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论文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论文评分教师签名大班额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

——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大班额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

——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摘要

因材施教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许多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我国现阶段师资条件有限、硬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探索在大班额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具有重要意义。大班额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有哪些障碍和可能性以及如何实现因材施教,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好每一个环节。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探索课堂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要让学生之间分组合作学习,优势互补;要设计差异性作业,进行差异性辅导;要与家长合作,使家庭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关键词:大班额教学因材施教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IN LARGE AMOUNT OF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s one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has won the acceptance of many education worker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eachers' conditions, limited, inadequate hardware, explore how in a large amount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Of large amount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what are the obstacles and possibility of implementation and how to realize their aptitude, these need teachers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very link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create a classroom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differences; To explore effective ways of clas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To let students between group cooperation study,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o make a difference tutoring job design diversity; Want to cooperate with parents, make family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 guidance.

KEYWORDS:large amount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大班额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

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论文

目录

引言 (3)

1“大班额”和“因材施教”概念的界定 (3)

1.1“大班额” (3)

1.2“因材施教” (4)

2 因材施教在大班额教学中的实现意义 (5)

2.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5)

2.2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5)

2.3教育发展的需要 (6)

3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实现障碍 (6)

3.1班级人数过多 (6)

3.2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7)

3.3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7)

4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现的可能性 (7)

4.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7)

4.1.1创设生活情境,把教学融入生活 (8)

4.1.2契合学生认知水平,逐步讲解 (8)

4.1.3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开放性 (8)

4.2了解学生的兴趣 (9)

4.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10)

4.4作业布置有梯度 (10)

5 大班额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方法 (10)

5.1创设有利于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 (11)

5.1.1在硬件方面 (11)

5.1.2在软件方面 (11)

5.2了解学生,统一教学,实施异质基础教学 (11)

5.2.1观察法 (11)

5.2.2书面材料分析法 (12)

5.2.3教育会诊法 (12)

5.2.4问卷调查法 (12)

5.3探索课堂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13)

5.3.1通过多元智能而教,为多元智能而教 (13)

5.3.2以学科问题为中心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差异教学模式. 13

5.3.3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 (14)

5.4学生之间分组合作学习,优势互补 (14)

5.5设计差异性作业,进行差异性辅导 (15)

5.5.1作业难度分层 (15)

5.5.2作业数量分层 (15)

5.5.3作业要求分层 (16)

5.6与家长合作,使家庭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16)

参考文献 (18)

引言

大班额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纵观已有文献,大班额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大班额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弊端、大班额座位安排、作业批改、教学方式、考试评价、课堂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研究内容不平衡、研究方法单一、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缺乏对话等问题。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有无成效不能只看学生是否能在考卷上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看他们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同样是教育工作者着力探索解决的问题。因材施教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实践中得到了一线教师的认可,也是完成教育目标、增强教学针对性的有效方式。在我国,现阶段师资条件有限、硬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探索在大班额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1“大班额”和“因材施教”概念的界定

1.1“大班额”

“班额”即班级规模,是指“在一位特定教师指导下的一个特定班级或一个教学团体的学生人数。”我国实行的授课形式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的班级比较固定,因而,在我国,班级规模往往指一个班级内学生人数的多少。①对“大班额”概念应该说是“规模较大的班级”或“人数过多的班级”。但是班级规模究竟该多大,世界各国的规定并不相同,各种研究结果也并不一致。

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班级规模大都已经控制在20-35人/班。例如,法国1969年规定:小学班级人数为一年级25人,二至五年级任何情况不得超过35人;英国1976年规定:小学班级人数为29人左右;美国南开罗来纳州1977年对班级规模的规定为:一至十二年级为35人;前西德1978年有关法规指出:一至三年级人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值分别为35人、18人和30人,四年级分别为20人、40人和32人;澳大利亚1980年的规定中要求:一年级每班30人以下,其他各年级35人以下。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发达国家的班额一直呈缩小的趋势。根据教育概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标—2005 显示,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班级规模是小学为21. 6人,初中为23. 9人。其中,冰岛、希腊、卢森堡、加拿大和瑞典的班级规模最小,小学一般在15-20人之间;英国、法国、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的班额居中,一般都在20-30人左右;日本和韩国的班级规模最大,两国小学规模平均数分别为34. 7人和28. 6人。②

①常江.试论现代教学条件下的班级规模[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6一108

②潘颖,李梅.班级规模与学生发展的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59一160

原国家教委1996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小学管理规程》规定:小学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的组织形式应为单式,不具备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复式。教学班级学额以不超过45人为宜。迄今为止,关于班级规模到底该多大,各国研究者见仁见智,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研究仍在继续中。所以,对“大班额”概念的界定,也是一个相当困难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当前在班额问题上的理论探索、实践发展和各国政府的限定趋势,姑且参照我国教育部有关规定,将人数超过45人的小学班级视为“大规模班级”,简称为“大班额”。

1.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就已提出的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教学的原则和策略。因材施教的思想最初来源于孔子,虽然他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概念,但是他以实际行动实施了因材施教。所以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以后,战国的孟子,汉代的董仲舒,唐代的韩愈,宋代的程颢、程颐、朱熹,明代的王守仁,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等在教育实践上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并在理论上使之更为完善。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因”是根据、依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指学生,既指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也指一个个具有特殊性的学生群体;“施”是实施、实行;“教”是教育教诲。“因材”,就是教师要研究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和学习行为的表现情况,预测和设计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方向。“施教”就是适应学生个性特点,实施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针对性教育。‘因材’是‘施教’的基础和前提,‘因材’的目的是为了‘施教’。从实践角度看,教师‘因材’的过程,既是‘施教’的准备过程,又是‘施教’的实施过程;离开‘因材’的施教,就是不针对实际的盲目的‘施教’。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兴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其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是了解和把握学生在个性、学习情况和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2.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组织教学;

3.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②

①明玲保.因材施教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3).

