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_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_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_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第28卷第4期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 Vol128,No.4 2007年8月TSIN GHUA J OURNAL OF EDUCA TION A ug.2007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郑 鸣 朱怀镇

(厦门大学 金融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摘 要:本文采用中国1999-2005年间31个省市高等教育的面板数据,就各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关系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高校扩招以来,超过一半地区的高校对当地经济发展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推动

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当地经济发展。这说明扩招这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并没有带来区域经济的全

面增长,而是因地而异,同时也说明高校在改革过程中,过于注重高校规模扩张,忽视了高校的内涵建设。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07)04-0076-06

一、研究背景

自舒尔茨等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以来,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舒尔茨发现美国战后农业生产的增长中有80%主要是由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所引起的。①加西亚等人用美国48个州的超过14年的数据来估计由公共财政提供的教育的弹性系数,发现教育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②但上述文献没有单独分析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桑德斯通过对美国50个州的高等教育与州GDP的研究,发现不能得出高等教育支出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可靠结论,而且声誉好的大学的存在和当地经济发展也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是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了高等教育支出的扩大。③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情况,诸多学者就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探索。汤敏提出,若以每年增加25%-30%的速度,在3年内使中国高等学校的招生量增加1倍,可拉动近1000亿元的投资与最终消费,对GN P的贡献每年也可达0.5个百分点以上。④丁小浩、陈良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1999年高校扩招的产出乘数、对相应部门的最终需求的影响和高校新增基建所带动的各部门总产出,发现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影响。但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推进,高等教

收稿日期:2007-06-07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高校资金风险预警及控制研究”

作者简介:郑鸣,福建福州人,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朱怀镇,江西吉安人,厦门大学金融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机构与风险管理.

①Schultz,Theodore W,“The Reckoning of Education as Human Capital,”J 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 y S u p plement10

(1962).

②G arcia-Mila and Teresa and Therese J.Mcguire,“The contribution of publicly provided inputs to states’economies,”

Regional Science and U rban Economics34(1992).

③Jon Sanders,“Does Spe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Drive Economic Growth?20Years of Evidence Reviewed,”Gol d2

w ater I nstitute Policy Re port5(2003).

④汤敏.教育启动消费呼之欲出[N].经济学消息报,1999-02-19.

育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并不显著。①崔玉平②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并把计算结果同西方六国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我国的高等教育贡献率非常低。胡永远和刘智勇③在构建三变量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1996-2001年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平均值分别为1.47%、1.17%、0.68%。而解垩则以1999-2003年为样本期,在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劳动力、资本存量、在校大学生占劳动力的比重和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我国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0.13%。④崔玉平、李晓文研究了江苏省高校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效

应,发现这种效应并不显著。

⑤从既有的研究看,当前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表现为如下特点。一是大部分研究的样本区间从1999年以前开始,横跨我国高校扩招这一体制改革点,无法保证研究样本的结构一致性;二是在选取指标上没有考虑高校质量差异的特点,笼统地用受教育年限作为度量指标只能反映数量上的作用;三是缺乏专门针对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研究。

二、理论模型、数据和样本

关于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主要是以生产函数为基础,并先后出现了运用不同的外生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也有学者借用费德两部门模型来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鉴于我们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探讨实施扩招后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上述研究角度都难以有效刻画这一问题因此我们主要基于卡塞拉的经济增长模型⑥,并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对模型进行修改。

卡塞拉在解释不同国家间收入的差距时,采用引进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函数,模型如下:

Y =A K a (L h )1-α (1)

其中K 是物质资本,L 是劳动人数,h 是人力资本;

Y/L =A (K/L )αh 1-α(2)

令y =Y/L ,k =K/L ;则y =A k αh 1-α

(3)其中h =e (s ),

(s )=0.134s ,………………………………………若s ≤4

0.13434+0.101(s -4),…………………若4

0.13434+0.10134+0.068(s -8),……若s >8

s 是受教育的平均年限,考虑到人力资本质量的差异性,人力资本的度量采取式子

h =A h e (s )(4)其中A h 是变量。

为了度量学校质量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构造方程式:

A h =p p m m k k h h h t ,(5)

其中p 代表师生比例,m 代表生均教学材料数量,k h 是生均建筑数量,h t 是教师的人力资本。

鉴于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在卡塞拉模型的基础上做一个改进。通过?

