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复习资料(世界历史)

2017中考复习资料(世界历史)
2017中考复习资料(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第2单元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

1.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叫做人文主义的思潮广为流行。

2.概念: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3.兴起与扩展: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15~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4.代表人物:

(1)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2)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3)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学巨匠,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5.影响: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温馨提示:文艺复兴是表面上好像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二、开辟新航路——“世界”被发现

1.原因:西欧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财富,梦

想到东方国家发财。

2.成就:①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

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

②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从葡萄

牙出发,渡过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

了环球航行。

3.意义: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从欧洲到亚

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

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

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过:1640年,查理一世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649年,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

3.成果: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4.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四、美国独立战争

1.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过:(1)开始: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2)建军: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任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美军大败英军主力。

(5)独立:1783年,英承认美独立。

3.结果: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4.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温馨提示:美国诞生的标志是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而不是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7月4日成为美国的国庆日。

五、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法国大革命

(1)原因: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革命爆发。(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3)文件: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4)处死国王: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高潮:罗伯斯庇尔等人把革命推向高潮。

(5)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拿破仑帝国(拿破仑曾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

(1)建立: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如何评价拿破仑?

总体评价:拿破仑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功绩:对内颁布了《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对外发动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

过错:他后期的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他们的反抗,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时代精神。

六、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原因: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供不应求,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技术。

2.发明: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

夫斯发明珍妮机,引发了棉纺织领域的

一系列发明;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

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825

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为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3.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

器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工业革命完成。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4.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5.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3单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一、血腥的资本积累

1.三角贸易”制度

(1)原因:为了弥补美洲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和牟取暴力,欧洲国家纷纷走上罪恶的贩卖黑奴道路。

(2)路线: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在非洲掳获黑人运往美洲,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整个路线呈三角形,所以称为“三角贸易”。

(3)经营者:最先是葡萄牙人,后来英国成为主要的经营者(最大获利者)。

④影响:“三角贸易”使非洲损失了大量精壮劳动力,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日不落帝国”在印度(“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

(1)侵略:17世纪开始,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它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负责侵略印度等亚洲国家。臭名卓著的殖民头目是克莱武。

(2)影响:英国通过掠夺殖民地财富,发展国内资本主义经济,而且把殖民地作为倾销商品的广阔市场,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3.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玻利瓦尔领导了南美洲的独立运动,推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2)章西女王领导了印度反英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最终壮烈牺牲。

第4单元无产阶级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一、无产阶级的斗争

1.英国宪章运动:1836年~1848年,英国工人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运动的纲领是《人民宪章》,因此被称为宪章运动。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巴黎公社: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成立巴黎公社,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迪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经狄盖特谱曲,在全世界广为传唱。

温馨提示:马克思主义指导宪章运动的说法是错误的,宪章运动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

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美国南北战争

(1)原因: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奴隶制度水火不容,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双方矛盾变得无法调和。

(2)经过:1861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方挑起内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战局;1865年,北方胜利,内战结束。

(3)评价: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林肯的功绩: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温馨提示:独立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俄国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3)评价: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3、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美国第一个打开了日本的大门。西方列强入侵,加剧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2)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3)评价: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的启示: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文明;国家要发展,必须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

第5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和世界近代文化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兴起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2.重大发明:(1)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在研制成功耐用电灯,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的发明就有1300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2)1885年,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在试制汽车成功。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3)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实现人类在天空翱翔的梦想。

温馨提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主要成果有珍妮机、改良的蒸汽机、汽船、火车等,新能源是煤;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主要成果有发动机、电动机、汽车、飞机、电话等,新能源是电力、石油。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原因:①根本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②直接原因: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

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

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

3.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一

位美国历史家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

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4.爆发: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战。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5.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6.结果: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这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第6单元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思想:(1)代表人物:法国的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他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

(2)影响:伏尔泰等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其它国家的思想解放。

温馨提示:文艺复兴是欧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科学:(1)牛顿:英国的科学家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力学三定律。(2)达尔文:英国的科学家达尔文写成《物种起源》一书,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提出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文学: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4.绘画:荷兰画家凡·高代表作是《向日葵》,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5.音乐: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英雄交响曲》,是为歌颂拿破仑创作的。

