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体会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部常见的损伤,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3—12岁,尤好发于5—8岁儿童。肱骨髁上部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前面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为极薄的一层骨片,加之又是肱骨自圆柱形转变为三棱形的形状改变部位,为应力上的弱点,再则儿童时期肘部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相对较坚固,故儿童肘部外伤不易发生脱位,而多易造成骨折。损伤后骨折移位、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易至血肿与皮肤产生张力性水泡机率高。严重者造成缺血性肌挛缩。肱骨内外髁稍屈曲,并与肱骨纵轴形成向前30—50度的前倾角,骨折移位可使此角发生改变,肱骨滑车关节面略低于肱骨小头关节面,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度携带角,骨折移位可使携带角改变,若治疗不及时,复位固定不佳,易造成肘内翻或外翻畸形。加之,不注重功能锻炼,至活动功能丧失,终身废用。笔者近三年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医骨伤学》①的三期辨证用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病例资料

三年来共收治该病83例,男性48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15岁。伤后24小时内就诊者62例,两天者15例,3—7天者6例,其中2例在当地诊断为肘关节脱位,4例为反复变更医生治疗,且手法复位失败者。所有病例均经x线摄片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其中,左侧46例,右侧37例;伸直到78例,屈曲型5例,粉碎性58例,青枝型5例,有移位者76例,其中69例,

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

身大剂量化疗常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再者脑胶质瘤呈局部恶性变化及90%以上原位复发,故经 颈静脉灌注可提高颅内肿瘤局部药物的摄取量,并能 降低全身的毒副反应[1,4] 。灌注前后3日给予鲁米那钠0.1g 肌注,每日3次,可降低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 性反应[7] 。另外甘露醇促使可逆性血脑屏障开放对肿瘤的化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灌注前后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 l 是很必要的。 VM -26具有低毒性、高脂溶性、分子量小、易通过血脑屏障和抗瘤谱广的特点,已渐成为颅内恶性肿瘤的主要化疗药物。我们在手术大部切除肿瘤后,加用VM -26超选择灌注治疗神经胶质瘤患者时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化疗2周后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化疗过程中的不适也在对症治疗后得以改善,还明显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带瘤生存的质量,并且避免了眼部症状的发生,减少了不良反应。由此我们认为,手术大部切除颅内恶性肿瘤,联合超选择灌注是一种治疗此类肿瘤行之有效的方法。参考文献 [1] O lushin VE,Piglir o GS,M asi ova LN,et al .Results of clin 2 ical testing of ACNU in glial tu mors [C ].Abstract 11th A siapacific cancer conference,1993;80. [2] Greebery HS,Ens m ingerWD,ChandlerW F,et al .I ntraar 2 terial BC NU chemotherrapy f or the treat m ent of malignant gli oma of central nerveous syste m [J ].J Neur osurg,1984,61(3):423. [3] Ya ma mot o H,Shitara N,Nomura K,et al .Role of VM -26 on gli oma cells in vitr o,analysis of gocells and rectrai m ent [J ].Neur olMed Chirl,1978,18(6):503. [4] 张世总,李铁林,段传志,等.脑胶质瘤替尼泊甙动脉超选 择灌注及司莫司汀口服化疗[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0,5(1):17. [5] 段和平,段国升.超选择性动脉内BCUN 化疗治疗神经胶 质瘤的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4): 244. [6]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450. [7] 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242. 收稿日期:2004208210 作者简介:杨铁翼(197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法复位 杨铁翼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手法复位,前臂极度旋前或旋后,屈肘130°位左右,石膏托固定。结果:98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严重肘内翻发生率仅2%。结论:手法复位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肘内翻发生率低。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 中图分类号 R683.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740X (2005)01-0038-0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多发骨折,约占儿童 四肢骨折的4%~7%,肘部骨折的55%~80%,其中伸直型骨折占98%~99%。骨折发生在肱骨髁和肱骨干之间的相对薄弱部位,由于特殊的解剖关系,骨折后极不稳定,容易再度移位,甚至出现肘内翻,其发生率约为25%左右。我院1997年到2002年间共收治此类骨折98例,采用手法复位,前臂极度旋前或旋后,屈 肘130°位左右,石膏托固定,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收 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71例,女27例,年龄3~13岁,平均8.7岁。右侧81例,左侧17例,伤后就诊时间1小时~3天。其中屈曲型2例,伸直尺偏型89例,伸直桡偏型7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Gartland 分类,均为Ⅲ型骨折。就诊时5例桡动脉搏动减弱,3例桡神经挫伤。1.2 治疗方法整复术由3人施行,根据患者年龄及 83包 头 医 学 院 学 报 第21卷

