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

化学实验

一、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

一、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

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实验原理

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或思路-实验方案

二、探究性实验的类型

△1、未知物的探究

▲▲虽然探究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问题的设置上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察,如:

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方法:

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升华法、萃取、渗析法等

2、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方法。

3、熟悉重点操作:

(1)气密性检查(2)量气操作(3)防倒吸、防污染操作(4 )蒸发、灼烧操作……△2、对实验方案的探究

▲对实验方案的探究,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然后结合问题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步骤、方法进行逐步的分析研究。其中,有关方案的设计要特别明确:首先原理要具有科学性,不能凭空捏造。最后实验装置要简易,操作必须安全可行,效果要明显。

▲▲探究性实验习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考察了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取化学知识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要力求做到:

三、探究实验的解答注意点:

1、细心审题是关键:目的、原理要画出。

2、认真分析是核心:①原理分析②材料分析③变量分析④结果分析

3、正确表达是保障:大多数学生有实验思路,就是拿不到分,因此我们在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按格式答题,同时要体现出科学、等量、单一变量与对照性等原则,提高实验的得分率。

●应对策略:

● 1.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复习。探究性实验试题涉及化学知识的范围

广泛,有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方面内容的,也有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或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反应的。

● 2.重视复习课本实验基本操作。对于每一个实验都弄清原理、相关的仪

器装置,注重操作细节,对于每个实验,都要做到:(1)怎么做?(2)

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4)还能怎么

做?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

理解和掌握。

● 3.在对于实验数据及现象的分析、处理过程中,注重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

性的训练,对于有关结论的概括,要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 4.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化学实验中的一个实验多种现象,一个实验

现象多种原因,一种仪器多种用途,一种用途多种装置,一种仪器多种用法,一种物质多种制法,一组物质多种鉴别方法等问题,都是培养发散性

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1、2010年广东高考33.(16分)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2NaO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请

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

...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 32-

; 假设2:既不存在SO 32-

也不存在ClO -;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

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 -1H 2SO 4、1 mol ?L -1NaOH 、0.01 mol·L -1

KMnO 4、淀粉-KI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1)通入氯气后,A 中的现象是 。

C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洗气瓶B 溶液中有一部分SO 32-氧化成SO 42-

。设计试验方案,

检验洗气瓶B 溶液中Cl -和SO 42-

的存在。在答题卡上补充填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可填满也可不填满)

限选..试剂及仪器:2 mol/LHCl 、2 mol/LHNO 3、1 mol/LBaCl 2溶液、l mol/LBa(NO 3)2溶2

①配制250 mL 溶液:取洗气瓶C中全部溶液准确配制250 mL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1980mol/LKMnO4溶液装入,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4溶液V mL。(反应式: Fe2+ + MnO4- + H+ — Fe3+ + Mn2+ + H2O,未配平)

③计算250 mL溶液中FeCl2的物质的量= mol(只列出算式,不做

..运算)。3. (探究创新)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础。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测量数据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铁坩埚加热CuSO4·5H2O晶体测定结晶水质量分数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c.用规格为20 mL的量筒,量取16.8 mL的Na2CO3溶液

(2)某废水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Na+、CO2-3、SO2-3,某研究小组欲测定其中SO2-3的浓度。

实验方案:

ⅰ.用烧杯盛取废水适量,加少量活性炭,除去废水中的杂质;过滤,取滤液;

ⅱ.精确量取20.00 mL过滤后废水试样,选择使用紫色的0.1 mol/L KMnO4(H2SO4酸化)溶液进行滴定;

ⅲ.记录数据,计算。

①下列滴定方式中,最合理的是(夹持部分略去)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滴定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制备Fe(OH)3胶体:用洁净的烧杯取适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滴加

1 mol/L的FeCl3溶液,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结果溶液变浑浊。该同学制备胶体失败的

原因是,你认为成功制得Fe(OH)3胶体的特征现象是_________。

(4)用下图装置进行CO2性质的有关实验。

①试剂瓶B中盛有饱和NaHCO3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的混合体系中除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外,

