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姓名:段丹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曾珍香;张培

20071101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

从系统角度,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学术界、各级政府、管理者多年来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行了多方面、深入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进程缓慢,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与国内外发展环境以及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并指导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分析。即论文的第二章内容,在综述复杂系统理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本文中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描述了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从而论证了将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的过程。

第二部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即论文的第三章内容,通过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对策研究。这一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对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主要从自组织和他组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内在动力、表现形式、实现途径来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自组织机制——熵减机制、涨落机制、驱动机制、演化机制;然后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模型,以此为指导,根据复杂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法提出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构想;在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和他组织机制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复杂系统,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机制,对策

i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ii

STUDY ON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ASED ON COMPLEX SYSTEM THEORY

ABSTRACT

From the point of system view,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a typical complex system,

and achieving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a complex system project. Overall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quest of realiz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ttitude, and it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priority of the state“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economic growth regional of China,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hot problems which have greatly attracted remarkable attention in academia, governments and managers. And they have made multifaceted, extensive, in-depth theory study and practice groping. But, Generally speaking,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is region is slow, and posi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 has not yet formed, which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studies on the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ased on complex system theory, with hope of enriching the theory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directing practice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conten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theory analyzing. This part is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thesis. Eased on summarizing the complex system theory and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ory, this chapter defines the meaning and describes the characters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ystem, accordingly, argument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And then it proposes the achieving course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second part: the analyse and evaluation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tatus. This part is the third chapter of the thesis. This part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us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ze metho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status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 it analyze the major problem in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third part: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s part conclude the forth and the fifth chapters, which is the hardcore of the thesis. We study the mechanism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which is self-organization and hetero-organization. Firstly, based on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the synergetics and the hypercycle theory, we propose the self-organiz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hich is entropy reduce mechanism, fluctuation mechanism, driving mechanism and evolvement mechanism, through analyzing the critical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factor, the inner drives, the expression form and the realization way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econdly, we study the control mechanism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is sector, we establish the control model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n the guidance of the model, we propose the conception of establishing the 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irdly, based on the above studies, we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Jing-Jin-Ji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plex system,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Jing-Jin-Ji region,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s

iii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给每一个地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为了能在新的全球竞争背景中占据更高的位置,强化区域联合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集团化发展成了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热潮。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已研讨多年的课题。区域协调发展涉及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与区域经济学、区域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城市规划学的研究密切相关。实践证明,由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身的极其复杂性,从任何一门或几门学科出发进行的研究难以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系统论强调从系统的宏观角度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整体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机理的宏观视角。从系统角度,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涉及因素很多且彼此间关系错综复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把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对于丰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和指导区域协调发展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为中心的京津冀地区及其周边区域,作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其协调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京津冀区域发展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子规划之一,已成为“十一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发展基础条件最雄厚的区域之一,加速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激活环渤海地区的运行活力、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崛起的关键,京津冀的崛起必然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聚合与区域合作的大发展。

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学术界、各级政府、管理者多年来广泛关注的问题,并进行了多方面、深入广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进程缓慢,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与国内外发展环境以及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现存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京津两地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弱、行政体制分割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自然生态严重失衡、环京津贫困带影响社会和谐、京津冀总体规划缺乏区域层面的协调和衔接等诸多方面。因此,以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进行应用研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2研究内容及框架

论文以系统科学为指导,以经济和社会、管理和计算机、系统与评价等领域知识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理论基础。综述复杂系统理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即对相关概念、理论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界定本文中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描述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的过程。

第三章,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与评价。首先介绍京津冀区域的概况,然后通过建立京津

1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冀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首先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内在动力、表现形式、实现途径来研究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自组织机制——熵减机制、涨落机制、驱动机制、演化机制;然后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模型,以此为指导,根据复杂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法,构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来研究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机制。

第五章,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对策。在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自组织机制和组织调控机制的指导下,提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六章,总结。

论文的框架图如图1.1所示。

图1.1论文的框架图

Fig.1.1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1-3论文的创新点

(1)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本文从复杂系统自组织和他组织的角度,结合京津冀区域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首先基于复杂系统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等,来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自组织机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基础——增加负熵流的角度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熵减机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涨落现象的角度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涨落机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的竞争与协同角度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驱动机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超循环角度分析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化机制。然后通

