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初稿

文献综述初稿
文献综述初稿

1.1节DTA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DTA模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用户路径选择行为准则(或动态网络交通流分配原则)(不考虑用户出发时间选择)和动态网络交通流量传播约束条件。

动态网络交通流分配原则主要有:动态系统最优原则和动态用户最优原则。

根据交通系统中用户不同的路径选择方式,DTA模型可分为:(1)DSO模型[1][2],其反映的用户路径选择方式为:在所研究的时段内,用户通过指挥中心或他们之间相互协调,选择使得整个交通系统总的旅行费用为最小的路径;(2)反应型动态用户最优(reactive dynamic user-optimal),简称RUDO)模型[3][4],其反映的用户路径选择方式为:在所研究的时段内,用户基于瞬时的旅行费用,选择使得自身达到目的地的总的瞬时旅行费用为最小的路径;(3)预测型动态用户最优(predictive dynamic user-optimal,简称PDUO)模型[5][6],其反映的用户路径选择方式为:在所研究的时段内,用户基于实际的旅行费用,选择使得自身达到目的地的总的实际旅行费用为最小的路径。一般来说,交通系统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干预,交通主体之间很难形成协调达到某种整体最优;更多的情况是,用户凭借自身的经验或根据瞬时的交通信息作出判断,选择使得自身到达目的地的总的实际或瞬时旅行费用为最小的路径。这是一种用户自主性质的路径选择,遵循了动态Wardrop用户最优(包括RDUO和PDUO)的最优路径选择准则。当过多的用户按照自己的判断选择了某条路径,造成该条路径的交通负荷过大,从而拥挤就发生了。用户的路径选择作为影响交通流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也是交通拥挤的主要成因[7]。

网络交通流量传播约束就是要保证流量进入和离开路段以及保留在路段上的旅行时间与路段费用一致,它描述了车辆在交通系统中的行为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描述交通流传播的约束条件主要包括:(1)流量演化方程;(2)流量守恒方程;(3)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简称FIFO)限制条件[8][9];(4)元胞传输模型[4][10]等。若将整个交通系统视为一个连续体,考虑用户路径选择行为准则以及网络交通流量传播约束条件的连续和动态表达形式,即得到连续型DTA模型。

2000年,Hughes[11]系统地提出了宏观行人流平衡分配模型的框架,但没有明确给出行人流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连续型DUO条件,也没有提供求解这个模型的数值方法。2004年,Hoogendoorn等[5][6]在连续型DTA模型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单向行人流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连续型PDUO条件,即交通系统中的行人根据可预测的交通信息选择使其的旅行费用最小的路径。信息选择使其的旅行费用最小的路径。

黄玲等[12]在Hughes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人流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连续型

RDUO条件,并发展应型单向行人流平衡分配模型。该模型实质上由描述行人流量守恒的标量双曲型守恒律方程和遵循RDUO择路原则的Eikonal方程藕合而成。他们还设计了用于求解这个藕合模型的数值算法,并证明了模型数值解的收敛性。

此外,夏银华等[13]采用了反了三角网格上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简称DGM)离散求解反应型单向行人流平衡分配模型的标量双曲型守恒律方程。他们还考虑到行人的记忆效应,提出了反应型和预测型路径选择相结合的混合策略来研究行人流的障碍绕流问题[14].

此外,一些研究学者尝试将宏观仿真模型引入到动态网络交通分配理论中,如将基于路径阻抗的静态交通分配模型与TRANSYT交通模型进行结合,其中路径阻抗是由路径上每条路段的延迟时间与行驶时间相加而得出。

参考文献:

[1]LoHK,Szeto WY. Road Pricing modeling for hyper-congestion. Transport Res A,39:705-722,2005.

[2]Chow AHF.Dynamic system optimal traffic assignment-A state-dependent control theoretic approach,Transportmetrica,5:85-106,2009.

[3]Kuwahara M, Akamatsu T. Dynamic user optimal assignment with Physical queue for a many-to-many OD Pattern.Transport ResB,35:461-479,2001

[4]Szeto WY Lo HK. A call-based simultaneous rout and departure time choice model with elastic demand .Transport RES B,38:593-612,2004

[5]Hoogendoorn SP, Bovy PHL. Pedestrian route-choice and activity scheduling theory and models. Transport Res B,38:169-190,2004.

[6]Hoogendoorn SP, Bovy PHL. Dynamic user-Optimal assignment in continuous time and space. Transport ResB,38:169-190,2004

[7]裴玉龙,郎益顺.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的拥挤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19:95-98,20()2.

