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化学制剂质量及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八化学制剂质量及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八化学制剂质量及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八、化学制剂质量及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化学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与“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基于“使用安全、质量基本可控、方法适用可行、资料完整规范”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化学制剂的特点,制订本技术指导原则。其目的是指导医疗机构进行化学制剂的质量及稳定性研究,为化学制剂质量评价提供明确统一的研究技术要求。

化学制剂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

化学制剂质量标准应能指导化学制剂配制、控制化学制剂质量,以保证化学制剂使用安全有效。有针对性地规定检测项目以加强对内在质量的控制,检测项目的选择,应本着“准确、灵敏、简便、快捷”的原则。

(二)质量标准的编排顺序与一般要求

1.质量标准正文的一般构成与编排顺序应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的式样。具体编排顺序如下:中文名、汉语拼音、英文名、含量或效价限度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类别、规格、贮藏、有效期、注解。

2.质量标准中每一项质量指标应有相应的检测方法,方法必须具有可行性与重现性,并有明确的结果判定。除具体品种项下的特殊要求外,标准项目中所有涉及检验的方法与技术按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凡例和附录的要求。

3.质量标准中的格式、术语、数值、计量单位、符号、公式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的规定,并参照《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4.检测所需的对照品或标准品均应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颁发,所使用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来源、批号等信息必须在申报资料中标明。

5.检测方法中所用试剂、溶剂应易于得到,尽可能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溶剂与试剂(例如:苯、氯仿等)。操作中需特别处理或注意的地方应注明,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应予提示。

6.所用试液、缓冲液、指示液、滴定液应尽可能采用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已收载的,不应任意增加或改变其浓度,否则应在标准正文中以注解的形式列出配制的方法,并在起草说明中加以说明。

7.标准中各种限度的规定,应结合实际,保证制剂在配制、贮藏和使用过程中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三)各项目的具体要求

1.名称

(1)化学制剂的名称,应按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制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要求命名。

(2)每一品种均应有中文名、汉语拼音、英文名。

(3)单一成分制剂应以处方中主药成分的通用名称并后缀剂型组成;两个和两个以上成分的制剂,应取处方各组分的缩写或简称、后缀剂型组成。

(4)新制剂名称不应与已上市药品名称和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的制剂名称重复,仿制制剂名称应与被仿制剂一致。

(5)不得使用商品名。

2.含量(或效价)限度

制剂中主药的化学成分必须制订含量限度。化学制剂的含量,一般按其原料药的分子式进行计算;有些品种由于用药剂量或习惯等原因,也可按无水物、有效盐基或有效物质进行计算;抗生素类制剂可按其有效部分进行计算。含量(或效价)限度应与规格相匹配。关于含量限度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般化学制剂含量限度按规格的标示量或单位浓度计算,并规定限度范围。

(2)对于限度范围要求较宽、或没有上限的制剂,其限度也可采用有效成分的百分浓度限度范围或规定最低限度。

(3)含量限度的范围应根据剂型、主药含量的多少、原料药的含量限度、制剂的稳定性、配制工艺以及测定方法的误差等综合考虑制订,一般订为处方量(标示量)的90.0%~110.0%。

3.处方

应列出处方各组分和辅料名称及用量。处方量应以制成1000个制剂单位(如1000片,1000g,1000ml)的成品量为准,处方下画一横线,横线下列制成1000片(g,ml)。

4.制法

根据配制工艺研究资料写出简明的工艺全过程,列出关键的工艺步骤及关键工艺参数,辅料名称及用量、成品量等。

5.性状

指制剂除去包装的直观情况,按颜色、外形、气味依次描述。片剂或丸剂有包衣的应包括去除包衣后对片芯或丸芯的描述。胶囊剂应除去囊壳后就内容物进行描述。

6.鉴别

(1)鉴别应满足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便的基本要求。鉴别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反应法、色谱法及光谱法等。

(2)单方制剂,应尽可能采用与原料药鉴别相同的方法;复方制剂,应对处方中的每个主要成分分别进行鉴别。

(3)鉴别研究应考察空白辅料及试剂的干扰,研究资料中,采用光谱或色谱鉴别,应提供空白辅料的光谱、色谱图;采用化学反应鉴别,应进行辅料及试剂干扰试验,并注意其最小检出量。

7.检查

(1)制剂的检查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制剂通则中的规定。

(2)对于国家药品标准中收载的含同一化学原料药的同类品种进行了有关物质检查,则申请的制剂应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可参照国家药品标准中收载的方法进行,并按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验证。

(3)溶出度(释放度)和含量均匀度检查属于定量测定,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准确度及其线性,测定方法通常可采用光谱法或色谱法,若所选方法为国家药品标准中同类品种测定方法,可只作空白干扰和回收试验。参考有关文献制订的测定方法应按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验证。

8.含量测定

化学制剂质量标准,除个别特殊品种外,均应制订含量测定方法,以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

