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心得体会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心得体会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心得体会

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把世界如实的看作永远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运动,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最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是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按世界本来面貌认识世界,遵循世界固有地发展规律改造世界的坚实的哲学基础.

一,哲学物质概念的发展过程

我们所处的无限多样的现实性的世界,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原,统一的基础哪.如果说有,世界上的各种事物,现象以及它们的共同的本原和统一的基础又是什么哟?这是从哲学产生哪一天起就提出的问题,也是哲学家一直探讨和争论不休的中心课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世界是什么作了根本相反的回答.并把各自的回答作为自己全部哲学体系的基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原和统一基础,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精神的,精神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原和统一基础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还有二元论的哲学家.

1,科学的物质观是在与唯心主义的不断斗争中发展的,科学的物质观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逐渐完善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一方面,要同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的虚构,对物质的歪曲解释不断进行了斗争,另一方面,它自身也受到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又不断的突破这个限制,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地向前发展.

客观唯心主义者采用把人的思想,观念"客观化"的手法,断言有一种客观的精神实体,如: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一切客

观事物,现象只是客观精神的创造和表现.主观唯心主义者较为直接了当,称人的主观精神是客观事物,现象的本原和基础.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认为"物质不过是人的主观思想,是人的观念的感觉.如:贝克莱,科学的

物质概念就是在同唯心主义的不断斗争中发展的.

2,科学的物质观也是在各种形态的唯物主义基础上不断批判不断完善不断的扬弃中产生的.各种形态的唯心主义都力图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它的本原,寻求解释世界的科学答案.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首先提出了世界本原的问题.但却从具体的物质

形态中寻找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本原为金,木,水,火,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最有代表的是中国的元气说和希腊的留基伯,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它们都试图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来说明世

界的物质性.它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认识的尚处在初级阶段上.

机械唯物主义从当时科学揭示的原子和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

不可分性被看作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应当说原子是世界本原的观点,就是当时自然科学物质结构论在哲学上的反映.这种以物质世界本身所具有的个别状态和属性来解释自然,而不是把世界看成是精神和神所创造的观点,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但有以下几个不足:第一:它把物质世界归结为个别的简单的物质粒子-原子组成上的不同,没有看到原子这种物质的层次和状态本身也是可变的,不可穷尽的,无限复

杂的.这是最典型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机械论的物质观.第二,它没有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哲学认识论的正确概括.第三,它们不理解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没有从世界的最广泛的哲学上最基本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概括出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形态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共性-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第四,它没能将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应用到人类社会社会.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唯心主义一元论斗争中,在批判的吸收以住旧唯物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创立了自己的科学的哲学物质概念.1,恩格斯在自己的<自然辩证法>中对什么是物质做出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说明:"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0页.从中我们看到总和就是共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正是这种客观实在性体现了世界的物质性.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元素的放射性现象,这些放射性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进而发现了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微粒,电子质量会随它们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和质量不变的观念.从而产生出"原子非物质化"的错误结论.怀凝物理学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物理学规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产

生了物理学危机,如:马赫主义者就打着"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的招牌,大叫"物质消灭了","唯物主义已被驳倒了"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写下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

列宁说:绝对不能把物质的特殊结构,属性和具体形态同物质本身混为一谈.不能把人们打破对物质认识的旧界线说成是物质本身的消灭.由于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消灭"的不是物质,而是原来的对物质认识的界限,原来认识所达到的界限是原子,现在深入到物质更深的层次或结构,跨到了电子的水平.列宁说:"迄今我们认识物质所达到的哪个界限正在消失,我们的知识正在深化,哪些从前以为是绝对的,不变的,原本的物质特性(不可入性,惯性,质量)正在消失,现在它们显现出是相对的仅为物质的个别状态所特有的,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哲学唯物主义是同承认这一特性分不开的."<列宁选集>第2卷266页.由此可以看到.物质的具体结构,形态,特性是可变的,相对的,人对物质的认识也是可变的,相对的,是不断深化的辩证发展过程.

