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作业

题目:

作者: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孟玉顺 1010315332 食科1503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种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两种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在竞争和比较中共同生存和发展.因此,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二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1】那么,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民,该如何看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借鉴吸收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有其自身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文明应该积极借鉴其优秀成果以不断完善自身。我们要尊重对方,尊重资本主义,学习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分析资本主义,借鉴资本主义,才能发展社会主义。在政治文明方面尤其如此。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具有共有性。它们是全人类,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人民所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拥有、共同分享的成果。【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来就是否定和继承的关系。社会主义要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但又要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要善于借鉴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成果。

对于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马克思、列宁等人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前进的结果,是相对封建主义更为进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3】;当年列宁就提出,要“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他说的外国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认为,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之一;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地搬用;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使在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大体已解决。在政治领域,我们也应当将本质与手段方法加以区分,分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中哪些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哪些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

【4】

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成果,我们要有清楚的认识。我们要看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决定作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总是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的,为其服务,对它始终起着维护和巩固的作用。、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充分吸收、利用和借鉴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比我国有优势,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为了发展我国的经济,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资本主义的科技和经济成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广泛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尽可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二战后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调整,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它还有一定的生命力,所以,我们要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中大胆吸取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不要因为社会主义的暂时落后而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定信念,满怀信心,就一定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5】

当前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已经出现了危机,金融危机可能会极大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积累的制约使它不可能长期无限制地发展下去。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资本力求通过创新突破既有限制获取新的积累空间,同时新形式的资本积累又使社会基本矛盾以新的限制形式出现的历史。当前,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就是近三十年来资本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道路上进行积累所走到的一个新的极限。【6】,危机过后如果资本不能开辟新的增值领域、找到新的增值形式,那么资本主义就只在一定时期内以一种“有管制的资本主义”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因此,靠财政手段的救助只能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只有采取必要的调整,建立真正为实际经济运动服务的金融体系才有可能使资本主义摆脱当前的危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掌握这一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

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固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没有变,工人阶级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没有变,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仍然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

参考文献;

【1】:

《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

作者;段志超

【2】、【4】:

《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作者:刘焕明

【3】: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主义观及其当代发展》

作者:房广顺

【5】:

《如何看待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

作者:刘晓霞

【6】: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与当前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作者:张俊山

基本政治制度教案

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 1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说说你对上图体现的制度的认识。(2)我国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认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活动一:走近食品安全 (阅读教材第68页“运用你的经验”) 1.问题: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说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商国是。 2.教师归纳:(1)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二:时事链接 (阅读教材第70页“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个镜头,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活动三:情景再现 2017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4.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教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目标导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活动四:图片展示 1.问题:(1)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是怎么认识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教师强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目标导学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活动五:走进生活中的小镜头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问题:结合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提示: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

(最新)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下册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基本政治制度》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国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第五课《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点内容。在学生学习过前两框,了解我国基本制度后,对于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越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两框的教学,学生对我国基本制度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受年龄、生活阅历、时代背景等条件的限制,普遍对本框内容缺乏全面的、理性的认识。这给本框的教学带来了认知上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明确多党合作基本方针和重要机构;了解人民政协。 (3)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基本制度对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作用。 (2)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制度知识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越性,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人物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图中人的身份、职业等。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虽然他们平时有着不同的身份,但在今年的3月份,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一起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你们知道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什么吗?这个全国性的会议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进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今天我们就以政协为切入口,一起走进第六课第三框,深入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即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进行新课 导入:每年3月初,我国都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作为高中生的你们,能参加这个会议吗?这是不是意味着讨论国计民生的政治协商会议是大人们的事情,与你们无关呢?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今年广东实验中学的同学们就通过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形成了一份,并通过政协委员提交到了今年的两会上。他们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也来进行一场模拟政协活动。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昨天做好的预习学案,告诉我,你们小组准备当哪个界别的政协委员?学生: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身份与理念。

