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二数学学考复习学案

2015高二数学学考复习学案
2015高二数学学考复习学案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学考复习系列导学案2015学考导学案

数学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高二数学组编写

2015年上学期

必修1 教学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

1.1 集 合

1.集合的概念描述:集合的元素具有______性、______性和______性.如果a 是集合

A 的元素,记作________.

2. 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______;正整数集______;整数集______;有理数集 ______;实数集______.

3.表示集合的两种方法: 法和 法.

4.集合间的关系:A ?B ? 对任意的x ∈A 有______,此时我们称A 是B 的 ; 如果 ,且 ,则称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 ; 如果 ,且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 ; 空集是指 的集合,记作_____. 5.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 x | x ∈A 且x ∈B }叫做A 与B 的______ ,记作_______; 集合{ x | x ∈A 或x ∈B }叫做A 与B 的 ,记作 ; 集合{ x | x ?A 且x ∈U }叫做A 的 ,记作 ,其中集合U 称为_____.

6.性质:① A ? A , ? ? A ; ② 若A ? B ,B ? C ,则A ? C ; ③ A ∩A =A ∪A =A ; ④ A ∩B =B ∩A , A ∪B =B ∪A ;

⑤ A ∩?=?;A ∪?=A ; ⑥ A ∩B =A ? A ∪B =B ? A ? B ; ⑦ A ∩C U A =?;A ∪C U A =U ; ⑧ C U (C U A)=A .

7.集合的图示法:用韦恩图分析集合的关系、运算比较直观,对区间的交并、补、可 用画数轴的方法分析.

8.易错点:① 与的区别: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表示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②a 与{a }的区别:a 表示一个元素,{a }而表示只有一个元素a 的集合.

③ {0}与Φ的区别:{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因此

Φ{0},但不能写成Φ={0},Φ{0}.

④当A ? B 时,不要忘了A =? 的情况讨论. 9. *补充常用结论*:

若集合A 中有n (n ∈N)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2n

个(其中包括A 与?),

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真子集个数为 21n

- 个;

☆ 达标检测 ☆

1.已知集合{0,1,2}M =,{}N x =,若{0,1,2,3}M

N =,则x 的值为( )

A .3

B .2

C .1

D .0

2.已知集合{1,2,3,4,5}=A ,{2,5,7,9}=B ,则A B 等于 ( )

A .{1,2,3,4,5}

B .{2,5,7,9}

C .{2,5}

D .{1,2,3,4,5,7,9}

3.已知全集{}4,3,2,1,0,1-=U ,{}4,2,0,1-=A ,则CU A= ( )

A.φ

B. }4,2,0{

C. }3,1{

D.}3,1,1{- 4.设集合M ={-2,0,2},N ={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N =?

B . N ∈M

C . N M ?

D . M N ? 5.满足条件M∪{1}={1,2,3}的集合M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集合{0,1,2}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 ,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7.已知{}1,2,3,4A = ,{}3,4,5,6B =

 ,那么A B ?= ;A B = .

8.已知全集U R =,集合}52|{},31|{≤<=<≤-=x x B x x A ,则:

A B ?= ,A

B = ,

9.(选做题)设全集U={2,3,a 2

+2a -3},A={|a +1|,2},CU A={5},则a 的值为 ( ) A.2或-4 B.2 C.-3或1 D.4

1.2 函数及其表示法

1.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_________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____________的数()f x 和它对应,则称f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记作___________ .

2.函数的三要素是指函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两个函数的相等: 4.区间的概念:(本质是一个集合)

①开区间: ,符号: ,数轴表示 ②闭区间: ,符号: ,数轴表示 ③半开半闭区间: ,符号: ,数轴表示 ④无穷区间表示: 注:①“∞”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② 以“+∞”和“-∞”为端点的区间,这一端必须用圆括号。

5.常用的函数的表示法: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 6.分段函数: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其解析式不同的函数称为分段函数. 注:①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②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7.映射的概念:设A ,B 是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和它对应,则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注:①这两个集合有先后顺序,A 到B 的射与B 到A 的映射是截然不同的.

②“都有唯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必有一个;二是只有一个,也就是说有且只有一个. 8.解有关函数定义域、值域的问题,关键是把握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图 象是把握这种对应关系的重要工具.当只给出函数的解析式时,我们约定函数的定义域是 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全体实数. ☆ 达标检测 ☆

1.下列函数中,与函数y x =有相同图象的一个是 ( )

A . y =2x

B . y = (x )2

C . y =33x

D . y =2

x x

2.若函数()3=+f x x ,则(6)f 等于 ( )

A .3

B .6

C .9

D .6

3.设1

,(1)

()2,(1)

x f x x x ?≥?=??

A .0

B .1

C .2

D .-1

4.已知函数2+1 (4)

()(2) (4)

x x f x f x x ?=?-≥?< 那么=)4(f ( )

A . 4

B . 5

C .6

D .7 5.设集合{,}A a b =,{}0, 1B =

,则从A 到B 的映射共有 (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6.设函数2

211()21x x f x x x x ?-?=?+->??,

,,,

≤则

1(2)f f ??

???

的值为 ( )

A .

15

16

B .27

16

-

C .

89

D .18

7.函数1()2f x x =

-的定义域为 , 2

1)(--=x x x f 的定义域为 . 8.函数2

()45f x x x =+-的值域是 .

9.(选做题)设2

1,(1)

()1,(12),(2)x x f x x x x x +≤-??=+-<

,则(0)f = ;若()2f x =,则x =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D 上任意两个值21,x x ,若21x x <时,都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______函数,若21x x <时,都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______函数.

2.利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一般步骤:①设、②减、③代、④化、⑤断,其中“化”的目标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调函数的运算规律:① 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② 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③ 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④ 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注意:单调函数的乘除规律比较复杂,不能按以上规律随意类比. 4.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值域(最值)的求法:①图象法;②配方法. 5.最值: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的方法:

1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

2 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

3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6.奇偶性的定义:()y f x =为奇函数 ? ()()f x f x -=-?()()0f x f x -+=;

()y f x =为偶函数 ? ()()f x f x -=?()()0f x f x --=;

注:①如果奇函数y=f ( x )在原点有定义,则 (0)0f =;

②奇偶函数的定义域一定关于原点对称 7.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 ○

2 确定f (-x )与f (x )的关系; ○

3 作出相应结论:若f (-x ) = f (x ) 或 = 0,则f (x )是偶函数; 若f (-x ) =-f (x ) 或 = 0,则f (x )是奇函数。

8.奇偶函数的图象规律:奇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_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______对称. 9.奇偶函数的单调性规律:奇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________;偶函

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________.