②许洁英.个体差异研究及其教学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 社科版) ,1999,( 6).

2 因材施教在大班额教学中的实现意义

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基本原则之一,在实践中得到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多是在小班额教学或个别化辅导中施行,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普遍存在限制条件多、教育成本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因材施教是以牺牲教学效率为代价的。在我国现阶段师资条件有限、硬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探索在大班额教学中因材施教原则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目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中不同之“材”不光指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指学生的性别差异、受教育者所享用的教育资源差异等。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不同之“材”进行不同之“教”,因材施教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中有其必要性和应用性。

2.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个体差异的因素又是相当复杂的。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的擅长一些,而在另一方面又表现的相对滞后,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师对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给他们以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机会;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热情关怀,并通过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措施,这样才能在保证学生成绩的前提下,使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和才能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自身的特长、兴趣以及潜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教师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教学由“注入式”向“发动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再唱独角戏,而是由“讲”到“动”,师生互动,将课堂塑造成“快乐享受的地方”,而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教师要让学生在享受尊重与快乐的同时,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价值观。

2.2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大班额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把因材施教与统一要求结合起来。统一要求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人才的质量,保证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要求的实现。因材施教是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学,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因材施教有利于发现并区别对待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态度等,通过对这些个体学生的研究和深入了解,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还能对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帮助教师深层次理解教

学过程,形成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而这种互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提高。

2.3教育发展的需要

因材施教有利于节省教育成本、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一个主要途径。但是,学校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常常关注整个班级的整体水平,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所应有的发展潜质。因此,因材施教应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原则,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也要照顾他们的个性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就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得不到发展,一部分差一些的学生不能迅速赶上来。教师应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努力让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化成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尊重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克服应试教育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一锅烩等弊端,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计划要得当。实现因材施教,能使学生个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校的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3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实现障碍

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因材施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材施教的实现却存在着相当大的障碍。

3.1班级人数过多

在中小学班级里,甚至是初中和高中,很多学校都不能按照国家所要求的班级人数不超过四五十人的标准实行教学,因此,在这种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班级人数过多就成了实现因材施教的一个客观障碍。由于人数过多,教师要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实际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在语文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存在一定难度。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都只能有少数学生能获得发言的机会,由于时间所限,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所以,对于课堂设计是否合理、能否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等这些问题,教师在自我判断上就会产生偏颇。由于班级学生数量过多,即使运用课余时间,教师也很难完全了解并解决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因此,教师不可能针对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同时,在作业批改方面,教师想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3.2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在教学中想要实现因材施教,必须注重自我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由于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广博的专业知识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们在接受知识和独立思考中产生的困惑。其次,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教师掌握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原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接受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寻求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方法。

3.3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从教学实践来看,目前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尤其是对于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传统意义上的主要科目,相比于政治、历史等科目,教师的任课量大,施教难度高。这样,教师们就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所讲授的科目。与注重客观的计算或语法的数学和英语学科相比,语文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主观性。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来判断学生对课文是否真正能够理解,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更为充分的教学准备,同时,在作业批改上,很多开放性的题目由于答案没有唯一性,教师必须认真批改作业,尤其是作文,教师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点评。

4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现的可能性

学生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反感,对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造成影响。因此,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实施是必然的。语文教师需要针对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障碍,从自身出发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有效方法最大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并大胆回答的学习环境。这样,教师才可以尽可能地多听取到学生自身对课程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的困惑。

4.1.1创设生活情境,把教学融入生活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语文教材的选文基本上都具有鲜明的形象,但语言本身却是抽象的。如何通过教材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去更加真实地感受体验,同时又能通过所感受的形象去体悟语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呢?创设情境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采用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和多媒体再现情境等,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生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使学生置身于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为教学注入生机。

4.1.2契合学生认知水平,逐步讲解

在语文课堂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回答,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的提问应该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进行讲解。在学生回答过问题以后,教师要做出理答,理答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过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的学习兴趣和态度。教师理答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磨练和实战训练,理答又不能提前预设,需要教师随机应变能力强,因此教师要多读书,多看名师的课堂实录,学习借鉴别人智慧理答和做法,丰富自己的积淀,不断形成智慧理答。对于通过网络获得的高质量教案,教师不应一味照搬,而是应该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适合自身课堂讲授的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应该循序渐进,由较为简单易答的问题入手,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转为思考性强的问题。

4.1.3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开放性

语文科目与数学、英语等科目不同,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首先,开放的教材。教材是一种最丰实、最有效的教具,它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最忠实的执行者,是师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证。它在编排上融规范化、多样化、民族化、多元化、现代化、生活化于一体,注重人文和科学的融会,注重学生的发展,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正如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完成教材规定的内容的同时,课堂里引进优秀的课外作品,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给课堂注入生机,给学生美

