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信号分子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气体信号分子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气体信号分子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综述?

收稿日期:2009-05-22。作者简介:丁 晶,女,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

通讯作者:曾超美,女,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

气体信号分子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丁 晶1

,曾超美1

,杜军保

2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北京100044;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

摘要:4种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随着肺动脉高压

(PAH )发病机制的阐明,气体信号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对气体信号分子在PAH 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旨在明确PAH 发病过程中气体信号分子间以网络式调节方式发挥的作用,对深入了解PAH 的病理生理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3):1026-1029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气体信号分子;发病机制;相互作用;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5X (2009)13-1026-04

Ga seous S i gna l M olecules and Pa thogenesis of Pul m onary Artery Hyperten sion

D ING J ing 1

,ZENG Chao -m ei 1

,DU Jun -bao

2

(1.Depart ment of Pediatrics,Peking University Peop le ′s Hos p ital,Beijing 100044,China;2.Depart m ent of Pediatrics,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 ital,Beijing 100034,China )

Abstract:The 4kinds of gaseous signal molecules ———nitric oxide,carbon monoxide,hydr ogen sulfide and sulfur dioxide,which were discovered by peop le consecutively,all p layed significant pathophysiological r oles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W ith the pathogenesis of pul 2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 )being illum inated uninterrup tedly,gaseous trans m itter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 w een them become the hot is 2sue in the domain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mechanis m of gaseous signal molecules in the for mati on p r ocess of PAH,in order to identify that during the morbidity p rocess of PAH gaseous trans m itters t ook effect in net work regulating model .It als o possessed great significance t o com 2p rehend the pathophysiol ogical variation of PAH p r of oundly .

J Appl C li n Ped i a tr,2009,24(13):1026-1029

Key words:pul m onary artery hypertensi on;gaseous signal molecules;pathogenesis;interaction;nitric oxide;carbon monoxide;hydrogen sulfide;sulfur di oxide

肺动脉高压(PAH )是临床众多心肺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环节,严重影响疾病的进展与预后。肺血管收缩反应异常是P AH 的始动环节和主要病理过程,后期则以肺血管结构重建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肺血管收缩反应异常和重构导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最终可引起右心室功能衰竭和死亡。众多因素参与PAH 的形成,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以其具有的持续产生、传播迅速、作用广泛的特点,对肺循环具有特殊作用。

1 一氧化氮(N O )对PAH 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NO 是体内发现的第一个气体信号分子,由L 2精氨酸(L 2A rg )在一氧化氮合酶(NOS )催化下生成。NOS 分为3

种,即内皮型NOS (eNOS )、神经型NOS (nNOS )和诱生型

NOS (i NOS )

[1]

。NO 主要通过激活细胞内可溶性腺苷酸

环化酶(sGC ),升高细胞环磷酸鸟苷(cG MP )水平,发挥舒张血管、抑制细胞增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参与心血管功能及结构的调节

[2]

。NO 与低氧性P AH 的形成关系密

切,研究认为低氧性P AH 形成时肺动脉内皮细胞NOS 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NOS 水平降低,活性丧失,NO 生成减少

[3]

。低氧刺激可直接抑制eNOS 活性,抑制大鼠肺

动脉组织eNOS 基因和蛋白表达,使NOS 水平降低并活性丧失,且eNOS 表达的下调与肺动脉压力升高呈负相

关。肺血管的定位研究表明低氧性PAH 大鼠远端肺动脉eNOS 基因表达下调更严重,说明肺NO 系统损伤是其节段依赖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但也有学者认为在PAH 形成过程中NO 体系上调,起代偿性调节作用,这可能与NO 对细胞凋亡根据细胞的类型、细胞内氧化还原环境、NO 产生的速度及局部NO 水平不同而表现出促凋亡或抗凋亡的双重效应有关。NO 调节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可能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1)NO 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 MC )增殖有直接抑制

作用,表现为对丝裂原等增殖指标的下调和对内皮素、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尾加压素(U Ⅱ)等促进细胞增殖因子的抑制作用

[4]

;(2)促进P AS MC 凋亡,主要表现为

P AS MC 凋亡相关基因Fas 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 pase 23)

表达上调;(3)抑制细胞外基质堆积,降低肺间质胶原合成,缓解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4)NO 可通过升高cG MP 水平舒张肺血管,抑制肺血管结构重建;(5)NO 可防止低氧引起的肺血管内皮损伤,保护内皮细胞屏障作用,抑制平滑肌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前体细胞向平滑肌细胞的转化,防止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6)与其他气体信号分子如一氧化碳(CO )等相互作用。高肺血流所致P AH 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外科矫治的时机、成功率及术后生存质量。NO 对高肺血流性P AH 的调节亦是通过

PAS MC 增殖的抑制作用、对PAS MC 凋亡起促进作用、降

低细胞外胶原合成及促进细胞外胶原降解而实现的。

2 CO对PAH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CO是继NO之后发现的第二种气体信号分子,主要由血红素加氧酶(HO)催化血红素内源性生成。CO与NO很多生物学效应均很相似,主要通过激活sGC/cG MP 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生物学效应,但CO激活sGC的能力仅为NO的1/20。研究发现CO可缓解肺血管结构重建和PAH形成,HO/CO系统在P AH形成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5]。HO2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使低氧大鼠肺动脉压力增高,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改变加重;而外源性CO使低氧大鼠肺动脉压力降低,肺动脉压力降低,肺动脉结构改变缓解。CO体系对肺血管结构重建和PAH的调节机制可能有以下途径:(1)内源性CO可通过旁分泌

方式抑制ET21和P DGF2B的合成释放,以G

0/G

1

期为靶

点,调节细胞周期循环,从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裂

和增殖;(2)内源性CO对离体和在体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E2F21作用于G

1

/S期实现的;(3)CO对低氧大鼠P AS MC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这可能参与CO体系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调节机制,核因子2κB(NF2κB)及Cas pase23可能分别涉及CO调节P AS MC增殖与凋亡的调控途径,该效应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为干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通路;(4)CO可明显抑制低氧大鼠肺动脉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堆积。应用ZnPP后,低氧处理大鼠的肺动

脉Pr o2α

1

(Ⅲ)胶原mRNA表达进一步增强[6];(5)对肺动脉的直接扩张作用:CO扩血管的机制除可通过激活sGC,增加细胞内cG MP水平,从而发挥扩血管效应外,研究表明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通道,ATP敏感型钾

通道(K

ATP

),花生四烯酸代谢物介导的血管活性等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7];(6)与其他气体信号分子如NO等的相互作用[5]。