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模型,并以此为指导,根据复杂系统研究的综合集成法,建立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机制。

(2)从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市场发展模式、基础设施构建模式、经济与社会、生态发展模式、实施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3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从系统角度,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涉及因素很多且彼此间关系错综复杂,实现区

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也是当今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复杂系统理论及区域协调发展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理解和透彻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对其做出新的研究。本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系统分析,为下文做好理论铺垫。

§2-1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系统的研究是从简单到复杂,基于系统的子系统种类及其个数的多少、相互之间关联关系得复杂程度等,常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大类。复杂系统理论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对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的综述,首先从认识复杂系统相关概念入手。

2-1-1复杂系统相关概念

2-1-1-1系统

系统这一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它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进入科学领域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系统的创始人贝塔郎菲把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1]。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福瑞斯特(Jay Forrester W)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认为“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钱学森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它“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系统本身可以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2]。许国志把贝塔郎菲对系统的定义精确化,把系统表述为:如果一个对象集合中至少有两个可以区分的对象,所有对象按照可以辨认的特有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就称该集合为一个系统。可以看出,系统的第一个特点是多元性,系统是多样性的统一、差异性的统一;系统的第二个特点是相关性,系统中不存在与其他元素无关的孤立元素,所有元素都按照系统特有的、足以与别的系统相区别的方式彼此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这两个特点又决定了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整体性,系统是由它的所有元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整体的结构、整体的特性、整体的状态、整体的行为、整体的功能等[3]。

2-1-1-2复杂系统

关于系统的研究是从简单到复杂。基于系统规模(组成系统的子系统种类及其个数的多少)及系统内子系统间关联关系的复杂程度等,常把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两类,在复杂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提出巨系统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更加实质与深化,也是系统科学的一大进展。

复杂系统的研究是系统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关于什么是复杂系统,许多科学家提出种种不同的定义[3-6],有人认为是组分众多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有人认为是具有多样性的系统,也有人认为是藕合度高的系统等。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有:

(1) 美国从事复杂性研究的机构中有代表性的圣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 SFI)的科学家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大量的相互作用的单元构成的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内容则是研究复杂系统在一定的规则下产生的有组织的行为。

(2) 美国《科学》杂志关于“复杂系统”专辑的前言中,两位编辑Richard Gallagher,Tim Appenzeller 对复杂系统的描述是:通过对一个系统的分量部分(子系统)的了解,不能够对系统的性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质做出完全的解释的系统。

(3) 成思危教授关于复杂系统的描述是:复杂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

总之,复杂系统是具有复杂行为的系统,表现在系统的部件之间或子系统之间有很强的藕合作用,系统具有难以线性化的非线性性质;系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并具有实时性,而且难以用传统方法建立系统的模型。相对于简单系统而言,复杂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系统由很多子系统组成,系统规模庞大,系统各单元之间联系广泛紧密,构成一个网络,每一个单元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单元变化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单元的变化;

(2)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结构,普通线性系统的迭加原理已不适应;

(3)复杂系统内外部关系多而且错综复杂,使得复杂系统行为具有多样性,复杂系统的行为表现可能是静止的、周期的、混沌的或不稳定的;

(4)系统是开放的,它与环境有密切联系,能与环境相互作用,并能不断向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变化;

(5)系统是动态的,它不断处于发展变化之中,而且系统本身对未来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6)由于复杂系统的非线性以及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对复杂系统的认识和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完备的。

2-1-1-3自组织与他组织

组织是现代科学各个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尤其在系统科学中,组织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组织属于一类特殊的系统演化过程,揭示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各种组织如何产生、生长、维持、演化、管理的机理。组织、自组织、他组织三个术语都既是名词,可以表示某个系统或实体,也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某种过程或操作。