77?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①②③④⑤⑥丁小浩,陈良 .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对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影响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 ].教育与经济,2001,(1).

胡永远,刘智勇.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4,(9).

解垩.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

崔玉平,李晓文.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J ].教育与经济,2006,(3).

Francesco Caselli ,A ccounting f or Cross -Count ry I ncome Di f f erences ,H andbook of Economic Grow th 2005.

上面的模型,我们可以得到y =A k α(p p m m k k h h h t e (s ))1-α (6)

对上述方程两边取对数得到

l n y =l n A +αl n k +(1-α)( p l n p + m l n m + k l n k h + h l n h t + (s ))(7)

我们这里假设e (s )是一个常数,得出l n y =c +αl n k +βl n p +δl n m +γl n k h +φl n h t (8)

因此,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为l n g d p =c +αl n k +βl n p +δl n e +φl n h

(9)模型的被解释变量是g d p ,即人均GD P (GD P/L );解释变量分别为k 、p 、e 、h ,其中k 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k =K/L );p 为师生比,p 中的教师数只指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不包括外聘教师数,这一点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生师比的统计口径略有不同;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我们用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固定支出e (由房屋建筑物和专用设备的年末总值构成)作为m 和k h 的替代指标。同理,我们用h (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来反映普通高等学校教师的人力资本。从理论上或实际来看,这种替代是可行的,一般来说,高校教师人力资本高,那么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就相对越强。

根据理论分析,我们对上述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以下假设:第一,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人均GD P 成正比;第二,师生比与人均GD P 成正比;第三,生均固定支出与人均GD P 成正比;第四,师均科研经费与人均GD P 成正比。

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为了有效度量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样本区间从1999年到2005年,所有的数据均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

三、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鉴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的时间序列比较短,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很大,单纯地用截面数据或时序数据都难以有效度量我国各地区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我们采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研究。

面板数据模型是一类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变量间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的计量经济模型。模型能够同时反映研究对象在时间和截面单元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及不同时间、不同单元的特性。一般的面板数据模型可表示为

y it =αit +β’it X it +υit

i =1…N ;t =1…T (10)假定时间序列参数奇性,即参数满足时间一致性,则模型(10)可写为

y it =αi +β’i X it +υit (11)

在参数不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截距和斜率参数又有以下两种假设:

H 1:回归斜率系数相同但截距不同,即β1=β2=…=βN ,模型为

y it =αi +β’X it +υit (12)

H 2:回归斜率系数和截距都相同,即α1=α2=…=αN ,β1=β2=…=βN ,模型为y it =α+β’

X it +υit (13)因为利用这三种模型分别得出的结果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在具体选取哪种模型做回归模型时,要对上述三个模型做个基于F 统计量的比较。

F 2=(S 3-S 1)/[(N -1)(K +1)]S 1/[N (T -K -1)] F 1=(S 2-S 1)/[(N -1)K]S 1/[N (T -K -1)]

N 为截面数;T 为时序数;K 为解释变量个数;S 1、S 2、S 3分别为模型(11)、

(12)、(13)的残差平方和。?

87?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在零假设下,统计量F 2、F 1服从特定自由度的F 分布。如果F 2大于(或等于)某置信度(多数为95%)下的同分布临界值,则拒绝H 2,应继续检验;反之,利用系数和截距都不变模型拟合样本。如果F 1大于(或等于)某置信度(多数为95%)下的同分布临界值,则拒绝H 1,应该用变系数模型进行回归;反之,用变截距模型拟合。

