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IP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IP路由与交换技术》教学大纲

《IP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IP路由与交换技术

3.英文名称:IP routing and switching

4.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工程

5.课程简介:IP路由与交换技术是一门信息管理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IP网络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获得进行基于Cisco设备进行网络设计的能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Networking Concepts、IP Addressing、IOS Basics、Managing Network Device、Bridging and Switching、Advanced IP Addressing等等。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简单IP网络设计与规划的理论知识,并掌握Cisco网络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掌握配置简单IP网络的基本方法。(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进一步得到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增强分析和解决IP网络问题的能力。科学方法的训练应贯彻在本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特别是要通过Cisco IOS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IP网络从设计到实现一般方法,并具备根据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科学方法。

2.前继课程:计算机网络

3. 后续课程:

4.周课时、总学时:4学时/68学时,其中理论课38学时,实践实验课30学时。

5.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6.考试方法:平时成绩(含作业)占10%,期中考试占20%,实验占10%,期末考试占60%。

7、教学方式:采用CAI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8.教材:Richard Deal.《CCNA学习指南——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Exam 640-801)(英文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9.教学参考资料:

(1)、邢京武、何涛译.《CCNA学习指南——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Exam 640-801)(中文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徐宏、程代伟、池亚平译.《CCNA学习指南(中文第五版)(640-801)》[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译.《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第三、四学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This chapter offer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etworking and some basic networking terms and concepts. This material should be a review of many already known concepts. You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various networking topologies used in networks, as well as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such a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and wide area networks (WANs).

主要内容:

1.1 Networks

Components

Locations

1.2 Topologies

Physical Versus Logical Topologies

Meshing

1.3 Network Types

Local Area Networks

Wide Area Network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Storage Area Networks

Content Networks

Intranets, Extranets, and Internets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重点:

1. Physical Versus Logical Topologies

2. Intranets, Extranets, and Internets

难点:

1. Physical Versus Logical Topologies

2. Intranets, Extranets, and Internets

学时分配:1 学时

二、Networking Concepts

Before considering how to configure Cisco routers and switches, you must be introduced to basic networking concepts you’ll need to understand in order to grasp the advanced concepts discussed in later chapters.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is the best place to start, since it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how information is transferred between networking devices. Of the seven layers in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be especially sure to understand how the -2-

bottom three layers function, since most networking devices function at these layers. This chapt er discusses information flow, as well as Cisco’s three-tiered hierarchical model, which is used to design scalable, flexible, and easy-to-troubleshoot-and-maintain networks.

主要内容:

2.1 OSI Reference Model

Advantages

Layer Definitions

Devices

2.2 Data Link Layer

Data Link Layer Addressing

Ethernet

Data Link Devices: Bridges

Data Link Devices: Switches

2.3 Network Layer

Layer-3 Addressing

Routing Tables

Advantages of Routers

2.4 Transport Layer

Reliable Connections

Unreliable Connections

Connection Multiplexing

Flow Control

2.5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Between Computers

Going Down the Protocol Stack

Going Up the Protocol Stack

Two Segment Example

2.6 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Core Layer

Distribution Layer

Access Layer

Connections

重点:

1. OSI Reference Model

2. 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难点:

1. OSI Reference Model

2. Data Link Devices: Bridges、Switches, Routers

学时分配:1 学时

三、IP Addressing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 is a standard that includes many protocols. It defines how machines on an internetwork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t was initially funded by and developed for DARPA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tects Agency), which is a conglomeration of U.S.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Developed initially for the government, it was later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mainly seen on Unix systems. First specified in RFC 791, it has become the defacto standard for networking protocols. The Internet uses TCP/IP to carry data between networks, and most corporations today use TCP/IP for their networks. This chapter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CP/IP, including some of its more important protocols, as well as IP addressing.

主要内容:

3.1 TCP/IP Protocol Stack

Application Layer

Transport Layer

3.2 IP Addressing Introduction

Bit Values

Classes of Addresses

IP Address Components

3.3 Subnetting

Subnet Masks

Subnet Masks Values

3.4 Planning IP Addressing

Step 1: Figure Out Network and Host Requirements

Step 2: Satisfy Host and Network Requirements

Step 3: Figure Out the Subnet Mask

Step 4: Figure Out the Network Addresses

Step 5: Figure Out the Directed Broadcast Addresses

Step 6: Figure Out the Host Addresses

3.5 Figuring Out IP Address Components

重点:

1. Classes of Addresses

2. Subnet Masks

难点:

-4-

1. Planning IP Addressing

2. Figuring Out IP Address Components

学时分配:3 学时

四、Preparing Network Connections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this book dealt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networking, networking concepts, and IP addressing—basically theory and concept information. In this chapter, I’ll begin discussing the applied side of networking.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installing your networking devices (switches and routers), cabling up your LAN and WAN connections, and establishing a console connection so that you can put a configuration on these devices. Once you have established a console connection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5 will begin the basics of using the router’s or switch’s command-line interface (CLI) to put a basic configuration on these devices.