世界现代史

第1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随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并存的局面。

2.经过: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3.意义: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温馨提示:俄国二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新经济政策: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苏联成立。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3.斯大林模式

(1)伟大成就: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②同时苏联也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2)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3)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粗放发展,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温馨提示:1917年前的俄国称为沙俄,1917至1922年间称为苏俄,1922至1991年间称为苏联。

启示:制定经济政策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国民经济各行业必须协调发展

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战胜国为惩罚德国等战败国,召开了巴黎和会。会议由英、法、美三国主宰。

(2)内容: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①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③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④赔款:德国应进行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数;⑤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联盟。

(3)影响:巴黎和会建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922年,为了调整美国和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九个国家召开华盛顿会议,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2)内容:签署了《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3)影响: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3.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他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又重新分割了世界)

二、经济大危机

1.经济大危机

(1)爆发:1929年10月29日,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3)表现:工人大量失业,生活流离失所;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

(4)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求出路。

2.罗斯福新政

(1)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2)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3)措施:中心措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4)评价: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加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启示:①大胆改革,勇于创新;②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三、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1.意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2.德国:在经济危机打击下,希特勒组织纳粹党。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暴行:“国会纵火案”;迫害犹太人;焚烧进步书籍)

3.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4.法西斯的勾结:19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相互勾结,结成轴心国集团,对世界的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温馨提示: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应对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意大利:强化法西斯专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3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慕尼黑会议

(1)内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必须在十天内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

2.绥靖政策

(1)实质:牺牲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成为绥靖政策。

(2)顶峰: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3)恶劣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3.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后德国占领法国,大规模轰炸英国。

4.扩大: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斯大林带领苏联军民组织莫斯科保卫战。

5.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温馨提示:二战中的三次突袭事件: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世界的联合:

(1)成立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起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作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转折: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 团结合作:

(1)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成立联合国以及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国和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军实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4.胜利:1945年5月2日,德国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5.胜利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以后,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6.性质: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7.启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可以进行合作;国与国之间应当和平共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第4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一、美国经济的发展

1.五六十年代——繁荣

(1)原因: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2)表现: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2.七八十年代——危机、调整

(1)原因:①1974~1975年经济危机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②经济缓慢回升,受到通货膨胀困扰;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经济发展受制约。

(2)表现: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经济发展受制约。

3.九十年代——新经济时代

(1)原因:①改革社会经济;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③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④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表现: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注意区分: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时代。“新”的含义即特点

二、西欧经济的发展

1.战后经济的恢复:

(1)表现: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原因:①美国的援助;②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③采用

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④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⑤20世纪60年代

(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

2.欧盟的成立(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

(1)时间:1993年

(2)表现:①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②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货币自由流通;③力争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3)作用:①成员国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经济发展;②提高了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三、日本经济的发展

1.原因:①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美国的扶持;③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④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⑤重视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⑥ 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2.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20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

③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

美国、西欧和日本崛起的启示:国家必须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国家必须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第5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年,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人民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最终导致赫鲁晓夫下台。

2.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过: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进行政治改革,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2)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导致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1991年,发生八一九事件,叶利钦控制了全局。

(3)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美苏冷战结束)

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东欧改革:匈牙利改革成效较为突出;捷克斯洛伐克改革遭到苏联的镇压。

2.东欧剧变

(1)原因:内因: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外因:苏联放松了东欧国家的控制。

(2)表现:从1989年下半年起,东欧各国的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实质)。南斯拉夫一份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实现统一。

启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也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通过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依据本国国情。

第6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三、亚非拉的奋起

1.亚洲:(1)独立: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2)振兴:印度独立后,工农业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2.非洲:(1)开始: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实现了真正的独立。1956年,埃及从英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2)高潮: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3)结束: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拉丁美洲:(1)古巴独立: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收复巴拿马运河: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四、动荡的中东

1.中东战争: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就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2.错综复杂的矛盾:(1)原因: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列强的介入使问题复杂化;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2)关键: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

第7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冷战中的对峙

1.冷战政策

(1)背景:二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但又不得不正视强大的苏联。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3)表现:①政治: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的开始;②经济: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2.美苏争霸