2,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信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固执己见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128页.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以高度的科学抽象和深刻的哲学概括,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A,列宁揭示了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一切事物的本原和基础,一切事物无非是这一客观实在的具体表现.从而提供了一幅真实的世界

图画.B,列宁的定义指明了人的认识对象和知识的源泉.C指明了物质范畴即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

3,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A,从物质与意识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中来把握物质.对任何问题只有从它的矛盾性中来研究,只有把矛盾的此一方同与它对立的另一方联系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准确地,科学的把握它.列宁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中所迂到的世界上最广泛,最普遍,最基本的矛盾-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中来把握物质,来给物质下定义,指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同时列宁的定义还表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只是在指出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这一认识

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了这个范围,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148页,B,指出了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这就彻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可知论.

C,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区别开来.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物质作为世界的唯一本原,物质同精神相比,它只能有一个"特性"这就是"客观实在性.二是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根本特性也只是从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来说的,这并不意味着物质世界本身没有别的普遍的特性了.

列宁的定义:是高度的抽象又是丰富的具体,是抽象与具体的科学的统一.1)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恩格斯语),因而是各种形态的物质客体的多样性的统一,统一的基础是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范畴也表述了它是物质客体各种特性的总和.物质和它所有的特性是不可分的.

三,物质概念在现代科学中的深化

1,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形式的可变性和物质不可穷尽性的原理,得到了科学发展的连续不断的证实.

2,新发现的物质客体及其复杂结构和特性,并没有改变物质是"客观实在性"这一事实.光子虽然没有静止质量,但它却有运动质量,光压现象就是有力的证明.现代科学证实绝对空虚的真空是没有的,具有连续性的真空虽没有静止质量,,却充斥着各种"场"如;电磁场,引力场,核力场,这些场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总之:"唯物主义的基本前韪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列宁选集>第2卷79页.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精选八篇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精选八篇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精选八篇 篇一 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治年活动融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促进党外干部在新时代更好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影相随,互为表里,前者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求实效;后者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当官做老爷。一旦沾染上这两种坏毛病,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出问题,就容易思想麻痹、态度漠然,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就容易大而化之、听之任之,调查研究走过场,基层情况不熟悉;就容易信念动摇、推卸责任,工作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作为年轻党外干部,必须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记在心中,正三观、修品行,在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中,让服务更有温度、参政更有深度、监督更有力度。 篇二 市委统战部、市民主党派机关开展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以来,开展了系列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深入地理解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表现及危害,认识到了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实意义。形式主义是片面地注重形式

