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第一节

?城市社会学的一些概念

一、城市(Urban)的特征

R.E.帕克(Robert Ezra Park 1864——1944)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主要从事对城市现象和种族关系的研究,首创了参与观察法,是一位经验社会学学派的领袖。

帕克认为:

城市决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体,也不是各种基础设施的聚合体。

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

城市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世界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类的城市史。

城市,尤其是现代城市具有以下的特征:

(1)它是一个具有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

(2)它运用自身的优势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这些居民有着一定的匿名性;

(3)它作为文化载体和传播体,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等的中心;

(4)它聚集了各种社团、企业和机构的社会组织,人们的活动趋于专业化,居民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较乡村居民高;

(5)城市的社会契约基础是法律、法规。

(6)城市生活方式多样化,时间观念强,相互间竞争激烈。

二、城市化(Urbanization)

(1)地理及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中心向

四周影响及扩展。

(2)农村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中城市特

征的出现。

(3)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一个过

程。

(4)社会学家较为倾向于下面这种解释:人口

集中的过程,其中城市(镇)人口占地域人口比

率的增加。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相互关联作用的三个方面:

其一,在城市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业结构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其二,人口向都市地区集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其三,社会生活向都市性状态转变,都市生活方式扩展到其他领域,人际间血缘、亲缘关系削弱,业缘关系强化。

四、城市社区(Urban Community)

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为密切的社会交往。

社区一词,源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于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他认为社区是基于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在这种社会联合中,情感的、自然的意志占优势,个体或个人的意志被感情的、共同的意志所抑制。

费迪南德.腾尼斯(1855—1936)是德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在西方社会学史上,他最先提出了社区的概念,并围绕社区与社会两个概念建立了自己的社会学体系。腾尼斯以社区与社会两个概念表明人类共同生活的两种基本形式,同时还将人们的共同意志:即本质意志、选择意志与社区、社会分别相对应。

其代表著作有《社区与社会》等。

从生态学角度,芝加哥学派将社区分为四类:1.第一类基本服务社区,诸如农业乡镇等;

2.第二类社区指在生活资料分配过程中履行次要功能的社区,诸如商业社区等;

3.第三类社区是工业乡镇;

4.第四类社区是指那些缺乏自身明确经济基础的社区,它在经济上依赖其他地区,并且在商品的生产与分配中不负担任何功能,如娱乐旅游地点,政治教育中心等。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

(1)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

(2)那些人口生活在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中。

五、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

工业化以前城市规划的不同,典型地反映在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城市风格差异上。文艺复兴时代的城市规划堪与古代城市文明媲美,建筑设计充满智慧和想象力,典型的例子如18世纪法国巴黎雄伟的皇宫建筑是巴罗克时代的典范。

19世纪欧洲城市规划表现成两种主要倾向:一是继承巴罗克时代的城市规划传统;一是工业无政府主义,城市建筑完全取决于私人的随心所欲,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第二节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理论

一、城市社会学的主要流派

(1)城市化派(The Urbanization城市School)

城市化派着重研究城市对人文生态及社会结构的影响,探讨从工业革命前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城市社会转变的城市模式。他们认为:城市主要特点在于角色分化、次属关系、价值观的世俗化及规范秩序的解体。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与农村人口的较少流动性等使城市与农村社会存在显著差异。他们主要研究农村生活方式如何为城市生活方式

所替代。

(2)亚社会派(The Subsocial School)

亚社会派又称人文生态学派,该派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变因是“非个人情感竞争的结果”。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空间位置,是由城市亚文化社会各种因素确定的,人类在生物亚社会压力下被迫作出种种反应,人类竞争等行为就是这种亚社会压力和动力作用的结果。

(3)生存学派(The Ecological Complex or Sustenance School)

生存学派又称维持学派。该派主要研究居民如何组织自己,以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城市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来满足大量聚居人口居住需要的组织形式;城市化的进程直接取决于生存活动的分工程度,社会分工又取决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生存学派将城市社会环境、人口、社会组织和工艺四个基本因素作为变量,认为其中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的变化,城市居民的消费多样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4)经济学派(The Economic School)

经济学派主要从经济角度分析城市化,认为城市化是市场和经济活动的产物。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城市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演化为工业与服务业。城市发展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上的变化,各种经济活动对各种城市生态及社会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

(5)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School)

该派认为:城市表现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适应性,城市问题的大量滋生,基本是由于城市生活背离了人性的尺度。城市是人造的,但城市又制约人的生活。工业城市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城市日益严重的污染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类要更好生存,城市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他们主张彻底改造城市结构,以达到与自然和谐一致,并且提出了许多城市规划和改造的建议。

(6)技术学派(The Technological School)

该学派主要从技术角度研究城市空间位置、城市与城市之间相互关系,城市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强调技术进步对城市的作用,认为交通工具的发展对交通网以及城市的分布有极大的影响。大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住宅分布与交通网密切相关,他们往往忽视非技术性因素对城市化的影响。

(7)价值取向学派(The Value-Orientation School)

价值取向学派强调非经济、非技术和价值观对城市结构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主张应以社会或文化的价值观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依据。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形成了城市与城

市的差别。东西方城市景观差异性,是与东西方不同的价值取向相联系的。

(8)社会权力学派(The Social Power School)

该学派将社会变化中的权力作为一种独立起作用的因素来分析对城市形成的作用。社会权力是地域共同体或国家各团体所掌握的起作用的一种力量。城市中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争夺,作用于城市规划,使不同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建设表现出差异性。

二、城市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欧洲的传统城市社会学

(1)腾尼斯(Ferdinund tonnies,1855—1936)

1887年,腾尼斯发表了《社区与社会》一书。在书中,他着重论述了社区与社会的区别。在他看来,“社区”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群组合。腾尼斯认为从中世纪向现代的整个文化发展是从“社区”向“社会”的进化,社会虽然基于个人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和现代机械文明之上,但人们实际上是分离的,因而“社会”也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佳结局,显然他对城市的态度是悲观的。

(2)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1882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后又赴德国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1917年11月15日他在巴黎去世。

迪尔凯姆主要论点是,分工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特征,生产劳动的专业化使个人不得不交换自己的劳动。个人更加独立的时候也更加依赖社会,社会分工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变。他将古代的不发达社会人们之间的团结称为机械团结,个人之间差异不大,社会是“协调一致的”。发达的社会就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个人按社会分工执行某种专门的职能,这种新出现的团结形式称之为有机团结。

在迪尔凯姆对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分析中,暗含着社会变迁的模式。他看到社会整合的基础正转变为一种新的形式,社会分工是一种社会现象,造成分工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的增长使生存竞争加剧,分工是保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手段。大量可变因素形成了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的差异。有机团结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它是现代城市的特征,依赖复杂的劳动分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更多的选择可能性。

齐美尔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城市生活社会心理出发来研究城市。在1903年发表的著名论文《都市与精神生活》一文中提出,生活在城市中的个人应学会更好适应城市社会。城市中错综复杂的空间、组织、复杂的人际关系、发达的社会分工、金钱在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城市迥异于乡村社会。城市社会有协调、有冲突不仅无损于社会协调,相反可以增进社会协调。

韦伯考察了欧洲和中东历史上的城市,并将它们与印度和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加以比较。

在《城市》一文中,韦伯提出了完全城市社区的定义:一个聚居地要成为完全的城市社区,它必须在贸易—商业关系中占有相对优势。这个聚居地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具备下列特征:(1)防卫力量;

(2)市场;

(3)有自己的法院;

(4)相关的社团组织;

(5)至少享有部分的政治自由。

韦伯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发生的作用。

(二)美国的传统城市社会学

(1)芝加哥人类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代表人物是帕克、伯吉斯和麦肯齐。1925年,三人共同发表《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一书,标志着芝加哥学派的诞生。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看成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组成部分结合的有机体,研究人与空间的关系,将生态学原理(竞争、淘汰、更替优势)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互动关系研究城市发展,开创了人类生态学学科。

帕克(R.E.Park,1864—1944),是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帕克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社会发展过程分为: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四个阶段。帕克等认为,城市是一种生态秩序,支配城市社区的基本过程是竞争和共生。如同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决定着城市的空间结构。

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

伯吉斯是人类生态学创始人之一。伯吉斯利用古典人文区位学理论和方法,对发展中的芝加哥城进行调查,获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创立了同心圆理论。伯吉斯认为:城市空间的扩展是竞争的结果,城市的发展呈放射状,由中心到边缘循一环环的同心圆发展。他将城市划分为五个环状的区域:第一环为中心商业区,第二环为过渡区,第三环为工人住宅区,第四环为高级住宅区,第五环为超出城市边界以外的往返区。