的享受,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教完课文后,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荔枝蜜》全文,作者的背景材料和写作背景,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又使得课内外阅读相得益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其次,开放的课堂。有人说:教室是小课堂,社会是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既丰富又宽广,如果合理地引进生活这一源头,语文学习的泉水就更“清如许”了。语文课堂不仅仅限于课堂,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要具备课内,链接课外,链接到大自然中去,将学生由小课堂的语文学习引导到大课堂的语文学习当中去。我们可以把课堂设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可以把语文课堂设在菜场,让学生感受菜场的热闹、嘈杂,也可以让学生去购买一样菜,在讨价还价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带领学生走进文物古迹,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可以带学生走进大自然,用眼睛去看看,用耳朵去倾听,感受大自然的美……如果把这些场合变成一个个课堂,一场演讲会可以长见识,一次辩论会可以训练思维,不同的场合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教师想教、会教,随地都是教材,随处都是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不管何时何地,在各个层面的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融合教材,学科间联系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阅读部分,人们对任何作品的解读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把答案限定在某个范围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2了解学生的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握时机,注意方法,尽可能全面细致的去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搞好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他们会主动去了解、探究,相反,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他们则会置之不理。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要想通过因材施教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积极地去了解甚至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成绩不理想、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心,因为他们较为敏感,很容易受到教师言辞的影响,教师只言片语的批评很可能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的少许的真诚鼓励与肯定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上进的动力,更好地引导塑造我们的学生,才能使每一个花朵——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

4.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的讲解一步步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完成对整篇课文的解读。这种传统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少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探究与思考。要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方式,比如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答记者问等,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贯通。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健全的人,课堂是一个大舞台,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这个机会,让他们在大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探索中进取,在体验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如教学《西门豹》后,让学生演一演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可以是一人表演多个角色,也可以自选角色和伙伴合作,表演过程中除了课本原有的角色以外,还可以添加旁白的角色……表演结束后,通过“导演”的总结,演员的自我谈,观众的评价,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4作业布置有梯度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引导学生进步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阵地,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学生的作业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准确、完整地反映。因此,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批改,可以了解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得出属于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在作业的设计上可以多给出学生一些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去选择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众多的、有层次的题目供学生选择。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和发展。

5 大班额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方法

在大班额教学中,要贯彻好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在教学整个过程中抓好每一个环节,统筹考虑,精心安排,使共性与个性有效统一,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自信,享受成

①武玉鹏.名师研究——中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思想[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275.

功的喜悦。

5.1创设有利于学生差异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

5.1.1在硬件方面

可采用标语、板报、图片等来布置一个促进人人奋进的物理环境。如,北京新东方学校“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校训,激励了无数英语学习失败者鼓起勇气,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

5.1.2在软件方面

可采用的方法更多,如教师以微笑、欣赏的眼神、鼓励性的话语、鼓掌等,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正在分享他们的喜悦,关心着他们。教师的微笑是一种自信,是一种良好的风度,一种独特的成熟的心态。有教师微笑的课堂,学生就能在轻松中上好每一节课; 有教师微笑的课堂,学生们的情绪就稳定,心情就舒畅,学习劲头就倍增。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分享快乐,放飞心情,让大家一起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同学鼓掌喝彩,积极营造“胜不骄,败不馁”、祥和快乐的学习气氛。

5.2了解学生,统一教学,实施异质基础教学

教师要了解学生整体的水平、特点,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时代特点,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和深度,教学设计要适合全体学生的水平和特点。同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性格、气质、认知风格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采取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避免对他人的学习方法生搬硬套。例如,就认知风格而言,同样是熟记某个原理、关系,视觉型学生宜以默读为主,听觉型学生宜以大声朗读为主,动觉型学生就可能动手抄写。只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要做到“因材”,即从哪些方面了解、研究、把握学生,可采用以下方法:

5.2.1观察法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获得学生多方面的真实情况的研究方法.行为体现思想,所以,观察法是数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以及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要细心、敏锐,善于捕捉学生的突然的甚至是微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把日常观察到的学生的表现记载下来,定期

整理分析。当然,这一方法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由于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会受到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偶然因素的干扰。观察者个人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感情色彩都可能影响到观察对象的态度和行为,而研究偏差又不易被察觉,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客观性。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正确地运用观察法,另一方面,也要把观察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5.2.2书面材料分析法

书面材料包括:作业、试卷、单元总结、小论文、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教师通过分析书面材料,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学习好坏的原因;学生思想发展方向是否有偏差,并提出教育的建议。

5.2.3教育会诊法

所谓教育会诊,就是为了深入地研究学生和确定下一步正确工作的途径而召开的一种专门会议。与会者包括:班主任、该班任课教师、家长等。在会诊中,大家围绕拟定的研究学生的提纲、计划,把自己了解到的学生个体或班集体的情况进行交流,集思广益,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同做出对个人和集体的鉴定,商定分工合作的具体施教途径。这种方法,凝结了集体的智慧,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的教学,易引起师生间的“思想共振”,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5.2.4问卷调查法

为了能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先要将全班同学进行分层,为了让分层尽可能的合理,可以参考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思考能力、自觉性、主动性、学习成绩、自信心等7 个因素。①对于除自信心外的前六个因素,为每一个学生做一式两份的简单调查问卷,其中一份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如实地填写,另一份教师自己填写。

实施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这是很难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它关乎因材施教的成败、也关乎对学生的保护。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一定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理解与判断能力,愿意倾听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哪怕他们的看法与教师的看法是完全抵触的。尊重学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有效策略。教师的表现要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思想是开放的,愿意接纳学生正确的全新的思想与潮流,同时也应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缺点,希望他们能够听取教师的指导与建议,改正缺点、完善自己。因此,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首要的。

①邓富华.分层次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及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18.