(1)单一成分制剂必须对主药进行含量测定;复方制剂,应尽可能对处方中的每个主药成分进行含量测定。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选用较简易的方法,一般可在制剂的辅料不干扰的情况下,选用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在受剂型限制或辅料、附加剂有干扰时,应增加预处理方法。

(3)在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时,要考虑对照品是否易得。如与已有国家药品标准测定方法、条件一致的,采用吸收系数(E1%1cm)计算。

(4)若所选方法为国家药品标准同类品种测定方法,可只作空白干扰和回收试验。

(5)参考文献制订的含量测定方法,应按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进行方法验证,验证内容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线性、定量限、范围、耐用性等。具体验证内容见表1。

表1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验证项目表

验证项目准确性精密度专属性线性定量限范围耐用性色谱法+ + + + + + +

光谱法+ + + + + + +

容量法+ + + * *

重量法+ + + * * “*”表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进行。

(6)所用对照品尽量选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颁发的法定对照品,使用自行建立对照品,需经省药检所标化后使用。

9.类别

根据本品的性质作用,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的同类药品,列出该化学制剂的类别。

10.规格

化学制剂的规格是指每个最小单位制剂所含主药的量(不包括辅料)或单位浓度,必须与含量限度的表述相匹配,一般按下列要求表述。

(1)含单一化学成分的制剂(片剂、胶囊除外)通常以百分含量表示,如:葡萄糖注射液25%;片剂、胶囊、颗粒剂以每片(粒、袋)含化学成分的量表示,如0.1g、50mg等。

(2)含三种及三种以下化学成分的复方制剂,规格表示为:①复方磺胺嘧啶片每片含磺胺嘧啶0.4g与甲氧苄啶50mg;②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每10g含地塞米松7.5mg、樟脑0.1g与薄荷脑0.1g。

(3)含三种以上化学成分的复方制剂,规格表示为装量,如:复方氯化钠注射

液每瓶装(1)50ml (2)100ml。

(4)规格的单位应为ml、g。数量在0.1g及0.1g以上的以‘g’表示,在0.1g以下的以‘mg’表示。

(5)规格表述参见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进行规范表述,如有多种规格应由小到大的顺序全部列出,并与说明书的用法用量相匹配。

11.贮藏

通过稳定性试验了解制剂的性质来制订贮藏条件,贮藏条件所用术语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二部凡例的规定。

12.有效期

(1)有效期格式应标示为:××个月。

(2)有效期确定方法有效期应通过加速试验或长期试验来确定。

13.注解

如有未尽事项,如试液等的配制,均可列项说明。

化学制剂稳定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稳定性试验基本要求

1.样品的批次和规模

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应采用一定规模配制的三批样品,以能够代表规模配制条件下的产品质量。口服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应为10000个制剂单位左右,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的批量至少应为稳定性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

2.包装

所用包装材料和封装条件应与最终制剂的包装一致,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考察方式

首先应查阅原料药稳定性的有关资料,特别了解温度、湿度、光线对原料药稳定性的影响,如原料药不稳定,应在制剂处方筛选与工艺设计过程中,根据主药与辅料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影响因素试验,同时考察包装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速或(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应进行长期试验,最终有效期一般以长期试验的结果来确定。

(二)加速稳定性试验的有关要求

1.加速试验一般应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于1、

2、3、6月末分别取样检测。

2.对采用不可透过性包装的含有水性介质的制剂,如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注射液等的稳定性研究中可不要求相对湿度。

3. 对采用半通透性容器包装的制剂,如塑料软袋装注射液、塑料瓶装滴眼液、滴鼻液等,则应在温度40℃±2℃、相对湿度20%±5%的条件下进行。

4.乳剂、混悬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凝胶剂、眼膏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及泡腾颗粒等制剂宜直接采用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进行。

5.对温度敏感的制剂(需在冰箱中4~8℃冷藏保存)的加速试验,可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进行。

(三)长期稳定性试验的有关要求

长期试验是在制剂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考察制剂在贮藏过程中的稳定性,是确定制剂有效期和贮存条件的最终依据。

1.长期试验一般应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进行。于0、

3、6、9、12月末分别取样检测,第二年每6个月末一次,以后每年末一次。总体考察时间应涵盖有效期。

2.对温度敏感的制剂,长期试验可在温度6℃±2℃的条件下进行,取样时间点同上,制订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的有效期。

3.对采用半通透性容器包装的制剂,长期试验应在温度25℃±2℃、相对湿度40%±10%的条件下进行,取样时间点同上。

4.有些制剂还应考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四)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

各剂型按表2中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未列出的剂型和项目,可根据剂型和品种的特点制订。

表2 稳定性试验各剂型重点考察项目表

剂型稳定性考察项目

片剂性状、硬度、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或释放度、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

胶囊剂(软胶囊)、性状、水分(软较囊不考核)、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或释放度、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软胶囊要检查内容物有无沉淀

