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论文:论“我还是不敢扶你”

马原论文:论“我还是不敢扶你”
马原论文:论“我还是不敢扶你”

摘要: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把握时代特征是其现实层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其理论层面,解决时代困惑是其实践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剖析“我还是不敢扶你”这一社会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事件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科学内涵与时俱进制度道德发展联系

背景:

2013年6月,在四川达州,蒋姓老太跌倒,孩子们去扶,但老太一口咬定被三位小孩撞倒,并索求赔偿纠缠半年。在当地警方介入,调查证人证言后,将事件定性为老太“敲诈勒索”,给予行政处罚。

正文:

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时代,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近年来,“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成为了公众一个热议的话题,扶,不敢;不扶,不忍,扶与不扶,如今却成为了一道很纠结的难题。或许在几年前,问道“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你的回答大概会很坚定,当然会,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摔倒当然要扶。

可是,当一个个摔倒好心扶起却被讹的案例频频爆出,你,还扶吗?你还敢扶吗?那是什么束缚了我们的双手,是什么让一个本该是肯定回答的问题现在却变得模棱两可?

2011年9月2日清晨7点半左右,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

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摔倒,面朝下摔在地上。附近的摊贩称,李大爷躺在地上一个小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没人敢上前扶一把。直到老人的家人获悉后,才送往医院救治,但老人终因呼吸道窒息死亡。

2013年11月25日早上,浙江金华一道口的非机动车道上,一位八旬老人突然踉跄摔倒,脸部朝下,爬不起来。正是早高峰,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很多,看见老人摔倒,有的人径直走开,有的人停了下来,但停下来的人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上前去扶。有人拨打了120后挡在了老人前面,其他守在边上的人,也很有默契地围出一个“安全岛”,将老人护在中央,等救护车到来。默默守护中,有人跑到街头,叫来了协警。协警将在地上躺了五六分钟的老人搀了起来,这时救护车到了……有参与围护的好心人边走边感叹:“真心不敢扶啊!”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一面是好事做得胆战心惊,一面是老人跌倒面临无人扶助的困局,大众陷入一个怪圈:良知和现实纠葛,道德与法律两难。究其源头,应该是那轰动一时的彭宇案。

南京彭宇案,是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太太徐寿兰在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联系其家人并送其至医院诊治,属见义勇为,并非肇事者。随后,老太太咬定彭宇将其撞倒并向其索赔。双方对簿公堂。南京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彭宇给付老太太损失的40%,二审和解结案。

和南京“彭宇案”类似的是,蒋老太事件也是事发半年后,先经舆论发酵,警方才开始介入。先是网上一则“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

诬陷索赔”的帖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舆论已开始谴责蒋老太。随后小孩父亲报案,警方经过调查后,11月22日,事发地的四川达州警方得出结论。

可是,这就是事情的真相吗?抑或是这就是事情的全部吗?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在蒋老太一案中,目击证人称是老人自己摔倒的,蒋老太被冤枉的可能性急剧降低。可是,虽然得到了一个看似很好的结果,但是否就毫无疑点?不是的,现场目击者称,当天下午与受伤太婆同行的还有另一位太婆。在太婆摔倒之后,另一位太婆便匆匆离去。那么,另一位太婆为什么会匆匆离去?而这位太婆最终却未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首先,为何人们会倾向于老人讹诈?

除去天性中惩恶扬善的因素、中国传统教育中灌输的恩将仇报的价值观外,近年来,多起老人讹诈的事实,也越来越促使人们更容易做出老人讹诈的判断。而这,似乎也值得商榷。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发展到人们倾向于老人讹诈,这必然是事物内在矛盾造成。

究其源头,彭宇案,6年后,事实发生反转。不仅彭宇表示,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南京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志伟重提旧事时指出,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南京中院在一审判决后查找到的当事双方报警记录上,可以看到原、被告在事发当日分别

向警方陈述事实时,均表示与对方发生了碰撞。

或许,这也不是事实真相,为何6年之后才做出声明?在“彭宇案”的一审判决中,法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社会情理”进行推理分析,本身就存在判罚漏洞,这是此事件招致舆论的逆反解读的一个重要诱因——当时舆论解读如此逆反,为何不及时公布真相?

