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

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
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 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 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 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 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 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 23.电针技术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26. 口唇针技术 27. 浮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天灸技5.温针灸技术 6.热敏灸技术 7.雷火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 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 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7.淋洗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

最新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资料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中医适宜技术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 1、毫针疗法: 又称“体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是我国传统针刺医术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疗法,是针刺疗法的主体。 2、电针法: 是指在刺入腧穴的针具上,用电针机通电,将电流刺激和针刺结合起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电针的适应范围基本和毫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各种痛证、痹证和心、胃、肠、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以及癫狂和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 3、拔罐疗法 1)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3)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4、推拿法: 推拿又称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基本作用是:1)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2)调整脏腑 3)理筋散结 4)正骨复位 5:水针疗法: 水针疗法指在经络、腧穴、压痛点,或皮下反应物上,注射适量的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腧穴注射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由于应用药液剂量较常规小,故又名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如采用麻醉性药物(如普鲁卡因)者,则称为穴位封闭疗法。 6、艾条灸: 艾条灸,是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的艾灸方法。 7、艾炷灸: 艾炷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8、温针灸: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

热敏灸技术详解

热敏灸技术 热敏灸是采用艾条悬灸热敏化的腧穴,激发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等热敏灸感或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现代针灸学家周楣声教授在其《灸绳》中首先提出“热敏点”的概念,其论“还有热敏点反应,……当照至敏感点时,每见火焰下沉,而局部之热感亦向深部窜透。或用艾条点燃慢慢熏烤,当熏至敏感点时,亦可使热感向内深透,或向远方传布。”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教授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腧穴热敏化现象进行大 量观察及广泛临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 一、理论基础: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也是针灸等治疗的刺激点,具有反应病症、协助诊断、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活动的门户,病理状态下腧穴是脏腑经络病症的反应点。其反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血络、色泽的改变等;功能性改变点如压痛点、低阻点、皮温改变、热敏化点等。其中热敏化点既是诊断疾病的腧穴也是治疗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腧穴热敏化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局部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或其他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表面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7.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二)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其中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病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灸

热敏灸

热敏灸疗法理论常用灸法分类 第一节热敏灸疗法 什么是热敏灸 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与传统的温和灸法不同之处: 1、灸感不同 传统灸只产生热感,没有传导的现象;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现象。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达到热敏化。 2、灸位不同 传统灸法未认识到穴位有静息态与敏化态的区别,因此施灸时很少有激发以气传感的现象。而热敏灸要求施灸的穴位是敏化态穴位,易激发经气传导。

3、灸量不同 传统灸法一般灸量:施灸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或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热敏灸要求灸量:施灸时间因人而异,热敏灸感消失为度(饱和消敏灸量)。 4、灸效不同 热敏灸的疗效远比传统灸疗效好。 一、热敏灸的理论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人体穴位存在两种状态:静息态(健康状态)与敏化态(疾病状态)。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 1、热敏化的特征: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现象。 2、具有普遍性,艾灸热敏化穴位易激发经气

传感:出现率约90%。 3、证候相关性:热敏穴位分布的高发区与中医证候高度相关。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 3、动态性:热敏穴位的出现部位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可能是穴位标准定位的上下左右的大致位置。 4、遁经感传,气至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5、找到敏感穴位可以大幅度提高疗效。 证候的相关性

中医适宜技术考试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中医适宜技术考试卷 及答案

2013年XX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考试试卷(一) 医院:科室: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 、孕妇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C、70岁以上的老人D、心衰患者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 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 5 个部分:、、、、。 5、中医六淫是指、、、、、。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钩活术疗法常用于脊柱退行性() 2.松解是根据治疗需要,用针刀在不同的解剖层次进行点刺、切割、剥离。() 3.脑出血患者应在急性期给予头针治疗以促进功能康复。() 4.火针应迅速准确进针,并迅速把针拔出,这一过程不超过一秒。()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一、概述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 1、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2、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1)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①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②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③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 ④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2)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

