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2014-2015年第二学期《古代文学史》科目考查卷

专业:汉语言网络采编班级:中文133 任课教师:章旺根姓名:刘嘉炜学号:130******** 成绩:

我为什么喜欢《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四大名著之一,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红楼梦》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所叙有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是把《红楼梦》放在中国小说创作的历史长河作出高度评价的。毛泽东对《红楼梦》很有研究,他的评价就很不一般。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毛泽东视野开阔,他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中,独独提出《红楼梦》。在他看来,中国有“很多地方不如人家”,但《红楼梦》可以胜过人家。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毕生研究《红楼梦》,著有《红楼梦新证》等二百多字的红学著作,他对《红楼梦》更是推崇备至。他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用一句诗来概括:“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这么说古往今,五洲四海的人都是《红楼梦》中人。

为什么喜欢红楼梦?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去读么名著,但因为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身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还是应该了解一下这本名著,算是附庸风雅吧。因为《红楼梦》是半文言文半白话,加上有一些生僻字,所以一开始很难读懂,都是断断续续一点一点地看的,到后来百无聊赖才下定决心认真读遍,才发现原来《红楼梦》有许多妙处。

《红楼梦》妙在哪里?妙在有很多玄机!如果把《红楼梦》同其他小说一样去

读会很乏味,感觉没有什么特别,但如果你知道了其中的玄机和奥妙,就会顿感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第一,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许多红学家有过大量的论述和论证。《红楼梦》是曹雪芹以家族变迁为背景,以亲身经历为主线,以所见所闻为材料创作的,书中的角色和重大事件都有原型。通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中大量的脂批可以证明,我对此深信不疑。

第二,在书的开头已经将故事的结局及主要角色的命运交代的很清楚。通过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太虚幻境中的红楼梦曲以及后来的灯谜,作者已经表达了对人物的态度、人物的命运和小说的全部情节做了艺术构思和安排。当然需要反复阅读文本、认真分析对比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

第三,要多一个心眼才能读懂《红楼梦》。比如人名,贾宝玉就是假宝玉,甑士隐就是真事隐,贾雨村就是假语存。特别是如关于贾雨村的介绍,“姓贾名化(注:假话),字表时飞(注:实非),别号雨村(注:语存)”。又比如地名,还是贾雨村“胡州(注:胡诌)”人氏。作者的一字一句、每一个故事里都暗藏了玄机,都有所指或者为后面打下了埋伏,真正是用心良苦。只有明白“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和“风月宝鉴”的正反不同的道理,才能读得懂《红楼梦》,一旦读懂就会觉得其乐无穷。

第四,《红楼梦》中包罗万象,可以说是研究清朝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不仅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还包含了民风、民俗以及吃、穿、用等方方面面。随便找一个话题或者方面就足以探讨一辈子,特别是有些夸张描写令人深思,比如薛宝钗吃的冷香丸至今捉摸不透。

第五,作者知识渊博,诗书画无一不精。虽然书中描写的贾宝玉讨厌仕途经济、读书上进、功名利禄、修齐治平那一套,但其原型、书的作者从其创作的作品来看知识渊博,工夫不浅。

第六,因为是一部残著,没有最终完成,因此留下许多谜案,在红学界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好不热闹。

除了上面的几点,最重要的是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东西人人都喜欢,正如在街上看到美女也忍不住要多看几眼一样。红楼梦是美的,美得纯粹、美得悲凉!红楼梦写了一群美丽非凡的女子,她们的美不仅仅在于外表,更有性格和思想的美。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美的、具有最高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楼梦是悲剧,它把具有最高价值的美的灵魂毁灭在人的面前,于是它给人的不

再是空洞的悲伤,它让人撕心裂肺、荡气回肠,更让人深入其中,悲其所悲,痛其所痛。

它把两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真实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它的风俗人情,成为了很多研究者考证历史的依据。它的园林设计也让人叹为观止。喜欢红楼梦还有一点是它的悬。自从胡适研究发现红楼梦前80回与后40回并不是出自同一人时,人们就免不了要去推测作者本人的真正意图以及里面人物的真正结局,这是红学研究到今都没解决的一个问题,不过我认为人们不管怎样去推测也不可能与曹雪芹的思路完全一致。正如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人们是想宝玉当乞丐并与湘云结合呢还是让他出家,或者香菱是难产而死或最后九死一生终于与宝玉共度一生呢,也只能凭读者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