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要诀

书法要诀
书法要诀

寫字訣

用筆方法妙無窮,起筆收筆要分明;轉移成圓折成方,頓筆須重提筆輕;橫畫豎下豎先橫,無垂不收往必收;側鋒偶用能取豔,基本筆法是中鋒。

《写字诀》百艺有书法,相传数千春。墨色彩如画,悦目又怡神。

前人留遗产,批判加继承。古为今时用,喜写万象新。

书法分五体,纂隶楷草行。结构各有异,笔法亦殊甚。

纂体虽古雅,画重而难认。实用价值少,遂事而隐沉。

隶比纂体简,结构与楷近。笔画波势大,急时难工整。

楷体用途广,画简而易认。结构严而舒,笔画雅而俊。

若论楷行草,有如立走奔。楷书有功底,行才有资本。

纵观有五体,应从楷入门。读要写字缺,无字不成文。

行行要写字,缺少不能行。有关专业者,更要写水平。毛笔字壮美,世人都公认。工善必利器,四宝应齐整。笔墨与纸砚,数笔最要紧。羊毫嫌锋软,狼毫嫌锋硬。初学写字者,兼毫易驾驯。软毫宜避重,硬毫则忌轻。开笔用温水,只需发三分。写后要理好,掭成圆锥形。套上金属帽,勿用墨汁浸。用墨论浅深,笔下分燥润。浓淡要适度,流畅易挥运。纸张要吸水,水砚要洁净。保护好四宝,有利字长进。写字无奥妙,不外法二门。用笔与结构,相辅与相成。结构定形态,用笔生骨筋。用笔有规律,学习要遵循。先要细读帖,点画认得真。全字在胸中,消化而后临。驱笔用中锋,万毫齐上阵。墨汁沿尖下,有如屋漏痕。应忌毫浮掠,浮掠筋必损。又忌毫平拖,平拖无浅深。笔到恰好处,毫端生美景。粗来不觉重,细来不觉轻。轻重有三法,法异风格新。笔端下半部,分成三等份。运用一份笔,笔画纤而劲。运用二份笔,笔画丰而润。运用三份笔,滥用则痴笨。用笔莫过腰,过腰败笔跟。学会起行驻,用笔破迷津。起笔要逆入,厚重要圆润。行笔有提按,起伏而严谨。驻笔藏其锋,饱满而干净。撇捺与勾挑,纵锋如击刃。写到转折处,环锋而略顿。笔法练纯熟,笔势因人定。法古勿拘泥,变古以适今。适以别风格,犹如字之魂。形具而魂安,笔力有千钧。有法复有势,笔意自然生。佳作得笔意,庸品仿外形。法势意相连,融在一体中。物象方曲尽,用笔更重要。掌握好笔顺,间架容易稳。

间架即结构,布局有学问。落笔要大胆,组字要小心。写熟诸偏旁,有利字形成。偏旁先寓意,动笔全局明。偏旁有迎让,粗细随画定。画少略粗重,画多应细轻。字繁摆紧凑,字简手脚伸。比例要恰当,疏密要布匀。断连要适当,虚实有意境。写字用法异,勿受法则困。习字选好帖,摹临应并进。摹临得位置,临帖得精神。临帖分三步,循序而渐进。首先要专一,不要兼多本。领悟其真谛,掌握其特征。其次要博览,去伪存其真。增华而添实,一心促艺精。第三要融化,推陈又出新。学书并不难,贵在持以恒。攻艺若得法,功到自然成。笔下飞激情,为国攀高峰。满园桃李艳,后继喜有人。

书法用语四字:

博雅达观、笔歌墨舞, 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 唯善是宝、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

七字对联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集兰亭序字)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释弘一集华严经句)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诚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集争坐位帖字)

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集兰亭序字)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醴泉铭字)

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集唐诗句)

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

一榻梦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头诗。(林则徐)

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集怀仁圣教序字)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集争坐位帖字)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集兰亭序字)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集争坐位帖字)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集唐诗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集兰亭序字)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千年事业方寸内;万里乾坤掌握中。

千里过师从枕席;一生报国托文章。

千树流莺歌丽日;四方跃马上征途。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川原缭绕浮云外;台榭参差积翠间。(集唐诗句)

勺水汇集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

广庭有露桂花湿;空山无风松子香。

门无车马终年静;卒对琴书百虑清。(集宋诗句)

门掩梨花深见月;寺藏松叶远闻钟。(集圣教序字)

小几研丹晨点易;重帘扫地昼焚香。(翁方纲)

小雨藏山客来久;长江接天帆到迟。(集黄庭坚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孤桐三尺泻秋泉。(集陆游句)

习劳自种千盆菊;爱客同看百日花。(董必武)

子美才名高画省;右丞清兴满终南。(集争坐位帖字)

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自合爱陶潜。(集苏轼句)

天生万宝无穷极;鼎铭百言纪子孙。

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梁同书)

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灯。(集怀仁圣教序字)天机静处防思鹄;夜气清时戒牧牛。

天若有情天亦老;学如无恨月常圆。

天涯春色催迟暮;玉垒浮云变古今。(集杜甫句)

