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2战国文字中的“许”县和“许”氏

0592战国文字中的“许”县和“许”氏
0592战国文字中的“许”县和“许”氏

战国文字中的“许”县和“许”氏

(首发)

周波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战国文字中有“吂”、“”、“邙”、“”诸字,多用作地名与姓氏。

我们可以分“地名(用A表示)”、“姓氏(用B表示)”两类将相关辞例列举如下1:

A1. 二年2吂令司马伐(?),右库工师高□、冶□。

A2. 十年3吂令□,左库工师叔梁扫(?)、冶小。

A3. 廿四年吂令州□,右库工师邯郸臾、冶。4

A4. 十年邙令魏□,右库工师苏□、冶□。5

B1. (退)6

B2. 廿三年代相邙皮,右库工师吏尚,工泽执齐。7

B3. 邙

B4. 邙向8

B5. 邙9

B6. 邙安10

B7.邙马童11

B8. 筡

B9. 欣12

B10. 13

根据文字形体和铭文款式,上引资料中A1—A4为魏国兵器铭文,B2为赵国兵器铭文,B3—B5、B8—B10为晋玺,B1、B7为楚玺,B6为齐玺。

其中用作魏国县名的“吂”、“邙”,学者多认为所指为一地,当可信。“吂”、“”二字,学界一般认为是一字之异体。如郝本性先生指出,新郑所出韩兵器铭文用作“姓名文字”的“吂”又写作“”,云:“古文字中口内加一横笔,仍为一字之例甚多,上条周字缶字便是二例。”14当是。“邙”与“”,学界一

般也认为是一字之异体。如吴振武先生在谈到古玺文“”字时指出:“为姓氏。字不见于后世字书,疑即古玺中常见的邙氏之邙的异体(《看《汇》二一

一四、二一一五、二二四七》。东周金文鄦(许)氏之鄦既作,又作(《金》三五五页),似与此同例。”15

对于“吂”、“”、“邙”、“”诸字的释读,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两种:释“芒”说,释“邙”说。将上述诸字释读为“芒”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说法。

此说最早是由王献唐先生提出来的。他在考释上举器B10时指出,玺文“”当释“”,即“邙”,为氏名,认为“今传秦汉印,如芒赏芒胜芒?芒相,有芒无邙。……更疑秦汉芒姓,即周之邙氏。”16用作地名的“吂”、“邙”学者也多读为“芒”。如高明先生、吴振武先生均认为魏国兵器铭文里用作县名的“吂”即《汉书·地理志》沛郡之芒县,故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东北。17多数学者将用

作地名、姓氏的“吂”、“”、“邙”、“”诸字均读为“芒”,可参何琳仪编《战国古文字典》、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王辉编《古文字通假字典》等。18一部分学者认为上引诸字作为姓氏可以读为“邙”。《续通志》补遗:“《姓苑》曰:‘邙氏,出自穆公子邙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周邙段,郑大夫。’”亦有可能是源自《说文》训作“河南洛阳北亡山上邑”之“邙”,乃因地为氏。19

将战国文字所见“邙”、“”诸字与《说文》、后世姓书之“邙”联系起来恐怕是有问题的。《说文》:“邙,河南洛阳北亡山上邑。”段注云:“山本名芒,山上之邑则作邙,后人但云北邙,尟知芒山矣。……北芒山,在今河南河南府府北十里。山连偃师、鞏、孟津三县,绵亘四百余里。《左传·昭二十二年》‘王田北山’即此。按《周书》所谓郏山者,北邙山也。王城谓之郏者,以山名之。……”此地先秦是否可以称“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且其地据地望战国时期当为周地,此与兵器铭文所见的“吂”、“邙”为魏国地名是相矛盾的。至于后世姓书所

见之“邙”与战国文字“邙”、“”是否相关,也是一个需要首先讨论的问题。

释“吂”、“”、“邙”、“”诸字为“芒”也有诸多问题。1967年安徽太和县拣选到一件战国铜戈,其铭文云:“□年芒昜守令虔,工师□、冶□。”此戈据其铭文款式当属魏国兵器。韩自强先生读“芒昜”为“芒砀”,认为此戈很可能是公元前286年魏同齐、楚灭宋,瓜分宋地,而领有芒砀之后所铸造。20吴良宝先生认为“芒昜”当读为“芒阳”,“芒阳”应在魏国芒县之南,具体地望待定。21按当时“砀”地应属楚(参《战国策·秦策四》、《史记·春申君列传》等),比较而言,吴良宝先生读“芒昜”为“芒阳”更合乎当时的实际情况。吴先生说“芒阳”在芒县之南,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不过一般而言见于地名之“阳”指的是山南水北。“芒”本是山名,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我们怀疑魏“芒阳”可能就是秦、汉之芒县,因其地在芒山之南,故魏置县曰芒阳。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有“芒丞之印”,22则此地在入秦后又改称“芒”。“芒”县名称的变化情况可与“栎邑”、“叶”相类比。秦栎阳又称栎邑,《史记·货殖列传》:“献孝公徙栎邑”,索隐:“栎,音药,即栎阳。”叶本楚县,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属秦。《史记·魏世家》载无忌谓安釐王曰:“秦叶阳、昆阳与舞阳邻。”23正义引《括地志》云:“叶阳在今许州叶县也。”《汉书·楚元王传》载秦昭襄王有母弟号叶阳君。《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十六年封公子悝于邓,四十五年叶阳君悝出之国,未至而死。则叶属秦后一度称为叶阳。吴良宝先生、张文芳先生指出,战国时代各国“地名用字比较稳定,一个地名不仅在同时期的各种文字载体中写法相同,在不同时代的各种载体中也是如此”,“同一地名在同一国家内的用字情况是一致的,绝大多数都是同一种写法,此用‘本字’而彼用通假字的情况极少”。24其说可从。战国魏地名“芒”既可以写作“芒”,也可以写作“邙”,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不过还是