而网络上,对徐老太的口诛笔伐,又是如何呢?其实,无论徐寿兰和彭宇是否相撞,徐寿兰这个年迈之躯都不可能承受社会道德滑坡之重?时间的流逝往往会让我们离事实的真相渐行渐远,6年之后,是彭宇的不忍抑或是良心发现,我们不得而知,或许只有经过时间的发酵,才能品出真相。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我们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无论如何,这场迟到的纠正,已逆转不了舆论中的“彭宇案”成为“助人反被讹”的道德滑坡标志性事件,网民在其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但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网络时代的我们,在网络上肆意地宣泄,是否也该多一点理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用自己的良知去行事?或许我们会以为这只是我们的个人行为,但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一不小心就可能让我们被人利用,去攻击一些受害者,进而成为网络暴民。而人们习惯于将信息的传递加入自己的理解,加上一些错误,往往会将事实夸大或者夸小,“三人成虎”的故事就是如此,让我们离事情的真相越来越远。

其次,助人反被讹事件多发于老人群体,老人们怎么了?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先尊重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事实,认为蒋老太涉嫌敲诈,那么,蒋老太为什么要讹人呢?

出于有肇事者却找不到肇事者的担忧,出于对高额医药费的恐惧,出于对孩子责怪的害怕……只能导致老人们选择最经济的“讹诈”。

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观我们现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虽然在一点点实现着我们的中国梦,却也暴露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从制度层面上讲,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相关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对于由此可能产生的医药费负担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当官司打到法院,法院的选择只有一个,即必须找出责任主体。而由于种种原因,某些纠纷难以确定责任主体,于是出现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做好事却被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的尴尬。此外,看病难看病贵,老人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导致老人们不敢摔,摔不起,摔了看不起病。老人们年轻时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头来却老无所养,老无所依。

再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那为何如今社会会频频出现如此之多的触犯人们道德底线的事件?

制度的不完善是一个方面,但仅仅只有制度就足够了吗?譬如曾经有过认为强奸就应该判处死刑,可在此之前是否有人想过,这样的后果只能是让强奸者事后杀人灭口。光有制度是不够的。

另一个原因,应该是国人信仰的缺失。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就是科学无神论。因为它认为一切宗教派别所崇信的各种形式的超自然力量和境界,都不过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幻想,是根本不存在的;它的这种彻底无神论的基本观点,是建立在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所发现的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

而依我之见,宗教中所言的“上帝”、“真主”、“天公”、“诸神”,未尝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科学之真理,这不过是古人对真理的另一种理解罢了。科学脱胎于宗教,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宗教也是发展的,宗教把各种零碎的、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联系起来、统一起来,用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上帝,其实也可以称之为真理来建立人们的信仰,给人们以灵魂的归宿,让人们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宗教。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事物都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建立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囊括古今,一旦一个理论形成,它必然代表着一些人的利益,只不过是多寡而已。只有我们不断发展,才能不致为时代所抛弃。

信仰的建立,迫在眉睫。

最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类事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蒋老太事件之后,网友们做出了如下评论:

“就要这样,还社会清清白白,传达正能量,惩恶扬善,警方好样的。”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此昧着良心敲诈,而依法却不能做任何处罚,真让人颇不舒服。”

“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蒋老太及儿子应当像三个小孩及他们的家人在媒体报刊澄清事实,公开致歉!并再像孩子们当面道歉,请求原谅。”

“作为一名家长,还是会教育孩子,有老人摔倒,还是要坚定地去搀扶,但扶之前最好找证人证明,一定要保护自己。”

这些应该是一些很中正的评价,可人们的态度可见一斑,对于大多数人,或许,还会去帮忙,但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一如前文中八旬老人摔倒大众围成“安全岛”,这也无可厚非。无可否认,这些事件的发生伤了做好事的人的心,毕竟这次能得到这样的结果,那下一次呢?我们不得而知。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制度和道德齐头并进,才能解决人们向善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卷、第3卷。

[2]为什么人们不信任被撞倒老太?