注射剂性状、pH 值、可见异物、有关物质、含量、无菌

栓剂性状、融变时限、含量、微生物限度

软膏剂性状、均匀性、粒度(混悬型)、含量、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微生物限度

乳膏剂性状、均匀性、分层现象、含量、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微生物限度

糊剂性状、均匀性、粒度、含量、无菌(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微生物限度凝胶剂性状、均匀性、粒度(混悬型)、含量、无菌(用于严重创伤)、微生物限度,乳胶剂应检查分层现象

眼用制剂如为溶液,应考察性状、澄明度、可见异物、pH值、有关物质、含量、无菌(用于创伤)、微生物限度;如为混悬液,还应考察粒度、再分散性;

洗眼剂还应考察无菌度;眼丸剂应考察粒度与无菌度。眼用半固体还应检

查金属性异物。

丸剂性状、溶散时限、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

糖浆剂性状、澄清度、相对密度、pH值、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

口服溶液剂性状、澄清度、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

口服乳剂性状、分层现象、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

口服混悬剂性状、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

散剂性状、外观均匀度、粒度、有关物质、含量、无菌(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微生物限度

气雾剂泄漏率、每瓶主药含量、每瓶总揿次、每揿主药含量、雾滴分布、有关物质、无菌(用于烧伤、创伤或溃疡)、微生物限度

粉雾剂排空率、每瓶总吸次、每吸主药含量、雾粒分布、有关物质、微生物限度,胶囊型或泡囊型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

喷雾剂每瓶总喷次、每喷喷量,每喷主药含量、雾滴分布、有关物质、无菌(用于烧伤、创伤或溃疡)、微生物限度

颗粒剂性状、粒度、干燥失重、溶化性或溶出度或释放度、有关物质、含量、微生物限度

贴剂(透皮贴

剂)

性状、含量均匀度、释放度、黏附力、含量、微生物限度

冲洗剂、洗剂、灌肠剂性状、分层现象(乳状型)、分散性(混悬型)、含量、微生物限度,冲洗剂应考察无菌

搽剂、涂剂、涂膜剂性状、分层现象(乳状型)、分散性(混悬型)、含量、微生物限度,涂膜剂还应考察成膜性。

耳用制剂性状、含量、无菌(用于手术、耳部伤口或耳膜穿孔的滴耳剂与洗耳剂)、微生物限度,耳用散剂、喷雾剂与半固体制剂分别按相关剂型要求检查鼻用制剂性状、pH值、含量、无菌(用于手术或创伤)、微生物限度,鼻用散剂、喷雾剂与半固体制剂分别按相关剂型要求检查

(五)稳定性试验结果评价

稳定性试验结束,应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获得的稳定性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药品的贮藏条件、包装材料/容器和有效期。

综合原料药的性质、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果,选定贮藏条件和包装材料/容器。

制剂的有效期应综合加速和长期试验结果,进行适当的统计分析,最终有效期一般以长期试验的结果来确定。由于试验数据的分散性,一般应按95%可信限进行统计分析,如三批统计分析结果差别较小,则取其平均值为有效期,如差别较大则取其最

短的为有效期。若试验数据表明测定结果变化很小,提示制剂很稳定,则可以不做统计分析。

稳定性试验中,如样品发生了显著变化,则应改变条件再进行试验,制剂的显著性变化包括:

1.含量测定中发生5%的变化(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

2.任何一个降解产物超出标准规定;

3.性状、物理性质以及特殊制剂的功能性试验(如颜色、相分离、再混悬能力、结块、硬度、每揿给药剂量等)超出标准规定;

4.pH值超出标准规定;

5.溶出度或释放度超出标准规定。

(六)稳定性试验报告的内容

稳定性试验报告的内容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供试化学制剂的品名、规格、剂型、批号、批产量、配制单位、原料药的来源、配制日期和每个考察时间点的日期。