还存在溶解平衡,用方程式表示该溶解平衡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欲在绿色环保的条件下探究大气污染物SO 2的性质,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请回答:

(1)B 、C 、D 分别用于检验SO 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B 中所盛试剂为 ;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为了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某同学设计了上图A 2的制取装置来代替A 1装置,与A 1装置相比, A 2装置的优点是 (写2点)。

II :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 2,“吸收液”中可能含有OH -、SO 32-、SO 42-、HSO 3-

等阴离子。请回答: (3)氨水吸收过量SO 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已知亚硫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SO 2也易溶于水。现有仪器和试剂为:小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过滤装置和滤纸;2 mol/L 盐酸、2 mol/LHNO 3、1 mol/LBaCl 2溶液、l mol/LBa(OH)2溶液、品

红溶液、蒸馏水。请设计实验证明“吸收液”中存在..SO ..3.2.-.、.HSO ...

3.-.,完成下表的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1) 实验室将B、C、E相连后,以浓盐酸和(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

(2) 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C、E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

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Ⅰ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C、E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4) 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欲用D装置验证

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6、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现象。但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现有试剂: 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 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探究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问题讨论】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 溶液,则仅利用KSCN 和H 2O 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 【猜想Ⅰ 】的所有探究,判断该方法是否正确并进行评价:_____ 。 7、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实验(部分装置),将氯气依次通过下列装置以验证氯气的性质: (1)通入氯气后,A 中的现象是 。 C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洗气瓶B 溶液中有一部分SO 32-氧化成SO 42-

。设计试验方案,

检验洗气瓶B 溶液中Cl -和SO 42-

的存在。在答题卡上补充填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可填满也可不填满)限选..试剂及仪器:2 mol/LHCl 、2 mol/LHNO 3、1 mol/LBaCl 2溶液、l mol/LBa(NO 3)2溶液、0.1 mol/LAgNO 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胶头滴管。 2① 配制250 mL 溶液:取洗气瓶C 中全部溶液准确配制250 mL 溶液。

②滴定:准确量取25.00ml 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将0.1980mol/LKMnO 4溶液装入 ,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KMnO 4溶液V mL 。

(反应式: Fe 2+ + MnO 4- + H + — Fe 3+ + Mn 2+

+ H 2O ,未配平)

③ 计算250 mL 溶液中FeCl 2的物质的量= mol (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8、文献资料显示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和盐酸型酸雨。某兴趣小组对酸雨进行实验研究。

(1)提出合理的假设: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 2SO 4、HC1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 。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以下假设。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及义器:盐酸、硝酸、BaC12溶液、Ba (OH )2溶液、AgNO 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3)酸雨部分组成测定:

①滴定:准确量取25.00mL该酸雨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将0.02000mol·L—1 碘水装入50mL酸试滴定管,滴定其终点现象为,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mL。

②计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9、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32-、SO42-、 HCO3- 三种离子中的两种或三种。为探究其组成,小明取出两份相同的样品溶液于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泡;向另一份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请设计合理实验,做进一步的探究,对小明的实验给出结论。

仅限选择的仪器、用品和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集气瓶、铁架台、漏斗、滤纸、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lmol/L硫酸;2mol/L盐酸;2mol/L硝酸、;lmol/L氯化钡、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蒸馏水。

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假设l:溶液中存在SO32-、SO42- 假设

2:;

假设3:;假设4:溶液中存在SO32-、SO42-、HCO3-

(2)基于假设4 , 设计出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在下表中。

[提示] I、在答题卡上按照下表的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的对应。Ⅱ、注意文字简洁,超出答题卡空间视为无效。

III 、可不填满,也可增加步骤。

1、 (1) Na 2SO 3+H 2O (2) Na 2SO 3

(3) ①SO 32-、ClO -都存在 ②

(1)溶液变蓝色,(2分)2Fe 2++Cl 2== 2Fe 3++2Cl -(3分)

332荡,静置。则在步骤3中就不需要再加入过量的2 mol/L HNO 3。)