八下道法教案_第3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第3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说说你对上图体现的制度的认识。(2)我国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认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活动一:走近食品安全 (阅读教材第68页“运用你的经验”) 1.问题: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说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商国是。 2.教师归纳:(1)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二:时事链接 (阅读教材第70页“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个镜头,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活动三:情景再现 2017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4.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教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目标导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活动四:图片展示 1.问题:(1)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是怎么认识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教师强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目标导学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活动五:走进生活中的小镜头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问题:结合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提示: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活动六:了解会议通知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这则会议通知,说说该村村民是如何管理村务的。 提示: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3.教师总结: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 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目标程标准内容目标: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知识目标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与归纳法相结合时安排1时教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 关注热点:十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出示视频)今天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

为基石的,即:这项制度主要就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来体现的。 观看视频,引发思考,发表见解。用刚刚发生的热点大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视频材料让学生整体感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推进新 背景材料(旁白):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确定了个税800元的起征点。二十几年过去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的收入水平已经是原来的几十倍了。个税起征标准却保持了2年未变,使其在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功能大为减弱。于是公众呼吁“提高个税起征标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去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充分调查、充分认证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的初步方案,要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个人所得税法中相关的条款。一、活动设计 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我们大家肯定也十分关注,也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角色扮演:我们全班同学扮演某市全体市民①我们全体市民都去吗?师生共同探究得出:从我国的国情考虑,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代表参

高中政治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进行新课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1、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5.3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及确立;了解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知道民主党派的地位;识记多党合作的方针、机构、人民政协的职能及我国政党制度实行的意义;知道我国的民族制度内容、意义;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容、意义。 2.通过活动,认识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提高自己对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维护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和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3.增强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热爱;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 1.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各自内容及意义。 2.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及确立。 教学难点 1.人民政协的性质和意义。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性质和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相关情境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场景激趣 教师多媒体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它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政党制度内容 教师提出问题: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呢? 请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至70页内容,然后请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总结: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有:(1)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3)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高品质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许琳琳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内容目标第三单元第7条: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如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努力的观念。 (3)培养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教学思路】 依据新课标精神,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有机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使学生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由我国国体决定,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从而认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确立坚持和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及国家领导人,共赴人民大会堂……)阳春三月,人大代表汇聚一堂!大家看,国家领导人正向我们一路走来(多媒体课件演示国家领导人图片)。学生边看边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春旺…… (教师)他们都是我国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人,那么,以中央国家机关为例,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国家机关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中央国家机关组织简表。) 师问:全国人大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权力机关。) 师问:国务院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行政机关。) 师问:最高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师问:最高人民法院是什么机关? (学生答:最高审判机关。) 师问:那么,这些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二、情景分析 (一)两个探究活动 1.探究一。

1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2. 教学重点/难点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3.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显著优越性。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一民族关系的形成,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学习我国的民族制度问题。 进行新课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6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自治民族的合法权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问题2、如何理解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乡是不是自治地方?什么是自治机关?包括地方检察院和法院吗?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范畴。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属于民主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体系。 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问题3、什么是自治权?包括那些方面?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80页图表,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问题4、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基本政治制度

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说说你对上图体现的制度的认识。(2)我国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认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活动一:走近食品安全 (阅读教材第68页“运用你的经验”) 1.问题: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说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商国是。 2.教师归纳:(1)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参政党。(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二:时事链接 (阅读教材第70页“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个镜头,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活动三:情景再现 2017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4.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教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目标导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活动四:图片展示 1.问题:(1)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是怎么认识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教师强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目标导学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基本政治制度》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2. 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3. 能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自学过程 1. 和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 多党派参政。 2.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是、、、。 3.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和的职能。 4.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

央的领导。 5. 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 (二)合作探究 2017 年4 月12 日下午,杭州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在为期6 天的会议中,广大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听取和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世界名城战略目标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认真履行职责,反映各界心声,深入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机和活力。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材料中,人民政协履行了哪些职能? (2)结合材料,谈谈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三)随堂演练 1.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B.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 C. 政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它以团结和发展为主题 2.以下关于人民政协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组织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④监督国家政权的民间组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合作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防止和克服“大汉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团结 D.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区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基本政治制度》优教教案