主要内容:

4.1 Cisco’s Networking Products

Hubs

Switches

Routers

4.2 Chassis Information

Catalyst 1900 Switch

Catalyst 2950 Switch

Routers

Connections

Console Port

Hardware Interfaces

4.3 Cabling

重点:

1. Catalyst 1900 Switch

2. Catalyst 2950 Switch

难点:

1. Routers

2. Cabling

学时分配:2 学时

五、Basic Switch and Router Configuration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basics of configuring the 1900 and 2950 Catalyst switches as well as Cisco routers. As you continue throughout this book, you will build upon these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concepts for accessing, configuring, and managing your Cisco devices. I am making the assumption that you have never configured a Cisco device before and therefore will begin with the very basics by explain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that these devices use, the advantages that Cisco’s operating system provides, and how to use some basic operating system commands to configure your Cisco device.

主要内容:

5.1 IOS Introduction

Device Startup

Accessing the Command-Line Interface (CLI)

EXEC Modes

5.2 IOS Basics

5.3 Basic Switch Configuration

5.4 Basic Router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Mode

Verifying a Router’s Operation

重点:

1. Basic Switch Configuration

2. Basic Router Configuration

难点:

1. Device Startup

2. Verifying a Router’s Operation

学时分配:2 学时

六、Managing Your Network Device

This chapter covers important IOS features that you can use to manage your IOS device. Many of these features are supported across all IOS devices, but some of them are supported on only certain devices.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se features as they relate to Cisco routers, beginning with how the router boots up, finds its operating system, and loads its configuration file, as well as how to back up and restore your IOS image. There are many tools that you can use on your router for troubleshooting connection problems, including the 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CDP), ping, trace, telnet, and debug. These tools are discussed at the end of the chapter.

主要内容:

-6-

6.1 Router Hardware Components

Read-Only Memory (ROM)

Other Components

6.2 Router Bootup Process

Bootstrap Program

Configuration Register

6.3 Router Configuration Files

Saving Configuration Files

Restoring Configuration Files

6.4 Changes in Your Network

Adding Devices

Changing Devices

6.5 Router IOS Image Files

6.6 IOS Troubleshooting

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CDP)

Layer 7 Connectivity Testing

Debug Overview

重点:

1. IOS Troubleshooting

2. Router Configuration Files

难点:

1. IOS Troubleshooting

2. Cisco Discovery Protocol (CDP)

学时分配:2 学时

七、Bridging and Switching

Bridges and switches are both layer-2 devices, functioning at the data link layer of the OSI Reference Model. Even though they are both layer-2 devices and hav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they also have many differences. With advancements in hardware and technology, switches perform faster and have many more features. However,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se two devices are the same. This chapter covers the functions of bridges and switches,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STP), and basic switch configuration tasks on Cisco’s Catalyst 1900 and 2950.

主要内容:

7.1 Bridges and Switches

Bridging Versus Switching

Methods of Switching

Switch Connections

7.2 Functions of Bridging and Switching

Learning Function

Forwarding Function

7.3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s

Root Bridge

Root Port

Designated Port

Port States

Layer-2 Convergence

Rapid Spanning Tree Protocol

7.4 1900 and 2950 Configuration

Default Configuration

Quick Review

Basic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Verifying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MAC Addresses and Port Security

重点:

1. Functions of Bridging and Switching

2. 1900 and 2950 Configuration

难点:

1.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2. Layer-2 Convergence

学时分配:2 学时

八、Virtual LANs

As was mentioned in Chapters 2 and 7, layer-2 devices, including bridges and switches, always propagate certain kinds of traffic in the broadcast domain: broadcasts, multicasts, and unknown destination traffic. This process impacts every machine in the broadcast domain (layer-2 network). It impacts the bandwidth of these devices’ connections as well as their local processing. If you were using bridges, the only solution available to solve this problem would be to break up the broadcast domain into multiple broadcast domains and interconnect these domains with a router. With this approach, each new broadcast domain would be a new logical segment and would need a unique network number to differentiate -8-

it from the other layer-3 logical segments. Unfortunately, this is a costly solution, since each broadcast domain, each logical segment, needs its own port on a router. The more domains that you have, the bigger the router that you have to purchase. As you will see in this chapter, switches also have the same problem with traffic that must be flooded. You will see, however, that switches have a unique solution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router ports required, and thus the cost of the layer-3 device that you need to obtain: virtual LANs and trunking.

