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大学

食品分析

实验报告

食品中总灰分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食品中总灰分含量测定的意义与原理

2.掌握灼烧重量法测定灰分的实验操作技术及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将样品炭化后置于500~600℃高温炉内至有机物完全灼烧挥发后,无机物以无机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总灰分。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马弗炉;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干燥器:内装有效的变色硅胶;坩埚钳;瓷坩埚。 2.试剂

三氯化铁溶液(5g/L ):称取0.5g 三氯化铁(分析纯)溶于100ml 蓝黑墨水中。 四、实验步骤

1.配制浓盐酸:蒸馏水=1:4的稀盐酸,将洗净后的坩埚放入浸泡15min 。

2.将浸泡过后的坩埚取出,放入马弗炉中灼烧30min 。

3.冷却200℃以下将坩埚取出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坩埚的质量30.5337g 。

4.称取固体样品——奶粉1.0636g 放入坩埚内,置于电热炉上炭化30min 或至样品完全炭化不冒白烟。

5.把坩埚放入马弗炉内,错开坩埚盖,关闭炉门进行灼烧。

6.冷至200℃一下取出坩埚,并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得30.5835g 。 五、结果计算

样品总灰分含量计算如下:

式中,X 为每100g 样品中灰分含量,g ;m 1为空坩埚质量,g ;m 2为样品和坩埚质量,g ;m 3为坩埚和灰分质量,g 。

m 3—m 1

X= × 100 m 2—m 1

X=(30.5835—30.5337)/1.0636×100

=4.68%

六、注意事项

1.样品炭化时要注意热源强度,防止产生大量泡沫溢出坩埚,造成实验误差。对于含糖分、淀粉、蛋白质较高的样品,为防止泡沫溢出,炭化前可加数滴纯净植物油

2.灼烧空坩埚与灼烧样品的条件应尽量一致,以消除系统误差。

3.把坩埚放入马弗炉或从马弗炉中取出时,要在炉口停留片刻,使坩埚预热或冷却,防止因温度骤然变化而使坩埚破裂。

4.灼烧后的坩埚应冷却到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中,否则因强热冷空气的瞬间对流作用,易造成残灰飞散;而且多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后干燥器内形成较大真空,盖子不易打开。

5.新坩埚使用前须在1:1盐酸溶液中煮沸1h,用水冲净烘干,经高温灼烧至恒重后使用。用过的旧坩埚经初步清洗后,可用废盐酸浸泡20min,再用水冲洗干净。

6.样品灼烧温度不能超过600℃,否则钾、钠、氯等易挥发造成误差。样品经灼烧后,若中间仍包裹炭粒,可滴加少许水,使结块松散,蒸出水分后再继续灼烧至灰化完全。

7.对较难灰化的样品,可添加硝酸、过氧化氢、碳酸铵等助灰剂,这类物质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灰的质量,仅起到加速灰化的作用。如,若灰分中夹杂炭粒,向冷却的样品滴加硝酸(1:1)使之湿润,蒸干后再灼烧。

8.反复灼烧至恒重是判断灰化是否完全最可靠地方法。因为有些样品即使灰化完全,残灰也不一定是白色或灰白色。例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褐色;锰、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反之,未灰化完全的样品,表面呈白色的灰,但内部仍夹杂有炭粒。

七、思考题

1.简述测定食品灰分的意义。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灰分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例如,在面粉加工中,常以总灰分含量评定面粉等级,面粉的加工精度越高,灰分含量越低;在生产果胶、明

胶等胶质产品时,总灰分说明这些制品的胶冻性能;水溶性灰分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果酱、果冻等水果制品的水果含量;而酸不溶性灰分的增加则预示着污染和掺杂。

2.灰分测定的基本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是什么?

实验步骤:

1.配制浓盐酸:蒸馏水=1:4的稀盐酸,将洗净后的坩埚放入浸泡15min。

2.将浸泡过后的坩埚取出,放入马弗炉中灼烧30min。

3.冷却200℃以下将坩埚取出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坩埚的质量

4.称取固体样品放入坩埚内,置于电热炉上炭化30min或至样品完全炭化不冒白烟。

5.把坩埚放入马弗炉内,错开坩埚盖,关闭炉门进行灼烧。

6.冷至200℃一下取出坩埚,并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

注意事项:

1.样品炭化时要注意热源强度,防止产生大量泡沫溢出坩埚,造成实验误差。对于含糖分、淀粉、蛋白质较高的样品,为防止泡沫溢出,炭化前可加数滴纯净植物油

2.灼烧空坩埚与灼烧样品的条件应尽量一致,以消除系统误差。

3.把坩埚放入马弗炉或从马弗炉中取出时,要在炉口停留片刻,使坩埚预热或冷却,防止因温度骤然变化而使坩埚破裂。

4.灼烧后的坩埚应冷却到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中,否则因强热冷空气的瞬间对流作用,易造成残灰飞散;而且多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后干燥器内形成较大真空,盖子不易打开。

5.新坩埚使用前须在1:1盐酸溶液中煮沸1h,用水冲净烘干,经高温灼烧至恒重后使用。用过的旧坩埚经初步清洗后,可用废盐酸浸泡20min,再用水冲洗干净。

6.样品灼烧温度不能超过600℃,否则钾、钠、氯等易挥发造成误差。样品经灼烧后,若中间仍包裹炭粒,可滴加少许水,使结块松散,蒸出水分后再继续灼烧至灰化完全。

7.对较难灰化的样品,可添加硝酸、过氧化氢、碳酸铵等助灰剂,这类物质在灼

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灰的质量,仅起到加速灰化的作用。如,若灰分中夹杂炭粒,向冷却的样品滴加硝酸(1:1)使之湿润,蒸干后再灼烧。

8.反复灼烧至恒重是判断灰化是否完全最可靠地方法。因为有些样品即使灰化完全,残灰也不一定是白色或灰白色。例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褐色;锰、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反之,未灰化完全的样品,表面呈白色的灰,但内部仍夹杂有炭粒。

3.判断样品是否灰化完全的方法有哪些?

