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女性作者书写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2098467.html,

西方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女性作者书写对比

作者:郭思奇黄染春

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03期

内容摘要:女性作家群体在中国大陆的文学史编纂中曾长期被忽视。《剑桥中国文学史》和《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这两部域外文学史中对女性作者的关注,使女性作者在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重新的审视。相较而言,哥大本更注重所选者的女性特质,及其与男性的互动关系,且对女性作者的叙述相对集中;而剑桥本更注重女性作者的文化特质,对女性文化的观察呈现出多维度、跨时空的特点,并对所述的女性文化现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两部文学史的书写方式为文学史的书写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既是对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男性话语的解构,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完善。

关键词:西方视野中国古代女性作者书写对比剑桥中国文学史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女性是文学史编纂中经常被忽视的部分,女性文学的书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难以得到客观、公平的呈现。在中国,从民国初年黄人的《中国文学史》i,到袁行霈等编写的“面向21

世纪新教材”的《中国文学史》ii,览一百多年的中国文学史编纂历程,受到关注的女性作者始终是李清照、朱淑真、薛涛、蔡文姬等为数不多的几人iii,众多有价值的女性作家与女性文学史事被遮蔽。

近几年,海外汉学界对女性文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妇女史卷》iv的主编姚平教授将西方的中国女性史研究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探索阶段)第二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特定历史与具体女性文学结合阶段)。第三阶段: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今(女性文学研究专门化、深入化阶段)。(《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妇女史卷》前言)系统地概括了中国女性史在西方的研究发展状况。

这些进展作为西方“重写文学史”的重要代表,《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哥大本)和《剑桥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剑桥本)也受到了国内学界较多的关注。《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教授主编。它以体裁为经,采取了专题式的书写方法分为基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批评和翻译、流行和边缘七个部分,对经学、民间文学、东亚文化圈文学、女性文学等边缘问题也给予了关注。在哥大本出版后不久,耶鲁大学孙康宜教授与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此书采用与众不同的时间线索,贯彻了“文学文化史”的文学史观(孙康宜语)。

两书出版,在中外学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之相关的研究也纷纷展开。学者们先后关注到了它们各自不同的书写史观、反传统的女性文学书写、解构主义的文学史书写理论等,但目前学界两部文学史很少,而两书中女性文学书写的少之又少。本文将立足于两书对女性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