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

经皮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分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6-10-28T13:43:41.090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8月作者:林成凤刘淑琼吴玉瑜杨乃群 [导读] 自2004 年1月至2008年12月参与护理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微创治疗病例234例。 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福建泉州 362000 【关键词】中医饮食调理中药熏洗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50-02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童四肢骨折的75%[1] ,其治疗方法多样,有非手术治疗手法整复石膏或夹板固定,或牵引复位固定及手术治疗有微创及切开两种方法。而微创治疗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为目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公认方法[2],自2004 年1月至2008年12月参与护理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闭合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微创治疗病例23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3例,男159例,女84例,年龄2~15 岁,平均8岁,左侧145例,右侧98例,伸直型234例,屈曲型9例,尺偏型119例,桡偏型92例,无明显尺桡偏3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h~10d ,平均住院时间为5d。 2 护理方法 2.1饮食指导 2.1.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肿为主。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瘀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可用:方1 猪血汤 组成:猪血250g,葱、姜、精盐。 用法:猪血250g,已成血块,切成小块,加葱、姜,少许精盐,隔水蒸熟,分次食用。 功效:行血止痛,活血。 主治:骨折后局部肿胀,瘀血严重者,为骨折早期。 方2 鲫鱼汤 组成:鲫鱼1条,黄酒、姜、葱、精盐。 用法:鲫鱼活杀,去内脏及鳞,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ml,加黄酒、姜、葱,急火煮开3min,改文火煮20min,加精盐,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骨折早期,兼脾胃不和者。 附注:鲫鱼为补脾利水养生食品,食之可以益脾胃,利水湿。 2.1.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可用方1 木瓜粥 组成:木瓜25g,粳米50g。 用法:木瓜洗净,切成小片,置锅中,加清水500ml,加粳米,急火煮开5min,文火煮30min,成粥,趁热食用。 功效:舒筋活络,调和脾胃。 主治:骨折中期,局部胀痛不退者。 方2 丝瓜白芷汤 组成:老丝瓜50g,白芷20g。 用法:老丝瓜洗净,切成小块,白芷洗净,同置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3min,文火煮20min,去渣取汁,分次食用。 功效:行气和中,止痛。 主治:骨折中期,胀痛不退者。 2.1.3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健脾胃、益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疗可用方1 扁豆山药汤 组成:扁豆50g,山药50g。 用法:扁豆洗净,山药洗净,切成小片,同置锅中,加清水500ml,急火煮开3min,文火煮20min,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养血。 主治:骨折后期,脾胃虚弱,胃纳差者。 2.2中药内服治疗用药指导: 2.2.1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初期(伤后15d内)以活血化瘀、消肿行气、通络止痛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或消肿一号方,肢伤一号; 2.2.2中后期(损伤后15d后)以活为主,接骨续筋,舒筋活络;方用新伤续断汤或跌打养营汤。肢伤二号; 2.2.3后期: 以补为主,补益肝肾,强骨壮筋,肢伤三号方。 2.3中药薰洗与功能锻炼 2.3.1在责任护士指导下进行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从10°-20°开始活动,逐渐加大活动范围,以活动时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可使全身与局部气血畅达,筋脉得到滋养,经络调畅,肌肉强健,髓充骨坚,通过活动可增加局部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促使骨折端