反复灼烧至恒重是判断灰化是否完全最可靠地方法。因为有些样品即使灰化完全,残灰也不一定是白色或灰白色。例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褐色;锰、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反之,未灰化完全的样品,表面呈白色的灰,但内部仍夹杂有炭粒。

索氏抽提法测定大豆粗脂肪含量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原理与方法

2.掌握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的基本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

利用脂肪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的性质,将干燥后的样品用无水乙醚经索氏抽提器反复抽提,使样品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到的物质即为粗脂肪。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索氏抽屉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器;干燥器;电子天平 2.试剂 无水乙醚 四、实验步骤

1.称取滤纸重量1.4848g ,加上奶粉,称量得到滤纸加奶粉重量4.9491g ,将滤纸包裹奶粉折叠成滤纸包,宽度小于抽提筒直径,高度低于抽提筒。

2.将滤纸包放入索氏抽提器,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接收瓶,连接冷凝器,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乙醚至瓶内体积的2/3处,将接收瓶浸入水浴中,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抽提。

3.水浴温度控制在使抽提筒内的抽提液每6~8min 回流一次为宜。

抽提时间一般在10~12h ,提取结束前,用滤纸接取一滴提取液,溶剂挥发后,不留下油斑为提取终点。

4.提取完毕,取出滤纸包,用原抽提器回收乙醚,直至接受瓶内溶剂几乎全部回收完,取下接收瓶,在水浴上蒸去残余的溶剂。

5.将滤纸包放入干燥箱干燥30min 后称量,反复干燥直至恒重4.7242g 。 五、结果计算

式中,X 为每100g 样品中脂肪含量,g ;m 为样品的质量,g ;m 1为滤纸包加样品的重量,g ;m 0为脂肪提取过后滤纸包的重量。

m 1—m 0

X= ×100 m

X=(4.9491-4.7242)/3.4643×100

=6.49%

六、注意事项

1.抽提脂肪的试剂是易燃、易爆物质,因此抽提室内严禁明火存在,同时注意抽提室的通风换气。

2.测定样品、抽提器、抽提溶剂均需进行去水处理。因为抽提体系中有水,会使样品中的水溶性物质溶解而使测定值偏高;或由于水的存在,抽提溶剂因被水饱和后影响脂肪的抽提效率;同时因样品中水的存在,使抽提溶剂不易渗入细胞组织内部,脂肪未被提尽而产生误差。

3.抽提筒内的滤纸筒不能超过虹吸管,否则样品中的脂肪不能提尽而造成误差。4样品和乙醚的浸出物在烘箱中干燥时间不应过长,以免不饱和脂肪酸受热氧化而增加质量。

5.注意易燃有机溶剂的安全使用,接收瓶中的有机溶剂残留物必须彻底挥尽后,才能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初期瓶口侧放,半敞开烘箱门,,于90℃以下鼓风干燥10~20min,然后将烘箱门关闭,升至所需温度。

6.乙醚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氧化而含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在蒸馏或干燥时会发生爆炸。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含有过氧化物,若有要去除。

(1)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验方法取5mL乙醚于试管中,加入KI(100g/L)溶液1mL,充分振荡1min,静置分层。若有过氧化物则释放游离碘,水层呈黄色(或加入4滴5g/L淀粉指示剂显蓝色),该乙醚试剂必须处理后使用。

(2)去除过氧化物的方法将乙醚倒入蒸馏瓶中,加一段无锈铁丝或铝丝,收集重蒸馏乙醚。

七、思考题

1.简述索氏抽屉器法测定食品中脂肪的原理、应用范围以及确保实验操作安全的要点。

原理:利用脂肪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的性质,将干燥后的样品用无水乙醚经索氏抽提器反复抽提,使样品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到的物质即为粗脂肪。

应用范围:本法可用于各类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特别适用于脂肪含量较高而

结合态脂肪含量少,易烘干磨细、不易潮解结块的样品。

操作安全要点:

抽提脂肪的试剂是易燃、易爆物质,因此抽提室内严禁明火存在,同时注意抽提室的通风换气。

乙醚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氧化而含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在蒸馏或干燥时会发生爆炸。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含有过氧化物,若有要去除。

挥发乙醚时不能直火加热,应采用水浴挥净。

2.潮湿的样品能否采用乙醚直接提取?

不能。测定样品需进行去水处理。因为抽提体系中有水,会使样品中的水溶性物质溶解而使测定值偏高;或由于水的存在,抽提溶剂因被水饱和后影响脂肪的抽提效率;同时因样品中水的存在,使抽提溶剂不易渗入细胞组织内部,脂肪未被提尽而产生误差。

3.使用乙醚作脂肪抽提溶剂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乙醚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被氧化而含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在蒸馏或干燥时会发生爆炸。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含有过氧化物,若有要去除。

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掌握其测定的操作技术。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将等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乙液混合时,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立即与酒石酸钾钠溶液,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此络合物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即被还原糖还原为一价的氧化亚铜沉淀,氧化亚铜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成为无色,溶液呈淡黄色时即为滴定终点。根据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以及测定样品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定糖滴定装置(150mL 锥形瓶,匹配的胶塞,25mL 酸式滴定管);电炉:500W 。 2、试剂 (1)盐酸

(2)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称取15g 硫酸铜(O H CuSO 245?)及0.05g 次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

(3)碱性酒石酸铜乙液 称取50g 酒石酸钾钠、75g 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 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葡萄糖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1.0000g 至96℃±2℃干燥2h 的纯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 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 葡萄糖。 四、实验步骤 1、样品制备

量取12mL 样品(汽水)加水稀释至1000mL ,备用。 2、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吸取5.0mL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以及5.0mL 乙液,置150mL 锥形瓶中,加水

10mL,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滴定约9mL葡萄糖标准溶液,摇匀,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要求控制在2min内沸腾),然后趁热以每2s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退去,显示淡黄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

同时平行操作三份,后滴定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0.5-1.0mL以内,否则,增加预加量,重新滴定。

3、样品溶液预备滴定

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以及5.0mL乙液,置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2粒,摇匀,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趁热以先快后慢的速度,从滴定管中滴加试样溶液,并保持溶液沸腾状态,颜色变浅时,以每2s1滴的速度迅速滴定,直至溶液蓝色刚好退去即为终点,记录样品溶液消耗的体积。当样液中还原糖浓度过高时应适当稀释,再进行测定,使每次滴定消耗样液的体积控制在与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时所消耗的还原糖标准溶液的体积近似,约10mL 左右,记录消耗样液的总体积,作为正式滴定时参考。

4、样品溶液正式滴定

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以及5.0mL乙液,置150mL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入玻璃珠2粒,从滴定管加入比预备体积少1mL的样品溶液至锥形瓶,摇匀,同上法滴定至终点。同法平行操作三份。

5、实验数据记录

项目序号标准还原糖溶

液预加体积/mL 消耗标准还原糖

溶液总体积/mL

平均值/mL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1 0.0 10.7 /

2 9.7 10.6 10.6

3 9.6 10.6

项目序号样品溶液预加

体积/mL 消耗样品溶液总

体积/mL

平均值/mL

样品滴定 1 0.0 11.2 /

2 10.2 11.1 11.1

3 10.1 11.0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五、结果计算

11c V A ?=

式中,A 为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甲、乙液各5mL )相当于某种还原糖的质量,mg ;1V 为标定时平均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6.10000.16.1011mg c V A =?=?=

)

/(95.01

.116.102

222mL mg V A c c V A ===

??=

样品稀释前的含糖量(mg/mL )?)/(16.7933.8395.033.832mL mg c C =?=?=(式中,83.33为样品的稀释倍数)。 六、注意事项及说明

1.实验中的加热温度、时间及滴定时间对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在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标定和样品滴定时,应严格遵守实验条件,力求一致。