10.奇偶函数的运算规律:① 若干个奇偶性相同的函数相加减,其奇偶性不变;② 若干

个奇偶函数相乘除,当奇函数个数为奇数则结果为奇函数,当奇函数个数为偶数则结果为偶函数(类似“负负得正”的规律). ☆ 达标检测 ☆

1.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是 ( )

A .2

y x =- B .2

2y x =- C . 21y x =-+ D . 1y x

= 2.已知函数()sin cos =f x x x ,则()f x 是( ) A .奇函数

B .偶函数

C .非奇非偶函数

D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3.函数1

()f x x x

=

-的图像关于 ( ) A .y 轴对称 B . 直线x y -=对称 C . 坐标原点对称 D . 直线x y =对称 4.函数y =x (x ∈R 且x ≠0) 为 ( ) A .奇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 B .奇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 C .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 D .偶函数,且在(0,+∞)上是增函数 5.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

A 2

()1f x x x =+- B ()f x x =∣x ∣ C ()21f x x =-

D 22()2x x

f x -+=

6. 若函数x x x f -+=33)(与x x x g --=33)(的定义域均为R ,则 ( ) A. )(x f 与)(x g 与均为偶函数 B.)(x f 为奇函数,)(x g 为偶函数 C. )(x f 与)(x g 与均为奇函数 D.)(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

7.若函数12)(2-+=bx x x f 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 则b 的值是 .

8.设12)(2--=x x x f ,[]2,3-∈x ,则函数()f x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9.判断并用定义证明函数2()2f x x x =-在()1,+∞上的单调性.

10.(选做题)若函数12)(2-+=bx x x f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1) 2.1指数幂运算与对数运算

1. 分数指数、零指数与负指数的定义:n

m

a

=____;n m

a

-

=___;0a =____;n a -= ____.

2. 无理数指数幂: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我们可以根据无理指数的有理数近似值计算出其任

意精确度的近似 3. 指数幂的运算性质:s

t

a a ?= ;()s t

a = ;()r

ab = . 4. 对数的定义:x

a N x =?=______;其中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N 的取 值范围是_________,零和负数没有对数.

5. 对数的运算性质: ①log a a =____; ②log 1a =______; ③log a N

a

=______;

④log log a a M N +=__________; ⑤log log a a M N -=__________; ⑥log n

a M =_______(n R ∈); ⑦log n n

a M =______

6.换底公式: ; log log a b b a ?=__________ .

7.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①10log N 叫做常用对数,简记为______;②l g 2l g 5

+=_______;

③log e N 叫做自然对数,简记为______,其中e 是一个无理数,其近似值为________. ☆ 达标检测 ☆ 1.计算

331

log 12log 22

-= ( ) A. 3 B. 23 C. 2

1

D.3

2.若函数)1,0)((log ≠>+=a a b x y a 的图象过两点(1,0)-和(0,1),则 ( ) A .2,2a b == B .2,2a b == C .2,1a b == D .2,2a b == 3.235log 25log 4log 9??的值为 ( ) A . 6 B . 8 C . 15 D . 30

4.8log 3225

2-等于 ( ) A. 1 B. 2 C. 3 D. 4 5. 计算:22log 1log 4+= .

6.752log (42)?= ______; 5lg 100=____________;3log 4

(3)的值是 .

7.比较大小:

2log 5 _________ 2log 3 (填“>”或“<”)

8.若lg2=a ,lg3=b ,则lg12=__________.

9.(选做题)设a 、b 、c 都是正数,且346a b c ==,则以下正确的是 ( ) A 、

111

c a b

=+ B 、

221c a b

=+ C 、

122c a b

=+ D 、

212c a b

=+ 2.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指数函数定义:

一般地,函数y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 2. 画出指数函数2,(0.5)x

x

y y ==的图象,结合图象回顾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

图 象

性 质

(1)定义域:

(2)值域: (3)过定点: (4)单调性:

4.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以比较幂的大小和指数值的大小:

(1)比较同底数幂大小的方法:选定指数函数——比较指数大小——用指数函数单调性作出结论.

(2)比较异底数幂的大小一般采用“化成同底数幂”或采用“中间量法”.

(3)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求形如a f (x )>a g (x )

(a >0,a ≠1)不等式中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比较指数大小).其基本思路是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得出不等式f (x )>g (x )或f (x )

1.若指数函数f (x )=(a -1)x

是R 上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 >2 B .a <2 C .0

与y =1()2

x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是 ( )

A .关于y 轴对称

B .关于x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

D .关于直线y = x 对称

3.函数y =a x -5

+1 (a ≠0)的图象必经过点 ( ) A .(0,1) B .(5,1) C

(5,2) D .(1,5)

4.设232555

322555

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c >b (B )a >b >c (C )c >a >b (D )b >c >a

5.已知1>n >m >0,则指数函数①y =m x ,②y =n x

的图象为 ( )

6.函数f (x )=

的定义域是 ( )

A .-∞,0]

B .[0,+∞

C .(-∞,0)

D .(-∞,+∞)

7. 如果函数y = -a x

的图象过点13, 8??- ?

?

?

,那么a 的值为 ( )

A . 2

B . -2

C . -12

D . 12

8.不等式1

2133x x --??

< ?

??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指数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π,e),则f (-π)= .

