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_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_于小雯

石墨烯_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_于小雯
石墨烯_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_于小雯

第7期

2014年7月

高分子学报

ACTA POLYMERICA SINICA

No.7Jul.,2014

885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专辑;2014-04-16收稿,2014-04-24修稿;国家重大纳米计划(项目号2000CB9334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1161120361)资助.

**通讯联系人,

E-mail :gshi@tsinghua.edu.cn doi :10.11777/j.issn1000-3304.2014.14133·综述·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

于小雯石高全**

(清华大学化学系

北京100084)

摘要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热和力学性能,以及巨大的比表面

积.石墨烯与高分子之间能够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氢键、

π-π作用、静电作用等)进行复合.这些相互作用既增加了石墨烯在高分子中的溶解性或分散性,

也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或拓展其功能.目前常用的制备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溶液混合、熔融共混和原位聚合等.该类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溶液涂覆、真空抽滤、层层自组装等途径加工成相应的复合膜.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在制备高强度结构材料、超级电容器、光伏器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石墨烯,氧化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

材料[1,2],具有优异的电学[1]、光学[3]、热学[4]

力学性能[5]

以及比其它碳基材料(如碳纳米管、碳纤维、石墨)更大的比表面积[6]

,因此是制备各

种高强度结构材料、

催化剂、传感器和能源器件的理想材料

[7 9]

.氧化石墨烯(GO )作为石墨烯的

衍生物和重要前驱体,可与高分子之间通过共价或非共价相互作用(氢键、π-π作用、静电作用等),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但是GO 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存在,破坏了其本身的共轭导电结构.为了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需要通过化学、光或热还

原得到rGO 以部分修复GO 的共轭区域[10 12]

.为了实现石墨烯与高分子之间的均相复合,复合

过程通常需要在两者的良溶剂中进行.水溶性高分子能够与GO 或rGO 中的含氧官能团相互作用,从而能在水溶液中形成均匀的分散液.但是对于一些不溶于水的热塑性高分子来说,需要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复合.然而GO 或rGO 通常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差,

因此需要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改性.例如:引入脂溶性的侧链或将高分子直接接枝在石墨烯上,实现石墨烯的共价修饰[13]

.也可以采取熔融机械共混的方法将石墨烯和高分子复合以避免使用溶剂.通常在石墨烯

和高分子复合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石

墨烯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分散状态[8]

;(2)石墨烯与高分子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氢键、

π-π、静电、共价作用等)[14]

;(3)石墨烯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可控性.

关于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已

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且已经发表了系列优秀的综述

[7,8,14 23]

.因此,本文将主要综述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石墨烯高分子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介绍石墨烯与高分子的通用复合技术以及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总结复合薄膜在结构材料、

超级电容器、光伏器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及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1

石墨烯高分子的相互作用

1.1

非共价相互作用

石墨烯与高分子组分可以通过分子间弱相互

作用,

如氢键、静电、π-π相互作用等混合在一起.这类相互作用通常发生在均相溶液复合过程中,不会破坏各组份自身的电子结构和性能.例如:由于芘与石墨平面通过π-π相互作用具有很强

的亲和性,因此用1-芘丁酸修饰的石墨烯在水介质中具有稳定的分散性

[24]

.位于GO 平面内和边

高分子学报2014年

缘的含氧官能团能与聚乙烯醇(PVA )上的羟基

通过氢键相互作用

[25,26]

.聚苯胺(PANI )中的苯环能与石墨烯的共轭平面发生π-π相互作用,

PANI 上的氨基和石墨烯上的含氧官能团之间具有静电和氢键相互作用

[27]

(图1).石墨烯与高分

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提高了石墨烯的溶解

性,另一方面增强了石墨烯和高分子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最终实现石墨烯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均匀分散.石墨烯作为填料加入到高分子基体中能有效增强其机械力学与电学性能.两组分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以及它们的界面相互作用能够

决定复合材料的性能

[14,15,21]

.Fig.1Schematic view of multilayer film LBL-assembled based

on multiple interactions (electrostatic ,hydrogen bonding ,and π-π)between the positively charged PANI and the negatively charged GO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27];Copyright (2012)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1.2共价相互作用

高分子共价修饰石墨烯的制备主要有两个途

径:一是“graft from ”,首先在石墨烯的活性官能团上修饰引发基团,然后引发单体聚合生成聚合物支链;二是“graft to ”,首先合成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石墨烯和(或)高分子链,然后通过两官能团之

间的化学偶联将高分子链引入到石墨烯中.采用“graft from ”方法时,先通过化学反应将聚合反应引发剂固定在GO 或rGO 的平面和边缘,进而引发单体聚合生成高分子.“graft from ”通常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方法.因为ATRP 是一个快速引发的过程,而且存在自由基生长和终止的动态平衡,可以很容易控制链的长度,还可以

合成嵌段共聚物[28].Ruoff 课题组[29]

在GO 表面的羟基上修饰了常用的ATRP 引发剂—

——α溴代异丁酰溴,然后再通过表面引发聚合直接在GO

上生成聚苯乙烯(PS )、聚丙烯酸丁酯(PBA )或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从而显著提高了GO 的溶解性.如果要将预先合成的高分子接到石墨烯上或在石墨烯中加入多种高分子,则需要采取

“graft to ”方法[28].如可通过酯化反应将PVA [30]、

聚乙二醇(PEG )[31]、聚氯乙烯(PVC )[32]

、聚3己基噻吩(P3HT )[33]

等高分子共价连接到石墨烯上,或通过酰胺化反应将聚乙烯亚胺(PEI )共价

连接到石墨烯上

[34]

2

石墨烯/高分子的复合方法

2.1

溶液混合

溶液混合是最常用的制备石墨烯与高分子复

合材料的方法.此方法简单、

直接、无需复杂设备,而且可以大批量制备,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中.溶液混合是将石墨烯和高分子溶解在它们的良溶剂中,通过超声或剧烈搅拌得到均匀的混合

溶液,

然后采取脱除溶剂或沉淀的方法得到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

在水相体系中进行溶液混合常采用GO 与聚

环氧乙烯(PEO )[3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

[36]

、PVA [25,37,38]、壳聚糖[39 42]

等亲水性高分子复合.

为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还常将复合材料进一步还原或直接将rGO 作为初始组分.在这里,高分子起到稳定和分散石墨烯,防止其聚集的作用.但是在混合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石墨烯和高分子之间作用力过强或者石墨烯自身π-π堆叠作用会导致石墨烯不可逆的聚集.通过长时间的超声、调整石墨烯和高分子比例以及降低石墨烯初始浓度等可以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从而形成稳定的均相分散液

[14]

在有机溶剂中对石墨烯和高分子进行溶液混

合时通常选择脂溶性的高分子,并在两组分的共同良溶剂中进行混合.还可以将石墨烯进行功能化修饰,在石墨烯上接枝脂溶性长链,使其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例如:Ruoff 课

题组[13]

用异氰酸修饰的GO ,能够在非极性溶剂(如N ,N 二甲基甲酰胺,DMF )中分散良好.2.2熔融共混

熔融共混是在相对高的温度下将填料与高分子基体进行混合.利用剧烈机械搅拌实现填料在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增强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此种共混方法比较适合于热还原石墨烯或剥离石墨与热塑性高分子的混合.如PMMA

6

88

7期于小雯等: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和功能化石墨烯在195?熔融共混过程中,PMMA颗粒在两者界面作为良好的稳定剂分散石墨烯[4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剥离石墨在285?下进行熔融共混[44];此外还有聚乳酸(PLA)[45]、聚丙烯(PP)[46]、高密度聚乙烯(HDPE)[47]或PS[47]等热塑性高分子可以和剥离石墨进行熔融共混.熔融共混比溶液共混更适合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因为有效避免了溶剂的使用,从而达到了经济、环保的要求.但是熔融共混不能像溶液混合那样实现填料在基体中的良好分散,而且较高的剪切力可能对石墨烯片的尺寸与形貌造成影响,而这些因素与石墨烯和复合材料的性能均密切相关[46].