3 硫化氢(H2S)对PAH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H

2

S是体内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在心血管

组织主要以L2半胱氨酸(L2Cys)为底物,经胱硫醚2γ

2

解酶(CSE)催化内源性生成。在心血管系统,H

2

S具有舒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和负性

心脏变力作用等广泛效应。H

2

S具有与NO和CO相似

但不同的生物学效应,H

2

S是由中膜平滑肌细胞产生,而

不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与NO和CO不同,H

2

S的心

血管效应不通过第二信使cG MP,而是通过开放K

A TP

通道

而介导。相关研究表明低氧性PAH模型大鼠血浆H

2

S 水平明显减少,予CSE的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PG)后,

伴随体内H

2

S水平的下降,肺动脉压力会进一步升高。

外源性予H

2

S后,明显降低PAH和右心室肥大。CSE/

H

2

S体系在低氧性PAH形成中显著下调,H2S供体硫氢

化钠(NaHS)可拮抗低氧性PAH形成,并缓解肺动脉血

管结构重建,PPG加重PAH的程度。H

2S的作用机制包

括:(1)H

2

S抑制PAS MC增殖,可使低氧性肺中小型动脉

的增殖指数下降至正常水平,增殖相关分子UⅡ蛋白表

达显著降低[8]。(2)诱导低氧性P AS MC凋亡,凋亡相关

基因Bcl2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Fas和Cas pase23蛋白表达

显著增高,提示Bcl22、Fas和Caspase23参与H

2

S诱导

PAS MC凋亡的信号转导。(3)抑制肺动脉细胞外基质过

度堆积;H

2

S可使低氧性大鼠肺小型、中型肌性动脉中Ⅰ

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减少,肺小

型肌性动脉中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肺小型、中型肌性

动脉中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减少,金属蛋白酶组织抑

制剂21(TI M P21)mRNA表达减少,提示H

2

S通过抑制胶

原蛋白合成、促进胶原蛋白降解,抑制肺动脉细胞外基质

过度堆积。另外在低氧性PAH中,H

2

S还通过抑制肺动

脉弹性蛋白的合成来缓解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8]。

(4)与其他气体信号分子如NO、CO等的相互作用。另

外,研究表明在高肺血流性PAH模型中,PAH形成的同

时血浆H

2

S水平降低,肺组织H2S产率及肺动脉CSE

mRNA表达也降低,提示在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

建和PAH时,CSE/H

2

S体系下调。外源性予NaHS后,血

浆H

2

S水平明显升高,肺动脉收缩压降低,右心室与左心

室和室间隔的质量比值减少,肌型动脉比例下降,非肌型

动脉上升,同时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和相对中膜面积减

少,明显缓解了肺血管结构重建。其作用机制可能有:

(1)H

2

S具有抑制PAS MC增殖的效应;(2)H2S可通过

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

亡[9210];(3)H

2

S可能通过降低血管活性肽ET21及结缔组

织生长因子(CTGF)在肺组织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堆

积,从而参与调节高肺血流性PAH的形成;(4)H

2

S可能

通过增加肺动脉壁胶原成分的降解、减少胶原水平,从而

在高肺血流性P AH形成中发挥调节作用;(5)H

2

S通过

对高肺血流性PAH大鼠血管活性多肽ET21、心房肽

(AN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 RP)的抑制作用及对肾上

腺髓质素N端20肽(P A MP)促进作用调节高肺血流性肺

血管结构的重建[11];(6)H

2

S可能通过调节肺小动脉转化

生长因子2β(TGF2β)的表达,抑制TGF生成,进而调控弹

力蛋白的合成,参与大鼠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构[8];

(7)与其他气体信号分子如NO、CO等的相互作用[10]。

4 二氧化硫(S O2)对PAH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

L2Cys在半胱氨酸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为L2半胱氨

酰亚磺酸,后者在AST的作用下转氨基生成β2亚磺酰丙

酮酸,再自发分解为丙酮酸和S O

2

。在体内,S O

2

很快与

水结合,在呼吸道中产生硫磺酸,硫磺酸分解产生其衍生

物2亚硫酸氢盐和亚硫酸盐(HS O

3

2/S O

3

22),二者之比为

1:3。实验及临床研究观察到S O2具有改变心率、降低血

压、参与炎性反应等效应[12],提示内源性S O

2

也可能作为

生物活性分子调节机体的生理活动。在低氧性PAH大

鼠中,研究发现予S O

2

供体处理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和

收缩压较单纯低氧组降低,并可显著缓解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表现为肌型动脉百分比降低、非肌型动脉百分比增高、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和相对中膜面积降低,提

示S O

2在低氧性PAH发病中具有调节作用。S O

2

调节

P AH的机制:(1)S O2及其衍生物的舒张肺动脉作用可能与前列环素(PGI)有关,此种作用不经NO介导,且为非内

皮依赖性[13];(2)S O

2可能通过促使K

ATP

通道开放引起

P AS MC舒张[14215];(3)S O2的舒张肺血管效应可能与钙离子通道有关[15216];(4)S O

2

对肺动脉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

S O

2

使低氧大鼠肺动脉羟脯氨酸含明显减少;通过对胶原

降解的调节发挥作用[17];(5)内、外源性S O

2

很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反应强度,影响P AH的转归[18222];(6)与其他信号分子如NO等相互作用[15]。

5 气体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国内外实验表明气体信号分子之间、气体信号分子与血管活性肽、生长因子等可能存在相互关联,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以整合模式调节病理生理状态下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1 N O和CO的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在低氧性PAH 大鼠予ZnPP阻断内源性CO生成可显著增加大鼠肺组织匀浆及血浆NO水平和肺组织eNOS蛋白表达,提示内源性CO对肺动脉NOS/NO系统具有抑制作用,CO可通过抑制NOS蛋白表达抑制NO生成。但有研究表明CO可促进NO合成,可能原因为CO对NOS/NO的调节作用是双向的,与作用局部CO水平有关。NO体系能诱导低氧性PAS MC HO21mRNA表达,使肺动脉HO/CO体系上调,且NO对肺动脉HO/CO体系的促进作用可能参与NO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和P AH调节。总之,CO对内源性NOS/NO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而NO促进内源性HO/CO系统。气体信号分子NO和CO在细胞与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可能代表了2种分子间相互调节的一种快速、安全的生物学通路,即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通过各自所分泌的气体分子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相互调节。5.2 H2S与N O的相互作用 张清友等[23]在低氧性PAH中研究发现予外源性H2S的供体后,血浆NO水平、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显著下降;内源

性H

2

S亦可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的eNOS表达,血浆NO

水平下降。予PPG抑制内源性H

2

S生成后,血浆NO水平、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蛋白及其基因表达显著升高,

提示在低氧性PAH中,H

2

S可通过降低eNOS mRNA转录

和蛋白合成而抑制NO的合成。另外,在高肺血流性PAH中研究发现NO供体L2精氨酸可促进CSE mRNA转

录和活性,从而促进H

2

S合成[23]。

5.3 H2S与CO的相互作用 张清友等[24]在低氧性PAH中观察了H2S对CO的影响,发现外源性予H2S供体后,血浆CO水平、PAS MC HO21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反之,CSE抑制剂PPG显著降低血浆CO水平、P AS MC HO21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提示H

2

S通过促进HO21mRNA转录和蛋白合成而促进肺组织中CO合

成,H

2

S可通过HO21/CO体系参与低氧时肺循环的调节。

总之,国内外研究显示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心血管系统,特别是P AH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为进一步寻找P AH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但也应认识到,P AH的形成机制纷繁复杂,有许多问题尚未

解决,尚待进一步努力探索。NO、CO、H

2

S、S O24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参与了P AH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并起重要调节作用,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在心肺循环及P AH领域将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Moncada S,H iggs EA.The discovery of nitric oxide and its r ole in vascu2

lar bi ol ogy[J].B r J Phar m acol,2006,147(supp l1):193-201.

[2]CogginsMP,B l och K D.N itric oxide in the pul m onary vasculature[J].

A rterioscler Thro m b Vasc

B iol,2007,27(9):1877-1885.

[3]Stenmark KR,Fagan K A,Frid MG.Hypoxia-induced pul m onary vascu2

lar remodeling: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 m s[J].C irc Res,2006,

99(7):675-691.

[4]杜军保,金红芳,唐朝枢.关注气体小分子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意

义[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1(2):86-88.

