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2.从感性到复合理性的城市特色研究方法探究——以镇江山水花园城特色风貌区城市设计研究为例

0832.从感性到复合理性的城市特色研究方法探究

——以镇江山水花园城特色风貌区城市设计研究为例

刘博敏王竞楠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城市特色正逐渐被吞噬。传统有关城市特色保护和塑造的研究存在认识单一、决策感性、与实践活动联系不足的问题。本文中,笔者提出城市特色的复合理解方式,并以“镇江山水花园城特色风貌区城市设计研究”为切入点,探求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契合的城市特色研究与塑造方式,并借助GIS数据处理平台,使得城市特色复合系统的研究更加理性化,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实践的考验,最终引导城市走向特色发展的道路。最后,笔者根据规划与城市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操作性强、便于落实的创新型特色塑造和升级实施策略,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发展;复合系统;GIS;自然环境。

1背景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51.3%,城市经济与物质空间处于快速增长与变化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持续快速发展的另一后果是城市特色的丧失,城市“千城一面”现象的蔓延。城市经济的发展总是要求城市拥有与其相衬的“形象”,而市民对城市形象的评价常常是用“城市特色”来表示,这不只是“美学”上的特色,更包含“经济”、“文化”层面的意义。近年来,江苏各城市都在开展整体“城市特色”规划研究1,“特色”已成为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城市整体特色规划研究普遍采用的手段是城市设计,然而如何界定与评价“城市特色”,是这一轮新型规划的关键。

规划领域对于城市特色丧失的研究和反思很多,城市特色作为被关注的热点,一直处于专业人员讨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众多的分析和讨论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扼制住特色沦丧的步伐。依据笔者近期主持的镇江整体城市特色研究,传统以单一感性为基础的城市特色规划方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匹配是导致规划成果“失效”的重要原因。

2城市特色的内涵

2.1城市特色的传统定义

12011年,为强化江苏省城市空间特色塑造,提升城市功能和空间品质,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和指导各省辖市开展并完成了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编制工作。

传统规划对“城市特色”的理解是静态的,将其理解为一种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结果形成的特质,城市存在的物质要素是规划研究的基础,包括建筑、公共空间、自然景观、历史遗存、重大设施等。这些所谓的特色体现在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内的城市规划成果中,就变成业界耳熟能详的标志性节点、标志性建筑、景观轴线、绿地系统等专题规划。毋庸置疑,上述要素是构成一个城市物质空间和人文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特色塑造中物质空间建设的重要载体。

然而,传统城市特色规划研究方法,多数停留在“形象”、“景观”的表面,将城市特色的载体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现象,如南京的中山陵、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其独立形象的结果,被确定为城市特色的“标志”,这与公众心目中映象相一致。研究评价的结果“城市的什么是特色”,规划的结果“城市应该有什么特色”,都难以将规划特色的要素与城市发展需求和活力提升建立综合的利益关联性,无法回答“城市能够生成什么特色”这一问题。传统规划方式的城市特色塑造过分依赖于规划师的主观判断和城市决策者的意志所向,缺乏系统、理智的分析研究过程,容易造成城市特色发展追求与城市拥有资源特色间的偏差,与其他城市攀比成为决策的依据,“更高的建筑”、“更大的水面”、“时尚的中心”常常成为规划实施措施,最终造成“千城一面”的恶果。

2.2城市特色的复合定义

新一轮城市特色规划所需的特色,是城市近期或未来能够“保持”和“形成”的特色,城市特色的“物质载体”是与其“所处环境”同时存在的,当中山陵失去“山水”(紫金山)、东方明珠没有“临江风貌”(黄浦江),其本体的特色意义也就失去。因而,城市特色应是其“物质载体”与其“所处环境”共同构成的特质(identity),两者相互作用能够形成特色,也可以失去特色,“城市特色”背后的发展动力与破坏力之间的关系,应是“整体城市特色”规划研究的意义所在。

从城市规划学上看,城市特色(urban characteristics)应理解为一种动态概念,是社会实践活动与自然环境要素复合作用的结果,规划所追求的特色往往只是一个终极目标,规划真正的意义在于如何利用和调控有助于目标形成与破坏的动力。显然,城市系统的作用要大于局部或单因子的作用,“城市特色”是在城市复合系统长期发展作用下,经受住历史检验、被社会认可的特质。虽然城市特色可能表现为城市局部能够看到的“点、线、面”特征(characteristics),但其实质(identity)反映的是系统的特征,除人们“视觉”上直接感受的意义外,还包含心理、经济、文化上的意义。城市特色是无法复制的,如南京江宁