2.各稳定性试验的条件,如温度、光照强度、相对湿度、容器等。应明确包装/密封系统的性状,如包材类型、形状和颜色等。

3.稳定性试验中各重点考察项目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指标的限度要求。

4.在试验起始和试验中间的各个取样点获得的实际分析数据,一般应以表格方式提交,并附相应的图谱和照片。

5.检测结果应如实标明数据,不宜采用“符合要求”等表述。

6.应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做出结论。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习题及答案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学稳定性 2.物理稳定性 3.化学稳定性 4.广义酸碱催化 5.药物降解半衰期 6.专属酸碱催化 7.稳定性加速试验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盐酸普鲁卡因的主要降解途径是A A.水解 B.光学异构化 C.氧化 D.脱羧 E.聚合 2.维生素C的降解的主要途径B A.脱羧 B.氧化 C.光学异构化 D.聚合 E.水解 3.酚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C A.水解 B.脱羧 C.氧化 D.异构化 E.聚合 4.酯类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D A.脱羧 B.聚合 C.氧化 D.水解 E.异构化 5.下列关于药物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B.大多数药物的降解反应可用零级、一级反应进行处理 C.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一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 D.对于大多数反应来说,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更为显著 E.若药物降解的反应是零级反应,则药物有效期与反应浓度有关 6.既能影响易水解药物的稳定性,又与药物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的是A A.pH B.广义的酸碱催化 C.溶剂 D.离子强度 E.空气 7.以下关于药物稳定性的酸碱催化叙述中,错误的是A A.许多酯类、酰胺类药物常受H+或OH催化水解,这种催化作用也叫广义的酸碱催化 B.在pH很低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酸催化 C. pH较高时,药物的降解主要受OH催化 D.在pH-速度曲线图中,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最稳定的pH E.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物质都可能催化水解 8.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制剂因素不包括D A.溶剂 B.广义酸碱 C.离子强度 D.温度 E. pH 9.影响药物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不包括B A.温度 B.pH C.光线 D.空气中的氧 E.空气湿度10.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外界因素是A A.温度 B.溶剂 C.离子强度 D. pH E.广义酸碱11.下列关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 A.药物制剂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变化属于稳定性问题 B.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 C.药物制剂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 D.稳定性研究可预测药物制剂的有效期 E.药物制剂稳定性有化学、物理稳定性 12.一级反应半衰期公式为B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一)》

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 (一) 二OO八年一月

目录 一、概述 (2) 二、已上市化学药品变更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 (3) 三、变更原料药生产工艺 (7) 四、变更药品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15) 五、变更药品制剂的生产工艺 (24) 六、变更药品规格和包装规格 (31) 七、变更药品注册标准 (37) 八、变更药品有效期和/或贮藏条件 (41) 九、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44) 十、改变进口药品制剂的产地 (50) 十一、变更进口药品制剂所用原料药的产地以及单独改变 进口的原料药的产地 (54) 十二、变更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 (58) 附录一、药物溶出/释放比较研究基本方法 (63) 附录二、免除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的一般考虑 (72) 附录三、属于治疗窗窄的部分药物目录 (75) 参考文献 (77) 名词解释 (80) 著者 (81)

一、概述 本指导原则主要用于指导药品生产企业开展已上市化学药品的变更研究。变更是指对已获准上市化学药品在生产、质控、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提出的涉及来源、方法、控制条件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变更研究是针对拟进行的变化所开展的研究验证工作。 目前本指导原则涵盖的变更及变更研究包括以下项目:原料药生产工艺变更、药品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和制备工艺变更、注册标准变更、规格变更、有效期和贮藏条件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变更、进口药品产地变更、进口原料药产地和进口药品所用原料药产地变更、变更国内生产药品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等研究。 本指导原则仅从技术角度阐述对产品进行变更时,应进行的相关研究验证工作。药品生产企业需按照本指导原则的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变更研究验证工作,在完成相关工作后,应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要求,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补充申请。 为便于把握变更可能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产生的影响,本指导原则对所述及的变更划分为三类:I类变更属于微小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基本不产生影响;II类变更属于中度变更,需要通过相应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不产生影响;III类变更属于较大变更,需要通过系列的研究工作证明变更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变更类别划分考虑了目前药品注册管理对补充申请的有

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9001 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物或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原料药物或1批制剂进行;如果试验结果不明确,则应加试2个批次样品。生物制品应直接使用3个批次。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3批供试品进行。(2)原料药物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药物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通常为100 000片,胶囊剂至少应为100 000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3 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7)对包装在非渗透容器内的药物制剂可不考虑药物的湿敏感性或可能的溶剂损失,其稳定性研究可在任何湿度下进行。 制剂质量的“显著变化”通常定义为:①含量与初始值相差5%;或采用生物或免疫法测定时效价不符合规定;②任何降解产物超过标准限度要求;③外观、物理常数、功能试验(如颜色、相分离、再分散性、粘结、硬度、每揿剂量等)

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共4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 注意事项: 1.试卷分为Ⅰ、Ⅱ两卷,共18题,共4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N-14 O-16 Cl-35.5 K-39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0题,25分) 本卷第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该选项涂黑。 1.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稀有气体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人颗粒物 2.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汽油易挥发 B.高梁能酿酒 C.铁熔点为1535℃ D.铝导电性好 3.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 A.H2、CO B.N2、O2 C.N2.Ar D.CO2、CO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味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5.右图呈现的是钠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1 6.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 色石蕊试液浸泡后晾干的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 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③变红,④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7.观察下图,下列叙述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碳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②以上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都相同 ③金刚石、石墨、C60结构不同,它们完全燃烧的产物也不同 ④石墨与金刚石结构不同,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8.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 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9.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在空气中灼烧 B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C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红热的碳层 D除去CO2气体中的CO点燃 10. 量气体X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经测定,生成物中含0.54 g水和0.28 g氮气。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X一定含氮和氢元素 B.参加反应的X质量为0.82 g C.X一定不含氧和铜元素 D.参加反应的X所含氢元素质量为0.06 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题,75分) 11.(14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①FeO名称:; ②Mg2+中2表示的意义:; ③2Hg表示的意义:____ 。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C2H5OH +4X +6H2SO4=2Cr2(SO4)3 +2CO2↑+9H2O,推测X的化学式为。 (4)已知:甲+乙→丙+丁。 ①若反应物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化学方程式:。 12.(4分)如右图所示: (1)控制A、B两侧试管中的实验同步进行,观察到A侧上端棉花 处比B侧上端棉花处先变红。从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该现象: ; (2)若用热毛巾捂住A侧试管,观察到棉花处更快变红,原因是