10.(选做题)设2(log )2(0)x f x x =>,则(3)f 的值为 ( ) A 、 128 B 、 256

C 、 512

D 、 8

2.3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对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2.画出对数函数20.5log ,log y x y x ==的图象,结合图象回顾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a>1

0

图 象

性 质

1)定义域:

(2)值域: (3)过定点: (4)单调性:

对数值的正负规律:同正异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函数:对数函数y =log a x (a >0且a ≠1)和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互为反函数. ☆ 达标检测 ☆

1. 函数)1lg()(-=x x f 的定义域是 ( )

A.),2(+∞

B. ),1(+∞

C. ),1[+∞

D. ),2[+∞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的是 ( )

A . y = -x 2

B . y = x 2

-2 C . y =12x

?? ??? D . y =log 21x

3.已知函数f (x )=

1

1-x

的定义域为M ,g (x )=ln(1+x )的定义域为N ,则M ∩N 等于( )

A .{x |x >-1}

B .{x |x <1}

C .{x |-1

D .Φ 4.函数log (2)1a y x =++的图象过定点 ( ) A 、(1,2) B 、(2,1)

C 、(-2,1)

D 、(-1,1)

5. 设0.5log 6.7a =,2log 4.3b =,2log 5.6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 b < c < a

B . a < c < b

C . a < b < c

D . c < b < a

6.函数()()

2log 31x

f x =+的值域为 ( )

A. ()0,+∞

B. )0,+∞??

C. ()1,+∞

D. )1,+∞??

7.函数()

2

3log 32y x x =-+的定义域为

8. 设2

log 1 (01)3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2.4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幂函数:函数a

y x =叫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 是常数.

2.画出幂函数 x y =,2x y =,3

x y =,

2

1x y =,1

-=x y 图象,观察它们的性质:

3.幂函数的性质:

(1)它们的图象都过点 ;

(2) 是奇函数, 是偶函数, 是非奇非偶函数; (3)在区间(0,+∞)上, 都是增函数, 是减函数;

(4)在第一象限内,y=x -1

向上与 轴无限接近,向右与 轴无限接近; (5)由上可知,右图中1234,,,c c c c 的大小关系是:

☆ 达标检测 ☆

1.下列函数是幂函数的是 ( ) A、2

2y x = B 、3

y x x =+ C 、3x

y = D 、12

y x = 2.在函数1,,2,12

22=+===

y x x y x y x

y 中,幂函数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3.给定函数①12

y x =,②12

log (1)y x =+,③|1|y x =-,④1

2x y +=,其中在区间

(0,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函数)

1ln(1

-=

x y 的定义域是 ( )

A . ),1(+∞

B .),1[+∞

C .),2()2,1(+∞

D .)2,1( 5.若幂函数()y f x =的图像经过点1(9,)3

,则(25)f 的值是 .

6.若113

3

(1)(32),a a +<-求a 的取值范围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幂函数 x y =

2x y = 3x y =

2

1x y =

1-=x y

定义域 值域 奇偶性 单调性 定点

3.1 函数与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及相应的二次函数

c bx ax y ++=2(0)a >图象与x 轴交点的关系:

20ax bx c ++=(0)a > 方程的根

函数的图象 (简图)

图象与x 轴的

交点

0>? 0=? 0

2.函数的零点:

对于函数()y f x =,我们把使 的实数x 叫做函数()y f x =的零点。 3.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关系:

函数)(x f y =有零点?方程0)(=x f 有

?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 .

4.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 ()y f x =在区间[a, 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 , 那么, 函数()y f x =在区间(a, b)内有零点, 即存在 c ∈(a, b),使 ,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f x =的根.

5.二分法定义: 对于在区间[a ,b]上连续不断且 的函数y=f (x ),通

过不断地把函数y=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 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6.用二分法求函数y=f (x )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1) 确定区间[a ,b],验证 ,给定 ; (2) 求区间(a ,b )的中点c ; (3) 计算f (c );

① 若 ,则c 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 若 ,则令 ; ③ 若 ,则令 ;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 ,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 (或b );否则重

复(2)到(4). ☆ 达标检测 ☆

1.函数2

y x ax b =++有两个零点1-,6,则a ,b 分别为 ( ) A 5, 6 B 5-, 6 C 5, 6- D 5,6-- 2.函数

()()()

12f x x x =-+的零点个数 ( )

A 、0

B 、1

C 、2

D 、3

3.函数x

x x f 1

lg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

A. (0,1]

B. (1, 10]

C. (10, 100]

D. (100, +∞) 4.已知函数2()2=-+f x x x b 在区间(2,4)内有唯一零点,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A .R

B .(,0)-∞

C .(8,)-+∞

D .(8,0)-

5.函数32()89f x x x x =--的零点是

6.求方程3

250x x --=在区间[2,3]内的实根,取区间中点025.x =,那么下一个有根

区间是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实际问题 (2)读懂问题抽象概括 (3)数学问题

(4)演算推理 (5)数学问题的解 (6)还原实际问题的解 2.探究函数x y x y y x 22log ,,2===的增长情况并分析差异

(1)作出三个函数的图象;

(2)指出都为增函数但增长速度不一样;

(3)在0x >时,2x y =和2

y x =有两个交点()()2,4,4,16,即[)0,2x ∈时2

2x

x >

()2,4x ∈时22,x x <()4,x ∈+∞时22x x >

(4)当x 充分大时,2x

远大于2,x 2x

几乎是垂直上升,即为指数爆炸。

(5)在区间(0,+∞)上,随着x 的增大,2log y x =增大得越来越慢,图象就像是渐渐地与x 轴平行一样,其趋势远小于2

2,x

y y x ==的增长.

3.函数模型,,log x n a y a y x y x ===()1,0a n >>的增长情况及差异分析

对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在(0,+∞)上,尽管指数函数(1)x

y a a =>、对数函数log (1)a y x x =>和幂函数(0)n

y x n =>都是增函数,但它们的增长速度不同,而且不在同一“档次”上,随着x 的增大,指数函数(1)x

y a a =>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会超过并远远大于幂函数(0)n

y x n =>,而对数函数log (1)a y x x =>的增长速度则会越来越

慢。因此,总会存在一个x 0,当x>x 0时,就有log n x a x x a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增长情况: 常数函数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指数函数 没有增长

直线上升

快速上升

指数爆炸

☆ 达标检测 ☆

1.在本埠投寄平信,每封信不超过20g 时付邮资0.80元,超过20g 而不超过40g 付邮资1.60元,依次类推,每增加20g 需增加邮资0.80元(信重在100g 以内).如果某人所寄一封信的质量为82.5g ,那么他应付邮资 ( ) A .2.4元 B .2.8元 C .3.2元 D .4元

2.某人2003年1月1日到银行存入一年期存款a 元,若按年利率为x ,并按复利计算,到2008年1月1日可取回款 ( )

A .a (1+x )5元

B .a (1+x )6 元

C .a (1+x 5)元

D .a (1+x 6

)元 3.今有一组实验数据如下: t 1.99 3.0 4.0 5.1 6.12

v

1.5

4.04 7.5 12

18.01

现准备用下列函数中的一个近似地表示这些数据满足的规律,其中最接近的一个是( ) A .t v 2log = B.

t

v 2

1log = C.