[3]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原论文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那为什么还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为什么马哲还要出现?但是,尽管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操作下,效益可以达到最优。但,于此同时,国内与国际的贫富差距拉大,生产关系矛盾层出,更可怕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智”总在事后,以致环境正面临被利润至上主义的经济活动破坏的危险,而在人类能否持续生存,地球的持续运转的问题上,迫切需要“社会的理智”事先发挥作用。所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大势所趋,马哲应运而生。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其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 本课先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入手,讲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利用辩证法,我们可以清楚的分析出资本主义值看重真理尺度而不看重价值尺度,追求效益而放弃公平,并且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使经济危机周而复始。故我们在保持发展的同时,应该寻求两者之间的张力。并且运用辩证法和对立统一的思想,我们思考我们个人的发展在对立价值中的运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根据自我的特性寻求一个个人发展的张力。 其后,我们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入手,讲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和制约、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价值形式的演变和商品货币的产生、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最后从理论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展望。其中分别从经济危机、全球化、政府专题、产业改革等方面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和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谈及自己的感触一者在于自身的发展,一者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有了更为理性的认知。 马克思曾从真理和价值两个尺度分析社会的发展,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身的弊端。同时也指引了我们是否应该从对立统一的辩证角度思考我们的发展呢?我们都是有理想和憧憬的,但是这些愿望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能力,还有社会制度、生产力、传统的价值观等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制约着我们的发展。正如:实际上,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而到现在为止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是有限的生产力。所以,我们一直在反思的应试教育,在辅助我们选拔人才的同时,破坏了年轻人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但,我们又不得不选择应试,因为我们人口基数过于庞大,生产力不是特别发达,教育资源相对不充盈,我们没办法像欧美国家那样以创新和逻辑思考去选拔人才,也没办法想欧美那样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随换专业,有时不仅仅因为成绩,也是为了生存——这个专业我们能不能找到工作。“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在中国的确很难实现。但,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我们放弃理想么?不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我们也许只是换一下时间,换一些角度去看待问题,在现实和理想的交叉区域,找到自己未来啊展的最优解。 其次,我想谈谈自己对全球化的理解与转变。从一开始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在鼓吹全球化,到现在几乎“反全球化”已成全球化。从中国的奋力进入WTO ,到现在现在基尼系数增长,贫富差距拉大。全球化到底是利是弊?贫富差距与之到底有什么关系?原来受主流媒体影响,跨国企业可以利用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融资,加深了国际间的依赖性,使得政治干涉,特别是武装干涉在国际国内越来越

马原结课论文1000字左右

. '. 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 想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1.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2.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3.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进行探究。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理论指导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部分。“哲学就像猫头鹰,总是在夜幕降临时沉思、反思。”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客观世界物质存在不可改变,但客观世界的状态发展方式可以改变。”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无产阶级是哲学的心脏,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头脑。”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科学是发动机,哲学就是方向盘。”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解放’。”“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对事物的态度所困扰。”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转识成智,化理论为方法。”

浙大马原论文

《共产党宣言》 ——指引光明的新方向 18世纪末,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并将其投入到了工业生产中。从此,人类结束了以人为原动力的时代,开始进入了以机器为动力的全新时代。随着大机器生产时代的到来,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通过一系列革命在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个新兴的资产阶级“帝国”。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一点点暴露出来,这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明显。终于在19世纪40年代,在法国、英国、德国先后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不懂得只有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才能实现社会的改造,所以这三次工人运动都以失败告终。 同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也一直致力于工人运动之中,在见证了工人运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他们意识到只有成立共产党,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工人阶级,才可以取得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的胜利。于是,在1848年2月24号,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不得不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如一盏明灯,为今后的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指引了全新的光明的方向! 《共产党宣言》首先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古代有自由民和奴隶的斗争、贵族和平民的斗争等等等等,包括资本主义本身也是在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取得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宣言中十分中肯的表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也的确有过它的积极意义(“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比如结束了封建社会,开拓了世界市场(发现了新大陆),解放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但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也在其快速的发展中完全暴露了出来,它破坏了人们过去的生产生活关系,把一切一切的家庭关系、情感关系都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同时资本主义的扩张受益者只是少部分的大资本家,社会财富在不断增加,却全部流入了少部分人手中。辛勤的底层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却没有在蓬勃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获得半点利益。相反,他们为了生存,早已沦为大资本家们生产的工具了。《共产党宣言》指出,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工人逐渐变成了机器纯粹的附属品,他们只需要做些重复的简单的动作,也因此,他们的工作时间被不断的延长,但是工人们所获得报酬并没有一点点的增加。工人们的工资如此之低,生活又完全没有保障,而资本家们却坐享其成,“生产过剩”时宁愿销毁产品也不愿给工人福利。 《共产党宣言》里说道:“至今的一切社会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显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少数大资本家就是压迫阶级,而大多数的包括工人在内的无产阶级则是被压迫阶级。因此,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为了解放无产阶级,为了所有人不再被压迫,我们必须开始抗争! 在让我们认清了资本主义的丑陋面目后,《共产党宣言》紧接着就向我们介绍了光明的共产主义。“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是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的剥削与不公平,其实都源于私有制,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创造的财富,让这些财富成为了他们囊中的私有财产。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资本和生产资料不该作为一种个人力量,而应该是一种社会力量。也就是说,资本、生产资料——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应该从资本家手中解放出来,把它们化为社会、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只有这样,剥削阶级才能从人类历史上彻底消失,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公平公正。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共

