紧紧围绕运输安全工作中心,按照工作实际操作的要求,及时对制度进行梳理,该废止的废止,该建立的建立,该完善的完善,本着缺什么就建什么的原则,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管标准,使制度本身适应工作任务变化和要求的关系。二、执行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关系。制度只有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执行才有最深厚的根基,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所在。要提高反“三违”制度的执行力,最根本的是提高员工在工作中执行标准化制度的自觉性,提高了员工对标准化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才

谈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图文稿

谈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浅谈制度的执行力 张家界市质监局监察室邹会雄 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长期工程。任何工作的开展是要靠出色的制度执行力来作保证的,提高制度执行力是一个部门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制度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发展力,只有具有了强大的执行力,才能提高部门形象,才能保证党和政府的每项政策都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才能保证我们的每项工作都取得实效,才能扎实有效地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如何提高执行力?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一件大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体会。 一、制度执行力不强的具体表现 目前,在很多单位、很多部门制度执行力不强是通病。许多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制度上,而是出在制度的执行力上,执行走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安排计划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二是制度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执行不到位,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制度的执行。三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制定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成效不大。分析其原因,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的因素: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的,制度执行的好坏,人是第一因素。一是缺乏责任心。有少数员工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存在着“浮”、“散”、“粗”、“虚”等方面问题,工作部署了下去了,落

实起来拖拖拉拉,无所作为,不求实效。二是缺乏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规章和制度,而是各取所需,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出了问题,怪客观原因,唯独不主观上找原因。三是潜规则对制度执行力的负效应。制度执行中存在一个“破窗效应”,即大楼上的一扇窗户被人打破,如不及时修理,就会有第二扇、第三扇被打破,受到潜规则的制约。四是制度的执行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制度的执行单位和部门,为了做好人,不得罪人,在今后个人的民主评中多得赞成票和某些个人利益,在制度的执行力上大打折扣,甚至对制度的执行,采取不作为。五是制度的执行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抓制度的落实仅仅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致使制度的执行力度小。 (二)制度本身的因数:制度的制定到使用,应遵循这样一个闭环规则:制度的制定——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的监督——制度的补充完善、改进——制度的修订。一是现有的制度无非在上述环节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使制度不完善。如:有不少制度的出台是应付式,即上级机关出台了一项制度,下级机关也相应出台本地、本部门的相关制度。执行制度的保障机制滞后,制度一出台,缺乏后续的执行,不少制度成了“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的摆设。二是制度存在着缺失与漏洞,规定得太宽泛、太笼统,执行过程中无法把握。如:现行的很多制度往往缺乏强制性的措施,制度贯彻和实施是以自觉遵守为基础,这就会遇到“这个制度我不遵守怎么办”的问题。现行制度的制订,大多是不准怎么,禁止怎么,若要怎么,应该怎么,但

浅谈安全制度落实的执行力(正文)

浅谈安全制度落实的执行力 【摘要】执行力的高低能反映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管理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作为矿山企业,安全制度的落实方面的执行力,最能反映出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一个员工综合素质。本文从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心、落实安全制度执行的责任、完善安全制度执行的机制、突出安全制度执行的重点、营造安全制度执行的文化五个方面来提高安全制度落实的执行力,强化制度的落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制度文化执行力 执行力,通俗地讲,就是按要求落实、执行工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能反映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管理能力的高低,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作为矿山企业,属高危行业,安全方面的工作是企业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在安全、安全制度的落实方面的执行力,最能反映出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一个员工综合素质。下面是就如何提高安全制度落实的执行力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心。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需要用心去做事。在安全管理上更是如此。作为一个矿山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有没有安全管理和落实安全制度的责任心,是衡量其合格不合格、称职不称职的首要标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用心去抓好安全工作,不但是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同样也是对自己、对家庭、对事业负责的表现。反过来,只有对自已、对家庭、对事业负责了,才能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也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拿措施、抓落实,安全执行力也就提高了。 二、落实安全制度执行的责任。各级基层单位要明确各岗位执行制度的责任,每个员工都要明确本职岗位必须遵循哪些制度,明确违反这些制度将要承担什么责任和后果。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及单位员工的制度执行情况承担领导责任和连带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对员工违反制度的行为,要问责于其所在工区、班组的负责人。各单位、班组的负责人,不仅自己要严格遵从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加强对属下员工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确保每位员工严格按标施工、按规操作、按制度做事。 三、完善安全制度执行的机制。一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个环节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的程度和要求,都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既使每个员工了解各自执行制度的程度、要求和努力点,也为组织考核检查员工安全制度执行情况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依据。二是要建立一个有力的监督机制。主要是加强上下级监督,一级盯一级,逐级抓落实;加强平行监督,形成平行分工、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机制;加强组织监督,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安全制度建设中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加强外部监督,发挥矿级巡检、科室、安全执法部门的外部监督作用,以弥补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可能失效后而产生的违规行为的监督;三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通过建立一种奖惩机制,形成对员工执行安全制度的正向激励,形成对违规行为的有效制约,从而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兑现奖惩办法,形成引导员工自觉执行安全制度的长效机制,保证我矿长周期的安全生产。 四、突出安全制度执行的重点。制度建立后,执行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是在基层。首先,各级管理人员要率先垂范。在执行制度上一定要以身作则、敢当表率,不违章违规指挥,形成无声的号召力,使各项安全制度不折不扣地得以执行落实。其次,强化基层管理干部的执行力。对基层队伍,要以先进的企业安全文化、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规范的安全行为准则等加强管理、教育、激励和约束,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安全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如何提高执行力由于业务的扩大,需要通过增加人手和工作分工来提供效率和作业质量的支撑,为了使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和高质量地展开,组织开始着手制定各种流程规定、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组织能以更强的能力完成更大的业务量,但在企业实务中,却常常出现,制度很完整,装订得很美观,但放在抽屉里或仅仅挂在墙上给人欣赏,工作人员依然按照各自的习惯开展工作;制度完美有序,工作混乱无序。 ISO9000是最典型的例子,中国目前通过ISO9000的中型以上企业可能已经超过了总量的80%,小企业也有大量的已过或正在通过,但这些企业里有多少能执行到80%呢?在进行质量文件编写过程中,企业把内部60%左右的流程、规定都重新审核了多遍,并据此制定了针对性的系统方案,洗煤滤布为迎接外审,企业也不遗余力地展开培训和贯标,花了大量的精力,就为了那一纸证书?而当绝大部分企业已获得ISO9000 证书时,证书本身也就像营业执照一样,仅仅是一张基本的文件,不再是品质的象征和竞争力的象征了。竞争力体现在ISO9000的执行情况,体现在企业流程、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细节和执行力,细节体现质量,执行力体现效率。制度为什么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呢?在《从基层员工需求看执行力改善实务》一文中,笔者曾经探讨过基层员工的需求成因,其他成因可以列举如下: 1、制度不合理(包括不公平、不流畅、太复杂、太难、漏洞多等)