(3)②酸式滴定管(2分) ③

25025.00

×0.1980×V ×10-3×5 或 10×0.1980×V ×10-3

×5 (2分) 3.(1)c

(2)①b ②2MnO -

4+5SO -

23+6H +

===2Mn 2+

+5SO -

24+3H 2O

(3)搅拌导致胶体聚沉 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或澄清红褐色) (4)①除去HCl 杂质气体

②CaCO 3(s) Ca 2+

(aq)+CO -

23 (aq)

4、(1)(5分)品红溶液(2分) SO 2 + I 2 + 2H 2O == SO 42- +2 I - +4 H +

(3分,电荷不守恒

0分;化学式任错一个0分)

(2)(2分)不用加...热(或节约能源....或药品,...1.分.);相对安全..(1分);易于控制....反应进行(1分);反应..更充分..(1分)。(任何合理的两点均给分) II: (10分)(3)(2分)NH 3·H 2O + SO 2 = NH 4+

+ HSO 3-

(CO 2性质迁移)

5、(1) 次氯酸钙(或其它合理的答案)(2分)

(2) 不合理(1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2分)。

不合理(1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 气体,HCl 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2分)。 (3) MnO 2 + 4H +

+ 2Cl

-

Mn 2+

+ 2H 2O +Cl 2↑(2分), KBr 溶液(合理即给分,2分)

(4) a 、b ;(全对2分);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 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2分)(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6、【提出猜想】SO 2、H 2(2分)

【实验探究】猜想I :步骤①溶液紫红色褪去(2分) 含有Fe 2+

(2分)(合理给分) 步骤②:另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I 和淀粉溶液(2分),溶液变为蓝色(2分) 猜想Ⅱ:甲中KMnO 4溶液褪色,乙中KMnO 4溶液颜色不变,试管中收集到气体(2分)

【问题讨论】该观点不正确(2分)。若溶液含Fe 3+则无法检验其中是否含有Fe 2+

(2分)

7、(1)溶液变蓝色,(2分)2Fe 2++Cl 2== 2Fe 3++2Cl -(3分)

(2)(8分)(合理即给分) 332荡,静置。则在步骤3中就不需要再加入过量的2 mol/L HNO 3。)

(3)②酸式滴定管(2分)

250

25.00

×0.1980×V×10-3×5或 10×0.1980×V×10-3×5(2分)

9、(1)假设2:溶液中存在SO32-和HCO3- (2分)