天然文吐春云润;悟后心如秋月超。(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天然深秀檐前树;自在流行槛外云。(集多宝塔字)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客谈。(徐渭)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无事在心惟极乐;有功于世不虚生。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无暇人品清如玉;不俗文章淡似仙。

开图草里惊蛇乱;下笔阶前扫叶忙。(齐白石)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邓石如)

韦孟五言作清咏;晋唐八法为工书。(黄宾虹)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云淡风清诗世界;雨香竹翠画乾坤。

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五野绿云笼稼穑;一庭红叶掩衡茅。(集唐诗句)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不尽松涛堆翠浪;无涯柳眼诉衷情。

不华不朴同所好;既安既宁乐乃时。(集石鼓文字)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消客愁。(集杜甫句)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

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集兰亭序字)

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梁启超)

世情岂尽能相合;贤者所为固自殊。(集兰亭序字)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八大山人)

日润梅花增秀色;风弹柳叶奏强音。

日照青山山隐画;春临绿水水含诗。

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因鸟迹方成篆;文是龙心不待雕。

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成花露朝分洁;悟对松风夜共幽。(集怀仁圣教序字)书似青山常乱迭;灯如红豆最相思。

书求往迹得其化;文有真宗鉴乃神。(集王居士砖塔铭字)书到右军难品次;文如开府得纵横。(集争坐位帖字)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月写个文疏映竹;山行之字曲通花。

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集醴泉铭字)

月寮烟阁标清兴;文府书城纵古今。(集争坐位帖字)

月榭琴弹新制曲;晓窗画展旧游山。

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气上天为白云。(高邕)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集兰亭序字)

风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集王居士砖塔铭字)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文从疑古参同始;道在黄花翠竹间。(马一浮)

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老杜转多师。(尹秉绶)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集兰亭序字)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刘墉)

五字对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集怀仁圣教序字)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

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

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

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集唐诗句)

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梁同书集苏轼句)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

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集唐诗句)

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集唐诗句)

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集唐诗句)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羽仪呈鸑鷟;藻思焕琼琚。(集唐诗句)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集李白句)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萧。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郑燮)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陈鸿寿)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集李白句)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集杜甫句)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集唐诗句)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奇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集唐诗句)

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集唐诗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集兰亭序字)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径隐千重石;园开四季花。(集唐诗句)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集陶渊明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鱼跃清波彻;莺啼众绿深。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学业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诗句)

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字)

六字联

工画是王摩诘;知音许钟子期。

凡物皆有可观;于书无所不读。

王右丞多古趣;吴道子夺天工。

世德光乎群玉;高年搞以茂松。(集张黑女墓志字)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集兰亭序字)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集兰亭序字)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瞋恨心。(张謇)

以万物为刍狗;治大国若烹鲜。(集老子句)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去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争上游防下达;敦古道近人情。

守有道节有理;尊所闻行所知。

每思于物的济;自愧为人所容。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实践检查真理;时间解决问题。

岭雪似卯花开;树风如笑声笛。

放开肚皮吃饭;抖起神气读书。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读书。

养心莫如寡欲;温故乃能知新。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耽文艺如嗜欲;经古人为朋曹。(石涛)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笔歌砚耕翰墨;朝吟暮读诗书。

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梁同书)

读书当求甚解;做事务必认真。

读书随处静士;闭门即是深山。

随缘穿衣吃饭;切实作事为人。

超鸿蒙而远迹;侣山水以忘年。

满壁剑光披拂;一帘花气淋漓。

静坐常叫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七字对联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集兰亭序字)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释弘一集华严经句)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诚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集争坐位帖字)

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集兰亭序字)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低年级写字与书法教案

书法教案 (一年级写字) 写字课课前准备: 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要求: 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反复训练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的习惯。 2、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了解写字时必须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自己自觉做到,还能督促旁人做到,逐渐形成习惯。 3、使学生了解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大事,也是学生今后学业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汉字的故事。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