5.3探索课堂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5.3.1通过多元智能而教,为多元智能而教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一方面应该“努力确保每个学生所接受的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力潜能,寻求与自身智力相匹配的教学机会,增加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智力潜能的可能性”,①扩大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应当“以学生的强项为突破口,在发展学生智能强项的同时,帮助他们将智能强项中的特点迁移到其他弱项领域中去”,②即“扬长补短”,从而可能缩小差距,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智能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多元化和个别化,设计出符合所有学生学习特点的活动。

5.3.2以学科问题为中心的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差异教学模式

教师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差异,设计不同程度的学习任务和作业,由学习者自主选择。教师要根据学生差异对其精心指导,并尽量使学生进行高层次的任务学习和作业完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共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各有发展。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①明确目标,提出要求;

②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③检查点拨,个别指导;

④针对问题,集中精讲;

⑤随堂提问,巩固所学;

⑥布置作业,启智拓思。

该模式使学生在班集体中以自学的形式学习各自能学的内容,其实质就是根据学生差异进行教学。它不是让学生各行其是、任意而为,而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科问题进行教学,是学科问题的差异教学,而不只是学科内容的差异教学。这种模式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断探究、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来探究。在规定的自学时间内教师不能随意打断学生自学。前面两个环节是“先学”的内容。在“检查点拨”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三个环节是“后教”的内容。教师的“教”也不是系统讲授,主要是组织学生自学,设计有差异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问题,只有学生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才给予解答。在课堂教学中,教

①程向阳.差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4) .

②周龙影,欧阳华.从多元智能理论看因材施教[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3,( 3) .

师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后进生”,不放过任何学科问题,而且要及时跟踪检查,注重大面积反馈。

5.3.3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 主要是自己阅读课本) 及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堂模式。这种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它较适用于高年级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义、规律、复习考核等内容。①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通过新课的导入抓住学生的眼球,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概念、关系和规律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通过讲哲理性小故事、挂图设疑、回顾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性,让他们“跳一跳”,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欢乐。

其次,启发引导,初步放权,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教学重在启发引导,不能搞越俎代庖、“满堂灌”。把课堂的导语权、提问权、某些问题的讲解权、结语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客观素质和个性的差异,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能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最后,大胆放手,逐步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备课,放手让学生上课,鼓励学生评课。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5.4学生之间分组合作学习,优势互补

小组合作学习把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按均衡编组的原则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时有计划地向这些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用各种方式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是对“因材施教”的一种补充。让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解答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中间的优势力量,对于加快学生整体学习的进程,使学生达到教学统一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能够深化学生的认识,集思广益,拓宽思路,发展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的责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明确组员的职责和要求: 组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组员要明白各自职责,组员有评价本组成员合作情况的能力。

①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1)

5.5设计差异性作业,进行差异性辅导

作业是教学的延伸环节,是巩固知识、培育能力、发展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是引导学生进步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阵地,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可见,作业的设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众多的、有层次的题目供学生选择。所谓“分层作业”,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和发展。

5.5.1作业难度分层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巩固题、提高题、延伸题”梯度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分层作业设计方法。如巩固题:针对本课的双基知识,设计系统、全面、针对性强的训练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提高题:检查学生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及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延伸题:结合本课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时代发展的互相联系所设计的课外延伸训练题,注重知识的拓展迁移,点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这样的分层作业,既可以保证一部分学生的基本发展,又可以使另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能力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让分层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弘扬个性的平台,真正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5.5.2作业数量分层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适当减少学困生的作业量,尤其是减少难度大的题,减少他们的课业负担,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性联系却必不可少。至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允许他们自主选择做或不做。如课文背诵作业,学困生可以只要求背诵指定的课文都,而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求多选择精彩片段进行背诵。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应用练习,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用。差异性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适当、适量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辅导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前导引复习旧知,并进行知识的顺向迁移;课中多给学生探讨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回答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问题,针对学生的错误,与学生共同寻找错误的原因,当面讲解或单独辅导;课后主要采取与学生共同探讨有关解题思路,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以及介绍课外读物等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拓

展知识面。在探讨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独立讨论和教师主动指导之间的关系。开展探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开展探讨应主要由学生自己立论和反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概念、关系和规律的理解达到生动、深刻,经久不忘的程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上得到提高,从而具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

5.5.3作业要求分层

“作业要求分层”是指同样的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认知能力要求上进行分层。在作业设计上,教师尽可能使学困生“跳起来摘桃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当然,以上三种分层要求不是绝对的,界限是模糊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作业类型,也可以自拟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没有差生,只有差异。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帮助不同能力的学生,通过不同作业的训练引导他们吸取、探究知识、探索知识,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面向全体分层设计作业,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5.6与家长合作,使家庭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因材施教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教师和家长都是无可替代的教育者,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尤其是目前,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和大班额教育的现状,大多数学校实行个性化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现在的父母面对的只是一个孩子,这就为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是极其必要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介与家长进行沟通,如电话联系、家访、家长会等,将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近期表现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向教师反馈。