[8]Huang HJ, Lam WHK. Modeling and solving the Dynamic user equilibrium route and departure time choice Problem in network with queues. Transport Res B,36:253-73,2002

[9]Carey M, Ge YE, Mccartney M.A whole—link travel time model with desirable Properties. Transport Scii,37:83-6,2003

[10]Ziliaskopoulos AK,Waller ST,Li Y,et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5892904.html,rge-scale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 Implementation issues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J Transport Eng,130:585-93,2004 [11]Hughes RL. The flow of large crowds of Pedestrians. Math Comput Simul,53:367-370,2000.

[12]Huang L, Wong SC, Zhang MP, et al. Revisiting Hughes’ dynamic continuum

model for, Pedestrian flow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solution algorithm. Transport Res B,43:127-141,2009

[13]Xia YH,Wong SC, Zhang MP, et al. An efficient 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 on triangular meshes for a Pedestrian flow model. Int J Numer Methods Eng,76:337--350,2008.

[14]Xia YlH, Wbng SC,Zhang MP, et al. Dynamic continuum Pedestrian flow model with memory effect. Phys Rev E,79:066113,2009

1.2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而对于交通瓶颈的疏解,国内外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增加道路供给,二是完善社会管理。

增加道路供给主要有增加绝对道路面积和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两种途径。单纯的通过增加道路绝对面积已经不能有效的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而需要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即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稀缺的道路和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各国普遍使用的手段主要有合理规划城市交通以及发展智能交通系统。

近年来也有其他研究工作关注于城市交通流的控制与疏导。特别地,车载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城市交通监控应用[1],同时与本文相似的是,车载传感器网络为未来车辆自动驾驶提供了参考的技术范例,相关的研究包括车载传感器网络的用于城市实时路况评估[2][3],信息路由[4]与数据存储[6]等。

完善社会管理一般通过倡导公共交通、控制引导小汽车使用,加强交通立法执法等手段实施。

Fang Yuan和Ruey Long cheu(2003)将支持向量机技术应用到自动检测算法中,分别运用主干路网的模拟数据和加利福尼亚的I-880高速公路实测数据进行测试,并与多层前反馈神经网络测试结果比较[7].

随着GPS、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交通控制系统能够感知并采集到的信息越来越多。新型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系统通过利用新技术提供的丰富信息,更精确的调控道路上的车辆,从而充分利用采集的信息来提高交通疏导的效率。目前已有国外学者提出了该类型的系统。

K.Dresner等提出的Multiagent交通控制系统[8],它取消了路口交通信号灯对车流的调控,转而通过收集接近路口的所有车辆的信息,进行决策分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为每一辆汽车提供单独的路口通行调度,细化了系统对交通的控制粒度,从而提高了交叉路口的道路利用率。

北京交通大学旬卜鹏、张仲义在在总结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发展、原理、以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现状,提

出了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中的方法,用以解决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问题[9].

参考文献:

[1]Xu Li, Wei Shu, Minglu Li,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 ehicle-based Mobile Sensor Networks for Traffic Monitor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 ehicular

[2]Xu Li, Wei Shu, Minglu Li. Traffic Data Processing in V ehicular Sensor Networks,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Virgin Islands,USA,August,2008.Technology,V olume 58,Issue 4,May 2009 Page(s):1647–1653.

[3]Xu Li, Hongyu Huang, Minglu Li. A Sensor System and Its Performance of Traffic Monitoring, the 68th Semi-Annual IEEE V 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Calgary, Alberta, Canada, September, 2008.

[4]Xu Li, H. Huang. Packet-Oriented Routing in Delay-Tolerant Vehicular Sensor Network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9.

[5]Xu Li, Wei Shu, Minglu Li.DTN Routing in V ehicular Sensor Networks, the 51th IEEE Global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New Orleans, LA,USA.

[6]Xu Li, H. Huang, Wei Shu, Minglu Li and Min-Y ou Wu.VStore: Towards Cooperative Storage in V ehicular Sensor Networks for Mobile Surveillance,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Budapest, Hungary, April 2009.

[7]Fang Yuan,RueyLong Chen.Incident detec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3,Part(11):309-328

[8]K.Dresner, and P.Stone. Multiagent traffic management: A reservation-based intersection control mechanism.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 New Y ork, USA, July 2004,pages 530–537.

[9]郇鹏,张仲义.基于射频技术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4, (02).

2.1节国内外文献综述

国外公交IC卡使用较早,其功能已由单一的公交收费功能发展称为跨行业、跨部门多领域多功能的一卡通。

传统的人们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数据,但是公交IC卡的数据量一天可达数百万条,传统的统计学方法无能为力。数据挖掘技术近年来在国外被广泛使用,出现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数据挖掘工具,世界上比较有影响力的通用数据挖掘系统有:SAS公司的Enteprise Miner,IBM公司的Quest,SGI公司的SetMiner,SPSS 公司的Clementine,Sybase公司的Warehouse Studio,RuleQuest Research公司的See5、由加拿大Simon Frase大学―智能数据库系统研究实验室‖与DBMiner Technology公司共同开发的产品DBMiner[1][2][3][4]。