2.3原位聚合

原位聚合是将高分子单体溶液和石墨烯溶液混合,加入一定的催化剂,并在合适条件(如温度、pH、电位)下进行聚合的一种方法[20].值得注意的是石墨烯与单体溶液的混合顺序、比例、浓度等都对聚合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石墨烯上修饰硬脂酸可以提高其在有机溶剂(如四氢呋喃,THF)中的溶解性.在该石墨烯溶液中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聚合即可得到原位聚合生长的PMMA石墨烯复合材料[48];尼龙6在石墨烯上的原位聚合可以通过在GO中添加单体己内酰胺并引发其聚合来实现.在缩聚过程中,GO 同时发生热还原.通过调节GO和己内酰胺的比例可以调节聚酰胺在石墨烯上的接枝率.聚合物链的有效接枝使石墨烯能够在尼龙6基体中稳定分散,同时抑制了尼龙6的结晶[49].PANI是最常用于原位聚合的导电高分子[50 52].成会明课题组[53]在预先制备的石墨烯纸上采用阳极氧化电聚合苯胺的方法复合了PANI.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通过控制沉积时间的长短即可控制PANI的生长量.PPy也可用原位聚合技术实现其与石墨烯的复合[54 57].Saswata等[54]先将钠聚苯乙烯磺酸(NaPSS)修饰的石墨烯纳米片(GNS)与吡咯单体超声混合,使吡咯充分吸附在石墨烯片上,然后加入FeCl3使吡咯在石墨烯片上发生原位聚合.石墨烯为聚吡咯(PPy)的生长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和生长位点,进而两者通过氢键和π-π堆叠相互作用进行复合.此外,还可以将丙烯单体加入到GO中,通过齐格勒纳塔催化引发原位聚合方法得到PP基体(图2).这种方法克服了极性GO和非极性PP之间的相容性问题,GO在PP基体中可以被充分剥离且均匀分散[58]

Fig.2Fabrication of PP/GO nanocomposites by in situ Ziegler-Natta polymerization(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Ref.[58];Copyright(2010)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3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3.1蒸发溶剂

石墨烯高分子混合溶液在脱除溶剂后可以得到相应的复合薄膜.溶剂蒸发需要控制在溶剂沸点以下的温度进行,避免在加热蒸发过程中由于气泡的产生破坏薄膜结构[8].在薄膜干燥过程中,石墨烯会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取向结构,高分子链则随着自由体积的缩小逐渐与石墨烯形成稳定结构.如石墨烯和PVC的DMF溶液在120?烘箱中蒸发溶剂,再将剥离下来的薄膜进一步100?退火3h除去残留的溶剂,即可得到超强的复合薄膜[59];石墨烯与PVA均相水溶液在60?蒸发溶剂就可以得到复合薄膜[60].

3.2溶液涂覆

溶液涂覆也是制备薄膜常用的一种技术.主要分为旋涂、喷涂、滴涂等方法.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基底负载薄膜.旋涂常用于在平面基底上沉积均匀薄膜,在强剪切力作用下,实现石墨烯片的高度取向.例如将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聚苯乙烯磺酸(PSS)和石墨烯复合材料旋涂在氧化铟锡(ITO)上,作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正极材料,或者将其旋涂在PET基底上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中[61].

3.3真空抽滤

真空抽滤最早被用来制备石墨烯纸,目前已被广泛延用于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中[10,23].石墨烯高分子分散液在抽滤的初始阶段,少量高分子链会透过滤纸.但是这一现象很快就会被阻止,因为沉积的石墨烯片不会透过滤纸,而是会覆盖在滤纸表面,从而能减少高分子的

788

高分子学报2014年

损失.随着高分子和石墨烯的沉积,复合膜的厚度增加.但是溶剂分子依然可以透过石墨烯和高

分子形成的“砖灰”结构,最后形成薄膜材料[62]

由于真空抽滤会损失少量的高分子,因此不能用

最初的投料比来确定复合膜的组成,需要用其它

辅助的方法(如热重分析)精确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62]

.用这一方法制备复合薄膜的典型例子是将PVA 和GO 混合溶液通过用滤膜过滤得到PVA /GO 自支撑薄膜[63].Weng

等在纤维素滤纸Fig.4(a )Schematic of the composite film deposition process using glass substrate ;(b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assembling process (left )with an interaction of GO surface and PVA macromolecular chains and the internal architecture of the PVA /GO ultrathin film (right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65];Copyright (2010)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上过滤石墨烯纳米片溶液能够得到柔性的石墨烯纤维素复合薄膜(GCP )(图3).在过滤过程中,石墨烯溶液贯穿到滤纸中,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其

上.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

纤维素表面和空隙均被石墨烯纳米片填满,

最终复合成自支撑薄膜;石墨烯纳米片在复合薄膜中的含量可以通过控制过滤液的体积和浓度来确定[64]

Fig.3

(a )Schematic of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GCP membrane

and (b )a photograph of a GCP membrane demonstrating its flexibility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64];Copyright (2011)WILEY-VCH Verlag GmbH &Co.KGaA ,Weinheim )

3.4

层层自组装

层层自组装(LBL )是制备石墨烯和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另一种常用技术.这种制备薄膜的方法通常是在基底表面连续吸附不同物质,在多种不

同驱动力(如静电作用、

氢键、共价键或其它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下将构筑单元组装成具有可控的

尺寸、形貌和分子结构的薄膜[65]

.单一组分由于

自身的静电排斥作用,

存在厚度自限的缺陷.但是LBL 可以一直重复直到形成具有预期层数的

薄膜.因此,这种方法比其它溶液成膜方法(如旋涂)能更好地控制薄膜的厚度.最早利用LBL 技术制备石墨烯和高分子超薄膜的例子是GO /PVA 复合薄膜.石墨烯边缘和平面的含氧官能团与PVA 链中的羟基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LBL 薄膜,

其自组装过程如图4所示[65]

.此外还可以利用带负电的GO 和带正电的PANI 之间的静电、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通过LBL 的方法形成GO /PANI 多层薄膜用于电致变色器件[66]或超级电容

器的电极材料[27]

4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膜的应用

4.1

高强度结构材料

利用有机无机复合体系构建类似于贝壳类

“砖灰”结构的仿生材料是人们制备石墨烯高分子超强薄膜的最初出发点.这类复合层状结构可用于组织工程、药物运载、生物传感等方面.在贝壳类材料中,CaCO 3纳米片作为“砖”相,提供强

8

88

7期于小雯等: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度;蛋白质作为“灰”相,为材料提供韧性

[67,68]

.近年来人们广泛开展了以石墨烯作为“砖”相制备贝壳类材料的研究;为此目的所用的“灰”相合

成高分子有PVA

[26,37,63,69]、PS [70]

、聚氨酯(PU )[71]等,以及天然高分子如壳聚糖[39 42]

Fig.5(a )The process of fabricating a SF-GO composite film with layered structure (The insets are photographs of a SF-

GO hydrogel and a SF-GO film.);(b )Typical stress-strain curves of GO ,SF and SF-GO composite films ;The effect of SF content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c ),failure strain (d )and Young ’s modulus (e )of SF-GO composite films [72](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本课题组[63]

通过真空抽滤得到的GO /PVA 复合

薄膜(GO 占3wt%)杨氏模量达到4.8GPa ,

拉伸强度为(110?7)MPa ,并具有较大的韧性(拉伸

断裂应变(36?4)%).此复合薄膜的优异机械性能来源于GO 片在高分子基体中的均匀分散和取向排列,以及两组分间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在

定向外力作用下,

石墨烯片和PVA 的界面能够通过两者的氢键作用有效传递和分散载荷,

从而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本课题组[72]

还利用蚕丝蛋白(15wt%)和GO (85wt%)复合制备了高强薄膜(图5).在复合凝胶干燥过程中,涂覆了蚕丝蛋白(SF )的GO 片逐渐在空气液体界面浓缩,其平面在与界面平行的方向形成取向的自组装结构.该复合膜的拉伸强度((221?16)MPa )、模量((17.2?1.9)GPa )和断裂应变((1.8?0.4)%)超过了大多数贝壳以及其它仿生材料.

在上述复合膜中,高分子与石墨烯之间是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另一方面,

9

88

高分子学报2014年

共价作用也能实现高强度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如共价接枝PS在小片石墨烯上(含量0.9wt%)同样大幅度增加了复合薄膜的机械强度,并使P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提高了15?.值得注意的是: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各组分的结构、性能、分散性以及组分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小片石墨烯在增加分散液稳定性和加工性(黏度较低)、减小高分子主体自由体积方面优于大片石墨烯[70].