霍伊特的扇形理论:

霍伊特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心圆和扇形城市两种趋势都在发生作用。依据他的看法,工厂企业往往靠近水源(江、河、湖、海等)和铁路。这类企业集中到一起,从市中心以外以辐射状延伸排列,低收入家庭往往居住在工厂附近的贫民窟内,市区边沿的棚户区以及一度是富人居住的老居民区内。富裕家庭则选择在离工业扇性区较远的市外空地上建筑新的住宅,中产阶级也形成自己独立的居住区,他们对住宅区的要求是安全和开阔。富裕的上层往往居住在城市的外围。

哈里斯等的多核心理论

解释城市结构的另一个学说是哈里斯与E。L。厄尔曼的“多中心说”。哈里斯与厄尔曼认为,城市结构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3、工业布局理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

工业布局理论揭示工业布局对工业城市形成的影响。影响工业城市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如市场的规模大小,是否有成熟的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原料产地和能源供应的位置如何,工业品运输设施及成本,土地与资本状况,工资、税率和政府的态度,上述诸因素对城市形成并非同等重要。工业定位坚持所选地点的吸引力应该大于所有其它可选地点的吸引力总和的基本原则。工业布局理论主张,工业城市的分布与定位,应是资源所在地,或是市场中心,或在交通线附近等等。

3、沃斯的城市化理论

沃斯是芝加哥学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帕克的学生。沃斯在1938年发表了《城市性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著名论文,提出了他对城市独特的社会理论。沃斯认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高和市民异质性大是城市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城市性是城市特有的生活方式即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形式。创用社会分裂化和区位专业化概念用来描述城市中高度专业化趋势和形成不同区域特征的现象。指出城市人口拥挤,大量社会流动会造成人与人的摩擦与冲突,强调城市政府进行社会控制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4、索罗金的城市社会结构理论

中世纪城市形成了如下的特点:

其一,宗教在人们的精神世界生活中占到重要地位,教堂是城市的中心,教堂往往和市政厅广场结合在一起;

其二,商业在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很大;

其三,一些城市由封建城堡构成,许多城市则是自治城市;

其四,城市建设突出了对外交通的重要性。

例如意大利首都罗马,一般来讲,城市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发展状态。城市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综合功能得到强化。将城市作为政治和军事中心而产生和发展,在城市的历史上是较为少数的。

第三章

唐代的著名城市有扬州、成都、洛阳、洪州、荆州、广州、凉州等。长安、凉州是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的起点。扬州、泉州、广州是向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地区的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上的重要城市。隋唐时期的城市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高峰阶段,其特点是:(1)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制,民居和市场四周有围墙,称

为坊,坊内有巷,坊有坊门,朝开晚闭,实行夜禁,称

坊制。

(2)城市里有官营和私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规模大,

从业人员多,分工细,种类多;民间手工业有极其鲜明

的地方特色。

(3)商业出现新特点:城中有较大规模的市场,商业中

行业组织盛行,钱币成为主要流通手段,促进了商业发

展。

(4)城市文化昌盛,一大批著名诗人、艺术家云集城市。

第四章

《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的发表,真正敲响了全球生态危机的警钟。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到生态与生态危、关注自然资源利用与人口问题的解决之间的关系。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住所”的关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城市是以人类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系统,是指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对立统一的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构成的整体。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各子系统关系协调,整体功能就会更好发挥。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natural system)和人工系统(artificial system),城市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结合的复杂生态系统。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几乎完全依靠外界输入粮食和能源,并向外界输出产品、服务和各种废弃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又是一个开放系统。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控制系统,任何控制系统当输入或输出发生变化时,系统内部就会自动调节,反馈机制会发生作用,如果城市生态系统某一子系统不协调,如人口过多、资源短缺、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就会失调,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也会由此产生。

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系统则是指城市居民生存的空间。城市中人口、空间、资源构成了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结构。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衡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满足与周围环境资源的供应之间出现了供不应求,从而影响了城市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城市生态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运而生。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早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出来。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人们在城市建设方面,往往都综合考虑了几个方面的因素,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不够全面,但是这些都多少考虑了城市生态平衡的要素,并且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生态平衡思想渐渐趋向成熟。

在二十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P.盖地斯(Patrick Gedds)从一般生态学进入人类生态学的研究,研究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中把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而且研究现代化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1)城市是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百万人口的城市数量迅速增加。1800年,地球上还只有北京人口超过100万。1875年,世界上有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柏林、维也纳六座城市也超过100万人口,而今天全世界已有了366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也越来越多。1910年,只有11%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00年,将有超过50%的人生活在城市,而且呈现继续上升趋势。

城市人口密度大,形成具有城市特点的生态系统环境。在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应占一定的位置。人均绿化面积的增加,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大量人口集居,产生出大量生活和生产废弃物。但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由于人口和建筑物密集,生态系统消费者远多于生产者,地表水体和土壤的自净能力无法接纳大量废弃物,从而造成空气、水、土壤等的严重污染。人类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城市这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

(2)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

城市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是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各种生

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自然因素的总和。它包括

气候、地形、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由于城市是工业集中地区,加之人口和建筑物密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随着城市居住密度的日益提高,自然环境越来越失去本身的自然特征:如空地和绿地面积减少,土壤渗水和生长植物能力降低,野生动物也失去最佳生活环境。城市自然环境日益烙上“人工化”痕迹。土壤被覆盖上水泥和柏油,既不渗水,也不生长植物,这样人工地面,不仅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而且也减弱了地面吸水和吸热的能力,增强了地面的增温效应。“热岛效应”就是其典型的表现。

“热岛效应”即城市内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造成“热岛效应”的因素包括:日益增长的汽车释放的热量。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多,形成一道人工峭壁和峡谷。

(3)城市生态系统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系统

处于良性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太阳能和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交换、信息传递作用下,能维持各种生物生存,其形态和营养结构处于协调状态。城市生态系统则不然,大量人口集聚在城市,首先要有大量的消费品供给。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3%;1900年,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13%;这一时期城市对各种消费品需求还是有限的,城郊生产系统正常循环就可以供给城市的需求。它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农副产品供给城市,又可以利用城市下脚余料进行各种加工,延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使农业产品中物质和能量发挥充分的循环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更多的人将生活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中。人口增多使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尤其在超过百万、千万的特大城市中,对各种消费品需求更始急剧扩大,城市郊区已不能满足城市增长的消费需求,城市生态系统就需要从更广大的空间中获得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给。城市依赖性强的特征使每一地区城市发展,都必须处理好农村社会的关系,将城乡视为一个整体,才能使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作。

(4)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以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对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居民等产生吸引力。城市吸引力大小与城市的规模、实力等密切相关。

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城市物质、经济、社会等的进步,较高的工资收入、较高的生活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到城市生活,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侵占农田,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不良的生活消费方式、生产方式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天空、土壤,造成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自净能力的下降,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人类对被自己破坏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调节、修复、维持。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就是为了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必须制定规则,限制自己非理性行为,人类对自己行为进行驯化,是人类理性的驱使。

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次完整的人口迁移过程对于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它既影响区域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还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人种和民族的同化和融合。当然,在人口迁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矛盾和问题。

1.人口迁移改变了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

人口迁移对各国人口自身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总数、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和人口再生产三个方面。从人口总数看,由于人口迁移,使得迁入区人口总数增加,劳动力得到补充;迁出区的情况恰恰相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迁移规模以及迁入区和迁出区原有的人口规模。例如澳大利亚在1860年前,新西兰在1875年以前都是迁入人数大于本国人口自然增长数,大大加快了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

2.人口迁移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移民对于迁入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一面在于:移民既弥补了迁入区劳动力的不足,同时,还带来了他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3.移民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人是知识和文明的载体。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人类发展了适合当地条件和特点的经验、技术和文化。因而,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口迁移有利于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有利于科学知识以及宗教的传播,有利于提高迁入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促进全社会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建设。

4.人口迁移促进了种族、民族的同化和融合

种族是人类长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生存,因适应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在生理和形体上具有特殊性的不同的人群。民族则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在语言、风俗、信仰、心理状态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群集团。

人口迁移可以使各种族、民族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并为逐渐打破种族和民族界限提供了条件,使各民族、种族融合并形成新的民族成为可能。