1996年韩国首尔市开始使用IC卡收费系统,2007年全市90%的公交乘客和75%的地铁乘客使用IC卡,并在2004年开始推广装备GPS的分段计价IC卡系统。结合GPS数据和公交IC卡数据对不同类型线路的不同时段乘客的刷卡规律、运行速度等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运营公司的调查结果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公交IC卡交易数据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不同持卡类型乘客的出行行为在时间上的差异,并准备借助空间分析手段进一步提高挖掘深度。

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将公交IC数据用于公共交通市场的分析,包括人均刷卡次数、乘客出行的时间和区域分布等[5]。但是,由于所利用的交易数据也是上车刷卡,下车不刷卡,因此无法获取出行距离等信息,另外出行目的也要由调查来获取。

L.Huang等人在《GIS application in mineral resourc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offshore marine placer gold at Nome, Alaska》一文中将数据仓库与GIS技术结合起来,来管理各种地质资料。并应用数据仓库中的可视化技术,通过网络与用户进行连接,方便远程用户对相关资料的需求[6]

国内关于IC卡数据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公共方面,国内于1994年开始使用公交IC卡收费系统,公交IC卡的推广与应用为公交客流信息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手段,公交IC卡数据信息可靠、稳定。

东南大学陈学武最早对公交IC卡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应用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基于现状公交IC卡信息采集技术的公交客流及出行信息分析方法[7]。

东南大学戴肖等以单条公交线路的IC卡信息为例,提出单条公交线路运营及客流信息的分析处理方法,得到包括站点客流、线路客流、断面客流等主要客流指标的分析计算方法[8]。

东南大学的戴霄9]在―公交IC卡信息处理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中提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处理公交IC卡数据系统,分别分析了面向公交规划者公交管理者的数据分析流程,并给出了数据挖掘的系统框架,但是没有具体的挖掘工具与算法。戴霄[10]在―基于公交IC信息的公交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详细分析了公交IC卡数据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公交IC卡数据的上下车站点推断方法,提出数据

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解释评价等四个数据处理步骤,结合南京市IC 卡使用情况进行了实例分析。

南京大学周晶、张伦珂等利用公交IC卡数据建立公交系统OD矩阵的双层数学规划模型,上层问题为广义最小二乘模型,下层问题为以变分不等式表示的基于超路径的公交网络均衡配流模型。采用启发式算法求解该双层模型,由于不对称性,运用了自适应的投影方法来求解下层不等式问题[11]。

彭晗、韩秀华、田振中、秦朝举等针对在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选址中换乘量调查所面临的困难,利用了公交IC卡的大量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得出城市公交线路间的换乘量,进而得到城市公交换乘矩阵,并针对具体城市进行验证[12]。

周涛、翟长旭、高志刚等通过对IC卡统计数据特点的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别对公交线路站点OD和区间出行OD的推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如何从IC卡统计数据中得到公交出行的其他信息。分别给出了由IC卡统计数据推算公交线路站点OD和区间出行OD的方法,并提出了基于GIS的公交IC卡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框架,建立了系统分析流程来实现公交OD的推算。通过分析发现,公交IC卡的数据分析处理最终要建立起能将数据库的处理功能和地理空间的属性特性结合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公交OD推算、换乘次数以及出行次数等问题[13]。

参考文献:

[1]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TA Advanc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State of the Art Updated’98.1998.

[2]Gerry J.Tumbali.CHICAGO’S REGIONAL BUS ARRIVALIN FORMATION SYSTEM (BUSINFO):DESIGN AND IMPLEMENTA TION. ITS Meeting In Japan.2005

[3]M.Berry and G.Linoff Data Mining Technolique.John Wiley.1997

[4]Anne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5892904.html,ley.James D.Seabolt.John S.Willimas.Data Mining and the Case for Smapling.SAS Institute Inc.1998

[5]Bagchi.M.,White,PR,2003. Use of Public transports smart card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rave1 behavior.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Transport Conference,Strasbourg,8-10oetober

[6]Wei Zhou, Gang Chen, Hui Li, Huayang Luo,Scott L.Huang. GIS application in mineral resourc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offshore marine placer gold at Nome, Alaska[J].Computers & Geosciences ,V olume 33,Issue 6,June 2007,Pages 773-788

[7]陈学武,戴霄,陈茜.公交IC卡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2):107-120.

[8]戴霄,陈学武.单条公交线路的IC卡数据分析处理方法[J].城市交通,

2005.3(4):73-76.

[9]戴霄,陈学武,李文勇.公交IC卡信息处理的数据挖掘技术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6,(l):40-2.

[10」戴霄.基于公交IC信息的公交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06.

[11]周晶,张伦珂.利用IC卡数据估计公交OD矩阵的模型及算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4):30-135.