马原论文_我的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文新学院 肖露 2014141043125 内容摘要:价值观在人的精神系统中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作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代表性,对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怎样用正确价值观影响他人,是我们需要认识与解决的问题。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通过查找资料,我找到了一些不同的人对于价值观的看法。黄希庭认为,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许燕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要素。金盛华认为,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在我看来,价值观即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认知事物、评价事物的标准。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何谓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以前我们强调对人们的 行为做出规范,包括“四有”新人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等提法,现在则进一步落实到人们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层面,即荣誉感、耻感的层面。这是国家对我们所有公民所要求的价值观。因此,正确的价值观一定是不悖于这个层面的价值观。 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道德自觉和道德追求,荣辱观的标准是容易达到的。所以,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唤醒人们深层的、细腻的耻感感受,这样才能使人们真正以荣为荣,以耻为耻,从而使道德教育能够产生实际效果。荣辱观不仅仅是外在的对错标准,更是凝结在主体心理层面的价值尺度。荣辱是沉淀在我们精神情感中的价值态度和自我评价标准,本质上与行为人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品质结合在一起。人惟有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人惟有知所尚,然后知所荣。 所以,在行为之初,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行为的定向仪;在行为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的深层心理动力;在行为结束时,正确的价值观则是我们自我评价的标准。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大量西方的政治、文化观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大学生尚未定型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猛烈的冲击。西方文化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官刺激、个人

马原论文

分数: 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班级英语2班 学号 01007069 姓名邱丽萍 任课教师马志伟 日期 2011 年 11 月 11日

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办法? 摘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时间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键字:唯物辩证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本办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正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①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为:“科学思想中得最大成果”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

马原论文

《百万英镑》之反思 《百万英镑》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我想不仅仅是我、因为它出自于喜剧大师马克吐温,有着相当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场景,更重要的是在观众的欢声笑语背后潜藏着深刻的道理,它运用经济学原理巧妙的讽刺了“金钱就是万能的”这一恶劣的拜金主义,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很多资本主义家利欲熏心的丑恶面孔。 再次走进《百万英镑》,话说亨利亚当斯,也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可能大多数人都很羡慕这个“幸运儿”吧。亚当斯原本是美国的一个爱好航船小办事员,由于一次偶然的意外,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幸遇救,随船来到英国伦敦。他一下子沦落为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穷小子。还记得他在街上为捡一个被小孩子扔的水果而因来回行人讽刺,以及招待所老头空空的小吃袋子仍想他是的滑稽场面,可向当时的他有多尴尬。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他的一举一动被在楼上的两位富豪看见了,并把他引领到家里。两位富豪问了一下亚当斯的情况,最终决定这张支票给这位身无分文、饥饿难忍的穷人是再合适不过得了。于是富豪兄弟就神秘的把支票交给了亚当斯,并和他约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亚当可以任意使用。但一个月后他必须把钞票原样不动地还给富豪,这样他可以得到富豪们为他提供的任何一份他想从事的工作。亚当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就糊里糊涂地接受了约定。身无分文的他开始了一个月的滑稽“百万富翁”之旅。正是这张小小的支票改变了亚当斯的一生,成为整部电影的线索和焦点。从此以后,他成为了伦敦的明星人物,在所有人眼中,他是一个有着怪癖的百万富翁。于是,他每天过期了风光的生活,所有人都巴结他,讨好他,不仅如此,他还如获至宝地得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贵族女孩贝西亚的爱情。如果故事就这么结束了,那么就与其他庸俗的电影没有什么区别了。而本部电影吸引人眼球的地方正在于它的转折点,继电影的高潮--------那个房间被挪作招待亚当斯而被赶到其他房间的英国绅士,实在忍受不了宾馆这等势利,他便让女招待员偷偷把亚当斯的支票放到地毯下,而后制造关于亚当斯其实并没有什么支票的谣言,使得亚当斯的此前声称无需他着急还款的债主们纷纷找上门来,逼着他拿出支票作证,甚至还有找他拼命的,让他再次感受世态炎凉。还好,看玩笑开大的绅士赶紧拿出支票交给亚当斯,解了他的围,亚当斯再一次恢复了百万富翁的身份,也让那些所谓绅士贵妇人又一次露出讨好的嘴脸,此时此刻,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黑暗袒露无遗。 其实,细心品味,你会发现电影还有一个导演,那就是两个神秘的给亚当斯支票的兄弟。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但他们在背后默默地关注着亚当斯的一切。最后借股票弟弟赢了,但这并不能证明钱就是万能的。因为至少还有他的心上人贝西亚始终站在他的身边,无论他是所谓的百万富翁,还是身无分文的大骗子,她都深爱着他,不离不弃。当两兄弟感慨钱是万能的时候,贝西亚毫不犹豫的反驳说自己是因为爱亚当这个人,即使他身无分文她也会依然会选择和他在一起。这正是对为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莫大的嘲笑:爱情,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除了聪慧美丽的贝西亚善良的心灵是值得赞扬的,主人公亚当斯也是电影中一个光辉的形象,至少,亚当斯对人的态度,和对钱的看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特别会与人相处,有的人在亨利·亚当有钱前和有钱后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但他还是不记前嫌的与他和蔼的交谈,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并且里面人物对亚当斯的评价也都很好:诚实、聪明、有教养、品德不错、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这与那些势利小人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相信,再丑陋的社会也有正值的人存在,还会让人感到真善美的可贵。 这也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辨证思想。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一切真理都