主要内容:

8.1 Virtual LAN Overview

Subnets and VLANs

8.2 VLAN Connections

Access-Link Connections

Trunk Connections

ISL

802.1Q

Per-VLAN STP

8.3 VLAN Trunk Protocol

VTP Modes

VTP Messages

VTP Pruning

8.4 1900 and 2950 VLAN Configuration

Configuring VTP

1900 VTP Configuration

2950 VTP Configuration

Configuring Trunks

Creating VLANs

1900 VLAN Configuration

2950 VLAN Configuration

Basic Troubleshooting of VLANs and Trunks

重点:

1. VLAN Trunk Protocol

2. 1900 and 2950 VLAN Configuration

难点:

1. VLAN Trunk Protocol

2. Basic Troubleshooting of VLANs and Trunks

学时分配:2 学时

九、Routing 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covers an overview of routing, including how to set up static routes and how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 distance vector, link state, and hybrid protocols - function. Chapter 10 covers the configuration of two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s, and Chapter 11 covers the configuration of a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 and a hybrid routing protocol.

主要内容:

9.1 Types of Routes

Autonomous Systems

Administrative Distance

9.2 Static Routes

Default Route Configuration

Default Routes and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s

9.3 Router-on-a-Stick

Subinterface Configuration

9.4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s

Link State Protocols

Hybrid Protocols

9.5 Problems with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s

Problem: Convergence

Problem: Routing Loops

重点:

1. Static Routes

2.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s

难点:

1. Router-on-a-Stick

2. Problems with Distance V ector Protocols

学时分配:3 学时

十、Configuring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s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 you gained an overview of routing protocols, including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is chapter covers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of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s, specifically the 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 and the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IGRP). It focuses on the basics

-10-

of these protocols; advanced configuration of these protocols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his book. However, by the end of the chapter, you’ll be able to configure routers running RIP and IGRP that will route traffic in a network.

主要内容:

10.1 IP Routing Protocol Basics

The router Command

The network Command

10.2 IP RIP

Characteristics of RIPv1 and RIPv2

RIPv1

RIPv2

Configuring IP RIP

Troubleshooting IP RIP

10.3 IP IGRP

Configuring IP IGRP

Troubleshooting IP IGRP

重点:

1.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IP RIP Routes

2.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IP IGRP Routes

难点:

1.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IP RIP Routes

2.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IP IGRP Routes

学时分配:3 学时

十一、Configuring Advanced Routing Protocols

In Chapter 10, you were introduced to the configuration of two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protocols: IP RIP and IGRP.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wo advanced routing protocols: OSPF and EIGRP. OSPF is a link state protocol, and EIGRP is a hybrid protocol. This chapter covers only basic oper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these protocols. A more thorough discussion is covered in Cisco’s BSCI CCNP and CCDP exam.

主要内容:

11.1 OSPF

Characteristics of OSPF

Configuring OSPF

Loopback Interfaces

Troubleshooting OSPF

11.2 EIGRP

Characteristics of EIGRP

Configuring EIGRP

Troubleshooting EIGRP

重点:

1.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OSPF Routes

2.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E IGRP Routes

难点:

1.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OSPF Routes

2. Configuring、Troubleshooting E IGRP Routes

学时分配:3 学时

十二、Advanced IP Addressing

In Chapter 11, you were introduced to two advanced routing protocols: OSPF and EIGRP. Both of these protocols are classless protocols that support advanced IP addressing concepts, including variable-length subnet masking (VLSM) and route summarization.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se two advanced concepts.