(6)现代的移民

今日,世界上的人口迁移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过去多是开发新区,主要是向美洲、大洋洲与东南亚地区移民。如今,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业发达国家,劳动力短缺,形成由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向发达国家的工业区转移。在国内人口迁移上,主要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衰落城市向新兴的工业区转移,由环境条件不好地区向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地区转移。

1)外籍工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前联邦德国、北欧等经济发达国家,生活水平提高也较快,而人口增长缓慢,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问题。因而地中海沿岸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的工人就到缺劳动力的国家做工,那里出现几百万人的外籍工人。第二个外籍工人集中的国家是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它们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和利比亚等。

2)退休人员的迁移:在生活富裕的西方国家的中产阶级退休后,可以获得较多的退休金。他们有条件选择生活条件比较好,坏境比较优美的城市和地区作为居住地。

3)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这种现象18世纪时首先出现在英国。进入20世纪,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大城市迅速发展。

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及利弊浅析

一、民工流动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

我国农村在1949年——1978年间人口增长率高达2.07%,而农业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仅为5.59%。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人口若每年增长1%,要保持人们生活水平不下降,平均经济增长率就必须超过4%。因而自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就形成了大规模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队伍。据计算,按照现有的耕作方式和经济水平,农村劳动力剩余60%左右,约2.7亿。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人多地少,隐性失业人口多这一矛盾。加之农村生产具有季

节性,农忙时间短,农闲时间较长,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2.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

农村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上堆积着过多的农村劳动力,这不仅给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造成了滥垦滥伐,生态失衡,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业人口密度是指农业人口与国土面积之比。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1994年我国农业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94人,日本的人口密度大约是我国的3倍,但日本的农业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5人。我国的山区占了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积只有10%左右,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为了满足新增人口的粮食需求,不断的存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过渡放牧的现象,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3.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

农村劳动具有脏、苦、累的特点。翻田耕地,抢早插晚,劳动艰辛,体力付出多,但又不能直接获得货币收入。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物质的搬运靠人力、畜力完成。偏远山区的农村,通讯盲区,连县级的电波讯号都接收不到,文化娱乐根本谈不上。人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固守一方”,“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水准上。

4.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近年,已转移的劳动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民工流动的特点

1.民工流动据经济定向

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

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2.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

这部分民工仅是在相对农闲时流动,主要是各大中城市和周围农村之间。流动距离短,从事建筑、修路桥等。春播秋收这两忙时间务农,农闲时间“务工”。

3.“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

初高中刚毕业的年青人,绝大部分加入了“外籍工人”的行列。成群结队去较远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招工进厂,或从事第三产业,打工时间长,从17岁左右开始,直到30多岁或更长,有少数人在沿海安家落户,转化为“本地工人”,绝大部分回家自主立业。

4.流动不稳定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3%,而当年从非农产业返回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4.2%。近四分之一的回流是农业劳动力转移不稳定性的集中反映。

5.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卫生意识淡薄,不讲文明礼貌的现象时有发生。劳动力素质低影响了转移的深层次发展。据1990年全国普查资料计算,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

国迁移人口的平均水平。初中文化程度占30.8%,小学文化程度占22.1%,这就限制了农村劳

动力的深层次转移,只能从事职业属脏、累、差的非技术性或技术性差的职业,文化素质偏低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近年,已转移的劳动力回流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7.8%,文盲率高达21%,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9.5%。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低素质劳动者将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民工流动的利弊

任何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我国是一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规模更具深远意义。

目前,我国各地外出打工的农民超过了5000万。民工的大量流动,特别是各地有组织有序的流动,有效地调整了我国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许多外来民工承担了城市建筑、环卫、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工作,对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农村经济,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利”是主要的。

但是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城镇民工的违法犯罪率有所上升。如1993年全国刑事案件共161万起,涉及流动人口的占到50%以上,广东占80%以上,对社会治安与当地居民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它的社会问题有:违反计划生育,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损害环境等。

第六章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共同特性:

首先、城市规划是一种计划,一种手段。是政府干预城市发展的手段,政策性的计划。体现政府政治、经济、和军事需要。

第二、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工作。城市规划不仅要

考虑城市空间等有形实体的建设,还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心理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诸种因素的协调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作。

第三、城市规划是一项实践性的活动。城市规划是为城

市建设服务,是要以解决城市问题,满足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为己任,是现实性很强的工作。城市规划的方案不能仅满足与理论方面,更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与否。

第四、城市规划要有地方特色。城市各有其性质,不同的城市自然条件,政治,经济、文化、现状、特色不同,因此不同城市的城市规划要反映自身的特点与重点,这是城市规划的内容之一。

第五、城市规划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规划要解决现实问题,又要预测和估计未来社会、城市的发展。人可以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城市改造、旧城改造、产业调整,可以减少拥挤、污染和犯罪,城市人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灿烂的阳光和整洁的环境,能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生存和发展。这是城市人的梦,这即是现代城市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健康城市的标准是:

(1)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

(2)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物、饮水、能源、具有有效的清除垃圾系统;

(3)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的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需求;

(4)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

(5)能使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

(6)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7)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居民及宗教信

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

(8)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利;

(9)做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到健康服务;

(10)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

第七章

第一节城市文化

一、城市文化概念

“文化”一词历来都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著作及相关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社会学及其他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只是,文化却是一个随处可见但又实在不易把握的概念。就连英国社会人类学大师、功能学派的缔造者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1884——1942年)都不禁慨叹:“文化,文化,言之固易,要正确地加以定义及完备地加以叙述,则并不是容易的事。”

对文化的理解,英国人类学家爱得华·泰勒(Edward B. Tylor)认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马林诺斯基则在泰勒的基础上给文化增加了物质部分的内容,认为文化既包含着像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等这样的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物质设备,还包含了种种知识,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社会组织的方式,语言等这些可以总称作精神方面的文化。

城市文化具有复杂、多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先进的、高度密集型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工商业活动,形成了城市居民特殊的、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

(2)人际关系的表面性和形式化,社会交往的间接性和匿名性;

(3)社会行为标准的多样性、相对性和游移性;

(4)具有各种复杂的制度、风俗、信仰、语言和各种不同的职业团体、阶层;

(5)城市社会行为主要受制于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越轨和犯罪行为经常发生。

第三节城市文化的不同层面

一个城市的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与这个城市所住的人口、工业、商业、交通、旅游、生活等方面发生互动,并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行为模式中去,从而形成了城市文化的不同层面,如市民文化、社区文化、商业文化、旅游文化、闲暇时间文化等。这些不同层面的文化,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

一、市民文化

市民文化是指一个城市区域中形成的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文化。它原指体现在中世纪欧洲城市居民中的文化特征。由于市民是随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城市的出现而形成的,因此,最初的市民文化是相对于贵族文化而言的。它往往表现出反封建的意向,要求各项改革,反映市民阶层的要求和愿望,揭露和批判封建主义的贵族特权和黑暗统治。由于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各种市民文化带有种种鲜明的特征。如哈尔滨的北国文化、广州的早茶文化、上海的小资文化、澳门的多元文化等等。此外,市民文化一词有时也指城市小市民社会心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文化现象,其一般特点是庸俗、虚伪、自私、追求时尚、标新立异、注重外表、讲究排场、鄙视劳动、歧视弱者、低级趣味、投机取巧等等。

下面将重点介绍澳门的多元文化、广州的早茶文化以及上海的小资文化。

二、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通常是指城市文化在不同特质的社区中的反映。相对于城市文化来说,城市社区文化是指一种带有区域特征的次文化。社区文化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在一个社区内以学校、图书馆、俱乐部等公共设施为阵地,创造社区的文化生活环境;广义的社区有不同特点的社区文化。拿城市与城市来作比较,北京和上海就有不同的社区文化。就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由于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也会形成不同的社区文化。

第十章

第一节早期思想家对未来城市的设计

1898年,英国城市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花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就是为了解决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理想居住条件之间、大城市与自然之间矛盾而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的理论。

霍华德认为,城市的盲目发展、环境污染和土地的投机,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灾害,为消除这种灾害,改善环境和居住条件,必须限制城市规模的自发膨胀,设立统一的城市管理机构、消灭土地投机,加强对工业发展涌入城市人口的控制与管理。

他设计的“花园城市”,人口规模为32000人,花园城市的外围有供农业生产用的永久性绿地。城市占地6000英亩,其中城区1000英亩,位于农田中央。城市本身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分为中心区、居住区和工业区三个部分,有六条达到从中心放射出去,将城市划分为六个等分面积,公共建筑、住宅、工厂分别自中心向外作圆心环状布局,并使城市呈花型。