而不管实质的工作作风,官僚主义也可以表现为人浮于事、默守陈规。 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业务素质,保持爱岗敬业的热情,积极投身于工作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改进工作作风,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增强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造成工作失误。 篇三 通过学习,我觉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要在工作中做到如下几点: 一、做事要扎实 抓工作必须立足于实际,不能浮在表面,必须在了解真实情况和掌握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开展。要把统战成员的满意不满意、干部同事认可不认可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务实的心态对待工作、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二、做人要亲民 在工作中,不要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耍官腔,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因为你是人民的公仆。工作是一阵子的,感情是一辈子的,你离开工作岗位后,还有多少曾经的工作对象愿意与你联系,还有多少同事愿意和你交流,金杯银杯不如大家的口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考试精髓要点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后来党的领导人关于信息传播、宣传、 新闻、文化传播政策以及党组织内部思想交流等等的论述。 2.交往:包含了这个词的全部含义,指个人、社会团体、民族、国家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 传通。 3.交往方法: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 4.精神交往的社会作用:首先,交往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种社会凝聚力,它本身是一个部 落或民族独立存在的黏合剂;其次,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交往,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增强了社会的活力。由于交往打破了孤立状态,社会矛盾往往很快暴露出来,从而使人们产生一种改革的需要;最后交往一旦展开,就会冲破阻力,最终发展为“世界交往”,使各个民族的交往日益同步化。 5.世界交往思想:a人类社会的交往遵循着从狭隘到广泛、从局部到全球的发展道路,世 界交往必然要替代局部的民族交往,成为现代交往的主旋律;民族交往必然会冲破以往的种种藩篱而成为世界交往的一部分。b人们只有能够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最大量信息,通过新的传播技术,使得世界各地变得近在咫尺,那时人们获得的才是真正的精神财富,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解放。c在世界交往的趋势下,不仅所有个体之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而且各个民族之间也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d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护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6.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a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 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是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是东方从属于西方。b资本主义国家的卑鄙利益造成了许多民族的劫难、文化遗产的毁灭,但从宏观的世界历史进程来看,西方列强通过船舰利炮的扩张使得现代世界的普遍交往、信息时代或知识经济得以迅速的来临。 7.工人阶级没有祖国:a工人阶级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剥削阶级,没有的到国家的保 护;b工人阶级只有冲破国界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8.电报是物化的知识力量:电报等交往媒介是人类的受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 化的知识力量,现代交往媒介的实质是科学和知识的力量,是人的治理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9.“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实质:指的是资本利用并改进运输和传播工具,减少了用于两地 间移动物品、人和信息的时间,因而空间距离作为资本扩张的限制的重要性也降低了。 10.马克思预见到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的特点:a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信息产业居主导地位; b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中智力的支出将超过体力的支出;c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知识生产力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及其重要的资源;d科学的组织和决策机构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 11.两种妨碍报刊履行职责的问题:a外部强权为它规定并非它自身的使命;b报刊内部工 作人员摆脱自己应该履行的使命。 12.变动产生新闻:事实的变动视为新闻的源泉和新闻的特征。 13.新闻带来的信息势能:由于事实变动的时间、空间的分布上是不均衡的,因而即使新的 事实或行动还未开始,已经传播过来的关于它们的新闻,也会带来一种信息势能,使当事的人们或感受到压力或感受到鼓舞,并引发实际的变动。 14.新闻时效的原因: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冲动,直接刺激着新闻传 播不断地以快速的时效克服空间带来的障碍。 15.报纸传播新闻的特点—“有机的报纸运动”: a对专业新闻传播来说,新闻的时效与新

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学习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路线,即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坚持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旧唯物主义又存在诸多的缺点,如直观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等等。那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在理解上存在着分歧。甚至包括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解也同马克思的理解存在着差别。恩格斯主要是根据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的关系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在他看来,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其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18 世纪的唯物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是:第一,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种非历史观点也表现在历史领域中。恩格斯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理解,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包括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我国由于受前苏联教科书的影响,绝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基本上都采用前苏联教科书的理解,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形而上学性。 然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究竟是不是如恩格斯所认为的形而上学性呢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原著中去寻找答案吧。 在被恩格斯誉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作了深刻地分析与批判。《提纲》的第 1 条中,马克思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对象、现实、感性都是借用费尔巴哈的用语,在费尔巴哈的文章中,

心得体会:要力戒警示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最新)

心得体会:要力戒警示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最新) 警示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仅严重削弱警示教育的效果,还滋长个别党员干部的歪风邪气。因此,搞好警示教育,要提高政治站位、要坚持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相统一、要做好事后问效“后半篇文章”。 今年以来,X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多次全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活动。3月11日,组织1000余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警示教育大会,集中收看《一抓到底正风纪》等5部警示教育片。3月26日,又组织全市2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赴河北省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从正反两方面典型中汲取经验教训,筑牢思想防线,堵塞监管漏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积极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然而,落实有差距,个别地方个别