4.2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高比电容、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性能的储能器件.虽然超级电容器比传统电容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是仍然低于锂电池和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离子吸附形成双电层电容;另一类是利用表面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构成赝电容.相比于双电层电容,赝电容具有较大的比电容,但是充放电速率和循环稳定性较差.碳基材料比表面积大,电学性能优异,电化学稳定性好,是理想的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一些典型的导电高分子,如PANI[53,73 75]、PPy[54 56,76,77]、PEDOT[78]等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和导电性,以及可逆的赝电容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是理想的赝电容电极材料.石墨烯可以增强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性、力学强度和电化学稳定性,从而能为复合材料带来协同作用.成会明课题组[53]采用阳极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的柔性石墨烯/PANI纸具有较高拉伸强度(12.6 MPa)和稳定的电化学电容(质量电容233F/g;体积电容135F/cm3),性能优于许多其它碳基材料的自支撑电极.本课题组[74]通过真空抽滤rGO 和PANI纳米纤维的混合溶液得到了具有层状三明治结构的化学修饰石墨烯和PANI纳米纤维复合薄膜(图6(a),6(b)),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容性能(比电容在0.4A/g时达到210F/g)(图6(c),6(d)).另外,我们还通过在磺化石墨烯(SG)、吡咯单体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混合电解液中一步电化学共沉积得到了PPy磺化石墨烯复合薄膜[79].在该体系中SG是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掺杂剂,十二烷基苯磺酸既是支持电解质又是稳定SG的表面活性剂.此方法制备的复合薄膜具有多孔结构,在放电速率为0.5A/g时质量比电容达到285F/g,在充放电速率为2A/g时连续充放电800循环后仍然能够保持92%的电容,这些性能远远高于基于纯PPy的超级电容器

Fig.6Cross-section SEM images of GPNF30(a,b);Cyclic voltammograms(c,scan rate=5mV s1)and galvanostatic charge/

discharge curves(d,charging/discharging current density=0.3A g-1)of the supercapacitors based on GPNF30,as-formed

PANI-NF and CCG films(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Ref.[74];Copyright(2010)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4.3光伏器件

石墨烯材料可用作有机光伏电池中的透明电

极或异质结活性层,以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

催化对电极.ITO是制备透明导电电极的主要材

料,但ITO价格昂贵、不能用于柔性器件、无法承

受刻蚀和高温加工过程[80].单层石墨烯的透光098

7期于小雯等: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率约为98%,片电阻约为6k Ω/sq ,是理想的透明导电电极材料

[81]

.另一方面,PEDOT 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透光性和成膜性,也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光电子器件中

[82]

.因此,石墨烯PEDOT 复合

膜材料有望具有优异的性能.Kiyoung 等[83]用

PEDOT :PSS 功能化石墨烯,

形成了稳定的水相分Fig.7

(a )Synthesis procedure for chemical grafting of CH 2OH-terminated P3HT chains onto graphene ;(b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pure P3HT and G-P3HT in CHCl 3solution at 1mg /mL and of solid thin films prepared by spin-coating on quartz plates ;(c )PL spectra of pure P-3HT and GP3HT in CHCl 3solution at 1mg /mL and λex =450nm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Ref.[33];Copyright (2010)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散液,有效保留了两组分自身的化学和电学性能.利用该分散液制备的复合薄膜在550nm 波长处具有80%的透光率和较高的导电性(2.3k Ω/sq ).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大面积透明导电薄膜,有

望应用于未来的光伏电子器件中.Valentini 等

[81]将PEDOT :PSS /石墨烯复合薄膜作为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正极材料,通过AM 1.5(100mW cm 2)白光的激发能量转化效率达到0.75%.本课题组

[84]

将石墨烯/PEDOT :PSS 复合材料旋

涂在ITO 基底上,形成了一个60nm 厚的薄膜(包含1wt%石墨烯).该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在可见光波长区具有高的透光性(>80%).以此薄膜为对电极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达到4.5%,与相同条件下Pt 作为对电极时的电池转换效率(6.3%)相当.石墨烯也被作为有机体异质结光伏器件的电子受体材料用于聚合物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

[85]

.Yu 等[33]将羟甲基

封端的聚3己基噻吩(P3HT )化学接枝到GO 的

羧基上.所得的P3HT 修饰的石墨烯能够分散于有机溶剂中.P3HT 和石墨烯之间的共价连接和较强的电子相互作用使该复合膜在光伏器件中具有优异的性能(图7).4.4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器件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周期和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石墨烯基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导电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宽的电化学窗口,

是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Wallace 等[86]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PPy /rGO 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较大的可逆比容量,较高的充放电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

性(图8).Guo 等[87]

报道了用自由基聚合物2,

2,6,6四甲基哌啶4甲基丙烯酸酯(PTMA )和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1C 倍率下的可逆比容量达到222mAh /g ,在100C 倍率下能够循环超过20,000圈.4.5

传感器

理想石墨烯片上的所有原子都是表面原子,因此少量检测物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就可以改变

1

98

高分子学报2014

Fig.8(a,b)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FESEM)images of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rosssection views of PPy/ rGO films;(c)Voltage profiles for PPy/pTS(sodium p-toluenesulfonate)films at different current rates;(d)Voltage profiles for PPy/rGO films at different current rates.(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Ref.[86];Copyright(2012)WILEY-VCH Verlag GmbH&Co.KGaA,Weinheim)

石墨烯的本体性质.同时,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电化学稳定性和快速的电荷传递速率,因此是制备各种传感器件的理想材料[88].最近我们对石墨烯基气体传感[89]和生物传感[90]做了综述.这里我们将简单介绍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的气体检测主要是基于气体分子吸附引起的电导变化.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通常具有多孔的微结构,可以促进传感层的气体扩散.在这种情况下,复合材料的2种组分都可以吸附气体分子,从而引起传感层的电导率变化[89].例如,在利用传统的纳米刻蚀技术对石墨烯进行图案化时常会在石墨烯表面残留高分子光刻胶(如PMMA).Dan等[91]研究发现:PMMA光刻胶化学掺杂了石墨烯,增强了其载流子散射,同时能吸附气体分子.基于该石墨烯PMMA复合膜的传感器能灵敏地检测壬醛蒸汽.如将PMMA去除,纯单层石墨烯的响应非常小.本课题组[92]在碳酸丙烯酯(PC)溶液中电化学共沉积GO和聚芘(PPr),得到的复合薄膜对甲苯具有快速、可逆的灵敏响应(98.7L/m3).这是由于GO均匀涂覆在PPr层,不仅增强了PPr的机械性能,同时使复合薄膜具有连续导电相的多孔形貌;当接触甲苯蒸汽时,GO片上的PPr层为甲苯分子提供了扩散通道,使复合薄膜的电导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选择性地检测芳香性气体.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修饰电极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中.例如:磺化聚苯胺(SPANI)修饰的石墨烯薄膜具有高导电性、高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93];石墨烯和SPANI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得SPANI能够在中性溶液中稳定存在,且大大降低了对抗坏血酸(AA)的检测电位.PVP是一种中性高分子,能通过中心的酰亚胺与酚羟基形成氢键作用而强烈吸附酚类化合物,Liu等用PVP/GO薄膜的修饰电极能够选择性地检测DA[94].

5结论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在结构材料、能源器件和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且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尽管如此,目前该领域至少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石墨烯是制备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膜的原料之一,决定了复合膜的结构、性能与应用.因此,建立宏量可控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新技术是该研究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2)石墨烯在高分子本体中的均匀分散是控制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膜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发展石墨烯功能化与材料加工新技术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3)有效增强石墨烯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两组分的协同作用而不损坏复合组份自身的优异性能是达到性能1+1≥2的效果的重要途

298

7期于小雯等: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径.因此需要进一步弄清石墨烯与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材料复合组装新技术;(4)绿色、简单、宏量可控地制备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膜是推进该类材料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确定膜材料制备工艺时需要考虑溶剂选择、能源损耗、气体或废液排放与处理等因素.总之,通过不断的研究积累与应用开发,石墨烯高分子膜将成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有着光明的未来.

REFERENCES

1Novoselov K S,Geim A K,Morozov S V,Jiang D,Zhang Y,Dubonos S V,Grigorieva I V,Firsov A A.Science,2004,306(5696):666 669 2Geim A K,Novoselov K S.Nat Mater,2007,6(3):183 191

3NairRR,Blake P,Grigorenko A N,Novoselov K S,Booth T J,Stauber T,Peres N MR,Geim A K.Science,2008,320(5881):1308 1308 4Balandin A A,Ghosh S,Bao W Z,Calizo I,Teweldebrhan D,Miao F,Lau C N.Nano Lett,2008,8(3):902 907

5Lee C,Wei X,Kysar J W,Hone J.Science,2008,321(5887):385 388

6Stoller M D,Park S,Zhu Y,An J,RuoffRS.Nano Lett,2008,8(10):3498 3502

7Sun Y,Shi G.J Polym Sci Pol Phys,2013,51(4):231 253

8Bai H,Li C,Shi G Q.Adv Mater,2011,23(9):1089 1115

9Singh V,Joung D,Zhai L,Das S,Khondaker S I,Seal S.Prog Mater Sci,2011,56(8):1178 1271

10Li D,Muller M B,Gilje S,KanerRB,Wallace G G.Nat Nanotechnol,2008,3(2):101 105

11Shin H J,Kim K K,Benayad A,Yoon SM,Park H K,Jung IS,Jin M H,Jeong H K,Kim J M,Choi J Y,Lee Y H.Adv Funct Mater,2009,19(12):1987 1992