新城建设的“凯旋门”,那只是符号和形象上的复制,并不被地方居民认可为“特色”。城市特色的本质是其与其他城市间的“不同”,特色的象征意义更多地带有“文化性”,从城市系统角度看,城市特色应是复合的。作为规划人员应当意识到,只有经过客观理性分析、系统推敲的规划,才能够经受住时间和社会实践的考验;依靠主观臆想、无原则复制的工作模式,无法完成城市特色塑造和城市良性发展的重任。

3复合型城市特色研究方法建构

3.1系统复合研究框架

镇江“整体城市特色”研究基于中心城市区在内的250平方公里范围展开,通过市民问卷调查得出所有类型的“城市特色”均包含在这一区域中。建设“山水花园城”是城市“十二五”发展目标,环境建设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重点。新一轮“城市特色”规划研究的目标是如何保持与促进城市特色与品质升级,城市系统发展上的规划引导作用成为研究的重点。

研究认为,“城市特色”是城市系统相互作用的局部有“特色”成效的反映,是在城市整体环境上具有代表性的地区,系统要素的研究成为整体城市设计研究的基础。除保持现有的“特色”外,城市近期或政府期望期内新发展的特色或原有特色的品质提升,是建立在特定的“城市规划发展实践行动”基础之上的。研究设计由三个并行部分组成,即城市特色本底、城市特色系统特征、城市特色系统预测,其中特色本底为城市特有的资源,系统特征指不同系统要素反映出的系统变化规律,系统预测是按总体规划预计的变化带入系统中的结果。以此为框架,研究工作基于GIS技术平台、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数据库与城市现状系统调查展开。

3.2城市特色研究维度与因子提取

城市特色建设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提升城市特色,研究结合镇江实际需求,以在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生活、活力五个方面取得成就的17个特色城市作为案例,以城市规划与实施成果作为基础,概括出文化传承、生态构建、宜居生活、山水利用与经济发展五个特色发展策略(见图1)。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审视17个城市发展成功的经验,城市特色系统可测因子能够归纳为“历史与文化”、“生态与环境”、“功能与结构”、“道路与交通”、“景观与特色”五个维度,五个维度测评的实质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评价,包含城市建设的物质空间、城市所处的自然

环境、市民的视觉体验与城市的历史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

图1 城市规划发展案例研究

基于以上五个维度,研究依据城市规划过程中涉及的城市要素类型进行城市特色因子的提取,共提取出包括历史建筑、中心布点、城市地标等在内的25个城市特色因子(见表1)。利用25个城市特色因子,研究展开对城市特色和城市发展状况的评价与度量工作。

表1 城市特色研究维度与因子

3.3城市特色分析模式

在城市特色研究维度和因子已经确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包括六个阶段的特色分析技术路线,由表及里的深入到城市发展的本质过程中,对城市特色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依据地方政府已经建立的城市规划数据库和研究小组的勘察比对,研究将250平方公里的基地在GIS数据处理平台上进行栅格化处理,作为数据分析工作的基底。其次,研究对已经确立的25个特色研究因子进行属性设定,包涵了存在性(有/无)、数量性(多/中/少)、质量性(优/良/差)三个方面的考量,以此达到通过对相关因子的研究推导出城市系统特征的目的。第三步,完成因子属性设定并在GIS建立属性数据库的基础上,研究将不同维度的因子进行关联,对城市发展状况与现阶段特色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在因子关联的工作中,研究将关联方式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两个类别。以城市山体周边的发展现状分析为例,其生态性与周边用地强度成负相关状态,即一般情况下,周边开发强度越低,山体生态性越高。

接着,研究将因子对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的影响分为两个维度进行考虑。首先是因子本身对城市发展与城市特色的影响;其次为因子关联后,不同因子对城市五个变化维度的影响类别与程度。这其中包括因子产生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类别、影响的缓冲范围、影响的程度高低等。第五步则是以上述影响分析为基础,提取对城市特色和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子,将这些因子的发展现状作为研究进行城市特色塑造以及原有特色升级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最后,依据规划人员的专业判断,将总体规划预想的城市变量以及现实出现的新的重大影响要素引入GIS 数据库,进行城市特色塑造和升级的模拟设计,最终形成有理可依、符合城市现状和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与方案。