单位在警示教育活动中仍然存在着应景造势、敷衍了事,“一刀切”“一锅煮”,口号震天响、行动轻飘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仅严重削弱了警示教育的效果,还滋长了个别党员干部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的歪风邪气。 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政治自觉开展警示教育。开展好警示教育,是加强本地区本部门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基础性工作,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抓警示、明底线、促敬畏。但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却把警示教育作为完成上级任务来对待,或照本宣科,或走走形式,或“雷声大雨点小”,或只重“留痕”拍照片……从表面来看,这些单位和部门似乎也完成了警示教育“任务”,该走的程序走了,该有的形式有了,该留的痕迹也留下了,甚至还搞了很多“花架子”,总结起来,也似乎可以说“领导重视”“成效显著”了。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只是装样子、走过场,是自欺欺人,一场警示教育活动下来,党员干部均是“看片人”和局外人,受不到教育,更谈不上启发和震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开展好警示教育对单位部门、对党员干部、对政治生态带来的长远影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概论传播活动的演进是叠加关系,而非取代关系★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电子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 口头传播------------------------------------------? 报纸的雏形★★ 1.官方公报统治阶级内部用以传递信息的工具。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为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工作。使用涂有石膏的木板,记录议事情况、法庭审判、税收数据。屋大维继任后还书记员抄写多份,颁发给各地要人和军政长官。 2.邸报在中国,自唐代起,一种通称为“邸报”的古代报纸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这一封建王朝传播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直至清末民初才退出历史舞台。唐代中央

政府颁布于宫门外的朝政公报,是最早出现的古代报纸形式。封建官报,朝政简报,每天公开发布,内容为宫廷新闻。 3.新闻信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公元前47年,恺撒向罗马告捷:“我到,我见,我胜。” 影响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多种因素★? 社会交往的需要? 媒介技术的发展? 传播制度的平衡? 商业利益的驱动1 ? 专业主义的完善第二章创立的背景和条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新闻观★★★? 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在任何国家,都有一种力量高于政府,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圣西门? 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关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任何力量都抗拒不了舆论,社会的安宁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得到保证,就是因为舆论还没有形成。”——圣西门? 批评资产阶级出版自的虚伪性“诚实地表达一切思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材料分析题(全)