12Pei S F,Zhao J P,Du J H,Ren W C,Cheng H M.Carbon,2010,48(15):4466 4474

13Stankovich S,Dikin D A,Dommett G H B,Kohlhaas K M,Zimney E J,Stach E A,PinerRD,Nguyen S T,RuoffRS.Nature,2006,442(7100):282 286

14Kuilla T,Bhadra S,Yao D H,Kim N H,Bose S,Lee J H.Prog Polym Sci,2010,35(11):1350 1375

15Kim H,Abdala A A,Macosko C W.Macromolecules,2010,43(16):6515 6530

16Huang C,Li C,Shi G.Energy Environ Sci,2012,5(10):8848 8868

17Chen J,Li C,Shi G.J Phys Chem Lett,2013,4(8):1244 1253

18Sun Y,Wu Q,Shi G.Energy Environ Sci,2011,4(4):1113 1132

19Li C,Shi G.Electrochim Acta,2011,56(28):10737 10743

20Huang X,Yin Z Y,Wu S X,Qi X Y,He Q Y,Zhang Q C,Yan Q Y,Boey F,Zhang H.Small,2011,7(14):1876 1902

21Cai D,Song M.J Mater Chem,2010,20(37):7906 7915

22LayekRK,Nandi A K.Polymer,2013,54(19):5087 5103

23Sham A Y W,Notley S M.Soft Matter,2013,9(29):6645 6653

24Xu Y,Bai H,Lu G,Li C,Shi G.J Am Chem Soc,2008,130(18):5856 5857

25Liang J,Huang Y,Zhang L,Wang Y,Ma Y,Guo T,Chen Y.Adv Funct Mater,2009,19(14):2297 2302

26Li YQ,Yu T,Yang TY,Zheng LX,Liao K.Adv Mater,2012,24(25):3426 3431

27Sarker A K,Hong J D.Langmuir,2012,28(34):12637 12646

28Salavagione H J,Martinez G,Ellis G.MacromolRapid Comm,2011,32(22):1771 1789

29Lee S H,Dreyer DR,An J,Velamakanni A,PinerRD,Park S,Zhu Y,Kim S O,Bielawski C W,RuoffRS.MacromolRapid Comm,2010,31(3):281 288

30Salavagione H J,Gomez M A,Martinez G.Macromolecules,2009,42(17):6331 6334

31Liu Z,Robinson J T,Sun X,Dai H.J Am Chem Soc,2008,130(33):10876 10877

32Salavagione H J,Martinez G.Macromolecules,2011,44(8):2685 2692

33Yu D,Yang Y,Durstock M,Baek J B,Dai L.ACS Nano,2010,4(10):56335640

34Yu D,Dai L.J Phys Chem Lett,2010,1(2):467 470

35Cao Y C,Xu C,Wu X,Wang X,Xing L,Scott K.J Power Sources,2011,196(20):8377 8382

36Huang L,Li C,Shi G.J.Mater.Chem.A,2014,2(4):968 974

37Zhao X,Zhang Q H,Chen D J,Lu P.Macromolecules,2010,43(5):2357 2363

38Yang X,Li L,Shang S,Tao X M.Polymer,2010,51(15):3431 3435

39Wang X L,Bai H,Yao Z Y,Liu AR,Shi G Q.J Mater Chem,2010,20(41):9032 9036

40Yang X M,Tu Y F,Li L A,Shang S M,Tao X M.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0,2(6):1707 1713

41Fan H L,Wang L L,Zhao K K,Li N,Shi Z J,Ge Z G,Jin Z X.Biomacromolecules,2010,11(9):2345 2351

398

498

高分子学报2014年42Han D L,Yan L F,Chen W F,Li W.Carbohyd Polym,2011,83(2):653 658

43Jiang S,Gui Z,Bao C,Dai K,Wang X,Zhou K,Shi Y,Lo S,Hu Y.Chem Eng J,2013,226:326 335

44Zhang H B,Zheng W G,Yan Q,Yang Y,Wang J W,Lu Z H,Ji G Y,Yu Z Z.Polymer,2010,51(5):1191 1196

45Kim I H,Jeong Y G.J Polym Sci Pol Phys,2010,48(8):850 858

46Kalaitzidou K,Fukushima H,Drzal L T.Compos Sci Technol,2007,67(10):2045 2051

47Krupa I,Chodak I.Eur Polym J,2001,37:2159 2168

48Pramoda K P,Hussain H,Koh H M,Tan HR,He C B.J Polym Sci Pol Chem,2010,48(19):4262 4267

49Xu Z,Gao C.Macromolecules,2010,43(16):6716 6723

50Yan X B,Chen J T,Yang J,Xue Q J,Miele P.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0,2(9):2521 2529

51Wang H,Hao Q,Yang X,Lu L,Wang X.Nanoscale,2010,2(10):2164 2170

52Wang H,Hao Q,Yang X,Lu L,Wang X.Electrochem Commun,2009,11(6):1158 1161

53Wang D W,Li F,Zhao J P,Ren W C,Chen Z G,Tan J,Wu Z S,Gentle I,Lu G Q,Cheng H M.ACS Nano,2009,3(7):1745 1752

54Bose S,Kim N H,Kuila T,Lau Kt,Lee J H.Nanotechnology,2011,22(29):295202

55Wang X,Yang C,Li H,Liu P.Electrochim Acta,2013,111:729 737

56Wang J,Xu Y,Zhu J,Ren P.J Power Sources,2012,208:138 143

57Bose S,Kuila T,Uddin M E,Kim N H,Lau A K T,Lee J H.Polymer,2010,51(25):5921 5928

58Huang Y,Qin Y,Zhou Y,Niu H,Yu Z Z,Dong J Y.Chem Mater,2010,22(13):4096 4102

59Vadukumpully S,Paul J,Mahanta N,Valiyaveettil S.Carbon,2011,49(1):198 205

60Liang J J,Huang Y,Zhang L,Wang Y,Ma Y F,Guo T Y,Chen Y S.Adv Funct Mater,2009,19(14):2297 2302

61Chang H,Wang G,Yang A,Tao X,Liu X,Shen Y,Zheng Z.Adv Funct Mater,2010,20(17):2893 2902

62Putz K W,Compton O C,Palmeri M J,Nguyen S T,Brinson L C.Adv Funct Mater,2010,20(19):3322 3329

63Xu Y,Hong W,Bai H,Li C,Shi G.Carbon,2009,47(15):3538 3543

64Weng Z,Su Y,Wang D W,Li F,Du J H,Cheng H M.Adv Energy Mater,2011,1(5):917 922

65Zhao X,Zhang Q H,Hao Y P,Li Y Z,Fang Y,Chen D J.Macromolecules,2010,43(22):9411 9416

66Sheng K,Bai H,Sun Y,Li C,Shi G.Polymer,2011,52(24):5567 5572

67Li X D,Xu Z H,WangRZ.Nano Lett,2006,6(10):2301 2304

68Xu Z H,Li X D.Adv Funct Mater,2011,21(20):3883 3888

69Tan Y Q,Song Y H,Zheng Q.Chinese J Polym Sci,2013,31(3):399 406

70Ming F,Kaigang W,Hongbin L,Yuliang Y,Nutt S.J Mater Chem,2009,19(38):7098 7105

71Khan U,May P,O'N eill A,Coleman J N.Carbon,2010,48(14):4035 4041

72Huang L,Li C,Yuan W,Shi G.Nanoscale,2013,5(9):3780 3786

73Kumar M,Singh K,Dhawan S K,Tharanikkarasu K,Chung J S,Kong B S,Kim E J,Hur S H.Chem Eng J,2013,231:397 405

74Wu Q,Xu Y,Yao Z,Liu A,Shi G.ACS Nano,2010,4(4):1963 1970

75Xu J,Wang K,Zu S Z,Han B H,Wei Z.ACS Nano,2010,4(9):5019 5026

76Lu X,Dou H,Yuan C,Yang S,Hao L,Zhang F,Shen L,Zhang L,Zhang X.J Power Sources,2012,197:319 324

77Biswas S,Drzal L T.Chem Mater,2010,22(20):5667 5671

78Lee S,Cho M S,Lee H,Nam J D,Lee Y.J Mater Chem,2012,22(5):1899 1903

79Liu A,Li C,Bai H,Shi G.J Phys Chem C,2010,114(51):22783 22789

80Wang S J,Geng Y,Zheng Q B,Kim J K.Carbon,2010,48(6):1815 1823

81Valentini L,Cardinali M,Bon S B,Bagnis D,VerdejoR,Angel LopezManchado M,Kenny J M.J Mater Chem,2010,20(5):995 1000

82Choi K S,Liu F,Choi J S,Seo T S.Langmuir,2010,26(15):12902 12908

83Jo K,Lee T,Choi H J,Park J H,Lee D J,Lee D W,Kim BS.Langmuir,2011,27(5):2014 2018