另外,在互联网发展迅速和广泛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网页,或通过博客、论坛等,与家长进行教育经验交流,与家长进行沟通,给家长一些教育建议。在与家长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校的表现,随时注意学生的变化,关注每一个个体,实施针对性教育。尤其要抓住意外事件这种契机,及时点拨教育。把家长的家庭教育和教师的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总之,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基本原则,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或停留在理论研究上,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并切实将这一原则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才会使我国的这一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存在也

不可能存在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不同特征学生的一种固定的最佳教学法。育人有方的善教者,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艺术,扬长避短,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心理发展阶段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1)针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化。 2)针对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2.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成果,会为哲学和心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提供实际的材料和丰富的例证。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各项成果,将为相关学科提供各种有用的材料。 2.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初、高中教师提供根据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开展课内活动的理论依据,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为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帮助。 3.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青少年心理发展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稳定性表现: 1)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可变性的表现: 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特殊的条件提前或延迟。(发展速度有变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4.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且可以改变。他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还认为通过榜样的影响可以抗拒外界的多种诱惑。 理论的启示: 这一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和训练道德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心理论文题目

001 大学生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002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研究 003 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004 大学生感觉寻求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005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精神状态关系分析 006 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析 007 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应付方式及其相关性研究 008 高中生创造性人格发展与教育研究 009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动机现状分析 010 团体心理咨询降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实验研究 011 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012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动机及其与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013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 014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实证研究:应该自我与实际自我的差异分析 015 系统家庭治疗技术改善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应用研究 016 中小学生学校恐惧情绪调节方式研究 017 家校联动对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效性研究 018 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心理训练的研究 019 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 020 2-6岁儿童数量关系认知能力的发生与发展研究 021 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与教育 02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023 当代大学生交往心理分析及交往障碍调适 024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研究 025 中专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026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027 小学生团体咨询式心理健康教学实验研究 028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029 在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 03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超越 031 大学生认知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的研究 032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033 文化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究 03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 035 职业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036 小学生竞争的心理结构与发展特点研究 037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家庭”互动模式研究 038 关于培养青少年挫折承受能力的理性思考 039 大连市农村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研究 040 贵阳市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的研究 041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实验研究 042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 043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研究 044 城郊初中心理品质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045 大学生的失恋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04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047 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的维护 04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析及教育对策 049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050 高校经济贫困生抑郁心理研究 051 初中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价值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052 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053 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 054 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 055 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05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美比较研究 057 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人际压力及情绪反应关系的研究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

青年心理学结课论文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又是一个毕业的季节,而我们的大一生活也即将结束,通过下班年一学期的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让我对我的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规划,对于自己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入了,总的来说选修了这门课程对于我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 一我对大学生心理课程的认识 我认为心理学主要教会我们如何树立起信心,如何在困境中学会坚强,深刻的认识自身,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 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

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学习心理学后我对大学生活的大致规划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

浅谈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论文

浅谈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教育的研究》 【摘要】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人才的培养成了教育面向未来的主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才真正纳入大家的研究议题中来,笔者以理论依据、方法论原则、青少年心理问题、主要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教育培养模式展开了全面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整合研究 当今世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教育大多是在以如何减小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积极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因此,造成了当前对个人心理发展、社会心理规范以及教育发展的等方面的研究广泛。 一、整合研究的理论依据 研究模式和研究实践同属于整合研究的范围,整合研究主要根据以下内容被提出且被实践。要将社会变革和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改变统一考量,当今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中的变化程度太大、太快。所以,我们要对“变”这双方面的因素分析要遵循理论研究、实证支撑、实践促进等方面的因素来分析探索,着重分析“变”的原因、表现内容、规律和教育方式等内容。 二、整合研究的方法 一科学性和针对性结合。以科学理论、方法、技术等为依据,结合科学性及针对性两种原则,将现实研究对象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化。要根据青少年心理现状,一定要结合科学理论及规范方法将这一问题解决。因此,就可以根据路径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现代心理科学理论,了解青少年心理特点,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对青少年进行典型分析,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造成因素、状况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 二促进青少年的积极适应。研究问题要在研究理论和研究方向来实现,以研究方法、出发点、思路、干预措施及实施解决方法为依据,在素质教育的现状情况下,要以心理素质培养为依托,找到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帮助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以改善,让他们不仅愿意适应学习周边环境、适应生存、适应人际关系及社会准则等问题也要让他们逐渐找到更好的发展自我的空间,例如,智能、创造性、个性等方面。 三方法手段的有效性与程序的系统性的统一。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教育的研究,要确保方法手段的有效性和程序系统性的统一,就要根据研究阶段的不同特点而深入分析,采用问卷法、因素分析法、模糊量化法、理论分析法以及教育研究法等方式去考量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当前机制、训练对策、测量工具以及矫正方法。在青少年努力适应社会变革要求的基础上,帮助其主体性心理品质得以发展,将培养过硬的行为品质及心理素质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根据心理咨询辅导、学科渗透、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多媒体辅助、审美陶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十二