212-=

t v D.22-=t v 4.某学生清早离家去学校上学,为锻炼身体,他先跑步,再步行,直到学校.在下列直角

坐标系tOd 中,t 表示该学生从家出发的时间,d 表示离学校的距离,那么下列各图中比较符合该学生走法的是 ( )

5.知镭经过100年,质量便比原来减少4.24%,设质量为1的镭经过x 年后的剩留量为y ,则()y f x =的函数解析式为 .

6. 已知函数()22x x f x λ-=+?()R λ∈。(1)当1λ=-时,求函数()f x 的零点; (2)若函数()f x 为偶函数,求实数λ的值; (3)若不等式1

2

≤()f x ≤4在[0,1]x ∈上恒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必修2教学案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棱柱、棱锥、棱(圆)台的本质特征

侧视图

正视图正视侧视俯视

⑴棱柱:①有两个 的面(即底面平行且全等),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每

相邻两个面的 都互相平行(即侧棱都平行且相等)。

⑵棱锥:①有一个面(即底面)是多边形,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是 . ⑶棱台:①每条侧棱延长后交于同一点,②两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

⑷圆台:①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 ,②过轴的截面都是全等的 , ③母线长都相等,每条母线延长后都与轴交于同一点。

(5)圆柱、圆锥、圆台、球分别是什么图形绕着什么样的旋转轴旋转而成的? 2.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 ⑴一点发出的光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中心投影。

⑵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平行投影,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正投影,否则叫斜投影。

⑶平行投影下的正投影包括斜二测法和三视图。三视图的正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的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看到的物体轮廓线即正投影(被遮挡的轮廓线要画虚线)。 3.直观图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通常是在 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常用 画法。 (1) 已知图形中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

成 、 、 的线段。

(2) 已知图形中分别平行于x 轴、z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 ,平行于y

轴的线段,长度等于

4.圆柱、圆锥、圆台的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⑴柱体:①表面积:S=S 侧+2S 底;②侧面积:S 侧=rh π2;③体积:V=S 底h ; ⑵锥体:①表面积:S=S 侧+S 底;②侧面积:S 侧=rl π; ③体积:V=

3

1

S 底h ; ④锥体截面积比:22

2

121h h

S S =

⑶台体:①表面积:S=S 侧+S 上底+S 下底; ②侧面积:S 侧=l r r )('

+π;

③体积:V=

3

1

(S+''S SS +)h ; (4)球体:①表面积:S=2

4R π;②体积:V=33

4R π .

☆ 达标检测 ☆

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 A 、球 B 、圆柱 C 、圆台 D 、圆锥

2、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这两个球的 表面积之比为( )

A .2:3

B .4:9

C .2:3

D .22:33

3.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是( ).

A.圆柱

B. 三棱柱

C.球

D.四棱柱

(第1题图)

4.已知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高为

3

1a , 则正三棱锥的侧面面积等于 。 5.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分别为: 、 。

7.一个三棱柱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 垂直于底面, 它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1)请画出它的直观图;

(2)求这个三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平面

(1)平面性质:是向四周 ,画法: (2)公理1 用符号表示为

(3)公理2 用符号表示为

(4)公理3 用符号表示为 (5)公理1的作用“直线在平面上的依据”、公理2的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用其证明点、线共面”、公理3的作用“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依据,用其证明点在直线上——两平面的公共点一定在交线上”。

2.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异面直线的概念与画法

空间中两条直线有三种位置关系: 、 、 。

相交的两条直线与平行的两条直线都是共面的,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不共面性,指这两条直线永远不具备确定平面的条件,因此,常用平面衬托法画两条异面直线,图1;

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是“相交直线、平行直线、异面直线”三种位置关系。图2

6

5

α

α

α

β

αβ

β

b

a

P a l

b a

b l

l 图 2

图 1

b

a

3.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三种位置关系: 、 、 。

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和平面相交或平行,记作a ?α包括a ∩α=A 和a ∥α 4.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⑴不重合的的二个平面有二种位置关系: 、 。

⑵如果平面α∥β?α内任意直线a ∥β,即面面平行?线面平行。但任意直线a ?α、b ?β不都有a ∥b ,即“面面平行?线线平行”是指平面α、β与第三个平面γ的两条交线平行

5.关于平行、垂直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⑴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则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说明平移不改变角的大小,只改变角的顶点的位置。所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要先平移找角,后求角。

⑵公理4 ,用符号表示为 6.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对于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 b ′∥b ,则 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或夹角) ,范围: ☆ 达标检测 ☆

1、设长方体三度为a,b,c 长方体的对角线长l =

2、若直线上有两个点在平面外,正确结论是 ( )

A 、直线在平面内

B 、直线在平面外

C 、直线上所有点都在平面外

D 、直线与平面相交

3、正方体ABCD-A ’B’C’D’中,异面直线CD ’

和BC ’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 A.45° B.60° C.90° D.120°

4、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直线1BC 和直线D A 1所成的角为 ( ) A 、 90

B 、 45

C 、 60

D 、 30

5、若直线a 与直线b,c 所成的角相等,则b,c 的位置关系为 ( ) A 、相交

B 、平行

C 、异面

D 、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6、正四棱台上下底面面积分别为16和81,有一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为36,则截面截得棱台的高上下两段的比为 ( ) A .1∶1 B .2∶1 C .2∶3 D .3∶4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

C

C'D

D'B'

A'

A

B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画法: ; (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

(3)转化思想,即证线面平行,找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 ,画法: ;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 (3)转化思想,即证面面平行,找一个平面内两条 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 转化思想,即已知线面平行,可得 注意: ⑴若直线l ∥平面α,则l 与α内任意直线都平行吗? 只与α内哪样的直线平行呢? 图3

⑵若直线l ⊥平面α,则l 与α内任意直线都垂直吗?

b 一定与α内任意直线都垂直!图4 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用符号表示为: 。

转化思想,即已知线面平行,可得 平面与平面平行性质2: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任一 直线与另一个平面 。 ☆ 达标检测 ☆

1、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有_________条,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平面

有_______个。

2、若两直线a , b 在平面α上的射影a ', b ' 是平行的直线,则a ,b 的位置关系是 。

3、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

A 、α、β都垂直于平面r .