马原论文

浅谈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行政法1541郑明明学号:152017312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并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同时互联网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广阔无比的学习空间,在这个新世界里,将不存在任何障碍,这种学习空间的扩展,使得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群体的学习面临一次意义深刻而又巨大的冲击。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现代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络文化已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因素。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涉及社会结构、政治形态、交往方式、管理模式、经济运行、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是一种思想和文化的存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了: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互联网技术对人的思想的冲击证明了这个原理。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增加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在人类文化生存与传播形态上是一次重大突破,网络文化以其独特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及无政府性,形成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它正越来越多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 第一、互联网在社会上的发展及现状 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资料显示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大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6.6—1993.3是研究试验阶段,这一阶段网络的应用仅限于小范围内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第二阶段为1994.4—1996,起步阶段,中国这时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第三阶段为1997年至今,是快速增长阶段。如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宽带网民达3.2亿。 由此可见,短短的二十多年间,互联网的用户从最初的0达到3.38亿人,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在这二十年间,互联网给中国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信息资源作为继材料资源、能源资源后又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 第二、互联网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带来影响

马原论文

(王琳琳)据了解,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在学校每年大量的心理咨询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大概占一半左右。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调查分析: (许琳)为了了解我们大学生的心理求助状况,我们小组在前段时间进行了有关大学生心理求助的调查,一共有近一百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大二的学生占53.95%,大一的学生占32.89%,高中生占9.21%,大三和研二以上各有一名。男女生比例刚好1:1。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生活是充满快乐的,有59.21%的同学在生活总会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55.26%的同学经常是对人友善的,51.32%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 然而在生活中同学们出现负面情绪的情况也是很高的,有64.47%的同学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焦虑情绪,甚至超过了出现愉快情绪的同学比例,53.95%的同学在生活中经常出现郁闷情绪,39.47%的同学经常出现冷漠情绪,有22.37%的同学经常出现对他人的敌对情绪。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出现压力过大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调查发现,经常出现压力过大和偶尔出现压力过大分别占比23.68%和67.11%,远远超过了基本没有出现过压力过大同学的人数。可见,正确的寻求心里求助,及时调节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读数据略)很少有同学遇到过温饱问题,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遇到过学习问题、感情问题、生涯规划问题,近半数调查的同学遇到过人际交往问题,而他们在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们发现大部分人会选择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但是仍有28.95%的同学无法做到这么积极,他们选择不面对,放任不管,日渐消极。 在这些积极面对的同学中,很多同学选择了找家人朋友倾诉,也有同学选择吃东西看电影听音乐唱歌打游戏来进行自我调节,也有同学选择错误的发泄情绪方式,这里就不进行举例了,但是几乎没有人会选择找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

马原论文

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的调研分析 执笔人:朱紫薇韩博文【摘要】 此次我们小组调研的选题是“结合自身实践(打工、实习等),充分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我们想通过此次的实践调研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学到的理论进行结合,对当下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探究其本质规律。为此我们小组采用了多种调研方式相结合,通过分别对总结自身实践经验的感受、访谈同学、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最终经过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我们的调研结果。即同学们通过自身的实践,能充分的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同时,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同学们也会收获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识,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主题对客体的能动反应。 【关键词】社会实践;实践;认识 引言: 如今,大学生活我们拥有了充足的课余时间,很多同学会选择去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兼职。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验证自己的所学,积累社会经验,同时也能通过勤工俭学来获得一定的收入。通过对这个现象的分析,我们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有了深一步的探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原始人钻木取火,氏族社会的形成,再到人类逐渐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演变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实践,主体对客体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慢慢的这种感受就积累成为经验,也就是主体的客体的认识。虽然通过实践得到的认识并不完全是正确的,但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实践,人们得到。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和内容,单是客体本身不能形成的认识。因为只有通过实践,人的感官才能同客体接触,使客观事物及现象反映到人的头脑来;也只有通过实践,主体同客体反复相互作用,才能使客体的各种本质特征逐渐暴露出来,为主体所把握。所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马原论文 我的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管睿 01111121 内容摘要:价值观在人的精神系统中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对人们的社会实践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作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代表性,对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怎样用正确价值观影响他人,是我们需要认识与解决的问题。 在写这篇论文之前,通过查找资料,我找到了一些不同的人对于价值观的看法。黄希庭(1994) 认为,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系统,它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许燕(1999)认为,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是推动并指引人们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要素。金盛华(2005)认为,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抉择的标准,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在我看来,价值观即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认知事物、评价事物的标准。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何谓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思想道德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以前我们强调对人们的 行为做出规范,包括“四有”新人培育,《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等提法,现在则进一步落实到人们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层面,即荣誉感、耻感的层面。这是国家对我们所有公民所要求的价值观。因此,正确的价值观一定是不悖于这个层面的价值观。 事实上,一个人只要有道德自觉和道德追求,荣辱观的标准是容易达到的。所以,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可以唤醒人们深层的、细腻的耻感感受,这样才能使人们真正以荣为荣,以耻为耻,从而使道德教育能够产生实际效果。荣辱观不仅仅是外在的对错标准,更是凝结在主体心理层面的价值尺度。荣辱是沉淀在我们精神情感中的价值态度和自我评价标准,本质上与行为人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品质结合在一起。人惟有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人惟有知所尚,然后知所荣。 所以,在行为之初,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行为的定向仪;在行为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的深层心理动力;在行为结束时,正确的价值观则是我们自我评价的标准。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确立正确价值观的基本取向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大量西方的政治、文化观念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生活,大学生尚未定型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猛烈的冲击。西方文化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官刺激、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集体主义观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更有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可能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杜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以致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呈现矛盾性,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道德取向呈现多样性。这就要求马原老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马原教师不仅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还