材料1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材料2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⑴根据材料1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唯物主义有哪些区别? ⑵根据材料1、2说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第一的观点。 1.⑴材料1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两个根本区别。首先,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物质的第一性和本原性,但他们仅仅停留在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层面去理解世界,因此,看不到人的活动的能动性。其次,旧唯物主义不懂得认识的辩证法。由于他们只是在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上来理解物质的第一性和决定作用,看不到人对世界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作用,亦即不懂得主观与客观、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这两个根本缺陷。一、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二、正确阐述了认识的辩证法,强调了人的活动的能动性。 ⑵材料1、2表明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首要的、根本的观点。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 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即: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 认识的目的。 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依赖于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 基本的观点。 2.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来看,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 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是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 材料2 卡尔〃波普认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要检验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科学史也象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摘自卡尔·波普《科学知识进化论》 ⑴材料1、2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上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⑵比较材料1、2,指出恩格斯和波普对科学发展的不同认识。 2.⑴二则材料各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⑵卡尔·波普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恩格斯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和不断证伪的过程。 3.下面是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一些材料 詹姆士说:?对于实用主义者,真理成为经验中各种各样确定的、有作用价值的类名。??要是真观念对人生没有好处,或者真观念的认识是肯定无益的,而假观念却是唯一有用的,那么……我们的责任就会是回避真理。? 胡适说:?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我们所谓真理,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真理和我们手里这张纸,这条粉笔,这块黑板,这把茶壶是一样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工具。??我们人类所要的知识并不是那绝对存在的‘道’哪、‘理’哪,乃是这个时间、这个境地、这个我的这个真理。那绝对的真理是悬空的、是抽象的,是笼统的,是没有凭据的,是不能证实的。? 罗蒂说:?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真理的首要标准是其与一个人的其他信念的一致。? ?是我们的信念和愿望形成了我们的真理标准?。?‘真理’将被看作不过是一个表示满意的形容词的名词化,而不是被看作一个表示与超越的东西,不是人类的东西的接触。?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⑴实用主义真理观在真理的含义、真理的标准、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⑵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对上述材料进行评析。 3.⑴实用主义是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观的典型代表。他们否认真理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客观的衡量标准,把真理与人的主观信念相联系,真理的标准在于由信念所引起的结果是否令人满意,主张“人造真理”论,以真理的有用性和价值性作为真理的本质规定。这样在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上,他们就消解了真理所要求遵循的客观性的“物的尺度”,完全代之以主观的“人的尺度”,把真理变成纯粹主观的东西。而由于人的意志和需要的主观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实用主义必然是否认真理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相对主义真理观。 ⑵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观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强调真理作为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和 客观的衡量标准。实用主义否认这一点,以“有用”或“满意”来规定真理,这就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真理的有用性、价值性的关系, 把作为必要条件的有用性当作认识成为真理的充分条件,将真理主观化,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因人而异的混乱局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真理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实用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就必然抹煞真理同谬误的原则界限,导致是非不分,真伪不辨的后果。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社会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双重品格,就决定了实践检验是一个客观标准,这与实用主义是根本不同的。实用主义虽然也主张以人的活动结果来衡量认识的真理性,但这种衡量是以这个结果是否令人在主观上“满意”为转移的,这样判别真理的标准还是在人的主观意志。而且“有用”和“满意”的真假判断又有待于新的“有用”或“满意”来验证,依此推论,就将陷入逻辑上无穷倒退的尴尬境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_5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 近日参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笔谈”的活动,系统的学习和了解了马 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说及其对我们所从事的新闻宣传的指导必要性,感悟 颇多,认识颇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 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 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 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 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 结合平时的工作,个人有以下体会: 第一正确的舆论导向: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 人民政权的建设、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坚 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 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 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 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围绕、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 我们一切的发展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国梦”是每一个人 的梦。心中始终有人民,我们的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才不会跑偏,才能真正让宣 传效果深入人民的心中。 第二要善于学习善用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 是丰富、复杂的,因此,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善于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职责,

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1

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路线,即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坚持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旧唯物主义又存在诸多的缺点,如直观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等等。那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在理解上存在着分歧。甚至包括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解也同马克思的理解存在着差别。恩格斯主要是根据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的关系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在他看来,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其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18 世纪的唯物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是:第一,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种非历史观点也表现在历史领域中。恩格斯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理解,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包括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我国由于受前苏联教科书的影响,绝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基本上都采用前苏联教科书的理解,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形而上学性。 然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究竟是不是如恩格斯所认为的形而上学性呢?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原著中去寻找答案吧。