自组织和他组织是组织的两种形式,作为系统,两类对象都是组织起来的系统,即有组织的系统,区别在于组织力或组织指令来自系统内部还是系统外部。组织力来自系统内部的是自组织,组织力来自系统外部的是他组织。按哈肯的表述:“在系统实现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7]。”他组织必须要有一个系统以外的组织者,通常事前有一个目标,有预定的计划、方案等,组织者组织系统使按事前确定的计划、方案变化,达到预定的目标。他组织现象中组织者与被组织者的关系就是一个控制、管理的关系。

一个系统必然与外界联系,每个系统的演化也都是在一定外界环境中进行的。仅从系统组织起来的原因是外界提供还是内部产生的,来确定系统是他组织的还是自组织的,是不够的,因为系统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是相对的。从这个角度看,区别自组织和他组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系统和环境的划分是相对的,决定系统演化的因素被划在系统之外,外因可以看成控制,看成控制就可以运用他组织的力量进行分析;将控制系统演化的因素划在系统之内,若研究内因之间的关系,则需要用自组织的理论来分析[3]。

就整个自然界及其发展史来看,自组织是基本的,他组织是在宇宙自创生后的发育进化过程中逐步出现的。当自然界沿着不断增加复杂性的方向进化到一定阶段,为对付不断增加的复杂性,需要分出不同层次,或分出中心部分与非中心部分,便产生了他组织。高层次对低层次,中心部分对非中心部分,必有某种他组织作用。

从哲学上讲,自组织和他组织是一对矛盾,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他组织运动实质上是建立在自组

5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织运动之上,是在自组织运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自组织需要他组织,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方能产生更高级的组织形态。

2-1-2复杂系统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复杂系统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认识论的新发展和对现代科学前沿的一次重大突破性进展。复杂系统理论是21世纪最具有生命力的科学之一[8]。复杂系统理论包括Prigogine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Haken创立的协同学;M.Eigen的超循环理论;Thom创立的突变理论;Lorenz和Feigenbaum等创立和发展的混沌动力学理论;Manddelbrot创立的分形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等。

2-1-2-1耗散结构理论

比利时物理化学学家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9年提出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该理论是从热力学中产生并被严格证明的,但其思想和方法在物理、化学、乃至社会、经济领域被广泛借用,成为人们考察系统自组织特性的工具。

耗散结构理论把各种宏观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把与外界环境既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与外界仅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9]。该理论认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统计力学所揭示的是孤立系统(和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平衡态和近平衡态条件下的规律,但在开放并且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系统通过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旦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的阈值,系统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自发转变到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10]。普利高津把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所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耗散结构理论就是研究耗散结构的产生、维持的条件、所具有的形式特点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2-1-2-2协同学

哈肯(Haken)通过对激光的研究总结出一般性的理论,协同导致有序,创立了协同学。哈肯认为,必须具体的分析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中会产生自组织的系统的行为和性质,抓住共同的东西,建立共同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和统计学两方面的考察,从而认识非平衡开放系统的稳定有序结构形成的条件、特性及其规律。随着数学模型的逐渐推广和深化,哈肯学派己越来越多的解释和预言各种非物理系统的非平衡有序现象。不稳定性原理、序参量原理和役使原理,构成了协同学的核心,这三个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成功的描述了系统从稳定到不稳定,再到新的稳定的结构演化过程[11]。

协同学中除了很多概念和耗散结构理论是一致的以外,还指出平衡的结构不一定是无序结构,不远离平衡态也可以出现有序结构。当子系统之间没有形成协同时,系统呈现不出整体性质,系统是无序的。当子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时,系统就呈现出一定的有序结构。另外,协同学还提出了用于简化模型的序参量和支配原则。协同学对于建立方程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描述系统演化行为和阐明自组织机制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分析和论证,较一般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定量化程度要高。

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学共同研究的对象都是自组织行为,Prigogine主要从热力学分析它产生的条件,Haken 主要从动力学阐述它形成的机制。二者对于分析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与演化机制都十分重要。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学从宏观、微观以及两者的联系上回答了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的基本问题,两者都被称为自组织理论。