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的中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1-06-07T10:44:45.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程春炤[导读] 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 程春炤(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515)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9-0417-02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医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骨折线常通过尺骨鹰嘴窝,大部分属于囊外骨折,但也有前或后侧关节囊破裂者,内侧柱易粉碎、塌陷。肘内翻的发生率较高。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发生于3~12岁儿童,有明显的外伤史。 2.症状和体征 (1)伤后肘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肱骨髁上有畸形、骨擦音(感)或异常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2)注意检查腕手部的感觉、运动,有无“垂腕”、“爪形”及“猿形”手畸形,以判断是否合并桡、尺或正中神经损伤。 (3)注意有无血管损伤的体征。 (4)皮下有瘀斑或触及近折端骨茬者,谓“潜在开放性骨折”,说明损伤和移位严重。 (5)青枝嵌插型骨折以髁上处环周挤压痛为主要体征。 3.特殊检查对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彩色多普勒、肌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4.辅助检查 X线正侧位片即可确定骨折类型,必要时CT、MRI检查确诊。 (二)鉴别诊断 1.与肱骨髁间骨折的鉴别肱骨髁间骨折多见于成人,儿童甚少。X线可见内、外髁间距增宽,并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感),严重者对肘关节功能影响较大。低龄儿童的滑车骨骺尚未骨化,通过髁间的骨折线不能从X线片上直接看到,诊断比较困难。对于疑难病例可行CT、MRI检查确诊。 2.与肘关节后脱位的鉴别二者虽都呈“靴样”畸形,但脱位多见于10岁以上的较大儿童和成人,肘部肿胀较轻并有弹性固定,肘后三角关系失常。 (三)分类 根据受伤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根据侧方移位情况,又都可以再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临床以伸直尺偏型最为多见,青枝嵌插型不容忽视。 (四)治疗 1.特色治疗 (1)手法整复固定法 ①适应证:大部分肱骨髁上骨折均适于手法整复和外固定,在整复前应排除血管、神经损伤。 ②整复方法:复位时应特别注意矫正远折端的尺偏移位、尺侧倾斜嵌插以及内旋移位,以预防肘内翻。一般不需麻醉,必要时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或全麻。患者仰卧于配有“C”形臂X线透视机的硬板整复床上(不透视,整复固定后拍片复查亦可),复位顺序可按矫正旋转移位一侧方移位一前后移位进行,采用拔伸牵引、推挤提按、屈伸收展、旋转外翻等手法即可复位。但因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病人年龄、体质等的差异,要辨证施法。 ③固定方法:可通过触摸肘后三角与上臂轴线的关系和挤压内外上髁嵴的形态,来确定骨折的对位情况,判断远折端有无尺偏、尺倾和旋转;再通过肘关节屈曲角度及有无抵抗,来判断前后移位矫正情况。通过X线透视核对骨折对位情况更佳,务必使骨折复位满意后,方可进行外固定。新鲜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容易闭合复位,但不易保持,尤其是远折端的尺偏尺倾最易反弹复发,因此,外固定方法种类较多。常用的有小夹板超肘固定、撬式架固定和石膏固定,医者应根据病情和自己的熟练程度灵活运用。 (2)牵引整复固定治疗 ①适应证:骨折时间较久,软组织肿胀严重,或有水疱形成,不能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不稳定性骨折。待肿胀消减或情况改善后,根据情况及时改用其他有效的复位和固定方法。 ②操作方法:常用的牵引疗法有以下几种。尺骨鹰嘴牵引:于尺骨鹰嘴背侧嵴前方lcm处由内向外穿针,屈肘90o和肩前屈上举90o牵引,重量1~3kg,时间1~2周,骨折复位后及时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目前鹰嘴牵引已较少应用。皮肤牵引: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远侧骨折段较小,整复后不易固定的不稳定骨折,以及骨骺滑脱骨折。胶布自髁上处沿前臂前后或内外侧粘妥,外用纱布绷带缠绕,于手指末梢用扩张板撑开,置患肢于外展、外旋位床旁牵引,重量1~2kg,7~10天折端粘连后,手法进一步矫正残余成角,夹板或石膏固定。 2.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 3.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按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对于婴幼儿,应以方便口服和外用为主。早期肿胀严重,以活血行气为法,用小儿活血止痛冲剂;若肿胀起水疱,或合并发热者,为瘀血化热,以活血清热为原则,用小儿清热解毒冲剂。中后期肿痛已消者,宜接骨续筋,用小儿接骨冲剂。 (2)西药治疗: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术前30分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后一般不超过3天。 参考文献 [1]李岳君.中医手法正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年1月15卷1期.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9-09-11T10:32:04.030Z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作者:李稳 [导读] 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 李稳 汉寿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南常德 4159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实验组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对比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结果:为两组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可知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的安全性更高,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与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但是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降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 肱骨髁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肘部损伤疾病,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小儿肱骨髁上区域处于重建间接,因此骨皮质较薄,肘部的韧带比较松弛,多见于8岁以内的小儿患者,由于外力导致的肱骨髁上骨折疾病[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29例。实验组中有男性15例,女性14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35±3.06)岁,位于左侧骨折有11例,右侧骨折有18例。对照组中有男性17例,女性1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28±3.14)岁,位于左侧骨折有13例,右侧骨折有16例。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治疗,在患儿肘后方实施纵向切口,沿着肱三头肌内外侧缘显露,将骨折的断裂端暴露出来,将断裂端的血凝块和骨碎块都清理掉,在直视下实施骨折复位,要十分注意保护好患者血管神经,将骨块上的软组织剥离下来,在肱骨内外侧髁两侧从远端到近端置入1.5mm的克氏针[2]。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固定治疗。在牵引状态下纠正移位情况,通过合理手法进行复位,在整复完成后在外上髁、内上髁置入1.2mm的克氏针进行交叉固定[3]。 1.3评估标准为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患者的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的降低程度在0~5℃之间,治疗为优;患者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降低6~10℃,治疗为良;患者肘关节屈伸以及提携角降低程度在15℃以上,表示治疗差[4]。 1.4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病率等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患者手术治疗指标采用t检验,用(x±s)表示。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病率对比均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反之如治疗优良率对比无差异表示统计学无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为两组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诊疗方案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干肘线与肱骨髁肘线之间有30度—50度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的解剖因素。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运动伤、生活伤和交通事故系间接暴力所致各个类型骨折损伤机制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一诊断(中西医诊断相同) (一)诊断标准: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肱骨髁上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见于跌倒,肘关节在半伸位,或伸直位,手掌先触地,或者肘关节屈曲,后部着地,致伤 2症状和体征:肘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局部压痛甚剧,肘关节功能丧失,肱骨髁上部位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伸直型骨折肘部呈半屈曲伸位,移位明显时呈“靴状”畸形肘后三角正常 3辅助检查:肘关节的X线正侧位片可做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