[5]Zuckerbraun BS,Chin BY,W egielB,et al.Carbon monoxide reverses es2

tablished pul m onary hypertensi on[J].J Exp M ed,2006,203(9):

2109-2119.

[6]Gong LM,Du JB,Shi L,et al.Effects of endogenous carbonmonoxide on

collagen synthesis in pul m onary artery in rats under hypoxia[J].L ife

Sci,2004,74(3):1225-1241.

[7]Dubuis E,Potier M,W ang R,et al.Continuous inhalati on of carbon mo2

noxide attenuates hy poxic pul m onary hy pertensi on devel opment p resu ma2 bly thr ough activati on of BK Ca channels[J].Cardiovasc Res,2005,65

(3):751-761.

[8]Hongfang J,Cong Bailin,Zhao B in,et al.Effects of hydr ogen sulfide on

hypoxic pul m onary vascular structural re modeling[J].L ife Sci,2006,78

(12):1299-1309.

[9]Yang G,Wu L,W ang R.Pr o-apop t otic effect of endogenous H2S on hu2

man aorta s mooth muscle cells[J].FASEB J,2006,20(3):553-555.

[10]L i X,Du J,J in H,et al.The regulat ory effect of endogenous hydr ogen

sulfide on pul m onary vascular structure and gas otrans m itters in ratswith

high pul m onary bl ood fl ow[J].L ife Sci,2007,81(10):841-849.

[11]L i XH,Du JB,Tang CS.I m pact of hydr ogen sulfide donor on pul m onary

vascular structure and vas oactive pep tides in ratswith pul m onary hyper2

tensi on induced by high pul m onary bl ood fl ow[J].Zhongguo Yi Xue

Ke X ue Yuan Xue B ao,2006,28(2):159-163.

[12]Kaye AD,de W itt BJ,Anwar M,et al.Analysis of res ponses of garlic

derivatives in the pul m onary vascular bed of the rat[J].J A ppl Physiol,

2000,89(1):353-358.

[13]Meng Z,L i Y,L i J.Vas odilatati on of sulfur di oxide derivatives and sig2

nal transducti on[J].A rch B ioche m B iophys,2007,467(2):291-296.

[14]BalazyM,Abu-Yousef I A,Har pp DN,et al.I dentificati on of carbonyl2

sulfide and sulfur di oxide in porcine cor onary artery by gas chr omat og2

raphy/mass s pectr ometry,possible relevance t o EDHF[J].B ioche m

B iophys R es Co mm un,2003,311(3):728-773.

[15]梁 晨.二氧化硫与心肺血管疾病[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

23(13):1032-1034.

[16]杜淑旭,张春雨,金红芳,等.二氧化硫衍生物舒张大鼠离体主动脉

血管环的效应及其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8

(6):581-585.

[17]Mainali Prabha,田 悦,金红芳,等.二氧化硫对低氧性P AH大鼠

肺动脉胶原堆积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0):

771-773.

[18]王 伟,王玉林.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

床杂志,2008,23(13):1036-1038.

[19]张建全,钟小宁,蒋 明,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时P AH与肺血

管壁改建与炎症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9):

1811-1815.

[20

]董 旭,王 钢,王怀良,等.慢性炎症性P AH 大鼠肺动脉蛋白激

酶C 的活性变化[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6):875-877.[21]田 悦,美娜丽,刘雪芹,等.二氧化硫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

肺小动脉内皮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3):985-987.[22]J in HF,Du SX,Zhao X,et al .Effects of endogenous sulfur di oxide on

monocr otaline -induced pul m onary hypertensi on in rats [J ].Acta Phar m acol S in ,2008,29(10):1157-1166.

[23]张清友,杜军保,石 琳,等.内源性一氧化氮与硫化氢在大鼠低氧

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相互作用[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1):52-56.

[24]张清友,杜军保,张春雨,等.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气体信号分

子硫化氢对一氧化碳/血红素加氧酶途径的影响[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10):659-663.

(本文编辑:范艳芬)

收稿日期:2009-05-05。

作者简介:韩玉兰,女(壮族),住院医师,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先天性心脏病。

通讯作者:庞玉生,男,主任医师,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

钾离子通道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韩玉兰,庞玉生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宁530021)

摘要:肺动脉高压(P AH )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肺血流动力学异常,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近年研究表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与P AH 时的肺血管收缩和血管重构关系密切,现就钾离子通道在PAH 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3):1029-1031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钾离子通道;膜电流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15X (2009)13-1029-03

Study Progress of Pot a ssi um Channel i n Pul m onary Artery Hyperten si on

HAN Yu -lan ,PANG Yu -sheng

(Depart m 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 ital of Guangxi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Guangxi Zhuang Antonomous Region,China )

Abstract:Pul m 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PAH )is a combination of fact ors caused abnor mal pul monary hemodynam ics .Pul monary vas 2cular resistance (PVR )p r ogressive as clinical features of PAH.I n recent years,studies had shown that pul monary artery s mooth muscle cell membrane potassium channels at the ti me of PAH and pul m onary vas oconstriction (HPV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were closely related t o po 2tassium channel in the article on the r ole of PAH in p r ogress of the study review .

J Appl C li n Ped i a tr,2009,24(13):1029-1031

Key words:pul m onary artery hypertensi on;potassium channel;membrane current

肺动脉高压(PAH )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肺血流动力学异常,以肺血管阻力(PVR )进行性升高为临床特征,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若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122]

。虽

然PAH 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其发生、发展可能有非常复杂的多因素分子和体液异常,最终导致肺血管收缩、重构和原位血栓形成

[327]

。近年来,研究发现肺动脉

平滑肌细胞(PAS MC )上钾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在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及血管重构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8]

1 PAH 的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

健康人静息平卧位在海平面水平测定平均肺动脉压

(mPAP )为(14±3)mmHg (1mmHg =0.133kPa ),即使运

动时变化亦不大,反映了肺循环高容量、低压力的特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 I H )规定PAH 的血流动力学标准为:心导管法测定mP AP,在静息状态下>25mmHg,或运动状态下mP AP >30mmHg,而肺毛细血管压或左房压

(PLA )<15mmHg 即可诊断PAH [9]

2 肺循环上的钾通道种类

P AS MC 主要分布4种钾通道

[10],即:(1)电压依赖性

钾通道(K v );(2)钙激活性钾通道(K Ca );(3)ATP 敏感性钾通道(K ATP );(4)内向整流性钾通道(K ir );还有一种双孔区

钾通道(K t )正在研究中[11]

。其生理作用均通过影响膜电

位调节平滑肌的舒缩活性和血流,但各有差别。

3 钾通道在低氧性肺血管收缩中的调控作用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是指在急性低氧时,肺泡氧分压降到某一临界值,肺血管发生的快速、可逆的收缩反应以纠正肺泡通气/血流不匹配,从而在不明显改变肺动脉压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机体氧分压。

HPV 有如下特点:(1)发生迅速,低氧环境下1m in

内即可发生,缺氧数分钟内,HP V 即可达到某一平台,并随低氧的存在而持续,但其程度不随低氧加重或持续时间的延长而改变,一旦恢复常氧,HPV 迅速消失;(2)触发因素是肺泡内氧分压低,而不是肺血管内血氧分压低;