84Hong W,Xu Y,Lu G,Li C,Shi G.Electrochem Commun,2008,10(10):1555 1558

85Liu Q,Liu Z,Zhong X,Yang L,Zhang N,Pan G,Yin S,Chen Y,Wei J.Adv Funct Mater,2009,19(6):894 904

86Yang Y,Wang C,Yue B,Gambhir S,Too C O,Wallace G G.Adv Energy Mater,2012,2(2):266 272

87Guo W,Yin Y X,Xin S,Guo Y G,Wan L J.Energy Environ Sci,2012,5(1):5221 5225

88Pumera M,Ambrosi A,Bonanni A,Chng E L K,Poh H L.Tractrend Anal Chem,2010,29(9):954 965

89Yuan W,Shi G.J Mater Chem A,2013,1(35):10078 10091

90Yu Xiaowen(于小雯),Sheng Kaixuan(盛凯旋),Chen Ji(陈骥),Li Chun(李春),Shi Gaoquan(石高全).Acta Chim Sinica(化学学报),2014,72(3):319 332

91Dan Y,Lu Y,Kybert N J,Luo Z,Johnson A T C.Nano Lett,2009,9(4):1472 1475

92Zhang L,Li C,Liu A,Shi G.J Mater Chem,2012,22(17):8438 8443

598

7期于小雯等:石墨烯/高分子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应用

93Bai H,Xu Y,Zhao L,Li C,Shi G.Chem Commun,2009,(13):1667 1669

94Liu Q,Zhu X,Huo Z,He X,Liang Y,Xu M.Talanta,2012,97:557 562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 Thin Films

Xiao-wen Yu,Gao-quan Shi*

(Department of Chemistry,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84)

Abstract Graphene has a unique oneatom thick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and excellent electronic,optical,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Graphene can be blended into polymers to form composites through either covalent or noncovalent(e.g.hydrogen bonding,π-πstacking and electrostatic)interactions.These interactions can increase the dispersibility of graphene in polymer matrices and also can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s or extend their functions.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solution mixing,melt blending and in situ polymeriz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repare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s.These composites can be processed into thin films by solvent evaporation,casting,vacuum filtration or layer-by-layer assembly.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 film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highstrength structural materials,supercapacitors,photovoltaic devices,lithium ion batteries and sensors.In this review,we summarize the recent advancements on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 thin films.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 that remain in this field were also be discussed.

Keywords Graphene,Graphene oxide,Polymer,Composite,Applic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Gao-quan Shi,E-mail:gshi@tsinghua.edu.cn

石墨烯散热片

石墨烯散热片的应用及介绍 摘要:石墨烯材料因其辐射水平优于绝大数散热材料,配合纳米碳粉有特别好的散热作用,因此广泛用于解决电子器件因功耗增大导致的热问题。本文 重点介绍了石墨烯散热片的基本知识,散热原理,应用案例。 关键词:石墨烯,散热片,导热系数 1.石墨烯散热片 1.1 石墨烯散热片概述 导热石墨片(TCGS-S)也称石墨烯散热片,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平面内具有150-1500 W/m.K 范围内的超高导热性能,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屏蔽热源与组件的同时改进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 石墨散热片( TCGS-S : Thermal Flexible Graphite sheet)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单一的碳(C)元素,是一种自然元素矿物。薄膜高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方法高温高压下得到(TCGS-S)石墨化薄膜,因为碳元素是非金属元素,但却有金属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还具有象有机塑料一样的可塑性,并且还有特殊的热性能,化学稳定性,润滑和能涂敷在固体表面的等一些良好的工艺性能,因此,在电子、通信、照明、航空及国防军工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石墨烯散热片的组成 界面导热材料是由基体材料和导热填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A.基体材料? 石墨烯散热片的基体主要有硅油、矿物油、硅橡胶、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聚乙烯、聚氨酯等。石墨烯基散热片的关键点是石墨烯与环氧树脂基体的复合。目前,行业内的供应商将环氧树脂和石墨烯材料采取分层剥离和喷涂,导热系数可达到80w/m.k. B.导热填料 石墨烯散热片以石墨烯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金属等混合作为导热填料。现有技术很难大量制备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而少层或多层石墨烯相对容易制备和较便宜,?且其可保持热传导性质,石墨层可自然地连接到散热片上,?避免了?应用中接触热阻的问题,导热效率较常规的纳米散热片提升20%以上。 1.3.石墨烯散热片的散热原理。 典型的热学管理系统是由外部冷却装置,散热器和热力截面组成。而散热片的重要功能是创造出最大的有效表面积,在这个表面上热力被转移并有外界冷却媒介带走。石墨散热片就是通过将热量均匀的分布在二维平面从而有效的将热量转移,保证组件在所承受的温度下工作。 图 1 TCGS-S 石墨散热片热扩散示意图 2.石墨散热片的应用: 石墨散热片通过在减轻器件重量的情况下提供更优异的导热散热性能,能有效的解决电子设备的热设计难题,广泛的应用于PDP、LCDTV 、Notebook PC、UMPC、Flat Panel Display 、MPU 、Projector 、Power Supply、LED 等电子产品。 目前石墨散热片已大量应用于通讯工业、医疗设备、SONY/DELL/Samsung 笔记本、中

石墨烯聚乳酸复合材料

Preparation of Polylactide/Graphene Composites From Liquid-Phase Exfoliated Graphite Sheets Xianye Li,1Yinghong Xiao,2Anne Bergeret,3Marc Longerey,3Jianfei Che1 1Key Laboratory of Soft Chemistry an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210094,China 2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Biomedical Functional Materials,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Biomedical Materials,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46,China 3Materials Center,Ales School of Mines,30319Ales Cedex,France Polylactide(PLA)/graphene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a facile and low-cost method of solution-blending of PLA with liquid-phase exfoliated graphene using chloroform as a mutual solvent.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was used to observe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exfoliated graphene. The dispersion of graphene in PLA matrix was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X-ray diffrac-tion,and TEM.FTIR spectrum and the relatively low I D/I G ratio in Raman spectroscopy indicate that the structure of graphene sheets(GSs)is intact and can act as good reinforcement fillers in PLA matrix.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reveal that the addition of GSs greatly improv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LA/GSs nanocomposites.More-over,tensile strength of PLA/GSs nanocomposit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LA homopolymer,increasing from36.64(pure PLA)up to51.14MPa(PLA/GSs-1.0). https://www.360docs.net/doc/232619251.html,POS.,35:396–403,2014.V C2013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INTRODUCTION Polylactide(PLA),a renewable,sustainable,biode-gradable,and eco-friendly thermoplastic polyester,has balanced properties of mechanical strength[1],thermal plasticity[2],and compostibility for short-term commod-ity applications[3,4].It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polymer for various end-use applications for disposable and degradable plastic products[5–8].Never-theless,improvement in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LA is still needed to pursue commercial success. To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 of PLA,many studies on PLA-based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performed by incorporating nanoparticles,such as clays[9,10],carbon nanotubes[11–13],and hydroxyapatite[14].However, research on PLA-based nanocomposites containing gra-phene sheets(GSs)or graphite nanoplatelets has just started[15–17].GSs exhibit uniqu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It has been known that GSs have excellent mechanical strength(Young’s modulus of1,060 GPa)[18],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104S/cm[19],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2,630m2/g[20],and thermal sta-bility[21].Polymer nanocomposites based on graphene show substantial property enhancement at much lower fil-ler loadings than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conventional micron-scale fillers,such as glass[22]or carbon fibers [23],which ultimately results in lower filler ratio and simple processing.Moreover,the multifunctional property enhancement of nanocomposites may create new applica-tions of polymers. However,the incorporation of graphene into PLA matrix is restricted by cost and yield.Although the weak interactions that hold GSs together in graphite allow them to slide readily over each other,the numerous weak bonds make it difficult to separate GSs homogeneously in sol-vents and polymer matrices[24].Many method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exfoliation of graphite,such as interca-lation with alkali metals[25]or oxidation in strong acidic conditions[26–29].Recently,exfoliation of graphite in liquid-phase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give oxide-free GSs with high quality and yield at relatively low cost[30–35]. Correspondence to:Y.H.Xiao;e-mail:yhxiao@https://www.360docs.net/doc/232619251.html, or J.F.Che; e-mail:xiaoche@https://www.360docs.net/doc/232619251.html, Contract grant sponsor:Specialized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contract grant number: 20123219110010;contract grant sponsor: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contract grant number:BK2012845;contract grant sponsors:Priority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PAPD),contract grant sponsor:Financial support for short visit from Ales School of Mines,France. DOI10.1002/pc.22673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Online Library(https://www.360docs.net/doc/232619251.html,). V C2013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POLYMER COMPOSITES—2014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摘要: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 它是构筑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体相石墨等sp2 杂化碳的基本结构单元, 具有很多奇异的电子及机械性能。因而吸引了化学、材料等其他领域科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包括石墨烯的合成、去氧化、化学修饰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内容。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电学、热学、力学等性质以及在纳米电子器件、储能材料、光电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科学界新一轮的热潮。关键字: 石墨烯, 制备, 应用,氧化石墨烯,传感器 石墨烯的定义 石墨烯是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一种碳质新材料,厚度只有0.335纳米,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和电学质量。 石墨烯的结构 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维的, 它只包括六角元胞(等角六边形)。 如果有五角元胞和七角元胞存在,那么他们构成石墨烯的缺陷。如果少量的五角元胞细胞会使石墨烯翘曲; 12个五角元胞的会形成富勒烯。碳纳米管也被认为是卷成圆桶的石墨烯; 可见,石墨烯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

