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列子》寓言的教益性看《列子》接受史中的儒学化特征

从《列子》寓言的教益性看《列子》接受史中的儒学化特征
从《列子》寓言的教益性看《列子》接受史中的儒学化特征

摘要:《列子》是一座寓言的宝库,它保存了大量精湛的寓言,其中很多脍炙人口并流传至今,对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以启迪和教育。本文从《列子》寓言的教益性入手,并联系历代《列子》接受史中的儒学化特征,力求发掘《列子》作为道家论著范畴之外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列子》;寓言;教益;接受史;儒学

作者简介:程方(1990-),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14级硕士生,研究方向:汉魏六朝文学。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列子》中许多寓言流传至今日,早已改变了原初在文本中表达道家思想的原貌,被抽离出来解读出了新的含义,这些寓言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耳熟能详的,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歧路亡羊”等,它们不仅构思精巧,带有浓厚的奇幻色彩,在思想上也颇具教益性。

一、《列子》寓言的教益性

《列子?汤问》篇论述契合、掌握道的方法,一篇之中一连讲了十五个恢诡奇谲的故事就是为了打破读者的认识局限,其中“愚公移山”讲述年老力弱的愚公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移山感动了上苍的故事,从晋人张湛的注解可知愚公移山寓言原意是告诫人们不要“期功于旦夕”[1],而应像愚公那样“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2],这才是顺道,而这则寓言流传下来原意发生了变化,人们更多是感叹愚公坚定移山的意志,单看这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寓言,还可以读出人定胜天的意味来。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将这个故事用来教育孩子执着奋斗、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汤问》篇中作为顺道象征的“愚公移山”之后,紧接着就是违道象征的“夸父追日”,夸父之所以失败在于他“恃能以求胜”[3]。流传下来的夸父追日寓言故事却一改《列子》中对夸父的否定,赞美夸父与自然抗争的英雄气概,称颂他为后人造福的精神。还有“薛谭学讴”讲薛谭向秦青学唱歌,自以为全部学会就要离开,秦青为其践行唱歌,歌声美妙,“声振林木,响遏行云”[4],薛谭羞愧要求继续学习。《列子》用此寓言原意在于说明不可固执于一己之见,而单看这个寓言却有学无止境的寓意;还有“纪昌学射”寓言有持之以恒的寓意;两小儿辩日的寓言,今人多赞扬孔子对待未知事物的态度,从中得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的启示。除了《汤问》的寓言之外,《天瑞》篇“杞人忧天”的故事有教导人乐观处事之意。《说符》篇歧路亡羊的寓言告诫人们要专一,坚持正确的道路;牛缺遇盗之戒的寓言则说明了要灵活对待问题……

《列子》寓言具有教益性的还有很多,它们有的来自于对神话的改编,恢诡妙谲,令人倾心;有的来自于民间传说,经列子改编,焕发出耀眼的艺术魅力,令人信服。它们讲学习技巧,讲生活经验,读者读到这些寓言,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

二、《列子》接受史中的儒学化特征

《列子》中极具教益性的寓言多寓意积极进取、坚毅奋斗,与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如愚公移山之矢志不渝,纪昌学射之持之以恒,薛谭学讴之学无止境分别和《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6]《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7]《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8]的思想相似。正是由于《列子》的这种特征,《列子》的接受史上不少对《列子》的注解、化用和摘录都呈现一种儒学化倾向,如唐代卢重玄注解《列子》,强调道德修养、礼乐教化的重要性;魏征等人编著《群书治要》,选录《列子》中《天瑞》、《汤问》、《力命》、《说符》中的部分内容辑成七段,这七段文字全部属于“断章取义”,带有明显的重教化、重贤德、重忠信的儒家思想色彩;另外一些诗歌中对《列子》寓言的化用也呈现出儒家思想倾向,如杜甫《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西极柱亦倾,如何正穹昊。”[9]化用《列子》中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寓言,表达边境未宁,望力为匡救之

意;韩愈在其《幽怀》中“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10]化用《杨朱》中杨朱答孙梦阳语,将“视古犹视今”看做是一种君子品行,明显带有儒家崇尚君子人格的色彩;还有宋代秦观《读列子》诗中“谁谓不能决,孔丘乃真知。”[11]称赞《两小儿辩日》中孔子是智者,显然秦观对此寓言是做出儒家倾向解读而后化用于诗中。

结语:

《列子》的寓言无论是其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生活哲学,都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启发,极具教益性。《列子》虽然是道家作品,但其中很多具有教益性的寓言抽离单看与儒家的一些思想契合,这也是《列子》历朝历代的注解、引用等读者接受状况有一部分呈现儒学化特征的原因。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列子》寓言的思想意义有大量溢出道家的部分,对个人成长极具意义,这也给当今中小学课本的选编带来一定的启示。

战国策的叙事艺术

一、《战国策》的独特叙事结构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由刘向校理群书,去其重复,共有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战国策》从地域的角度划分,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其具体表现为表层和深层两种叙事结构。 1、表层叙事结构 在作者所叙述的故事中,通常都会有一位统治者和一位策士。策士为了成功地说服君主,都通常会引用一个寓言或者历史故事。首先在叙述这些的寓言或历史故事时,都由策士们所讲述。其次是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所讲述的旁白。所以,读者既能感觉到这位叙事者是在叙述故事,又能明白他的身份是处在故事之外。也就是说作者叙述了一个策士为说服君主而讲述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故事。二这样的例子,在《战国策》中是大量存在的比如说《秦策二·甘茂亡秦且之齐》中,甘茂流亡到齐国,遇到苏代,希望苏代能给予自己一定的帮助,于是甘茂为苏代讲了一个处女无烛的故事: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义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甘茂把自己比作无烛的处女,甘愿为苏代“扫室布席",于是后来苏代游说秦王和齐王,使得甘茂在齐国取得了上卿之位和十分优厚的居住条件。在这里,处女无烛的故事是由甘茂讲述的,其中反映了甘茂与苏代的故事,是由故事外之的叙事者讲述,而整个故事的结构是由文章作者所创设。 又好比《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中“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当苏秦想去劝说时,孟尝君决绝地回应:“人事者,吾己尽知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这时苏秦想出了“以鬼事见君”。苏秦为孟尝君叙述了一个土偶人与桃梗的故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杞人忧天愚公移山滥竽充数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66

寓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叙事模式

寓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叙事模式,往往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因而寓言类话题作文比一般话题作文的内涵更丰富,更能呈现话题材料的丰富性、多义性,更能体现思维的开放性。 写寓言类话题作文,首先要读懂话题材料的文化内涵,要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多角度思维。从这方面来说,它与传统材料作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为了保证作文不偏离话题,不妨从材料的主旨出发来构思立意。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渔夫,每次打鱼都要立下一个誓言。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的墨鱼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他捕到的却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知道螃蟹比墨鱼价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下次只捕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次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他很懊悔,发誓以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捕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话题写 一篇文章。 [构思导引] 首先明确“目标”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可从以下方面思考: ①目标应建立在现实基础上,“计划”应随“变化”走,不能死守教条,吊死在一棵树上。

②目标应立足于现实,应切实可行,不可好高骛远。 ③要实现目标,贵在坚持、专一,切不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同时也要根据现实,善于变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等等。 [关键提示] ①所选材料应反映现实,表现生活,切忌胡编乱造。 ②所选材料应典型新颖,切忌陈词滥调。 ③叙事应追求“戏剧化”效果。文中应多一些人物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少一些交待性叙述。 ④文章应多写实,多形象表达,少一些政治、历史话语以及泛泛抒情话语。 [佳作示例一] 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何丕琼 曾看到一则报导,某商界大亨小时候立志做一名科学家,可若干年后,他没有成为科学家,却成了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当记者问他为何改变志向时,他平静地回答:“当我为圆梦一次次地努力却一次次失败的时候,我发现了我的商业头脑,于是我成了一个商人。” 商界大亨的成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一直信仰的那种确定目标后便一生坚定不移地奋斗下去的理论是否正确?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诚然,有目标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你所定的目标与你自身的条件、周围的环境以及其它客观现实条件相去甚远,那么你的目标还有奋斗下去的必要吗? 确定目标本身没错,但当你发现你所定的目标是你所不能实现的,那就应根据现实结合自身的情况设定新的目标。自古以来,改变最初目标另寻它路的成功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本文是关于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篇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篇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有一个老头儿,人称塞翁。一次,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都跑来安慰他。他却并不焦急,笑了笑说:“马虽然丢了,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 这事轰了全村,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 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了下来,把腿摔瘸了。人们听说了,又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说:“说不定还是件好事呢!” 后来,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征调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