(1)开始: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后,美苏展开争霸斗争。

(2)表现:①五六十年代,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优势。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②70年代,美国战略收缩,苏联积极进攻。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③80年代,美苏双方战略缓和。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兵

(3)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1991年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北约和华约的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

(1)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化格局结束,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表现: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事务。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决定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4)应对措施:持续、稳定的发展经济,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温馨提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尚未定型,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科索沃战争

(1)背景: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和霸权主义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2)经过: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并袭击中国大使馆,造成三名记者牺牲。

(3)影响: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科索沃战争使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

1.背景: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含义: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4.影响: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发展中国家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5.应对: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温馨提示: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第8单元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表现: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从此进入信息化时代;生物工程成为综合性技术科学,它的核心是基因工程,其中克隆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3.特点:①涌现出了大量科学成果,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②科学技术的各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次科技革命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辽宁省含答案) 2017年大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各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 中央集权。”下面体现这一特点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行省制 2. 商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古代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在促进民众文化素质提高方面贡献最大的发明是 A B C D 4.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批判矛头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指向 A.腐朽的宋明理学 B.拜金逐利的风气 C.反动的君主政体 D.董仲舒的新儒学 5.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疯狂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传统经济的重大影响是 A.商品经济开始出现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6. 近代航运业是中国较早出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 行业,也是外国侵略者操纵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据点性行业之一。中国近代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C.福州船政局成立 D.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7. 谭嗣同在《仁学》中大胆抨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礼教,提出了“男女内外通”的主张。据此判断,谭嗣同是主张 A. 民族平等 B.国家独立 C. 男女平等 D. 发展资本主义 8. 纵观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历程,辛亥革命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性质的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结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D.颁布了

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2017届中考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2017 届中考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新) 1 、知道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知道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的原始农耕文化特征。 北人:70 —20 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的,使用 打击石,会使用天然,着群生活,是期人类原始会。 河姆渡遗址:河姆渡原始居民(距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位于浙江余姚河 姆渡,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房屋为干栏式房子,会制造陶器。 半坡遗址: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河流域,位于西安半坡,主 要农作物为粟,种菜,房屋为半地房子,能制造彩的彩陶。 2 、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黄 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3 、知道夏西周三的更及建立者。 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启继位,王位世制替了禅让制。 公元前1600 年,商汤建立了商朝。 商王庚把都迁到了。 公元前1046 年,周王领导了牧野之战,灭商朝,建立了周朝,都城在京,历史 上称为西周。 周幽王时“烽火”,西周结。 4 、知道春秋争霸中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和战国七雄的名称、方位。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 用。 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迁都邑,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 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公元前221 年。 齐桓公成为第一个霸主: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公元前7 世中期,成为第一个霸主。 争霸余年,王打败军,做了中原霸主。

安徽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2.图1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4.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

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这次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 5.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 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6.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 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科学引领未来。最早提出图2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B.瓦特C.牛顿D.爱迪生 8.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作体现的主要精神是 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浪漫主义D.蒙昧主义 9.“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A.普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10.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史实结论 A 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

广东省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机密★启用之前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准考证 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 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 4.综合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个体指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 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 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 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朝代 题1—1图石斧题1—2图骨耜(复原图)D.铁器时代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3、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4、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8、观察题 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题8表

江苏省灌云县实验中学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灌云县实验中学 2018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政史共100分钟试卷分值:60分) 一、选择题(1—10每题1分,11—17每题2分,共24分,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表格内) 1.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第3题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秦朝这些措施实质上()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C.掌管国家军事权力 D.实现了国家统一 3. 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右上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分封制 B.春秋诸侯争霸 C.战国诸侯争霸 D.三国鼎立 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的主要职责是() A.起草政令 B.执行政务 C.负责审核 D.考核官吏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完“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单元,小华归纳了 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7.毛泽东在1949年元旦献词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此时解放战争的形势是() A.战略反攻打响 B.战略决战即将开始 C.三大战役胜利在望 D.渡江战役已经开始 8.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C.土地改革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9.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极盛时期”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归纳)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归纳)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典型知识收集 一、“最”字类 (一)中国历史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地:中国(河姆渡原始居民)。 2、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中国(半坡原始居民)。 3、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商朝)。 4、中国战国时期一系列改革中最全面、最成功、效果最显著的变法:商鞅变法(秦国,公元前356年)。 5、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李冰,战国时期的秦国)。 6、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中国(西汉早期)。 7、世界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人:华佗(东汉末年,麻沸散)。 8、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李春,隋朝)。 9、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1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唐朝)。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12、鸦片战争后,最先利用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英国(香港岛,1842年)。13、近代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14、一次性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中俄《爱 2