分别运用模型(11)、(12)、(13)进行回归,得到的残差平方和依次为0.057、0.651、6.985,并代入F 1、

F 2中,得出F 2=2.69>F[120,31],F 1=25.12>F[150,31],所以在本研究中采用变系数模型。结合上文分析,我们构造出高等教育规模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并采用这一模型进行回归,模型如下:

l n g d p it =c i +αi l n k it +βi l n p it +δi l n e it +φi l n h it +μit

(14)其中i =1…31;t =1…7。

根据贾奇判断,本研究中的截面数很大,而时序数较小,而且样本中的截面单元不是从一个较大的样本中随机抽取,则固定效应模型是合适的。事实上,我们这里仅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论。因此下面的研究不进行豪斯曼检验而是直接采取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本文用来进行回归分析的面板数据模型是变系数的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1。

总体来看,应用变系数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得出的结果比较好,拟合优度较高,不存在异方差现象,回归方程总体上比较显著。

从回归结果可知,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中,高校师生比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或呈负面影响的有15个,高校生均固定支出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或呈负面影响的有18个,而反映高校教师水平的师均科研经费也有16个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不显著或负面的影响。另外,在我们分析的生产函数中,除了辽宁、江苏和湖北三省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他省都比较显著,而且呈现我们预期的正向作用,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仍然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

从师生比影响显著且正向的其余16个地区的情况看,不同地区的师生比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的差异很大,一个百分点的师生比增加会导致4133个百分点的区域GDP 的最大增加,而最小的只能带动0110个百分点的区域经济增长。一般来说,师生比是衡量高校办学效益最直观最简便的评价指标。然而从1999年到2004年,我国各地区高校师生比急剧下降,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师资补充跟不上,缺额较大,说明我国高校在此番改革过程中并没有有效提高办学效益。部分高校为了满足教育部的评估要求,不进行素质甄别就引进教师,这一点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对于师生比能对区域经济产生积极影响的地区,要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而对于师生比不起作用或起负向影响的高校,要注重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裁汰冗员,同时控制招生规模,以防因招生规模过大而导致高校教学条件不足,高校管理效率低下。

就生均固定支出影响显著的13个地区而言,影响系数最大的是0.89,最小的是0.04。根据前述理论假设,生均固定支出应该和人均GDP 正向相关,即生均固定支出越高,则反映了该校教学条件比较好,也有助于高校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然而自扩招以来,绝大部分高校都在扩大校园规模上大做文章,并没有给予办学质量更多的关注。如很多高校为扩大校园规模,设置多个分校区,这一方面加大了高校日常的运行成本,也不利于学校资源的有效配置。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公共投入,但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相比还远远不足,企业赞助和社会捐赠的规模较小且不稳定,高校只有运用银行贷款和自身创造的收入进行校园建设。资金的有限、需求的无限和高校领导政绩的需要,导致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而用于高校教学研究的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支出非常匮乏。如2003年的生均固定支出构成中,除了几个高校比较集聚和发达的地区外,其他地区的生均固定支出中,房屋和建筑物基本上是专用设备的两倍以上。从生均图书量来看,除了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外,其余地区也都远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生均80册的要求。所以高校应该从资金的配置效率

?

97?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优化资金的使用结构。透过对教师师均科研经费影响显著的15个地区的分析,我们发现影响最大的弹性系数是2.44,最小的是0.03。从中不难看出,师均科研经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地区差异最大,达到81倍。而反映高校教师水平的师均科研经费也有16个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不显著或负面的影响。这说明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存在事前积极争取,事后滥用的现象。近几年我国高校的教师科研经费不断攀升,在有限的资金池中,必将减少其他领域的资金投入,而我国教师科研经费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还很低。综合起来,在有些地区,教师科研经费与当地经济发展呈负向关系也就在情理当中。

四、结论

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全国只有一半的地区从中获益,而另一半的地

?0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区则受到高校扩招的负面影响。其中,经济发展受到高校扩招负面影响的地区大部分是欠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欠发达地区高校的质量总体上不高,吸收学生的能力要弱于发达地区。为了维持自身发展,这些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基本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建造“花园式”校园,忽视了学校教学科研的质量管理。