期中马原哲学小论文

试论无人售买现象中所体现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浦小丹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本文根据在宜宾学院发生的一件无人售书摊的事件以及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有个无人看 管菜摊,对其所折射的哲学道理和意义进行分析,并得出其所体现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无人售买现象物质意识辩证关系 前言:本文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正文分析: (一)无人售买现象 1,宜宾学院的无人售书摊 在宜宾学院校园,上学、就餐的路上,师生们都会经过一个独特的书摊,因为这个书摊没有摊主值班,全凭自觉,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了一块诚信的试金石。平时无人看管,购书付款全凭学生自觉。学生们都说:“书摊挺有意思的,蛮温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老师也很喜欢,称赞其对学生的品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

一事件曾经还在教育界产生了小小的风暴,并广受好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年的时间我们学校也增加了不少的无人售卖摊位,有买发夹的,有卖文具的,有卖生活用品风扇的。“这些小摊不仅无人看管,而且自开摊以来几乎没有丢失过一本书一件商品。小小的书摊能得到大家这么呵护,让大家默默遵守着这份诚信,这样很美”。“这对学生来说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品行课,通过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教育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要遵守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起码的诚信,这也是现在社会所缺失的。” 2,广西柳州市的无人售菜摊 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有个无人看管菜摊,菜价已经有10多年没有上涨了,在这个无人看管菜摊,买菜者自助选菜自觉付款,这种方式延续了近30年,菜钱一分未少。 (二):意识的作用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组织无人售卖书摊,无人售卖菜摊的时候,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其“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让之具有相信他人的意识,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售卖的目标,而且为实现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与步骤。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构建,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马原论文

走进全新的中国社会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王丽敏121501225 摘要:以全新视角看待今日中国社会,民主与自由是“市场政治”的两块基石,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每位公民具备独立思想,“三生主义”价值观令人深思,每一个公民通过网络与时代紧紧相连。我们应以个人的价值去实现国家的价值,我对未来中国充满了信心。 关键词:民主自由独立思想三生主义自媒体时代 正文: 何为国家?何为政府?何为社会?何为公民?它们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而当我读过熊培云先生的《重新发现社会》后,有一种拨开云雾的快感。熊先生以自由、明辨、慈悲、温暖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自由而尽责的美好社会,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今日的中国社会。 一翻开书,亨利.梭罗的“我们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公民”跳入眼帘,接着作者便在自序《问世间国为何物》中阐释了国与国民的意义。从电影《帝国的毁灭》入手,纳粹分子疯狂地追求梦想中的国度,使得民主与极端民族主义合二为一,“国家权力”超出了原有的界限,最终梦想都化为泡影。个体与国家的同构,过程如此疯狂、结局如此惨烈。于是人们怕了,害怕把自己变成国家意志的一滴血液。在“礼失求诸野”的指引下,社会于是成为人们寄予厚望之地,一方面希冀社会能够分散国家的一些权力,一方面用以安顿自我的认同需求。今