2-1-2-3超循环理论

艾根(M.Eigen)吸收了进化论思想和自组织理论,于1979年发表了“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12],把生命起源解释为自组织现象,提出了一个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原理——超循环,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是通过超循环的形式进化和发展的。当两个和两个以上的本身自成循环的系统,但它们之间建立起相互补充和完善的良性循环的联系,将有可能形成规模更大、功能更强和结构更为有序的6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超系统,它可使系统保持更高的反应速度和更强的稳定性。超循环论侧重从生物大分子自组织过程中,生物信息起源的角度,把物理学、化学的普遍性原理推广到生物学,并与生物学成果相结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抽象,从现存中追踪历史的遗迹并逻辑地再现历史,从而建立关于生命起源的超循环模型,探讨了生命起源这个千古之谜。正是在建立抽象模型的基础上,他运用了微分方程理论、概率论、博弈论和不动点分析等多种数学上具,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处理,从而得出了一系列规律性的富有意义的结果。他进而把模型研究的结果与生物学事实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生命起源的可能途径。

超循环理论对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竞争和协同,在整体上是以循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观点,有利于系统的建模。因为用宏观上的循环来代替微观的复杂相互作用,简化了建模方法和过程,可以集中精力研究系统的宏观演化行为。

通常人们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虽然学科背景不同,但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复杂系统,都是关于系统中各子系统如何有可能自己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一般条件、机制和规律性的理论,即都统称为自组织理论。在自组织理论体系中,耗散结构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客观条件;协同学以系统要素的竞争与协同效应解释自组织形成的内在机制;超循环理论阐述了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具体形式以及交叉作用于更大的循环链的发展过程。

2-1-2-4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简称CAS)是约翰.霍兰于1994年在圣菲研究所成立10周年时正式提出的。它从生物的演化规律出发研究系统的复杂性的起源,运用适应性主体(adaptive agent简称主体)将微观和宏观世界联系了起来。

CAS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概述如下[3]: CAS的复杂性起源于系统中的个体的适应性,正是这些个体与环境以及与其它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改变着个体的自身,同时也改变着环境,CAS最重要的特征是适应性,即系统中的个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它个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着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各个底层个体通过相互间的交互、交流,可以再上一个层次,在整体层次上突现出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的行为,如新层次的产生、分化,多样性的出现,新聚合的形成和更大的个体的出现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CAS的核心思想就是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我国学者对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基于博弈论和系统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及其在军事对阵模拟中的研究成果,钱学森教授提出了半经验、半理论的处理复杂对阵问题的方法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赋予这一方法论更广泛的含义,即处理复杂行为系统的定量方法学是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力的结合。从1986年开始,钱学森又直接组织和指导了“系统学讨论班”,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进行专题讨论和研究,并于1989年正式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Meta-Synthesis以下简称M-S方法)。通过众多科学家和研究者的响应、研究和实践后,复杂巨系统理论和M-S方法已经在我国各个领域(如国防、交通、计算机、信息、生物等)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94年6月国家科委组织了以“开放复杂巨系统方法论”为会议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1994年11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也以“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为主题主办了第八届中国系统工程年会,1996年1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全国系统方法论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也交流和发表了一批有关复杂系统理论方法研究和应用成功的高水平论文,这些工作有力的推动了这一新兴科学理论的继续深化和发展。1999年3月召开了以“复杂科学”为主题的第112次香山科学会议,此次会议旨在交流国内外已有的有关复杂科学的研究基础和成果,沟通各领域科学家对复杂科学的认识,剖析重要的科学前沿问题和关键技术及方法,探讨在我国开展复杂科学研究的方向、重点及途径[13]。

目前复杂问题和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中,有的是将一些较为成熟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综合集成

7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到复杂系统方法论的框架结构中,开展应用研究;有的则将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认识问题的洞察力融入进这一综合集成体中;也有的创造了新的工具和技巧,使M-S方法更具操作性。2003年,王丹力、戴汝为等提出用综合集成思想来解决企业决策问题,并给出企业决策研讨厅体系的框架结构[14]。2005年,韩祥兰等为求解现有的常规决策方法与系统工程方法难以处理的复杂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集成型决策支持系统。运用并根据复杂决策问题求解的综合集成过程提出了对系统的需求,进而建立了满足需要的基于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系统体系结构,讨论了其组成和功能,并对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模型、仿真、信息、意见以及知识的综合集成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方法[15]。2006年,张志强等从群体决策任务结构化理论出发,分析了复杂决策任务研讨过程的层次结构和组合机理,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软件实施需求,能够充分实现人机结合的研讨信息分解集成框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种可付诸于实施的研讨厅系统——开放式群体决策研讨平台GASS[16]。