2、固有文化与新制度差异很大(如宽松的习惯和过于严格的新制度,引起大范围抵触) 3、未培训就执行后的反复(被执行者说不知道,收回执行或减轻执行都会对后期工作埋下阴影) 4、缺少监督执行人(没人愿意做恶人,执行时一再迁就,制度逐渐弱化) 5、领导不执行(领导的例外原则和企业政治交易,抵消或抹杀制度)首先必须具备小事处理能力,才能谈到以上几个方面问题的解决。比如工卡的佩戴,除了操作工在工作时间外,进出厂、其他员工的上班时间,必须挂工卡,未挂者一律罚款10元/次,专人执行,检查人应该发现而未发现或未处理的,处检查人双倍罚金,首先讲明佩带工卡的意义和作用,滤布然后强力推进,每周公布,形成执行习惯,也就会形成行为习惯;再比如办公环境的维护,某企业曾制定一个规定,离座超过15分钟的,必须将椅子靠在桌子指定划线位置,否则,每次处罚10元,连续执行3个月,处罚了10多人次后,习惯产生了,连新人进来几天也受氛围影响,很快养成习惯。 一、制度不合理制度不合理引起的抵触,进而产生的过于频繁的修改-执行-修改,使企业的制度逐渐失去权威性,员工的无所适从产生的困惑,会导致企业文化形成应付和无所谓的态度,一个好的制度应该在制定者离开组织后3到5年,还能健康地运行,后期的改变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少量地调整,这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的深刻理解和对企业发展的前瞻性把握。 二、文化与新制度差异冲突大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流程是合理的,制度也是科学的,但不能适应企业或行业现状,行业有自身的业

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

加强规章制度执行 力 1

加强规章制度执行力 【篇一:如何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如何加强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摘要]规章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执行力的落实是管理单位各项工作能否圆满完成的决定性要素,要保证制度能够被始终如一地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有监督考核体系保障,从各个环节控制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本文以最新关于执行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依据,分析了管理制度执行力及其现状,指出管理制度执行力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管理制度;执行力;行为分析;对策研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一个企业的平稳运行,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息息相关。然而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个工作规范的平台,制度发挥的作用更取决于制度有效的贯彻执行。在实际工作中,各种矛盾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执行力欠佳而不是因为规章制度没有建立健全。近年来,延安炼油厂企管科经过对管理制度执行的效率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执行力是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检验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的关键环节。 1.规章制度执行力及其现状探讨

制度执行力,是指各管理层次、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把制度规定落实到具体工作行为中,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决策者制定的战略方针、计划和预期目标的能力。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企业不断让新制度的出台,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力减弱、执行力缺失的情况普遍存在于企业中。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严重降低了企业管理的规范性水平与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制度的执行比制度的定制更为费力,可是同时也更为重要和紧迫。 1.1管理制度执行力弱的原因 从管理实践中看,一些制度之因此得不到有效执行,主要是在以下三个层面出了问题: (1)制度层面的原因 管理制度不但蕴含着管理思想而且是管理科学性的体现 ,如果管理制度不合理引起的抵触,使管理的制度逐渐失去权威性,表现在: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不完整。二是制定制度不严肃。三是制定的制度与企业实际脱节,缺乏科学性。企业制度是企业成员人人要遵守的规则,它需要广大员工的理解、认同、支持并实践。因为它是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同时也是大多数人利益的体现。任何制度都是在结合企业实际状况下运用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方法和规则来解决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