3

年~公元前221年)。 2、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朝末年。 3、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北宋。 4、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1840年)。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1861年开始)。 6、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7、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二)世界历史 1、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 2、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俄国十月革命(列宁,1917年)。 三、“第一”类 1、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公元前21世纪)。 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21年,嬴政)。 3、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鼎盛时期:西汉汉武帝大一统时期。 4、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司马迁,西汉)。 5、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6、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忽必烈)。 7、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1689年,清朝,康熙)。 4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七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试题

专题七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选择题 1.(改编题)“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孩子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笔名。这反映了(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2.(2017·郑州二模)19世纪60年代,郑观应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后指出:“君王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下列人物与他的思想主张相同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2017·沧州模拟)从下图辛亥革命前的社会形势漫画中能够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革命派大力弘扬民权思想 B.各地反清斗争此起彼伏 C.中国的民主政治已经实现 D.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4.(2017·石家庄桥西模拟)著名学者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第6版)》中写道:“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相反,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丧、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和人民。”为“革新国家”,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2017·山西中考)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反对封建制度的黑暗 B.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6.(2017·苏州模拟)学者冯天瑜认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足可垂之青史的,从破坏一面言之,是推翻延续两千余年……的专制帝制……从建设一面言之,则是创建宪政共和。”该历史事件指的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中共诞生 D.国民大革命 7.(2017·河南模拟)1930年,何应钦曾经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下列诗句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A.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B.伊除专制百年后,犹补前贤功未成 C.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D.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8.(2017·江苏模拟)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

2017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7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7·云南)1.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2017·云南)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下列哪位人物功不可没?() A.玄奘 B.鉴真 C.张骞 D.郑和 (2017·云南)3.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下列措施与孝文帝改革无关的是() A.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 B.重农抑商,推行县制 C.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 D.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2017·云南)4.有一本史书,历时19年编撰,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2017·云南)5.毒品问题为各国所关注,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6月25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中国近代史上领导虎门销烟的人物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2017·云南)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某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该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2017·云南)7.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017·云南)8.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它是中国()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017·云南)9.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追根溯源,与建军节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2017·云南)10.与图1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017·云南)11.抗战胜利前夕,在党的一次重要会 议上,毛泽东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困 难,去争取胜利”。会议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 础。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二大 (2017·云南)12.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放军”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有官方答案)

2019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2.对题2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题2图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3.公元3世纪,西域商人只有得到魏国敦煌太守仓慈发给的专门许可证,才可以去洛阳从事商业贸易。这种现象说明 A.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紧张 B.丝绸之路仍在发挥作用 C.中外文化交流基本中断 D.政权分立影响经济发展 4.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5.题5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题5表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6.从设置宣政院到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 败韩军 攻取魏国少梁 攻取魏国安邑 攻取魏国固阳 大败魏军 公元前358年 公元前351年 公元前352年 公元前354年 公元前340年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2017年中考历史模拟训练 ()1、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的“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 ()2.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3.“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 .筹建海军 ()5.“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变 化应出现在 A.戊戌变法后 B .洋务运动后 C .辛亥革命后 D.护国运动后()6.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7.从1995年起,沈阳市每年都会在某日的夜晚鸣响防空警报,以示国耻。这一做法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那么这一做法所特选的日子应是: A.1月1日B.9月18日C.8月13日D.7月7日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们应去的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济南D.长沙 ()9、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施第六个五年计划D.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10、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革命的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C.基本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D.消灭了地主阶级 ()1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下列措施最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农业合作化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手工业合作化D.没收官僚资本 ()12.依据所学知识判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是英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公民权利的变化? A.“光荣革命”期间B.权利法案》颁布后 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D.英国共和时代 1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影响 14、唐朝实行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 15、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6、18世纪中期,乾隆帝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清朝时设置(1684年),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我国的海防。 17、北伐战争:目的:时间:1926年主要 对象:主战场: 18、西安事变:时间:目的: 结果: 影响: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明治维新主要措施: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在社会生活方面:

2017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2017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机密) 时期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河北专版)2017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三编政史综合速查专题三中外民主与法制进程练习

专题三中外民主与法制进程 ,专题概述 民主进步和法律完善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均注重这方面的建设。直至今日,民主与法制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之奋斗的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要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知识清单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进程 时间事件影响 1898年戊戌变法主张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迈出了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911年辛亥革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迈出政治民主化实质意义的第 一步 1915年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特征及 原因 ①阶层的广泛性;②深受西方的影 响;先后实施了君主立宪、民主共 和体制;③进程艰难,成效不大, 都以失败告终;④民主与专制斗争 激烈;⑤呈现由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 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 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制;资 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法制进程 时期时间事件影响 新民 主主 义革 命时 期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1924年~ 1927年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但仍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的任务 1945年4月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主张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

府,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与国民党政府签订《双十协定》,为争取民主做出了努力 社会 主义 探索 建设 时期, 1949年10月 1日,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66年~ 1976年,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治国成为基本方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实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法制进程 (一)理论思想基础 名称概况 文艺复 兴运动14~17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 运动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反对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自由、平等、幸福。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启蒙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日本、中国等,促进了这些国家、地区的思想 解放 (二)演变进程 内容概况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是人治走向法治的开始。开创资产阶级 民主法治的先河 1776年颁布《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启蒙思想在北美大陆的体现,宣传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 美国的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为联邦制的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制,实行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1789年法国的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维护了资产 阶级利益 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

201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 时间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如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7.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 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 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 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 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千夫所指、身败名裂 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他们的意图是 ()A.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仿效日本变法强国 C.维新变法推翻淸朝 D.学习西方抵御侵略 10.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 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11.如图,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九一八”事变 -------------在-------------------- 此-------------------- 卷-------------------- 上--------------------答 --------------------题--------------------无--------------------效------------ 毕 业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准 考 证 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017年广东省历史中考真题(有答案)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瓦子(舍)在城市出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中考历史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题1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 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D .铁器时代 ( )2.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 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 读源于(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分封制 (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西汉与匈奴建立了和平友好关系 B 丝绸之路通达欧洲 丝绸之路因为只运输丝织品而得名 C 西域葡萄,石榴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 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 )5.题5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 )6.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 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控制军队 B .强化皇权 C .钳制思想 D .改革科举 ( )7.《中国历史十讲》指出: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 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闭关锁国 B .休养生息 C .轻徭薄赋 D .重文轻武 ( )8.观察题8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 D .协定关税影响 ( )9.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 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 A .舰船数量劣势 B .洋务运动贡献 C .甲午战败原因 D .维新变法成效 ( )10.林伯渠说:“对许多末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 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 .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 .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 .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 .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1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了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 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B .东北沦陷局部抗战 C .全国性的抗战爆发 D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2.1937年2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讨论调整对中共和对日政策,确定了停止内战,与共 产党重新合作的方针。直接促成这一政策的事件是( ) A .红军长征胜利会师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D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 ( )13.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 会。”这个人是( ) A .张謇 B .张之洞 C .詹天佑 D .李鸿章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训练卷抗日战争(有答案)

抗日战争 1.某同学想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的起点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B. C.D.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发生时间 B.发动者 C.解决过程 D.历史影响 3.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4.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

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标志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6.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路军、新四军改编的完成 C.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淞沪会战的爆发 7.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舍不得摘下带有红五星的八角帽,不愿换上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这帽徽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救中国”的含义是 A.开赴北伐战场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胜利结束长征 D.国共合作抗击日寇 8.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大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由此可见,台儿庄大捷的主要原因是 A.前方将士不怕牺牲 B.后方同胞大力支援 C.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D.蒋介石的正确领导 9.1945年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外国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