日世间,个体已然具有了独立价值,人们向往的是“人权高于主权,主权高于政权”的立宪国家,如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所说:“人们需要政府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保护我们的自由。”正是由于人们民主自由意识的觉醒,林肯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熊先生提到如何限制权力的问题,他认为应该在中国实现市场政治,包括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前者是民主,后者是自由,也就是说,民主与自由是“市场政治”的两块基石。上述所提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那么国家之于公民呢?读完作者在圣马力诺的见闻,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个小国前所未有也后所未有的自由,这也只有在这个小国才能实现的光荣与梦想,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国家与公民是如此的血脉相连,无论我们是何种角色,都不要被历史的大潮淹没,或者冲刷去自己的独立存在。至少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让时间站在我们个体的一边。 今日中国正在走向开放时代,30多年前,十一届全会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否定了文革时的左右之争,熊先生提出坚守社会追求自由与幸福的底线,通过左右之间的充分争论与积极思想,从而超越于左右纷争之上,达到国家向上与向前的目的。然而,我们如何思想解放?这是个急迫的问题,如温家宝总理提出的“钱学森之问”,诚然,没有“自由之人格,独立之思想”,人们只会失去激情与创造力,没有创新精神的国家,终将被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摒弃,正如丘吉尔所说:“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由此看来,我

最新马原哲学论文三篇

摘要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本文根据在宜宾学院发生的一件无人售书摊的事件以及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有个无人看管菜摊,对其所折射的哲学道理和意义进行分析,并得出其所体现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无人售买现象物质意识辩证关系 前言: 本文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正文分析: (一) 无人售买现象 1,宜宾学院的无人售书摊 在宜宾学院校园,上学、就餐的路上,师生们都会经过一个独特的书摊,因为这个书摊没有摊主值班,全凭自觉,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了一块诚信的试金石。平时无人看管,购书付款全凭学生自觉。学生们都说:“书摊挺有意思的,蛮温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老师也很喜欢,称赞其对学生的品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这 一事件曾经还在教育界产生了小小的风暴,并广受好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年的时间我们学校也增加了不少的无人售卖摊位,有买发夹的,有卖文具的,有卖生活用品风扇的。“这些小摊不仅无人看管,而且自开摊以来几乎没有丢失过一本书一件商品。小小的书摊能得到大家这么呵护,让大家默默遵守着这份诚信,这样很美”。“这对学生来说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品行课,通过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教育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要遵守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起码的诚信,这也是现在社会所缺失的。” 2,广西柳州市的无人售菜摊 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有个无人看管菜摊,菜价已经有10多年没有上涨了,在这个无人看管菜摊,买菜者自助选菜自觉付款,这种方式延续了近30年,菜钱一分未少。

马原小论文绝对原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感想 上第一节马原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解释了哲学的英文单词“ philo‘sophy”的起源希腊语“爱,智慧。”后来我在网上看大也有人将其译为“智慧的朋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智慧的结晶,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我们的思想的时候,她也就成为了陪伴在我们左右的,赋予我们人生智慧的好朋友。 总觉得马原是一门很抽象的课程,尤其是在学习到“意识”“物质形态”“时间”“空间”“唯物”“唯心”“运动”“静止”这些抽象名词所被赋予的哲学内涵,感觉一头雾水,远远没有之前的近现代史,思修容易理解。不过好在老师每节课都会给我们看一些视频,小品文帮助我们来进一步理解书中的一些重点知识。在课堂上,我们的思维得到了放飞,也对一些历史的,社会的,热点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探讨。在学习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时候,一则小寓言教给我们要以辩证的态度看待事物,正确的认识自我,

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在学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的时候,视频里播放的“洋货”在国内外巨额差价背后“小阴谋”,又让我们学会用一种理性的方式进行消费,从而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在马原课堂的一些案例中,我看了这个社会的浮躁。有钱人拼命的炫富,没钱人想着法子变成有钱人炫富。当更多的人为争权夺利而不择手段,当更多的人用金钱去衡量一切人际关系,当整个社会刮起了一股趋之若骛的拜金狂潮。我想在电视节目上马诺会说“我宁愿座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座在自行车后笑”也就不足为奇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虽然给我们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我们充分享受这些便利给我们带来很多实惠的同时,不能不看到,在复杂和纷繁的社会折耗中,我们也损失了很多人性固有的优秀品质。都市虽然繁华,住的时间久了难免会心累。我们在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精神深度的培育和道德修养的合理跟进.从而造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断层,形成一种精神空洞使人常常"不得开心颜". 作为一个理科生,每天都生活在各种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的我,内心是很渴望得到精神文化层面的

马原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姓名 学号 老师 院系 班级 日期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发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1.综述 1.1环境现状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1.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2.环境问题的突出表现 2.1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由于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一些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的剥蚀情况十分严重。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弃物因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