稳定性指导原则

GMP-2010中国药典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 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用一批原料药或一批制剂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 10 000 片,胶囊剂至少应为 10 000 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 10 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 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 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的危害性,必要时应对降解产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高温试验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60℃温度下放置 10 天,于第 5

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011-2012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N—14 Na—23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 ..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B.CO2中有“O2”,因此,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分子C.纯碱不是碱,是盐D.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金属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乙醇(C2H5OH)作火锅燃料B.用金属铝制饮料罐 C.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D.用稀硫酸除铁锈 3.我国政府提出: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你认为以下各项措施与之相违背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B.积极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 C.严格控制企业排污D.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 4.下图是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厨房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西瓜的酸性比苹果的酸性强 C.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可用醋去除皮蛋的涩味 5.下列化学学科观念正确的是() A.液态水和水蒸气中的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而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不再运动 B.设想从一根铜导线中取出一个铜原子,再从高温的铜蒸气中取出一个铜原子,这两个铜原子的性质是不同的 C.成功的实验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并取得预期成果,未取得预期成果的实验都是失败的 D.将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使用,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发生化学反应就意味着有新物质生成 6.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马踏飞燕出自于东汉时期。青铜 乃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曾记载下列炼

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编号: 【H】G P H4-1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 二ΟΟ四年三月十八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3) 三、剂型的选择 (5) 四、处方研究 (7) (一)、原料药 (7) (二)、辅料 (7) (三)、处方设计 (10) (四)、处方筛选和优化 (11) (五)、处方的确定 (13) 五、制备工艺研究 (14) (一)、工艺设计 (14) (二)、工艺研究 (14) (三)、工艺放大 (16) 六、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 (17) 七、质量研究和稳定性研究 (19) 【附录】 (20) 【参考文献】 (22) 【起草说明】 (23) 【著者】 (28)

一、概述 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才能用于临床。制剂研发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物的药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临床使用的顺应性。如果剂型选择不当,处方、工艺设计不合理,对产品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产品疗效及安全性。因此,制剂研究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指导原则是在参考国内外有关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药品研究开发的自身规律,结合国内药物研发实际状况,并考虑到目前制剂研究中容易被忽视的影响制剂质量、有效性、安全性的重点问题进行制订的。 由于制剂的剂型及生产工艺纷繁复杂,且各种新剂型和新工艺也在不断出现,制剂研究中具体情况差异很大。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为制剂研究提供基本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关于各种剂型研究的详细技术要求,不在本指导原则中详述,药物研发者可参照本指导原则阐述的制剂研究的基本思路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二、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 制剂的剂型种类繁多,生产工艺也有着各自的特点,研究中会面临许多具体情况和特殊问题。但制剂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一系列研究工作,保证制剂剂型选择依据充分,处方合理,工艺稳定,生产过程得到有效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剂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稳定性指导原则

附件2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修订) 一、概述 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申请(Variation Application)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 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

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影响因素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为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长期试验则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拟定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为确认包装、贮藏条件及有效期/复检期提供数据支持。 对临用现配的制剂,或是多剂量包装开启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的制剂,还应根据其具体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配伍稳定性试验或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设计应围绕相应的试验目的进行。例如,影响因素试验的光照试验是要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的敏感性,通常应采用去除包装的样品进行试验;如试验结果显示其过度降解,首先要排除是否因光源照射时引起的周围环境温度升高造成的降解,故可增加避光的平行样品作对照,以消除光线照射之外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另外,还应采用有内包装(必要时,甚至是内包装加外包装)的样品进行试验,考察包装对光照的保护作用。 (二)稳定性试验样品的要求及考察项目设置的考虑 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原料药及制剂注册稳定性试验通常应采用至少中试规模批次的样品进行,其合成路线、处方及生产工艺应与商业化生产的产品一致或与商业化生产产品的关键工艺步骤一致,试验样品的质量应与商业化生产产品的质量一致;包装容器应与商业化生产产品相同或相似。