[12]彭晗, 韩秀华,田振中, et al.公交IC卡数据处理的换乘矩阵构造方法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04):

[13]周涛, 翟长旭, 高志刚. 基于公交IC卡数据的OD推算技术研究[J].城市交通, 2007, (03):

2.2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车载传感器网络领域与智能交通系统(ITS)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2]。在智能交通领域,为了评估某条路段的拥堵状况,研究者也将装备有交通流检测设备的车辆置于车流中以采集数据,通常称之为这样的数据采集车为探测车(Probe vehicle)[3][4]。一定意义上,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探测车与车载传感器节点有着类似之处,它们都是对交通路况信息进行感知和采集。

在车载传感器网络系统方面,国外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都相继成立了实验室并研发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车载传感器网络。CarTel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设计开发的一套分布式车载传感器网络平台,可在其上部署各种相关的应用,它集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及可视化功能于一体[5]。MobEyes是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研发的一个用于城市监控的数据分发测试平台[6][7]。由于在车载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可产生大量感知数据,MobEyes可对感知数据进行属性抽取得到摘要标签(Summary),从而建立一个低耗的分布式索引系统。

H.Zhu等提出了一种利用RFID技术对城市车辆进行跟踪的应用,其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车辆的位置变化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及低耗的更新[8]。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量的急剧增长、城市交通问题的日益凸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公路以及城市道路交通流信息采集、融合、交通控制等问题得到了国内外更多学者的关注。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为获取被检测对象的全面和完整的交通信息,可采用多个传感器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方位检测[9]。对多个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进行分析和集成处理的方法称为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城市道路交通区域控制系统中,信息融合计算环节是其核心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将车

辆传感器送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推理,得出道路的车流量、车流速度、排队长度以及事故状态等交通信息[10]。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多种数据融合技术方案[11]。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打分类:如按技术原理分,可分为假设检验型数据融合、滤波跟踪型数据融合、聚类分桥型数据融合、模式识别型数据融合、人工智能型瘫融合等;按判决方式分有硬判决型和软判决型数据融合:按传感器的类型分又有同类传感器数据融合和异类传感器数据融合;按对数据的处理方式分,又可分为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从方法来分数据融合,有Bayes推理法、表决法、D-s推理法、神经网络融合法等。

模型方面,武汉大学王艳军等针对目前城市交通存在的拥挤状态和不平衡矛盾,基于物联网多传感器轨迹数据,设计适合城市复杂交通网络的地图匹配方法及基于轨迹的交通流量参数估计,研究物联网多传感器轨迹数据的时间序列平稳化和线性化算法,建立了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城市交通流量状态时空关联模型,对多源物联网传感器进行感知和反应,在此模型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单目标跟踪实现城市交通流量的实时分流引导和预测[12]。

关于射频技术方面,北京交通大学旬卜鹏等在总结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发展、原理、以及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现状,提出了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中的方法[13].

参考文献:

[1]M. Killat, F. Schmidt-Eisenlohr, H. Hartenstein. Enabling efficient and accurate large-scale simulations of VANETs for vehicular traffic management. 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 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VANET2007,Montréal,QC,Canada,September 2007.

[2]Z. Wang, L. Kulik. Proactive Traffic Merging Strategies for Sensor-Enabled Cars. In proceedings of the 4th ACM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 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2007,Montréal,QC,Canada,September 2007.

[3]ITS Probe V ehicle.https://www.360docs.net/doc/1515892904.html,/ohim/handbook/chap5.pdf

[4]D.Tong.Traffic Information Deriving Using GPS Probe V ehicle Data Integrated with GIS. Technical repor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November,2005.

[5]B. Hull, V. Bychkovsky, K. Chen. CarTel: A Distributed Mobile Sensor Computing System. In proceedings of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bedded Networked Sensor Systems,SenSys2006,Boulder,Colorado,USA.

[6]U. Lee, E. Magistretti, B. Zhou, M. Gerla. MobEyes: Smart Mobs for Urban Monitoring with a V ehicular Sensor Network.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V ol.13,No.5,Sep.2006.

[7]U. Lee, E. Magistretti, B. Zhou, M.Gerla. Bio-inspired Multi-Agent Data Harvesting in a Proactive Urban Monitoring Environment. Ad Hoc Networks Journal (Elsevier),2008.

[8]H.Zhu,Y.Zhu.HERO:Online Real-time V ehicle Tracking in Shanghai.IEEE INFOCOM 2008,Phoenix,AZ,USA,April 2008.

[9]李良群.信息融合系统中的目标跟踪及数据关联技术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李秀平,刘智勇,尹征琦,吴今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研究.信息与控制.30,10(5):P36-P40.