2.加热温度应使溶液在2min 内沸腾,若煮沸的时间延长,则耗糖量增加。滴定过程滴定装置不能离开热源,为了让上升的蒸汽阻止空气侵入溶液,以免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3.甲、乙液应分别存放,临用时以等量混合。

4.本法是与定量的酒石酸铜作用,铜离子是定量的基础,故样品处理时,不能用铜盐作蛋白质沉淀剂。

5.滴定速度应尽量控制2s1滴,滴定速度快,耗糖多;滴速慢,耗糖少。滴定时间应在1min 内,滴定时间延长,耗糖少。因此预加糖液的量应使继续滴定时耗糖量在0.5~1.0mL 以内。

6.为了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根据待测样品中所含还原糖的主要成分,要求用哪种还原糖表示结果,就用相应的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如用乳糖表示结果就用乳糖标准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7.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糖浓度有一定要求,即希望每次滴定消耗样品溶液体积与标定时所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液或其他还原糖标准液的体积相近,所以当样品溶解浓度过低时,可直接吸取10mL 样品液,免去加水10mL ,用标准葡萄糖溶液

或其他还原糖标准液直接滴至终点。这时样品中还原糖含量按下式计算:

(V1-V2)×c

还原糖(以某种还原糖计,g/100g)= ×100

V3

m ×

250

式中,V为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消耗标准葡萄糖或其他标准还原糖溶液的体积,mL;V为样品滴定消耗标准葡萄糖或其他标准还原糖溶液的体积,mL;c 为标准葡萄糖或其他标准还原糖溶液的含量,0.1%;V为测定时吸取样品溶液的体积,mL;m为样品质量,g。

七、思考题

1.预习测定步骤,思考正确完成实验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1)溶液滴定时,控制其沸腾时间在2min以内,滴定速度控制2s1滴,不能忽快忽慢。

2)样液浓度过高时应适当稀释,再进行测定,使每次消耗体积相近,约10mL 左右。

2.为什么要进行预备滴定?

进行预备滴定是为了确定实验的滴定用量,控制滴定速度以及电路功率等,是正式滴定时,保持各操作要求一致,减少操作误差。

3.为什么滴定过程要保持沸腾?

滴定过程保持沸腾,是为了给整个反应提供一个共热状态,二价铜持续被还原成一价的氧化亚铜。温度降低时,一价的氧化亚铜会被氧化,蓝色重新形成。4.滴定至终点,蓝色消失,溶液呈淡黄色,过后又重新变为蓝紫色,为什么?等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乙液混合时,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立即与酒石酸钾钠溶液,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此络合物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即被还原糖还原为一价的氧化亚铜沉淀,氧化亚铜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成为无色,即蓝色消失,溶液呈淡黄色。当溶液冷却后又重新变为蓝色,因为温度降低后溶液中的一价铜又被氧化成二价铜,使溶液成蓝紫色。5.根据实验结果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1)对于样品(汽水)含糖量过高,应稀释适当的倍数,使滴定时的消耗量控制在10mL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2)溶液滴定过程中电炉温度不稳定,溶液滴加速度忽快忽慢,溶液沸腾时间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6,若要测定蔗糖、糊精、淀粉含量,应如何操作?

测定蔗糖、糊精、淀粉含量时,可以先将样品处理水解为单糖,再用按还原糖进行测定,再折算成蔗糖、糊精、淀粉等。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2.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包括样品的消化处理、蒸馏、滴定及蛋白质含量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化合物。食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共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留在消化液中,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

因为食品中除蛋白质外,还含有其他含氮物质,所以此蛋白质称为粗蛋白。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微量定氮蒸馏装置

2.试剂

硫酸铜;硫酸钾;硫酸;硼酸溶液(20g/L);氢氧化钠溶液(400g/L);0.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混合指示剂:0.1%甲基红乙醇溶液1份,与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5份临用时混合;黄豆粉

四、实验步骤

1.样品消化

称取大豆粉约1.0g,加入0.2g硫酸铜和3g硫酸钾,移入干燥的100ml凯氏烧瓶中,稍摇匀加入20ml浓硫酸,将瓶置于石棉网上使用电炉,在通风橱中加热消化,开始时用低温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后,再升高温度保持微沸,消化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继续加热0.5h,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无损地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即为消化液。

2.定氮装置的检查与洗涤

检查微量定氮装置是否装好。在蒸汽发生瓶内装水约三分之二,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或沸石以防止暴沸。

测定前定氮装置洗涤2~3次:从样品进入口加水适量通入蒸汽煮沸,产生的蒸汽冲洗冷凝管,数分钟后关闭上方的螺旋夹,使反应管中的废液倒吸流到反应室外层,打开下方的夹子由橡皮管排除,如此数次,即可使用。 3.碱化蒸馏

量取硼酸试剂20ml 于锥形瓶,加入混合指示剂2~3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硼酸液面下,在上方螺旋夹关闭,下方夹子开启的状态下,准确吸取10.0ml 样品消化液,由小漏斗流入反应室,并以1适量蒸馏水洗涤样口流入反应室,塞紧棒状玻璃塞。将10ml 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直至反应液呈黑褐色停止加入,立即将玻璃塞盖紧,开启上方螺旋夹,关闭下方螺旋夹,开始蒸馏。通入蒸汽蒸腾5min 以后,移动接收瓶,液面离开冷凝管下端,再蒸馏30s 。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锥形瓶,准备滴定。 4.样品滴定

以0.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灰色为终点。 5.数据记录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样品消化液/ml 10.0 10.0 10.0 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ml 7.8

8.1

7.9

消耗盐酸标准溶液平均值/ml 7.9

五、结果计算

式中,X 为样品蛋白质含量,g/100g ;V 为样品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c 为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 ;0.0140为1.0m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g ;m 为样品质量,g ;F 为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大豆及其制品5.71。 X=﹙7.9×0.01×0.0140×5.71×100﹚/﹙1.0/100×10﹚ =6.32﹙g/100g ﹚

V ×c ×0.0140

X= ×F ×100

m

×10 100

六、注意事项

1.本法也适用于半固体试样以及液体样品检测。半固体试样一般取样范围为

2.00~5.00g;液体样品取样10.0~25.0mL(约相当氮30~40mg)。若检测液体样品,结果以g/100mL表示。

2.消化时,若样品含糖高或含脂量较多时,注意控制加热温度,以免大量泡沫喷出凯氏烧瓶,造成样品损失。可加入少量辛醇或液体石蜡,或硅消泡剂减少泡沫产生。

3.消化时应注意旋转凯氏烧瓶,将附在瓶壁上的炭粒冲下,对样品彻底消化。若样品不易消化至澄清透明,可将凯氏烧瓶中溶液冷却,加入数滴过氧化氢后,在继续加热消化至完全。

4.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氨吸收减弱,造成检测结果偏低。可把接收瓶置于冷水浴中。

5.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得10%。

七、思考题

1.预习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及操作

2.蒸馏时为什么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加入氢氧化钠就是使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变成一水合氨,达饱和后分解放出氨气。加入量一般稍过量,以降低氨气的溶解度,在蒸馏时充分蒸出。

3.在蒸汽发生瓶水中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的作用是什么?若在蒸馏过程中才发现蒸汽发生瓶中的水变为黄色,马上加补硫酸是否可行?