型及移位情况 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是:骨折线位于肱骨下段鹰嘴窝水平或其上方,骨折的方向为前下至后上,骨折向前成角,远折端向后移位。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特点:骨折线可为横断,骨折向后成角,远折端向前移位或无明显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 〖中医分型〗 1伸直型: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在半屈曲或伸直位,手心触地,暴力经前臂传达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推向后方。由于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近段常刺破肱前肌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骨折时,肱骨下端除接受前后暴力外,还可伴有侧方暴力。 2屈曲型:较少见。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移位,骨折线常为后下斜向前上方,与伸直型相反。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中医分期〗 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 1早期:伤后1—2周内,可以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2中期:伤后3—4周左右,此时如需要复位,应该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详解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详解 1.体位新鲜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因取前侧切口,故取仰卧位,伤侧上肢外展,前臂旋后,置于手术台旁的小桌上。对无血管损伤,仅有内翻畸形者,或骨折已有纤维愈合者,应取后侧切口,病人取仰卧位,伤肘置胸前。 2.切口s形前切口,起自肘上内侧8cm,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间隙下行,至肘横纹横切达肘关节外侧,再沿肱桡肌内缘下行4cm[图1 ⑴]。 3.显露肱动、静脉切开皮肤,将皮瓣向两侧翻开,结扎、切断影响显露的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缘仔细切开肘前深筋膜(切开时注意勿损伤其下的肱动、静脉),清除深筋膜下的血肿,向下分离肱动、静脉和在其内侧下行的正中神经。在肘窝中心,动脉前方有肱二头肌腱膜覆盖[图1 ⑴]。切断腱膜,即可完全显露肱动、静脉,并可进行探查。向外侧拉开肱二头肌及其腱,即可显露位于其后的肱肌。肱骨髁上骨折时,肱肌多有断裂,骨折端可以突出肌外[图1 ⑵]。 4.处理血管如血管受压或损伤,应优先处理,尽早恢复前臂血运。肱骨髁上折,由于近折端前移,肱二头肌腱膜紧张,常使位于二者之间的肱动、静脉受压。一般,切断肱二头肌腱膜即可减压。有时肱动、静脉被骨折近端直接压迫,应在直视下细心施行手法牵引,将骨折端分开,把动、静脉分离出来,解除压迫。如有血管痉挛,用温盐水纱布热敷,臂丛麻醉,妥拉苏林25mg肌注或温热的2%普鲁卡因溶液温敷等,常可解除。如有血管破裂,应予修复。 5.骨折复位纵行分离肱肌,向两侧拉开,即可见到肱骨髁上骨折的情况。助手握住前臂牵引,克服重叠移位;术者用骨膜剥离器撬开骨折端,手法复位,并用骨膜剥离器向后顶住骨折近端,暂时保持复位。注意骨折端间不要夹入软组织[图1 ⑶]。 6.内固定肱骨髁上骨折多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先拉开内侧切口,显露肱骨内髁,在肱骨内髁处将克氏针与骨干成45°角斜行钉入,通过骨折面,直达对侧皮质骨。然后在外髁另作一小切口,同样钉入另一钢针,与对侧钢针交叉固定[图1 ⑷]。检查如骨折对合良好,即可将断裂的肱肌缝合。剪去多余的克氏针,使外露针尾长约0.5cm,并将其弯成钩状。最后缝合皮肤切口及外髁小切口,只缝合皮肤,不缝深筋膜。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 导语: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到的情况,对患者来说会暂时性的失去手臂的功能,而且还会有特别痛苦的情况,所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进行及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到的情况,对患者来说会暂时性的失去手臂的功能,而且还会有特别痛苦的情况,所以说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主要复位治疗,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那么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中的尺偏型)有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可能性,在手法复位时可以考虑“矫至过正,让其外展至轻度桡偏也未尝不可”。以前我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儿童病区看到过,很多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都用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听病区的医生说:这种治疗方法的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比较低。 一:在无牵引的情况下,矫正侧方移位,用双拇指捺正,用指腹感觉肱骨髁内外侧皮质与肱骨干内外侧皮质相一致,然后保持住。 二:助手把持前臂使肘部呈屈曲45度位,逐步牵引,逐步屈曲,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调整牵引力量大小,当肘屈曲90度位牵引力量顶峰时,四指环抱肱骨干双拇指向前推挤肱骨髁,此时助手在牵引的情况下将肘屈曲至100-120。弧形由内向外推挤肱骨髁,手力适中。此过程助手的手法配合非常重要,牵引及角度维持贯穿始终,否则前功尽弃。 三:用大石膏固定肘屈曲90度前臂外旋位。根据末梢血运及挠动脉的情况调节。争取一次成形,切忌反复,防骨化肌炎。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有什么,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后,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所以在复位的时候同样会疼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提携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肘外翻练习;功能康复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达57.0%,而国内则为48.9%。临床上为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在治疗上不断改进创新,在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仍无法避免肘内翻的发生,严重者只能进行肘内翻矫形术。这样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儿肘部功能,造成肘部外观的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悲观心理。鉴于肘内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后发生肘内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基于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机制的认识,对常规康复方法进行了改良,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进行肘外翻练习,从而达到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并发肘内翻畸形、减少患儿痛苦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目的,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