福建省2016年4月质检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理综试卷化学试题 7.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B.火碱C.草木灰D.胆矾 8.茅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难溶于乙醇 B.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的水解 C.分子式为C4H8O2且官能团与X相同的物质有5种 D.X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2 9.W是由短周期元素X、Y、Z组成的盐。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Y、Z同周期且相邻,但与X不同周期。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中,Z的最大 B.W溶液显碱性或中性 C.原子半径:X>Y>Z 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10.一定条件下,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装置,通过测电压求算 K sp(AgCl)。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均增大。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左池中的银电极作正极 C.总反应为Ag+(aq) +Cl?(aq)AgCl(s) D.盐桥中的K+向右池方向移动 11.室温下,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 = 8.31,有关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c(Na+) > c(OH?) > c(HCO3?) > c(CO32?) > c(H+) B.K a1(H2CO3)·K a2(H2CO3)< K w C.c(H+) + c(Na+) = c(OH?) + c(HCO3?) + c(CO32?) D.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c(Na+) = c(H2CO3) + c(HCO3?) + c(CO32?) 1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甲乙

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5 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是通过体外和动物体内的研究方法,揭示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阐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xcretion, 简称ADME)的过程和特征。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究开发的评价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在药物制剂学研究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是评价药物制剂特性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在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进一步深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同时也是药效和毒理研究动物选择的依据之一;药物或活性代谢产物浓度数据及其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是产生、决定或阐明药效或毒性大小的基础,可提供药物对靶器官效应(药效或毒性)的依据。在临床试验中,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能为设计和优化临床试验给药方案提供有关参考信息。 本指导原则是供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新药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参考。研究者可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参考本指导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试验设计,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本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药物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 基本原则、试验设计的总体要求、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研究项目(血

药浓度-时间曲线、吸收、分布、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生物转化、对药物代谢酶活性及转运体的影响)、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与评价等,并对研究中其他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附录中描述了生物样品分析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相关方法和要求,供研究者参考。 二、基本原则 进行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试验目的明确; (二)试验设计合理; (三)分析方法可靠; (四)所得参数全面,满足评价要求; (五)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试验设计 (一)总体要求 1. 受试物 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采用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有效期及配制方法等,并提供质量检验报告。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当给药时间较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考纲要点 考点精粹 一、概述 (一)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药物制剂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与程度,就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在于: ①保证药品质量,作到安全、有效、稳定; ②用于指导新药及其剂型的研制开发; ③减少损失,创造经济效益。 2、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包括 ①考察制剂在制备与保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②探讨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③寻找避免或延缓药物降解、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各种措施 ④预测制剂在贮存期间质量标准的最长时间,即有效期。 3、药物制剂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一般包括化学、物理与生物学三个方面。 ⑴化学稳定性: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⑵物理稳定性:主要指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⑶生物学稳定性:一般指药物制剂由于受微生物的污染,而使产品变质、腐败。 (二)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与氧化就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其她如异构化、聚合、脱羧等反应,在某些药物中也有发生。一种药物可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解途径。表10-1 总结了制剂中主要的降解途径及药物举例。 表10-1 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及典型药物

1、水解反应: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含内酯)、酰胺类(含内酰胺)等。水解反应规律符合一级或伪一级反应。 ⑴酯类药物: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为代表药物。 ⑵酰胺类药物: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为代表药物。 2、氧化反应:药物的氧化作用与其化学结构有关,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发生氧化反应。一般为自氧化反应(链反应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如:光、氧、金属离子等。 ⑴酚类:肾上腺素、左旋多巴、不啡、去水不啡、水杨酸钠 ⑵烯醇类:维生素C ⑶其它类:磺胺嘧啶钠、氨基比林、安乃近、盐酸氯丙嗪 3、其她降解途径 ⑴异构化:异构化一般分光学异构化与几何异构化。通常药物异构化后,生理活性降低甚至没有活性。如肾上腺素、毛果芸香碱、维生素A等。 ⑵聚合:氨苄青霉素(聚合后易诱发过敏)。 ⑶脱羧:对氨基水杨酸钠 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可以分为处方因素与外界因素两个方面,如表10-2所示。 表10-2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学习心得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20130205上网征求意见稿)学习总结 概述:强制条件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为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 长期试验则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拟定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为确认包装、贮藏条件及复验期/有效期提供数据支持。 原料药表格总结: 项目原料药 内容强制条件试验加速试验中间试验长期试验 条件 高温(高于加速10℃) 高湿(75%或92.5%) 光照(总照度不低于1.2 ×106Lux·hr、近紫外能 量不低于200w·hr/m2) 酸、碱、氧化 40℃±2℃/75%RH± 5%RH 冷藏原料药 25℃±2℃/60%RH± 5%RH 冷冻原料 5℃±3℃或25℃± 2℃ 30℃±2℃ /65%RH± 5%RH 25℃±2℃/60%RH ±5%RH或 30℃±2℃/65%RH ±5%RH(后者无需 中间条件试验) 冷藏原料药 5℃±3℃ 冷冻原料 -20℃±5℃ 时间0天、5天、10天、30 天 6个月(0、3、6) 12个月(0、 6、9、12) 复验期12个月以 上 (0,3,6,9,12,18,24, 36) 申报最短时 间0天、5天、10天、30 天 6个月 新原料药12 个月 仿制药 6个月 新原料药 12个月 仿制药 6个月 样品、批次中试规模(验证批次) 样品1批 连续3批中试 连续3批中 试 连续3批中试 考察项目 性状(外观、熔点或凝点、旋光度或比旋度等)、酸碱度、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杂质(异构体、降解产物等)、晶型、粒度、干燥失重/水分、含量等。另外,还应根据品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考察项目;如聚合物的黏度、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无菌原料药的细菌内毒素/热原、无菌、可见异物等。 光照试验分三种情况,不加包装的,避光的,加包装的 高温、高湿试验的失水和增湿重 评估原料药在溶液或混悬液状态、在较宽pH值范围内对水的敏感度(水解)