比较少见的。战国文字中“芒”氏亦常见。古玺有“芒齐”、“芒□”,25秦印有“芒得”26,均用“芒”为芒氏之“芒”。此外,曾侯乙墓竹简155号有人名“笀斩”,亦用为芒氏之“芒”(“笀”、“芒”为一字异体)。由此看来,作为地名和姓氏之

“芒”,战国、秦文字多用“芒”字来表示,上举“吂”、“”、“邙”、“”诸字是否可以读为“芒”,在文字学上还缺乏比较坚强的证据。释地名“吂”、“邙”为“芒”最大的问题是“芒”地当时很可能属宋而非魏。高明先生在将魏国兵器铭文中的“吂”读为“芒”时指出,“芒县虽为秦置,但来源一定很久,春秋为宋地。但在宋偃王四十七年,即齐湣王三十八年(前286),由齐魏楚三国联合灭宋,三分其地,此地即划归为魏。”吴振武先生云:“其地(引者按:即芒)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北,战国时当在宋的势力范围内。不过从地理位置上看,此地近魏,二戈亦有可能是魏器。”27按芒地战国中期属宋国疆域的中心区域,传统的说法此地于宋亡后属魏无疑要更为可信些,而器A3廿四年吂令戈的年代在魏惠王二十四年(前346年)(详参下文),属战国中期,如果将兵器铭文“吂”、“邙”读为“芒”,则与文献记载不尽相合。

根据包山楚简的异文证据,我们认为上述诸字很可能当读为“许”。包山楚简有一个旧释为“(下称作A)”的字。见文书类简129:”东周客A归胙于

郢之岁夏之月……”A字原图版作。原整理者隶定作“”,考释云:“它

简作。”何琳仪先生改隶作“”,以信阳简2—23“结芒之纯”即包山简263

之“结無之纯”,“芒”字写作为证。28此说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A字张守

中编《包山楚简文字编》、29李守奎编《楚文字编》、30陈伟等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均隶作“”。31《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还据新出上博竹书的“亡”字写法进一步肯定了何说。包山简“”字之隶定当无疑问。包

山简所见人名“”异文又写作“”、“”,“”、“”均当读为许氏之“许”。《世本》:“许、州、向、申、姜姓也,炎帝后。”春秋文字许国、许氏之“许”除写作“”外,亦多写作“鄦”、“”。“”当是“鄦”字之异体。战国楚文字亦有“鄦”字,仰天湖简1、包山简87均有“鄦阳公”。地名“鄦阳”,或读为“许阳”,谓即楚所灭许国境内的城邑,32或读为“舞(或作無、鄦)阳”,谓在今湖南芷江县北,33后说可能比较合乎事实。楚文字许氏之“许”亦常见,写作“”34、“”,35与春秋文字写法一脉相承。战国文字“亡”多用为“無”,如古玺人名“亡(無)忌”、“亡(無)畏”、“亡(無)智”、格言“正行亡(無)私”,36《说文》古文“舞”(“無”、“舞”本同字)作“”,石经古文、

上博简《曹沫之阵》简3“撫”写作“”,均从亡声等。所以包山简“”字

可以看作是“”改易声符之异体。37从楚玺、三晋文字“”、“”来看,包山简“”又写作“”恐怕并非偶尔为之,“”应当是“”字一种比较常见的异体。战国文字姓氏用字改易声符的现象并不罕见。如郤氏之“郤”,秦文字写作“郤”,从“”声;38楚文字写作“”,从“丯”声;39三晋文字既可以写作“郤”,40也可以写作“”、“”。41又赵氏之“赵”,战国文字多从“肖”声,也可以写作“”,42从“勺”声。所以许氏之“许”,战国文字既可以从“無”声写作“”,也可以从“亡”声写作“”并不奇怪。我们曾对战国文字中许氏之“许”做过系统的考察,发现楚文字多以“”、“(或作)”为“许”(见上文),秦文字均用“许”为许氏之“许”,多见于陶文和秦印。齐

系文字、三晋文字、燕文字许氏之“许”则迄今未见。许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姓,这三系文字中不见许氏之“许”不能不说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以包山楚简

“”用为许氏之“许”为线索,我们认为前引“”、“(或作吂)”诸字,恐怕都应当读为“许”。需要说明的是战国文字各系间用字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他们均源于商周古文字系统,总的说来其相同的一面是居于主导地位的,所以我们可以将楚系文字的“”、“”与其他系文字的“”、“吂”诸字统一起来讨论。