假设3:溶液中存在HCO3-和SO42- (2和3顺序不限) (2分)(2)(12分)(按表中注明的答题要点给分)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8-07-06T13:44:16.467Z 来源:《教育学》2018年6月总第144期作者:王庆华[导读]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特殊又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山东青岛市城阳第二高级中学266107 摘要: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中占有十分特殊又不可替代的位置,对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有着基础性的作用。笔者试图从学科重要性、主要不足、改进策略三个方面对现阶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究,以期为今后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和高中其他学科不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和基础的地位。可以说,实验教学既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是高中生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高中生可以逐步形成对于化学知识的直观认识,并据此展开进一步的知识累积和探索。同时,实验所形成的特有教学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出高中生的创造思维,这对于在高中阶段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关键。然而笔者通过自身观察和资料阅读发现,无论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上的专研程度,还是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都呈现下滑趋势,教育部化学教学新课程中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长期没有得到落实。因此,笔者认为立足于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现状,充分将国家标准和时代要求有效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现阶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不足 1.教师主导力度不足。长期以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都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已经为绝大多数高中教育从业者所认同。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却被极大地忽视了。比如在很多教学场景中,教师通常在课堂一开始向学生讲解完教学所涉及的概念和公式后,就开始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于是一时间课堂上乱了锅,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胡乱操作。过了一段时候后,当教师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不知所措时,于是叫停了自主实验,开始进行相关提示和解释。待讲解完毕后,学生们开始寻到头绪进行探究后,教师又因课堂时间限制,结束了本节实验内容。这已经是国内大多数高中的化学实验课的常态,可见这种过于放任学生自主思考、实验、求证、总结的教学模式,而教师仅仅充当旁观者、巡查员的角色。这种师生角色的不当定位,导致学生很难准确找到实验方向,常常在教学中“有所乐,却无所得”。长此以往,过度强调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主体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创新导向不足。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达到教学主要目的作为教学重点,但是却忽视了实验教学中程序和细节的解释和指导。 3.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由于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高考改革。国内多年来秉承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念正在弱化,高中化学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化学实验课的地位更是非常尴尬。尽管在化学教程中,实验课依然占据相当比例,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学生亲手参与实验的机会日益减少。而反映在实验硬件投入上,各地高中都尚未形成成熟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导致本就紧张的实验器材得不到有效补充和维护,使得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缺乏必要的保障。 三、今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1.正确认识化学实验价值,保证教学应有地位。学校及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决定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化学实验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的理性认识,强化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确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直面困难、挑战困难的学习、生活态度。为此,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当正确认识到化学实验的价值和作用。现在全国各地在通过高中化学实验挖掘高中化学教学的内在丰富性方面都存在不足,这也为今后改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指明了重点工作方向。 2.强调师生共同参与,确保课堂效果。在高中化学实验过程中,在明确学生的主体性时,也应当突出教师在全过程中的主导性,从而构建起师生集体参与、分工协作,从而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当立足于受教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现有硬件条件,科学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把教学要求和创新导向嵌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认真对照学生的知识缺陷,召集全体科研组研究实验课方案,广泛研究讨论,确保取得实效。 3.重视问题情境,积极树立创新导向。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实验教学中的启发者作用,将化学实验中的诸多细节和学生们的活跃思维巧妙串联在一起,鼓励高中生学会细致观察和细心操作,第一时间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教师应当站在学生角度精心设置启发性提问情境,充分挖掘其在化学实验中的主体身份,激励他们运用开放性思维去领会化学实验中的科学内涵,点燃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化学实验课程不再流于表面而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宏伟侯千金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3]张栓岐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 [4]曹秀玲浅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J].学园,2013,(6)。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中学化学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演示-设疑-合作探究;教学案例一、“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单纯的教师演示实验大多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限制。针对单纯的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缺陷,笔者提出了“演示―设疑―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经过整体设计和组织,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效果,引导和促进学生探究,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方向。二、设计教学案例《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通过“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实验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盐酸与

碳酸钠反应”、“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天平不再平衡的原因,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其含义,并用其解释一些化学现象;(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解释实验现象,推测物质组成;(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生能初步学会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流程环节一借助材料,提出假设师: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中会产生新的物质,但是究竟能产生多少新物质?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有怎样的关系?生:依据已有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课前情境资料提出猜想:增加、减少、不变。师:介绍科学史――波义耳、拉瓦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过程。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历史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以及他们对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环节二设计方案,教师演示师:提供器材,引导学生提炼探究思路―借助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教师演示两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 A.红磷燃烧质量的测定(密封容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酚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平山中学黄文姣 [案例课题]酚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苯环、羟基这两种重要基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酚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理解苯酚和苯、醇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由醇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酚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苯酚、以及醇和苯酚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板书】一、酚

1.概念:分子中的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二、苯酚 1.苯酚的结构 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板书】2.苯酚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 P72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讨论。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量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1.(2009广州一模)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 ..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1NaOH、6 mol·L-1NaOH、0.1 mol·L-1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Mg(OH)2、Fe(OH)3开始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和2.7,沉淀完全时的pH分别为11.1和3.7 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Array 2.(2011广州一模)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1)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FeSO4有剩余;假设2:NaClO有剩余;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初步处理: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 0.01 mol ? L-1 KMnO4, 20% KSCN、3% H2O2,淀粉-KI溶液、紫 色石蕊溶液。