在蒸汽发生瓶中加入数毫升的硫酸,为了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滴甲基红指示剂为了辨别蒸汽发生瓶中的水是否呈酸性。

4.实验操作过程中,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1)样品消化的完全程度。如:被浓硫酸脱水的样品(有机物),炭化成的氮,由于消化不完全就不能被二氧化硫完全还原成氨,就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2)消化温度。消化食不能用强火,应保持缓和沸腾,以免粘附在凯氏瓶内壁上的含氮化合物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未消化完全而造成氮损失。

3)蒸馏装置的气密性。若气密性差(漏气),蒸馏出来的氨气就会挥发流失(所

以,漏斗加碱后应立刻水封,以免氨气由此处逸出而造成损失)。

4)吸收液的温度。硼酸吸收液的温度不应超过40℃,否则对氨的吸收作用减弱,而造成氨损失。

食品中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

——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一、目的与要求

学会用滴定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二、实验原理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定量地还原染料2,6-二氯靛酚。该染料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粉红色,滴定时还原型抗坏血酸将染料还原为无色,本身被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终点时过量的染料在溶液中呈粉红色,在没有杂质干扰时,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呈正比。 三、试剂材料及仪器

(1)2%草酸溶液 溶解20g 草酸于1000mL 水中。 (2)1%草酸溶液

五、抗坏血酸标准溶液 称取20mg 分析纯抗坏血酸溶解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100mL 容量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冰箱中保存。使用时用1%草酸溶液稀释10倍。此标准使用液相当0.2mg/mL 维生素C 。也可用下法标定:吸取维生素C 使用液20.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6%碘化钾溶液0.5mL 、1%淀粉溶液3滴,使用微量滴定管,用0.001mol/mL 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终点为淡蓝色,计算公式如下:

2

1088

.0mg/mL V V ?=

)抗坏血酸浓度(

式中,1V 为消耗0.001mol/mL 碘酸钾标准溶液的量,mL ;2V 为吸取抗坏血酸使用液的量,mL ;0.088为1mL0.001mol/mL 碘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0.088mg 抗坏血酸。

(4)2,6-二氯靛酚钠溶液 称取2,6-二氯靛酚钠50mg ,溶解并稀释至250mL ,此液应贮于棕色瓶中并冷藏,用时依下法标定:吸取20.00mL 已知浓度的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用2,6-二氯靛酚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15s 不褪色为滴定终点,计算染料溶液对抗坏血酸的滴定度T 。 2

1V V c T ?=

式中,c 为抗坏血酸的浓度,mg/mL ;1V 为吸取抗坏血酸的体积,mL ;2V 为消耗染料溶液的体积,mL 。

(5)0.100mol/mL 碘酸钾溶液 精确称取干燥的碘酸钾0.3567g ,用水溶液并定容于100mL 容量瓶,混匀。

(6)0.001mol/mL 碘酸钾溶液 吸取0.100mol/mL 碘酸钾溶液1.00mL ,用水稀释至100mL ,此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0.088mg/mL 。 (7)1%淀粉溶液 (8)6%碘化钾溶液 (9)青椒 四、实验步骤

二、称取可食用部分样品(青椒)16.06g ,迅速切碎后放入研钵中,加等量2%草酸溶液浸样品。

三、捣成匀浆,移入200mL 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四、将样液过滤,弃去最初数毫升滤液。

五、吸取滤液10mL 于锥形瓶中,用标定过的染料溶液滴定至粉红色,15s 不褪色为终点。 四、结果计算

100

m mg/100g ?=

VT 样品)抗坏血酸含量(

式中,V 为滴定时所消耗染料的体积,mL ;T 为1mL 染料溶液相当于抗坏血酸的质量(mg ,即滴定度),m 为滴定时所吸取的滤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 。 标定维生素C :

项目

1 2 3 所消耗的碘酸钾标准溶液

的体积(mL ) 5.5

5.7

6.0

平均的碘酸钾标准溶液的

体积(mL )

5.7

标定染料:

项目

1 2 3 所消耗的抗坏血酸标准溶

液的体积(mL ) 4.3

4.1

4.0

平均消耗的抗坏血酸标准

溶液的体积(mL )

4.1

滴定样品:

项目

1 2 3 所消耗的燃料的体积(mL ) 7.2

7.1 7.3

平均消耗染料的体积(mL ) 7.2

)

/(025.000

.20088.07.5088

.0mg/mL 2

1mL mg V V =?=

?=

)抗坏血酸浓度(

)/(12.01

.400

.20025.02

1mL mg V V c T =?=

?=

)100/(47.510006

.1612.02.7100m

mg/100g 样品样品)抗坏血酸含量(g mg VT =??=

?=

五、注意事项:

1、整个操作过程要迅速,防止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

2、样品处理过程若打碎的浆泡沫过多,在稀释时可加辛醇数滴,以去掉泡沫。

3、滴定开始时,染料要迅速加入,直至红色不立即消失,而后逐滴加入,并不断摇动锥形瓶直至终点,整个滴定过程不宜超过2min 。

4、样品中可能有其他杂质也能还原染料,但速度较抗坏血酸慢,所以滴定以15s 粉红色不褪色为终点。

5、若滤液颜色深,终点不易辨别,可用白陶土脱色后再滴定,但应选择脱色力强而对抗坏血酸无损失的白陶土。有的资料介绍用试样滤液来滴定染料溶液至红色为终点(此种方法标定染料时也应用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滴定燃料液)。

6、分析新鲜果蔬时,用1%草酸不能使酶失去活力,不能稳定抗坏血酸,故用2%草酸。

7、2,6-二氯靛酚钠溶液可置于冰箱中保存,但需定期标定,以保证溶液的准确性。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二、原理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 一、目的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原理 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比双缩脲法高100 倍,定量范围为5~100μg 蛋白质。Folin 试剂显色反应由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引起,因此样品中若含有酚类、柠檬酸和巯基化合物均有干扰作用。此外,不同蛋白质因酪氨酸、色氨酸含量不同而使显色强度稍有不同。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下胚轴(也可用其它材料如面粉)