市中心有中心花园,还有市政府、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医院等,整个城市以绿色为基调,成为人们的理想居住地。

“花园城市”理论强调,在城市建筑中城市周围保留绿地的原则,城市的成长,意味着另一花园城市的形成。花园城市的建设,达到了疏散城市人口、改善达成市居民环境的作用。20世纪初,“卫星城镇理论”、“有机分散理论”等相继在现代城市规划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用整体研究的方法,对城市人口密度、城乡关系、城市绿化进行研究,使这一理论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奠基石。为城市未来学的创建准备了条件。

第四节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

一、中国将进入一个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化加快发展创造前提条件

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为了实现中国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国民经济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集约型方向转变。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载体,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只有城市经济实力和素质有明显增强和提高,并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雄厚的技术力量,才能取得集聚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有效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与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当代中国面临着诸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城市垃圾增多、水资源污染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迅速推动,致使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了自然和环境承受能力所致。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制约了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世界银行发展报告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GNP亦同步增长1%。加快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基础设施区域发展不平衡,既可以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更主要是为未来城市一体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创造条件。以能源、通讯、交通供应为基础的、高效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化投资和管理,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巨大城市潜能释放为城市化加速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87%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以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而现有的城市又不能容纳剧增的人口。

加快新城市的建设和旧城市改造,为农村人口的转移创造条件应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汹涌的流动人口大军,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又拉动了城市需求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迁移,是城市发展的巨大潜能,潜能的释放会成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

对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政府要制定规划,促使大、中、小城市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走多元化城市发展道路,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在进行大、中、小城市建设和改造的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经济繁荣、人口规模适度,使小城镇成为容纳农村人口大量转移的主要渠道。

二、城市带将成为我国未来城市化趋势

所谓城市带,就是指将城市化放在动态的城乡关系中,对城镇、农村作统一合理的规划区域分布模式。城市带是一定区域内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城市带内,城乡差异大大缩小甚至消失,城市之间经济合作频繁,每个城市都在乡村和郊区的融合中得到发展,并围绕中心向四周扩展,与相邻城市连接为一体。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70年代出现的逆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现象,是大、中、小城市网络形成的主要标志,这种城市带模式日益成为世界城市化的共同趋势。发展城市带,最大作用是使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和文化活动随着科技、交通、传媒的发达迅速影响农村,消灭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长期以来,围绕中国城市化战略之争,主要有三种观念:大城市中心论、中小城市中心论、小城镇中心论。实践表明,无论专注于哪一种城市发展,都难以解决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最大难题:人口压力。实施城市带战略,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利于城乡一体化,可以将城乡、人和自然、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融为一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国实施城市带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城镇区域分布割据已经初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带雏形初显。它们具有较发达的区域交通网络、经济的互补性、对外的开放性、城镇的密集性、区域的向心性等城市带应具有的共同特征,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上海正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又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使区域间商品、产业、人才和技术与投资市场一体化,使其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21世纪将属于城市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加快城市化进程,信息化将加强城市之间的联系。城市发展与土地需求的矛盾加剧会使城市管理者更加重视城市规划,加快新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群内中心城市的作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走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成为人类走向未来的共同选择。

农村社会学

(Rural Sociology)

我国社会学界定义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什么是农村社会学?

中国学者的观点:

?乔启明:

?“综观各家见解,可知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一种应用科学,以社会目光观察及解释农村人口的经济、文化、组织等复杂现象,就其所得结果,以供指示农村社会活动之正当方向。”

杨开道:

农村社会学不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农村社会的问题只是农村社会的变态,农村社会的局部,而“我们所研究的是农村社会生活的全体,农村社会生活的基础……去谋农村社会整体的发达,农村人民全体的幸福。”

主张研究农村社会的性质、特征、种类、起源、进化、人口、环境、生活、组织等基本问题。

冯和法

?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民的相互关系的,而农村社会关系的重点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是社会现象的动因。

我们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通过对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统的协调、健康发展。

(二)

农村社会学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与普通社会学的关系

区别:

?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前者欧洲,后者产生于美国。

?普通社会学以整个社会为对象,而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村社会。

2.与农业、农村经济学的关系

?学科性质不同。

?研究对象上的不同。

?表现为二者互为补充。农村社会学要从根本上认识农村社会的本质,离不开农业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对农村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揭示;而农业经济学、农村经济学要全面阐明经济问题,也有赖于农村社会学对农村社会整体与其各部分的正确理解。

3、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有共同的理论

?共同的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

?对学科发展的相互促进

4、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人的行为中文化性的行为多于生物性的行为,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特定的价值观念、规范、风俗、习惯和民族性。

?对农村社会的构、农村群体的相互关系、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的研究,离不开文化人类学的基础。

?农村各类社会问题的出现也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对这些问题的揭示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结果。

5.与农村管理学的关系

?农村社会管理学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农村社会学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农村社会发展的规律。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与管理

?农民群众组织的管理

?经济组织的管理

?农村人口的管理

?农村教育的管理

?农村社会秩序的管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既是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农村社会学的基本领域和基本内容

基本领域:

?农村社会群体和组织及其互动关系

?农村社会生活

?农村社会问题

?城乡关系

学科基本研究内容:

第一,农村的基本社会结构。

构成农村社会诸要素主要包括:

农村人口与劳动力

农村社会群体

农村社会组织

农村社区与环境

农村社会阶层和文化等。

三、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农村社会学以农村整体社会及城乡关系为研究对象。它从综合角度研究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其相互关系和变迁规律,以期为农村社会的建设、发展和管理,提供可作为科学指南的一般原理。因此,研究农村社会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丰富人类理论认识的内容。(经验与理论)

农村社会学在人们认识农村社会本质的方面开创了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2、检验和开拓社会学研究的空间。

将社会学理论成果运用于农村实践,本身就是对原有社会学理论进行检验和再建设的过程。

3、有利于社会学的本土化

(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1、深刻认识中国的特殊国情(农民大国)

由于长期历史积淀,中国的农村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成分,这些都是我们在研究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所必须认真研究的独特国情。

2、为我国农村发展的科学决策做出贡献。

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偏差与失误,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忽视的农民的需要,不了解农村和农民。

3、避免在农村发展指导思想上的片面性。

4、为我国农村改革、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社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对农民缺乏了解造成了很多发展规划的失败,规划者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农民的不合作,他们对农民很失望……”“尽管从概念上我们很容易区分出农民,但我们缺乏对农民整体的、科学的、可靠的理解。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现代人只能说服而不能强迫,要想说服就必须知道他们原来的价值观,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和他们周围的社会。”

——罗吉斯《乡村社会的变迁》

农村社会学在以下领域可以做出独特的贡献

1.家庭作为农业生产单位适应条件和范围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问题。

3.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道路和方式。

4.农村居民当前和今后出现的社会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后果。

5.农村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创新。

6.对农村家庭、亲属群体、宗族、邻里关系的现状、作用和进一步变化趋势的研究。7.对农村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习俗的变革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8.对农村社区规划及对经济建设、教育和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

9.对农村社会发展指标及小康指标的研究。

10.对当前农村社会秩序、社会控制的研究。

11.对农村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困、青少年犯罪、人口增长过快等)的专门研究。

12.对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和社会工作的研究,等等。

(三)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农村社会学在中国始于20世纪20年代

?最早著作:《农村社会学》(1924)顾复;

?中国最早的一次农村社会学的调查,1921年,沪江大学社会学学生在广东潮州凤凰村进行。该调查由美籍教授库尔普(Kulp)直接指导,调查结果用英文写成Counts Life in South China 《华南乡村生活》一书,于1925年在美国出版。

?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的农村社会学逐渐摆脱依赖外国学者和简单引进与模仿状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的农村社会学的成就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2、乡村建设运动

代表人物:

?梁漱溟主持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

?晏阳初领导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实验。

第二讲

中国农村社会学

的理论与实践

二、解放前职业社会学者的

农村社会学理论与实践

主要指当时在高等院校、科研机关专门从事社会学教学、研究工作的学者所从事的工作(一)

杨开道的农村社会学理论

主要著作:

?《农村社会学》(1929年)

?《社会研究法》(1930年)

?主编《农村生活丛书》14种

关于农村生活

认为农村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生活,一种是精神生活”。农民的物质生活程度,是一种生存程度;精神生活贫乏;教育生活很少;没有真正意义的宗教生活;没有游戏和艺术生活。

他指出:“中国农村生活程度,无论在数量上,品质上或分配上讲起来,都是很低,都不十分合理,有改良的必要”。

农村生活不发达的原因

杨开道分析是:

?教育不良

?经济困难

?工作太忙

?只有家庭生活,没有社会的生活

?农民无组织

农村生活改善的具体办法:

(1)提高农民知识。靠教育(高效率的生产者,尽职的公民)

(2)改良农事

(3)注意农村经济

(4)便利交通

(5)扩大农村范围

(6)提倡农民组织

(7)培养农村领袖

(8)提倡社会服务

(9)生活社会化

(10)游戏生活的提倡

(11)生活艺术化

(二)

费孝通的农村社会学理论

?1910年出生,江苏省吴江县人,其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种领域。特别是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研究影响中国和世界。

?研究中国农村的论著:《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禄村农田》、《花蓝瑶社会组织》、《生育制度》、《小城镇四记》等。

费孝通的农村社会学思想

1、中国传统农村经济是“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

乡土工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多地少)

乡土工业的存在和正常发展,使原本存在于土地中的矛盾得以暂时消减

一旦乡土工业崩溃,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解体,中国农村中各种潜在的矛盾便会显露和公开激化

2、乡土社会和农民社会

乡土和农民社会是他对中国社会的基本认识

?中国人离不开泥土,自给自足,封闭保守,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

?土地是搬不动的,农村人“粘着在土地上的”,流动不大。世代定居于一处是乡土社会的又一特征。

?世代定居,繁衍生息十几代至几十代,家庭也就逐渐演化为一个大宗族,它在地域上也会逐渐扩展为同姓村落和血亲社区。

?定型化的生活,使人们更多地相信经验的效用,而轻视知识和文化。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

乡土社会结构

——“差序格局

?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个格局中,群已、人我界限是模糊的,但以自我为中心则是清楚的。

?对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礼治”

3.小城镇

构架城乡关系的桥梁

?1983年,费孝通在调查考察基础上,发表《小城镇,大问题》长篇论文。

?将小城镇分为五类:

商品集散地(震泽镇)

手工业中心(盛泽镇)

政治中心(松陵镇)

文化中心(同里镇)

交通枢纽(平望镇)

注意到了各个小城镇的个性和特点。”

?1983年费孝通到江苏的常州、无锡、南通、苏州4市和部分县、镇调查,写了《小城镇,再探索》一文,肯定了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一项创造。

?乡镇企业具有支农、补农和养农的责任。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压力的功能。

4、

发展模式与区域发展的思想

?

费孝通对中国农村的研究,是从“江村”和“江苏”开始的。他从1984年开始,开展了模式及不同模式之间的比较研究。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珠江模式”(前店后厂)

“侨乡模式”(福建)

“民权模式”—利用草根资源,发展草根工业,以庭院经济脱贫致富的模式。

“公司+农户”(河南信阳)

“一村一品”(湖北孝感)

“专业性劳务输出”(不发达地区)

5.功能主义的方法论

?功能主义是人类学、社会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根植于19世纪初的社会有机论。费孝通深受功能主义方法的影响。

?功能主义方法的主要特点:把握人类社会整体,强调实地调查中的参与研究;同时注重研究和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功能。

(三)乡村建设派的

农村社会学理论与实践

?

20世纪30年代,以晏阳初,梁漱溟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主张从乡村建设入手,由乡村建设引发工商业,从而达到民族自救。称为乡村建设运动。

1.晏阳初的乡村建设

理论与实践

脑矿论与平民教育思想

?世界上最大的“脑矿”在中国

?平民教育最迫切的三点:

培养知识力

培养科学的生产力

培养组织力

?不盲目抄袭西方

“民族再造”与乡村建设

?民族再造的使命要由乡村建设来完成

原因:乡村是中国的经济基础

乡村是中国的政治基础

乡村是中国人的基础

?乡村不受重视的原因:

对乡村缺乏认识

受西洋文化的影响

新士大夫与传统士大夫一样看不起农民

乡村建设的三个步骤

?试验研究

照搬西方教育的恶果,把无数农村青年变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在乡村不安,在城市无能,不文不武的无业游民”

?训练人才

?表证推广

知识分子农民化

?要化农民,首先要农民化

“抛下东洋眼镜,西洋眼镜,都市眼镜,换上一幅农夫的眼镜,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理解农民

亲近农民

影响农民

“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中国的存在四大基本问题—“愚”、“穷”、“弱”、“私”。互为因果关系,即愈愚愈穷,愈弱愈私。

?四大教育:

以“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以救农民之“愚”;以“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以救农民之“穷”;以“卫生教育”培植强健力,以救农民之“弱”;以“公民教育”培植团结力,以救农民之“私”。

?三大方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晏阳初乡村建设实践

?在定县农村开办平民学校,扫除青年文盲;

?向农民推广农作物和牲畜的优良品种;

?组织合作社,改良手工业;

?建立保健制度,全有保健院,区有保健所,每村有一个保健员;

?开展乡村文化艺术活动,推行节制生育;

?对农民进行公民训练。

晏阳初乡村建设的启示

?注重社会调查

?把“人”看作是根本的思想

社会学调研报告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与周边社区互动关系目录: 1 绪论 1.1调研背景 1.2概念界定 1.3调研对象与区域 1.4调研目的与技术路线 2互动存在方面 2.1商业交易 2.2文化教育 2.3景观休闲 2.4体育活动 3互动特征总结 3.1程度分析 3.2 类型判定 4互动影响因素 4.1成本投入 4.2管理模式 4.3设施质量 4.4人群特征 4互动优化措施

1.1调研背景 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中,随着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封闭与独立的社会和空间单元,而是一个与周边社区互动的开放系统。 大学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需求通过这种开放得到了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满足,同时又带动了周边社区的发展。而周边社区对体育活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又在高校中得到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与周边社区的互动变得愈加频繁,为满足双方需要而产生并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也日益增多。 1.2 概念界定 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是以多种社会关系结合,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活动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的社会实体。 本次调研中,大学社区指由教学科研区和宿舍区组成的学校主体部分;周边社区指大学社区附近以居住和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

程。社会互动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 合作,是指人们或群体为了满足共同利益或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大学社区和周边社区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 顺应,是指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在本报告中指互动中的一方利用对方资源而自身获利,且不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 竞争,是一种合作性的冲突,它受一些“规则”约束,达到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竞争双方存在间接反对关系2; 竞争与合作,传统观念中,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反义词,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整合合作竞争的新互动类型,有可能实现双赢。 对社会互动本身的构成进行分析,找出一些指标来描述特定互动的状态,就是互动维度研究。一般来说,互动有四个维度: 向度,反映社会互动的方向,表示互动双方的关系的性质,主要包括情感关系(亲和还是排斥,融合还是对立),利益关系(一致还是冲突),地位关系(平等还是不平等,权利分配格局); 1https://www.360docs.net/doc/2d801259.html,/view/183581.htm 2冲突与竞争的区别(1)在冲突中打败对手更重要(2)冲突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直接的反对关系(3)冲突双方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4)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

城市社会学2017

城市社会学2017

一、多项选择题 1(5分) 治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A)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 门√ ?B)治理是一个过程√ ?C)治理是一整套规则 ?D)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 的互动√ ?E)治理是协调√ 治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A)治理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B)治理不是一种正是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 ?D)治理是自上而下的 ?E)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而是一个过程√2(5分)

制度的文化主要由哪些层面构成? ?A)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B)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 基本层面√ ?C)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 面√ ?D)民风民俗 ?E)机构、组织和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 √ 3(5分) 现代化的城市危机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A)商业化 ?B)信息化√ ?C)全球化√ ?D)知识化 ?E)城市化√ 4(5分) 城市文化传播的过程包括 ?A)采纳阶段√ ?B)接触阶段√

?C)显现阶段√ ?D)融合阶段√ ?E)选择阶段√ 5(5分) 城市社会福利的内容主要包括 ?A)针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福利体系 ?B)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的服务体 系√ ?C)满足社会共同生活需要的服务体系 √ ?D)针对军人家属的设置福利体系 ?E)针对特殊困难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 6(5分) 城市文化冲突具有的主要特征包括 ?A)经济型 ?B)时代性√ ?C)民族性√ ?D)社会性

?E)区域性√ 7(5分) 治理和统治的区别在于 ?A)权力的时限不同 ?B)行为主体不同√ ?C)权力运用的方式不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 ?E)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8(5分) 城市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包括 ?A)两面性√ ?B)紧迫性√ ?C)不确定性√ ?D)高风险性 ?E)社会性√ 9(5分) 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 ?A)娱乐休闲的功能√ ?B)社会规范的功能√