神奇的热敏灸

神奇的热敏灸 请点击标题下方蓝字(人卫中医)快速关注作者/陈日新等 编辑/李剑光孔烈【编者按】一篇文章弄懂何为热敏灸,后附过敏性鼻炎和原发性痛经的灸法(图文并茂版)。作者曾这样描述热敏灸:“一根微细的艾条,一点微弱的热量,作用于人体体表微小的特殊部位,施以微妙的手法操作,顿时,一股温暖舒适的感觉,直奔病所,病症开始慢慢缓解……”------------------------------一、热敏灸疗法的概念热敏灸疗法是指选择热敏的腧穴,施以消敏的灸量进行悬灸以提高疗效的一种灸疗新技术。换言之,热敏灸,灸在体表,热在体内!热敏灸疗法实现了针刺疗法所要求的“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神奇现象与疗效!传统的悬灸疗法是以固定经穴为灸位,局部与表面的温热为灸感,每穴艾灸时间没有个体化的明确灸量指征,其结果是临床灸疗疗效的潜力未能发挥。热敏灸疗法与传统温和灸疗法一样,都是对准穴位“悬空”而灸的悬灸疗法,但有以下本质的不同。1.灸感不同灸感即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对于悬灸疗法,艾热作用于体表,自然产生热感。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经气,气至病所。热敏灸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产生透热、扩热、传

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6种热敏灸感和经气感传,气至病所,而传统悬灸仅有局部和表面的热感。2.灸位不同灸位即施灸部位,热敏灸是在热敏穴位上施灸,热敏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最易激发经气感传,产生小刺激大反应;而传统悬灸由于未认识到穴位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因此不要求辨别与选择热敏穴位施灸,因此激发经气感传的效率较低。3.灸量不同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有效作用剂量。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艾灸剂量主要由艾灸时间所决定。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每穴的施灸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这是患病机体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所以是最适的个体化充足灸量即饱和消敏灸量。而传统悬灸的灸量每次每穴一般从10分钟到15分钟,或者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往往达不到治疗个体化的最佳灸量。4.灸效不同20年的研究表明,由于热敏灸激发经气,气至病所,实现古人“气至而有效”的要求,因此热敏灸的疗效较传统悬灸疗法有大幅度提高。二、穴位热敏的概念穴位热敏是一种新发现的疾病体表反应现象,是热敏灸疗法的理论基础。我们在长达20年的灸疗临床实践中,观察到人体在疾病或亚健康状态下,相关穴位会发生热敏。对热敏穴位艾灸时会表现出一些奇异的灸感现象。1.透热灸

热敏灸疗法

热敏灸疗法 ?传统灸法: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热感和皮肤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 ?定义: ?热敏灸是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灸量,从而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效。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 刺激大反应?±; ?规律二: ?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力敏化(压痛点、压之快然点),适宜推拿和针刺治疗;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 ?(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 ?(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 ?(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 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规律三: ?腧穴热敏化具有普遍性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康复理疗师复习题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康复理疗师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80题) ()1、中药冷敷技术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衄血,蛰伤,也适用于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高热、中暑等病人。 ()2、麦粒灸对风寒湿痹、寒痰喘咳、以及脏腑虚寒、元阳虚损引起的各种病症疗效较好。 ()3、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疗法具有缓解痉挛作用。 ()4、音频电疗法、石蜡疗法、超声波疗法、碘离子导入疗法,可以有明显的软化瘢痕和消散粘连的作用。 ()5、小儿皮肤娇嫩,可以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但贴敷时间也不宜太长。()6、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应禁止贴敷。()7、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8、如贴敷处有烧灼或针刺样剧痛,难以忍受时,属正常现象,无需终止贴敷。 ()9、麦粒灸是将艾绒搓成如麦粒样大小的艾炷直接臵于皮肤上施灸防治疾病的一种技术。 ()10、做完火疗后必须让患者在床上平躺5分钟。 ()11、雷火灸火头对准应灸部位或穴位,火头距离皮肤1~2cm,形如鸡啄米、雀啄食,为补法。 ()12、低、中频电疗法有兴奋运动神经、肌肉的作用,用于理疗周围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也可用于增强肌力训练。 ()13、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