主要内容:

12.1 Variable-Length Subnet Masking

VLSM

Addressing with VLSM

12.2 Route Summarization

Advantages of Summarization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Hierarchical Addressing

Routing and Subnet Masks

The Routing Table

Performing Summarization

重点:

1. VLSM、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2. Route Summarization

难点:

1. VLSM、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2. Route Summarization

学时分配:3 学时

-12-

执笔人:马惟哲

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编制日期: 2010年08月

附件1:浙江传媒学院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审批表

注:1.“课程性质”、“编制类别”在相应项目前打“√”;

2.本表随附课程教学大纲

-14-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大纲适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结合精神病学是临床 医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中西结合精神病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病学基本概念、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査和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和康复等。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神疾病基础理论知识、举握精神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疾病的处理原则,通过理论、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上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后续课程有“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儿童精神病学”、“神志病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进展,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原则,举握精神疾病症状学及接触检査精神障碍患考的技能,重点第握脑器质性椿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及儿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中医辩证分型方法和屮西医结合治疗预防措施。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将来在综合医院、儿保、社区全科医学匸作中识别、筛査精神疾病的能力,并促进中医精神病学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概述:精神病学、梢神障碍、其他相关学科; 2. 脑与精神活动: 3.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4. 展望。 【目的要求】 1. 掌握脑的结构,脑的神经化学,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2. 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因素、中医的理论解释、心理和社会因素 3. 了解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相关医学的联系及展望。 【难度与重点】 1. 教学重点:精神障碍的概念

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250个左右。能独立识字。自觉地纠正错别字。 3.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初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继续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三.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 7.能从听话中吸收知识,丰富词汇。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地复述课文。 9.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四.阅读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

15.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五.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19.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20.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一)外表与行为 1 .外表包括体格、体质状况、发型、装束、衣饰等。严重的自我忽视如外表污秽、邋遢,提示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及痴呆的可能。 躁狂病人往往有过分招摇的外表。- 明显的消瘦除了考虑伴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外,在年轻女性病人身上也应考虑神经性厌食的可能。 2 .面部表情从面部的表情变化可以推测一个人目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如紧锁的眉头、哀怨的眼神提示抑郁的心情。 3 .活动注意活动的量和性质。躁狂病人总是活动过多,不安分;抑郁病人少动而迟缓;焦虑的病人表现出运动性的不安,或伴有震颤。有些病人表现出不自主的运动如抽动、舞蹈样动作等。 4 .社交性行为了解病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是否关心周围的事物,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接触,合作程度如何。躁狂病人倾向于打破社会常规,给人际交往带来种种麻烦;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交行为上是退缩的;有的痴呆病人会出现显著的社交障碍。应仔细描述病人的社交状况,并举例加以说明。 5 .日常生活能力病人能否照顾自己的生活,如自行进食、更衣、清洁等。 (二)言谈与思维 1 .言谈的速度和量有无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 2 .言谈的形式与逻辑思维逻辑结构如何,有无思维松弛、破裂、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或词语新作。病人的言谈是否属于病理性赘述,有无持续言语等。 3 .言谈内容是否存在妄想。妄想的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是原发还是继发、发展趋势、涉及范围、是否成系统、内容是荒谬还是接近现实、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等。是否存在强迫观念及与其相关的强迫行为。

(三)情绪状态 情感活动可通过主观询问与客观观察两个方面来评估。客观表现可以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动作、讲话语气、自主神经反应(如呼吸、脉搏、出汗等)来判定。主观的体验可以通过交谈,设法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可根据情感反应的强度、持续性和性质,确定占优势的情感是什么,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等;情感的诱发是否正常,如易激惹;情感是否易于起伏变动,有无情感脆弱;有无与环境不适应的情感如情感倒错。如果发现病人存在抑郁情绪,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自杀观念,以便进行紧急危机干预。 (四)感知 有无错觉,错觉的种类、内容、出现时间和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 关系;是否存在幻觉,幻觉的种类、内容,是真性还是假性,出现的条件、时间与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及影响。 (五)认知功能 1 .定向力包括自我定向如姓名、年龄、职业,以及对时间(特别是时段的估计)、地点、人物及周围环境的定向能力。 2 .注意力评定是否存在注意减退或注意涣散,有无注意力集中方面的困难。 3 .意识状态根据定向力、注意力(特别是集中注意的能力)及其他精神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 4 .记忆评估瞬时记忆、近记忆和远记忆的完好程度,是否存在遗忘、错构、虚构等症状。 5 .智能根据病人的文化教育水平适当提问。包括一般常识、专业知识、计算力、理解力、分析综合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必要时可进行专门的智能测查。 (六)自知力 经过病史的采集和全面的精神状况检查,医生还应大致了解病人对自

精神病学历届测试试题

精神病学历届试题

————————————————————————————————作者:————————————————————————————————日期:

答案仅供参考 参照八年制第二版教科书 04级八年制精神病学 名解 1、心因性遗忘(psychogenic amnesia)P26 又名界限性遗忘(circumscribed amnesia),指同以往经历的某一特定时期/阶段有关的记忆丧失。通常这一阶段/时期发生的事件是不愉快的,或与强烈的恐惧、愤怒、羞辱情境有关,具有高度选择性。多见于分离性障碍。 2、钟情妄想(delusion of amor or sexuality)P20 患者认为自己被异性看中、所爱,因而眷恋、追逐对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被洞悉感(即思维播散,thought broadcasting)P20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维即使不讲出来别人也会知道,好似新闻被广播,人人皆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116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该组疾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较多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有效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5、自知力insight 指个体对自身精神状况和躯体状况的认识。 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百度) 问答 1、抑郁发作的临表(三低)P149 1.心境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典型病例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 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被动、疏懒、兴趣减退、回避社交、“抑郁性木僵”,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 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导致社会功能障碍。 5.躯体症状睡眠障碍(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入睡,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乏力、食欲减退、性欲减退。 6.其他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一)核心症状 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 愉快感丧失,抑郁、悲观、绝望、失去信心。无助感(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无用感、无价值。

康复训练-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定向力分数最高分 现在是(星期几)(几号)(几月)(什么季节)(哪一年)() 5 我们现在在哪里:(省市)(区或县)(街道或乡)(什么地方)() 5 (第几层楼) 记忆力()3 现在我要说三样东西的名称,在我讲完以后,请您重复说一遍。 请您记住这三样东西,因为几分钟后要再问您的。 (请仔细说清楚,每样东西一秒钟)。 “皮球”“国旗”“树木” 请您把这三样东西说一遍(以第一次的答案记分) 注意力和定向力()5 请您算一算100减7,然后从所得的数目再减去7,如此一直得计算下去,请您将每减一个7后的答案告诉我,直到我说停为止。 (若错了,但下一个答案是对的,那么只记一次错误) 93,86,79,72,65. 回忆力()3 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您记住的三样东西?“皮球”“国旗”“树木” 语言能力 (出示手表)这个东西叫什么?() 1 (出示铅笔)这个东西叫什么?() 1 现在我要说一句话,请您跟着我清楚的重复一遍。() 1 “四十四只石狮子” 我给您一张纸请您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手拿着这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您的大腿上。”(不要重复说明,也不要示范)() 3 请您念一念这句话,并且按照上面的意思去做。(见背面:闭上您的眼睛) () 1 您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句子必须有主语,动词,有意义)() 1 记下所叙述句子的全文。 (见背面)这是一张图,请您在同一张纸上照样把它画下来。() 1 (对:两个五边形的图案,交叉处有个小四边形) 分数在27-30分:正常 分数〈27分:认知功能障碍总分() 临床印象:———————评定医师签名: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Ⅰ》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150401(第一临床医学院)、11160601(第二临床医学院)、11480017(附四院)、11490016(附属延安 医院)、11500018(附属甘美医院)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Ⅰ 英文名称:NeurologyⅠ 总学时: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课:6学时) 学分:1.5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习考核(10%)、 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 期中考核(10%)。 《神经病学Ⅰ》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教学必须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和我省的实际、系统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临床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通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能力。 《神经病学Ⅰ》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由于学科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已由内科分出成为独立学科,目前神经病学重点讲述神经系

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此外,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免疫学等方面内容也与神经病学课程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但神经病学教材中仅简要加以叙述,更详细的知识由专业教材加以阐述。总学时数为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6学时。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神经病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 三、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0学时。见习课3.0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意识障碍,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眩晕,感觉障碍,瘫痪,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反射。 二、主要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250个左右。能独立识字。自觉地纠正错别字。 3.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初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继续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 7.能从听话中吸收知识,丰富词汇。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地复述课文。 9.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阅读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 15.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19.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精神状况检查的具体内容 (一)外表与行为 1.外表包括体格、体质状况、发型、装束、衣饰等。严重的自我忽视如外表污秽、邋遢,提示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及痴呆的可能。躁狂病人往往有过分招摇的外表。-明显的消瘦除了考虑伴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外,在年轻女性病人身上也应考虑神经性厌食的可能。 2.面部表情从面部的表情变化可以推测一个人目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如紧锁的眉头、哀怨的眼神提示抑郁的心情。 3.活动注意活动的量和性质。躁狂病人总是活动过多,不安分;抑郁病人少动而迟缓;焦虑的病人表现出运动性的不安,或伴有震颤。有些病人表现出不自主的运动如抽动、舞蹈样动作等。 4.社交性行为了解病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是否关心周围的事物,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接触,合作程度如何。躁狂病人倾向于打破社会常规,给人际交往带来种种麻烦;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交行为上是退缩的;有的痴呆病人会出现显著的社交障碍。应仔细描述病人的社交状况,并举例加以说明。 5.日常生活能力病人能否照顾自己的生活,如自行进食、更衣、清洁等。 (二)言谈与思维