有汉字。可是,大家知道汉字是怎样发展来的吗?在这里,我就介绍一下汉字的历史。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二、硬笔书法作品欣赏 三、看图说话,明确正确的写字姿势的要求 请小朋友看下面的几幅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 (1)仔细看图,讨论要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讲解要点: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阅读附答案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阅读附答案 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汉字与书法艺术是绝对不能割裂的。“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世界上存在着数百个国家和民族,它们大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它们的文字书写没有成为一门艺术。而独有汉字在其衍变过程中成了艺术,或在汉字产生之初便具有某种艺术性。一些学者以“书画同源”说阐释汉字成为艺术的起因及性质,如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金学智《书法美学谈》等。由于文字起源于象形,并且由于“文字的点画书写能够造成各种同现实生活中的形体(或动态)有类似之处的形体”(刘纲纪语),所以文字书写成了能够描写现实生活的形象艺术。这种以为书法一定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显然只是套用了一般的艺术原理。更多的人认为汉字成为艺术是由于汉字的结构这一事实,并由此认定书法是一门抽象艺术。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其成为艺术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汉字结构的复杂性,其单纯的书写成为艺术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从“六书”造字原则看,我们似难以确信汉字产生的过程即是书法艺术产生的过程。“六书”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形声、会意为造字方法,转注、假借为用字方法。四种造字方法的目的并非在于审美,而均在于实用。即使如象形,是根据物质形状描绘简化而成,其简化的过程多少含有某些抽象的因素,然其目的仍是致用为上。由此可见,汉字在一开始并无明显成为书法艺术的迹象。 我们似应再作如下的假设:如果说,作为书法艺术主要表现工具的毛笔至今仍没有发明,今天所说的书法是否能在历史上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呢?也许人们会说,今天见到的许多历代名作并不全由毛笔表现,那些墓志砖铭、摩崖刻石、甲骨卜辞、青铜铭文等等,或由刀刻,或以模铸,而它们的艺术水平仿佛不在毛笔书法之下。但应当指出,这些非毛笔书写类的书法,在它们制作之前已经汲取了毛笔书法的意味(笔意),人们在刻或铸时潜意识地将笔意考虑在文字的运笔中,大多数碑刻则为毛笔书丹后刻石的,这是毛笔使用后给人们在书写时带来某种审美意义上的超越。比较一下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可以悟得毛笔等书写工具的使用对文字书写成为艺术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以断定,汉字书写成为书法艺术的成因,除了先天的汉字特质外,毛笔等工具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是文字书写发展为艺术的催化剂。而使毛笔等工具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则是 中国文化思想的渗入。古代大师们在挥运毛笔时感悟到了某种表达其审美理想的可能,这使文字书写跃过单纯的美而成为一门独立而蕴含极深的艺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成因的一项是 A.汉字结构的繁简、点画的错落造就了许多美的因素,这是汉字书写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前提。 B.笔画尖细的甲骨卜辞与血肉丰美的青铜器铭文,或由刀刻,或以模铸,它们的艺术水平也很高。 C.古代的大师们在用毛笔等工具书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能借助书写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使文字书写蕴含极深。

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书法临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 “临”和“摹”,本来是两个意思:“临”是“对着写”,“摹”是“蒙着描”。这两种方法,对初学者都是行之有效的。对后者大家往往不重视,其实,如果你真的去试试,就会发现效果也许比前者更加明显。 临的对象(字帖),可以由老师指定,但最好还是自己选择。你喜欢它,并且着手研究它,那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强迫自己学习那种毫无兴趣的东西,不管它本身是多么重要正确,那也无异于一种劳役。如果你是不满意自己的字而希望有所改进,但多方努力又实在找不到一种能引起热情和兴趣的字帖,那么你最好,还是干那些使你兴趣盎然的事情。 临摹不是整篇誊抄,不能全线出击;它是描样绣花,须各个击破。一个字就是一个战役。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都需要仔细推敲慎重对待。 临摹是通过手的描画,加深脑的印象通过手、眼、脑的运动,把优美的形象刻在自己的心里。 关键不在数量,而在于每临一遍都确有所得。哪一遍心无所动,那一遍就是浪费时间。 临就要力图象,这是临摹的主要目标之一。历代著名书法家曾留下不少临摹作品,有的看上去不完全逼肖,常有书法家自己的影子。初学者不宜用此法。现在的任务是通过临

摹来理解、消化别人创作的书法形象。临习作品与原作的相象程度,反映出你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艺术到了高级阶段,本来只能是感受、意会、不能用任何框框程式来解释的。但在此之前,通过临摹,归纳一此基本原则和机械规律,还是十分必要的。 从形式上看,临摹是用自己的手写别人的字;从本质上看,这实在是训练形象感受能力的极好手段。临写的越象,必定是琢磨得越透;观察得越细,说明感受能力越敏锐。两个字放在一起,稍有不同,便能一眼明辨,这样敏锐的眼力,应是每个书家必具的基本素质。 临摹是一种思索。老学不象,究竟问题在哪儿?是哪一笔、哪一部分、哪些地方在作怪?自己常犯的毛病是什么?要找症结、抓关键,多找几个角度分析。 临摹是一种比较。字帖上的字和自己的字是比较的双方。笔画的方向、长短、曲折、位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的感觉、局部的造型,应该一点一点地解剖、对照。 临摹是一种记忆。临得象了,还要总结。以前不象,是因为什么;后来如意了,是抓住了什么主要矛盾。这样就抓住了字的一个基本,然后反复巩固,记在心里。 对钢笔字来说,临摹的重点是字的结构,不必在用笔上花太多的力气。既注意结构又照顾用笔,能一下学得象固然很好;但实践的结果常常是互相干扰,顾此失彼。 每天临几个字并能吃透记住,这样的进度应该令人满

小学书法教学总的目的和要求

师范附小书法教学目的和要求 根据《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书法教学目的和要求如下: 一、小学书法教学的目的: 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小学书法教学的总要求: 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执笔、运笔方法。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汉字笔画、偏旁、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方法,逐步做到铅笔字、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加强书写训练,使学生从描红、仿影到临帖,逐步做到毛笔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和审美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三、年级目标要求: 一年级: 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会按照田字格里范字写字,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年级: 继续培养写字兴趣,继续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铅笔执笔要领;在认识常用汉字的偏旁部首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其写法,初步了解汉字结构;学会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年级: 能比较熟练地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练习用钢笔写字,学会钢笔的执笔和运笔方法;继续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 四年级: 继续培养写字兴趣和学习用钢笔写字,要求写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要掌握钢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比较熟练地掌握钢笔书写中笔画和偏旁的写法,及其在字中的搭配关系,提高写字的成功率; 五年级: 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有一定速度,抄写汉字每分钟不少于二十个,字迹工整,行款整齐;能初步掌握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的特点及其写法,多种笔画或多种结构的字的综合练习;养成较为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鉴赏审美能力。