(3)HPV 机制中,低氧直接作用于PAS MC 使其发生舒缩

反应,而内皮源性因子、神经递质及体液因素仅参与调节

HPV 的程度;(4)依赖于细胞外Ca 2+

的存在,Ca 2+

通道拮

抗剂可抑制HPV;(5)HPV 仅发生于阻力性肺动脉(直径<300μm ),而在传导性肺动脉(直径500~600μm ),低氧使血管先短暂收缩后持久舒张。

HPV 的发生机制与P AS MC 膜电位(Em )变化密切相

关。PAS MC 的张力主要受Em 调控,膜去极化可激活L

肺动脉高压的炎症发病机制

肺动脉高压的炎症发病机制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种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的临床综合征,呈进行性加重,以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其产生与血管收缩、血管壁重塑及原位血栓形成3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肺血管阻力升高引起右心室负荷增加,可导致右心功能障碍[1]。已有研究表明导致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机制是多方面的,与多种发病因素有关,包括炎症机制、遗传基因机制、离子通道机制、血管活性物质失衡机制、增殖或/和凋亡机制等。本文就肺动脉高压的炎症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一、炎症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证据 炎性介质能导致肺血管收缩的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但炎症可引起肺血管重塑是一个较新的概念。 已有研究表明在重度特发性PAH患者的肺部丛状病变存在炎性细胞浸润。在丛状病变血管处聚集有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而且只浸润于中层管壁的外面部分和外膜。丛状损害和扩张性病变部分都表现为外膜的炎性浸润。PAH 时肺动脉还有纤维细胞亚群的浸润,也证实循环中单核细胞缺乏而减轻慢性缺氧导致的肺血管重构。V oelker等[2]认为低氧性PAH血管病理血管周围炎症明显,内膜增厚、动脉肌化、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原位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前微动脉丧失,血管充血和淤滞,并强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及氧化应激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不少研究发现严重PAH患者循环中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参与炎症过程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IL-6,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A)以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在特发性PAH患者循环中的表达和合成显著增加[3]。Balabanian等[4]发现在重度特发性PAH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25、可溶性P- 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及可溶性IL-6等可溶性炎症标记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支持系统性炎症与特发性PAH发病相关。研究认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循环水平在特发性PAH患者中显著高于健康人群。MCP-1水平升高在疾病早期尤为明显,提示其可能参与PAH的形成。

NO作为信号分子的发现史

NO是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的发现史及作用机制 11生物科学A班陆韵玲11550803032 1998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是佛奇哥特Robert F.Furchgott,伊格纳罗Louis J. Ignarro以及慕拉德Ferid Murad。他们是“NO是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的发现者,正因为这三位美国科学家,打开了气体分子能作为体内信息传播分子的大门。以下是NO作为体内气体信号分子的发现史: 最先发现NO具有信息传导功能的人是在美国布鲁克林南方卫生科学中心的佛奇哥特。1953年,弗奇戈特使用离体血管条(helical strip )实验研究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亚硝酸钠和乙酰胆碱等对动脉条的生理作用。但在当时的实验中存在一个令人困惑不解的现象:给整体动物静注ACh 引起血管舒张效应,而ACh 对离体血管条标本产生收缩作用而不是舒张作用?当时被称之为“Furcthgot悖论”。直到1978年,还是在Furchgott的实验室,一次偶然的事件才使这一矛盾得以澄清。该事件源于一次错误实验操作:该实验室一名叫David的技术员未按原定实验步骤,“ 错误” 地将carbachol(拟胆碱药,ACh类似物)加到由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血管环标本中,结果发现其并没有使兔主动脉环收缩,相反却使其舒张。弗奇戈特没有放过这种反常的现象,他用Ach对内表皮完整的血管进行刺激,结果发现,血管舒张。从而弗奇戈特推测Ach实际上是作用于血管内表皮细胞使其产生新的信使分子(弗奇戈特称之为EDRF)从而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进而导致血管舒张。 相同条件下 ↗扩张 Ach→【血管】→没明显作用? ↘收缩 研究 Ach→血管内表皮完整→血管扩张 推测 Ach→血管内皮细胞→新信使分子→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舒张 (EDRF)弗奇戈特研究过程在弗奇戈特的基础上,伊格纳罗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EDRF就是NO分子。首先,一系列研究结果提示EDRF和NO的生物学性质相似。EDRF能够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引起血管平滑肌中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的升高,产生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效应。该过程可以被亚甲基蓝(MB),氧基血红蛋白和氧基肌红蛋白抑制,这些特点与NO引起血管舒张的过程相同。其次,利用灌流-生物鉴定法,证明EDRF和NO的化学性质十分相似,如EDRF性质不稳定,半衰期约是3-5秒,可以被超氧阴离子灭活,超氧化物歧化酶能使EDRF 的半衰期延长到30秒。最后证明,EDRF 和NO 激活GC 的过程都具有亚铁血红素依赖性。和血红蛋白(Hb)相互作用前,Hb的最大吸收峰在433nm,EDRF和血红蛋白(Hb)相互作用后,Hb的最大吸收峰移动到406nm。NO和Hb反应时也同样具有上述变化。以上结果从不同侧面证明,EDRF就是NO 。1986年夏季,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Rochester举行研讨会,Ignario和Furchgott独立报告了他们各自的结果,都证明EDRF的化学结构就是NO。 然而,NO在体内具体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那就由慕拉德来解答了。早在20世纪60年代慕拉德就读于Western Reserve大学时,就对信号转导与第二信使感兴趣。他曾与1971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获奖者Eeal Sutherland合作研究过cAMP 。70年代早期,慕拉德在弗吉尼亚大学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独立研究cGMP的功能。穆拉德其在研究cGMP过程中,设法从cGMP产物中分离出了一种与之类似的蛋白质——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发

肺动脉高压常见问题

肺动脉高压常见问题 一、关于病情 1、问:肺动脉高压分为I期,Ⅱ期,Ⅲ期,和Ⅳ。早期症状有哪些?晚期症状有哪些表现? 答:肺动脉高压的功能分类与左心衰竭心功能的分类几乎相同。I期日常体力活动没有症状,心功能正常。Ⅱ期患者静息状态下舒适,一般体力活动后出现气短、胸痛、疲劳或近似晕厥。Ⅲ期患者静息状态下可以没有症状,轻微体力活动后出现气短、胸痛、疲劳或近似晕厥。日常活动明显受限。Ⅳ期患者在休息状态下即感气短和疲劳,任何体力活动后都可出现症状,有右心衰竭的征象,任何容易发生晕厥的患者均属该级。我们的医疗水平现不能检测出早期的肺动脉高压,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高级别状态。经过治疗,也可以好转进入低级别状态。 2、问:肺动脉压力很高,是否代表病情很严重? 答:肺动脉压力的高低并不是衡量病情严重的最重要指标,关键在于心功能的改善和肺血管阻力的降低。由于肺血管受损弹性变差,所以即便治疗有效, 恢复的过程也相当缓慢。患者服药后,压力没有降低并不一定表示治疗没有进展。如公式所示;肺动脉压力= 心排血量×肺血管阻力,如心排血量增加,则 肺动脉压力亦有可能不发生变化甚至升高,而这种升高并不预示着病情的加 重,所以各位病友不要有心理负担。 (PS:荆教授提示,有些时候大家可能感觉治疗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佳,但 从医学角度讲并非治疗无效。治疗肺动脉高压如同逆水行舟,能够通过药物的 治疗将病情稳定的控制住并延缓恶化,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所以希望大家能 够定期复查,掌握身体的变化,等待药物的新发展。) 3、问:在家里我们可以进行哪些辅助治疗? 答:吸氧是目前被认为比较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但每个人情况不同,吸氧时间不做明确建议。 4、问:我平时都要做那些常规检查?