上肢骨折的损伤名称、临床表现及康复措施

上肢骨折的损伤名称、临床表现及康复措施 一、肱骨干骨折 1、概述及损伤名称 肱骨外科颈以下至肱骨髁上为肱骨干。骨折发病率占全身骨折3~5%,多发于30岁以下成年人。按发生部位可分上、中、下1/3。肱骨干中段后方有桡神经沟,其内桡神经紧贴骨面行走。肱骨中下段骨折容易合并桡神经损伤。(1)骨折原因与类型 1、直接暴力常见于中1/3,多为粉碎或横型骨折。 2、间接暴力多见于下1/3,骨折线为斜型或螺旋型。 3、旋转暴力新兵训练中,少数新战士投手榴弹突然间前臂及肱骨远端向前及内旋,而肩部及肱骨近端未能前旋,不协调应力作用于肱骨中段,导致投掷的扭转螺旋骨折。骨折线为螺旋型。 (2)移位原理 肱骨干上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之上,骨折近段因胸大肌、背阔肌及大园肌牵拉向前内移位,骨折远端受三角肌牵拉向上外移位(图1)。肱骨干中部骨折,骨折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骨折近端因三角肌和喙肱肌收缩向外前移位,骨折远段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收缩向上移位(图2)。肱骨干下部骨折,骨折远段移位随前臂及肘关节位置而异。骨折后病人常将前臂贴胸前,引起骨折远段内旋。

(3)临床表现 桡神经在肱骨中段及中下段后外侧桡神经沟内经过,该处闭合性或开放性骨折时,常合并桡神经损伤,出现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直等。伤后上臂立刻出现疼痛、肿胀、皮肤瘀血斑、积血、畸形、上肢活动障碍的等。 二、肘部骨折与脱位 1、概述及损伤名称 肘部骨折最常见的是肱骨髁上骨折,即肱骨干与肱骨髁交界处发生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全身骨折中占3%-26%,其发生率在所有儿童肘部骨折中达到50% -80%。其常常由于出血、组织肿胀或外固定包扎过紧、屈肘角度过大使间室内压力过大,直接阻断组织微循环或刺激压力感受器引起反射性血管挛缩而出现肌肉神经缺血症状,造成其难以复位且不稳定。该类骨折还可原发或继发血管神经损伤,尤其尺神经的损伤时有发生。国外学者有报道医源性神经损伤占总病例的3.6%,其中尺神经损伤(81%)属较严重的一种损伤。它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肘内翻和肘关节功能恢复不全及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虽然各种治疗方