单原子层石墨晶体薄膜。 每个原胞中两个碳原子,每个原子与最相邻三个碳原子形成三个σ键。 每个碳原子贡献一个多余p电子,垂直于graphene平面,形成未成键的π电子——良好的导电性。 石墨烯的性能 最薄——只有一个原子厚 强度最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专家为了测试石墨烯的强度,先在一块硅晶体板上钻出一些直径一微米的孔,每个小孔上放置一个完好的石墨烯样本,然后用一个带有金刚石探头的工具对样本施加压力。结果显示,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断裂前,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2.9 微牛左右。按这个结果测算,要使1 米长的石墨烯断裂,需要施加相当于55 牛顿的压力,也就是说,用石墨烯制成的包装袋应该可以承受大约两吨的重量。 没有能隙——良好的半导体 良好的导热性 热稳定性——优于石墨 较大的比表面积 优秀导电性——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电子的“光速”移动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这样每个碳原子都贡献一个未成键的π电子,这些π电子与平面成垂直的方向可形成轨道,π电子可在晶体中自由移动,赋予

石墨烯材料

石墨烯材料 1.4石墨烯材料 纯净、完美的石墨烯是一种疏水材料,并且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也难于溶解。不过,对石墨烯进行复合和改性,如通过修饰,共价或非共价的方法将功能基团引入石墨烯平面,能使其溶解度显著提高H¨”。在没有分散剂的作用下,直接将疏永的石墨烯片分散在水中是很困难的。通过氨水调节pH值为10左右,用水合肼还原氧化石墨烯(GO)的办法,可以得到还原的石墨烯(rG0)。由于这利-石墨烯还含有少量的含氧基团,因而可在水溶液中分散。但这种分散能力依然是有限的,不超过O 5 mg/mL。除了水,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和四氢呋喃也可以用来分散rGO。金属离子和功能基团同样可以用来修饰rGO片层。在KOH溶液中,用肼还原氧化石墨可得到钾离子修饰的石墨烯(hKlvlG),其能在水溶液中均匀分散。另外,将苯磺酸基团引入GO,还原后可得少量磺化的石墨烯,这种石墨烯在pH处于3-10的范围内时,浓度可达2mg/mL。 共价修饰石墨烯指的是用含有功能基团的分子与石墨烯表面的含氧基团的反应,如羧基、环氧基、羟基,包括平面内的碳碳双键。例如,分散在四氢呋喃,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EDC)qb的rGO,发现把其边缘的羧基修饰上十八胺时后,其稳定性增加[48-50。用异氰酸酯处理石墨烯时,表面的羟基和边缘的羧基会形成酰胺和氨基甲酸酯。氧化石墨烯的羧基与聚乙烯醇(P、後)的羟基酯化也实现了合成GO与聚合物的复合片层。另一方面,石墨烯表面的环氧基团可以接受亲核试剂(如离子液体1-(3-aminoprop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或APTS) 的进攻而发生开环反应。同样,rGO可以用重氮盐(如SDBS)共价功能化,使之在多种极性有机溶剂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此外,由环加成反应将氮烯体系和碳碳双键连接,使苯基丙氨酸和迭氮三甲基硅烷等许多有机官能团引入石墨烯表面。与共价功能化相比,非共价功能化是基于rGO与稳定剂间的范德华力或相互作用。这种修饰不仅对石墨烯的结构破坏更小,而且为调控其溶解度和电子性质提供了便利。在氧化石墨烯的氨水溶液中,加入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后,再用水合肼还原,人们第一次制得了非共价修饰的可分散石墨烯。在这项工作中,PSS的疏水端与rGO发生吸附,阻碍了rGO的团聚。并且PSS 的另一端是亲水性的,这就使1<30.PSS在水中可以稳定分散。此外,通过与生物分子的

石墨烯纳米片调控生物可降解PLAPBAT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

石墨烯纳米片调控生物可降解PLA/PBAT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 能 聚乳酸(PL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由于其易加工、机械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在替代石油基非降解塑料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尽管如此,PLA存在韧性差、热稳定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 将PLA与生物可降解的柔性树脂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共混,可以在不牺牲其生物降解性的前提下提高其韧性。然而,PLA和PBAT不相容,导致其相界面结合弱,力学性能差。 添加纳米填料是调控PLA/PBAT共混物形态结构和性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论文通过引入石墨烯纳米片(GNP)来调控PLA/PBAT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主要结果如下:(1)GNP对PLA/PBAT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溶液法制备PLA/GNP母料,再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 PLA/PBAT/GNP纳米复合材料。 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PLA与PBAT不相容,呈“海-岛”状分布;GNP主要分布于PBAT相,出现明显的团聚;随着GNP含量的增加,PBAT相开始变形,尺寸变大。拉伸试验结果表明,PBAT对PLA具有增韧效果,而GNP的加入在保持 PLA/PBATi共混物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其韧性,断裂伸长率最大提高了2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对PLA结,品行为和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AT和GNP的加入促进了 PLA结晶。 热重分析(TGA)-表明,GNP的引入提高了 PLA/PBAT的热稳定性。流变性能测试表明,随着GNP的加入,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复数黏度均有所增加。 (2)PEO对GN P的分散性以及PLA/PBAT/GNP纳米复介材料性能的影响。为

水热合成Fe2O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s )第26卷第10Vol.26No.102012年10月Oct.,2012 收稿日期:2012-09-05 作者简介:季红梅(1982—),女,江苏启东人,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无机功能材料.水热合成Fe 2O 3/石墨烯纳米 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季红梅1,于湧涛2,王露1,王静1,杨刚1 (1.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2.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 摘要:利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Fe 2O 3/石墨烯(RGO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导电性能良好的石墨烯网络起到连接导电性能极差的Fe 2O 3和集流体的作用.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180℃下得到的 Fe 2O 3/RGO 具有良好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不同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023.6mAh/g (电流密度为40mA/g ),电流密度增加到800mA/g 时,放电比容量维持在406.6 mAh/g ,大于石墨的理论放电比容量~372mAh/g.在其他较高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均保持基本不变.该Fe 2O 3/RGO 有望成为高容量、低成本、低毒性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关键词:Fe 2O 3;石墨烯;负极材料中图分类号:TM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12)10-0055-05 自从P.Poizot [1]等报道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这一研究后,金属氧化物负极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铁的氧化物具有比容量大、倍率性能好和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且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因此是一类很有发展潜力的动力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 2O 3作为一种常温下最稳定的铁氧化合物,理论容量为1005mAh/g ,远高于石墨类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石墨烯由于其高的电传导性,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柔韧性而被尝试用于与活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复合,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比如,Cui Y [2]课题组在溶剂热条件下两步法得到Mn 3O 4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改善了Mn 3O 4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Co 3O 4,Fe 3O 4等金属氧化物材料与石墨烯复合也有被研究,本课题组在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材料复合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3].本文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Fe 2O 3/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合成过程中采用三乙烯二胺提供反应的碱性环境,并控制Fe 2O 3的粒子生长.1 实验 1.1试剂和仪器 三乙烯二胺(C 6H 12N 2);无水三氯化铁(FeCl 3);石墨;硝酸钠(NaNO 3);浓硫酸(H 2SO 4);高锰酸钾(KMnO 4);双氧水(H 2O 2)和盐酸(HCl ),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日本理学H-6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理学D/max2200PC 型X 射线衍射仪;德国Bruker Vector 22红外光谱仪;日本JEOL-2000CX 透射电镜;美国Thermo Scientific Escalab 250Xi 光电子能谱仪;LAND 电池