第十二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是指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符合或违反社会准则与行为规范,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面给社会、他人或自身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害的问题。 2.反社会行为:指的是一种故意或非故意、不顾他人观感,而且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无法增进公众福祉的行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民事和刑事上修订反制反社会行为的条文。 3.抑郁: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遍的悲伤、隐晦、痛苦或者失望的情绪状态。大部分人都会在生命中的不同时期经历过短暂的抑郁,而这是青春期最普遍的心理困扰。 4.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抑郁的“素质——压力模型”模型认为,当面临一贯的易产生抑郁反应的压力源时,具有易产生内部问题素质的个体可能产生抑郁情绪。相反,不具有“先天素质”的个体,即对于抑郁没有——种先天倾向性的个体,能够承受大量的用力,反而不会导致任何心理问题。然而对抑郁有一种强烈的先天倾向性的个体,在面临大多我们都认为非常正常的“压力情景”时,也可能会产生抑郁。5.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也称“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症”或“病态网络使用”,旨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选项) 1.不同的外部问题会反映出潜在的反社会综合症,各种内部问题的出现也是由共同的潜在因素所造成的。这种潜在因素通常被称为“(B)”。 A.外部问题综合症B.内部问题综合症C.消极侵扰D.问题行为综合症 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主要家庭因素?(B )。A.父母和同胞的吸烟行为和态度B.兄弟之间的关系 C.父母监控和亲子关系D.家庭的社会生活背景 3.为了降低“持续一生的反社会行为”的发生率,可以选择的比较有效的干预方法是(A )。 A.家庭疗法B.行为疗法C.认知疗法D.团体辅导 4.容易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个性特征不包括(B )。 A.过度敏感B.强迫性C.抑郁D易受暗示性 5.在干预网络成瘾的方法中,“人可以为他们的生活、所做的事情、感受和思维负责”是哪个治疗流派所强调的观点?(B) A.行为疗法B.现实疗法C.家庭疗法D.系统补偿疗法 三、填空题 1.心理社会问题具有聚类丛生性和蔓延性的特点,即一种类型的问题行为的出现会增加另一种类型的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问题行为综合症___”。 2.青少年心理社会问题主要包括服用药物、___内部失调____和___

热点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参考

热点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参考 随着世界教育水平的飞速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来自不同学科的先进理论在教学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其中心理学更是与教育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由此列举以下教育心理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浅谈培养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体会 2、关于心理教育行为分析 3、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缓解办法 4、大学生逃课现象心里透视及对策 5、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6、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7、关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8、论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 9、学校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10、初级中学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 11、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12、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浅探 13、试论学习理论家的人性观 14、错误在学生学科学习中的地位 15、教师的学生观及其对教学成效的影响 16、试论“举一反三”的心理学基础

17、认知心理学对现代教学论的影响 18、试论概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19、试论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观的教育意义 20、现行组织者―一种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 21、论强化是学习的重要条件 22、学习迁移的规律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24、试论外语学习中本族语的迁移与干扰 25、维果茨基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26、人本主义学习观点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7、谈谈合理的习题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2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与数学教学 29、浅谈教材编写的心理学原则 30、归因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31、课堂中举例的心理学分析 32、广义知识观、目标分类教学及其教育意义 33、多媒体教学的心理学分析 34、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 3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36、试论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 37、问题情境与启发式教学 38、课堂学习的社会心理分析