2.仪器 (1)722 型(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 (2)4 000r/min 的离心机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50mL) (5)量筒 (6)移液管(0.5mL、1mL、5mL) 3.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0. 5mol/L NaOH (2) 试剂甲: (A)称取10g Na2CO3,2g NaOH 和0.25g 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B)称取0.5g CuSO4·5H2O,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次使用前将(A)液50 份与(B)液1 份,即为试剂甲,其有效期为1d,过期失效。 (3)试剂乙: 在1.5L 容积的磨口回流器中加入100g 钨酸钠(Na2WO4·2H2O)和700mL 蒸馏水,再加50mL 85 %磷酸和100mL 浓盐酸充分混匀,接上回流冷凝管,以小火回流10h。回流结束后,加入150g 硫酸锂和50mL 蒸馏水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二、原理Folin-酚试 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 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 一、目的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原理 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比双缩脲法高100 倍,定量范围为5~100μg 蛋白质。Folin 试剂显色反应由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引起,因此样品中若含有酚类、柠檬酸和巯基化合物均有干扰作用。此外,不同蛋白质因酪氨酸、色氨酸含量不同而使显色强度稍有不同。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下胚轴(也可用其它材料如面粉) 2.仪器 (1)722 型(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 (2)4 000r/min 的离心机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50mL) (5)量筒 (6)移液管(0.5mL、1mL、5mL) 3.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0. 5mol/L NaOH (2) 试剂甲: (A)称取10g Na2CO3,2g NaOH 和0.25g 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B)称取0.5g CuSO4·5H2O,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次使用前将(A)液50 份与(B)液1 份,即为试剂甲,其有效期为1d,过期失效。 (3)试剂乙: 在1.5L 容积的磨口回流器中加入100g 钨酸钠(Na2WO4·2H2O)和700mL 蒸馏水,再加50mL 85 %磷酸和100mL 浓盐酸充分混匀,接上回流冷凝管,以小火回流10h。回流结束后,加入150g 硫酸锂和50mL 蒸馏水及数滴液体溴,开口继续沸腾15min,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后溶液呈黄色(倘若仍呈绿色,再滴加数滴液体溴,继续沸腾15min)。然后稀释至1L,过滤,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保存,使用前大约加水1 倍,使最终浓度相当于1mol/L。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的制作 (1)配制标准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0.0250g 结晶牛血清白蛋白,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转入100mL 容量瓶中,烧杯内的残液用少量蒸馏水冲洗数次,冲洗液一并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则配成250μg/mL 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邬旭然 实验小组: 12组 班级:应101-2 小组成员:李恒国 201055501244 张明军 201055501243 冯亚雪 201055501242 1.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5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定义以及快速检测的意义所在。 2.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状以及在当代食品速测的必要性。 3.明确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安全标准。 4.学会几种快速检测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5.掌握NaOH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快速检测原理: (1)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原理: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迅速与本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越深,表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与标准品比较,可以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半定量结果。 (2)碘盐快速检测原理:碘遇淀粉呈蓝色,颜色深浅与碘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碘含量。 (3)食醋总酸速测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 (4)乳品蛋白质速测原理:蛋白质具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具有双缩脲反应现象,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食醋中酸的总含量的半微量检测原理 (1) NaOH溶液的标定 因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 ,其纯度、浓度均不定。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 溶液,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标定出准确浓度。本次实验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 反应方程: KHC 8H 4 O 4 +NaOH=KNaC 8 H 4 O 4 +H 2 O 滴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故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1mol KHC 8H 4 O 4 ~~1mol NaOH ∴c(NaOH)*V(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 ∴c(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V(NaOH) 也可用草酸来标定NaOH: H 2C 2 O 4 +2NaOH=Na 2 C 2 O 4 +2H 2 O (2).总酸含量测定,利用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的反应,已知碱的体积与浓度,酸的体积,计算得到酸的总量。 反应方程式: H++ OH- == H 2 O

1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第二组-2014

二〇一四年四月

嗅觉辨别试验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原理: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嗅觉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不是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影响 目的:本实验可作为候选评价员的初选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会不同的嗅觉辨别技术。 二、实验材料 (1)标准香精样品,如柠檬、苹果、茉莉、玫瑰、菠萝、草莓、香蕉、水蜜桃、甜橙、香草、奶油等;溶剂:乙酸乙酯、乙醇、水。 (2)检验容器:具塞棕色玻璃小瓶、脱脂棉、吸管、辨香纸、保鲜膜。 三、实验步骤 A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将棕色瓶洗净贴上标签,液体试剂用棉花沾取适量放入棕色瓶中,固体试剂用药匙取适量倒入棕色瓶中,盖好瓶盖,防止气味流失或串味。评价员将瓶打开,闭上嘴,用手轻轻扇几下,用鼻子吸嗅蒸气,以识别气味样品。一旦确定之后,立即盖上瓶盖,记录数据。 B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乙醇)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不超过10mm,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在嗅条距底端5~10 mm之间作一标记,并在嗅条顶端写上对应样品编号,将嗅条伸入对应样品瓶中,迅速蘸湿至标记处,立即盖上瓶盖。嗅条拿出来后让溶剂自由挥发几秒钟后,将嗅条距离鼻子几厘米轻轻挥动,通过吸嗅来评价气味。嗅条应不得接触嘴或皮肤。 C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蒸馏水)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每瓶装20-30mL,液面不超过试剂瓶高度的1/3,用保鲜膜封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穿塑料薄膜,然后用嘴含住吸管,吸入试剂瓶中液面上方的气体后,经鼻腔用力呼出。注意吸管不要接触液面。判别味道并记录相关数据。 D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装入品尝杯中,每杯约30mL,用保鲜膜封好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破样品杯的保鲜膜,喝一口溶液,吞咽溶液,在呼气过程中评价气味,并记录数据。 配偶试验:按照“嗅技术训练”中A系列样品的准备方法制备5种不同气味样品各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学号姓名 实验三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一、实验原理 果汁具有酸性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游离态的酸以及酸式盐存在的数量。总酸度包括未解离酸的浓度和已解离酸的浓度。酸的浓度以摩尔浓度表示时,称为总酸度。含量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西红柿、苹果、果汁等 (二)仪器:碱式滴定管(2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10mL)、烧杯(100mL)、研钵或组织捣碎机、100ml量筒(量酒精)、1%酚酞指示剂、胶头滴管/滴瓶、容量瓶(1000mL)、布氏漏斗+滤纸、天平、三角烧瓶、洗瓶、活性炭(脱色)、和板、蒸馏水。 (三)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钠:称4.0g氢氧化钠定容至1000mL,然后用0.1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若浓度太高可酌情稀释。 2).1%酚酞指示剂:称1.0g酚酞,加入100mL50%的乙醇溶解。 三、操作步骤 1)0.1mol/L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将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干燥的称量瓶内,于105-110℃烘至恒重,用减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6000克,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0 mL无CO2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加酚酞指示剂2-3滴,用欲标定的0.1mol/L NaOH溶液滴定,直到溶液呈粉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2)样品的处理与测定: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0g(或吸10.0mL样品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滤纸过滤,准确吸取滤液20mL放入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酚酞2滴,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滴定至初显粉色在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氢氧化钠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 式中:V——样品稀释总体积(mL)V1——滴定时取样液体积V2——消耗氢氧化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品质评价 —描述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的各个感官特性,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在本实验中,把人当做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两种品牌的薯条或薯片 2.器具:一次性纸杯,托盘,纸巾,笔 四、方法步骤 1.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 标度A(数字); 2.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 3.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 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5.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 5.数据处理 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 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 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 结果报告形式:用QDA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 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描述检验实验结果报告 1.实验内容 (1).涉及的问题