[11]徐蛟杰.数据融合中的态势估计技术研究[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12]郇鹏,张仲义.基于射频技术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4,(02):

[13]王艳军,吕志勇,黄蕾.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城市交通状态预测[J].武汉理工大

学学报,2010, (20):

总结:关于物联网技术在交通中的运用,不管是在缓解交通拥堵抑或是交通诱导方面,物联网首先是要获得交通要素的信息,即实时获取交通要素的相关状态信息与动态运行信息,而这可以和现在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学科相结合。IC卡、一卡通等电子设备的使用也可以获得相关数据,但是后台的数据处理则需要先进准确的数据挖掘技术支持。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来源......................................................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会计研一20101311 黄晓纯 股利政策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研讨的问题,现金股利又是股利分配的主要方式,对现金股利的行为研究非常重要,特别是自米勒和莫迪利安尼1961年提出股利与企业价值无关理论以来,学术界不断对他们的理论提出挑战。用代理理论解释股利政策是现代股利理论研究中的主流观点。学者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股东意愿方面,其中在公司内部因素颇多,多采用实证研究,多选取一些可量化的指标上,如盈利能力、资本成本、现金流量、控股股东、上年的现金股利、资本结构、流动比率、市盈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刘淑莲,胡燕鸿(2003)以上市公司派现能力和投资机会的角度分析现金分红决策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以2002年6月深沪两地上市的1179公司中,按照25%的比例共随机选取了在2000年底以前上市的299家公司作为样本,并剔除该年已经被ST、PT的股票。提出派现能力假设和投资机会假设,选取了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每股净现金流量、每股红利、股利与经营现金流量比例、股利与股权自由现金流量比例、资产负债率、非流通股比例、资产总额12个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与现金分红的相关性,主要采用分类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首先对每股收益、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经营净现金流量、每股现金流量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又按照现金分红大小排序,分成11个子样本组,并且按照不同的股利支付比率(EPSR、FCFER)进行分类统计,发现上市公司是通过配股融资和发行新股解决分红现金不足的问题,最后将个样本的均值对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又得出结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一般不超过会计收益或账面利润,但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现金分红超过其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其分红的现金来源于配股融资,且中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决策当期的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在与现金流量指标的关系上,现金分红和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相对较密切,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的解释性很差,以及相对来说,高ROE、高ONCF和高分红的公司,大多为传统产业,高ROE 和低ONCF公司中分红较少的公司一般属于高科技行业,这表明现金分红与投资收益率和投资机会有关。 尹憬(2006)以沪市2004年度发放了现金股利的4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来研究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的因素,假设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上年度现金股利的发放情况、公司规模、每股净资产、负债比率为主要因素,即假设股权越分散,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以及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上年度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当年每股现金股利越高,公司规模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高,负债比率越高,每股现金股利越低六大假设,选取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之差来反映股权集中度,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用03年发放过现金股利反映现金股利的持续性,用总资产的对数来表示公司的规模,每股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用相应的公式来表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多元回归方法,运用了多重共线性检验、异方差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在对假设作出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接受假设盈利能力越强,每股现金股利越高,每股净资产与现金股利正相关,负债比例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情绪 (一)情绪启动 近年来,当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色彩时,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反应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情绪启动。这种情绪研究的发现为情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现代心理学产生不久以后,Williian James于1884年提出了被后人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但是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困难,在其后的时间里情绪研究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情绪研究才出现了快速发展,早期情绪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的生理唤醒、情绪脑机能定位、情绪的生理伴随模式、情绪发生序列、情绪与体内平衡、情绪与环境、条件性情绪反应、情绪与人格发展等课题。 情绪启动(affective priming)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有相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一致时(如: 阳光母爱蟑螂死亡),与具有不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不一致时(如:蟑螂母爱阳光死亡)相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对目标刺激(母爱死亡)的加工会更快和更准确,这通常就被称为情绪启动效应。 [1] (二)内隐情绪 为我们所熟知,弗洛伊德是无意识研究的先驱之一,在他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中第三章就是对无意识情绪的阐述。他认为,本能是要寻求一种与观念或情感状态的结合。原始的本能与观念的结合之后就产生认知,而原始的本能与情绪情感状态结合后,就成为外显的情绪情感,两种结合过程之中都会伴随压抑影响作用,往往就把这种原始的观念和情感称为无意识观念和无意识情绪。而且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并且指出无意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在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认知革命开始,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也快速发展,因此内隐研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相对开始成熟。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揭示了无意识认知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这些都为内隐情绪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什么是内隐情绪,当今研究中尚未有一致的可被所有人认可的界定,在1999 年,Kihlstrom在《无意识心理》中明确提出“implicit emotion”这个概念,表明 内隐情绪是指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 立于他/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体意识到情绪、 情感及情绪状态知觉的外显情绪,内隐情绪则是归于一个人情绪状态引发的体 验、思想或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情绪状态的引发是阈下即无意识的。 [2] 二、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前内隐情绪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可以觉察到的,即被试可以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反应;第二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的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不能察觉到的,即被试的内隐情绪变化是被试没有意识到的。 (一)阈下引发的内隐情绪并且有外显反应