()14、顽荆散方组成:顽荆90g、蔓荆子60g、白芷60g、细辛60g、防风60g、桂心60g、川芎60g、丁香皮60g、羌活60g。 ()15、多种物理因素均有消炎作用。对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或抗生素离子导入理疗。 ()16、紫外线对多种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但不能杀灭细菌。 ()17、大剂量紫外线照射、锌离子导入等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18、强直流电阴极、脉冲磁场、TENS、干扰电疗法均能促进骨质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19、藏族的隆重礼节是”献哈达”,它在藏语中为"纱巾"、"绸巾"之意。()20、日本人最喜爱的传统服装叫和服。 ()21、组织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颜面部,心前区,体表大血管部和关节肌腱部可用化脓麦粒灸。()23、直流电有明显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能促进炎性产物的排除。()24、简易乙醇冰袋制作简单,在冰箱内不会结成冰块,可重复使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25、低频脉冲电疗法,采用频率在0~1kHz的低频脉冲电流。 ()26、熨烙当归散组成:防风30g、当归30g、篙本30g、独活30g、荆芥30g、顽荆叶30g。 ()27、中药冰敷其温度控制在-6℃~-10℃,一次冰敷时间30分钟左右。()28、用10 μA的微弱直流电阳极刺激骨折处,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29、微弱直流电(1μA/cm2)阴极(200 cm2)臵于心前区,阳极(200 cm2)臵背后,理疗冠心病效果良好。

热敏灸

热敏灸疗法理论常用灸法分类 第一节热敏灸疗法 什么是热敏灸 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与传统的温和灸法不同之处: 1、灸感不同 传统灸只产生热感,没有传导的现象;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现象。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达到热敏化。 2、灸位不同 传统灸法未认识到穴位有静息态与敏化态的区别,因此施灸时很少有激发以气传感的现象。而热敏灸要求施灸的穴位是敏化态穴位,易激发经气传导。 3、灸量不同 传统灸法一般灸量:施灸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或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热敏灸要求灸量:施灸时间因人而异,热敏灸感消失为度(饱和消敏灸量)。 4、灸效不同 热敏灸的疗效远比传统灸疗效好。 一、热敏灸的理论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人体穴位存在两种状态:静息态(健康状态)与敏化态(疾病状态)。 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 1、热敏化的特征: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现象。 2、具有普遍性,艾灸热敏化穴位易激发经气传感:出现率约90%。 3、证候相关性:热敏穴位分布的高发区与中医证候高度相关。经过20多年的探索,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 3、动态性:热敏穴位的出现部位随病情变化而变化,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可能是穴位标准定位的上下左右的大致位置。 4、遁经感传,气至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5、找到敏感穴位可以大幅度提高疗效。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进展-顾培杏