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的总体品质分析及品质差异。 (2).检验技术 采用独立评价。 (3). 制备样品的方法: 将纸盘按顺序编号,再用A5纸裁好分界纸条,需要对称一折突出立体效果,放在纸盘的正中央,按照样品制备表,将对应纸盘左右写下两种薯条/片样品的编号,再按编号将两种样品放在托盘两侧内,呈递时一定要将编号正对评价员面前; (4).是否使用了对照物:无 (5).检验条件: A.评价员(初级)人数:44人二组 B.特性特征的目录与定义: 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评价表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练习模型制作,熟悉建筑模型材料的种类、特性,学会使用钢尺、美工刀等模型制作工具,基本掌握模型的制作技法。为将来在箭镞设计课程中使用模型推敲方案打下基础。要求根据课程设计命题,结合自身设计概念制作模型,可以有一定的取舍,不能有大的错误,制作认真仔细,整体模型干净利落。最后完成得模型要求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体块表现清楚,有自己的风格。 2、实验方案: 结合课程设计的进度,在一草方案后制作工作模型,用于推敲建筑环境、建筑体量、材料、色彩等方面要素,学习以制作模型的形式激发创作灵感、推进方案设计。在基本明确建筑设计方案后进行模型制作设计,选用卡纸、PVC板等作为主材,适用选用色纸、瓦楞纸、型材等作为辅材,利用钢尺、美工刀、模型胶等工具制作建筑模型呈现设计方案。 3、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 听取了专业老师的意见后,我使用了pvc板(厚度为2cm)和kt板作为这次作业的模型主要材料。Pvc板作为主模型的材料,因为其比较结实,不容易被破坏,而且表面平滑,外观看起来十分规整。而kt板则作为模型底座的材料,在kt板上容易插入模型花和粘贴模型人,但是kt板不能与502胶水接触,其会被腐蚀。所以在制作模型时,对于底座的粘合,我使用的是u胶,而pvc板的粘合我会根据需要,使用u胶和502胶水。这次制作模型需要用到的工具中,有手术刀,ut刀,直尺、90度尺、切割板u胶、502胶水等。 考虑到这次制作的模型是塑料模型,因此所需用到的工具比较少。而这次制作模型的手法,鉴于我是大一新生,在经济和知识掌握程度的限制上,我是手工制作模型的。在制作模型时,有直接粘合、镶嵌粘合和穿插的步骤。在制作模型时,我曾经遇到因为粘合位置特殊的原因,很难把两块pvc板粘合在一起或者由于柱子太长,不能轻易与pvc板粘合的问题。一开始我是使用u胶粘合的,但后来发现,原来在一些地方,可以用502胶水作粘合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502胶水前,应该确认是否这样粘合,一旦粘合错了,分离工作会很难,而且强制分离会破坏pvc板。另外,在制作模型是,我会发现自己设计的建筑,有些地方做起模型来,会有比较大的难度,会花比较多的时间,于是自己会在考虑是否应该对原来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而如何修改,这又是需要慢慢去思考的,因此,在做模型的时候会发现不少的对设计有用或使你感到困惑的东西。在数据处理方面,我认为做模型对数据的处理十分有用,因为当你把设计从二维转化为三维时,你会发现,你所定的数据不适合人体的模度,对于整个场地的迎合十分不适合。当然,在处理数据时,一些建筑规范是不能忽略的,你的数据可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因此,在数据处理是,要遵守人体的模度、整个场地的迎合和建筑规范来进行。另外,在处理数据时,我一般时先定大范围的数据,在处理小地方的数据的。可能两方面一起处理会比较好,这我会更加留意这一点。而在数据的整理时,对于复杂的数据,我通常是结合场地的情况稍作调整,当你做出一个模型时,1:20或更大的比例模型用于观察这建筑是否适合人的模度,1:100或更小的比例模型用于观察这建筑是否迎合整理环境的。我制作了1:100和1:50的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定出了我的模型方案。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报告

流化床干燥实验报告 姓名:张萌学号:5602111001 班级:食品卓越111班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压干燥设备的基本流程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测定干燥速度曲线的方法。 3. 掌握根据实验干燥曲线求取干燥速率曲线以及恒速阶段干燥速 率、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的实验分析方法。 二、基本原理 1.干燥速率:单位干燥面积(提供湿分汽化的面积)、单位时间内所除去的湿分质量。 2.干燥速率的测定方法:利用床层的压降来测定干燥过程的失水量。需要用到的公式有: 物料中瞬间含水率X i=(△p-△p e)/△p e 式中:△p-时刻τ时床层的压差; 计算出每一时刻的瞬间含水率X i,然后将X i对干燥时间iτ作图,即为干燥曲线。 3.干燥过程分析: (1)物料预热阶段 (2)恒速干燥阶段 (3)降速干燥阶段。 非常潮湿的物料因其表面有液态水存在,当它置于恒定干燥条件下,则其温度近似等于热风的湿球温度tw ,到达此温度前的阶段称为

(1)阶段。在随后的第二阶段中,由于表面存有液态水,物料温度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tw,传入的热量只用来蒸发物料表面水分,在第(2)阶段中含水率X随时间成比例减少,因此其干燥速率不变,亦即为恒速干燥阶段。在第(3)阶段中,物料表面已无液态水存在,亦即若水分由物料内部的扩散慢于物料表面的蒸发,则物料表面将变干,其温度开始上升,传入的热量因此而减少,且传入的热量部分消耗于加热物料,因此干燥速率很快降低,最后达到平衡含水率而终止。(2)和(3)交点处的含水率称为临界含水率用X0表示。对于第(2)(3)阶段很长的物料,第(1)阶段可忽略,温度低时,或根据物料特性亦可无第二阶段。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 1.主要设备及仪器 (1)鼓风机:BYF7122,370W; (2)电加热器:额定功率2.0KW; (3)干燥室:Φ100mm×750mm; (4)干燥物料:耐水硅胶; (5)床层压差:Sp0014型压差传感器,或U形压差计。 2.实验装置