2.2气候变化、能源浪费和温室效应 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2.3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生存面临挑战 由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而走入灭绝的边远。然而一些物种的绝迹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样性。 环境污染会导致森林面积的锐减,具体表现在酸雨的腐蚀,、有害气体的排放上,随着大气进入空气中,继而以自然雨水的形式进入土壤,影响原有的植物生长。 2.4 日益恶化的化学污染、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工业带来的数百万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作为地球上最后的大型天然生态系统的冰盖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那些重金属、那些有毒产品,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将威胁到动植物的健康,引起癌症,导致土壤肥力减弱。 2.5 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在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因此,许多靠摄取海产品蛋白质为生的穷人面临着饥饿的威胁。集中存在于鱼肉种的重金属和有机磷化合物等物质有可能给食鱼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问题。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挤在离大海不到100公里的地方。这种人口拥挤状态使常常很脆弱的这些地方失去了平衡。 3.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保证人类

马原2000字论文

浅谈微信 最近看到了很多讨伐微信朋友圈的文章,关于微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议论也是炙手可热。毋庸置疑,微信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交发明,但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微信出现以后,迅猛发展到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微信用户超过6亿,据微信团队匿名人员介绍,日活跃用户达到3亿。为何微信在短时间之内变得如此热门?用唯物辩证法在发展上的观点来说,微信创始人树立长远的眼光,他们认识到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看中了移动互联网的无限发展潜力,主推语音交互方式,避免用户在窄小的空间上打字的烦恼。此外,微信抓住了人们的内心最真实的欲望,设计漂流瓶和摇一摇这两个项目来满足人的倾诉的情感需求,满足了人对跨空间同类的陌生人的好奇,对随机的好奇。微信,满足了人类的贪嗔痴,将产品,推向社交通信的头把交椅。微信并没有止步于此,它将目光放于发展多元化,推出公众平台帐号,使其在原本的通讯工具的角色上又增加了自媒体传播属性。 作为近年来社交发明之一,微信是一个半封闭社交平台,如果把社交模式按照熟人、轻熟人、陌生人三种划分,微信则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交模式,只有陌生人到轻熟人的入口:摇一摇、附近的人,一旦在微信里成为好友,至少是轻熟人社交。正是由于这种社交模式,微信社交可以说是建立在一定熟悉甚至信任的关系之上的关系网。基于此,微信营销就开始大展拳脚了。众所周知,在营销中,有一个著名的“鱼塘理论”,即客户比喻为一条条游动的鱼,而微信公众平台就相当于这个鱼塘。微信营销是靠品质、服务、信用简历品牌实现商品价值,是再小的个体通过梳理自我品牌,通过实现点对点的精准营销展现商品的使用价值赢得客户的青睐。更重要的是微信营销是生产企业摆脱中间商、卖场盘剥,利用便捷的互联网增加生产商剩余价值,来扩大其生产规模,积累资本。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走向直销,将自己的商品所具有的独特使用价值展现给客户,然后通过长期的诚恳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由于微信营销的流行,更多的商家将资本投入到微信营销里来,拉动微信这块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间接刺激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用户因为需要购买产品,用户因为对品质、价格和服务满意而在朋友圈分享产品而理应获得企业奖励,这就是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按需分配模式。对于那些已经尝到甜头的商家而言,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或许会把自己的营销活动从公开变成隐秘,但绝对不会轻易地逃离朋友圈,毕竟这里所拥有的市场潜力,实在让他们垂涎欲滴,要知道狼群都是嗜血而动,当年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里面说过:“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这就暴露了微信营销的一些缺陷,微信营销的优势是信任,缺点是容易透支信任。如果信任和友情被透支,对于人生来说,这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一些商家也可能过分利用微信的长期消费激励,就如当年保险代理、直销等激励性营销行为。更坏的是将传销渗透到微信营销当中,这就需要商家的自觉和责任感以及微信营销管理层的努力和维护,将微信营销做得更加出色。 说到微信,不得不不提的就是朋友圈,如今的朋友圈充斥着各种职场定律成功必备、各种分享链接求赞点名、各种转发N次好运降临、各种乔布斯柏拉图语录及各种流行段子。记得曾经看到有人这样吐槽朋友圈:“上午:基本没动静;中午;各种晒,晒胸晒大腿,晒方向盘,晒飞机票,衣服,神器应有尽有;傍晚:开始各种饭局,酒店,酒吧。K歌,求订位,求喝醉,求陪同,求偶遇;午夜:各种饿,各种吃,各种吐,各种再也不吃夜宵了,明天开始戒酒;凌晨:各种哭,各种失眠,各种歌词,各种感悟,各种胡言乱语。总结:微信是腾讯开的精神病院。”这位网友真可谓鞭辟入里。或许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再直接联系朋友,亲人,同学了解的近况,取而代之的是不停地刷朋友圈,大多数人也是通过朋友圈将提炼后的人生展现给世人证明自己活得很精彩。由以前的书信到后来的电话再到现在的微信,可见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