在被恩格斯誉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作了深刻地分析与批判。《提纲》的第 1 条中,马克思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对象、现实、感性都是借用费尔巴哈的用语,在费尔巴哈的文章中,这三个词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都是用来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例如,费尔巴哈说过,自然界和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而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客体和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客体是相同的,都是指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单纯的客观存在物。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感性活动指的是主体人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即实践。正因为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一定的物质对象的活动,这一活动过程是可以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客观物质活动,所以,马克思把实践称为感性活动。 从马克思的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根据对唯物主义原则本身的理解方式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即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外在于主体人,并且同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直观对象,只是把主体人看成是直观者,忽略了主体人的主体能动性,没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旧唯物主义没有理解:作为主体的人,不仅仅是一个直观者,更重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员工思想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员工思想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心得体会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司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许主席很早就提出了要在公司内,部门内长久的坚持打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这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助力,也是个人从普通从业者到行业精英的助力。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阻碍了公司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我们日常的工作。公司内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很多都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必然严重影响我司形象,必然严重损害合作伙伴的关系,损害合作方的利益,进而影响到我司的战略部署。反对形式主义,主要是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把功夫用在办实事、求实效上。切勿“忙忙碌碌”,却并无成绩。反对官僚主义,主要是解决工作中正真存在的问题,多考察项目现场,多学多看,结合实际,而不是坐着夸夸其谈。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抓住关键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可能一天搞成功,这是一个长期、重复的过程,要把其融入到工作的细节中。要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沉下心来,踏实工作,也要防止落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陷阱中。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既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形成了不少腐朽没落的封建糟粕,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官僚主义”意识就是其重要表现。这种落后的思想意识流传已久,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仍然有着很深的影响。有了这种意识,就会只图虚名,而不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会只顾个人利益,而不对公司负责,不对合作方负责。有些人喜欢说空话、套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业务素质不高。当矛盾和问题摆到面前时,束手无策,又不多去工地现场搜集资料,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只好绕开矛盾和问题,不管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是想办法把问题推开。 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原因很复杂,要解决问题,必须加强学习,认真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思想建设,不要觉得和自己没关系,社会在进步,公司在壮大,个人也要及时跟的上公司成长的步伐。学习文件的过程中,可以看得到公司对打击官僚主义,作风主义的决心和力度,也看得到官僚主义、作风主义造成的严重影响,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不是要喊口号,写文章,而是脚踏实地,进步的再小,也是成长,口含喊得再响,也无济于事,甚至可能因为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认识不足,重复再犯前人所犯的错误,我们要抓住集团开展“两打一整顿一强化”的运动,学习强化自己,工作要进步,思想也要进步。

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直观性”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即旧唯物主义,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路线,即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坚持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旧唯物主义又存在诸多的缺点,如直观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等等。那么,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人们在理解上存在着分歧。 甚至包括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理解也同马克思的理解存在着差别。恩格斯主要是根据唯物主义同辩证法的关系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在他看来,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其机械性、形而上学性。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18世纪的唯物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是:第一,“上一世纪的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第二个特有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种非历史观点也表现在历史领域中”。恩格斯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理解,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包括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我国由于受前苏联教科书的影响,绝大多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基本上都采用前苏联教科书的理解,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形而上学性”。 然而,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究竟是不是如恩格斯所认为的“形而上学性”呢?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原着中去寻找答案吧。 在被恩格斯誉为“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作了深刻地分析与批判。《提纲》的第1条中,马克思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对象、现实、感性”都是借用费尔巴哈的用语,在费尔巴哈的文章中,这三个词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都是用来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例如,费尔巴哈说过,自然界和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而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客体”和费尔巴哈所理解的客体是相同的,都是指和人类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单纯的客观存在物。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感性活动”指的是主体人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即实践。正因为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一定的物质对象的活动,这一活动过程是可以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的客观物质活动,所以,马克思把实践称为感性活动。 从马克思的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是根据对唯物主义原则本身的理解方式来区别新旧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指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即旧唯物主义只是把客观事物作为外在于主体人,并且同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没有关系的直观对象,只是把主体人看成是直观者,忽略了主体人的主体能动性,没有从主体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旧唯物主义没有理解:作为主体的人,不仅仅是一个直观者,更重要的是改造者;客观世界不仅仅是人们直观的对象,更重要的还是人们改造的对象;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不仅仅是直观与被直观的关系(或称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而不可能认识到主体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应当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然后才有直观与被直观的关系(或称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概括起来说,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和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与外部客观世界的关系,因而“直观性”就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接下来在《提纲》的第9条中,马克思说:“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在这里,马克思又一次明确地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并根据旧唯物主义的这一主要缺点,直截了当地把旧唯物主义命名为“直观的唯物主义”。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对感性(即自然界和人)的理解,不是从实践活动去理解,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如此一来,人只是被看成是直观者同时又是直观的对象,而不是积极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主体;自然界也只是直观的对象,而不是实践改造的对象。总之,旧唯物主义就是一种不懂得实践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人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和意义的唯物主义。 从马克思的这一原着中,我们可以得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而且正因为“直观性”这一主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仰望人类思想史的浩瀚星空,上面闪烁着千百颗光彩照人的智慧之星,从探究世界本原的古希拉的先哲们,到构建了人类历史上最庞杂的一个辨证法体系的黑格尔;从重人事,定礼乐、倡仁道的中国儒学始祖的孔夫子,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面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孙中山,他们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但是,在群星灿烂的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能象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的认识如此深刻和透彻,更没有一种理论能象马克思主义那样如此富有成效地改造了人类生存的“小小寰球”。当今世界和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最伟大的革命,而这场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做为精神武器和思想旗帜。可以说,要了解世界最近一百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要认识现代世界的基本格局和纷繁复杂的现象,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也不行;同样,要展望我们食品药品发展的前景,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更不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当代“必要”的哲学。它不仅提供了给我们一种历史观,同时,它也是我们作为历史创造和工作实际的行动指南,尽管当今的世态和社会包括一些工作思维是多变的,但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的必变是肯定无疑的,但我们要看到大部分的改变将是在马克思理论本身的鼓舞和指导下进行的。 就从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来看,从成立至今我们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作出了许多的贡献,成绩是肯定的。但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理论上、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否则我们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就不能更好地