正确的临帖方法

正确的临帖方法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使其长盛不衰,后继有人,就必须培养出大批的接班人。书法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其它艺术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六年级学生能使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临帖是练习书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通过临帖,可以体会前人的书写法则,汉字笔画,学习他们的运笔方法、结构规律,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华五千年古老文化的优良传统。临帖作为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临帖的成败与否,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自信。学会正确的临帖方法,对学生的书法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笔者在长期书法教学中发现,大家在临帖时存在下列典型问题: 一、临帖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笔画写不到位,涂描结合。 临帖是为了写字像帖,合乎规范。但小学生一开始临帖时,常常笔画写不到位而后又加以描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靠涂描将笔画写到位的坏习惯。 2.动手不动脑,似临实抄。 学生在临帖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拿出字帖,一眼带过,提笔就写。看似不错,实则不然,他根本没有看清字帖中范字的点画特征,动手却不动脑,这样看似临帖,实际上是在抄帖。 3.看一笔写一笔,光临不背。 学生开始临帖时,由于对字帖中的字不熟悉,常常是看一笔写一笔,写出的字往往结构松散,笔画孤立,缺乏笔画间的呼应和气韵的上下贯通。 二、原因及对策。 1.要教会学生边临帖边体会,第一个字哪里写得不像,哪个部位临得不准,第二遍加以改进。在写字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分析、改进,力求字如法帖。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就能一笔到位,不再涂描。 2.抄帖并没有把字帖上字的笔画、结构学到手。要克服这个毛病,也并非难

柳公权书法的故事

柳公权书法特点 柳公权在少年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字,老师和他的同学们一直很羡慕他,因此他也不免骄傲起来. 有一天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在练书法,大家看到柳公权写的字,都连连称赞,突然,有人说这算什么都没到京城里看过,有人用脚写都比你用用手写得好. 柳公权不行,第2天就出发去京城了. 柳公权在京城看见一位没有双臂的黑廋老头坐在地上用脚写字,他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柳公权当场就拜老人为师,老人却谦虚地说:“我是个孤苦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 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得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了我国着名书法家。 柳公权不耻下问,发奋练字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想想生活中有些同学自以为是,做事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 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我会以柳公权为榜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持之以恒,我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变 一片嘻闹从弄堂里传出来,几个孩子打打闹闹的,在地上沾了满身的泥土,但却依然不知疲倦。纯真的眼中充满了欢乐。回到家后,自然是免不了一顿“责骂”。但也是左耳进,右耳出,小孩子嘛!总是能不知人间忧愁。 渐渐得,上学了。压力也变大了,他们的脸上没有了以往的无忧无虑。就连那本应放松一下的周末,也用来做了学业的牺牲品。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那段期间,更是无比的压力。回首往事,已看不见往日的纯真,更多的是疲惫。大人们总会说一些忠言逆耳,告诉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得残酷和黑暗,要多加小心,可我们总以为那是大人们夸大其词,更本没有什么。即使真遇上了坏人,也总能被自己的“火眼金睛”所识破,现在的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遇到问题总能解决,天真得认为邪不胜正。可毕竟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孩子就是孩子,太过自负,太过烂漫。 学生时代结束了,他们进入了社会。原本认为是应该值得庆祝的事,可转眼便后悔了。他们希望自己能再回去,可时间不容许,谁也不会容许。 他们中的其中一个的工作很不顺心,与同事相处得也不太融洽,可谓是事事不顺,朋友们都劝他要想开,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可他早已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开始变得萎靡不正。整日浑浑噩噩的,不久之后,他辞了那份让他很不满意的工作,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人,也跟着他们开始“工作”。其实他以前也是一老实人。做事勤恳,热心助人。可这个社会却使他变成了这副样子。时间总是能改变一些事,改变一些人,社会总是能感化一些历史,消磨一些人。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小故事,看完之后,仔细一想,发现真的好真实,也发现了这个社会的无奈,疯狂,多面……无论是与自己多么要好的朋友,竟也会出卖自己,真的让人感到惊讶和失望。 我一直认为世界是美好的,没有人会违背自己的心做事,可在金钱,权力,地位面前,自己的意愿却又显得渺小,人从小到大,会改变这么多,也应该是因