石墨烯复合材料

石墨烯复合材料 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通过sp2杂化形成的蜂窝点阵结构,属于二维原子晶体,此独特的空间结构,给石墨烯带来了优异的电学、力学、热学和比表面积大等性质。但是二维石墨烯由于片层之间具有较强的π-π作用和范德华力,使得石墨烯容易聚集形成石墨,限制了石墨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因此,为了防止石墨烯的聚集和拓展石墨烯的应用,科研工作者将石墨烯与高分子或者无机纳米粒子进行复合,从而得到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大,易回收等特点,在环境治理方面受到了科学家的青睐。 一、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制备 1、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 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的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对于改善高分子的导电性、热性能和吸附能力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制备石墨烯-高分复合材料最直接的方法是将高分子溶液与石墨烯的溶液混合,其中高分子和填充物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保证最佳分散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溶液混合时,可以将石墨基质表面功能化来提高它在多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例如,异氰酸

苯酯修饰的GO在在聚苯乙烯的DMF溶液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溶解度。 2、石墨烯-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无机纳米粒子存在着易于团簇的问题,并且选择合适的载体也是其广泛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石墨烯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成为无机纳米材料的载体。无机纳米粒子可以将易于团簇的石墨烯片层分开,防止团簇,从而两者形成石墨烯-无机纳米粒子新型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广泛的应用于检测、催化和气体存储等方面。目前已报道的有负载的金属纳米粒子Ag、Au、氧化物纳米粒子ZnO和Fe3O4等。 3、其它石墨烯复合材料 石墨烯不仅仅可以和高分子、无机纳米材料复合,还可以同时结合高分子、纳米粒子和碳基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形成多元的含有石墨烯的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多功能性,用于超级电容器或者传感器等。 二、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水治理的应用 1、吸附作用 碳材料中活性碳和碳纳米管被广泛的应用于水净化领域,将石墨烯与其它化合物进行复合,这些复合材料在吸附污染物上有非常高的效率,可以应用于染料、多芳香环烃和汽油的吸附。比如利用磁性-壳聚糖-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去除溶液中的亚甲基蓝的效率,吸附能力达到

石墨烯量子点制备与应用

石墨烯量子点的概述 石墨烯量子点的性质 GQDs是准零维结构的纳米材料,由于其自身半径小于波尔激发半径,原子内部的电子在三维方向上的运动均受到限制,所以量子局域效应十分显着,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与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QDs)相比,GQDs 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不含高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镉、铅等,属环保型量子点材料;自身结构稳定,耐强酸和强碱,耐光漂白;厚度可达到单个原子层,横向尺寸可达到几个互相联接的苯环大小,却能够保持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带隙宽度范围可调,原则上可通过量子局域效应和边缘效应在0~5 eV 范围内调节,从而将波长范围从近红外区扩展到可见光区及深紫外区,从而满足了各种技术对材料能隙和特征波长的要求;容易实现表面功能化,可稳定分散于常用的化学试剂,满足材料低成本加工处理的需求。GQDs拥有的发光特性主要是通过光致发光和电化学发光产生,其中荧光性能是GQDs最突出的性能,GQDs的荧光性质主要包括:激发荧光稳定性高且具有抗光漂白性;荧光发射波长可以进行可控调节,有些GQDs还具有上转换荧光性质;激发光谱宽且连续,可以进行一元激发、多元发射。目前关于GQDs的光致发光机理主要有两个:(1)官能团效应,即在GQDs表面进行化学修饰,使得GQDs表面产生能量势阱,表面物理化学状态发生显着变化,导致其荧光量子产率提高;(2)尺寸效应,即GQDs的荧光性能取决于粒径尺寸的大小。GQDs还是优良的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因此GQDs在能量存储、光电转化和电磁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同时在生物、医学、材料、新型半导体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 GQDs的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如图1-1所示。自上而下法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作用,进行热解和机械剥离块状石墨,得到尺寸较小的GQDs,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比如改进的Hummers法,其使用的原料廉价,但是反应条件比较苛刻,制备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经过强酸、强氧

高分子_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高分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高秋菊1,夏绍灵1,2* ,邹文俊1,彭 进1,曹少魁2 (1.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 450001;2.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 450052 )收稿:2012-01-09;修回:2012-04- 24;基金项目:郑州科技攻关项目(0910SGYG23258- 1);作者简介:高秋菊(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E-mail:gaoqiuj u2008@yahoo.com.cn;*通讯联系人,Tel:0371-67758722;E-mail:shaoling _xia@haut.edu.cn. 摘要: 石墨烯以其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能,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并对石墨烯的改性方法进行了概括。本文着重综述了高分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介绍了高分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三种制备方法,即原位插层聚合法、溶液插层法和熔融插层法。此外,还对高分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石墨烯;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引言 石墨烯是以sp2 杂化连接的碳原子层构成的二维材料, 其厚度仅为一个碳原子层的厚度。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最有韧性的新型材料。石墨烯具 有超高的强度,碳原子间的强大作用力使其成为目前已知力学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比钻石还坚硬, 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高100倍[1] 。石墨烯还具有特殊的电光热特性, 包括室温下高速的电子迁移率、 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自旋轨道交互作用、高理论比表面积、高热导率和高模量、高强度,被认为在单分子探测器、集成电路、场效应晶体管等量子器件、功能性复合材料、储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方面有广泛 的应用前景[ 2] 。石墨烯是一种疏松物质,在高分子基体中易团聚,而且石墨烯本身不亲油、不亲水,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石墨烯与高分子化合物的复合,尤其是纳米复合。因而,很多学者对石墨烯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提高石墨烯和高分子基体的亲和性,从而得到优异的复合效应。 1 石墨烯的改性方法 1.1 化学改性石墨烯 该方法基于改性Hummers法[3] 。首先,由天然石墨制得石墨氧化物, 再通过几种化学方法获得可溶性石墨烯。其化学方法包括:氧化石墨在稳定介质中的还原[4]、通过羧基酰胺化的共价改性[5]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 6]、环氧基的亲核取代[7]、重氮基盐的耦合[8] 等。此外,还出现了对石墨烯的氨基化[9]、酯化[10]、异氰酸酯[11] 改性等。用化学功能化的方法对石墨烯进行改性,不仅可以提高其溶解性 和加工性能,还可以增强有机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2 电化学改性石墨烯 利用离子液体对石墨烯进行电化学改性已见报道[12] 。用电化学的方法,使石墨变成用化学改性石 墨烯的胶体悬浮体。石墨棒作为阴极,浸于水和咪唑离子液的相分离混合物中。以10~20V的恒定电 · 78· 第9期 高 分 子 通 报

综述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

半导体物理课程作业 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材料)

目录 一、石墨烯概述 (2) 二、石磨烯的制备 (3) 1、机械剥离法 (3) 2、外延生长法 (5) 3、化学气相沉积法 (6) 4、氧化石墨-还原法 (6) 5、电弧法 (9) 6、电化学还原法 (9) 7、有机合成法 (10) 三、石墨烯的应用 (11) 1、石墨烯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11) 1.1 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 (11) 1.2 石墨烯基计算机芯片 (12) 1.3 石墨烯信息存储器件 (13) 2、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14) 2.1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 (14) 2.2 锂离子电池 (15) 2.3 太阳能电池 (16) 2.4 储氢/甲烷器件 (17) 3、石墨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 (18) 3.1 特氟龙材料替代物 (18) 3.2 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 (18) 3.3 光电功能材料 (19) 4、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20) 4.1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载药体系 (20) 4.2 氧化石墨烯对DNA/基因/蛋白的选择性检测 (21) 4.3用于生物成像技术 (23) 4.4 石墨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23) 四、总结及展望 (24) 参考文献 (25)