恒大学习打击官僚主义心得

打击官僚主义刻不容缓 今天我们学习了许主席关于深入开展”打击官僚主义运动”的重要讲话,还有学习《员工修身准则三十六条》,结合以上的学习和具体实际工作,谈谈我的此次学习后的感受。 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 恒大集团凭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办事高效”的工作作风,在集团董事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员工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努力拼搏、忘我工作,公司在上一年度实现了千亿的突破。在千亿级的企业平台及国际化、现代化的特大型企业中,公司个别部门、个别人身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官僚主义”不良作风。主要表现在: 1、工作推诿扯皮 2、工作不负责任 3、工作上浮夸空谈、不做实事 4、办事效率低下,不解决问题 5、长期经常不按时完成工作 6、服务意识、品牌意识极其淡薄,影响公司品牌和利益 7、其它官僚主义行为 通过学习,我觉得反对官僚主义,就要在工作中力戒以下几点: 一、戒浮而不实。应该冷静分析一下自己的不足,梳理一下自己的欲望,改进工作上的不实之处,自觉地跳出个人小圈子,摒除私心杂念,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事业、对待名利地位、对待升迁,把个人理想与公司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养成脚踏实地、精心策划、狠抓落实、办事高效的工作作风和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 二、戒官气十足。对我们来说,在岗位上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但求事功,不事张扬”。 三、戒浮夸虚绩。贬低同事的作用,抬高自身的价值,把集体的智慧说成是个人的才干,把全体劳动成果说成个人的功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认识自我,修养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在实践中,在批评声中成熟起来、成长起来。 四、戒结党营私。为了个人利益,互相包庇,相互利用,重用会搞“关系学”者,埋没老实能干的人;不干事业,专门在背后议论、谈论、指责人,今天说姓赵的不是,明天讲姓王的不对;对靠成绩有进步的人,不是看人家的主流、本质,而是专找人家的缺点、毛病,以人家的个别缺点否定人家的全盘政绩,打击先进,挫伤积极因素;对人搞亲亲疏疏。对此要从根本上杜绝“结党营私”的问题,从而在单位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官僚主义存在的普遍性、广泛性、严重性。在新形势下,官僚主义更是具有危害猛、大、广、毒、烈的特点,这些都会上我们的工作受到严重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公司同事关系以及集团的大战略目标。因此,对于新形势下滋长的官僚主义,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每个成员都要认真学习,深刻剖析,查找自己的不足,痛下决心,力戒官僚主义。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 新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文化、一种工具,它有自身独特的特征:真实性、实证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工作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新闻工作心得体会篇1 以下是我学习新闻学的部分内容和体会: 1、坚持"世界交往"的观念。 2、马克思说变动产生新闻,循环往复的事实是没有新闻价值的,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 3、新闻有层次变化。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但是当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一些很重要的但相对来说是次要的新闻甚至连版面都没有。 4、新闻时效性。这一点不用多说。 5、新闻真实性。这是一种追求,但是新闻完全真实是不可能做到的。