寓言四则 教案示例

寓言四则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了解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使用成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学习《寓言四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的短小故事我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就已经盛行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优美的寓言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狐假虎威》、《愚公移山》等 课文《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买椟还珠》和《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这两个故事都是战国时期的《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他的宾客编写的书中涉及祸福的文字很多这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寓言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具有鲜明的训诫性、讽刺性和哲理性寓言一般结构简短情节集中故事风趣幽默人物性格突出常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寓言的语言生动形象常用简约的语言勾画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二、诵读 老师泛读课文 三、学习字词

借助工具书、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读音解释重点实词、虚词和短语 四、朗读课文 采用不同方式请同学朗读课文四遍熟悉课文内容 五、串讲课文 同学串讲老师适时指点 六、概括寓意 学生分小组讨论概括寓意然后交流 七、总结 《画蛇添足》:事情已经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不仅 无益而且有害过和不及也许仅仅相差一点点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须明 智过分聪明思想方法不对有时反倒被聪明贻误 《买椟还珠》:没有眼力只重外表取舍不当就会舍本逐末 《画蛇添足》、《买椟还珠》都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 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滥竽充数》:成就一番事业关键是有真本领没有真本领一味地 投机取巧只能得逞于一时终归要碰壁的这则寓言叙事平实情节简括 由于前后对比并不显得平板突出了人物于变化的环境的应对一个“逃”字活画出南郭处士的狼狈 《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说明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的生活哲理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一篇哲理寓言叙事多用对话 情节曲折用白描的手法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深谋远虑的老者的形象通 过语言描写表明了他对突发事件的冷静的思考与平和的心态读者从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养虎遗患作者/王宝琪[释义]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故事]森林里有只小老鼠,可怜兮兮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大动物吃掉。有个法师便产生了怜悯之心,就把它变成了一只猫。后来法师还觉得猫还是很可怜,仍然不能抵挡大动物的侵袭,就又把它变成一只老虎。哪知这只老虎想张口把法师吃掉。法师气愤地说:“好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就又把它变回了小老鼠,终于免受被吃掉的后果。[典故]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双方以鸿沟为界停战,项羽带着兵向东而去,刘邦也想带军队向西方去。张良、陈平对刘邦说:“项羽的兵马已十分疲乏,粮食也吃完了,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时机,此时让他们回去,就养虎自遗患了。”张良、陈平说的话很有道理,当时楚汉相争,刘邦想成就霸业,项羽是主要障碍。这时经过长期征战,项羽已元气大伤。于是刘邦于是采用了张良、陈平的计策,不出两个月,组织了韩信、彭越、英布三路人马,由韩信统领,追击项羽。楚、汉双方一场最后决.战就开始了。兵力强大的刘邦将项羽重重包围于垓下,弹尽粮绝、四面楚歌的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在乌江拔剑自刎。楚汉之争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重新归于统一的中国建立了西汉王朝。终于没有造成“养虎遗患”的后果。这个成语故事,经验就常被后人吸取[感悟]法师出于仁慈,先把老鼠变成猫,再把猫变成老虎,老虎反而要吃他,这就是养虎遗患的后果。还好,他有把老虎变回老鼠的本事,否则就成了老虎口中之食了。哪像刘邦,有军师为他出谋划策,根本不等项羽这只“老虎”羽翼丰满,就把他拿下了,成就了千秋霸业。由此可见,凡事不能只凭主观感情,必须认清其客观实质,理智地去处理.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鹬蚌相争 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 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 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 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浅谈《传奇故事》的叙事结构方式 (精选)

浅谈《传奇故事》的叙事结构方式 摘要:《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自办的最有特色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节目口号为“每天一个故事,纵览天下传奇”《传奇故事》栏目是江西卫视2005年元月份开播的一个日播节目。仅仅开播三个月后,就跻身尼尔森全国卫视晚间收视前50名,六个月后,前30名,9个月后,前20名,11个月后,前10名。据最新尼尔森数据显示,平均千人指数已经达213,最高千人指数达414。在第二届全国故事类节目研讨会上,各电视台故事类节目的制片人纷纷表示:现在的电视人要会讲故事,不会讲故事就不是好的电视人。而《传奇故事》的成功正是在于“会讲故事”,在于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该节目的叙事结构其实也可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设谜,揭密”。 关键词:传奇故事叙事结构讲故事揭密 一、传奇故事的叙事结构 《传奇故事》通过人称转换实现了一种独特而严整的叙事结构。讲故