但是目前复杂系统研究中,仍有许多焦点问题有待探索,比如复杂系统复杂度的测量以及复杂系统量化特征问题;复杂系统模型及其构造方法和技术;复杂系统繁荣综合评价及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等。

§2-2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从目前的学术研究来看,国外学者还没有专门针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过相应的理论,开展的研究也很少,与此相关的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等问题。所提出来的主要理论: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17]。

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有: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他们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找到出路。

非均衡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时间变量的,主要包括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等;另一类是有时间变量的,主要以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为代表[18]。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有合理性和实际意义,其理论也比较符合客观事实,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纵观非均衡发展理论,可以看出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是非均衡发展,但随着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这种不平衡都会逐渐向一体化过渡。但是,这几种有代表性的非均衡理论都没有涉及非均衡的“临界点”问题,它们只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了非均衡—增长—均衡的相互替代关系,各有适用范围。

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宏观层面上,例如夏禹龙,冯之浚提出梯度发展战略。陆大道在点轴开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T”字型发展战略,东部重点论;张培刚提出的中部崛起理论等等。区域协调发展的中观层面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等的经济较发达的区域。

20世纪90年代,关于区域的研究,国内学者大多集中于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发展(PRED)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指标体系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的《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于1989年提出的指标体系;张志强设计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9],是较早提出的区域PRED指标体系,具有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指标选取全面且可操作的特点,后来的指标体系大都参考于此;毛汉英设计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0];王华东、曹利军等设计的常州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1],通过主客观判断相结合的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分析方法,建立了由20个指标构成的常州市可8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王黎明设计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22],该指标体系不易处理,相互之间的交织和重合部分较多,实用性不强;米红等建立的我国县级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23]。

进入 21 世纪,国内一些学者长期关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在区域规划制定、区域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等多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为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周国华等采用多指标组合法和多指标合成法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行了多空间层次(省、市、区—三大地带—沿海与内地)、多角度(生产水平、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的分析与研究,从多个层面揭示了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动态变化[24]。徐向东提出现代时空理念指导下区域协调发展质量的概念,即从时空两个层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一复杂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建立其概念模型[25]。陈栋生提出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他把我国区域经济的总态势概括为三大阶梯、三大高地、三驾马车、三大诟病,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阐释了党中央有关宏观区域经济的政策[26]。陈宣庆在充分认识新历史时期区域规划的内涵、特点和性质,总结我国区域规划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区域规划的基本思路[27]。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从复杂系统的角度展开了对区域系统的研究。袁旭梅等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运用非平衡系统理论对自组织与组织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系统理论,提出了复合系统协调控制与管理方式[28]。白华对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机理做了深入分析[29]。申玉铭分析了PRED协调发展的机制、演化规律及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式[30]。曾嵘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复杂系统的机构特征,各子系统之间内在协调机制及系统发展过程[31]。李后强等提出人地系统论是构建协调发展模型的基础[32]。孟庆松对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复合系统具有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的双重特点[33]。廖志杰等在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数据库基础上,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建立区域PRED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对全国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做定量研究[34]。

从整体来看,现阶段进行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研究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身的极其复杂性,使得该研究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加深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机制和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并在研究中实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切实指导我国区域发展的实践,这是目前该领域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3区域协调发展系统分析

对区域协调发展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定义。本节首先在分析区域与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界定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论证了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

2-3-1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定义

2-3-1-1 区域与区域系统

“区域”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从地理学观点看,区域是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遗漏性;从行政学观点看,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并且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从社会学角度看,区域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集合;从经济学看,区域是一个在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35-36]。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认为区域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区域系统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城市密集分布、城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和明显区域化发

9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展趋势的地区中,由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子系统通过各种复杂的物质、信息、技术、人员和能源的流通与交换过程,并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而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结构的复杂系统。