论文青少心理发展与教育

论文青少心理发展与教 育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浅谈“问题”中职学生 姜靖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750101) 摘要:本文通过对问题进行表述继而引出问题学生的含义,在对问题学生含义进行分析时指出中职学生中所具有的问题学生,并叙述问题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形成因素,列举出因素后,对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字:问题学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德育 正文: 中职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一直以来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职学生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可是我们在看到这些的光芒时却很少有人去反省,中职生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尚处在青春期,正是人格发展和健全的关键时刻,所以除了关注中职生的技术技能成长时更应该关注他们内心的成长。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大纲中提到,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众所周知,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最后才会选择上中职学校,所以由此就有一个现象,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比较爱捣乱比较容易出岔子,学生整体而言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中职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大难题。 一、什么是问题 2001年6月25日《北京青年报》在一则报道中提出,在我国当时有的3亿多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之众的青少年被当时的评价标准划入了“差生”行列。而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十个瑞士、一百个卢森堡的人口。有的研究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为8%——12%。揭示问题学生的内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问题。英国心理学家茱莉娅贝里曼等人曾指出:“什么样的幼稚举动预示着可能存在某种行为异常,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与关注心理问题是否表现出某种能够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结业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分) 1.青少年 青少年在英文中是“adolescence”,其含义是“成长为成年人”(grow up intoadulthood)。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是指11-20年龄段或11-22年龄段。青少年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少年早期(11-14岁),初中阶段,即少年期阶段;青少年中期(15-18岁),高中阶段,即青年初期。青少年晚期(19-22岁),大学阶段,即青年中期。因此青少年时期包括从初中阶段到高中到大学阶段的时期。这里讲的青少年是指初中与高中阶段的时期,即初中生与高中生。 2.身体意向 3.认知发展 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份的关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 从教育的角度看,认知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层面,教育上一向重视知识的教学,而知识教学的心理基础就是认知发展。 4.假想观众 5.情感素质 6. 自律道德 7.同伴关系 8. 教养方式 9.学习方式 10.同一性延缓 二、选择填空(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5分) 1.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 A.减少 B.增多 C.不变 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体内()水平变化的影响,其变化影响到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机能的增强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 A.儿茶酚胺 B.胆固醇 C.五羟色胺 D.激素 3.进入()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的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个体心理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方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4、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2)环境和教育因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在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不断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要求引起新的需要,新需要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是个体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进程。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①过渡性②动荡性③社会性④闭锁性和文饰性 6、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①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②关于关键期:关键期指的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 7、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组成。·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以动态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性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生殖期(11或13~20岁) 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信任对不信任(0~1岁)·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3~6岁)·勤奋自取对自贬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18~25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60岁)·完善无憾对悲观绝望(60~死亡)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的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期) 10、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②高级心理机能是由工具与符号为中介的;③心理发展的活动说;④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有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合作伙伴合作时,儿童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3、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种类:①无意注意②有意注意③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有必要时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感知的含义: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7、记忆的含义:记忆是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延续,其内容可以是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记忆使心理活动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8、记忆的种类:①形象记忆②情景记忆③语词-逻辑记忆④情绪记忆 ⑤运动记忆 9、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 再认和回忆;遗忘 遗忘的原因:①衰退理论②干扰理论③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④动机性遗忘理论 第三章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育 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①问题情境②知觉特点③知识经验 3、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总发展趋势: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1)抽象思维逻辑在逐步发展,但任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抽象思维逻辑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是任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3)思维的发展再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4)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2思维的基本过程逐渐发展并日趋完善。3初步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4思维的品质不断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个体性差异。 5、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并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2)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 (4)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6、想象的含义:想象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它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有意想象:是由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产生所具备的两个主要条件:①要正确理解语言及图样标志的意义。既然再造想象是有一定的语言和图样的标志所引起,因此,语言符号的使用应清晰准确,符合事物的真相。②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基本材料,已有表象数量越多,再造想象的内容越丰富;已有表象质量越高,再造想象的内容越正确。 创造想象的产生所具备的条件:①创造需要与动机②表象的积累与储备③积极的思维活动④灵感与艰苦的劳动 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与情感的定义: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①主观体验②生理唤醒③情绪产生时的外部反应 3、情绪情感的功能:①信号功能②感染功能③动机功能 4、情绪状态(理解就好)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侧色彩的、较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情感的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理解)美感: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五章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1、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个性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 3、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标志着个性活动的方向性和指向性,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成分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个性倾向性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 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4、气质的概念:气质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的独特色彩,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5、气质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映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向性 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7、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8、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9、能力的种类 (1)按其适应的活动范围,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根据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程度的大小不同,分为:模仿能力和创 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0、智商=智力年龄(MA)/生理年龄X100% 11、自我意识的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的一般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 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指的是人类的学习。 理解学习定义要把握的几点: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行为的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3)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2、学习分类 (1)依据学习结果分类(美国·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依据学习目标分类(美国·布鲁姆): ①知识,指能对具体事实、定义、原理等知识的简单回忆。 ②领会,指能解释所学的知识。 ③指在特殊和实际情况下应用概念和原理。 ④分析,指能区别和了解事物间的内部结构、内部联系。 ⑤综合,指把已有经验中的各部分或各要素组合成新的完整思想,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结构。 ⑥评价,指根据内在证据和外部标准对所学的材料能作出判断,确定所学知识的价值。 (3)依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类(美国·奥苏泊尔):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4)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心理学论文