事本质上属于故事讲述者依托于实际发生的故事,对故事及其相关人物、环境、情节、情感、态度等要素重新整合解构传播的过程。故事是客观发生的,讲故事便是依托于客观实际的主观创造。《传奇故事》本质上属于新闻节目,这就使得节目呈现了两个“真实”:一个是事件本身的真实,一个是节目传播的真实。节目中导入的讲述者的理解和重新解构多少还存在事件本身的真实成为本节目新闻价值存在的关键。本节目采取的叙述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 “故事为本”是指《传奇故事》栏目采取说故事的方式,将各类严肃的道德法律案例转变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荧屏故事。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节目五花八门、异彩纷呈,观众也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他们的眼光也更加挑剔,传统形式的法制专题栏目对观众的吸引力越来越弱,而观众对电视节目娱乐功能的需求则越来越明显。据央视索福瑞民意调查显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第一位是娱乐消遣,第二位是获取信息,第三位则是方便交流。由此可见,提供娱乐是观众对电视节目自始至终的期待。自从有了人类语言,故事就一直伴随着人类向前发展,倾听故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嗜好和娱乐方式。《传奇故事》也具有强烈的讲故事意识,运用多种手段对所选取的素材进行娱乐化包装,重新构建素材的故事结构,强化素材的悬念冲突,这种二度创作的手法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从而 吸引了大批观众的眼球。 二、《传奇故事》设置悬念的故事结构 主题是节目不可缺少的核心,主题决定了题材的选用。传统新闻的报道弊病之一是空泛的材料堆砌起来的表达事实主题,甚至是主题先行区寻找材料,但是《传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大蚌在河滩上晒太阳,它刚刚 张开贝壳,水鸟鹬就伸出长嘴去啄蚌肉,蚌连忙收紧贝壳。将鹬的 长嘴夹住了。鹬鸟生气地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 怎么活下去?”蚌也毫不让步地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 瞧你也活不成!”正当鹬和蚌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被一位渔翁发现,他毫不费力就把它们捉住了。 苏代告诉赵王,赵国攻打燕国就如同鹬蚌相争,两国都得不到好处,而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一样得到便宜。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成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来比喻争夺的双方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古时候在边塞地区,有一个老头儿,人称塞翁。一次,他养的一匹好马突然失踪了,邻居和亲友们听说后,都跑来安慰他。他却并 不焦急,笑了笑说:“马虽然丢了,怎么知道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老头儿丢失的那匹马居然回来了,还意外地带回来一匹好马。 这事轰了全村,人们纷纷向老人祝贺。可是老头儿并不高兴。他对大家说:“这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呀,谁能料到这不是一场灾祸呢!” 几天之后,老人的独生子骑着那匹好马玩,这匹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乱跑乱窜,将小伙子摔了下来,把腿摔瘸了。人们听说了, 又来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说:“说不定还是件好事 呢!” 后来,边境上发生了战争,很多青年人被征调入伍,上了前线,伤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头儿的儿子因为身体残废,留在家里,才 侥幸活了下来。

“塞翁失马”的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它常常与“焉知非福”连在一起使用,意思是老翁丢失了马,哪里知道就不是福气呢?这个 成语现在往往用来比喻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或者用来形容虽然暂 时受了损失,也可能因此得到好处。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 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 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 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 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 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 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 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 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看过出自寓言故事的词语还看了:

先秦两汉中的寓言叙事

先秦两汉中的寓言叙事 诸子的文章中不仅有“言”而且有“事”,故事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寓言。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诸子们各持己见,为了能更好地宣传自己的观点,诸子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以形见理的喻事说理方式——寓言。从而就有了一则又一则相对独立的寓言故事的出现。 据学者统计,《庄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与《战国策》中所包含的寓言故事分别有186则、99则、325则、283则和54则,这些数字的综合已经接近了四位数,若将其他书中的寓言加进来,诸子寓言的总数不会少于1000则,与《伊索寓言》相比,可算是个惊人的数字了。 虽然这些寓言所想要表达的思想色彩各不相同,但它们在叙事的质朴简练上却达到了惊人的一致。而从这些极富具想象色彩与叙事意味的语言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短小精悍的成语,并流传下来。如朝三暮四、井底之蛙、杞人忧天、祸起萧墙等。这也正是诸子给我们后人所留下的宝贵财富。 在我的印象之中,庄子在寓言故事方面造诣颇深。他在很早以前就有意识地将多个寓言故事聚拢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故事群。所谓的故事群,不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讲述一系列的故事,这一系列的故事如同被同一根绳子串在了一起,形成了连体式结构。如果说庄子是收编了过去属于散兵状态的寓言故事,那么韩非子便是进一步把他们组织成了集团军。从而故事群又进一步的发展为故事库。《吕氏春秋》也就是吕不韦主持下由其门下食客集体编撰而成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全书20多万字,分为十二记。有人说《吕氏春秋》中的每一纪、每一览、每一论可以说是中“寓言群”,具体的每一章是小“寓言群”。 从寓言故事叙事特点来说。“虚构”是庄子所写寓言故事的一大叙事特点。通过虚构神、人、物的故事来隐喻或论述从而达到说理。很多故事由于篇幅较长、情节变化较多。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相结合的模式来叙诉整个故事。韩非子的语言结构完全依事象归类。印证某一观点的同类寓言列成一个队伍。文中如果提出几个并列观点,就会有几个寓言列队。这些寓言在整体结构上形成了一个寓言方阵。 寓言作为文学的一种体裁,有它自己的独特风格,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描绘出广阔的生活画面,发挥了寓言文学的巨大作用。寓言故事内容丰富,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1): 守株待兔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但是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最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2): 自相矛盾的故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我的盾牌。比喻自我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3):

亡羊补牢的故事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必须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必须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向宠信这个人,楚国必须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好处的故事,只明白享乐,不明白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4): 螳螂捕蝉的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我的

体会成语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附件2: 全国第六届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模板

附:选文内容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ū)窿(l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à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自相矛盾 古时候,有一个人,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在街上叫卖。他举起矛,向人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接着又举起盾,向人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有人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他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了。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就去摘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模版填写须知 1、所有项目均须填写完整; 2、括号内的提示文字请在填表时自行删除; 3、如需插入图片,请尽量压缩图片大小; 4、选文请自行附在表格后; 5、参赛者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对模版格式进行调整; 6、作品命名:电子文件命名采用“地区—学校—教师姓名”(例如:四川成都—某某中学—张三); 7、文本格式:教学设计正文用小四号字体,行距为1.5倍。一级标题用“一、二、 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 8、模版填写须知无需打印。

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_寓言故事的含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_寓言故事的含义 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 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成语寓言故事及含义篇一:一叶障目 很久以前,楚国有个书生,一天,他从书中得知,螳螂捕蝉时遮蔽自己的身体的那片叶子,有隐身的功效。书生放下书,暗暗窃喜:哈哈,如果我能找到这么一片树叶,岂不是能够拥有隐身之术?于是,书生放下手中的书,来到郊外的树林里,找啊找,找了好久,终于在一棵大树下,看见一只螳螂躲在叶子后面,正准备捕蝉。书生顾不得礼仪体统,

脱下鞋子哼哧哼哧地爬上了大树。 嗬,所有的叶子都是一个模样,书生也分不清楚,哪片才是螳螂遮蔽身体的叶子了。情急之下,书生把整个枝头的叶子都摘了下来,然后背起叶子,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一到家,书生就迫不及待地把妻子拉进房间,拿出一片叶子挡在眼前,问妻子:“夫人,你能看见我吗?”妻子不明白缘由,老实地点点头说:“能看到。”书生扔掉这片叶子,又拿出另外一片挡在眼前,问:“夫人,你能看见我吗?” 他们试了一片又一片,最后,妻子不耐烦了,把眼一斜,说了句“看不见”就离开了。书生大喜,把树叶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喃喃地说道:“太好啦,太好啦,我终于可以拥有隐身之术啦!” 书生来到集市,一个老农正在路边叫卖:“卖梨啦,又香又甜的脆梨,大家快来买啊!”书生一瞧,那梨又大又水灵,顿时馋得直咽口水。可是一摸口袋,一文钱也没带,这可如何是好呢?忽然,书生一拍脑门,说道:“哎呀,我怎