郝本性先生、何琳仪先生分别以古文字“(或作吂)”为《方言》、《广韵》之“吂”,43不可信。此字严志斌《四版〈金文编〉校补》新立字头,收在“口”

部下。44上文已经指出“”字可以看作是“”改易声符之异体,则“(或作吂)”也可以看成是“”字之异体。“”字目前的古文字工具书或收在“鄦”

字下,可能是将“”看成是“”之省体;45或收在“無”字下,认为从“”

是“無”字之繁形;46或另立字头。47无论是将“”看成是“”之省体还是看成是“無”字繁文,都还缺乏文字学上的证据,我们比较赞同另立字头这种意见。“”字作为单字屡见于春秋、战国文字,亦可写作“”,48此恰与“”又可写作“吂”这一现象是平行的。

魏国兵器铭文中用作县名的“吂”、“邙”,我们以为应当读作许县之“许”。《史记·越世家》载齐使者说越王无强云:“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此事《史记》置于楚威王“北破齐于徐州(前333年)”之前。《正义》以为叶、阳翟和陈、上蔡分属韩、魏。陈伟先生、徐少华先生均指出其时四邑当是楚国北境在方城之外防备韩、魏的军事重镇。49许地离楚边境重镇陈、上蔡一线尚远,其属魏国领地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战国策·魏策一》“楚许魏六城”章:“楚破南阳、九夷,内沛,许、鄢陵危。”许、鄢陵均为魏地。顾观光、缪文远系此章于赧王元年(前314年)。50《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魏襄王云:“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鄢>、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51此亦见《战国策·魏策一》“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章,顾观光、范祥雍系此章于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52《战国策·秦策四》“物至而反”章春申君说秦昭襄王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矣。”《战国策·韩策一》“观鞅谓春申”章云:“魏且旦暮亡矣,不能爱其许、鄢陵与梧,割以与秦,去百六十里,臣之所见者,秦楚斗之日也已。”53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朱己谓魏王章”:“秦之欲许久矣。秦有叶、昆阳,与舞阳邻,听使者之恶,堕安陵氏而亡之,缭舞阳之北以东临许,南国必危,国先害已。”54说的都是战国晚期的情况。从上面列举的材料看,战国中期以来“许”应当一直为魏国领土。许令戈所反映的情况与上引文献是相合的。廿四年许令戈2000年出土于湖北荆门一号战国楚墓,同出器物形制与组合皆属战国中期偏晚。55吴良宝先生据墓葬年代与此戈形制考定戈的年代应当在魏惠王二十四年(前346年),56其说当是。57二件十年许令戈仅余内部,其形制不甚清楚。二年许令戈保存状况完好,其形制与作于魏惠王三十三年的阴令戈、58大梁戈和作于魏惠王三十四年的顿丘戈非常接近,时代也应在战国中期。59由此可见至少在战国中期魏惠王时,“许”已经属魏并置县。魏置许县的情况不见于传世文献,古文字资料正可以补史之阙。

战国文字中用作姓氏的“邙”、“”,有不少学者认为当是一字之异体,其中一些学者主张将“邙”、“”释为《姓苑》所见邙氏之“邙”。我们已经指出魏国兵器铭文中的地名“邙”当读为许县之“许”,则战国文字中用作姓氏的“邙”读为“许”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兵器铭文、古玺所见之“邙”可以看作是“鄦”字之异体。

附记: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战国文字及其文化意义研究”(批准号06JZD0022)、复旦大学文科科研推进计划“金苗”项目(批准号09JM015)成果之一,又本文蒙刘钊先生、陈剑先生、董珊先生、吴良宝先生、郭永秉先生审阅赐正,谨致谢忱。

注:

1下所引资料中无争议的文字,不严格按原形释写。

2《殷周金文集成》11343(下简称《集成》),《集成》修订增补本释文作“□[年]”,《集成》修订增补本6109页所附董珊先生摹本作“二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此从之。

3《集成》11344,《集成》修订增补本释文作“八年”,吴振武先生对首字释“八”表示怀疑,他将之摹写作“十”形,参吴振武:《东周兵器铭文考释五篇》,《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57页。《集成》修订增补本6110页所附董珊先生摹本首字亦作“十”,此从之。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彩版图十九1、2,图版十五1、2。

5《集成》11291。

6

《古玺汇编》3617(下简称《玺汇》)。“退”字释读参施谢捷:《〈古玺汇编〉释文校定》,《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50页。7张德光:《邙皮戈考》,《文物季刊》1992年第3期,第67—68页。

8B3、B4分别见《玺汇》2114、2115。

9

戴山青编:《古玺汉印集粹》第2.120号,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

10

《古玺汇编》2200。

11《古玺汇编》2247。杨家湾六号墓简13亦有“邙”字。

12B8、B9分别见《玺汇》2116、2117。

13

王献唐:《周邙疲玉玺考》,其著《那罗延室稽古文字》,齐鲁书社1985年,第50页,

14

郝本性:《新郑出土战国铜兵器部分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

年,第120页。郝文仅列举代表性字形而无释文,据文例推测,“”、“”二字很可能也是作为姓氏来用的。

15吴振武:《〈古玺文编〉校订》,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84年,第134页。

16王献唐:《周邙疲玉玺考》,其著《那罗延室稽古文字》,齐鲁书社1985年,第50—53页。17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45页;吴振武:《东周兵器铭文考释五篇》,《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55—556页。