社会主义调查报告4篇

社会主义调查报告4篇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我调查的是我的农村老家--xx市xx区xxx村,这里有勤劳的农民,良好的农业环境,下面我将分类介绍一下这次调查中我获得的信息. 。 (一)农业:我先介绍一下这里的农业发展状况。“民以食为天”,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农业都在其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地处亚热带,平原为主,少量丘陵地带,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以棉花、花生、黄豆、油菜,还种植少量绿豆、条树(用来扎扫帚和刷子)。作物为一年一熟。 国家对农业实施补贴政策后,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明显提高,暑期我们村每家都收到了国家补助的尿素。 (二)农民与教育: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义务教育比重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转变,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以前村里大人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较严重,家里有儿女的,通常只支持儿子读书,对女儿则不然,即使女儿成绩好也顶多让其读至初中毕业。我们村里跟我你年龄相仿和比我大的别家女孩子没有一个读至高中毕业。有一个考上高中,父母却不让读,认为女孩子迟早是要嫁给别人的,读那么多书没用,还浪费钱,留给儿子读才有用。 而现在,我们村年轻一代结婚生子的第一胎多为女婴,加之计划

生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她们都是家中宝,孩子们四岁左右就接受启蒙教育。不过,受传统习俗影响,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受教育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本无可厚非,但农民最终是想让孩子走出农村,远离农村,摆脱农村的束缚。这一个思想观念一直贯穿在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受教育过程中。从小形成的走出农村,告别农民的思想观念使义务阶段的教育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对农村教育的目标,没有人选择在掌握好知识后为农村作贡献,甚至在学习知识选择上避开农村避开农业。不仅在农村教育上产生了障碍,势必让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继承缺少后劲。 (三)经济:首先前几年彩电开始普及,现在家家都有彩电;二是摩托车也普及了;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不是很多(集中在打工一族)。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家深有体会。我爸经常回忆:你们读小学时,家里穷得连买盐的钱都没有,你妈要到村里借我都不准,我们就蘸点腐豆腐度日子。。。。。。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从没买过新衣服。过年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买新衣服的节日。而现在,吃饱穿暖甚至吃好也不是什么很大不了的事情了。 我爸时常念叨:共产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每年的春联都有几幅是我爸亲自编的有关赞扬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 (四)医疗:医疗对民众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农民来说曾经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负担,小病不看,大病靠拖,这是贫困农民的典型写照。自从有了医疗合作制度后,我村农民只需交10几元钱就可以在以后

城市社会学复习

第一章 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城市发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城市社会结构研究、城市化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流派: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 3、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一是城市社会学方法论;二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三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 第二章 1、定义城市的不同学派有:防御说、私有制说、集市说、地利学说。 2、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有哪些不同点?答:a、从城市发展的进程来看,中国城市持续发展,而欧洲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衰亡到复兴的历史。B、从城市的地位与作用来看,中国城市是政治中心,主要承担军事、行政职能,而欧洲的城市主要承担经济职能。C、城市内部矛盾不同,中国中世纪的城市内部主要矛盾是封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而西欧的城市内部矛盾则是工商业者、自由民与封建主之间的矛盾。D、城乡关系不同,中国封建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特点不同。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是通过垄断价格、商品交换不等价实现对农村的剥削;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农村,而且在政治上控制农村。 第三章 1、试模仿沃思论述的“城市人格”及其成因方法,分析“乡村人格”及其成因。答:第一个因素:人口规模。农村人口减少,个性化与多样化的机会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原先的竞争、理性的关系被初级程度降低,社会互动呈现实名制的特点。第二个因素:人口密度。一方面,密度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压力变小,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得友善;另一方面,密度减少导致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第三个要素:人口同质性。同质性构成了阶段和种族的界限。同质性越高,社会分化减弱。公共生活实名性和个人性程度提高。 2、根据新城市主义的观点,空间尺度与社会交往是怎样的关系? 答:新城市主义是建筑与规划之间中主张复兴传统社区空间格局的运动。 城市环境的设计要满足一下要求:a、尺度要小,所有场所都可步行抵达;b、要有适当尺度的公共场所,以便人们有机会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公共性活动或表达和维护他们的社群利益;c、社区的格局是混合型的,以便满足居民的购物、娱乐、学习、交往、接受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需要;d、居民与工作机会应该保持合理比例,原则上愿意工作的居民可得到的工作岗位在比例上是平衡的;e、创造有利于人们直接交往的人文环境;f、要有鲜明的街区建筑。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指向促进日常际遇、人际交往、社群互动的目标,指向有助于培育和发挥社会沟通网络和社区归属感。 第四章 1、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配置,是城市功能地域结构的表现。 2、城市区位优势指:a、交通的便利性b、经济腹地c、沿海通商条件d、原料产地 3、工业布局理论奠基人是韦伯 4、库利在货运中转理论中发现,城市可以成为服务周围地区的中心集散点。 5、传统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城市域模型。 6、都市带指有许多都市区连绵而成的巨大的、多核心的城市密集地域结构系统,它是城市发展经历了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和聚集与扩散并行的两阶段之后形成的一种布局,是伴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作为城市化的新阶段在地域形态上的反映。 7、城市地域运动的两个特性:结节性和均质性,从而呈现两种地域运动:结节运动和均质运动。 8、简述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的异同。 答:它们是传统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同心圆理论: 是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五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型离心。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区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这些环带是:中心商业区,位于城市中y,是城市商业、社会活动、是民生活和公共活动的集中点,是城市的中枢;过渡带,围绕城市商业区形成城市的过渡带;工人住宅区,居住环境优于第二层中产阶级住宅带,居住环境十分优越,具有一流的旅馆和公寓,并且出现地方性的商业中心;通勤带,沿高速交通线路建设的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 是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与1939年提出的是以房租指标研究城市地域运动,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路线扩展,是城市呈扇形向外发展。 该模型是在同心圆模式的基础上强调交通线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同心圆模式的变种。 多核心模式: 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多核心模式与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相比,多核心模式不仅强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离心作用,城市的生长是围绕多个核心进行的;多核心模型强调郊区的存在;强调生态环境对城市地域分化的重要影响,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分化的影响,最开始是分割继而导致离心化。 9、简述地域分化的结果。

社会学调查研究报告doc

社会学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社会调研报告 重庆交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社会调研”报告关于过江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 学院:河海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学号: 631103040122 姓名:向幸华 指导老师:张晓平 “团队分工说明及自评成绩表” 注:(由团队填写,个人调研不填;由团队成员据分工情况自主将30绩效分在3名成员之间分配!) “社会调研”成绩评定表 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若为团队调研,“成绩”一栏为:基础分70分+该成员分得的绩效分!) XX年 3 月10 日 关于过江坡村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偏远山区生活着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当他们还没有学会走路甚至还不能说话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因为迫于生活的压力背井离乡,到远离家乡,远离孩

子的遥远城市里谋求生活。他们只能从长辈口中或者偶尔的一个电话中得知父母音讯。当城市中的孩子幸福地享受着父母带来的无微不至的爱时,他们却落单的小鸟一样成长。他们就是我们所称的“留守儿童”。地处偏远山区的过江坡村就是中国千万留守儿童现状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民生问题逐渐得到党和国家及政府的重视。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是中国儿童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帮助这个弱势群体改变现状,让他们也能像城市的儿童一样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对家庭、社会、政府来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有利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湖南省溆浦县沿溪乡过江坡村留守儿童。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 XX.1.21-XX.1.31上门走访乡村,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调研,并让孩子和家长填写问卷,填写完后收回问卷。 XX.2.1-XX.2.4到学校及村委会了解学校及村委会了解