1.言谈的速度和量有无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 2.言谈的形式与逻辑思维逻辑结构如何,有无思维松弛、破裂、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或词语新作。病人的言谈是否属于病理性赘述,有无持续言语等。 3.言谈内容是否存在妄想。妄想的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是原发还是继发、发展趋势、涉及范围、是否成系统、内容是荒谬还是接近现实、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等。是否存在强迫观念及与其相关的强迫行为。 (三)情绪状态 情感活动可通过主观询问与客观观察两个方面来评估。客观表现可以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动作、讲话语气、自主神经反应(如呼吸、脉搏、出汗等)来判定。主观的体验可以通过交谈,设法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可根据情感反应的强度、持续性和性质,确定占优势的情感是什么,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情感淡漠等;情感的诱发是否正常,如易激惹;情感是否易于起伏变动,有无情感脆弱;有无与环境不适应的情感如情感倒错。如果发现病人存在抑郁情绪,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自杀观念,以便进行紧急危机干预。 (四)感知 有无错觉,错觉的种类、内容、出现时间和频率,与其他精神症状的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45学时(理论课30学时,见习课15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的一门科学。 本大纲系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并结合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的,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之用。本学科的讲授内容,以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资料,系统地阐述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神经系统精细而复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结合神经解剖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纷杂的临床表现做出定性诊断及定性诊断。并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到患者的全身情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神经病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各种常用的诊疗操作。 理论课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及临床各学科的关系,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学习神经病学的方法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解剖及损害时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原则,了解与诊断有关的常用的辅助检查。【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8.5学时 【教学内容】 脑神经 1.详细讲解十二对脑神经的解剖及生理。

小学1--6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1--6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二)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17.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五)作文 18.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 19.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20.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最新人教版 四年级英语教学大纲

四年级上学期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遵循四个“有利于”思想,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一级目标) (一)、总体目标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二)语言技能一级目标 听做: 1、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2、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4、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说唱: 1、能根据录音模仿说英语; 2、能相互致以简单的问候; 3、能相互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4、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5、能够根据表演猜测意思、说词语, 6、能唱英语儿童歌曲15一20首,说歌谣15一20首; 7、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玩演: 1、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2、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3、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如(小红帽)等。 读写: 1、能看图识字; 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4、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视听: 1、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语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

精神科规培教学大纲(试行)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 精神科部分 (试行) 根据《卫生部普通专科培训标准》和《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制定本大纲。 理论教学:60学时,临床实践:2年病区轮转 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精神病学的概念、精神障碍的特点、流行病学 掌握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脑的结构、脑神经递质与精神活动) 掌握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精神病学的概念、研究范围、任务 精神障碍的特点、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负担 脑与精神活动(脑的结构、神经递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的研究)、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 小结、展望(简述) 【学时】 理论教学:2学时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目的要求】 掌握精神症状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妄想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精神症状的概念、对精神症状的判断、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感觉障碍(过敏、减退、内感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概念及表现) 思维障碍(形式障碍、内容障碍)、妄想的特点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自知力 意识障碍 【学时】 理论教学:4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PICU 精神障碍的检查 【目的要求】 熟悉医患关系、 掌握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 熟悉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精神科诊断过程、标准化精神检查 熟悉常用评定量表的应用 熟悉精神病历的书写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医患关系、注意的原则 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病史采集、精神检查 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 精神科诊断过程、标准化精神检查和评定量表的应用 【学时】 理论教学:精神检查4学时体格检查2学时、常用量表应用4学时特检相关检查临床应用2学时、检验指标临床意义2学时、MRI临床应用2学时病历书写2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目的要求】 熟悉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了解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国际、国内) 【主要内容】 ICD-10 CCMD-3等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学时】 理论教学:2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