九年级化学质量检测试题 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在发现火情时,穿过浓烟逃生,躺在床上抽烟,炒菜油锅着火,拨打电话119 !湿毛巾捂口鼻!自在逍遥神仙!立即盖严锅盖! 2.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24K金项链 B. 2B铅笔芯 C. 95#汽油 D. 304不锈钢饭盒 3. 溶液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奶、豆浆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 C.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D.配制稀硫酸无需使用玻璃棒 4. 某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铁质水龙头表面是镀铬的。如图是元素 周期表中铬元素的部分信息和铬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B.镀铬的铁质水龙头属于合金 C.铬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D.铬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5.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稀有气体作霓虹灯 B. 生石灰作干燥剂 C. 风吹日晒海水晒盐 D. 用石油炼制汽油 6.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适宜用燃着木条区分的( ) A.氧气和空气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甲烷和氢气D.液化石油气和氮气 7.下列化学中的三角形内容表示不正确的是( )

8.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生石灰和水②镁和稀盐酸③硝酸铵和水 ④氢氧化钠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9.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10. CO和C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都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B.反应中CO和C都发生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C、Cu、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需要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10分) 1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分子;(2)氯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 (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4)碘酒中的溶剂。12. 在O 2、CO2、N2、H2和CO五种气体中: (1)有毒的是; (2)可以作还原剂的是; (3)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4)通入紫色水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 13. 将质量相等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 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对比分析后用“>”、“=”或“<”填空: (1)相对原子质量:A B;(2)金属活动性:A B。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概述 (一)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药物制剂生产以后须经检验符合标准后方可出厂,在运输、贮存、销售、直至临床使用之前也必须符合同一质量标准。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察制剂在制备和保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寻找避免或延缓药物降解,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各种措施,预测制剂在贮存期间符合质量标准的最长时间即有效期。 药物制剂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如果临床应用前药物制剂在体外不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药物发生降解变质,不仅可使药效降低,有些甚至产生不良反应。这样就难以保证用药后体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在制剂生产中,若产品因不稳定而变质,则可能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主要包括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因素发生化学降解,造成药物含量(或效价)下降、产生有毒或副作用的降解产物、色泽发生变化等。物理稳定性是指制剂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如混悬剂的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片剂的崩解度、溶出速度改变等。关于物理稳定性,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已作了介绍,本章主要讨论药物制剂的化学稳定性。内容包括制剂中药物降解的途径,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固体制剂的稳定性及稳定性试验方法等。 上世纪50年代初期Higuchi等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来评价药物的稳定性。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药物降解的速度与药物的性质、浓度、温度、pH、离子强度、溶剂等因素有关。运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可以①研究药物的降解速度,预测药物及其制剂的贮存有效期;②研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及防止或延缓药物降解的措施。 研究药物降解的速度,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反应级数可用来阐明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反应级数有零级、一级、伪一级及二级反应;此外还有分数级反应。在药物制剂的降解反应中,多数药物可按零级、一级、伪一级反应处理,其反应速度的积分式、半衰期及有效期公式列于表。 表零级、一级(伪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式、半衰期和有效期计算公式 表中,C0为t=0时反应物的浓度,C为t时反应物浓度,k为反应速度常数,t1/2为药物降解50%所需的时间,即半衰期,右t0.9为药物降解10%所需的时间,即有效期。表中公式在预测药物稳定性时经常使用。 (二)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的途径 药物由于化学结构不同,其降解反应途径也不尽相同。水解和氧化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其他如异构化、聚合、脱羧等反应,在某些药物中也有发生,有时一种药物可能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解反应。 1.水解是药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包括内酯)、酰胺类(包括内酰胺)等。 (1)酯类药物:含有酯键的药物在水溶液中或吸收水分后很易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在H+、OH- 或广义酸碱的催化下,水解反应速度加快。一般而言0H-的催化作用大于H+,酯类药物的水解常用伪一级反应处理。 盐酸普鲁卡因和乙酰水杨酸的水解反应可作为这类药物反应的代表。盐酸普鲁卡因水解生成对氨基苯