B 、α内存在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C 、l ,m 是α内两条直线,且l ∥β,m ∥β.

D 、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m ∥α, l ∥β,m ∥β.

4.空间四边形ABCD 中,2AD BC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3EF =,求异面直线,AD BC 所成的角

5.如图,已知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AD ;(2)

图4

n m c

b a l β

图3n m c b a l α

N

H

P

若4MN BC ==,43PA =, 求异面直线PA 与MN 所成的角的大小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

1. 线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与平面互相

垂直,记作

. -平面

的垂线,

-直线的垂面,它们的唯一公共点

叫做垂足.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

2.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 符号语言表示为:若⊥

,⊥,

∩=B ,

?

,?

,则⊥

3.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线面垂直线线平行) 4. 面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记作

.

5.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6.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 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若

,则

.(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

7.平面的一条斜线与它在平面内的 所成的 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找斜线上一点在平面的 。 一直线垂直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

一直线平行于平面或在平面内,所成角为0?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8(1)半平面的定义: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 ,

这两个半平面叫二面角的面. (3)二面角的画法及表示

在上图(1)中,棱为AB ,面为α、β 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AB —β.

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α、β内

(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P 、Q ,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P —AB —Q .

如果棱为l ,则这个二面角记作α—l —β或P —l —Q . (4)二面角的平面角

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 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上图(2)中的∠AOB ,∠A ′O ′B ′都是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 (5)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取值范围是 ☆达标检测 ☆

1.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 A 、平行 B 、垂直 C 、在平面α内 D 、无法确定 2.不同直线,m n 和不同平面,αβ,给出下列命题

① 若

////m m αββα????? ② 若//////m n n m ββ?

???

③ 若,m m n n αβ??????异面 ④ 若//m m αββα⊥??⊥??

其中假命题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三棱锥P-ABC 中,PA=PB=PC=BC ,∠BAC=0

90,则直线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 ) A. 0

90 B. 0

45 C. 0

30 D. 0

60

4.已知一条与平面α相交的线段,长度为10cm ,两端点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2cm ,3cm ,这条线段与平面α所成角是 .

5.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 形,并且PA=a ,PB=PD=2a .

(1)求证:PA ⊥平面ABCD ;

(2)求证:BD ⊥平面PAC ; (3)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

6、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一点,PA ⊥平面ABC. (1)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 ;

(2)若D 也是圆周上一点,且与C 分居直径AB 的两侧,试写 出图中所有互相垂直的各对平面.

2.4立体几何的综合问题

1.平行与垂直问题的相互转化及证明

B C

D

A

P

2015年高二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1318)立体几何

俯视图侧视图 正视图高二学考必修二学案 第1课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一、要点知识:1、棱(圆)柱、棱(圆)锥、棱(圆)台的结构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_______,垂直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_______,平行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______,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台。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球体,简称球。 2、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 (1)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____ (2)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斜投影。 3、正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_______和长度。 侧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俯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 1. 下列几何体中,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都相同的是( ). A .圆柱 B.圆锥 C.球 D.三菱柱 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 A 、球 B 、圆柱 C 、圆台 D 、圆锥 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 A.球 B.圆锥 C.圆柱 D.圆台 二、课前小练: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都不对 2、下列结论中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面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 (2).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3).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的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棱台; (4).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 圆锥。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3 B.2 C.1 D.0 3、将图1所示的三角形绕直线l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的是哪一个三角 形( ) 4、下面多面体是五面体的是( ) C ′ A ′ Y ′ D ′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D )。 A 、使 ()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2、为了研究制造业设备利用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做以下回归:Y=b 0+b 1X ,Y :通胀率,X :制造业设备利用率,输入数据,回归结果如下:(C ) Y=-70.85 +0.888X ,各系数t 值分别为5.89,5.90。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先验的,预期X 的符号为正。 B 、回归得到的斜率的显著不为零 C 、回归得到的斜率显著不为1 D.、依据理论,X 和Y 应当正相关 3、.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C ) A.时序数据 B.修匀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年度数据 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的判定系数2R 与一般判定系数2R 之间( A )。 A 、2R ≤2R B 、2R ≥2R B 、2R 只能大于零 D 、2R 恒为负 5、Goldfeld —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B )。 A 复杂异方差性 B.递增异方差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6、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t e ,估计用样本容量为24=n , 则随机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S 为(B )。 A 、33.33 B 、 40 C 、 38.09 D 、36.36 7、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L d 和u d ,则当 L d

(精选)2019年高中月考总结600字以上

高中月考总结600字以上 高中月考总结600字以上1 新高一月考结束,看到不少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其中也包括中考的数学尖子生,这些学生感到很困惑:数学尽管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成绩十分的不理想,高中数学太难了!最近走访了一些数学行家,他们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部分学生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导致初高中的衔接不好。那么,初高中的数学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呢? 首先是知识内容的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难度低。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尤其是在高一,开始碰到的就是理论性、抽象性很强的集合、函数等概念,使一些初中数学基础很好的学生也难以适应。 其次是学法上的差异。初中是义务制教育阶段,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高中数学,注意应用,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倡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会使自己的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

第三是教法上的差异。初中数学教学要求较低,教学进度较慢,高中数学,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高中数学教学教材内涵丰富,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侧重对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四是思维要求的差异。初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形象和合情,而高中数学的思维方法更趋向于抽象和理性,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在创新能力、应用意识上有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一般要求学生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高中月考总结600字以上2 本次月考试卷就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检测。就所担任的班成绩来看,一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好,阅读理解能力也比较强,优秀率约为20%。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自身的基础不太好,造成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甚至根本不理解基本词汇的用法,对阅读理解能力更是没有以至于失分,下面就具体题型分析如下:

2020高二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1318)立体几何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俯视图侧视图 正视图高二学考必修二学案 第1课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 一、要点知识:1、棱(圆)柱、棱(圆)锥、棱(圆)台的结构特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_______,垂直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_______,平行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______,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台。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球体,简称球。 2、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及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直观图 (1)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____ (2)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__________,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斜投影。 3、正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_______和长度。 侧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俯视图:光线从物体的________投影所得的投影图,它能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学业水平考试怎么考 1. 下列几何体中,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都相同的是( ). A .圆柱 B.圆锥 C.球 D.三菱柱 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 A 、球 B 、圆柱 C 、圆台 D 、圆锥 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为( ) A.球 B.圆锥 C.圆柱 D.圆台 二、课前小练: 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几何体应是一个( ) A 、棱台 B 、棱锥 C 、棱柱 D 、都不对 2、下列结论中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面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 (2).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3).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棱锥的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棱台; (4).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 圆锥。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3 B.2 C.1 D.0 3、将图1所示的三角形绕直线l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的是哪一个三角 形( ) 4、下面多面体是五面体的是( ) X ′ C ′ B ′ A ′ Y ′ D ′

自考公共政策学试题及答案2009.4~2013.7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策试题 1.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实际参与研究对象的一些与政策过程有关的生活过程进行的观察称为 C A.实地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无结构访谈法 2.标志着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著作之一是 A A.《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B.《政策方向》 C.《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 D.《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3.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全局性与战略性作用的政策是 B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门政策 D.总政策 4.1977年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决定废止大学招生实行的免试推荐制度而改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制度属于政策类型中的 D A.风险型政策 B.竞争型政策 C.不确定型政策 D.确定型政策 5.在政策支持系统中,被称为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的是 A A.信息传播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控系统 D.政策评估系统 6.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是 C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加拿大 7.在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中,采取委员会制的国家是 B A.俄罗斯 B.瑞士 C.法国 D.中国 8.在政策过程模型中,由林德布洛姆构建的政策过程模型是 B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适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9.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是 A A.机构—制度模型 B.集团模型 C.精英模型 D.“上下来去”模型 10.公共问题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体是 D A.政党组织 B.大众传媒 C.政治人物 D.政府部门 11.在问题认定的方法中,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是 B A.边界分析 B.多角度分析 C.类别分析 D.层次分析 12.公共政策的政府议程又称为 A A.正式议程 B.政策议程 C.公众议程 D.系统议程 13.科珀等人认为,外在创始模型通常出现在 C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高二数学月考总结

高二数学月考总结 篇一:高二数学月考总结范文这一学期一开始,各科的再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增加。也许,是因为上期考的太差,更也许是我们已经进入准高三状态,“零诊”迫在眉睫。还好,开学前我已做好好好打一场硬仗,好好拼一次的打算,也许是这样,让我再刚开学的时候很好的进入了状态,并且发挥也比较正常。 在这一个学月,我真切地领悟到:知识是靠日积月累的,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灌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只会事半功倍的,是不行的。因此,我们不光要做到脚踏实地,还要做到定时定量学习,保质保量的学习;不要再去做“水手型”学生,只有过了手的才是自己的。 通过对自己这一次的考试进行分析,发现一下几点问题: 一、对于一些知识点没有真正地过手,有些东西还得再去悟; 二、考前的复习还不够全面与细致,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三、对于有些知识点感到模棱两可,说明下来练得好不够; 四、语文现代文阅读及语言运用还得再练; 五、物理和外语比较弱势,之后的这几个星期得花大

力气。 这次的月考虽说进步还是比较明显,但也许是因为之前一直处在低谷,虽说离自己的巅峰时期还有一段距离,但我想我不会放弃,我要再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去。 现在,突然想起了黄老那天说得那句“有为才有位”,慢慢咀嚼,也慢慢有了味道。 篇二:高二数学月考总结范文一、回归课本,落实三基。 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高考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是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考题往往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同学们要认真理解数学概念、强化记忆数学公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把重点放在掌握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经典题目强化训练,使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熟练化。 二、注重综合,强化能力。 考试命题中心提出:应更多地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在综合中考查能力。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要综合有:“函数、方程、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函数与数列的综合”、“三角、向量的综合”、“解析几何与向量的综合”、“排列组合、概率与随机变量的综合”等。数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 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二数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不等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 《平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政策产生于两种需求即(),或者是()。 2.()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3.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和()。 4.传统理性模型的实质是()。 5.渐进主义模型的实质是()。 6.政策问题的确认是指对于政策问题的()、()和()的过程。 7.事实前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和( ) 三个方面。 8.()和()是政策议程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9.触发机制作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其作用的发挥源于()、()和()这三个影响因素的互动。 10.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是()、()和()。 11.()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12.政策终结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二是();三是()。 13.费斯廷格提出了()理论。 14.政策合法性包括()、()、()以及() 15.政策评估都需要经过()、()和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①拉斯韦尔②伊斯顿③戴伊④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①渐进主义模型②理性主义模型③规范最佳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①功能取向②过程取向③结构取向④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①外在创始模型②动员模型③内在创始模型④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①合议制②合议、三权分立制③民主集中制④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①拟定政策方案②评估政策方案③确定政策目标④择定政策方案 7.以下哪种触发机制属于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 ①自然灾害②经济灾难③生态变迁④经济对抗 8.“凡是政府选择作的或选择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①伍德罗.威尔逊②哈罗德.拉斯维尔③戴维.伊斯顿④托马斯.戴伊 9.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政治行动的类型() ①控制②命令③交易④博弈 10.在我国,行政法规通常以()形式加以发布。 ①国务院文件②总理令③国务院办公厅文件④部长令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元线性样本回归直线可以表示为() A.B. C.D. 2.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存在异方差性,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有偏的,且方差不少最小C.无偏的,且方差最小D.有偏的,但方差仍最小 3.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中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k个特征的质的因素需要引入()个虚拟变量 A.(k-2) B.(k-1)C.kD.K+1 4.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结构方程包含了模型系统中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是() A.恰好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C.过渡识别的D.不确定