6、党报思想。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常" 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 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 7、列宁的党报党刊思想。A、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党性概念是列宁提出来的。B、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 8、毛泽东和中国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活动。 A、1948年4月8日,毛泽东将党报思想概括为以下的名言:"报纸的力量和作用,就在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B、毛泽东论党报和党的宣传工作的党性。毛泽东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第一,总体的党的意识,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第二,新闻和宣传工作要符合党的政策和策略。 C、党报的基本工作方法:典型报道。 D、报纸批评。1950年中共中央关于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是刘少奇修定的。毛泽东1954年提出报纸批评的"开、好、管"方针。现在转变为舆-论监督。 E、"舆-论一律

论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7842792.html, 论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 作者:孙红兰 来源:《商情》2014年第41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关注的论点不同,各有千秋,旧唯物主义在产生的时代也曾对哲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旧唯物主义的观点也逐渐显露出其缺陷,必然要被后来的新的哲学观点所扬弃和超越。马克思主义正是凭借自身的优势对旧唯物主义进行了超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旧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期更好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旧唯物主义超越 自从西方哲学诞生后,各哲学家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对事物的哲学见解,出现了各种“主义”,如旧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等,使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的哲学观点的产生总是基于对旧哲学观点的继承和扬弃,从而达到对旧哲学观点的超越。 一、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一)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直观性 要想了解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超越,就必须先了解旧唯物主义的缺点,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提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其直观性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将客观存在的感性的事物作为其理解对象,这个出发点是没错的,但旧唯物主义用直观的方式去理解现实事物,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这种思维方式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旧唯物主义将客观事物看成是自然存在物,是外在于作为活动主体的人,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忽略了客观事物与人的实践活动所应具有的关联性。旧唯物主义仅仅将客观事物作为其直观的研究对象,人只是客观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客观世界,将人与客观世界的反映直观地看成了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这是一种直观的反映过程,中间没有任何中介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旧唯物主义完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反映与被反映的过程,人作为客观世界的主体,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改造客观世界,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人与客观世界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也明显地显现出来。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主体人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的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人与客观世界的中介力量,主体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无法科学地阐释人的本质、实践活动及意识活动,是不科学的。此外,旧唯物主义这种将人看作是直观的对象,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重大作用的思维方式很容易使其走向唯心主义史观,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达到对市民社会单个人的直观反映,无法正确地解释社会历史问题。为此,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这种直观性进行了严重地批判。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旧人教版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联系前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有进一步了解。能力方面,通过本课时教学,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能力。觉悟方面,通过教学,提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进一步消除有神论的影响。 教学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以及青少年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具体材料,化抽象为具体,教学思路上讲究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融学、声、像等信息于一体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提问法;对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方法一,老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世界上究竟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为什么?(学生回答略)方法二,通过对歌曲《跟着感觉走》的批判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板书) 1、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板书) (多媒体展示)唯物主义观点: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③“水是万物的始基。”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⑤“气者,理之依也。”唯心主义观点:①“心外无物。”②“物是观念的集合。”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宇宙是吾心,吾心是宇宙。”⑤“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⑥“上帝造人” 老师对不同观点解释后提问: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上的本质是意识,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巩固:下列观点哪些是唯物主义观点,哪些是唯心主义观点?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物)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物)③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唯心)④“元气”才是唯一的存在(唯物)⑤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唯心)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基本派别(板书)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这是因为:这一关系问题不仅是所有哲学派别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派别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谁为第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最重要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巩固提问: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辨析)(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②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因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或者是否强调精神文明。③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情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