《基本政治制度》优教教案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教材分析】 《基本政治制度》是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是对第二框内容的承接,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后,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外,还有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种基本政治制度。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但对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仍不了解。本节课将通过案例探究,及问题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2、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知道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趣味先导: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 思考:“政协会议”是什么?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总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说起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下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吧! 任务一、探究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结合教材,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及优越性,知道民主党派的性质,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至70页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 ③我国的民主党派的性质? ④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⑤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十九大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一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

《基本政治制度》教案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教材分析】 《基本政治制度》是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是对第二框内容的承接,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后,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外,还有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种基本政治制度。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但对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仍不了解。本节课将通过案例探究,及问题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2、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3、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知道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观看视频:趣味先导: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召开。 思考:“政协会议”是什么? 参考答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总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就要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说起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下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吧! 任务一、探究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结合教材,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及优越性,知道民主党派的性质,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至70页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点拨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我国的政党制度?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 ③我国的民主党派的性质? ④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⑤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1、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十九大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一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最新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及其优越性。 2、理解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含义和表现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说明我国人民行使权利的方式以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增强学生搜集、提炼材料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坚定热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信念。 3、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教学难点 1、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黑板板书)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 2、人大代表如何履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置,目的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并对已学知识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检查提问,督促学生学习和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 情况。 师生活动: 师:提问检查并穿插几个小问题,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情况。 1、判断:(1)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 (2)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分立与制衡的关系。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和表决了《立法法》修正案;审议了财政预算报告。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什么职权?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强调注意的易错易混点:人大与人大代表的职权、人大的立法权与决定权、监督权的区分,不可混淆。 (二)情景导入 借助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有关图片、材料(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初步感悟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三)学习新课 1、政体与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 师:解说中央国家结构系统图(课件展示),提出问题: (1)什么是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二者有什么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 (3)辨析: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生:边划出课本知识点边答边记忆。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2: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什么叫两会?两会主要做什么?要想了解这些知识,就要学习我国的政治制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知识吧! 三、讲授新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及基本内容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材料:教材65活动与探究中人大代表在国家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教师总结:人大代表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依法审议各项报告、表决项决定和提出议案等。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2.人大代表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3.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教材66页中间活动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对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何意义? 教师总结: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代表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能够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地区、各阶层、各民族、各方面的代表吸纳到国家政权中发挥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项由宪法规定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创新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强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报刊、书籍等渠道查阅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资料用于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实例为完善和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努力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人大和其他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内容较陌生,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涵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人民是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决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务的。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二)进行新课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走进我国的国家机关”材料,同时思考

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一组镜头反映了我国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人民是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国家机关、开展管理国家的各种政治活动的。 1、我国的政体 (1)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制度来组建国家政权机关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专家点评、名词点击”材料,同时思考:国家机构一般由哪些国家机关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国家机构一般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组成。不同国家在具体设置上有所不同。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并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组成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 『了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一个国家的政体总是体现国家的阶级性质,为维护国家性质服务。 (2)我国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政体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然选择,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它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含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全面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主人翁的意识;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从我国政体及其与我国国体的关系上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及其优越性; ⑵.提高对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的认识; ⑶.增强为祖国统一大业做贡献的意识; ⑷.培养学生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奋斗的志向。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 ㈡.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动及国家管理形式的基本知识。 ⑴.了解政体的含义、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类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方式及其行使权利与履行职责(职能)的方式。 ⑵.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列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说明它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其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一国两制” 方针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等。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 ⑴.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如学会把有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材料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观察分析我国的政体及与我国的国体相互关系等。 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如唯物辩证地分析解释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一国两制”的关系等。 ⑶.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政治制度(即政体)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例如,如何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在港澳回归祖国的先例后,顺利完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重、难、热点解析: ⒈准确掌握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或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国家管理形式)、及与国体的相互关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政治常识》最基础的知识。 明确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国体(国家性质)的相互关系,在方法论上应主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比较的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