关于肺动脉高压你必须知道的知识

关于肺动脉高压你必须知道的知识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少见的,预后不良的进展性疾病,有心血管系统“恶性肿瘤”之称,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注册登记的结果,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确诊后未经靶向治疗平均生存时间仅为 2.8年。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PAH的生存率有所改善,但也并不是很理想,五年生存率也只能达到60%。了解肺动脉高压的相关知识对预防和治疗都有一定帮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肺动脉高压。 什么是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一定界值的一种血流动力学和病理生理状态,其主要特征为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血管压力持续升高,最终结局是右心衰竭和过早死亡。 肺动脉高压的症状 肺动脉高压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表现为进行性活动后气短,病情严重的在休息时也可出现,而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心排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会导致患者昏厥、疲劳、乏力、运动耐量减低;右心缺血,右心室肥厚冠状动脉灌流减少,心肌相对供血不足会引起患者心绞痛或胸痛,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因为肺毛细血管前微血管瘤破裂所致咯血;患者肺动脉扩张压迫喉返神经可导致声音嘶哑;还有患者会表现出右心衰的症状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上腹胀痛,双下肢、会阴、腰骶部水肿,胸腹水,口唇、指尖、耳廓发绀,神经系统症状等。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1、一般治疗 临床上有多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方法,一般治疗可以采取康复训练、社会心理支持、避孕、疫苗接种。 2、手术治疗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首选治疗措施,适应证为心功能Ⅲ、Ⅳ级,肺动脉平均压达30mmHg以上,肺血管阻力>300dyn·s/cm5,血栓位于肺段以上动脉手术能达到者。 3、靶向药物治疗 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包括波生坦、安立生坦、伊洛前列素、曲前列尼尔、

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H2S的研究进展

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H2S的研究进展 摘要:小分子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总结H2S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发现内源性H2S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并参与了一些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被认为是继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之后的第三类气体信号分子。对其研究是当前生物学领域的崭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H2S;气体信号分子;生理作用;机制 硫化氢(H2S) 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工业生产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以往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其毒性方面的研究。然而,1989年Goodwin等在鼠、牛及人的大脑中发现有相对较高浓度的内源性H2S,提示了H2S可能有较重要的生理作用[1]。近年来,内源性H2S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为参与一些疾病的病理机制,其在药物开发的前景等方面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下就其的合成与代谢、生理作用及其与各个系统疾病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 1 内源性H2S在体内的生成及代谢 1.1 内源性H2S的生成及其酶在体内的分布 内源性H2S在机体内有多种生成的途径,细胞胞浆内以L-半胱氨酸( L-cysteine,L-Cys ) 为底物,在5-磷酸吡多醛依赖性酶包括胱硫醚-β-合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胱硫醚-γ-裂解酶( cystathionine-γ-lyase,CSE)、半胱氨酸转移酶等催化作用下产生的。在线粒体内,则以β-巯基丙酮酸为底物,在巯基丙酮酸转硫酶(mercaptopyruvate trans- sulphurase,MPST)的作用下产生H2S。CSE和CBS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并且具有组织特异性。CBS主要分布于神经系统内,消化系统包括回肠、肝脏同时存在有CBS和CSE;CSE分布于 心血管系统内,包括心肌、主动脉、肺动脉、肠系膜动脉、尾动脉和门静脉等[2]。 1.2 内源性H2S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及代谢 H2S在体内存在两种形式,一种以H2S形式,另一种以硫氢化钠( NaHS)形式存在。NaHS 在体内可电离成Na+和HS-,HS-与体内氢离子结合生成H2S,HS-和NaHS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在体 内,1/3的H2S以气体分子存在,2/3以NaHS形式存在,这样既保证H2S在体内的稳定,而且还能维持内环境的pH水平。 硫化物代谢主要通过生成盐的形式排出体外,但内源性H2S的代谢途径仍不清楚,目前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策略心外科医师的观点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策略——心外科医师 的观点 肺动脉高压是指在海平面安静呼吸时由右心导管检查 测得肺动脉平均压≥25mmHg。常用的分级为;肺动脉峰值 压力Pp/主动脉峰值压力Ps≥ 0.75和肺动脉压力 ≥60mmHg定为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需要进行系统治疗的指征为肺动脉压力≥50mmHg。先天性心脏病是引起肺动脉 高压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常见有3种类型:1 婴幼儿期肺动脉高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导致肺动脉高压,2成人期肺动脉高压。3艾森门格综合症 -晚期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体发病率国内没有统计资料。病变过程,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由于肺内高氧合的血流量的异常增加,肺血管收缩对抗过多的血流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早期手术之后,可以恢复至正常,称为动力性肺动脉高压。如未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加,肺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中膜增厚,内膜增生,肺动脉高压不能逆转,形成病理性肺高压。也有患儿肺血管病变快,很早期形成病理性肺动脉高压。为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反过来加速心脏扩大,心肌纤维化,收缩力降低。晚期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出现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紫绀,活动力下

降。体检无心脏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血氧饱合度下降≤ 95%。X胸片肺动脉动脉隆突,外周呈残根样改变,外带肺血减少。心导管测压,计算肺动脉阻力≥8 Wood单位,称为艾森门格综合征,丧失手术机会。 诊断:体检、X-胸片、心脏彩超提示有重度肺动脉高压,需要行心导管检查,诊断先心病的同时,明确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制定完整的治疗方案。肺动脉高压会增加手术风险,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和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也是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治疗方案须更周全,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相应处理。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根治,避免肺动脉高压形成。根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情三种类型特点分述如下,1 婴幼儿期肺动脉高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国内,患儿都有条件早期根治,手术及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改良超滤的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导致肺动脉高压,不具备根治条件的患儿,如常见多发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不能根治,早期干预即肺动脉环缩,防止肺动脉高压形成,影响下一步治疗。目前开展较多的功能性单心室类先天性心脏病,如三尖瓣闭锁,肺动脉瓣闭锁,须行Glenn,Fontan手术,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手术后循环生理的不同,肺动脉压力≥20mmHg,影响手术效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另外还有些先天性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九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引起。PH时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病程中PH常呈进行性发展。 目前PH的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量所得平均肺动脉压(meanpulmonaryarterypressure,mPAP)>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mPAP>30mmHg。此外,诊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除需满足上述标准之外,还应包括肺毛细血管楔压(pulmonarycapillarywedgepressure,PCWP)或左心室舒张末压<15mmHg。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可根据静息mPAP水平分为“轻”(26~35mmHg)、“中”(36~45mmHg)、“重”(>45mmHg)三度。超声心动图是筛查PH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超声心动图拟诊PH的推荐标准为肺动脉收缩压≥40mmHg。 第一节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肺动脉高压曾经被习惯性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随着对PH认识的逐步深入,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会议”按照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法及预后特点将PH分为五个大类,每一大类根据病因及损伤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多个亚类,该分类方法对于制定PH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和欧洲心血管病学会(ESC)2004年又对此分类法进行了修订(表2-9-1)。 肺动脉高压(PH)、尤其是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具有潜在致命性,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规范治疗是获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否则患者预后极差。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特发性动脉性肺动脉高压(IPAH)多在患者出现症状后2年左右才能确诊,而确诊后的自然病程仅2.5~3.4年。 第二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世界卫生组织将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pulmonaryhypertension,PPH)改称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pulmonaryhypertension,IPH),是一种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致丛性肺动脉病(plexogenicpulmonaryarteriopathy)”,即由动脉中层肥厚、向心或偏心性内膜增生及丛状损害和坏死性动脉炎等构成的疾病。 【流行病学】 美国和欧洲普通人群中发病率约为(2~3)/100万,大约每年有300~1000名患者。非选择性尸检中检出率为0.08‰~1.3‰。目前我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统计资料。IPH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育龄妇女,平均患病年龄为36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迄今病因不明,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及肺血管收缩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概述]: 正常人肺动脉压力为15~30/5~10mmHg,平均为15 mmHg。若肺动脉收缩压〉30 mmHg,或平均压〉20 mmHg,即为肺动脉高压。WHO规定:静息状态下肺动脉收缩压〉25 mmHg,运动过程中肺动脉压〉30 mmHg,即为肺动脉高压。 [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未名者。 2、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常见原因为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ASD,VSD,PDA等。 (二)按病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分类: 1、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由肺循环血流明显增加所致。 2、反应性肺动脉高压:缺氧致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小动脉管腔器质性病变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3、被动性肺动脉高压:因左心房、肺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如二尖瓣狭窄,三心房心等。 (三)按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程度分类: 1、轻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30~40 mmHg,Pp/Ps>0.45,肺血管阻力为251~500达因. 秒. 厘米-5. 2、中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40~70 mmHg,Pp/Ps为0.45~0.75,肺血管阻力为500~1000达因. 秒. 厘米-5.