感官实验报告 感官科学

感官描述词的评价 实验目的 1、培训评价员,使其能对产品进行定量分析,即能从强度和程度上对其进行说明或标明。 2、整理描绘词汇并评价产品 实验原理 感官描述分析是三大类感官评价方法之一,需要我们所有的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面参与,对食品的各项感觉因素(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区别和描述。定性是描述产品的感官特性,如外观、气味、风味、口感、质地等。定量是测定感官特性的强弱程度。以数值表示每一描述词的强度,选择合适的描述词表达组分,充分理解被喜欢描述词的含义。 实验材料 一次性纸杯以及主要食品名称及来源(见表1) 样品名称来源可可脂含量 样品1 好时(牛奶巧克力)好时食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 司 ≥18% 样品2 乐天(黑巧克力)乐天(上海)食品有限公司≥30%样品3 金帝(醇浓黑巧克力)中粮金帝食品(深圳)有限公司≥29%样品4 MM豆(牛奶巧克力豆)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样品5 德芙(香浓黑巧克力)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38%样品6 麦丽素(牛奶巧克力)江苏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样品7 怡口莲(巧克力味夹心太 妃糖) 吉百利(中国)食品有限公司 表1食品名称及来源 测试对象主要是食工1001的学生主要信息见表2 N 平均年龄标准差 男 6 20.67 0.943 女20 20.55 0.686 合计26 20.58 0.758 表2测试对象的分布情况 实验准备 将7种巧克力分成35份,同时准备35份饮料备用,巧克力太腻时漱口。实验过程

同学开始品尝样品,在对每个样品品尝时,用数字将感觉到的相关的食品描绘词汇的强度表现出来,并填写到表中的相应位置。 实验数据记录 表3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26 26 26 26 3 26 26 26 19 样品2 25 26 23 26 7 26 26 26 23 样品3 26 26 25 26 7 26 26 26 20 样品4 9 26 18 26 6 25 23 24 13 样品5 26 26 26 26 8 26 26 26 23 样品6 26 26 24 26 4 22 25 23 10 样品7 26 22 18 26 1 20 24 23 4 合计164 178 160 182 36 171 176 174 112 表4 实际所得强度 棕褐色有光 泽 可可 香 甜味酸味细腻 醇厚 感 滑润 感 苦 样品1 87 63 88 101 4 94 90 89 34 样品2 113 97 56 78 12 90 95 88 60 样品3 96 79 59 90 10 83 71 84 39 样品4 22 78 33 106 7 46 45 51 16 样品5 119 88 91 71 11 105 108 104 71 样品6 78 82 49 103 5 36 45 40 10 样品7 42 44 28 106 1 43 60 50 5 合计557 531 404 655 50 497 514 506 235 实验数据处理 实际所述及的次数图

食品安全研究性课题.doc

食品安全研究 课题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之前提。而最近接二连三爆出的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搀有苏丹红的咸鸭蛋,含有孔雀绿的多宝鱼,加农药的金华火腿,三鹿奶粉事件等着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却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 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问题。 为加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同学之间建立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近几年来的食品危害做了总结,同时给大家提了几项建议。 人员: 活动安排: 具体分工: 报告: 城市食品问题起先表现为假冒伪劣,这个毒瘤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那时起,国内在食品、饮料生产中使用被视为食品工业灵魂的人工色素、化学添加剂的现象开始变得相当普遍。《食品化学》中,便根据当时国内的食品工业实际,辟有专章专节介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食品着色剂”、“国外使用的食品着色剂”和10多种常用食品添加剂。 然而食品学科研究真正被重视,是在“十五”计划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在1998年成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2003年国内又成立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研究投入由此得以迅速增加,一些原本没有食品化学学科的院校也迅速开设了相关专业,申请研究经费。高校食品专业成了热门专业。在完成编写《食品化学》教材后,王璋等专家还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了《食品化学实验》。 相对应的是,食品化学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得到运用。据江南大学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仅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便有“100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其中的“大米增香剂”,便是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姚惠源教授的重要科研成果,最初是从云南的一种名为“糯米香草”的植物中发现,目前已研制出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实验报告称,大米增香剂“在医科大学进行的动物试验表明其安全无害,加入普通无香大米中可明显增加米香,特别是能改善陈米的米香味”。 但随着国内食品化学研究的深入,成果不断出新,食品安全问题在“十五”计划及以后时间,也变得相当突出和严峻。“毒猪肉”、“毒鱿鱼”、“毒粉丝”、“毒酱油”、“毒大米”,这些添加进化学物质和被化学品污染的食品,不断在居民的餐桌上出现,并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直到目前发生令全球震惊的奶粉中掺杂三聚氰胺的事件。一位专家称,许多“毒食”,都是别有用心地利用了食品化学的研究成果,其中不排除有科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内容

实验一阈值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三种基本味酸、甜、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掌握标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三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三种基本味的识别;基本味觉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标度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每位学生品尝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人的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氯化钠、柠檬酸、蔗糖; (2)样品制备 储备液:蔗糖32g/L、氯化钠3g/L、柠檬酸0.5g/L,分别配制各种溶液,于室温下保存; 样品液:三种基本味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蔗糖0.4、0.8、1.6g/100mL;氯化钠0.08、0.16、0.32g/100mL;柠檬酸0.02、0.04、0.08g/100mL。 (3)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1-1与表1-2中。 表1-1 味觉测定 姓名地点 样品编号未知样酸味咸味甜味

表1-2 阈值测定 姓名地点未知甜味酸味咸味样品编号 记录 注:○无味;×察觉阈;××识别阈; ×××识别不同浓度,随识别浓度递增,增加×数。 五、思考题 1.实验环境对品评实验有何种影响? 2.影响个人嗅觉和味觉的因素有哪些?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评价员不要相互商量评价结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二感官差别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方法,熟悉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制定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比较所给定三个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的甜度,并排序; 3.使用标度,估定三个样品的甜度; 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每个人分别记录品尝结果,将样品按照甜度强度排列顺序;按照12人/组分组,统计各组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2)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2-1与表2-2中。 表2-1 三种饼干甜度评定 姓名班级学号 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样品编号783 931 657 甜度顺序 估定甜度

气味感官评价实验报告格式

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差别成对比较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成对比较检验法。通过嗅觉实验辨别两种香料是否存在差异,并判断差异强弱,进而了解成对比较检验法的概念、原理,初步掌握成对比较检验的方法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感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行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并非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的影响。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香料A、香料B 2.器具:托盘、笔 四、方法步骤 1.评价组长按成对比较检验法做好“成对比较检验问答表”。 2.两种样品以随机的三位数编号,呈递给评价员。 3.评价员得到一组两个样品,独立品评,并填好问卷表。 4.实验结果统计及数据处理 五、实验结果报告 1.检验内容 判定两组样品色泽、气味是否存在差异 2.样品描述 A组样品,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B组样品,包装内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3.检验次数与评价员级别:126、初级评价员 4.检验技术:允许回答“无差异”,双边检验 5.检验结果: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有效票63,有差异61,无差异2 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有效票61 “很大”17,“比较大”35 ,“不大”9 6.结果统计解释: 检验负责人选择5%显著水平(即a≤0.05),并采取双边检验法。 在完成实验后,统计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显示,63张有效票,其中61人选择有差异,2人选择无差异。根据双边检验表可知,当答案数为63时,显著水平所需每个样品答案最少数为39,由61>39可得出结论两种样品气味有差异。.统计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显示,61张有效票,其中17人选择“很大”,35人选择“比较大”,9人选择“不大”,超过半数认为差异比较大。综上所述,两种样品之间气味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豆奶制作实验报告