5.平稳时间序列的均值和方差是固定不变的,自协方差只与()有关 A.所考察的两期间隔xxB.与时间序列的上升趋势C.与时间序列的下降趋势D.与时间的变化 6.对于某样本回归模型,已求得DW统计量的值为1,则模型残差的自相关系数近似等于() A.0B..-0.5D.1 7.对于自适应预期模型,估计参数应采取的方法为()A.普通最小二乘法 B.甲醛最小二乘法 C.工具变量法D.xx差分法 8.如果同阶单整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时间序列,则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 A.协整关系B.完全线性关系 C.伪回归关系 D.短期均衡关系

9.在经济数学模型中,依据经济法规认为确定的参数,如税率、利息率等,称为() A.定义参数B.制度参数C.内生参数D.短期均衡关系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如果其某需求量的增加幅度稍大雨价格的下降幅度,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完全无弹性D.完全有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计量学中,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不同,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为() A.经济预测模型B.经够分析模型 C.政策分析模型D.专门模型 E.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 2.设k为回归模型中参数的个数,F统计量表示为() A.B.C.D.E.

高二数学份月考成绩分析及反思

高二数学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及反思 闫桂茹2010.10.17 高二的月考结束,题量适中,难度不大。成绩不理想,为全面反思教学得失,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下面就针对高二8班数学考试情况加以分析。 一、试卷结构; (1)试卷:本试卷考察内容以必修三为主,另加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等内容。算法占20分,统计占30分,概率占44分,立体几何占17分,数列占17分,三角占10分,综合题占12分。 (2)本试卷难度不大,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 1.励志班8班优生数39人,平均分125.5;高分较少,140分以上只有8人,比21班少7人。130分以上3个班基本上持平。 2.选择题失分多的是10题,,解答题18题、21题概率题概率得分率低。 三、失分情况分析 1、基础不牢,主要反映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例如15 题、18题、21题等 2、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基本方法掌握不到位,应变能力差。如10题、20题等 3、审题不清,题意理解有误。如15题、18、21题 4、解题不规范。解题不规范反映在解答题上,主要表现为丢步漏步,或有思路但不知如何表述。 5、学生计算能力差,几乎所有学生在计算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失分现象。 四、对课堂教学情况的反思 1、有时课堂效率低; 2、讲得多,练得少 3、课下督促检查不及时。 五、改进措施 1、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基础,强化习惯。重视数学基础,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是学好数学的法宝。在平时的教学中 多帮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方案,有的放矢,不定时的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养成经常复习的习惯,认真做事的习惯,如验算、认真审题、检验等。 3、注重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多给他们时间空间,多给他们锻 炼的机会,使课堂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4、增加强化训练。数学没有大量的练习、习题,学生很难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 才能有“质”的飞跃,学生才会有“顿悟”的感觉,因此我们不但要求学案及时批改,还要学生及时完成课堂作业和一些课外题目,特别是应在学案中加入链接高考专栏,使尖子生有所提高,又使学生提高兴趣。 5、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网络,构建认知体系。 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有的在概念外延上相连,有的在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理(C卷02)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备考之精准复习模拟题理(C卷02) 第I卷 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i125 a b i +-=(i为虚数单位,,R a b∈),则a b +的值为() A. -1 B. 1 C. 2 D. 3 【答案】D 2.若随机变()2, N ξμσ ~,且3,1 E D ξξ ==, 则11) Pξ -<≤ (等于() A.() 211 Φ- B.()() 42 Φ-ΦC.()() 42 Φ--Φ- D.()() 24 Φ-Φ 【答案】B 【解析】随机变量()2, N ξμσ ~,对正态分布,2 3,1 E D μξσξ ====,故 ()()() 111313 Pξ -<≤=Φ--Φ--=()()()() 2442 Φ--Φ-=Φ-Φ,故选B. 3.某学校计划在周一至周四的艺术节上展演《雷雨》《茶馆》《天籁》《马蹄声碎》四部话剧,每天一部,受多种因素影响,话剧《雷雨》不能在周一和周四上演,《茶馆》不能在周一和周三上演,《天籁》不能在周三和周四上演,《马蹄声碎》不能在周一和周四上演,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只能在周二上演 B.《茶馆》可能在周二或周四上演 C.周三可能上演《雷雨》或《马蹄声碎》 D.四部话剧都有可能在周二上演 【答案】C 【解析】由题目可知,周一上演《天籁》,周四上演《茶馆》,周三可能上演《雷雨》或《马蹄声碎》,故选C.

4.如图,矩形OABC 的四个顶点依次为()0,0O , ,02A π?? ???, ,12B π?? ??? , ()0,1C ,记线段OC , CB 以及sin 02y x x π? ? =≤≤ ?? ? 的图象围成的区域(图中阴影部分)为Ω,若向矩形OABC 内任意投一点M ,则点M 落在区域Ω内的概率为( ) A . 12π- B . 22π- C . 2π D . 2 1π - 【答案】D 5.已知: ,则等于( ) A . -1400 B . 1400 C . 840 D . -840 【答案】A 【解析】分析:由题, 由此可求的值. 详解: ,

2014年4月公共政策学自考真题及其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政策试题 课程代码:00318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B )1-69 A.政策群 B.政策链 C.政策一般 D.个别政策 2.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 )7-328 A.西蒙 B.德洛尔 C.泰勒 D.尤金·巴达克 3.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C )2-122 A.战略、战术、策略 B.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4.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B )2-144 A.省政府 B.乡政府 C.市政府 D.县政府 5.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B )2-129 A.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6.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A )5-249 A.公共问题 B.社会实践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私人问题 7.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D )5-253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历史性 D.动态性 8.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B )5-257 A.政党组织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政治人物 9.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B )5-263 A.边界分析 B.类别分析 C.层次分析 D.假设分析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是模拟试卷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i e =∑ B.0i i e X =∑ C. 0i i eY ≠∑ D.?i i Y Y =∑∑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 A.20β= B.2?0β≠ C.20β=,2?0β≠ D.22 ?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是(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 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R 与2 R 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R 与2 R 就相差越小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D.2 R 有可能大于2 R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

