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魟鱼繁殖技术初探

栏目编辑 赵永锋休闲渔业

淡水目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和亚洲南部热带雨林河区。淡水鱼品种较多,体态特别,体色繁多艳丽,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观赏鱼之一。本次试验初步总结淡水鱼繁殖技术。

一、设施

鱼缸1个,厚1.5厘米钢化玻璃,规格2米×0.8米×1米,水位0.8米;抽水泵1台,功率80瓦、扬程3米、抽水量100升/分;充气泵1台,功率5瓦、充气量40升/分;加热棒1支,功率1000瓦,自动控温潜水加热钛棒;过滤槽1个,塑料质,规格为0.5米×0.4米×0.8米,与抽水泵用PPR管连接;滤材:从底层往上依次为白色陶瓷环20厘米、多孔生化球20厘米、1000目生化棉10厘米、普通海绵5厘米。

亲鱼:淡水购自广州花地湾花鸟鱼虫市场,从横径12~15厘米养至25~30厘米,成熟。

二、养殖

1.新鱼入缸 淡水体质强壮,但对于水质大幅变化忍受能力差。新鱼先连袋置于鱼缸内10分钟,使水温恒定。用细水管虹吸鱼缸内水到装鱼的袋内,流量1升/分,袋内水过量时,将袋内的水舀回缸内。流水1小时后,将鱼捞入缸内。

2.水质调控 保持水温26~28℃,pH5.5~6.5,抽水泵、加热棒、充气泵24小时开通。

3.投喂 新鲜泥鳅、河虾,切段,冷冻,融化后投喂,每天按体重1%~2%投喂1次,以尾柄处胃部微鼓为宜。

4.换水 淡水宜在水质清澈的老水中饲养,不可换水量过大。每日用内径2厘米软管虹吸缸内大颗粒粪便、残饵等杂质,并补满到原水位。每周大换水一次,换总水量的30%~50%。

三、交配繁殖

鱼属体内受精,卵胎生鱼类。

1.交配 性成熟后,雄鱼会不断追咬雌鱼身体两侧边缘,迫使雌鱼浮游到水体上层,雄鱼迅速倒游至雌鱼体下,用特化为交接器的臀鳍将精液输送到雌鱼生殖孔,整个过程在3~5秒。

2.孕期 淡水从交配后,雌鱼30天左右可见胃部附近生殖腔隆起,60天左右可见生殖腔小鱼蠕动。怀孕雌鱼可按照平时管理。

3.生产与幼鱼管理 90天左右生产。小鱼刚出生时横径10厘米左右,体态特征与成鱼完全一致。生产日期附近,需将待产母鱼单养,防止小鱼生出后被其他成鱼咬伤。小鱼出生后3天内消耗体内卵黄,可不喂食;3天后需投喂新鲜的丝蚯蚓、血红虫开口;开口10天后开始投喂切碎的新鲜河虾肉,逐渐过渡到成鱼饲料。

四、常见疾病防治

淡水体质强壮,入缸稳定后,基本不会得病。鱼属无鳞鱼类,耐药性比有鳞鱼类低很多,用药浓度要比有鳞鱼类低。

1.外伤 淡水会因碰撞擦伤、打斗等造成体表皮肤轻度损伤,多数会自愈。交配期,雄鱼撕咬雌鱼,严重时会咬掉身体大块肉质边缘,极易感染发炎,需用抗感染药物。

2.体内寄生虫 淡水摄食泥鳅、河虾等生鲜饵料,易得淡水鱼类绦虫、鞭毛虫等寄生虫,造成厌食、消瘦,严重的会体质衰弱死亡。将生鲜饵料放在冰箱内冷冻一段时间后使用,可减少寄生虫数量。也可用吡喹酮等驱虫药定期拌在饵料上投喂。

3.肠炎 淡水贪食,每次投喂不可过量,防止暴食后损伤胃壁引起肠炎。冰冻的生鲜饵料需融化后再投喂,防止肠胃受凉引起肠炎。

五、注意事项

淡水尾部末端有1根用于自卫的角质刺,带有细小倒刺,剧毒,扎伤人后会造成头疼、发烧等不良反应;过敏体质者会引起死亡。平时捕捞等操作必须非常谨慎。运输时为防止扎破塑料袋、扎伤人,可用熟橡胶管套住毒刺或从刺的末端剪掉。淡水的角质毒刺会定期脱落更换,新刺从老刺基部生出,老刺脱落,需及时从缸内将脱落老刺捞出,防止扎伤人或鱼。

(帝王图见彩中插2)

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付 宁 刘 群

邮编 276826

淡水魟鱼繁殖技术初探

2010.6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