3.(2011广州二模)已知FeSO 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产物不同,可能是FeO 和SO 3,也可能是Fe 2O 3、SO 3和SO 2。某研究小组探究在酒精喷灯加热条件下FeSO 4分解的气体产物。已知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1)装置Ⅱ的试管中不装任何试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浸泡在5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Ⅲ和装置Ⅳ的作用是探究本实验气体产物成分。请完成实验设计,填写检验试剂、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选试剂:3 mol·L - 1 H 2SO 4、6 mol·L - 1 NaOH 、0.5 mol·L - 1 BaCl 2、0.5 mol·L - 1 Ba(NO 3)2、 0.01 mol·L -1 酸性KMnO 4溶液、0.01 mol·L -1 溴水。 (3)装置Ⅴ的作用是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烧杯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Ⅰ Ⅱ Ⅲ Ⅳ Ⅴ FeSO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化学实验在高考题的比重是越来越大,目前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有二:一是突出考查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二是突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这一点在考试大纲中已有明确要求。课本实验往往成为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命题的载体。因此,课本实验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针对目前实验在教材中的分布比较分散,学生又难以掌握的现状,我组织了组内老师进行了整理,现发给你们。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 1、步骤:(1)计算(2)称量: 4.0g(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注意事项: (1)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另外使用温度和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 (2) 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 容量瓶和250mL容量瓶。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 (3) 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 (4)命题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和液体的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二、Fe(OH)3胶体的制备: 1、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3++3H2O Fe(OH)3(胶体)+3H+ 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3、命题角度:配制步骤及对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焰色反应: 1、步骤:洗—烧—蘸—烧—洗—烧 2 、该实验用铂丝或铁丝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6-09-07T15:28:37.5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作者:周红荷 [导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掌握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构建知识,获得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枯燥的知识记忆变成丰富的实验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实验教学 目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学的科目多、时间紧,学校精细化、目标化管理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化学实验课都是重视理论而实践操作很少,甚至是基本上不开设实验。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考试的时候能把实验题答对做出来就行,化学实验做不做是无所谓的。当然,有的高中学校一是基础设施本来就比较薄弱,教育部门也不是很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二是有的化学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还不高,害怕做实验,所以导致高中化学实验不能很好地落实,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也比较少,就更别说亲身体验学生实验了。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的活动是教学的主体。 一、新课改实验教学内容的变化 1.化学实验探究化 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来。这更有利于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我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于物质性质的掌握,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将一些陈述性的知识、枯燥的化学方程式转变为直观、神奇的化学实验。这样,学生可以真正投身于化学的知识海洋之中。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将一些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化学实验生动地展现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化学实验生活化 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化学的魅力。化学实验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尤其是用身边的最简单的一些日用品,就可以设计实验,拉近高大上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同时,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走进生活。加强所学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文化之美。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知识,最有效的两条途径就是实验探究与走进生活中的化学。而将生活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却能够最大地利用我们现有的知识与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和理念 虽然全国已经开始广泛推行新课改,但多年来传统的旧式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想要改变一大批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实现的。当前化学教师已经习惯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完成教材要求的考试内容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大量的针对性练习与考试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不仅是削弱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也更加加剧了教师不愿去做实验探究的心态;从长远来看这是有违素质教育,也严重影响学生个体今后的发展。学生在传统的以成绩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慢慢习惯被动接受科学知识,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缺少经受挫折甚至是失败的考验,缺失的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未来。 2.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主题和实验教学模块,从而使得化学学科的特征得以体现,而且还以各种方式将化学实验渗透到化学与性质、物质结构、生活等各个领域中。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还原化学学科的本质,体现化学学科作为科学的一种表现。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将本节课需要做的实验安排在本节课理论知识讲解后再进行,并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实验的次数比较少,也不是很贴近学生。 3.学校实验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这新课改的进行,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到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许多学校化学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到资金和货源各个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药品和器材严重不足,造成了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二是陈旧的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三是专业的实验教师不足(大部分化学教师缺乏实验操作的经验或专业培训)。四是学校的相关领导不够注重化学实验的开展,教育的功利化太重。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是过分强调化学教材中的记忆和规律,会使化学实验显得没有吸引力。所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重要工具,它的效力不容忽视。教师应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在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的前提下,使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知识的用途及其应用。特别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与探究化。 2.转变角色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主导课堂,是知识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俯首倾听,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填鸭式”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死记硬背和训练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化师生角色,教师要从严肃、呆板的师长变成亲切、和蔼的伙伴,从知识的强行灌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从课堂的主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真诚、平等的沟通,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具有较高化学素养的人才。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孙永平 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底码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 4 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 (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北京高考-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 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密性已检验)。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 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乙在A 、B ② 进行实验,B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Cu + 2 H 2SO 4?→? ?CuSO 4 + SO 2↑+ 2 H 2O (2)BaSO 4 还原 (3)2 NO + O 2 == 2 NO 2 (4)① 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应用NaHSO 3溶液 ②甲:Ba +2+ SO -24== BaSO 4↓, 乙:2 Ba +2+ 2 SO 2 + O 2 + 2 H 2O == 2 BaSO 4↓+ 4 H +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 2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1. (2012北京高考-27)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 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Ag(NH 3)+2 + 2 H 2O Ag + + 2 NH 3·H 2O b .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 。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产生的现象是 。 ② 产生Ag 2O 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 还原Ag 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 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 能是NH 3还原Ag 2O 。用右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 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 3 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高一化学必修探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号数 课题名称:溴、碘的提取的实验 实验目的: 1、初步认识卤素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练习萃取的实验操作方法; 3.充分认识从海水中提取卤素单质的化学反应原理 实验用品: 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从海水中提取溴和从海带等海洋植物中提取碘的化学反应原理? [疑问或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姓名号数 课题名称: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1.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来区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2.通过比较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性质上有什么异同 实验用品: 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疑问或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姓名号数 课题名称: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实验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用品: 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思考: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疑问或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加强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化学教学实效