18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727—728页;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967页、1970页;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中华书局2008年,第450页。

19王献唐:《周邙疲玉玺考》,其著《那罗延室稽古文字》,齐鲁书社1985年,第50—53页;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728页;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中华书局2008年,第450页。

20韩自强、冯耀堂:《安徽阜阳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铭文兵器》,《东南文化》1991年第2期,第259—260页。

21吴良宝:《东周兵器铭文四考》,张光裕主编《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究会论文集——新世纪的古文字学与经典诠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3年,第171页。

22周晓陆、路东之:《秦封泥集》,三秦出版社2001年,第302页;傅嘉仪:《秦封泥汇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218页。

23《战国策·魏策三》“魏将与秦攻韩”章作“然而秦之叶阳、昆阳与舞阳、高陵邻。”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朱己谓魏王》章(158行)作“秦有叶、昆阳,与舞阳邻。”

24吴良宝、张文芳:《战国货币地名用字考察及相关问题讨论》,《考古与文物——古文字论集(三)》(2005年增刊)135页。

25《玺汇》2248、2304。

26许雄志:《秦印文字汇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27同注○17。

28何琳仪:《包山楚简选释》,《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第58页。

29张守中:《包山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

30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05页。

31陈伟等:《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4、63页。

32李学勤:《谈近年新发现的几种战国文字资料》,《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期,第48页。

33舒之梅、何浩:《仰天湖楚简“鄦阳公”的身份及相关问题》,《江汉论坛》1982年第10期,第59—62页。

34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0、227页。

35张新俊、张胜波编:《新蔡葛陵楚简文字编》,巴蜀书社2008年,第131页。

36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727页。

37许全胜先生在谈到包山简的“(许)”氏时说:“《蔡大师鼎》作,简文省邑旁。127

简作,無字作亡,是其异体。”已经指出“”与“”为一字异体。参许全胜:《包山楚简姓氏谱》,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第9页。

38许雄志:《秦印文字汇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122页;许雄志:《鉴印山房藏古玺印菁华》116号(下简称《菁华》),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

39见上博简《姑成家父》(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0见郤氏左戈(刘雨、卢岩:《近出殷周金文集录》1117,中华书局,2004年)。马王堆帛

书《战国纵横家书》189行有“”字,从“晋”“”声,读为“郤”。陈剑先生怀疑此字从“晋”可能与三晋郤氏有关。

41释读从施谢捷先生、董珊先生。见《玺汇》2043—2049、2571—2572、3331,萧春源:《珍秦斋藏印?战国篇》86、122、129,澳门市政厅2001年。

42楚私玺有“臣”(《菁华》33)。施谢捷先生见示一方三晋私玺,文曰“肖(赵)不(害)”。其中“肖”字左下方加缀“勺”为声符。保留六国文字遗迹较多的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亦多用“勺”为“赵”,帛书用“勺”为“赵”可能与上述六国文字用字有关。

43

郝本性:《新郑出土战国铜兵器部分铭文考释》,《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第120页;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727页。

44严志斌:《四版〈金文编〉校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45高明、涂白奎:《古文字类编(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24页。

46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第612页。

47汤余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25页;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27页。

48战国早期的许之造戈(《集成》11045)“鄦”字从“”,又加缀“网”声。

49陈伟:《楚东国地理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绪言》第9—10页,正文第111

页;徐少华:《包山楚简释地十则》,《文物》1996年第12期,第63页。

50缪文远:《战国策考辨》,中华书局1984年,第221—222页。

51《战国策·魏策一》“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章“郾”作“鄢”,即“鄢陵”,当是。“许”、“鄢”二地邻近。

52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1155页;范祥雍:《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64页。

53相关文字又见《史记·春申君列传》。

54相关文字又见《战国策·魏策三》“魏将与秦攻韩”章、《史记·魏世家》。

55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91—192页。56吴良宝:《湖北荆门左冢所出铜戈新考》,《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4辑,岳麓书社2007年,第243页。

57廿四年许令戈形制与魏惠王廿七年的泌阳戈(古越阁:《商周青铜兵器》,台北:古越阁1993年,第136—137页)形制非常接近,可见将其年代断为魏惠王二十四年是非常合适的。58李朝远:《汝阴令戈小考》,李圃主编《中国文字研究》第1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65—171页;吴振武:《新见古兵地名考释两则》,唐晓峰主编《九州》第3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33—140页。

59二年许令戈的年代比较可能是在魏惠王后元二年,此与上面列举的作于魏惠王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三件戈的年代很近。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及翻译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重。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高处 B.家贫躬耕躬:亲自 C.人有所遗遗:馈赠 D.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除:授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衡为教化百姓所做努力的一项是: ①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②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 ③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④必正言不少让 ⑤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⑥课诵少暇,即习礼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许衡出身于世代农家,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露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其不凡的颖悟力,使几任老师都感到难以胜任对他的教学。 B.许衡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一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毫无所动:许衡做事又严格遵从礼法,姚枢上调京师,要把原住宅让他住,他坚辞不受。 C.许衡曾担任京兆提学,其间,各地郡县纷纷建立起了学校,百姓因此大受教育感化。后来当许衡离职还乡时,学生们依依不舍,一直将他送到临潼才回来。