3、重度肺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mmHg, Pp/Ps>0.75, 肺血管阻力〉1000达因. 秒. 厘米-5.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second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病因]:根流体力学原理肺动脉压与肺静脉压、肺血管阻力、肺血流量有关。 平均肺动脉压=平均肺静脉压+肺血管阻力*肺血流量 1、肺血流量增加: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均有肺血流量增加,因而可使肺动脉压升高。 2、肺血管病变:主要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因而增加。 如:弥漫性肺栓塞,肺动脉炎等。 3、肺部疾病: 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⑵弥漫性间质性肺部病变: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间质纤维化等。 ⑶肺泡通气不足:原发性或神经原性肺泡通气不足(格林巴利综合征。 4、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由长期缺氧所致。 5、肺静脉高压 [发病机理] 目前不清,研究认为ET-1,NO,PGI,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PDGF,TGF-β,EGF)等参与了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植物中的生理效应及其研究进展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植物中的生理效应 及其研究进展 姓名:李婷婷 学号:2015111121 摘要:在动物中已经发现,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是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CO)之后的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参与各种生理调节作用。植物中很早就发现有H2S释放的现象,但是其生理功能一直不明。本文综述了硫化氢在植物体内合成途径、硫化氢的生理效应及其作为信号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硫化氢;信号分子;生理效应;机制 H2S在人类和动物生理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的普遍性和多功能性已经引起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尽管H2S最早是作为一种有毒气体,但其作用已被人类认识和研究了300多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H2S才被证实是生物体内继NO和CO后另一种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1]。这3种气体信号分子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均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气体分子,可自由进入细胞内部;直接与相应靶分子或细胞反应,而不需要通过受体间接发挥作用;其产生受到内源性关键酶的调控;生理浓度下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在人和动物体内,H2S参与了血管舒张,降血压、介导炎症过程、保护细胞以及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等生理和病理过程[2]。H2S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关于其作用的研究仍然有限、不够全面, 现在仍然不清楚H2S在植物信号转导中的直接靶点和下游级联反应。但是今年已有发现,在植物中, H2S通过硫巯基化作用(S-sulfhdration)翻译后修饰蛋白, 将很多蛋白中半胱氨酸的-SH转变为-SSH, 从而调控它们的活性 一、植物体内硫化氢的合成 植物体内,H2S主要是通过植物根部吸收的硫酸盐通过一系列的还原途径形成。硫酸盐还原为硫化物通过3个步骤完成:硫酸盐在ATP硫酸化酶催化下激活为腺苷酰硫酸(APS);APS被APS还原酶还原为亚硫酸盐(SO32-),还原态GSH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4岁。因“乏力、胸闷、气短1年半,双下肢水肿半年”于2004年5月入院。患者自2002年8月无诱因感乏力,并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予扩冠治疗,效果不佳;2002年12月出现胸闷气短加重,晕厥3次,伴呕吐;无肢体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约3~5分钟后苏醒,自觉与体位变化及用力有关。最后一次晕厥时咳粉红色泡沫痰,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关闭不全(中度),肺动脉高压(重度),肺动脉收缩压95mmHg。诊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经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症状有所改善。进一步检查,胸部MRI发现右上纵隔囊性病变、肺动脉增宽、右房右室增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心导管检查“符合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主干压约122/50mmHg”。血气分析:PaO269.60mmHg,PaCO226.8mmHg。经卡托普利、硝普钠、硝苯地平、氯沙坦等治疗,效果均不佳。患者活动耐量逐步下降,稍微活动则胸闷气短。2003年11月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并逐渐加重,同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利尿治疗可缓解。2004年2月在当地医院腹部B超发现腹水,经利尿治疗后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患者1年前出现尿量减少,近期体重增加明显(5kg),平素长期服用利尿药。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肺部疾病史,无慢性咳嗽、咳痰史,无吸烟史。从事化工分析工作,有毒气(主要为氨气)接触史20余年,粉尘接触史1年。入院查体慢性病面容,口唇紫绀明显。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双肺呼吸音清,心相对