新城市社会学主要理论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夏建中 【内容提要】产生于70年代的新城市社会学是对传统城市社会学——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的反动。新学派主要由三个流派组成,其中,法国的卡斯泰尔和美国的哈维是该学派的奠基者和中坚人物。他们借鉴马克思的知识传统,以集体消费为基石,解说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与城市化的关系,指出城市并非城市生活方式形成的原因,城市本身和城市生活方式都是更广泛的经济结构的产物。 二 曼努尔·卡斯泰尔不但是法国城市社会学的代表,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旗手。他1942年生于西班牙,1967年毕业于巴黎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1970-1979年在巴黎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任教;1979年起先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在国际社会学协会中领导城市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城市问题:马克思主义思路》(1972)、《城市、阶级与权力》(1978)、《经济危机与美国社会》(1980)、《城市与百姓》(1983)、《高技术、空间与社会》(1988)和《信息城市》(1989)等。 卡斯泰尔的思想深受法国结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的影响,1968年他发表了一篇名为“存在‘城市社会学’吗?”的论文,质疑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科学性。他认为,传统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对象”和“真实对象”都不确定,“城市”无确切定义,故缺乏特定的真实对象;“城市性”、“生态系统”不具有理论上的明辨性特征,故没有特定的理论对象。他还认为,沃思在城市空间与城市性之间制造了一种“伪相关”,因为被沃思看作“城市生活方式”的那种东西并不是由城市环境造成,而是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工业化的文化表现,是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理性化进程的产物”(M.Castells,1976)。所以在卡斯泰尔看来,传统城市社会学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意识形态”,或更干脆讲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在其代表作,也是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城市问题》中,卡斯泰尔明确地表示他力图用结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城市社会。他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结构的表现,社会结构是由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意识形态系统组成的,其中经济系统起决定作用;经济系统的发展不是被思想,而是被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系统所决定;经济系统本身由劳动力、生产工具和资本家三要素构成。 在卡斯泰尔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集体消费。他认为,劳动者起初主要是通过个人提供的私人消费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如休息、休养、生殖、学习等);在农业社会中,农民个人为自己提供食品、衣物、房屋、出行手段以及其他所需的大部分东西。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已日益

城市地理学调研报告

城市地理学调研报告 ——验证“推—拉假说“实地调研 姓名:韩伟 班级: 城市规划1102 学号:201117020215 组员:韩伟马应龙胡石海刘晨 一、调研背景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他认为,前者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人口迁移的推拉假说在中国国情之下是否存在?具体影响因素有哪些?我们实地采访了一些农民工。 二、调查内容 调查时间:2014.5.29 调查地点:长沙市城区(各建筑工地) 调查方法:问卷+询问 姓名年龄籍贯进城原因 何兴国43 张家界农村工作少,家有几个孩子,没有什么 文化,感觉城市工作需求量多,工资高。

刘其贵47 江西城市建筑工地需求量大,收入可观,且 经亲戚介绍。但感觉城市生活不适应。刘亚龙44 江西家住农村,田地少,家里无固定工作, 感觉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快,工资高。吴俊强41 岳阳邻居在城里打工混的不错,经介绍而 来。但比较思家。 李所宗41 娄底农村太穷,太幸苦,城市就业机会多, 收入高,还可以开阔视野。 王建军36 岳阳初中毕业后就来城里打工,一直到现在徐宏53 益阳农村人多地少,收入微薄,城里就业机 会多,且隔家里进,回家方便。 丁龙45 益阳原以种菜为生,只是不赚钱,去过广州 海南等工作。一儿一女,已经结婚,自 己还打工补贴家用。 沼泽生55 张家界务农少,一直在外打工,无福利 赵盼25 岳阳租房,现如今负担不大,有钱想留在长 沙,公司无拖欠工资现象 刘跃进58 郴州老乡带出来,赚钱谋生,补贴儿子生活。程忠贵50 娄底城市务工,不拖累儿女,趁还能动多赚 点。 三、调查结果分析

城市社会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城市社会学》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芝加哥学派认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城市生态系统 B、城市社会问题 C、城市化 D、城市社会关系 2、( C )开创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的先河。 A、沃思 B、默顿 C、涂尔干 D、帕克 3、在城市社会学理论发展中出现的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流派是( A ),20世纪40年代后合流被几个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取而代之。 A、人类生态学与社区学派 B、芝加哥学派与马克思学派 C、城市化学派与亚社会学派 D、经济学派与环境学派 4、下列学派中着重研究城市对人文生态及社会结构的影响,探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和形态的是( B )。 A、亚社会学派 B、城市化学派 C、生存学派 D、经济学派 5、下列学派中主张把人视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认为人在城市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是由城市中的各种亚文化因素决定的是( C )。 A、生存学派 B、经济学派 C、亚社会学派 D、技术学派 6、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的是( B )。 A、人本主义学派 B、实证主义学派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7、在城市的起源上,认为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导致城市出现的是(B )。 A、防御说 B、集市说 C、私有制说 D、地利说 8、城市产生的经济原因是( B )。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 C、自然条件 D、社会条件 9、城市发展的中心转移到“人的发展”上,以人为中心、全面满足人的需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最高准则,体现了城市( C )的发展趋势。

关于帕克的城市社会学理论

Park,Robert Ezra (1864~1944) 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1864年2月14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鲁泽恩郡一个商人家庭。就学于密执安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随后投身新闻界,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报道。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师从W.詹姆斯、J.罗伊斯、G.齐美尔等。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曾协助黑人领袖B.T.华盛顿研究种族问题。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与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与伯吉斯和R.D.麦肯齐合著,1925)、《人种与文化》(1950)、《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2)。 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在社会学研究上有两大兴趣,即种族和城市。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开放、进步,黑人不满意、不顺从传统的不平等秩序。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之一。早年就学于密歇根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他主要研究种族和城市问题,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3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从城市的人口、邻里关系、职业3个方面着手研究。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E.W.伯吉斯、L.沃克等社会学家曾是他的学生。著有《社会学导论》(合著)、《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合著)、《人种与文化》、《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 R.E.帕克认为,社区的本质特征是:①有一个以地域组织起来的人口;②这里的人口或多或少扎根于它所占用的土地上;③这里的人口的各个分子生活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帕克关于社区本质特征的观点,对社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芝加哥学派与社会分析 芝加哥学派在二十世纪初兴起,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R·E·帕克(Robert Ezra Park)、E·伯吉斯(Ernest Burgess)及其它城市社会学家所建立。二十年代帕克和伯吉斯指出五种经常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同心圆区域,当中包括被视为最易爆发危机或分崩离析的“转变中区域”。在四十年代,亨利·麦凯(Henry McKay)和Clifford R. Shaw 聚焦于少年越轨行为(Juvenile Delinqency),发现他们都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 答: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其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服务。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答:(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 答:(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 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 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5.中国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是何关系 答: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外国社会学研究的成果。要正确对待西方社会学,既要注意防止一切照搬,又注意避免一切拒斥。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如何理解社会运行条件的主要含义它与社会要素,功能主义,社会条件三种角度所做的研究的异同在哪里 答:社会运行条件是为实现社会良性运行而注意创造的内外主要条件: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

城市社会学概念整理

城市社会学(也叫“都市社会学),是一门以城市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社会学科。具体地讲,城市社会学主要是对城市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和功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化以及城市的社会组织、管理和规划等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作为一门科学其主旨在于尽可能多的对那些与城市生活有关的人类行为作出解释和预测。 社会: 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识,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社会学视角的城市: 1、城市反映了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生活的城市空间所改变 2、城市社会展示出多种多样、各具特征的邻里单元的镶嵌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空间单元,处于不同的城市空间)(中山路改造) 3、城市的社会结构反映了她们周围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背景。因此,北美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欧洲城市不同的特征。(欧洲城市特色与北美城市特色的比较) 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1、系统分析法 系统是由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要素组合成的有机体,系统内部的诸要素必须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一致。我们在研究城市时,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自然、社会、经济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又要研究城市外部即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2、比较分析法 纵向比较就是沿着时间的顺序,从发生发展的程序上对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城市现象延续了几千年,纵向比较有很宽的对比幅度和对比领域。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间刻度上对不同地域的城市进行比较。 3、历史分析法 城市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经历了一个有小到大、有少到多、有原始简单到现代复杂形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把分布在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排列起来,就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城市社会学要用历史的、动态的观点研究城市,揭示各种因素和各种力量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起的作用,分析城市发展的推动或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的历史趋势。 4、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的任务在于揭示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积极克服负功能。不断完善正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保持社会的稳定。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研究城市,就要分析城市社会的结构(如地域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社会心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发挥的功能,