高三一轮复习《过秦论》知识点梳理

高三一轮复习《过秦论》知识点梳理 教学目标: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纲解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梳理课文基础知识 一、给下面的汉字注音。 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 二、通假字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衡,通“横”) ②孝公既没(没,通“殁”,死亡) ③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从,通“纵”,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 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 ⑥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⑦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谈谈战国文字中值得注意的一些现象

谈谈战国文字中值得注意的一些现象 ——以清华简《厚父》为例 赵平安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字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这一时代,文字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文字也未经强有力的人为规范,因而文字资料反映了更真实、更生动的面貌,是研究历史文字的最佳原始资料。 《厚父》作为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一篇,共13支简,是一篇失传已久的《尚书》文献,内容十分珍贵重要。①其图版、释文、注释等信息将发表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五辑,预计2015年上半年出版。 和其他清华简文献一样,《厚父》出土于战国楚地,主体用楚文字书写,书写年代下限在战国中晚期之际。②其文字形态纷繁复杂,是研究战国文字的绝佳样本。 本文将以《厚父》为例,展示先秦古书的书写面貌,并通过书写面貌探寻文本的特点,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建立先秦古书文本研究的另类模式。 一、《厚父》保留了明显的非楚文字特征 《厚父》主体用楚文字书写,但保留了明显的非楚文字特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可以判定不是楚文字,但难以归入某一具体的区域文字。如: 禹作(简1),与楚文字写法不同,而与齐、晋、秦相同,不从土。 事作(简2),与楚文字上作告或加撇划的写法不同,而与晋、齐、燕文字相同。 后作(简4)。战国时期楚文字表示“后”这个词,均写作“句”。上博简《缁衣》12、《唐虞之道》3等齐系风格的文字以及燕系文字和部分晋系文字作“后”。 皇作(简8),与楚文字不类,见于晋系文字(如侯马盟书318)和齐系文字(如陈簋)。③ 湛作(简13),右边所从“甚”与郭店简《语丛四》25、《唐虞之道》25以及《说 文》古文甚写法相同,也与私官鼎偏旁写法相同,具有晋、齐文字的特点。④此外,一部分可以明确判定为三晋文字。如: 《厚父》夏作(简2,简3、简4近似)。这类写法也见于清华简《筮法》,有学者

秦朝文字统一

秦朝文字的统一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下令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秦朝时期各国文字 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比划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在坐牢的10年时间里,他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此举受到的赏识,遂将他释放,还提升为御史,命其“定书”,制定出一种新字体,这便是“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我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秦朝是我国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王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的统一和文化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文字异形”。古代文字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分歧,而且这些千变万化的文字写法也没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规律。这就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重重阻碍。到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公元前221年下令“书同文”,由丞相和赵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于公文法令,通行全国,废除了其它各种异体

古诗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翻译赏析

古诗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翻译赏析 文言文《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

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申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予,出入进orG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重。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翻译】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