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一般信息】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90课时(义务教育) ◆设计者:隆真真、王会平、张永利/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背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 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 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详略得当,修辞方法,对比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发现语言表表达的特点(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用词准确、借物喻人、表达的丰富内涵、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方法)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认识其他课文文体和语体(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了解文体的特点及语言风格。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7次,3次小练笔,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学写书信、发言稿、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研究报告、等常见的应用文。会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缩写,根据图画内容发挥想像进行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_ MMSE)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Folstein(1975)等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作为认知障碍检查方法,应用得较多,范围较广,不仅可用于临床认知障碍检查,还可以用于社区人群中痴呆的筛选。该方法与WAIS测验结果比较,一致性较理想。各国在引进时,对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效度和信度,以及影响评定结果的因素也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MMSE作为认知障碍的初步检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效度较理想等优点(表9-1)。 测量方法:MMSE由20个问题共30项组成。每项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或不知道计0分,不适合计9分,拒绝回答或不理解计8分。在积累总分时,8分和9分均按0分计算。最高分为30分。文盲小于17分、小学小于20分、中学以上小于24分为痴呆。 表9-1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79―7=?72―7=?□ □ 17 18 13 现在请您说出刚才我让你记住的那三种东西的名字?树□ 钟□ 汽车□ 19 20 21 14 (出示手表)这个东西叫什么?□22 15 (出示铅笔)这个东西叫什么?□23 16 请你跟我说“如果、并且、但是”□24 17 我给你一张纸,请你按我说的去做,现在开始:“用右 手拿着张纸”;“用两只手将它对折起来”“放在你的 左腿上” □ □ 25 26 18 请你念念这句话,并按上面的意思去做。“闭上你的眼 睛” □28 19 请你给我写一个完整的句子□29 20 (出示图案)请你按这个样子把它画下来。 (图在下面) □30 (出示图案)请你按这个样子把它画下来。 (图在下面) □30

精神病学历届试题

答案仅供参考 参照八年制第二版教科书 04级八年制精神病学 名解 1、心因性遗忘(psychogenic amnesia)P26 又名界限性遗忘(circumscribed amnesia),指同以往经历的某一特定时期/阶段有关的记忆丧失。通常这一阶段/时期发生的事件是不愉快的,或与强烈的恐惧、愤怒、羞辱情境有关,具有高度选择性。多见于分离性障碍。 2、钟情妄想(delusion of amor or sexuality)P20 患者认为自己被异性看中、所爱,因而眷恋、追逐对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被洞悉感(即思维播散,thought broadcasting)P20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维即使不讲出来别人也会知道,好似新闻被广播,人人皆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116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该组疾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较多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有效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5、自知力insight 指个体对自身精神状况和躯体状况的认识。 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百度) 问答 1、抑郁发作的临表(三低)P149 1.心境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典型病例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 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被动、疏懒、兴趣减退、回避社交、“抑郁性木僵”,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 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导致社会功能障碍。 5.躯体症状睡眠障碍(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入睡,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乏力、食欲减退、性欲减退。 6.其他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一)核心症状 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 愉快感丧失,抑郁、悲观、绝望、失去信心。无助感(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无用感、无价值。 2、兴趣减少或缺乏“不在热心”、“看破红尘”,离群索居。 3、精力减退全身乏力,力不从心。 (二)心理症状群

初一英语下册教学大纲.doc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一、词组 be from= come form 来自... pen pal=pen friend 笔友 like and dislike 好恶;爱憎live in….在...居住 speak English 讲英语play sports 做体育运动 a little French 一些法语go to the movies 去看电影 an action movie 一部动作片on weekends 在周末 Excuse me 对不起,打扰get to 到达、抵达 beginning of 在...开始的时候at the end of 在...结束的时候 arrive at /in 到达(at 用于小地点,in用于大地方) 二、句型 (1)、Where主+be+主语+from? === 主语+be+from+地点. (2)、Where do/does+主语+live? 主语+live/lives in… (3)、What language do/does +主语+speak? 主语+speak/speaks…. (4)、主语+like/likes+doing… 三、日常交际用语 1-Where is your pen pal from? -He’s from China. 2-Where does she live? -She lives in Tokyo. 3-Does she speak English? -Yes,she does/No,she dosen’t. 4-Is that your new pen pal? -Yes,he is /No,he isn’t. 5-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She speaks English. 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一、词组 post office 邮局pay phone 投币式公用电话 next to 在...隔壁across from 在...对面 in front of 在...前面between…and…在...和...之间 on a street 在街上in the neighborhood 在附近 on the right/left 在右边/在左边on one’s rig ht/left在某人的右边/左边 turn right/left 向右/左转take a walk 散步 have fun 玩得开心the way to …去...的路 take a taxi 打的/乘出租车go down(along)…沿着...走 go through...穿过.. have a good trip 旅途愉快 二、句型 (1)、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 Yes,there is .It’s on Centre Street. / No,there isn’t. (2)、Where’s the sumpermarket?It’s next to the library. (3)、Bridge Street is a good place to have fun. (4)、I hope you have a good trip. (5)、If you are hungry,you can buy food in the restaurant. (6)、Talk a walk though the park.. (7)、enjoy后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 Do you enoy(=like) your work? Do you enjoy(=like) living in the city? 三、日常交际用语 (1)、Is there a ….?句型Eg: -Excuse me.Is there a hotel in the neighborhood?