96 第19卷 第10期 2017 年 10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9 No. 10 Oct .,2017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 一种常见但尚未完全被认识的综合征,包括令人讨厌的反复餐后饱胀、早饱或上腹痛/烧灼感。FD 在临床上有两种不同的症状(尽管这些症状往往具有重叠):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1]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FD 在我国的发病率为18%~45%,而欧美的发病率大约为 19%~40%[2] ,FD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由于病因机制不明,FD 的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对症治疗为主,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促胃肠动力药、抑制胃酸分泌药、抗抑郁药等,西医药物治疗后容易反复,临床治疗效果较差,且副作用明显,因此中医等替代治疗逐渐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对中医外治法治疗FD 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为中医临床治疗FD 提供指导。 1 针刺治疗 针刺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治疗FD 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目前,随着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和代谢 组学及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针刺治疗FD 的机制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针刺治疗FD 的机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多数研究表明针刺通过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生物功能,从而改善患者FD 症状,达 到治疗的目的[3] ,针刺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近年来,临床上针刺治疗FD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严鸿丽等[4]总结了针刺治疗FD 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RCT)腧穴谱,结果表明,纳入研究的70篇文献中,针刺治疗FD 选用频次较高的经络是:胃经、任脉、心包经、肝经、膀胱经,选用频次较高的腧穴是:足三里、内关、中脘、天枢、太冲。针刺治疗与针刺手法密切相关,洪寿海等[5] 分析总结了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FD 的研究现状,针刺强度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等刺激强度的治疗效果优于弱刺激强度和强刺激强度的治疗效果,其次,针刺提插、捻转手法等对FD 的治疗效果也不同,在针刺治疗时,要同时考虑FD 的亚型,针刺疗法对于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优于上腹痛综合征。 杨洋等[6]研究了辨证针刺与普通针刺治疗FD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进展 顾培杏1,顾志文2 (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2.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黄花塘分院,江苏?盱眙?211734) 摘 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类广泛存在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西药治疗存在很多缺陷,如治疗效果反复、副作用大,因此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该文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中医外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7) 10- 0096- 04 收稿日期:2017-03-22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计生委2012年立项科研项目(H201222)作者简介:顾培杏(1992-),男,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 Advances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with Extern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 Peixing 1,GU Zhiwen 2 (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210046,Jiangsu,China;2.Jiangsu Xuyi People 's Hospital Huang Huatang Branch,Xuyi 211734,Jiangsu,China) Abstract:Functional dyspepsia is a widespread disease that seriously affects human life and health. O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re are many defects,such as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repeated,side effects,s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began to receive attention,and achieved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is paper,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s reviewed,in order to providesome guida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Keywords:functional dyspepsia;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7.10.029

热敏灸治疗颈椎病技术===陈日新

热敏灸治疗颈椎病技术 江西省中医院陈日新 热敏灸简介 一、腧穴热敏现象 (一)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二)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

(三)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 (四)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 的部位感觉甚热; (五)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六)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以上灸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现象,这些已热敏的腧穴称为热敏腧穴。 二、腧穴热敏的探查 腧穴热敏化探查是激发感传、开通经络、防病治病的第一步。临床研究表明,探查腧穴热敏化必须在深刻认识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艾灸材料,采用正确的艾灸方式。 (一)灸材选择 腧穴热敏的特性研究及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证实,这类新型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故选择纯艾条作为腧穴热敏探查的灸材。 (二)探查准备 1、环境 保持诊室安静,可适当运用轻柔的音乐。诊室的温度保持在20℃~30℃。 2、灸态 (1)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态,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 (2)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不断询问患者在艾灸探查过

程中的感觉,随时调整艾灸的手法与位置。 (三)探查部位 腧穴热敏是疾病在体表的特殊反应,它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理变化。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发现,不同疾病的腧穴热敏的出现部位是不同的,颈椎病的腧穴热敏高发部位见下述。 (四)腧穴热敏的判别 腧穴热敏化是根据施灸部位对艾条悬灸的灸感反应来判别的。长期的临床观察表明,腧穴热敏化在探查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灸感反应,只要出现以下一种以上(含一种)灸感反应就表明该腧穴已发生热敏化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三、热敏灸剂量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应。腧穴热敏的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疗法,是以上述热敏现象消失所需要的时间为每穴施灸的时间。 四、热敏灸的适应症 凡是出现腧穴热敏的病症,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 热敏灸治疗颈椎病

神奇的热敏灸!——北京“热敏灸核心技术培训班”归后感

此文转载于学员孙庆升博客 十一月五日我到北京参加了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的“热敏灸核心技术培训班”,培训地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 虽然培训班仅是短短几天的时间,但通过对热敏灸理论课的学习和具体实习操作的培训,我对热敏灸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初步的掌握,归来后我对热敏灸总结了四个字:震撼、神奇!如果由不懂中医的人或外国人来评价热敏灸就应当再加一个词“奥妙”! 要说知道“热敏灸”,我也就是刚刚一个多月的事儿,是无意中在电视、报纸以及网站上看到了上海世博会有关热敏灸的新闻报道:【9月29日,在上海世博会国际信息发展网络馆,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执行机构——国际信息发展网组织罗马总干事丹尼尔·巴瑞奥共同启动“中华热敏灸日”暨“中华热敏灸全球启航仪式”。该活动由江西中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与新加坡等单位联合举办。】…… 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等有关领导参加上海世博会“中华热敏灸日”看到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之后,我觉得非常惊讶,针灸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我们老百姓常常将针灸混为一谈,其实针灸包含两种疗法,“针”是“针”,“灸”是