高校吸纳资金的巨额化和高校资金使用的非效率化,已经给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受教育推动经济发展及高校软预算约束等观点的影响,高校在公共教育投入不足和自身造血功能薄弱的情况下,基本上通过银行贷款来加速高校的规模扩张。事实表明,高校的银行贷款数额不断增加,但高校的相关生均指标,如生均图书等还远远达不到国家要求。这说明高校资金配置缺乏效率。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的倾向,管理理念落后。例如很多高校都把教师获取科研课题和配套的科研经费作为职务晋升的标准。在此“激励”下,相当数量的教师为了申请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置职业道德于不顾,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获取科研项目和经费。一旦科研经费申请下来后,高校也缺乏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最后导致相应的教师往往挪用科研经费,科研学术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

Higher Education and R egional Economic G row th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Cro ss 2Province Panel Data

ZH EN G Ming ZHU Huai 2zhen

(Dep art ment of Fina nce ,Xia men University ,Xia men 36100)

Abstract :This st udy explores t he cont ribution of a region ’s higher education to it s economic growt h ,using panel data of 31provinces f rom 1999to 2005.The st udy discovers t hat for over half of all provinces since t he 1999enrolment expansion ,higher education has not p ro moted but instead slowed down it s regional economy.This means t hat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 hrough expansion result s in re 2gionally varied result s ,instead of uniform economic growt h.Moreover ,during t he expansion ,man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 utions have not paid sufficient effect to quality develop ment.

K ey w ords :higher education ;economic growt h ;panel data

(上接第75页)

R esearch on Equity Issu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 ransitional Period

———t he Russian Experience

L I Li

(I nstit ute of I nternational a 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75)

Abstract :This st udy survey key equity issues in Russian higher education ,and discusses t he mani 2festations and multiple so urces of education inequity in t ransitional count ries.Based on Russia ’s experi 2ence of equity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t he st udy concludes wit 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K ey w ords :Society t ransition ;higher education ;equity ?

18?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历年中国GDP增长率

历年中国GDP年增长率与GDP世界排名 7.8%!2012年中国GDP增速“破8”。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中国经济在内、外(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等)夹击下遭遇前所未有的“稳增长”压力,前三个季度的增速第次由8.1%、7.6%和7.4%“连降三级”,算上2011年“中国GDP增速连续7个季度放缓”,“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严重”的经济寒冬说一时甚嚣尘上。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四季度GDP增速已升至7.9%,“7个季度增速放缓”彻底成为“历史记录”。 多年来,“保8”一直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名词和指引,因为经济增长和就业超稳定的正相关联系,结合历史经验,当中国GDP增速低于8%时被认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因此“保8”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条红线。而现实是,中国虽然每年都制定8%的增长目标,实际上都会“超额”完成,就连被认为最难“保8”的2009年,在“4万亿”等一揽子计划的刺激下,GDP也实现了9.2%的高速增长。

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1年,中国GDP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10.7%。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2012年GDP已超过50万亿元),如今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分量与过去已大不相同。中国经济进入转型的“深水区”后,发展的内涵也出现了新变化。普遍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的规划要求。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中国四大区域液晶面板产业现状