骨伤护理学试题

骨伤护理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元代危亦林著《_________》在伤科学上有伟大的成就,他是世界上采用_________法治疗脊柱骨折的第一人。 2. 上臂长度测量法是从_________至_________。 3. 摩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 骨折愈合过程一般可分为血肿机化期、_________期和_________期。 5. 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骨折线是从_________,骨折远端向___________移位,复位时应在牵引下将肘关节_________。 6. 练功活动治疗屈曲型胸腰椎骨折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7. 骨盆侧方受到暴力挤压时,首先是在_________发生骨折,继而骶髂关节脱位而髂骨发生_________移位,加上肌肉的牵拉,使伤侧骨盆向_________移位。 8. 按关节脱位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 腕管综合征是指_________在腕管内受压,而引起以_________为主的症候群,病程长者可发生_________萎缩。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_________和_________处,主要症状为_________。 11. 损伤后肢体痿软麻木的原因有:脊髓神经断裂、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中医伤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 )。 A.直接暴力损伤 B.间接暴力损伤 C.邪毒感染 D.外力因素引起的损伤 2. 筋伤与下列哪一脏腑关系最密切( )。 A.心 B.肝 C.脾 D.肾 3. 损伤内因是( )。 A.素质与营养状况 B.情志的抑郁 C.筋肉撕裂 D.年龄、体质、解剖结构及职业工种4. 闻诊在脱位的诊断中主要是闻( )。 A.摩擦音 B.呻吟 C.入臼声 D.骨擦音 5. 行气活血法适用于( )。 A.气滞血瘀 B.损伤中期气滞、瘀凝,肿痛 C.恶血留内 D.损伤中期瘀凝、粘连,风湿 6. 膈下逐瘀汤属于( )。 A.行气活血法 B.攻下逐瘀法 C.和营止痛法 D.接骨续筋法 7. 油膏与油剂的作用是( )。 A.温经散寒、消散瘀血 B.温经散寒、接骨续筋 C.清热解毒、消散瘀血 D.祛腐生肌、消散瘀血 8. 折顶手法主要作用是矫正下列哪种骨折移位( )。 A.成角 B.重叠 C.旋转 D.背靠移位 9. 跟骨骨牵引术穿针的方向一般是( )。 A.自外向内 B.自内向外 C.自前向后 D.自后向前 10. 整复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应将上臂在牵引下逐渐( )。 A.外展 B.后伸 C.前屈 D.内收 11. 一度肱骨内上髁骨折是指( )。 A.骨折块有分离和旋转移位 B.骨折块进入关节间隙内 C.裂缝骨折或仅有轻度移位 D.骨块旋转移位伴肘关节向外脱位 12.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应将腕关节固定于( )。 A.掌屈、尺偏位 B.背伸、桡偏位 C.掌屈、桡偏位 D.背伸、尺偏位 13. 胫骨中下段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创伤性休克 B.脂肪栓塞综合症 C.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D.腓总神经损伤 14. 内翻暴力造成的踝部骨折的特点之一是( )。 A.外踝斜形骨折,内踝横断撕脱 B.内踝斜形骨折,合并三角带撕裂 C.外踝横断撕脱,内踝斜形骨折 D.内踝横断,距骨向内脱位 15. 下列哪一项症状对诊断肋骨骨折最为重要( )。 A.局部疼痛、皮下有瘀斑 B.咳嗽、转身活动时疼痛加剧 C.伤处有明确的压痛点 D.胸廓挤压征阳性 16. 下列各种脊柱骨折中,哪一种属于稳定性骨折( )。 A.胸11椎体粉碎性骨折 B.腰3横突骨折 学校名称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 层次 学习形式 注意密 封 线

肱骨髁上骨折健康教育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健康教育 病人评估: 了解病人、家属的学习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治疗、护理、检查、操作、手术、用药的态度和反应。 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能够:1、简述病情观察的方法、功能锻炼的意义及一般原则。 2、掌握患儿的生活护理方法及饮食、用药的护理。 3、了解疾病的概况、治疗、预后及转归。 教育内容: 1、疾病简介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我院主要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术,尺骨鹰嘴骨(T型钉)牵引术治疗,部分需要行手术治疗。为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向家长做如下指导: 2、心理指导 在情志方面,允许患儿哭闹发泄,不要训斥。家属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沟 通技巧多与患儿交谈,转移注意力,可以缓解疼痛。比如:抚摸、呵护患儿,交 谈时应注意声调、音量及速度,应富有童趣,提供一些玩具、画板、少儿图书等 使其情感与注意力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动中来。患儿治疗时家属要避免因惊慌 或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 3、饮食指导 (1)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 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 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成 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 品,如田七瘦肉汤、鱼片汤、金针木耳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于热象的患儿 宜凉血清热的食物,如莲藕汁、马蹄水、苦瓜排骨汤。 (2)骨折中期(骨折后3~4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 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 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饮食宜补气和血、接骨续筋之品,如续断猪 脚筋汤、桂圆红枣鹌鹑汤、北芪乌鸡汤。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手术技巧(丁香园)