一、石墨烯概述 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素之一。碳基材料是材料界中一类非常具有魅力的物质,从无定形的碳黑到晶体结构的天然层状石墨;从零维纳米结构富勒烯到一维碳纳米管无不给人们带来炫丽多彩的科学新思路。而二维碳基材料石墨烯的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碳材料的家族,而且其所具有的特殊纳米结构和性能,使得石墨烯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验研究方面都已展示出了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为碳基材料的研究提供新的目标和方向。 碳的晶体结构—石墨和金刚石(三维)是自然界中最早为人们熟知的两种碳同素异构体,因化学成键方式不同而具有截然相反的特性。1985年,一种被称为“巴基 (零维)被首次发现,三位发现者于11年后, 即1996年获诺贝尔球”的足球形分子C 60 化学奖。1991年,由石墨层片卷曲而成的一维管状结构: 碳纳米管被发现,发现者饭岛澄男(Sumio Iijima)于2008年获卡弗里纳米科学奖。石墨烯(Graphene)是只有一个原子层厚的单层石墨片,是石墨的极限形式。作为碳的二维晶体结构, 石墨烯的出现最终为人类勾勒出一幅点、线、面、体(从零维到三维)相结合的完美画面(图1)。 图1 碳的晶体结构 石墨烯作为一种独特的二维晶体,有着非常优异的性能: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理论值为2630m2/g;机械性能优异,杨氏模量达1.0TPa;热导率为5300W·m-1·K-1,是铜热导率的10多倍;几乎完全透明,对光只有2.3%的吸收;在电和磁性能方面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质,如室温量子霍尔效应、双极性电场效应、铁磁性、超导性及高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任成,王小军,李永祥,王建龙,曹端林 摘要: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成为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分类,主要包括石墨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和石墨烯-碳基材料复合材料。并简述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和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石墨烯;复合材料;纳米粒子;含能材料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s ABSTRACT: Graphene has recently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in physics,chemistry and material field due to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s, mainly inclouding graphene-nanoparticles composites, graphene-polymer composites and graphene-carbonmaterials composites. And resume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composites in the field of catalysis, electrochemistry, biological medicine and energetic materials. Keywords: graphene; composites; nanoparticles; energetic materials 石墨烯自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Geim[1-3]等成功制备出以来,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颇受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界的重视。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构成的二维晶体,是包括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在内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剥离法,晶体外延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插层剥离法以及采用氧化石墨烯的高温脱氧和化学还原法等[4-10]。与碳纳米管类似,石墨烯很难作为单一原料生产某种产品,而主要是利用其突出特性与其它材料体系进行复合.从而获得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而氧化石墨烯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结构,使其成为制备石墨烯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理想前驱体。本文综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分类及其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和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龚欣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1189) 摘要:介绍了石墨烯与有机高聚物、无机纳米粒子以及其它碳基材料的复合物,同时展望了这些材料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 2004年至今, 关于石墨烯的研究成果已在SCI检索期刊上发表了超过2000篇论文, 石墨烯开始超越碳纳米管成为了备受瞩目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在能量储存、液晶器件、电子器件、生物材料、传感材料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展现出许多优良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的石墨烯复合材料主要有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和石墨烯/无机物复合材料两类,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共混法、溶胶-凝胶法、插层法和原位聚合法.本文将对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 一、基于石墨烯的复合物 利用石墨烯优良的特性与其它材料复合可赋予材料优异的性质.如利用石墨烯较强的机械性能,将其添加到高分子中,可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以石墨烯为载体负载纳米粒子,可以提高这些粒子在催化、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等领域中的应用. 1.1 石墨烯与高聚物的复合物 功能化后的石墨烯具有很好的溶液稳定性,适用于制备高性能聚合物复合材料.根据实验研究,如用异氰酸酯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到聚苯乙烯中,还原处理后就可以得到石墨烯-聚苯乙烯高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很好的导电性,添加体积分数为1%的石墨烯时,常温下该复合物的导电率可达0.1S/M,可在导电材料方面得到的应用. 添加石墨烯还可显著影响高聚物的其它性能,如玻璃化转变温度(Tg)、力学和电学性能等.例如在聚丙稀腈中添加质量分数约1%的功能化石墨烯,可使其Tg 提高40℃.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仅添加质量分数0.05%的石墨烯就可以将其Tg提高近30℃.添加石墨烯的PMMA比添加膨胀石墨和碳纳米管的PMMA具有更高的强度、模量以及导电率.在聚乙烯醇(PVA)和PMMA中添加质量分数0.6% 的功能化石墨烯后,其弹性模量和硬度有明显的增加.在聚苯胺中添加适量的氧化石墨烯所获得的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电容量(531F/g)比聚苯胺本身的电容量(约为216F/g)大1倍多,且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12.6MPa).这些性能为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物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石墨烯在高聚物中还可形成一定的有序结构.通过还原分散在Nafition膜中

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课程论文

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前景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链接的单元子层构成,其基本结构为有机材料中最稳定的苯六元环。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是构成其他石墨材料的基本单元,它可以翘曲成为零维的富勒烯,卷曲成为一维的CNTs或者堆垛成为三维的石墨。石墨烯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比钻石还坚硬,厚度相当于普通食品塑料袋的石墨烯能够承担大约两吨重的物品。石墨烯最大的特点是石墨 烯最大的特性是其中电子的运动速度达到了光速的1/300,远远超过了电子在一般导体中的运动速度。这使得石墨烯中的电子,或更准确地,应称为“载荷子”的性质和相对论性的中微子非常相似。此外石墨烯有相当的不透明度:可以吸收大约2.3%的可见光。而这也是石墨烯中载荷子相对论性 的体现。 石墨烯的合成方法 1.微机械剥离法 这是最早制备出石墨烯的方法。2004年Novoselovt等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单层石墨烯。典型制备方法是用另外一种材料膨化或者引入缺陷的热 解石墨进行摩擦,体相石墨的表面会产生絮片状的晶体,在这些絮片状的 晶体中含有单层的石墨烯。但缺点是此法是利用摩擦石墨表面获得的薄片 来筛选出单层的石墨烯薄片,其尺寸不易控制,无法可靠地制造长度足供 应用的石墨薄片样本。 2.外延生长法 一般是通过加热6H—SiC单晶表面,脱附Si(0001面)原子制备出石墨烯.先将6H- SiC单晶表面进行氧化或H 刻蚀预处理在超高真空下加热去除表面氧化物,通过俄歇电子能谱确认氧化物完全去除后,继续恒温加热10-20分钟,所得的石墨烯片层厚度主要由这一步骤的温度所决定,这种方法能够制备出l-2碳原子层厚的石墨烯,但由于SiC晶体表面结构较为复杂,难以获得大面积、厚度均一的石烯。与机械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相比,外延生长法制备的石墨烯表现出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但观测不到量子霍尔效应。 3.碳纳米管轴向切割法 前文已经提到过,碳纳米管从结构上可以看作是由单层的石墨烯纳米带卷曲

纳米石墨烯的特性以及应用

纳米石墨烯的特性以及应用 摘要:石墨烯是指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在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以σ键相连接,这些σ键赋予了石墨烯极其强大的机械性能;同时,由于碳原子的结合方式为SP2杂化,因此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孤电子,从而赋予了其优秀的导电性。而近年来,纳米石墨烯以及其氧化物,由于自身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大的表面积,在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本文将简述石墨烯以及其氧化物的特性,并举例分析其在生物载药工厂中的作用。 关键词:纳米石墨烯;纳米氧化石墨烯;生物医药;药物传递 一.纳米石墨烯以及氧化纳米石墨烯自身特性 1.1 纳米石墨烯自身特性 纳米石墨烯与石墨烯的概念容易混淆,但本质上是同一个物质。纳米石墨烯代表的是厚度在纳米级别的石墨烯。一般程度上严格定义的石墨烯都是单层的,而纳米石墨烯则有可能是多层的。纳米石墨烯常常被称为石墨烯纳米片,也被称为碳纳米片( CNFs )或碳纳米壁( CNWs)。人们所熟悉的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等碳材料,本质的基础单元就是石墨烯。 石墨烯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纯粹。单层原子的结构使得石墨烯具有极薄的性质,但由于碳原子之间强韧的σ键以及整个二维晶体平面的拉伸性能,使得石墨烯同时具有了非常高的强度性能,杨氏模量为1100Gpa,而断裂强度则达到惊人的125Gpa,这样的机械性能使得石墨烯几乎可以被利用在任何需要高强度材料的领域。 而与此同时,石墨烯二维晶体表面流动的孤电子赋予了它优越的导电性能。由于自身电阻率非常小,石墨烯被视为下一个可以取代“硅”的导电原材料,人们希望能制备出具有更高性能的现代计算机芯片或处理器。 1.2 氧化纳米石墨烯自身特性 氧化纳米石墨烯,英文缩写为GO,顾名思义是石墨烯的氧化物。氧化石墨烯保留了原有的层状结构,通过强氧化剂(例如高锰酸钾)开环,使得部分双键断裂,引入了许多含氧的官能团,例如羧基,羟基,环氧基等。这些活泼的含氧功能团赋予了石墨烯更为活泼的性能。

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发展概况 专业金属材料 班级材料116 学号111899 姓名李浩槊 2015年01月05日

摘要 自从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石墨烯因其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已经成为备受瞩目的研究热点。 石墨烯的碳原子排列与石墨的单原子层雷同,是碳原子以sp2混成轨域呈蜂巢晶格(honeycomb crystal lattice)排列构成的单层二维晶体。石墨烯可想像为由碳原子和其共价键所形成的原子尺寸网。石墨烯是世上最薄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 /(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6Ω·c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跑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实质上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也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内部的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使得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从而保持结构稳定。这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使石墨烯具有优秀的导热性。 但是,因为石墨烯片层之间存在很强的范德华力,导致其很容易堆积团聚,在一般溶剂中的分散性很差,所以其应用领域受到了限制。本文通过收集、查阅多篇有关石墨烯研究的论文,分析、整理了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理论。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材料制备复合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