文献综述 完整版

文献综述 近十年白居易诗歌平淡美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的研究也是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趋势。主要集中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白居易研究的著作大致有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再版)、付兴竹《白居易散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维,焦淑清《白居易传》(辽海出版社,2009年版)、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4500多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余篇、博士学位论文余篇。研究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化,研究观念也较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体现在白居易的诗歌研究、散文研究、思想研究、生存哲学研究等4个方面。 在白居易研究的多个方面上,成就较为突出地是关于诗歌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关于白居易诗歌方面研究的著作有乔立智《白居易诗歌词汇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付兴林,倪超《<长恨歌>及李扬题材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2005年版》、胡奇光《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4部;研究论文达20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50余篇,博士学位论文达4篇。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呈现多样性,在观念上也比先前更为开放自觉。近十年来白居易诗歌研究的主要内容多体现在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研究、诗歌语言词汇研究、诗歌意象研究、诗歌对外翻译研究、审美研究等5个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50多篇硕博学位论文对白居易诗歌的相对应之处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整体上对全面了解白居易及其诗歌做出了较大贡献,对白居易集的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互联网作为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大学生认知自然、开阔眼界、储备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充分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影响,也存在着各种不利的影响,使我们大学生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本文对近年来网络及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状况进行总结,试对大学生在学习中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进行探析。 关键字:网络大学生学习影响 前言: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讯系统的高速发展、广泛运用和日益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育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个性化、虚拟化、协作化的自主学习行为,是一种全新的网络学习行为,是当代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新形式。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规

律,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文: 一、研究背景 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文化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的显著特点。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网给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有用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利用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情况调查研究》、《中国在校大学生网络行为分析》等文章中对中国大学生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综合来说,得出的结果如下:综合起来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关联的影响有积极的,更有消极的。这与大学生接收信息的特点有关。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好奇心强。青年人喜爱感受新事物、新思想,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一些标新立异的学说往往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追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3) 大数据定义 (3) 大数据来源 (3)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4)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5)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8)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9)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关于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的文献综述 09学前(2)邵冰青00915517 国内外学着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做了很多研究。幼儿自身特点、家庭、教师的特点以及幼儿和教师的互动环境都影响着师幼关系的形成。 一、与幼儿相关的影响因素 幼儿作为互动的主体,其自身的特点以及所处家庭的特点影响着互动的形成。研究表明,开朗、外向、行为积极地幼儿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Fein,Gariboldi,Boni(1993)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气质内向或是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和老师的互动情况。Brophy,Good认为,教师会格外关心那些与自己亲近的幼儿,而这些幼儿多是积极行动,成绩优异,能够表现自己的孩子。除了幼儿自身的气质外,幼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也影响着互动的结果。Erickson,Pianta(1989)指出,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影响到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二、与老师相关的影响因素 师幼关系还受到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的教育观念等地影响。Rimm-kaufman(2002)的研究显示,教师对儿童的敏感反应是与儿童在课堂的积极调节紧密相关的,并且儿童与更敏感的老师进行互动比与不太敏感的老师互动显示出更多的主动行为。此外,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老师更能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Kagan,Smith(19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奉行“儿童中心”的教师比奉行“教师中心”的教师进行互动的时间更长,频次更多,对幼儿行为更为敏感。 三、与互动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国外新进研究表明,班额的大小会对师幼互动发生影响。Rimm-kaufman(2002)研究显示,初期被划分为勇敢的儿童在班额较大的课堂中更容易出现拒绝任务的行为,更可能讲话,更可能向教师提出请求。Blatchford(2003)研究显示,在小班教学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更为流畅,更富有个性化,但在大班教学中,幼儿更可能与同伴进行互动,而与老师互动减少。此外,幼儿园处于的环境中的噪音,卫生情况也对师幼互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贾克(2000)研究表明,幼儿园处于的地区往往噪音级别很高,容易影响幼儿的情绪,老师也更易产生怠倦感。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5892904.html,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作者:王龙祥刘扬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8期 【摘要】在我国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中,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现有相关实证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对效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主要观点的回顾和评述,为未来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绩效企业效率评价方法 一、引言 企业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1]。在许多发达国家,产 融结合都得到实践,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过度金融化也压垮了一些大型产业集团。这表明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我国产融结合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于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降低交易费用,消除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随着德隆、农凯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研究人员开始围绕产融结合的效应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现有相关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脉络梳理,提炼精要,论其优劣,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效应评价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二、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现阶段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文献中,学者们大都将焦点放在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上。傅艳(2004)认为,若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大于零,即为有效的产融结合[2]。这一观点成为学者们在研究产融结合效应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若实施产融结合后企 业绩效或企业效率提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一)企业绩效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林世协(2004)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3]。李革森(2004)考虑到证券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选用市盈率 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4]。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首先以每股收益和净资 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经营绩效;其次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参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5]。徐赐豪(2009)从企业发 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最后,