(一)、操作方法:(1)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患肘伸直,根据术前分析远骨折端旋转方向,予相反方向进行拔伸牵引,纠正短缩及旋转移位。(3)术者用双手挤压矫正尺桡偏移位。(4) 术者两拇指顶住鹰嘴上方两侧的肱骨内外髁后方,其余手指握住骨折近端向后按压,术者复位时,助手在保持牵引下屈肘,纠正骨折端的前后移位及成角。(5)对于陈旧性骨折者,采用旋翻回绕、摇摆旋转、顶压折断等手法,造成骨折端活动,再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整复。(6)“C”型臂X线透视证实骨折断端复位成功。(7)经皮穿克氏针固定,根据骨折端稳定情况、肿胀情况及术者的经验,采用内外侧交叉穿针固定,或外侧分离穿针,或三枚克氏针固定,通过骨折端达到近骨折段的对侧骨皮质,将针尾弯曲90度后剪断,皮外约留0.5cm左右,无菌包扎,石膏托肘关节功能位固定3周,开始进行功能训练,4一6周拔除克氏针。(见附图) (二)、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治疗的适应症:由于众所周知的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很高,故Ⅱ型和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适合经皮穿针治疗。(三)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的优点包括:(1)、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多种方式,适合各种情况的穿针。(2)、对病人的损伤小,不切开,不留下明显疤痕,符合美观理念。(3)、骨折固定牢靠,避免了石膏或夹板固定时由于肿胀消退后,松动而造成骨折端的移位。(4)、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X线片及进行临床检查,准确判断远骨折端相对近骨折端的旋转移位情况,如果远骨折端旋后,则应予旋前位牵引,如果远骨折端旋前,应予旋后位牵引,若骨折端无明显旋转移位,则予中立位牵引。 (2)、整复后进行“C”型臂X光机透视侧位片时,要由穿铅衣保护的术者或助手维持位置,通过调整“C”型臂X光机的位置进行透视,如果将患侧肘关节置于“C”型臂X光机上透视时,则应保护好肘关节,同时将肩关节一同进行旋转,使整个上肢进行旋转,否则将造成骨折端重新旋转移位。 (3)、针对内侧穿针,容易损伤尺神经,导致严重的医源性损伤,许多临床医生惧怕内侧穿针,我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穿针方式,即内外侧交叉穿针、外侧分离穿针、三枚克氏针固定等方式,对于穿针方式的选择,我们认为内外侧交叉穿针是最稳定的,适用于各种肱骨髁上骨折,但要求术者要熟练掌握穿针经验。(4)、对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外侧进针在前,内侧进针在后,在进针时应在肘关节外侧施加一压应力,使内侧产生张应力,避免内侧的嵌插,以恢复肱骨远端内外侧柱长度的平衡,避免肘内翻的发生,外侧进针点应在肱骨外上髁的下方,特别是骨折线偏低的骨折,我院的经验是,从肱骨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连线的中点进针,避免克氏针在远骨折端所能承受的剪力较弱,固定牢靠性不足。外侧进针穿过内侧骨皮质时,从肱骨的前内侧出针,针尖不宜外露过多,避免造成内侧尺神经的损伤. (5)对于内外侧交叉穿针治疗,内侧进针时,应将内侧皮肤向下向远侧推,并用左手拇指按住肱骨内上髁,以固定后部的软组织,克氏针紧贴拇指前方进入肱骨内上髁,这样可避免克氏针进入尺神经沟或造成周围软组织的绞伤,导致尺神经的损伤。 (6)外侧进针穿过内侧骨皮质时,从肱骨的前内侧出针,针尖不宜外露过多,避免造成内侧尺神经的损伤。 (7)外侧分离穿针是内外侧交叉穿针的补充,适用于肘部肿胀明显内上髁不容易触及者、患者年龄较小者、初学者或对肱骨髁上骨折穿针经验不足或害怕医源

小儿四肢骨折护理

小儿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的护理要点 摘要探讨小儿四肢骨折发生肿胀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医院2008年12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发生肢体肿胀患儿150例子。结果经过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儿骨折愈合及四肢肿胀的消退。结论合理的护理对于促进患儿的骨折愈合及肿胀消退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护理要点 小儿骨骼根据其生理特点在组织解剖、损伤及愈合特点等方面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其骨折主要发生在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胫腓骨干骨折为多见[1]。通过合理的护理,对于多数患儿骨折后发生明显肢体肿胀情况,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2008年12月~2013年9月,我科共收治小儿四肢骨折患者150例,其中男86例,女64例,年龄8个月~14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肱骨髁上骨折46例,尺桡骨干骨折35例,胫腓骨干骨折37例,锁骨骨折12例,其他部位骨折及四肢多发骨折共20例。住院7~32天,患儿痊愈或好转出院,均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2 护理与观察体会 2.1 健康宣教及指导 患儿入院后对其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如向其详细讲解骨折后肢体肿胀发生的原因及不良后果。不仅能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而且对于降低四肢骨折后并发症的出现起到积极的作用。骨折后