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2年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灵.秀磷.光玲.珑剔透聆.听教诲 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 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 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袅娜歌声渺茫荷塘薄雾 B.霜天廖廓峥嵘岁月浪遏飞舟 C.细腻萧索落蕊残叶秋蝉嘶叫 D.嫩黄葱茏婆娑起舞繁茂苍翠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咬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诗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且将它地挥洒出来。这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的不慌不忙的起来,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 A.趣味痛痛快快当是溜 B.滋味淋漓尽致便是走 C.意味兴致勃勃自是逛 D.韵味尽情尽兴恰是晃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坐上画舫游清江,如行画卷之中,江水清澈,绿树蓊郁,自然与人,相遇相依,随风生长,好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 B.游览三峡大瀑布时,我们从倾泻而下的水帘中狂奔而过,尖叫声,嬉笑中响声一片,真是充满刺激的难忘体验。 C.当今已经很少有人回想以前那样闲情逸致,拿出一本小说,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欣赏其委婉动人的故事。 D.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而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 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品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文字材料之一是简牍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文字材料之一是简牍,现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简牍都属于战国时期,发现者只有楚国文字简牍和秦国文字简牍,此时的简牍文字是作为随葬品埋入墓葬的,楚国简牍主要有包山楚简,简的意义大,传世文献在传抄中发生有色或无色的修改。 序号出土地及名称简牍数内容墓葬 年代 出土 时间 著录资料 1 湖北江陵藤店1号墓楚 简 简24枚遣策战国1973 2 河南信阳长台关1号墓 楚简 简148枚古书、遣策战国1957 《信阳楚墓》 3 湖北江陵天星观1号墓 楚简 简70枚占卜、遣策战国1978 4 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楚 简 简207枚占卜战国1965 《望山楚简》 5 湖北江陵望山2号楚简简66枚遣策战国196 6 《望山楚简》 6 湖北江陵秦家嘴1号墓 楚简 简7枚祈祷战国1986-87 7 湖北江陵秦家嘴13号 墓楚简 简18枚占卜战国1986-87 8 湖北江陵秦家嘴99号 墓楚简 简16枚占卜、遣策战国1987 9 湖北江陵九店56号墓 楚简 简146枚日书、遣策战国1981 《九店楚简》 10 湖北江陵九店621号墓 楚简 简88枚古书战国1981-89 《九店楚简》 11 湖南慈利石板村36号 墓楚简 简4557枚古书战国1987 12 湖南德山夕阳坡2号墓 楚简 简2枚文书战国1983 13 湖南临澧九里1号墓楚 简 简100枚遣策战国1980 14 河南新蔡葛陵1001号 墓楚简简1571枚占卜、遣策战国1994 《新蔡楚墓 竹简》 15 湖北枣阳九联墩2号墓 楚简 简1000余枚图案战国2002 16 湖北江陵鸡公山48号 墓楚简 不明遣策战国1991 17 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楚 简 简1枚名楬战国1982 18 湖北江陵雨台山21号 墓楚竹律管 竹律管4枚音律名战国1986 19 湖北江陵砖瓦厂370号 墓楚简 简6枚司法文书战国1992 20 湖南长沙五里牌406号简38枚遣策战国1951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 材料1011 前一段时间简单的读了一下史记,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在此简述一下我所看到的战国时期的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之前,是充满了神话色彩的夏商周,很多中国的神祗都在此时诞生,祝融、共工、姜太公、哪吒等等。而在战国时期以后,就是秦汉,封建专制社会。春秋战国即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转折点,在这段时间也发生了大量的故事,涌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也出现了很多成语、歇后语。 在社会制度的转变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春秋时候,人们开始赞同家族的传承,而不是贤能的品德。故而出现了很多贵族家族统治,每个贵族家中又有很多食客为其效忠的现象。这段时期连年战乱、政权更迭,导致礼崩乐坏,瓦釜雷鸣。文化教育渐渐由没落的贵族普及到人民之中,激发了民间思想的发展,故而出现了百家齐鸣的文化氛围。在百家齐鸣之中大量的思想相互碰撞、融合,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变化也很大,不再是一生只效忠于一个贵族,更多的是良禽择佳木而栖,朝秦暮楚的现象十分多见,这也是源于各诸侯国多年斗争。到了秦朝末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彻底打破了贵族的统治制度。 因为教育的平民化,在这一时期文学也是一大亮点,《诗经》、屈原、诸子散文,很多作品传唱至今。这段时期的文人,几乎精通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很多方面,所谓有识之士,人们对知识的向往也在此时逐渐浓厚。 春秋战国时期艺术的发展也很大,中国玉文化崛起于此时。玉石、木雕、服饰、青铜器、音乐,因为中央集权的慢慢产生,统治者拥有更多的财富来支持艺术的发展,很多国宝级青铜器由此产生,贵族们也更多的用这些艺术产物来显示自己的不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字用研究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字用研究《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以下簡稱上博九)的問世,引起了學術界的熱烈關注,掀起了楚簡文字研究的熱潮。就其竹簡内容而言,涉及到文學史、文化史、思想史等諸多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學者們在竹簡編聯、文字釋讀等諸多方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然而對通假字或異體字進行全面考察的卻不多見。本文以此爲突破口,試圖通過梳理上博九中的通假字、異體字,進一步分析其用字現象,從而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楚簡文字的使用規律。 本篇論文共包括三章:第一章爲緒論部分,主要對本文的选题缘由、材料範圍、研究目的、研究意義、寫作思路、文章結構等作簡要介紹,回顧了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字用學研究方面的相關成果。第二章全面系統地梳理了上博九中的異體字,根據異體字所屬性質的不同,做了分類:(1)因形體簡化而形成的異體字;(2) 因形體繁化而形成的異體字;(3)因義符、聲符替換而形成的異體字;(4)因結構性質不同而形成的異體字;(5)因受類化影響而形成的異體字;(6)因偏旁易位或變 動而形成的異體字。 第三章對通假字的定義、確定標準在總體上做了一些交代,並根據“本字”與“借字”之間的聲韻關係加以分類:(1)雙聲疊韻通假,即聲母和韻部完全相同;(2)雙聲通假,即聲母相同而韻部不同;(3)疊韻通假,即韻部相同而聲母不 同;(4)聲韻相近通假,聲母和韻部雖不同,但有通轉、旁轉、對轉等關係,或屬於同一聲系。結語部分對文章的總體内容做一個高度的概括,以總說異體字和通假字的特點為主,從整體上把握上博九中異體字和通假字的形體變化規律。 最後再淺談幾點個人的看法,以及在整理材料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論文

元代许衡的哲学思想

元代许衡的哲学思想 段文明 许衡,字仲平,号鲁斋,河南沁阳人。生于1209年,卒于1281年。其著述有《许文正公遗书》、《许鲁斋集》。34岁时,许衡从姚枢那里得到《伊川易传》、《四书集注》、《小学》、《或问》、《大学章句》,此后终生致力于研习程朱理学。在元代的理学家当中,许衡、刘因、吴澄占有重要地位,三个之中,就对社会、对入主中原的蒙古族统治者的影响来说,又以许衡为最。 许衡为理学在北方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元代蒙汉思想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进而促进了蒙古封建化的进程。延佑年间,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定为科场程式,与他在北方传播朱子学有很大关系,史称许衡是“元之所以籍以立国者也”⒈。他不仅是有影响的理学家、著名的教育家,而且博学多才,“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而慨然以道为已任”⒉。许衡不遗余力地潜思冥索程朱理学,为的是使由尧舜至孔孟,孔孟至二程的道统不被中断,并以此来影响入主中原的蒙古统治者。他积极用世、热心事功,以程朱理学教化各族子弟,他的许多弟子“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⒊。中统元年,他