寓言故事:守财奴

寓言故事:守财奴 导读: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守财奴 有个守财奴变卖了他所有的家产,换回了金块,并秘密地埋在一个地方,他每天都会走去看看他的宝藏。 有个在附近放羊的牧人留心观察,知道了真情,趁他走后,挖出金块拿走了。 守财奴再来时,发现洞中的金块没有了,便捶胸痛哭。 有个人见他如此悲痛,问明原因后,说道:“喂,朋友,别再难过了,那块金子虽是你买来的,但并不是你真正拥有的。去拿一块石头来,代替金块放在洞里,只要你心里想着那是块金子,你就会很高兴。这样与你拥有真正的金块效果没什么不同。依我之见,你拥有那金块时,也从没用过。” 这故事说明,一切财物如果不使用就等于没有。 狐狸讨饭 狐狸为了博得大家的同情,就装成聋哑人在大街上讨饭。他在地上放了一只碗,旁边用纸条写着一行字:我是聋哑人,被骗子骗了,请大家资助我一点银两。 这时,牛和马、驴、羊、鹿等动物从此经过。看到狐狸用这种方

式骗钱。牛很气愤,决定当众揭穿他。于是,他用很关心的口吻对狐诬说:“我们大家都很想帮助你,但是我们都不识字,请问,你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呀?” 狐狸小声说道:“上面写的是‘我被骗子骗了,没钱吃饭,请大家资助我一点银两。’” 牛显得很吃惊地说:“你不是聋哑人吗?原来是骗人的呀!” 在大家的嘲笑声中,狐狸灰溜溜地跑开了。 人的心里有一根刺 小鸟问父亲:“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老鸟答道:“不,是人类。” 小鸟又问:“他们比我们活得幸福吗?”老鸟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 “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叫做贪婪。” 小鸟又问:“婪是什么意思?”“你想亲眼见识见识吗,孩子?” 少顷,小鸟便叫了起来:“爸爸,有个人走过来了。” 老鸟飞离小鸟,落到来人身边,那人伸手便抓住了它,乐不可支地叫道:“我要把你宰掉,吃你的肉!”老鸟说道:“我的肉这么少,够填饱你的.肚子吗?”那人说:“肉虽然少,却鲜美可口。” 老鸟说“我可以送你远比我的肉更有用的东西,那是三句至理名言,假如你学到手,便会发大财。”那人急不可耐:“快告诉我,这

出自寓言故事成语大全

出自寓言故事成语大全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聪明、讲话幽默的人,名叫淳于,他知道齐宣王正准备要去攻打魏国。便去晋见齐宣王,说:“大王,您听 过韩子卢和东郭逡[qūn]的故事吗?韩子卢是天底下最棒的猎犬,东 郭逡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狡兔。有一天,韩子卢在追赶东郭逡,一只 在前面拼命的逃,一只在后面拼命的追,结果呢!它们两个都跑到精 疲力竭,动弹不得,全倒在山脚下死了。 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农夫经过,便毫不费力地把它们两个一齐带回家煮了吃掉。” 齐宣王一听:“这跟我要去攻打魏国有什么关系呀?” 淳于:"大王,现在齐国发兵去攻打魏国,一定不是能在短期内 就可以打赢的。到头来,双方都弄成民穷财尽,两败俱伤,不但老 百姓吃苦,国家的兵力也会大受损伤,万一秦国和楚国趁机来攻打 我们,那不是平白送给他们机会一并吞掉齐国和魏国吗?"齐宣王听 了淳于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就停止攻打魏国的计划。 后来,大家在形容二个能力差不多的人互相争斗,不但谁也没赢还彼此都受了伤,就说是“两败俱伤”。 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 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 索性把没有逃跑的人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 二县交界的山泽中。 秦二世元年,陈涉在大泽乡起兵反秦,自称楚王。沛县令想归附,部属萧何和曹参建议说:“你是秦朝县令,现在背叛秦朝,恐有些 人不服,最好把刘邦召回来,挟制那些不服的人,那就好办了。” 沛县令立即叫樊(fán)哙(kuài)去请刘邦。可是当刘邦回来时,沛县 令见他领有近百人,恐他不服从自己的指挥,又懊悔起来。于是下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一: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画蛇添足井底之蛙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螳螂捕蝉,惊弓之鸟,亡羊补牢,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南辕北辙,唇亡齿寒,黔驴技穷,揠苗助长,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画蛇添足,买椟还珠,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守是守候、等候的意思,“株”是指露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守候在树旁,等着捡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存着侥幸的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杞人忧天: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不合时宜: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买椟还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篇二: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郑人买履