一年级下册硬笔书法写字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硬笔书法写字教学设计

备注 第一课时:竖心旁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正确书写“竖心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发学生 的写字兴趣。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都学习了哪些偏旁部首?你能说一说左偏旁都有 哪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竖心旁(教师板书,学生说) 二、自主观察,突破难点 1、请同学们看老师所写的这竖心旁都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中交流一下 3、指生汇报 4、教师书写带有这个偏旁部首的字,让学生再观察,这个偏旁在字中又 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1)左偏旁形窄让右。 (2)主笔都为“垂露竖”。 三、师范写,学生观察 1、教师在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范写本课的例字,学生观察。 2、对老师的书写提出质疑,是否有写的不合适的地方,指出来,说一说 为什么不能这样写。 四、自主练习 1、学生在写字书上自己书写。 2、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的作品 2、全班讲评,教师把推荐上来的好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呈现给同学们看, 并给予表扬。 六、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提手旁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正确书写“提手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我们到现在为止都学习了哪些偏旁部首?你能说一说左偏旁都有哪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提手旁(教师板书,学生说) 二、自主观察,突破难点 1、请同学们看老师所写的这提手旁都有什么特点? 2、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中交流一下 3、指生汇报 4、教师书写带有这个偏旁部首的字,让学生再观察,这个偏旁在字中又有什么特点? 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板书: (1)左偏旁形窄让右。 (2)主笔为“竖钩”。 三、师范写,学生观察 1、教师在带有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范写本课的例字,学生观察。 2、对老师的书写提出质疑,是否有写的不合适的地方,指出来,说一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写。 四、自主练习 1、学生在写字书上自己书写。 2、教师巡视指导。 五、讲评 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好的同学的作品 2、全班讲评,教师把推荐上来的好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呈现给同学们看,并给予表扬。 六、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毛笔临摹书法字贴记王羲之兰亭序打印版

兰亭序 简介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为三大行书书法帖之一,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关于《兰亭序》,世间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趣闻逸事。据说当时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篇,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7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 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集序》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集序》。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 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真迹,随即将其纳人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辨才此时方知上当。 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此后又有唐太宗派“萧翼计赚兰亭”的传说……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他喜欢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因此当时这种“下真 迹一等”的摹本亦“洛阳纸贵”。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手的临本传世,而原迹,据说在唐太宗死时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在中国书法典籍中有关《兰亭序》的资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 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的秘密会议,是以书法之名掩人口目。无论如何,其书法地位是 不可动摇的。

柳体书法基本笔法与结构

柳体书法基本笔法与结构 2016年3月10日 柳体书法基本笔画要则

1.点变方与圆,呼应有藏露 点,在古代叫做“侧”,因为楷书中的点不同于篆书 中的圆点和隶书中的方点,关于书写点的方法,更有古 人言:“作点向左,以中指斜顿向右,以大指齐顿,以中 指挫锋,须按笔收锋在内,审其势而侧之。”方点,行笔 中锋,有顿有挫,求劲。圆点,圆而转之,显柔,稍呈长条形,忌如篆点。点是“字之眉目”,故须点与点,点与其它笔划相呼应。单点通常不露锋,几点组合时,互相呼应,至少有一点要露锋。 2.单双多各异,变形须随字 单独一点,通常左高右低斜置。 两点及以上组合,通常各点同指一心,这个心常为字 心。三点四点排列时,呈弧,各异。两点三点相重, 各具形态,笔断意连,非直中线上的重点亦应指字心。 竖两边各有一点时,右点距竖近,高于左点,且右点较左点稍趋平。“火点底”四点偃仰向背,各有变化,中点似竖非竖,边点外展,弧度小。“三合点”弧上凸,势右斜上,末点变为撇点。点千变万化,但须因字而变,不可千篇一律,牵强而变。 3.头方腰细横,单重主为长

横,古人称“勒”,是说写横必勒其笔,逆锋起笔,铺毫右行,缓去急回。柳楷的横多用方笔,即头方刀切。长横稍上拱,长而细,腰甚至欲断,但有劲,收笔处作顿,显质。短横微下凹,短而粗,可圆转收笔。每一横取势右斜上,但整体协调平稳,不失仪态。单横通常写成长横,横竖交,常把横竖分成左长右短、上短下长各两部分。几横相重,因字而定主横,主横应长有力,或盖下、或中挑、或托上,其余各横略短,不等长,不平行。竖插重横,横宜紧,首横与主横、末横相背。如“聿”字头,第二横为主横,以下几横逐渐伸长。 4.柳竖多棱角,类别悬垂短 竖,古人称“努”,即直划必须逆锋落笔,欲下先上, 欲竖先横,中锋着纸,尽力下行,有引努两端之势。竖之 笔法是“弩弯环而势曲”。柳竖多强调方笔,起笔常两次 转锋折笔,要比一般字体的竖多一个棱角。竖分为悬针竖、 垂露竖和短竖。悬针竖上段等力同粗,收笔处稳重,力达 笔尖。垂露竖又分左向垂露(在字之左时)和右向垂露,应圆收,露珠欲滴,忌如骨头。短竖分断竖与斜竖,断竖有上仰之势;斜竖短而斜。其状见“口、白”字。“口”旁,左竖稍长略细,出框;两竖组成约40度的角。当居上(或下),两竖斜度相对,当居两边时,外竖稍斜,居左“口”偏上,居右“口”偏下。 5.双排细粗向,主竖撑大梁 双竖,常左竖短细,右竖稍粗长,相向。如“冂、