“灸”,“针”是指针刺,目前许多医院都有针灸科,但大部分用的是针刺,很少用灸;“灸”是指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的一种疗法,针灸是指针刺与艾灸的合称。 长期以来,传统灸法因疗效无明显突破、操作费时费力,烟雾影响等原因,一度陷入困顿、停滞状态,在医院、诊所和家庭也很少有人应用,传统艾灸中医技术由于无创新而在逐渐趋于萎缩。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热敏灸”会在世博会上被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推广?这种疗法到底疗效如何?真的那么神奇?……,一连串的疑问不禁使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在网上详细查阅、收集有关热敏灸的新闻、报道,知道了热敏灸疗法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针灸学会会长陈日新教授等专家,经过了长达22年的潜心研究,发现人体穴位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有的穴位是处于敏化状态的(或称为激活状态),同时结合中医古典《黄帝内经》有关针灸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苦心钻研、探索、总结、验证……。热敏灸便是基于此发现并创新而取得了重大理论、临床研究成果。2006年经国内权威专家鉴定,热敏灸疗法属原始创新技术,在灸学临床研究方面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热敏灸疗法及其相关理论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生命力保养配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疼痛的效果观察

临床研究 生命力保养配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疼痛的效果观察 谢凤云,谢小兰,吴敏仪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目的 探讨生命力保养配合热敏灸对肩周炎肩周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法,观察组采用热敏灸法配合生命力保养护理方法。2组均在治疗后的第10天、第20天观察疼痛、肿胀缓解的程度和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等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0d 后,肩周炎疼痛分级 情况、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均<0.O1);观察组愈显率87%,对照组愈显率39%,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热敏灸配合生命力保养能有效减轻肩关节的疼痛状况,改善肩关节功能,且无不良作用。 [关键词]热敏灸;生命力保养;肩周炎;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中图分类号]R32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3)06-0600-02 [基金项目]佛山地区卫生局2010年立项资助(2010333) 肩周炎又称为肩关节周围炎,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肩部怕冷,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故又称“漏肩风”。肩部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急性期时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活动与休息均可出现,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1] 。近年来,我院积极探索生命力医疗工作的开 展。生命力保养护理是其三大部分中最基础的部分,包括饮食保养、 运动保养、心理保养、修复保养等内容。我院采用热敏灸配合生命力保养有效地减轻和缓解了肩周炎患者的疼痛肿胀这一状况,并明显改善肩关节的功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 122例肩周炎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诊断。采用华西医科大学PEMS 统计软件包将样本数及样本含量输入计算机产生随机分组及随机号, 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61例,男11例,女50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1岁。对照组61例,男9例,女52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3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 对照组 采用辨证选穴艾灸治疗。主穴为肩髃、肩 髎、肩贞、肩前、阿是穴;手阳明经证者加合谷,手太阳经证者加后溪,手少阳经证者加外关,外邪内侵者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者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者加足三里、气海。每天施以温和灸,以穴位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2次,每次20min 。1.2.2 观察组 采用热敏灸加生命力保养护理。患者选择 舒适体位,用点燃的纯艾条,以患者病变部位附近的经穴,压痛点、皮下硬结等反应物部位为中心,3cm 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cm 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觉艾热向皮肤深处 灌注时, 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点被探查到。分别在每个热敏点上施行温和灸,直到透热现象消失为1次施灸剂量。对热敏点完成一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15 50min ,标准为热敏点的透热现象消失,每日2次。生命力保养内容:①阳光。日光浴,每天10:00前或16:00后晒至少半小时太阳。②空气。每天坚持腹式呼吸训练2次以上,每次20min ,腹式呼吸时加冥想。③水。每天早上起床后喝200mL 温开水1杯,白天每隔2 3h 至少喝温开水1杯(200mL 以上),特殊情况请咨询医生。④心智修炼。“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积极进行心智修炼,增 加正能量。⑤饮食。平衡膳食,补充好的脂肪酸(橄榄油),每天保持1份粗粮如番薯或玉米,每天上下午根据情况进食1个水果或1杯果汁。⑥睡眠。“吃得再好,不如一倒”。保证充足的睡眠。⑦运动 。“生命在于适当的运动”。每天坚持一定量的有效运动量(如肩关节操20min 、腹式呼吸、八段锦等)。具体方法见表1。 表1 肩周炎患者生命力保养每日计划单 时间 项目 7:00—7:30(起床早餐前) 白开水200mL +橄榄油5mL 口服7:30—8:30 日光浴+有效运动(如:肩关节操、八段锦) 9:00—10:00腹式呼吸+冥想10:00温开水200mL +水果1个 11:30(中餐前)温开水200mL 14:00-14:30(午睡起) 温开水200mL 15:00-16:00果汁或果浆200mL 17:00-17:30(晚餐前) 温开水200mL 19:30-20:00温开水200mL +橄榄油5mL 口服+按压耳穴20次20:00-21:00 冥想+腹式呼吸+扣胸骨200次+肩关节操 1.3疗效判定标准2组均在治疗后第10天、第20天观察 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功能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006·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3Feb , 22(6)