人格形成研究 中文摘要 一个人的魅力最基本的构成就是他的外表和人格,长得好看的人,大家都喜欢,可哪里会有那么多美女帅哥,大多数人还是长相普通。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如果一个人长的那么丑还有那么多的朋友,那只能是人格魅力了。我们可能没有美丽的外表,可我们可以拥有人格魅力。本文主要论述人格的形成和培养。 关键词:人格的定义影响因素培养健全人格 绪论 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健康程度和发展水平。心理作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为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素质越高、越优化,心理潜能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展,从而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成功人生的取得提供更大的可能。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力只起小部分作用,还有一大部分取决于你的人格魅力,所以培养健康的人格,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人格?又如何培养健康的人格呢?这是本文主要论述的中心点。 第一章人格的定义 人格,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人格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的定义有很多,黄希庭在综合各家定义的基础上认为,人格就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说到人格,大家肯定会想到“个性”这个词。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 ”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人格,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如果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性、独特性的整体特征,那么个性这个术语可以作为人格的同义词来使用,但是个性和人格是有区别的。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1)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从差别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仅表达人格的独特性,但人格还有整体性等特点。(2)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人自然也有个性。但人格只是对人而言的,对其他事物和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人格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人是由某些其他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复杂的交织而成的,其中既有人格所独有的,也有与他人相似的或共同的。人格这个概念比个性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简而言之,个性主要指个体差异性,与供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性格(或品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尚。它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性格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方面、意志方面、情绪方面、理智方面。 第二章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心理学家已达成共识: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生物遗传、自我调控和客观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自然物理、学校教育等因素。概括起来,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大概有六个: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以及自我调控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学家艾森克经研究得出人格的三种基本特质(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保持相当的稳定性,此外,双生子研究也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表现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比如,天生的盲人不能成为画家,生来聋哑的人不能成为歌唱家。 (2)社会文化因素: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体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体会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得 体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学习心得体会 听了这个课以后收获是什么 对你教育的启示 听了这个课之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参考文献 时间匆匆,不知不觉《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门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这门课,应算是本学期的一道美丽的彩虹,它又是那么的短暂,但短暂中也会有瞬间的美丽,学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升华,就正说老师所说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和教育孩子。对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一、学习收获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了众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在学习中收获比较大的为: 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信任对不信任;自主对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统合对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整合对失望。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有发展危机,危机的成功解决就会产生相应的自我品质,并对以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否则,就会造成发展障碍,一个阶段的危机没有解决好,会影响以后的发展。 自我统一性是人格发展的核心内容,贯穿人的一生,然而这个问题在青春期出现了危机。青少年的对自我的觉醒,以及及身体发展导致青少年急切想要认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人评价会对起产生重要影响。青少年会急切想要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对着自我与客我的冲突。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共同导致了青少年的自我统一性危机。在人生的阶段有重要他人,而老师在学生的人生的阶段中,特别是在青春期统合对混乱中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 在皮亚杰看来,智力发展是一个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即认知图式的进化过程。建构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认识建构既是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发明,建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1)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又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4)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5)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6)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2、教育应该遵循的规律 教育的发展应当遵循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既要看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注重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要考虑认知发展的连续性,教育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二)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变化体现出一般规律。埃里克森将人格的 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 的解决过程就是人格发展的过程:婴儿期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 疚感;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 一感混乱;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 而避免停滞感;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 2、教育应遵循的规律 埃里克森这个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 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 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 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 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因此,教育要注意根据个体人格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个体解决心 理危机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个体的人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论文:试论性成熟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试论性成熟对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河源市心理学C证培训(龙川)班钟国辉(老隆中学) 【摘要】本文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各方面影响中,选择由于性成熟给现在的青少年所带来的早恋方面的影响来论述,并且给出一些辅导的建议。 【关键词】性成熟自我意识早恋 【正文】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在个体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最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三个时期。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童年期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对内心状态的注意有所加强,兴趣有所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也出现了新的飞跃;从青少年期到青年期,青年的自我评价能力大大提高,特别是到青年后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终于达到了成熟。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社会文化环境、家庭、他人的评价、生理上的原因、参照体(中学生群体)。而在青少年时期,即10~20岁左右,是人生自我意识明显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人的自我意识会发生突变。产生这种突变的原因突出地体现在生理变化和由于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的变化。生理原因主要就是身高体重的增长和性成熟。因此性成熟对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性成熟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有:1 性兴趣的产生。2 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的出现。3 早恋与婚前性行为。在此主要讨论性成熟对青少年早恋的影响。 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性生理发育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发展青少年正常的性心理,对完善其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恋即心理上未成熟的少男少女,由于性意识的萌发而对异性产生了特殊的情绪体验,并有意识地爱慕异性的行为。青少年的早恋通常由于双方的幼稚而以失败告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在恋爱时易感情用事,甚至发生婚前性行为。而婚前性行为会引起男女双方生理和心理的重大改变,并衍出复杂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自然界只要有阴阳之分,雄雌之分,男女之分,就一定有对立又互补的两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量相感相应。因此青少年也有男女相感相应的恋情产生。所以说青少年谈情说爱早恋必然有时发生。早恋必然存在,但是并不可怕,关键是教育者怎样分析处理这一问题。 青少年谈情说爱早恋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及将来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因而教育工作者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教育者发现问题,妥善地研究解决。结过婚的大部分人都能理解爱情不仅仅是单纯的两性相悦,它是一个包含着道德感,社会责任感,幸福观等综合而成的复杂的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生活,是男女相感相应的融合。男女的精神境界越高尚,越广阔,相间的关系越融洽,心理的相容程度越高,爱情基础越坚实、越纯真。

《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心理发展与教育》投稿和审稿指南 为协助作者投稿以及审稿人更全面地审阅稿件,以共同提高稿件质量,《心理发展与教育》编辑部编制了本投稿和审稿指南,仅供大家参考使用。 刊物定位:《心理发展与教育》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权威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有关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高质量研究报告(每期约20篇)和少量理论文章(每期约2-3篇)。 本刊欢迎能体现重要课题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研究报告要求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欢迎涉及新观点、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的稿件,不发表没有理论意图和框架,而只是报告性别或年龄差异的稿件。理论文章要求有自己的实证研究基础或独到的理论以及方法论方面的见解,对于一般的介绍性综述文章不予发表。 审稿所用语言应客观、具体、准确、公正,不用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评价论文,更不能评价作者。审稿和写作中应该考虑如下要点: 1 选题意义 1.1 理论意义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为该领域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有可能改变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实践意义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教育实践价值 用重要的方式把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或直接探讨了现实中的问题 1.3 适切性 适合《心理发展与教育》及其读者群,如心理学、教育、发展、社会等领域人员 在方法、理论等方面是个有待研究的新选题 和目前的研究潮流一致或能引导今后的研究潮流 2 “引言”或“问题提出”中的文献综述 2.1 包括最重要的文献 参考了以往重要的相关文献 参考了新近出版的文献 参考了相关重要领域的文献 2.2 在文献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 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研究问题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的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状况 文献综述能够说明该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