区域具有两个明显的空间层次,即作为整体的区域以及组成区域的各个城市,因而区域系统可以在空间层次上看作是由不同位置的城市、城镇,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复合系统,每一个城市、城镇又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子系统。综合起来,区域系统在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两个维度具有层次性特征,并通过两种结构缀合而成复合系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根据上面所界定的区域系统的含义,本文所研究的京津冀区域是由北京、天津、河北省诸城市(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衡水、邯郸、邢台)组成的城市密集分布、城市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和明显区域化趋势的地区,并且由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子系统通过各种复杂的物质、信息、技术、人员和能源的流通与交换过程,并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而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结构的复杂系统。

2-3-1-2协调发展

一般认为,协调发展就是指系统中诸要素和谐的、合理的、使总体效应最优的发展[37]。也有人认为,协调发展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协调发展表现出“共同发展、持续发展”的涵义;二是协调发展的观点更多地体现了“相互促进”的涵义;三是协调发展并不意味着“平等发展”[38]。还有人认为,协调发展的内涵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在资源环境承载力阈值之内;二是在可持续基础上,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化;三是依靠社会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39]。本文认为,要正确理解协调发展的内涵,必须首先要认识“协调”和“发展”这两个概念。

协调是一个在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中都十分广泛的概念。协调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作为一种状态,协调是指被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融洽关系,从而表现出最佳整体效应;作为一个过程,协调表现为一种控制与管理职能,是围绕被协调者发展目标对其整体中各种活动的相互关系加以调节,使这些活动减少矛盾,共同发展,促进被协调者目标的实现[40]。本文所研究的协调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一致,可称为系统协调。系统协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某种方法来组织和调控所研究的系统,寻求解决矛盾或冲突的方案,使系统从无序转换到有序,达到协同的状态。系统协调的目的就是减少系统的负效应,提高系统的整体输出功能和整体效应。

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第一,“发展”的主体具有多样性;第二,发展强调一种动态性。其中既有量的变化,更有质的变化;第三,“发展”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不符合人们的良好愿望。

由此可知协调是系统之间的一种良好的关联,而发展是系统本身的一种演化过程。所以作为“协调”与“发展”概念的交集,协调发展是系统或系统内要素之间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化过程。协调发展是一种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它不是单个子系统或要素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要素在协调这一有益的约束和规定之下的综合发展[41]。

2-3-1-3区域协调发展系统

本文中所指的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区域系统,在区域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区域内各省市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克服冲突、打破制约达到相互依存、互惠共利、结构合理的区域发展模式,同时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各子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形成彼此和谐一致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区域良性循环态势。

1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指区域的综合系统及各个子系统之间在共同演化、进化与发展过程中保持利益平衡以维护和谐,开展功能分工以推进协作,建立必要的制度以调节矛盾和冲突,最终实现整体协调发展目标的复杂系统。区域协调发展系统内部体现为空间结构层次性维度和功能结构层次性维度以及两个维度相互缀合的整体协调发展(如图2.1所示)。

图2.1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结构示意图

Fig.2.1 The sketch map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system structure

2-3-2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

在界定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来论证把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区域协调发展系统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空间层次性、自组织性和他组织性、动态演化性,具体分析如下:

(1)复杂性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由功能性结构维度中的经济、社会、生态等若干子系统,空间结构维度中的区域整体和组成区域的城市子系统以及两个维度的相互缀合所组成的复合系统,各个子系统又由为数众多的子系统和元素组成,系统、子系统及组成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要素及其参数之间的耦合作用使系统内部形成某种内在结构,特定元素及其参数在变化与运动中形成稳定的组织模式,从而激发或限制系统的演化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系统具有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构成区域各个组成部分(行政单元或经济单元)在产业结构、区域分工与合作、生产要素的流通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领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同时,构成区域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资源与环境系统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系统、子系统及要素在循环运行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常会面临着混沌、模糊和无序的环境状态。总之,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类变量多、机制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作用显著的特殊的复杂系统。

11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2(2)开放性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有涨落存在、有非线性因素,是一个典型的耗散