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第二稿草稿) 二OO 五年三月 1 目录 一、前言 (2) 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究的基本原则 (2) (一)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原则 (2) (二)等同性原则 (3) (三)仿品种而不是仿标准原则 (5) 三、质量控制研究 (7) (一)制备工艺研究 (8) (二)结构确证研究 (9) (三)制剂处方筛选及工艺研究 (10) (四)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 (13) (五)稳定性研究 (18) 四、安全性、有效性研究 (20) (一)口服给药制剂 (22) (二)注射给药制剂 (25) (三)局部给药制剂 (27)

五、参考文献 (29) 六、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起草说明 (30) 七、著者 (35) 2 一、前言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是指境内注册申请人提出的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颁布正式标准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我国已经颁布的化学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涵盖了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究的一般性技术要求。本指导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已有国 家标准药品研制的现状,针对其不同于新药的特点,较为系统地提出了 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究过程中有关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研究的一 般性原则,并重点阐述了在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制中相关技术要求之间 的内在联系及其科学内涵,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在研制已有国家标准药 品时,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已有的化学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达到 研究的系统性、科学性要求。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申请中的化学药品。在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发和评价中,需要在本原则指导下,以科学性为根本,对 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研究的基本原则 在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研究中应注意遵循如下原则,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一)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原则 无论创新药还是已有国家标准药品,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3 控性的要求是一致的,研发的根本原则都是要围绕安全、有效和质量可 控进行充分的研究。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研究有别于创新药之处在于, 可以利用已上市产品的可获得资料,因此有可能减少相应部分的研究工 作。 如果研制的已有国家标准药品与已上市产品的药学基础相同,即原料药的合成路线、工艺条件以及所用原材料、试剂和溶剂的来源、规格 等均一致;制剂的处方工艺相同,包括其中所用原料药、辅料的来源、规格等一致;并经验证研制产品与已上市产品质量一致、生物等效,

(完整版)2018年厦门市初中化学质检

2018年厦门市初中毕业班学业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满分:75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Ca-40 Fe-56 Cu-64 Zn-65 Ag-108 第I卷(本卷共10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下图表示常见的垃圾分类,废弃的易拉罐属于() 2.下列成语或典故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冻三尺B.聚沙成塔C.百炼成钢D.香气四溢 3.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C.存放CO2D.稀释浓硫酸 4.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现象或做法解释 A 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洗洁精能乳化油渍 5.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有关水的净化叙述错误的是() A.静置可使不溶物沉降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用明矾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为硬水D.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6.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叙述正确的是()A.含2个氢分子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钠、硼、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11:47 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取样,分别加入少量水,触摸容器外壁 B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除去氢气中少量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

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Z H 】 G P T 1 - 1 指导原则编号: 药物生殖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第二稿) 二○○六年一月 目录 一、概述 (3) 二、基本原则 (3) (一)实验管理 (3)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 (三)随机、对照、重复 (4) 三、基本内容 (4) (一)总体考虑 (4) 1、受试物 (4) 2、受试物药代动力学研究 (5) 3、试验系统 (5) 3.1 试验动物 (5) 3.2 其他试验系统 (6) 4、给药 (6) 4.1 剂量选择 (6) 4.2 给药途径 (7) 4.3 给药频率 (7) 4.4对照组 (7)

(二)试验方案 (7) 1、试验方案选择的一般考虑 (7) 2、常用的试验方案 (8) 2.1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I段) (8) 2.1.1试验目的 (8) 2.1.2动物选择 (9) 2.1.3 给药期 (9) 2.1.4 动物处理 (9) 2.1.5 观察指标 (9) 2.2胚胎-胎仔发育毒性试验(II段) (10) 2.2.1试验目的 (10) 2.2.2动物选择 (10) 2.2.3 给药期 (10) 2.2.4 动物处理 (11) 2.2.5 观察指标 (11) 2.3 围产期毒性试验(III段) (12) 2.3.1试验目的 (12) 2.3.2动物选择 (12) 2.3.3 给药期 (12) 2.3.4 动物处理 (12) 2.3.5 观察指标 (12) 3、其他试验方案 (13) 3.1 单一(全程)试验设计(啮齿类动物) (14) 3.2 两段试验设计(啮齿类动物) (14) (三)毒代动力学 (14)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5) (一)统计分析 (15) (二)数据报告 (16) (三)结果分析 (16) 1、生殖毒性 (16) 2、发育毒性 (17) 3、其他 (17)

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质量标准——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 (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 (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10000片,胶囊剂至少应为10000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 (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 (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大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1.原料药 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1)影响因素试验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厚薄层,进行以下试验。当试验结果发现降解产物有明显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