高中数学月考总结 一、回归课本,落实三基。 对高考试卷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高考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是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考题往往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所以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同学们要认真理解数学概念、强化记忆数学公式,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把重点放在掌握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强的经典题目强化训练,使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熟练化。 二、注重综合,强化能力。 考试命题中心提出:应更多地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试题,在综合中考查能力。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命题中的主要综合有:“函数、方程、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函数与数列的综合”、“三角、向量的综合”、“解析几何与向量的综合”、“排列组合、概率与随机变量的综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是知识综合的统帅和纽带,是综合能力的中心。数学思想总结提炼为: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思想、猜证结合思想。因此,在总复习中,要善于学习老师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评讲,自觉地、尽早地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以综合能力为重点和难点,强化训练,使解题策略与方法明确化和系统化。 三、及时总结,查漏补缺。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对同学最有价值的试题往往不是我们会做的试题,而恰恰是我们做错的试题。要及时纠正错误,总结经验以免再犯,并将自己在平时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辑录成册,以便在高考前提醒自己。在做试题时,如果发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有明显的漏洞,就要及时弥补,绝不可掉以轻心。 四、做到“三明”、“三最”。

“问明”:打破砂锅问到底,只要不懂,坚决搞懂; “看明”:数学答案会使用,各步推理,一律弄清; “写明”:独立解题勤练习,能做会做,表达无错。 数学解题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三最”,即推理最高,方法最好、表述最简! 高三数学总复习阶段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坚忍不拔。愿你们能不断完善自己,取得最后的成功。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学X-2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5.0 分)1. 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属于() A.横向监控 B.纵向监控 C.外部监控 D.自下而上的监控 得分:5 (5.0 分)2. 公共政策指()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企业 B.政府 C.第三部门 D.个人 得分:5 (5.0 分)3. 制定政策的政策指()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具体政策 D.实质性政策 得分:5 (5.0 分)4.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对利益如何分配、利益究竟分配给谁等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的()范畴。 A.事实分析

B.价值分析 C.规范分析 D.利益分析 得分:5 (5.0 分)5. 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 A.公共政策制定 B.公共政策执行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分析 得分:5 (5.0 分)6.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得分:5 (5.0 分)7. 将旧的公共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各自形成一项新公共政策,从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类型讲,属于()。 A.替代 B.分解 C.合并 D.缩减

得分:5 (5.0 分)8. 系统议程又被称为() A.政府议程 B.行政议程 C.正式议程 D.公众议程 得分:5 (5.0 分)9. 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政策思想的思想家是() A.管仲 B.孔子 C.孟轲 D.荀况 得分:5 (5.0 分)10.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创始公共政策学科时使用的名称是() A.政策科学 B.公共政策学 C.政策学 D.政策分析 得分:5 二、多选题 (6.0 分)1. 3、公共政策的终结方式有()。 A.替代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2套)附答案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R 与可决系数2R 之间的关系( ) A. k n n R R ----=1) 1(122 B. 2R ≥2R C. 02>R D. 1) 1(122----=n k n R R 3、半对数模型i i LnX Y μββ++=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A. Y 关于X 的弹性 B. X 的绝对量变动,引起Y 的绝对量变动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动 D. X 的相对变动,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动 4、已知五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 =∑t e ,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 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σ 为( ) A. B. 40 C. D. 20 5、线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i i i e X Y ++=21??ββ ,以下说法A 不正确的是( ) A .0=∑i e B .0),(≠i i e X COV C .Y Y =? D .),(Y X 在回归直线上 6、Goldfeld-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7、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0≤DW ≤1 B.-1≤DW ≤1

C. -2≤DW ≤2 ≤DW ≤4 8、对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 ) A.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C.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 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9、在模型t t t t u X X Y +++=33221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 23.263489=F ,000000 .0=值的p F ,则表明( ) A 、解释变量 t X 2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解释变量 t X 3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 t X 2和t X 3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 、解释变量t X 2和t X 3对t Y 的影响是均不显著 10、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11、应用DW 检验方法时应满足该方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 定条件的为( ) A.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C.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生变量 D.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自回归 12、在具体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 如果变换的结果是 x u x x x 1x y 21+β+β= 则Var(u)是下列形式中的哪一种( ) x D x C x B x A log ....22222σσσσ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复习题 (23)(有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复习题 (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1.已知集合A={2,0,1,8},B={2,0,1,9},则A∪B=() A. {2,0,1,8} B. {2,0,1} C. {2,0,1,8,9} D. {2,0,1,9} 2.已知等比数列{a n}的首项为1,公比q≠?1,且a5+a4=3(a3+a2),则a5=() A. ?9 B. 9 C. ?81 D. 81 3.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上为增函数的是() A. y=ln(x?1) B. y=|x?1| C. y=(1 2 )x D. y=sinx+2x 4.有一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多有1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A. 只有1次中靶 B. 至少有1次中靶 C. 2次都不中靶 D. 2次都中靶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x=30,则输出的结果为() A. 4 B. 3 C. 2 D. 1 6.若tanθ+1 tanθ =4,则sin2θ=() A. 1 5B. 1 4 C. 1 3 D. 1 2 7.“x=2”是“x≥1”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8.设x,y满足约束条件{y?x≤3 x+y≤5 y≥m ,若z=x+4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5,则实数m等于 () A. 2 B. ?2 C. 3 D. ?3

9.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m⊥n,m//α,n//β,则α//β B. 若m⊥n,α∩β=m,n?α,则α⊥β C. 若m//n,m⊥α,n⊥β,则α⊥β D. 若m//n,n⊥β,m?α,则α⊥β 10.若f(x)是偶函数,当x>0时f(x)单调递减,,则 f(a),f(b),f(c)的大小关系为() A. f(c)f(b)>f(a) D. f(c)>f(a)>f(b) 11.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φ>0)个单位后,图象经过点(π 3,√3 2 ),则φ的最小值为() A. π 12B. π 6 C. π 3 D. 5π 6 12.已知函数,且f(2m)?1 2 (2m+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