被忽必烈召至京师,中统二年,拜太子太保,力辞不任,改任国子祭酒,编《历代帝王嘉言善政录》。后受命议事中书省。至元6年,与刘秉忠等议定朝廷官制、朝仪。翌年,被拜为中书左丞。至元8年,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执掌全国教育事宜,并亲自任教。许衡仕元为官,受到当时一些人的非议与讥讽,“公一聘即起,无乃速乎,衡曰:不如此,则道不行……不如此,则道不尊”⒋。从许衡一生的政治活动来看,他积极用世的确并非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实践自己的“践履”于时,以儒术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从政是为了保存、发展中原的封建文化。在他受命议事中书省时,上疏《时务五事》,对忽必烈提出了“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国家之当行汉法无疑也”⒌。并对忽必烈详细进讲了朱熹的为君之道的思想,正因为许衡采用了“践履”于时的传道途径,所以其哲学思想在元初对社会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了他的富有时代特色的哲学思想。下面试就其哲学思想分析如下: 一、心性思想 尊崇朱子学的许衡,为了使理学得到更广泛的普及,虽然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但采用了陆学直识本心的“简易”方法。他和会了朱熹的“穷理以明心”与陆象山的“明心以穷理”。许衡同意朱熹格物致知的见解,他在《大学直解》中说,“致知格物,格字解做至字,物是事物。若要推及本心的

2014高考文言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辅,信达为要雅不俗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断句)考点一: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 【考点解读】 从近几年来看,凡自主命题的省份几乎都以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来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预测2014年的题型及其分值变化不大。各个省份文言翻译的评分标准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原则却是一致的:即句子大意+重点字词句,其中侧重考查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些既是采分的重点,也是翻译的难点。有些省份还专门用断句的题型来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这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是翻译文言文语句的第一步,理解文言语句必须遵循古文的一般规律并把握其特殊性。对句意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全文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全文或文段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2.要注意对省略句、倒装句、词类活用、通假字、互文见义和偏义复词的理解,对这些现象的理解把握,往往是翻译文言语句的关键。 3.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通过前后推导,或选项推敲分析等方法,进行准确理解。 4.利用文言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把握句意。也就是说,在理解文言句子时,要充分利用对应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去把握文句意思。 5.对复杂的不好理解的句子,最好做成分分析,先抓主干,再看枝叶;或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句间关系。 6.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去把握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技法指津】解答翻译的技巧方法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把语言表达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有效手段。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决 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决:留、删、增、调、变。①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②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③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④删,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⑤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

《元史_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翻译(译文)及试题设计 《元史·列传第四十五|许衡传》翻译及试题设计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 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 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 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 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 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 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 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 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 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 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 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 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王湛字处冲阅读答案教案资料

王湛字处冲阅读答案

篇一:王湛字处冲阅读答案 篇二:王湛字处冲阅读答案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家有名士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绝: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就: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谓:评价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分)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④唯父昶异焉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⑤浑曰:“何如我?”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3分)(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3分)(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战国时期的故事300字

战国时期的故事300字 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巧妙地讲解历史故事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最后,讲故事的题材也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战国时期的故事300字,希望能够帮到你! 战国时期的故事篇一:名士荆轲舍生刺秦王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

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②家见《书》疏义③,因请寓宿④,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⑤。(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过:过人之处。②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③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 ④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⑤《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师大奇之()②师谓其父母曰() ③如是者凡更三师()④手抄归()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然遭乱世,且贫无书 A.怡然称快(《幼时记趣》)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D.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许衡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除教育因素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尝从日者家 / 见 / 《书》疏义(2分) 10、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今后一定能大大超过其他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 ⑵聪敏而又努力学刁,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11、热爱学习;刻苦勤奋。(意对即可。每点1分,2分)

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复习过程

高考真题文言文翻译

请翻译下列划线句子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点拨】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二、节选自《宋史郭浩传》(全国大纲卷 3 (设置守备)。 4 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5分) 4 三、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山东卷10分) 5 (4分) (5 6、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 (4分) (6。 7、明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廖,召见兴,欲以 分) (7 (的要求)。 四、节选自《元史?彻里》(江西卷12分)

8 (4分) 8?(关键词:所以、安、鬻) 9 (4分) 9(关键词:毁诋、左右、批其颊。) 10、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 游,~有以也”2.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由 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 (4分) 10(关键词:岂、良、所致。) 五、节选自《清史稿?陶澍传》(广东卷10分) 11、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 【岁:一年的收成,年景:~凶(年成歉收)。歉~(收成不好的年份)。】备 分) 【注】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论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 (一)总述 (二)政治因素 (三)经济因素 二、主要的文论内容 (一)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论 (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论 (三)《易传》的文学批评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背景 总述: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生产力发展,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一)政治因素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王室衰微,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放松了对知识分子的约束。 (二)经济因素 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最高峰打下了良好物质基础。 启示:文化发展繁荣需要两个大的因素:一是具备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条件;二是需要发达的生产力水平。 二、主要的文论内容