艾灸两穴,可治疗各种皮肤病~

艾灸两穴,可治疗各种 皮肤病 曲池、血海作为一组对穴,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具有较强的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腑气一通,则肺的生理功能自然恢复正常。 血海属于足太阴脾经穴,具有活血理脾的作用,而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皮肤健康。 1、荨麻疹 案例1:患者,女,24岁,爱尔兰人,大学生,2008年4月16日就诊。因周身大片风团样红疹,剧烈瘙痒1周,曾于某医院治疗2周(药物不详)未效。刻诊:全身红白疹,以腹部、背部、大腿内外侧、手臂内外侧为主,瘙痒遇风寒更甚,夜不能寐,伴有腹泻,每日3次左右,食欲无影响,精神欠佳。自述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经抗过敏治疗而愈,本次无明显诱因而发,发作时正好月经来潮,经期比以往延长1周,且经行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而细。西医诊断:荨麻疹。中医辨证属脾肺气虚,卫表不固,虚邪贼风乘虚而入,扰乱气血,发于肌表。遂取(双侧)

血海、曲池快速针刺,得气后,不留针,然后在左曲池和右血海处以艾条寻找热敏点同时施灸,约20min后,患者觉一股热流顺经络沿大腿内侧直传导腹部,20min后消失。遂改取右曲池和左血海施灸25 min。后未再复发。按:荨麻疹属中医“赤白游风”范畴。中医辨证常规分风寒、风热、胃肠实热及气血两虚。本案患者气血不足在先,复感外邪而成虚实夹杂之证,脉脉艾灸提醒您艾条温通曲池,祛除外邪,温通血海,则补血活血,血行风熄而痒止。 2、皮肤瘙痒症 案例2:患者,男,47岁,爱尔兰人,部门经理,2008年3月17日就诊。全身皮肤瘙痒时发时愈半年,在某医院诊断为皮肤瘙痒症,治疗(药物不详)无效。刻诊:全身皮肤瘙痒,夜间为重,情绪不好时加重,睡眠不安,白天精神欠佳,舌质黯红,苔薄黄,脉弦细涩。查体:面色晦黯,皮肤较干燥,全身胸部、背部、腹部满布抓痕,有些搔抓重的地方还有血痂。中医辨证为血虚血瘀。’针灸处方:取(双侧)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给予针刺治疗,每周2次。4月1日复诊:患者感觉瘙痒减轻不明显,遂在原针刺基础上,给予艾条灸血海、曲池,施灸时,左右交替配穴,患者热传导不明显,遂固定施灸25 min后停止治疗。3天后复诊时,患者瘙痒明显减轻,遂按该方案维持治疗至5月17日结束。9月13日回访,一切正常。按:皮肤瘙痒症发作无明显诱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