结构,它必须不断地从系统外部环境中输入能量和物质,形成系统负熵流,以抵消系统本身因熵增而呈现的无序状态,而产生新的有序状态,并向更高层次演化。经由各种复杂的人员、物质、信息、技术以及能源交流与区域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并且在更为宏观的系统中承担一定的功能职能。这种相互作用既可以表现为区域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引进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来自外部的“负熵流”;也可以表现为区域通过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从而向外输出的源自内部的“负熵流”。保持一定强度的“负熵流”对区域保持“熵最小化”状态,维持有序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其中源自区域内部的创新被认为是区域协调发展系统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实现自我更新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动力。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的整体创新能力、创新的层次直接决定了区域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

(3)空间层次性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具有空间层次性,最明显的有区域和作为组成部分的各个城市两个层次,不同层次以及同层次的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差异在时间和空间上耦合呈现出区域的地域分异性。由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次上的协调发展系统均为开放系统,上一层次协调发展实现与否建立在下层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而下层次是否实现了协调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上层次实现协调发展的能力,反之亦然。同一层次特定区域的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实现与否也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区域子系统的协调发展进程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空间层次性的特征提示我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研究必须将空间结构层次性与功能结构层次性相联系,将不同空间层次的系统协调发展相联系,将同一层次不同区域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相联系。

(4)自组织性和他组织性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有人参与其中的系统,是介于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之间的一类特殊系统,既有自然系统的自组织现象,又有人工系统的他组织作用,是一个自构与被构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基于这一点,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提高人口素质、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重视公众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参与、监督的组织与调控作用,鼓励创新、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调控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佳路径。当系统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可预期的或不可预期的干扰,系统的自组织或自调节能力大于干扰强度时,系统能保持正常运行;当小于干扰强度时,系统的结构、功能将遭到破坏,不再能恢复原状,系统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将发生改变。

(5)动态演化性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复杂巨系统。在时间轴上,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系统在达到某种协调状态后,会随着某些条件限制的突破产生跃进过程,从而平衡被打破,随后在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系统又逐渐达到新的协调状态,这样循环往复,在动态演化中不断推动系统向高层次、高水平的阶段发展。

按照系统论的研究,复杂系统总是处在从一种均衡态开始,受到来自系统内部或外部的“扰动”,引发系统的变迁进入非均衡态,通过调整机制再次向新的均衡态演变的动态过程中[42]。其中如果没有足够强的“扰动”,系统将停滞在低水平,而无法向更高的均衡态跃升,称为“锁定”。其发展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外部环境以及“扰动”的方式及强度,而且取决于系统的初始选择,即“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43],演化的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多种均衡现象。当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区域发展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正向的、积极的“扰动”使区域向更高的层次跃升,而负面的、不利的“扰动”将使区域的发展出现倒退。这相应要求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采取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方法,适时的对区域发展做出调控,从外部引进各种积极的、正向的“扰动”,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避免区域系统在低水平“锁定”。“路径依赖”则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应通过动态的规划控制,在系统可能出现的多重均衡中选择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因此把复杂系统理论相关知识用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3-3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过程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如何在复杂性中寻找规律、无序中找寻有序、冲突中实现和谐、竞争中开展协作是推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本文认为首先要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的自组织机制,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规律性,并以此来指导区域发展的实践;其次,应充分重视人的参与的特性,重视人在区域系统中的组织与调控作用,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组织调控机制,以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发展观、协调发展的要求,并借助现代高新技术手段来维护、调控和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在这些基础之上,通过控制区域协调发展的序参量,根据区域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发展模式、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以及生态环境发展模式等,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过程如图2.2所示。

图2.2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过程

Fig.2.2 The achievement course of reg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13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4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分析和评价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第三大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是

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振兴国内经济的需要,在国家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首先必须对其发展的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3-1京津冀区域概况

京津冀两市一省,地理位置紧邻。河北省环抱京津,是京津地区的腹地。从行政区划看,天津曾为河北省会,自然与河北的联系紧密,而京津周边的十几个县,也是五六十年代由河北划出。从历史上看,河北保定为传统的京畿重地,也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中心,而承德,又是清朝皇帝的夏宫,实际上也是清朝的一个政治中心;天津是北京的出海口,同时在历史上就是北京的门户,又是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从人文看,该地区的文化习惯相近,百姓联系紧密。从自然资源看,该地区地势平坦、资源丰富,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然禀赋[44]。