(一)儒家文论 概要: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百家争鸣”的时代,并且成为显学。其标志是以孔子为先师,孟子思想为后继,以“仁”、“乐”为其思想体系。其文学理论是“教”、“用诗”,文化要义是以诗“教化”,对后世的创作影响甚深。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伟大的思,教,政。主要文论思想是“仁”,其文论主要表现是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批评。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 1.阐述了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修身当先学诗,立身则要学礼,人性完善依靠音乐的陶冶。” 2.涉略了文艺与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却不能切当地赋诗应对;这样,就是诗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3.确立了文学批评的标准,提出“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战国文字中的“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附补记)

战国文字中的“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附补记) 赵平安[搜索該作者其他文章] 战国时期有一个写作下列诸形的字: 释法很多,影响较大的有释宫、释邑、释序、大邑的专字等四种。[1]可以说各有各的依据。因为它的某些写法(如K和G、H之类)确实很像宫和序,它和邑的形体、用法也似乎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这些释法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它的各种写法中最流行的是A、B之类,和宫、序相似的写法只是偶而为之,并不具有代表性;它和邑的用法实际上有较严格的区分,和邑相似的形体,来源并不相同(详后);至于说它是大邑的专字,字形上根本无从证明。(补记:新蔡葛陵简甲三:275号中有“大邑”、“中邑”和“小邑”,甲三:348简有“大宛”,可以证明大邑专字说是错误的。)因此有必要重新考虑它的释读。 我们认为这个字应当释为宛。论证如下: 《侯马盟书》诅咒类一0五:三有字作 L 整理者隶作惌,解释说: 惌——借为冤字,音渊(yuan),冤屈的意思。《说文》以为惌是怨的古体字。《一切经音义》:“怨,屈也。”《诗·都人士》注:“苑,犹屈也。”《说文》:“冤,屈也。”故惌字

可与冤字通用。[2] 诅辞“不卑众人惌死”就是“不俾众人冤死”,文义顺畅,足见整理者的释读正确可从。有人把惌改释为悒[3]或[4],实际是没有必要的。 新近发表的上博藏战国楚竹简《缁衣》第六简和第十二简有下面一组字: 整理者隶作命或令,[5]完全是依样画葫芦的产物。在今本《缁衣》中,与之相对应的字都写作“怨”,因而也有学者直接把它隶作怨。但李零先生有不同意见,他指出:“怨”,……都是假“宛”字为之,其写法,可参看《说文》卷十下、《汗简》40页正、《古文四声韵》卷四第19页背和40页正的古文“怨”,不是“命”或“令”字。[6] 李说正确。《汗简》、《古文四声韵》和《说文》古文怨都是从心从宛省,应隶作惌,通怨。(补记:冯胜君先生在《释战国文字中的“怨”》中认为上博《缁衣》M、N、O都应释为夗,其中M是在N、O上加声符O(圆),目的是为了和令区别开来。持这一看法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解释,一是较早出现的侯马盟书L所从上部没有一横画,二是具有重要区别标志的M形反而不如简体普及。冯文发表于《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曾侯乙墓竹简第12号有一个被释作邻的字,作 P 之形。这个字简文用为地名,释邻讲不通。联系上博简中N和O的写法,应改释为。《战国策·西周策》“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章载韩庆为西周谓薛公曰:“君以齐为韩、魏攻楚,(九)[五]年而取宛、叶以北以强韩、魏,今又攻秦以益之。”知楚有宛地,即宛之增累字。简文“连东臣所驭政车”即“宛连敖东臣所驭政车”。[7] N、O和P所从宛同《汗简》、《古文四声韵》以及《说文》古文怨所从宛结构相同,

“许衡,字仲平”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转鲁留魏,人见其有德,稍从之。居三年,闻乱且定,乃还怀。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家贫躬耕,粟熟则食,粟不熟则食糠核菜茹,处之泰然,讴诵之声闻户外如金石。财有余,即以分诸族人及诸生之贫者。人有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姚枢尝被召入京师,以其雪斋居衡,命守者馆之,衡拒不受。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甲寅,世祖出王秦中,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世祖南征,乃还怀,学者攀留之不得,从送之临潼而归。 中统元年,世祖即皇帝位,召至京师。未几,衡谢病归。至元二年,帝以安童为右丞相,欲衡辅之,复召至京师,命议事中书省。 阿合马为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俄除左丞,衡屡入辞免。 帝久欲开太学,会衡请罢益力,乃从其请。八年,以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为择蒙古弟子俾教之。衡闻命,喜曰:此吾事也。国人子大朴未散,视听专一,若置之善类中涵养数年,将必为国用。时所选弟子皆幼稚,衡待之如成人,爱之如子,出入进退,其严若君臣。课诵少暇,即习礼,或习书算。 以疾请还怀。十八年,衡病革。已而卒,年七十三。怀人无贵贱少长,皆哭于门。四方学士闻讣,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体:体验 B.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危:端正 C.人有所遗遗:遗留 D.领尚书省六部事,因擅权领:兼任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