城市社会学142答案

《城市社会学》模拟试卷 B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文生态学模型最为关注的是(选择最好的答案)__________. A. 政府官员的决策 B. 城市的空间形式和结构 C. 城市居民的财产 D. 城市居民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t 2. 芝加哥学派人文生态学理论家认为城市的变迁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 A.联邦政府的经济决策 B.本地官员的发展计划 C.随机和不确定的事件 D.“入侵”和“替代”的过程 3. 传统的人文生态学强调__________. A. 社会因素 B 城市规划 C 竞争 D 政治权力 4、农业革命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是_______。 A 对于城市人口的数量影响有限 B 推动了劳动分工 C 创造了比游牧社会更简单的社会组织形式 D 发生在公元前7,000年 5、城市人口的年龄特征会影响______ A 城市的大小 B 城市中酒吧的数量 C 城市政府的特点 D 城市的形态 6、下列哪项出现在戈登.纪尔德的城市革命的要素中? A 永久而相对密集的居住地 B 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C 民主的政府 D 城市排污系统 7、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 A 马克斯. 韦伯 B 罗伯特. 帕克 C 罗伯特. 默顿 D 埃米尔. 涂尔干 8. 政治经济学派对于人文生态学派的批判是因为后者__________. a. 忽略了在城市发展中掌握权力的主体所发挥的影响 b. 单纯倚赖于经验的考察 c. 过分重视城市发展中体现出来的国家和世界总体趋势 d. 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过于密切 9. 下面哪个理论认为不同的土地使用方式会形成不同的中心__________. a. 区域分隔理论 b. 伯杰斯的同心圆理论 c. 多核心理论 d. 扇形理论 10. 伯杰斯的理论对__________ 解释力最强 a. 前工业时期的欧洲城市 b. 美国的老的大城市

毕业论文关于社会调查报告

毕业论文关于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毕业设计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 0 引言 我反复的阅读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及其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相关的期刊和书籍。查阅了我设计的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期刊杂志和文献资料。通对期刊杂志和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分析,我对基于单片机的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构成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知道了自己的题目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对单片机的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有了一个宏观的把握后。我又重点阅读了单片机的软件仿真的书籍,以及智能诱导通风控制系统的期刊和资料。对智能诱导通风控制系统结构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最后我把重点放在了单片机控制理论的学习和控制电路的设计方面上。由于我的时间及精力有限,现在我只能对他们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把握,大略的知道自己的思路是什么,对于具体的细节我还需要进一步的调研。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说说本次调研的收获。 1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任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

车辆数量飞速增长,停车成了城市交通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城市建筑工程向大型化、多层次化、多功能化发展,以减少占用土地资源。地下车库以其面积大、节约建筑用地、管理集中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业主的青睐。因此,目前许多高层建筑都设有地下车库,以解决存车用地紧张的矛盾。因此,地下停车库的建设也将随之而发展,以解决汽车存放与城市用地日益矛盾的问题。 对于地下停车库,保证适当的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规定标准,是衡量地下车库空气环境质量的两个主要指标。由于地下车库在土壤的包围之中,而土壤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受大气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地下车库的温度都是符合要求的。汽车在库内启动、行驶和上下坡道时都要排出废气,主要有害气体是一氧化碳。因此,地下车库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应严格控制。我国虽然从国外引进了为数不少的现代化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但都是国外现成的产品,其控制策略并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具体条件。如何发挥先进地下车库“绿色”通风控制系统的示范作用和现代化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的推广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1.1 课题技术研究背景 在地下停车库使用诱导通风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无法了解到汽车尾气发生的具体时间、位置及总量等参数。因此,

城市社会学部分章节课后问题答案

前八章名词解释题、简答题 ·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群体发展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城市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城市社会的社会学 ·社会控制:利用社会或文化工具,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约束,使其依附于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以促进社会或群体的协调和发展。 ·社会变迁: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发生的任何社会制度或人们社会角色模式变动的过程 ·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能创造和扩展经济机会,社会所有成员均等获得这些机会,参与并受惠于经济增长模式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的发展评价方法,是用来对各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进行比较排序的统计指标 ·社会学特点:1整体性2综合性3科学性 ·马洛斯需求层级理论五层级及关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友爱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低级需求向高级需求发展。 ·社会控制的类型和方式: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积极和消极。权威系统,法律,条例,规程,奖状奖金奖章,死刑坐牢流放,习惯风俗,道德法律,艺术,社会制度,军队,法庭,监狱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2构成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城市社会结构4城市社会组织5城市生活方式6城市社会心理及其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7城市社会问题 ·社会结构:(齐美尔)社会关系形式。(韦伯)各种文化要素形成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结构。 ·社会角色差距:由于个人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理想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组成。 ·邻里: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基本社会群体,有着显著的认同感和感情联系,由此构成相对独立的小群体。·社会组织:城市中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共同活动的群体 ·城市社区: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活动的社区。 ·城市群:特定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家庭的功能: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人一生中所处时间最长的基本群体,可以满足个人多方面的需求,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网络的主要类型:1亲缘社会网络2地缘社会网络3业缘社会网络4泛缘社会网络 ·邻里的社会功能:1相互支持的功能2社会化3社会控制4交流 ·社区的构成要素:1地域2人口3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地缘感 ·社会问题:社会的正常运转出现了问题,即社会中发生了被多数人认为是不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而且必须通过社会群体的力量才能改进 ·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业人口转变为工业人口,从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工业人口需要集聚,使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半城市化: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只实现由乡到城的地域转移和由农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还没实现身份变换,并没有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化。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按照自然演化规律,在城市化早期发展阶段,首先出现收入不均问题。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优越,会进一步导致这样的趋势加剧,最终导致空间不均衡。 ·巨型城市区域: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由物质形态上相互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10-50的城镇聚集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城市中心周围,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功能性城市区域,再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联结起来。 ·就业:劳动者处在有职业状态,即劳动者能够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某种社会活动 ·非正规部门:一种组织形式,即一批“有工作的穷人”,他们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政府承认、保护和管理。主要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包括微型企业、家庭型的生产服务单位,以及独立个体劳动者等。·贫困的循环:现时的贫困将带来健康恶化、失业、不良居住环境等恶劣状况,导致贫困者未来处境的进一步恶化。贫困会孕育贫困,不但会在社会个体身上发生积累循环,而且会通过家庭、文化、制度和空间等更为广泛的途径实现自我延续,从而形成贫困的循环。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大全 城市社会学论文是隶属于社会学论文最早的一个小分支,主要是讨论现代城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城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组织,研究的方向是社会学中的关于城市的主题,城市社会学论文包含了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提供了121条优秀的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学习。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除夕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儿童”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城市社会学调研报告

目录 一、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计划 (2) 调研目的 (2) 调研时间 (2) 调研成员 (2) 调研安排 (2) 二、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报告 (3) 1、绪言 (4) 1、1 调研背景 (4) 1、2 调研目的及社会价值 (4) 1、3 调研范围及现状 (4) 1、4 调研思路及进程 (4) 1、5 调研方法 (5) 2、调研与分析 (5) 2.1 调研地区停车信息统计 (5) 2.1.1 调研地区概况 (5) 2.1.2 调研地区周边停车位调查 (5) 2.1.3 调研问卷相关问题分析 (6) 2.2 调研地区汽车使用基数统计 (6) 2.2.1 溪北路汽车保有量统计 (6) 2.2.2 溪北路日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6) 2.2.3 溪北路时段车流量及车位使用情况 (6) 2.3 停车场管理 (7) 2.3.1 停车场使用分析 (7) 2.3.2 停车设施分析 (7) 3.调研存在问题 (8) 3.1 停车位不能满足停车需求 (8) 3.2 停车场设施落后 (8) 3.3 存在乱停乱放问题 (8) 3.4 停车规划不合理 (9) 3.5 停车管理不够重视 (9) 4.建议及总结 (9) 4.1 总结 (9) 4.2 建议 (10) 4.2.1 合理规划加大停车设施建设的力度 (10) 4.2.2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10) 4.2.3发展新型停车位类型 (10) 4.2.4 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 (10) 5.结语 (10) 附件1:调研问卷 (12) 附件2:调研图片 (13)

关于城市停车难问题的调研计划调研时间 2014年5月17日——2014年6月3日 调研人员 全体小组成员: 调研时间安排及任务 阶段时间任务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4月18日 第一次小组会议,确定调研内容及调研地 点,编写调研提纲 制定调研时间安排及任务分工表 4月19日—5月16 日 相关文献资料收集 编写调查问卷及调研计划 调研点基本情况资料收集5月16日 第二次小组会议,总结第一阶段情况,安排 中期调研各项事宜 第二阶段:中期调研5月17日 前往贵阳市花溪区 溪北路一带实地调 研 统筹安排 实地调研,观察车位 数、停车率、车流量 等 发放问卷、采访车主 拍照,收集图像资料5月21日 前往贵阳市花溪区 溪北路一带实地调 研 统筹安排 实地调研,观察车位 数、停车率、车流量 等 发放问卷、采访车主 拍照,收集图像资料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 5月31日 第三次小组会议,总结第二阶段调研情况, 安排第三阶段调研报告及调研终结写作分 工 6月7日—6月8日 调研报告写作 调研总结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