京津冀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结合部,处于日渐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扩散、由南向北转移的重要枢纽;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我国北方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枢纽与门户。

(1)北京的概况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以及国际交往中心之一。北京市的首都区位优势对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北京市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和智力密集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科技人才荟萃。北京地区无论是高级人才的培养、科技力量、科研水平和成果数量,还是科技投入产出能力、技术辐射和扩散能力、科技产业化均居全国领先地位。科技和智力优势,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潜在的最大比较优势;北京市还具有资金、市场等优势。全国性的各银行总部绝大多数都设在北京市,国外有在华业务的银行在京都设有办事处,国内外业务的广泛开展,使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存差地区,资金相对充裕。此外,北京市是一个14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消费规模较大,消费水平、档次较高,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优势[45]。

(2)天津的概况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北与首都北京毗邻,东、西、南分别与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沧州地区接壤。天津又是连接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华北、西北等省区的重要出海口,天津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通航和贸易关系,还是东北亚地区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距离最近的起点城市。天津市有石油、原盐、煤、天然气、地热等矿产和海洋资源30多种。天津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天津市工业有150多个门类,能生产十多万种产品,技术装备先进,综合配套能力很强,一批企业和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初步形成了汽车、电子、化工、冶金四大支柱产业和一批新的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3)河北的概况

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经济地理特征构成了河北经济发展的独特区位优势。环渤海的区位特点为河北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对于尚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河北省经济缓解资金供求的尖锐矛盾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河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河北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己探明储量60多种,保有储量全国前10位的有35种;石油、天然气储量也十分丰富。资源分布广泛,体系完整,具有建设大型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发展煤化工、油化工、盐化工的有利条件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良好基础;河北省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了以煤炭、纺织、石油、轻工、冶金、建材、化学、医药、机械、电子、电力等产业为主体的资源加工型工业经济结构。建材工业中的卫生陶瓷、平板玻璃产量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能源工业中的洗精煤、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居全国第1、6、7、4位;冶金工业中的钢和生铁产量居全国第5位和第3位;化学、医药工业在全国占优势地位[46]。

有关分析显示,京津冀的各项指标大多居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但也可以说目前尚处于蓄势待发、正在崛起的“第三极”。京津冀区域区位条件独特、人文环境优越、创新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在“十一五”时期,又面临着诸多有利的因素和环境,抓好新的战略机遇期,京津冀区域则有可能后来居上[47]。

§3-2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评价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即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特征的京津冀区域系统,在区域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区域内各省市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克服冲突、打破制约达到相互依存、互惠共利、结构合理的区域发展模式,同时推动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各子系统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形成彼此和谐一致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区域良性循环态势。检验京津冀区域目前是否达到了这样一种协调发展的状态,即对区域协调发展现状的评价,是联系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与实现的纽带,是由理念进入到操作层次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区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与模型,就无法给出区域协调发展科学的界定,也无法评价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下面就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价。

3-2-1构建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选择和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价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系统评价准确可靠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正确引导系统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具体指标内容;然后就是根据研究的目的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最后,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2-1-1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1)系统整体性原则

区域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组成因素繁多,结构层次复杂,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紧密。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比较好的反映区域协调发展,既要让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的内容都能在指标体系中得到比较好的体现,并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完整的整体,同时评价体系不是简单的堆积,为了清晰而便于评价,应该按某些原则合理的将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指标层等若干层次。只有这样,才能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区域协调发展的真实现状和水平。

(2)可操作性原则

在遵循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应该坚持可操作性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数据资料尽可能通过查阅全国和城市统计年鉴和各种专业年鉴(如城市统计年鉴、教育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等)获得。或者是在现有资料上通过简单加工整理获得,或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二是数据资料可量化,定量指标数据要保证其真实、可靠和有效,而定性指标和经验指标应尽量少用,或尽量选取那些能通过专家间接赋值予以转化成定量数据的定性指标(或等级);三是评价指标不能过多,应尽可能简化。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