中国四大区域液晶面板产业现状被誉为“信息社会的牛奶和面包”的液晶面板,广泛应用于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方面。作为支撑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其对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意义重大。 正处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各地方政府,对于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可谓不遗余力。北京政府直接投资85亿元作为北京8代线的启动资金,后又通过定向增发注资45亿元。目前,大陆平板显示行业已经形成了北京地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四大集聚发展带。 近年来,液晶面板业逐步回暖,涌现投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液晶面板业总投资规模(含建成、在建和规划)已超过3000亿元。 2013年,京东方推出非公开发行预案,最终实现融资约448亿元,自20 01年上市以来,京东方的直接净融资额超706亿元。在间接融资领域,自上市至2013年第一季度,京东方已获得约1034亿元。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液晶面板是投资高、技术高、风险高的典型“三高”行业,其近期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与资本投入。同时,液晶面板国产化升级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强周期行业,刚刚走出“缺屏之痛”的面板业目前虽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但只有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才能让这一行业保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国产化进程加速 “十二五”期间,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支持下,液晶面板国产化步伐不断加快。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生产基地。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以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44.6%,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4%。 数据显示,未来5年,大陆将有15条6代以上的高世代线面板厂建成并投入运作,届时,中国内地产能将超越日本位居第二,仅次于韩国。 事实上,中国的液晶面板产业起步时落后日本近10年,一度遭遇“缺屏之痛”。本土面板厂商技术薄弱,终端厂商常年从韩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液晶面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 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n econo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nce of area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e imbalanced resources distributions,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has become even more serious. The influence of enlarging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differenc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has continu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as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balanced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应用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 战略与布局调整 一、前言 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的成就 1、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 世纪之交,为缩小东西差距,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东西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拉开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序幕。在统筹解决其他“问题”区域的 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完善的区域战略不能够仅仅追求缩小东西经济差距,而是要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驱动,由此,形成了四大区域板块共同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贯彻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又进一步认识到要增强各区域发展活力,而必须结合各自特点进行细化、实化、差异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和增长极。随着对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定位,我们又拓展和完善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内涵———实施陆海统筹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至此,我们形成了覆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陆地到海洋,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到、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区域间的协调性必将进一步增强,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2、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久活力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东部地区“一马当先”,而是“万马奔腾”、“协同并进”,不仅传统先行地区进一步焕发青春与活力,尤其是一批地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陆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有效地化解了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保持了中国经济活力。如中部地区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等形成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充满活力的六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了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通过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了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国家还鼓励一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的新模式。如在上海浦东、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上,增设了天津滨海、沈阳和山西综改试验区,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试验区。 3、增强了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演变进程中,“区域发展的状况逐渐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东中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的差距开始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渐增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据 ,“十一五”期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在13%以上,比东部地区快0.5~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自2007年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连续6年超过东部地区。2013年经济增速继续呈“东慢西快”的格局。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17.8%,25.8%和24.2%。就各区域占全国GDP的比重来看,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由2002年的18.8%、17.2%提高到2012年的20.2%、19.8%,提高了1.4~2.6个百分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自2005年起扭转了

中国区域经济划分

中国区域经济“3+2”模式的构想 摘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格尔的辩证法强调部分和整体的相互作用,而中国区域经济与中国经济正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个整体可以有多重分类方法,中国经济若以行政划分,是由独立的行政区域构成的,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发展水平划分,包括东、中、西部地区;以政策推进的先后划分,包括农村、城市;以产业结构划分,包括工业基地、农业基地和资源基地等。正是这些区域构成了中国经济整体,各个区域间的协调、共同发展能够推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国家整体经济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保证。然而改革开放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也开始发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面临很多问题,例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扩大,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趋明显。在中国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大胆提出“3+2”模型,旨在通过一些较为大胆新颖的思维开辟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贫富分化;区域创新系统;“3+2”模式;制度供给 一、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共同繁荣发展的国家转变,其中,经济变革是最为明显和突出的特征: 中国正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计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包括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各个的改革。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其成果体现在了经济的各个层面,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制定,到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选择,都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成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初步建立 。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目的在于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在鼓励经济主体追求效率,通过初次分配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二次分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这两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为前文所述的初始目标做出了贡献。 然而,现阶段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样也体现在国家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国家宏观整体到居民个人利益,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往往得不到合理协调,社会整体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合理、公平分配。

文献综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状与趋势_-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献综述 我国经济发展和方向研究综述 专业 2013级金融学2班 姓名周睿 学号 131010224 指导教师 二Ο一三年十月十日