豆奶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豆奶加工原理及其工艺流程,了解豆奶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豆腥味、稳定性差易油脂上浮或沉淀等。 二、实验原理:豆奶是一种蛋白类饮料,是由于磷脂的乳化使得豆中的蛋白和脂肪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豆奶生产是利用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特性。经过变性后的大豆蛋白质分子疏水性集团大量暴露于分子表面,分子表面的亲水性集团相对减少,水溶性降低。这种变性的大豆蛋白质、磷脂及油脂的混合体系,经过均质处理,互相之间发生作用,形成二元及三元缔合体,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即为豆乳。 三、实验材料:磨浆机、锅、瓶子、杀菌锅、电磁炉、勺子、封盖机、盖子、均质机 四、实验材料:大豆、糖、奶粉 五、实验方法: 大豆→清洗→浸泡→去皮(湿豆600g)→磨浆(1-1.5kg水,80度)→过滤→加热调配(85度下,使用纱布,5%白糖,0.2%奶粉)→均质(压力200-250kp/cm2,略,机器坏)→装瓶密封→杀菌(121度、15-20min、每组杀一瓶,感官及理化指标测定)→冷却→成品 六、工艺要点 1、浸泡:95℃水浸泡3~5min; 2、去皮:本实验采用湿法手工去皮,将浸泡好的黄豆外软化的皮去除,可减少土壤中带来的耐热菌,改善豆奶风味,限制起泡性,缩短脂肪氧化酶钝化的时间,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在贮存中的热变性,防止非酶褐变,赋予豆奶产品以良好的色泽。 3、磨浆:将去皮完的黄豆放到磨浆机中进行磨浆,分出渣和汁,磨浆要求磨得细,同时要加入80℃的水进行磨浆。研磨时水:豆=4:1。 4、调配:配方中加入0.2%的奶粉、5%的白砂糖,加入各种配料保证充分混合达到规定浓度。 5、均质:为防止成品发生乳相分离,脂肪上浮,蛋白质沉淀的现象,改善豆奶口感,

味觉感官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味识别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四种基本味酸、甜、苦、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学会感官评价 实验的准备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四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四种基本味的识 别;基本味觉察阈的测定等。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实验场所:感官评价实验室 仪器:玻璃仪器 试剂:纯净水、氯化钠、盐酸、蔗糖、咖啡碱。 4.实验步骤 (1)实验方案的制定 (2)不同浓度基本味成分浓度的配制,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3)样品编号及制定主控表和评分表; (4)样品品尝; (5)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教学方式 采用老师指导,从实验准备到品尝评价全部有学生自己完成。由于感官评价的特殊性,具体实验时每班分为两组,两组交叉准备实验样品

并组织另外一组进行品尝。 6.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合理、样品制备过程认真、结果准确,实验的结果分析方法准确合理。 7.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对每组的品尝结果进行统计;每个学生对统计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二差别检验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差别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案的内容及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制备方法、结果的统计及分析方法。 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差别检验实验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准备;实验的组织及品尝;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实验场所:感官评价实验室 仪器:低温贮藏设备、保温设备等。

食品感官分析

食品感官分析 第一章概述 1.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3.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4.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5. 食品感官分析的适用范围:食品的评比、消费者的择食、开发新产品。 第二章感觉的基础 1. 感觉是生物(包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能,是外部世界通过机械能、辐射能或化学刺激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后,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印象和(或)反应。 2. 感官通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①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②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③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④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⑤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3. 感觉阈值是指刚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各种感觉的感觉阈分为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4. 绝对阈: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值。 5. 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或者是最小可察觉差别水平( JND)。 6. 影响感觉的因素: 1) 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现象、阻碍现象。 2) 温度对感觉的影响: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25?30)C 的范围内。 3) 年龄与生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阈值都在升高,敏感程度下降,对食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变 化。另外,人的生理周期对事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敏感度。 7. 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当一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该感官就会产生疲劳现象。 第三章食品感官分析的环境条件 1.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应达到的要求: I 一般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交通便利的地区,周围不应有外来气味或噪声。 II 功能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III 试验区内的环境要求:这里专指试验区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室温、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程度。(1) 试验区内的微气候:①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眩右。②换气 速度: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③空气的纯净度:检验区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 (2) 光线和照明: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 ,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 (3) 颜色:检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应为中性色,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 噪声:检验期间应控制噪声,推荐使用防噪声装置。 2.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中隔挡的数目一般为5?10个,但不得少于3个。 3. 样品制备的要求: (1) 均一性:所谓均一性就是指所制备的样品的各项特性均应完全一致,包括每份样品的量、颜色、外观、形态、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姓名: 学号:201230600311 指导老师:吴青 2014年11月16日

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得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实验2用3点检验法得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3用排序检验法显示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实验4又F检验得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实验5由t检验得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味觉敏感度,阀值,3点检验法,牛奶,排序检验法,酸奶,牛奶巧克力,消费者检验,干红葡萄酒,定量描述分析 正文: 1. 前言: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和商标和包装设计。食品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有区别检验,描述分析和偏好型检验。其中区别检验又分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和三角检验法等,而常用描述分析方法有风味剖面法,质构剖面法和定量描述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味觉敏感度实验 2.1.1实验目的 (1)检验感官评价员的察觉阀,识别阀以判断他们的味觉灵敏度。 (2)检验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1.2实验步骤 (1)味觉灵敏度测试 评价员从左到右品尝代表四种基本味溶液(四排),强溶液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2009级《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学生: 学号: 班级编号: 二○一一年十二月

溶解氧(O2,mg/L)=M*V?(32÷4)?1000 100 式中,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32——O2的摩尔质量(g·mol-1) 4——O2与Na2S2O3的换算系数。 七、注意事项 1、水中溶解氧应在中性条件下测定,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NaOH或 H2SO4溶液调节至中性后再测。 2、水样中含游离氯大于0.1mg/L时,应先加入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除去。 硫代硫酸钠应定量加入,确定方法如下:250mL的碘量瓶装满水样,加入3mol/L硫 酸5mL和1g碘化钾,摇匀,此时有碘析出,吸取100.00mL该溶液于另一个250mL碘量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淀粉溶液1.0mL,再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相当于去除游离氯的用量)。于另一瓶待测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以消除游离氯的影响,然后按照测定步骤测定溶解氧。 3、水样采集后,应立即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固定溶解氧;当水样含有藻类、悬浮物、氧化还原性物质,必须进行预处理。 4、加液时,移液管尖嘴应插入液面以下。 5、平行做2~3份水样。 八、思考题 1、采集水样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采样后,应如何固定水样? 3、当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时,会产生什么干扰?可如何消除? 4、如何消除水样中Fe3+的干扰? 5、分析溶解氧的测定过程中那些操作可能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如何避免?

九、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令狐采学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 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 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二、填空题: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