大数据文献综述

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综述题目: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别:信息与工程学院 班级:2015级信本1班 姓名: 学号:1506101015 任课教师: 2017年6月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日益普遍,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性增长的“大数据”时代,在我们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这也是一个企业所需要必备的技术。“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地别提及与使用,我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就拿百度地图来说,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无偿的贡献了我们的“行踪”,比如说我们的上班地点,我们的家庭住址,甚至是我们的出行方式他们也可以知道,但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进入大数据时代,都将是透明性的存在。各种数据都在迅速膨胀并变大,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加以合理的运用。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目录 大数据概念 (2) 大数据定义 (2) 大数据来源 (2) 传统数据库和大数据的比较 (3) 大数据技术 (3) 大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4) 大数据隐私与安全 (4) 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宏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5) 大数据在中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6) 大数据在微观信息管理层面的应用 (7)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8)

前言:大数据泛指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因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 的信息而倍受关注,但传统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分析和处理.《华尔街日 报》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 大技术变革.“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指出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 石油.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 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当前大数据分析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数据日趋庞大,无论是入 库和查询,都出现性能瓶颈;用户的应用和分析结果呈整合趋势,对 实时性和响应时间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的模型越来越复杂,计算量指 数级上升;传统技能和处理方法无法应对大数据挑战. 正文: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定义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的定义则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一个体量特别大,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并且这样的数据集无法用传统数据库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 大数据来源 1)来自人类活动:人们通过社会网络、互联网、健康、金融、经济、交通等活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类数据,包括微博、病人医疗记录、文字、图形、视频等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前言 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早前有些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规划分析,但如今经济已经步入了“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加剧,其波动情况值得关注,并且在美联储启动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和各国竞相压低本国汇率的外部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再次被推到了漩涡中心。因此基于“后危机时代”这个大背景,本文的论述对今后把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根据早前国内外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情况置于“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来进行研究,对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本文主要查阅了近几年有关人民币汇率、汇率决定理论及人民币汇率理论的文献期刊。

1 后危机时代 1.1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所谓后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就是指随着危机的缓和,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这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全球大规模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世界经济逐渐走出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主要世界组织和预测机构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趋于乐观,连续几次上调预测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0年1月26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9%,高于该组织2009年10月预计的3.1%;预计2011年全球经济会继续加速增长,预计增幅,预计增幅为4.3%,也高于上次预计的4.2%。其中,2010年美国增长2.7%,欧元区增长1.0%,日本增长1.7%。在金砖四国中,中国增长10.0%,印度增长7.7%,巴西增长4.7%,俄罗斯增长4.0%。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好于预期的复苏期,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预计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经济将保持平稳低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报告中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2.1%和6.0%,2011年增速将达到2.4%和6.3%。 1.2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一是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 二是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将有可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美国、西欧经济不会衰退或者负增长,但会有一段时间的零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势头强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印度明年要达到9%,拉美国家明年会有5%左右的增长。 三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回归实体经济。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去片面强调金融,过度依赖金融。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

现代西方学者财政政策效应理论文献综述

第25卷第4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10月Vol.25,No.4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Oct.2004经济研究 现代西方学者财政政策效应理论文献综述 匡小平,龙 军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一个既具有重要理论意 义,更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自凯恩斯理论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财政政策效应的主 要指标是财政乘数,因而本综述主要讨论关于财政乘数问题的理论文献,其中主要涉及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 收对乘数的各种影响,目的在于判断财政扩张对经济产生刺激效应的条件。由于财政政策无非是通过作用于 供给、需求和制度而产生效应,故本综述分别从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供给效应和制度约束三方面阐明西方学 者的主要研究文献是如何解释财政乘数的决定因素的。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效应;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4)04-0076-06 作者简介:匡小平(1962-),男,湖南双峰人,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经济与财政政策; 龙军(1978-),男(侗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财政理论政策。 财政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有无效应、有多大效应以及效应的产生过程和实现路径如何,历来是经济学家们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的问题,对此的不同回答亦是区分不同经济学流派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各大经济学流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发表了大量研究文献,既有理论研究文献也有经验研究文献。对于浩如烟海的这些研究成果,即使要进行粗略浏览亦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巨大工程,为此,本综述将对近年来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的主要理论研究文献进行阐述,以明确这一领域财政政策理论的发展轨迹,把握其目前动态,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的财政政策效应(尤其是近年来实行的并将继续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提供一个国际参照平台。之所以要将文献综述限定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方面,除了有关文献数量过多这一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人们研究重点的转移和这方面研究成果对我国具有的更大实际参考价值。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西方学者对财政政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导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差额的高额财政赤字、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作用,以及如何精心设计税收制度和安排支出项目以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话,那么,随着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困境,印尼、韩国和泰国经济因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严重衰退,以及最近美国和欧洲经济萎靡不振,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主要转向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发挥的经济刺激作用方面了。 由于人们通常用财政乘数来说明财政政策的 收稿日期:2004-09-20