4 镇江城市特色研究实践

建设生态“山水花园城”,彰显镇江特有江、山、河、城地域特色,引领城市和谐发展是镇江市委市政府“十二五”发展的长远目标。本次“镇江山水花园城特色风貌区城市设计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从城市特色复合特质出发,借助GIS 数据处理分析平台,以提升城市活力、彰显城市特色为基本出发点,寻求城市特色塑造与城市发展需求的契合点,探讨城市特色研究和塑造的新思路与方法。。

4.1 城市空间环境特色基底

研究通过现状调查、数据库建立以及因子分析(见图2)发现,从城市整体系统层面出发,镇江现状空间环境有以下特色:

1.特有的滨江山林城市本底:生态环境资源是镇江最大的特色,在国际上具有唯一性,

历史文化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道路公交要素

城市功能要素

城市中心要素

公共设施要素 地区地价要素 高度要素 容积率要素

图2现状空间要素分析

造就了镇江山、水、城、林互为衬托,北依长江南山居中的“大江风貌、城市山林”特色。

2.厚重的多元文化:镇江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京口三山临江山水文化、古渡西津的津渡文化、大西路伯先路的民国风貌、老城水系的运河文化与镇江现代都市文明景象,共同构建了地区的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环境文化特色。

3. 新兴的人文、生态特色城区风貌:在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中,西津湾滨水文化城、大市口城市CBD、南徐山水生态城正在丰富与提升镇江城市风貌品质。

4. 正在形成的城、山、文、水城市景观轴线:以中山路代表的都市生活、南徐大道代表的城市山林、大西路与伯先路代表的近代文化、长江路代表的大江风貌城市特色风景线正在形成,展现出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历史人文与滨水城市的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镇江城市空间环境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总体城市特色呈现传统重、现代弱的特征;城市功能环境景观系统性差;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与功能发展相悖等。

4.2城市特色系统发展影响度

通过镇江城市特色因子的GIS分析,研究发现系统因子对城市特色的影响度是不同的,同时因子维度间存在关联性。通过维度因子的交叉分析,从影响度来看,生态与环境、历史与文化、功能与结构是影响城市特色系统变化的三大维度,其中生态环境本底是城市特色构建的基础。

首先,城市原有自然环境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性质与形态,也是城市与其他城市比较差别最大之处;其他因子分析显现的系统特征,都可从城市生态与环境维度上得到解释;从城市历史演进分析上看,城市发展的过程实质上表现为如何对待城市的山水。其次,以市民问卷为依据,历史与文化维度的评价结果与公众认可度最为接近,尤其是物质要素显现度以及非物质要素对特色承载体的影响,如三国文化、白娘子传说等;因而,研究表明,城市特色传承的实质是“文化”,镇江老城区文化要素聚集之高,是镇江城市最大城市特色塑造的资源。由此可见,城市系统特色可被理解为一种在城市原有“环境+文化”系统要素上的塑造过程。

第三,城市功能与结构维度,表现出对特色塑造的影响或调节作用,功能用地、用地强度和功能设施(城市重大的公共建筑),表现出对特色塑造的负相关性,城市特色消失,受这些因子“规划原理”式分布的直接影响。中心布点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维度因子相关度,决定了城市系统特色的彰显程度。近期建设对改变城市系统特色变化最为敏感,表现出政府发展财力与社会关注度的转移。

4.3城市特色系统发展规划创新

基于镇江城市发展环境资源优势与城市发展需求态势的GIS分析,各类维度因子表现出的系统影响性是不同,结合城市规划发展现实,研究建议城市系统特色建设与控制分为功能与结构、景观与特色、生态与环境、历史与文化四个维度,16项因子调控,前者更多地关注发展,后者更多地关注保护(见图3)。结合发展,研究提出四项新策略:

图3 镇江山水花园城设计框架

发展策略一:环境发展导向,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绿色城

依托镇江城市生态环境本底,在城市功能聚集发展的中心城区呈现“一水、三山”的生态环境斑块,四大生态环境斑块均衡分布,作为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结构特征以及下一轮总规调整的主导思想(见图4)。

发展策略二:功能文化整合,建设乐活、宜产、愉游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物质环境建设最终的体现是城市文化,城市传统文化与现进文化特色的展示,是山水花园城市发展的灵魂所在。城市文化与生活功能要素聚集,是产生特色体验的关键。要素的聚集形成中心,中心区位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接近程度,是发展与保护镇江城市特色关键。中心与城市分区功能整合,形成地区特色,地区的公共活动尽可能安排在环境区边缘(见