患儿多表现为悲痛、紧张及家属焦虑等情况,良好的沟通,会使患儿顺利接受治疗,疼痛明显减轻[2]。所以对于患儿除了做常规护理以外,在健康宣教及指导方面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患儿心理上给予更多关心,稳定患儿情绪。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 2.2 冰敷治疗 冰敷可以有效的促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及肿胀。对于受伤在24小时以内的患儿及术后患儿,均应对肢体进行冰敷治疗。冰敷可以将患儿肢体肿胀及疼痛减至最低限度。冰敷时要注意防止局部冻伤,定时观察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3]。 2.3 接骨丹治疗 对于采取保守治疗的患儿,我科在维持有效外固定的同时,给予接骨丹外敷治疗。接骨丹选用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作用。将其涂擦患处,能够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促进肿胀消退及骨折愈合的临床疗效。根据患儿皮肤较成年人细嫩,对于外敷药物的耐受能力可能较成年人稍差,因此,护士应该加强责任心,密切观察,经常巡视。使其在有效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4 术后护理及营养指导 对于手术后患儿,应注意观察其伤口的渗血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儿肢体末端的感觉、血运及活动情况。在术后的患儿由于蛋白质分解亢进,较易出现负氮平衡情况。因此,应当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以及高热量饮食,促进患儿伤口康复[4]。 2.5 指导功能锻炼

骨科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护士长,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身高。 2、手术当天及术后3天、体温37.5℃以上,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3、体温39℃以上时,每4小时应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体温37.5℃以上,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测3天平稳后改测1次。 4、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每天4次或遵医嘱执行。 5、一般病人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 五、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1次。 六、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七、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八、定时巡视病房,做好病情观察。 1、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浸湿、脱落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做好标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天更换引流袋。 3、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二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了解患者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5、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6、根据病情指导幷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九、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宣教。 十、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禁忌。

十一、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十二、给予或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十三、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四、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五、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向病人及家属详细解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术中配合,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的顾虑,安心幷积极配合手术。 3、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咳痰的方法,戒烟;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根据疾病种类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幷告知其目的。 4、备皮 (1)备皮范围 手部手术:全手,上界肘关节,臂丛麻须包括腋毛。 前臂手术:全手,上界至肩关节,包括腋毛。 肘部手术:上界腋窝,下界全手,包括腋毛。 肩、上臂手术:上界过颈部,下界全手,前后过胸、背中线,包括腋毛。 足部手术:全脚,上界大腿上1/3。 小腿、膝部手术:上界髋关节,下界包括整个肢体。 大腿、髋部手术: 上界平弓肋沿,下界包括整个肢体,前后过躯干中线,并剃阴毛。(2)备皮:手术前一天下午或晚上备皮幷保护手术区皮肤,防止刮伤。如皮肤有水泡、过敏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5、术前一天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如发现病人发热、咳嗽,女病人阴经来潮等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6、督促检查或帮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洗头、修剪指(趾)甲、沐浴等。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2017

骨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指南 第一节儿童肱骨髁上骨 【概述】 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50% ~ 70%,常见于3一10岁的儿童,以5 ~7岁的男孩最多见,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在手的非优势侧。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Volkmann挛缩,造成终身残疾。骨折畸形愈合形成肘内翻,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需行截骨术矫正畸形。因此,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严重损伤。 【影像检查】 肱骨髁上骨折的诊断以普通X线片检查为主。因肘关节肿胀和疼痛,不能完全伸直肘关节,拍标准的肘关节正侧位片困难。怀疑肱骨髁上骨折时应拍肱骨远端正侧位片。若怀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而正侧位片未发现骨折线,应拍斜位片。建议术前加照对侧肘关节,对于粉碎性骨折和陈旧性骨折常规行CT 检查。 【分类】 根据远端骨折块移位方向,可分为伸直型与屈曲型骨折。远端骨折块向后上移位者为伸直型骨折,向前上移位则为屈曲型骨折;伸直型骨折又可细分为伸直尺偏型(远端向尺侧移位);伸直桡偏型(远端向桡侧移位)。伸直尺偏型多见(75 % ),可能与肌肉轴线偏内侧和受伤时多处于伸肘、前臂旋前位有关,易合并肘内翻。伸直桡偏型虽仅占伸直型骨折的25 %,但易伴发血管、神经损伤。Gartland依据骨折块移位程度,将伸直型骨折细分为三型: 1、I型骨折无移位; 2、Ⅱ型仅一侧皮质断裂,通常后侧皮质保持完整,骨折断端有成角畸形。 3、Ⅲ型前后侧皮质均断裂,骨折断端完全移位。 【诊断】 严重移位骨折容易诊断,但要注意有无其他伴发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约5%的患儿同时伴发同侧其他骨折(通常为桡骨远端骨折)。因而对诊断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应作详细检查,以免漏诊。查体可见肘关节肿胀,髁上处有环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