六年级下册书法写字教案全册

第1课扇面集字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集字示例的出处和释义,了解书法与文学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欣赏的方法。 3、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 教学难点:设计本课集字。并双钩在2:1的白纸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章法作品的写法,今天我们再写一副属于自己的书法作品。 教师出示文徵明的局面作品,让学生说一说这幅作品的幅式。今天我们就来先学习第 1课《扇面集字练习(一)》,开始我们的创作之旅吧! 二、知识介绍 1、教师出示幅式作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2、学生自读出处和释义内容的介绍,了解这幅赵体集字示例。 三、学习设计幅式 1、教师出示本次赵体集字示例的幅式设计要求。 ①根据本课所提供的集字示例的大小,准备一张长宽比为2:1的白纸,折剪出扇面形 式,设计出整幅样式,包括正文的字距、落款的位置和内容。 ②把这8个字双钩到白纸上设计好的位置。 双钩提示 ①局面有很多种排列方式,建议先用本课示例的样式。 ②每个字都要对准扇面的圆心。 ③落款的大小、位置高低应注意与正文协调。 2、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幅式,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讲评、展示学生设计的幅式。 四、学习“书法常识” 1、中国书法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曾经向多个国家传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书法传向日本的内容。 2、学生自读“书法常识”,教师指名说一说通过自学了解了哪些知识。 六、总结回顾本课集字练习的出处及幅式设计要求。 七、布置作业: 练习本课集字练习的几个字。 板书设计: 第1课局面集字练习 对准扇面圆心 落款大小、高低协调 第2课扇面集字练习(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养成正确的写字“双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参照上一课的设计稿完成“书至妙道神采为上”集字习作的书写,培养观察、想象、比较、

汉字与书画艺术

汉字与书画艺术 [摘要]由汉字发展而来的中国书法,和汉字的组成、字型及书写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了解了书法与汉字的关系,就可以更好的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书法艺术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汉字书法艺术线条字型内容情感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由汉字发展来的中国书法,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简单最典雅而又最富有内涵的艺术,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人们欣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时,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陶醉。但是,一般的用毛笔将汉字书写出来并不是书法,只有当毛笔书写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要具有独特的风格,气韵生动的点画,优美的字形,充满艺术美的内涵,才能称为书法。当然,书写与书法之间,并没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界线。不过可以说:书写是学习书法的基础,而书法则是书写的提高和发展。书法艺术将汉字的美无时无刻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草书的“舞”字,就把那舞蹈者轻盈的舞步,飘舞的衣裙以及动态的舞姿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为什么以汉字为基础的

书法能给人带来如此的审美愉悦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汉 字本身不但具有独特的形态美,进而还含有深层的文化意蕴。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我认为与汉字的组成、字型及书写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 1汉字 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的丰富性和稳定性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字。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现和谐,汉字线条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带给汉字的就是一种“骨”,这是一种从汉字本源所散发出来的“气”。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就是由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美的基本要素,则是要求线条富于变化。而书法使用的书写工具是毛笔,以笔锋来说,柔软而富有弹性。书写的轻重、疾快、强弱、顿挫、提按、正偏在纸上留下浓谈、干湿、刚柔、动静、方圆等各种千变万化的线条、它是具有生命力的线条、能够充分体现线条的和谐美和动态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线为生命之本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质。而“点”是线的浓缩,“线”亦是点的延长,“点”和“线”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被称作线条的艺术。古人曾说“学书贵能通变”,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徐疾和某些过渡性技巧,使线条呈现变化的主要方法,通过按笔可以达到“重若

书法临摹字帖三要三不要

书法临摹字帖“3要”、“3不要” 一、要“忠心耿耿”,不要“离经叛道” 这里,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借指临帖的含义。忠诚,就是指的要尊重原帖,既然你临摹学习,那就要恭恭敬敬的“照葫芦画瓢”,当然这个词听起来有些贬义,但确实应该这样才行,否则,是学不到东西的。古帖都是千百年来经过历练的优秀的代表,浓缩了书法的精华,所以,必须忠实的去临摹,不放过一丝一毫。换句话说,不要叛逆,不要随便更改古帖,包括笔画、结构、章法等,先做到这些,等学有所成“实临”之后,再可以尝试“意临”,但有个前提,必须对原帖有较高的研究才可以的。 二、要“情有独钟”,不要“移情别恋” 用这个词来形容比较合适的,就是说,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风格的字帖,因为你选择了不适合自己性格或者说风格的,就意味着试图走弯路,绕一个大圈子。一定要选好,

选好后,就要专心专一,对字帖爱不释手,细细品味,越是研究细节越是能学到东西。不可以临摹了一阵子又认为别的字帖好,中途更换了字帖,这山看着那山高是不行的。更换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等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可以更换一下字帖,最后达到“遍临诸家”。 三、要“扬弃继承”,不要“拘泥成奴” 扬弃,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善于发现古帖的精华所在,同时也善于洞察出古帖当中的不完善之处,古帖不是十全十美的,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各种问题,有笔画的,有结构的,还有章法的等等,在临帖的过程中,不可以拘泥、固步、教条,能修正的完全可以进行合理的修正,使其更加完美。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别把糟粕当精华,也别把精华当糟粕。这个需要很高的审美能力,不要一味地从字形和结构上去评判,有的字帖,表面上看“很难看”,但实际上有深厚的内涵的,就像是一个人,不能只是从外表相貌上看,还要看其内在的修养。但是,也不能片面的认为好看的字体就是俗不可耐,或者说没有书法艺术性。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这才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