图5)。

发展策略三:公共价值优先,倡导城市环境发展的公共性、开发性与系统性

最能让人体会到的城市特色价值是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品质,因而山水花园城市建设的立足点是公共价值优先,注重城市公共功能中心、公共环境与公共交通系统环境品质的系统建构,倡导城市环境发展的公共性、开发性与系统性(见图6)。

发展策略四:空间系统建构,有序可控地营造山水花园城市

依据镇江城市规划管理与实施的现实,研究提出采用分区、分级、分类的系统控制技术路线与方法(见图7),针对不同的控制内容与目标,结合现行的城市规划方式与技术路线,提出可行的城市环境发展策略与措施,将山水花园城市目标融入到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建设中,力求环境发展可控,环境特色凸显。

1. 根据市民问卷调查的结果,选择城市重点路段,建立特色设计子系统,制定子系统

特色节点、区域和定位,最终实现城市特色凸显的同时,使地区生活环境得到实质

图7 城市划区分区控制措施

图4 “一水三山”生态格局构建 图5 环境为核带动片区功能发展 图6 多中心系统联动发展

性的改善(见图8)。

2. 根据城市不同分区发展功能定位的不同,建立城市综合风貌区,如镇江“南徐新城”

行政区、“科技西园”产业区,“名城风貌”滨江老城区等。对分区进行详细的指标控制和引导,确保综合风貌区能够很好的反映地区特色(见图9)。

5 结语

城市特色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多维度因子分析表明城市的“生态与环境”、“历史与文化”是城市特色构建的基础,其维度特色的彰显与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特色。当今城市建设活动大都是在消减城市特色,而非挖掘。因而,城市特色更多的是保护、维续城市原有特色资源的显现或传承,而非提升。让公共中心接近这些特色资源,是城市系统特色建设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城市大部分的建设活动是负相关,所以结合行政与规划分

8 特色子系统建立

备注:研究提出,以城市内江、山体为中心环境塑核,城市功能沿自然环境展开,形成“环境+功能”的特色塑造与城市发展模式,沿市民认可的主要路段,配合上述城市特色发展结构,设置特色标志区与标志节点。

图9 名城风貌区控制导则示例

备注:研究将最能体现镇江“南山北水”构架的城市分区作为特色塑造与升级的示范区,制定包括功能结构、路网交通、环境景观、开发强度的分区控制导则。同时,对其进行二次划分,编制可实施性强的次分区功能结构控制、景观环境控制、开发强度控制和开放空间控制;设计定位开发空间、景观轴线、景观节点的布置,提升地区生活环境品质。

区,将城市特色资源纳入分区管理,是保护整体系统特色形成的关键。

通过创新的复合系统特色定义与GIS数据处理平台研究分析的结合,将城市变化的因子纳入模型,系统地展示城市整体变化特征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规划的理性,可成为改变城市最高决策者思路的有效路途。城市特色构建是一种发展协调的过程,以人为基本出发点,寻求城市人文活力、城市生态活力与城市经济活力的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城市特色的创造过程。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镇江山水花园城市特色风貌区城市设计研究[D].2011

[2]林柯余,袁奇峰,宜居城市建设视角下的城市特色营造与追寻—中德的对比与启示[J].现代城

市研究,2010,(6):35-3.

[3]仇保兴,生态城市使生活更美好[J].城市发展研究,2010,(2):l-15.

[4]何林泰,结合自然山水形式的城市设计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代丹,以自然要素为先导的城市设计方法探讨[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Newman, P. 2006.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ities,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8(2): 275–95.

[7]Newman, P. and I. Jennings. 2008. Cities as sustainable ecosystem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8]Walker B., D. Salt and W. Reid. 2006. Resilience thinking: Sustaining ecosystems and people in a

changing world.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9]Went A., James W. and Newman P. 2008. Renewable transport: Integrating electric vehicles, smart

grids and renewable energy, CUSP Discussion Paper, https://www.360docs.net/doc/1f18311459.html,.au/renewable

transport.

[10]《江苏推进县级市开展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编制》,网络来源:<

https://www.360docs.net/doc/1f18311459.html,/xingyedongtai/20120522407.html.>, 时间2012.5.

作者简介:

刘博敏,男,1961年1月,博士,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王竞楠,女,1987年10月,在读硕士研究生,东南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