高中化学教学:加强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化学教学实效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或发现问题,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来寻求问题答案,从而获取有关的化学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证实,将探究性学习引入化学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切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中,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大限度提高教学实效。几年来,我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以探究教学模式为载体,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对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下我就自己在实施实验探究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点拙见。 立足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教师所关心更多的是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却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就化学实验教学而言,教师往往把实验作为服务教学的一种手段,只是通过演示来验证概念、原理和物质的性质, 却忽略了化学实验本身所蕴含的探究性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创新就要实施素质教育,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根本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恰恰在这方面,探究性学习有着极大的优势。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注重对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去探索、去操作,提高了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这正好把握了素质教育的灵魂。 适应探究要求提高课堂效果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且要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这是衡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切实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对此,教师要适应探究性学习要求,精心选择、合理设计实验课题,引导学生探究,提高探究的实效性。 1. 精心选择实验探究专题。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实验都具有探究的价值。因此,选择有价值的实验内容是进行实验探究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本着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原则,选择探究价值高,且有可操作性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中和反应教学时, 我用胶头滴管向盛有5%的盐酸的试管中滴加5%的氢氧化钠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无明显现象。我接着问:" 你认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了吗?" 一部分学生认为反应了,但现象不明显,一部分学生认为没有反应,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2. 合理设计实验探究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之前,教师要对探究的目标、方法、手段、过程做出总体安排,给学生一个实验探究的明确思路。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探究,能极大地提高教学实效。首先,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资料、网络等资源,提出探究的问题。化学课上,我出示了文登化肥厂生产的碳酸氢铵包装袋,包装袋上写着" 避免与碱混合使用"我让学生观察标签,问:"看了标签,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纷纷举手"为什么碳酸氢铵不能与碱混合使用?"" 难道铵态氮肥能与碱反应吗?" 紧接着,让学生根据包装袋上信息合理假设,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并对设计的实验方案评价,切实可行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获得结论,最后引领学生对探究过程、方法、结果进行及时反思,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丰富并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发挥主体作用启导学生探究

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赣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研 究 实 施 方 案 二〇一四年 班级:11级生化系一班 姓名:钟丽