小学写字教学随笔 书法教育——我们在路上

小学写字教学随笔书法教育——我们 在路上 “有一手好字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受益终身,而且这也是我们学校办学的特色之一。但是目前而言,书法教育这一特色还不是那么鲜明,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有效的影响力。”校长如是说。 在周一的例会上,我还没有见到校长如此情深意切和焦急的向每位老师讲解着着书法教育。他说自己在努力想办法招聘专业的书法老师,也期望我们能够努力把自己的书法功底练扎实,不管哪一学科的老师都能写一首漂亮的硬笔字,在自己的课堂、影响着每位学生。 书法的重要性无需多言。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校长是我见到过最敬业,最勤奋、最有抱负的领导。可以说是真正想把学校办好,真正为了每位老师和学生着想。用他的话说,我们学校现在就好比是第三世界,如果只是怨天尤人,不思进取,那么终将一事无成,让人瞧不起。只能和其他学校差距越来越大。为此,校长专门组建了学校的书法童子军,聘请校外专业老师进行上课。花重金购买《百日字功》,每周一三五组织班级观看学习。免费为孩子们订阅书法杂志和硬笔练习册。不惜重金培训教师,培养自己学校的书法老师班底。

校长都这么拼了,作为年轻教师,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竭尽全力,发奋图强。 首先,我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由于我的字实在功底薄弱,只能自己先下功夫,把自己的字先练好。己不正,何以正人。坚持每天练一张做品纸,临摹时多下功夫,同时不能如以前一样,只是低头苦练,不去钻研。书法博大精深,需要多去观察,去悟。只有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其次,在全班形成写“好字我光荣”的班风。好的班风需要老师去引领。而及时评价则恰恰能够形成这种风气。为此,我要更加重视学生练习的作品,要多做出实际行动。奖励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为此,我在板报上专门开辟了优秀学生书法作品展和优秀作业展,不仅积极鼓励那些写字好的,积极上进的同学,让其他同学从中学到知识。同时及时与家长合作,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练字氛围。 再次,严格班级练字的各项制度。坚持每周一、 三、 五、中午午练时间的练习。我要做到提前20分钟进班,用我练字的实际行动来带动愿意练字的孩子们。在观看《百日字功》时,及时指导学生写字的注意事项,多积极肯定的评价。在巡视时,及时发现学生不规范的写字问题和坐姿。 雄关漫道真如铁!写好字不是靠一时的激情,更不是喊

书法家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书法家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柳公权是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那么书法家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书法家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书法家、诗人。 柳公权出生于公元778年,其祖父柳正礼,曾为邠州士曹参军,而其父名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兄长是中唐时期的名臣柳公绰。柳公权自幼喜爱学习,十二岁便能作辞赋,二十九岁时考中进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曾在李听幕府任掌书记,后历事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均在宫中为侍书。柳公权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被封为河东郡公。公元865年,柳公权去世,享年八十八岁,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擅长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二人并称“颜柳”,且与欧阳询、赵孟頫、颜真卿并称“楷书四大家”。后柳公权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开创了独树一帜的“柳体”,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故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传世的作品有碑刻《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等,行草书《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蒙诏帖》等,而诗则在《全唐诗》中存有五首,《全唐诗外编》中一首。 柳公权戒骄成名的故事柳公权书法作品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柳公权小时候字写的非常不好,父亲和老师费了很

多心思,来教他写字技巧。慢慢地,柳公权书法有了进步,父亲和老师都夸赞了他,这让柳公权十分洋洋自得。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柳公权写下“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这时,一位卖豆腐的老伯挑着豆腐从前面路过,看见了柳公权的作品。他认为柳公权小小年纪,就如此心高气傲,便皱了皱眉头。他沉吟片刻说,柳公权的字写得一点都不好,就像自己卖的豆腐一样,软软塌塌,没有一点美感和骨筋,还不如别人用脚写的作品,就这样一幅作品还敢在人前卖弄。柳公权听完老伯的话,十分生气,便呛声老伯让他写一幅作品试试。老伯听后笑着说,自己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但是在华京城有很多书法很厉害的人。柳公权听后,想去华京城一探究竟。第二天,柳公权五更起床,前往华京城,一进城门,他看见一棵槐树下围了很多人。柳公权十分好奇,他挤进人群中一探究竟,只见一位没有双臂的老头用脚写字。这位老头坐在地上,右脚夹着笔,左脚压着纸张,正在挥洒自如地书写对联。老头的字体肆意飞扬,赢得阵阵喝彩,柳公权佩服不已。柳公权跪在地上,希望这位老伯能收他为师,老伯自嘲自己出身卑微,没办法为人师表。在柳公权的苦苦哀求之下,老伯拿出一张纸写下: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从此以后,柳公权在书法练习上,沉着镇静、戒骄戒躁地日复一日练习,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柳公权发奋练字的故事柳公权小时候就对书法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柳公权写下“会写飞凤