精神科医生是如何对精神科疾病进行精神症状的检查和诊断(内容清晰)

精神科医生是如何对精神科疾病进行精神症状的检查和诊断的问题 标签:偏执性精神障碍医学科普 | 作者:王永龙 | 发表时间:2013-03-12 17:03:18 精神科医生是如何对精神科疾病进行精神症状的检查和诊断的问题 精神科的检查和诊断是一门实践技能,需要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督导下,经过不断练习才能掌握。同时,要作好精神症状的检查与诊断,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对病人宽容接纳的人文主义态度。 .首先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生和患者在围绕寻求与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建立这种关系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促进患者的健康。 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有助于医生获得真实、可靠、全面的病史,增加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合作态度,提高诊断正确率;还有助于实施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在精神科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由于缺乏可靠的客观诊断指标,精神科临床诊断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完整、真实的病史和全面、有效的精神检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况缺乏充分的自知力,对精神科治疗采取排斥甚至拒绝态度。而彼此信任、支持性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患者进入并保持在治疗过程中。与患者的家人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也会帮助形成广泛的治疗联盟,提高医疗依从性。几乎所有的精神疾患都会损坏患者的人际关系,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为了患者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范本,让患者在同医生的交往中学会人际交往的一般准则,学会与他人沟通,培养信任感。因此,良好的医患关系也是一种治疗关系。 精神障碍以精神功能损害和行为异常为表现,造成精神痛苦和/或社会功能下降。由于目前缺乏实验室检查手段对引起精神障碍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估,精神科医生就成为患者精神痛苦的间接感受者和行为异常的直接观察者。可以说精神科医生本身就是最可靠的诊断工具,也是最为有效的治疗工具;而发挥其诊断和治疗功效,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来实现的。 2. 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对精神病人进行精神状况检查,也就是医生与患者晤谈、面谈检查或接谈,这里我们统一用面谈检查。与其他临床学科不同,精神科医生与患者见面交谈,不仅要收集信息以便明确诊断,同时也意味着治疗的开始。大体上来说,面谈检查的目的包括:①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②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病人;③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④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⑤向病人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3.面谈检查的步骤 (一) 开始 病人是带着各种各样心情走进精神科的。多半是恐惧,掺杂着对精神病院种种不良的想象;或是无奈,或是亲友的哀求、威胁甚至强迫之下就诊于精神科的;很多人都会有羞耻心理,由于社会的偏见(这种偏见古今中外概莫能免)而感到自己患了"不体面"的病,因此向精神科医生求助,即使迫不得已,也难免惶惑不安。面谈检查的开始,精神科医生的首要任务是让就诊者先放松下来。注意以下内容: 1.不受干扰的环境面谈检查的环境应该安静,理想的状况是只有检查者和被检查者两人。谈话的内容保证无外人听见,使病人感到自己的隐私受到尊重。交谈被频繁打断(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电话及其他通讯工具),会令受检查者不安。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总学时/学分:40/2、5 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8 一、说明 (一)课程得性质、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得一门学科。它就是精神病学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就是临床护理学得一个分支。随着医学教育模式得转变,当代医学与护理学不但关心病变得器官,更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得“整个病人”,这种趋势在精神科护理学得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本课程得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各种常见得精神疾病得病因、临床特点、疾病得发展规律以及治疗、护理与预防。熟悉精神科护理得基本技能,学会识别精神症状,熟悉精神疾病患者得护理程序,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及康复护理。 (二)课程得教学要求 本课程就是一门护生必修课程,选用刘哲宁主编得《精神科护理学》教材。本课程得设置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得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与疾病得影响,了解心理治疗得基本知识,能初步对常见得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得护理。讲课内容以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得护理问题为主,并讲授精神科常见得精神疾病得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护理等。由于精神科护理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得服务于照顾,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相互沟通得技巧,并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提高学生各方面得综合素质,为其向精神疾病患者及普通民众提供护理服务打下良好得基础。 (三)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 二、讲授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得概念 2、熟悉精神科护理学得主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