一、课题名称:《初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研究本课题的背景: ①1986年,我国专门研究思维科学的学者刘奎林借用了19世纪德国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H.V.Helmholtz)经常使用的“无意识推论”这个术语提出了一种称之为“潜意识推论”的理论,并运用这种理论建立起“灵感发生模型”。这是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有关文献中所能看到的关于创造性思维研究中比较完整、比较有说服力的模型。他力图从脑科学和现代物理学基础上阐明创造性思维过程,突破了仅仅局限于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创造性思维的传统做法。 ②国外教育界非常流行的做法:意思是“你听到的,你会忘记;你看到的,你会记住;你做到的,你就学会了。”有尝试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任何发明创造无不从尝试开始。 ③在国内,北京、广州等地区率先展开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做法:即充分解放学生的手和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做中学,在快乐中学。探索符合“主体、实践、发展、创新”的改革思路。 ④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试一试”,让学生在尝试、发现中探索问题。 综观已有的创新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认为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未来人们的创造能力。中国现行的与新课程改革配套的化学新教材更突出实验的地位,构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将着力探索的。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 ①课题研究的目的: 尽管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其科学水平总的看来仍不够高,在研究的方法、观念、角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中学化学实验研究,除了研究具体的化学实验外,还应包括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即还需要研究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范围和体系、方法和组织等等。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智慧品质趋向整体性;使学生的个性趋向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趋向主体性;教育面向的层次更趋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理念上趋向全方位、全过程;在创新动机上趋向全民化、终身化。 ②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

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案例 下一页1 2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2.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3.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化学探究性实验方案的体会和领悟。 课时安排:1课时 [引入] 化学实验是化学认识的源泉,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2.安全性 3.可行性 4.简约性 [引入]化学实验从传统的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发展到

探究性实验为主,教师通过启发性讲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板书]二、探究性实验设计的原则 1.学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应该符合科学道理,不能凭空捏造。 2.照性的原则。要设计一个对照性的实验,要想这个实验更能够说明问题,一定要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实验。 3.等量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实验中的平行反应,试剂的取用应该是等量的。 4.单因子的变量原则。对某个实验的影响,会有很多的因素,实验正是要人为控制条件,使众多变量中,只能有一个因素是变量,其余几个是一样的。 [板书]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1.探索性探究实验的设计 这类实验方案设计过程重在分析比较,操作中的现象是对方案设计合理与否的检验,以及探究性结论得出的重要依据。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可能会多种多样,实验方案相应也会教多,只要无明显失误或不妥,均可由学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之后再将方案修正完善。 例1.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褪去。对于红色消失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和HClO中和了NaOH所致;乙

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的教学是以实验选题为中心主题的探究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积极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是落实《化学课程标准》的主要与必要的条件。下面是本人在尝试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两点方法: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参与实验目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物质的性质、定律,这样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化学教学中,开放演示实验,是渗透探究性教学的良策。从学生的问卷中得到:大多数学生认为,看老师的操作,不太注意操作动作,只注意现象,看同学操作注意每一步的操作,不对马上指出,很注意实验现象,担心能否成功。大多数学生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一旦操作错误,改正后记得特牢。在这基础上,可以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在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课堂上,我大胆地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把书本的实验作为原理自学。然后,出示一些实验仪器:集气瓶、双孔橡皮塞(上有导管、燃烧匙)烧杯、弹簧夹、酒精灯(火柴)等,一些药品:磷、硫、木炭、水等,设计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案。学生讨论积极,但不敢一试。这时老师的鼓励和点拨双管齐下,有学生上场了。不同次的实验,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正好1/5,有的超过,有的不满。不管哪种情况,都能让学生继续探究下去,找测不准的原因。然后更深层地探究用木炭或硫代替磷行吗?为什么?这时举手要求实验的学生争先恐后。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的实验设计,激发了探索兴趣,部分学生还询问哪有买实验仪器的?好在家里实验;课余时间可以随便进实验室做实验吗?从学生这种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可尝到探究教学的甜头。在教学二氧化碳一节时,让学生自备一瓶汽水(雪碧、可乐均可),其他的实验仪器有:酒精灯、火柴、小木条、二支小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集气瓶(毛玻璃片)、放有二支高低不一蜡烛的小烧杯;药品有:澄清石灰水、石蕊试液。隔天布置时,学生就很惊奇,上化学课要带汽水?上课一开始,出示的课标题探究汽水中气体的性质就让学生情绪高涨。有的学生已迫不及待地动手了。这时老师应及时地强调探究计划,你准备探究哪些性质?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通过自由发言,补充,归纳出副标题:该气体的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气味;(2)密度(3)溶解性。化学性质:(1)可燃性或助燃性;(2)能否与石灰水反应?(3)能否使石蕊试液变色?开始实验,学生打开瓶盖,静止着观察。汇报观察到的现象:有气体产生,气泡冒出,发出丝丝响声,泡沫溢出瓶口等。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喝掉一些,用已有的仪器设计收集一瓶气体(可适当摇动瓶子)。有的学生用向上排气法,有的用向下排气法,有的拿着集气瓶不知所措(个别提醒一下),1分钟后,把收集的气体倒入燃有高低不一蜡烛的烧杯中(操作按书本p128)。通过实验现象,学生讨论加争论后得出结论: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最后,用适宜的方法收集两试管气体,并试验气体的其它性质,推断出气体的名称。结论一出来,有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化学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1 一、案例背景 钠的性质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知识,并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为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以学生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镁、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二、情境描述 学习钠与水反应内容时,我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好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灭火,怎么能生火?