摘要:本篇综述从我国建国以来几个阶段的区域经济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格局及其变化,通过引用相关文献的实证结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变化与区域经济政策的关系,剖析了我国区域差距的来源和差距扩大及缩减的原因。结合所得结论对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未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美好期望。 关键词:区域经济格局区域差距区域整合区域协调发展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及区域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在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决不能回避的便是区域差距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1我们首先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沿革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效应评价: 1.1:中国区域发展的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导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导向的过程。2 1.1.1:1952-1978年:以公平为基础的均衡发展阶段 建国后,中央政府从国防安全和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出发,决定加快内陆地区的工业发展,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想内地倾斜,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在不到20年的时间初步改变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到1978年,内地的一些工业指标都超过了东部沿海区域。但是由于中西部 1 [1]薛泽海.中国区域增长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 2 [2]朱建成、公静.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及效应评价[J].理论学刊.2008.58~60.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DOC 3页 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在CRT时代,中国没有生产显示设备的能力,彩电基本全靠进口,显示器和投影机也是如此,当年很多人靠贩卖彩电和投影机发了家,就是因为这些产品被国外技术垄断,因此在中国的售价非常的高,因此在国内的总代以及分代理拿货转手,就可以有很好的日子过。过渡了液晶时代之后,这种局面开始发展变化,国内的显示企业开始多了起来,随着外资和国内的不断合作,以及国企企业不断的技术攻关,液晶产业开始在国内遍地开花,尤其是进入2010以后,国内的液晶面板生产线逐渐多了起来。中国的显示产业正在壮大,但是也有很多的隐忧。........................................... 首先国内的面板生产线虽然多,但是配套的上游企业却呈现严重的不配套局面。液晶面板中需要用到的偏光片,液晶材料,以及各种模组,基本上国内都不能生产,全部需要依靠进口。目前液晶面板上游配套企业80%都是国外企业,在上游依然受制于人,会有很多的隐忧,采购成本的不确定,投资风险加大等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配套上游企业的建立,继续全行业的努力。........................................... 除了上游企业的不足,目前中国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投资规模过大,仅仅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国内新加面板生产线就达到10多条。我们知道建立一条成熟的面板生产线,需要的投资是非常大的,举例说明,建设一条8.5代线的面板生产线,就需要大约250亿人民币的投入,知名的面板企业短期的投入常常达到上千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如果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很可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因此中国的面板企业在未来有很大的风险。........................................... 在技术,中国面板企业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如今液晶电视的发展遭遇了很大的阻力,传统的产品卖不上价格,液晶面板的采购价格也是一直在下滑,因此超前的面板企业都在想新的办法。比如LGD就一直在积极的研发OLED面板,其和液晶技术不同,不需要背光,是次时代的技术,三星也是在审时度势,在4K 以及量子点技术方面积极的布局,而日系的企业更是将小屏高分市场,当成了救命草,试图在手机面板市场杀出一条路。........................................... 因此对于中国面板企业来说,是继续开拓大屏市场,寻求新的市场契机,还是在小屏市场积极发展,开展高分辨率的研究,目前来看各个企业的意见还不统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姓名: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摘要: 长期和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阶梯式增长,引起国际范围的高度关注。与高速经济增长相对应的,是随之而来的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十一五”规划强调走自主创新之路,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的战略重点,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经济增长的方式和实现条件,根据国情选择切合实际的经济增长道路。 [关键词]:内涵理论增长方式存在问题科技创新结构调整。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其理论渊源 理解经济增长的内涵应从增长的机制和路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从增长机制的层面看,经济增长有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之分。从增长路径的层面看,经济增长有外延型和内涵型增长的区别。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针对经济增长的机制,但也涉及经济增长的路径,两者是有机结合的。 从经济增长机制看,相对于资源的使用,存在着“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或“集约”概念,起初应用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中,后来才扩大到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增长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农业中的级差地租时,就阐述了“粗放耕作”和“集约化耕作”两种农业生产方式,以此将“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区别开来。历史地看,可耕地扩展的有限性,是促成农业部门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重要经济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内容,从来就是与资源有限性直接相关的。 当代意义上的“粗放型”和“集约型”概念,是扩展了整个国民经济意义上的不同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由于具有低质低效的增长特性,依赖于生产要素的扩张,而生产要素的扩张主要是在规模、数量、产值、速度和投入等方面,较少重视质量、效益和效率。集约型增长由于具有高质高效的增长特性,依赖于现有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提高生产要素效率主要是依托于科技进步、节约能源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并在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 从经济增长的路径看,经济增长总是表现为生产成果数量上的增长,生产成果的数量增长取决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又是不同的,因而经济增长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之分。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时,针对固定资本折旧费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使用问题指出,折旧费既可以用来扩大企业规模,也可以用来改良机器,提高生产效率,“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可见,经济增长所依赖的生产能力提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到,一是更多地利用资源以扩大生产能力;二是提高生产效率以提高生产能力。除了通过将固定资本折旧基金用于“外延式”或“内涵式”扩大生产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