浊音界向左稍扩大,心率82次/分,律齐,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P2>A2,未闻及心包摩擦音。右下肺、左中肺肩甲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腹稍膨隆,肝肋下1.5cm,余(-),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白蛋白(ALB)3.7~4.0g/dl,总胆红素(Tbil)2.47~3.55mg/dl,直接胆红素(Dbil)1.17~1.72mg/dl,血肌酐(SCr)0.8~1.25mg/dl,尿素氮(BUN)14.9~28mg/dl,血糖74~108mg/dl。尿常规、便常规及OB(-)。24h尿量:800ml。24h尿蛋白排泄量:0.310g。免疫指标:抗核抗体(ANA)+dSDNA、抗Jo-1抗体、自身抗体、补体、免疫球蛋白、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抗心磷质抗体(ACL)、可提取核抗原(ENA)均阴性。血气分析PO266.6mmHg,PCO231.0mmHgoX线胸片:肺门影重,纵隔增宽,心影大,肺动脉段突出。高分辨CT:肺动脉高压,右心房及右心室明显增大;心包少量积液,前纵隔及中上纵隔有液体密度影,考虑为心包积液向上的延伸。CT肺动脉及静脉造影(CTPA,CTV):肺动脉高压,右心房及右心室明显增大;心包积液,少量腹水;肝淤血;胆囊结石。未见明显血栓征象。肺灌注通气显像:血流期肺动脉区异常,符合肺动脉高压表现;双肺多节段血流灌注减低,通气受损,通气-灌注基本匹配。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肺活量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的研究进展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的研究进展 罗慧琴林健清 【摘要】:背景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有毒废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2S作为最新发现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目的探讨H2S的生理病理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并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内容H2S不仅对全身多系统的缺血性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对神经性及炎症性疼痛的双向性调节作用更是关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其是内源性血管平滑肌的K ATP通道开放剂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相关。趋向H2S这些新用途对探寻临床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重点应在H2S对于疼痛作用的确切机制上。 【关键词】:H2S;气体信号分子;作用机制 Research progress of gaseous signal molecule hydrogen sulfide LUO Hui-qin, LIN Jian-q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5, China 【Abstract】Background Hydrogen sulfide (H2S) has been regarded as a noxious gas for a long time,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have shown that H2S acts as the new discovered endogenous gas signal molecule at present, which has important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take part in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widely in the body.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effect of gaseous signal molecules H2S and diseases, and provid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H2S research processes. Content H2S not only has therapeutic effects on ischemic diseases of the systemic multisystem, but also has two phases influence on neuropathic and inflammatory pain. The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that H2S is endogenous vascular smooth muscle K ATP channel openers and it has antioxidant activity. Trend These new uses of H2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method in related clinical diseases. Future work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 precise mechanism of H2S for the pain. 【Key words】Hydrogen sulfide; Gaseous signal molecule; Mechanism of action 气体信号分子的发现开创了生命医学研究的新领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作为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之后发现的第三种新型内源性气体信号传递分子[1],具有复杂的生物学活性,广泛参与机体疼痛及各系统的功能调节,对多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有保护作用,在临床研究及治疗应用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叙述H2S的生理病理及其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对机体各系统的生物学作用。 1. H2S的生理 在哺乳动物组织中,产生内源性H2S的酶有三种: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 β-synthase,CBS)、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 γ-lyase,CGL or CSE)和3-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 transferase,3MST)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二单元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一、概述:肺动脉高压是一个临床常见病征,可由许多心、肺血管疾病引起。诊断:目前以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为显性肺动脉高压;运动时肺动脉平均压>30mmHg,为隐性肺动脉高压。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后者多于前者,主要是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所致的肺组织结构和/或肺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二、病因(一)支气管、肺疾病:以COPD最多见,80~90%。(二)严重的胸廓畸形。(三)肺血管疾病:原发肺动脉高压、原发肺动脉血栓等。(四)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及先天性口咽畸形、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三、发病机制和病理(一)发病机制缺氧:肺动脉高压形成最主要因素↘ (二)病理:1.肺部基础疾病病变:绝大多数为慢支和阻塞性肺气肿及其并发的COPD。2.肺血管病变(1)构型重建:内膜增厚、中膜平滑肌增生肥大、管壁增厚。(2)肺小动脉炎症。(3)肺泡壁毛细血管床破坏减少。(4)肺血管床受压。3.心脏病变:心脏重量增加、右心肥厚、右心室肌肉增厚、右室腔扩大。四、临床表现:(一)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1.症状:原发病表现即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症状。2.体征:(1)发绀。(2)肺气肿体征、偶有干、湿啰音。(3)右心室肥大:P2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剑突下有明显收缩期心脏搏动提示右心室肥大。(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引起慢性肺心病失代偿的最常见诱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1.呼吸衰竭:(1)症状:意识障碍。(2)体征:明显发绀;球结膜充血、水肿。 2.心力衰竭:主要为右心衰竭表现。五、并发症(一)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经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是慢性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二)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最常见呼吸性酸中毒。(三)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四)其他: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六、辅助检查(一)X线检查:1.原发病的X线特征:基础疾病和急性肺部感染的征象。2.肺动脉高压征象: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其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值≥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其高度≥3mm。 3.右心室增大:心尖上凸。(二)心电图检查: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表现(电轴右偏、RV1 +SV5≥1.05mV)。(三)超声心动图:1.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2.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四)血气分析:1.当Pa02<60mmHg,PaC02>50mmHg时可诊断为呼吸衰竭。2.酸碱失衡:最常见为呼吸性酸中毒,pH下降,PaC02升高。其次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五)其它: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可升高、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可增加;肺功能检查;痰细菌学检查。七、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因: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他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2.肺动脉高压征象。3.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征象。(二)鉴别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2.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扩张型心肌病。八、治疗:(一)急性加重期:治疗的关键是:积极控制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呼吸衰竭;纠正心衰。1.控制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失代偿和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先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抗生素,然后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调

肺动脉高压的五种病因

肺动脉高压的五种病因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进而右心室肥厚扩张的一类心脏血管性疾病,那么肺动脉高压是怎么原因呢?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肺动脉高压的五种病因1?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约占全部肺动脉高压的78.8%。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后期经常会并发心功能不全,在中、重度患者中会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肺血管重构,进一步导致肺动脉高压。 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先心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主要由心内分流引起。未经手术治疗的 先心病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30%,而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约为15%。 3.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肺动脉高压 包括各种风湿、类风湿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以引起肺动脉高压,在我国发病人数很多。这一类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比例很高,且能显著影响预后,而原发病的识别与处理至关重要。 4.缺氧性肺动脉咼压 我国是烟草大国,由此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肺部疾病高发;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这些疾病