著名记叙文

一、知识要点总括 各课基本知识要点 1.《追悼志摩》,作者胡适,现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这是一篇追悼性写人散文。作者引用三封信作为典型论据来说理,还大量引用志摩的诗句来抒情写意,主要抒情方式是在议论中抒情。 2.《秋夜》,作者巴金,现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之一。这是一篇写人散文,其总体特点是通过记叙梦境来抒情写人、还多次运用象征手法和排比句式。 3.《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这是一篇记事散文。 4.《箱子岩》,作者沈从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历史文物研究家。这是一篇游记,文章富有思辩色彩。 5.《哭小弟》,作者宗法,当代著名女作家。文章开头所用的叙述方式是倒叙。文章的总体特点是抒情、叙事、写人相融合。 6.《都江堰》,作者余秋雨,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这是一篇游记,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7.《拣麦穗》,作者张洁,当代著名女作家。这是一篇记事散文。文中写的“小火柿子”具有象征意味。 8.《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这是一篇记事散文,通过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三种方式来表现母爱。文章写母爱,却落笔地坛,这实质上是一种象征性类比。 9.《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代表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完壁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 10《毛颖传》,作者韩愈,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一篇寓言性传记,基本写作方法是拟人化,还运用了语意双关、象征寄托的表现方法。 11.《寓言二则》,作者柳宗元,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这是两则讽刺性寓言。《哀溺文序》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方式来刻画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蝜蝂传》前后两部分,一写小虫,一写官僚,两部分之间是类比关系。 12.《柳敬亭说书》,作者张岱,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这是一篇写人散文,运用了欲扬先抑、对照反衬、铺垫等三种表现手法。 13.《狱中杂记》,作者方苞,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这是一篇记事散文。本文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是事例确凿、典型。 二、单元内容概要 记叙文是一种记载和叙述事件由来,描绘事物和人物情景状态的文章。它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游记、小说、童话、寓言及记叙性的散文等文体。 学习记叙文单元,应当熟识四种叙述方式,熟知人物描写的五种具体方法,了解环境描写的两个方面,掌握记叙文的两种主要抒情方式。 常用的叙述方式有以下五种: l.叙事 记叙文的叙事要用叙述这种表达方式。叙述应具备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并用一定的人称、以一定的线索,采取某一种叙述方式。 (l)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如《追悼志摩》、《箱子岩》、《哭小弟》、《拣麦穗》、《我与地坛》等文章;还有第三人称,如《北京的春节》、《廉颇商相如列传》、《毛颖传》、《柳敬亭说书》等文章。 (2)叙述线索。有的以“人”为线索,如《廉颇商相如列传》;有的以时间为线索,如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篇一: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开卷有益·博而不精·百发百中·捕风捉影 ·必恭必敬·百感交集·兵贵神速·杯弓蛇影 ·不寒而栗·不合时宜·不自量力·不拘一格 ·不可多得·不堪回首·不可救药·别开生面 ·不可同日而语·不伦不类·伯乐相马·班门弄斧·白面书生·八面威风·不名一钱·拔苗助长 ·不屈不挠·不求甚解·髀肉复生·病入膏肓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拔山举鼎·博士买驴·冰山难靠·背水一战·半途而废·不贪为宝·白头如新 ·百闻不如一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抱薪救火·标新立异·不学无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远千里·不因人热·别有天地·不遗余力·百折不挠·百丈竿头 ·不自量力·不知所云·宾至如归·拔帜易帜 ·残杯冷炙·寸草春晖·草船借箭·乘风破浪 ·才高八斗·城狐社鼠·沧海桑田·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程门立雪·长驱直入·车水马龙 ·乘兴而来·沉鱼落雁·乘人之危·车载斗量 ·大笔如椽·打草惊蛇·雕虫小技·大材小用

·多多益善·大腹便便·大公无私·当局者迷 ·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当务之急·开诚布公 ·不得要领·抛砖引玉·二桃杀三士·尔虞我诈 ·罚不当罪·奋不顾身·分崩离析·风吹草动 ·覆巢无完卵·分道扬镳·奉公守法·负荆请罪·发奸擿伏·返老还童·发蒙振落·风声鹤唳 ·覆水难收·赴汤蹈火·分庭抗礼·防微杜渐 ·负隅顽抗 ·感恩图报 ·高枕无忧 ·狐假虎威 ·后起之秀 ·间不容发 ·见猎心喜 ·举一反三 ·克己奉公 ·开门揖盗 ·困兽犹斗 ·刻舟求剑 ·两败俱伤 ·论功行赏