书法写字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书法写字课教案 第一课:书写用具 【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 【教学难点】: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 用利器刻在甲骨上, 用树枝写在沙上, 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 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 教学:班班通展示图片,分别指出笔、墨、纸、砚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宝的样子。师简单介绍除文房四宝外的常用书写工用具。 2、如何挑选毛笔: (1)、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 圆:指笔头周围丰满; 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 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 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 提示:选择毛笔的大小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我们学习时可以选择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来练习。 3、墨的选择与使用: (1)、墨主要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漆烟最黑,油烟次之。 (2)、墨锭(dìng):须在砚台中加水研磨。研磨时要重按缓推,保持墨锭平正。所磨墨汁的浓淡根据需要而定。 (3)提示:平时练习时用瓶装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较方便。 4、纸的选择与使用: (1)、宣纸: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适宜写行草。 熟宣:经矾水处理后水墨不易渗开,适宜写小楷。 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楷书。 (2)、提示:平时练习可选用手边纸、元书纸、废旧报纸。 5、砚的选择与使用: (1)砚的选择:最好选用有盖的,以免染尘。 (2)提示:如果用瓶装墨汁,可以用小碟子来代替砚台。 四、布置作业

汉字书写的要求

汉字书写各方面要求 汉字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它以其特有的造形方式和表现力独树一帜,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朵艳丽的奇葩。继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是每个中国人特别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美观,以及行款格式正确,卷面整洁”等。这些要求是侧重于汉字书写的实用方面提出来的,而从实用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来说,要求学生不仅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同时还应了解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及其历史渊源,掌握汉字造形规律,懂得书法创作与欣赏的一般原理。作为人民教师,还要求掌握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养书法事业的接班人打下基础,让书法艺术世代绵延,长盛不衰。 一、汉字与书法最早出现的汉字,大多为近似图画的象形字。汉字的象形为其演变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良好的内在条件,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无论是作为观照对象或书写实践,汉字与书法都是密切相关的。但前者毕竟属于文字范畴,而书法既然是一门艺术,它的首要任务是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界线。 (一)、不同的社会功能。汉字作为社会应用工具,需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语言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必须得到相应社会范围内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还可翻译成其他民族的语言在整个人类社会流通。书法是对汉字固有艺术因素的升华,与其他艺术一样,它只能在社会分工规律制约下由一部分人掌握,而且是通过视觉让人直接“意会”的。(二)、不同的容量和含义汉字的含义和点画结构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能靠约定俗成,一个字还可以有几个意义。字的含义不是它的形体所固有的,但一经约定,又是相对稳定、明确的,为保证其适用性,还可通过词典之类工具书使之规范化,但它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演变。书法虽然也以汉字为载体,但它的涵义是一定的艺术趣味、由具体的点画形态、间架结构等因素传达出来的,其中包括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联络,以及点画、字行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分布关系。一定的艺术趣味作为书法的内涵,可以和所书写的文词相关,也可以毫不相干,而且可以通过不同水平的“再创作”,从多侧面、多角度作不同的理解,因此无法规范,甚至欣赏者本人对同一书作的理解和评价前后也不一定相同。 (三)、不同的规范要求 汉字的规范性是单一的,一个字在一定历史时期只容许一种标准写法。而书法的规范性是多样的,书法创作普遍遵循的原则是:不脱离汉字、不任意杜撰笔形、字形,能在传世名碑法帖中找到根据就行了。与汉字单一的规范性相反,在书法作品中,相同的字容许出现异体或“同形异构”,使其异形纷呈,各具风姿。如王羲之《兰亭序》有十九个“之”字,虽然写法各不相同,但合乎书法原理。(四)、不同的象形性 汉字“象形”是描摹自然景物,即“画成其物”,具再现性。书法“象形”重在表现,即通过具体笔画表现出特定的感受或情感,这些感受或情感即使和书

唐诗三百首柳体书法

唐诗三百首全集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弹琴》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八阵图》作者: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草》作者: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终南别业》作者: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浅谈教师示范在书法写字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教师示范在书法写字教学中的作用 文明乡中心小学黄小刚朱小程 示范性是指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进行参与性的练习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手段。浙江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说过:“在书法写字教学中最好也是最省力的办法,则是亲自拿笔做示范给学生看。”可见,示范在写字教学中的重要,它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变抽象为具体,直观的了解范本中的技巧及技法的表现程序。笔者现就示范在书法写字教学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直观性。直观性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能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表象。直观性教学的巧妙实施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在书法写字教学中,老师的示范,能让学生直接感知。例如,指导学生写捺画,一般先要向学生讲清楚运笔过程:逆锋起笔,中锋行笔,至收笔处微顿,提笔出锋。说说简单,做好却很难。教师要在讲清要领之后,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起笔、顿笔、逆锋、出锋是怎样书写完成的。通过教师的示范,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提、按、逆、转、轻、重、缓、急的用笔动作及特征。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对上述运笔方法,不再觉得抽象,而是一个可见的运动过程。 二模仿性。书法写字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不论是仿影、描红、还是临摹,其实都是一种模仿。由模仿到入规入帖,然后广涉博取,最终形成自家面目。模仿是学好书法写字的一般

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所以,教师应适当应用这一特点,在书法写字教学中认真示范,让学生模仿。 三激励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作示范,除了在黑板上范写,也可以到学生中间单独示范辅导,特别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示范辅导,让其直接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激发其学习的愿望。另外,教师要恰当使用鼓励性语言,多穿插讲述一些书法家学书轶事,这些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客观上的激励作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言道:“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必须要有一桶水。”要在书法写字教学中做好示范,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勤动笔墨,并注意加强理论的学习,做到言出有据,切实起到示范作用,为提高中小学生的写字水平,为普及中国的书法艺术出一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