然后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金属钠” 。学生很想知道钠是一种什么物质,接下来我让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1.为什么钠需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3.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拿钠?4.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可以得出钠的哪些物理性质?5.“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6.如果钠燃烧起来,能否用水扑灭?7、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用相关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 本节我采用了先引入“滴水生火”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胆大心细,注意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以便为后面的问题打好基础。从而真正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常用理念,为下节学习镁、铝、铁的性质做好铺垫。 三、案例结果 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在学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同时,认识了钠的结构特点决定钠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强的还原剂。 整节课学生也能自始至终积极地配合,踊跃回答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所提问题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使大部分同学感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答案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专题答案 1、(1)CO 和CO 2 (2)利用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 后,静置,液,滴加适量H 2O 2,充分振荡后滴加 2、(1)ade (2)Fe 3+ +Ag= Fe 2+ +Ag + (3)①将银镜在硝酸铜溶液中 (4)同意 4Fe 3+ +6H 2O+9Ag+3NO 3-=4Fe (OH )3+9Ag + +3NO 3、(1)除去铁表面的氧化膜 NO (2)4Fe+10H ++NO 3-=Fe 2++NH 4+ +3H 2O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氮氧化物 (3) 溶液的温度 使用催化剂 (4)将两份相同的KNO 3溶液的pH 分别调至2.5和3.5,, 分别加入等量且足量Fe 粉,等反应完 成后,用离子色谱仪分别测定溶液中NO 3-浓度,如果前者NO 3-浓度低,说明酸性越强脱氮速率越快。 4、(1)2Na 2SO 3+O 2=2Na 2SO 4 (2) 假设2:Na 2SO 3完全变质; 假设3:Na 2SO 3部分变质 (3)

注:其它合理答案与步骤均给分 (3)制备并收集SO 2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右图) (4)品红褪色;SO 2+Br 2+2H 2O=4H ++2Br -+SO 42- (5)不是用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说明不是浓硫酸。 5、(1)由于Ba(OH)2·8H 2O 与收空气中的CO 2反,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 3,未变质的Ba(OH)2·8H 2O 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 (2) (3)①搅拌溶解 250ml 容量瓶中 ②0.1980 (4)不能。 6、(1)2H 2SO 4(浓)+ 4+2H 2O +2SO 2↑; (2)BaSO 4 还原 (3)2NO+O 2=2NO 2; (4)①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的空气 饱和的NaHSO 3溶液 ②甲:SO 42- +Ba 2+ =BaSO 4↓;乙:2Ba 2+ +2SO 2+O 2+2H 2O=2BaSO 4+4H + ;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7、Ⅰ.(1)容量瓶 (2)2 5 6 2 8 5O 2 (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 (5)偏高 Ⅱ. 浓硫酸 Na 2SO 3 氢氧化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