文献综述 (5)

文献研究综述 一、研究现状 1.网络直播的概念及发展情况研究 网络直播概念的研究是绝大部分研究者在做与网络直播相关的研究的首要内容,有的研究者更是从当下的互联网、网络直播两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研究。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角度,方向的不同,对于网络直播给出的定义皆有所差异,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把信息传播与技术推广应用推向了更高的发展层次。也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的概念提出了以下观点: ①网络直播指的是以直播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视频服务类型。 ②网络直播是通过录屏工具或者手机在互联网平台上对表演、展示、互动等行为进行 实时呈现,是一种新兴的在线娱乐或服务方式。 而在网络直播发展情况方面的研究,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国网络直播发端起于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届现场直播春晚,随后到2016年 Papi酱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到达了7435.1万人次的观看量,网络视频的发展重新定义了直播。同时有研究者就网络直播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观点: ①直播主体呈现多元化 ②直播内容由UGC向PGC转化 ③直播的平台化和服务化 ④直播平台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网络直播的特点分析 在网络直播特点方面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研究得出网络直播有泛娱乐性,互动性,及时性,多样性以及媒体化这几方面的特点。而有的研究者则从传播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现阶段网络直播的特点 其研究得出: ①主播高度媒体化 ②目标受众明确,黏性较强 ③半碎片化观看 ④双向互动 ⑤弹幕文化

也有研究者从网络直播的整体现状着手分析其特点,得出以下结论: ①内容丰富,娱乐性强 ②目标受众明确,互动性强 ③主播多样化和媒体化,女性魅力强 3.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研究 由于网络直播门槛低的原因,诸多问题的出现让网络直播平台上的某些行为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很多研究者在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问题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提出的监督引导方法也不尽相同。 网络直播的监督引导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其中张旻在《热闹的“网红”:网络直播平台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通过对网络直播现状与存在问题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从提高主播个人素养和完善政府监管这两个大方面对网络直播进行引导。而卢大振的《多管齐下破解网络直播监管难题》则着重从规范性的角度对网络直播的监督作用进行研究,其主要就网络直播监督的特点和网络直播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分析得出促进网络直播监督规范性的方法。 其中,在网络直播引导的措施方面,绝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在针对现如今良莠不齐的网络直播环境从法律监管,直播门槛,直播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4.关于网络直播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的研究 以上有关网络直播研究涵盖了其特点,概念及发展情况以及监督引导,较为宽泛,接下来就对范围作进一步细化,探究一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的信息流动性及互动性更强,极大地增强了人际交往的便捷性。大学生作为对新兴事物接受度很高的一个群体,对网络直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网络直播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陆思婷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从日常使用、心理感受、现实对比和利弊权衡等四个方面,系统地揭示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详细分析网络直播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魏婉秋表示,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模式,加强了人们人际交往的范围。分别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大学生之间由于网络直播的互动,加强社会交往行为,从而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进而实现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的人际

大数据外文翻译参考文献综述

大数据外文翻译参考文献综述 (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原文: Data Mining and Data Publishing Data mining is the extraction of vast interesting patterns or knowledge from huge amount of data. The initial idea of privacy-preserving data mining PPDM was to extend traditional data mining techniques to work with the data modified to mask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e key issues were how to modify the data and how to recover the data mining result from the modified data. Privacy-preserving data mining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running data mining algorithms on confidential data that is not supposed to be revealed even to the party

running the algorithm. In contrast, privacy-preserving data publishing (PPDP) may not necessarily be tied to a specific data mining task, and the data mining task may be unknown at the time of data publishing. PPDP studies how to transform raw data into a version that is immunized against privacy attacks but that still supports effective data mining tasks. Privacy-preserving for both data mining (PPDM) and data publishing (PPDP)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because it allows sharing of privacy sensitive data for analysis purposes. One well studied approach is the k-anonymity model [1] which in turn led to other models such as confidence bounding, l-diversity, t-closeness, (α,k)-anonymity, etc. In particular, all known mechanisms try to minimize information loss and such an attempt provides a loophole for attack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survey for most of the common attacks techniques for anonymization-based PPDM & PPDP and explain their effects on Data Privacy. Although data mining is potentially useful, many data holders are reluctant to provide their data for data mining for the fear of violating individual privacy. In recent years, study has been made to ensure that the sensitive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s cannot be identified easily. Anonymity Models, k-anonymiz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the focus of intense research in the last few years. In order to ensure anonymization of data while at the same time minimizing the inform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