·老生常谈 ·狼子野心 ·门可罗雀负重致远过河拆桥各自为政汗流浃背后生可畏井底之蛙鸡鸣狗盗开诚布公开卷有益空前绝后开天辟地脍炙人口乐不思蜀老马识途梁上君子芒刺在背名落孙山管鲍之交刮目相看华而不实后来居上火树银花鸡口牛后九牛一毛空洞无物侃侃而谈克勤克俭口若悬河狼狈不堪老当益壮老牛舐犊蓝田生玉买椟还珠孟母三迁各得其所瓜田李下好好先生合浦珠还坚壁清野江郎才尽胶漆相投沆瀣—气口蜜腹剑旷日持久空中楼阁力不从心劳而无功老妪能解滥竽充数马革裹尸马首是瞻·· ··· ··· ··· ··· ··· ··· ··· ··· ··· ··· ··· ··· ··· ··· ··· ··· ··毛遂自荐·门庭若市·木人石心·牛鼎烹鸡 ·怒发冲冠·鸟尽弓藏·南柯一梦·弄巧成拙 ·穷兵黩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难兄难弟·南辕北辙·天真料漫·千变万化·七步之才·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曲高和寡·曲尽其妙·千金市骨·千钧一发 ·千里鹅毛·黔驴技穷·千虑一得·巧取豪夺 ·七擒七纵·杞人忧天·曲突徙薪·千万买邻 ·犬牙交错·千人所指·千载难逢·气壮山河 ·日不暇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给家足·如火如荼·人杰地灵·日暮途穷·入木三分·人琴俱亡 ·人弃我取·忍辱负重·任人为贤·人人自危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开卷有益·博而不精·百发百中·捕风捉影 ·必恭必敬·百感交集·兵贵神速·杯弓蛇影 ·不寒而栗·不合时宜·不自量力·不拘一格 ·不可多得·不堪回首·不可救药·别开生面 ·不可同日而语·不伦不类·伯乐相马·班门弄斧 ·白面书生·八面威风·不名一钱·拔苗助长 ·不屈不挠·不求甚解·髀肉复生·病入膏肓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拔山举鼎·博士买驴·冰山难靠·背水一战·半途而废·不贪为宝·白头如新 ·百闻不如一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抱薪救火·标新立异·不学无术·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远千里·不因人热·别有天地·不遗余力·百折不挠·百丈竿头 ·不自量力·不知所云·宾至如归·拔帜易帜 ·残杯冷炙·寸草春晖·草船借箭·乘风破浪 ·才高八斗·城狐社鼠·沧海桑田·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程门立雪·长驱直入·车水马龙 ·乘兴而来·沉鱼落雁·乘人之危·车载斗量 ·大笔如椽·打草惊蛇·雕虫小技·大材小用 ·多多益善·大腹便便·大公无私·当局者迷 ·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当务之急·开诚布公 ·不得要领·抛砖引玉·二桃杀三士·尔虞我诈

·罚不当罪·奋不顾身·分崩离析·风吹草动·覆巢无完卵·分道扬镳·奉公守法·负荆请罪·发奸擿伏·返老还童·发蒙振落·风声鹤唳 · 覆水难收·赴汤蹈火·分庭抗礼·防微杜渐·负隅顽抗·负重致远·管鲍之交·各得其所·感恩图报·过河拆桥·刮目相看·瓜田李下·高枕无忧·各自为政·华而不实·好好先生·狐假虎威·汗流浃背·后来居上·合浦珠还·后起之秀·后生可畏·火树银花·坚壁清野·间不容发·井底之蛙·鸡口牛后·江郎才尽·见猎心喜·鸡鸣狗盗·九牛一毛·胶漆相投·举一反三·开诚布公·空洞无物·沆瀣—气·克己奉公·开卷有益·侃侃而谈·口蜜腹剑·开门揖盗·空前绝后·克勤克俭·旷日持久·困兽犹斗·开天辟地·口若悬河·空中楼阁·刻舟求剑·脍炙人口·狼狈不堪·力不从心·两败俱伤·乐不思蜀·老当益壮·劳而无功·论功行赏·老马识途·老牛舐犊·老妪能解·老生常谈·梁上君子·蓝田生玉·滥竽充数·狼子野心·芒刺在背·买椟还珠·马革裹尸·门可罗雀·名落孙山·孟母三迁·马首是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