最后也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也会发生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缺氧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国外少有而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这些患者,由于肺泡缺氧,继而发生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升高。 5.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由此而诱发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也有很高的发生率,临床上也很常见。 肺动脉高压的检查事项1?心电图 肺动脉高压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有:1)电轴右偏;2)I导联出现s 波;3)右心室肥厚高电压,右胸导联可出现ST-T波低平或倒置。如果没有上述心电图特征,也不能排除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心电图检查作为筛查手段,其敏感性(55%)和特异性(70%)均不是很咼。 2.胸部X线片 胸片的改变包括肺总动脉及肺门动脉扩张,伴外周肺血管稀疏(“截断现象”)。还可发现原发性肺部疾病,胸膜疾病,心包钙化,或者心内分流性畸形,因为后者可出现肺血管增多。胸片检查可以帮助排除中到重度的肺部疾病或肺静脉高压患者。但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和肺部放射性检查的结果可不一致。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估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估李 斌 综述 曹学文 张建华 审校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肺小动脉病变早期,及时手术矫治心内畸形,可阻止病变继续发展,已有病变可于术后逐渐消退。如果发展到不可逆阶段,即使手术矫正了心内畸形,肺动脉高压仍持续存在并进一步发展,失去外科治疗的意义。因此,判断肺小动脉病变是否可逆是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中的关键问题。现对肺动脉高压程度的评估手段综述如下。 1 X线胸片 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属动力性肺动脉高压,主要因素为肺血流量(PBV)增加,肺血管床容量(PVBC)正常,右室搏出量及肺血容量均增加,X线表现为肺血增多。右下肺动脉主干是评估肺血情况最简单的方法[1,2]。正常成年男性此动脉宽度<16mm,女性<15mm,小儿则<主动脉结水平的气管直径。肺血增多时,此动脉增宽。分流量小时,受流体力学影响,表现为下叶肺血增加,肺血管增粗;分流量大时,下叶肺血管压力增加,血管周围水肿,肺间质压力增高,下叶肺血管阻力增大,发生肺血再分布,血流向阻力低的上叶转移,表现为上、下叶肺血管的增粗、增多,但边缘模糊不清。婴幼儿可见斑片状渗出影[1]。 重度肺动脉高压属阻力性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病变明显,PVBC显著减小,肺血管阻力明显增高,右室搏出量和肺血容量均降低,PBV也减少,X线表现为肺缺血。肺血管纹理自中外带明显变细、扭曲,肺野透明度略高,肺门动脉和肺动脉段多呈中、高度扩张和凸出,扩张与狭窄移行处常在段肺动脉处。肺血管突然狭窄、变细是阻力性肺动脉高压的特征,肺动脉主干及其大分枝管壁钙化是肺动脉高压的可靠征象[1,2]。此外,重度肺动脉高压可继发右心室增大。 国内程显声等对左向右分流先心病X线与血流动力学、肺血管组织病理学的对照研究也有类似报道,认为有明显肺血减少表现者,肺动脉压和全肺阻力均升高,已伴有不可逆转的肺血管病变。高压 作者单位:730030 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愈重X线诊断作用愈大,轻、中度高压及 其与有大量分流而尚无肺动脉高压者,X 线鉴别有困难。 2 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技术 2 1 M型超声心动图(ME) a波幅度对 诊断肺动脉高压有价值。一般规律是a 波幅>2mm时,mPAP多正常;a波消失 是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表现,mPAP多>40 mmHg。但a波幅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肺 动脉压不是唯一因素。1975年Hirsheld 等[3]首先提出用右室射血前期(RPEP)/ 右室射血期(RVET)值评价肺动脉压,认 为此值不受心率影响,与dPAP相关(r= 0 72,P<0 01)。Fernandes等[4]研究显 示,除外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和完全 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RPEP/RVET值 与dPAP相关(r=0 73,P<0 01),同时 提出对于TGA患者,左室射血前期 (LPEP)/左室射血期(LVET)值与dPAP 相关(r=0 88,P<0 01),认为LPEP/ LVET值可用于评估T GA的肺动脉高压 程度。综合各家资料,RPEP/RVET值< 0 25值肺动脉压多正常,>0 35者则多 数有肺动脉高压。M E是先心病检查中 最简单的超声学技术,对诊断肺动脉高压 中有一定意义,但受检出率影响,应用范 围受限,且对肺动脉压的评价仅为定性, 不能满足临床要求。 2 2 二维超声心动图(2DE) 主要根据 右室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大、肺动脉增宽 等间接征象来推断肺动脉高压的存在。 国内丁育增等[5]对142例心间隔缺损者 应用2DE测定肺动脉(PA)和主动脉环部 (Ao)内径并计算其比值,与术中所测 sPA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者密切相关 (r=0 91,P<0 001),PA/Ao值 1 3提 示有肺动脉高压,比值越大,肺动脉高压 程度越重,认为是评估肺动脉压简便无创 且可靠的方法。 2 3 超声多普勒技术 超声多普勒技术 是无创检查血流动力学的直接方法。应 用多普勒血流显像法,可发现肺动脉主干 于收缩晚期有双重血流信号,提示有肺动 脉高压存在(向前流动的血流遇到阻力而 逆流)。Currie等[6]报道,用连续波多普 勒法测出三尖瓣逆流速度,用简化的 Bernoulli方程P=4V2(V为速度)可计 算出逆流压差,加上右房压,则算出 sPAP,所得结果与导管所测肺动脉压显 著相关(r=0 98,P<0 0001),可达到定 量诊断肺动脉高压的目的。但受检出率 影响,用此法测量者平均不超过50%。 脉冲多普勒描记肺动脉血流频谱成功率 在95%以上,一些指标如加速时间 (ACT)、RPEP/ACT值、RPEP/RVET值、 平均加速度等,与心导管所测肺动脉压有 很好的相关性[7],可用以推算肺动脉压。 3 血管内超声(IVUS) IVUS的概念始于70年代,是以导管 为基础的成像技术,国外自80年代末开 始研究,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直到近年 这一新技术才得以迅速发展并用于临床。 正常肺动脉IVUS成像示肺动脉壁为单 层结构,内膜、中层无明显分界[8]。Sieg el 等[8]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不同动脉段 中,分别剪除肌性动脉的内膜、中层和外 膜,然后进行IVUS成像及病理学检查,结 果证实IVUS成像三层结构与切片中的 内膜、中层和外膜完全吻合。Ronald等[9] 对一组婴幼儿先心病的IVUS研究显示 肺动脉呈三层结构,中层回声厚度(MT) 与肺血管阻力(PVR)相关(吸氧前r2= 0 58,P=0 017;吸氧后r2=0 58,P= 0 012),也与肺/体循环阻力(PVR/SVR) 值相关(吸氧前r2=0 69,P=0 006;吸 氧后r2=0 80,P<0 001)。Berg er等[10] 研究认为肺动脉壁弹性(distensibility)随 肺血管病变的加重而降低,与肺/体循环 平均动脉压(PAP/SAP)值(P<0 001)及 PVR/SVR值(P=0 03)均相关,可用于 评估肺动脉压。 4 右心导管检查 1944年美国医生Warren首次将右心 导管用于诊断分流性先心病,次年又通过 右心导管诊断了第一例肺血管病引起的 肺动脉高压。其临床应用逐步发展,成为 诊断先心病、评估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 段。右心导管可直接测定右房、右室及肺 动脉的压力和血氧情况,计算分流量,能 准确了解肺循环情况。此外,吸入低浓度 NO和高浓度氧的混合气作为右心导管的 附加试验,在评估肺动脉高压程度、筛选 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方面具有 较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11]。但右心导管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探究

延伸阅读 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探究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其病理变化包括肺血管收缩、内膜增生和重构、体内血栓形成,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许多环节仍然不明确,有待于深入研究。且七成多患者是年轻人,通常愈后较差,在西方国家,肺动脉高压已成为逐渐得到重视的一大类心血管疾病。 有关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成为了国内外的学术热点。以往的研究表明,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以下3种途径起着重要的作用:①花生四烯酸途径:导致前列腺素I2降低,血栓素A2升高,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②NO途径:NO合成减少,cGMP水平降低,平滑肌细胞收缩。③内皮素途径:内皮素引起平滑肌细胞收缩。最近的研究表明,一些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离子通道功能等发生改变后,血管内大量异常增殖反应,导致了不可逆性肺血管的重构、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结局,而且它们之间并不是独立的,有很多的相互作用。下面就近年来研究较多且热门的机制予以概述。 1、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serotonin,5-HT) 已有研究证实,一些减肥药物,如右芬氟拉明、阿米雷司及其衍生物可以促进5-HT的释放,抑制5-HT再摄取及降解,可提高血浆中游离的5-HT的浓度。而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概率较未服用药物的人群大得多。故而针对5-HT展开了大量的研究。5-HT

是一种在哺乳动物大脑皮质层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在外周组织,5-HT 是一种强血管收缩剂。主要由肠道内肠嗜铬细胞分泌,首先经过肝脏代谢经血流到达肺,最后进入体循环。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浆中游离的5-HT浓度较低,约l~2 nmol/L。当低氧、炎症等刺激时,血小板可大量释放5-HT与受体结合或通过转运体进入细胞内而引发病理反应。有研究表明,在肺部5-HT主要与肺血管平滑肌细胞(PASMC)上的5-HTIB/1D及5-HT2A受体结合,进而引起肺血管收缩。细胞膜上的5-羟色胺转换体(SERT)可以把5-HT转入PASMC内,以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进而引起PASMC增殖。而肺中小动脉平滑肌增殖是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2、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由 HIF-1α和 HIF-1β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转录因子。现已证实,HIF—l是机体细胞在低氧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结合DNA蛋白质因子,能够调节的目的基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NO合酶(iNOS)、血红素氧化镁-1(HO-1)、糖酵解酶等,是一种重要的肺动脉对缺氧反应的中介物。这些基因的表达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密切相关。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血管重构时,作为低氧诱导因子-1的下游基因,可被大量激活。且已有研究表明,正常条件下,各组织HIF-1α的表达甚少,而低氧环境时,则表现为时间和低氧程度依赖性升高。总之,HIF-1调控的各种低氧反应基因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极为重要,它的存在是影响该病理过程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